TW201740714A - 變位調變通訊 - Google Patents

變位調變通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40714A
TW201740714A TW106113880A TW106113880A TW201740714A TW 201740714 A TW201740714 A TW 201740714A TW 106113880 A TW106113880 A TW 106113880A TW 106113880 A TW106113880 A TW 106113880A TW 201740714 A TW201740714 A TW 20174071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modulation
carrier
frequency
harmon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3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理查C 吉爾德斯
丹尼爾L 荷吉斯
奎茵柯林 麥克茵特許
Original Assignee
Tm Ip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m Ip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filed Critical Tm Ip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40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4071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8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allowing a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to use more than one type of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0Frequency-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frequency-shift keying
    • H04L27/12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04L27/122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using digital generation of carrie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45Modifications of the signal space to allow the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6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44Control loops for 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46Open loops
    • H04L2027/0051Harmonic tr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0Frequency-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frequency-shift key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eduction Or Emphasis Of Bandwidth Of Signals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方法、系統及裝置,包括編碼在電腦存儲媒體上的電腦程式,該等電腦程式用於:藉由第一設備,從第二設備接收第一訊號,該第一訊號包括以第一調變訊號調變的載波訊號。藉由在該第一訊號上執行載波抽取(CAREX)程序,來偵測該載波訊號的頻率。將第二調變訊號添加至該第一訊號的該載波訊號以產生結合訊號,其中該第二調變訊號為變位調變(TM)訊號,且該第一調變訊號為非TM訊號。傳送該結合訊號。

Description

變位調變通訊
此揭示案關於變位調變通訊。
載波調變技術用以從一個位置向另一位置傳送資訊訊號。傳統的訊號調變技術例如包括振幅調變(AM)、頻率調變(FM)及相位調變(PM)。此外,存在著併入AM、FM及PM之態樣的複合調變技術,例如正交(quadrature)相移鍵控(QPSK)、振幅相移鍵控(APSK)及包括正交振幅調變(QAM)。
此說明書關於用於將變位調變(TM)訊號與傳統調變(非TM)訊號結合的方法及系統。更具體而言,本說明書關於用於接收現存的非TM訊號且在對非TM訊號造成最小限度的干擾或不干擾非TM訊號的情況下將TM訊號添加至非TM訊號的載波的方法及系統。此外,本說明書關於用於在設備之間進行通訊的方法及系統,該等設備在相同的載波訊號上使用結合的傳統調變及TM訊號。雖然是在TM的背景下論述,本揭示案的實施方式亦可施用於其他的訊號類型。
一般而言,此說明書中所述之標的的創新態樣可以方法實施,該等方法包括以下行動:藉由第一設備,從第二設備接收第一訊號,該第一訊號包括以第一調變訊號調變的載波訊號。藉由在該第一訊號上執行載波抽取(CAREX)程序,來偵測該載波訊號的頻率。將第二調變訊號添加至該第一訊號的該載波訊號以產生結合訊號,其中該第二調變訊號為變位調變(TM)訊號,且該第一調變訊號為非TM訊號。傳送該結合訊號。此態樣的其他實施方式包括相對應的系統、裝置及編碼在電腦存儲設備上的電腦程式,該等電腦程式被配置為執行該等方法的該等行動。這些及其他的實施方式可各可選地包括以下特徵中的一或更多者。
某些實施方式包括將該結合訊號的相位與該第一訊號的相位同步。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將該第二調變訊號添加至該載波訊號的步驟包括:以資料調變該第一訊號之該載波訊號的第三諧波訊號來產生該第二調變訊號;及將該第二調變訊號與該第一訊號結合。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將該第二調變訊號添加至該載波訊號的步驟包括:產生該載波訊號的第二諧波訊號及該載波訊號的第三諧波訊號。以一資料訊號調變該第三諧波訊號。將該經調變的第三諧波訊號與該第二諧波訊號混合以產生該第二調變訊號。並且,將該第二調變訊號與該第一訊號結合。某些實施方式包括將該第二調變訊號的相位與該第一訊號的相位同步。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第一調變訊號為相位調變、頻率調變、二元相移鍵控、正交相移鍵控、振幅調變或正交振幅調變中的一者。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偵測該載波訊號的頻率的步驟包括偵測該第一訊號的中心頻率。偵測第三訊號的頻率。決定該第一訊號的該中心頻率及該第三訊號的該頻率之間的差分訊號。並且,基於該差分訊號來更改該第三訊號的該頻率以提供該載波訊號。
在另一一般態樣中,此說明書中所述之標的的創新態樣可實施於一通訊設備中,該通訊設備包括:一或更多個處理器;接收器,耦合至該一或更多個處理器;傳送器,耦合至該一或更多個處理器;及資料儲存器,耦合至該一或更多個處理器。該資料儲存器包括儲存於其上的指令,該等指令在由該一或更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該一或更多個處理器執行包括以下的操作:從第二設備接收第一訊號,該第一訊號包括以第一調變訊號調變的載波訊號。藉由在該第一訊號上執行CAREX程序來偵測該載波訊號的頻率。將第二調變訊號添加至該第一訊號的該載波訊號以產生結合訊號,其中該第二調變訊號為TM訊號,且該第一調變訊號為非TM訊號。傳送該結合訊號。這個及其他的實施方式可各可選地包括以下特徵中的一或更多者。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設備為可攜式設備。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設備包括電源。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電源可為電池或太陽能電源中的一者。
此說明書中所述之標的的特定實施方式可被實施以便實現以下優點中的一或更多者。實施方式可增加使用傳統調變方案來傳送之訊號的頻寬。實施方式可增加通訊頻道的資料容量。實施方式可容許在單一載波頻率上組合兩個不同地調變的訊號。某些實施方式可容許在有少的關於經調變訊號的事前資訊或沒有該事前資訊的情況下從經調變訊號抽取載波訊號。某些實施方式可能能夠從經調變訊號抽取載波而不論經調變訊號中所使用的調變類型。換言之,某些實施方式可能能夠在不知道輸入訊號之調變類型的情況下抽取載波訊號。
此說明書中所述之標的之一或更多個實施方式的細節闡述於隨附的繪圖及以下說明中。藉由說明、繪圖及請求項,將更加理解標的的其他特徵、態樣及優點。
此說明書關於用於將變位調變(TM)訊號與傳統調變(非TM)訊號結合的方法及系統。更具體而言,本說明書關於用於接收現存的非TM訊號且在對非TM訊號造成最小限度的干擾或不干擾非TM訊號的情況下將TM訊號添加至非TM訊號的載波的方法及系統。此外,本說明書關於用於在設備之間進行通訊的方法及系統,該等設備在相同的載波訊號上使用結合的傳統調變及TM訊號。雖然是在TM的背景下論述,本揭示案的實施方式亦可施用於其他的訊號類型。
本揭示案的實施方式大致關於用於將TM訊號與傳統調變(非TM)訊號結合的方法及系統。更具體而言,實施方式提供了用於接收現存的非TM訊號且在對非TM訊號造成最小限度的干擾或不干擾非TM訊號的情況下將TM訊號添加至非TM訊號的載波的方法及系統。例如,現存的非TM訊號可由具有TM能力的通訊設備所接收。通訊設備可從非TM訊號抽取載波訊號、使用TM訊號以額外的資料調變經抽取的載波及在對非TM訊號造成最小限度的干擾或不干擾非TM訊號的情況下將TM訊號與經接收的非TM訊號結合。
本揭示案的其他實施方式一般從現存的經調變訊號抽取載波訊號、以TM訊號調變經抽取的載波訊號以及在相同的載波訊號上將現存的訊號與TM訊號結合且重傳該等訊號。具體而言,實施方式可從經調變訊號抽取載波頻率,在該經調變訊號中載波訊號已被抑制(例如QPSK、QAM、APSK、BPSK)。CAREX(載波抽取)電路決定CAREX輸出訊號的頻率及輸入訊號之載波頻率的加權平均值之間的頻差。經運算的差值用以連續調諧訊號產生器以維持輸入載波頻率的加權平均值及CAREX輸出之間的最小限度的差異。經抽取載波的第三諧波以產生TM經調變訊號的資料訊號調變。TM經調變訊號被外插回經抽取的載波頻率且與現存的經調變訊號結合。可接著傳送結合的訊號。並且,結合訊號中的TM經調變訊號並不干擾現存的訊號,因為TM調變不被用以解調變傳統調變方案的解調變系統辨識。反而,TM訊號好像是現存訊號內之雜訊上的稍微增加。
本揭示案的其他實施方式一般接收相同載波訊號上的結合的傳統調變及TM訊號,接著從結合訊號分離TM訊號。具體而言,實施方式可從包括傳統地調變的訊號(現存的訊號)及TM調變的訊號的結合訊號分離現存的訊號。可從載波訊號解調變現存訊號。經抽取的載波訊號可以解調變的現存訊號重新調變以在不產生TM經調變訊號的情況下單獨重新產生現存訊號。可從結合訊號移除重新調變的現存訊號,僅留下TM經調變訊號,該TM經調變訊號可使用本文中所述的TM解調變技術來解調變。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語「變位調變」、「TM調變」、「TM」及「TM訊號」指的是在不影響載波訊號(或依據以下技術來調變的訊號)的振幅、頻率或相位的情況下將資訊添加至載波訊號的技術。更具體而言,例如,上述用語指的是一種調變類型,其中是藉由變更(例如移調(transposing)、時移)載波訊號的諧波來傳達資訊。例如,雖然本揭示案大致針對藉由變更載波訊號的第三諧波來產生變位調變,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變位調變可藉由變更載波訊號的其他諧波(例如第四諧波、第五諧波、第六諧波等等)來產生。並且,變位調變及/或TM訊號不被傳統的解調變器(例如用於振幅、頻率或相位經調變訊號的彼等解調變器)偵測。
圖1A描繪依據本揭示案之實施方式的示例系統100。系統100為通訊設備102的系統。系統100可為射頻(RF)通訊系統、衛星通訊系統、陸上通訊系統(例如電話或電纜網路)、光學通訊系統、電腦網路或通訊設備102的任何其他系統。通訊設備102包括系統,該等系統用於使用傳統調變技術以資訊訊號調變載波訊號,及從一個通訊設備102向/自另一者傳送及接收經調變訊號。例如,通訊設備A可為廣播傳送器,通訊設備B可為訊號轉發器,而通訊設備C及D可為訊號接收器。除了併入AM、FM及PM之態樣的複合調變技術(例如正交相移鍵控(QPSK)、振幅相移鍵控(APSK)及包括正交振幅調變(QAM))以外,傳統的調變技術還例如包括振幅調變(AM)、頻率調變(FM)及相位調變(PM)。此外,通訊設備B及C包括TM傳送器104及TM接收器106。在某些實例中,通訊設備C例如可為被動接收設備,且可包括TM接收器106但不包括TM傳送器104。在某些實例中,TM傳送器104及/或TM接收器106可與傳統的傳送器及接收器整合。TM傳送器104及/或TM接收器106可實施為硬體設備(例如積體電路、晶片組、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或現場可編程邏輯陣列(FPGA)),或它們可以軟體實施(例如實施為軟體定義的無線電(SDR))。
系統100可接收傳統地調變的訊號108,及使用TM傳送器在相同的載波上將傳統地調變的訊號108與TM經調變訊號110結合,藉此增加結合訊號112的整體頻寬。TM經調變訊號110可藉由TM接收器106從結合訊號112分離及解調變。同樣地,可在沒有由TM經調變訊號110所造成之干擾的情況下單獨解調變傳統地調變的訊號108。這是可能的,因為TM經調變訊號不可被非TM接收器破譯,反而是像是傳統地調變的訊號中之雜訊的稍微增加。
例如,通訊設備A可向通訊設備B傳送QAM訊號108。通訊設備B處的TM傳送器104可接收QAM訊號108,且從QAM訊號108抽取載波訊號。TM傳送器104以TM訊號調變經抽取的載波訊號、將TM經調變訊號110與QAM訊號108結合及重傳結合訊號112。在某些實例中,如下文所述,TM傳送器104可從傳統地調變的訊號108(例如QAM訊號)抽取載波訊號且同時擁有少的關於載波訊號的事前資訊(例如頻率或相位資訊)或沒有該事前資訊,載波在該傳統地調變的訊號中被抑制。
通訊設備C及D接收結合訊號112。通訊設備C的TM接收器106從結合訊號112分離及抽取TM經調變訊號110,且接著解調變TM經調變訊號110以獲取TM調變資料訊號。在某些實例中,如下文所述,TM接收器106藉由以下步驟從結合訊號112分離TM經調變訊號110:解調變傳統地調變的訊號108(例如QAM訊號);僅以傳統地調變的訊號108重新調變載波;及從結合訊號112減去重新調變的載波訊號,僅留下TM經調變訊號110。另一方面來說,通訊設備D(其不具有TM接收器106)將僅偵測到及解調變傳統地調變的訊號108;而不偵測到及解調變TM經調變訊號110。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載波訊號為中頻(IF)載波訊號。亦即,載波訊號不一定處於最終傳送訊號之載波的相同頻率下,而是可處於系統(例如衛星通訊系統)內內部地用作訊號傳輸或接收時之中間步驟的IF下。亦即,在訊號傳輸的情況下,系統可在傳送結合訊號112之前將結合訊號112從IF訊號向上轉換至傳輸載波頻率。反過來,在訊號接收的情況下,系統可在從結合訊號112分離TM經調變訊號110之前將經調變訊號從傳輸載波頻率向下轉換至IF頻率。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可不使用IF載波訊號,且可以傳統地調變的訊號及TM經調變訊號兩者調變傳輸載波訊號。
圖1B描繪用於採用上文所論述之技術的示例環境130。是在用於緊急回應服務(例如回應緊急情境(例如天然災害)的警察、消防部門、醫療服務人員)之通訊網路的背景下描述示例環境。然而,理解的是,可在其他的適當環境及背景(例如包括但不限於電腦網路、廣播網路、有線電視網路、衛星系統、物聯網(IoT)網路等等)下實現本揭示案的實施方式。
環境130包括廣播訊號源132(例如廣播傳送器)、具有TM能力的轉發站134及多個使用者通訊設備136a-136d、138。廣播訊號源132例如可為傳送非TM經調變訊號的傳送器(例如圖1A的通訊設備A)。例如,廣播訊號源132可為FM或AM無線電傳送器、電視傳送器、有線電視傳送器、胞式服務傳送器或射頻(RF)通訊傳送器(例如高頻(HF)無線電傳送器或轉發器)。
使用者通訊設備136a-136d、138各包括用於從廣播訊號源134接收一或更多個類型的非TM經調變訊號的接收器。例如,通訊設備136a-136d、138可包括AM、FM或衛星無線電、數位無線電、軟體無線電(例如軟體定義的無線電(SDR))、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具有廣播或有線電視接收器的電視、市民頻帶(CB)無線電等等。通訊設備136a-136b被描繪為由緊急服務人員所使用的通訊設備。例如,通訊設備136a表示緊急服務車輛中的無線電系統。通訊設備136b表示由緊急服務人員所使用的平板電腦。例如,通訊設備136b包括能夠接收廣播無線電或電視訊號的SDR。通訊設備136c、136d表示醫院或警察調度中心或緊急行動中心中的通訊系統。例如,通訊設備136c、136d可包括廣播/有線電視電視系統、AM/FM/數位無線電系統及調度無線電系統。此外,通訊設備136a-136c各包括TM接收器(例如圖1A的通訊設備C),且在某些實例中各包括TM傳送器。通訊設備138不包括TM接收器(例如圖1A的通訊設備D),且表示非緊急服務通訊設備(例如無線電、電視、智慧型手機、SDR等等)。
具有TM能力的轉發站134包括非TM及TM的傳送器及接收器兩者(例如圖1A的通訊設備B)。轉發站134可接收非TM廣播訊號140、藉由將TM訊號添加至與非TM訊號相同的載波來產生結合訊號142及傳送結合訊號142以供由使用者通訊設備136a-136d、138接收。如上文所論述,通訊設備136a-136d將能夠偵測及解調變非TM訊號及TM訊號中的任一者或兩者,同時通訊設備138將僅能夠偵測及解調變非TM訊號。
轉發站134可包括(但不限於)行動轉發站134a、空中轉發站134b及固定式轉發站134c。例如,行動轉發站134a可為可運輸的,使其可被輕易部署在災難現場處。此外,行動轉發站134a可包括本端電源(例如電池、太陽能電源、發電機)。例如,行動轉發站134a可實施為手持式設備、「手提箱尺寸的」設備或卡車/拖車可運輸的設備。行動轉發站134a的尺寸可由獲取設備需要的傳輸功率所需的電子設備及行動轉發站134a所需的電源尺寸所決定。空中轉發站134b可包括附接至飛機或無人機的轉發站。例如,空中轉發站134b可部署在災難區域上方。例如,固定式轉發站134c可為緊急警報系統(EAS)的主入口點(PEP)站。
例如,在緊急事故期間,轉發站134可使用TM訊號將用於緊急服務人員的資訊嵌進來自廣播訊號源132的廣播訊號140。由緊急服務人員所使用之具有TM能力的通訊設備136a-136d將能夠偵測及接收TM訊號中的資訊,但不具有TM能力的通訊設備138將不能夠偵測及接收該資訊。
例如,在大規模的災難(例如地震)期間,傳統的通訊頻道可能變得應接不暇,且其對於先遣應變人員(first responder)及調度員而言可能難以取得許多需要的資訊。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具有TM能力的轉發站134可用以針對緊急服務人員提供額外的通訊頻道而不影響在現存頻道(例如廣播頻道)上所提供的正常媒體內容。例如,被設置為回應緊急事故的轉發站134可從廣播訊號源132接收廣播訊號140。例如,廣播訊號140可為包括常態排定的無線電節目或特殊新聞警報的無線電台訊號。轉發站134可將用於緊急服務人員的資訊添加至廣播訊號140而不影響非TM廣播訊號140中所包含的內容。例如,添加至廣播訊號140的資訊可包括(但不限於)音訊資料、影像資料、文字資料及視訊資料。並且,轉發站134可將用以協調先遣應變人員的資訊(例如部署指令、災難現場的位置、受封鎖街道周圍的路由資訊等等)及用以協助調度的資訊(例如關於事故現場狀態報告、災難現場的空中影像或視訊(例如來自空中轉發站134b)的資訊)分佈在TM訊號中。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行動轉發站134a可被設置在災難現場處以分佈來自該事故現場的資訊。例如,行動轉發站134a可設置在崩塌道路的現場處。行動轉發站134a可被調諧至本端的FM無線電台(廣播訊號140)。現場人員146可使用行動轉發站134a來向鄰近調度中心(例如醫院及/或消防站處的通訊設備136c)及向在通往事故現場途中的EMS團隊(例如通訊設備136a、136b)傳送來自事故現場的影像。例如,行動轉發站134a可從事故現場處的通訊設備144接收用於在TM訊號中傳送的資料。現場人員146可以通訊設備144(例如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捕捉事故現場的影像及/或視訊且向轉發站134a傳輸影像及/或視訊。現場通訊設備144及轉發站134a之間的通訊不需使用TM調變,而是可使用來非TM訊號或TM訊號來完成。並且,現場通訊設備144及轉發站134a之間的通訊可為有線或無線的。轉發站134a從現場通訊設備144接收資料(例如影像及/或視訊),且將資料編碼在TM訊號中,該TM訊號被添加至FM無線電台廣播訊號140以產生結合訊號142。轉發站134a接著傳送結合訊號142。
通訊設備136a-136d、138中的各者可接收結合訊號142,但只有具有TM能力的通訊設備136a-136d將能夠偵測到及解調變結合訊號142的TM部分。例如,被調諧為接收廣播訊號140的通訊設備138(其不具有TM能力)將僅偵測到包括在結合訊號142中的廣播訊號140。因此,包含來自先遣應變人員之資訊的TM訊號將不影響駕駛員正在通訊設備138(例如汽車無線電)上收聽的音樂或新聞報導。同時,通訊設備136c(例如醫院處的調度系統)將能夠偵測到及解調變結合訊號142的TM部分。因此,醫院人員將能夠接收及檢視來自災難現場的影像。醫院人員可例如接著作出關於先遣應變人員正處理之傷病之類型及程度的更明智的決策。此資訊亦可用以協助決定所需的額外的先遣應變人員數量、所需的裝備類型及如何準備醫院以接收湧入的病患量。並且,可從多個災難現場處的多個行動轉發設備134a接收此類現場資訊以幫助優先化醫療資源。
在另一示例實施方式中,空中轉發站134b可在災難現場及/或周圍區域上方飛行。如同行動轉發站134a,空中轉發站134b可被調諧至本端FM無線電台(廣播訊號140)。空中轉發站134b可捕捉事故現場的空中影像或視訊以供在結合訊號142的TM部分中傳送。例如,轉發站134b可從飛機上的攝影機接收空中資料(例如影像及/或視訊),且將資料編碼在TM訊號中,該TM訊號被添加至FM無線電台廣播訊號140以產生結合訊號142。轉發站134b接著傳送結合訊號142。如上所述,通訊設備136a-136d、138中的各者可接收結合訊號142,但只有具有TM能力的通訊設備136a-136d將能夠偵測到及解調變結合訊號142的TM部分。
在另一示例實施方式中,固定式轉發站134c可用以向緊急服務人員發送資訊。例如,可以與上文參照行動轉發站134a所論述的方式類似的方式來使用固定式轉發站134c。例如,固定式轉發站134c可被調諧至正在傳送緊急廣播訊號140(例如緊急警報系統(EAS)訊息)的無線電或電視台。固定式轉發站134c可接收用於緊急服務人員的額外資訊,且將用於緊急服務人員的資訊編碼在要連同緊急廣播訊號140在結合訊號142中傳送的TM訊號中。通訊設備136c、136d(例如醫院、消防站及警察局中所使用的電視)可被裝備為偵測及解碼TM訊號。因此,在接收到緊急廣播訊號時,此類通訊設備136c、136d可不僅顯示緊急廣播訊號140,亦顯示與緊急服務人員有關的資訊。例如,針對災難現場的調度命令或封鎖路線可被包括在TM訊號中且向緊急服務人員呈現。在某些實施方式中,例如若固定式轉發站134a為EAS的PEP站,則固定式轉發站134c可不從單獨的廣播訊號源132接收廣播訊號140,而是皆可針對緊急廣播訊號產生非TM經調變訊號及針對特定於緊急服務人員的資訊產生TM經調變訊號。換言之,固定式轉發站134c可不將TM訊號添加至現存的非TM廣播訊號,而是可產生及傳送結合訊號142的非TM及TM部分兩者。
圖1C描繪用於採用上文所論述之技術的另一示例環境150。是在用於運動場地(例如賽道)之通訊網路的背景下描述示例環境。再次地,理解的是,可在其他適當的環境及背景下實現本揭示案的實施方式。
環境150描繪各具有通訊裝備(例如無線電)的若干車輛152、具有後勤維修人員通訊裝備160的後勤維修人員(pit crew)154及賽車迷156。此外,環境150描繪廣播訊號源158(例如廣播傳送器)。廣播訊號源158例如可為傳送非TM經調變訊號的傳送器(例如圖1A的通訊設備A)。例如,廣播訊號源158可為廣播賽道處之競賽的FM或AM無線電傳送器。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運動場地(例如賽道、運動場或競技場)可使用具有TM能力的設備來在觀看體育賽事的同時提供車迷獨一的娛樂體驗。例如,賽道可提供車迷156收聽其最愛的駕駛員及駕駛員的後勤維修人員間之通訊174的機會。例如,車迷156a可租用具有TM能力的接收器設備161以供在賽道處使用。後勤維修人員154a的通訊裝備160a可包括具有TM能力的傳送器及接收器。依據上文參照圖1A所描述的程序,通訊裝備160a可將車輛152a的駕駛員及後勤維修人員154a之間的通訊174添加至廣播訊號170(例如競賽的無線電廣播)。例如,通訊裝備160a可將通訊174編碼在TM訊號中,且將TM訊號添加至廣播訊號170以產生結合訊號172。據此,只有具有TM能力的接收器設備161將能夠偵測到及解調變包含駕駛員/後勤維修人員通訊174的TM訊號。因此,只有租用接收器設備161的車迷156a將能夠收聽駕駛員/後勤維修人員的通訊174。
在某些實例中,具有TM能力的接收器161可實施為行動應用程式以供在車迷156a的行動設備(例如智慧型手機)上執行。例如,具有TM能力的接收器161可實施為SDR。在某些實例中,廣播訊號170可為WiFi訊號,而廣播傳輸源158可為運動場地內的WiFi存取點。在此類實施方式中,包括駕駛員/後勤維修人員通訊174的TM訊號可被添加至WiFi訊號。例如,通訊裝備160可將包括駕駛員/後勤維修人員通訊174的TM訊號添加至WiFi訊號。在某些實例中,WiFi存取點可包括具有TM能力的傳送器。例如,可經由場地處的電腦網路來發送駕駛員/後勤維修人員的通訊174,且WiFi存取點可將通訊174編碼在TM訊號中且將TM訊號添加至由WiFi存取點所傳送的非TM的WiFi訊號。
在另一示例實施方式中,車輛152b(例如賽車)內的具有TM能力的無線電可用以將與車輛相關聯的資訊添加至車輛駕駛員及後勤維修人員154b之間的無線電通訊。例如,在使用上文參照圖1A所描述之程序的情況下,車輛152b內的具有TM能力的無線電可將包括車輛資訊的TM訊號添加至在車輛152b及後勤維修人員的通訊裝備160b之間傳送的無線電通訊訊號176。例如,具有TM能力的無線電可將具有車輛診斷資訊的TM訊號添加至用於無線電訊號176的載波以產生結合訊號178。通訊裝備160b亦可包括具有TM能力的接收器以偵測及解調變TM訊號。據此,車輛診斷資訊可在不影響無線電通訊訊號176的情況下傳送至後勤維修人員154b。例如,通訊裝備160b可包括電腦及用於向後勤維修人員154b顯示診斷資訊的顯示器。車輛診斷資訊可包括(但不限於)引擎資料(例如溫度、液位、RPM)、胎壓、胎溫、制動器溫度、從車輛饋送的視訊等等。
雖然是參照賽車來描述,TM訊號及具有TM能力的無線電(例如通訊無線電或其他類型的訊號傳送器/接收器)可被實施為亦傳遞其他背景下的車輛資料。例如,額外的背景可包括(但不限於)運送載具(例如卡車、火車、船、飛機)、緊急服務車輛(例如執法車輛、救護車、消防車)、自動駕駛車輛、農用車輛(例如牽引機及例如為收割機(combines)的收割裝備)及交通號誌搶佔系統(例如由緊急服務車輛所使用)。在此類背景下,車輛資料可包括位置資訊(例如GPS資料)、車輛識別、路線、速度、貨物資訊、運送起點、運送目的地等等。並且,具有TM能力的車輛無線電可包括(但不限於)通訊無線電(例如CB無線電、橋對橋無線電(船))、自動識別系統(AIS)海上傳送器等等。
圖2描繪依據本揭示案之實施方式之示例TM訊號傳送器104的方塊圖。TM傳送器104包括載波抽取部分(CAREX 206)、諧波產生部分202、TM調變部分204及外差部分205。載波抽取部分包括載波抽取器(CAREX)206。諧波產生部分202包括第二諧波產生器208及第三諧波產生器210。TM調變部分204包括訊號最佳化器212及TM調變器214。並且,外差部分205包括訊號混合器216、帶通濾波器218及功率放大器220。此外,TM傳送器104包括訊號耦合器222及訊號結合器224。
運作時,TM傳送器104接收現存的經調變訊號(例如圖1的傳統地調變的訊號108)。訊號耦合器222取樣現存的經調變訊號且向CAREX 206傳遞現存經調變訊號的樣本。CAREX 206從現存的經調變訊號抽取載波訊號(fc )。在下文參照圖3A-4B更詳細地描述CAREX 206。CAREX 206的輸出是來自現存經調變訊號之載波之基頻下的純的正弦訊號。在某些實例中,CAREX 206並不知道現存經調變訊號中所使用的調變類型。亦即,CAREX 206可從現存經調變訊號抽取載波訊號,無論現存經調變訊號中所使用的調變類型。在某些實例中,CAREX 206即使在載波在現存經調變訊號中被抑制時亦可抽取載波訊號,且可在有少的關於現存經調變訊號之載波的事前資訊(例如頻率或相位調變資訊)或沒有該資訊的情況下如此運作。
CAREX 206向第二諧波訊號產生器208及第三諧波訊號產生器210傳遞經抽取的載波訊號,該等訊號產生器在基本載波頻率(fc )的第二及第三諧波頻率(分別為2fc 及3fc )下產生訊號。第二及第三諧波訊號(2fc 、3fc )由TM傳送器104的TM調變部分204及外差部分205使用以產生TM經調變訊號及將TM經調變訊號外差至基本載波頻率(fc )。
TM傳送器104的TM調變部分204以資料訊號調變載波訊號(fc )的第三諧波(3fc )以產生TM經調變訊號。TM經調變訊號接著被外差至載波訊號的頻率(fc )、與現存經調變訊號結合及輸出至天線以供傳輸。
更詳細而言,TM調變部分204接收用於傳輸的資料訊號(例如基頻帶(BB)資料訊號)。為了傳輸由訊號最佳化器212將資料訊號可選地處理為TM經調變訊號。在某些實例中,訊號最佳化器212產生調變訊號之逆變及非逆變的可選型態,且過濾調變訊號以確保資料訊號的總頻寬是在現存的經調變訊號的頻道頻寬之內。在某些實例中,訊號最佳化器212可包括取樣保值電路系統及濾波器以準備用於傳送為TM經調變訊號的調變訊號。在某些實例中,訊號最佳化器212可被略過或關閉及開啟。
TM調變器214以資料訊號調變載波訊號(fc )的第三諧波(3fc )以產生TM經調變訊號。例如,TM調變器214藉由基於資料訊號引入可變的時間延遲來調變第三諧波(3fc )。換言之,TM調變器214可將資料訊號用作控制訊號以供向第三諧波(3fc )引入適當的時間延遲。如此,引進第三諧波(3fc )的時間延遲量表示資料訊號的離散位元或符號。所述的時間延遲調變技術可被視為時間偏移調變且在所要的載波頻率(3fc )的第三諧波(3fc )上執行。
第三諧波(3fc )的時間偏移調變產生上及下類似貝色(Bessel-like)的側頻帶的單一集合。發明人已使用示波器及頻譜分析器在實驗室模擬中證實了此類結果。並且,該等側頻帶的頻寬可能在進行訊號的TM調變之前被最佳化器212限制於所要的通訊頻道的頻寬,如上所述。
在某些實例中,時間延遲可為相位偏移。然而,上文所描述的時間偏移調變不是等效的相位調變。如上所述,發明人已在實驗室測試中證實的是,時間偏移調變僅產生上及下類似貝色的側頻帶的單一對偶。然而,相位調變產生一系列的上及下類似貝色的側頻帶。
外差部分205準備要與現存的經調變訊號結合且由接收器傳送的TM調變訊號。TM經調變訊號接著被混合器216向下外差(例如頻率偏移)至載波訊號的基頻(fc )。混合器216將TM經調變訊號與載波的第二諧波(2fc )相乘,如此將TM經調變訊號偏移至基本載波訊號頻率(fc )及載波的第五諧波兩者。帶通濾波器218移除第五諧波頻率下的訊號以及居中於基本載波訊號頻率(fc )處之TM經調變訊號頻寬之外的任何額外訊號或雜訊。
TM經調變的載波訊號被功率放大器220放大且由訊號結合器224與現存的經調變訊號結合。在某些實例中,可能必要的是,調整TM經調變載波訊號的相位以在結合兩個訊號及傳送結合訊號之前匹配現存的經調變訊號中之載波的相位。
圖3A描繪依據本揭示案之實施方式之示例CAREX 206的方塊圖。CAREX 206可實施為設備(例如TM傳送器或TM接收器)中的電路,舉例而言。在某些實施方式中,CAREX 206可實施為用於安裝進較大系統(例如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或現場可編程邏輯陣列(FPGA))中的獨立式設備。在某些實施方式中,CAREX 206可以軟體實施,例如實施為計算設備或數位訊號處理器(DSP)中的指令集。
CAREX 206藉由以下步驟來運作:決定輸入訊號(例如經調變或未經調變的訊號)的中心頻率;將中心頻率與由訊號產生器所產生的純的正弦訊號頻率比較以產生誤差訊號;及基於從誤差訊號所產生的控制訊號來調整訊號產生器輸出訊號的頻率,直到誤差訊號被最小化為止。並且,CAREX 206並不需要關於載波訊號的事前資訊才能抽取載波訊號,且可在經調變訊號的載波被抑制時抽取載波訊號。
CAREX 206包括振幅限制器302a、302b、濾波器304a、304b、頻率偵測器306a、306b、訊號產生器308、差分電路310及放大器312。振幅限制器302a及濾波器304a在輸入訊號被第一頻率偵測器306a分析之前調節輸入訊號。振幅限制器302a移除輸入訊號之振幅上的任何變化。換言之,振幅限制器302a穩定化輸入訊號的振幅。在某些實例中,振幅限制器302a、302b可為類比比較器或自動增益控制(AGC)電路。濾波器304a、304b為帶通濾波器,且移除輸入訊號之頻道頻寬之外的多餘的訊號(例如諧波)及雜訊。
頻率偵測器306a及306b可為鑑頻器或正交檢波器。第一頻率偵測器306a偵測輸入訊號的中心頻率。如頻域圖320中所示,由傳統的調變技術所產生的輸入訊號一般具有定位在載波頻率324之任一側上的對稱的側頻帶322。頻率偵測器306a可例如基於側頻帶322之外緣的頻率來決定輸入訊號的中心頻率。並且,頻率偵測器306a即使在載波訊號324被抑制時(如由虛線所繪示)亦可使用輸入訊號的側頻帶322來決定中心頻率。
訊號產生器308產生純的正弦訊號(例如單頻訊號),該訊號被提供至第二頻率偵測器306b。訊號產生器308例如可為電壓控制振盪器(VCO),例如(但不限於)電壓控制LC(電感-電容)振盪器電路、電壓控制晶體振盪器(VCXO)或溫度補償VCXO。第二頻率偵測器306b偵測來自訊號產生器308之輸出訊號的頻率。在某些實例中,來自訊號產生器308的輸出訊號在被傳送至第二頻率偵測器306b之前被提供至振幅限制器302b及濾波器304b。振幅限制器302b及濾波器304b與振幅限制器302a及濾波器304a類似地穩定化及過濾訊號產生器輸出訊號的振幅。
來自第一及第二頻率偵測器306a、306b中的各者的輸出被提供為送至差分電路310的輸入。第一及第二頻率偵測器306a、306b兩者的輸出在某些實例中可為直流(DC)電壓訊號,該訊號分別表示輸入訊號的中心頻率及訊號產生器308輸出訊號的頻率。差分電路310的輸出為誤差訊號,該訊號表示輸入訊號的中心頻率及訊號產生器輸出訊號間之頻率上的差異。誤差訊號(例如DC電壓)被放大器312放大且被提供為送至訊號產生器308的控制訊號。放大器312例如可為高增益積分電路,該電路隨時間將輸入的誤差訊號積分以產生控制訊號。
訊號產生器308基於控制訊號來調整其輸出訊號的頻率,直到訊號產生器308輸出的頻率與輸入訊號的中心頻率匹配為止。控制訊號的DC值用以控制訊號產生器輸出的頻率,如圖4B中所示及下文所述。訊號產生器輸出被提供為CAREX 206的輸出。頻域圖330及時域圖334表示示例CAREX 206輸出訊號。如所示,CAREX 206的輸出訊號是具有頻率332的純的正弦訊號,該頻率與輸入訊號的基本載波頻率相當。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頻率偵測器306a及306b是匹配的。在某些實例中,匹配的頻率偵測器306a及306b具有類似的隨著經調變輸入頻率改變的頻率對DC輸出的特性。在某些實例中,匹配的頻率偵測器306a及306b具有類似的熱及老化性質。在某些實例中,振幅限制器302a及302b以及濾波器304a及304b是匹配的。
在某些實例中,在誤差訊號被最小化時,訊號產生器輸出有效地與輸入訊號的中心頻率匹配。例如,誤差訊號在其數值為零或實質接近零時(例如在控制訊號相對於可由CAREX 206的元件量測或使用的訊號數值而言具有微不足道的數值時)可被視為是最小化的。在某些實例中,誤差訊號在其數值小於門檻值(例如誤差容忍門檻值)時被視為是最小化的。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CAREX 206被調適為從單側頻帶訊號抽取載波頻率。在某些實例中,CAREX 206包括將訊號產生器308之輸出訊號偏移一適當偏移頻率的控制器。例如,頻率產生器308的輸出可在其被饋回第二頻率偵測器306b之後被偏移,以便不會不利地影響控制訊號。在某些實例中,第一頻率偵測器306a可被配置為基於輸入訊號的頻寬來決定頻率偏移量。在此類實例中,第一頻率偵測器306a可以該頻率偏移量調整經偵測的頻率。
圖3B描繪依據本揭示案之實施方式之示例頻率偵測器306的方塊圖。圖3B中所繪示的頻率偵測器306是基於正交的偵測器電路的示例。頻率偵測器306包括相位偏移網路350、訊號混合器352及濾波器354。相位偏移網路350是對頻率敏感的電路(例如全通濾波器),該電路例如造成輸入訊號中與輸入訊號之頻率相對應的相位偏移。換言之,相位偏移網路350造成輸入訊號的相位角上相對於輸入訊號的頻率的改變。在某些實例中,相位偏移網路350被調諧為針對額定設計頻率(例如用於一通訊系統的70 MHz IF)產生90度的額定相位偏移(例如與輸入訊號正交)。
訊號混合器352可例如為訊號倍增器。訊號混合器352將來自相位偏移網路350的輸入訊號及輸出訊號接收作為輸入。濾波器354為低通濾波器。
繪圖360圖示頻率偵測器306中之各種點處的示例訊號。輸入訊號(訊號A)被傳遞至相位偏移網路350及訊號混合器352。訊號A為了簡化起見被圖示為正弦波,然而,訊號A可為經調變訊號。訊號B為相位偏移網路350的輸出且相對於輸入訊號(訊號A)被相位偏移。相位偏移值相對應於訊號A的頻率,且對於設計頻率而言額定上是90度。相對於設計頻率的偏離造成了訊號B相對於額定的90度偏離的相位偏移。輸入訊號(訊號A)與相位偏移網路350的輸出(訊號B)混合而產生訊號C(例如)。訊號C具有DC偏移成分,該DC偏移成分相對應於訊號A及B之間的相位差且進而言之是對應於訊號A的頻率。低通濾波器354接著移除訊號C的高頻成分,僅留下DC成分(訊號D)。訊號B的相位偏移相對於額定90度的偏離在繪圖360中被誇大以清楚顯示造成的DC輸出訊號(訊號D)。
圖4A描繪示例CAREX 206中所產生之示例控制訊號402的繪圖400。繪製的控制訊號402為送至圖3A之訊號產生器308之輸入訊號的示例。繪製的控制訊號452被斷成若干區域(406-410)。該等區域繪示在送至CAREX 206的輸入訊號在若干不同的輸入訊號(各輸入訊號使用不同類型的調變來調變)之間切換時控制訊號402中的變化404。區域406中的輸入訊號為QPSK經調變訊號。區域408中的輸入訊號為QAM經調變訊號。區域410中的輸入訊號為未經調變的載波訊號。區域406-410中之輸入訊號中的各者施用於70 MHz的載波。繪圖400繪示CAREX 206的強健性及其對於在不論施用於載波訊號之調變類型的情況下從各種輸入訊號抽取載波訊號的適應性。
圖4B描繪示例CAREX 206中所產生之另一示例控制訊號452的繪圖450。繪製的控制訊號452為送至圖3A之訊號產生器308之輸入訊號的示例。繪製的控制訊號452被斷成若干區域(456-460)。該等區域繪示在送至CAREX 206的輸入訊號在若干不同的輸入訊號(各輸入訊號具有不同的載波頻率)之間切換時控制訊號452的轉變454。區域456中的輸入訊號為67 MHz的載波訊號。區域458中的輸入訊號為73 MHz的載波訊號。區域460中的輸入訊號為70 MHz的載波訊號。繪圖450繪示CAREX 206的強健性及其對於抽取不同頻率的載波訊號的適應性。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如所示,可針對特定的中心頻率(例如如所示的70 MHz)設計CAREX 206迴路。例如,設計的中心頻率可為通訊系統(例如衛星或射頻(RF)通訊系統)的特定載波頻率或IF,舉例而言。
圖5描繪依據本揭示案之實施方式之示例TM訊號接收器106的方塊圖。TM接收器106包括載波抽取部分(例如CAREX 506)、諧波產生部分504、訊號分離及抽取部分(SEPEX)設備512及TM解調變器514。如TM傳送器104中地,諧波產生部分包括第二諧波產生器508及第三諧波產生器510。此外,TM接收器106可包括訊號分離器502以分離TM接收器106及用於傳統經調變訊號的訊號接收器之間的結合的輸入訊號(例如圖1的結合訊號112)。
運作時,TM接收器106接收結合的輸入訊號,且向CAREX 506及SEPEX設備512兩者提供結合訊號。如上文參照TM接收器106所描述,CAREX 506從結合訊號抽取載波訊號(fc ),而第二諧波產生器508及第三諧波產生器510分別產生經抽取的基本載波頻率(fc )的第二及第三諧波(2fc 及3fc )。載波訊號(fc )及第二諧波訊號(2fc )兩者被提供至SEPEX設備512。第三諧波訊號(3fc )被提供至TM解調變器514。
TM解調變部分504從結合訊號分離及抽取傳統地調變的訊號以獲取TM經調變訊號。SEPEX設備512向TM解調變器514提供TM經調變訊號,該TM解調變器解調變TM經調變訊號以獲取基頻帶的資料訊號。SEPEX設備512從結合訊號分離及抽取TM經調變訊號。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在輸出TM經調變訊號之前,SEPEX設備512將TM經調變訊號外差(例如向上偏移)至第三諧波頻率(3fc )以供解調變。在下文參照圖6更詳細地描述SEPEX設備512。
TM解調變器514將由第三諧波產生器210所提供的第三諧波訊號(3fc )用作TM解調變的參考訊號。TM解調變器514藉由感測來自SEPEX設備512的TM經調變載波訊號及第三諧波訊號(3fc )之間的時間偏移來解調變TM訊號。在某些實例中,TM解調變器514可為相位偵測電路。在某些實施方式中,TM解調變器514藉由以下步驟來偵測時間偏移:決定TM經調變載波訊號及第三諧波訊號(3fc )之間的相關性,該決定步驟例如是基於該兩個訊號的乘積來進行的。
圖6A描繪依據本揭示案之實施方式之示例TM訊號SEPEX設備512的方塊圖。SEPEX設備512可實施為設備(例如TM接收器)中的電路,舉例而言。在某些實施方式中,SEPEX設備512可實施為用於安裝進較大系統(例如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或現場可編程邏輯陣列(FPGA))中的獨立式設備。在某些實施方式中,SEPEX設備512可以軟體實施,例如實施為計算設備或數位訊號處理器(DSP)中的指令集。
運作時,SEPEX設備512從結合訊號解調變傳統地調變的訊號。因為TM調變不被傳統的訊號解調變偵測,造成的訊號並不包括TM訊號,而是僅包括來自傳統調變訊號的經解調變的資料訊號。接著以先前從傳統調變訊號所解調變的資料訊號重新調變「乾淨的」(例如未經調變的)載波。SEPEX 512計算結合訊號及經重新調變的訊號之間的差異來獲取TM經調變載波訊號。換言之,SEPEX設備512藉由以下步驟來從結合訊號移除傳統地調變的訊號:解調變傳統地調變的訊號;重新調變「乾淨的」(例如未經調變的)載波;及從結合訊號減去經重新調變的訊號,藉此僅留下TM經調變載波。
SEPEX設備512包括訊號解調變器602、訊號調變器604、低通濾波器606a、606b、加總電路608、差分電路610、延遲電路612、混合器614、帶通濾波器616及振幅限制器618。解調變器602為非TM的訊號解調變器,而調變器604為非TM的訊號調變器。亦即,解調變器602及調變器604為傳統調變類型(例如AM、FM、PM、QAM、APSK等等)的解調變器及調變器。解調變器602及調變器604被描繪為複合的(例如正交及同相的(in-phase))解調變器及調變器,然而在某些實例中,解調變器602及調變器604可為簡單的(例如單相的)解調變器及調變器。
在下文更詳細地描述且參照圖6A及6B來描述SEPEX設備512的運作。圖6B描繪SEPEX設備512之各種階段下之訊號(A-F)的頻域表示。解調變器602將結合訊號(A)(例如圖1的結合訊號112)接收作為一個輸入,且將來自CAREX 506的載波訊號(fc )接收作為第二輸入。結合訊號包括傳統地調變的訊號及TM經調變訊號兩者。如由圖6B中的訊號(A)所示,結合訊號包括居中於載波頻率(fc )周圍之來自TM經調變訊號及傳統地調變的訊號兩者的頻率成分。解調變器602從結合訊號解調變傳統的經調變訊號而產生基頻帶資料訊號。如上所述,因為TM調變不被傳統的訊號解調變偵測,造成的基頻帶資料訊號並不包括TM訊號。
在複合式調變的情況下,解調變器602解調變同相的及正交的相位的結合訊號兩者而產生同相的及正交的相位的基頻帶資料訊號。低通濾波器606a及606b從基頻帶資料訊號移除任何多餘的訊號或雜訊(例如由解調變程序所引入的諧波)。造成的基頻帶資料訊號(由訊號(B)圖示)僅包括居中於零頻率(基頻帶)處之來自傳統地調變的訊號的頻率成分。更具體而言,TM經調變訊號並不存在於基頻帶處,且因此,TM經調變訊號藉由將傳統地調變的訊號轉換至基頻帶而被移除了。
調變器604將基頻帶資料訊號(例如同相的及正交的相位的訊號)接收作為第一輸入,而將來自CAREX 506的載波訊號(fc )接收作為第二輸入。調變器604以基頻帶資料訊號重新調變來自CAREX 506的未經調變的載波訊號(fc ),造成僅具有傳統地調變的訊號的經重新調變的載波(經重新調變的同相的及正交的相位的載波)。同相的及正交的相位的經重新調變的載波被加總電路608結合(訊號(C))。圖6B訊號(C)圖示再次居中於載波頻率(fc )周圍的經重新調變的訊號。在某些實例中,載波訊號(fc )可被相位偏移或延遲以考慮在解調變及過濾程序期間引進基頻帶資料訊號的延遲。如此是為了確保造成的經重新調變的訊號與結合訊號同相。
由差分電路610將經重新調變的訊號從結合訊號減去,而從結合訊號移除傳統地調變的訊號。造成的訊號(由訊號(D)圖示)僅包括TM經調變載波訊號(fc )。結合訊號被延遲電路612延遲以考慮由解調變及重新調變程序引進經重新調變的訊號的延遲。
TM經調變訊號被混合器614外差(例如向上偏移)至第三諧波(3fc )。混合器614將TM經調變訊號與來自第二諧波產生器508之載波的第二諧波(2fc )相乘而產生訊號(E)。以第二諧波(2fc )外差TM經調變載波訊號(fc )將TM經調變訊號偏移至第三諧波(3fc )及負的載波頻率(-fc )(例如載波頻率下之TM經調變訊號的相位逆變版本)兩者。帶通濾波器616移除載波頻率下的相位逆變的TM訊號,僅留下TM經調變的第三諧波(3fc )(訊號(F)),而可選的振幅限制器618移除TM經調變的第三諧波訊號之振幅上的任何變化。
在某些實例中,SEPEX設備512可包括多個不同類型的解調變器602及調變器604。例如,SEPEX設備512可包括FM、PM及QAM解調變器602及調變器604。在該實例中,SEPEX設備512亦可包括控制設備,該控制設備偵測輸入訊號上的傳統調變類型且向適當的解調變器及調變器集合發送該輸入訊號。
雖然是在從傳統地調變的訊號分離及抽取TM經調變訊號的背景下描述SEPEX設備512,在某些實施方式中,SEPEX設備512可被更改為分離兩個傳統地調變的訊號,例如分離非正交調變的訊號(例如同相調變的訊號)及正交調變的訊號。例如,可藉由更改圖6中所示的SEPEX設備512,使得只有正交調變的訊號被解調變器602及調變器604解調變及調變,來從結合的I/Q經調變訊號分離及抽取非正交調變的訊號。
圖7描繪用於將資訊添加至現存的通訊訊號的示例程序700,該示例程序可依據本揭示案的實施方式來執行。在某些實例中,示例程序700可被提供為使用一或更多個處理設備(例如數位訊號處理器)或計算設備來執行的電腦可執行指令。在某些實例中,程序700可為固線式電路系統,例如為ASIC或FPGA設備。在某些實例中,程序700可由軟體定義的無線電(SDR)執行。
接收包括以非變位調變(TM)訊號調變之載波訊號的第一訊號(702)。例如,第一訊號可為由廣播傳送器所傳送的廣播訊號。例如,廣播訊號可為AM或FM無線電訊號、廣播或有線電視電視訊號、衛星通訊訊號(例如衛星電視訊號、GPS訊號)。在某些實例中,第一訊號由包括傳統及TM接收器及傳送器兩者的通訊設備接收。
藉由在第一訊號上執行載波抽取程序(CAREX)來偵測載波訊號的頻率(704)。例如,可在第一訊號上執行例如參照圖3A-4B及8所描述的CAREX程序,以從第一訊號抽取載波訊號的頻率。
TM訊號被添加至第一訊號的載波訊號以產生結合訊號(706),且傳送結合訊號(708)。結合訊號可由各種不同的接收器接收,但只有具有TM能力的接收器將能夠偵測到TM訊號出現在結合訊號中。例如,TM調變訊號可用以承載用於緊急服務人員的特殊資料。TM訊號可用以在緊急情況期間經由給定的通訊頻道擴充資料率。在某些實例中,TM訊號可用以將輔助資訊添加至通訊訊號。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藉由以資料訊號調變載波訊號的諧波(例如第三諧波),來將TM訊號添加至載波訊號。經調變的諧波被外差至載波訊號的頻率。例如,經調變的諧波可藉由將其與載波訊號的另一適當諧波(例如第二諧波)混合來外差至載波訊號的頻率。在某些實例中,藉由將第三諧波移調或時間偏移來表示來自資料訊號的資料(例如資料位元或符號),來以資料調變載波訊號的諧波。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第一訊號及第二訊號的相位在產生結合訊號之前是同步的。例如,TM經調變訊號的相位在結合該TM經調變訊號及經接收的非TM訊號及傳送結合訊號之前可與該經接收的非TM訊號的相位同步。在某些實例中,TM訊號之載波的相位在該TM訊號及非TM訊號結合之前可與該非TM訊號的載波訊號相位匹配。
圖8描繪用於從輸入訊號抽取載波頻率的示例程序800,該示例程序可依據本揭示案的實施方式來執行。在某些實例中,示例程序800可被提供為使用一或更多個處理設備(例如數位訊號處理器)或計算設備來執行的電腦可執行指令。在某些實例中,程序800可為固線式電路系統,例如為ASIC或FPGA設備。在某些實例中,程序800可由SDR執行。
偵測輸入訊號的中心頻率(802)。例如,可基於輸入訊號的頻率旁波瓣來偵測中心頻率。在某些實例中,輸入訊號可包括以調變訊號調變的載波訊號。在某些實例中,輸入訊號為以傳統調變訊號及TM調變訊號調變的載波訊號。偵測第二訊號的頻率(804)。例如,第二訊號可為訊號產生器(例如VCO或VCXO)的輸出。基於輸入訊號的中心頻率及第二訊號的頻率來決定差分訊號(例如控制訊號)(806)。例如,差分訊號表示輸入訊號的中心頻率及第二訊號的頻率間之頻率上的差異。在某些實例中,差分訊號為DC電壓訊號。
基於差分訊號來更改第二訊號的頻率以提供輸入訊號的載波訊號(808),且第二訊號被輸出作為來自執行程序800之設備的載波訊號(810)。例如,差分訊號可為訊號產生器的控制訊號,且可使得該訊號產生器調整其輸出訊號的頻率。更改第二訊號的頻率,直到其與輸入訊號的中心頻率匹配為止。在某些實例中,第二訊號的頻率在差分訊號達到最小值時與輸入訊號的中心頻率匹配。在某些實例中,該最小值可為門檻值,該門檻值指示的是,第二訊號的頻率及輸入訊號的中心頻率之間的差異是在可允許的容差之內。在某些實例中,該最小值可為門檻最小電壓數值以下的差分訊號電壓數值。
圖9描繪用於從輸入訊號分離TM訊號的示例程序900,該示例程序可依據本揭示案的實施方式來執行。在某些實例中,示例程序900可被提供為使用一或更多個處理設備(例如數位訊號處理器)或計算設備來執行的電腦可執行指令。在某些實例中,程序900可為固線式電路系統,例如為ASIC或FPGA設備。在某些實例中,程序900可由SDR執行。
接收包括以第一調變訊號及第二調變訊號調變之載波訊號的輸入訊號(902)。例如,第一調變訊號可為傳統類型的調變訊號,例如FM、AM、PM、QAM、APSK等等。第二調變訊號可為TM調變訊號。從輸入訊號解調變第一調變訊號(904)。例如,可使用傳統的調變技術來解調變第一調變訊號。因為傳統的解調變技術並不辨識TM調變,造成的經解調變第一調變訊號將不包括TM調變訊號。
使用經解調變的第一調變訊號來重新調變載波訊號以產生第三訊號(906)。例如,第三訊號包括以第一調變訊號調變的未經調變的載波訊號。未經調變的載波訊號具有與輸入訊號的載波相同的頻率。藉由從輸入訊號減去第三訊號來從輸入訊號移除第一調變訊號(908),以從輸入訊號抽取第二調變訊號(例如TM調變訊號)。在某些實例中,輸入訊號必須被延遲一適當的時間量以確保該訊號與第三訊號同相。亦即,由於解調變及重新調變程序,第三訊號可能與原始的輸入訊號不同相。因此,在從輸入訊號減去第三訊號之前,可延遲輸入訊號一適當的時間量。經抽取的第二調變訊號被提供至訊號解調變器(910)。例如,經抽取的TM經調變訊號可被提供至TM訊號解調變器以供進行解調變。
雖然本揭示案大致針對使用載波訊號的第三諧波,來產生經變位調變的訊號及解調變經變位調變的訊號,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可藉由使用載波訊號的其他諧波(例如第四諧波、第五諧波、第六諧波等等)來產生及解調變經變位調變的訊號。
可以類比或數位的電子電路系統、或以電腦軟體、韌體或硬體(包括此說明書中所揭露的結構及它們的結構等效物)、或以它們中的一或更多者的組合,來實現標的的實施方式及此說明書中所述的運作。可使用一或更多個電腦程式(亦即電腦程式指令的一或更多個模組)來實現此說明書中所述之標的的實施方式,該一或更多個電腦程式被編碼在電腦存儲媒體上以供由資料處理裝置執行或控制該資料處理裝置的運作。替代性或附加性地,程式指令可被編碼在人為產生的傳播訊號(例如機器產生的電氣、光學或電磁訊號)上,該傳播訊號被產生為將用於傳輸的資訊編碼至合適的裝置以供由資料處理裝置執行。電腦存儲媒體可為(或被包括在下列物中)電腦可讀取存儲設備、電腦可讀取存儲基板、隨機或串列存取記憶體陣列或設備或它們中的一或更多者的組合。並且,雖然電腦存儲媒體不是傳播訊號;電腦存儲媒體可為編碼在人為產生之傳播訊號中之電腦程式指令的來源或目的地。電腦存儲媒體亦可為(或被包括在下列物中)一或更多個單獨的實體元件或媒體(例如多個CD、碟片或其他存儲設備)。
此說明書中所述的操作可實施為由資料處理裝置在儲存在一或更多個電腦可讀取存儲設備上或接收自其他來源的資料上所執行的操作。
用語「資料處理裝置」包括用於處理資料的所有種類的裝置、設備及機器,藉由示例的方式包括可編程處理器、電腦、晶片上系統或上述中的多者或組合。該裝置可包括特殊用途邏輯電路系統,例如FPGA(現場可編程閘極陣列)或ASIC(特殊應用積體電路)。該裝置除了硬體以外亦可包括針對所論述之電腦程式產生執行環境的代碼,例如構成處理器韌體、協定疊、資料庫管理系統、作業系統、跨平台運行環境、虛擬機器或它們中的一或更多者的組合的代碼。該裝置及執行環境可實現各種不同的計算模型基本架構,例如網頁服務、分散式計算及網格式運算基本架構。
可以任何形式的程式語言來編寫電腦程式(亦稱為程式、軟體、軟體應用、腳本或代碼),包括受編譯或解譯的語言、宣告式或程序式語言,且該電腦程式可以任何形式來部署,包括部署為獨立式程式或部署為模組、元件、子常式、物件或適用於計算環境中的其他單元。電腦程式可(但不一定)相對應於檔案系統中的檔案。程式可儲存於保持其他程式或資料之檔案的一部分(例如儲存於標記語言文件中的一或更多個腳本)中、儲存於專用於所論述之程式的單一檔案中或儲存於多個協同檔案(例如儲存一或更多個模組、子程式或代碼部分的檔案)中。電腦程式可部署為執行於位於一個地點或跨多個地點分佈且由通訊網路互聯的一個電腦上或多個電腦上。
此說明書中所述的程序及邏輯流程可由一或更多個可編程處理器執行,該一或更多個可編程處理器執行一或更多個電腦程式以藉由在輸入資料上進行作業及產生輸出來執行行動。程序及邏輯流程亦可由以下物所執行,且設備亦可實施為以下物:特殊用途邏輯電路系統(例如FPGA(現場可編程閘陣列)或ASIC(應用特定積體電路))。
適於執行電腦程式的處理器藉由示例的方式包括一般及特殊用途微處理器兩者以及任何種類的數位電腦的任何一個或更多個處理器。一般而言,處理器將從唯讀記憶體或隨機存取記憶體或兩者接收指令及資料。電腦構件可包括用於依據指令執行行動的處理器及用於儲存指令及資料的一或更多個記憶設備。並且,電腦可嵌在另一設備中,例如行動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行動音訊或視訊播放器、遊戲機、全球定位系統(GPS)接收器或可攜式存儲設備(例如通用序列匯流排(USB)隨身碟),僅舉數例。適於儲存電腦程式指令及資料的設備包括所有形式的非依電性記憶體、媒體及記憶設備,藉由示例的方式包括半導體記憶設備(例如EPROM、EEPROM及快閃記憶設備);磁碟(例如內部硬碟或可移除式磁碟);磁光碟;及CD-ROM及DVD-ROM光碟。處理器及記憶體可由特殊用途邏輯電路系統輔助或併入該特殊用途邏輯電路系統中。
雖然此說明書包含許多特定的實施細節,該等細節不應被建構為本揭示案之任何實施方式之範圍上的限制或可主張之範圍的限制,而是應被建構為特定於示例實施方式之特徵的說明。此說明書在單獨實施的背景下中所描述的某些特徵亦可以單一的實施方式結合實施。反過來,在單一實施的背景下所描述的各種特徵亦可單獨以多個實施方式實施或以任何合適的子組合實施。並且,雖然可能在上文將特徵描述為以某些組合作用且甚至一開始是如此主張的,來自所主張之組合的一或更多個特徵在某些情況下可從該組合移去,且所主張的組合可針對子組合或子組合的變化。
類似地,雖然在繪圖中以特定順序描繪操作,如此不應被了解為需要以所示的特定順序或依序執行該等操作才能達成所需的結果,或不應被了解為需要執行所有繪示的操作才能達成所需的結果。在某些情況下,多工作業及平行處理是有利的。並且,上文所述之實施方式中之各種系統元件的分離不應被了解為在所有實施方式中皆需要此分離,且應了解的是,所描述的程式元件及系統一般可以單一的軟體產品整合在一起或封裝成多個軟體產品。
因此,已描述了標的的特定實施方式。其他的實施方式是在以下請求項的範圍內的。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不同順序執行請求項中所載的行動且仍然達到所需的結果。此外,隨附的圖式中所描繪的程序不一定需要所圖示的特定順序或次序順序才能達到所需的結果。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多工作業及平行處理是有利的。
100‧‧‧系統 102‧‧‧通訊設備 104‧‧‧TM傳送器 106‧‧‧TM接收器 108‧‧‧傳統地調變的訊號 110‧‧‧TM經調變訊號 112‧‧‧結合訊號 130‧‧‧環境 132‧‧‧廣播訊號源 134‧‧‧具有TM能力的轉發站 134a‧‧‧行動轉發站 134b‧‧‧空中轉發站 134c‧‧‧固定式轉發站 136a‧‧‧使用者通訊設備 136b‧‧‧使用者通訊設備 136c‧‧‧使用者通訊設備 136d‧‧‧使用者通訊設備 138‧‧‧使用者通訊設備 140‧‧‧廣播訊號 142‧‧‧結合訊號 144‧‧‧通訊設備 146‧‧‧現場人員 150‧‧‧環境 152‧‧‧車輛 152a‧‧‧車輛 152b‧‧‧車輛 154‧‧‧後勤維修人員 154a‧‧‧後勤維修人員 154b‧‧‧後勤維修人員 156‧‧‧賽車迷 156a‧‧‧車迷 158‧‧‧廣播訊號源 160‧‧‧通訊裝備 160a‧‧‧通訊裝備 160b‧‧‧通訊裝備 161‧‧‧具有TM能力的接收器設備 170‧‧‧廣播訊號 172‧‧‧結合訊號 174‧‧‧通訊 176‧‧‧無線電通訊訊號 178‧‧‧結合訊號 202‧‧‧諧波產生部分 204‧‧‧TM調變部分 205‧‧‧外差部分 206‧‧‧CAREX 208‧‧‧第二諧波產生器 210‧‧‧第三諧波產生器 212‧‧‧訊號最佳化器 214‧‧‧TM調變器 216‧‧‧訊號混合器 218‧‧‧帶通濾波器 220‧‧‧功率放大器 222‧‧‧訊號耦合器 224‧‧‧訊號結合器 302a‧‧‧振幅限制器 302b‧‧‧振幅限制器 304a‧‧‧濾波器 304b‧‧‧濾波器 306a‧‧‧頻率偵測器 306b‧‧‧頻率偵測器 308‧‧‧訊號產生器 310‧‧‧差分電路 312‧‧‧放大器 320‧‧‧頻域圖 322‧‧‧側頻帶 324‧‧‧載波訊號 330‧‧‧頻域圖 332‧‧‧頻率 334‧‧‧時域圖 350‧‧‧相位偏移網路 352‧‧‧訊號混合器 354‧‧‧濾波器 360‧‧‧繪圖 400‧‧‧繪圖 402‧‧‧控制訊號 404‧‧‧變化 406‧‧‧區域 408‧‧‧區域 410‧‧‧區域 450‧‧‧繪圖 452‧‧‧訊號 454‧‧‧轉變 456‧‧‧區域 458‧‧‧區域 460‧‧‧區域 502‧‧‧訊號分離器 504‧‧‧TM解調變部分 506‧‧‧CAREX 508‧‧‧第二諧波產生器 510‧‧‧第三諧波產生器 512‧‧‧SEPEX設備 514‧‧‧TM解調變器 602‧‧‧訊號解調變器 604‧‧‧訊號調變器 606a‧‧‧低通濾波器 606b‧‧‧低通濾波器 608‧‧‧加總電路 610‧‧‧差分電路 612‧‧‧延遲電路 614‧‧‧混合器 616‧‧‧帶通濾波器 618‧‧‧振幅限制器 700‧‧‧程序 702‧‧‧步驟 704‧‧‧步驟 706‧‧‧步驟 708‧‧‧步驟 800‧‧‧程序 802‧‧‧步驟 804‧‧‧步驟 806‧‧‧步驟 808‧‧‧步驟 810‧‧‧步驟 900‧‧‧程序 902‧‧‧步驟 904‧‧‧步驟 906‧‧‧步驟 908‧‧‧步驟 910‧‧‧步驟
圖1A-1C描繪依據本揭示案之實施方式的示例系統。
圖2描繪依據本揭示案之實施方式之示例TM訊號傳送器的方塊圖。
圖3A描繪依據本揭示案之實施方式之示例載波抽取器的方塊圖。
圖3B描繪依據本揭示案之實施方式之示例頻率偵測器的方塊圖。
圖4A及4B描繪由載波訊號抽取設備所產生的示例控制訊號。
圖5描繪依據本揭示案之實施方式之示例TM訊號接收器的方塊圖。
圖6A描繪依據本揭示案之實施方式之示例TM訊號分離及抽取設備的方塊圖。
圖6B描繪圖6中所示之TM訊號分離及抽取設備之各種階段下之訊號的頻域表示。
圖7-9描繪可依據本揭示案之實施方式來執行的示例程序。
各種繪圖中的類似的參考標號及符號指示類似的構件。
國內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00‧‧‧系統
102‧‧‧通訊設備
104‧‧‧TM傳送器
106‧‧‧TM接收器
108‧‧‧傳統地調變的訊號
110‧‧‧TM經調變訊號
112‧‧‧結合訊號

Claims (22)

  1. 一種設備,包括: 一或更多個處理器; 一接收器,耦合至該一或更多個處理器; 一傳送器,耦合至該一或更多個處理器;及 一資料儲存器,耦合至該一或更多個處理器,該資料儲存器具有儲存在該資料儲存器上的指令,該等指令在由該一或更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該一或更多個處理器執行包括以下的操作: 從一第二設備接收一第一訊號,該第一訊號包括以一第一調變訊號調變的一載波訊號; 藉由在該第一訊號上執行一載波抽取(CAREX)程序,來偵測該載波訊號的一頻率; 將一第二調變訊號添加至該第一訊號的該載波訊號以產生一結合訊號,其中該第二調變訊號為一變位調變(TM)訊號,且該第一調變訊號為一非TM訊號;及 傳送該結合訊號。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設備,其中該等操作更包括:將該結合訊號的一相位與該第一訊號的一相位同步。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設備,其中將該第二調變訊號添加至該載波訊號的操作包括: 以資料調變該第一訊號之該載波訊號的一第三諧波訊號來產生該第二調變訊號;及 將該第二調變訊號與該第一訊號結合。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設備,其中將該第二調變訊號添加至該載波訊號的操作包括: 產生該載波訊號的一第二諧波訊號及該載波訊號的一第三諧波訊號; 以一資料訊號調變該第三諧波訊號; 將該經調變的第三諧波訊號與該第二諧波訊號混合以產生該第二調變訊號;及 將該第二調變訊號與該第一訊號結合。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設備,其中該等操作更包括:將該第二調變訊號的一相位與該第一訊號的一相位同步。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設備,其中該第一調變訊號為相位調變、頻率調變、二元相移鍵控、正交相移鍵控、振幅調變或正交振幅調變中的一者。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設備,其中該設備為一可攜式設備。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設備,更包括一電源,其中該電源為一電池或一太陽能電源中的一者。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設備,其中偵測該載波訊號的一頻率的操作包括: 偵測該第一訊號的一中心頻率; 偵測一第三訊號的一頻率; 決定該第一訊號的該中心頻率及該第三訊號的該頻率之間的一差分訊號; 基於該差分訊號來更改該第三訊號的該頻率以提供該載波訊號。
  10. 一種用於將資訊添加至現存的通訊訊號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藉由一第一設備,從一第二設備接收一第一訊號,該訊號包括以一第一調變訊號調變的一載波訊號;藉由該第一設備,藉由在該第一訊號上執行一載波抽取(CAREX)程序來偵測該載波訊號的一頻率;藉由該第一設備,將一第二調變訊號添加至該第一訊號的該載波訊號以產生一結合訊號,其中該第二調變訊號為一變位調變(TM)訊號,且該第一調變訊號為一非TM訊號;及 藉由該第一設備,傳送該結合訊號。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方法,更包括下列步驟:將該結合訊號的一相位與該第一訊號的一相位同步。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方法,其中將該第二調變訊號添加至該載波訊號的步驟包括: 以資料調變該第一訊號之該載波訊號的一第三諧波訊號來產生該第二調變訊號;及 將該第二調變訊號與該第一訊號結合。
  13.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方法,其中將該第二調變訊號添加至該載波訊號的步驟包括: 產生該載波訊號的一第二諧波訊號及該載波訊號的一第三諧波訊號; 以一資料訊號調變該第三諧波訊號; 將該經調變的第三諧波訊號與該第二諧波訊號混合以產生該第二調變訊號;及 將該第二調變訊號與該第一訊號結合。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方法,更包括下列步驟:將該第二調變訊號的一相位與該第一訊號的一相位同步。
  15.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調變訊號為相位調變、頻率調變、二元相移鍵控、正交相移鍵控、振幅調變或正交振幅調變中的一者。
  16.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方法,其中偵測該載波訊號的一頻率的步驟包括: 偵測該第一訊號的一中心頻率; 偵測一第三訊號的一頻率; 決定該第一訊號的該中心頻率及該第三訊號的該頻率之間的一差分訊號; 基於該差分訊號來更改該第三訊號的該頻率以提供該載波訊號。
  17. 一種儲存指令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該等指令在由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時,使該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包括以下的操作: 從一第二設備接收一第一訊號,該第一訊號包括以一第一調變訊號調變的一載波訊號; 藉由在該第一訊號上執行一載波抽取(CAREX)程序,來偵測該載波訊號的一頻率; 將一第二調變訊號添加至該第一訊號的該載波訊號以產生一結合訊號,其中該第二調變訊號為一變位調變(TM)訊號,且該第一調變訊號為一非TM訊號;及 傳送該結合訊號。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媒體,其中該等操作更包括:將該結合訊號的一相位與該第一訊號的一相位同步。
  19. 如請求項17所述之媒體,其中將該第二調變訊號添加至該載波訊號的操作包括: 以資料調變該第一訊號之該載波訊號的一第三諧波訊號來產生該第二調變訊號;及 將該第二調變訊號與該第一訊號結合。
  20. 如請求項17所述之媒體,其中將該第二調變訊號添加至該載波訊號的操作包括: 產生該載波訊號的一第二諧波訊號及該載波訊號的一第三諧波訊號; 以一資料訊號調變該第三諧波訊號; 將該經調變的第三諧波訊號與該第二諧波訊號混合以產生該第二調變訊號;及 將該第二調變訊號與該第一訊號結合。
  21. 如請求項20所述之媒體,其中該等操作更包括:將該第二調變訊號的一相位與該第一訊號的一相位同步。
  22. 如請求項17所述之媒體,其中偵測該載波訊號的一頻率的操作包括: 偵測該第一訊號的一中心頻率; 偵測一第三訊號的一頻率; 決定該第一訊號的該中心頻率及該第三訊號的該頻率之間的一差分訊號; 基於該差分訊號來更改該第三訊號的該頻率以提供該載波訊號。
TW106113880A 2016-04-26 2017-04-26 變位調變通訊 TW2017407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139,214 US9628318B1 (en) 2016-04-26 2016-04-26 Transpositional modulation communications
US15/486,750 US9882762B2 (en) 2016-04-26 2017-04-13 Transpositional modulation communication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40714A true TW201740714A (zh) 2017-11-16

Family

ID=58772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3880A TW201740714A (zh) 2016-04-26 2017-04-26 變位調變通訊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3) US9628318B1 (zh)
EP (1) EP3449567B1 (zh)
JP (1) JP2019518369A (zh)
KR (1) KR20190038477A (zh)
CN (1) CN109417362B (zh)
CA (1) CA3025787A1 (zh)
DK (1) DK3449567T3 (zh)
ES (1) ES2924434T3 (zh)
IL (1) IL262572B (zh)
TW (1) TW201740714A (zh)
WO (1) WO201718936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1539B (zh) * 2018-07-16 2019-09-11 劉勉志 消防員定位系統
US10425271B2 (en) 2016-04-26 2019-09-24 Tm Ip Holdings, Llc Transpositional modulation communications
US10594539B2 (en) 2018-06-05 2020-03-17 Tm Ip Holdings, Llc Transpositional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212150A1 (de) * 2016-07-04 2018-01-04 Airbus Defence and Space GmbH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zumindest zeitweise unbemannten Luft- oder Raumfahrzeugs sowie ein derartiges Luft- oder Raumfahrzeug
US10664791B2 (en) * 2016-09-28 2020-05-26 Federal Expres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the internal storage contents of a shipment storage using one or more internal monitor drones
US9826415B1 (en) * 2016-12-01 2017-11-21 T-Mobile Usa, Inc. Tactical rescue wireless base station
US9882764B1 (en) 2017-04-13 2018-01-30 Tm Ip Holdings, Llc Transpositional modulation
US10578709B1 (en) 2017-04-20 2020-03-03 Tm Ip Holdings, Llc Transpositional modulation for defensive measures
US10355771B1 (en) 2017-05-22 2019-07-16 Resonant Sciences, LLC RF repeater and mobile unit with cancellation of interference from a repeated signal
US10341161B2 (en) 2017-07-10 2019-07-02 Tm Ip Holdings, Llc Multi-dimensional signal encoding
CN112106122B (zh) * 2019-08-29 2022-06-2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遥控信号的处理方法、遥控设备及遥控系统
US11476579B2 (en) * 2020-08-13 2022-10-18 Pct International, Inc. Wideband RF chok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68486A (en) 1974-06-20 1976-07-06 Gerdes Richard C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
US4318055A (en) 1979-08-27 1982-03-02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Digitally controlled phase lock distillator system
US4342245A (en) 1979-10-26 1982-08-03 Norlin Industries, Inc. Complex waveform generator for musical instrument
US4259888A (en) 1979-12-06 1981-04-07 Norlin Industries, Inc. Tone generation system employing triangular waves
US4301415A (en) 1980-01-28 1981-11-17 Norlin Industries, Inc. Programmable multiple phase AC power supply
US4613974A (en) 1984-03-16 1986-09-23 Vokac Peter R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ulating a carrier signal
US4989219A (en) 1984-03-16 1991-01-29 Gerdes Richard C Midlevel carrier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techniques
US4680633A (en) 1985-04-24 1987-07-14 Third Domain, Inc. Circui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ccurate dc restored video waveform, horizontal sync pulses, and vertical sync pulses
CA1284361C (en) 1986-08-29 1991-05-21 Mitel Corporation Analog phase locked loop
US5165017A (en) 1986-12-11 1992-11-17 Smith & Nephew Richards, Inc. Automatic gain control circuit in a feed forward configuration
US5124706A (en) 1989-09-15 1992-06-23 Wavephore, Inc. Analog to digital and digital to analog signal processors
US5021786A (en) 1989-09-15 1991-06-04 Gerdes Richard C Analog to digital and digital to analog signal processors
US5214789A (en) * 1989-11-17 1993-05-25 Uniden America Corporation Radio channel allocation based on location of mobile users
US5155672A (en) 1990-08-09 1992-10-13 Heart Interface Corporation Switched multi-tapped transformer power conver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5200822A (en) 1991-04-23 1993-04-06 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 Inc. Arrangement for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especially for identifying and verifying airing of television broadcast programs
US5327237A (en) 1991-06-14 1994-07-05 Wavephore, Inc. Transmitting data with video
US5184218A (en) 1991-07-03 1993-02-02 Wavephore, Inc. Bandwidth compression and expansion system
US5200715A (en) 1991-09-06 1993-04-06 Wavephore, Inc. Waveform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5511100A (en) 1993-12-13 1996-04-2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frequency detection
US5751245A (en) * 1994-03-25 1998-05-12 Trimble Navigation Ltd. Vehicle route and schedule exception reporting system
US5995898A (en) * 1996-12-06 1999-11-30 Micron Communication, Inc. RFID system in communication with vehicle on-board computer
US6522697B1 (en) 1999-02-11 2003-02-18 Lockhead Martin Corporation Use of higher order modulation techniques to transmit large aggregate data rates on an optical link with relatively low speed electronics
AU2098700A (en) 1999-12-17 2001-06-25 Nokia Corporation Linearisation method and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US6314301B1 (en) * 2000-03-02 2001-11-0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ing a mobile station to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US6559757B1 (en) 2000-10-26 2003-05-06 Home Tough Lighting Systems Llc Data communication over power lines
AU2001214630A1 (en) * 2000-11-03 2002-05-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dulator with low sensitivity to amplitude and phase errors of the carrier signal
US6788154B2 (en) 2001-01-26 2004-09-07 True Circuits, Inc. Phase-locked loop with composite feedback signal formed from phase-shifted variants of output signal
US20030142741A1 (en) 2002-01-30 2003-07-31 Rf Saw Components, Incorporated Modulation by phase and time shift keying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7042958B2 (en) 2003-06-04 2006-05-09 Tropian, Inc. Digital time alignment in a polar modulator
US6867987B2 (en) 2003-06-13 2005-03-15 Ballard Power Systems Corporation Multilevel inverter control schemes
US20050065901A1 (en) 2003-07-09 2005-03-24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imultaneous multiple frequency voltage generation
US7053719B2 (en) 2004-03-11 2006-05-30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Controlling a 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 in a bang-bang phase locked loop
US7019569B2 (en) 2004-07-09 2006-03-28 Faraday Technology Corp. Method of implementing multi-transfer curve phase lock loop
US8355465B2 (en) * 2004-11-10 2013-01-15 Sige Semiconductor (Europe) Limited Driver circuit for driving a power amplifier
TWI288398B (en) 2004-12-08 2007-10-1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Clock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optical storage system
TWI316656B (en) 2005-08-19 2009-11-01 Via Tech Inc Clock-signal adjusting method and device
US8537952B1 (en) 2007-03-08 2013-09-17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Fractional-N frequency synthesizer with separate phase and frequency detectors
US7856050B1 (en) 2007-08-15 2010-12-21 L-3 Communications Titan Corporation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 calibration to compensate for frequency dependent I/Q imbalance
US7847433B2 (en) 2007-11-27 2010-12-07 Rain Bird Corporation Universal irrigation controller power supply
US7647908B1 (en) * 2008-11-14 2010-01-1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motely starting engines of vehicles with bi-directional control
WO2011024342A1 (ja) * 2009-08-26 2011-03-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
US20120155344A1 (en) * 2010-12-16 2012-06-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Out-of-band communication on harmonics of the primary carrier in a wireless power system
US8854985B2 (en) 2010-12-31 2014-10-07 Yossef TSFA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ultrasonic communication
US8929484B2 (en) * 2011-07-20 2015-01-06 Earl W. McCune, Jr. Communications transmitter having high-efficiency combination modulator
MY164135A (en) 2011-09-26 2017-11-30 Aviat Network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ynchronous re-modulation with adaptive i/q adjustment
DE112013005751B4 (de) * 2012-11-30 2023-11-30 Myine Electronics, Inc. Systeme und Verfahren zum Einfügen von gespeichertem Werbeinhalt in Rundfunkinhalt
WO2014145868A2 (en) 2013-03-15 2014-09-18 Medusa Scientific Llc Transpositional modul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US9608862B2 (en) * 2013-03-15 2017-03-28 Elwha Llc Frequency accommodation
US9014293B2 (en) 2013-03-15 2015-04-21 Tm Ip Holdings, Llc Transpositional modul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9338041B1 (en) * 2015-07-24 2016-05-10 Tm Ip Holdings, Llc Extracting carrier signals from modulated signals
US9338042B1 (en) 2015-07-27 2016-05-10 Tm Ip Holdings, Llc Separating and extracting modulated signals
US9628318B1 (en) 2016-04-26 2017-04-18 Tm Ip Holdings, Llc Transpositional modulation communications
US9473983B1 (en) * 2016-04-26 2016-10-18 Tm Ip Holdings, Llc Transpositional modulation communications between device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25271B2 (en) 2016-04-26 2019-09-24 Tm Ip Holdings, Llc Transpositional modulation communications
US10594539B2 (en) 2018-06-05 2020-03-17 Tm Ip Holdings, Llc Transpositional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US10880149B2 (en) 2018-06-05 2020-12-29 Tm Ip Holdings, Llc Transpositional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TWI671539B (zh) * 2018-07-16 2019-09-11 劉勉志 消防員定位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L262572B (en) 2022-05-01
DK3449567T3 (da) 2022-08-22
US20180152332A1 (en) 2018-05-31
EP3449567A1 (en) 2019-03-06
WO2017189362A1 (en) 2017-11-02
IL262572A (en) 2018-12-31
US9882762B2 (en) 2018-01-30
EP3449567A4 (en) 2019-05-08
EP3449567B1 (en) 2022-06-01
US9628318B1 (en) 2017-04-18
JP2019518369A (ja) 2019-06-27
CA3025787A1 (en) 2017-11-02
CN109417362A (zh) 2019-03-01
ES2924434T3 (es) 2022-10-06
US20170310526A1 (en) 2017-10-26
US10425271B2 (en) 2019-09-24
KR20190038477A (ko) 2019-04-08
CN109417362B (zh) 2023-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740714A (zh) 變位調變通訊
US10531338B2 (en) Transpositional modulation communications between devices
US11343670B2 (en) Identifying devices with transpositional modulation
JP6633200B2 (ja) 変調信号からの搬送波信号の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