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8791A - 一種資訊處理系統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種資訊處理系統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8791A
TW201738791A TW105113315A TW105113315A TW201738791A TW 201738791 A TW201738791 A TW 201738791A TW 105113315 A TW105113315 A TW 105113315A TW 105113315 A TW105113315 A TW 105113315A TW 201738791 A TW201738791 A TW 20173879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verification
us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ouch scree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3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an-qiang Fang
Original Assignee
jian-qiang F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qiang Fang filed Critical jian-qiang Fang
Priority to TW105113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738791A/zh
Publication of TW201738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8791A/zh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一種資訊處理系統及方法,係應用於使用者身份驗證環境中,於利用本發明之資訊處理系統進行資訊處理方法時,使用者將驗證資料以觸控方式予以輸入,而該驗證資料係為點資料、線資料、及面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於接收到該驗證資料後,進行比對、驗證動作,以便核實該驗證資料是否符合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

Description

一種資訊處理系統及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資訊系統及方法,更詳而言之,係有關於一種應用於使用者身份驗證環境的資訊處理系統及方法,使用者將為驗證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的點資料、線資料、及面資料以觸控方式予以輸入,於驗證資料輸入後,將核實該驗證資料是否為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
就目前的使用者身份驗證技術而言,常用的驗證方式是,使用者輸入以數字、英文字母、及特殊符號所組成的使用者密碼,以便進行使用者身份驗證、核實,或,利用憑證IC卡之IC卡讀卡機機制以pin碼方式,進行使用者身份驗證、核實,或是,利用人臉辨識方式/瞳孔辨識方式,進行使用者身份驗證、核實,或是,於電子商務交易時,以交易授權碼方式,進行交易雙方的驗證、核實。
台灣公開/公告號I528213「手持式身分驗證裝置、身分驗證方法與身分驗證系統」係揭露一種手持式身分驗證裝置、身分驗證方法與身分驗證系統。將透過手持式驗證裝置擷取使用者之人臉影像序列與眼睛影像序列,以比對人臉影像序列與預設之人臉影像特徵是否相符,以及比對眼睛影像序列與預設之虹膜影像特徵是否相符。透過手持式驗證裝置,提供使用者介面進行密碼驗證程序。並且,偵測使用者於使用者介面上的複數個注視位置,據以確定密碼字串。進而,驗證密碼字串與合格用戶之預設密碼是否相符。換言之,該專利係屬於人臉辨識/瞳孔辨識系統技術。
台灣公開/公告號I528774「行動身份驗證方法及系統」係揭露一種行動身份驗證方法以及使用該方法之系統,而所使用的方法包含有:a)至少一商店端向一主機端取得一專屬之商店識別碼;b)一使用者端與 商店端進行交易時,以一驗證模組自商店端取得商店識別碼;c)該驗證模組將商店識別碼傳送至主機端以進行交易驗證;以及d)交易驗證通過後,該主機端將一交易授權碼傳送至相對應之商店端,以成立交易。換言之,該專利係屬於,在電子商務交易時,以交易授權碼方式,進行交易雙方的驗證、核實。
台灣公開/公告號I525452「安全處理系統行動身份驗證方法及系統」係揭露主機隔離(host-isolated)安全技術,提供一種安全處理系統,包括:主處理器;虛擬機,實例化於主處理器之上;以及虛擬統一安全集線器USH,實例化於虛擬機之上,其中,虛擬USH模仿基於硬體的USH,為在主處理器上執行的應用提供多種安全服務。
台灣公開/公告號I524215「基於眼動追蹤的網路身分認證方法及系統」係揭露一種基於眼動追蹤的網路身分認證方法及系統,透過用戶端的影像擷取單元來擷取使用者的臉部影像序列,並傳送臉部影像序列至伺服端,使得伺服端進行一身分認證而回傳一身分驗證結果。並且,用戶端基於使用者的眼球動作來執行眼動輸入程序。倘若判定使用者於眼動輸入程序時觸發一求助選項時,用戶端傳送求助信號至伺服端。換言之,該專利係屬於人臉辨識/瞳孔辨識系統技術。
台灣公開/公告號I503699「智慧型密碼辨識系統」係揭露一種智慧型密碼辨識系統,其包括:一輸入模組、一資料庫以及一處理單元。輸入模組用以供使用者輸入一第一資料,第一資料包含至少一第一輸入資料及一第二輸入資料。資料庫儲存有至少一第一識別資料。處理單元訊號連接輸入模組及資料庫,用以比對第一資料與第一識別資料。其中當使用者以輸入模組依序輸入第一輸入資料及第二輸入資料時,處理單元比對第一輸入資料及第二輸入資料是否符合第一識別資料,若該第一輸入資料或該第二輸入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者符合該第一識別資料,則第一資料通過密碼辨識。然,該專利仍屬於利用字元數量、字元代碼的習知密碼辨識技術。
台灣公開/公告號I487360「用戶認證系統及其方法」係揭露基於身份足跡的用戶認證,利用產生與用戶相關的用戶簽名並且認證用戶 的方式,而識別與計算設備中至少一個傳感器相關的至少一個行為。產生時間戳並且將時間戳與行為相關聯。至少部分基於行為和時間戳產生與用戶對應的用戶簽名並且儲存該用戶簽名。然,該專利仍屬於用戶名/密碼組合的習知技術,僅為如何避免該組合可能被攻擊者使用、而攻擊者僅僅通過出示用戶的用戶名/密碼對利用用戶憑證就獲得對系統的存取。
台灣公開/公告號I501101「多點觸碰方法與裝置」係揭露一種多點觸碰方法,適用於一觸碰面板,包括:應用一第一物件點觸該觸碰面板之一第一圖像,以輸入一第一密碼;以及判斷於是否要輸入一第二密碼,若否,則將該第一物件移離該觸碰面板,以結束一第一回合之密碼輸入。然,該專利於碰觸圖像後,仍是必須輸入由數字、文字符號所組成的密碼的習知技術。
對於目前的習知技術而言,係以由數字、文字符號、特殊符號所組成的密碼當成驗證資料,或是,以人臉辨識/瞳孔辨識技術方式來進行使用者身份驗證、核實,然而,配合的軟體、韌體、硬體規格必須予以特別考量、打造,或是,利用憑證IC卡之IC卡讀卡機機制以pin碼方式,進行使用者身份驗證、核實,則必須要有配套的讀卡機機制,而以交易授權碼方式,進行交易雙方的驗證、核實則是屬於電子交易驗證技術。
然而,此些習知的使用者身份驗證、核實方式,仍是必須經由特殊配套之人臉辨識軟體/韌體/硬體的配合,或是,使用者必須不會忘記由數字、文字符號、特殊符號所組成的密碼的情形下,才能進行使用者身份驗證、核實。
所以,如何能在不利用由數字、文字符號、特殊符號所組成的密碼、以人臉辨識/瞳孔辨識方式、讀卡機機制、及交易授權碼的情況下,而能進行使用者身份驗證、核實,乃是待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便是在於提供一種資訊處理系統及方法,係應用於使用者身份驗證環境中,於利用本發明之資訊處理系統進行資訊處理方法時,使用者將驗證資料以觸控方式予以輸入,而該驗證資料 係為點資料、線資料、及面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於接收到該驗證資料後進行比對、驗證動作,以便核實該驗證資料是否符合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便是在於提供一種資訊處理系統及方法,係應用於使用者身份驗證環境中,在不利用由數字、文字符號、特殊符號所組成之密碼的情形下,能進行使用者身份驗證、核實。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便是在於提供一種資訊處理系統及方法,係應用於使用者身份驗證環境中,在不利用人臉辨識/瞳孔辨識方式、讀卡機機制、及交易授權碼的情況下,而能進行使用者身份驗證、核實。
根據以上所述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資訊處理系統,該資訊處理系統至少包括驗證機制、以及資料庫。
該驗證機制係由軟體、韌體、及硬體的至少其中之一所組成,使用者將進行驗證資料輸入動作,使用者將利用觸控方式輸入為點資料、線資料、及面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的驗證資料;於進行比對、驗證動作時,在使用者輸入為點資料、線資料、及面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的驗證資料後,該驗證機制將對使用者所輸入的該驗證資料進行比對、驗證,該驗證機制將比對、驗證、核實該驗證資料是否符合儲存於資料庫中的該使用者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在此,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係為點資料、線資料、及面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接著,該驗證機制判斷出該驗證資料與資料庫中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相符。於比對、驗證動作完成後,將進行後續動作。
該資料庫儲存使用者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以便供驗證機制能將使用者所輸入的驗證資料與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進行比對、驗證,以便進行使用者身份驗證、核實。
於利用本發明之資訊處理系統進行資訊處理方法的過程時,首先,進行驗證資料輸入動作;使用者利用觸控方式輸入為點資料、線資料、及面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的驗證資料。
接著,進行比對、驗證動作;於使用者利用觸控方式輸入為點資料、線資料、及面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的驗證資料後,該驗證機制將 對使用者所輸入的該驗證資料進行比對、驗證,該驗證機制將比對、驗證、核實該驗證資料是否符合儲存於資料庫中之該使用者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在此,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係為點資料、線資料、及面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接著,該驗證機制判斷出該驗證資料與資料庫中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相符。於比對、驗證動作完成後,進行後續動作。
為使熟悉該項技藝人士瞭解本發明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對本發明詳加說明如後。
1‧‧‧資訊處理系統
2‧‧‧驗證機制
3‧‧‧資料庫
4‧‧‧電子裝置
5‧‧‧使用者
6‧‧‧使用者
7‧‧‧使用者
31‧‧‧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
32‧‧‧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
33‧‧‧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
41‧‧‧觸控螢幕
61‧‧‧驗證資料
62‧‧‧驗證資料
63‧‧‧驗證資料
101、102‧‧‧步驟
201、202‧‧‧步驟
301、302‧‧‧步驟
401、402‧‧‧步驟
第1圖為一系統示意圖,用以顯示說明本發明之資訊處理系統之系統架構、以及運作情形;第2圖為一流程圖,用以顯示說明利用如第1圖中本發明之資訊處理系統以進行資訊處理方法的流程步驟;第3圖為一示意圖,用以顯示說明本發明之資訊處理系統的一實施例、以及運作情形;第4圖為一流程圖,用以顯示說明利用如第3圖中本發明之資訊處理系統的一實施例以進行資訊處理方法的一流程步驟;第5圖為一示意圖,用以顯示說明使用者利用電子裝置之觸控螢幕所輸入的使用者簽名;第6圖為一示意圖,用以顯示說明本發明之資訊處理系統的又一實施例、以及運作情形;第7圖為一流程圖,用以顯示說明利用如第6圖中本發明之資訊處理系統的又一實施例以進行資訊處理方法的一流程步驟;第8圖為一示意圖,用以顯示說明使用者利用電子裝置之觸控螢幕所輸入之手指碰觸的點資料;第9圖為一示意圖,用以顯示說明本發明之資訊處理系統的再一實施例、以及運作情形; 第10圖為一流程圖,用以顯示說明利用如第9圖中本發明之資訊處理系統的再一實施例以進行資訊處理方法的一流程步驟;以及第11圖為一示意圖,用以顯示說明使用者利用電子裝置之觸控螢幕所輸入為圖片的面資料。
第1圖為一系統示意圖,用以顯示說明本發明之資訊處理系統的系統架構、以及運作情形。如第1圖中所示,資訊處理系統1至少包含驗證機制2、以及資料庫3,在此,該驗證機制2係由軟體、韌體、及硬體的至少其中之一所組成,而該資訊處理系統1係位於具有觸控螢幕41的電子裝置4中,該電子裝置4,例如,可為具有觸控螢幕的電腦裝置、具有觸控螢幕的可攜式智慧型裝置、具有觸控螢幕的智慧電視,其中,具有觸控螢幕的電腦裝置可為,例如,具有觸控螢幕的個人桌上型電腦、具有觸控螢幕的筆記型電腦、具有觸控螢幕的伺服器,而可攜式智慧型裝置可為,例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IPhone、Ipad,端視施行情況而定。
該驗證機制2係由軟體、韌體、及硬體的至少其中之一所組成,使用者(未圖示)將進行驗證資料輸入動作,使用者將利用電子裝置4之觸控螢幕41以觸控方式輸入為點資料、線資料、及面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的驗證資料(未圖示);於進行比對、驗證動作時,在使用者輸入為點資料、線資料、及面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的驗證資料後,該驗證機制2將對使用者所輸入的該驗證資料進行比對、驗證,該驗證機制2將比對、驗證、核實該驗證資料是否符合儲存於資料庫3中的該使用者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未圖示),在此,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係為點資料、線資料、及面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該驗證機制2判斷出該驗證資料與資料庫3中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相符。於比對、驗證動作完成後,該電子裝置4將進行後續動作,在此,後續動作係可為使用者開機驗證後之操作、使用者待機/休眠驗證後之操作、及程式/網頁畫面使用者身份驗證後之操作的至少其中之一。
該資料庫3儲存使用者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 (未圖示),以便供驗證機制2能將使用者所輸入的驗證資料與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進行比對、驗證,以便進行使用者身份驗證、核實。
於本發明中,點資料係為使用者利用觸控方式所輸入之觸控螢幕觸碰點,在此,該觸碰點可為至少一個以上之觸控螢幕觸碰點;而線資料係為使用者利用觸控方式所輸入之觸控螢幕觸碰線段,在此,該觸碰線段係為由一條以上之直線線段及/或曲線線段所構成;而面資料係為使用者利用觸控方式所輸入之二維圖面,在此,例如,二維圖面可為圖片、手繪圖像...等等。
第2圖為一流程圖,用以顯示說明利用如第1圖中之本發明的資訊處理系統以進行資訊處理方法的流程步驟。如第2圖中所示,首先,於步驟101,進行驗證資料輸入動作;使用者將利用電子裝置4之觸控螢幕41以觸控方式輸入為點資料、線資料、及面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的驗證資料,並進到步驟102。
於步驟102,進行驗證資料比對、驗證動作;於使用者利用電子裝置4之觸控螢幕41以觸控方式輸入為點資料、線資料、及面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的驗證資料後,該驗證機制2將對使用者所輸入的該驗證資料進行比對、驗證,該驗證機制2將比對、驗證、核實該驗證資料是否符合儲存於資料庫3中的該使用者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在此,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係為點資料、線資料、及面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接著,該驗證機制2判斷出該驗證資料與資料庫3中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相符。於比對、驗證動作完成後,進行後續動作。
第3圖為一示意圖,用以顯示說明本發明之資訊處理系統的一實施例、以及運作情形。如第3圖中所示,資訊處理系統1至少包含驗證機制2、以及資料庫3,在此,該驗證機制2係由軟體、韌體、及硬體的至少其中之一所組成,而該資訊處理系統1係位於具有觸控螢幕41之電子裝置4中,而該電子裝置4係為智慧型手機。
該驗證機制2係由軟體、韌體、及硬體的至少其中之一所組成,使用者5將進行驗證資料輸入動作,使用者5將利用為智慧型手機之電子裝置4的觸控螢幕41以觸控方式輸入為使用者簽名之線資料的驗證資 料61;於進行比對、驗證動作時,在使用者5輸入為使用者簽名之線資料的驗證資料61後,該驗證機制2將對使用者5所輸入的該驗證資料61進行比對、驗證,該驗證機制2將比對、驗證、核實該驗證資料61是否符合儲存於資料庫3中的該使用者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31,在此,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31係為使用者簽名之線資料,接著,該驗證機制2判斷出該驗證資料61與資料庫3中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相符。於比對、驗證動作完成後,該電子裝置4進行後續動作,在此,後續動作為使用者開機驗證後之操作、及使用者待機/休眠驗證後之操作的至少其中之一。
該資料庫3儲存使用者5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31,以便供驗證機制2能將使用者5所輸入的驗證資料61與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31進行比對、驗證,以便進行使用者5身份驗證、核實。
在此,如第5圖中所示,驗證資料61係為使用者5利用為智慧型手機之電子裝置4的觸控螢幕41以觸控方式所輸入的使用者簽名,該使用者簽名之驗證資料61可與儲存於資料庫3中為使用者簽名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31進行比對、驗證,以便進行使用者5身份驗證、核實。
於本實施例中,雖驗證資料61係為線資料的使用者簽名,然,對於驗證資料為線資料與點資料的組合而言,或是,驗證資料為線資料與面資料的組合而言,其理相同類似於本實施例中所述者,是故,在此不再贅述。
又,於本實施例中,雖電子裝置4係為智慧型手機,然,可視實際施行情況,電子裝置4,例如,可為具有觸控螢幕的電腦裝置、具有觸控螢幕的可攜式智慧型裝置、具有觸控螢幕的智慧電視,其中,具有觸控螢幕的電腦裝置可為,例如,具有觸控螢幕的個人桌上型電腦、具有觸控螢幕的筆記型電腦、具有觸控螢幕的伺服器,而可攜式智慧型裝置可為,例如,平板電腦、IPhone、IPad。
第4圖為一流程圖,用以顯示說明利用如第3圖中本發明之資訊處理系統的一實施例以進行資訊處理方法的一流程步驟。首先,於步驟201,進行驗證資料輸入動作;使用者5將利用電子裝置4的觸控螢幕 41以觸控方式輸入為線資料之使用者簽名的驗證資料61,並進到步驟202。
於步驟202,進行驗證資料比對、驗證動作;於使用者5利用電子裝置4的觸控螢幕41以觸控方式輸入為線資料之使用者簽名的驗證資料61後,該驗證機制2將對使用者5所輸入的該驗證資料61進行比對、驗證,該驗證機制2將比對、驗證、核實該驗證資料61是否符合儲存於資料庫3中之該使用者5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31,在此,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31係為線資料之使用者簽名;接著,該驗證機制2判斷出該驗證資料與資料庫3中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31相符。於比對、驗證動作完成後,進行後續動作。
第5圖為一示意圖,用以顯示說明使用者利用電子裝置之觸控螢幕所輸入的使用者簽名。如第5圖中所示,使用者5利用電子裝置4的觸控螢幕41以觸控方式輸入為線資料之使用者簽名的驗證資料61。
第6圖為一示意圖,用以顯示說明本發明之資訊處理系統的另一實施例、以及運作情形。如第6圖中所示,資訊處理系統1至少包含驗證機制2、以及資料庫3,在此,該驗證機制2係由軟體、韌體、及硬體的至少其中之一所組成,而該資訊處理系統1係位於具有觸控螢幕41的電子裝置4中,該電子裝置4可為具有觸控螢幕的電腦裝置,例如,具有觸控螢幕的個人桌上型電腦、具有觸控螢幕的筆記型電腦、具有觸控螢幕的伺服器,端視施行情況而定。
該驗證機制2係由軟體、韌體、及硬體的至少其中之一所組成,使用者6將進行驗證資料輸入動作,使用者6將利用電子裝置4之觸控螢幕41以觸控方式輸入為手指碰觸之點資料的驗證資料62;於進行比對、驗證動作時,於使用者6輸入為手指觸碰之點資料的驗證資料62後,該驗證機制2將對使用者6所輸入的該驗證資料62進行比對、驗證,該驗證機制2將比對、驗證、核實該驗證資料62是否符合儲存於資料庫3中的該使用者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32,當該驗證機制2判斷出該驗證資料62與資料庫3中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32相符。於比對、驗證動作完成後,該電子裝置4進行後續動作,在此,後續動作係可為使用者開機驗證後之操作、使用者待機/休眠驗證後之操作、及程式/ 網頁畫面使用者身份驗證後之操作的至少其中之一。
在此,如第8圖中所示,為手指觸碰之點資料的驗證資料62係為,使用者大拇指、及食指呈直角時,碰觸觸控螢幕41的二個觸碰點相對位置資料,而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32亦係為手指觸碰之點資料的二個觸碰點相對位置資料。
該資料庫3儲存使用者6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32,以便供驗證機制2能將使用者所輸入的驗證資料62與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32進行比對、驗證,以便進行使用者身份驗證、核實。
於本實施例中,雖驗證資料62係為,使用者大拇指、及食指呈直角時,碰觸觸控螢幕41的二個觸碰點相對位置資料,然,對於其他之一個以上之點資料輸入情況,例如,使用者以單獨任一指頭觸碰觸控螢幕41的右下角,或是,併攏食指與中指觸碰觸控螢幕41的中心點而言,或是,對於驗證資料為點資料與面資料的組合而言,其理相同類似於本實施例中所述者,是故,在此不再贅述。
又,於本實施例中,雖電子裝置4係為具有觸控螢幕的電腦裝置,然,可視實際施行情況,該電子裝置4,例如,可為具有觸控螢幕的可攜式智慧型裝置、具有觸控螢幕的智慧電視,其中,而可攜式智慧型裝置可為,例如,平板電腦、IPhone、IPad。
第7圖為一流程圖,用以顯示說明利用如第6圖中本發明之資訊處理系統的另一實施例以進行資訊處理方法的另一流程步驟。首先,於步驟301,進行驗證資料輸入動作;使用者5將利用電子裝置4之觸控螢幕41以觸控方式輸入為手指碰觸之點資料的驗證資料62,並進到步驟302。
於步驟302,進行驗證資料比對、驗證動作;於使用者5利用電子裝置4之觸控螢幕41以觸控方式輸入為手指碰觸之點資料的驗證資料62後,該驗證機制2將對使用者5所輸入的該驗證資料62進行比對、驗證,該驗證機制2將比對、驗證、核實該驗證資料62是否符合儲存於資料庫3中的該使用者5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32,在此,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32係為觸控方式輸入手指碰觸的點資料;接著,該驗證機制2判斷出該驗證資料與資料庫3中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32 相符。於比對、驗證動作完成後,進行後續動作。
第8圖為一示意圖,用以顯示說明使用者利用電子裝置之觸控螢幕所輸入之手指碰觸的點資料。如第8圖中所示,使用者5利用電子裝置4之觸控螢幕41以觸控方式輸入之手指碰觸的點資料的驗證資料62。
如第8圖中所示,為手指觸碰之點資料的驗證資料62係為,使用者大拇指、及食指呈直角時,碰觸觸控螢幕41的二個觸碰點相對位置資料,而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32亦係為手指觸碰之點資料的二個觸碰點相對位置資料。
第9圖為一示意圖,用以顯示說明本發明之資訊處理系統的再一實施例、以及運作情形。如第9圖中所示,資訊處理系統1至少包含驗證機制2、以及資料庫3,在此,該驗證機制2係由軟體、韌體、及硬體的至少其中之一所組成,而該資訊處理系統1係位於具有觸控螢幕41之電子裝置4中,電子裝置4可為平板電腦。
該驗證機制2係由軟體、韌體、及硬體的至少其中之一所組成,使用者6將進行驗證資料輸入動作,使用者6將利用電子裝置4之觸控螢幕41以觸控方式輸入為圖片之面資料的驗證資料63;於進行比對、驗證動作時,在使用者6輸入為圖片之面資料的驗證資料63後,該驗證機制2將對使用者6所輸入的該驗證資料63進行比對、驗證,該驗證機制2將比對、驗證、核實該驗證資料63是否符合儲存於資料庫3中的該使用者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33,接著,該驗證機制2判斷出該驗證資料63與資料庫3中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33相符。於比對、驗證動作完成後,該電子裝置4進行後續動作,在此,後續動作係可為使用者開機驗證後之操作、使用者待機/休眠驗證後之操作、及程式/網頁畫面使用者身份驗證後之操作的至少其中之一。
在此,如第11圖中所示,為圖片的面資料的驗證資料63係為一張山水圖片,而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33亦係為該張山水圖片。
該資料庫3儲存使用者6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33,以便供驗證機制2能將使用者所輸入的驗證資料63與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33進行比對、驗證,以便進行使用者身份驗證、核實。
於本實施例中,雖驗證資料63係為一張山水圖片,然,對於其他之圖片,例如,個人相片,或是,對於驗證資料為點資料與面資料的組合而言,或是,對於驗證資料為線資料與面資料的組合而言,其理相同類似於本實施例中所述者,是故,在此不再贅述。
又,於本實施例中,雖電子裝置4係為平板電腦,然,可視實際施行情況,電子裝置4,例如,可為具有觸控螢幕的可攜式智慧型裝置、具有觸控螢幕的智慧電視,其中,而可攜式智慧型裝置可為,例如,IPhone、IPad。
第10圖為一流程圖,用以顯示說明利用如第9圖中本發明之資訊處理系統的另一實施例以進行資訊處理方法的再一流程步驟。首先,於步驟401,進行驗證資料輸入動作;使用者5將利用電子裝置4的觸控螢幕41以觸控方式輸入為圖片之面資料的驗證資料63,並進到步驟402。
於步驟402,進行驗證資料比對、驗證動作;於使用者5利用電子裝置4的觸控螢幕41以觸控方式輸入為圖片之面資料的驗證資料63後,該驗證機制2將對使用者5所輸入的該驗證資料63進行比對、驗證,該驗證機制2將比對、驗證、核實該驗證資料63是否符合儲存於資料庫3中的該使用者5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33,在此,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33係為觸控方式輸入為圖片的面資料;接著,該驗證機制2判斷出該驗證資料與資料庫3中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33相符。於比對、驗證動作完成後,進行後續動作。
第11圖為一示意圖,用以顯示說明使用者利用電子裝置之觸控螢幕所輸入為圖片的面資料。如第11圖中所示,使用者6利用電子裝置4的觸控螢幕41以觸控方式輸入為圖片之面資料的驗證資料63。
於第11圖中,為圖片之面資料的驗證資料63係為一張山水圖片,而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33亦係為該張山水圖片。
綜合以上之該些實施例,我們可以得到本發明之一種資訊處理系統及方法,係應用於使用者身份驗證環境中,利用本發明的資訊處理系統以進行資訊處理方法時,使用者將驗證資料以觸控方式予以輸入,而該驗證資料係為點資料、線資料、及面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於接收到該 驗證資料後,進行比對、驗證動作,以便核實該驗證資料是否符合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本發明之資訊處理系統及方法包含以下優點:
1. 使用者將驗證資料以觸控方式予以輸入,而該驗證資料係為點資料、線資料、及面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於接收到該驗證資料後,進行比對、驗證動作,以便核實該驗證資料是否符合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
2. 在不利用由數字、文字符號、特殊符號所組成之密碼的情形下,能進行使用者身份驗證、核實。
3. 在不利用人臉辨識/瞳孔辨識方式、讀卡機機制、及交易授權碼的情況下,而能進行使用者身份驗證、核實。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範圍;凡其它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之精神下所完成之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在下述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1、102‧‧‧步驟

Claims (10)

  1. 一種資訊處理方法,係應用於使用者身份驗證環境中,該資訊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進行驗證資料輸入動作;以及進行該驗證資料比對、驗證動作;其中,該驗證資料係為點資料、線資料、及面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其中,於進行該驗證資料輸入動作時,使用者利用電子裝置的觸控螢幕以觸控方式輸入為點資料、線資料、及面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該驗證資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其中,於進行該驗證資料該比對、驗證動作時,對使用者所輸入的該驗證資料進行比對、驗證,將比對、驗證、核實該驗證資料是否符合該使用者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其係應用於一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為具有觸控螢幕的電腦裝置、具有觸控螢幕的可攜式智慧型裝置、以及具有觸控螢幕的智慧電視的至少其中之一。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其中,於該驗證資料符合該使用者所預先設定的該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後,進行後續動作,該後續動作可為使用者開機驗證後之操作、使用者待機/休眠驗證後之操作、及程式/網頁畫面使用者身份驗證後之操作的至少其中之一。
  6. 一種資訊處理系統,係應用於使用者身份驗證環境中,該資訊處理系統包括:資料庫,該資料庫中儲存使用者所預先設定的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以及驗證機制,該使用者利用電子裝置之觸控螢幕以觸控方式輸入為點 資料、線資料、及面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的驗證資料;該驗證機制將對該使用者所輸入的該驗證資料進行比對、驗證,該驗證機制將比對、驗證、核實該驗證資料是否符合儲存於該資料庫中該使用者所預先設定的該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其中,該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係為點資料、線資料、及面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資訊處理系統,其中,該資訊處理系統係位於一電子裝置,該使用者利用該電子裝置的觸控螢幕以觸控方式輸入為點資料、線資料、及面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該驗證資料。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資訊處理系統,其中,於該驗證機制比對、驗證、核實該驗證資料符合儲存於該資料庫中的該使用者所預先設定的該使用者身份驗證資料後,該電子裝置進行後續動作,該後續動作可為使用者開機驗證後之操作、使用者待機/休眠驗證後之操作、及程式/網頁畫面使用者身份驗證後之操作的至少其中之一。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資訊處理系統,其中,該電子裝置為具有觸控螢幕的電腦裝置、具有觸控螢幕的可攜式智慧型裝置、以及具有觸控螢幕的智慧電視的至少其中之一。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資訊處理系統,其中,該電子裝置係為具有觸控螢幕的電腦裝置、具有觸控螢幕的可攜式智慧型裝置、以及具有觸控螢幕的智慧電視的至少其中之一。
TW105113315A 2016-04-28 2016-04-28 一種資訊處理系統及方法 TW2017387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3315A TW201738791A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種資訊處理系統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3315A TW201738791A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種資訊處理系統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8791A true TW201738791A (zh) 2017-11-01

Family

ID=61022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3315A TW201738791A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種資訊處理系統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73879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10223B2 (en)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2387568B1 (ko) 지문 인식 기반 인증 방법 및 장치
US9710632B2 (en) User-authentication gestures
Aumi et al. Airauth: evaluating in-air hand gestures for authentication
US20150154392A1 (en) Secure face authentication with liveness detection for mobile
US20160085958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factor user authentication with two dimensional cameras
Koong et al. A user authentication scheme using physiological and behavioral biometrics for multitouch devices
Khan et al. Augmented reality-based mimicry attacks on behaviour-based smartphone authentication
JP2015187783A (ja) 携帯型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722028B1 (ko) 가변 키패드를 이용한 본인 인증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220014526A1 (en) Multi-layer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US10147090B2 (en) Validating a transaction with a secure input without requiring pin code entry
US20150023569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interactive human face login method
Conti et al. Usability analysis of a novel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approach for android-based mobile devices
Khan et al. Mimicry attacks on smartphone keystroke authentication
US9614838B1 (en) Taking a picture of a one-time use passcode and using the picture to authenticate
US20200201977A1 (en)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a first user and corresponding first device and system
JP2014130554A (ja) 情報機器、認証方法、認証システム
Shuwandy et al. BAWS3TS: Browsing authentication web-based smartphone using 3D touchscreen sensor
KR101710998B1 (ko) 가변키패드를 이용한 본인 인증 방법 및 시스템
US10380331B2 (en) Device authentication
CN109804652A (zh) 设备、计算机程序和方法
TW201738791A (zh) 一種資訊處理系統及方法
US9594968B1 (en) Biometric profile creation
US10404694B2 (en) Mobile device, method of authenticating a user, computer program, article of manufacture, dis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