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6481A - 具有多鏈輪配置之自行車的驅動配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多鏈輪配置之自行車的驅動配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6481A
TW201726481A TW105140441A TW105140441A TW201726481A TW 201726481 A TW201726481 A TW 201726481A TW 105140441 A TW105140441 A TW 105140441A TW 105140441 A TW105140441 A TW 105140441A TW 201726481 A TW201726481 A TW 20172648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procket
chain
tooth
teeth
configur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40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26013B (zh
Inventor
亨利克 布萊特
Original Assignee
矢倫德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矢倫德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矢倫德國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26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6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60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601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30Chain-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ars, Cams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具有多鏈輪配置之自行車的驅動配置,該多鏈輪配置用於該自行車之後輪轂,其中,該多鏈輪配置包含具有不同直徑之多個鏈輪,其中該等鏈輪各自具有多個齒,該等多個齒藉由齒間分離且該等多個齒可經置放成處於與具有寬鏈條鏈節及窄鏈條鏈節之驅動鏈嚙合中,該等寬鏈條鏈節及該等窄鏈條鏈節依次交替地彼此跟隨,其中,在至少一鏈輪上,提供一校正性構件,該校正性構件經設計,使得該驅動鏈在該驅動鏈圍繞一選定的鏈輪迴轉時或在自一開始鏈輪至一選定的鏈輪的一鏈輪轉換期間,關於該驅動鏈之寬鏈條鏈節及窄鏈條鏈節,相對於該選定的鏈輪之齒以一預定鏈條鏈節板取向定向。

Description

具有多鏈輪配置之自行車的驅動配置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具有用於具有改良之換檔特性、在驅動鏈之偏斜運轉期間的減少之振動,及改良之磨損行為的自行車之後輪轂的多鏈輪配置之自行車的驅動配置,該驅動配置經最佳化以尤其用於在超過平均驅動負荷的情況下操作。
發明背景
文件DE 10 2012 023 819 A1呈現用於附接至自行車之踏板曲柄的前鏈輪,該鏈輪之特徵在於相對於習知鏈輪的改良之鏈條導引。改良之導引特性可能在自行車之踏板曲柄上使用單個此鏈輪時省去額外鏈條導軌。即使在不提供鏈變速器之鏈條導軌的情況下,狀況如此。此特性尤其在用於越野使用之自行車之狀況下及在由於地形中的不均勻性且在強烈轉向移動的情況下鏈條具有跳離鏈輪之傾向之狀況下為決定性優點。改良之導引特性尤其因為如在踏板曲柄之軸向方向上所觀察地具有在圓周方向上以交替方 式配置的厚齒及薄齒而達成。
此外,該等齒可在徑向方向上具有尤其長的形式,其中齒間可經形成以便為在圓周方向上僅稍微大於接收在該等齒間中的鏈滾子。此外,有可能提供自由空間以便為鏈條之內鏈節提供空間,該等內鏈節相對於鏈滾子突出。
在該先前技術之狀況下,在適當踏板曲柄上,在每一狀況下提供該等鏈輪中之僅一個,使得可省去前變速器。因此消除對將要轉換至負荷股中的相鄰鏈輪的滾子類型驅動鏈的需要,該滾子類型驅動鏈通常由於在負荷股中盛行的鏈條張力而引起高需求。所述鏈輪不適合於使用於後輪轂上,因為格外良好的鏈條導引特性對抗至相鄰鏈輪的轉換。
提供且描述來用於附接至踏板曲柄的類似鏈輪配置亦自隨後公佈的專利申請案US 2014/0338494 A1、DE 10 2014 019 528 A1、DE 10 2015 006 582 A1及DE 10 2015 000 715 A1已知。該等文件中之全部呈現具有不同地設計的齒之前鏈輪,其中該等文件涉及尤其用於穩定鏈條導引的實施例。
然而,在踏板曲柄之多鏈輪配置處的換檔過程及相關聯要求顯著地與用於自行車之後輪轂的多鏈輪配置之該等換檔過程及相關聯要求不同。在主動鏈輪(在踏板曲柄處)之狀況下,鏈滾子在每一狀況下藉由鏈輪之負荷齒腹接收。驅動方向界定換檔過程必須在負荷股中執行。在 從動鏈輪,例如附接至自行車後輪的多鏈輪配置之小齒輪之狀況下,鏈滾子在處於進入齒腹上或接近於進入齒腹中的每一狀況下,於驅動之閒置股中進入。鏈條導引藉由換檔機構齒形滾子執行,使得至各別鏈輪上的進入情形不涉及顯著偏斜運轉。此導致置於換檔及置於用於自行車之後輪上的後鏈輪(小齒輪)及用於踏板曲柄上的前鏈輪之鏈條之導引上的完全不同的需求。
多鏈輪配置中的在驅動配置中之高驅動負荷之作用下的換檔行為具有相當大的重要性。在用於自行車之後輪轂之多鏈輪配置之狀況下,例如在訓練有素的職業或半職業騎手之狀況下的高效能運動中的使用情形中,高驅動負荷可出現。然而,由於具有電驅動輔助之登山車之增加的使用,此類超過平均的負荷亦由具有較少訓練的騎手獲得。在此類電氣輔助的自行車使用於運動之狀況下,甚至大大地超過由高效能運動員及婦女達成的操作負荷。
在此類多鏈輪配置之狀況下的趨勢朝著在一些狀況下於相鄰鏈輪之間具有大速比階梯的大速比傳佈。此意味,在一些狀況下,在兩個相鄰鏈輪之間的齒之數目上存在異常大的差異。在此上下文中,在使用表達「鏈輪」的情況下,此在本發明之描述之上下文中涉及使用於後輪轂上且在技術俚語中亦被稱為小齒輪的鏈輪。
關於執行在負荷下自相對大的鏈輪至相對小的鏈輪之換檔,即所謂的外側換檔過程的可能性,在大 速比階梯之狀況下,存在的日益偏離兩個相鄰換檔位置之相切條件的問題。此意味,由於大速比階梯,鏈之自由股之區域中的鏈條並不自相對大的鏈輪切向運轉至相對小的鏈輪上。在習知多鏈輪配置之狀況下,通常為兩個特定相鄰的齒經選擇以便實現提供自相對大的鏈輪至相對小的鏈輪之換檔的狀況。與自相對小的鏈輪至相對大的鏈輪之換檔,即所謂的內側換檔過程相比,不可能在外側換檔過程之狀況下為驅動鏈之內鏈節板或外鏈節板提供相同下降位置。實情為,鏈條自相對大的鏈輪至相對小的鏈輪之下降僅在鏈內鏈節板處可靠地發生。
圖11及圖12用作解釋問題。圖11展示自具有40個齒之相對大直徑之鏈輪a至具有38個齒之相對小直徑之鏈輪b的相對小的速比階梯之情形。兩個鏈滾子c及d仍放置在相對大的鏈輪a上,而兩個鏈滾子e及f已置於相對小的鏈輪上。當鏈條迅速離開相對大的鏈輪時,提供自由鏈條長度,且驅動輸入與驅動輸出之間的力之中斷發生。數值0.59mm對應於相對於相切條件的偏差。此意味,驅動鏈藉由鏈滾子e之方式並不理想地運轉至相對小的鏈輪b中,而是藉由0.59mm與負荷齒腹間隔隔開,使得鏈滾子e不抵靠在相對小的鏈輪b之負荷齒腹g上。因此,由於該間隔,最初狀況為不存在力之傳送。
鑒於此類條件在相對小的速比階梯之狀況下仍為可容忍的,相對於相切條件之偏差之該效應在相對大的速比階梯之狀況下經強化,亦即承驅動鏈自鏈輪a至 顯著地較小的鏈輪b'之轉換的情況下,如圖12中所例示。在鏈輪a轉而具有40個齒且鏈輪b'具有32個齒的此情形下,自由鏈條長度之路徑顯著地較長,且對應於速比地,在「自由降落」在踏板處時,對於騎手顯著地更值得注意。可看出,在此情形下,鏈滾子e'在具有相當大的間隔的情況下撞擊鏈輪b'。數值在此狀況下為2.34mm,亦即,鏈滾子e'將處於距負荷齒腹2.34mm之距離處。在此情形下,力之傳送最初不可能持續相對長的時間段。鏈條最初大體上在無抵抗力的情況下運轉,直至突然接觸在鏈滾子e'與負荷齒腹之間發生為止。在馬達輔助的自行車之狀況下,並且在高效能運動中的短跑情形之狀況下,該情形可由於突然發生的負荷尖峰而導致傳動系統中之嚴重破壞,此狀況因經可引起鏈輪之彎曲、殘斷的齒、鏈條裂縫、鏈條擺脫、電馬達處的齒輪破壞等。
發明概要
本發明之目標將提供具有用於自行車之後輪轂之多鏈輪配置的自行車之驅動配置,該驅動配置容許驅動鏈甚至在高操作負荷下的精確轉換,且在操作期間,展現改良之磨損行為及低振動傾向。
該目標藉由用於具有請求項1之特徵的自行車之後輪轂之多鏈輪配置之方式來達成。
較佳實施例呈現於請求項2至38中。
特定而言,以上提及之目標藉由具有多鏈輪 配置之自行車的驅動配置達成,該多鏈輪配置用於該自行車之後輪轂,其中該多鏈輪配置包含具有不同直徑之多個鏈輪,其中該等鏈輪各自具有多個齒,該等多個齒藉由齒間分離且該等多個齒可經置放成處於與具有寬鏈條鏈節及窄鏈條鏈節之驅動鏈嚙合中,該等寬鏈條鏈節及該等窄鏈條依次相繼交替地彼此跟隨,其中,在至少一鏈輪上,提供一校正性構件,該校正性構件經設計,使得該驅動鏈在該驅動鏈圍繞一選定的鏈輪迴轉時或在自一開始鏈輪至一選定的鏈輪的一鏈輪轉換期間,關於該驅動鏈之寬鏈條鏈節及窄鏈條鏈節,相對於該選定的鏈輪之齒以一預定鏈條鏈節板取向定向。
藉由本發明,因此,藉由校正性構件之實行方案,狀況為實現鏈條鏈節板取向,使得避免在參考圖11及圖12的介紹中呈現的狀態,且替代地,鏈條之精確轉換甚至在大速比階梯之狀況下為可能的。此外,使用本發明,甚至鏈條圍繞選定的鏈輪迴轉的情形下,試圖實現預定鏈條鏈節板取向。例如若在鏈輪之圓周上,提供一齒,該齒由於其位置或設計可僅進入寬鏈條鏈節之中間空間中,但不完全配合至窄鏈條鏈節之中間空間中,則此為必要的。出於此目的,在本發明之一修正中,可規定,在鏈輪之圓周上,如在圓周方向上觀察的,提供至少一齒序列,其中此序列之齒中至少一個經設計以用於優先嚙合至窄鏈條鏈節之中間空間中,或用於優先嚙合至寬鏈條鏈節之中間空間中,其中該齒序列經設計以校正性地定向鏈條,使得至 少一齒進入與窄鏈條鏈節之中間空間的優先嚙合或進入與寬鏈條鏈節之中間空間的優先嚙合。換言之,在此情形下,藉由校正性構件達成此舉,使得驅動鏈在鏈輪上校正性地位移一鏈條鏈節之距離,以便實現相對於各別鏈輪的所要鏈條鏈節板取向。
本發明之一修正規定,在自開始鏈輪至選定的鏈輪的鏈輪轉換期間,該齒序列具有第一齒,該第一齒之齒基底與該各別鏈輪之該齒根圓相切或置於該齒根圓徑向外側,其中在該第一齒之後的至少一進一步齒設置成該至少一進一步齒之齒基底徑向處於該該鏈輪之該齒根圓內。換言之,在本發明之此設計變體中,相較於實際上將由各別鏈輪之齒根圓預先界定的,鏈條藉由鏈輪上之齒序列在徑向方向上經進一步向內導引。以此方式,縮短在自相對大的鏈輪至下一較小鏈輪的轉換期間由驅動鏈覆蓋且鏈條之一部分在其中自由運轉而不與鏈輪嚙合的路徑。特定而言,在與非對稱換檔通道配置的小齒輪組合之狀況下,因此可能確保各別鏈滾子在相對小的鏈輪之各別齒上之可靠負荷傳送嚙合。
在本發明之此修正中,可進一步規定,齒序列包含多個進一步齒,該等多個進一步齒之齒基底徑向置於鏈輪之齒根圓內。以此方式,甚至在大速比階梯之狀況下,有可能實現關於鏈條鏈節板取向最佳化的鏈條朝向相對小的鏈輪的轉換。
特定而言,在此上下文中,可規定,齒序列 中的設置成其齒基底徑向處於齒根圓內的進一步齒隨著如在圓周方向上觀察的距第一齒之增加的增加,漸進地進一步徑向向內地配置在各別鏈輪之齒根圓內。換言之,鏈條之輪廓可以階梯方式漸進地徑向進一步向內位移。
在此上下文中,本發明之一修正規定,如在圓周方向上觀察的,齒序列中的設置成其齒基底徑向處於齒根圓內的最後進一步齒之後為其齒基底與鏈輪之齒根圓相切或設置成其齒基底徑向處於齒根圓外側的齒。
在此上下文中,此外較佳地可規定,相鄰於齒序列中的設置成其齒基底徑向處於齒根圓內的最後進一步齒,用於形成換檔通道的前凹部提供於鏈輪上。以下將詳細地論述此舉。
除具有部分減少之齒根圓直徑之實施例之外,或替代該實施例,根據本發明亦可規定,選定的鏈輪包含至少一上拱齒,該至少一上拱齒由於其幾何形狀及/或其在鏈輪上之配置而經設計,使得在嚙合至窄鏈條鏈節之中間空間中的情況下,窄鏈條鏈節在其中間空間中無法完全接收上拱齒,使得窄鏈條鏈節在具有徑向向外偏移的情況下安放在上拱齒上。此變體經選擇,以便確保驅動鏈藉由其以交替方式彼此跟隨的寬鏈條鏈節及窄鏈條鏈節來以預定鏈條鏈節板取向與選定的鏈輪嚙合。若選定的鏈輪例如出於在規則鏈條運轉期間的改良之驅動鏈導引之目的或出於換檔目的而具有就齒之軸向程度而言比窄鏈條鏈節中間空間之寬度更寬的至少一齒,則該齒無法完全延伸至 窄鏈條鏈節中間空間中。實情為,窄鏈條鏈節置於該寬齒之頂部上,此狀況自身關於力之傳送為不利的,且可使鏈條滑離。然而,自身為不合需要的此效應可根據本發明經有利地利用來藉由一鏈條鏈節之距離,關於鏈條之鏈條鏈節板取向,以目標方式定向鏈條,使得窄鏈條鏈節滑離該寬齒,且因此後續寬鏈條鏈節與該寬齒、上拱齒嚙合。在此上下文中,根據本發明較佳地規定,上拱齒就其幾何形狀及配置而言經設計,使得寬鏈條鏈節可在其中間空間中完全接收上拱齒。
本發明之一修正規定,上拱齒就其幾何形狀及配置而言經設計,使得在嚙合至窄鏈條鏈節中的情況下,與旋轉方向相反的後續鏈條接頭徑向定位成比在上拱齒完全嚙合至寬鏈條鏈節中的情形下進一步處於節圓外側。
根據本發明亦可規定,齒序列包含多個上拱齒,其中,在兩個上拱齒之間,在每一狀況下提供有一齒,該齒就其幾何形狀及配置而言經設計,使得窄鏈條鏈節可在其中間空間中完全接收配置在兩個上拱齒之間的該齒。藉由此措施,鏈條可在各別鏈輪上於較長的驅動鏈區段上徑向向外位移,以便藉此實現所要的鏈條鏈節板取向。
在此上下文中,根據本發明亦可規定,齒序列經設計,使得鏈條在鏈條區段上徑向向外位移足夠長,使得鏈條藉由一鏈條鏈節之距離的同步、受控制跳躍發生。在此過程期間,為防止鏈條在軸向方向上滑離小齒輪, 上拱齒及/或進一步齒可經設計為具有屋頂形齒尖端。
本發明之一設計變體規定,齒序列具有至少3個,較佳地至少5個上拱齒。
根據本發明,對於上拱齒而言在軸向方向上偏移為可能的。換言之,上拱齒不需要強制地經形成為具有相對大的材料厚度,相反地,對於上拱齒而言可能單獨藉由偏移位置來防止窄鏈條鏈節板藉由該窄鏈條鏈節板之鏈條鏈節板中間空間完全接收軸向偏移的上拱齒。如以上已指示,作為此舉之替代方案,對於上拱齒而言可能在軸向方向上具有突出部,或具有加厚形式。
此外,根據本發明可規定,至少一上拱齒經形成為接近於鏈輪之用於形成換檔通道的前凹部。另外,參考以下關於換檔通道之規定給出的詳細解釋。
除以上論述之發明變體之外或替代該等發明變體,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亦可規定,鏈輪配置中的相鄰於選定的鏈輪且具有相對大直徑的鏈輪在該鏈輪之前表面上經形成為具有至少一上拱構造,其中該上拱構造經設計,使得驅動鏈相對於選定的鏈輪之齒僅以預定鏈條鏈節板取向定向。換言之,藉助於與相鄰相對大直徑之鏈輪相互作用的驅動鏈達成驅動鏈之上拱,亦即,在驅動鏈縱向方向上,關於驅動鏈之鏈條鏈節板的,用於定向該驅動鏈之目的的該驅動鏈徑向向外的位移。
此可經達成,例如因為上拱構造係以在軸向方向上自相對大直徑之鏈輪之前表面突出的至少一上拱突 出部的方式形成,其中驅動鏈藉由寬鏈條鏈節之鏈節板徑向置於上拱突出部上,且在此,若驅動鏈未相對選定的鏈輪之齒以預定鏈條鏈節板取向設置,則防止與相鄰選定的鏈輪的完全嚙合。根據本發明,對於多個上拱突出部而言亦可能經提供,以便在於多個鏈條鏈節上延伸的相對長的鏈條區段上徑向向外位移驅動鏈。
在本發明之一修正中,可規定,上拱突出部配置在相對大直徑之鏈輪上,使得當驅動鏈之鏈條鏈節徑向置於上拱突出部上時,與鏈輪之旋轉方向相反的後續鏈條接頭徑向定位成比在上拱齒嚙合至寬鏈條鏈節中的情形下進一步處於節圓外側。
如以上已指示若干次,在至少選定的鏈輪上,可提供有用於驅動鏈在選定的鏈輪與相對小的鏈輪之間的轉換的換檔通道,其中,在選定的鏈輪上,提供有用於驅動鏈自選定的鏈輪至相對小直徑之鏈輪的轉換(此在技術俚語中被稱為向外導向或外側換檔過程)的至少一第一換檔通道,且其中,在選定的鏈輪上,提供有用於驅動鏈自相對小直徑之鏈輪至選定的鏈輪的轉換(此在技術俚語中被稱為向內導向或內側換檔過程)的至少一第二換檔通道。
在此,根據本發明,對於至少一第一換檔通道及至少一第二換檔通道可能經配置以便彼此間隔開,如在選定的鏈輪之圓周方向上觀察的。
本發明之一修正規定,以取決於選定的鏈輪 之大小的方式,提供多個第一換檔通道及/或多個第二換檔通道,如在選定的鏈輪之圓周方向上觀察的。因此,可能的是,例如在具有8之齒數目之差異的兩個鏈輪之配對之狀況下,在每一狀況下4個換檔通道將經提供來用於向內導向的換檔過程,且在每一狀況下,4個換檔通道將經提供來用於向外導向的換檔過程。在齒數目之較小差異之狀況下,具有最佳化相切條件的較少換檔選擇存在。
例如,在具有18個齒之相對大的鏈輪及具有15個齒之相對小的鏈輪之鏈輪配對之狀況下,提供總共3個換檔通道,具體而言,用於向外導向或外側換檔過程之一換檔通道及用於向內導向或內側換檔過程之2個換檔通道。此換檔邏輯為適宜的,尤其因為,以此方式,可確保在兩個換檔方向上,可在一迴轉內可靠地執行驅動鏈之位移。若驅動鏈在具有18個齒之鏈輪上運轉,則該驅動鏈已關於該驅動鏈之鏈條鏈節板取向正確地定位,且可在此取向上正確地位移至小鏈輪上。相反,若驅動鏈正在具有15個齒之鏈輪上運轉,則使用用於內側換檔過程的兩個選擇性地作用的換檔通道,該等兩個選擇性地作用的換檔通道確保朝向相對大的鏈輪的鏈條之導向輪廓,即使相對小的鏈輪呈過渡鏈輪之形式且具有奇數個齒,且由於該等奇數個齒,無預定鏈條鏈節板取向在鏈輪上本身為可能的。
本發明之一修正規定,每一換檔通道自換檔通道參考齒出發,其中換檔通道參考齒在第一換檔通道之狀況下為選定的鏈輪之第一齒,該第一齒在自該選定的鏈 輪之離開期間,不再嚙合至驅動鏈之鏈條鏈節中間空間中。在此上下文中,根據本發明可規定,選定的鏈輪之在換檔通道參考齒之後且仍嚙合至驅動鏈之鏈條鏈節中間空間中的該齒(T-1)在該齒避開相對小的鏈輪的側面處,經形成為具有減少之齒厚,其中自原始(厚)齒之後側量測的材料移除較佳地延伸至1.2mm至1.7mm之深度。
此外,在此上下文中,根據本發明可規定,選定的鏈輪之直接在換檔通道參考齒之後且在每一狀況下仍嚙合至驅動鏈之鏈條鏈節中間空間中的該等齒在該等齒之避開相對小直徑之鏈輪的側面處,經形成為具有減少之齒厚度。
本發明之一修正規定,換檔通道參考齒在其齒尖端處經形成為具有面朝相對小直徑之鏈輪的斜角。
此外,根據本發明可規定,徑向在換檔通道參考齒內,在選定的鏈輪之面朝相對小直徑之鏈輪的該側面處,提供有外鏈節板切口,該外鏈節板切口延伸至各別鏈輪中達相較於換檔通道參考齒上鄰接該切口的凹部的較大深度。
此外,本發明之一修正規定,徑向提供在換檔通道參考齒內的外鏈節板切口延伸至選定的鏈輪中達相較於鄰接該切口的凹部的較大深度,到達選定的鏈輪之直接在換檔通道參考齒之前的一齒。
另外,根據本發明可規定,換檔通道參考齒在其負荷齒腹之區域中具有偏轉斜角,該偏轉斜角較佳地 在負荷齒腹半徑上延伸直至齒根圓。在一特定修正中,該斜角甚至可延伸直至隨後齒之進入齒腹半徑。
此外,在此上下文中,對於換檔通道參考齒之負荷齒腹側偏轉斜角而言可能過渡至外鏈節板切口中。
此外,根據本發明可規定,鏈輪之提供來用於嚙合至寬鏈條鏈節之中間空間中的單獨齒在該等單獨齒之力傳送負荷齒腹上配備有鏈條鏈節板凹部,其中至少一上拱齒在該至少一上拱齒之無負荷進入齒腹上,經形成以便不具有鏈條鏈節板凹部。
除此狀況之外或替代此狀況,可規定鏈輪之提供來用於優先嚙合至寬鏈條鏈節之中間空間中的單獨齒至少一側處根據寬鏈條鏈節之中間空間之寬度配備有軸向突出部。
本發明之一修正規定,鏈輪之提供來用於優先嚙合至寬鏈條鏈節之中間空間中的單獨齒如在正交於徑向線的區段中觀察地,具有十字形或T形或L形形式。
另外使得可能實現鏈輪之緊湊配置的根據本發明之多鏈輪配置之簡單製造規定,在每一狀況下,在指向相對小直徑之相鄰鏈輪的側面上之鏈輪中之至少一個之齒之至少一子集,較佳地齒中之全部之表面大體上置於共用平面中,其中具有前凹部的單獨齒為此狀況之例外。
此外,根據本發明可規定,相對小直徑之至少一鏈輪就相位而言,相對於相對大直徑之相鄰鏈輪定向,使得在鏈條自相對大直徑之鏈輪至相對小直徑之鏈輪 的轉換期間,實現相對小直徑之鏈輪之齒及鏈條之相應相關聯鏈條鏈節之間的同步性。
對應地,根據本發明亦可規定,相對小直徑之至少一鏈輪就相位而言,相對於相對大直徑之相鄰鏈輪定向,使得在鏈條自相對小直徑之鏈輪至相對大直徑之鏈輪的轉換期間,實現相對大直徑之鏈輪之齒及鏈條之相應相關聯鏈條鏈節之間的同步性。
如以上已指示,在根據本發明之多鏈輪配置之狀況下,至少一過渡小齒輪可能將經提供,該至少一過渡小齒輪具有奇數個齒。
根據本發明之多鏈輪配置之優點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各項:
-改良執行在負荷下至相對小直徑之鏈輪的換檔。此在換檔過程中得到較少,及非所要的換檔狀態之減少之風險。
-減少鏈條在偏斜運轉之情況下的振動。
-可大體上防止所謂的「自動換檔」,亦即鏈條至相鄰鏈輪的非故意轉換。亦減少鏈條跳離鏈輪之風險。
-甚至在高負荷狀態中減少磨損,因為即使在齒上提供壓痕的情況下,由於提供的厚齒,適當大的接觸表面仍存在於鏈滾子與齒齒腹之間。此外,確保甚至在高負荷狀態中,可實現精確換檔,並且避免突增負荷峰值。
-正常地,驅動鏈可僅藉由內鏈節板在特定換檔通道處自鏈輪離開。因此,若外鏈節板經過換檔齒,則換檔不可能在相同換檔通道處執行。根據本發明之對該問題的解決 方案在於,在具有偶數個齒之鏈輪處,實現界定的鏈條鏈節板取向。此例如藉由上拱齒或上拱突出部之以上描述之各種修正實現。
-尤其在鏈條之內板鏈節下降期間,甚至在大階梯之狀況下,亦即,在相鄰鏈輪之齒數目之大差異之狀況下,可能藉由本發明確保平滑換檔。
-鏈輪處的部分減少之齒根圓直徑相反構成使得可能亦實現非對稱換檔通道配置的修正。
-在習知鏈輪之狀況下,幾乎不可能防止不受控制的外側換檔過程。在此上下文中,問題尤其由於至換檔機構滾子的短自由鏈長度及/或由於對於其他功能需要的換檔輔助之非所要效應而出現,該非所要效應諸如例如提供來用於內側換檔過程的換檔通道之非所要效應。具有材料上厚形式的上拱齒之特定導引特性可在此用來防止鏈條之不受控制的下降(外側換檔過程)。
-在內側換檔過程之狀況下,換檔機構藉由纜線拉拔主動地致動。在鏈條自相對小的鏈輪至相對大的鏈輪的上升期間,鏈條之縮短影響與扣鎖彈簧相反的換檔機構扣鎖之移動。此導致相對高的力,該等相對高的力輔助鏈條之上升及進入。相反,在外側換檔過程之狀況下,出於換檔機構之致動,纜線拉拔經釋放。換檔機構之通常使用的平行四邊形彈簧必須自身執行致動過程,其中該平行四邊形彈簧亦必須克服纜線拉拔系統中之摩擦力。在鏈條自相對大的鏈輪至相對小的鏈輪的下降之狀況下,鏈條長度經釋 放,該鏈條長度必須再次藉由換檔機構鎖扣之移動補償。亦在此狀況下,必須克服摩擦力,且相對低的鏈條張力通常不足以確保鏈條至相對小的小齒輪上的無障礙進入。此問題藉由外側換檔通道之根據本發明之修正解決。
a‧‧‧相對大直徑之鏈輪
b‧‧‧相對小直徑之鏈輪
b'、10、50、80、110、120、170、171、210、212‧‧‧鏈輪
c、d、e、e'、f、f'、24~34、26'~34'、72、74、76、86、88、90、92‧‧‧鏈滾子
g、L1~L5、L-1~L-5、126‧‧‧負荷齒腹
h‧‧‧高度
m‧‧‧材料厚度
l‧‧‧淨寬
x‧‧‧側向偏移
T1~T5、T-1~T-5、52、54、140~148、172~192、204、216‧‧‧齒
G1、G3、G-1~G-4‧‧‧齒基底
△d‧‧‧相對大直徑的階梯
12‧‧‧閉合環
14、16、18‧‧‧臂
20、218‧‧‧前側
22、36‧‧‧齒根圓
38、40‧‧‧實線/區段
38'、40'‧‧‧輪廓線
56‧‧‧齒/前齒
58、220‧‧‧驅動鏈
60、62、226‧‧‧寬鏈條鏈節
64、66‧‧‧介入窄鏈條鏈節
68、70‧‧‧鏈條鏈節板
78‧‧‧齒尖端
82‧‧‧上拱齒
84、112、114‧‧‧換檔通道
94‧‧‧鏈條線輪廓
96‧‧‧鏈條鏈節板凹部
98‧‧‧參考齒
100‧‧‧前側凹部
102‧‧‧偏轉斜角
122‧‧‧掣子斜角
124‧‧‧前側內鏈節板凹部
128‧‧‧外鏈節板偏轉斜角
130‧‧‧外鏈節板切口
132‧‧‧凹部
134、136、138‧‧‧後側凹部
150、152、154、222‧‧‧窄鏈條鏈節
156、158‧‧‧鏈節板
160‧‧‧齒尖端表面
194‧‧‧齒間構造
196‧‧‧鏈條鏈節板懸垂凹部
200、202‧‧‧T形銑刀
214‧‧‧上拱突出部
224‧‧‧鏈條鏈節
以下將基於較佳實施例之諸圖描述本發明:圖1展示具有部分減少之齒根圓之根據本發明之鏈輪之細節的平面圖;圖2展示具有上拱齒之根據本發明之鏈輪的透視截面圖;圖3展示用於內側換檔通道之解釋的根據本發明之鏈輪的透視詳細視圖;圖4為用於結合具有15個齒之鏈輪(未示出)使用的具有18個齒之鏈輪的在每一狀況下的3個內側及外側換檔通道選擇之圖解;圖5為在具有一外側換檔通道及兩個選擇性內側換檔通道的具有15個及18個齒之小齒輪組合之狀況下的換檔通道配置之根據本發明之修正的圖解;圖6a展示具有外側換檔通道的根據本發明之鏈輪的透視部分前視圖;圖6b展示來自圖6a的根據本發明之鏈輪的透視部分後視圖;圖6c展示根據圖6a及圖6b的鏈輪之區段的平面圖;圖7a至圖7e為用於解釋軸向偏移的上拱齒之效應的 各種圖解,其中圖7a展示穿過圖7c中之截面平面I-I中之窄鏈條鏈節的截面圖,圖7b展示穿過圖7c中之截面平面II-II中之窄鏈條鏈節的截面圖,圖7c展示用於解釋窄鏈條鏈節及齒之相互作用的示意性側視圖,圖7d展示根據圖7c之區段的平面圖,圖7e展示對應於圖7d的視圖,其中其中中部窄鏈條鏈節就其鏈條鏈節板中間空間而言僅示意性地經描繪;圖8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兩個鏈輪之配對的細節;(後側面之視圖)圖9為用於解釋根據圖9之鏈輪之生產的圖解;圖10a至圖10f展示用於解釋上拱突出部之配置及效應的各種視圖,其中圖10a例示兩個鏈輪之配對的透視圖,其中相對大直徑之鏈輪具有上拱突出部;圖10b展示根據圖10a之鏈輪配對的平面圖;圖10c展示具有嚙合在其上的中心分段驅動鏈之對應於圖10a的視圖;圖10d展示與對應於圖10c的切去鏈條配對在一起的鏈輪的平面圖;圖10e及圖10f展示具有完整鏈條的對應於圖10c及圖10d的視圖;以及 圖11及圖12為用於相對於相切條件之非所要偏差之在介紹中之論述的圖解。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圖1展示用於鏈輪配置之根據本發明之鏈輪10之第一實施例的細節。該鏈輪在其外圓周上具有帶有一列齒T1至T5及T-1至T-5的閉合環12,其中齒T1被稱為參考齒。可看出,閉合環12藉由以彎曲方式徑向向內延伸的一列臂14、16、18連接至未示出的轂。面向觀察者的側被稱為前側20。齒藉由齒間彼此分離,其中在根據圖1之細節中指向左側的齒齒腹在每一狀況下構成齒T1至T5及T-1至T-5之負荷齒腹,該等負荷齒腹在驅動情形下以負荷傳送方式與驅動鏈相互作用。對應於齒之編號,對於每一齒,存在負荷齒腹L1至L5及L-1至L-5,其中藉由實例之方式指示僅負荷齒腹L4。
齒間藉由弧形外形描述,該弧形外形過渡至負荷齒腹Ln(L5至L-5)中。該弧形外形藉由其放置於最靠內側的區域在每一狀況下與齒根圓22相切,該區域亦被稱為齒基底Gn(G5至G-5)且其中指示僅齒基底G3。
在圖1中亦可看出,驅動鏈置於鏈輪10上。為簡化圖解,展示僅鏈滾子24、26、28、30、32,該等鏈滾子以力傳送方式抵靠在齒T-1至T-5之負荷齒腹L-1至L-5上。可看出,鏈滾子34顯著地徑向放置於鏈輪10之齒根圓22內。事實上,鏈滾子34置於齒根圓36上,該齒根圓 示意性地表示相對小直徑之鏈輪,該鏈輪精密地具有該齒根圓36。
實線38、40描述鏈條之實際分佈,該鏈條最初沿區段38,根據齒T-1至T-5上之嚙合沿鏈輪10之圓周延伸,且該鏈條隨後沿區段40,自鏈輪10延伸至由齒根圓36表示的相對小直徑之鏈輪,其中鏈滾子34進入與該鏈輪之齒嚙合中。圖1因此展示鏈條自相對大直徑之鏈輪10位移至由齒根圓36表示的相對小直徑之鏈輪的情形。在此,必要的是,在相對大的鏈輪10與相對小直徑之鏈輪之間存在相對大直徑的階梯△d,使得鏈滾子32與鏈滾子34之間的自由延伸的鏈條區段40為相對長的。
如在參考圖11及圖12的介紹中所描述,與相對於相切條件之偏差有關的問題可在此類情形中出現。該等問題將在具有各別齒基底Gn的齒間的情況下出現,根據習知鏈輪之鏈滾子24至32將在齒根圓22上置於該各別齒基底上。此藉由鏈滾子及由點劃線例示的鏈條輪廓線展示於圖1中。可看出,藉由點劃線例示的鏈滾子26'至32'徑向放置成比藉由實線例示的鏈滾子26至32更靠近外側。據此,輪廓線38'及40'亦展示為偏離實線。因此,鏈滾子34'在不利位置中嚙合在藉由齒根圓36表示的相對小直徑之鏈輪上。
為抵消此等問題,根據圖1之示範性實施例規定齒基底點G-4、G-3、G-2及G-1使用距齒根圓22的增加的距離以階梯方式徑向向內位移,以便藉此實現鏈條線 輪廓38。齒根圓22因此在齒T-4至T-1處就其直徑而言部分地減少。據此,過渡區段40可為相對於相切條件之偏差之減少的利益而以較淺角度延伸至藉由齒根圓36表示的相對小直徑之鏈輪上。此使鏈條在自相對大直徑之鏈輪10至藉由齒根圓36表示的相對小直徑之鏈輪之轉換期間的行為穩定。
可看出,接著的齒基底G-1隨後再次置於齒根圓上。
圖2在鏈輪50之透視部分截面圖中展示本發明之替代性實施例,該鏈輪之僅3個齒52、54、56為可見的,其中前齒56以橫截面展示。在鏈輪50上,存在驅動鏈58,該驅動鏈由寬鏈條鏈節60、62及介入窄鏈條鏈節64、66之連續列,以及對應地交替的寬鏈條鏈節及窄鏈條鏈節組成。鏈條鏈節在每一狀況下藉由兩個鏈條鏈節板形成,該等兩個鏈條鏈節板彼此相對地放置,且其中以截面例示的僅兩個鏈條鏈節板68及70經標記。此外,鏈條鏈節藉由鏈滾子72、74、76及相關聯鉚接連接以習知方式彼此連接。
可看出,齒56在其齒尖端78處形成為具有帶有側向斜角的屋頂形外形,此狀況使得可能更容易嚙合至鏈條鏈節中間空間中。然而,實質上齒56經形成為上拱齒,其中該齒之材料厚度m顯著地寬於窄鏈條鏈節之兩個相鄰鏈節板66、68之間的淨寬l。尺寸差異l-m具有使得鏈條鏈節板68置於圖2中之齒尖端78之屋頂外形之左側傾斜外形表面上的量級,使得齒56無法完全地嚙合在窄鏈條鏈 節之兩個鏈條鏈節板68及70之間。然而,齒56之材料厚度m經選擇,使得齒56可完全地嚙合至寬鏈條鏈節60或62之鏈條鏈節中間空間中。
換言之,以此方式形成為具有相對大的材料厚度m的上拱齒56具有如下效應:僅寬鏈條鏈節可將該上拱齒56接收在該等寬鏈條鏈節之中間空間中,而窄鏈條鏈節在齒尖端78之屋頂外形上上拱且隨後放置成比在寬鏈條鏈節與上拱齒56嚙合的情形下更徑向靠近外側。若如圖2中所示之情形出現,則此具有驅動鏈58放置成比在正常鏈條嚙合狀態中更徑向靠近外側的結果。此可引起驅動鏈58不充分地與齒嚙合且在負荷下在圓周方向上相對於鏈輪50藉由一鏈條鏈節「向前滑動」。此將意味,隨後,寬鏈條鏈節,例如接著的鏈條鏈節62進入與上拱齒56嚙合,且由於該寬鏈條鏈節之相對大的鏈節板間隔,完全地接收上拱齒56,使得相鄰鏈滾子與相鄰齒基底接觸且進入緊密地緊靠齒齒腹及與該等齒齒腹力傳遞嚙合。
本發明之此實施例因此為將要提供的至少一上拱齒56做好準備,若驅動鏈58之鏈條鏈節板取向不適合於各別鏈輪,則該至少一上拱齒獨自地或在多個上拱齒之序列中影響該驅動鏈徑向向外的位移。由於驅動鏈58徑向向外之該位移,該驅動鏈在負荷下在鏈條縱向方向上向前滑動一鏈條鏈節之距離,使得確保對應嚙合。以此方式,驅動鏈58可以所要方式以相對於鏈輪58的適合方式定向。此具有以下優點,在鏈條例如自相對小的鏈輪轉換至 鏈輪58的換檔過程期間,若自相對小的鏈輪出發的鏈條不以適合的方式進入鏈輪58上,則鏈條自身隨後可相對於鏈輪58調整至適合的鏈條鏈節板取向中。例如若相對小的鏈輪為具有奇數個齒的過渡鏈輪,則此狀態出現。在無特殊規定的情況下,取決於相對小的鏈輪在換檔過程期間之轉數,寬鏈輪或窄鏈輪將在相對小的鏈輪之相同角位置處最先進入與相對大直徑之鏈輪58嚙合。因此,相對於鏈輪58的適合的鏈條鏈節板取向,或特定而言,相對於鏈輪58的不適合的鏈條鏈節板取向可出現,其中在後者狀況下,相對於鏈輪58的鏈條鏈節板取向之校正為必要的。
此措施尤其在鏈輪58經設計以便需要相應地適合的鏈條鏈節板取向的情況下,諸如例如在至少分區段地具有厚齒及薄齒之序列以用於改良鏈條導引之目的的鏈輪58之狀況下為適宜的。
圖3展示具有實質上厚形式之上拱齒82的鏈輪80之對應示範性實施例。該鏈輪80另外配備有所謂的換檔通道84,該所謂的換檔通道對應於箭頭P地規定僅藉由所指示鏈滾子86、88、90、92以風格化方式表示的鏈條在換檔過程之過程期間經自相對小直徑(未示出)之鏈輪提升至鏈輪80上。此亦藉由鏈條線輪廓94例示。可看出,換檔通道84具有鏈條鏈節板凹部96,該鏈條鏈節板凹部直接形成在上拱齒82下面。上拱齒82之後為參考齒98,該參考齒具有前側凹部100且具有帶有偏轉斜角102的齒尖端。該上拱齒之配置首先具有以下效應:在不適合的鏈條鏈節板取 向之狀況下,驅動鏈由於圍繞鏈輪80之迴轉的結果而在該驅動鏈之縱向方向上位移一鏈條鏈節之距離,且因此如以上所述地正確地定向,使得上拱齒82隨後接收在寬鏈條鏈節中。
此外,直接在換檔通道84處的該上拱齒82之配置具有以下優點:以有效方式防止自相對大直徑之鏈輪80至相對小直徑(未示出)之鏈輪的非所要換檔過程。此非所要換檔過程之風險尤其因為參考齒98為如此窄且經形成為具有額外偏轉斜角102而存在。在負荷情形下或在振動之情況下,存在驅動鏈之窄鏈條鏈節嚙合至該齒之側面中的風險,並且因此引發至相對小的鏈輪之非所要換檔過程。由於上拱齒82之寬組態,然而鏈條幾乎不具有任何側向遊隙,且因此經可靠地引導至嚙合於極窄的參考齒102上。該鏈條緊固地嚙合在參考齒102上,而不管該參考齒之窄設計。
圖4及圖5例示換檔通道之配置。圖4展示在與具有15個齒之鏈輪(未示出)組合的具有18個齒之鏈輪110之狀況下理論上提供總共6個換檔通道之理論可能性,該6個換檔通道具體而言為用於在技術俚語中被稱為內側換檔過程的自相對小直徑之鏈輪至相對大直徑之鏈輪的換檔過程的3個換檔通道112,及用於在技術俚語中被稱為外側換檔過程的自相對大直徑之鏈輪至相對小直徑之鏈輪的換檔過程的3個換檔通道114。各別換檔通道112及114以成對方式相對接近於彼此而佈置,且內側-外側換檔 通道對經提供以便在每一狀況下圍繞鏈輪110之圓周相對於彼此偏移120°。
在此技術之狀況下,下層移位邏輯之組態構成特定挑戰。首先,關於相切條件,通常有必要在內側換檔位置與外側換檔位置之間找到折衷,其中非對稱條件可進一步加劇該情形。在外側換檔過程之狀況下,即亦在自相對大直徑之鏈輪至相對小直徑之鏈輪的換檔過程之狀況下的部分減少之齒根圓直徑之以上參考圖1所描述之方法,及在內側換檔過程之狀況下沿弧形輪廓的鏈條之導引,諸如部分地自先前技術已知的,可單獨地及以組合方式用來解決該問題。
為確保最佳換檔功能,較佳地使用彼此間隔開的內側換檔通道及外側換檔通道。通常,在此狀況下,將可利用的位置中之一半用於各別換檔方向。在8個齒之齒數目之差異之狀況下,例如理論上存在用於內側換檔過程及用於外側換檔過程兩者的8個換檔選擇。然而,為在彼此具有充分間隔的情況下配置此等齒,在此實例中,狀況為較佳地使用4個內側換檔通道及4個外側換檔通道。
在齒之數目(=換檔選擇)之相對小的差異之狀況下及/或在自過渡小齒輪的換檔之狀況下,進一步配置係可能的。作為一實例,將參考圖5論述自具有15個齒(未示出)之鏈輪至具有18個齒之方向性鏈輪的換檔步驟。在此,「方向性」意味驅動鏈意欲在預定鏈條鏈節板取向上與具有18個齒之鏈輪相互作用,例如因為該鏈輪具有交替 地配置的厚齒及薄齒之序列。因為齒之數目之差異,在最佳相切條件下存在3個換檔選擇。涉及完全對稱的鏈輪組合(15個齒及18個齒,其中齒之兩個數目可除以3)。為使換檔通道彼此適當地間隔開,在圖5中狀況為在鏈輪110上使用僅一外側換檔通道114。因為涉及處方向性鏈輪的下降,所以確保該類型之換檔過程無論如何在一迴轉內執行。在自具有15個齒之鏈輪上升至鏈輪110之狀況下,可僅使用選擇性換檔通道,因為需要方向性進入。出於此原因,將兩個換檔通道112用於上升,因為否則值得注意的換檔延遲可發生。
另外,鏈條之細節僅藉由線性鏈條線輪廓及所指示鏈滾子例示。
圖6a至圖6c展示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其中特定而言,將論述用於外側換檔過程的換檔通道之組態。圖解在透視圖(圖6a、6b)中且在平面圖(圖6c)中展示鏈輪120之細節。在此,特定而言,將論述參考齒T1及周圍齒T-3、T-2、T-1、T2及T3之設計。
參考齒T1在其齒尖端上具有掣子斜角122。在前側上,提供有前側內鏈節板凹部124,藉此減少參考齒T1之材料厚度。在該參考齒之負荷齒腹126中,參考齒T1具有外鏈節板偏轉斜角128,亦即負荷齒腹之斜角式輪廓。該外鏈節板偏轉斜角自負荷齒腹126,跨於齒基底延伸至下一齒T2。在該區域以下,鏈輪120具有又一向後設定的外鏈節板切口130。在此上下文中,對於外鏈節板切 口130而言重要的是將經形成至鏈輪120之前側中達相較於內鏈節板凹部124的較大深度。以此方式,對於驅動鏈之外鏈節板而言可靠地可能的是將在自相對大直徑之鏈輪120至相對小直徑之鏈輪的外側換檔過程期間經接收在該切口130中。亦可看出,前側凹部132提供在齒T2上。該前側凹部近似地配置在與內鏈節板凹部124相同的平面中。換言之,切口130經形成至鏈輪120中達相較於兩個凹部124及132的較大深度。
根據圖6b觀察鏈輪120之相對側,有可能看到齒T1上之後側凹部134及齒T-1上之相較於該後側凹部甚至進一步向後設定的後側凹部136。該向後設定之程度相對於無凹部齒達到1.2mm至1.7mm。齒T-2具有不太明顯的後側凹部138。
齒T-1上之後側凹部136用於為鏈條提供該鏈條可在換檔過程期間朝向相對小的鏈輪偏轉的足夠空間。偏轉必須可能達一程度,使得齒T1上之掣子斜角122防止內鏈節板之嚙合,或內鏈節板在相對小的鏈輪之方向上傳遞齒T1且因此引發至相對小的鏈輪上之下降過程。在習知鏈輪之狀況下,狀況通常為,在齒T-1處,鏈條之現有遊隙在外鏈節板嚙合之狀況下為充分的。然而,在此,根據本發明之鏈輪之由於可嚙合至寬鏈條鏈節中的厚齒的特殊導引特性使後側凹部136之使用成為必要,若根據先前技術在任何情況下於該齒上提供,則與在來自先前技術的習知鏈輪之狀況下的近似0.6mm相比,根據本發明,該 後側凹部具有尤其大的深度,例如如自鏈輪之後側量測的直至1.7mm,如以上已指示。
負荷齒腹側外鏈節板轉向斜角128在下降過程期間為外鏈節板提供空間,且輔助外鏈節板滑離齒T1之負荷齒腹半徑且滑離相關聯齒根圓。此功能尤其在具有減少之齒根圓直徑之外側換檔通道的根據本發明之實行方案之狀況下為重要的,如參考圖1所描述。然而,在無齒根圓減少的情況下的換檔通道之狀況下亦可使用此功能。此特徵可實行為斜角128及凹部(未示出)兩者。
圖7a至圖7e展示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其中狀況同樣地為提供具有至少一上拱齒144之鏈輪。該上拱齒144在圖7a至圖7e中例示在齒140、142、144、146、148之序列內,其中齒140、144、148處於與窄鏈條鏈節150、152、154嚙合中。上拱齒144藉由其並未形成為具有相對大的材料厚度但在軸向方向上側向偏移距離x之事實加以區分。此尤其在圖7a、圖7b及圖7b中可看出。
由於可藉由材料之施加或偏移位置實現的該側向偏移x,可達成當窄鏈條鏈節152由於上拱齒之側向偏移定位而撞擊上拱齒144時,窄鏈條鏈節152不將上拱齒接收在該窄鏈條鏈節之兩個鏈節板156、158之間。實情為,如圖7a及圖7b中所示,鏈條鏈節板156置於傾斜地延伸的齒尖端表面160上。此具有與在參考圖2的介紹中所描述的相同的上拱效應。
繼而,此上拱齒之序列,例如齒140及148 之對應偏移定位,可具有如下效應:驅動鏈在相對長的區段上徑向向外位移,以便藉此藉助於使鏈條以目標方式向前滑動一鏈條鏈節來實現鏈條鏈節板取向之校正。隨後,在每一狀況下,鏈條之寬鏈條鏈節撞擊一或多個上拱齒。側向偏移x經選擇,使得寬鏈條鏈節可完全接收上拱齒144。
圖8展示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繼而,展示由大直徑之鏈輪170及相對小直徑之鏈輪171組成的鏈輪配對之細節。在大直徑之鏈輪170上,展示齒172至192之序列,其中齒172、176、180、184、188、192呈為嚙合至寬鏈條鏈節中提供的相對厚的齒之形式,而齒174、178、182、186、190呈為嚙合至窄鏈條鏈節中提供的相對薄的齒之形式。厚齒172、176、180、184、188、192各自具有在其進入齒腹上的齒間構造194。然而,取決於齒間構造及磨損情形,對於上拱齒180可為有利的是將在無進入齒腹上之鏈條鏈節板懸垂凹部194的情況下形成。以此方式,增加上拱齒180之抗破損性及抗磨性。
圖8展示大直徑之鏈輪170上之該構造。相對小直徑之鏈輪172具有在負荷齒腹及進入齒腹兩者上之鏈條鏈節板懸垂凹部196。
圖9為與上拱齒之製造有關的圖解。上拱齒之製造在銑削式鏈輪配置,所謂的鏈輪叢集之狀況下構成特定挑戰。在此,可提供多階段方法,其中使用兩個不同的T形銑刀200、202。使用相對小的銑刀200,機器加工 各別齒204之齒齒腹周圍的切口之區域。具有相對大直徑及極薄柄區域的特殊銑刀202完成齒204背後的機器加工。
圖10a至圖10f展示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在圖式之3個頁面上,在每一狀況下於頂部處,圖10a、圖10c、圖10e展示相對大直徑之鏈輪210及相對小直徑之鏈輪212之配置的透視圖,且在每一狀況下於底部處,圖10b、圖10d、圖10f展示該兩個鏈輪的側視圖。在相對大的鏈輪210而非上拱齒之前側上,在相對於齒構造之內側的徑向上以規則間隔提供一列上拱突出部214,該等上拱突出部在大鏈輪之圓周上延伸。該等上拱突出部經配置以便經分配給小鏈輪212之每一第二齒216,且經配置以便在該等齒216之齒尖端之層級處重疊該小鏈輪。該等上拱突出部在其於自大鏈輪210之前側218朝向小鏈輪112的方向上的軸向程度,亦即就其高度h而言,經設計以便容許窄鏈條鏈節與齒216之嚙合。此以驅動鏈220之截面圖解展示於圖10c及圖10d中。可看出,齒216處於與窄鏈條鏈節222嚙合中,其中鏈條鏈節224嚙合在齒216與上拱突出部214之間。
然而,上拱突出部214不容許寬鏈條鏈節226之嚙合,如容易地顯而易見的。若驅動鏈之寬鏈條鏈節226在作為換檔過程之結果的非所要鏈條鏈節板取向之狀況下撞擊該類型之齒216,則該寬鏈條鏈節22置於突出部214之徑向向外指向的圓周表面上,且無法進入與齒216嚙合。鏈條220隨後將在負荷情形下向前滑過一鏈條鏈節之 距離,且因此經適當地定向使得窄鏈條連節222撞擊齒216且可藉由該窄鏈條鏈節之鏈條鏈節板224嚙合在齒216與上拱突出部214之間。
圖10e及圖10f再次例示此狀況,其中鏈條220並非分區段地展示。
在本發明之此實施例的情況下,可執行鏈條之取向,以便可藉此執行目標換檔過程及鏈條與鏈輪之可靠嚙合。此為有利的,例如,在執行自相對小直徑之鏈輪或自相對大直徑之鏈輪210出發至鏈輪212的換檔的情況下,其中,在該換檔過程期間,鏈條在不正確地定向時撞擊鏈輪。
以上,已描述全部呈現用於以相對於鏈輪的所要鏈條鏈節板取向配置鏈條的校正性構件的各種示範性實施例。校正性構件不僅包含所描述之上拱齒或上拱齒之序列,而且亦包含同樣地單獨地或以多個上拱突出部之序列配置的上拱突出部之可能性,及可與上拱齒或上拱突出部分離地或與該等上拱齒或上拱突出部組合地提供的部分地減少之齒根圓直徑之可能性,及另外與所述校正性構件組合地或分離地進行的換檔通道之目標配置,及該等換檔通道之區域中的鏈輪及該鏈輪之齒的相應地有利的設計。此等原理之任何所要組合可根據要求提供於鏈輪配置上。
T1~T5、T-1~T-5‧‧‧齒
L1~L5、L-1~L-5‧‧‧負荷齒腹
G1、G3、G-1~G-4‧‧‧齒基底
△d‧‧‧相對大直徑的階梯
10‧‧‧鏈輪
12‧‧‧閉合環
14、16、18‧‧‧臂
20‧‧‧前側
22、36‧‧‧齒根圓
24~34、26'~34'‧‧‧鏈滾子
38、40‧‧‧實線/區段
38'、40'‧‧‧輪廓線

Claims (38)

  1. 一種具有一多鏈輪配置之一自行車的驅動配置,該多鏈輪配置用於該自行車之一後輪轂,其中,該多鏈輪配置包含具有不同直徑之多個鏈輪,其中該等鏈輪各自具有多個齒,該等多個齒藉由齒間分離且該等多個齒可經置放成處於與具有寬鏈條鏈節及窄鏈條鏈節之驅動鏈嚙合中,該等寬鏈條鏈節及該等窄鏈條鏈節依次交替地彼此跟隨,其中,在至少一鏈輪上,提供一校正性構件,該校正性構件經設計,使得該驅動鏈在該驅動鏈圍繞一選定的鏈輪迴轉時或在自一開始鏈輪至一選定的鏈輪的一鏈輪轉換期間,關於該驅動鏈之寬鏈條鏈節及窄鏈條鏈節,相對於該選定的鏈輪之齒以一預定鏈條鏈節板取向定向。
  2. 如請求項1之多鏈輪配置,其中,在一鏈輪之圓周上,如在一圓周方向上觀察的,提供至少一齒序列,其中該等齒中之至少一個經設計來用於優先嚙合至該等窄鏈條鏈節之中間空間中或用於優先嚙合至該等寬鏈條鏈節之中間空間中,其中該齒序列經設計來校正性地定向該鏈條,使得該至少一齒進入與該等窄鏈條鏈節之該中間空間的該優先嚙合,或進入與該等寬鏈條鏈節之該中間空間的該優先嚙合。
  3. 如請求項1或2之多鏈輪配置,其中,在自一開始鏈輪至一選定的鏈輪的一鏈輪轉換期間,該齒序列具有一第一齒,該第一齒之齒基底與該各 別鏈輪之齒根圓相切或徑向置於該齒根圓外側,其中在該第一齒之後的至少一進一步齒設置成該至少一進一步齒之齒基底徑向處於該該鏈輪之該齒根圓內。
  4. 如請求項3之多鏈輪配置,其中該齒序列包含多個進一步齒,該等多個進一步齒之齒基底徑向置於該鏈輪之該齒根圓內。
  5. 如請求項4之多鏈輪配置,其中該齒序列中的設置成其齒基底徑向處於該齒根圓內的該等進一步齒隨著如在該圓周方向上觀察的距該第一齒之增加的距離,漸進地進一步徑向向內地配置在該各別鏈輪之該齒根圓內。
  6. 如請求項4或5之多鏈輪配置,其中如在該圓周方向上觀察的,該齒序列中的設置成其齒基底徑向處於該齒根圓內的該最後進一步齒之後為其齒基底與該鏈輪之該齒根圓相切或徑向設置成其齒基底處於該齒根圓外側的一齒。
  7. 如請求項4至6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其中,相鄰於該齒序列中的設置成其齒基底徑向處於該齒根圓內的該最後進一步齒,用於形成一換檔通道之一前凹部提供於該鏈輪上。
  8. 如請求項1至7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其中該選定的鏈輪包含至少一上拱齒,該至少一上拱齒由於其幾何形狀及/或其在該鏈輪上之配置而經設計,使得在嚙合至一窄鏈條鏈節之一中間空間中的情況下,該窄 鏈條鏈節在其中間空間中無法完全接收該上拱齒,使得該窄鏈條鏈節在具有一徑向向外偏移的情況下安放在該上拱齒上。
  9. 如請求項8之多鏈輪配置,其中該上拱齒就其幾何形狀及配置而言經設計,使得一寬鏈條鏈節可在其中間空間中完全接收該上拱齒。
  10. 如請求項8或9之多鏈輪配置,其中該上拱齒就其幾何形狀及配置而言經設計,使得在嚙合至一窄鏈條鏈節中的情況下,與旋轉方向相反的後續鏈條接頭徑向定位成比在該上拱齒嚙合至一寬鏈條鏈節中的一情形下進一步處於一節圓外側。
  11. 如請求項8至10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其中該齒序列包含多個上拱齒,其中,在兩個上拱齒之間,在每一狀況下提供有一齒,該一齒就其幾何形狀及配置而言經設計,使得一窄鏈條鏈節可在該窄鏈條鏈節之中間空間中完全接收配置在兩個上拱齒之間的該齒。
  12. 如請求項8至11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其中該齒序列經設計,使得該鏈條在一鏈條區段上徑向向外位移足夠長,使得該鏈條藉由一鏈條之距離的一同步、受控制跳躍發生。
  13. 如請求項8至12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其中該齒序列具有至少3個,較佳地至少5個上拱齒。
  14. 如請求項8至13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其中該上拱齒在一軸向方向上偏移。
  15. 如請求項8至14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其中該上拱齒在一軸向方向上具有一突出部,或具有加厚形式。
  16. 如請求項7至13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其中該至少一上拱齒接近於該鏈輪之用於形成一換檔通道的一前凹部而形成。
  17. 如請求項1至16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其中該鏈輪配置中的相鄰於該選定的鏈輪且具有相對大直徑的一鏈輪在該鏈輪之前表面上經形成為具有至少一上拱構造,其中該上拱構造經設計,使得該驅動鏈相對於該選定的鏈輪之該等齒僅以一預定鏈條鏈節板取向定向。
  18. 如請求項17之多鏈輪配置,其中該上拱構造係以在一軸向方向上自該相對大直徑之鏈輪之該前表面突出的至少一上拱突出部的方式形成,其中該驅動鏈藉由一寬鏈條鏈節之一鏈節板徑向置於該上拱突出部上,且在此,若該驅動鏈未相對於該選定的鏈輪之該等齒以該預定鏈條鏈節板取向放置,則防止與該相鄰選定的鏈輪之完全嚙合。
  19. 如請求項18之多鏈輪配置,其中該上拱突出部配置在該相對大直徑之鏈輪上,使得當該驅動鏈之一鏈條鏈節徑向置於該上拱突出部上時,與該鏈輪之該旋轉方向相反的後續鏈條接頭徑向定位成比在該上拱齒嚙合至一寬鏈條鏈節中的一情形下進一步處於 節圓外側。
  20. 如請求項1至19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其中,在至少該選定的鏈輪上,提供有用於該驅動鏈在該選定的鏈輪與一相對小的鏈輪之間的一轉換的換檔通道,其中,在該選定的鏈輪上,提供有用於該驅動鏈自該選定的鏈輪至一相對小直徑之鏈輪的一轉換的至少一第一換檔通道,且其中,在該選定的鏈輪上,提供有用於該驅動鏈自一相對小直徑之鏈輪至該選定的鏈輪的一轉換的至少一第二換檔通道。
  21. 如請求項20之多鏈輪配置,其中該至少一第一換檔通道及該至少一第二換檔通道經配置,以便如在該選定的鏈輪之該圓周方向上觀察地彼此間隔開。
  22. 如請求項20或21之多鏈輪配置,其中,以取決於該選定的鏈輪之大小的一方式,提供多個第一換檔通道及/或多個第二換檔通道,如在該選定的鏈輪之該圓周方向上觀察的。
  23. 如請求項20至22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其中每一換檔通道自一換檔通道參考齒出發,其中該換檔通道參考齒在一第一換檔通道之狀況下為該選定的鏈輪之該第一齒,該第一齒在自該選定的鏈輪之一離開期間,不再嚙合至該驅動鏈之一鏈條鏈節中間空間中。
  24. 如請求項23之多鏈輪配置,其中,該選定的鏈輪中之在該換檔通道參考齒之後且 仍嚙合至該驅動鏈之一鏈條鏈節中間空間中的該齒在該齒之避開該相對小的鏈輪之側面處,經形成為具有一減少之齒厚度,其中相對於無減少之齒厚度之一習知齒的材料移除較佳地延伸至高達1.7mm之一深度。
  25. 如請求項24之多鏈輪配置,其中該選定的鏈輪之直接在該換檔通道參考齒之後且在每一狀況下仍嚙合至該驅動鏈之一鏈條鏈節中間空間中的該等齒在該等齒之避開該相對小直徑之鏈輪的側面處,經形成為具有一減少之齒厚度。
  26. 如請求項23至25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其中該換檔通道參考齒在其齒尖端處,經形成為具有面朝該相對小直徑之鏈輪的一斜角。
  27. 如請求項23至26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其中,徑向在該換檔通道參考齒內,在該選定的鏈輪之面朝該相對小直徑之鏈輪的該側面處,提供有一外鏈節板切口,該外鏈節板切口延伸至該各別鏈輪中達相較於該換檔通道參考齒上鄰接該切口的一凹部的一較大深度。
  28. 如請求項27之多鏈輪配置,其中該外鏈節板切口徑向提供在該換檔通道參考齒內且該外鏈節板切口延伸至該選定的鏈輪中達相較於鄰接該切口的一凹部的一較大深度,到達該選定的鏈輪之直接在該換檔通道參考齒之前的一齒。
  29. 如請求項23至28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其中該換檔通道參考齒在其負荷齒腹之區域中具有 一偏轉斜角,該偏轉斜角較佳地延伸直至進入該換檔通道參考齒之該負荷齒腹側齒根圓中。
  30. 如請求項29及請求項27及28中任一項之多鏈輪配置,其中該換檔通道參考齒之該負荷齒腹側偏轉斜角過渡至該外鏈節板切口中。
  31. 如請求項23至30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其中,在具有18個齒之一鏈輪之狀況下,較佳地在與具有15個齒之一相對小直徑之鏈輪的一組合之狀況下,提供僅一第一換檔通道及兩個第二換檔通道。
  32. 如請求項1至31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其中該鏈輪之提供來用於嚙合至一寬鏈條鏈節之該中間空間中的單獨齒在該等單獨齒之力傳送負荷齒腹上配備有一鏈條鏈節板凹部,其中該至少一上拱齒在該至少一上拱齒之無負荷進入齒腹上,經形成以便不具有一鏈條鏈節板凹部。
  33. 如請求項1至32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其中該鏈輪之提供來用於優先嚙合至該寬鏈條鏈節之該中間空間中的單獨齒至少在一側面處根據該寬鏈條鏈節之該中間空間之寬度配備有一軸向突出部。
  34. 如請求項1至33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其中該鏈輪之提供來用於優先嚙合至該寬鏈條鏈節之該中間空間中的單獨齒如在正交於一徑向線的一區段中觀察地,具有十字形或T形或L形形式。
  35. 如請求項1至34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其中,在每一狀況下,在指向一相對小直徑之相鄰鏈輪的一側面上之該等鏈輪中之至少一個之該等齒之至少一子集,較佳地該等齒中之全部大體上置於一共用平面中,其中具有一前凹部的該等單獨齒為此狀況之例外。
  36. 如請求項1至35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其中至少一相對小直徑之鏈輪就相位而言,相對於一相對大直徑之相鄰鏈輪定向,使得在該鏈條自該相對大直徑之鏈輪至該相對小直徑之鏈輪的一轉換期間,實現該相對小直徑之鏈輪之該等齒與該鏈條之相應相關聯鏈條鏈節之間的同步性。
  37. 如請求項1至36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其中至少一相對小直徑之鏈輪就相位而言,相對於一相對大直徑之相鄰鏈輪定向,使得在該鏈條自該相對小直徑之鏈輪至該相對大直徑之鏈輪的一轉換期間,實現該相對大直徑之鏈輪之該等齒與該鏈條之相應相關聯鏈條鏈節之間的同步性。
  38. 如請求項1至37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其中提供至少一過渡小齒輪,該至少一過渡小齒輪具有奇數個齒。
TW105140441A 2015-12-23 2016-12-07 具有多鏈輪配置之自行車的驅動配置 TWI7260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016767.7A DE102015016767A1 (de) 2015-12-23 2015-12-23 Antriebsanordnung eines Fahrrades mit einer Mehrfach-Kettenradanordnung
DE102015016767.7 2015-12-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6481A true TW201726481A (zh) 2017-08-01
TWI726013B TWI726013B (zh) 2021-05-01

Family

ID=57583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0441A TWI726013B (zh) 2015-12-23 2016-12-07 具有多鏈輪配置之自行車的驅動配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066125B2 (zh)
EP (2) EP3960611B1 (zh)
CN (1) CN106985958B (zh)
DE (1) DE102015016767A1 (zh)
TW (1) TWI7260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20192B2 (en) 2009-04-29 2014-09-02 Race Face Prerformance Products Inc. Bicycle crank arm and insert therefore
CN112517887A (zh) 2016-04-11 2021-03-19 福克斯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形成自行车前链轮组件的方法
US10295040B2 (en) * 2016-10-20 2019-05-21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and bicycle crank assembly
DE102016015433A1 (de) * 2016-12-23 2018-06-28 Sram Deutschland Gmbh Mehrfach-Ritzelanordnung und Fahrradantrieb mit einer solchen Mehrfach-Ritzelanordnung
US10689067B2 (en) * 2017-03-03 2020-06-23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and bicycle drive train
US11014628B2 (en) 2017-04-28 2021-05-25 Fox Factory, Inc. Cinch direct mount 2X ring system
CN108360884B (zh) * 2018-02-05 2020-03-20 张家港市惠氏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停车库的驱动方法
JP2019177797A (ja) * 2018-03-30 2019-10-17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リアスプロケット組立体
US11008065B2 (en) * 2018-11-07 2021-05-18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arrangement
US11359709B2 (en) * 2018-12-18 2022-06-14 Fox Factory, Inc. Chainring
US11680633B2 (en) 2019-02-08 2023-06-20 Fox Factory, Inc. Chainring
EP4011756A1 (de) * 2020-11-30 2022-06-15 SRAM Deutschland GmbH Fahrrad-ritzel mit nur einem abgabe- oder fangzahn pro schaltungsunterstützender stirnseitiger vertiefung und mit einem stabilisierungszahn im bereich der vertiefung
DE102022103284A1 (de) 2021-03-26 2022-09-29 Sram Deutschland Gmbh Kettenführungsrolle für Fahrrad-Schaltwerk sowie Fahrrad-Schaltwerk und Fahrrad-Antriebsstrang
US20220306241A1 (en) * 2021-03-26 2022-09-29 Sram Deutschland Gmbh Bicycle derailleur pulle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13345B1 (en) * 1987-10-21 1994-01-12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Multistage sprocket assembly for a bicycle
JP3111072B2 (ja) * 1990-02-28 2000-11-20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多段スプロケット装置
US5716297A (en) * 1993-09-13 1998-02-10 Fichtel & Sachs Ag Derailleur arrangement for bicycles
TW373616U (en) * 1997-04-16 1999-11-01 Ind Tech Res Inst Tooth structure of the chainwheels set of the bicycle
US6045472A (en) * 1997-12-30 2000-04-04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Integrated up-and downshifting configuration of a multistage sprocket assembly for a bicycle
US8617015B2 (en) * 2005-09-27 2013-12-31 Wick Werks, LLC Bicycle chain rings
DE102007045424A1 (de) * 2007-09-21 2009-04-02 Sram Deutschland Gmbh Mehrfachkettenradeinheit für Fahrräder
DE102008031162B4 (de) * 2008-07-03 2021-10-21 Sram Deutschland Gmbh Mehrfach-Kettenzahnrad für ein Fahrrad
DE102011010855B4 (de) * 2011-02-10 2021-04-01 Sram Deutschland Gmbh Mehrfach-Ritzelanordnung mit einer Dämpfungseinrichtung
DE102011013695B4 (de) * 2011-03-11 2024-02-01 Sram Deutschland Gmbh Antriebseinheit am Hinterrad eines Fahrrades
US9182027B2 (en) * 2011-12-06 2015-11-10 Sram, Llc Chainring
US9701364B2 (en) 2013-05-17 2017-07-11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and bicycle crank assembly
KR20140137209A (ko) * 2013-05-22 2014-12-02 대구광역시 달서구 자유롭게 회전할 수 있는 기어를 포함하는 자전거 구동장치
DE102013009492B4 (de) * 2013-06-05 2023-10-19 Sram Deutschland Gmbh Kettenring
US9533735B2 (en) * 2013-07-19 2017-01-03 Sram Deutschland Gmbh Multiple-sprocket arrangement for a bicycle gearing
US9150277B2 (en) 2014-01-07 2015-10-06 Shimano Inc. Bicycle crank assembly
US9086138B1 (en) * 2014-01-14 2015-07-21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US9302736B2 (en) 2014-02-05 2016-04-05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US9581229B2 (en) * 2014-02-10 2017-02-28 Wolf Tooth Components, LLC Sprocket
US9394987B2 (en) * 2014-02-10 2016-07-19 Wolf Tooth Components, LLC Sprocket
US9581230B2 (en) * 2014-02-10 2017-02-28 Wolf Tooth Components, LLC Sprocket
US9404565B2 (en) * 2014-04-08 2016-08-02 Wolf Tooth Components, LLC Sprocket
US9964196B2 (en) 2014-05-20 2018-05-08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US20170101159A1 (en) * 2015-10-09 2017-04-13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and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JP2018179046A (ja) * 2017-04-05 2018-11-15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スプロケットおよび自転車用スプロケットアッセンブリ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83060A1 (en) 2017-06-29
TWI726013B (zh) 2021-05-01
CN106985958A (zh) 2017-07-28
DE102015016767A1 (de) 2017-06-29
EP3187408A1 (de) 2017-07-05
US11066125B2 (en) 2021-07-20
EP3187408B1 (de) 2021-10-20
EP3960611A1 (de) 2022-03-02
CN106985958B (zh) 2020-11-20
EP3960611B1 (de) 2023-05-24
US20210309320A1 (en) 2021-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726481A (zh) 具有多鏈輪配置之自行車的驅動配置
US11866126B2 (en) Multi-sprocket assembly for a bicycle
US8834309B2 (en) Multiple sprocket assembly
US7491143B2 (en) Sprocket of a chain transmission for a bicycle
US7442140B2 (en) Gear assembly for a bicycle gear change
US7846048B2 (en) Multi-speed sprocket assembly
US8066603B2 (en) Multi-speed sprocket assembly
US11867255B2 (en) Chain link for bicycles
TWI750251B (zh) 用於腳踏車之滾輪型鏈條
US11685468B2 (en) Chain-rings set for a bicycle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provided with segmented chain-ring and segmentation method for obtaining it
US20160208903A1 (en) Chainrings with Alternating Tooth Thickness Offset
JPH04303094A (ja) 自転車用多段スプロケット装置
TW202138240A (zh) 多鏈輪配置上的移位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