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4880A - 在無線網路中之水平網路切分技術 - Google Patents

在無線網路中之水平網路切分技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4880A
TW201724880A TW105134424A TW105134424A TW201724880A TW 201724880 A TW201724880 A TW 201724880A TW 105134424 A TW105134424 A TW 105134424A TW 105134424 A TW105134424 A TW 105134424A TW 201724880 A TW201724880 A TW 20172488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ypervisor
container
network
client
hos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4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94144B (zh
Inventor
李強
庚 吳
Original Assignee
英特爾Ip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特爾Ip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特爾Ip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24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4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41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414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34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involving the movement of software or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61Partitioning or combining of resources
    • G06F9/5077Logical partitioning of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configuration of virtualized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實施例提供用於在一無線網路內操作之一第一無線網路裝置中的一裝置,該裝置包含射頻(RF)電路以接收源自一第二無線網路裝置之至少一個通訊或將至少一個通訊傳輸至該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及電路以提供包括用於該第一裝置之可執行程式碼的至少一部分之一資料容器、傳輸資料容器連同待自該第一裝置傳輸至該第二裝置之其他資料、自該第二裝置接收資料容器之一經處理版本(該經處理版本含有用於該第一裝置之該可執行程式碼之一執行形式)及在該第一裝置中使用該可執行程式碼之該執行形式。實施例亦提供諸如一主機或用戶端之其他裝置,及由一主機或用戶端執行之方法。

Description

在無線網路中之水平網路切分技術
發明領域
本文所描述之實施例大體上係關於無線通訊系統之領域,且特定言之係關於計算資源在無線通訊系統之無線電接取網路中的共用。
發明背景
實施例之實施方案大體上係關於無線通訊之領域。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係特地提出一種一用戶端的設備,其包含:用於產生包括可執行軟體之一第一容器的構件;用於多工處理具有要經由一無線電鏈路所傳輸之網路資料之該第一容器的構件;用於經由該無線電鏈路將經多工處理之該第一容器及網路資料傳輸或使得傳輸至一主機的構件;用於經由該無線電鏈路接收或致使其接收包括一執行輸出之一第二容器的裝置,其中該執行輸出為該可執行軟體的一執行結果;以及應用或使得應用該執行輸出。
100‧‧‧無線網路
110‧‧‧垂直市場/使用狀況為行動寬頻
112、122、132、142‧‧‧巨型網路層部分
114、124、134、144‧‧‧微網路層部分
116、126、136、146‧‧‧D2D網路層部分
118、128、138、148‧‧‧PAN網路層部分
120‧‧‧車輛類型通訊
130‧‧‧第一機器類型通訊
140‧‧‧第二機器類型通訊
150‧‧‧核心網路層部分
160‧‧‧無線電接取網路層部分
170‧‧‧裝置層部分
180‧‧‧可穿戴層部分
190‧‧‧第一水平網路切片
195‧‧‧第二水平網路切片
200‧‧‧第二視圖
210‧‧‧巨型網路層
211‧‧‧巨型胞元
215‧‧‧巨型及小型胞元網路
220‧‧‧微網路層
221‧‧‧小型胞元
230‧‧‧裝置對裝置網路層
240‧‧‧個人區域網路網路層
300‧‧‧圖形
302‧‧‧網路階層
304‧‧‧無線電資源
306‧‧‧垂直切片
308‧‧‧水平切片
410、410'‧‧‧基地台
412‧‧‧上游/核心網路側通訊功能
414‧‧‧基地台計算功能
414'、424'‧‧‧處理資源
416‧‧‧下游/無線/裝置側通訊功能
420‧‧‧攜帶型部分
420'‧‧‧攜帶型裝置
422‧‧‧典型蜂巢式無線通訊鏈路
424‧‧‧本端計算功能
426‧‧‧下游通訊鏈路
430‧‧‧可穿戴部分
430'‧‧‧可穿戴裝置
432‧‧‧上游通訊鏈路
434‧‧‧受限本端處理資源功能
434'‧‧‧項目
500‧‧‧裝置系統架構
510‧‧‧應用程式層
520‧‧‧OS
530、530'‧‧‧超管理器
535‧‧‧資料容器
540、540'‧‧‧無線電接取技術
545‧‧‧無線電鏈路
600‧‧‧電子裝置
610‧‧‧應用程式電路
620‧‧‧基頻電路
621‧‧‧第二代基頻處理器
622‧‧‧第三代基頻處理器
623‧‧‧第四代基頻處理器
624‧‧‧其他基頻處理器
625‧‧‧記憶體/儲存器
626‧‧‧中央處理單元
627‧‧‧音訊DSP
630‧‧‧射頻電路
631‧‧‧混頻器電路
632‧‧‧放大器電路
633‧‧‧濾波器電路
634‧‧‧合成器電路
640‧‧‧前端模組電路
650‧‧‧天線
700、800、900‧‧‧方法
710、720、730、740、750、760、810、820、830、840、850、910、920、930、940、1010、1020、1030‧‧‧步驟
1100‧‧‧硬體資源
1104‧‧‧周邊裝置
1106‧‧‧資料庫
1108‧‧‧網路
1110、1112、1114‧‧‧處理器
1120‧‧‧記憶體/儲存裝置
1130‧‧‧通訊資源
1140‧‧‧匯流排
1150‧‧‧指令
本發明的實施例之態樣、特徵及優勢自以下參考附圖的實施例描述將變得顯而易見,在附圖中類似數字表示類似元件,且其中:圖1展示垂直及水平網路切分之廣泛概念的第一視圖;圖2展示圖1之無線網路的一部分之第二視圖;圖3展示無線電接取網路(RAN)可如何根據圖1中展示之實施例的替代性(或額外)實施例切分成水平及垂直切片;圖4根據實例展示可切分無線網路架構中之水平切分的較詳述實例;圖5展示根據一實例之裝置系統架構實施水平切分及計算資源共用;圖6展示根據實施例之RAN控制實體或其他裝置之實例;圖7展示根據實施例之無線網路中之通訊的第一實例方法;圖8展示根據實施例之對應於第一實例方法之無線網路中的通訊之第二實例方法;圖9展示根據實施例之無線網路中之通訊的第三實例方法;圖10展示根據實施例之對應於第三實例方法之無線網路中的通訊之第四實例方法;圖11展示根據實施例之硬體資源之圖解表示。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以下詳細描述參考附圖。可在不同圖式中使用相同參考數字來識別相同或類似元件。在以下描述中,出於解釋及非限制之目的,闡述諸如特定結構、架構、介面、技術等之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實例實施例之各種態樣的充分理解。然而,實例實施例之各種態樣可在脫離此等特定細節之其他實例中實施對於具有本發明之好處的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係顯而易見的。在某些情況下,省略熟知裝置、電路及方法之描述以免用不必要細節混淆當前實例實施例之描述。
在第四代長期演進(4G-LTE)及LTE高階/Pro無線通訊網路中,在網路架構及應用中已存在異質性趨勢。此等趨勢之實例為小型胞元及中繼網路之開發、裝置對裝置(D2D)通訊網路(也稱為近接服務)及機器類型通訊(MTC)。小型胞元可被視為小於傳統巨型eNB/基地台的任何形式胞元,例如微/微型/超微型胞元。關於第五代(5G)無線通訊網路,異質性趨勢可較突出,且用於控制無線資源之合適改良方法及設備是合乎需要的。舉例來說,由於可預期5G無線通訊網路提供不同範圍之應用程式(具有各種訊務類型及要求)、網路及使用者設備(具有各種通訊及計算能力)及除更傳統語音服務(例如,Voice over LTE,VoLTE)以外的商業市場(亦即,使用案例)及行動寬頻帶(MBB),因此需要提供對此等使用案例中之各者的控制, 使得無線資源之最佳化或至少經改良使用係可能的。
本發明的實施例大體上關於無線通訊網路之無線電接取網路(RAN)架構的切分。RAN可為實施一或多個無線電接取技術(RAT)的無線通訊網路之部分,且可被視為駐留於位於諸如行動電話、智慧型電話、連接式膝上型電腦或任何遠端控制(或可簡單接取)機器之使用者裝置(UE)之間的位置處並提供與伺服無線通訊網路之核心網路(CN)的連接。可使用駐留於UE及/或基地台(諸如,增強型節點B(eNB)、基地台或形成基於蜂巢式無線通訊網路/系統的其類似者)中之矽晶片實施RAN。RAN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GRAN(GSM無線電接取網路);GERAN(實質上EDGE允用GRAN);UTRAN(UMTS無線電接取網路);及E-UTRAN(LTE或LTE高階/Pro,高速且低潛時無線電接取網路)。
本文中所描述實施例論述無線通訊網路(諸如(但不限於)5G無線通訊網路)之無線電接取網路中的網路切分之一般架構。特定言之,實施例可包括水平及垂直網路切分之概念。垂直切分可包含根據垂直市場切分無線電接取網路,其中垂直市場可包含許多現存通訊及可經由未來無線通訊網路(特定言之包括無線電接取網路)進行的新類型通訊當中的單一/特定類型通訊(即,可定義為所涉及通訊之單一或特定使用狀況)。可經由無線通訊網路佈建之商業市場亦可稱為垂直市場。現存類型包括行動寬頻(MBB)及語音(VoLTE),而新類型通訊可包括新類型之連 接性服務及使用狀況,諸如機器類型通訊(MTC)、個人區域網路、專用健康網路、機器對機器(M2M)、增強型MBB(eMBB)、時間關鍵通訊、車輛通訊(V2X)(包括車輛對車輛(V2V)及車輛對基礎結構(V2I))及其類似者。垂直市場之定義不受限制,及將涵蓋用於特定使用或類型的通訊的無線通訊之排他式使用的實體無線電接取網路之任何現有或未來邏輯分離(亦即,分離、分割或類似者)。在一些實例中,可存在多個在使用的實體無線電接取網路,各接取網路分成邏輯地分離之無線電接取網路。
所提出網路切片可是可規劃且高度可調整及靈活的,從而考慮由各特定使用狀況要求之無線通訊網路的可用性、潛時及功率要求及對電池壽命、可靠性、負載、安全性及速度的影響。
網路切分被視為滿足5G通訊網路中預期支援之不同要求及不同服務及應用的關鍵技術中之一者。此係因為在無線通訊技術中進一步改良無線電鏈路層級處之頻譜效率變得愈來愈具挑戰性,因此已發現建立未來無線網路及由彼等無線網路伺服之裝置以滿足不斷增加之負載要求的新方式。為達成此等目標,5G及後代無線網路,且特別而言伺服彼等無線網路或由彼等無線網路伺服之無線裝置演進為關於計算與通訊之組合及端對端解決方案之佈建。此是自技術開發主要集中於單獨單一層級通訊之前代的範式偏移。
為在無線網路中提供增加之負載,可對無線 網路進行切分。此可涉及將傳統的較大單一行動寬頻網路切分(即邏輯地分割/分離)成多個虛擬網路來以較成本及資源有效方式伺服垂直行業及應用。各網路切片可具有不同網路架構及不同應用、控制、封包及訊號處理能力及負載以便達成最佳投資回報。新垂直切片(即行業或服務類型)可在任何時間處添加至現存可切分無線網路,而非部署用於彼垂直市場的新專用無線網路。因此,垂直網路切分提供自垂直應用立場將訊務自剩餘一般行動寬頻服務隔開的實用手段,藉此實際上避免或顯著簡化傳統QoS工程化問題。無線網路切分可包括核心網路及無線電接取網路兩者中之切分(即為端對端解決方案)。
在5G無線網路及其以外的網路中,網路之負載調整可不再如前代中一般均勻。舉例來說,當無線網路更接近使用者時比例因子可較高且在吾人移動更深至無線網路之基礎結構中時較低。此不均勻調整可為由利用無線網路之無線裝置處可用的明顯增加之感測能力(及/或處理資源)實現的經加強使用者體驗之結果。不同於網路主要充當資料管,從而隨著空中介面改良自端對端均勻地(但單一地)調整之前代無線網路,5G及後代無線網路可至少部分依賴於包含無線網路及無線網路伺服/伺服於無線網路的無線裝置之不同(異質的及/或均質的)計算、網路連接及儲存能力的資訊網路。
舉例來說,整個無線網路可繼續快速按比例增長,但網路邊緣處之計算及網路連接可甚至較快增長, 因此使得在無線網路之邊緣處處理使用者資料訊務(所謂的邊緣雲端應用)。使用者裝置可不再簡單地為終止通訊鏈路之「終端」。替代地,其可變成用於新一代消費型裝置、機器及事物的新一代移動或固定網路連接節點。舉例來說,膝上型電腦、平板電腦、智能電話、本籍閘道器或任何其他無線網路裝置(或形成如出售至消費者之無線網路裝置的組件裝置或形成無線網路裝置之部分的組件裝置)可變成具有圍繞其部署之許多裝置或事物的網路群集之計算及網路連接中心。舉例來說,其可形成個人區域網路(PAN)。許多此等行動或固定無線網路群集可形成可稱為基礎網路之網路--一種新類型的5G網路及5G以外的網路,其具有能夠彼此通訊或直接與固定網路通訊之裝置,且具有能夠分擔至較大外觀尺寸平台或邊緣雲端基地台(即無線網路中一直或僅彼時間處可用的具有較大處理資源之實體)的計算。此可經進行以在橫跨許多裝置(包括邊緣雲端)之虛擬化平台上達成最佳行動計算及通訊。
此新種類之無線網路調整可由數個因素驅動。舉例來說,由於裝置感測通常是本端的,因此所感測資料之處理可是本端的,且關於所感測資料之決策及動作變得本端。此趨勢可由可穿戴裝置及物聯網之激增進一步放大。舉例來說,隨著機器相比人類使用者開始在通訊中發揮更大作用,整個通訊鏈路速度可增加。
端對端之定義待重新討論,此是由於使用者及使用者裝置附近存在愈來愈多數目個通訊鏈路。因此, 提出提供可併入資料中心以及提供更接近最終使用者或裝置之本端智能及服務之邊緣雲端的雲端架構框架。此可是因為(例如)隨著無線網路及系統部署於企業、家庭、局所、工廠及汽車中,對於效能及資訊隱私及安全性兩者,邊緣雲端伺服器變得較重要。此等後者因素可由使用者(及政府)對隱私及安全性之日益關注驅動。此外,固定網路深處之資料中心可繼續快速增長,此是由於許多現存服務可藉由集中式架構較好伺服,其中新一代攜帶型及可穿戴裝置、遙控飛機、行業機器、自驅動汽車及其類似者帶來網路邊緣處及本地使用者周圍甚至更快之通訊及計算能力增長。
新引入的網路切分概念,特定言之提供具有端對端(E2E)垂直及水平網路切分之無線網路系統架構的概念種類可為空中介面、無線電接取網路(RAN)及核心網路(CN)引入改變以實現具有E2E網路切分之無線網路系統。
簡言之,水平切分藉由允許橫跨伺服無線網路或由無線網路伺服(即,該網路中或上)之裝置根據彼等裝置隨時間及空間/位置推移之處理需要共用計算資源增來強裝置能力。
水平網路切分經設計以適應訊務調整之新趨勢及實現邊緣雲端計算及計算分擔:基地台及攜帶型裝置中之計算資源可經水平切分,且此等切片連同可穿戴裝置可通過如本文中所描述之新無線空中介面設計經整合以 形成虛擬計算平台,以便明顯加強未來攜帶型及可穿戴裝置之計算能力。水平切分加強裝置能力且增強使用者體驗。
一般而言,網路切分可被視為使用虛擬化技術以將實體無線網路基礎結構之計算及通訊資源架構、分割及組織成一或多個邏輯地分離之無線電接取網路以使得能夠靈活支援不同使用狀況實現的方式。舉例來說,在網路切分操作情況下,一個實體無線網路可被切分成多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各自經架構及最佳化以用於特定要求及/或特定應用/服務(即使用狀況)。因此,就操作及訊務流而言網路切分可定義為獨立的,且可具有其自身網路架構、工程化機制及網路佈建。如本文中提出之網路切分能夠簡化網路切片之建立及操作且允許實體無線網路基礎結構之功能再用及資源共用(即提供效率),同時仍為由該無線網路伺服之無線裝置提供充分無線網路資源(通訊及處理資源)。
垂直切分之目標為支援不同服務及應用(即使用狀況/通訊類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無線/行動寬頻(MBB)通訊;極限行動寬頻(E-MBB)通訊;諸如行業控制通訊、機器對機器通訊(MTC/MTC1)之即時使用狀況;非即時使用狀況,諸如物聯網(IoT)感測器通訊或大規模機器對機器通訊(M-MTC/MTC2);超可靠機器對機器通訊(U-MTC);行動邊緣雲端,例如快取通訊;車輛對車輛(V2V)通訊;車輛對基礎結構(V2I)通訊;車輛對任何事物通訊(V2X)。亦即,本發明係關於提供根據可在無線網路 上進行之任何可容易定義/區別的通訊類型的網路切分。垂直網路切分實現服務及應用當中之資源共用,且可避免或簡化傳統的QoS工程化問題。
同時,水平網路切分之目標為延伸無線網路中之裝置,特定言之為其可用之本端資源可受限的行動裝置之能力,及增強使用者體驗。水平網路切分橫跨且超出硬體平台之實體邊界。水平網路切分實現網路節點及裝置當中之資源共用,亦即高度支援網路節點/裝置接著可共用其資源(例如,計算、通訊、儲存)以增強較少支援網路節點/裝置之能力。簡單實例可為使用網路基地台及/或智慧型電話行動裝置以補充可穿戴裝置之處理及通訊能力。水平網路切分之最終結果可為提供新一代行動(例如,移動)基礎網路群集,其中行動終端變成移動網路連接節點。水平切分可提供橫跨無線網路節點之空中資源共用。在使用之無線網路空中介面可為水平切分之整合部分及啟用器。
垂直網路切分及水平網路切分可形成獨立切片。垂直切片中之端對端訊務流可在核心網路與終端裝置之間轉接。水平切片中之端對端訊務流可是本端的且在用戶端與行動邊緣計算服務之主機之間轉接。
在垂直切分中,網路節點中之各者可在單獨切片當中實施類似功能。垂直切分之動態態樣可主要在於資源分割。然而,在水平切分中,當支援切片時可在網路節點處建立新功能。舉例來說,攜帶型裝置可使用不同功能以支援不同類型的可穿戴裝置。水平切分之動態態樣可 因此在於網路功能以及資源分割。
圖1展示垂直及水平網路切分之廣泛概念的第一視圖。展示有完整無線網路100,其包括各自伺服不同(或至少單獨)垂直市場(亦即使用狀況)之多個垂直切片110至140。在所展示之實例中,垂直切片#1 110伺服行動寬頻通訊,垂直切片#2 120伺服車輛對車輛通訊,垂直切片#3 130伺務安全性通訊,且垂直切片#4 140伺服行業控制通訊。此等僅為例示性使用狀況,且可由根據本發明之可切分無線網路伺服的使用狀況實際上不受限制。
無線網路100包括核心網路層部分150(例如,具有eNode-B等之多個伺服器/控制實體/控制部分)、無線電接取網路層部分160(例如,包括多個基地台、e-Node B等)、裝置層部分170(包括(例如)諸如UE之攜帶型裝置、車輛、監視裝置、行業裝置等)及個人/可穿戴層部分180(包括(例如)可穿戴裝置,諸如智慧型手錶、健康監視器、GoogleTM眼鏡/MicrosoftTM全息透鏡型裝置及其類似者)。可穿戴部分可僅涉及於一些使用狀況中,如由僅包括於圖1之實例中的垂直切片#1及#2中所展示。
在垂直域中,藉由使用狀況(即通訊類型)切分網路基礎結構中之實體計算/儲存/無線電處理資源(如由伺服器及基地台150/160表示)及實體無線電資源(就時間、頻率及空間而言)以形成端對端垂直切片。在水平域中,切分網路階層之鄰近層中的實體資源(就計算、儲存、無線電而言)以形成水平切片。在所展示之實例中,存在操 作於RAN 160與裝置170層之間的第一水平網路切片190,及操作於裝置170與可穿戴180層之間的第二水平網路切片195。伺服或待由無線網路100伺服之任何給定裝置作為整體及特定言之RAN 160(及下面層)可操作於任一(或兩)類型之多個網路切片上。舉例來說,智慧型電話可操作於關於行動寬頻(MBB)服務之垂直切片、關於健康保健服務之垂直切片及支援可穿戴裝置之水平切片中。
當啟用RAN(包括RAN中利用之空中介面)中之網路切分時,除滿足5G要求(例如,資料速率、潛時、連接數目等)之外,用於啟用網路切分及一般5G中使用之RAN/空中介面的進一步合乎需要特徵可包括靈活性(即支援切片當中之靈活無線電資源分配);可調性(即容易地按比例增長新切片之添加);及效率(例如,有效地使用無線電及能量資源)。
水平切分可包含切分網路階層,例如網路連接性及計算(即處理資源)能力之層。可橫跨由網路100伺服之任何數目個垂直切片進行此操作,例如自所有垂直市場之任何事物降至一或多個垂直切片內。此展示為圖1中之兩個例示性水平切片的不同寬度--水平切片#1 190限於單一垂直切片,而水平切片#2涵蓋兩個垂直切片。網路階層/層之實例可包括(但不限於)巨型網路層、微/小型胞元網路層、裝置對裝置通訊層及其類似者。亦可涉及其他網路層。
圖2展示圖1之無線網路100的一部分之第二 視圖200。特定言之,圖2展示切片特定RAN架構之實例,其中切片可橫跨傳統無線網路架構之多個層級。舉例來說,取決於諸如訊務類型、訊務負載、QoS要求之因素,可動態地組配切片中之各者的RAN架構。在第一實例中,切片#1 210僅可在巨型胞元層級上操作。而切片#2 220僅在小型胞元層級上操作。最後,切片#3 230可在巨型及小型胞元層級兩者上操作。在另一實例中,切片(例如,切片#1 210)可在小型胞元上開啟小型胞元上開啟操作,而另一切片(例如,切片#3 230)可在小型胞元中的一些上關閉操作。
打開操作/啟動切片可被參考為網路切片開啟,且關閉操作/去啟動切片可被參考為網路切片斷開。切片特定RAN架構可要求切片特定控制平面/使用者平面操作、切片開/關操作及基於切片之接取控制處理及負載平衡處理,如下文將較詳細論述。
包含切分網路/裝置計算及通訊資源之水平切分可實現計算分擔。實例包括基地台使用其計算資源之切片以有助於使用者裝置之計算,或使用者裝置(例如,智慧型電話)使用其計算資源之切片以有助於相關聯可穿戴裝置之計算。
本發明的實施例不限於任何特定形式之垂直(市場)或水平(網路階層/層)方向上的切分。
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可橫跨控制平面(C平面)及/或使用者平面(U平面)操作之管理實體,其可提供 可用於協調不同水平或垂直切片(或多個/組合,或其部分、一者)之操作的管理平面實體。管理實體可使用平直管理架構或階層管理架構。
無線電接取網路之切分可被視為無線電接取網路根據網路之預定垂直市場或水平網路層(或多個/部分層)的區室化。此可被視為由無線電接取網路提供或由其使用之無線資源之間的邏輯分離形式。無線資源之邏輯分離可允許其可被單獨地定義、管理及/或(大體上或特定地)資源化。此分離可提供不同切片不能夠或不被允許彼此影響之能力。同樣,在一些實施例中,出於操作原因,一或多個切片可特定地具備管理另外一或多個切片之能力。
在一些實施例中,網路功能可充分分擔至網路切片,且切片可以獨立模式操作,例如獨立毫米波(mmWave)小型胞元網路及涵蓋範圍外D2D網路。mmWave小型胞元為使用毫米大小無線電波(即較高頻率,例如60GHz)之一個胞元。
在一些實施例中,網路功能可部分分擔至切片,且切片可以非獨立模式操作,例如以錨增強器架構操作,其中錨增強器架構可包含錨胞元,從而提供控制平面及用於維持連接性之行動性錨。在實施例中,錨胞元可為具有廣泛涵蓋範圍之胞元,例如巨型胞元。錨增強器架構可進一步包含增強器胞元,從而提供使用者平面資料分擔。在實施例中,增強器胞元可為小型胞元,且可部署於錨胞元之涵蓋範圍下。自裝置視角,控制平面及使用者平 面可解耦,亦即控制平面可維持於錨胞元處而資料平面可維持於增強器胞元處。
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水平切片及垂直切片可被視為交錯的(即無線電接取網路功能/資源共用於垂直及水平切片中之一些當中的情況),如圖3之圖形300中所說明。因此,圖3展示無線電接取網路(RAN)可如何根據圖1中展示之實施例的替代性(或額外)實施例切分成水平及垂直切片,其中就訊務流及操作而言切片是完全獨立的。圖1之圖形300具有沿著y軸之網路階層302(即所涉及/在使用網路層)及沿著x軸之無線電資源304(即指示使用單獨無線電資源,諸如頻率、時槽等)。在圖1的實例中,垂直切分展示為包含四個垂直切片306。然而,可涉及任何數目個不同市場/使用狀況。選擇用於垂直切片之所展示四個垂直市場/使用狀況為行動寬頻(MBB)110、車輛類型通訊(V2X)120、第一機器類型通訊(MTC-1)130、第二機器類型通訊(MTC-2)140,分別為切片切片#1至切片#4。此等僅為可伺服之使用狀況的例示性選擇。
圖3中亦展示水平切分,在此實例中同樣包含四個水平切片308。所展示四個水平切片為巨型網路層210、微網路層220、裝置對裝置網路層230及個人區域網路(PAN)(例如,可穿戴)網路層240。根據實例,各水平切片含有多個垂直切片之一部分。同樣,各垂直切片含有各水平切片之一部分。如在水平及垂直方向兩者上分離之單獨部分可被稱為切片部分。因此,在圖1的實例中,MBB 垂直切片110包含四個切片部分:巨型網路層部分112;微網路層部分114;D2D網路層部分116;及PAN網路層部分118。類似地,V2X垂直切片120包含四個切片部分:巨型網路層部分122;微網路層部分124;D2D網路層部分126;及PAN網路層部分128。同時,MTC-1垂直切片130包含四個切片部分:巨型網路層部分132;微網路層部分134;D2D網路層部分136;及PAN網路層部分138,且MTC-2垂直切片140包含四個切片部分:巨型網路層部分142;微網路層部分144;D2D網路層部分146;及PAN網路層部分148。
在個人區域網路中,此架構之實例為可屬於專用健康網路之可穿戴健康感測器。個人區域網路層接著可表示水平網路切片。在個人區域網路之涵蓋範圍下運行之健康感測器可屬於垂直網路切片。按照同樣道理,各水平網路切片可包含多個垂直網路切片。各垂直網路切片可具有多個水平網路切片。另一實例為伺服數個不同使用狀況通訊之巨型胞元(即巨型eNB)。同樣地,各垂直切片可含有多個水平切片之部分,例如在V2X網路中,可存在V2I層及V2V層。在另一實例中,行動寬頻(MBB)垂直切片包括巨型、微及裝置對裝置層中之各者中的部分,如所展示。因此,實施例提供根據使用狀況(垂直地)及網路層(水平地)兩者邏輯地劃分由無線電接取網路提供及/或由無線電接取網路使用之無線資源的方式。
通訊及計算正彼此幫助來推動資訊及計算 技術之邊界。在網路側處,計算已用於藉由將計算及儲存移動至邊緣來有助於通訊。在邊緣雲端及邊緣計算情況下,源與目的地之間的通訊鏈路變得較短,藉此改良通訊效率並減少網路中之資訊傳播量。邊緣雲端及計算方案之最佳部署會發生變化。一般規則為,最終裝置愈少支援及/或裝置密度愈高,雲端及計算愈接近網路邊緣。
轉向裝置側處,在裝置自攜帶型裝置進一步大小縮小至可穿戴裝置且使用者對計算之期望繼續增加情況下,吾人預期未來通訊有助於輸送使用者體驗,例如網路節點切出其計算資源之部分以有助於攜帶型裝置處之計算,而攜帶型裝置切出其計算資源之部分以有助於可穿戴裝置處之計算。以此方式,水平地切分網路。所切出計算資源及連接兩端之空中介面形成輸送所要求服務之整合部分。
圖4根據實施例展示可切分無線網路架構中之水平切分的較詳述實例。左側展示傳統3G/4G架構(但僅自RAN向下)。此包含基地台部分410,其包含上游/核心網路側通訊功能412、基地台計算功能414(即基地台中可用之處理資源或其緊密耦合實體)及下游/無線/裝置側通訊功能416(以與由彼基地台伺服之裝置或其他同級基地台(例如在前傳狀況下)等通訊)。亦展示攜帶型部分420(例如,使用者設備或類似裝置),其包含上游及下游通訊資源及本端處理資源之類似組合。在此狀況下,上游通訊鏈路為典型蜂巢式無線通訊鏈路422(例如, OFDM/CDMA/LTE型鏈路)且下游通訊鏈路426諸如為5G無線電接取技術(RAT)(例如,OFDM/CDMA/LTE型鏈路)、諸如5G PAN RAT(尚待建立)之下一代通訊鏈路或當前或下一代其他PAN無線通訊技術,例如藍芽、紫蜂或其類似者。其間為本端計算功能424,亦即攜帶型裝置本端之處理資源。最後,在該實例中,存在可穿戴部分430,其通常僅具有單一上游通訊鏈路432及受限本端處理資源功能434。
圖4之右側展示新提出水平網路切分概念中之一者,特定言之可如何使用實體獲取部分之通訊及處理資源能力「組合」(亦即在其自身之間共用)網路中之上部及下部實體之處理資源。基本功能類似,因此分別表示為項目410'至434'且以類似方式起作用。然而,現在存在水平切片之概念,在此狀況下,較詳細展示圖1之水平切片#1 190及#2 195。在此基本實例中,可穿戴裝置430'能夠藉由使用通訊功能共用處理資料(例如,用以處理之資料及合成經處理資料)來利用攜帶型裝置420'之處理資源424'。類似地,攜帶型裝置420'能夠使用基地台410'之處理資源414'。
現將根據本發明接續網路切分概念之一部分的較詳細描述。在一些實例中,此等功能可提供為新網路功能(NF),在一些狀況下可(例如)藉由使用網路功能虛擬化(NFV)虛擬化該等功能。此等NF及NFV可是切片特定的或操作於多個/所有切片上。所提出無線網路作為整體 (例如,包括核心網路)及特定言之RAN兩者藉由利用新實施之切片識別現將為切片感知的。
網路切分為第五代(5G)無線網路之重要技術能力。藉由網路切分,一個實體無線網路基礎架構可切分為多個邏輯無線網路,各者經架構及最佳化以用於所需垂直應用程式或服務。該等網路切分可使用軟體定義核心網路經由虛擬化技術及在無線電空中介面中經由資源分割及應用定製無線電接取方案來至少部分地實施。切分可藉由橫跨無線電接取網路及攜帶型裝置且橫跨攜帶型裝置至可穿戴裝置應用之虛擬化技術實施。舉例來說,基地台及攜帶型裝置(例如,UE)中的計算資源可水平地切分,且此等水平切片可連同下層裝置(例如,可穿戴式裝置)一起使用,亦即使用其各別較高層裝置(例如,基地台及攜帶型裝置,分別地)整合在一起以形成虛擬計算平台但新5G空中介面經設計以顯著地加強未來攜帶型及可穿戴裝置之計算能力。圖1說明此可能未來網路演進趨勢。
實例實施例提供用於該等未來水平網路切分及實現技術的架構設計。具體來說,實例實施例可包含以下各者:1)水平切分;2)藉由水平切分及計算資源共用的系統架構;及3)實施水平切分及計算資源共用之過程。
計算分擔已經在過去開發。然而,計算分擔之歷史形成已成為應用程式規劃開發的部分,因此執行在作業系統(OS)上及/或處,且此類解決方案並未可擴展,此係因為應用程式規劃係平台能力相關的。此外,不同計 算分區可使得不同應用程式規劃實例。就功率消耗而言,此並不允許針對於最佳平台效能動態或自適應取捨計算及通訊。然而,該等優勢對於所揭示之水平切分實施係可能的。
圖5展示實施水平切分及計算資源共用之裝置系統架構500。主構建組塊可包括超管理器530、數據機及/或基頻上運行之無線電接取技術540、資料容器535及連接裝置(例如,主機及用戶端)之無線電鏈路545。超管理器可為在傳統OS 520及應用程式層510下操作之獨特實體。在圖5中所展示之實例中,主機具有對應超管理器530'及無線電接取技術540'。無線電接取技術540及540'可為任何現有或經開發無線通訊技術,諸如(但不限於)廣域網路(WAN)第四代(4G)無線技術(諸如OFDM/CDMA)或可為個人區域網路(PAN)無線技術,經開發作為第五代(5G)開發過程(亦即,5G PAN RAT)之部分的一些新形式,或可為另一現有PAN無線技術(諸如藍牙、紫蜂或類似者)之當前之未來開發。在任何情況下,所揭示之水平切分概念實際上為不可知的無線電接取技術540及540',只要其可經操作以傳達如所描述之資料容器中的裝置之間的資料。
超管理器位於OS 520下方。超管理器530包含(例如)駐留在不相交行動平台中的主機側530'及用戶端側530。將顯而易見的是,在一些特定實施方案中,主機及用戶端可簡單地看作第一及第二裝置,且可互換,且計算分擔之要求及方向暫時或永久地(持續特定會話之使用 期限)經顛倒。主機可位於啟動應用程式之處。當應用程式計算需求超過用戶端平台之(當前)能力時,或對分流處理主機側可更具成本效益。在此類情形中,OS 520或視情況存在之應用程式510可指示用戶端超管理器530經由OS 520指示用戶端超管理器530採取操作。主機超管理器530'可已經預授權用戶端特殊權限以適應用戶端超管理器530請求及針對用戶端之要求分配主機處之計算及通訊資源。可按需求在平台初始化時間(例如,在配對過程期間)或即時設定此過程。主機超管理器530'及用戶端超管理器530可根據特定會話參數之要求動態地分割用於虛擬化行動計算及通訊平台之計算及通訊資源。當存在可在主機與用戶端之間共用的可執行軟體時,軟體交換經輸送於資料容器(或相同排序/格式之資料容器之新再現,例如第二/較新實例)內部。交換可藉由以下過程實施:1)用戶端將可執行軟體封裝至容器A(第一資料容器)中;2)容器A藉由用戶訊務被多工處理且經由數據機/基頻將5G空中鏈路545更換至主機;3)主機部署容器A及執行;4)主機將執行結果封裝至容器B(第二資料容器)中且經由無線電鏈路將其傳輸回用戶端;及5)用戶端部署容器B及應用執行結果。
通訊層(數據機及/或基頻)可在不處理的情況下按資料塊處理資料容器。超管理器530/530'與無線電 鏈路控制之間的交互可應用以下兩個選項:1)超管理器明確地用訊號發送指示通訊要求之無線電鏈路。空中鏈路控制隨後分配適當之通道、無線電接取方案以基於要求傳輸容器;及2)超管理器相應地指出數據機層容器之標頭以相應地解碼及匹配至通道及無線電接取方案。
在各種實施例中,超管理器可引導數據機/基頻之操作。在其他實施例中,超管理器及數據機/基頻為對等機,在此情況下在超管理器與數據機/基頻之間可存在訊號交換過程以判定會話參數及類似者。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RAN控制實體可為任何電路、邏輯或適用於且經配置以執行所揭示之方法及控制功能的電路。術語「邏輯」、「電路(circuit)」及「電路(circuitry)」可指以下各者之部分或包括以下各者: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電子電路、執行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規劃之處理器(共用、專用或群組)及/或記憶體(共用、專用或群組)、組合邏輯電路及/或提供所描述功能之其他合適硬體組件。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路可以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模組來實施,或與電路相關聯之功能可由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模組來實施。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路可包括至少部分以硬體可操作之邏輯。
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可實施成使用任何經合適組配之硬體及/或軟體的系統。圖6根據實施例說明對一個實施例電子裝置600之實例組件(例如,RAN控制實 體或UE之實施)。在實施例中,電子裝置600可為以下各者、實施以下各者、併入至以下各者中,或者為或以下各者之部分:使用者設備(UE)、諸如演進型NodeB(eNB)之基地台(BS)、RAN控制器或能夠及經配置以執行所揭示之RAN切分方法及功能之一些其他電子裝置或網路實體。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600可包括應用程式電路610、諸如基頻電路620之控制電路、射頻(RF)電路630、前端模組(FEM)電路640及一或多個天線650,至少如所展示的耦接至一起。
應用程式電路610可包括一或多個應用程式處理器。舉例來說,應用程式電路610可包括諸如(但不限於)一或多個單核心或多核心處理器之電路。處理器可包括任何組合之通用處理器及專用處理器(例如,圖形處理器、應用程式處理器等)。該等處理器可與記憶體/儲存器耦接及/或可包括記憶體/儲存器,且可經組配以執行儲存於記憶體/儲存器中之指令以使得各種應用程式及/或作業系統能夠在系統上運行。
基頻電路620可包括諸如(但不限於)一或多個單核心或多核心處理器之電路。基頻電路620可包括一或多個基頻處理器及/或控制邏輯以處理接收自RF電路630之接收訊號路徑的基頻訊號以產生用於RF電路630之傳輸訊號路徑的基頻訊號。基頻處理電路620可與應用程式電路610介接從而產生並處理基頻訊號並用於控制RF電路630的操作。舉例來說,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620 可包括第二代(2G)基頻處理器621、第三代(3G)基頻處理器622、第四代(4G)基頻處理器623及/或用於其他現有諸代、開發中或未來待開發之諸代(例如,第五代(5G)、6G等)之其他基頻處理器624。基頻電路620(例如,基頻處理器621至624中之一或多者)可處理使得能夠經由RF電路630與一或多個無線電網路通訊的各種無線電控制功能。無線電控制功能可包括(但不限於)訊號調變/解調、編碼/解碼、射頻移位等。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620之調變/解調變電路可包括快速傅里葉變換(FFT)、預編碼及/或群集映射/解映射功能性。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620之編碼/解碼電路可包括卷積、咬尾卷積、渦輪碼、維特比及/或低密度同位檢查(LDPC)編碼器/解碼器功能性。調變/解調及編碼器/解碼器功能性之實施例不限於此等實例,且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包括其他合適功能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620可包括協定堆疊之要素,諸如包括(例如)以下各者之演進型通用地面無線電接取網路(EUTRAN)協定的要素:實體(PHY)、媒體接取控制(MAC)、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封包資料聚合協定(PDCP)及/或無線電資源控制(RRC)要素。基頻電路620之中央處理單元(CPU)626可經組配以運行用於傳訊PHY、MAC、RLC、PDCP及/或RRC層的協定堆疊之要素。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可包括一或多個音訊數位訊號處理器(DSP)627。音訊DSP 627可包括用於壓縮/解壓縮及回波消除之元件,且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包括其他 適合之處理元件。
基頻電路620可進一步包括記憶體/儲存器625。記憶體/儲存器625可用於負載及儲存用於由基頻電路620之處理器執行之操作的資料及/或指令。用於一個實施例之記憶體/儲存器可包括合適依電性記憶體及/或非依電性記憶體之任何組合。記憶體/儲存器625可包括任何組合之各種層級之記憶體/儲存器,包括(但不限於)具有嵌入軟體指令(例如,韌體)之唯讀記憶體(ROM)、隨機接取記憶體(例如,動態隨機接取記憶體(DRAM))、快取記憶體、緩衝器等。記憶體/儲存器625可共用於各種處理器當中或專用於特定處理器。
基頻電路之組件可適合地組合於單一晶片、單一晶片組中,或在一些實施例中安置於同一電路板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620及應用程式電路610之構成組件中的一些或所有可一起實施於(諸如)系統單晶片(SOC)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620可提供與一或多個無線電技術相容之通訊。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620可支援與演進型通用地面無線電接取網路(EUTRAN)及/或其他無線都會區域網路(WMAN)、無線區域網路(WLAN)、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PAN)之通訊。基頻電路620經組配以支援多於一個無線協定之無線電通訊的實施例可被稱作多模式基頻電路。
RF電路620可使得能夠使用經調變電磁波 輻射經由非固體媒體與無線網路通訊。在各種實施例中,RF電路630可包括交換器、濾波器、放大器等以促進與無線網路之通訊。RF電路630可包括接收訊號路徑,其可包括電路以降頻轉換接收自FEM電路640之RF訊號且並將該等基頻訊號提供至基頻電路620。RF電路630亦可包括傳輸訊號路徑,傳輸訊號路徑可包括電路以增頻轉換由基頻電路620提供之基頻訊號,且將RF輸出訊號提供至FEM電路640以供傳輸。
在一些實施例中,RF電路630可包括接收訊號路徑及傳輸訊號路徑。RF電路630之接收訊號路徑可包括混頻器電路631、放大器電路632及濾波器電路633。RF電路630之傳輸訊號路徑可包括濾波器電路633及混頻器電路631。RF電路630亦可包括合成器電路634,該合成器電路用於合成頻率以供接收訊號路徑及傳輸訊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631使用。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訊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631可經組配以基於由合成器電路634提供之合成後頻率而降頻轉換接收自FEM電路640之RF訊號。放大器電路632可經組配以放大經降頻轉換之訊號,且濾波器電路633可為經組配以自經降頻轉換訊號移除不合需要之訊號從而產生輸出基頻訊號的低通濾波器(LPF)或帶通濾波器(BPF)。輸出基頻訊號可經提供至基頻電路620以供進一步處理。在一些實施例中,輸出基頻訊號可為零頻率基頻訊號,但此並非要求。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訊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631可包含被動式混頻器,但實施例之範 疇就此而言並不受限。
在一些實施例中,傳輸訊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631可經組配以基於由合成器電路634提供之經合成頻率增頻轉換輸入基頻訊號,以產生用於FEM電路640的RF輸出訊號。基頻訊號可由基頻電路620提供且可由濾波器電路633進行濾波。濾波器電路633可包括低通濾波器(LPF),但實施例之範疇就此而言不受限制。
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訊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631及傳輸訊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631可包括兩個或多於兩個混頻器,且可經配置以分別用於四相降頻轉換及/或增頻轉換。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訊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631及傳輸訊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631可包括兩個或多於兩個混頻器,且可經配置以用於影像抑制(例如,哈特立(Hartley)影像抑制)。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訊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631及混頻器電路631可經配置以分別用於直接降頻轉換及/或直接增頻轉換。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訊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631及傳輸訊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631可經組配以用於超外差式操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輸出基頻訊號及輸入基頻訊號可為類比基頻訊號,但實施例之範疇就此而言並不受限。在一些替代實施例中,輸出基頻訊號及輸入基頻訊號可為數位基頻訊號。在此等替代實施例中,RF電路630可包括類比/數位轉換器(ADC)及數位/類比轉換器(DAC)電路,且基頻電路620可包括數位基頻介面以與RF電路630 通訊。
在一些雙模式實施例中,可提供單獨無線電IC電路以用於處理每一頻譜之訊號,但實施例之範疇就此而言並不受限。
在一些實施例中,合成器電路634可為分率N合成器或分率N/N+1合成器,但實施例之範疇就此而言不受限制,此是由於其他類型之頻率合成器可為合適的。舉例來說,合成器電路634可為△-δ合成器、頻率倍增器,或包含具有除法器之鎖相迴路的合成器。
合成器電路634可經組配以基於頻率輸入及除法器控制輸入而合成輸出頻率以供RF電路630之混頻器電路631使用。在一些實施例中,合成器電路634可為分率N/N+1合成器。
在一些實施例中,頻率輸出可由壓控振盪器(VCO)提供,儘管其並非為一要求。除法器控制輸入可由基頻電路620或應用程式處理器610視所要輸出頻率來提供。在一些實施例中,除法器控制輸入(例如,N)可基於由應用程式處理器610指示之通道自查閱表確定。
RF電路630之合成器電路634可包括除法器、延遲鎖定迴路(DLL)、多工器及相位累加器。在一些實施例中,除法器可為雙模數除法器(DMD),且相位累加器可為數位相位累加器(DPA)。在一些實施例中,DMD可經組配以將輸入訊號除以N或N+1(例如,基於進位輸出)以提供分率分頻比。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DLL可包括一 組級聯可調諧延遲元件、相位偵測器、電荷泵及D型正反器。在此等實施例中,延遲元件可經組配以將VCO時段分成Nd個相等相位封包,其中Nd為延遲線中之延遲元件的數目。以此方式,DLL提供負回饋以有助於確保經由延遲線之總延遲為一個VCO循環。
在一些實施例中,合成器電路634可經組配以產生載波頻率作為輸出頻率,而在其他實施例中,輸出頻率可為載波頻率之倍數(例如,兩倍之載波頻率、四倍之載波頻率)且結合正交產生器及分頻器電路使用以產生在載波頻率下相對於彼此具有多個不同相位之多個訊號。在一些實施例中,輸出頻率可為LO頻率(fLO)。在一些實施例中,RF電路630可包括IQ/極性轉換器。
FEM電路系統640可包括接收訊號路徑,接收訊號路徑可包括經組配以進行以下操作之電路系統:對接收自一或多個天線650之RF訊號進行操作、放大所接收訊號且提供所接收訊號之放大版本至RF電路系統630以供進一步處理。FEM電路640亦可包括傳輸訊號路徑,其可包括經組配以放大由RF電路630提供之用於傳輸之訊號以供一或多個天線650中之一或多者傳輸的電路。
在一些實施例中,FEM電路640可包括用以在傳輸模式操作與接收模式操作之間切換之TX/RX交換器。FEM電路可包括接收訊號路徑及傳輸訊號路徑。FEM電路之接收訊號路徑可包括低雜訊放大器(LNA)以放大所接收RF訊號,並提供經放大所接收RF訊號作為輸出(例 如,至RF電路630)。FEM電路640之傳輸訊號路徑可包括功率放大器(PA)以放大輸入RF訊號(例如,由RF電路630提供),及一或多個濾波器以產生RF訊號以供後續傳輸(例如,由一或多個天線650中之一或多者進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600可包括額外元件,諸如記憶體/儲存器、顯示器、攝影機、感測器及/或輸入/輸出(I/O)介面。
在一些實施例中,圖6之電子裝置可經組配以執行如本文中所描述之一或多個程序、技術及/或方法或其部分。
圖7及圖8展示可根據本發明(例如藉由主機或用戶端裝置)執行之無線網路中之通訊的實例方法。
圖7之實例方法700可包含自用戶端經由無線電鏈路接收或使得接收包括可執行軟體之第一容器(710)、解碼或使得解碼第一容器以獲得可執行軟體(720)及執行或使得執行可執行軟體以獲得執行輸出(730)。該方法可進一步包含產生包括執行輸出之第二容器(740),及多工處理具有待經由無線電鏈路傳輸之網路資料的第二容器(750)。最後,該方法可進一步包含經由無線電鏈路將包括執行輸出之第二容器傳輸或使得傳輸至用戶端,其中用戶端將應用執行輸出(760)。
圖8之實例方法800可包含產生包括可執行軟體之第一容器(810),及多工處理具有待經由無線電鏈路傳輸之網路資料的第一容器(820)。該方法可進一步包含經 由無線電鏈路將經多工處理之第一容器及網路資料傳輸或使得傳輸至主機(830),且隨後經由無線電鏈路接收或使得接收包括執行輸出之第二容器,其中執行輸出為可執行軟體之執行結果(840)。最後,該方法可進一步包含應用或使得應用執行輸出(850)。
圖9及圖10展示如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例如,如主機或用戶端)可在無線網路中執行之實例方法。
在圖9之實例方法900中,用於無線網路內操作之第一無線網路裝置中的裝置可接收源自第二無線網路裝置之至少一個通訊,或將至少一個通訊傳輸至第二無線網路裝置。該方法可進一步包含將包括提供用於第一裝置之可執行程式碼之至少一部分的資料容器(910),將資料容器連同待自第一裝置傳輸之其他資料傳輸至第二裝置(920)。該方法可進一步包含自第二裝置接收資料容器之經處理版本,該經處理版本含有用於第一裝置之可執行程式碼的執行形式(930)及在第一裝置中使用可執行程式碼之執行形式(940)。
在圖10之實例方法1000中,用於無線網路內操作之第一無線網路裝置中的裝置可接收源自第二無線網路裝置之至少一個通訊,或將至少一個通訊傳輸至第二無線網路裝置。該方法可進一步包含接收包括用於第一裝置之可執行程式碼的至少一部分之資料容器連同待自第一裝置傳輸至第二裝置之其他資料(1010)、處理包括用於第一裝置之可執行程式碼的至少一部分之資料容器(1020),及 將資料容器之經處理版本自第二裝置傳輸至第一裝置,該經處理版本含有用於第一裝置之可執行程式碼的執行形式(1030)。
圖11為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說明能夠自機器可讀或電腦可讀媒體(例如,機器可讀儲存媒體)讀取指令及執行本文中所論述之方法中任何一或多者的組件之方塊圖。具體而言,圖11展示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或處理器核心)1110、一或多個記憶體/儲存裝置1120及一或多個通訊資源1130(其中之各者經由匯流排1140以通訊方式耦合)之硬體資源1100的圖解表示。
處理器1110(例如,中央處理單元(CPU)、精簡指令集計算(RISC)處理器、複雜指令集計算(CISC)處理器、圖形處理單元(GPU)、諸如基頻處理器之數位訊號處理器(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射頻積體電路(RFIC)、另一處理器或其任何合適組合)可包括(例如)處理器1112及處理器1114。記憶體/儲存裝置1120可包括主記憶體、磁碟儲存器或其任何合適組合。
通訊資源1130可包括互連及/或網路介面組件或其他合適裝置以經由網路1108與一或多個周邊裝置1104及/或一或多個資料庫1106通訊。舉例來說,通訊資源1130可包括有線通訊組件(例如,用於經由通用串列匯流排(USB)耦合)、蜂巢式通訊組件、近場通訊(NFC)組件、Bluetooth®組件(例如,Bluetooth®低能量)、Wi-Fi®組件及其他通訊組件。
指令1150可包含軟體、規劃、應用、小程序、應用程式或用於使得至少處理器1110中之任一者執行本文中所論述之方法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其他可執行程式碼。指令1150可完全或部分駐留於處理器1110(例如,處理器之快取記憶體內)、記憶體/儲存裝置1120或其任何合適之組合中的至少一者內。此外,指令1150之任何部分可自周邊裝置1104及/或資料庫1106之任何組合傳送至硬體資源1100。因此,處理器1110之記憶體、記憶體/儲存裝置1120、周邊裝置1104及資料庫1106為電腦可讀及機器可讀媒體之實例。
可根據以任何及所有排列共同及各自採用的以下實例中之任一者實現實施例:
實例1可包括用於水平計算資源切分之系統以用於共用及計算分擔。
實例2可包括實例1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之系統,其中超管理器在計算平台上運行、無線電接取技術(RAT)在數據機電路上運行、無線電鏈路連接用戶端及主機處之數據機電路及容器連接用戶端及主機處之計算平台。
實例3可包括實例1至2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系統,其中超管理器位於作業系統(OS)下方。
實例4可包括實例1至3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系統,其中超管理器包含駐 留於不相交行動平台中之主機及用戶端。
實例5可包括實例1至4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系統,其中主機位於啟動應用程式之處。
實例6可包括實例1至5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系統,其中當應用程式計算需求超過用戶端之平台能力或超出所需分擔臨限值時,OS或視情況存在之應用程式經由OS指示超管理器內之用戶端以指示超管理器內之用戶端採取所需操作。
實例7可包括實例1至6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系統,其中主機超管理器具有預授權權限以適應超管理器內之用戶端請求及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其中按需求在平台初始化時間(諸如在配對過程期間)或即時設定用於請求及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之程序。
實例8可包括實例1至7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系統,其中超管理器內之主機及超管理器內之用戶端動態地分割虛擬化行動計算及通訊平台之計算及通訊資源。
實例9可包括實例1至8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系統,其中當存在待於主機與用戶端之間共用之可執行軟體時,可執行軟體之交換進行或輸送在容器內部。
實例10可包括實例1至9及/或本文中之一些 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系統,其中交換藉由以下操作實施:藉由用戶端將可執行軟體封裝至第一容器中;藉由用戶端多工處理具有使用者訊務之第一容器;藉由用戶端經由無線電鏈路將經多工處理之第一容器及用戶訊務交換至經由數據機電路之主機;藉由主機部署及執行第一容器;藉由主機將執行結果封裝至第二容器中;藉由主機經由無線電鏈路將執行結果傳輸至用戶端;及藉由用戶端部署第二容器以應用執行結果。
實例11可包括實例1至10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系統,其中通訊層包括數據機電路將第一容器視為未進行處理之資料塊且將第二容器視為未進行處理之資料塊。
實例12可包括實例1至11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系統,其中超管理器與無線電鏈路控制之間的交互可包括以下各者中的一或多者:藉由超管理器將指示通訊要求之明確訊號提供至無線電鏈路,其中無線電鏈路控制分配適當之通道及無線電接取方案以基於通訊要求傳輸第一容器及/或第二容器;及/或藉由超管理器提供第一容器及/或第二容器之標頭以因此供數據機電路解碼及匹配第一容器及/或第二容器與通道及無線電接取方案。
實例13可包括實例12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之系統,其中超管理器引導引導數據機電路之操作。
實例14可包括實例12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 他實例之系統,其中超管理器及數據機電路為對等機,且其中超管理器與數據機電路之間的訊號交換過程將發生。
實例15可包括待由用戶端執行之方法,方法包含:產生包括可執行軟體之第一容器;多工處理具有待經由無線電鏈路傳輸之網路資料的第一容器;經由無線電鏈路將經多工處理之第一容器及網路資料傳輸或使得傳輸至主機,經由無線電鏈路接收或使得接收包括執行輸出之第二容器,其中執行輸出為可執行軟體之執行結果;應用或使得應用執行輸出。
實例16可包括實例15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之方法,其中主機將自第一容器獲得可執行軟體、執行可執行軟體以獲得執行輸出及產生包括執行輸出之第二容器。
實例17可包括實例15至16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一者之方法,其中用戶端及主機位於超管理器中,其中超管理器駐留在不相交行動平台中。
實例18可包括實例15至17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一者之方法,其中主機位於啟動應用程式之處。
實例19可包括實例15至18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一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經由用戶端之超管理器(「用戶端超管理器」)接收或使得接收指令以在應用程式之計算要求超過用戶端之平台能力或基於一或多個其他標準時採取所需(例如,指定)操作。
實例20可包括實例15至19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一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藉由用戶端之超管理器傳輸或使得傳輸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之請求,其中包括主機之超管理器之一部分具有授權以適應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之用戶端超管理器請求。
實例21可包括實例20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之方法,其中按要求在平台初始化期間或即時設定包括分配及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之請求之程序。
實例22可包括實例21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之方法,其中用戶端安置於可穿戴用戶設備(UE)中且主機安置於攜帶型UE中,且其中平台初始化將發生在可穿戴UE與攜帶型UE之間的配對過程期間。
實例23可包括實例15至22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方法,其中主機超管理器及用戶端超管理器動態地分割用於虛擬化行動計算及通訊平台之計算及通訊資源。
實例24可包括實例15至23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方法,其中超管理器明確地發訊號給基頻電路及/或射頻(RF)電路指示通訊要求,其中基頻電路及/或RF電路將控制適當之通道及無線電接取方案之分配以傳輸第一容器。
實例25可包括實例15至23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方法,其中超管理器將提供用於基頻電路之第一容器之標頭以解碼及匹配第一容器 至對應通道及無線電接取方案。
實例26可包括實例15至25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方法,其中超管理器將引導基頻電路之一或多個操作。
實例27可包括實例15至25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方法,其中超管理器及基頻電路為將執行用於傳輸第一容器及/或接收第二容器之訊號交換程序的對等機。
實例28可包括實例15至21及23至27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一者之方法,其中用戶端安置於攜帶型UE中且主機安置於演進型NodeB(eNB)中,或其中用戶端安置於可穿戴用戶設備(UE)中且主機安置於攜帶型UE中。
實例29可包括待由主機執行之方法,方法包含:經由無線電鏈路自用戶端接收或使得接收包括可執行軟體之第一容器;解碼或使得解碼第一容器以獲得可執行軟體;執行或使得執行可執行軟體以獲得執行輸出;產生包括執行輸出之第二容器;多工處理具有待經由無線電鏈路傳輸之網路資料的第二容器;經由無線電鏈路將包括執行輸出之第二容器傳輸或使得傳輸至用戶端,其中用戶端將應用執行輸出。
實例30可包括實例29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之方法,其中,其中用戶端將產生第一容器,及多工處理具有待經由無線電鏈路傳輸之其他網路資料的第一 容器。
實例31可包括實例29至30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一者之方法,其中用戶端及主機位於超管理器中,其中超管理器駐留在不相交行動平台中。
實例32可包括實例29至31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一者之方法,其中主機位於啟動應用程式之處。
實例33可包括實例29至32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一者之方法,其中用戶端或作業系統(OS)之應用程式將指令提供至用戶端之超管理器(「用戶端超管理器」)以在應用程式之計算要求超過用戶端之平台能力或基於一或多個其他標準時採取所需(例如,指定)操作。
實例34可包括實例29至33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一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自用戶端超管理器接收或使得接收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之請求,其中包括主機之超管理器(「主機超管理器」)之一部分包括授權以適應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之用戶端超管理器請求;及根據請求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
實例35可包括實例34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之方法,其中按要求在平台初始化期間或即時設定包括分配及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之請求之程序。
實例36可包括實例35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之方法,其中用戶端安置於可穿戴用戶設備(UE) 中且主機安置於攜帶型UE中,且其中平台初始化將發生在可穿戴UE與攜帶型UE之間的配對過程期間。
實例37可包括實例29至36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方法,其中主機超管理器及用戶端超管理器動態地分割用於虛擬化行動計算及通訊平台之計算及通訊資源。
實例38可包括實例29至37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方法,其中超管理器明確地發訊號給基頻電路及/或射頻(RF)電路指示通訊要求,其中基頻電路及/或RF電路將控制適當之通道及無線電接取方案之分配以傳輸第一容器。
實例39可包括實例29至37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方法,其中超管理器將提供用於基頻電路之第一容器之標頭以解碼及匹配第一容器至對應通道及無線電接取方案。
實例40可包括實例29至39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方法,其中超管理器將引導基頻電路之一或多個操作。
實例41可包括實例29至39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方法,其中超管理器及基頻電路為將執行用於傳輸第一容器及/或接收第二容器之訊號交換程序的對等機。
實例42可包括實例29至35及37至41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一者之方法,其中用戶端安置 於攜帶型UE中且主機安置於演進型NodeB(eNB)中,或其中用戶端安置於可穿戴用戶設備(UE)中且主機安置於攜帶型UE中。
實例43可包括待於用戶端中或由用戶端實施之設備,設備包含:應用程式電路以產生包括可執行軟體之第一容器;及多工處理具有待經由無線電鏈路傳輸之網路資料的第一容器;基頻電路以控制射頻(RF)電路以經由無線電鏈路將經多工處理之第一容器及網路資料傳輸至主機;及經由無線電鏈路接收包括執行輸出之第二容器,其中執行輸出為可執行軟體之執行結果,且其中應用程式電路將該執行輸出。
實例44可包括實例43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之設備,其中主機將自第一容器獲得可執行軟體、執行可執行軟體以獲得執行輸出及產生包括執行輸出之第二容器。
實例45可包括實例43至44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一者之設備,其中用戶端及主機位於超管理器中,其中超管理器駐留在不相交行動平台中。
實例46可包括實例43至45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一者之設備,其中主機位於啟動應用程式之處。
實例47可包括實例43至46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一者之設備,其中基頻電路將控制RF電路及/或應用程式電路將接收指令以在應用程式之計算 要求超過用戶端之平台能力或基於一或多個其他標準時採取所需操作。
實例48可包括實例43至47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一者之設備,其中用戶端超管理器將提供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之請求,其中主機之超管理器(「主機超管理器」)具有授權以適應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之用戶端超管理器請求。
實例49可包括實例48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之設備,其中按要求在平台初始化期間或即時設定包括分配及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之請求之程序。
實例50可包括實例49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之設備,其中用戶端安置於可穿戴用戶設備(UE)中且主機安置於攜帶型UE中,且其中平台初始化將發生在可穿戴UE與攜帶型UE之間的配對過程期間。
實例51可包括實例43至50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設備,其中主機超管理器及用戶端超管理器動態地分割用於虛擬化行動計算及通訊平台之計算及通訊資源。
實例52可包括實例43至51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設備,其中超管理器將明確地發訊號給基頻電路及/或RF電路以指示通訊要求,其中基頻電路及/或RF電路將控制適當之通道及無線電接取方案之分配以傳輸第一容器。
實例53可包括實例43至51及/或本文中之一 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設備,其中超管理器將提供用於基頻電路之第一容器之標頭以解碼及匹配第一容器至對應通道及無線電接取方案。
實例54可包括實例43至53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設備,其中超管理器將引導基頻電路之一或多個操作。
實例55可包括實例43至53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設備,其中超管理器及基頻電路為將執行用於傳輸第一容器及/或接收第二容器之訊號交換程序的對等機。
實例56可包括實例43至49及51至55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一者之設備,其中用戶端安置於攜帶型UE中且主機安置於演進型NodeB(eNB)中,或其中用戶端安置於可穿戴用戶設備(UE)中且主機安置於攜帶型UE中。
實例57可包括待於主機中或由主機實施之設備,設備包含:射頻(RF)電路以經由無線電鏈路自用戶端接收包括可執行軟體之第一容器;基頻電路以解碼第一容器以獲得可執行軟體;及應用程式電路或基頻電路以執行可執行軟體以獲得執行輸出;產生包括執行輸出之第二容器;及多工處理具有待經由無線電鏈路傳輸之網路資料的第二容器,其中RF電路將經由無線電鏈路將包括執行輸出之第二容器傳輸至用戶端,其中用戶端將應用執行輸出。
實例58可包括實例57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 他實例之設備,其中,其中用戶端將產生第一容器,及多工處理具有待經由無線電鏈路傳輸之其他網路資料的第一容器。
實例59可包括實例57至58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一者之設備,其中用戶端及主機位於超管理器中,其中超管理器駐留在不相交行動平台中。
實例60可包括實例57至59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一者之設備,其中主機位於啟動應用程式之處。
實例61可包括實例57至60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一者之設備,其中包括包括用戶端之超管理器(「用戶端超管理器」)之一部分的應用程式或作業系統(OS)將提供指令以在應用程式之計算要求超過用戶端之平台能力或基於一或多個其他標準時採取所需操作。
實例62可包括實例57至61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一者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自用戶端超管理器接收或使得接收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之請求,其中包括主機之超管理器(「主機超管理器」)之一部分包括授權以適應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之用戶端超管理器請求;及根據請求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
實例63可包括實例62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之設備,其中按要求在平台初始化期間或即時設定包括分配及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之請求之程序。
實例64可包括實例63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 他實例之設備,其中用戶端安置於可穿戴用戶設備(UE)中且主機安置於攜帶型UE中,且其中平台初始化將發生在可穿戴UE與攜帶型UE之間的配對過程期間。
實例65可包括實例57至64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設備,其中主機超管理器及用戶端超管理器動態地分割用於虛擬化行動計算及通訊平台之計算及通訊資源。
實例66可包括實例57至65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設備,其中超管理器將明確地發訊號給基頻電路及/或射頻(RF)電路指示通訊要求,其中基頻電路及/或RF電路將控制適當之通道及無線電接取方案之分配以傳輸第一容器。
實例67可包括實例57至65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設備,其中超管理器將提供用於基頻電路之第一容器之標頭以解碼及匹配第一容器至對應通道及無線電接取方案。
實例68可包括實例57至67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設備,其中超管理器將引導基頻電路之一或多個操作。
實例69可包括實例57至67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設備,其中超管理器及基頻電路為將執行用於傳輸第一容器及/或接收第二容器之訊號交換程序的對等機。
實例70可包括實例57至63及65至69及/或本 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一者之設備,其中用戶端安置於攜帶型UE中且主機安置於演進型NodeB(eNB)中,或其中用戶端安置於可穿戴用戶設備(UE)中且主機安置於攜帶型UE中。
實例71可包括用於在無線網路內操作之第一無線網路裝置中的裝置,其包含:射頻(RF)(RF)電路以接收源自第二無線網路裝置之至少一個通訊或將至少一個通訊傳輸至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及電路以:提供包括用於第一裝置之可執行程式碼之至少一部分的資料容器;將資料容器連同待自第一裝置傳輸之其他資料傳輸至第二裝置;自第二裝置接收資料容器之經處理版本,經處理版本含有用於第一裝置之可執行程式碼之執行形式;在第一裝置中使用可執行程式碼之執行形式。
實例72可包括用於在無線網路內操作之第一無線網路裝置中的裝置,其包含:射頻(RF)電路以接收源自第二無線網路裝置之至少一個通訊或將至少一個通訊傳輸至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及電路以:接收包括用於第一裝置之可執行程式碼的至少一部分之資料容器連同待自第一裝置傳輸至第二裝置之其他資料;處理包括用於第一裝置之可執行程式碼的至少一部分之資料容器;將資料容器之經處理版本自第二裝置傳輸至第一裝置,經處理版本含有用於第一裝置之可執行程式碼之執行形式。
實例73可包括實例71至72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裝置,其中提供資料容 器、傳輸資料容器或接收資料容器之經處理版本為將資料容器視作待傳輸或接收之資料塊之透明程序。
實例74可包括實例71至73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裝置,其中電路進一步將通訊需求指示給第一或第二裝置。
實例75可包括實例71至74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裝置,其中第一裝置及第二裝置為使用訊號交換協定以引導由第一裝置及第二裝置中的每一者執行之操作的對等機。
實例76可包括實例71至75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裝置,其中電路包含超管理器。
實例77可包括實例71至76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裝置,其中超管理器將該數據機之操作以傳輸或接收資料容器,及/或傳輸或接收經處理資料容器。
實例78可包括實例71至77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裝置,其中超管理器將提供關於資料容器之標頭,其中標頭可由數據機解碼且含有指示數據機哪一通道及無線電接取方案在使用中或待用於傳輸及/或接收資料容器或經處理資料容器的資料。
實例79可包括實例71至78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裝置,其中超管理器將在傳輸或接收資料容器或傳輸或接收經處理資料容器之前發 訊號給無線電鏈路指示通訊需求。
實例80可包括實例79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之裝置,其中空中鏈路控制實體將分配適於根據通訊需求傳輸或接收資料容器或經處理資料容器之通道、無線電接取方案或另一無線通訊參數。
實例81可包括實例71至80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裝置,其中傳輸或接收資料容器連同待自第一裝置至第二裝置傳輸或接收之其他資料進一步包含多工處理具有待自第一裝置傳輸至第二裝置之其他資料的資料。
實例82可包括實例71至81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裝置,其中電路將提供關於資料容器之標頭,其中標頭可由數據機解碼且含有指示數據機哪一通道及無線電接取方案在使用中或待使用之資料。
實例83可包括實例71至82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裝置,其中用於第一裝置之可執行程式碼為已由第一裝置感測到之資料或可由第一裝置使用之資料,但其中第一裝置並不具有,或當前並不具有充足處理資源來處理資料或在資料與第一裝置有關之時段內處理資料。
實例84可包括實例71至83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裝置,其中資料容器為可在無線網路中的裝置之間傳輸的經封包化資料結構。
實例85可包括實例71至84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裝置,其中第一裝置及第二裝置駐留在具有不同處理能力之處理資源的設備中,或包含該設備。
實例86可包括實例71至85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裝置,其中第一裝置及第二裝置駐留在具有實質上相同處理能力之處理資源的設備中,或包含該設備。
實例87可包括實例75至86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裝置,其中超管理器為邏輯上位於各別第一或第二裝置之作業系統(OS)以下之函式。
實例88可包括實例71至87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裝置,其中第一裝置可定義為在無線網路中操作之裝置,且其中將利用資料容器之應用程式首先啟動或當前正在執行。
實例89可包括實例71至88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裝置,其中當利用資料容器之應用程式需要超過第一裝置之當前能力的資料處理資源時OS發起使用裝置之間的資料容器,其中利用資料容器之應用程式首先啟動或當前正在執行。
實例90可包括實例75至89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裝置,其中超管理器具有對第二裝置之處理資源之預授權接取。
實例91可包括實例90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 實例之裝置,其中預授權發生在無線網路設定、無線網路接通、裝置設定、裝置接通、裝置配對至無線網路時或使用預授權之前的任何時間點。
實例92可包括實例76至90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裝置,其中超管理器將請求授權以接取作為各資料容器之傳輸之部分的第二裝置之處理資源。
實例93可包括實例71至92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裝置,其中第一裝置包含主機裝置且第二裝置包含用戶端裝置,或第一裝置包含用戶端裝置且第二裝置包含主機裝置。
實例94可包括實例71至93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裝置,其中第一裝置中之超管理器及第二裝置中之超管理器協商及動態地分割分別可用於第一及第二裝置中的計算資源,且將第一及第二裝置之經分割計算資源提供至水平網路切片。
實例95可包括實例71至94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裝置,其中第一或第二裝置可經操作以提供無線網路之水平網路切分。
實例96可包括實例71至95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裝置,其中資料容器為第一資料容器且經處理資料容器為第二資料容器,其中第一資料容器在格式上類似於第一資料容器,但其中含於第一資料容器中之資料在執行之前為可執行程式碼且含於第二資 料容器中在資料在執行之後為可執行資料之執行形式。
實例97可包括可在無線通訊網路中操作之基地台(BS)設備,該設備包含:射頻(RF)電路以接收源自無線網路裝置之至少一個通訊或將至少一個通訊傳輸至無線網路裝置;及包含用於執行方法實例15至28、29至42或本文所描述之任何其他方法或程序中之任何一或多者的裝置或模組之裝置;或實例1至14、43至56、57至70、71至96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裝置,或本文所描述之任何其他裝置。
實例98可包括可在無線通訊網路中操作之使用者設備(UE)設備,該設備包含:射頻(RF)電路以接收或傳輸至無線通訊網路中之另一裝置的至少一個通訊;及包含用於執行方法實例15至28、29至42或本文所描述之任何其他方法或程序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裝置或模組的裝置;或實例1至14、43至56、57至70、71至96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裝置,或本文所描述之任何其他裝置。
實例99可包括包含用以執行實例15至28、29至42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中所描述之或與其相關之方法之一或多個元件或本文所描述之任何其他方法或程序的裝置的設備。
實例100可包括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媒體,該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媒體包含指令以使得電子裝置在藉由電子裝置之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指令時執行實例15至28、29至42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中所描述之或與其相關的方法之 一或多個元件或本文所描述之任何其他方法或過程,或提供根據實例1至14、43至56、57至70、71至96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設備或裝置或本文所描述之任何其他裝置的功能性。
實例101可包括包含邏輯、模組及/或電路之設備以執行實例15至28、29至42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中所描述之或與其相關的方法之一或多個元件或本文所描述之任何其他方法或程序。
實例102可包括設備,該設備包含:包含指令之一或多個處理器及一或多個計算機可讀媒體,該等指令在由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實例15至28、29至42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方法或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其他方法或程序。
實例103可包括如本文中所展示及所描述之無線網路中之通訊的方法。
實例104可包括用於提供如本文中所展示及所描述之無線通訊的系統。
實例105可包括用於提供如本文中所展示及所描述之無線通訊的裝置。
實例106可包括實現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網路切分的裝置,其包含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任何組合或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部分。
實例107可包括無線電接取網路,其包含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任何組合或本文中所描 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部分。
實例108可包括用於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裝置,其包含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任何組合或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部分。
通訊之實例使用狀況/類型可包括:無線/行動寬頻(MBB)通訊;極限行動寬頻(E-MBB)通訊;諸如行業控制通訊、機器對機器通訊(MTC/MTC1)之即時使用狀況;非即時使用狀況,諸如物聯網(IoT)感測器通訊或大規模機器對機器通訊(M-MTC/MTC2);超可靠機器對機器通訊(U-MTC);行動邊緣雲端,例如快取通訊;車輛對車輛(V2V)通訊;車輛對基礎結構(V2I)通訊;車輛對任何事物通訊(V2X)。亦即,本發明係關於提供根據可在無線網路上進行之任何可容易定義/區別的通訊類型的網路切分。
在一些實例中,無線電接取網路(RAN)控制實體橫跨RAN之部分分佈。在一些實例中,RAN之部分為RAN之基地台(例如,eNB),在其他情況下RAN之部分可為UE,或正或待由無線網路/RAN伺服之任何其他裝置,或形成(或伺服)其之部分,例如行動性管理引擎(MME)、基頻單元(BBU)、遠端無線電裝置頭端(RRH)或等。在一些實例中,若RAN控制實體實體地分佈,則RAN控制實體可與巨型BS共置,且僅管理巨型BS之涵蓋範圍下的切片部分。在一些實例中,若RAN控制實體處於中心位置,則RAN控制實體可橫跨RAN控制實體之涵蓋範圍下的多個BS管理切片部分。RAN控制實體可包含根據一或多個水 平或垂直切片之需求(例如,位於或可用於無線網路中之裝置處/中的計算資源)控制RAN、或裝置、資源之分配的至少一部分。
如本文中描述,在實例或請求項敍述(例如)用以在無線網路內形成較大實體(例如,基地台)之RF電路情況下,此亦意欲涵蓋並不包括(例如)用於(或提供)根據本發明之分佈形式實體的RF電路之實施例或替代性實施例。舉例來說,當實體形成雲端RAN之部分時此可適用,其中無線電部分(例如,RRH)並不與相同於控制功能(實體、模組等)(例如,BBU)之至少相當大部分的實體共置/在該實體內。因此,並無實施例意欲受限於僅具有發送或接收訊息至或自無線網路之RF部分的彼等實施例。舉例來說,一些實施可為前傳能力之部分,該前傳能力可為自集中式或較集中式基頻功能(例如,BBU)至無線電前端(例如,RRH)之連接。
如本文中所使用,對電腦規劃產品或電腦可讀媒體之任何參考可包括對暫時性(例如,實體媒體)及非暫時性形式(例如,訊號或其資料結構)兩者的參考。
本文中所揭示之各種實例可提供許多優勢,例如(但不限於):對於任何給定量之核心網路及/或RAN資源(例如,計算、無線電等),提供對經伺服裝置之全(較全)涵蓋範圍;傳輸點當中之較少控制傳訊延遲及傳訊交換額外負荷;提供經改良涵蓋範圍且同時減少網路節點(公司傳輸點)當中之控制傳訊交換;較有效(總體或其大 部分)無線網路,此係因為(例如)其允許給定量之(例如,單一)實體無線電接取網路基礎結構由多個使用狀況使用,藉此相比原本將使用之情況(例如,兩倍或更多硬體(例如)以針對每一使用狀況提供單獨實體無線電接取網路基礎結構)帶來較少硬體/基礎結構;對於橫跨RAN及RAN之每一切片內操作的所有裝置,大體上經改良無線電接取網路效能、效率、可靠性、服務及服務品質之維持/維護。
如本文中描述,網路切片之開啟、啟動或邏輯分離或其類似者可等效於彼此,且可互換地使用該等術語。類似地,網路切片之斷開、去啟動或邏輯去分離或其類似者可皆等效於彼此,且可互換地使用該等術語。網路切片亦可參考為邏輯地分離之(經分離、經分割等)無線電網路接取或參考為邏輯地分離之(經分離、經分割等)無線電網路接取部分。服務實體無線電接取網路基礎結構或網路切片或由該基礎結構或網路切片伺服之裝置可包括UE,然而可經伺服的任何及所有其他形式之裝置在本文中亦可與對UE之參考互換。裝置可參考為無線網路裝置。然而,取決於使用之上下文,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無線網路裝置亦可參考伺服實體,諸如基地台、MME、BBU、RRH等。在操作上,就所揭示網路切分而言,接取點及基地台可被視為在使用或部署上類似。
如本文中描述,特定實例已用於解釋所揭示方法及功能(及進行彼等功能之功能單元),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舉例來說,本發明之實施例不限於任何特定實例, 諸如:在相對於圖揭示特定垂直市場情況下,此僅為實例且可替代地使用任何垂直市場;在相對於圖揭示切片之特定部分情況下,可替代地使用切片之任何部分;在相對於圖已將RAN揭示為具有一定大小、類型或切片數目(水平或垂直)情況下,可替代地使用任何大小、類型或切片數目;在相對於圖已將切片或切片部分揭示為具有一定大小、類型或數目(在水平或垂直上)情況下,可替代地使用任何大小、類型或數目之切片或切片部分。又,在前述內容中,儘管切片之編號方案已應用為自1開始,但亦可實施其他編號方案,例如編號可替代地自0開始,使得切片#1可為切片#0及其類似者。因此,特定編號並不受限,除了藉由展示切片之間的例示性區別(藉由經不同編號)或經編號切片部分之間的例示性關係(藉由連續編號同一經編號切片之子部分)之外。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超管理器」可實施於硬體、韌體及/或軟體(或其組合)中。如本文中所使用,「電路」可指以下各者之部分或包括以下各者: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電子電路、執行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規劃之處理器(共用、專用或群組)及/或記憶體(共用、專用或群組)、組合邏輯電路及/或其他合適硬體或軟體組件(包括可提供所描述功能之一或多個虛擬機)。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路可以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模組來實施,或與電路相關聯之功能可由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模組來實施。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路可包括至少部分以硬體可操作之邏輯。在一 些實施例中,處理/執行可為分佈式而非集中式處理/執行。
如本文中所使用,對(RAN)架構之任何參考可包括可定義為或視為任何形式之特定程序、技術、科技、實施細節、無線網路(或類似網路連接系統實體)中之改良或操作類型(特定言之在RAN中)的任何事物。架構可通常引入、維持及更新於在使用各別無線網路技術之標準文獻中,例如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標準及其類似者。
將瞭解,所揭示方法(或對應設備、規劃、資料載體等)中之任一者可取決於特定實施由主機或用戶端進行(即所揭示方法/設備為一通訊形式,且因而可自任一『視角』進行,亦即以對應於彼此之方式)。此外,將理解術語「接收」及「傳輸」涵蓋「輸入」及「輸出」,且不限於傳輸及接收無線電波之RF上下文。因此,舉例來說,用於實現實施例之晶片或其他裝置或組件可產生用於輸出至另一晶片、裝置或組件之資料,或具有作為來自另一晶片、裝置或組件之輸入資料,且此輸出或輸入可被稱作「傳輸(transmit)」及「接收(receive)」,包括動名詞形式,亦即「傳輸(transmitting)」及「接收(receiving)」以及RF上下文內之此「傳輸(transmitting)」及「接收(receiving)」。
如本說明書中使用,以「A、B或C中之至少一者」型式使用的任何闡述及「A、B及C中之至少一者」的闡述使用反意連接詞「或」及反意連接詞「及」,使得彼等闡述包含A、B、C之任何及所有聯合及若干排列,亦 即單獨A、單獨B、單獨C、按任何次序之A及B、按任何次序之A及C、按任何次序之B及C及按任何次序之A、B、C。此等闡述中可存在多於或少於三個特徵。
在申請專利範圍中,置放於圓括號之間的任何參考標識不應被認作限制申請專利範圍。詞語『包含』並不排除不同於申請專利範圍中所列舉之彼等元件或步驟的其他元件或步驟的存在。此外,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一(a)」或「一(an)」定義為一個或多於一個。又,申請專利範圍中諸如「至少一個」及「一或多個」之介紹性片語的使用不應被認作暗示由不定冠詞「一(a)」或「一(an)」介紹之另一主張元件將含有此所介紹主張元件之任何特定請求項限制為僅含有一個此元件之發明,即使在同一請求項包括介紹性片語「一或多個」或「至少一個」及諸如「一(a)」或「一(an)」之不定冠詞時。對於定冠詞的使用也是如此。除非另外說明,否則諸如「第一」和「第二」等術語用於任意地區別此類術語所描述的元件。因此,此等術語未必意欲指示此等元件之時間或其他優先排序。在彼此不同之申請專利範圍中敍述某些量測之純粹實情並非指示此等量測不可有利地組合使用。
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確地陳述為不相容或實施例、實例或申請專利範圍之物理學或其他方面防止此組合,否則前述實施例及實例及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之特徵可以任何合適配置整合在一起,尤其在此情況下存在有益效果之情況。此不限於僅任何指定益處,且替代地可起因於 「事後」益處。亦即,特徵之組合不受所描述形式,特定言之實例、實施例或附屬請求項之形式(例如,編號)限制。此外,此亦適應於片語「在一個實施例中」、「根據實施例」及其類似者,其僅僅為措辭之文體形式且不應被認作限制以下特徵至同一或類似措辭之所有其他情況的單獨實施例。亦即,參考『一(an)』、『一個(one)』或『一些(some)』實施例可參看所揭示之任一個或多於一個,及/或全部實施例,或其組合。又,類似地,對「該」實施例之參考可不限於緊接著之前的實施例。
在前述內容中,對『層』之參考可為對基礎結構之預定義(或可定義)部分的參考,然而對『層』之參考可為對網路基礎結構上/中之在操作網路協定層或其部分的參考。如本文中所使用,垂直切片可參考為或相關於垂直市場分段。如本文中所使用,任何機器可執行指令可進行所揭示方法,且可因此與術語方法同義地使用。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不相交」可用作相異、異相,或者各別量測或事物之非相同或同一量/層級/能力,或其可用於意謂獨特或單獨。
一或多個實施方案之前述描述提供說明及描述,但並未意欲為詳盡的或將實例實施例之範疇限制於所揭示之精確形式。按照上文教示,修改及變化是可能的或可自實例實施例之各種實施方案的實踐獲取修改及變化。
500‧‧‧裝置系統架構
510‧‧‧應用程式層
520‧‧‧OS
530、530'‧‧‧超管理器
535‧‧‧資料容器
540、540'‧‧‧無線電接取技術
545‧‧‧無線電鏈路

Claims (28)

  1. 一種一用戶端的設備,其包含:用於產生包括可執行軟體之一第一容器的構件;用於多工處理具有要經由一無線電鏈路所傳輸之網路資料之該第一容器的構件;用於經由該無線電鏈路將經多工處理之該第一容器及網路資料傳輸或致使其傳輸至一主機的構件;用於經由該無線電鏈路接收或致使其接收包括一執行輸出之一第二容器的裝置,其中該執行輸出為該可執行軟體的一執行結果;以及應用或致使應用該執行輸出。
  2.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該主機係用以:自該第一容器獲得該可執行軟體;執行該可執行軟體以獲得該執行輸出;以及產生包括該執行輸出的該第二容器。
  3.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該用戶端及該主機係位於一超管理器中,其中該超管理器係駐留於不相交行動平台中。
  4.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該主機係位於一應用程式被啟動之處。
  5.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經由該用戶端之一超管理器(「用戶端超管理器」)接收或致使其接收一指令的構件,以在該應用程式之計算要求超過該用戶端之一平台能力時或基於一或多個其他標準時採取 一指定操作。
  6.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藉由該用戶端之該超管理器傳輸或致使其傳輸針對計算及通訊資源的分配之一請求的構件,其中包括該主機之該超管理器的一部分具有授權以適應針對計算及通訊資源的分配之該用戶端超管理器請求。
  7. 如請求項6之設備,其中包括針對分配之該請求及該計算及通訊資源之該分配的一過程在平台初始化期間或按要求即時被設定。
  8. 如請求項7之設備,其中該用戶端係安置於一可穿戴使用者裝備(UE)中且該主機係安置於一攜帶型UE中;且其中該平台初始化係要發生在該可穿戴UE與該攜帶型UE之間的一配對過程期間。
  9.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該主機超管理器及用戶端超管理器動態地分割用於一虛擬化行動計算及通訊平台的該計算及通訊資源。
  10.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該超管理器係用以明確地發訊號給指示通訊要求之基頻電路及/或射頻(RF)電路,其中該基頻電路及/或RF電路係用以控制適當通道及無線電接取方案之分配以傳輸該第一容器。
  11.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該超管理器係用以針對基頻電路提供該第一容器之一標頭以解碼及將該第一容器與一對應通道及無線電接取方案匹配。
  12.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該超管理器係用以引導基頻電路之一或多個操作。
  13.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該超管理器及該基頻電路為係用以進行用於傳輸該第一容器及/或接收該第二容器的訊號交換過程的對等機。
  14.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該用戶端係安置於一攜帶型UE中且該主機係安置於一演進型節點B(eNB)中,或其中該用戶端係安置於一可穿戴使用者裝備(UE)中且該主機係安置於一攜帶型UE中。
  15. 一種一主機(或一用戶端)之設備,其包含:用於經由一無線電鏈路自一用戶端接收或致使其接收包括可執行軟體之一第一容器的構件;用於解碼或致使其解碼該第一容器以獲得該可執行軟體的構件;用於執行或致使其執行該可執行軟體以獲得一執行輸出的構件;用於產生包括該執行輸出的一第二容器的構件;用於多工處理具有要經由該無線電鏈路所傳輸之網路資料之該第二容器的構件;以及用於經由該無線電鏈路將包括該執行輸出之該第二容器傳輸或致使其傳輸至該用戶端的構件,其中該用戶端係用以應用該執行輸出。
  16. 如請求項15之設備,其中該用戶端係用以 產生該第一容器,及多工處理具有要經由該無線電鏈路所傳輸之其他網路資料的該第一容器。
  17. 如請求項15之設備,其中該用戶端及該主機係位於一超管理器中,其中該超管理器係駐留於不相交行動平台中。
  18. 如請求項15之設備,其中該主機係位於一應用程式被啟動之處。
  19. 如請求項15之設備,其中該用戶端或一作業系統(OS)之一應用程式係用以將一指令提供至該用戶端之一超管理器(「用戶端超管理器」),以在該應用程式之計算要求超過該用戶端之一平台能力或基於一或多個其他標準時採取一指定操作。
  20. 如請求項15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自該用戶端超管理器接收或致使其接收針對計算及通訊資源的分配之一請求的構件,其中包括該主機之該超管理器(「主機超管理器」)之一部分包括授權以適應針對計算及通訊資源的分配之用戶端超管理器請求;以及用於根據該請求分配該計算及通訊資源的構件。
  21. 如請求項20之設備,其中包括針對分配之該請求及該計算及通訊資源之該分配的一過程在平台初始化期間或按要求即時被設定。
  22. 如請求項21之設備,其中該用戶端係安置於一可穿戴使用者裝備(UE)中且該主機係安置於一攜帶型UE中,且其中該平台初始化係要發生在該可穿戴UE與 該攜帶型UE之間的一配對過程期間。
  23. 如請求項15之設備,其中該主機超管理器及用戶端超管理器動態地分割用於一虛擬化行動計算及通訊平台的該計算及通訊資源。
  24. 如請求項15之設備,其中該超管理器係用以明確地發訊號給指示通訊要求之基頻電路及/或射頻(RF)電路,其中該基頻電路及/或RF電路係用以控制適當通道及無線電接取方案之分配以傳輸該第一容器。
  25. 如請求項15之設備,其中該超管理器係用以針對基頻電路提供該第一容器之一標頭以解碼及將該第一容器與一對應通道及無線電接取方案匹配。
  26. 如請求項15之設備,其中該超管理器係用以引導基頻電路之一或多個操作。
  27. 如請求項15之設備,其中該超管理器及該基頻電路為係用以進行用於傳輸該第一容器及/或接收該第二容器的訊號交換過程的對等機。
  28. 如請求項15之設備,其中該用戶端係安置於一攜帶型UE中且該主機係安置於一演進型節點B(eNB)中,或其中該用戶端係安置於一可穿戴使用者裝備(UE)中且該主機係安置於一攜帶型UE中。
TW105134424A 2015-12-10 2016-10-25 在無線網路中之水平網路切分技術 TWI7941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65699P 2015-12-10 2015-12-10
US62/265,699 2015-12-10
PCT/US2016/020111 WO2017099826A1 (en) 2015-12-10 2016-02-29 Horizontal network slic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PCT/US16/20111 2016-02-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4880A true TW201724880A (zh) 2017-07-01
TWI794144B TWI794144B (zh) 2023-03-01

Family

ID=55527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4424A TWI794144B (zh) 2015-12-10 2016-10-25 在無線網路中之水平網路切分技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387818B1 (zh)
TW (1) TWI794144B (zh)
WO (1) WO201709982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4745B (zh) * 2012-02-29 2017-11-0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透過虛擬網路無縫傳遞服務方法及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4144B (zh) 2023-03-01
EP3387818A1 (en) 2018-10-17
EP3387818B1 (en) 2022-06-01
WO2017099826A1 (en) 2017-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21085B (zh) 用於無線通訊之切分架構
TWI815789B (zh) 用於網路切片的無線電存取網路(ran)重新架構之技術
CN108141412B (zh) 具有端到端网络切片的无线网络中的基于切片的操作
TWI737626B (zh) 用於無線通訊之可切片無線電存取網路架構
TWI745297B (zh) 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之空中介面分割架構
US20220053539A1 (en) Multi-subframe uplink scheduling in unlicensed spectrum
US20230328827A1 (en) Slicing of Network Resources for Dual Connectivity using NR
US10897694B2 (en) Personal area network communication for wearable devices
TWI707603B (zh) 用於無線電資源控制的演進節點b、無線電存取網路中央單元與方法
US10749635B2 (en) Random-access and scheduling-request in new radio-things sidelink
WO2020099128A1 (en) Sidelink quality of service flow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WO2017083025A1 (en) Enhanced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gap
EP3414970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EP3858087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and reporting
TWI794144B (zh) 在無線網路中之水平網路切分技術
WO2017196388A1 (en) Mamp and lwip enhancements for concatenation and segmentation
EP3488630A1 (en) Lwa enhancements for tri-band (2.4 ghz, 5 ghz, and 60 ghz) wi-fi equipment
EP3437381A1 (en) Staggering unattended traffic in lte after bar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