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3577A - 光學成像鏡頭 - Google Patents

光學成像鏡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3577A
TW201723577A TW105129027A TW105129027A TW201723577A TW 201723577 A TW201723577 A TW 201723577A TW 105129027 A TW105129027 A TW 105129027A TW 105129027 A TW105129027 A TW 105129027A TW 201723577 A TW201723577 A TW 20172357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axis
optical imaging
optical
imaging len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9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11209B (zh
Inventor
馬修 博恩
林茂宗
謝振鋒
Original Assignee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23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35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1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120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ou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having a beam-folding prism or mirr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2Telephoto objectives, i.e. systems of the type + - in which the distance from the front vertex to the image plane is less than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3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及一第四透鏡。第一透鏡至第四透鏡各自包括一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及一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第一透鏡具有正屈光率,且第二透鏡具有負屈光率。第三透鏡的物側面與像側面的至少其中之一為非球面,且第四透鏡的物側面與像側面的至少其中之一為非球面。第一透鏡的像側面與第二透鏡的物側面之間之沿著平行於光軸的方向上的最大距離小於0.2毫米。

Description

光學成像鏡頭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光學成像鏡頭。
近年來,手機和數位相機等攜帶型電子產品的普及使得影像模組相關技術蓬勃發展,此影像模組主要包含光學成像鏡頭、模組後座單元(module holder unit)與感測器(sensor)等元件,而手機和數位相機的薄型輕巧化趨勢也讓影像模組的小型化需求愈來愈高。隨著電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與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元件(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CMOS)之技術進步和尺寸縮小化,裝載在影像模組中的光學成像鏡頭也需要相應地縮短長度。但是,為了避免攝影效果與品質下降,在縮短光學成像鏡頭的長度時仍然要兼顧良好的光學性能。光學成像鏡頭最重要的特性不外乎就是成像品質與體積。
可攜式電子產品(例如手機、相機、平板電腦、個人數位助理、車用攝影裝置、虛擬實境追蹤器(virtual reality tracker)等)的規格日新月異,其關鍵零組件─光學成像鏡頭也更加多樣化發展,應用不只僅限於拍攝影像與錄影,還加上環境監視、行車紀錄攝影等,且隨著影像感測技術之進步,消費者對於成像品質等的要求也更加提高。
然而,光學成像鏡頭設計並非單純將成像品質佳的鏡頭等比例縮小就能製作出兼具成像品質與微型化的光學成像鏡頭,設計過程牽涉到材料特性,還必須考量到組裝良率等生產線上的實際問題。
微型化鏡頭的製作技術難度明顯高出傳統鏡頭,因此如何製作出符合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的光學成像鏡頭,並持續提升其成像品質,長久以來一直是本領域產、官、學界所熱切追求的。
此外,光學成像鏡頭的距焦越大,則光學成像鏡頭的放大倍率越大。因此,望遠鏡頭的長度難以縮短。縮短鏡頭長度或增加放大倍率的兩難與維持成像品質造成光學成像鏡頭在設計上的困難。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其在縮短鏡頭深度的條件下,仍能保有良好的光學性能。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依序包括一前透鏡群及一後透鏡群。光軸包括一第一光軸及不與第一光軸重合的一第二光軸,前透鏡群從物側至像側沿第一光軸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及一第二透鏡,後透鏡群從物側至像側沿第二光軸依序包括一第三透鏡及一第四透鏡。第一透鏡至第四透鏡各自包括一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及一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第一透鏡具有正屈光率,且第二透鏡具有負屈光率。第三透鏡的物側面與像側面的至少其中之一為非球面,且第四透鏡的物側面與像側面的至少其中之一為非球面。第一透鏡的像側面與第二透鏡的物側面之間之沿著平行於第一光軸的方向上的最大距離小於0.2毫米。光學成像鏡頭符合:6.1≦ImaH/(G12+T2),其中ImaH為光學成像鏡頭的像高,G12為第一透鏡到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且T2為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及一第四透鏡。第一透鏡至第四透鏡各自包括一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及一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第一透鏡具有正屈光率,且第二透鏡具有負屈光率。第三透鏡的物側面與像側面的至少其中之一為非球面,且第四透鏡的物側面與像側面的至少其中之一為非球面。第一透鏡的像側面與第二透鏡的物側面之間之沿著平行於光軸的方向上的最大距離小於0.2毫米。光學成像鏡頭符合:6.1≦ImaH/(G12+T2);及1.2≦G23/EPD,其中ImaH為光學成像鏡頭的像高,G12為第一透鏡到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T2為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G23為第二透鏡到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且EPD為光學成像鏡頭的入射光瞳(entrance pupil)的直徑。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有益效果在於:藉由上述條件式及上述透鏡的物側面或像側面的排列,使光學成像鏡頭在縮短系統長度或鏡頭深度的條件下,仍具備能夠有效克服像差的光學性能,並提供良好的成像品質。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本篇說明書所言之「一透鏡具有正屈光率(或負屈光率)」,是指所述透鏡以高斯光學理論計算出來之光軸上的屈光率為正(或為負)。該像側面、物側面定義為成像光線通過的範圍,其中成像光線包括了主光線(chief ray)Lc及邊緣光線(marginal ray)Lm,如圖1所示,I為光軸且此一透鏡是以該光軸I為對稱軸徑向地相互對稱,光線通過光軸上的區域為光軸附近區域A,邊緣光線通過的區域為圓周附近區域C,此外,該透鏡還包含一延伸部E(即圓周附近區域C徑向上向外的區域),用以供該透鏡組裝於一光學成像鏡頭內,理想的成像光線並不會通過該延伸部E,但該延伸部E之結構與形狀並不限於此,以下之實施例為求圖式簡潔均省略了部分的延伸部。更詳細的說,判定面形或光軸附近區域、圓周附近區域、或多個區域的範圍的方法如下:
1.請參照圖1,其係一透鏡徑向上的剖視圖。以該剖視圖觀之,在判斷前述區域的範圍時,定義一中心點為該透鏡表面上與光軸的一交點,而一轉換點是位於該透鏡表面上的一點,且通過該點的一切線與光軸垂直。如果徑向上向外有複數個轉換點,則依序為第一轉換點,第二轉換點,而有效半效徑上距光軸徑向上最遠的轉換點為第N轉換點。中心點和第一轉換點之間的範圍為光軸附近區域,第N轉換點徑向上向外的區域為圓周附近區域,中間可依各轉換點區分不同的區域。此外,有效半徑為邊緣光線Lm與透鏡表面交點到光軸I上的垂直距離。
2. 如圖2所示,該區域的形狀凹凸係以平行通過該區域的光線(或光線延伸線)與光軸的交點在像側或物側來決定(光線焦點判定方式)。舉例言之,當光線通過該區域後,光線會朝像側聚焦,與光軸的焦點會位在像側,例如圖2中R點,則該區域為凸面部。反之,若光線通過該某區域後,光線會發散,其延伸線與光軸的焦點在物側,例如圖2中M點,則該區域為凹面部,所以中心點到第一轉換點間為凸面部,第一轉換點徑向上向外的區域為凹面部;由圖2可知,該轉換點即是凸面部轉凹面部的分界點,因此可定義該區域與徑向上相鄰該區域的內側的區域,係以該轉換點為分界具有不同的面形。另外,若是光軸附近區域的面形判斷可依該領域中通常知識者的判斷方式,以R值(指近軸的曲率半徑,通常指光學軟體中的透鏡資料庫(lens data)上的R值)正負判斷凹凸。以物側面來說,當R值為正時,判定為凸面部,當R值為負時,判定為凹面部;以像側面來說,當R值為正時,判定為凹面部,當R值為負時,判定為凸面部,此方法判定出的凹凸和光線焦點判定方式相同。
3.若該透鏡表面上無轉換點,該光軸附近區域定義為有效半徑的0~50%,圓周附近區域定義為有效半徑的50~100%。
圖3範例一的透鏡像側表面在有效半徑上僅具有第一轉換點,則第一區為光軸附近區域,第二區為圓周附近區域。此透鏡像側面的R值為正,故判斷光軸附近區域具有一凹面部;圓周附近區域的面形和徑向上緊鄰該區域的內側區域不同。即,圓周附近區域和光軸附近區域的面形不同;該圓周附近區域係具有一凸面部。
圖4範例二的透鏡物側表面在有效半徑上具有第一及第二轉換點,則第一區為光軸附近區域,第三區為圓周附近區域。此透鏡物側面的R值為正,故判斷光軸附近區域為凸面部;第一轉換點與第二轉換點間的區域(第二區)具有一凹面部,圓周附近區域(第三區)具有一凸面部。
圖5範例三的透鏡物側表面在有效半徑上無轉換點,此時以有效半徑0%~50%為光軸附近區域,50%~100%為圓周附近區域。由於光軸附近區域的R值為正,故此物側面在光軸附近區域具有一凸面部;而圓周附近區域與光軸附近區域間無轉換點,故圓周附近區域具有一凸面部。
圖6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而圖7A至圖7D為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請先參照圖6,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從物側至像側沿成像鏡頭10的一光軸I依序包含一光圈2、一第一透鏡3、一第二透鏡4、一反射器(reflector)8、一第三透鏡5、一第四透鏡6及一濾光片9。當由一待拍攝物所發出的光線進入光學成像鏡頭10,並依序經由光圈2、第一透鏡3及第二透鏡4、被反射器8反射及經由第三透鏡5、第四透鏡6及濾光片9之後,會在一成像面100(image plane)形成一影像。濾光片9例如為用以阻擋物體發出的光線中的紅外線的一紅外線截止濾光片(infrared cut-off filter)。補充說明的是,物側是朝向待拍攝物的一側,而像側是朝向成像面100的一側。
在本實施例中,光學成像鏡頭10從物側至像側沿光軸I依序包括一前透鏡群FG及一後透鏡群RG。光軸I包括一第一光軸I1及不與第一光軸I1重合的一第二光軸I2。在本實施例中,光軸I被反射器8的反射面81彎折。第一光軸I1為光軸I被反射器8彎折前的部分,且第二光軸I2為光軸I被反射器8彎折後的另一部分。沿著第一光軸I1傳遞的光線會被反射面81反射,然後沿著第二光軸I2傳遞。前透鏡群FG從物側至像側沿第一光軸I1依序包括第一透鏡3及第二透鏡4。後透鏡群RG從物側至像側沿第二光軸I2依序包括第三透鏡5及第四透鏡6。在本實施例中,反射器8為反射鏡(mirror)。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反射器8可以是稜鏡或其他適當的反射元件。
第一透鏡3、第二透鏡4、第三透鏡5、第四透鏡6及濾光片9都各自具有一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之物側面31、41、51、61、91及一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之像側面32、42、52、62、92。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滿足產品輕量化的需求,第一透鏡3至第四透鏡6皆為具備屈光率,且第一透鏡3、第二透鏡4、第三透鏡5及第四透鏡6都是塑膠材質所製成,但第一透鏡3至第四透鏡6的材質仍不以此為限制。
第一透鏡3具有正屈光率。第一透鏡3的物側面31為一凸面,且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凸面部31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313。第一透鏡3的像側面32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凸面部32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324。
第二透鏡4具有負屈光率。第二透鏡4的物側面41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凹面部412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413。第二透鏡4的像側面42為一凹面,且具有一在光軸I附近區域的凹面部422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424。
第三透鏡5具有負屈光率。第三透鏡5的物側面51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凸面部51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514。第三透鏡5的像側面52為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凹面部522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523。
第四透鏡6具有負屈光率。第四透鏡6的物側面61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凹面部612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614。第四透鏡6的像側面42為一凸面,且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凸面部62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623。
此外,只有上述透鏡具有屈光率,且光學成像鏡頭10具有屈光率的透鏡只有四片。
第一實施例的其他詳細光學數據如圖8所示,且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的系統焦距(effective focal length)(EFL)為10.036毫米(mm),半視場角(half field of view)(HFOV)為14.046∘,光圈值(f-number)(Fno)為2.800,其系統長度(TTL)為9.143 mm,像高(ImaH)為2.517 mm,前透鏡群FG的焦距(fFG)為8.405 mm,且鏡頭深度(Depth)為6.043 mm。其中,系統長度是指由第一透鏡3的物側面31到成像面100在光軸I上的距離。鏡頭深度Depth是指從第一透鏡3的物側面31與第一光軸I1相交的一第一位置P1至在第一光軸I1的方向上離第一位置P1最遠的一第二位置P2在第一光軸I1的方向上的距離。第二位置P2可位於反射器8、第三透鏡5、第四透鏡6、濾光片9或像平面100在圖中的下緣,只要這個位置是在第一光軸I1的方向上離第一位置P1最遠即可。在本實施例中,第二位置P2可位於像平面100在圖中的下緣。
在本實施例中,反射面81的法線與第一光軸I1的夾角為45°,且反射面81的法線與第二光軸I2的夾角為45°。反射面81的法線、第一光軸I1及第二光軸I2為共平面,且第一光軸I1與第二光軸I2的夾角為90°。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光軸I1與第二光軸I2的夾角可以是小於90°或大於90°。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3、第二透鏡4、第三透鏡5及第四透鏡6的物側面31、41、51、61及像側面32、42、52、62共計八個面均是非球面,而這些非球面是依下列公式定義: -----------(1) 其中: Y:非球面曲線上的點與光軸I的距離; Z:非球面之深度(非球面上距離光軸I為Y的點,與相切於非球面光軸I上頂點之切面,兩者間的垂直距離); R:透鏡表面近光軸I處的曲率半徑; K:錐面係數(conic constant);:第i階非球面係數。
物側面31、41、51及61與像側面32、42、52及62在公式(1)中的各項非球面係數如圖9所示。其中,圖9中欄位編號31表示其為第一透鏡3的物側面31的非球面係數,其它欄位依此類推。
另外,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中各重要參數間的關係如圖38所示。 其中, T1為第一透鏡3在光軸I上(即在第一光軸I1上)的厚度; T2為第二透鏡4在光軸I上(即在第一光軸I1上)的厚度; T3為第三透鏡5在光軸I上(即在第二光軸I2上)的厚度; T4為第四透鏡6在光軸I上(即在第二光軸I2上)的厚度; TF為濾光片9在光軸I上(即在第二光軸I2上)的厚度; G12為第一透鏡3的像側面32至第二透鏡4的物側面41在光軸I上的距離,即第一透鏡3到第二透鏡4在第一光軸I1上的空氣間隙; G2C為第二透鏡4至第一光軸I1與第二光軸I2的交會點IP在第一光軸I1上的距離; GC3為第一光軸I1與第二光軸I2的交會點IP至第三透鏡5在第二光軸I2上的距離; G23為第二透鏡4的像側面42至第三透鏡5的物側面51在光軸I上的距離,即第二透鏡4到第三透鏡5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亦即G2C與GC3之和; G34為第三透鏡5的像側面52至第四透鏡6的物側面61在光軸I上的距離,即第三透鏡5到第四透鏡6在第二光軸I2上的空氣間隙; G4F為第四透鏡6的像側面62至濾光片9的物側面91在光軸I上的距離,即第四透鏡6到濾光片9在第二光軸I2上的空氣間隙; GFP為濾光片9的像側面92至成像面100在光軸I上的距離,即濾光片9到成像面100在第二光軸I2上的空氣間隙; AGG為第一透鏡3至第四透鏡6在光軸I上的三個空氣間隙的總和,即G12、G23與G34之和; ALT為第一透鏡3、第二透鏡4、第三透鏡5及第四透鏡6在光軸I上的厚度的總和,即T1、T2、T3與T4之和; TTL為第一透鏡3的物側面31到成像面100在光軸I上的距離,即第一透鏡3的物側面31到第一光軸I1與第二光軸I2的交會點IP在第一光軸I1上的距離加上交會點IP至像平面100在第二光軸I2上的距離; BFL為第四透鏡6的像側面62到成像面100在光軸I上(即在第二光軸I2上)的距離; EFL為光學成像鏡頭10的系統焦距; EPD為光學成像鏡頭10的入射光瞳的直徑; ImaH為光學成像鏡頭10的像高;以及 Depth為從第一透鏡3的物側面31與第一光軸I1相交的一第一位置P1至在第一光軸I1的方向上離第一位置P1最遠的一第二位置P2在第一光軸I1的方向上的距離。 另外,再定義: f1為第一透鏡3的焦距; f2為第二透鏡4的焦距; f3為第三透鏡5的焦距; f4為第四透鏡6的焦距; fFG為前透鏡群FG的焦距; n1為第一透鏡3的折射率; n2為第二透鏡4的折射率; n3為第三透鏡5的折射率; n4為第四透鏡6的折射率; ν1為第一透鏡3的阿貝數(Abbe number),阿貝數也可稱為色散係數; ν2為第二透鏡4的阿貝數; ν3為第三透鏡5的阿貝數;以及 ν4為第四透鏡6的阿貝數。
再配合參閱圖7A至圖7D,圖7A的圖式說明第一實施例當其光瞳半徑(pupil radius)為1.8000 mm時的縱向球差(longitudinal spherical aberration),圖7B與圖7C的圖式則分別說明第一實施例當其波長為650 nm、555 nm及470 nm時在成像面100上有關弧矢(sagittal)方向的場曲(field curvature)像差及子午(tangential)方向的場曲像差,圖7D的圖式則說明第一實施例當其波長為650 nm、555 nm及470 nm時在成像面100上的畸變像差(distortion aberration)。本第一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圖示圖7A中,每一種波長所成的曲線皆很靠近並向中間靠近,說明每一種波長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皆集中在成像點附近,由每一波長的曲線的偏斜幅度可看出,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的成像點偏差控制在±40微米的範圍內,故本實施例確實明顯改善相同波長的球差,此外,三種代表波長彼此間的距離也相當接近,代表不同波長光線的成像位置已相當集中,因而使色像差也獲得明顯改善。
在圖7B與圖7C的二個場曲像差圖示中,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35微米內,說明本第一實施例的光學系統能有效消除像差。而圖7D的畸變像差圖式則顯示本第一實施例的畸變像差維持在±0.41%的範圍內,說明本第一實施例的畸變像差已符合光學系統的成像品質要求,據此說明本第一實施例相較於現有光學鏡頭,在鏡頭深度已縮短至6.043 mm左右的條件下,仍能提供良好的成像品質,故本第一實施例能在維持良好光學性能之條件下,縮短鏡頭深度以及增加光學成像鏡頭10的有效焦距,以實現望遠效果。
圖10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而圖11A至圖11D為第二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請先參照圖10,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0的一第二實施例,其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似,而兩者的差異如下所述:各光學數據、非球面係數及這些透鏡3、4、5及6間的參數或多或少有些不同。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四透鏡6的物側面61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凹面部612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613。另外,第四透鏡6的像側面62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凹面部622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623。在此需注意的是,為了清楚地顯示圖面,圖10中省略部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凹面部與凸面部的標號。
光學成像鏡頭10詳細的光學數據如圖12所示,且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的EFL為10.025 mm,HFOV為 14.069∘,Fno為 2.800,TTL為9.285 mm,ImaH為2.517 mm,fFG為8.456 mm,且Depth為6.043 mm。
如圖13所示,則為第二實施例的物側面31、41、51及61與像側面32、42、52及62在公式(1)中的各項非球面係數。
另外,第二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中各重要參數間的關係如圖38所示。
本第二實施例在其光瞳半徑為1.8000 mm時的縱向球差圖示圖11A中,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的成像點偏差控制在±40微米的範圍內。在圖11B與圖11C的二個場曲像差圖示中,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27微米內。而圖11D的畸變像差圖式則顯示本第二實施例的畸變像差維持在±0.5%的範圍內。據此說明本第二實施例相較於現有光學鏡頭,在鏡頭深度已縮短至6.043 mm左右的條件下,仍能提供良好的成像品質。
經由上述說明可得知,第二實施例相較於第一實施例的優點在於:第二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小於第一實施例的縱向球差,且第二實施例的場曲(field curvature)小於第一實施例的場曲。
圖14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而圖15A至圖15D為第三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請先參照圖14,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0的一第三實施例,其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似,而兩者的差異如下所述:各光學數據、非球面係數及這些透鏡3、4、5及6間的參數或多或少有些不同,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四透鏡6的物側面61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凹面部612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613。第四透鏡6的像側面62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凸面部62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624。在此需注意的是,為了清楚地顯示圖面,圖14中省略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凹面部與凸面部的標號。
光學成像鏡頭10詳細的光學數據如圖16所示,且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的EFL為10.079 mm,HFOV為 14.008∘,Fno為 2.801,TTL為9.434 mm,ImaH為2.517 mm,fFG為8.51 mm,且Depth為5.920 mm。
如圖17所示,則為第三實施例的物側面31、41、51及61與像側面32、42、52及62在公式(1)中的各項非球面係數。
另外,第三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中各重要參數間的關係如圖38所示。
本第三實施例在其光瞳半徑為1.8000 mm時的縱向球差圖示圖15A中,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的成像點偏差控制在±37微米的範圍內。在圖15B與圖15C的二個場曲像差圖示中,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50微米內。而圖15D的畸變像差圖式則顯示本第三實施例的畸變像差維持在±0.45%的範圍內。據此說明本第三實施例相較於現有光學鏡頭,在鏡頭深度已縮短至5.920 mm左右的條件下,仍能提供良好的成像品質。
經由上述說明可得知,第三實施例相較於第一實施例的優點在於: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的鏡頭深度小於第一實施例的鏡頭深度;第三實施例的半視場角小於第一實施例的半視場角,以增進望遠特性;第三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小於第一實施例的縱向球差;由於各透鏡在光軸I附近區域與圓周附近區域的厚度差異較小,第三實施例比第一實施例易於製造,因此良率較高。
圖18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而圖19A至圖19D為第四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請先參照圖18,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0的一第四實施例,其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似,而兩者的差異如下所述:各光學數據、非球面係數及這些透鏡3、4、5及6間的參數或多或少有些不同。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四透鏡6具有正屈光率。第四透鏡6的物側面61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凹面部612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613。再者,在本實施例中,第四透鏡6的像側面62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凸面部62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624。在此需注意的是,為了清楚地顯示圖面,圖18中省略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凹面部與凸面部的標號。
光學成像鏡頭10詳細的光學數據如圖20所示,且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的EFL為10.021 mm,HFOV為14.044∘,Fno為2.800,TTL為9.009 mm,ImaH為2.517 mm,fFG為8.405 mm,且Depth為5.772 mm。
如圖21所示,則為第四實施例的物側面31、41、51及61與像側面32、42、52及62在公式(1)中的各項非球面係數。
另外,第四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中各重要參數間的關係如圖38所示。
本第四實施例在光瞳半徑為1.8000 mm時的縱向球差圖示圖19A中,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的成像點偏差控制在±36微米的範圍內。在圖19B與圖19C的二個場曲像差圖示中,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35微米內。而圖19D的畸變像差圖式則顯示本第四實施例的畸變像差維持在±0.6%的範圍內。據此說明本第四實施例相較於現有光學鏡頭,在鏡頭深度已縮短至5.772 mm左右的條件下,仍能提供良好的成像品質。
經由上述說明可得知,第四實施例相較於第一實施例的優點在於: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的鏡頭深度小於第一實施例的鏡頭深度;第四實施例的半視場角小於第一實施例的半視場角,以增進望遠特性;且第四實施例的球面像差小於第一實施例的球面像差。
圖22為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而圖23A至圖23D為第五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請先參照圖22,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0的一第五實施例,其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似,而兩者的差異如下所述:各光學數據、非球面係數及這些透鏡3、4、5及6間的參數或多或少有些不同,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四透鏡6具有正屈光率。第一透鏡3的像側面32為一凸面,且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凸面部32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323。第二透鏡4的物側面41為一凹面,且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凹面部412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414。第四透鏡6的物側面61為一凸面,且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凸面部61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613。第四透鏡6的像側面62為一凹面,且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凹面部622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624。在此需注意的是,為了清楚地顯示圖面,圖22中省略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凹面部與凸面部的標號。
光學成像鏡頭10詳細的光學數據如圖24所示,且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的EFL為10.053 mm,HFOV為 14.013∘,Fno為 2.653,TTL為8.700 mm,ImaH為2.517 mm,fFG為8.405 mm,且Depth為5.891 mm。
如圖25所示,則為第五實施例的物側面31、41、51及61與像側面32、42、52及62在公式(1)中的各項非球面係數。
另外,第五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中各重要參數間的關係如圖39所示。
本第五實施例在其光瞳半徑為1.9000 mm時的縱向球差圖示圖23A中,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的成像點偏差控制在±16微米的範圍內。在圖23B與圖23C的二個場曲像差圖示中,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20微米內。而圖23D的畸變像差圖式則顯示本第五實施例的畸變像差維持在±0.3%的範圍內。據此說明本第五實施例相較於現有光學鏡頭,在鏡頭深度已縮短至5.891 mm左右的條件下,仍能提供良好的成像品質。
經由上述說明可得知,第五實施例相較於第一實施例的優點在於: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的鏡頭深度小於第一實施例的鏡頭深度;第五實施例的光圈值小於第一實施例的光圈值;第五實施例的半視場角小於第一實施例的半視場角,以增進望遠特性;第五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小於第一實施例的縱向球差;第五實施例的場曲小於第一實施例的場曲;且第五實施例的畸變小於第一實施例的畸變。
圖26為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而圖27A至圖27D為第六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請先參照圖26,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0的一第六實施例,其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似,而兩者的差異如下所述:各光學數據、非球面係數及這些透鏡3、4、5及6間的參數或多或少有些不同,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四透鏡6的物側面61為一凸面,且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凸面部61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613。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四透鏡6的像側面62為一凹面,且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凹面部622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624。在此需注意的是,為了清楚地顯示圖面,圖26中省略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凹面部與凸面部的標號。
光學成像鏡頭10詳細的光學數據如圖28所示,且第六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的EFL為9.372 mm,HFOV為14.999∘,Fno為 2.610,TTL為8.770 mm,ImaH為2.517 mm,fFG為8.108 mm,且Depth為5.902 mm。
如圖29所示,則為第六實施例的物側面31、41、51及61與像側面32、42、52及62在公式(1)中的各項非球面係數。
另外,第六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中各重要參數間的關係如圖39所示。
本第六實施例在其光瞳半徑為1.8000 mm時的縱向球差圖示圖27A中,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的成像點偏差控制在±70微米的範圍內。在圖27B與圖27C的二個場曲像差圖示中,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60微米內。而圖27D的畸變像差圖式則顯示本第六實施例的畸變像差維持在±0.6%的範圍內。據此說明本第六實施例相較於現有光學鏡頭,在鏡頭深度已縮短至5.902 mm左右的條件下,仍能提供良好的成像品質。
經由上述說明可得知,第六實施例相較於第一實施例的優點在於:第六實施例的鏡頭深度小於第一實施例的鏡頭深度;且第六實施例的光圈值小於第一實施例的光圈值。
圖30為本發明的第七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而圖31A至圖31D為第七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請先參照圖30,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0的一第七實施例,其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似,而兩者的差異如下所述:各光學數據、非球面係數及這些透鏡3、4、5及6間的參數或多或少有些不同。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四透鏡6具有正屈光率。第四透鏡6的物側面61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凹面部612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613。再者,在本實施例中,第四透鏡6的像側面62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凸面部62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624。在此需注意的是,為了清楚地顯示圖面,圖30中省略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凹面部與凸面部的標號。
光學成像鏡頭10詳細的光學數據如圖32所示,且第七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的EFL為9.385 mm,HFOV為14.995∘,Fno為 2.635,TTL為9.490 mm,ImaH為2.517 mm,fFG為8.653 mm,且Depth為6.074 mm。
如圖33所示,則為第七實施例的物側面31、41、51及61與像側面32、42、52及62在公式(1)中的各項非球面係數。
另外,第七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中各重要參數間的關係如圖39所示。
本第七實施例在光瞳半徑為1.8000 mm時的縱向球差圖示圖31A中,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的成像點偏差控制在±90微米的範圍內。在圖31B與圖31C的二個場曲像差圖示中,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110微米內。而圖31D的畸變像差圖式則顯示本第七實施例的畸變像差維持在±0.55%的範圍內。據此說明本第七實施例相較於現有光學鏡頭,在鏡頭深度已縮短至6.074 mm左右的條件下,仍能提供良好的成像品質。
經由上述說明可得知,第七實施例相較於第一實施例的優點在於:第七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的光圈值小於第一實施例的光圈值;且由於各透鏡在光軸I附近區域與圓周附近區域的厚度差異較小,第七實施例比第一實施例易於製造,因此良率較高。
圖34為本發明的第八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而圖35A至圖35D為第八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請先參照圖34,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0的一第八實施例,其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似,而兩者的差異如下所述:各光學數據、非球面係數及這些透鏡3、4、5及6間的參數或多或少有些不同。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四透鏡6的物側面61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凹面部612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613。在此需注意的是,為了清楚地顯示圖面,圖34中省略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凹面部與凸面部的標號。
光學成像鏡頭10詳細的光學數據如圖36所示,且第八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的EFL為10.047 mm,HFOV為 13.956∘,Fno為 2.800,TTL為9.458 mm,ImaH為2.517 mm,fFG為8.317 mm,且Depth為6.043 mm。
如圖37所示,則為第八實施例的物側面31、41、51及61與像側面32、42、52及62在公式(1)中的各項非球面係數。
另外,第八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中各重要參數間的關係如圖39所示。
本第八實施例在光瞳半徑為1.8000 mm時的縱向球差圖示圖35A中,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的成像點偏差控制在±38微米的範圍內。在圖35B與圖35C的二個場曲像差圖示中,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50微米內。而圖35D的畸變像差圖式則顯示本第八實施例的畸變像差維持在±0.5%的範圍內。據此說明本第八實施例相較於現有光學鏡頭,在鏡頭深度已縮短至6.043 mm左右的條件下,仍能提供良好的成像品質。
經由上述說明可得知,第八實施例相較於第一實施例的優點在於:第八實施例的半視場角小於第一實施例的半視場角,以增進望遠特性;第八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小於第一實施例的縱向球差;且由於各透鏡在光軸I附近區域與圓周附近區域的厚度差異較小,第八實施例比第一實施例易於製造,因此良率較高。
再配合參閱圖38與圖39,為上述八個實施例的各項光學參數的表格圖,當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中的各項光學參數間的關係式符合下列條件式的至少其中之一時,可協助設計者設計出具備良好光學性能、整體長度或鏡頭深度有效縮短、且技術上可行之光學成像鏡頭:
一、第一透鏡3具有正屈光率,且其像側面32具有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凸面部321,第二透鏡4具有負屈光率,且其物側面41具有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凹面部412,第一透鏡3的像側面32與第二透鏡4的物側面41之間之沿著平行於光軸I(例如第一光軸I1)的方向上的最大距離小於0.2毫米,且光學成像鏡頭10滿足18≦ν1-ν2≦50,使得第一透鏡3與第二透鏡4組成類膠合透鏡,具有降低球差、軸向色差與垂軸色差的功效。類膠合透鏡的設計縮短了G12+T2的值。當第一光軸I1垂直於第二光軸I2時,鏡頭深度與T1+G12+T2+G2C及ImaH有關。若光學成像鏡頭10滿足6.1≦ImaH/(G12+T2),使得縮短鏡頭深度時,像高不致過小而影響成像大小或G12+T2不致過長。因此本發明的實施例在改善像差的同時具有縮短鏡頭深度之無法預期的功效。較佳的條件為6.1≦ImaH/(G12+T2)≦15,使像高不致過大而影響鏡頭深度,或G12+T2不致過小而影響鏡片製造。當第一光軸I1垂直於第二光軸I2時,鏡頭深度小於或等於6.1 mm。若第一光軸I1與第二光軸I2之夾角小於90度時,鏡頭的深度可小於或等於5.5 mm。
二、為使光學成像鏡頭10分為前透鏡群FG與後透鏡群RG,並加入反射器8使得光軸I彎折,第二透鏡4與第三透鏡5之間的空氣間隙可滿足1.2≦G23/EPD,使得第二透鏡4與第三透鏡5之間有足夠的空間放置反射器8進行光線反射。較佳的條件為1.2≦G23/EPD≦2.4,將避免GC3不致過長而影響鏡頭體積。另外,光學成像鏡頭10也可滿足1≦EFL/fFG≦2與T1/T2≦3.7,使得第一鏡片3與第二鏡片4的焦距不致過大,且前透鏡群FG的焦距不致過短,以利反射器8的設置。
三、光學成像鏡頭10可滿足HFOV≦25°與TTL/EFL≦1.01,這不僅有助於望遠放大率的設計,也限制ImaH不致過大而影響鏡頭深度。
四、第三透鏡5的物側面51與像側面52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轉換點,有利於修正第一透鏡3與第二透鏡4產生的主要像差。光學成像鏡頭10可符合G3/(G1+T2)≦4.3、G2/T2≦20、AAG/T2≦26、EFL/T2≦40、1≦T1/G3≦32、2≦ALT/G3≦31、4≦G2/G3≦62、0.44≦T3/G3≦6.4及0.75≦T4/G34≦11.8的至少其中之一。較佳地,光學成像鏡頭10可符合0.1≦G3/(G1+T2)≦4.3、7.2≦G2/T2≦20、7.8≦AAG/T2≦26及16≦EFL/T2≦40的至少其中之一,使得這些透鏡的厚度與其間的空氣間隙維持一適當值,避免任一參數過大而不利於光學成像鏡頭10整體之小型化,或是避免任一參數過小而影響組裝或是提高製造上之困難度。
然而,有鑑於光學系統設計的不可預測性,在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架構之下,符合上述條件式能較佳地使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鏡頭長度縮短、可用光圈增大、視場角增加、成像品質提升,或組裝良率提升而改善先前技術的缺點。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可更獲致下述的功效及優點:
一、本發明各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場曲、畸變皆符合使用規範。另外,650奈米、555奈米、470奈米三種代表波長在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皆集中在成像點附近,由每一曲線的偏斜幅度可看出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的成像點偏差皆獲得控制而具有良好的球差、像差、畸變抑制能力。進一步參閱成像品質數據,650奈米、555奈米、470奈米三種代表波長彼此間的距離亦相當接近,顯示本發明的實施例在各種狀態下對不同波長光線的集中性佳而具有優良的色散抑制能力,故透過上述可知本發明的實施例具備良好光學性能。
二、此外,前述所列之示例性限定關係式,亦可任意選擇性地合併不等數量施用於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中,並不限於此。在實施本發明時,除了前述關係式之外,亦可針對單一透鏡或廣泛性地針對多個透鏡額外設計出其他更多的透鏡的凹凸曲面排列等細部結構,以加強對系統性能及/或解析度的控制,舉例來說,第一透鏡的物側面上可選擇性地額外形成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須注意的是,此些細節需在無衝突之情況之下,選擇性地合併施用於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當中。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光學成像鏡頭
100‧‧‧成像面
2‧‧‧光圈
3‧‧‧第一透鏡
31、41、51、61、91‧‧‧物側面
311、313、321、323、413、511、523、611、613、621、623‧‧‧凸面部
324、412、414、422、424、514、522、612、614、622、624‧‧‧凹面部
32、42、52、62、92‧‧‧像側面
4‧‧‧第二透鏡
5‧‧‧第三透鏡
6‧‧‧第四透鏡
8‧‧‧反射器
81‧‧‧反射面
9‧‧‧濾光片
A‧‧‧光軸附近區域
C‧‧‧圓周附近區域
Depth‧‧‧鏡頭深度
E‧‧‧延伸部
FG‧‧‧前透鏡群
I‧‧‧光軸
I1‧‧‧第一光軸
I2‧‧‧第二光軸
IP‧‧‧交會點
Lc‧‧‧主光線
Lm‧‧‧邊緣光線
M、R‧‧‧點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RG‧‧‧後透鏡群
圖1是一示意圖,說明一透鏡的面型結構。 圖2是一示意圖,說明一透鏡的面型凹凸結構及光線焦點。 圖3是一示意圖,說明一範例一的透鏡的面型結構。 圖4是一示意圖,說明一範例二的透鏡的面型結構。 圖5是一示意圖,說明一範例三的透鏡的面型結構。 圖6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 圖7A至圖7D為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 圖8示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詳細光學數據。 圖9示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非球面參數。 圖10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 圖11A至圖11D為第二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 圖12示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詳細光學數據。 圖13示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非球面參數。 圖14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 圖15A至圖15D為第三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 圖16示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詳細光學數據。 圖17示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非球面參數。 圖18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 圖19A至圖19D為第四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 圖20示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詳細光學數據。 圖21示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非球面參數。 圖22為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 圖23A至圖23D為第五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 圖24示出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詳細光學數據。 圖25示出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非球面參數。 圖26為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 圖27A至圖27D為第六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 圖28示出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詳細光學數據。 圖29示出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非球面參數。 圖30為本發明的第七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 圖31A至圖31D為第七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 圖32示出本發明之第七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詳細光學數據。 圖33示出本發明之第七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非球面參數。 圖34為本發明的第八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 圖35A至圖35D為第八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 圖36示出本發明之第八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詳細光學數據。 圖37示出本發明之第八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非球面參數。 圖38與圖39示出本發明之第一至第八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各重要參數及其關係式的數值。
10‧‧‧光學成像鏡頭
100‧‧‧成像面
2‧‧‧光圈
3‧‧‧第一透鏡
31、41、51、61、91‧‧‧物側面
311、313、321、413、511、523、621、623‧‧‧凸面部
324、412、422、424、514、522、612、614‧‧‧凹面部
32、42、52、62、92‧‧‧像側面
4‧‧‧第二透鏡
5‧‧‧第三透鏡
6‧‧‧第四透鏡
8‧‧‧反射器
81‧‧‧反射面
9‧‧‧濾光片
Depth‧‧‧鏡頭深度
FG‧‧‧前透鏡群
I‧‧‧光軸
I1‧‧‧第一光軸
I2‧‧‧第二光軸
IP‧‧‧交會點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RG‧‧‧後透鏡群

Claims (20)

  1. 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依序包括一前透鏡群及一後透鏡群,該光軸包括一第一光軸及不與該第一光軸重合的一第二光軸,該前透鏡群從該物側至該像側沿該第一光軸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及一第二透鏡,該後透鏡群從該物側至該像側沿該第二光軸依序包括一第三透鏡及一第四透鏡,其中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四透鏡各自包括一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及一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 該第一透鏡具有正屈光率; 該第二透鏡具有負屈光率; 該第三透鏡的該物側面與該像側面的至少其中之一為非球面;以及 該第四透鏡的該物側面與該像側面的至少其中之一為非球面, 其中,該第一透鏡的該像側面與該第二透鏡的該物側面之間之沿著平行於該第一光軸的方向上的最大距離小於0.2毫米,且該光學成像鏡頭符合: 6.1≦ImaH/(G12+T2), 其中ImaH為該光學成像鏡頭的像高,G12為該第一透鏡到該第二透鏡在該光軸上的空氣間隙,且T2為該第二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18≦ν1-ν2≦50,其中ν1為該第一透鏡的阿貝數,且ν2為該第二透鏡的阿貝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二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1≦EFL/fFG≦2,其中EFL為該光學成像鏡頭的系統焦距,且fFG為該前透鏡群的焦距。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HFOV≦25°,其中HFOV為該光學成像鏡頭的半視場角。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TTL/EFL≦1.01,其中TTL為該第一透鏡的該物側面到該光學成像鏡頭的成像面在光軸上的距離,且EFL為該光學成像鏡頭的系統焦距。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Depth≦6.1毫米,其中Depth為從該第一透鏡的該物側面與該第一光軸相交的一第一位置至在該第一光軸的方向上離該第一位置最遠的一第二位置在該第一光軸的方向上的距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三透鏡的該物側面與該像側面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轉換點。
  10. 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及一第四透鏡,其中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四透鏡各自包括一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及一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 該第一透鏡具有正屈光率; 該第二透鏡具有負屈光率; 該第三透鏡的該物側面與該像側面的至少其中之一為非球面;以及 該第四透鏡的該物側面與該像側面的至少其中之一為非球面, 其中,該第一透鏡的該像側面與該第二透鏡的該物側面之間之沿著平行於該光軸的方向上的最大距離小於0.2毫米,且該光學成像鏡頭符合: 6.1≦ImaH/(G12+T2);及 1.2≦G23/EPD, 其中ImaH為該光學成像鏡頭的像高,G12為該第一透鏡到該第二透鏡在該光軸上的空氣間隙,T2為該第二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G23為該第二透鏡到該第三透鏡在該光軸上的空氣間隙,且EPD為該光學成像鏡頭的入射光瞳的直徑。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T1/T2≦3.7,其中T1為該第一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且T2為該第二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G34/(G12+T2)≦4.3,其中G34為該第三透鏡到該第二透鏡在該光軸上的空氣間隙,G12為該第一透鏡到該第二透鏡在該光軸上的空氣間隙,且T2為該第二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G23/T2≦20,其中G23為該第二透鏡到該第三透鏡在該光軸上的空氣間隙,且T2為該第二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AAG/T2≦26,其中AGG為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三個空氣間隙的總和,且T2為該第二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EFL/T2≦40,其中EFL為該光學成像鏡頭的系統焦距,且T2為該第二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1≦T1/G34≦32,其中T1為該第一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且G34為該第三透鏡到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空氣間隙。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2≦ALT/G34≦31,其中ALT為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及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的總和,且G34為該第三透鏡到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空氣間隙。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4≦G23/G34≦62,G23為該第二透鏡到該第三透鏡在該光軸上的空氣間隙,且G34為該第三透鏡到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空氣間隙。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0.44≦T3/G34≦6.4,其中T3為該第三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且G34為該第三透鏡到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空氣間隙。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0.75≦T4/G34≦11.8,其中T4為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且G34為該第三透鏡到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空氣間隙。
TW105129027A 2016-08-25 2016-09-08 光學成像鏡頭 TWI6112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25556.6A CN106526788B (zh) 2016-08-25 2016-08-25 光学成像镜头
??201610725556.6 2016-08-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3577A true TW201723577A (zh) 2017-07-01
TWI611209B TWI611209B (zh) 2018-01-11

Family

ID=58343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9027A TWI611209B (zh) 2016-08-25 2016-09-08 光學成像鏡頭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97780B1 (zh)
EP (1) EP3287825A1 (zh)
CN (1) CN106526788B (zh)
TW (1) TWI61120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4387B (zh) * 2020-03-05 2020-09-11 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四十四)
US11668902B2 (en) 2019-09-27 2023-06-06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Lens assembly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0553B (zh) 2013-06-13 2021-04-13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双孔径变焦数字摄影机
CN108388005A (zh) 2013-07-04 2018-08-10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小型长焦透镜套件
US9857568B2 (en) 2013-07-04 2018-01-02 Corephotonics Ltd. Miniature telephoto lens assembly
US9392188B2 (en) 2014-08-10 2016-07-12 Corephotonics Ltd. Zoom dual-aperture camera with folded lens
CN112327463B (zh) 2015-01-03 2022-10-14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微型长焦镜头模块和使用该镜头模块的相机
KR20180032058A (ko) * 2016-09-21 2018-03-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옵티칼 렌즈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한 전자 장치
IL290630B2 (en) 2017-02-23 2023-10-01 Corephotonics Ltd Lens designs for a folded camera
US11106018B2 (en) 2017-07-07 2021-08-31 Corephotonics Ltd. Folded camera prism design for preventing stray light
IL300459A (en) 2017-07-23 2023-04-01 Corephotonics Ltd Compact folded lenses with a large entry key
CN111684333B (zh) 2018-03-02 2022-10-21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设计用于缓和杂散光的间隔件
CN114615399A (zh) 2019-01-03 2022-06-10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双重相机
CN117008281A (zh) 2019-02-25 2023-11-07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折叠式相机模块
TWI689746B (zh) 2019-03-22 2020-04-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US20220196987A1 (en) * 2019-06-28 2022-06-23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Imaging lens, photograph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578518A (zh) 2019-08-21 2022-06-03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镜头组件
CN110737071A (zh) * 2019-09-20 2020-01-31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US11656538B2 (en) 2019-11-25 2023-05-23 Corephotonics Ltd. Folded zoom camera module with adaptive aperture
KR20230019225A (ko) 2020-01-08 2023-02-07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멀티-애퍼처 줌 디지털 카메라 및 그 사용 방법
KR20240001277A (ko) 2020-05-30 2024-01-03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슈퍼 매크로 이미지를 얻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1914117B2 (en) 2020-07-31 2024-02-27 Corephotonics Ltd. Folded macro-tele camera lens designs including six lenses of ++−+−+ or +−++−+, seven lenses of ++−++−+, or eight lenses of ++−++−++ refractive powers
CN115769108B (zh) 2020-09-18 2023-12-05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弹出式变焦相机
WO2022118176A1 (en) 2020-12-01 2022-06-09 Corephotonics Ltd. Folded camera with continuously adaptive zoom factor
JP2023504293A (ja) 2021-01-25 2023-02-02 コアフォトニクス リミテッド スリムポップアウトワイドカメラレンズ
CN118210137A (zh) 2021-03-22 2024-06-18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具有连续自适应缩放因子的相机和移动设备
JP2023544219A (ja) 2021-09-23 2023-10-20 コアフォトニクス リミテッド 大口径連続ズーム屈曲テレカメラ
EP4244670A4 (en) 2021-11-02 2024-03-06 Corephotonics Ltd. COMPACT DOUBLE-FOLDED TV CAMERA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98636A (ja) * 2002-12-17 2004-07-15 Olympus Corp 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装置
WO2007145194A1 (ja) * 2006-06-14 2007-12-21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撮像光学系、撮像レンズ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JP5241377B2 (ja) * 2008-08-19 2013-07-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US8699145B2 (en) * 2011-04-28 2014-04-15 Optical Logic Inc. Zoom lens
WO2013065296A1 (ja) * 2011-11-01 2013-05-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対物光学系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内視鏡装置
JPWO2013161995A1 (ja) * 2012-04-27 2015-12-2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US9274311B2 (en) * 2014-01-13 2016-03-01 Genius Electronic Optical Co., Ltd. Compact narrow field of view lenses for mobile devices
US9316810B2 (en) * 2014-03-07 2016-04-19 Apple Inc. Folded telephoto camera lens system
TWM482071U (zh) * 2014-03-11 2014-07-11 E Pin Optical Industry Co Ltd 取像鏡頭
CN105467563B (zh) * 2014-09-11 2019-02-22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便携设备之小型窄视场光学成像镜头
CN205539662U (zh) * 2016-01-20 2016-08-31 北京疯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和成像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68902B2 (en) 2019-09-27 2023-06-06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Lens assembly
TWI704387B (zh) * 2020-03-05 2020-09-11 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四十四)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26788A (zh) 2017-03-22
TWI611209B (zh) 2018-01-11
EP3287825A1 (en) 2018-02-28
CN106526788B (zh) 2020-05-01
US9897780B1 (en) 2018-02-20
US20180059365A1 (en) 2018-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1209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653463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601976B (zh) 光學鏡片組
TWI633329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653462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521233B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此鏡頭之電子裝置
TWI607234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627465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782349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201706663A (zh) 光學鏡片組
TWI641862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201723558A (zh) 光學鏡片組
TW201702685A (zh) 光學鏡片組
TWI604217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588525B (zh) 光學鏡片組
TW201805678A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582461B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此鏡頭之電子裝置
TWI604216B (zh) 光學鏡片組
TW201544864A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此鏡頭之電子裝置
TW201819978A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201533496A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此鏡頭之電子裝置
TWI733531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582456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201809791A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201641986A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可攜式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