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05791A - 用於裝置對裝置通訊之同步源選擇之系統,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於裝置對裝置通訊之同步源選擇之系統,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05791A
TW201705791A TW105133564A TW105133564A TW201705791A TW 201705791 A TW201705791 A TW 201705791A TW 105133564 A TW105133564 A TW 105133564A TW 105133564 A TW105133564 A TW 105133564A TW 201705791 A TW201705791 A TW 20170579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ynchronization
direct link
information
enb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3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99251B (zh
Inventor
何鴻
艾列西 克亞夫
戴博迪普 伽太基
米海爾 希洛夫
縱平平
Original Assignee
英特爾智財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特爾智財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特爾智財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05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5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92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925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2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synchronizing potentially movable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使用者設備(UE)配置以基於掃描配置資訊掃描裝置對裝置同步源。UE被配置以向演進式統一陸地無線接取網路(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節點B(Node B,eNB)報告裝置對裝置同步源之偵測,以響應決定裝置對裝置同步源是否滿足掃描配置資訊之一個或多個報告請求。UE被配置以接收來自致能UE作為同步源之eNB的通訊,以及傳送訊號以提供同步參考至包括裝置對裝置同步源之一個或多個範圍內UE。

Description

用於裝置對裝置通訊之同步源選擇之系統,方法及裝置
本揭露係有關於裝置對裝置通訊,特別是有關用於裝置對裝置通訊之同步源選擇。
102、104、106、108、112、114、116、118、120、202、204、206、208、210、212、302、304、306、308、500‧‧‧使用者設備
110‧‧‧演進節點B
214‧‧‧D2D群
502‧‧‧通訊組件
504‧‧‧同步組件
506‧‧‧設定組件
508‧‧‧掃描組件
510‧‧‧報告組件
512‧‧‧激活組件
514‧‧‧時序傳送組件
602‧‧‧通訊會話組件
604‧‧‧掃描配置組件
606‧‧‧報告接收組件
608‧‧‧選擇組件
610‧‧‧實現組件
第1A圖係繪示用於裝置對裝置通訊之不在涵蓋範圍場景範例的示意圖;第1B圖係繪示用於裝置對裝置通訊之部分網路涵蓋範圍場景範例的示意圖;第1C圖係繪示用於裝置對裝置通訊之在涵蓋範圍內場景範例的示意圖;第1D圖係繪示用於裝置對裝置通訊之細胞之間涵蓋範圍場景範例的示意圖;第2圖係根據一實施例繪示在部分涵蓋範圍場景之裝置對裝置同步的示意方塊圖; 第3圖係根據一實施例繪示在細胞之間涵蓋範圍場景之裝置對裝置同步的示意方塊圖;第4圖係根據一實施例繪示根據被動方案之用於D裝置對裝置2D同步方法的示意流程圖;第5圖係根據一實施例繪示無線通訊裝置之組件的示意方塊圖;第6圖係根據一實施例繪示基地站之組件的示意方塊圖;第7圖係根據一實施例繪示根據主動方案之用於D2D同步方法的示意流程圖;第8圖係根據一實施例繪示根據主動方案之用於D2D同步另一方法的示意流程圖;第9圖根據一範例繪示無線裝置圖(例如,UE)。
【先前技術及發明內容及實施方式】
與本揭露之實施例一致的系統和方法之詳細敘述提供於下文。雖然一些實施例被描述,但是應當理解本揭露不局限於任何一個實施例,而是涵蓋許多替代方案、修改及均等物。此外,儘管許多具體的細節為了提供本揭露實施例透徹的理解而被闡述在下面的描述中,一些實施例可以不需這些或全部的細節而實施。此外,為了清楚的目的,在相關領域為已知的某些技術材料沒有詳細的敘述是為了避免不必要地模糊本揭露。
無線行動通訊技術使用各種標準和協定在節 點(例如,傳送站或收發器節點)和無線裝置(例如,行動通訊裝置)之間傳送。一些無線裝置通訊在下行鏈路(downlink,DL)傳送使用正交分頻多工多重存取(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以及在上行鏈路(uplink,UL)傳送使用單載波正交分頻多工存取(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用於訊號傳送之正交分頻多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之標準及協定包括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Rel.8,9和10;美國電機暨電子工程師學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6標準(例如,802.16e、802.16m),也就是俗稱的作為的WiMAX(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的產業群;以及IEEE 802.11-2012標準,也就是俗稱的WiFi。
在3GPP無線電存取網路(radio access network,RAN)LTE系統中,節點可結合演進式統一陸地無線接取網路(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節點Bs(也通常表示為evolved Node Bs、enhanced Node Bs、eNodeBs或eNBs)及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s),其與無線裝置通訊,被稱為使用者設備(UE)。DL傳送可從節點(例如,eNB)至無線裝置(例如,UE)通訊,而且UL傳送也可 以從無線裝置至節點通訊。
基於鄰近的應用(Proximity-based applications)和鄰近服務(Proximity Services,ProSe)表示一個新興的社交技術趨勢。基於鄰近的通訊(這在此也被稱為裝置對裝置(D2D)或點對點(peer-to-peer)服務或通訊)系一個用於增加網路流通量之能夠在移動站之間直接通訊而不使用網路基礎結構(network infrastructure)的強大的技術,且具有廣泛的應用。例如,D2D已提出用於區域社群網路、內容共享、位置相關行銷(location-based marketing)、服務廣告、公共安全網路、行動對行動應用或其他服務。D2D通訊由於其能夠減少核心網路或RAN之負載、由於直接且短通訊路徑而增加資料速率、提供公共安全通訊路徑以及提供其他功能的能力而使感興趣。在LTE中引入ProSe能力將允許3GPP產業服務這些發展中市場,且在同一時序服務幾個公共安全服務的迫切需要。這些結合的使用可以致能規模優勢經濟,因為所得之系統可盡可能同時用於公共安全和非公共安全。
還有各種替代用以實現這種在行動裝置之間的直接通訊路徑。在一實施例中,D2D空氣介面PC5(即,用於D2D通訊之介面)可以透過某些類型例如藍芽或Wi-Fi的短範圍技術,或藉由重新使用例如在分頻雙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統中UL頻譜許可的LTE頻譜以及時分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統中的UL子訊框(subframe)。此外,D2D通訊大致可分 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裝置搜尋,因此UE能夠確定它們在範圍內和/或可用於D2D的通訊。鄰近偵測可以藉由網路基礎結構幫助、可藉由部分地執行和/或可以執行基本上獨立的網絡基礎結構。第二部分為UE之間的直接通訊或D2D資料通訊,其包括在UE之間建立D2D會話以及使用者或應用資料的實際通訊之步驟。D2D通訊可以是或可以不是在行動網路營運商(mobile network operator,MNO)的連續控制下。例如,UE可以不需要為了參與D2D通訊而與eNB具有主動連接(active connection)。應當注意到D2D通訊(即,第二部分)可以在沒有D2D搜尋(即,第一部分)的支持而由D2D獨立地致能UE實施或操作。
一般而言,三種不同的部署方案需要支持用於D2D之通訊,包括在網路的臨界涵蓋範圍、部分網路涵蓋範圍、以及沒有網路涵蓋範圍。第1A圖繪示其中UE 102係在與UE 104直接通訊之沒有網路涵蓋範圍的場景。UE 102-104沒有eNB涵蓋範圍或不能夠實現與eNB直接通訊。第1B圖繪示其中UE 106在eNB 110涵蓋範圍之中且與沒有在任何eNB 110涵蓋範圍之中的UE 108通訊之部分網路涵蓋範圍場景。第1C圖繪示複數個UE 116-120皆在網路涵蓋範圍中且彼此D2D通訊之網路涵蓋範圍之場景。第1D圖繪示在第一eNB 110涵蓋範圍中之UE 112與在第二eNB 110涵蓋範圍中之UE 114 D2D通訊。
在上述各方案中一種應用於D2D通訊之常見 問題是如何設計為了致能D2D UE與其他UE同步之同步協定來實現用於D2D通訊之時間和頻率同步。對於網路涵蓋範圍內方案中,同步過程是相當直接的。根據LTE RAN1工作群組(working group)之協議,eNB之同步源具有比D2D UE之同步源較高優先權,且因此在涵蓋範圍內所有D2D致能UE將連接至服務細胞且基於偵測的主要同步訊號(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或次要同步訊號(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取得該同步資訊。然而,對於部分網路涵蓋範圍及沒有網路涵蓋範圍的方案中情況變得有點複雜,且如何設計用於這些情況之同步程序以達到同步D2D通訊的設計目標仍然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示解決用於當UE在不同涵蓋範圍區域場景之同步程序,例如第1B圖和第1D圖的場景。例如,當UE在不同涵蓋範圍區域(即,不同細胞或一個UE再涵蓋範圍之外)時UE可能為不同步的。在一實施例中,一個eNB可根據參考訊號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報告指定在涵蓋範圍邊界區域以傳送D2D同步訊號(D2D synchronization signals,D2DSSs)。在一些實施例中,這可能是不需要的,因為非必要D2DSSs傳送可由此增加UE功率消耗以及減少使用效率或無線頻譜資源。
本申請公開例如如何選擇在涵蓋範圍之中的同步源之相關網路和UE行為之細節的同步程序。第2圖 和第3圖繪示根據範例實施例之範例操作。第2圖繪示具有複數個涵蓋範圍內UE 202-208以及複數個不在涵蓋範圍內之UE 210-212之部分網路場景之同步程序。UE 202、204、210和212顯示部分的D2D群214。在一實施例中UE 202被選擇作為同步源且傳送D2DSS及具有同步資訊之實體裝置對裝置共享通道(physical device-to-device shared channel,PD2DSCH)訊息。UE 210和212接收同步資訊以落入UE 202和204以及eNB 110之同步中。第3圖繪示用於具有UE 302、304在細胞1涵蓋範圍區域內以及UE 306、308在細胞2涵蓋範圍區域內之細胞內D2D通訊場景的同步程序。具體地,UE 302可被選擇作為同步源且傳播使用D2DSS或PD2DSCH的細胞1之時序資訊。同樣地,UE 306可被選擇作為細胞2之同步源且傳播使用D2DSS或PD2DSCH的細胞2之時序資訊。
在一實施例中,同步源(例如,第3圖之UE 302以及第2圖之UE 202)也可透過PD2DSCH發送eNB發起的資源池配置至不在網路涵蓋範圍之UE(例如,UE 2及UE 3)或是在解碼系統資訊區塊類型1(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Type 1,SIB1)訊息後之鄰近細胞。此外,一個設計目標科包括最小化同步節點的數目而不犧牲D2D通訊性能。例如,具有最小數目之SS節點是希望減少訊號負載以及最小化UE功率消耗。在一實施例中,每一eNB 110可透過專用的RRC訊號明確地配置UE作為同步源以限制發送同步資訊之UE的數目。在另一實施 例,UE可基於先配置準則自主地決定何時作為同步源,例如定義在3GPP標準之準則或藉由eNB 110。
應用提供了兩種常用的方法:被動方案和主動方案。在被動方案中,網路控制UE作為同步源之選擇及再選擇。例如,網路(即,eNB 110)決定哪些D2D UE、那些在涵蓋範圍內將以週期性的方式傳送同步訊號。在一實施方式中,一個在網路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有條件地請求網路配置它作為用於D2DSS傳送之同步源。例如,UE可請求配置作為同步源以響應於有時序資訊之D2DSS偵測而不是來自UE駐留的eNB。作為另一個範例,UE可請求配置作為用於不具有eNB-UE介面且僅可以透過直接鏈路通訊之UE的同步源。注意在未來LTE發佈一個可被引入之可能不支持eNB-UE空氣介面但支持UE-UE介面之新UE種類,例如透過未授權頻譜之D2D介面、例如Wi-Fi或授權頻譜、例如3GPP LTE網路之頻譜。這種新裝置種類可受益於從降低複雜度、低功率消耗以及低成本。
當被動方案被使用時的範例為獨立同步源之偵測。該方案可包括靜音其操作或網路定時的對準。獨立同步源的存在(I-SS)可首先藉由其他執行用於同步源之週期性掃描之D2D致能的UE(例如,在RRC_IDLE模式之UE)而被偵測。在一實施例中,單一掃描間隔大於或等於D2DSS週期加上掃描切換時序。在D2D致能UE傳播eNB時序可迫使I-SS停止其同步操作,如果一個適當的 規則被定義。例如,如果具有預先定義層級之閘道同步源被偵測,可能有一個規則將抑制D2DSS傳送。在這情形下,涵蓋範圍內之UE(其偵測I-SS)可成為G-SS以及開始使用eNB時序週期性傳送D2DSS並由此在I-SS觸發同步源重新選擇程序。這被動方案可能需要UE分配或細胞特定時序掃描間隔。根據網路設定,UE可自主地採取G-SS角色且在預先分配同步訊號元上之D2DSS訊號開始週期性地發送。另外,UE可報告I-SS偵測到eNB且跟隨eNB指令以發起D2DSS週期性的傳送。例如,應該注意到如果多個UE同時偵測I-SS,I-SS偵測報告可觸發多個UE以報告相同I-SS至相同eNB。為了避免此種情況,UE特定時序掃描間隔可由不同UE被分配以減少同步I-SS偵測的機率。在一實施例中,一旦一個或多個特定UE報告I-SS偵測和/或提供用於直接通訊之排程請求,eNB可配置一個或多個特定UE(或其他傳送器)以傳送D2DSS。
第4圖繪示用於eNB控制的被動同步源實現方案之方法400的範例通訊流程。在一實施例中,涵蓋範圍內UE 402以及相關eNB 110可以以描述的方式通訊和/或執行操作來靜音或同步不在涵蓋範圍內之UE 406。該不在涵蓋範圍內之UE 406可包括在不同eNB涵蓋範圍內之UE、沒有連接到另一eNB或細胞或無法使用eNB-UE介面實現與eNB通訊。
方法400開始且在時序間隔408中在臨界涵蓋範圍中的UE 402與eNB 110同步且RRC連接被建立。 例如,在臨界涵蓋範圍中的UE 402可響應於細胞搜尋程序獲取與eNB 110之同步且可藉由執行隨機存取程序建立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連接D2D致能的eNB。在臨界涵蓋範圍中的UE 402駐留在響應於時序間隔408之所選細胞。
在時序間隔410中,eNB提供掃描配置資訊給在臨界涵蓋範圍中的UE 402。例如這可能發生在響應於D2D通訊能力資訊之用於將被轉移至eNB 110之在臨界涵蓋範圍中的UE 402。掃描配置資訊當在臨界涵蓋範圍中的UE 402應該掃描同步源時和/或當報告應該被發送至eNB 110時可指示。例如,當在臨界涵蓋範圍中的UE 402為RRC_Connected模式時,掃描配置資訊可以適用於在臨界涵蓋範圍中的UE 402。儘管掃描配置資訊被顯示如藉由eNB 110明確地指示,部分或全部的掃描配置資訊可被建立至一個標準,這樣沒有必要明確所有或部分的掃描配置資訊。
在一實施例中,掃描配置資訊可包括報告觸發在臨界涵蓋範圍中的UE 402以發送掃描報的標準。發送掃描報告可以是週期性的或單一事件。用於事件觸發的報告標準之複數個實施例被提供在本文。在第一替代方案中,複數個子條件可需要以滿足用於在臨界涵蓋範圍中的UE 402發送的掃描報告。第一條件可包括至少一D2DSS被偵測。具體地,偵測的D2DSS可能需要由在eNB 110臨界涵蓋範圍外之UE(例如,第2圖所見之UE 210、212) 或由來自另一eNB之UE中繼同步資訊(例如,第3圖比UE 302、308在不同細胞臨界涵蓋範圍區域UE 306、308)被傳送。第二條件可以包括至少一偵測的D2DSS不與駐留UE網路同步(例如,偵測的DSDSS和eNB 110之間的時序差大於預先定義臨界)。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在臨界涵蓋範圍內的UE 402當由不在範圍內之UE 406之傳送偵測的D2DSS由於其他臨界涵蓋範圍內同步訊號多重跳躍(multi-hop)向前而已經與駐留的eNB 110同步時成為一個同步源。第三條件是在臨界涵蓋範圍內且在RRC_Connected模式下之UE 402尚未配置為同步源。
在第二替代方案中,一個或多個上述第一替代方案之子條件可能需要一個額外請求,也可以包括在內。在第二替代方案中,額外請求可以包括用於服務細胞(即,eNB 110)之測量結果小於或等於臨界參數,例如服務細胞強度臨界。例如,細胞參考訊號(cell reference signal,CRS)或PSS或SSS之訊號強度之RSRP值可能需要小於參數。在一實施例中,臨界值可配置以當範圍內之UE 402在附近網路邊界但仍然在網路臨界涵蓋範圍內時,限制範圍內UE 402作為同步源之選擇。在一實施例中,臨界參數可包括可以由SIB配置的RSRP臨界。例如,臨界值可被配置有複數個可用的值。範例值可包括一組值{負無窮,-115,-110,...,-60,正無窮}分貝-毫瓦(Decibel-milliwatts,dBm),其中-115和-60dBm之間的值由5dBm遞增。
根據一實施例,用於在臨界涵蓋範圍內透過專用的RRC訊息由eNB指示做為D2D同步源的UE 402,在D2DSS資源之每一子訊框中,如果子訊框不管傳送排程分配或D2D資料,不與來自臨界涵蓋範圍內的UE 402角度之蜂窩傳送衝突,UE將傳送D2DSS。或者,用於臨界涵蓋範圍內之誰成為D2D同步源的UE 402,如果eNB沒有藉由專用的訊號指示它作為同步源,如果子訊框不與來自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角度的蜂窩傳送抵觸UE將發送D2DSS且UE傳送排程分配或D2D資料在排程分配之中或D2D資料期間。其他條件也可以被需要,如臨界涵蓋範圍內的UE 402是否具有適當的能力。額外條件可包括子訊框在排程分配或其中排程分配或資料被傳送之D2D資料期間。額外條件可包括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為RRC-Conected模式和/或UE沒有傳送排程分配或D2D資料沒有如D2D SS在相同的時序期間。
在第三替代方案中,可能需要一個或多個上述第一和第二替代方案之子條件,除了又一個額要請求。具體而言,第二替代方案可能請求所檢測之D2DSS的訊號強度至少為大於或等於臨界值。例如,來自UE內部/外部網路臨界涵蓋範圍或細胞間UE之用於至少一偵測的D2DSS的RSRP或參考訊號接收的品質(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必須請求超過同級訊號品質或同級訊號強度臨界。
在一實施例中,掃描配置資訊可包括一個或 多個子條件用於當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應掃描同步源時。例如,根據網路設定,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當全部或一些先前定義或eNB 110配置子條件被滿足時可觸發掃描程序。例如,一個或多個上述替代方案之子條件可能在掃描之前需要被滿足。例如用於來自eNB 110之訊號的測量的RSRP值超過細胞強度臨界。在一實施例中,一個輸入條件必須滿足對應於由eNB 110為了事件被觸發配置的「time To Trigger」參數的持續時序。在一實施例中,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根據其速度縮放time To Trigger參數。
在一實施例中,掃描配置資訊可指示用於報告將被發送至eNB 110之報告格式。該報告格式資訊可指示量或參數,該臨界涵蓋範圍內的UE 402應該包括在掃描報告。在一實施例中,臨界涵蓋範圍內的UE 402報告一個或多個以下如同步源特性、層級和偵測的D2DSS訊號的強度。根據另一實施例,報告格式(報告的參數和相關度量的列表)可被先前配置(指定)而不是配置為掃描配置的一部分。
時序期間412包括用於致能同步源之各種操作和方法。在時序期間414中,臨界涵蓋範圍內的UE 402執行同步源掃描操作以偵測鄰近的潛在D2DSS且應用來自E-UTRAN之掃描配置資訊,如上述有關時序期間410所討論。例如,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可偵測臨界涵蓋範圍外之UE 406。在一實施例中,掃描配置資訊 可基於通訊標準或以任何其它方式預先配置。如果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偵測一個同步源的情況下,它可以從包括偵測的同步源、層級及偵測的D2DSS訊號強度之D2DSS獲取幾個資訊項目。eNB 110可提供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參數以簡化掃描效能,例如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在掃描應該被進行的期間應該掃描D2DSS存在下的訊號或時序間隔的資源。
在時序期間416中,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轉移掃描結果至E-UTRAN(即,eNB 110),包括上面討論相對於掃描配置資訊之由報告形式指示的資訊。在一實施例中,該報告包括為了減少接收功率階層之配置的複數個偵測的D2DSS,例如,具有最強D2DSS接收功率之同步細胞可首先被包括在內。此外,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可被配置以在具有觸發掃描報告事件之後提供週期性報告的數目。例如,這個事件觸發週期報告可藉由參數“reportAmount”和“reportInterval”的方式達成,其可以由eNB 110預先配置或配置並且分別指定週期報告的數目以及它們之間的時序期間。如果事件觸發週期報告被配置以每當一個新的D2DSS滿足入口條件時由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計數的掃描報告的數目可被重置為零。如果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被配置以執行週期性測量報告,該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當週期性報告計時器到期時可立即開始報告。
在時序418中,eNB 410致能臨界涵蓋範圍內 之UE 402作為同步源。在一實施例中,eNB 110根據在時序416之掃描結果報告決定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是否被選擇作為同步源。例如,eNB 410可比較在來自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至可能以偵測一個或多個相同同步源之其他UE之報告中的資訊,並選擇最接近或其他最好座落之UE與沒有同步之UE通訊。在一實施例中,eNB 410可發送專用的RRC訊號至致能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作為同步源以及包括如用於D2DSS或PD2DSCH之傳送功率的參數之UE 402。在一實施例中,參數可以指示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應該發送D2DSS,如果UE處於RRC_Connected模式。在一實施例中,該參數指示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將具有比不在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6更高的層級。
在時序420中,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週期性地傳送D2DSS/PD2DSCH以提供同步參考給不在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6和/或在D2D群中之其他UE。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可以推導來自eNB 110之用於同步參考之時序資訊並進一步傳播它。在一實施例中,當不在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6偵測來自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的D2DSS之後,不在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6將同步至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從而與eNB 110同步。在一實施例中,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當D2D通訊由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之上層觸發時可以僅發送D2DSS/PD2DSCH作為同步參考。例如,應用層、RRC層 或其他可指示D2D通訊將發生且接著D2DSS/PD2DSCH可以被發送之層。在一實施例中,基於上層之觸發D2DSS/PD2DSCH傳送可幫助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最小化功率消耗。在一實施例中,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可一直在不與來自UE 402角度之蜂窩通訊衝突之D2DSS/PD2DSCH資源之每一子訊框發送D2DSS/PD2DSCH作為同步參考,在它由透過專用的RRC訊號之eNB被指示作為D2D同步源之後。
用於D2D同步之另一方法為主動方案。在主動方案中,網路可以配置D2D致能UE以為了防止在網路鄰近或涵蓋範圍孔中I-SS的出現週期地傳送D2DSS訊號。例如,eNB 110可預先分配週期性同步資源及配置全部D2D致能UE以週期地傳送D2DSS訊號。可替代地,eNB 110可配置應該滿足啟動D2DSS訊號自主傳送的具體條件。例如,RSRP臨界可被預先配置或由eNB 110發出訊號,這樣如果D2DSS(或在eNB 110情況下之細胞特定參考訊號(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RS))之接收功率低於臨界,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可自主地開始D2DSS傳送。應該注意到不僅相對於eNB 110之臨界,相對於其他UE同步源可被配置以及由eNB 110發送訊號。
E-UTRAN(例如,eNB 110)可以提供用於D2DSS配置之額外參數,例如傳送功率、無線資源區域等等。在一實施例中,D2DSS配置可由在系統資訊(例如, SIB)上之eNB 110廣播,致能在RRC_Idle狀態之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仍然可以有條件地作為同步源,至少在某些情況下。
在一實施例中,以下兩種情況可以在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側考慮或評估: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偵測任何源自於不在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6(例如,見第2圖)或其他eNB(例如,見第3圖)之D2DSS,以及來自E-UTRAN服務細胞(例如,eNB 110)之測量的RSRP or PSS/SSS的訊號品質低於配置的臨界。響應於偵測這些條件,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可以自主地成為同步源且開始藉由eNB 110配置的時序/頻率資源上之傳送D2DSS發送eNB發起的時序。同樣地,繪示在第4圖之任何定義在被動方案之其他條件也可以由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考慮以決定是否自主地發送時序資訊和/或何時自主地發送時序資訊。例如,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可考慮關於偵測的D2DSS和駐留的eNB 110和偵測的D2DSS訊號強度等等之間的時序差的資訊。在實施例中,主動方案允許在RRC_Idle模式之UE以作為同步源,而被動方案可能不允許在RRC_Idle模式之UE作為同步源因為與eNB 110所需要的通訊。
第5圖為UE 500根據一個或多個上述之主動方案或被動方案被配置以操作之示意方塊圖。例如,UE 500可以實現第4圖討論過之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2和/或不在臨界涵蓋範圍內之UE 406之功能。UE 500包 括通訊組件502、同步組件504、設定組件506、掃描組件508、報告組件510、激活組件512及時序傳送組件514。組件502-514僅作為範例的方式給出並且不是全部實施例皆包括全部組件。每一個組件502-514可包括在UE 500或由UE 500實現。
通訊組件502被配置以與基地台和/或一個或多個同級UE通訊。例如,通訊組件502可與eNB通訊以獲得網路服務,如聲音服務和資料服務;接收如掃描配置資訊之配置資訊等等。通訊組件502也可以被配置以與一個或多個D2D致能UE用於D2D通訊及鄰近服務。
同步組件504被配置以與同步源同步。例如,如果UE 500在eNB範圍中,同步組件504可以基於從eNB之時序資訊與eNB同步。同樣地,如果UE 500在網路臨界涵蓋範圍外,UE 500可以與具有最高偵測層級之同步源同步,如另一UE或臨界涵蓋範圍內UE。
設定組件506被配置以接收來自eNB 110之掃描配置資訊。掃描配置資訊可包括任何本文所討論之資訊或設定,例如在相對於主動或被動方案討論之設定。在一實施例中,設定組件506接收指示當UE 500應掃描同步源之掃描配置資訊。例如,設定組件506可接收細胞訊號強度臨界,其指示UE 500掃描響應於來自eNB 110之低於細胞訊號強度臨界的訊號之D2D同步源當UE 500仍然在eNB 110臨界涵蓋範圍內。在一實施例中,掃描配置資訊可指示其中掃描同步源之一個或多個資源區域(頻率 頻帶和/或時序),例如掃描包括時序資訊的D2DSS或PD2DSCH。
在一實施例中,掃描配置資訊可包括一個或多個報告需求。例如,報告需求可指示何時UE 500將發送報告至eNB 110及將包括哪個資訊。在一實施例中,報告需求可包括一個或多個報告觸發。在一實施例中,報告需求可包括偵測的D2D同步源不與eNB 110同步。在一實施例中,報告需求可指示用於基地台訊號強度之臨界值。在一實施例中,報告需求可指示報告應包括一個或多個D2D同步源、D2D同步源層級以及從D2D同步源接收的訊號的訊號強度之辨識。例如,這些細節可在掃描期間從D2DSS衍生。
掃描配置資訊也可以包括關於當UE 500應該自主地激活自身作為同步源的信息。例如,一個或多個上述掃描或報告設定可被用於觸發時序資訊或其它同步信息用於接收一個或多個鄰近的D2D UE的傳送。在一實施例中,掃描配置資訊包括用於傳送包含時序資訊之同級同步訊號之含有週期性時序及頻率資源之D2D區域。
掃描組件508被配置以掃描D2D同步源。例如,掃描組件508可以基於來自eNB 110之已預先配置和/或接收的掃描配置資訊掃描其不與UE 500同步之同級同步源。在一實施例中,掃描組件508被配置以當響應於來自eNB 101的訊號低於細胞訊號強度或細胞品質臨界時掃描D2D同步源(例如,基於RSRP或RSRQ)。
報告組件510被配置以向eNB 110報告沒有同步之同步源之偵測。在一實施例中,報告組件510基於從eNB 110接收在掃描配置資訊中接收的報告需求向eNB 110報告。例如,報告組件510可以評估一個或多個報告觸發條件以及當滿足那些條件時向eNB 110報告。在一實施例中,報告組件510可包括有關從偵測的D2DSS或PD2DSCH衍生之偵測的D2D同步源之細節。例如,該報告可包括一個或多個同步源之辨識、同步源之層級以及從同步源接收之訊號的訊號強度或訊號品質。
激活組件512被配置以激活UE 500作為D2D同步源。在一實施例中,激活組件512響應於從eNB 110致能該UE 500作為同步源之訊號激活UE 500作為同步源。在一實施例中,來自eNB 110之訊號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用於包括層級(例如層級高於偵測的同步源)、用於時序資訊之傳送功率、用於發送時序資訊之時序和/或在將被發送之時序資訊上的頻率資源之UE 500的細節。
在一實施例中,激活組件512自主地激活UE 500作為同步源。例如,激活組件512可以評估一個或多個觸發條件以決定何時該UE 500應開始發送在D2DSS或PD2DSCH中之時序資訊。在一實施例中,該觸發條件可以從eNB 110接收或可以藉由UE 500基於通訊準則被儲存,例如3GPP LTE。範例觸發條件可以包括來自eNB 110之訊號係低於細胞訊號強度臨界、一個沒有同步之UE被偵測到等等。在一實施例中,激活組件512被配置 以當UE處於閒置模式時激活UE 500作為同步源,如RRC_Idle。
時序傳送組件514被配置以傳送訊號以提供同步參考。在一實施例中,時序傳送組件514導致該UE 500傳送D2DSS或包括從eNB 110衍生之時序資料的物理裝置對裝置共享通道訊號(physical device-to-device shared channel signal,PDSCH)。所傳送的訊號可以服務在UE 500範圍中之一個或多個UE作為同步參考。在一實施例中,時序傳送組件514使用響應於激活組件自主地激活無線裝置作為同步源之同級同步訊號發送源自eNB 110之時序資料。在一實施例中,時序傳送組件514可以發送時序資料當UE 505在RRC_Idle模式時。在一實施例中,時序傳送組件514傳送響應於由UE 5005之上層觸發之時序資料。
第6圖為eNB 110配置以根據一個或多個上述討論之主動方案和被動方案操作的示意區塊圖。例如,eNB 110可以實現第4圖之eNB 110之功能。eNB 110包括通訊會話組件602、掃描配置組件604、報告接收組件606、選擇組件608以及實現組件610。組件602-610僅作為範例的方式給出並且不是全部實施例皆包括全部組件。每一個組件602-610可包括在eNB 110或由eNB 110實現。
通訊會話組件602被配置以與一個或多個UE通訊以及建立與一個或多個UE之通訊會話。例如,通訊 會話組件602可以是能夠與在eNB 110範圍中之UE通訊以建立及保持通訊會話。在一實施例中,通訊會話組件602可以當建立與UE之連接或通訊會話時提供參考訊號或其他時序資訊以與UE同步。
掃描配置組件604可以提供掃描配置資訊給一個或多個在eNB 110範圍中之UE。例如,掃描配置組件604可以提供任何本文討論之掃描配置資訊,如上面討論之相對於設定組件506之掃描配置資訊。
報告接收組件606被配置以接收來自UE 500之掃描報告,如由報告組件510提供之報告。在一實施例中,該報告可包括任何本文討論如辨識、訊號強度或由UE 500偵測之同步源的層級之報告資訊。在一實施例中,報告接收組件606被配置以接收來自複數個不同UE之複數個報告。
選擇組件608決定是否選擇UE作為同步源。例如,選擇組件608可以在接收來自UE 500之報告後決定是否選擇UE 500。該選擇組件可以選擇複數個UE中已經發送辨識相同一個或多個沒有同步之同步源的掃描報告的一個。例如,選擇組件608可以選擇具有對於特定同步源的最佳訊號強度之UE。
實現組件610發送訊號給UE以實現其作為同步源。例如,實現組件610可以發送其實現UE 500作為同步源之訊息。實現組件610可以提供一個或多個包括層級、傳送功率或為了提供同步資訊至附近的D2D設備的 其它資訊之同步細節至選擇的UE。
第7圖繪示用於D2D同步之範例方法700的示意流程圖。方法700可以由無線通訊裝置執行,如第5圖之UE 500。
方法700開始且同步組件504被配置以與基地台同步702,如eNB 110。例如,無線通訊裝置可以在與基地台之連接同步702和/或與基地台建立通訊會話。
激活組件512基於一個或多個觸發條件自主地激活704無線通訊裝置作為同步源。觸發條件可以包括任何上述相對於掃描配置資訊或主動方案的條件。在一實施例中,觸發條件從基地台被接收。在另一實施例中,觸發條件在無線通訊裝置基於通訊標準被預先配置。
時序傳送組件514使用同級同步訊號發送706源起於基地台之時序資訊。在一實施例中,時序傳送組件514發送706響應於激活組件512自主地激活704無線通訊裝置作為同步源之時序資訊。時序傳送組件514可以發送其包括時序資訊的D2DSS或PD2DSCH。在一實施例中,一個或多個自主地激活704及發送706可以當無線通訊裝置仍然在閒置模式發生。
第8圖繪示用於D2D同步之範例方法800之示意流程圖。方法800可以由基地台執行,如第6圖之eNB 110。
方法800開始且通訊會話組件602與一個或多個在eNB 110臨界涵蓋範圍區域內之UE通訊802且該 通訊會話組件602與一個或多個UE同步804。例如,通訊會話組件602可以發送一個或多個如用於UE之同步參考之時序資訊的訊號。
掃描配置組件604提供806訊號至一個或多個UE以配置用於同步訊號傳送之同步傳送條件。例如,掃描配置資訊可包括任何掃描請求、報告請求、用於激活之請求或任何其他本文討論之掃描配置資訊。在一實施例中,同步傳送條件指定在eNB臨界涵蓋範圍區域內之一個或多個UE應該何時自主地發送同步訊號。UE可以接著自主地評估該同步傳送條件以決定何時以激活他們本身作為同步源以及發送時訊資訊。
第9圖提供一種行動裝置之範例說明,如UE、行動站(mobile station,MS)、行動無線裝置、行動通訊裝置、平板、手持話機或任何其他形式的行動無線裝置。行動裝置可以包括配置以與節點、巨集節點、低功率節點或如基地台(base station,BS)、eNB、基頻單元(Base Band Unit,BBU)、無線寬頻頭端設備(Remote Radio Head,RRH)、遠程無線設備(Remote Radio Equipment,RRE)、中繼台(Relay Station,RS)、無線電設備(Radio Equipment,RE)、或另一類型的無線廣域網路(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WWAN)存取點(AP)等通訊之一個或多個天線。該行動裝置可被配置成使用其中包括3GPP LTE、WiMAX、高速封包存取(High Speed Packet Access,HSPA)、藍芽及Wi-Fi之至少一無線通訊標準而 通訊。該行動裝置可使用針對每一無線通訊標準的各別天線或針對多種無線通訊標準的共用天線而通訊。該行動裝置可在WLAN、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WPAN)、及/或WWAN中通訊。
第9圖也示出可被用於該行動裝置的音訊輸入及輸出之麥克風及一個或多個喇叭。顯示螢幕可以是一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螢幕或諸如一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顯示器等的其他類型之顯示螢幕。該顯示螢幕可被配置成一觸控式螢幕。該觸控式螢幕可使用電容技術、電阻技術、或另一類型的觸控式螢幕技術。應用處理器及一圖形處理器可被耦合到內部記憶體,而提供處理及顯示功能。非揮發性記憶體埠可被用於將資料輸入/輸出提供給使用者。該非揮發性記憶體埠可被用於擴充該行動裝置的記憶體功能。可將一鍵盤整合到該行動裝置,或將該鍵盤以無線方式連接到該行動裝置,以便提供額外的使用者輸入。一可使用觸控式螢幕提供一虛擬鍵盤。
範例
下列範例係有關進一步的實施例。
範例1係一種UE其配置以執行與第一eNB之細胞搜尋及同步。該UE配置以對應於該第一eNB駐留在第一服務細胞。該UE配置以獲取相關於D2D同步資訊傳送之D2D資訊,其中該UE接收在一個或多個系統資訊 訊息中相關於D2D同步資訊傳送之該D2D資訊及由該第一eNB傳送之專用D2D配置資訊訊息。該UE配置以響應於一個或多個觸發條件,傳送D2D同步資訊以提供同步參考至不在該第一eNB涵蓋範圍內的一個或多個D2D UE。該一個或多個觸發條件係基於該UE之RRC狀態。
在範例2中,範例1之該UE係配置以在該專用D2D配置資訊訊息中接收關於D2D同步資訊傳送之該資訊。該關於D2D同步資訊傳送之該資訊包括有關可用於D2D同步之資源及第一臨界值之資訊。該UE係配置以在可用於D2D同步之該資源中傳送D2D同步資訊以響應於該第一eNB之測量的訊號品質或訊號強度低於該第一臨界值。
在範例3中,任何範例1-2之該UE接收在該專用D2D配置資訊訊息中相關於D2D同步資訊傳送之該資訊。相關於D2D同步資訊傳送之該資訊包括當在第一eNB涵蓋範圍中用以配置該UE是否被允許傳送D2D同步資訊之第一指標。
在範例4中,任何範例1-3之該UE之該RRC狀態包括RRC_IDLE狀態及RRC_CONNECTED狀態中的一個。
在範例5中,任何範例1-4之該UE被配置以開始傳送D2D同步資訊以響應該UE在RRC_CONNECTED狀態以及該第一指標包含指示該UE以開始傳送該D2D同步資訊之值。
在範例6中,任何範例1-4之該UE更配置以基於由該第一eNB配置之報告準則發送一個或多個測量報告,其中該第一eNB設定響應於該一個或多個測量報告之該第一指標的值。
在範例7中,任何範例1-6之該UE更配置以基於掃描配置資訊執行用於評估該報告準則之測量。
在範例8中,任何範例1-7之該UE更配置以基於包括(1)偵測來自在該第一eNB之涵蓋範圍外之該一個或多個D2D UE之至少一D2DSS、(2)決定不與第一eNB同步之至少一個D2DSS以及(3)該UE係在RRC_CONNECTED狀態且沒有被配置以開始傳送D2D同步資訊之報告準則發送該一個或多個測量報告。
在範例9中,範例8之該報告準則更包括發送一個或多個測量報告,如果(1)第二臨界值不是目前配置以及(2)該第一eNB之RSRP、PSS強度以及SSS強度的一個或多個測量結果低於該第一臨界之值。
在範例10中,範例8之關於由專用D2D配置資訊訊息提供之D2D同步資訊傳送之操作之該資訊更包括第二臨界值且其中該報告準則更包括如果RSRP、PSS強度以及SSS強度的一個或多個測量結果低於該第二臨界之值,發送一個或多個測量報告。
在範例11中,範例10之該報告準則更包括該至少一偵測D2DSS之訊號強度超過由該第一eNB透過專用資訊訊息配置之第三臨界。
在範例12中,任何範例6-11之該一個或多個測量報告包括一個或多個發送該D2DSS之一個或多個D2D UE之辨識、發送該D2DSS之一個或多個D2D UE之層級以及該D2DSS之訊號強度。
在範例13中,任何範例1-12之用於當該UE在RRC_CONNECTED狀態時之該一個或多個觸發條件包括該UE沒有配置用於指示該UE被允許傳送該D2D同步資訊之第一指標的值、該UE接收在該系統資訊資訊訊息中的第一臨界、該UE能夠傳送該D2D同步資訊以及該第一eNB之RSRP測量低於該第一臨界。
在範例14中,任何範例1-13之用於當該UE在RRC_IDLE狀態時之該一個或多個觸發條件包括該UE能夠傳送該D2D同步資訊、該UE接收在該系統資訊訊息中第一臨界以及該第一eNB之RSRP測量低於該第一臨界。
在範例15中,任何範例1-14之傳送該D2D同步資訊以提供同步參考包括傳送響應於由該UE之上層之D2D資料通訊觸發。
在範例16中,任何範例1-15之傳送該D2D同步以提供同步參考包括傳送一個或多個D2DSS及PD2DSCH。
範例17係一種基地台,其包括通訊會話組件、報告接收組件以及實現組件。該通訊會話組件配置以與包含第一無線通訊裝置之一個或多個範圍內之無線通訊 裝置同步。該報告接收組件配置以從指示沒有同步的無線通訊裝置之偵測的該第一無線通訊裝置接收報告。該實現組件配置以發送訊號至配置該第一無線通訊裝置作為具有比該沒有同步無線通訊裝置更高層級之同步源之第一無線通訊裝置。
在範例18中,範例17之該報告接收組件係配置以接收來自一個或多個範圍內無線通訊裝置之一個或多個額外無線通訊裝置的一個或多個額外報告。
在範例19中,範例17-18之基地台更包括配置以決定是否選擇該第一無線通訊裝置作為同步源的選擇組件。該實現組件配置以發送響應於決定選擇該第一無線通訊裝置作為該同步源之配置該第一無線通訊裝置作為同步源的該訊號。
在範例20中,範例17-19之基地台更包括配置以提供掃描配置資訊至該一個或多個範圍內無線通訊裝置之掃描配置組件。
在範例21中,範例17-20之該掃描配置資訊包括指示何時發送報告至該基地台的一個或多個報告請求。該一個或多個報告請求包含一個或多個接收的同步訊號沒有與該基地台同步之請求以及接收的同步訊號大於訊號強度臨界之請求。
在範例22中,範例17-21之該掃描配置資訊包括該一個或多個範圍內無線通訊裝置響應於來自低於細胞訊號強度臨界的該基地台訊號而掃描同步訊號之請求。
範例23係一種組構以基於掃描配置資訊掃描裝置對裝置同步源之UE。該UE被組構以向eNB報告裝置對裝置同步源之偵測以響應於決定裝置對裝置同步源符合一個或多個掃描配置資訊之報告請求。該UE係配置以接收來自eNB致能該UE作為同步源之通訊以及傳送以提供同步參考至一個或多個包括裝置對裝置同步源之範圍內UE之訊號。
在範例24中,範例23之該UE更被組構以從eNB接收掃描配置資訊,該掃描配置資訊包括該一個或多個報告請求。
在範例25中,範例23-24之該UE更被組構以與該eNB同步。
在範例26中,任何範例23-25之決定裝置對裝置同步源符合一個或多個報告請求包括決定裝置對裝置同步源不與該eNB同步。
在範例27中,任何範例23-26之該掃描配置資訊包括細胞訊號強度臨界。該UE配置以響應於來自Enb的訊號低於細胞訊號強度臨界,掃描裝置對裝置同步源。
在範例28中,任何範例23-27之報告裝置對裝置同步源之偵測包括報告一個或多個裝置對裝置同步源之辨識、裝置對裝置同步源之層級以及從裝置對裝置同步源接收之訊號的訊號強度。
在範例29中,任何範例22-28之傳送該訊號 以提供同步參考包括傳送響應於由該UE之上層之觸發。
在範例30中,任何範例23-29之傳送該訊號以提供同步參考包括傳送一個或多個裝置對裝置同步訊號及PDSCH。
範例31係一種無線通訊裝置其包括同步組件、激活組件以及時序傳送組件。該同步組件係配置以與基地台同步。該激活組件係配置以基於一個或多個觸發條件自主地激活該無線裝通訊裝置作為同步源。該時序傳送組件係配置以使用同級同步訊號發送源起基地台之時序資訊以響應於激活組件自主地激活該無線通訊裝置作為同步源。
在範例32中,範例31之該無線通訊裝置更包括配置以掃描沒有同步之同級無線通訊裝置的掃描組件。
在範例33中,任何範例31-32之該一個或多個觸發條件包括沒有同步之同級無線通訊裝置的偵測。
在範例34中,任何範例31-33之該一個或多個觸發條件包括基地台訊號強度臨界。該激活組件係配置以自主地激活該無線通訊裝置以響應於測量來自基地台之訊號的訊號強度小於該基地台訊號強度臨界。
在範例35中,任何範例31-34之該無線通訊裝置更包括配置以接收來自該基地台之該一個或多個觸發條件之設定組件。
在範例36中,任何範例31-35之該無線通訊 裝置更包括配置以接收來自用於傳送包括該時序資訊的該同級同步訊號之分配週期時間和頻率資源的基地台之訊號。
在範例37中,其中任何範例31-36之一個或多個激活組件係配置以當該無線通訊裝置在閒置模式時自主地激活該無線通訊裝置作為同步源,且任何範例31-36之該時序傳送組件係被配置以當該無線通訊裝置在閒置模式時發送時序資訊。
範例38係一種配置以與一個或多個在eNB涵蓋範圍區域中之UE通訊的eNB。該eNB係配置以與在涵蓋範圍區域中之UE同步。該eNB係配置以提供訊號至用於同步訊號傳送之配置同步傳送條件的一個或多個UE。該同步傳送條件指定該一個或多個在該eNB涵蓋範圍區域中之UE應該自主地發送同步訊號。
在範例39中,範例38之該同步傳送條件包括一個或多個(1)細胞訊號品質臨界,其中該訊號品質臨界指示該一個或多個在涵蓋範圍區域內之UE當用於eNB之訊好品質低於該細胞訊號品質臨界時應該自主地發送同步訊號,以及(2)沒有同步之UE的訊號品質。
在範例40中,任何範例38-39之該eNB更被配置以傳送訊號至該一個或多個在分配週期的同步資源給所有的該一個或多個UE之涵蓋範圍區域內的UE以週期性地傳送同步訊號。
範例41係一種方法,其包括在UE上執行細 胞搜尋以及與第一eNB同步,其中該UE被配置以駐留在響應於該第一eNB之第一服務細胞。該方法包括獲取相關於D2D同步資訊傳送之D2D資訊,其中該UE在一個或多個系統資訊訊息中接收相關於D2D同步資訊傳送之該D2D資訊及由該第一eNB傳送之專用D2D配置資訊訊息。該方法包括傳送D2D同步資訊以提供同步參考至不在響應於一個或多個觸發條件之該第一eNB涵蓋範圍內的一個或多個D2D UE。該一個或多個觸發條件係基於該UE之RRC狀態。
在範例42中,範例41之接收相關於D2D同步資訊傳送之該資訊包括在專用的D2D配置資訊訊息中接收。該相關於D2D同步資訊傳送之該資訊包括有關可用於D2D同步之資源及第一臨界值之資訊。該UE係配置以在可用於D2D同步之該資源中傳送D2D同步資訊以響應於該第一eNB之測量的訊號品質或訊號強度低於該第一臨界值。
在範例43中,任何範例41-42之接收相關於D2D同步資訊傳送之該資訊包括在該專用D2D配置資訊訊息中接收。相關於D2D同步資訊傳送之該資訊包括當在第一eNB涵蓋範圍中配置該UE是否被允許傳送D2D同步資訊之第一指標。
在範例44中,範例43之該UE之該RRC狀態包括RRC_IDLE狀態及RRC_CONNECTED狀態中的一個。
在範例45中,範例44的方法更包括開始傳送D2D同步資訊以響應該UE在RRC_CONNECTED狀態以及該第一指標包含指示該UE以開始傳送該D2D同步資訊之值。
在範例46中,範例45的方法更包括基於由該第一eNB配置之報告準則發送一個或多個測量報告,其中該第一eNB設定響應於該一個或多個測量報告之該第一指標的值。
在範例47中,範例46的方法更包括基於掃描配置資訊執行用於評估該報告準則之測量。
在範例48中,任何範例43-47之發送該一個或多個測量報告包括發送基於包括偵測來自在該第一eNB之涵蓋範圍外之該一個或多個D2D UE之至少一D2DSS、決定不與第一eNB同步之至少一個D2DSS以及該UE係在RRC_CONNECTED狀態且沒有被配置以開始傳送D2D同步資訊之報告準則。
在範例49中,任何範例43-47之該報告準則更包括發送一個或多個測量報告,如果第二臨界值不是目前配置以及該第一eNB之一個或多個RSRP、PSS強度以及SSS強度的測量結果低於該第一臨界之值。
在範例50中,任何範例43-49之關於由專用D2D配置資訊訊息提供之D2D同步資訊傳送之操作之該資訊更包括第二臨界值且其中該報告準則更包括如果一個或多個RSRP、PSS強度以及SSS強度的測量結果低於該 第二臨界之值,發送一個或多個測量報告。
在範例51中,任何範例43-49之該報告準則更包括該至少一偵測D2DSS之訊號強度超過由該第一eNB透過專用資訊訊息配置之第三臨界。
在範例52中,任何範例46-51之該一個或多個測量報告包括一個或多個發送該D2DSS之一個或多個D2D UE之辨識、發送該D2DSS之一個或多個D2D UE之層級以及該D2DSS之訊號強度。
在範例53中,任何範例41-52之用於當該UE在RRC_CONNECTED狀態時之該一個或多個觸發條件包括該UE沒有配置用於指示該UE被允許傳送該D2D同步資訊之第一指標的值、該UE能夠傳送該D2D同步資訊以及該第一eNB之RSRP測量低於該第一臨界。
在範例54中,任何範例41-42之用於當UE在RRC_IDLE狀態時之該一個或多個觸發條件包括該UE能夠傳送該D2D同步資訊、該UE在該系統資訊訊息中接收第一臨界以及該第一eNB之RSRP測量低於該第一臨界。
在範例55中,任何範例41-54之傳送該D2D同步資訊以提供該同步參考包括傳送響應於由該UE之上層之D2D資料通訊觸發。
在範例56中,任何範例41-55之傳送該D2D同步資訊以提供該同步參考包括傳送一個或多個D2DSS及PD2DSCH。
範例57係一種包括用於執行任何範例41-56之方法的設備。
範例58係包括機器可讀指令之機器可讀儲存器,當執行時,實現任何範例41-57之方法或設備。
各種技術、或該等技術的某些觀點或部分可採用在諸如軟碟、唯讀光碟(CD-ROM)、硬碟機、非短暫性電腦可讀取的儲存媒體、或任何其他機器可讀取的儲存媒體等的實體媒體中實施的程式碼(亦即,指令)之形式,其中當該程式碼被諸如電腦等的機器載入且執行時,該機器變成用於實施該等各種技術之一設備。如果在可程式電腦中執行程式碼,則該計算裝置可包含處理器、該處理器可讀取之儲存媒體(包括揮發性及非揮發性記憶體及/或儲存元件)、至少輸入裝置、以及至少輸出裝置。該揮發性及非揮發性記憶體及/或儲存元件可以是一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可抹除可程式唯讀記憶體(EPROM)、快閃碟、光碟機、磁性硬碟機、或用於儲存電子資料之其他媒體。該eNB(或其他基地台)及UE(或其他行動台)可包含收發器組件、計數器組件、處理組件、及/或時鐘組件或計時器組件。可實施或利用本發明所述的該等各種技術之一個或多個程式可使用應用程式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及可重復使用的控制等的介面。可以高階程序或物件導向程式語言實施這些程式,以便與電腦系統通訊。然而,如有需要,亦可以組合語言或機器語言實施該一或多個程式。無論如何,該語言可以是一編譯式或直 譯式語言,且可與硬體實施例結合。
理應可了解:可將本文中述及的許多功能單元實施為一個或多個組件,而組件是被用來特別強調其實施獨立性的術語。例如,可將組件實施為包含訂製極大型積體(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VLSI)電路或閘陣列、諸如邏輯晶片、電晶體、或其他離散組件等的現成半導體之一硬體電路。也可以諸如現場可程式閘陣列、可程式陣列邏輯、或可程式邏輯裝置等的可程式硬體裝置實施一組件。
也可以可被各種類型的處理器執行之軟體實施各組件。一被識別組件之可執行碼可包含諸如一或多個實體或邏輯區塊的電腦指令,該等電腦指令可諸如被組織為一物件、一程序、或一功能。然而,一被識別組件之該等可執行碼無須在實體上位於一處,而是可包含被儲存在相同位置的一些不同的指令,該等指令在邏輯上被結合在一起時,將包含該組件,且達到該組件之陳述目的。
的確,一組件的可執行碼可以是單一指令或許多指令,且甚至可被分散在數個不同的碼段(code segment)中,被分散在不同的程式中,且跨越數個記憶體裝置。同樣地,本發明之操作資料可被識別且示出在一些組件內,且可以任何適當的形式實施該等操作資料,且在任何適當類型的資料結構內組織該等操作資料。可將該等操作資料收集為單一資料集,或可使該等操作資料分散在其中包括不同的儲存裝置之不同的位置,且該等操作資料 可至少部分地只是以一系統或網路上的電子訊號之形式而存在。該等組件可以是被動的或主動的,其中包括可操作而執行所需功能之代理模組。
在本文中提及"一範例"時,意指以與該實施例有關之方式述及的一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被包含在本發明的至少一實施例中。因此,在本文的各處出現詞語"在一範例中"時,不必然都參照到相同的實施例。
在本文的用法中,為了方便,可能在一共同列表中呈現複數個項目、結構元件、成分元件、及/或材料。然而,應以好像列表中之每一成員被個別地識別為單獨的及唯一的成員之方式詮釋這些列表。因此,不應只根據此類列表之個別成員呈現在一共同群組中,即在沒有相反指示之情形下,將此類列表之個別成員詮釋為相同列表的任何其他成員之事實上的等效物。此外,在本文中參照到本發明的各實施例及範例時,可連帶地參照到該等各實施例之替代實施例。我們應可了解:這些實施例、範例、及替代將不被詮釋為彼此間之事實上的等效物,而是將被視為本發明之各別的及獨立存在的表示法。
雖然前文中為了顧及清晰而以某些細節說明了本發明,但是顯然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原理下作出某些改變及修改。請注意,有實施本發明所述的該等程序及設備的許多替代方式。因此,本發明之該等實施例將被視為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熟悉此項技術者當可了解:可在不脫離本發 明之基本原理下,對上述該等實施例之細節作出許多改變。因此,只應由最後的申請專利範圍決定本發明之範圍。
202、204、206、208、210、212‧‧‧使用者設備
110‧‧‧演進節點B
214‧‧‧D2D群

Claims (22)

  1. 一種使用於使用者設備(UE)之裝置,包含:測量邏輯,該測量邏輯之至少一部分包含電路,該電路用以判定訊號之參考訊號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測量,該訊號從演進式統一陸地無線接取網路(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之細胞接收;以及處理邏輯,該處理邏輯之至少一部分包含電路,用以:判定該UE在該E-UTRAN之該細胞之涵蓋範圍內;且配置該UE傳送用於探索之直接鏈路同步訊號(SS)或無論是在無線電資源配置(radio resource configuration,RRC)連接狀態或RRC閒置狀態中通訊,其中用以配置該UE,該處理邏輯配置以:解碼來自該E-UTRAN之系統資訊區塊(SIB)訊息以判定訊號強度臨界;比較該RSRP測量與該訊號強度臨界;以及響應於該RSRP測量係低於該訊號強度臨界的判定,產生用於該直接鏈路SS之同步資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裝置,其中用以配置該UE以傳送該直接鏈路SS,該處理邏輯係配置以自動地激活該UE作為同步源,而不是由來自該E-UTRAN之專用的訊號被配置以傳送同步資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裝置,其中用以自 動地激活該UE作為同步源,該處理邏輯係用以配置該UE以週期地傳送該直接鏈路SS和直接鏈路資訊訊息中的至少一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處理邏輯係配置以從充當同步參考之該E-UTRAN和同級UE中的至少一者接收的資訊或訊號,衍生用於該直接鏈路SS之同步資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處理邏輯更用以:判定該UE係在使用於直接鏈路探索之頻率上的涵蓋範圍中;以及配置該UE以傳送在使用於直接鏈路探索之頻率上的子訊框中的該直接鏈路SS。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處理邏輯更用以:產生直接鏈路資訊訊息,該直接鏈路資訊訊息包含用於直接鏈路通訊之配置參數;以及配置該UE在如該直接鏈路SS之相同的該子訊框中之使用於直接鏈路探索之該頻率上傳送該直接鏈路資訊訊息。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處理邏輯更用以基於該子訊框不是由用於上行鏈路傳輸之該UE使用的判定,選擇該子訊框。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處理 邏輯更用以:判定該UE係在使用於直接鏈路通訊之頻率上的涵蓋範圍中;配置該UE以傳送該直接鏈路SS在使用於直接鏈路通訊之該頻率上的子訊框中;產生直接鏈路資訊訊息,該直接鏈路資訊訊息包含用於直接鏈路通訊之配置參數;以及配置該UE在如該直接鏈路SS之相同的該子訊框中之使用於直接鏈路通訊之該頻率上傳送該直接鏈路資訊訊息。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處理邏輯更用以在其中該UE係配置以傳送直接鏈路控制資訊的該相同時間間隔中選擇該子訊框。
  10. 一種使用於使用者設備(UE)之裝置,包含:收發器,其用以與演進式統一陸地無線接取網路(E-UTRAN)節點B(eNB)通訊;以及一或多個處理器,其與該收發器耦接,該些處理器用以:執行細胞搜尋和與服務eNB同步,其中該UE係配置以駐留在相應於該服務eNB之服務細胞上,且用以經由該收發器接收來至該服務eNB的臨界值;從該服務eNB經由該收發器接收的一或多個系統資訊訊息和專用的直接鏈路配置資訊訊息,衍生直接鏈路同步資訊; 配置該UE以經由該收發器傳送在同步參考訊號中的該直接鏈路同步資訊至一或多個直接通訊UE,該一或多個直接通訊UE在響應於至少兩觸發條件中任何一個之該服務eNB的覆蓋範圍外,該至少兩觸發條件包含:第一觸發條件,其中該UE處於無線電資源配置(RRC)連接狀態,且係配置以藉由來自該服務eNB之專用的訊號傳送該直接鏈路同步資訊;以及第二觸發條件,其中該UE處於RRC連接狀態或RRC閒置狀態,且其中該服務eNB之參考訊號接收功率(RSRP)低於該臨界值。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直接鏈路同步資訊係包括在該系統資訊訊息中,其中該直接鏈路同步資訊包含有關可用於直接鏈路同步資訊傳輸、直接鏈路同步資訊接收以及臨界值的資源之資訊,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響應於該至少兩觸發條件的任一個配置該UE以在用於直接鏈路同步資訊傳輸的該資源中傳送該直接鏈路同步資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更配置以基於由該服務eNB配置的報告準則產生一或多個測量報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UE更配置以基於掃描配置資訊執行用於評估該報告準則的測 量。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一或多個測量報告包含下列中的一或多個:發送該直接鏈路同步訊號的該一或多個直接通訊UE之辨識;發送該直接鏈路同步訊號的該一或多個直接通訊UE之層級;以及該直接鏈路同步訊號之訊號強度。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裝置,其中產生該直接鏈路同步資訊以提供同步參考是響應於該UE之上層的直接鏈路資料通訊觸發。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更配置該UE以傳送該直接鏈路同步資訊以藉由直接鏈路同步及包含用於直接鏈路通訊之參數的直接鏈路資訊訊息中的至少一者之傳輸,提供該同步參考。
  17. 一種包括機器可讀指令的機器可讀儲存媒體,當由第一使用者設備(UE)之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用以:從演進式統一陸地無線接取網路(E-UTRAN)和充當同步參考之第二UE中的至少一者接收的資訊或訊號,衍生同步訊號;當該第一UE在E-UTRAN的覆蓋範圍中時,響應於包括訊號強度臨界值的系統資訊區塊(SIB)訊息判定參考訊號接收功率(RSRP)係低於該訊號強度臨界值;以及響應於該RSRP係低於該訊號強度臨界值,配置該第 一UE作為用於UE至UE直接通訊的同步源。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該機器可讀指令更用以:判定該第一UE係在使用於該UE至UE直接通訊探索之頻率上的涵蓋範圍中;以及配置該第一UE以傳送在使用於UE至UE通訊探索之頻率上的子訊框中的同步訊號。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該機器可讀指令更用以:產生包含用於UE至UE直接通訊之配置參數的資訊訊息;以及配置該第一UE在如該同步訊號之相同的該子訊框中使用於UE至UE探索之該頻率上傳送該資訊訊息。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該機器可讀指令更用以基於該子訊框不是由用於上行鏈路傳輸之該第一UE使用的判定,選擇該子訊框。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該機器可讀指令更用以:判定該第一UE係在使用於UE至UE直接通訊之頻率上的涵蓋範圍中;配置該第一UE以傳送在使用於UE至UE直接通訊之該頻率上之子訊框中的同步訊號;產生資訊訊息,該資訊訊息包含用於UE至UE直接通訊之配置參數;以及 配置該第一UE在如該同步訊號之相同的該子訊框中使用於該UE至UE直接通訊之該頻率上傳送該資訊訊息。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該機器可讀指令更用以在其中該第一UE係配置以傳送UE至UE控制資訊的該相同時間間隔中選擇該子訊框。
TW105133564A 2014-05-08 2015-04-01 用於裝置對裝置通訊之同步源選擇之系統,方法及裝置 TWI5992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90615P 2014-05-08 2014-05-08
US14/582,580 US10813068B2 (en) 2014-05-08 2014-12-24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ynchronization source selec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5791A true TW201705791A (zh) 2017-02-01
TWI599251B TWI599251B (zh) 2017-09-11

Family

ID=5436906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3564A TWI599251B (zh) 2014-05-08 2015-04-01 用於裝置對裝置通訊之同步源選擇之系統,方法及裝置
TW104110682A TWI576000B (zh) 2014-05-08 2015-04-01 用於裝置對裝置通訊之同步源選擇之系統,方法及裝置
TW106120771A TWI646852B (zh) 2014-05-08 2015-04-01 用於裝置對裝置通訊之同步源選擇之系統,方法及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0682A TWI576000B (zh) 2014-05-08 2015-04-01 用於裝置對裝置通訊之同步源選擇之系統,方法及裝置
TW106120771A TWI646852B (zh) 2014-05-08 2015-04-01 用於裝置對裝置通訊之同步源選擇之系統,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10813068B2 (zh)
EP (1) EP3141055A4 (zh)
JP (1) JP2017511078A (zh)
KR (2) KR101855030B1 (zh)
AU (1) AU2015256590A1 (zh)
CA (1) CA2945155C (zh)
MX (1) MX368579B (zh)
MY (1) MY195757A (zh)
RU (1) RU2650489C2 (zh)
TW (3) TWI599251B (zh)
WO (1) WO201517126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05518B2 (en) 2018-01-10 2020-07-07 Kinpo Electronics, Inc. Remote control system and remote control method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20736A1 (en) * 2013-08-08 2015-02-12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electrical downtilt adjustment in a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ystem
US9326122B2 (en) 2013-08-08 2016-04-26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packet based device-to-device (D2D) discovery in an LTE network
US20160192310A1 (en) * 2013-08-11 2016-06-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Sending a Synchronization Signal
WO2015065017A1 (ko) * 2013-10-28 2015-05-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장치 대 장치 단말의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20170188321A1 (en) * 2014-05-09 2017-06-29 Kyocera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er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AU2014393235B2 (en) 2014-05-09 2019-03-14 Sun Patent Trust Device to device synchronization source selection
CN105101046B (zh) * 2014-05-14 2020-11-03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US9369950B2 (en) * 2014-06-05 2016-06-14 Sony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searching for a cell
WO2015197119A1 (en) * 2014-06-26 2015-12-30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proximity services
EP3163953B1 (en) * 2014-07-21 2021-12-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ynchronisation signal
US10225810B2 (en) * 2014-08-06 2019-03-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172172B2 (en) * 2014-08-07 2019-0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to-device capability signaling
US10111191B2 (en) * 2014-08-07 2018-10-2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user equipment to become a synchronization source
EP2983425B1 (en) * 2014-08-08 2019-03-0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D2D Data Transmission - Timing Advance for Idle Mode UE
US9871568B2 (en) * 2014-08-11 2018-01-16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detection in a high frequency band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architecture
WO2016048067A2 (en) 2014-09-25 2016-03-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nchronization procedure and resourc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in d2d system
EP3198955B1 (en) * 2014-09-28 2021-01-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facilitating synchronization in network
WO2016056877A2 (ko) 2014-10-09 2016-04-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D2d 동기화 신호의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말
US9706591B2 (en) * 2014-11-05 2017-07-11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to-device (D2D) transmit behavior
CN106211027B (zh) * 2014-12-25 2021-06-1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d2d终端时频同步的方法和设备
KR102314442B1 (ko) * 2015-02-06 2021-10-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D2d 네트워크에서 ue 디스커버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CA2975808A1 (en) * 2015-02-11 2016-08-18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methods
WO2016142974A1 (ja) * 2015-03-06 2016-09-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近接サービス通信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US10091746B2 (en) * 2015-05-14 2018-10-02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ynchronization source device for synchronization coverage extension and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the same
EP3338478B1 (en) * 2015-08-19 2021-10-27 Nokia Technologies Oy Control of relay ue use
CN111867043B (zh) 2015-09-24 2022-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步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7046461B (zh) * 2016-02-05 2022-06-0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V2x终端时频同步的发送和接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900278A (zh) * 2016-02-05 2022-08-1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V2x终端时频同步的发送和接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432304A (zh) 2016-03-29 2018-08-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同步方法、同步装置和同步源
EP4255053A3 (en) * 2016-08-09 2023-10-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hannel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7042196A (zh) * 2016-10-25 2023-11-1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自主传输系统的冲突避免自适应
WO2018111793A1 (en) * 2016-12-14 2018-06-21 Intel IP Corporation Camping in the context of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in a wireless device
CN108616840A (zh) * 2017-01-20 2018-10-0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车对外界v2x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US10772078B2 (en) * 2017-06-08 2020-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synchronization signal resource selection for a wireless backhaul network
CN109691175B (zh) * 2017-06-16 2020-06-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量同步信号块的方法和设备
CN109391925A (zh) * 2017-08-10 2019-02-26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9561445B (zh) * 2017-09-26 2021-04-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369111A (zh) 2018-07-09 2021-02-1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预期d2d传输的无线电资源状态的多级指示符
EP3852325A1 (en) * 2018-09-13 2021-07-21 NTT DoCoMo, Inc. User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US20200100255A1 (en) * 2018-09-26 2020-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based on radio signal measurements
CN111526543A (zh) * 2019-02-02 2020-08-11 索尼公司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US11665614B2 (en) * 2019-08-20 2023-05-30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 assisted device state transitions
US11991656B2 (en) * 2021-01-25 2024-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signal selection across multiple transceiver nod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27322B2 (en) 2006-03-02 2011-09-27 Panason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node and network node for notification about the proximity of a second wireless network via a first wireless network
PL2140700T3 (pl) 2007-05-02 2011-09-3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posób i urządzenie w sieci telekomunikacyjnej
CN102165840A (zh) 2008-09-25 2011-08-24 诺基亚公司 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同步
US9647810B2 (en) 2009-03-17 2017-05-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pping pilot signals in multi-stream transmissions
JP5261254B2 (ja) 2009-03-27 2013-08-14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装置および方法
US8817702B2 (en) 2009-07-22 2014-08-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tigation of interference due to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US8565169B2 (en) 2010-01-12 2013-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ing synchroniz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20120163278A1 (en) 2010-12-24 2012-06-2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performing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US8705486B2 (en) 2011-01-19 2014-04-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peer to peer traffic in cellular networks
KR102049046B1 (ko) 2011-09-14 2019-11-2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단말간 직접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단말
US9036550B2 (en) 2011-09-14 2015-05-1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CN106604336B (zh) * 2011-09-29 2020-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US8848700B2 (en) 2011-09-30 2014-09-3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based on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5513834A (ja) 2012-02-20 2015-05-14 ノキア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アンド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ユキチュア ベースステーションとユーザ装置との間の送信に対する変調及びコード化スキームのコントロール
EP2853132A1 (en) 2012-05-23 2015-04-01 Kyocera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of device-to-device (d2d) control data from a first d2d device to a second d2d device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050887A1 (ja) 2012-09-27 2014-04-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ユーザ端末、基地局及びプロセッサ
EP2904850A1 (en) 2012-10-05 2015-08-1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coverage of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devices
US11496948B2 (en) 2012-10-19 2022-11-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hoc/network assisted device discovery protocol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US9301158B2 (en) 2012-11-30 2016-03-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ation of branch synchronization node determination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WO2014092370A1 (ko) 2012-12-14 2014-06-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을 위한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20160021581A1 (en) * 2013-01-17 2016-01-2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placement
WO2014168571A2 (en) * 2013-04-10 2014-10-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and wireless device for provid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WO2014200307A1 (en) * 2013-06-13 2014-12-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for d2d communication
US10212676B2 (en) * 2013-09-27 2019-02-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ynchronisation reference signal for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5917724B (zh) * 2013-10-31 2019-04-1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d2d资源分配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US9167544B2 (en) * 2014-01-28 2015-10-2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Device to devic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pplicable to user equipment and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CN105981459B (zh) * 2014-02-04 2019-02-05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针对d2d操作的自主资源回退延迟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60821B (zh) * 2014-02-04 2019-11-2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延迟用于d2d操作的重新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US20150264588A1 (en) * 2014-03-14 2015-09-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ation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O2015163728A1 (ko) * 2014-04-24 2015-10-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통신을 위한 동기화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165590B2 (en) * 2014-05-06 2018-12-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transmission of D2D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05518B2 (en) 2018-01-10 2020-07-07 Kinpo Electronics, Inc. Remote control system and remote control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5256590A1 (en) 2016-10-27
EP3141055A1 (en) 2017-03-15
CA2945155A1 (en) 2015-11-12
JP2017511078A (ja) 2017-04-13
MY195757A (en) 2023-02-09
WO2015171261A1 (en) 2015-11-12
TW201603629A (zh) 2016-01-16
KR20160130479A (ko) 2016-11-11
TWI646852B (zh) 2019-01-01
TWI599251B (zh) 2017-09-11
TW201737744A (zh) 2017-10-16
RU2650489C2 (ru) 2018-04-16
KR102217815B1 (ko) 2021-02-19
US20150327201A1 (en) 2015-11-12
EP3141055A4 (en) 2018-04-25
US10813068B2 (en) 2020-10-20
RU2016139438A (ru) 2018-04-11
CA2945155C (en) 2018-05-08
MX2016013199A (es) 2017-04-27
TWI576000B (zh) 2017-03-21
KR101855030B1 (ko) 2018-05-04
KR20180021915A (ko) 2018-03-05
MX368579B (es) 2019-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9251B (zh) 用於裝置對裝置通訊之同步源選擇之系統,方法及裝置
TWI599253B (zh) 裝置對裝置通訊模式選擇的系統、方法與裝置
US10716038B2 (en) Wireless device, network nodes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handling a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during handover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TWI578813B (zh) 用於針對多載波致能行動裝置的近接服務之系統、方法與裝置
KR102006871B1 (ko) 셀간 d2d 탐색을 위한 d2d 동기화 신호 송신을 위한 자원 할당 및 ue 거동
JP6367470B2 (ja) 効率的な装置間通信のための暫定許可
BR112016023477B1 (pt) Sistemas, métodos e dispositivos para seleção de fonte de sincronização para comunicação de dispositivo para dispositi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