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01908A - 滴落系統 - Google Patents

滴落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01908A
TW201701908A TW104122667A TW104122667A TW201701908A TW 201701908 A TW201701908 A TW 201701908A TW 104122667 A TW104122667 A TW 104122667A TW 104122667 A TW104122667 A TW 104122667A TW 201701908 A TW201701908 A TW 20170190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rip
load
drop
module
we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2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明正
田種楠
Original Assignee
林明正
田種楠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林明正, 田種楠 filed Critical 林明正
Priority to TW1041226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701908A/zh
Publication of TW201701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1908A/zh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滴落系統異常狀態的警示方法包含取得滴落負載於第一預定時間內的第一滴落數量,取得滴落負載於第一預定時間內的第一重量變化,根據第一滴落數量及第一重量變化,產生第一關係,取得滴落負載於第二預定時間內的第二滴落數量,取得滴落負載於第二預定時間內的第二重量變化,根據第二滴落數量及第二重量變化,產生第二關係,以及若第一關係與第二關係不相符,發出異常警示。

Description

滴落系統
本發明描述一種滴落系統,尤指一種具備異常狀態警示功能的滴落系統。
隨著醫療體系進步,各式各樣的醫療方式也逐漸普及。除了傳統打針吃藥的治療方式外,直接透過點滴系統進行靜脈注射,將藥水注入病患體內進行治療,可以提高治療的速度和效果。尤其在病情較為嚴重的病患以及住院病患,大多是透過點滴系統進行治療。
目前常用的點滴系統屬於一種滴落裝置,點滴系統內的點滴瓶裝盛藥水,透過定滴房裝置控制藥水的流速,藥水最後會流經導藥管,透過針頭注入人體。一般的點滴系統在運作時,需要大量的人力來監控其狀態。例如病患家屬必須監控點滴系統的殘餘藥水量、是否發生異常流速、是否發生滴落中止等狀態。醫院的護士也必須來回走動,隨時監控每一個病床上的點滴系統是否工作在正常狀態。由於目前的點滴系統缺少警示裝置,因此當點滴系統發生異常時,常常無法即時性的處理而造成不可逆的後果。例如病患翻身拉扯點滴系統而造成脫針或導藥管破裂,或是定滴房裝置發生異常而造成流速不穩定,甚至可能導致空氣輸入血管。
因此,發展一種具備異常狀態警示功能的滴落系統,能大幅減少人力消耗,並使專業人員能依據異常狀態的警報判斷其異常狀態種類而即時處理,是非常重要的議題。
本發明一實施例提出一種滴落系統異常狀態的警示方法,包含取得滴落負載於第一預定時間內的第一滴落數量,取得滴落負載於第一預定時間內的第一重量變化,根據第一滴落數量及第一重量變化,產生第一關係,取得滴落負載於第二預定時間內的第二滴落數量,取得滴落負載於第二預定時間內的第二重量變化,根據第二滴落數量及第二重量變化,產生第二關係,以及若第一關係與第二關係不相符,發出異常警示。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出一種滴落系統異常狀態的警示方法,包含接收滴落負載上之識別模組提供的滴落負載識別資訊,若滴落負載識別資訊與主機所記錄之滴落負載資訊不相符,發出滴落負載資訊異常警示,以及發出滴落停止控制訊號至滴落系統,以使滴落負載停止滴落。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出一種滴落系統,包含滴落負載、重量支撐模組、滴落感測支撐模組、重量感測模組、滴落感測模組及負載資訊處理模組。重量支撐模組連接於滴落負載,用以支撐滴落負載。滴落感測支撐模組連接於滴落負載,用以接收滴落負載所滴落的流體。負載資訊處理模組耦接於重量感測模組及滴落感測模組,其中滴落感測模組取得滴落負載於第一預定時間內的第一滴落數量,重量感測模組取得滴落負載於第一預定時間內的第一重量變化,負載資訊處理模組根據第一滴落數量及第一重量變化,產生第一關係,滴落感測模組取得滴落負載於第二預定時間內的第二滴落數量,重量感測模組取得滴落負載於第二預定時間內的第二重量變化,負載資訊處理模組根據第二滴落數量及第二重量變化,產生第二關係,及於第一關係與第二關係不相符時,發出異常警示。
為讓本發明更顯而易懂,下文依本發明之滴落系統,特舉實施例配合所附圖式詳細說明,但所提供之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所涵蓋的範圍。
第1A圖係為本發明之滴落系統100之實施例的架構圖,而第1B圖係為滴落系統100用於醫療點滴裝置時的示意圖。如第1A圖及第1B圖所示,滴落系統100包含滴落負載11、重量支撐模組10、滴落感測支撐模組12、重量感測模組14、滴落感測模組13以及負載資訊處理模組15。本實施例的滴落系統100係可應用於醫院的點滴裝置,如第2圖所示。然而本發明的滴落系統可應用於任何的需要滴落的裝置,例如餵食系統、灌溉系統、園藝系統等等。在本實施例之滴落系統100中,滴落負載11可為第1B圖中之點滴瓶,內裝有藥水(流體)。重量支撐模組10連接於滴落負載11,用以支撐滴落負載11,於第1B圖中可相當於點滴瓶上的掛鉤。滴落感測支撐模組12連接於滴落負載11,用以接收滴落負載11所滴落的流體,於第1B圖中可相當於點滴瓶下掛的定滴房裝置。滴落感測支撐模組12可用掛式、夾式、貼式或吸盤式的方式使之固定。重量感測模組14耦接於重量支撐模組10,用於偵測滴落負載11的重量。重量支撐模組10可用掛式、夾式、平躺式等的方式使重量感測模組14得以偵測滴落負載11之重量變化。滴落感測模組13耦接於滴落感測支撐模組12,用於偵測滴落負載11的滴落數量。在本實施例中,重量感測模組14是以物理性感測的方式,感測滴落負載11的重量,而滴落感測模組13上具有光感測元件,利用光學遮蔽偵測法感測滴落負載11的滴落數量。然而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其它實施例的重量感測模組14以及滴落感測模組13可用任何方法感測滴落負載11的重量以及滴落數量。負載資訊處理模組15耦接於重量感測模組14及滴落感測模組13,用以根據重量感測模組14以及滴落感測模組13所偵測的滴落負載11的重量以及滴落數量,判斷滴落系統100是否發生異常情況。在本實施例中,負載資訊處理模組15可為與滴落系統100一體成形的裝置,例如設置於滴落負載11的支架上,或是可耦接於重量感測模組14並依附於重量感測模組14的裝置上,負載資訊處理模組15亦可為設置於遠端監控的主機、伺服器、或管理平台上。本實施例的負載資訊處理模組15具有資訊輸入介面16、滴落負載資訊介面17、滴落控制模組18以及資訊顯示介面19。資訊輸入介面16用以輸入滴落負載11的資訊,例如點滴瓶的型號、藥水種類、藥水容量、空瓶淨重等資訊。滴落負載資訊介面17用以輸入滴落負載11之滴落運作模式,或是滴落負載資訊的各種參數,例如輸入滴落負載11的空瓶資訊、欲滴落的時長、每一滴落流體的單位容積(如以毫升或公升數為單位的預定流體容積)、單位重量(如以公克或公斤為單位的預定滴落重量)、或是單位容積(例如每一毫升或公升)的滴落數等參數。滴落控制模組19可發出滴落控制訊號,用以控制滴落負載11的滴落流速甚至中止滴落。資訊顯示介面19用來顯示目前重量感測模組14以及滴落感測模組13所感測的包含滴落負載11的重量變化以及滴落數量等參數。本實施例的滴落系統100具備自動偵測(Automatic self-detection)異常狀態的功能,當系統出現異常狀態時會觸發異常狀態警示。因此可節省大量人力,並能使專業人員依據異常狀態警示,提供即時性的處理。而滴落系統100如何偵測異常狀態並啟動異常狀態警示的方法,將詳述於下。
第2圖係為滴落系統100之異常狀態的警示方法之流程圖。如第2圖所示,滴落系統100之異常狀態的警示方法包含步驟S101至步驟S107及步驟S1061。但本發明的滴落系統100之異常狀態的警示方法不限於步驟S101至步驟S107及步驟S1061。在本實施例中,滴落系統100之異常狀態的警示方法如下:
步驟S101:取得滴落負載11於第一預定時間T1 內的第一滴落數量N1
步驟S102:取得滴落負載11於第一預定時間T1 內的第一重量變化W1
步驟S103:根據第一滴落數量N1 及第一重量變化W1 ,產生第一關係;
步驟S104:取得滴落負載11於第二預定時間T2 內的第二滴落數量N2
步驟S105:取得滴落負載11於第二預定時間T2 內的第二重量變化W2
步驟S106:根據第二滴落數量N2 及第二重量變化W2 ,產生第二關係;
步驟S1061:比較第一關係與第二關係是否相符?若不相符,執行步驟S107;若相符,返回步驟S101;
步驟S107:發出異常警示。
各步驟詳述如下。滴落系統100在監控是否發生異常狀態前,必須要先經過一段時間以建構其正常狀態的資料,這段期間稱為訓練時間(Training Time)。在實施例中,當專業人員幫病患架設好滴落系統100(點滴系統)後,會觀察一段第一預定時間T1 確認滴落系統100的滴落速率已經穩定。因此,在第一預定時間T1 內(例如10秒),滴落系統100中的滴落感測模組13依照步驟S101偵測出第一滴落數量N1 (例如30滴)。並且,滴落系統100中的重量感測模組14依照步驟S102偵測出第一重量變化W1 (例如重量感測模組14感測的重量由1500克變為1490克,則得出第一重量變化W1 為10克)。滴落感測模組13以及重量感測模組14會將感測到的資料傳送至負載資訊處理模組15。負載資訊處理模組15即依照步驟S103,利用第一滴落數量N1 以及第一重量變化W1 ,產生第一關係。本實施例之第一關係可為透過任何公式或轉換函數所生成的關係,且非侷限於線性或非線性。舉例來說,第一關係可為第一預定時間T1 內的滴落流速、第一預定時間T1 內每滴落流體之重量、剩餘負載之預測可滴落時長,或是第一預定時間T1 內的滴落數量與重量變化之比率。以第一預定時間T1 為10秒、第一滴落數量N1 為30滴、第一重量變化
W1 為10克而言,第一關係可表示為:10(g)/30(drips)/10(sec)。在滴落系統100取得正常滴落狀態的第一關係後,在第二預定時間T2 內(例如1分鐘),滴落系統100中的滴落感測模組13依照步驟S104偵測出第二滴落數量N2 (例如180滴)。並且,滴落系統100中的重量感測模組14依照步驟S105偵測出第二重量變化W2 (例如重量感測模組14感測的重量由1490克變為1430克,則得出第二重量變化W2 為60克)。滴落感測模組13以及重量感測模組14會將感測到的資料傳送至負載資訊處理模組15。負載資訊處理模組15即依照步驟S106,產生第二關係。本實施例之第二關係可為透過任何公式或轉換函數所生成的關係,且非侷限於線性或非線性。舉例來說,第二關係可為第二預定時間T2 內的滴落流速、第二預定時間T2 內每滴落流體之重量、剩餘負載之預測可滴落時長,或是第二預定時間T2 內的滴落數量與重量變化之比率。以第二預定時間T2 為1分鐘、第二滴落數量N2 為180滴、第二重量變化W2 為60克而言,第二關係可表示為:60(g)/180(drips)/60(sec)。資訊處理模組15會依照步驟S1061,比較第一關係及第二關係在比例上是否相符,意即比較兩關係是否超過差異容許值,在本實施例中,差異容許值可為使用者自訂的數值,亦可為系統內建的數值,例如定義差異容許值為5%。以上述情況而言,第一關係為:10(g)/30(drips)/10(sec),第二關係為:60(g)/180(drips)/60(sec),兩者比例上相符,因此資訊處理模組15會判斷滴落系統100於第二預定時間T2 內為正常工作狀態。隨後返回步驟S101重置異常狀態警示流程。反之,若第二關係的結果為:100(g)/250(drips)/60(sec),與第一關係在比例上超過太多誤差,則資訊處理模組15會判斷滴落系統100屬於異常狀態,並依照步驟S107發出異常警示。在本實施例中,異常警示除了包括第一關係與第二關係不符合的狀況之外,亦考慮幾種直觀的異常警示,包含所偵測到的第二滴落數量N2 與第二重量變化W2 其中一者或兩者皆為零(不變動)的情況。詳細多種異常警示的種類及判斷條件將描述如後文。
本發明滴落系統100的偵測方法不限於使用訓練時間(Training Time)的方式得出第一關係,其它實施例亦可直接將預定的第一關係比率輸入至滴落系統100,專業人員可直接設定滴落系統100在正常狀態時的重量變化以及單位時間的滴落數量比率。例如直接設定滴落系統100在正常狀態時的第一關係為:10(g)/30(drips)/10(sec)。並且,在本實施例中,滴落系統100於長時間的滴落過程中,可使用循環式或週期式的偵測異常狀態方法。例如,滴落系統100的滴落的時長為1小時,則將1小時的時間切割為複數個時間區間,每一個時間區間的前S1 秒用來產生(Training)出第一關係,之後的S2 秒利用第一關係與第二關係的比對,判斷其滴落運作是否異常。在此,於長時間的滴落的時間中,滴落系統100會重新訓練(Re-training)出新的第一關係,因此可達到動態校正滴落系統100偵測異常狀態時的精準度。
第3圖係為本發明之滴落系統200之另一實施例的架構圖。如第3圖所示,滴落系統200具有滴落系統100所有元件,包含滴落負載11、重量支撐模組10、滴落感測支撐模組12、重量感測模組14、滴落感測模組13以及負載資訊處理模組15。這些元件的功能已經描述於滴落系統100,故於此將不再贅述。滴落系統200與滴落系統100相比,另包含了流速控制模組20、滴落截斷模組21、無線發送接收模組22、環境訊號偵測模組23、鍵盤輸入介面模組24、識別模組25以及主機26。流速控制模組20耦接於滴落控制模組18,用以根據滴落控制訊號調整滴落負載11之滴落流速。滴落截斷模組21耦接於滴落控制模組18,用以根據滴落控制訊號使滴落負載11停止滴落。無線發送接收模組22耦接於負載資訊處理模組15,用以發送及接收無線訊號。環境訊號偵測模組23耦接於無線發送接收模組22,用以偵測複數種環境狀態,例如影像、聲音、溫度等狀態。然而,本發明的環境訊號偵測模組23並不限於使用無線的方式透過無線發送接收模組22偵測並傳輸環境參數,其它實施例中環境訊號偵測模組23可耦接於負載資訊處理模組15,以有線的方式偵測並傳輸環境參數。鍵盤輸入介面模組24連結於無線發送接收模組22,用以輸入滴落負載11之滴落負載資訊至資訊輸入介面16。而本發明的鍵盤輸入介面模組24亦不以此為限,其它實施例中的鍵盤輸入介面模組24可耦接於負載資訊處理模組15,用以提供另一種輸入手段將滴落負載11之滴落負載資訊輸入至資訊輸入介面16。識別模組25耦接於滴落負載11,用以提供滴落負載11的識別資訊。本實施例中的識別模組25可為黏貼於滴落負載11上的讀卡晶片、RFID、QR碼、條狀碼等等任何具有辨識功能的物件。主機26連結於無線發送接收模組22,用以透過無線發送接收模組22監控並處理重量感測模組14及滴落感測模組13所偵測的資訊,以及用以辨識滴落負載識別資訊。簡言之,在滴落系統200中,由於引入了環境訊號偵測模組23及鍵盤輸入介面模組24,因此專業人員可透過鍵盤輸入介面模組24輸入滴落系統200所用之所有參數。環境訊號偵測模組23由於可偵測出多種環境參數,因此能增加滴落系統200的異常狀態偵測精準度。並且,由於滴落系統200引入了無線發送接收模組22,因此可透過遠端主機26進行運算並監控。舉例來說,重量感測模組14及滴落感測模組13所偵測的資訊於滴落系統100必須要透過負載資訊處理模組15進行分析及計算,以產生數值關係。然而,重量感測模組14及滴落感測模組13所偵測的資訊於滴落系統200中,可選擇透過無線發送接收模組22傳送至遠端的主機26中,由主機26進行分析及計算,而在旁的專業人員也可即時監控其分析數值是否正確。下文將介紹滴落系統200的三種警示方法的步驟。
第4圖係為滴落系統200之異常狀態的第一種警示方法之流程圖。如第4圖所示,滴落系統200之異常狀態的警示方法包含了前述滴落系統100所述之步驟S101至步驟S106及步驟S1061,以及步驟S1071、步驟S108至步驟S111。但本發明的滴落系統200之異常狀態的警示方法不限於第4圖的步驟。並且,步驟S101至步驟S106及步驟S1061的說明已於滴落系統100中詳述,故在此不再贅述。滴落系統200之異常狀態的第一種警示方法與前述之滴落系統100之異常狀態的警示方法(如第2圖)類似,僅多加入步驟S1071及步驟S108至步驟S111,如下:
步驟S1071:發出異常警示並判斷異常狀態的類別,並根據異常狀態的類別,執行步驟S108至S111中之一步驟;
步驟S108:若偵測出的第二滴落數量N2 與第二重量變化W2 均不為零,但第一關係與第二關係不符合比例,專業人員依據異常警示進行即時處理(例如調整滴落負載11之滴落流速)。
步驟S109:若偵測出的第二滴落數量N2 為零但第二重量變化W2 不為零,專業人員依據異常警示進行即時處理。
步驟S110:若偵測出的第二滴落數量N2 不為零但第二重量變化W2 為零,專業人員依據異常警示進行即時處理。
步驟S111:若偵測出的第二滴落數量N2 與第二重量變化W2 均為零,發出滴落停止控制訊號至滴落系統11,以使滴落負載11停止滴落。
於滴落系統200中,當第一關係與第二關係不相符時,系統會依照步驟S1071,發出異常警示並判斷異常狀態的類別。於本實施例中考慮4種異常狀態。當滴落系統200判斷第一關係與第二關係不符合比例時,執行步驟S108。例如第一關係為:10(g)/30(drips)/10(sec),而第二關係為:100(g)/250(drips)/60(sec)。因此,可由第二關係得知,單位時間的重量變化率以及單位時間的滴落數量均大於第一關係,意即滴落系統100出現了不正常的流速與重量變化率(意可指每一個滴落重量與偵測的重量變化率比值不同),滴落系統200就會通知專業人員會依照步驟S108進行處理,例如利用流速控制模組20調整滴落負載11之滴落流速。當滴落系統200偵測出的第二滴落數量N2 為零但第二重量變化W2 不為零時,執行步驟S109。例如第二關係為:10(g)/0(drips)/60(sec)。在此,滴落系統200的導藥管可能發生壓折的情況,導致無法滴落(流速為零),且病患正在拉扯滴落負載11使滴落負載11的重量發生變化。滴落系統200就會通知專業人員會依照步驟S109進行處理。當滴落系統200偵測出的第二滴落數量N2 不為零但第二重量變化W2 為零時,執行步驟S110。例如第二關係為:0(g)/30(drips)/60(sec),表示滴落系統100雖然有在滴落,但其藥水並沒有導出至人體以至於重量沒有減輕(藥水可能仍然堆積在定滴房的空間內)。滴落系統200就會通知專業人員依照步驟S110進行處理。當滴落系統200偵測出的第二滴落數量N2 與第二重量變化W2 均為零,執行步驟S111。例如第二關係為:0(g)/0(drips)/60(sec)。此狀況有可能為滴落負載11中已無流體,可能為藥水已經滴落殆盡的情況。因此,於此狀況的異常警示於此可視為滴落結束警示。滴落系統200會告知專業人員,依照步驟S111,將可控制滴落截斷模組21已使滴落負載11停止滴落,以防止滴落殆盡的滴落負載11混雜著空氣進入血管。因此,在滴落系統200中,透過警示通知以及不同異常狀態判定,專業人員可以即時性地採取對應的處理方式,可大幅度減低人力和誤判的機率。
此外,藉由第一關係與第二關係的差異性比較,亦可作為滴落系統100及200的系統自動系統檢測機制,例如,當滴落系統200偵測出的第二滴落數量N2 為零但第二重量變化W2 不為零時,系統有可能發生滴落感測模組13之功能異常,滴落感測模組13無法繼續具備監測滴落變化的能力,因此,執行步驟S109,通知專業人員進行系統檢視。當滴落系統200偵測出的第二滴落數量N2 不為零但第二重量變化W2 為零時,系統有可能發生重量感測模組14之功能異常,重量感測模組14無法繼續具備監測重量變化的能力,因此,執行步驟S110,通知專業人員進行系統檢視。
第5圖係為滴落系統200之異常狀態的第二種警示方法之流程圖。如第5圖所示,滴落系統200具有自動辨識的機制,可警示其滴落負載11內使用錯誤型號的流體,應用於醫療系統時可防止病患被注入錯誤藥水的可能。滴落系統200之異常狀態的第二種警示方法之步驟如下:
步驟S201:接收滴落負載11上之識別模組25提供的滴落負載識別資訊;
步驟S2011:比較滴落負載識別資訊與主機26所記錄之滴落負載資訊是否相符?若不相符,執行步驟S202;若相符,執行步驟S204;
步驟S202:發出滴落負載資訊異常警示;
步驟S203:發出滴落停止控制訊號至滴落系統200,以使滴落負載11停止滴落。
步驟S204:滴落負載11繼續滴落流體。
在步驟S201中,滴落負載11上具有識別模組25,識別模組25可為黏貼於滴落負載11上的讀卡晶片、RFID、QR碼、條狀碼等等任何具有辨識功能的物件。識別模組25內帶有滴落負載11的滴落負載識別資訊,例如藥水型號、容量、保存期限等。在步驟S201中,當滴落負載11即將被使用時,主機26接收滴落負載11上之識別模組25提供的滴落負載識別資訊。主機26接下來會依照步驟S2011,比對內存的滴落負載資訊與識別模組25所讀出的滴落負載識別資訊是否相符。若不相符則執行步驟S202,發出異常警示。當異常警示被發出後,依照步驟S203,主機26會發出(或專業人員控制主機26而發出)停止控制訊號至滴落系統200,以使滴落負載11停止滴落,進而避免使用錯誤型號的滴落負載11。若滴落負載資訊與滴落負載識別資訊相符,則依照步驟S204,滴落負載11將會繼續滴落流體。因此,在本實施例中,滴落系統200提供了一種預偵測異常狀態的機制,利用辨識系統識別滴落負載11是否為正確型號,解決了因人力疏忽而造成的不可逆後果。
第6圖係為滴落系統200之異常狀態的第三種警示方法之流程圖。於前述第2圖中,說明了滴落系統100於異常狀態的警示方法。於前述第5圖中,說明了滴落系統200利用辨識系統識別滴落負載11是否為正確型號,故提供了一種預偵測異常狀態的機制。在此,為了提供更完備的異常狀態警示機制,以增加滴落系統200在使用時的可靠度,第6圖的異常狀態警示方法結合了第2圖及第5圖的異常狀態警示方法,步驟如下:
步驟S201:接收滴落負載11上之識別模組25提供的滴落負載識別資訊;
步驟S2011:滴落負載識別資訊與主機26所記錄之滴落負載資訊是否相符?若不相符,執行步驟S202;若相符,跳至步驟S101;
步驟S202:發出滴落負載資訊異常警示;及
步驟S203:發出滴落停止控制訊號至滴落系統200,以使滴落負載11停止滴落。
步驟S101:取得滴落負載11於第一預定時間T1 內的第一滴落數量N1
步驟S102:取得滴落負載11於第一預定時間T1 內的第一重量變化W1
步驟S103:根據第一滴落數量N1 及第一重量變化W1 ,產生第一關係;
步驟S104:取得滴落負載11於第二預定時間T2 內的第二滴落數量N2
步驟S105:取得滴落負載11於第二預定時間T2 內的第二重量變化W2
步驟S106:根據第二滴落數量N2 及第二重量變化W2 ,產生第二關係;
步驟S1061:比較第一關係與第二關係是否相符?若不相符,執行步驟S107;若相符,返回步驟S101;
步驟S107:發出異常警示。
在第6圖中,依照步驟S201及S2011,滴落系統200會利用識別模組25與主機26驗證其滴落負載11是否為正確型號。當辨識資料驗證失敗時,依照步驟S202及S203,會發出警示訊息,並可發出停止控制訊號至滴落系統200以使滴落負載11停止滴落。當辨識資料驗證成功時,滴落系統200才會跳至步驟S101,進行如第2圖所述之判定異常狀態警示步驟,包含步驟S101至步驟S107及步驟S1061。因此,相較於滴落系統100,滴落系統200於此提供了更完備的異常狀態警示機制。而步驟S201至步驟S203,步驟S101至步驟S107、步驟S2011及步驟S1061已於前文論述,故於此將不贅述。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一種滴落系統及其異常狀態的警示方法。設計概念為利用重量感測模組以及滴落感測模組進行連續性地監控,同時對滴落系統的重量變化以及滴落數量(流速/每滴落重量)進行分析。當系統發現其偵測參數不匹配時,即判斷其發生異常狀態,並且,本發明的滴落系統亦提供了一種預偵測異常狀態的機制,利用辨識系統識別滴落負載是否為正確型號,解決了因人力疏忽而造成的不可逆後果。此外,本發明的滴落系統亦提供了一種系統自動系統檢測機制,藉由比對第一關係及第二關係的相符程度,可以進行檢測系統是否發生任何系統故障異常。因此,相較於傳統的滴落系統,本發明的滴落系統可節省大量人力,且可使專業人員能依據異常狀態的警報判斷其異常狀態種類而即時處理。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0及200‧‧‧滴落系統
10‧‧‧重量支撐模組
11‧‧‧滴落負載
12‧‧‧滴落感測支撐模組
13‧‧‧滴落感測模組
14‧‧‧重量感測模組
15‧‧‧負載資訊處理模組
16‧‧‧資訊輸入介面
17‧‧‧滴落負載資訊界面
18‧‧‧滴落控制模組
19‧‧‧資訊顯示模組
20‧‧‧流速控制模組
21‧‧‧滴落截斷模組
22‧‧‧無線發送接收模組
23‧‧‧環境訊號偵測模組
24‧‧‧鍵盤輸入介面模組
25‧‧‧識別模組
26‧‧‧主機
S101至S111、S201至S204、S2011、S1061、S1071‧‧‧步驟
第1A圖係為本發明之滴落系統之實施例的架構圖。 第1B圖係為第1A圖滴落系統用於醫療點滴裝置時的示意圖。 第2圖係為第1A圖滴落系統之異常狀態的警示方法之流程圖。 第3圖係為本發明之滴落系統之另一實施例的架構圖。 第4圖係為第3圖滴落系統之異常狀態的第一種警示方法之流程圖。 第5圖係為第3圖滴落系統之異常狀態的第二種警示方法之流程圖。 第6圖係為第3圖滴落系統之異常狀態的第三種警示方法之流程圖。
100‧‧‧滴落系統
10‧‧‧重量支撐模組
11‧‧‧滴落負載
12‧‧‧滴落感測支撐模組
13‧‧‧滴落感測模組
14‧‧‧重量感測模組
15‧‧‧負載資訊處理模組
16‧‧‧資訊輸入介面
17‧‧‧滴落負載資訊界面
18‧‧‧滴落控制模組
19‧‧‧資訊顯示模組

Claims (21)

  1. 一種滴落系統異常狀態的警示方法,包含: 取得一滴落負載於一第一預定時間內的一第一滴落數量; 取得該滴落負載於該第一預定時間內的一第一重量變化; 根據該第一滴落數量及該第一重量變化,產生一第一關係; 取得該滴落負載於一第二預定時間內的一第二滴落數量; 取得該滴落負載於該第二預定時間內的一第二重量變化; 根據該第二滴落數量及該第二重量變化,產生一第二關係;及 若該第一關係與該第二關係不相符,發出一異常警示。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警示方法,其中若該第一關係與該第二關係不相符,發出該異常警示包含: 若該第二重量變化不為零且該第二滴落數量為零時,發出該異常警示。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警示方法,其中若該第一關係與該第二關係不相符,發出該異常警示包含: 若該第二重量變化為零且該第二滴落數量為不為零時,發出該異常警示。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警示方法,其中若該第一關係與該第二關係不相符,發出該異常警示包含: 若該第二重量變化為零且該第二滴落數量為零時,發出該異常警示。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警示方法,其中該異常警示係為一滴落結束警示。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警示方法,另包含: 發出一滴落停止控制訊號至該滴落系統,以使該滴落負載停止滴落。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警示方法,另包含: 操作一滴落截斷模組,以使該滴落負載停止滴落。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警示方法,另包含: 操作一流速控制模組,以調整該滴落負載之一滴落流速。
  9. 一種滴落系統異常狀態的警示方法,包含: 接收一滴落負載上之一識別模組提供的一滴落負載識別資訊;及 若該滴落負載識別資訊與一主機所記錄之一滴落負載資訊不相符,發出一滴落負載資訊異常警示。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警示方法,另包含: 發出一滴落停止控制訊號至該滴落系統,以使該滴落負載停止滴落。
  11. 一種滴落系統,包含: 一滴落負載; 一重量支撐模組,連接於該滴落負載,用以支撐該滴落負載; 一滴落感測支撐模組,連接於該滴落負載,用以接收該滴落負載所滴落的流體; 一重量感測模組,耦接於該重量支撐模組,用於偵測該滴落負載的一重量; 一滴落感測模組,耦接於該滴落感測支撐模組,用於偵測該滴落負載的一滴落數量;及 一負載資訊處理模組,耦接於該重量感測模組及該滴落感測模組; 其中該滴落感測支撐模組取得該滴落負載於一第一預定時間內的一第一滴落數量,該重量感測模組取得該滴落負載於該第一預定時間內的一第一重量變化,該負載資訊處理模組根據該第一滴落數量及該第一重量變化,產生一第一關係,該滴落感測支撐模組取得該滴落負載於一第二預定時間內的一第二滴落數量,該重量感測模組取得該滴落負載於該第二預定時間內的一第二重量變化,該負載資訊處理模組根據該第二滴落數量及該第二重量變化,產生一第二關係,及於該第一關係與該第二關係不相符時,發出一異常警示。
  12. 如請求項第11項所述之滴落系統,其中該負載資訊處理模組包含: 一資訊輸入介面,用以輸入該滴落負載之一滴落負載資訊;及 一滴落控制模組,用以發出一滴落控制訊號。
  13. 如請求項第12項所述之滴落系統,其中該滴落負載資訊為該滴落負載的一空瓶淨重資訊、一預定滴落完成時間、一預定滴落容量及/或一預定滴落重量。
  14. 如請求項第12項所述之滴落系統,另包含: 一流速控制模組,耦接於該滴落控制模組,用以根據該滴落控制訊號調整該滴落負載之一滴落流速。
  15. 如請求項第12項所述之滴落系統,另包含: 一滴落截斷模組,耦接於該滴落控制模組,用以根據該滴落控制訊號使該滴落負載停止滴落。
  16. 如請求項第11項所述之滴落系統,另包含: 一環境訊號偵測模組,耦接於該負載資訊處理模組,用以偵測複數種環境狀態。
  17. 如請求項第11項所述之滴落系統,另包含: 一無線發送接收模組,耦接於該負載資訊處理模組,用以發送及接收一無線訊號。
  18. 如請求項第17項所述之滴落系統,另包含: 一環境訊號偵測模組,連結於該無線發送接收模組,用以偵測複數種環境狀態。
  19. 如請求項第17項所述之滴落系統,另包含: 一鍵盤輸入介面模組,連結於該無線發送接收模組,用以輸入該滴落負載之該滴落負載資訊。
  20. 如請求項第17項所述之滴落系統,另包含: 一識別模組,耦接於該滴落負載,用以提供一滴落負載識別資訊。
  21. 如請求項第17項所述之滴落系統,另包含: 一主機,連結於該無線發送接收模組,用以透過該無線發送接收模組監控並處理該重量感測模組及該滴落感測模組所偵測的資訊。
TW104122667A 2015-07-14 2015-07-14 滴落系統 TW2017019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22667A TW201701908A (zh) 2015-07-14 2015-07-14 滴落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22667A TW201701908A (zh) 2015-07-14 2015-07-14 滴落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1908A true TW201701908A (zh) 2017-01-16

Family

ID=58401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2667A TW201701908A (zh) 2015-07-14 2015-07-14 滴落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70190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5359B (zh) * 2018-11-28 2020-02-21 永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點滴監控系統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5359B (zh) * 2018-11-28 2020-02-21 永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點滴監控系統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38585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supplying insulin based on amount of exercise
EP2731640B1 (en) Monitoring system for a medical liquid dispensing device
US11744755B2 (en) Relocation module and methods for surgical equipment
US20090112333A1 (en) Smart infusion pump
JP2011245354A (ja) 輸液注入ポンプ上流にある流体サプライに関連付けられた通気孔の状態を検出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WO2021236182A1 (en) Systems for dispensing iv medications and fluids
Rosdi et al. A smart infusion pump system for remote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of intravenous (IV) drips
CN109303947A (zh) 一种医疗输液防错滴输药液监控装置
US6834242B2 (en) Process for analyzing pressure variation in a perfusion apparatus comprising several units
US20170035325A1 (en) Physiological information measuring apparatus, respiration interval displaying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2014023081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patients for risk of ventilator associated events
TW201701908A (zh) 滴落系統
US20190240423A1 (en) Medical device with a thermal mass flow sensor for bubble detection
KR20170070596A (ko) 링거 관리 장치, 운영 서버, 및 이들을 포함하는 관리 시스템
CN206756832U (zh) 体液引流检测系统
KR20170039337A (ko) 링거 관리 장치, 운영 서버, 및 이들을 포함하는 관리 시스템
KR102129019B1 (ko) 수액 투여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그를 위한 수액방울 검출 장치
KR102128058B1 (ko) 수액방울 검출 장치 및 방법
EP3582229A1 (en) Intravenous drip monitoring device, intravenous drip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JP5560401B2 (ja) 点滴通信システム
JP6445905B2 (ja) 輸液ポンプ誤操作防止システムおよび輸液ポンプ誤操作防止システムの作動方法
JPWO2018173830A1 (ja) 液滴流量測定装置
EP3127479A1 (en) Physiological information measuring apparatus, respiration interval displaying method, and program
TWI831054B (zh) 點滴監測系統及其方法
EP4184517A1 (en) Relocation module and methods for surgical equi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