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40341A - 控制方法、控制設備和控制系統 - Google Patents

控制方法、控制設備和控制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40341A
TW201640341A TW104122611A TW104122611A TW201640341A TW 201640341 A TW201640341 A TW 201640341A TW 104122611 A TW104122611 A TW 104122611A TW 104122611 A TW104122611 A TW 104122611A TW 201640341 A TW201640341 A TW 20164034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ontrolled
description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data pack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2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85688B (zh
Inventor
宋宇培
榕 陳
許可
Original Assignee
上海科泰世紀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上海科泰世紀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上海科泰世紀科技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40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40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56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568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Abstract

本申請涉及一種控制方法、控制設備和控制系統。所述控制設備包括:通訊單元,其從待控制設備接收控制描述資訊,所述控制描述資訊用於描述該待控制設備的控制方式;以及控制單元,其對由所述通訊單元接收的控制描述資訊進行解析,其中,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輸入控制資訊,並且所述通訊單元將輸入的控制資訊發送至待控制設備。

Description

控制方法、控制設備和控制系統
本申請公開的內容涉及一種控制方法、控制設備和控制系統,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無需安裝待控制設備的控制程式就可以對待控制設備進行控制的方法、實現該控制方法的控制設備以及應用了該控制方法的控制系統。
智慧化家電產品正在廣泛地應用於家庭當中。對於一款智慧家電產品,通常會伴隨有針對該智慧家電產品的用於對該智慧家電產品進行控制的應用程式(以下簡稱為“應用程式”)。這些應用程式可以安裝在使用者的移動設備上(諸如,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以便對智慧家電產品進行控制。
各個智慧家電產品的開發人員針對各自的智慧家電產品開發專用的應用程式。各個應用程式也只能對單一的(或單一系列的)智慧家電產品進行控制,即便它們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基本相同的功能。這可以類比於,對於傳統的家電產品而言,各個不同品牌的家電產品之間的遙控器是不能相容使用的;對於智慧家電產品而言,各個不同的應用程式也是不能相容的。如果用戶購買了多個不同品牌的智慧家電產品,則需要針對每個品牌的智慧家電產品安裝各自的應用程式,從而會給使用者造成不必要的困擾。為了避免這樣的困擾,用戶只能選擇單一的(或較少的幾個)品牌。
此外,智慧家電產品的開發人員不僅要開發針對智慧家電產品的應用程式,還要開發運行在智慧家電產品上以實現智慧家電產品的各種功能的程式(以下簡稱為“功能性程式”)。因此,開發人員需要對這兩方面的程式進行維護和/或升級。並且,這兩方面的程式彼此緊密相關,當其中某一方面的程式進行了修改或升級之後,通常會導致另一方面的程式進行相應的修改或升級。
再者,針對智慧家電產品的應用程式需要運行在使用者的諸如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之類的設備上。開發品質不高的應用程式會導致使用者設備(諸如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性能整體下降。甚至某些惡意程式代碼會利用品質不高的應用程式的漏洞侵害使用者設備,從而引發安全問題。
針對習知技術中的這些問題提出了本發明構思。根據本發明的控制設備,無需在使用者的諸如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之類的設備上安裝針對特定的待控制設備的控制程式(即,應用程式)就可以實現對於該待控制設備的控制。此外,本發明構思還提供了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統。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控制設備,包括:通訊單元,其從待控制設備接收控制描述資訊,所述控制描述資訊用於描述該待控制設備的控制方式;以及控制單元,其對由所述通訊單元接收的控制描述資訊進行解析,其中,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輸入控制資訊,並且所述通訊單元將輸入的控制資訊發送至待控制設備。
根據本發明構思的控制設備,在對待控制設備進行控制之前,控制設備可以從待控制設備接收控制描述資訊,並對接收的控制描述資訊進行解析。隨後,根據對於控制描述資訊的解析結果來輸入控制資訊,以對待控制設備進行控制。也就是說,提出了這樣一種發明構思,即,在對待控制設備進行控制之前,控制設備並不知曉將以何種方式對待控制設備進行控制,透過獲取待控制設備提供的控制描述資訊,控制設備可以具備對待控制設備進行控制的能力。因而,在利用根據本發明構思的控制設備對待控制設備進行控制時,使用者無需安裝針對特定的待控制設備的控制程式。
相應地,待控制設備的開發人員無需開發安裝在使用者設備上的應用程式,而僅需開發實現待控制設備的各種功能的功能性程式,按照規定格式來提供控制描述資訊,並且將控制描述資訊儲存在待控制設備上以便發送至控制設備,從而可以減小開發人員的工作量。此外,當對功能性程式進行了修改進而改變了控制方式時,開發人員僅需相應地修改儲存在待控制設備上的控制描述資訊,而不需要對使用者設備上的應用程式進行更新。也就是說,當待控制設備上的功能性程式的改變使得控制方式發生變化時,使用者無需在控制設備(例如,可以是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之類的使用者設備)上更新應用程式,而只需要從待控制設備接收更新後的控制描述資訊,就可以對更新後的待控制設備以更新後的控制方式進行控制。
在對待控制設備進行控制時,控制設備(例如,使用者的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僅從待控制設備接收控制描述資訊並對接收的控制描述資訊進行解析,從而確保控制設備的操作性能不受待控制設備的影響,並降低了控制設備的安全隱患。
根據本發明的控制設備,使用者可以自由地選擇其希望的待控制設備並對其進行控制,只要該待控制設備能夠按照規定格式提供控制描述資訊即可。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控制設備還可以包括顯示單元,其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顯示與接收的控制描述資訊相對應的控制介面,並且透過所顯示的控制介面輸入控制資訊。
可以將根據本發明構思的控制設備實現為具有顯示單元的控制器,並且可以在該顯示單元上顯示與控制描述資訊相對應的控制介面。隨後,使用者可以在所顯示的控制介面上進行操作以輸入各種控制資訊。顯示有控制介面的控制器可以回應於用戶的操作,將輸入的各種控制資訊發送至待控制設備以對其進行控制。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控制伺服器,包括:通訊單元,其從待控制設備接收控制描述資訊,所述控制描述資訊用於描述該待控制設備的控制方式;控制單元,其對由所述通訊單元接收的控制描述資訊進行解析;以及服務提供單元,其將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提供至第三方應用,其中,透過所述第三方應用來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輸入控制資訊,並且所述通訊單元將輸入的控制資訊發送至待控制設備。
可以將根據本發明構思的控制設備實現為具有服務提供單元的控制伺服器,並且將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提供至第三方應用。在此情況下,運行在使用者設備(例如,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上各種應用程式(包括在後臺運行的服務類進程)可以方便地對待控制設備進行訪問和控制。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控制方法,包括步驟:從待控制設備接收控制描述資訊,所述控制描述資訊用於描述該待控制設備的控制方式;對接收的控制描述資訊進行解析;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輸入控制資訊;以及將輸入的控制資訊發送至待控制設備。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顯示與接收的控制描述資訊相對應的控制介面,並且透過所顯示的控制介面輸入控制資訊。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控制方法,包括步驟:從待控制設備接收控制描述資訊,所述控制描述資訊用於描述該待控制設備的控制方式;對接收的控制描述資訊進行解析;將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提供至第三方應用;透過所述第三方應用來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輸入控制資訊;以及將輸入的控制資訊發送至待控制設備。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控制系統,包括控制設備和待控制設備,待控制設備將控制描述資訊發送至控制設備,控制設備對接收的控制描述資訊進行解析,其中,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輸入控制資訊,並且所述控制設備將輸入的控制資訊發送至待控制設備。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控制設備可以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顯示與接收的控制描述資訊相對應的控制介面,並且透過所顯示的控制介面輸入控制資訊。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控制系統,包括控制伺服器和待控制設備,待控制設備將控制描述資訊發送至控制伺服器,控制伺服器對接收的控制描述資訊進行解析,並將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提供至第三方應用,其中,透過所述第三方應用來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輸入控制資訊,並且所述控制伺服器將輸入的控制資訊發送至待控制設備。
根據本發明構思,使用者可以透過統一的控制設備來控制不同種類、不同生產廠商生產的各種待控制設備,只要該待控制設備能夠按照規定格式提供控制描述資訊即可。因而,使用者可以自由地選擇待控制設備。此外,使用者無需針對特定的待控制設備安裝特定的應用程式,從而降低了使用者設備的安全隱患。另一方面,待控制設備的開發人員無需開發或維護需要安裝在使用者設備上的應用程式或是提供單獨的控制器,從而減小了開發人員的工作量。
根據本發明構思的控制伺服器,運行在使用者設備上各種應用程式可以方便地對待控制設備進行訪問和控制。
透過以下參考附圖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上述以及其他方面、特徵和優點將得以呈現。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實施例的控制設備的示意性框圖;
圖2和圖3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透過控制設備的顯示單元所顯示的控制介面的示例;
圖4和圖5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三方應用,該第三方應用可以利用由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實施例的控制伺服器提供的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來對待控制設備進行控制;
圖6A和圖6B示出了在控制設備的顯示單元上顯示出多個待控制設備的示意圖;
圖7A和圖7B示出了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實施例的控制系統的示意圖;
圖8示出了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實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圖;以及
圖9示出了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實施例的控制設備與待控制設備建立控制性連接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圖。
下文中,將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公開的實施例。然而,本發明可按照多種不同形式具體實現,並且不應理解為限於本文闡述的實施例。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使得本公開將是徹底和完整的,並且將把本發明的範圍完全傳遞給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附圖中,為了清楚起見,沒有按照比例繪製各個部件,並且相同的標號將始終用於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除非另有說明或者在上下文中明確地指出,否則在描述本發明的上下文中使用的術語“一”、“一個”和“該”以及類似的所指物件應當解釋為涵蓋單數形式和複數形式。除非另有所指,否則術語“包括”、“具有”、“包含”和“含有”應當解釋為開放式術語(即,表示“包括但不限於”)。
除非另有定義,否則在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技術術語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發明所屬領域的任一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相同的含義。還應當理解,除非另有所指,否則本文使用的任何和所有實例或示例性術語僅用來更好地闡明本發明的而不是用來限制本發明的範圍。此外,除非另有定義,否則不可以過度地解釋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義的所有術語。
[控制設備]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實施例的控制設備的示意性框圖。
如圖1所示,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實施例的控制設備10可以包括通訊單元11和控制單元12。通訊單元11用於從待控制設備接收控制描述資訊。控制單元12用於對由通訊單元11接收的控制描述資訊進行解析。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來輸入控制資訊,並且通訊單元11將輸入的控制資訊發送至待控制設備。
根據本發明構思的一個實施例,可以將控制設備實現為控制器。在此情況下,控制設備可以包括用於顯示控制介面的顯示單元13。可以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在顯示單元13上顯示與接收的控制描述資訊相對應的控制介面。使用者可以透過所顯示的控制介面來輸入控制資訊。
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另一個實施例,可以將控制設備實現為控制伺服器。在此情況下,控制設備可以包括將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提供至第三方應用的服務提供單元14。可以透過第三方應用來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輸入控制資訊。
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又一個實施例,可以將控制設備實現為同時具備顯示單元13和服務提供單元14的控制設備。從而,可以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在顯示單元13上顯示與接收的控制描述資訊相對應的控制介面。使用者可以透過所顯示的控制介面來輸入控制資訊。此外,還可以將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提供至第三方應用,並且透過第三方應用來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輸入控制資訊。
控制描述資訊可以包括下列中的一項或多項:控制項類型、與控制項對應的控制字、與控制項對應的顯示位置、與控制項對應的顯示資訊、與控制項對應的點陣圖以及與控制項對應的描述資訊。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控制描述資訊可以包括用於描述待控制設備的控制方式的任何資訊,或者還可以包括用於顯示控制介面的任何資訊。
[控制器]
下面將參考圖2和圖3來描述將控制設備實現為具有顯示單元13的控制器的實施例。
圖2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透過控制設備(控制器)10的顯示單元13所顯示的控制介面的一個示例。圖2所示的控制介面的示例可以用於對智慧燈泡1000進行控制。也就是說,基於對從智慧燈泡1000(即,待控制設備)獲得的控制描述資訊進行解析的結果來顯示圖2所示的控制介面。
參考圖2,在用於對智慧燈泡1000進行控制的控制介面上可以例如包括三個控制項:顏色選擇控制項101、亮度選擇控制項102和開關控制項103。
在圖2所示的示例中,顏色選擇控制項101可以為圓形的色相圖,使用者可以透過顏色選擇控制項101控制智慧燈泡1000發出的光的顏色。亮度選擇控制項102可以為條型控制項,並且包括分別指示低亮度和高亮度的圖示1021和1022。使用者可以透過在亮度選擇控制項102上滑動或者點擊條型控制項的相應位置來控制智慧燈泡1000的亮度。開關控制項103可以為按鈕型控制項,在圖2所示的示例中,將開關控制項103顯示為常用的開關圖示。使用者可以透過點擊開關控制項103來開啟或關閉智慧燈泡1000。
應當認識到,圖2僅以示例的方式示出了能夠根據對控制描述資訊進行解析的結果所顯示出來的控制介面,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實施例,控制設備10的通訊單元11可以從待控制設備接收資料包並由控制單元12對接收的資料包進行解析。此外,還可以在控制設備10的顯示單元13所顯示的控制介面上顯示與接收的資料包相對應的內容。可替換或可附加地,控制設備10的控制單元12可以對解析後的資料包進行處理,並且透過通訊單元11將經處理的資料包發送至待控制設備。
從待控制設備接收的資料包可以包括下列中的一項或多項:靜態圖像資料包、動態圖像資料包、音訊資料包、視頻資料包、表示人體體征參數的資料包、表示環境參數的資料包、表示待控制設備自身參數的資料包,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應當認識到,在待控制設備上可以存在有各種自訂類型的資料包,而控制設備事先並不知曉資料包的類型或資料格式。在此情況下,控制設備可以從待控制設備接收用於對資料包進行解析的資料範本。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實施例,資料包可以連同資料範本一起從待控制設備發送至控制設備。例如,用於提供資料包的資料類型是帶有自描述資訊和/或元資料的資料類型。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當控制設備嘗試解析從待控制設備接收的資料包不成功時,控制設備可以向待控制設備發出請求以獲取相應的資料範本。
圖3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透過控制設備(控制器)10的顯示單元13所顯示的控制介面的另一個示例。圖3所示的控制介面的示例用於對網路攝像機2000進行控制。也就是說,基於對從網路攝像機2000(即,待控制設備)獲得的控制描述資訊進行解析的結果來顯示圖3所示的控制介面。
參考圖3,在用於對網路攝像機2000進行控制的控制介面上可以例如包括三個控制項:視窗控制項201、按鈕組控制項202和開關控制項203。
在圖3所示的示例中,視窗控制項201為矩形視窗,使用者可以透過視窗控制項201觀看網路攝像機2000傳遞至控制設備10的即時動態畫面。控制設備10對於從網路攝像機2000傳遞的資料包進行解析以在視窗控制項201中顯示即時動態畫面。此外,使用者還可以透過觸摸視窗控制項201的不同部位,實現對於網路攝像機2000的控制。例如,使用者可以透過觸摸視窗控制項201的邊緣部分或單指的滑動手勢操作,使得網路攝像機2000相應地偏轉;或者使用者可以透過雙指在視窗控制項201上進行縮放的手勢操作,使得網路攝像機2000相應地推拉鏡頭。
按鈕組控制項202集成了多個按鈕,例如,播放、暫停、拍攝或錄影等等。此外,在圖3所示的示例中,按鈕組控制項202還集成了擴展按鈕(即,按鈕組控制項202中間的按鈕),使用者可以透過點擊擴展按鈕使得控制介面顯示更多的按鈕,以便對網路攝像機2000進行控制或者對顯示的內容進行處理。
開關控制項203在圖3所示的示例中顯示為“×”形圖示。使用者可以透過點擊開關控制項203來開啟或關閉網路攝像機2000。應當認識到,在圖2和圖3的控制介面的示例中分別包括了具有相同功能的開關控制項103和203,但是開關控制項103和203的圖示並不相同。這是因為,在智慧燈泡1000和網路攝像機2000所提供的控制描述資訊中,分別提供了用於顯示開關控制項103和203的不同的點陣圖或圖片資源。
在圖3所示的示例中,可以在控制介面上顯示出與從待控制設備接收的資料包相對應的內容,即,即時動態畫面。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另一個實施例,控制設備10的控制單元12對從待控制設備接收的資料包進行解析後,控制單元12還可以對解析後的資料包進行處理,並透過通訊單元11將經處理的資料包發送至待控制設備。
應當認識到,圖2和圖3僅以示例的方式將智慧燈泡1000和網路攝像機2000示出為待控制設備,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根據本發明構思的控制設備可以是具有實體的控制器,也可以是安裝在使用者設備上的應用程式。參考圖2和圖3描述了將根據本發明構思的控制設備實現為具有顯示單元的控制器。此外,還可以將根據本發明構思的控制設備實現為能夠運行在具有顯示單元的使用者設備(例如,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的應用程式。也就是說,可以以軟體的方式來實現根據本發明構思的控制設備,並且當該軟體運行在諸如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之類的使用者設備上時,可以將該使用者設備用作對待控制設備進行控制的控制器。
[控制伺服器]
下面將參考圖4和圖5來描述將控制設備實現為具有服務提供單元14的控制伺服器的實施例。
圖4和圖5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三方應用,該第三方應用可以利用由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實施例的控制伺服器提供的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來對待控制設備進行控制。
如圖4所示,第三方應用可以是運行在諸如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之類的使用者設備上照相機應用3000。當執行照相機應用3000以準備拍照或攝像時,用戶可以透過照相機應用3000提供的設置介面來設置例如色溫之類的拍攝參數。此時,照相機應用3000可以向根據本實施例的控制伺服器發出請求,以獲得安裝在拍攝環境中的例如智慧燈泡1000的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
根據本實施例的控制伺服器,通訊單元11從待控制設備接收用於描述該待控制設備的控制方式的控制描述資訊,控制單元12對由所述通訊單元接收的控制描述資訊進行解析,並且服務提供單元14隨後將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提供至發出請求的第三方應用。
控制描述資訊可以包括用於描述待控制設備的控制方式的任何資訊,或者還可以包括用於顯示控制介面的任何資訊。對於控制伺服器而言,僅需要將用於描述待控制設備的控制方式的資訊提供至第三方應用。
獲得了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的第三方應用可以輸入控制資訊。例如,照相機應用3000可以將用戶設置的色溫作為控制資訊輸入到根據本實施例的控制伺服器。隨後,通訊單元11將輸入的控制資訊發送至待控制設備。例如,將使用者設置的色溫作為控制資訊發送至智慧燈泡1000,以提供與用戶設置的拍攝參數一致的拍攝環境。
此外,圖5示意性地示出了照相機應用3000可以透過向根據本實施例的控制伺服器發出請求來獲得由例如網路攝像機2000提供的資料包。
根據本實施例的控制伺服器,通訊單元11可以從待控制設備接收資料包,控制單元12對接收的資料包進行解析,並且服務提供單元14將解析後的資料包提供至發出請求的第三方應用。
與上述控制器的實施例相類似,從待控制設備接收的資料包可以包括下列中的一項或多項:靜態圖像資料包、動態圖像資料包、音訊資料包、視頻資料包、表示人體體征參數的資料包、表示環境參數的資料包、表示待控制設備自身參數的資料包,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此外,根據本實施例的控制伺服器可以從待控制設備接收用於對資料包進行解析的資料範本。接收資料範本的方式與上述控制器的實施例相類似,因此將不重複描述。
第三方應用可以顯示或利用與接收的資料包相對應的內容。例如,圖5所示的照相機應用3000可以顯示網路攝像機2000的即時動態畫面,並且利用網路攝像機2000進行拍照或攝像。可替換或可附加地,第三方應用可以對解析後的資料包進行處理,並經由所述控制伺服器的通訊單元11將經處理的資料包發送至待控制設備。
應當認識到,圖4和圖5僅以示例的方式將照相機應用3000示出為能夠利用由根據本發明構思的控制伺服器提供的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來對待控制設備(例如,智慧燈泡1000和網路攝像機2000)進行控制的第三方應用,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根據本發明構思的控制伺服器可以是具有實體的伺服器,也可以是安裝在使用者設備上的控制服務程式。當以控制服務程式的方式來實現根據本發明構思的控制伺服器時,運行有該控制服務程式的使用者設備上的各種第三方應用可以透過該控制服務程式方便地對待控制設備進行訪問和控制。
[控制系統]
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實施例的控制設備(例如,圖1所示的控制設備10)與待控制設備(例如,圖2和圖3所示的智慧燈泡1000和網路攝像機2000)構成了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實施例的控制系統。待控制設備將控制描述資訊發送至控制設備,並且控制設備對接收的控制描述資訊進行解析。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輸入控制資訊,並且控制設備將輸入的控制資訊發送至待控制設備。
控制設備可以實現為具有顯示單元的控制器,或者可以實現為具有服務提供單元的控制伺服器。無論以何種方式來實現根據本發明構思的控制設備,其都可以用於構成根據本發明構思的控制系統。
當控制設備實現為具有顯示單元的控制器時,控制設備可以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顯示與接收的控制描述資訊相對應的控制介面,並且透過所顯示的控制介面輸入控制資訊。此外,控制設備可以從待控制設備接收資料包並對接收的資料包進行解析。控制設備可以在控制介面上顯示與接收的資料包相對應的內容。可替換或可附加地,控制設備可以對解析後的資料包進行處理,並且將經處理的資料包發送至待控制設備。
當控制設備實現為具有服務提供單元的控制伺服器時,待控制設備將控制描述資訊發送至控制伺服器,控制伺服器對接收的控制描述資訊進行解析,並將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提供至第三方應用。透過第三方應用來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輸入控制資訊,並且控制伺服器將輸入的控制資訊發送至待控制設備。此外,控制伺服器可以從待控制設備接收資料包並對接收的資料包進行解析,並且控制伺服器可以將解析後的資料包提供至第三方應用。第三方應用可以顯示或利用與接收的資料包相對應的內容。可替換或可附加地,第三方應用可以對解析後的資料包進行處理,並經由控制伺服器將經處理的資料包發送至待控制設備。
根據發明構思的實施例,控制設備(控制器或控制伺服器)可以週期地(或者可由用戶手動地)搜索待控制設備,並向搜索到的待控制設備發送控制訪問請求。待控制設備在收到控制設備發送的控制訪問請求後可以做出回應,以允許或拒絕控制設備的控制訪問請求。只有在收到表示允許對待控制設備進行訪問和控制的回應訊號之後,控制設備才能夠建立與待控制設備的控制性連接。本文所述的“控制性連接”指的是,控制設備可以透過該連接對待控制設備進行控制。
在向搜索到的待控制設備發送控制訪問請求的同時,或者在發送控制訪問請求之後,控制設備可以向搜索到的待控制設備發送身份認證資訊。在確認接收到的身份認證資訊為有效的身份認證資訊之後,待控制設備可以發送允許進行訪問和控制的回應訊號;在確認接收到的身份認證資訊為無效的身份認證資訊之後,待控制設備可以發送拒絕訊號。
以控制設備實現為具有顯示單元的控制器為例,圖6A和圖6B示出了在控制設備的顯示單元上顯示有多個待控制設備的示意圖。在圖6A所示的示意圖中,示出了三個待控制設備:位於客廳的攝像頭1、位於書房的攝像頭2和位於客廳的燈泡1。在圖6B所示的示意圖中,增加了位於廚房的燈泡2。下面以圖6A和圖6B所示的情況為例,對控制設備發現並添加待控制設備的過程進行描述。
例如,當控制設備搜索到位於廚房的燈泡2時,可以在顯示單元上顯示表示燈泡2的圖示,如圖6B所示。隨後,使用者可以點擊表示燈泡2的圖示,以建立與燈泡2的控制性連接。在建立控制性連接之前,可以提示輸入用戶名和密碼作為表示使用者身份的身份認證資訊。初始的身份認證資訊可以印製在待控制設備(或其包裝)上。在首次建立控制性連接之後,可以修改用戶名和密碼,或者還可以為待控制設備添加新的有效的身份認證資訊(即,添加新的用戶)。
當控制設備實現為具有服務提供單元的控制伺服器時,添加待控制設備的過程可以是無需用戶參與的。在建立控制性連接之前,控制伺服器可以自動地向待控制設備提供身份認證資訊。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根據本發明構思的控制伺服器也可以包括顯示單元13,並且可以按照類似於參考圖6A和圖6B所描述的方式來添加待控制設備。
圖7A和圖7B示出了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實施例的控制系統的示意圖。在圖7A所示的控制系統的示例中,將控制設備示出為具有顯示單元的控制器,在圖7B所示的控制系統的示例中,將控制設備示出為具有服務提供單元的控制伺服器。
在圖7A和圖7B所示的控制系統中,除了控制設備和待控制設備以外,還包括了登記伺服器。登記伺服器用於登記/註銷待控制設備。控制設備可以對登記伺服器進行訪問以根據待控制設備在登記伺服器的登記狀態來搜索待控制設備。然而,登記伺服器並不是必需的,控制設備可以自己搜索待控制設備。
再次以圖6A和圖6B所示的情況為例,當位於廚房的燈泡2在登記伺服器上進行了登記操作之後,控制設備在訪問登記伺服器時可以搜索到已登記的燈泡2,並且可以在顯示單元13上顯示表示燈泡2的圖示,如圖6B所示。隨後,使用者可以點擊表示燈泡2的圖示,以建立與燈泡2的控制性連接。可替換或可附加地,控制伺服器可以自動地添加燈泡2並與燈泡2建立控制性連接。
在待控制設備啟動時,登記伺服器登記已啟動的待控制設備,並且在待控制設備關閉時,登記伺服器註銷已關閉的待控制設備。例如,在待控制設備的啟動過程中,待控制設備可以在登記伺服器中進行登記操作,登記伺服器將待控制設備登記為已啟動狀態。此外,登記伺服器可以記錄對其進行訪問的控制設備,並且在登記和/或註銷待控制設備時,向已記錄的控制設備發送通知。例如,控制設備透過登記伺服器搜索到了待控制設備(例如,圖6B所示的燈泡2),並且與燈泡2建立了控制性連接。當燈泡2從登記伺服器註銷後,登記伺服器可以將燈泡2已註銷的通知發送到控制設備,並且當燈泡2再次在登記伺服器上進行登記後,將燈泡2已登記的通知發送到控制設備。所述控制設備可以是具有顯示單元的控制器,也可以是具有服務提供單元的控制伺服器。
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實施例,待控制設備可以自主地在登記伺服器上進行登記/註銷操作。例如,在待控制設備啟動時,可以不在登記伺服器上進行登記,而是在滿足特定條件的情況下,待控制設備自主地在登記伺服器上進行登記操作,並且當不再滿足特定條件時,待控制設備自主地在登記伺服器上進行註銷操作。所述特定條件包括(但不限於)待控制設備所處的環境、待控制設備的狀態、預定的時間段等。
在控制設備僅透過訪問登記伺服器來搜索已登記的待控制設備的情況下,控制設備不能獲知已啟動但還未登記的待控制設備。控制設備可以向登記伺服器發出請求,以搜索已啟動但還未登記的待控制設備。如果登記伺服器搜索到已啟動但還未登記的待控制設備,並且該待控制設備曾經與發出請求的控制設備建立過控制性連接,則登記伺服器可以將搜索到的待控制設備“推送”至控制設備。所述控制設備可以是具有顯示單元的控制器,也可以是具有服務提供單元的控制伺服器。
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實施例,登記伺服器可以為網路環境中單獨的伺服器,或者可以將登記伺服器實現為提供網路環境的路由器的一部分。網路環境優選地為無線網路環境,例如,無線局域網(WLAN)。提供網路環境的路由器優選地為無線路由器。已啟動的待控制設備透過無線路由器接入WLAN時,可以在無線路由器上進行登記操作,或者待控制設備可以在滿足特定條件的情況下自主地在無線路由器上進行登記操作。
[控制方法]
圖8示出了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實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圖。
參見圖1和圖8,在步驟S01中,圖1所示的控制設備10可以透過通訊單元11從待控制設備接收控制描述資訊,所述控制描述資訊用於描述該待控制設備的控制方式。在步驟S02,設備10的控制單元12對接收的控制描述資訊進行解析。在步驟S03,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輸入控制資訊。在步驟S04,設備10的通訊單元11將輸入的控制資訊發送至待控制設備。
當控制設備10實現為具有顯示單元13的控制器時,在步驟S03中,控制設備10可以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在顯示單元13上顯示與接收的控制描述資訊相對應的控制介面,並且透過所顯示的控制介面輸入控制資訊。此外,控制方法還可以包括從待控制設備接收資料包並對接收的資料包進行解析的步驟。可以在控制設備10的顯示單元13所顯示的控制介面上顯示與接收的資料包相對應的內容。可替換或可附加地,控制設備10的控制單元12可以對解析後的資料包進行處理,並且透過通訊單元11將經處理的資料包發送至待控制設備。
當控制設備10實現為具有服務提供單元14的控制伺服器時,在步驟S03中,控制設備10的服務提供單元14可以將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提供至第三方應用,並且透過第三方應用來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輸入控制資訊。此外,控制方法還可以包括從待控制設備接收資料包並對接收的資料包進行解析的步驟,以及將解析後的資料包提供至第三方應用的步驟。第三方應用可以顯示或利用與接收的資料包相對應的內容。可替換或可附加地,第三方應用可以對解析後的資料包進行處理,並將經處理的資料包經由控制設備10的通訊單元11發送至待控制設備。
圖9示出了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實施例的控制設備與待控制設備建立控制性連接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圖。所述控制設備可以是具有顯示單元的控制器,也可以是具有服務提供單元的控制伺服器。
如圖9所示,控制設備可以搜索待控制設備(步驟S11),並且向搜索到的待控制設備發送控制訪問請求(步驟S12)。控制設備可以向待控制設備發送身份認證資訊(步驟S13)。在圖9中,雖然將發送身份認證資訊的步驟示出為在發送控制訪問請求的步驟之後,但本發明構思不限於此。例如,控制設備可以在發送控制訪問請求的同時發送身份認證資訊。此外,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實施例,可以省略發送身份認證資訊的步驟。
在控制設備發送身份認證資訊的情況下,待控制設備在確認接收到的身份認證資訊為有效的身份認證資訊之後,可以發送允許進行訪問和控制的回應訊號;在確認接收到的身份認證資訊為無效的身份認證資訊之後,待控制設備可以發送拒絕訊號。
控制設備在收到允許進行訪問和控制的回應訊號之後(步驟S14中的“是”),可以建立與待控制設備的控制性連接(步驟S16)。或者,控制設備在接收到拒絕訊號之後(步驟S14中的“否”),可以重新發送身份認證資訊或放棄(步驟S15)。
雖然已經結合實施例顯示並描述了本發明的各實施例,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清楚的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可作出各種修改和改變。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旨在涵蓋所有這些修改和改變。
10‧‧‧控制設備
11‧‧‧通訊單元
12‧‧‧控制單元
13‧‧‧顯示單元
14‧‧‧服務提供單元
1000‧‧‧智慧燈泡
101‧‧‧顏色選擇控制項
102‧‧‧亮度選擇控制項
103‧‧‧開關控制項
1021‧‧‧低亮度的圖示
1022‧‧‧高亮度的圖示
2000‧‧‧網路攝像機
201‧‧‧視窗控制項
202‧‧‧按鈕組控制項
203‧‧‧開關控制項
3000‧‧‧照相機應用
10‧‧‧控制設備
11‧‧‧通訊單元
12‧‧‧控制單元
13‧‧‧顯示單元
14‧‧‧服務提供單元

Claims (21)

  1. 一種控制設備,包括:
    通訊單元,其從待控制設備接收控制描述資訊,所述控制描述資訊用於描述該待控制設備的控制方式;以及
    控制單元,其對由所述通訊單元接收的控制描述資訊進行解析,其中,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輸入控制資訊,並且所述通訊單元將輸入的控制資訊發送至待控制設備。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控制設備,還包括顯示單元,其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顯示與接收的控制描述資訊相對應的控制介面,並且透過所顯示的控制介面輸入控制資訊。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控制設備,其中,所述通訊單元從待控制設備接收資料包,並且所述控制單元對接收的資料包進行解析。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控制設備,其中,在所述控制介面上顯示與接收的資料包相對應的內容,並且/或者
    所述控制單元對解析後的資料包進行處理,並且所述通訊單元將經處理的資料包發送至待控制設備。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所述的控制設備,其中,所述資料包包括下列中的一項或多項:靜態圖像資料包、動態圖像資料包、音訊資料包、視頻資料包、表示人體體征參數的資料包、表示環境參數的資料包、表示所述待控制設備自身參數的資料包。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控制設備,其中,所述通訊單元從待控制設備接收資料範本,所述資料範本用於對從待控制設備接收的資料包進行解析。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控制設備,其中,所述控制描述資訊包括下列中的一項或多項:控制項類型、與控制項對應的控制字、與控制項對應的顯示位置、與控制項對應的顯示資訊、與控制項對應的點陣圖以及與控制項對應的描述資訊。
  8. 一種控制方法,包括步驟:
    從待控制設備接收控制描述資訊,所述控制描述資訊用於描述該待控制設備的控制方式;
    對接收的控制描述資訊進行解析;
    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輸入控制資訊;以及
    將輸入的控制資訊發送至待控制設備。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顯示與接收的控制描述資訊相對應的控制介面,並且透過所顯示的控制介面輸入控制資訊。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控制方法,還包括步驟:
    從待控制設備接收資料包並對接收的資料包進行解析。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所述控制介面上顯示與接收的資料包相對應的內容,並且/或者
    對解析後的資料包進行處理,並將經處理的資料包發送至待控制設備。
  12. 一種控制系統,包括控制設備和待控制設備,待控制設備將控制描述資訊發送至控制設備,控制設備對接收的控制描述資訊進行解析,其中,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輸入控制資訊,並且所述控制設備將輸入的控制資訊發送至待控制設備。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控制系統,其中,
    所述控制設備根據解析後的控制描述資訊顯示與接收的控制描述資訊相對應的控制介面,並且
    透過所顯示的控制介面輸入控制資訊。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控制系統,其中,所述控制設備從待控制設備接收資料包並對接收的資料包進行解析。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控制系統,其中,
    所述控制設備在所述控制介面上顯示與接收的資料包相對應的內容,並且/或者
    所述控制設備對解析後的資料包進行處理,並且將經處理的資料包發送至待控制設備。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控制系統,其中,
    所述控制設備搜索待控制設備,並向搜索到的待控制設備發送控制訪問請求,並且
    在收到待控制設備的回應訊號之後,所述控制設備建立與待控制設備的控制性連接,所述回應訊號表示允許對該待控制設備進行訪問並對待控制設備進行控制。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控制系統,其中,在向搜索到的待控制設備發送控制訪問請求的同時,或者在發送控制訪問請求之後,所述控制設備向搜索到的待控制設備發送身份認證資訊,
    所述待控制設備在確認接收到的身份認證資訊為有效的身份認證資訊之後,發送所述回應訊號,並且/或者所述待控制設備在確認接收到的身份認證資訊為無效的身份認證資訊之後,發送拒絕訊號。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控制系統,還包括登記伺服器,用於登記/登出待控制設備,並且所述控制設備對所述登記伺服器進行訪問以根據待控制設備在所述登記伺服器的登記狀態來搜索待控制設備。
  1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控制系統,其中,所述登記伺服器記錄對其進行訪問的控制設備,並且在登記和/或登出待控制設備時,向已記錄的控制設備發送通知。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控制系統,其中,在待控制設備啟動時,所述登記伺服器登記已啟動的待控制設備,在待控制設備關閉時,所述登記伺服器註銷已關閉的待控制設備,並且/或者待控制設備自主地在所述登記伺服器上進行登記/註銷操作。
  2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控制系統,其中,所述控制設備向所述登記伺服器發出請求,以搜索已啟動但還未登記的待控制設備。
TW104122611A 2015-03-27 2015-07-13 控制方法、控制設備和控制系統 TWI5856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1767.0A CN106154843A (zh) 2015-03-27 2015-03-27 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和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40341A true TW201640341A (zh) 2016-11-16
TWI585688B TWI585688B (zh) 2017-06-01

Family

ID=57340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2611A TWI585688B (zh) 2015-03-27 2015-07-13 控制方法、控制設備和控制系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54843A (zh)
TW (1) TWI5856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8323A (zh) * 2018-09-28 2019-01-15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防火墙设备的远程配置方法
CN111817930A (zh) * 2020-06-09 2020-10-23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智能家电、智能终端及智能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31930B2 (en) * 2001-11-20 2010-11-09 Universal Electron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a user interface for a remote control application
CN1176536C (zh) * 2002-09-29 2004-11-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家庭网络中的家电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1315727A (zh) * 2007-05-30 2008-12-03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通用遥控器
KR20100045188A (ko) * 2008-10-23 2010-05-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원격 조정 장치 및 상기 원격 조정 장치를 이용하여 디바이스를 제어하는 방법
CN101409871B (zh) * 2008-11-17 2013-01-2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遥控方法、系统和遥控装置
CN101505386B (zh) * 2009-02-27 2011-05-11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用户操作界面可转移的实现方法
TWI423618B (zh) * 2010-11-24 2014-01-11 Ind Tech Res Inst 遠端控制方法、系統及裝置及受控設備
US20120173979A1 (en) * 2010-12-31 2012-07-05 Openpeak Inc. Remot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with enhanced user interface
CN103513862B (zh) * 2012-06-29 2016-08-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本地设备和远程设备
CN103901824B (zh) * 2012-12-26 2018-07-27 海尔集团公司 智能家庭控制方法和系统、智能家庭控制中心和移动终端
CN103051642A (zh) * 2013-01-18 2013-04-17 上海云和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基于vpn实现防火墙内局域网设备访问的方法及网络系统
CN103680118A (zh) * 2013-12-04 2014-03-26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遥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330996B (zh) * 2014-11-24 2017-10-3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遥控方法及装置
CN104410887A (zh) * 2014-12-25 2015-03-11 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频的远程控制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85688B (zh) 2017-06-01
CN106154843A (zh) 2016-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27398B2 (en) Method for voice controlling, terminal device, cloud server and system
EP3389230B1 (en) System for providing dialog content
RU2647625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запуска прикладной программы
US2017006056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stalling plug-in of smart device
JP6207794B2 (ja) スマート・アプライアンスの管理アカウント設定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20170063611A1 (en) User Configuration Mechanism for Internet-of-Things (IOT)
CN105634881B (zh) 应用场景推荐方法及装置
KR101924974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주변 디바이스를 원격 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EP3291539A2 (en)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87023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unning application program
US2015035879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ir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pairing plural devices and program for causing computer to implement that method
CN107277241B (zh) 电子设备、控制其的用户输入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P2461523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an appliance control device for an appliance
WO2017041397A1 (zh) 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JP6289758B2 (ja) 制御プログラムダウンロード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13992958B (zh) 一种多窗口同屏互动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190311017A1 (en)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hereof
JP2017502361A (ja) クライアントデバイスにメディアアセットを提供するための方法
EP394870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lex task machine learning
KR20220102469A (ko) IoT 장치 및 IoT 장치를 서버에 온보딩 하는 방법
TWI585688B (zh) 控制方法、控制設備和控制系統
WO2015171479A1 (en) Method,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invitations for multi-device participation in an application program
US2015012812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stalling application
CN111131603B (zh) 功能调用方法、功能调用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TW201637457A (zh) 控制方法、控制伺服器和控制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