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7474A - 利用免授權頻譜進行上行鏈路傳輸的通訊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利用免授權頻譜進行上行鏈路傳輸的通訊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7474A
TW201637474A TW105108857A TW105108857A TW201637474A TW 201637474 A TW201637474 A TW 201637474A TW 105108857 A TW105108857 A TW 105108857A TW 105108857 A TW105108857 A TW 105108857A TW 201637474 A TW201637474 A TW 20163747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unlicense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device
uplink
chann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8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36692B (zh
Inventor
周建銘
陳俊嘉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to US15/080,99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10021573B2/en
Priority to CN201610223555.1A priority patent/CN10606093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37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74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6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669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利用免授權頻譜進行上行鏈路傳輸的通訊方法,適用於一通訊裝置,此通訊方法包括:基於先聽後送程序,自免授權頻譜取得傳輸資源;當成功自免授權頻譜取得傳輸資源,對基站端發送先聽後送成功指標;自基站端接收上行鏈路資源許可;依據上行鏈路資源許可,在免授權頻譜上對基站端進行上行鏈路資料傳輸。

Description

利用免授權頻譜進行上行鏈路傳輸的通訊方法及裝置
本揭露係關於一種通訊方法及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利用免授權頻譜進行上行鏈路傳輸的通訊方法及裝置。
隨著通訊技術的發展,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行動數據用量顯著地增加。為因應龐大的頻寬需求,各國通訊監理機關皆陸續釋出更多的頻譜及設法提高頻譜使用效率,以供行動寬頻服務使用。舉例來說,免授權長期演進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 in Unlicensed band,LTE-U)、授權輔助接取LTE(Licensed Assisted Access,LAA)等機制係被提出以利用免授權頻譜來擴增現行行動通訊的可用頻譜。
然而,無論是LTE-U或是LAA,皆是利用免授權頻譜以彌補下行鏈路(downlink)授權頻譜頻寬的不足。LTE-U或是LAA目前並未針對上行鏈路(uplink)的傳輸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因此,如何提出一種利用免授權頻譜進行上行鏈路傳輸的通訊方法及裝置,乃目前業界所致力的課題之一。
本揭露係提供一種利用免授權頻譜進行上行鏈路傳輸的通訊方法及裝置。
根據本揭露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利用免授權頻譜進行上行鏈路傳輸的通訊方法,適用於通訊裝置,此通訊方法包括:基於先聽後送程序,自免授權頻譜取得傳輸資源;當成功自免授權頻譜取得傳輸資源,對基站端發送先聽後送成功指標;自基站端接收上行鏈路資源許可;依據上行鏈路資源許可,在免授權頻譜上對基站端進行上行鏈路資料傳輸。
根據本揭露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適用在免授權頻譜進行上行鏈路傳輸之通訊裝置。此通訊裝置包括收發器以及處理電路。處理電路耦接至收發器且經配置以用於:基於先聽後送程序,自免授權頻譜取得傳輸資源;當成功自免授權頻譜取得傳輸資源,控制收發器對基站端發送先聽後送成功指標;自基站端接收上行鏈路資源許可;依據上行鏈路資源許可,控制收發器在免授權頻譜上對基站端進行上行鏈路資料傳輸。
根據本揭露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利用免授權頻譜進行上行鏈路傳輸的通訊方法,適用於一通訊裝置,此通訊方法包括:自基站端接收上行鏈路資源許可,以觸發先聽後送程序;基於先聽後送程序,自免授權頻譜取得傳輸資源;在成功自免授權頻譜取得傳輸資源後,依據上行鏈路資源許可,在免授權頻譜上對基站端進行上行鏈路資料傳輸。
根據本揭露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適用在免授權頻譜進行上行鏈路傳輸之通訊裝置。此通訊裝置包括收發器以及處理電路。處理電路耦接至收發器且經配置以用於:自基站端接收上行鏈路資源許可,以觸發先聽後送程序;基於先聽後送程序,自免授權頻譜取得傳輸資源;以及在成功自免授權頻譜取得傳輸資源後,依據上行鏈路資源許可,控制收發器在免授權頻譜上對基站端進行上行鏈路資料傳輸。
為了對本揭露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2‧‧‧基站端
104‧‧‧用戶端
10‧‧‧細胞服務區
1042‧‧‧收發器
1044‧‧‧處理電路
S202、S204、S206、S208、S302、S304、S306、S308、S401、S402、S404、S406、S408、S410、S412、S414、S416、S51、S502、S504、S506、S508、S510、S512、S514、S61、S602、S604、S606、S608、S610、S612、S614、S616、S618、S620、S622、S624、S626、S71、S702、S704、S706、S708、S710、S712、S714、S716、S718、S720、S722、S1102、S1104、S1106、S1108、S1110、S1112、S1114、S1116、S1118、S1120、S1122、S1124、S1126、S1128、S1130、S1132、S1134、S1136、S1138‧‧‧步驟
T1~T7‧‧‧計時器
T’‧‧‧TXOP時間
802‧‧‧DRX關閉指令
81、91、1001‧‧‧喚醒期間
83、93、1003‧‧‧睡眠期間
85、95‧‧‧DRX週期
806、808、908、910、912、1006、1008‧‧‧期間
1010‧‧‧量測配置資訊
1002‧‧‧第一DRX週期
1004‧‧‧第二DRX週期
第1圖繪示依據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之通訊網路架構圖。
第2圖繪示依據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之通道量測程序之系統流程圖。
第3圖繪示依據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之通道量測程序之系統流程圖。
第4圖係繪示依據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之成分載波(Component Carrier,CC)選擇程序之系統流程圖。
第5圖繪示依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上行鏈路訊號同步方法之系統流程圖。
第6圖繪示依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上行鏈路資料傳輸方法之系統流程圖。
第7圖繪示依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上行鏈路資料傳輸方法之 系統流程圖。
第8圖繪示依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基於非連續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機制之訊號時序圖。
第9圖繪示依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基於DRX機制之訊號時序圖。
第10圖繪示依據本揭露又一實施例之基於DRX機制之訊號時序圖。
第11圖繪示依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上行鏈路資料傳輸方法之系統流程圖。
在本文中,參照所附圖式仔細地描述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但不是所有實施例都有表示在圖示中。實際上,這些發明可使用多種不同的變形,且並不限於本文中的實施例。相對的,本揭露提供這些實施例以滿足應用的法定要求。圖式中相同的參考符號用來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第1圖繪示依據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之通訊網路架構圖。通訊網路包括一或多個基站端102以及一或多個用戶端104。基站端102可以是演進節點B(Evolved Node B,eNB)或是其它小型基地台。用戶端104可以是任何具有無線感知機能的通訊裝置,例如個人電腦、可攜式/穿戴式電子產品等。用戶端104(亦即通訊裝置)包括收發器1042以及處理電路1044。收發器1042例如是無線收發電路,可作為用戶端104與外部無線訊號之間的收發介面,例如可以傳送及/或接收資料。處理電路1044例如是 中央處理單元、微處理器、控制器或其它的運算控制電路。處理電路1044耦接至收發器1042且經配置以用於執行本揭露實施例之通訊方法。在一實施例中,處理電路1044可控制收發器1042進行資料傳輸(例如傳送及/或接收資料、訊號及/或指標等)。
基站端102可替其服務範圍內的用戶端104提供網路通訊服務,以形成細胞服務區10。基站端102可經由下行鏈路(downlink)及/或上行鏈路(uplink)通訊連結與用戶端104進行控制信令/資料的傳輸。基站端102可以支援多個載波的服務,其中部分載波係使用免授權頻譜(unlicensed spectrum),而部分載波係使用授權頻譜(licensed spectrum)。
依據本揭露之實施例,用戶端104與基站端102間的上行鏈路傳輸可在免授權頻譜上進行,並藉此提升頻譜使用效率。涉及該上行鏈路傳輸的通訊解決方案大致可分成配置階段、同步階段以及資料傳輸階段。為方便理解,茲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
一、配置階段
在配置階段,用戶端104與基站端102之間會在免授權頻譜上規劃出合適的通道(channel)以作為上行鏈路的成分載波(Component Carrier,CC)。此階段涉及了通道量測、通道選擇以及/或通道配置等程序。
通道量測程序主要是為了收集免授權頻譜的通道資訊以供後續執行通道選擇。依其實施態樣的不同,主要可分成以 下幾種類型:
(1)基站端102控制用戶端104進行通道量測:
第2圖繪示依據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之通道量測程序之系統流程圖。如第2圖所示,基站端102先是對用戶端104提供量測配置資訊,以通知用戶端104所要量測的標的(步驟S202)。量測配置資訊例如包括針對免授權頻譜的一通道列表,以指示用戶端104要對免授權頻譜中的哪些通道進行量測。量測配置資訊又例如包括量測的參數,量測的參數可以是任何關於通道品質的評估參數,像是參考信號接收質量(Received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等等。在接收到量測配置資訊後,用戶端104將對免授權頻譜之一或多個通道進行量測(步驟S204),以取得一報告,並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對基站端102回傳該報告(步驟S206),以供基站端102自該免授權頻譜選擇用於上行鏈路傳輸的通道。舉例來說,用戶端104可例如透過授權頻譜(licensed spectrum)上的授權成分載波(Licensed Component Carrier,LCC)將報告回傳給基站端102,直到解除量測配置為止(步驟S208)。授權成分載波例如是主要授權載波(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PCC)。
用戶端104可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週期地將報告回傳給基站端102。或者於一實施例中,傳自基站端 102的量測配置資訊中可包括一計時器T1,以要求用戶端104在該計時器T1結束前回傳報告。用戶端104在計時器T1結束前可採取週期性或單次發送的方式來回傳報告。若在計時器T1結束後基站端102才接收到來自用戶端104的報告,基站端102將會把該報告視為無效。當計時器T1結束,用戶端104將解除量測配置。實務上,由於用戶端104間的硬體能力可能不同,故透過此實施例方式,基站端102將可不需花費額外時間來等待部分久未回傳的用戶端104,亦可避免用戶端104過度頻繁地回傳不必要的報告而造成基站端102的負擔。
(2)用戶端104自行發動通道量測,並將報告回傳給基站端102:
請參考第3圖,其繪示依據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之通道量測程序之系統流程圖。在此實施例中,用戶端104可自行對免授權頻譜中的一或多個通道進行量測(步驟S302),接著將測得的報告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回傳給基站端102(步驟S304)。測得的報告例如包括以下幾種資訊至少其中之一:(i)根據通道量測結果(如通道品質)排列通道順序的表單,此表單例如包括通道識別碼(ID)和RSSI值;(ii)通道量測結果對應表,當中標記免授權頻譜中哪些通道係被雷達或其他高優先使用次序的設備所佔用;(iii)偏好使用的頻帶通道;以及(iv)在閒置模式下測得的報告;及/或(v)一個指示(indication),用以對基站端102指示用戶端104所存有的相關量測結果,回應於基站端102的要求, 用戶端104再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傳送量測結果給基站端102。在第3圖的例子中,為避免用戶端104過度頻繁地回傳,可在用戶端104設定一計時器T2,用戶端104在回傳報告後需等待至計時器T2結束後才能將下次通道量測的報告進行回傳(步驟S306、S308)。
(3)基站端102自行進行通道量測:
在此實施態樣中,基站端102可針對免授權頻譜中的各通道進行能量偵測,以獲得相關的通道資訊。
通道選擇程序主要是依據基於通道量測程序所取得的報告來決定用於上行鏈路的通道。依其實施態樣的不同,主要可分成以下幾種類型:
(1)基站端102自行選擇:
在此實施態樣中,基站端102可基於自行量測取得的報告,對用戶端104分配一或多個上行鏈路通道。由於未考量用戶端104的資訊,基站端102將可能對所有用戶端104採用統一的通道配置。
(2)用戶端104輔助基站端102進行選擇:
在此實施態樣中,基站端102將基於自身及/或來自用戶端104的報告,對用戶端104分配一或多個上行鏈路通道。舉例來說,用戶端104先是自基站端102接收通道選擇結果,通道選擇結果係基站端102經通道量測程序而產生。接著,用戶端104再對該通道選擇結果所指示的候選通道執行通道量測程序, 並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將通道量測的結果回傳至基站端102,以供基站端102自免授權頻譜中選擇作為上行鏈路傳輸的通道。
第4圖係繪示依據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之通道選擇程序之系統流程圖。首先,基站端102依據授權通道的數量以及基站端102能力,決定有多少個免授權通道可被規劃(步驟S401)。
接著,基站端102對所有免授權頻帶上的通道執行通道量測(步驟S402),並基於能量等級選出候選通道(步驟S404)。在挑選出候選通道後,基站端102會把選擇結果連同相關資訊(例如頻率、物理層辨識碼(physical identity)等)以廣播或專屬的方式發送給用戶端104(步驟S406)。若是採取廣播方式,所述之選擇結果可例如透過系統訊息區塊(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來發送。若是採取專屬發送方式,選擇結果可例如透過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來發送。一般而言,SIB的更新取決於其修改週期(modification period),基站端102可透過連續地執行通道量測以基於長期的觀察來更新其選擇結果。
當接收到來自基站端102的選擇結果,用戶端104將對候選通道執行通道量測(步驟S408),並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將報告回傳給基站端102(步驟S410)。進一步說,由於用戶端104與基站端102可能相距一定距離,兩者所在區域受到雷達干擾的情況可能不同,故即便候選通道在基站端102所 處區域係通過通道量測後視為可用通道,用戶端104仍需再次執行通道量測,以確認該些候選通道在用戶端104所處區域是否有避開雷達使用的頻帶。在回傳報告之後,用戶端104將解除量測配置(步驟S412)。而基站端102在接收到用戶端104的報告結果後將作出最終的通道選擇,以決定上行鏈路要採用的通道(步驟S414),並對用戶端104發送通道配置資訊(步驟S416)。
(3)基站端102輔助用戶端104進行選擇:
在此實施態樣中,基站端102會提供用戶端104一通道列表以供其選擇上行鏈路的通道。用戶端104再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將選擇結果回傳給基站端102。在此例中,由於挑選通道的主體為用戶端104而非基站端102,故用戶端104可不對基站端102提供通道量測結果。
(4)用戶端104自行選擇:
在此實施態樣中,用戶端104係基於自行測得的通道量測結果來選擇通道。由於用戶端104可在任何免授權頻帶上透過通道量測而找到適合的通道作為上行的載波,故不同的用戶端可能操作在不同的通道上。
通道配置程序主要是協調用戶端104如何使用所選的通道。進一步說,在完成通道選擇程序後,基站端102將發送通道配置資訊至用戶端104,以提供用戶端104使用該通道的相關配置。通道配置資訊例如包括上行鏈路之免授權頻帶載波頻率及頻寬、允許的最大傳輸功率、功率控制方案參數、先聽後送 (Listen Before Talk,LBT)配置、探測參考信令(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ing,SRS)配置、上行鏈路的循環前綴(Cyclic Prefix,CP)長度以及物理隨機存取通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配置等。該通道經過配置後,成為用戶端與基站端傳輸資料的成分載波。
二、同步階段
在同步階段,主要是確保不同用戶端104所發送的上行鏈路訊號可同時地到達基站端102,以確保不同上行鏈路訊號間的正交性,讓基站端102能夠正確地解碼出上行鏈路的資料。為達上述目的,可利用時間提前(Time Advancement,TA)機制來控制不同用戶端104發送訊號的時間偏移,以調整上行鏈路訊號到達基站端102的時間。一般來說,對於離基站端102較遠的用戶端104,由於有較大的傳輸延遲,故需比離基站端102較近的用戶端104更提前發送上行鏈路資料,也就是具有較大的TA值(亦即時間提前值)。
依據本揭露實施例,用戶端104先是基於LBT程序,自免授權頻譜取得傳輸資源。LBT是一種網路存取方式。傳送端(可以是基站端102或用戶端104)監聽通道一段時間,判斷目前通道上沒有其他設備在使用時(例如,在可用通道上所量測到的能量小於一閥值),傳送端可以進行傳輸。在一實施例中,傳送端可透過無線網路載波偵測機制(如乾淨通道評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CCA))來偵測通道是否被占用,以及何時可以使用該 通道。
當成功自免授權頻譜取得傳輸資源,用戶端104將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對基站端102發送LBT成功指標。也就是說,用戶端104在LBT成功後,將對基站端102發送LBT成功指標。此處所述之「LBT成功」,指的是用戶端104在觀測通道一段時間(例如一預先指定(pre-configured/pre-defined)的時間)後,判斷該通道都沒有其他設備在傳輸(例如,在該通道上所量測到的能量小於一閥值),此時可視為LBT成功。LBT成功後,用戶端104可在該通道開始傳輸訊號。
在一實施例中,在發送LBT成功指標後,用戶端104可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對基站端102發送多個前序訊號(preamble),前序訊號例如是隨機存取(Random Access,RA)前序訊號,並自基站端102取得隨機存取回應(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用戶端104可利用RAR中的TA值調整訊號發送時序,並基於調整後的訊號發送時序,在免授權頻譜上對基站端102進行上行鏈路傳輸。
第5圖繪示依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上行鏈路訊號同步方法之系統流程圖。首先,基站端102透過LCC將免授權成分載波(Unlicensed Component Carrier,UCC)配置資訊發送給用戶端(步驟S502)。UCC相關配置資訊例如包括時序同步資訊、LCC上的LBT指標傳送資源以及競爭式隨機存取(Random Access,RA)配置。
接著,用戶端104執行LBT(步驟S504),並在LBT成功時(即偵測到通道未被其他設備佔用而可進行連線),發送LBT成功指標至基站端102以通知基站端102接下來將會對其發送前序訊號(步驟S506)。基站端102將回應於所接收之LBT成功指標,傳輸前序訊號偵測請求以準備透過UCC接收來自用戶端102的前序訊號(步驟S508)。在一實施例中,基於非競爭RA的機制,基站端102可先對用戶端104發送前序訊號規劃資訊,再由用戶端104發起前序訊號的傳輸。
在一實施例中,在發送LBT成功指標後,用戶端104將會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透過發送保留訊號以占用傳輸資源(步驟S51),並等候一計時器T3,以於計時器T3結束後發送多個前序訊號,如第1前序訊號至第N前序訊號,N為正整數(步驟S510)。如第5圖所示,用戶端104係基於計時器T4發送第1前序訊號至第N前序訊號,例如每隔計時器T4所設定的時間即發送1個前序訊號。
在一實施例中,為有效利用LBT成功後所取得的傳輸資源,基站端102可規劃用戶端104發送前序訊號的數量及/或所需採用的發送功率大小,以使用戶端104基於規劃的數量及/或發送功率來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發送各前序訊號(例如採取遞增/遞減的發送功率來發送各前序訊號)。也就是說,用戶端104可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以不同發射功率傳送該些前序訊號,或是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以一 最大發射功率傳送該些前序訊號。
上述之前序訊號規劃資訊可利用一或多個物理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指令透過LCC發送給用戶端104。又一實施例中,用戶端104在LBT成功後,可隨機選取要發送的前序訊號,其中前序訊號的數量以及對應的發送功率可以預先規劃。
在發送多個前序訊號後,若用戶端104未收到來自基站端102的RAR,用戶端104將視該次的多前序訊號發送為失敗的,並將進行重傳。
當基站端102在對應的UCC上接收到來自用戶端102的前序訊號,基站端102將回應UCC的前序訊號偵測結果,透過授權頻譜上的LCC對用戶端104發送RAR(步驟S512、S514)。RAR可例如包括前序訊號識別碼(ID)、相對於某前序訊號之TA資訊、傳輸功率控制指令(Transmit Power Control,TPC)等資訊。用戶端104將利用RAR中的TA資訊以同步上行鏈路傳輸。在一實施例中,基站端102更可透過RAR通知用戶端104哪一個前序訊號以及其功率是合適的,讓使用戶端104知悉何者為最適發射功率。舉例來說,用戶端104可自RAR中取得對應某一選定前序訊號的前序訊號ID。用戶端104可將發射功率調整至對應於該選定前序訊號的發射功率,以採用相對適當的發射功率進行傳輸。
若基站端102未接收到任何的前序訊號,基站端102 可以將用戶端104視為位在UCC的涵蓋範圍之外。在一實施例中,可規劃一最大重試次數,當用戶端104經多次重試均未接收到來自基站端102的RAR,用戶端104將放棄進行UCC傳輸,並意識到其可能並未處於基站端102的UCC涵蓋範圍。
需注意,圖式中方框102中LCC與UCC係對應一或多個基站端102的操作,圖式中LCC與UCC並不限於對應同一基站端102。
三、資料傳輸階段
在完成同步後,基站端102將透過LCC的PDCCH通知用戶端104傳輸上行鏈路資料的資源許可(resource grant)。
在一實施例中,用戶端104先是進行LBT,並在LBT成功後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對基站端102發送LBT成功指標。LBT成功指標可例如透過上行鏈路的LCC來傳輸,亦可透過UCC來傳輸。回應於該LBT成功指標,基站端102將對用戶端104發送上行鏈路的資源許可。之後,用戶端104即可依據該資源許可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進行上行鏈路資料的傳輸。
第6圖繪示依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上行鏈路資料傳輸方法之系統流程圖。如第6圖所示,首先,用戶端104與基站端102會進行通道配置以及時間調整以完成同步(步驟S602、S604)。在步驟S602中,基站端102可規劃要採用窄頻(narrow-band)LBT或是寬頻(wide-band)LBT。窄頻LBT例如是指 對特定的資源區塊(resource block)進行能量偵測。寬頻LBT則是指對整個頻帶進行能量偵測。
接著,基站端102對用戶端104發送UCC啟動/LBT配置資訊(步驟S606)。之後,用戶端104將進行LBT以嘗試取得傳輸資源(步驟S606)。在此期間,基站端102可例如週期地偵測免授權頻譜以接收LBT成功指標(例如以計時器T6為週期)。若基站端102未正確地或未接收到LBT成功指標(步驟S610),基站端102將通知用戶端104結束UCC傳輸/終止LBT(步驟S612),及/或關閉基站端102自身針對免授權頻譜的接收功能。在一實施例中,LBT成功指標可指示可用的傳輸機會(transmission opportunity,TXOP)時間T’以及LBT細節結果(例如RSSI)。
當用戶端104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發出LBT成功指標(步驟S614),用戶端104將會進行保留動作(reservation behavior)以占用傳輸資源(步驟S61)。舉例來說,用戶端104在成功自免授權頻譜取得傳輸資源後,將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在免授權頻譜上發送一或多個保留訊號以佔用該傳輸資源(例如在一計時器T5時間內),直到自基站端102接收上行鏈路資源許可,或是直到一計時器結束。或者,用戶端104可透過無線網路(例如無線區域網路(Wireless LAN,WLAN)、Wi-Fi等)發送網路配置值(Network Allocation Value,NAV)信令以佔用該傳輸資源。或者,基站端102可發送保留訊號以幫忙用戶端104佔下該傳輸資源。
之後,用戶端104將依據上行鏈路資源許可,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在免授權頻譜上對基站端102進行上行鏈路資料傳輸。在一實施例中,用戶端104可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透過在免授權頻譜上發送LBT成功指標用以指示已取得傳輸資源。在一實施例中,用戶端104可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透過在授權頻譜上,例如:LCC,發送LBT成功指標用以指示已取得傳輸資源。在一實施例中,用戶端104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在免授權頻譜上發送一或多個保留訊號用以佔據該通道;在一實施例中,該保留訊號可以包含LBT成功指標資訊。
基站端102收到用戶端104執行LBT成功的資訊後(步驟S616),將對用戶端104發出資源許可(步驟S618)。基站端102可例如透過LCC上的PDCCH包含載波指標欄(Carrier Indicator Field,CIF)對用戶端104發送上行鏈路資源許可,以指示資源許可所對應的載波。在一實施例中,基站端102可例如透過UCC上的PDCCH對用戶端104發送上行資源許可。之後,用戶端104將依據資源許可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在免授權頻譜上UCC發送上行鏈路資料(步驟S620)。
若基站端102可成功地解出來自用戶端104的資料(如封包資料單元(Packet Data Unit,PDU)),基站端102將透過實體混合自動請求回覆指示通道(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PHICH)回覆給用戶端104確認字符(Acknowledgement, ACK)。反之,若基站端102無法成功地解出來自用戶端104的資料,基站端102將透過PHICH回覆給用戶端104否定確認字符(Negative-Acknowledgement,NACK),此時用戶端104將再次進行LBT,並進行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重傳(步驟S624、S626)。
第7圖繪示依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上行鏈路資料傳輸方法之系統流程圖。在第7圖的例子中,基站端102先對用戶端104發送上行鏈路的資源許可。之後,用戶端104將進行LBT,並於取得傳輸資源後直接依據資源許可進行上行鏈路資料的傳輸。
如第7圖所示,首先用戶端104與基站端102之間會先進行通道配置(步驟S702)。舉例來說,基站端102可對用戶端104配置部分或是全部的資源區塊,以使用戶端104基於該資源許可進行窄頻LBT或是寬頻LBT。
接著基站端102將通知用戶端104啟動UCC傳輸(步驟S704)。在完成上行鏈路傳輸的時間調整後(步驟S706),基站端102將進行LBT(步驟S708),並在取得傳輸資源後,將對用戶端104發送上行鏈路的資源許可(步驟S710)。在一實施例中,基站端102可在(1)自身通過LBT(即LBT成功)時,或是(2)依據協調結果(coordination result)(例如分時多工(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對用戶端104發送上行鏈路的資源許可。
之後,基站端102將發送保留訊號以佔下傳輸資源 (步驟S71),直到計時器T7結束。或者,基站端102藉由無線網路(例如無線區域網路、Wi-Fi等)發送NAV信令以保留傳輸資源。或者,基站端102不會發送任何保留訊號,在計時器T7結束前,基站端102會在UCC上嘗試接收來自用戶端104的上行鏈路資料,也就是說,這個上行鏈路的資源許可只有在計時器T7結束前有效。
在接收基站端102的資源許可後,用戶端104將進行LBT以嘗試取得傳輸資源(步驟S712),並在通過LBT後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透過UCC進行資料傳輸(步驟S714)。進一步說,當用戶端104自基站端102接收上行鏈路資源許可,將觸發LBT程序。在成功自免授權頻譜取得傳輸資源後,用戶端104將依據所取得的上行鏈路資源許可,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在免授權頻譜上對基站端102進行上行鏈路資料傳輸。在一實施例中,用戶端104在通過LBT後可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對基站端102發送LBT成功指標,以通知基站端102其已通過LBT。
若基站端102無法成功地解出來自用戶端104的資料,基站端102將透過PHICH回覆給用戶端104 NACK(步驟S716),並再次對用戶端104發送資源許可(步驟S718)。而用戶端102將再次執行LBT(步驟S720),並在通過LBT後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進行上行鏈路資料的重傳(步驟S722)。在另一實施例中,若基站端102無法成功地解出來自用戶端104的 資料,基站端102不須回覆給用戶端104 NACK(步驟S716),基站端102將再次對用戶端104發送資源許可(步驟S718)。而用戶端102將再次執行LBT(步驟S720),並在通過LBT後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進行上行鏈路資料的重傳(步驟S722)。
在部分實施例中,本揭露實施例所提出的通訊解決方案可採用非連續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機制以節省耗能。進一步說,基站端102可透過DRX機制,控制用戶端104在一個DRX週期中的喚醒期間操作於正常模式,並在該DRX週期中的睡眠期間進入睡眠模式以進行節電。然而,考量到用戶端104在免授權頻譜上往往需透過競爭的方式來取得傳輸資源,故底下提出幾種實施方式,使用戶端104在DRX機制下仍能有效利用所取得的傳輸資源。
第8圖繪示依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基於DRX機制之訊號時序圖。在第8圖的例子中,基站端102可在DRX週期85中的喚醒期間(On Duration)81經由授權頻譜載波對用戶端104發送DRX關閉指令802,以禁止用戶端104在DRX週期85中的睡眠期間83進入睡眠模式。如此一來,當基站端102/用戶端104在期間806完成LBT,將可直接進入訊息傳輸期間808,用戶端104將不會因處於睡眠模式而無法接收到來自基站端102的訊息。
第9圖繪示依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基於DRX機制之訊號時序圖。在第9圖的例子中,基站端102會保留傳輸資源直到進入DRX週期95的喚醒期間91。如第9圖所示,若LBT 係在DRX週期95之睡眠期間93內的期間908完成,基站端102將在接續的期間910內發送保留訊號以佔下傳輸資源,直到進入下一個喚醒期間91的期間912,才進行資料傳輸。在一實施例中,可透過在UCC上發送一或多個冗餘封包(dummy packet)來佔用傳輸資源直到下一DRX之喚醒期間,以避免其他存取實體取得該免授權頻譜之傳輸資源。
第10圖繪示依據本揭露又一實施例之基於DRX機制之訊號時序圖。在此實施例中,基站端102將規劃兩組針對DRX的參數,而用戶端104將利用不同的DRX參數來進行UCC的配置。如第10圖所示,用戶端104可選擇性地採用第一DRX週期1002以及第二DRX週期1004,其中第二DRX週期係短於第一DRX週期。在接收量測配置資訊1010(如UCC量測配置資訊)之前,用戶端104例如會操作在第一DRX週期1002。第一DRX週期1002包括喚醒期間1001及睡眠期間1003,用戶端104將基於第一DRX週期1002而切換於喚醒模式和睡眠模式之間。
在接收到量測配置資訊1010後,用戶端104將自動由第一DRX週期切換至第二DRX週期。由於第二DRX週期較短,故用戶端104在執行完LBT後,有較高的機會落在啟動週期進行傳輸。如第10圖所示,在期間1006執行完LBT後,由於第二DRX週期1004較短,故執行完LBT的時間係落在第二DRX週期1004中的喚醒期間1001,進而可直接在接續的期間1008進行資料傳輸。
第11圖繪示依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上行鏈路資料傳輸方法之系統流程圖。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基站端102係控制用戶端104進行通道量測,並利用用戶端104量測取得的報告進行通道選擇。在藉由調整TA值以達成用戶端104的同步後,基站端102將對用戶端104發送上行鏈路的資源許可。之後,用戶端104將進行LBT,並於取得傳輸資源後直接依據資源許可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進行上行鏈路資料的傳輸。關於DRX機制,基站端102將採取如第10圖所示的方式,使用戶端104選擇性地採用不同的DRX週期。
如第11圖所示,首先,基站端102會在UCC上進行LBT(步驟S1102)以嘗試取得傳輸資源。當LBT成功,基站端102將對用戶端104發送量測配置資訊(步驟S1104)。回應於量測配置資訊,用戶端104會對UCC進行LBT,並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對基站端102發送LBT結果(步驟S1106、S1108)。回應於LBT結果,基站端102進一步對用戶端104發送UCC配置資訊,以通知用戶端哪些UCC資源是可用的(步驟S1110)。接著,用戶端104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對基站端102發送上行鏈路規劃要求,以要求用於上行鏈路傳輸的資源(步驟S1112)。之後,基站端102經由LCC通知用戶端104啟用UCC,讓用戶端104使用協調好的UCC進行傳輸(步驟S1114)。
在啟用UCC之後,用戶端104將進行LBT以嘗試 取得傳輸資源(步驟S1116)。在此期間,基站端102例如會進行DRX切換,使用戶端104操作於不同的DRX週期(步驟S1118)。
用戶端104在LBT成功後,將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發送LBT成功指標至基站端102以通知基站端102接下來將會對其發送前序訊號(步驟S1120)。基站端102亦可回應於所接收之LBT成功指標,傳輸前序訊號偵測請求以準備透過UCC接收來自用戶端102的前序訊號(步驟S1122)。之後,用戶端104將發送多個前序訊號(如第1前序訊號至第N前序訊號)(步驟S1124)。而基站端102將回應UCC上的前序訊號偵測結果,對用戶端104發送RAR(步驟S1126、S1128)。
用戶端104可依據RAR中的TA資訊調整其TA值以進行同步(步驟S1130)。而基站端102亦會進行LBT,以於LBT成功時對用戶端104發送資源許可(步驟S1132、S1134)。在收到資源許可之後,用戶端104將進行LBT,並在LBT成功時,基於資源許可以處理電路1044控制收發器1042在UCC上傳輸上行鏈路資料(步驟S1138)。
綜上所述,本揭露提供之通訊方法及裝置係允許用戶端在免授權頻譜上進行上行鏈路之資料傳輸,以有效擴增現行的可用頻譜,提升資料吞吐量。
雖然本揭露已以多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露。本揭露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 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2‧‧‧基站端
104‧‧‧用戶端
S51、S502、S504、S506、S508、S510、S512、S514‧‧‧步驟
T3、T4‧‧‧計時器

Claims (28)

  1. 一種利用免授權頻譜進行上行鏈路傳輸的通訊方法,適用於一通訊裝置,包括:基於一先聽後送程序,自一免授權頻譜取得傳輸資源;當成功自該免授權頻譜取得該傳輸資源,對一基站端發送一先聽後送成功指標;自該基站端接收一上行鏈路資源許可;以及依據該上行鏈路資源許可,在該免授權頻譜上對該基站端進行一上行鏈路資料傳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通訊方法,更包括:在發送該先聽後送成功指標後,對該基站端發送複數個前序訊號,並自該基站端取得一隨機存取回應;利用該隨機存取回應中的一時間提前值調整訊號發送時序;以及基於調整後的該訊號發送時序,在該免授權頻譜上對該基站端進行該上行鏈路資料傳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通訊方法,更包括:以不同發射功率傳送該些前序訊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通訊方法,更包括:以一最大發射功率傳送該些前序訊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通訊方法,更包括:自該隨機存取回應中取得一前序訊號識別碼,該前序訊號識 別碼係對應該些前序訊號中的一選定前序訊號;以及將發射功率調整至對應於該選定前序訊號的發射功率。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通訊方法,更包括:在成功自該免授權頻譜取得該傳輸資源後,在該免授權頻譜上發送一或多個保留訊號以佔用該傳輸資源,或是透過一無線網路發送網路配置值信令以佔用該傳輸資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通訊方法,更包括:回應於一非連續接收關閉指令,禁止於一非連續接收之睡眠期間進入一睡眠模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通訊方法,更包括:基於一第一非連續接收週期切換於一喚醒模式和一睡眠模式之間;以及在接收一量測配置資訊之後,自該第一非連續接收週期切換至一第二非連續接收週期;其中該第二非連續接收週期係短於該第一非連續接收週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通訊方法,更包括:對該免授權頻譜中的一或多個通道進行量測以對該基站端回傳一報告,其中該報告包括根據通道品質排列通道順序的一表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通訊方法,更包括:對該免授權頻譜中的一或多個通道進行量測以對該基站端回傳一報告,其中該報告包括一通道量測結果對應表,該通道量 測結果對應表中係標記該免授權頻譜中哪些通道係被雷達或其他高優先使用次序的設備所佔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通訊方法,更包括:依據一量測配置資訊,對該免授權頻譜之一或多個通道進行量測,以取得一報告;以及對該基站端回傳該報告,以供該基站端自該免授權頻譜選擇用於該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通道。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通訊方法,更包括:自該基站端接收該量測配置資訊,該量測配置資訊包括一計時器;在該計時器結束前對該基站端回傳該報告,否則視該報告為無效。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通訊方法,更包括:自該基站端接收一通道選擇結果,該通道選擇結果係該基站端經一通道量測程序而產生;對該通道選擇結果所指示的候選通道執行該另一通道量測程序,並將該另一通道量測程序的結果回傳至該基站端,以供該基站端自該免授權頻譜中選擇作為該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通道。
  14. 一種適用在免授權頻譜進行上行鏈路傳輸之通訊裝置,包括:一收發器;以及一處理電路,耦接至該收發器且經配置以用於: 基於一先聽後送程序,自一免授權頻譜取得傳輸資源;當成功自該免授權頻譜取得該傳輸資源,控制該收發器對一基站端發送一先聽後送成功指標;自該基站端接收一上行鏈路資源許可;以及依據該上行鏈路資源許可,控制該收發器在該免授權頻譜上對該基站端進行一上行鏈路資料傳輸。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通訊裝置在發送該先聽後送成功指標後,控制該收發器對該基站端發送複數個前序訊號,並自該基站端取得一隨機存取回應,以及利用該隨機存取回應中的一時間提前值調整訊號發送時序,並基於調整後的該訊號發送時序,控制該收發器在該免授權頻譜上對該基站端進行該上行鏈路資料傳輸。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處理電路控制該收發器以不同發射功率傳送該些前序訊號。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處理電路控制該收發器以一最大發射功率傳送該些前序訊號。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處理電路自該隨機存取回應中取得一前序訊號識別碼,該前序訊號識別碼係對應該些前序訊號中的一選定前序訊號,並將該收發器之發射功率調整至對應於該選定前序訊號的發射功率。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在該通訊裝置成功自該免授權頻譜取得該傳輸資源後,該處理電路控制該 收發器在該免授權頻譜上發送一或多個保留訊號以佔用該傳輸資源,或是透過一無線網路發送網路配置值信令以佔用該傳輸資源。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處理電路回應於一非連續接收關閉指令,禁止該通訊裝置於一非連續接收之睡眠期間進入一睡眠模式。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通訊裝置基於一第一非連續接收週期切換於一喚醒模式和一睡眠模式之間,當該收發器接收一量測配置資訊,該通訊裝置係自該第一非連續接收週期改變至一第二非連續接收週期;其中該第二非連續接收週期係短於該第一非連續接收週期。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通訊裝置對該免授權頻譜中的一或多個通道進行量測以對該基站端回傳一報告,其中該報告包括根據通道品質排列通道順序的一表單。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通訊裝置對該免授權頻譜中的一或多個通道進行量測以對該基站端回傳一報告,其中該報告包括一通道量測結果對應表,該通道量測結果對應表中係標記該免授權頻譜中哪些通道係被雷達或其他高優先使用次序的設備所佔用。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通訊裝置依據一量測配置資訊,對該免授權頻譜之一或多個通道進行量 測以取得一報告,並對該基站端回傳該報告,以供該基站端自該免授權頻譜選擇用於該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通道。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通訊裝置自該基站端接收該量測配置資訊,該量測配置資訊包括一計時器,該通訊裝置在該計時器結束前對該基站端回傳該報告,否則視該報告為無效。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通訊裝置自該基站端接收一通道選擇結果,該通道選擇結果係該基站端經一通道量測程序而產生,該通訊裝置對該通道選擇結果所指示的候選通道執行該另一通道量測程序,並將該另一通道量測程序的結果回傳至該基站端,以供該基站端自該免授權頻譜中選擇作為該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通道。
  27. 一種利用免授權頻譜進行上行鏈路傳輸的通訊方法,適用於一通訊裝置,包括:自一基站端接收一上行鏈路資源許可,以觸發一先聽後送程序;基於該先聽後送程序,自一免授權頻譜取得傳輸資源;以及在成功自該免授權頻譜取得該傳輸資源後,依據該上行鏈路資源許可,在該免授權頻譜上對該基站端進行一上行鏈路資料傳輸。
  28. 一種適用在免授權頻譜進行上行鏈路傳輸之通訊裝置,包括: 一收發器;以及一處理電路,耦接至該收發器且經配置以用於:自一基站端接收一上行鏈路資源許可,以觸發一先聽後送程序;基於該先聽後送程序,自一免授權頻譜取得傳輸資源;以及在成功自該免授權頻譜取得該傳輸資源後,依據該上行鏈路資源許可,控制該收發器在該免授權頻譜上對該基站端進行一上行鏈路資料傳輸。
TW105108857A 2015-04-13 2016-03-22 利用免授權頻譜進行上行鏈路傳輸的通訊方法及裝置 TWI6366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080,994 US10021573B2 (en) 2015-04-13 2016-03-25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by using unlicensed spectrum
CN201610223555.1A CN106060937B (zh) 2015-04-13 2016-04-12 利用免授权频谱进行上行链路传输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46427P 2015-04-13 2015-04-13
US62/146,427 2015-04-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7474A true TW201637474A (zh) 2016-10-16
TWI636692B TWI636692B (zh) 2018-09-21

Family

ID=57847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8857A TWI636692B (zh) 2015-04-13 2016-03-22 利用免授權頻譜進行上行鏈路傳輸的通訊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36692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1964A (zh) * 2017-03-24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8696939A (zh) * 2017-04-04 2018-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调度信息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1212479A (zh) * 2017-03-17 2020-05-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免授权业务的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1713062A (zh) * 2018-02-09 2020-09-2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自主上行链路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传输
TWI738885B (zh) * 2016-12-01 2021-09-11 美商高通公司 同步系統中的先聽後講技術
US11375543B2 (en) 2017-01-10 2022-06-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existence of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and radar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79862B2 (en) * 2007-10-02 2012-05-15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for preventing co-channel operation with radar systems
US8488521B2 (en) * 2008-03-14 2013-07-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Behavior for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and MAC control elements for LTE DRX operations
KR101776873B1 (ko) * 2011-01-11 2017-09-1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전송 출력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EP2818019A1 (en) * 2012-02-24 2014-12-3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Random access in dynamic and shared spectrums
US9717098B2 (en) * 2013-05-20 2017-07-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llision avoidance schem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over unlicensed spectrum
CN106060933B (zh) * 2015-04-08 2019-08-27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基站、使用者装置、传输控制方法及数据传输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8885B (zh) * 2016-12-01 2021-09-11 美商高通公司 同步系統中的先聽後講技術
US11375543B2 (en) 2017-01-10 2022-06-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existence of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and radar
CN111212479A (zh) * 2017-03-17 2020-05-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免授权业务的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8631964A (zh) * 2017-03-24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8631964B (zh) * 2017-03-24 2023-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8696939A (zh) * 2017-04-04 2018-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调度信息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8696939B (zh) * 2017-04-04 2023-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调度信息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1713062A (zh) * 2018-02-09 2020-09-2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自主上行链路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传输
CN111713062B (zh) * 2018-02-09 2023-05-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自主上行链路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传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36692B (zh) 2018-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2157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by using unlicensed spectrum
TWI636692B (zh) 利用免授權頻譜進行上行鏈路傳輸的通訊方法及裝置
US11812368B2 (en) Collision avoidance adaptation for autonomous transmission systems
US11265911B2 (en) Methods for performing multi-subframe scheduling in enhanced LAA
US2022033033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ss in unlicensed band
US1004532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unlicensed band channel in cell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40038945A (ko) 5g 셀룰라 시스템의 단말 신호 송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1546948B2 (en) Radio network measurements in case of missing reference signals
US2009019188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US11470642B2 (en) Channel access with variable energy detection thresholds
JP2014516483A (ja) ユーザ機器干渉協調方法及び装置
JP6442200B2 (ja) 基地局及びユーザ装置
EP4055976B1 (en) Two-step rach transmissions using guard band in unlicensed spectrum
EP3890224B1 (en) Uplink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terminal
WO2016119470A1 (zh)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TW202139743A (zh) 用於報告與隨選系統資訊之請求或接收相關之資訊之系統及方法
KR101505086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효율적으로 인접 기지국 정보를 얻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20170020699A (ko) 비면허 대역을 통해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수신 장치 및 송신 장치
US20230164828A1 (en) Adapting rach transmission in unlicensed carrier
JP5893205B2 (ja) ポータブル・ロング・ターム・エボリューション・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間干渉に関わるセル間干渉検出
KR20160094255A (ko) 비면허 대역에서의 채널 점유 방법 및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