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6932A - 使用行動裝置的數據廣播提供服務的方法與裝置 - Google Patents

使用行動裝置的數據廣播提供服務的方法與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6932A
TW201636932A TW104143252A TW104143252A TW201636932A TW 201636932 A TW201636932 A TW 201636932A TW 104143252 A TW104143252 A TW 104143252A TW 104143252 A TW104143252 A TW 104143252A TW 201636932 A TW201636932 A TW 20163693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service
information
terminal
ser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3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康珉
趙顯根
趙炯來
Original Assignee
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6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693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41Advertisements
    • G06Q30/0251Targeted advertisements
    • G06Q30/0259Target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store lo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41Advertisements
    • G06Q30/0251Targeted advertisements
    • G06Q30/0261Target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user lo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41Advertisements
    • G06Q30/0251Targeted advertisements
    • G06Q30/0267Wireless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81Customer communication at a business location, e.g. providing product or service information, consul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5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8Service support devices; Network management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ina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服務提供方法,包含:將使用者ID資訊傳輸至服務終端機,自伺服器接收第一服務資訊,以及控制使用者終端機以使用所接收第一服務資訊提供服務。

Description

使用行動裝置的數據廣播提供服務的方法與裝置
與例示性實施例一致的方法及設備是有關於一種使用行動裝置的資料廣播向行動裝置提供服務的方法,以及一種用於執行方法的電子設備。
存在向使用者提供服務的各種方法。舉例而言,存在基於使用者在伺服器中註冊的興趣資訊向使用者提供廣告服務的方法。舉例而言,當使用者訂用網站時,服務提供者可基於使用者輸入至網站的興趣資訊經由電子郵件向使用者提供促銷資訊的片段。然而,因為此服務提供方法未能反映使用者的當前情境,所以無法即時向使用者提供可用服務資訊。
在另一實例中,提議一種使用快速回應(quick response;QR)碼提供服務資訊的方法。舉例而言,提議一種服務提供方法,其中使用QR碼向使用者提供網址且使用者自所接收網址獲得資訊。在此服務方法中,使用者可拍攝QR碼以獲得所要資訊。為了獲取QR碼,使用者可藉由操作使用者的使用者終端機的攝影機獲取QR碼的影像。然而,許多使用者在試圖獲取QR碼時經歷不便。
為了移除使用QR碼進行的服務方法的不便,開發了一種使用短程通信向使用者提供網址或服務資訊的方法。使用短程通信進行的方法防止了使用者由於必須直接獲取QR碼的影像而感覺不便。然而,使用者終端機可週期性地檢查是否自外部源接收到使用短程通信的信號。另外,若使用者終端機判定接收到信號,則使用者終端機可掃描自信號接收到的資料且因此檢查所掃描的資料是否為用於服務中的有效資料。在使用短程通信的狀況下,存在多個使用者且多個使用者使用短程通信。因此,使用者終端機執行掃描的次數及待掃描的資料的量增加,從而導致使用者終端機上的負載的增加。此負載增加增加了使用者終端機的功率消耗。
因此,需要一種減少使用者終端機的功率消耗且在無特殊使用者操縱的情況下亦向使用者提供服務資訊的系統。
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態樣,一種使用者終端機包含:通信器,其經組態以將使用者識別(ID)資訊傳輸至服務終端機且自伺服器接收服務資訊;以及控制器,其經組態以控制使用者終端機以使用服務資訊提供服務。服務資訊是根據由服務終端機向伺服器提供的服務請求而自伺服器提供至使用者終端機。
服務資訊可包含以下各服務資訊當中的至少一者:由伺服器根據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的服務資訊,以及由服務終端機向伺服器提供的服務資訊。
通信器可經進一步組態以使用短程無線通信方法向未指定終端機廣播使用者ID資訊。
使用者ID資訊可包含以下各資訊當中的至少一者:使用者ID、使用者終端機的終端機ID資訊,以及使用者終端機的網路ID資訊。
使用者終端機可更包含經組態以接收使用者輸入的輸入介面。控制器可經進一步組態以控制通信器以廣播使用輸入介面獲取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服務資訊可包含以下各服務資訊當中的至少一者:由伺服器根據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的服務資訊,以及由服務終端機根據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的服務資訊。
使用者終端機可更包含經組態以基於使用者終端機的所感測到的周圍環境而產生感測資料的感測器。控制器可經進一步組態以使用表示感測資料與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之間的映射的映射資訊判定與感測資料映射的對應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以及控制通信器以廣播所判定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控制器可經進一步組態以判定是否已滿足用於廣播所判定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傳輸條件,以及回應於所述判定,控制通信器以廣播所判定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控制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回應於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經廣播,根據歷史資訊將訊息傳輸至外部終端機,訊息包括由使用者終端機傳輸的控制訊息,且回應於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經廣播,產生歷史資訊,歷史資訊可包含由使用者終端機傳輸的控制訊息以及對應於接收到訊息的外部終端機的ID資訊。
控制器可經進一步組態以使用在廣播狀態資訊之後由外部終端機對使用者終端機做出的控制輸入更新歷史資訊。
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態樣,一種服務終端機包含:通信器,其經組態以自使用者終端機接收使用者ID資訊及向伺服器傳輸服務佈建請求;以及控制器,其經組態以控制通信器以接收使用者ID資訊,以回應於自使用者終端機接收到使用者ID資訊而向伺服器傳輸服務佈建請求。
控制器可經進一步組態以控制通信器以將使用者ID資訊傳輸至伺服器。
通信器可經進一步組態以自使用者終端機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且控制器可經進一步組態以控制通信器以將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伺服器。
通信器可經進一步組態以自伺服器接收服務資訊,且控制器可經進一步組態以控制服務終端機以使用服務資訊提供服務,且服務資訊可由接收到來自服務終端機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伺服器根據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
通信器可經進一步組態以自使用者終端機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且控制器可經進一步組態以使用表示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與服務資訊之間的映射的映射資訊判定與所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映射的對應服務資訊,以及控制通信器以將對應服務資訊傳輸至伺服器。
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態樣,一種伺服器包含:通信器,其經組態以接收來自已自使用者終端機接收到使用者ID資訊的服務終端機的包括使用者ID資訊的服務佈建請求,以及將服務資訊傳輸至使用者終端機;以及控制器,其經組態以使用使用者ID資訊判定使用者終端機且根據服務佈建請求產生服務資訊,以及控制通信器以回應於接收到來自服務終端機的使用者ID資訊及服務佈建請求而將服務資訊傳輸至接收裝置。
通信器可經進一步組態以自服務終端機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且控制器可經進一步組態以使用表示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與服務資訊之間的映射的映射資訊判定與所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映射的對應服務資訊,以及控制通信器以將所判定的服務資訊傳輸至使用者終端機。
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態樣,一種由使用者終端機執行的服務提供方法包含:向服務終端機廣播使用者ID資訊;自伺服器接收服務資訊;以及控制使用者終端機以使用所接收服務資訊提供服務。服務資訊是根據由接收到所廣播的使用者ID資訊的服務終端機提供至伺服器的服務請求而自伺服器提供至使用者終端機。
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態樣,一種由服務終端機執行的服務提供方法包含:自使用者終端機接收所廣播的使用者ID資訊;以及向伺服器傳輸對應於對使用者終端機的使用者終端機服務的服務佈建請求以及使用者ID資訊。
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態樣,一種由伺服器執行的服務提供方法包含:接收來自已自使用者終端機接收到使用者ID資訊的服務終端機的包括使用者ID資訊的服務佈建請求;使用使用者ID資訊判定使用者終端機;根據服務佈建請求產生服務資訊;以及將服務資訊傳輸至使用者終端機。
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態樣,提供一種服務提供系統,其包含:使用者終端機,其包含使用者終端機通信器及使用者終端機控制器;服務終端機,其包含服務終端機通信器及服務終端機控制器;以及伺服器,其包含伺服器通信器及伺服器控制器。使用者終端機控制器經組態以控制使用者終端機通信器以將使用者ID資訊傳輸至服務終端機,服務終端機控制器經組態以控制服務終端機通信器以自使用者終端機接收使用者ID資訊,判定服務請求,以及向伺服器傳輸服務請求,伺服器控制器經進一步組態以控制伺服器通信器以接收來自服務終端機的服務請求,判定對應於服務請求的服務資訊,以及控制伺服器通信器以將服務資訊傳輸至使用者終端機,且使用者終端機控制器經進一步組態以控制使用者終端機通信器以自伺服器接收服務資訊且基於服務資訊產生使用者服務。
使用者終端機可更包含經組態以產生使用者輸入信號的輸入介面,且使用者終端機控制器可經進一步組態以基於使用者輸入信號產生包括使用者ID資訊的控制訊息,以及控制使用者終端機控制器以將控制訊息傳輸至服務終端機。
使用者終端機可更包含經組態以產生感測器信號的感測器,且使用者終端機控制器可經進一步組態以基於感測器信號產生包含使用者ID資訊的控制訊息,以及控制使用者終端機控制器以將控制訊息傳輸至服務終端機。
感測器信號可對應於使用者終端機的位置,且伺服器控制器可經進一步組態以基於感測器信號判定使用者終端機位置,以及基於使用者終端機的位置判定服務資訊。
現將詳細地參考例示性實施例,例示性實施例的實例在隨附圖式中加以說明,其中相似參考編號貫穿全文指相似元件。就此而言,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可具有不同形式且不應被解釋為限於本文中所闡述的描述。因此,下文藉由參看諸圖描述例示性實施例以解釋本發明描述的態樣。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及/或」包含相關聯的所列項目中的一或多者中的任一者及所有組合。當在元件清單之前時,諸如「……中的至少一者」的表述修飾元件的整個清單,且並不修飾清單的個別元件。
下文中,將簡要地描述在本說明書中使用的術語,且接著將詳細地描述例示性實施例。
儘管考慮到功能而選擇目前廣泛使用的術語,但此等術語可根據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的意圖、先例、新技術的出現以及其類似者變化。任意選擇的術語亦可用於特定狀況。在此狀況下,需要在實施方式中給出其含義。因此,必須基於術語的含義及整個說明書的內容來定義術語,而非僅藉由陳述術語來定義術語。
術語「包括(comprises及/或comprising)」或「包含(includes及/或including)」在用於本說明書中時指定所陳述的元件的存在,但並不排除一或多個其他元件的存在或添加。術語「……單元」及「……模組」在用於本說明書中時是指以下情形的模組:其中,執行至少一個功能或一個操作,且可實施為硬體、軟體或硬體及軟體的組合。
貫穿本說明書使用的術語「短程通信」可包含(但不限於)以下各者中的至少一者:無線LAN(Wi-Fi)、藍牙、紫蜂(ZigBee)、Wi-Fi直連(Wi-Fi Direct;WFD)、超寬頻(Ultra-Wideband;UWB)、紅外線資料協會(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IrDA)、藍牙低能量(Bluetooth Low energy;BLE)、近場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以及Ant+。
無線LAN(Wi-Fi)可包含:基礎結構模式,其中傳輸無線信號的存取點(access point;AP)與存在於AP的預定範圍內的多個終端機交換資料;以及特用模式,其中終端機在無AP的情況下按點對點(peer-to-peer;P2P)方式彼此交換資料。
藍牙為用於在短程內使用低功率在之間執行無線通信的無線通信裝置的標準技術。
UWB為用以在短時間段內經由頻譜頻率使用低功率傳輸大量資料的無線通信技術。
WFD為併有裝置之間的直接通信的Wi-Fi技術的新版本。舉例而言,安裝有WFD的裝置可彼此通信且彼此共用資訊,甚至在未提供熱點、路由器或AP時亦如此。
紫蜂為支援短程無線通信的IEEE 802.15.4標準中的一者。紫蜂為用於10公尺至20公尺距離內的短程無線通信以及無線網路連接環境(諸如,在房屋或辦公室中建立的無線網路連接環境)中的普遍存在的計算的技術。
BLE是指為短程通信技術中的一者的藍牙V 4.0的核心功能。BLE可具有相對較小的作用時間循環(與經典藍牙規範相比較),可按低成本生產,且可藉由硬幣大小的電池而在若干年內操作(歸因於減少的平均功率及待用功率)。
NFC(其可使用一種射頻ID(radio frequency ID;RFID)或電子標籤)是指使用13.56兆赫(MHz)的頻帶進行的非接觸式短程無線通信。NFC使得能夠經由短程無線通信技術進行10公分距離處的裝置之間的資料通信。NFC可包含P2P模式、讀取器/寫入器(R/W)模式,以及卡模擬模式。
Ant+是指具有低功率消耗且用於使用2.4吉赫茲(GHz)頻帶進行短程通信的無線通信技術。
本文參看隨附圖式詳細地描述例示性實施例以使得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可容易地執行本揭露內容。然而,例示性實施例可以許多不同形式體現,且不應被解釋為限於本文所闡述的例示性實施例。在圖式中,為了解釋的簡單起見省略與描述不相關的零件,且相似數字貫穿全文指相似元件。
圖1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概念圖。
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是藉由包含使用者終端機110、服務終端機120以及伺服器130來提供。
使用者終端機110可為(但不限於)行動裝置、可穿戴式裝置、音訊播放器、汽車或其類似者。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機110可為智慧型電話、平板個人電腦(PC)、智慧型眼鏡、智慧型手錶、智慧型戒指、智慧型補片、智慧型條帶或攜帶型音訊播放器。替代地,例如,使用者終端機110可為用於車輛的導航裝置、透明顯示裝置或平視式顯示裝置(head-up display device)。
使用者終端機110可將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中的至少一者傳輸至非特定終端機。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機110可廣播使用者ID資訊。替代地,使用者終端機110可廣播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使用者終端機110可廣播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以將使用者ID資訊傳輸至並未指定的服務終端機120。
使用者ID資訊包含用於識別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使用者的資訊。使用者ID資訊可包含使用者ID。作為另一例示性實施例,使用者ID資訊可包含用於識別使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使用者終端機110的終端機ID。替代地,使用者ID資訊可包含使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使用者終端機110的網路ID。網路ID為用於指定網路中欲執行資料通信的接收終端機的資訊。舉例而言,網路ID可為連接至網路的終端機的實體層(PHY層或MAC層)的位址。
可將使用者ID資訊預先儲存於使用者終端機110中。替代地,可藉由由使用者向使用者終端機110輸入使用者ID資訊來獲取使用者ID資訊,或可藉由自外部裝置接收使用者ID資訊來獲取使用者ID資訊。當使用者ID資訊包含使用者ID時,使用者終端機110可自使用者接收使用者ID且因此獲取使用者ID。當使用者ID資訊包含網路ID時,可由伺服器130向使用者終端機110分配網路ID。
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包含以下各資訊中的至少一者:使用者興趣資訊、使用者狀態資訊、使用者事件資訊、使用者的終端機的狀態資訊,以及使用者的終端機周圍環境資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表示使用者與周圍環境之間的相關性。
使用者興趣資訊包含關於當前使用者的興趣的資訊。舉例而言,使用者興趣資訊表示使用者感興趣的產品、服務、新聞或排程。舉例而言,使用者興趣資訊可包含使用者感興趣的產品的諸如標題及ID號碼的資訊。
使用者狀態資訊表示當前使用者的狀態。使用者狀態資訊可表示當前使用者的心理狀態或身體狀態。使用者狀態資訊可表示使用者的心理狀態,諸如,使用者的令人愉快狀態、歡樂狀態、悲傷狀態、激怒狀態或困倦狀態。替代地,使用者狀態資訊可包含當前使用者的位置資訊或時間資訊,諸如當前使用者的位置或當前時間。舉例而言,使用者狀態資訊亦可表示當前使用者正前往學校的狀態、當前使用者正自學校回家的狀態、當前使用者正購物的狀態、當前使用者需要醒來的狀態,或當前使用者丟失的狀態。
使用者事件資訊表示關於當前使用者發生的事件。舉例而言,使用者事件資訊可包含關於以下各事件的資訊的片段:使用者終端機110的損失事件、在使用者所屬的群組中產生通知訊息的事件、由學校向使用者指派家庭作業的事件,以及使用者拍攝圖片的事件。
儘管上文舉例說明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但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不限於前述實例。
可藉由直接藉由使用者終端機110自使用者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而產生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可藉由分析由使用者先前輸入的資訊而產生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可藉由使用者終端機110使用感測器分析使用者的情況產生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或可藉由自外部設備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而產生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機110可直接自使用者接收使用者興趣資訊。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機110可接收使用者感興趣的產品的產品標題、ID碼以及其類似者作為使用者興趣資訊。替代地,使用者終端機110可藉由分析(例如)使用者的搜尋歷史及由使用者輸入的訊息而產生使用者的興趣資訊。替代地,使用者終端機110可自伺服器130或另一使用者接收興趣資訊。
舉例而言,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包含使用者狀態資訊時,使用者終端機110可直接自使用者接收當前狀態。替代地,使用者終端機110可藉由使用感測器分析使用者的心跳、呼吸型式以及其類似者來分析使用者的身體信號,藉此根據使用者的身體狀態判定使用者狀態資訊。替代地,使用者終端機110可使用(例如)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判定使用者的位置資訊。替代地,使用者終端機110可根據藉由使用者終端機110設定的當前時間或顯示於使用者終端機110上的當前時間判定時間資訊。
替代地,使用者終端機110可使用先前自使用者接收的回家時間資訊比較當前時間與自學校回家的時間,且,當當前時間為自學校回家的時間時,使用者終端機110可產生指示使用者當前正自學校回家的使用者狀態資訊。替代地,使用者終端機110可比較關於預設危險區的資訊與使用者的當前位置,且,當使用者的當前位置包含於預設危險區中時,使用者終端機110可產生表示使用者當前位於危險區中的使用者狀態資訊。
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包含使用者事件資訊時,使用者終端機110可直接自使用者接收關於事件的產生的資訊。替代地,使用者終端機110可自伺服器130或另一使用者接收關於事件的產生的資訊。替代地,使用者終端機110可藉由分析由感測器產生的感測資訊而產生使用者事件資訊。
舉例而言,當使用者終端機110在進行使用者鑑認時失敗達預設次數或大於預設次數時,使用者終端機110可判定使用者終端機110已丟失,且可產生使用者終端機110的丟失事件作為使用者事件資訊。
可將使用者上下文資訊預先儲存於使用者終端機110中。可將使用者上下文資訊預先儲存於使用者終端機110的記憶體中。替代地,可將使用者上下文資訊預先儲存於伺服器130中。可根據伺服器130中的使用者或裝置預先儲存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舉例而言,可針對伺服器130中的每一個人儲存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或可針對伺服器130中的使用者的每一群組儲存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替代地,可將由另一使用者設定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預先儲存於伺服器130中。
如上文所描述,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可由使用者直接設定。使用者可設定另一使用者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替代地,企業所有者可設定一些或所有用戶端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企業所有者可根據用戶端的先前分類設定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舉例而言,當根據愛好將用戶端分類時,可針對對電子產品感興趣的用戶端設定關於電子產品的興趣資訊,且可針對對體育賽事感興趣的用戶端設定關於體育賽事的興趣資訊。替代地,當根據每月消耗的金錢將用戶端分類時,可針對每月消耗較多金錢的用戶端設定關於昂貴產品的興趣資訊,且可針對每月消耗較少金錢的用戶端設定關於廉價產品的興趣資訊。
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可由伺服器130來設定。舉例而言,雲端伺服器130可藉由調查使用者的終端機使用情況型式而產生使用者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舉例而言,雲端伺服器130可藉由分析(例如)由使用者上傳至雲端伺服器130的影像及自雲端伺服器130搜尋的關鍵詞產生共同主題作為使用者興趣資訊。伺服器130可應使用者終端機110的請求將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使用者終端機110。
可針對使用者的群組設定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舉例而言,可針對屬於群組的使用者設定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諸如學生群組或小群組。具有針對群組設定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職權的個人可針對群組設定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舉例而言,當使用者群組為由屬於學校中的班級的學生及指導教師組成的班級群組時,指導教師、班長及班級的學生中的一些或全部可產生屬於班級群組的所有學生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或可產生屬於班級群組的學生中的一些學生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使用者終端機110可判定是否傳輸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使用者終端機110可週期性地判定是否傳輸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使用者終端機110可接收並儲存用於傳輸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傳輸條件。當滿足傳輸條件時,使用者終端機110可判定應傳輸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且可傳輸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當自感測器獲取的值或使用者輸入滿足所接收傳輸條件時,使用者終端機110可判定應傳輸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且可傳輸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機110可自使用者接收回家時間資訊作為傳輸條件且儲存回家時間資訊。當當前時間為傳輸條件中指定的回家時間時,使用者終端機110可廣播表示使用者當前正自學校回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替代地,使用者終端機110可接收表示以下情形的傳輸條件:當使用者位於危險區中時,應傳輸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在此實例中,當使用者終端機110使用GPS獲取使用者終端機110的位置且所獲取的位置對應於危險區時,滿足傳輸條件,且因此使用者終端機110可廣播表示使用者當前正位於危險區中的使用者狀態資訊。
服務終端機120自使用者終端機110接收由使用者終端機110傳輸至未指定終端機的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服務終端機120可為接收由使用者終端機110廣播的資訊的信標。替代地,服務終端機120可為大型顯示裝置、汽車、感測器或其類似者,但服務終端機120不限於此。
服務終端機120可接收由使用者終端機110廣播的使用者ID資訊。根據例示性實施例,至少一個服務終端機120可接收使用者終端機110的使用者ID資訊。服務終端機120亦可接收由使用者終端機110廣播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服務終端機120可產生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服務終端機120可使用與上文所描述的供使用者終端機110產生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方法相同的方法產生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舉例而言,服務終端機120可藉由直接自使用者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而產生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可藉由分析先前由使用者輸入的資訊而產生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可藉由使用感測器分析使用者的情況而產生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或可藉由自外部設備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而產生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服務終端機120可將所產生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30。當服務終端機120自使用者終端機110接收到使用者ID資訊時,服務終端機120可將所接收使用者ID資訊連同所產生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一起傳輸至伺服器130。服務終端機120可進一步將自使用者終端機110接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30。
服務終端機120產生服務資訊。服務資訊可包含關於產品或事件的資訊。舉例而言,服務資訊可包含關於產品、多媒體內容或促銷的資訊,但不限於此。服務資訊可包含文字、音訊、視訊以及全像圖資料當中的至少一種資料類型,然而,服務資訊的資料類型不限於此等實例。
舉例而言,服務資訊可包含含有產品的資訊的統一資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URL)位址,或關於產品的抽象資訊。替代地,服務資訊可包含內容的URL位址、抽象資訊或其類似者。替代地,服務資訊可包含促銷優待券資訊、條形碼或URL位址。
當服務終端機120自使用者終端機110接收到使用者ID資訊時,服務終端機120可產生服務資訊。服務終端機120可基於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服務資訊。服務終端機120可根據自使用者終端機110接收到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或由服務終端機120產生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服務資訊。
舉例而言,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包含使用者興趣資訊時,服務終端機120可產生與使用者興趣資訊中所包含的產品名稱或產品ID碼相關聯的折扣優待券影像或含有產品的詳細資訊的URL位址作為服務資訊。
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包含使用者狀態資訊時,服務終端機120可根據使用者的狀態產生服務資訊。舉例而言,服務終端機120可根據表示使用者處於興奮狀態的使用者狀態資訊產生有助於使用者平靜下來的諺語作為服務資訊。
舉例而言,服務終端機120的記憶體可儲存表示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與服務資訊之間的映射的映射資料。服務終端機120可使用映射資料判定回應於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而應將何種服務資訊提供給使用者。舉例而言,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包含包含有清潔器的使用者興趣資訊時,服務終端機120可產生清潔器折扣優待券作為服務資訊。替代地,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包含表示使用者正自學校回家的使用者狀態資訊時,服務終端機120可產生公共汽車時間表作為服務資訊。
服務終端機120可以其他方式基於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判定應提供服務資訊。舉例而言,服務終端機120可根據使用者終端機110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所在的位置或時間點針對相同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服務資訊的不同片段。替代地,服務終端機120可根據服務終端機120接收到使用者終端機110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所在的位置或時間點來映射使用者終端機110的相同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與服務資訊的不同片段。服務終端機120可儲存用於執行映射的資訊。替代地,服務終端機120可根據稍後將描述的供伺服器130產生服務資訊的方法產生服務資訊。
為了便於解釋,現在將由服務終端機120產生的服務資訊定義為第一服務資訊。然而,此定義僅用於解釋目的,且因此可將由服務終端機120產生的服務資訊定義為另一種名稱。
服務終端機120可使用自使用者終端機110接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第一服務資訊。舉例而言,當自使用者終端機110接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包含關於使用者的興趣產品的資訊時,服務終端機120可產生關於使用者的興趣產品的資訊作為第一服務資訊。舉例而言,服務終端機120可產生產品折扣優待券作為第一服務資訊。
服務終端機120可根據第一服務資訊直接向使用者提供服務。舉例而言,服務終端機120可直接顯示折扣優待券影像。
服務終端機120可將第一服務資訊傳輸至使用者終端機110。服務終端機120可將第一服務資訊提供給藉由使用者ID資訊指示的使用者。舉例而言,服務終端機120可將第一服務資訊提供至藉由使用者ID資訊指示的使用者終端機110,或可將第一服務資訊提供至藉由使用者ID資訊指示的使用者的帳戶。
服務終端機120可經由另一終端機將第一服務資訊傳輸至使用者終端機110。舉例而言,服務終端機120可經由伺服器130將第一服務資訊傳輸至使用者終端機110。服務終端機120可將自使用者終端機110接收的使用者ID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30。舉例而言,服務終端機120可將自使用者終端機110接收的使用者ID資訊與第一服務資訊兩者傳輸至伺服器130。
服務終端機120可將使用者ID資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以及服務資訊中的至少一者傳輸至伺服器130。連同至少一個資訊一起,服務終端機120亦可將以下各者傳輸至伺服器130:欲接收服務資訊的接收終端機的裝置資訊、接收終端機的實體網路位址,以及可供接收終端機接收的資料類型。
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可能與位置或時間有關。舉例而言,使用者興趣資訊可能與使用者的位置及當前時間有關。當服務終端機120將與服務終端機120的位置有關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30時,服務終端機120亦可傳輸企業所有者終端機的資訊。舉例而言,當服務終端機120位於多個商店中時,服務終端機120可將服務終端機120所位於的商店的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30,以使得伺服器130可將每一商店所特有的服務資訊提供給使用者。替代地,當服務終端機120將與時間有關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30時,服務終端機120亦可將時間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30。舉例而言,當連鎖商店根據入口次序提供不同的折扣項目時,服務終端機120可將表示服務終端機120接收到使用者ID資訊時的時間的時間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30。
伺服器130自服務終端機120接收使用者ID資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以及第一服務資訊中的至少一者。伺服器130可產生服務資訊。舉例而言,伺服器130可使用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服務資訊。替代地,伺服器130可使用第一服務資訊產生服務資訊。為了便於解釋,現在將由伺服器130產生的服務資訊定義為第二服務資訊。然而,此定義僅用於解釋目的,且因此可將由伺服器130產生的服務資訊定義為另一種名稱。伺服器130可將所產生的第二服務資訊傳輸至使用者終端機110。
伺服器130可判定所接收第一服務資訊為第二服務資訊。舉例而言,當所接收第一服務資訊包含用於產品的折扣優待券時,伺服器130可判定第一服務資訊為第二服務資訊。
伺服器130可使用自服務終端機120接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及第一服務資訊中的至少一者產生第二服務資訊。
舉例而言,伺服器130可根據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服務資訊。舉例而言,伺服器130的記憶體可儲存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及服務資訊的映射資料。伺服器130可使用映射資料判定回應於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而應將何種服務資訊提供給使用者。舉例而言,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包含包含有清潔器的使用者興趣資訊時,伺服器130可將清潔器折扣優待券作為第二服務資訊提供至使用者終端機110。替代地,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包含表示使用者正自學校回家的使用者狀態資訊時,伺服器130可將公共汽車時間表作為第二服務資訊提供至使用者終端機110。
伺服器130可以其他方式基於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判定應提供服務資訊。舉例而言,伺服器130可根據使用者終端機110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所在的位置或時間點針對相同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服務資訊的不同片段。替代地,伺服器130可根據服務終端機120接收到使用者終端機110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所在的位置或時間點來映射使用者終端機110的相同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與服務資訊的不同片段。伺服器130可儲存用於執行映射的資訊。
替代地,可藉由使用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搜尋相關資訊而判定服務資訊。舉例而言,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包含廣告時,伺服器130可判定在網際網路上搜尋廣告的結果為服務資訊。伺服器130可判定關於與廣告有關的產品的價格及經銷商的資訊為服務資訊。伺服器130亦可判定與廣告有關的諸如海報、音樂以及電影的內容資訊為服務資訊。替代地,伺服器130可判定與廣告有關的促銷資訊為服務資訊。
伺服器130可藉由自使用者的社會資訊當中搜尋相關資訊或藉由搜尋另一終端機的資訊而判定服務資訊。舉例而言,伺服器130可藉由向伺服器130請求使用者已訂用的社會服務,以搜尋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以及接收搜尋的結果而判定服務資訊。替代地,伺服器130可搜尋另一終端機的資訊以執行遺失兒童搜尋服務或丟失終端機搜尋服務。替代地,伺服器130可藉由自另一使用者已傳輸至對應於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使用者的通知訊息中搜尋對應於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資訊而判定服務資訊。
伺服器130可使用諸如包含於所接收第一服務資訊中的產品或內容的資訊產生第二服務資訊。舉例而言,當第一服務資訊包含用於智慧型電話的折扣優待券時,伺服器130可將用於智慧型電話殼體的折扣優待券添加至第一服務資訊以藉此產生包含用於智慧型電話的折扣優待券及用於智慧型電話殼體的折扣優待券的第二服務資訊。替代地,伺服器130可根據上文所描述的供服務終端機120產生服務資訊的方法產生服務資訊。
伺服器130可使用所接收使用者ID資訊將所產生的第二服務資訊傳輸至使用者終端機110。伺服器130可判定待傳輸的服務資訊的類型。舉例而言,伺服器130可根據使用者終端機110判定服務資訊的類型。伺服器130可根據使用者判定服務資訊的類型。服務資訊的類型為(例如)用於表達服務資訊的資料格式或用於表達服務資訊的資料的大小,但不限於此情形。
伺服器130可根據由使用者預設的細節判定所傳輸的服務資訊的類型。伺服器130可判定待自動地傳輸的服務資訊的類型。伺服器130可根據使用者終端機110的類型判定待傳輸的服務資訊的類型。舉例而言,當欲接收服務資訊的使用者終端機110為諸如智慧型電話或平板PC的高效能裝置時,伺服器130可判定高解析度影像為服務資訊的類型。然而,當欲接收服務資訊的使用者終端機110為諸如智慧型手錶的低效能裝置時,伺服器130可判定低解析度影像為服務資訊的類型。當服務資訊的大小較大時,伺服器130可能並不將服務資訊傳輸至使用者,而是可僅將表示已產生服務資訊的通知訊息傳輸至使用者。此時,可將服務資訊儲存於伺服器130中。
使用者終端機110自伺服器130接收第二服務資訊。伺服器130可使用自服務終端機120接收的使用者ID資訊指定欲接收服務資訊的使用者終端機110,且可將第二服務資訊傳輸至指定使用者終端機110。因此,使用者終端機110可自伺服器130接收服務資訊。
使用者終端機110可使用第二服務資訊提供服務。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機110可根據第二服務資訊提供服務。使用者終端機110可藉由顯示所接收第二服務資訊而將所接收第二服務資訊提供給使用者。在圖1中所說明的實例中,使用者終端機110可使用自伺服器130接收的第二服務資訊在顯示器上顯示產品的折扣優待券113。使用者可在購買產品時藉由將顯示於使用者終端機110上的折扣優待券113展示給產品提供者而接收到價格折扣。
當待接收的第二服務資訊的資料的大小較大時,使用者終端機110可能並不接收所有資料,而是伺服器130可儲存服務資訊的資料中的一些資料。當存在服務資訊的多個片段時,使用者終端機110可檢查來自雲端伺服器130的服務資訊且改變服務資訊。當存在服務資訊的多個片段時,使用者終端機110可循序地自伺服器130接收服務資訊的多個片段。
使用者終端機110廣播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所經由的網路以及使用者終端機110自伺服器130接收第二服務資訊所經由的網路可能不同。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機110可使用諸如藍牙或紫蜂的低功率短距離通信技術廣播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使用者終端機110可經由週期性地檢查新訊息是否到達的網路自伺服器130接收第二服務資訊。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機110可使用行動通信網路自伺服器130接收第二服務資訊。
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中,使用者終端機110可按規則時間間隔使用低功率短距離通信技術向處於使用者終端機110周圍的服務終端機120廣播諸如使用者興趣資訊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且可經由現有行動通信網路接收對應於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服務資訊。因為使用者終端機110週期性地檢查接收請求是否來自行動通信網路,所以使用者終端機110僅需額外地檢查自行動通信網路接收的資料是否為與服務資訊有關的資料,以接收服務資訊。使用者終端機110可節省用以接收服務資訊所消耗的能量。
另外,因為使用者終端機110僅廣播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所以使用者終端機110可跳過執行與服務終端機120的網路連接的操作。因此,使用者終端機110可節省用以執行網路連接所消耗的時間及功率。此外,因為使用者終端機110並不執行與服務終端機120的網路連接,所以在使用者終端機110與服務終端機120之間不會發生交遞(handover)。
圖2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流程圖。將參看圖2描述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
在操作S113中,使用者終端機110向服務終端機120廣播使用者ID資訊。廣播為供傳輸裝置在未指定接收裝置的情況下傳輸資料的方法。使用者終端機110可向使用者終端機110周圍的未指定終端機廣播使用者ID資訊。除使用者ID資訊之外,使用者終端機110亦可進一步向使用者終端機110周圍的未指定終端機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使用者終端機110可按規則時間間隔廣播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位於使用者終端機110的傳輸距離內的服務終端機120可自使用者終端機110接收所廣播的使用者ID資訊及所廣播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舉例而言,因為使用者終端機110在未指定服務終端機120為接收終端機的情況下,廣播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所以使用者終端機110未意識到哪個服務終端機120應獲取使用者ID資訊。根據例示性實施例,自至少一個服務終端機120當中獲取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服務終端機可作為服務終端機120操作。
服務終端機120接收使用者ID資訊。在操作S121中,回應於使用者ID資訊,服務終端機120向伺服器130請求服務。此時,服務終端機120可傳輸欲接收服務的使用者的ID資訊。當服務終端機120自使用者終端機110接收到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時,服務終端機120可進一步將所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30。服務終端機120可產生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且可進一步將所產生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30。
服務終端機120可產生服務資訊且將所產生的服務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30。可在先前產生服務資訊。舉例而言,因為可在先前產生產品的折扣優待券資訊作為服務資訊,所以當服務終端機120自使用者終端機110接收到使用者ID資訊時,服務終端機120可將使用者終端機110的使用者ID資訊及折扣優待券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30。
當服務終端機120自使用者終端機110接收到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時,服務終端機120可將先前產生的第一服務資訊的片段當中對應於所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第一服務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30。
可根據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將服務資訊的片段分類。為了根據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將服務資訊的片段分類,可將服務資訊的片段連同使得能夠提供服務資訊的片段的關於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資訊一起儲存於儲存器中。圖3A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繪示服務資訊儲存於諸如記憶體的資料儲存器中的資料結構的表。在圖3A中所說明的例示性實施例中,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包含關於清潔器的興趣資訊時,服務終端機120可產生清潔器折扣優待券作為第一服務資訊。
參看圖3A,將服務資訊連同使用者上下文資訊類型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一起儲存於儲存器中。儲存器可為提供服務資訊的裝置的資料儲存器,諸如記憶體。服務終端機120的儲存器可儲存服務資訊連同使用者上下文資訊類型以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如圖3A中所繪示。儘管在圖3A中所說明的例示性實施例中,服務資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類型以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儲存在一起,但除了使用者上下文資訊類型的值以外,僅服務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可儲存於儲存器中。
可在先前在服務終端機120中產生服務資訊。替代地,當接收到使用者ID資訊時,服務終端機120可根據預設方法產生服務資訊。舉例而言,當服務終端機120接收到使用者ID資訊時,服務終端機120可產生預設服務資訊。服務終端機120可根據時間產生服務資訊的不同片段。當服務終端機120產生折扣優待券作為第一服務資訊時,服務終端機120可產生折扣優待券以使得在早晨產生的折扣優待券的折扣比例高於在下午產生的折扣優待券的折扣比例。
服務終端機120可根據使用者ID資訊產生服務資訊的不同片段。舉例而言,服務終端機120可根據自使用者終端機110接收的使用者ID資訊的值產生第一服務資訊的不同片段。
如圖3B中所繪示的資料結構中,服務終端機120可將表示使用者ID資訊與使用者等級資訊之間的映射的映射資訊儲存於儲存器中。在圖3B的資料結構中,當使用者ID資訊為11時,對應於使用者ID資訊的使用者的使用者等級為極佳的。類似地,對應於使用者ID資訊12及13的使用者的使用者等級為極佳的,且使用者ID資訊為14的使用者的使用者等級為新的。服務終端機120可使用儲存於儲存器中的映射資訊判定對應於所接收使用者ID資訊的用戶端的等級。
服務終端機120可根據使用者的等級設定服務資訊的不同片段。舉例而言,當根據使用者ID資訊的使用者等級為極佳等級時,服務終端機120可產生用於儲存於儲存器中的較佳用戶端的服務資訊作為服務資訊。
服務終端機120可根據ID號碼的接收頻率判定用戶端等級。舉例而言,服務終端機120可儲存接收次數少於預設次數的使用者ID資訊的使用者等級作為新客戶等級,且儲存接收次數達預設次數或大於預設次數的使用者ID資訊的使用者等級作為極佳等級,藉此產生表示使用者ID資訊與使用者等級之間的映射的映射資訊,如圖3B中所繪示。
服務終端機120可基於先前根據使用者ID資訊儲存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服務資訊。舉例而言,當先前儲存對應於使用者ID資訊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時,服務終端機120可基於先前所儲存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服務資訊。舉例而言,當先前儲存於服務終端機120中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表示對應於使用者ID資訊的使用者對智慧型電話感興趣時,服務終端機120可產生用於智慧型電話的折扣優待券作為服務資訊。
伺服器130接收來自服務終端機120的服務請求。返回參看圖2,在操作S131中,接收到服務請求的伺服器130可將服務資訊提供至使用者終端機110。
伺服器130可進一步自服務終端機120接收使用者ID資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以及服務資訊中的至少一者。伺服器130可將服務資訊傳輸至藉由使用者ID資訊指示的使用者終端機110。
伺服器130可判定藉由使用者ID資訊指示的使用者終端機110為欲接收服務資訊的使用者終端機110。舉例而言,當使用者ID資訊為使用者終端機110的終端機ID時,伺服器130可將服務資訊傳輸至具有終端機ID的使用者終端機110。舉例而言,伺服器130可儲存表示使用者終端機110的網路ID與終端機ID之間的映射的映射資訊。伺服器130可根據映射資訊使用對應於終端機ID的網路ID指定欲接收服務資訊的使用者終端機110。
替代地,當使用者ID資訊包含使用者終端機110的網路ID時,伺服器130可判定指示網路ID的使用者終端機110為欲接收服務資訊的終端機。替代地,當使用者ID資訊包含使用者ID時,伺服器130可判定藉由使用者ID指示的使用者終端機110為欲接收服務資訊的終端機。
替代地,當使用者ID資訊包含伺服器130的資訊及使用者ID時,伺服器130可將服務資訊連同使用者ID一起傳輸至伺服器130。接收到服務資訊的伺服器130可將服務資訊傳輸至使用者終端機110。
可在先前設定服務資訊。舉例而言,回應於服務請求,伺服器130可將預設服務資訊傳輸至藉由使用者ID資訊指示的終端機。
如上文所描述,伺服器130可使用自服務終端機120接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及服務資訊中的至少一者產生服務資訊。
伺服器130可使用自服務終端機120接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判定待提供的服務資訊。因為伺服器130可根據供服務終端機120產生服務資訊的方法產生服務資訊,所以本文將省略對方法的詳細描述。
伺服器130可判定自服務終端機120接收的服務資訊為待提供的服務資訊。舉例而言,伺服器130可使用自服務終端機120接收的第一服務資訊作為由伺服器130提供的第二服務資訊。
伺服器130可使用自服務終端機120接收的服務資訊產生由伺服器130提供的服務資訊。舉例而言,伺服器130可使用自服務終端機120接收的第一服務資訊產生由伺服器130提供的第二服務資訊。舉例而言,伺服器130可藉由將其他服務資訊添加至第一服務資訊而產生第二服務資訊。當第一服務資訊包含用於智慧型電話的折扣優待券時,伺服器130可將用於智慧型電話殼體的折扣優待券添加至第一服務資訊以藉此產生包含用於智慧型電話的折扣優待券以及用於智慧型電話殼體的折扣優待券的第二服務資訊。作為另一實例,伺服器130可產生其他服務資訊而非第一服務資訊,作為第二服務資訊。舉例而言,當第一服務資訊包含用於智慧型電話的折扣優待券時,伺服器130可產生包含折扣比例高於第一服務資訊的折扣優待券的折扣優待券的第二服務資訊。
使用者終端機110自伺服器130接收服務資訊。在操作S115中,使用者終端機110使用所接收服務資訊提供服務。舉例而言,當服務資訊包含影像資料時,使用者終端機110可顯示所接收影像資料。舉例而言,當服務資訊包含折扣優待券影像時,使用者終端機110可顯示所接收折扣優待券影像。
圖4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流程圖。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可更包含產生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操作。除圖2的服務提供方法中所包含的操作之外,圖4的服務提供方法亦更包含產生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操作S111。
現在將描述產生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操作S111。如上文所描述,可將使用者上下文資訊預先儲存於使用者終端機110中。使用者終端機110可藉由直接自使用者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而產生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機110可直接自使用者接收興趣資訊。
使用者終端機110可藉由分析由感測器產生的感測資訊而產生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舉例而言,當藉由GPS感測器獲取的使用者終端機110的位置在經設定為危險區的區內時,使用者終端機110可判定使用者當前位於危險區中,且產生表示使用者當前位於危險區中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使用者終端機110可藉由自外部設備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而獲取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機110可自外部網路接收指示風暴將到達使用者終端機110所位於的區的警告,且因此產生表示風暴警告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替代地,使用者終端機110可藉由分析(例如)使用者的搜尋歷史及由使用者輸入的訊息而產生使用者的興趣資訊。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機110可產生選自使用者的當前搜尋的結果的關鍵字作為興趣資訊。作為另一實例,當自先前自使用者接收的到家時間資訊及訊息使用量資訊判定當前時間為使用者能夠自學校回家時的時間且所使用的訊息的量增加時,使用者終端機110可判定表示使用者當前正自學校回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圖5A至圖5D為根據一或多個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的流程圖。可如圖5A至圖5D中所繪示般修改上文所描述的服務提供方法且接著執行服務提供方法。現在將描述圖5A至圖5D的服務提供方法與圖2及圖4的服務提供方法之間的差異。
圖5A為說明服務終端機120根據自使用者終端機110接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服務資訊的例示性實施例的流程圖。
首先,在操作S513a中,使用者終端機110將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服務終端機120。舉例而言,按上文所描述的方式,使用者終端機110可廣播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在操作S513a中,服務終端機120接收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在操作S521a中,接收到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服務終端機120使用上文所描述的方法產生服務資訊。在操作S523a中,服務終端機120將使用者ID資訊及服務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30,如上文所描述。
在操作S523a中,伺服器130自服務終端機120接收服務資訊及使用者ID資訊。在操作S533a中,伺服器130將服務資訊傳輸至藉由使用者ID資訊指示的使用者終端機110。
在操作S515a中,使用者終端機110接收服務資訊且根據所接收服務資訊提供服務。
圖5B為說明服務終端機120將自使用者終端機110接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30且伺服器130根據自服務終端機120接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服務資訊的例示性實施例的流程圖。
首先,在操作S513b中,使用者終端機110將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服務終端機120。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機110可根據上文所描述的方法廣播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在操作S513b中,服務終端機120接收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在操作S523b中,服務終端機120將所接收使用者ID資訊及所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30。
在操作S523b中,伺服器130自服務終端機120接收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在操作S531b中,接收到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服務終端機130根據上文所描述的方法產生服務資訊。在操作S533b中,伺服器130將服務資訊傳輸至藉由使用者ID資訊指示的使用者終端機110。
在操作S515b中,使用者終端機110接收服務資訊且根據所接收服務資訊提供服務。
圖5C為說明以下情形的例示性實施例的流程圖:其中,服務終端機120根據自使用者終端機110接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第一服務資訊且將第一服務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30,且伺服器130根據自服務終端機120接收的第一服務資訊產生第二服務資訊。
首先,在操作S513c中,使用者終端機110將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服務終端機120。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機110可根據上文所描述的方法廣播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在操作S513c中,服務終端機120接收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在操作S521c中,接收到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服務終端機120根據上文所描述的方法產生第一服務資訊。在操作S523c中,服務終端機120將使用者ID資訊及第一服務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30,如上文所描述。
在操作S523c中,伺服器130自服務終端機120接收使用者ID資訊及第一服務資訊。在操作S531c中,接收到使用者ID資訊及第一服務資訊的服務終端機130根據上文所描述的方法產生第二服務資訊。在操作S533c中,伺服器130將第二服務資訊傳輸至藉由使用者ID資訊指示的使用者終端機110。
在操作S515c中,使用者終端機110接收第二服務資訊且根據所接收第二服務資訊提供服務。
圖5D為說明以下情形的例示性實施例的流程圖:其中,當服務終端機120自使用者終端機110接收到使用者ID資訊時,服務終端機120產生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且將所產生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30,且伺服器130根據自服務終端機120接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服務資訊。
在操作S513d中,使用者終端機110將使用者ID資訊傳輸至服務終端機120。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機110可按上文所描述的方式廣播使用者ID資訊。
在操作S513d中,服務終端機120接收使用者ID資訊。在操作S521d中,回應於使用者ID資訊,服務終端機120根據上文所描述的方法產生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在操作S523d中,服務終端機120將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30,如上文所描述。
在操作S523d中,伺服器130自服務終端機120接收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在操作S531d中,接收到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服務終端機130根據上文所描述的方法產生服務資訊。在操作S533d中,伺服器130將服務資訊傳輸至藉由使用者ID資訊指示的使用者終端機110。
在操作S515d中,使用者終端機110接收服務資訊且根據所接收服務資訊提供服務。
圖6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折扣優待券提供方法的概念圖。圖7A為說明折扣優待券提供方法的流程圖,所述折扣優待券提供方法為圖6中所說明的例示性實施例。參看圖6及圖7A,將描述將用於所感興趣產品的折扣優待券提供給使用者的實例。如上文所描述,使用者興趣資訊為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實例。
首先,在操作S711中,使用者終端機110產生所感興趣產品作為使用者興趣資訊。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機110可自使用者接收所感興趣產品的標題且產生所感興趣產品的興趣資訊。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機110可自使用者接收清潔器611且產生清潔器611作為興趣資訊。替代地,使用者終端機110可基於使用使用者終端機110的使用者的歷史(諸如,搜尋備忘錄)產生興趣資訊。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機110可基於使用者的最近的搜尋歷史產生興趣資訊。
另外,使用者終端機110可基於使用者的產品購買歷史產生興趣資訊。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機110可藉由參考使用者的付款歷史判定使用者的興趣品牌為興趣資訊。替代地,使用者終端機110可自外部設備接收使用者的購買歷史且產生興趣資訊。
在操作S713中,使用者終端機110廣播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興趣資訊。使用者終端機110按規則間隔廣播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興趣資訊。
接收到所廣播的使用者ID資訊及所廣播的使用者興趣資訊的服務終端機120使用使用者興趣資訊產生第一服務資訊,如上文所描述。第一服務資訊可包含諸如廣告或推薦服務的服務資訊。在圖6及圖7A的例示性實施例中,在操作S721中,服務終端機120產生用於為所感興趣產品的清潔器的折扣優待券作為第一服務資訊。舉例而言,服務終端機120可使用圖3的映射資訊產生為使用者興趣資訊的對應於清潔器的清潔器折扣優待券作為第一服務資訊。在操作S723中,服務終端機120將第一服務資訊及使用者ID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30。
在操作S731中,伺服器130判定用於所感興趣產品的折扣優待券為第二服務資訊。如上文所描述,伺服器130可判定包含於第一服務資訊中的清潔器折扣優待券為第二服務資訊。在操作S733中,伺服器130將第二服務資訊傳輸至藉由使用者ID資訊指示的使用者終端機110。
在操作S715中,使用者終端機110將為自伺服器130接收的第二服務資訊的清潔器折扣優待券提供給使用者。使用者終端機110可將自伺服器130接收的清潔器折扣優待券613顯示給使用者。
圖7B為說明折扣優待券提供方法的流程圖,所述折扣優待券提供方法為圖6中所說明的另一例示性實施例。參看圖6及圖7B,將描述將用於所感興趣產品的折扣優待券提供給使用者的實例。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中,如圖7B中所繪示,服務終端機120可能並不產生折扣優待券作為服務資訊,而是伺服器130可產生折扣優待券。
首先,在操作S741中,使用者終端機110產生所感興趣產品作為使用者興趣資訊,如圖7A中所繪示。舉例而言,如圖7A中所繪示,使用者終端機110可產生所感興趣產品的標題作為使用者興趣資訊。在操作S743中,使用者終端機110廣播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興趣資訊。使用者終端機110按規則間隔廣播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興趣資訊。
在操作S753中,服務終端機120將所接收使用者ID資訊及所接收使用者興趣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30。服務終端機120可將服務終端機120的使用者ID資訊或服務-使用者ID資訊包含於使用者ID資訊中且將所得使用者ID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30。
伺服器130使用所接收使用者興趣資訊產生服務資訊。服務資訊可包含諸如廣告或推薦服務的服務資訊。在圖7B中所說明的例示性實施例中,在操作S761中,伺服器130產生對應於為所感興趣產品的清潔器的清潔器折扣優待券作為服務資訊,如上文關於服務終端機120所描述。在操作S763中,伺服器130將服務資訊傳輸至藉由使用者ID資訊指示的使用者終端機110。
在操作S745中,使用者終端機110將為自伺服器130接收的服務資訊的清潔器折扣優待券提供給使用者。使用者終端機110可將自伺服器130接收的清潔器折扣優待券613顯示於顯示器上,以將清潔器折扣優待券613提供給使用者。
如上文所描述,可藉由以下操作來執行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獲取使用者在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中針對使用者定製服務的興趣資訊,以及向周邊終端機廣播所獲取的興趣資訊。周邊終端機可基於所接收興趣資訊將廣告及促銷提供給使用者。
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中,使用多個使用者終端機110。舉例而言,使用者可使用智慧型電話及智慧型手錶兩者。智慧型電話及智慧型手錶可經由無線通信執行資料通信。因為智慧型電話及智慧型手錶兩者可將資料傳輸至智慧型電話及智慧型手錶周圍的服務終端機120,所以智慧型電話及智慧型手錶兩者可按上文所描述的方式廣播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當存在多個使用者終端機110時,使用者終端機110可僅執行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廣播,且另一使用者終端機110可僅執行自伺服器130的對服務資訊的接收。
現在將描述多個例示性實施例,其中使用單一使用者所擁有的多個使用者終端機110執行用於單一使用者的服務提供方法。
首先,將參看圖8及圖9描述例示性實施例,其中使用單獨使用者終端機810執行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廣播以及服務資訊的接收。圖8為說明使用多個使用者終端機810執行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概念圖。圖9為說明使用多個使用者終端機810執行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流程圖。
在圖8及圖9的例示性實施例中,在操作S811中,智慧型手錶812廣播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在操作S821中,回應於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智慧型手錶812周圍的服務終端機820使用所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第一服務資訊。在操作S823中,服務終端機820將第一服務資訊及使用者ID資訊傳輸至伺服器830。在操作S831中,接收到第一服務資訊的伺服器830使用第一服務資訊產生第二服務資訊。在操作S833中,伺服器830將第二服務資訊傳輸至智慧型電話811。伺服器830可經由行動通信網路將第二服務資訊傳輸至智慧型電話811。
智慧型電話811自伺服器830接收第二服務資訊。在操作S813中,智慧型電話811使用第二服務資訊向使用者提供服務。舉例而言,智慧型電話811可藉由顯示服務資訊而將包含於第二服務資訊中的服務資訊提供給使用者。如圖8中所繪示,智慧型電話811可藉由顯示包含於第二服務資訊中的清潔器的折扣優待券813而將折扣資訊提供給使用者。
儘管在圖8及圖9中所說明的例示性實施例中,智慧型手錶812執行廣播,但當存在多個使用者終端機810時,可藉由能夠執行無線通信的任何終端機執行廣播。當存在多個使用者終端機810時,所有使用者終端機810可執行廣播。替代地,多個使用者終端機810可依次按順序執行廣播。
替代地,按優先級次序而言僅對應於較高優先級次序的使用者終端機810可執行廣播。舉例而言,可基於殘餘電池容量來判定優先級次序。當前殘餘電池容量較高的使用者終端機810可具有高優先級且執行廣播。替代地,可基於使用者是否使用使用者終端機810來判定優先級次序。使用者最主動地使用的使用者終端機810可具有高優先級。替代地,可基於處理器佔用比率來判定優先級次序。可判定多個使用者終端機810當中具有最低處理器使用比率的使用者終端機810具有執行廣播的高優先級。為了減少功率消耗,可排除處於待用模式的使用者終端機810為執行廣播的使用者終端機810的候選者。優先級次序不限於上文所描述的準則,且可考慮多個其他準則來判定優先級次序。
多個使用者終端機810中的一者可根據優先級次序判定執行廣播的終端機,且將指示廣播的執行的訊息傳輸至所判定的終端機。舉例而言,智慧型電話811可根據優先級次序判定執行廣播的終端機,且將指示欲執行廣播的訊息傳輸至所判定的終端機。當經判定為執行廣播的終端機並不對訊息做出回應或所述終端機並未廣播資料時,智慧型電話811可將指示廣播的執行的訊息傳輸至具有次優先級的終端機。
當使用者使用多個使用者裝置時,每一使用者裝置可產生使用者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使用者裝置可產生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不同片段。舉例而言,智慧型手錶812可檢查使用者的心跳且因此產生表示使用者處於興奮狀態的狀態資訊,且,當智慧型電話811自使用者的搜尋歷史判定使用者頻繁搜尋鞋子時,智慧型電話811可產生鞋子作為興趣資訊。每一使用者終端機810可直接向使用者終端機810周圍的服務終端機820傳播由使用者終端機810產生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替代地,使用者終端機810可搜集分別由使用者終端機810產生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片段。使用者終端機810可使用與上文所描述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廣播所搜集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舉例而言,智慧型電話811可接收由智慧型手錶812產生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且將所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連同由智慧型電話811產生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一起向智慧型電話811周圍的服務終端機820廣播。
另一方面,使用者裝置可產生相同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當分別由使用者裝置產生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片段相同時,接收到相同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使用者終端機當中的使用者終端機可廣播相同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片段。替代地,使用者終端機中的每一者可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圖10為說明智慧型手錶812在圖8及圖9中所說明的例示性實施例中提供服務的例示性實施例的概念圖。如圖10中所繪示,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中,接收到第二服務資訊的使用者終端機810可將所接收第二服務資訊傳輸至另一使用者終端機810。回應於第二服務資訊,另一使用者終端機810可使用所接收第二服務資訊提供服務。舉例而言,智慧型電話811可將自伺服器830接收的折扣優待券資訊傳輸至智慧型手錶812。智慧型手錶812可使用自智慧型電話811接收的折扣優待券資訊顯示折扣優待券815。
圖11為說明根據上文參看圖10描述的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流程圖。本文將僅描述圖9及圖11的服務提供方法之間的差異。與執行圖9的服務提供方法的順序形成對比,在操作S815中,智慧型電話811可將第二服務資訊傳輸至智慧型手錶812。在操作S817中,智慧型手錶812可使用自智慧型電話811接收的第二服務資訊向使用者提供服務。
圖12為說明使用多個使用者終端機1200的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概念圖。在圖12中所說明的例示性實施例中,智慧型電話1211廣播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自伺服器1230接收服務資訊,以及將所接收服務資訊傳輸至智慧型手錶1212。智慧型手錶1212可使用自智慧型電話1211接收的服務資訊提供服務。在圖12中所說明的例示性實施例中,智慧型手錶1212使用所接收服務資訊顯示折扣優待券。如在圖12中所說明的例示性實施例中,當存在多個使用者終端機1210時,第一使用者終端機1210可廣播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且將所接收服務資訊傳輸至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210。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210可使用自第一使用者終端機1210接收的服務資訊向使用者提供服務。
圖13為說明圖12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流程圖。首先,在操作S1311中,智慧型電話1211將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服務終端機1220。接下來,在操作S1321中,服務終端機1220使用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第一服務資訊。在操作S1323中,服務終端機1220將所產生的第一服務資訊及使用者ID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230。接著,在操作S1331中,伺服器1230使用所接收第一服務資訊產生第二服務資訊。在操作S1333中,伺服器1230將第二服務資訊傳輸至智慧型電話1211。在操作S1313中,智慧型電話1211將所接收第二服務資訊傳輸至智慧型手錶1212。在操作S1315中,智慧型手錶1212使用自智慧型電話1211接收的第二服務資訊提供服務。
圖14為說明由多個使用者執行服務提供方法的例示性實施例的概念圖。根據圖14中所說明的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是使用第一使用者終端機1410及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440來執行。現在將參看圖14描述以下情形的例示性實施例: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440接收根據由第一使用者終端機1410廣播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的服務資訊,且使用所接收服務資訊提供服務。
在圖14中所說明的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使用者終端機1410及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440可為供不同使用者使用的終端機。儘管在圖14中,第一使用者終端機1410及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440為智慧型電話,但第一使用者終端機1410及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440可為智慧型手錶。替代地,第一使用者終端機1410可包含智慧型電話及智慧型手錶,如在圖8中所說明的例示性實施例中,且因此包含多個使用者終端機。類似地,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440可包含多個使用者終端機。
圖15為說明根據圖14中所說明的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流程圖。將參看圖15更詳細地描述圖14的服務提供方法。首先,在操作S1511中,第一使用者終端機1410可廣播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使用者ID資訊指示欲接收由服務終端機1420及伺服器1430中的至少一者根據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的服務資訊的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440。舉例而言,使用者ID資訊可包含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440的裝置ID資訊、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440的網路ID資訊,或使用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440的使用者的使用者ID。
在操作S1521中,服務終端機1420可使用自第一使用者終端機1410接收的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第一服務資訊。在操作S1523中,服務終端機1420可將所產生的第一服務資訊及所接收使用者ID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430。伺服器1430自服務終端機1420接收使用者ID資訊及第一服務資訊。在操作S1531中,伺服器1430可使用第一服務資訊產生第二服務資訊。在操作S1533中,伺服器1430可將第二服務資訊傳輸至藉由使用者ID資訊指示的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440。在操作S1541中,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440可使用第二服務資訊提供服務。
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中,至少三個使用者可參與。圖16及圖17為說明由至少三個使用者執行服務提供方法的例示性實施例的概念圖。
如圖16中所繪示,至少兩個使用者終端機(即,第一使用者終端機1411及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412)可廣播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舉例而言,第一使用者終端機1411及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412各自可在移動時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及使用者ID資訊。舉例而言,第一使用者終端機1411及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412可為兒童的智慧型電話,且第三使用者終端機1440可為父母的智慧型電話。
由第一使用者終端機1411及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412中的每一者廣播的使用者ID資訊可指示第三使用者終端機1440。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可包含表示使用者正自學校回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或表示使用者處於危險情境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當服務終端機1420自第一使用者終端機1411及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412中的至少一者接收到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時,服務終端機1420可根據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第一服務資訊且將第一服務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430。
伺服器1430可根據第一服務資訊將第二服務資訊傳輸至第三使用者終端機1440。第三使用者終端機1440可接收第二服務資訊且使用第二服務資訊向使用者提供服務。
如圖17中所繪示,至少兩個使用者終端機(亦即,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441及第三使用者終端機1442)可接收服務資訊。舉例而言,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441及第三使用者終端機1442各自可在移動時自行動通信網路接收服務資訊。舉例而言,第一使用者終端機1410可為兒童的智慧型電話,且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441及第三使用者終端機1442可為父母的智慧型電話。
由第一使用者終端機1410廣播的使用者ID資訊可指示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441及第三使用者終端機1442。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可包含表示使用者正自學校回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或表示使用者處於危險情境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當服務終端機1420自第一使用者終端機1410接收到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時,服務終端機1420可根據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第一服務資訊且將第一服務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430。
伺服器1430可根據第一服務資訊將第二服務資訊傳輸至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441及第三使用者終端機1442。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441及第三使用者終端機1443可接收第二服務資訊且使用所接收第二服務資訊向使用者提供服務。
當將與圖16及圖17一致的例示性實施例彼此組合時,可使用由至少兩個使用者終端機廣播的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將服務資訊傳輸至至少兩個使用者終端機。
圖18為說明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概念圖。參看圖18,將描述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第一使用者終端機1810可移動,同時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840可移動,同時廣播使用者ID資訊。當服務終端機1820在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840移動同時廣播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840的使用者ID資訊時接收到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840的使用者ID資訊時,服務終端機1820可產生服務資訊且經由伺服器1830將所產生服務資訊傳輸至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840。服務終端機1820可向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840提供使用自第一使用者終端機1810接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的服務資訊。
圖19為說明根據圖18中所說明的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流程圖。首先,在操作S1811中,第一使用者終端機1810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且將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服務終端機1820。在操作S1841中,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840廣播使用者ID資訊且將使用者ID資訊傳輸至服務終端機1820。在操作S1821中,服務終端機1820使用自第一使用者終端機1810接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第一服務資訊。在操作S1823中,服務終端機1820將自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840接收的使用者ID資訊及所產生的第一服務資訊傳輸至伺服器1830。接著,在操作S1831中,伺服器1830使用自服務終端機1820接收的第一服務資訊產生第二服務資訊。在操作S1833中,伺服器1830將第二服務資訊傳輸至藉由自服務終端機1820接收的使用者ID資訊指示的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840。接著,在操作S1843中,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840使用自服務終端機1820接收的第二服務資訊提供服務。
在圖18中說明的例示性實施例中,可能存在多個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840。舉例而言,如圖20中所繪示,可能存在多個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841及1842。又,可能存在一個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841及一個第三使用者終端機1842。多個使用者可經由伺服器1830使用多個使用者的各別使用者終端機接收由服務終端機1820根據由具有第一使用者終端機1810的使用者設定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的服務資訊。舉例而言,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841及第三使用者終端機1842可將其各別使用者ID資訊傳輸至服務終端機1820。服務終端機1820可根據自第一使用者終端機1810接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服務資訊,且將所接收使用者ID資訊連同服務資訊一起傳輸至伺服器1830。伺服器1830可使用第一服務資訊產生第二服務資訊且將第二服務資訊傳輸至藉由自服務終端機1820接收的使用者ID資訊指示的第二使用者終端機1841及第三使用者終端機1842。
儘管在圖20中說明多個使用者終端機廣播使用者ID資訊且接收服務資訊的狀況,但可考慮多個使用者終端機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狀況。當多個終端機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時,服務終端機可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多個片段。當服務終端機接收到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多個片段時,服務終端機可根據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多個片段產生第一服務資訊的多個片段。服務終端機可將所產生的服務資訊連同所接收ID資訊一起傳輸至伺服器。
圖21為說明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概念圖。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可藉由包含第一使用者終端機2110將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第二使用者終端機2120的操作來執行。
第一使用者終端機2110可移動,同時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第二使用者終端機2120可在移動時接收由第一使用者終端機2110廣播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第一使用者終端機2110可將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第二使用者終端機2120。
第二使用者終端機2120可使用自第一使用者終端機2110接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接收服務。第二使用者終端機2120可將表示第二使用者終端機2120的使用者ID資訊連同自第一使用者終端機2110接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一起傳輸至服務終端機2130。服務終端機2130可經由伺服器2140將使用自第二使用者終端機2120接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片段產生的服務資訊傳輸至第二使用者終端機2120。第二使用者終端機2120可使用自伺服器2140接收的服務資訊提供服務。
將參看圖22更詳細地描述圖21中所說明的服務提供方法。圖22為說明根據圖21中所說明的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流程圖。首先,在操作S2211中,第一使用者終端機2110將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第二使用者終端機2120。接下來,在操作S2221中,第二使用者終端機2120將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服務終端機2130。由第二使用者終端機2120傳輸至服務終端機2130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可為由第二使用者終端機2120自第一使用者終端機2110接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在操作S2231中,服務終端機2130使用自第二使用者終端機2120接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第一服務資訊。在操作S2233中,服務終端機2130將第一服務資訊及使用者ID資訊傳輸至伺服器2140。接著,在操作S2241中,伺服器2140使用自服務終端機2130接收的第一服務資訊產生第二服務資訊。在操作S2243中,伺服器2140將第二服務資訊傳輸至藉由自服務終端機2130接收的使用者ID資訊指示的第二使用者終端機2120。在操作S2223中,第二使用者終端機2120使用自伺服器2140接收的第二服務資訊提供服務。
圖23為說明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概念圖。
圖23說明服務終端機2320直接自使用者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例示性實施例。使用者終端機2310可移動,同時僅廣播使用者ID資訊。
自使用者終端機2310接收到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服務終端機2320可提供供輸入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使用者介面(user interface;UI)2321。使用者可藉由操縱服務終端機2320的UI 2321而輸入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服務終端機2320可使用UI 2321自使用者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在圖23的實例中,服務終端機2320可為提供於公共場所的常用裝置。舉例而言,服務終端機2320可為廣告裝置。服務終端機2320可顯示廣告。當服務終端機2320自使用者終端機2310接收到使用者ID資訊同時顯示廣告時,服務終端機2320可提供包含剪輯影像的UI 2321。當在UI 2321中出現選擇剪輯影像的使用者輸入時,服務終端機2320可判定使用者對在做出使用者輸入時的時刻提供的廣告感興趣。因此,服務終端機2320可判定廣告為使用者感興趣的廣告。服務終端機2320可判定表示使用者對廣告感興趣的興趣資訊為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服務終端機2320可基於所判定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第一服務資訊。舉例而言,第一服務資訊可包含關於藉由使用者感興趣的廣告促銷的產品的詳細資訊。舉例而言,當廣告為宣傳電影的廣告時,第一服務資訊可包含介紹電影的資訊。
服務終端機2320可提供供提供個人化服務的UI 2321。舉例而言,服務終端機2320可向不同使用者提供不同UI 2321。服務終端機2320可使用自使用者終端機2310接收的使用者ID資訊識別使用者且判定用於所識別使用者的UI 2321。舉例而言,服務終端機2320先前可具有關於藉由何種UI 2321映射使用者的ID資訊的資料。替代地,服務終端機2320可將使用者ID資訊傳輸至伺服器2330,根據使用者ID資訊自伺服器2330接收UI資訊,以及判定用於不同使用者的不同UI 2321。
現在將參看圖24描述圖23的服務提供方法中所包含的操作。
在操作S2411中,使用者終端機2310將使用者ID資訊傳輸至服務終端機2320。如上文所描述,使用者ID資訊可包含諸如表示使用者終端機2310的終端機ID或表示使用者的使用者ID的資訊。在操作S2421中,服務終端機2320產生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服務終端機2320可使用UI 2321自使用者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舉例而言,當在UI 2321中出現選擇剪輯影像的使用者輸入時,服務終端機2320可判定使用者對在做出使用者輸入時的時刻提供的廣告感興趣。因此,服務終端機2320可判定廣告為使用者感興趣的廣告。服務終端機2320可判定表示使用者對廣告感興趣的興趣資訊為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替代地,服務終端機2320可經由服務終端機2320的接收介面自外部設備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在操作S2423中,服務終端機2320使用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第一服務資訊。服務終端機2320可將表示顯示於服務終端機2320上的廣告與廣告的額外資訊之間的映射的映射資訊儲存於資料儲存器中。服務終端機2320可基於映射資訊判定關於廣告的額外資訊為第一服務資訊。當廣告是關於電影時,廣告的額外資訊可為(例如)電影的海報影像。
在操作S2425中,服務終端機2320將自使用者終端機2310接收的使用者ID資訊及所產生的第一服務資訊傳輸至伺服器2330。接著,在操作S2431中,伺服器2330使用所接收第一服務資訊產生第二服務資訊。在操作S2433中,伺服器2330將第二服務資訊傳輸至使用者終端機2310。在操作S2413中,使用者終端機2310可使用第二服務資訊提供服務。
作為另一實例,服務終端機2320並不直接產生服務資訊,而是可簡單地將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及使用者ID資訊傳輸至伺服器2330。伺服器2330可使用所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服務資訊。
伺服器2330可將表示顯示於服務終端機2320上的廣告與廣告的額外資訊之間的映射的映射資訊儲存於資料儲存器中。伺服器2330可使用映射資訊判定關於藉由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指示的廣告的額外資訊為服務資訊。當廣告是關於電影時,關於廣告的額外資訊可為(例如)電影的海報影像。伺服器2330可將服務資訊傳輸至使用者終端機2310。使用者終端機2310可使用所接收服務資訊提供服務。
圖25A為說明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概念圖。圖25A說明供服務終端機2520使用自使用者終端機2510接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提供服務的方法。
服務終端機2520可為駐留於位置處的固定類型的服務終端機2520。在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中,可基於使用者資訊推斷較佳產品,使用者資訊諸如記錄於使用者的終端機中的搜尋歷史或備忘錄,以及線上或離線商店中的購買的產品購買歷史。使用者周圍的服務終端機2520可回應於由使用者終端機2510廣播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而提供廣告或推薦服務。
在圖25A的實例中,服務終端機2520可為電影院中的售票機。使用者終端機2510可基於記錄於使用者終端機2510中的電影預訂歷史產生關於由使用者預訂的電影的資訊作為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參看圖25A,使用者終端機2510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服務終端機2520可將自使用者終端機2510接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伺服器2530。服務終端機2520亦可將關於服務終端機2520的使用者ID資訊傳輸至伺服器2530。
另外,服務終端機2520可使用UI 2521接收來自使用者的輸入,類似於上文所描述的方法,且因此可進一步產生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或改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舉例而言,服務終端機2520可顯示由使用者預訂的電影的海報,且經由UI 2521接收關於是否發出預訂票證的判定。
替代地,服務終端機2520可根據使用者上下文資訊顯示由使用者預訂的電影的海報,且藉由經由UI 2521接收使用者輸入而改變使用者的預訂歷史。當使用者改變電影預訂歷史時,服務終端機2520可改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電影預訂歷史。
舉例而言,當預訂多個電影的歷史包含於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中時,服務終端機2520可顯示由使用者預訂的所有電影的海報,且經由UI 2521接收關於是否發出用於所有所預訂電影的票證的判定。當使用者輸入發出僅用於所預訂電影中的一些所預訂電影的票證的命令時,服務終端機2520可改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電影預訂歷史以使得發出僅用於所預訂電影中的一些所預訂電影的票證。
伺服器2530可將對應於自服務終端機2520接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服務資訊傳輸至藉由使用者ID資訊指示的服務終端機2520。舉例而言,伺服器2530可使用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自伺服器2530的資料庫中搜尋由使用者預訂的電影的票證影像,且可產生所發現票證影像作為服務資訊。
服務終端機2520可使用自伺服器2530接收的服務資訊提供服務。舉例而言,服務終端機2520可使用自伺服器2530接收的服務資訊顯示電影的票證,且發出電影的票證。
圖25B為說明圖25A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流程圖。將參看圖25B描述圖25A的服務提供方法中所包含的操作。
首先,使用者終端機2510將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服務終端機2520。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可包含如上文所描述的電影預訂資訊。使用者終端機2510可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在操作S2511中,使用者終端機2510可藉由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而將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使用者終端機2510周圍的服務終端機2520。
在操作S2521中,接收到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服務終端機2520將服務終端機2520的ID資訊及所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伺服器2530。另外,服務終端機2520可使用UI 2521接收來自使用者的輸入,類似於上文所描述的方法,且因此可進一步產生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或改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在操作S2531中,接收到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伺服器2530產生服務資訊。如上文所描述,伺服器2530可使用自服務終端機2520接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服務資訊。舉例而言,伺服器2530可使用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自伺服器253-的資料庫中搜尋由使用者預訂的電影的票證影像,且可產生所發現票證影像作為服務資訊。在操作S2533中,伺服器2530將所產生的服務資訊傳輸至藉由所接收使用者ID資訊指示的服務終端機2520。
在操作S2523中,接收到服務資訊的服務終端機2520提供服務。服務終端機2520可使用所接收服務資訊提供服務。舉例而言,服務終端機2520可使用自伺服器2530接收的服務資訊顯示電影的票證,且發出電影的票證。
圖26A為說明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概念圖。圖26A說明供服務終端機2620使用自使用者終端機2610接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提供服務的方法。
在圖26A的實例中,服務終端機2620可為駐留於機場中的大螢幕顯示裝置。舉例而言,服務終端機2620可為顯示地圖的大螢幕顯示裝置,且可將機場使用者的飛機登機閘顯示於地圖上。當服務終端機2620接收到由使用者終端機2610廣播的使用者ID資訊時,服務終端機2620可將對應於使用者ID資訊的使用者的飛機登機閘的位置顯示於地圖上。
替代地,當服務終端機2620接收到由使用者終端機2610廣播的使用者ID資訊時,服務終端機2620可判定使用者終端機2610是否加標籤於服務終端機2620上。當使用者終端機2610加標籤於服務終端機2620上時,服務終端機2620可將對應於使用者ID資訊的使用者的飛機登機閘顯示於地圖上。
舉例而言,當服務終端機2620接收到由使用者終端機2610廣播的使用者ID資訊時,服務終端機2620可獲取標籤資訊且因此判定使用者終端機2610是否加標籤於服務終端機2620上。當自服務終端機2620的UI獲取觸摸式輸入時,服務終端機2620可判定使用者終端機已加標籤於服務終端機2620上。
替代地,當服務終端機2620根據NFC通信方法自使用者終端機2610接收到標籤資料時,服務終端機2620可判定使用者終端機2610已加標籤於服務終端機2620上。為了經由NFC通信方法自使用者終端機2610接收標籤資料,服務終端機2620可經由NFC通信方法向使用者終端機2610請求標籤資料。
替代地,當服務終端機2620根據BLE近程通信方法自使用者終端機接收到標籤資料時,服務終端機2620可判定使用者終端機已加標籤於服務終端機2620上。為了經由BLE近程通信方法自使用者終端機2610接收標籤資料,服務終端機2620可經由BLE近程通信方法向使用者終端機2610請求標籤資料。
替代地,當服務終端機2620接收到由使用者終端機2610廣播的使用者ID資訊時,服務終端機2620可根據使用者是否操縱顯示於服務終端機2620上的地圖而將對應於使用者ID資訊的使用者的飛機登機閘顯示於地圖上。當服務終端機2620自UI 2621獲取關於顯示於服務終端機2620上的地圖的使用者輸入時,服務終端機2620可判定使用者操縱了顯示於服務終端機2620上的地圖。
舉例而言,當服務終端機2620接收到由使用者終端機2610廣播的使用者ID資訊時,服務終端機2620可判定是否獲取關於顯示於服務終端機2620上的地圖的使用者輸入,且,當服務終端機2620獲取關於顯示於服務終端機2620上的地圖的使用者輸入時,服務終端機2620可將對應於使用者ID資訊的使用者的飛機登機閘顯示於地圖上。
圖26B為說明圖26A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流程圖。將參看圖26B描述圖26A的服務提供方法中所包含的操作。
首先,使用者終端機2610將使用者ID資訊傳輸至服務終端機2620。使用者終端機2610可廣播使用者ID資訊。在操作S2611中,使用者終端機2610可藉由廣播使用者ID資訊而將使用者ID資訊傳輸至使用者終端機2610周圍的服務終端機2620。
在操作S2621中,接收到使用者ID資訊的服務終端機2620產生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在操作S2623中,服務終端機2620將服務終端機2620的ID資訊、所接收使用者ID資訊以及所產生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伺服器2630。服務終端機2620的ID資訊可為供伺服器2630識別服務終端機2620的服務終端機2620的ID。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可包含關於使用者搜尋登機閘的狀態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服務終端機2620可根據由服務終端機2620獲取的關於周圍環境的感測資料產生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舉例而言,服務終端機2620可根據由服務終端機2620獲取的資料產生表示使用者搜尋登機閘的情境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如上文所描述,當服務終端機2620接收到由使用者終端機2610廣播的使用者ID資訊時,服務終端機2620可產生表示使用者搜尋登機閘的情境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替代地,當服務終端機2620接收到由使用者終端機2610廣播的使用者ID資訊時,服務終端機2620可根據使用者終端機2610是否加標籤於服務終端機2620上而產生表示使用者搜尋登機閘的情境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舉例而言,當服務終端機2620接收到由使用者終端機2610廣播的使用者ID資訊且使用者終端機2610加標籤於服務終端機2620上時,服務終端機2620可產生表示使用者搜尋登機閘的情境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如上文所描述,當服務終端機2620根據NFC或BLE通信方法自使用者終端機2610接收到標籤資料時,服務終端機2620可判定使用者終端機2610已加標籤於服務終端機2620上。
替代地,當服務終端機2620接收到由使用者終端機2610廣播的使用者ID資訊時,服務終端機2620可判定使用者是否操縱顯示於服務終端機2620上的地圖,且當使用者操縱顯示於服務終端機2620上的地圖時,服務終端機2620可產生表示使用者搜尋登機閘的情境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舉例而言,當服務終端機2620接收到由使用者終端機2610廣播的使用者ID資訊時,服務終端機2620可判定是否獲取關於顯示於服務終端機2620上的地圖的使用者輸入,且,當服務終端機2620獲取關於顯示於服務終端機2620上的地圖的使用者輸入時,服務終端機2620可產生表示使用者搜尋登機閘的情境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接下來,在操作S2631中,接收到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伺服器2630產生服務資訊。如上文所描述,伺服器2630可使用自服務終端機2620接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服務資訊。舉例而言,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表示使用者搜尋登機閘的狀態時,伺服器2630可使用使用者ID資訊指定由使用者預約的飛機且獲取由使用者預約的飛機的登機閘位置資訊。伺服器2630可產生登機閘位置資訊作為服務資訊。在操作S2633中,伺服器2630將所產生的服務資訊傳輸至藉由所接收的服務終端機2620的ID資訊指示的服務終端機2620。
在操作S2625中,接收到服務資訊的服務終端機2620提供服務。服務終端機2620可使用所接收服務資訊提供服務。舉例而言,服務終端機2620可使用自伺服器2630接收的登機閘位置資訊將登機閘的位置顯示於地圖上。
圖27為說明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概念圖。圖27說明以下情形的實例:其中智慧型電話向周邊終端機廣播叫醒服務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同時響鈴報警器。
使用者終端機2710可辨識情境且根據所辨識的情境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回應於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服務終端機2720可藉由根據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執行操作而提供服務。
舉例而言,當達到由使用者設定的叫醒服務報警時間時,智慧型電話2710可辨識應響鈴叫醒服務的情境。智慧型電話可廣播叫醒服務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同時響鈴叫醒服務報警器。舉例而言,回應於叫醒服務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燈泡2721可辨識使用者應醒來,且可接通電源。回應於叫醒服務使用者上下文資訊,電視2722可辨識使用者應醒來,且可接通電源。
替代地,智慧型電話可在使用者接聽電話時廣播請求周邊雜訊產生設備停止其操作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在接收到請求周邊雜訊產生設備停止其操作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之後,諸如電視或清潔器的服務終端機2720可停止操作。
替代地,當智慧型電話接收到重要訊息時,智慧型電話可廣播表示應經由UI將訊息接收報警提供至智慧型電話周圍的服務終端機2720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回應於表示應提供訊息接收報警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諸如電視或個人電腦的服務終端機2720可提供訊息接收報警。替代地,當智慧型電話的電池無電時,智慧型電話可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以使得智慧型電話周圍的服務終端機可經由UI提供報警。
回應於叫醒服務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服務終端機2720可藉由執行預設操作而提供服務。舉例而言,回應於叫醒服務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燈泡2721可辨識使用者應醒來,且可接通電源。回應於叫醒服務使用者上下文資訊,電視2722可辨識使用者應醒來,且可接通電源。
使用者終端機2710及服務終端機2720可根據情況判定由使用者重複地驅動的服務終端機2720的操作,且儲存所判定的服務終端機2720的操作作為歷史資訊。在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中,可經由使用者終端機2710選擇性地控制經由巨集自動地操作的設備。在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中,可在使用歷史資訊的情境中經由使用者終端機2710選擇性地及自動地控制服務設備。當使用者終端機2710辨識所述情境時,使用者終端機2710可根據歷史資訊指示服務終端機2720執行對應於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操作。
在使用者終端機2710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之後,使用者終端機2710可儲存關於經指示為欲執行的服務終端機2720的操作的資訊作為歷史資訊。歷史資訊可包含服務終端機2720的ID資訊以及關於待由服務終端機2720執行的操作的資訊。
使用者終端機2710可根據使用者的情況改變判定由使用者重複地驅動的服務終端機2720的操作,且儲存所判定的服務終端機2720的操作作為歷史資訊。當使用者終端機2710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且接著將指示待執行的操作的輸入傳輸至服務終端機2720達預設次數或大於預設次數時,使用者終端機2710可判定傳輸操作為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且接著指示服務終端機2720執行操作的動作。
在使用者終端機2710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之後,使用者終端機2710可使用所接收服務資訊產生或改變歷史資訊。舉例而言,在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之後接收的服務資訊可包含報告服務終端機2720已執行操作的訊息。使用者終端機2710可使用報告服務終端機2720已執行操作的訊息產生或改變歷史資訊。
服務終端機2720可根據使用者的情況改變判定由使用者重複地驅動的服務終端機2720的操作,且儲存所判定的服務終端機2720的操作作為歷史資訊。當服務終端機2720接收到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且接著接收到指示欲執行操作的輸入達預設次數或大於預設次數時,服務終端機2720可判定接收操作為待由服務終端機2720在接收到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之後執行的操作。服務終端機2720可儲存關於待於接收到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之後執行的操作的資訊作為歷史資訊。因此,當服務終端機2720接收到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時,服務終端機2720可根據歷史資訊執行對應於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操作。服務終端機2720可將歷史資訊傳輸至使用者終端機2710。服務終端機2720可經由伺服器將歷史資訊傳輸至使用者終端機2710。
圖28為說明圖27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流程圖。在操作S2811中,使用者終端機2710將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第一服務終端機2721及第二服務終端機2722。使用者終端機2710可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以將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第一服務終端機2721及第二服務終端機2722。
在操作S2821及操作S2822中,第一服務終端機2721及第二服務終端機2722可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且分別藉由根據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控制第一服務終端機2721及第二服務終端機2722的操作而提供服務。舉例而言,當燈泡2721接收到作為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叫醒服務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時,在操作S2821中,燈泡2721可辨識使用者應醒來,且可接通電源。回應於作為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叫醒服務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在操作S2822中,電視 2722可辨識使用者應醒來,且可接通電源。
圖29為說明圖27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流程圖。在操作S2911中,使用者終端機2710將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服務終端機2720。使用者終端機2710可藉由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將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服務終端機2720。
在操作S2921中,服務終端機2720可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且根據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服務資訊。服務資訊可包含上文所描述的歷史資訊。舉例而言,可藉由增加執行對應於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操作的次數而產生或改變歷史資訊。在操作S2923中,服務終端機2720可藉由根據所產生的服務資訊控制服務終端機2720的操作而提供服務。
圖30為說明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概念圖。雲端伺服器可執行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可藉由更包含雲端伺服器3040而執行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
伺服器3030可將使用者ID資訊及第二服務資訊傳輸至雲端伺服器3040。雲端伺服器3040可包含使用者的個人資訊。雲端伺服器3040可使用儲存於雲端伺服器3040中的使用者的個人資訊產生與第二服務資訊有關的第三服務資訊。舉例而言,第二服務資訊可為包含由電子產品商店提供的所有產品的折扣優待券的服務資訊。雲端伺服器3040可藉由基於儲存於雲端伺服器3040中的電子產品的搜尋歷史選擇用於由使用者搜尋的電子產品的折扣優待券而產生第三服務資訊。
圖31為說明圖30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流程圖。首先,在操作S3111中,使用者終端機3010將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服務終端機3020。在操作S3121中,服務終端機3020使用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第一服務資訊。在操作S3123中,服務終端機3020將自使用者終端機3010接收的使用者ID資訊及所產生的第一服務資訊傳輸至第一伺服器3030。第一伺服器3030可為服務提供者的伺服器。在操作S3131中,第一伺服器3030可使用所接收第一服務資訊產生第二服務資訊。在操作S3133中,第一伺服器3030可將所產生的第二服務資訊連同所接收使用者ID資訊一起傳輸至第二伺服器3040。第二伺服器3040可為雲端伺服器。在操作S3141中,第二伺服器3040可使用所接收第二服務資訊產生第三服務資訊。在操作S3143中,第二伺服器3040可將所產生的第三服務資訊傳輸至使用者終端機3010。最後,在操作S3113中,使用者終端機3010可使用所接收第三服務資訊提供服務。
儘管在圖31中,第一伺服器3030及第二伺服器3040為獨立伺服器,但第一伺服器3030及第二伺服器3040可作為單一伺服器操作。單一伺服器可自服務終端機3020接收第一服務資訊,根據使用者資訊及所接收第一服務資訊產生服務資訊,以及將服務資訊傳輸至使用者終端機3010。
圖32及圖33說明在圖30中所說明的例示性實施例中使用多個使用者終端機3010的例示性實施例。圖32說明多個使用者終端機3010包含智慧型電話及智慧型手錶的例示性實施例。舉例而言,第一使用者終端機3010a可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及使用者ID資訊,且第二使用者終端機3010b可自伺服器接收服務資訊。
舉例而言,當僅使用智慧型電話時,智慧型電話可僅廣播及接收資訊。當智慧型電話辨識其連接至智慧型手錶時,智慧型電話可能並不廣播資訊,而是可指示智慧型手錶廣播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圖33為說明圖32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流程圖。首先,在操作S3111中,第一使用者終端機3010a將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服務終端機3020。使用者ID資訊可包含第二使用者終端機3010b的使用者ID資訊。
在操作S3121中,服務終端機3020使用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第一服務資訊。在操作S3123中,服務終端機3020將自第一使用者終端機3010a接收的使用者ID資訊及所產生的第一服務資訊傳輸至第一伺服器3030。第一伺服器3030可為服務提供者的伺服器。
在操作S3131中,第一伺服器3030可使用所接收第一服務資訊產生第二服務資訊。在操作S3133中,第一伺服器3030可將所產生的第二服務資訊連同所接收使用者ID資訊一起傳輸至第二伺服器3040。第二伺服器3040可為雲端伺服器。在操作S3141中,第二伺服器3040可使用所接收第二服務資訊產生第三服務資訊。在操作S3143中,第二伺服器3040可將所產生的第三服務資訊傳輸至第二使用者終端機3010b。最後,在操作S3113中,第二使用者終端機3010b可使用所接收第三服務資訊提供服務。
圖34為說明執行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使用者終端機3400的方塊圖。參看圖34,使用者終端機3400可包含通信器3410、記憶體3420、輸入介面3430、輸出介面3440以及處理器450。
然而,輸入介面3430及輸出介面3440為視情況選用的。如圖35中所繪示,可省略輸入介面3430,且因此可實施包含通信器3510、記憶體3520、輸出介面3530以及處理器3540的使用者終端機3500。替代地,如圖36中所繪示,可實施包含通信器3610、記憶體3620以及處理器3630的使用者終端機3600。替代地,如圖37中所繪示,可實施更包含感測器及音訊/視訊(audio/video;A/V)輸入介面以及圖34的組件的使用者終端機。
現在將參看圖37詳細地描述前述組件。
通信器3710執行與外部終端機的資料通信以執行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通信器3710可廣播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中的至少一者。使用者ID資訊可包含以下各者中的至少一者:使用者的ID資訊、使用者終端機的終端機ID資訊,以及使用者終端機的網路ID資訊。通信器3710可自外部終端機接收資料。通信器3710可自外部終端機或伺服器接收服務資訊。
通信器3710可包含短程無線通信器3711、行動通信器3712以及廣播接收器3713。
短程無線通信器3711可包含(但不限於)藍牙通信器、藍牙低能量(Bluetooth Low Energy;BLE)通信器、近場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介面、無線區域網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例如,Wi-Fi)通信器、紫蜂(ZIGBEE)通信器、紅外線資料協會(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IrDA)通信器、Wi-Fi直連(Wi-Fi direct;WFD)通信器、超寬頻(ultra wideband;UWB)通信器、Ant+通信器以及其類似者。
行動通信器3712可在行動通信網路上與選自基地台、外部終端機以及伺服器中的至少一者交換無線信號。無線信號的實例可包含語音通話信號、視訊通話信號,以及在短訊息服務(short message service;SMS)/多媒體訊息傳遞服務(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MMS)期間產生的各種類型的資料。
廣播接收器3713經由廣播頻道自外部源接收廣播信號及/或廣播相關資訊。廣播頻道可為衛星頻道、地面波頻道或其類似者。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使用者終端機3700可能並不包含廣播接收器3713。
記憶體3720可儲存用於執行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電腦程式及臨時資料的片段。舉例而言,記憶體3720可儲存用於進行處理器3730的處理及控制的程式,或可儲存輸入資料或輸出資料。舉例而言,記憶體3720可儲存應用程式及多媒體內容。記憶體3720可儲存使用者終端機3700的使用者ID資訊。記憶體3720可儲存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記憶體3720亦可儲存用於廣播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中的至少一者的條件資訊。記憶體3720可儲存用於產生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條件資訊。
記憶體3720可包含選自以下各者當中的至少一種類型的儲存媒體:快閃記憶體型、硬碟型、多媒體卡微型、卡型記憶體(例如,安全數位(secure digital;SD)記憶體或極端數位(extreme digital;XD)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電可抹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磁性記憶體、磁碟,以及光碟。裝置3700可在網際網路上操作執行記憶體3720的儲存功能的網路儲存器或雲端伺服器。
儲存於記憶體3720中的程式可根據其功能而分類成多個模組。舉例而言,可將程式分類成UI模組3721、觸控式螢幕模組3722、話語至文字轉換(speak-to-text;STT)模組3724,以及內容儲存模組3725。
UI模組3721可根據應用程式提供與使用者終端機3700互相操作的UI、GUI或其類似者。觸控式螢幕模組3722可偵測使用者的觸控式螢幕上的觸摸示意動作且將關於觸摸示意動作的資訊傳輸至處理器3730。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觸控式螢幕模組3722可辨識及分析觸摸碼。觸控式螢幕模組3722可藉由包含控制器的單獨硬體來組態。
為了偵測觸控板上的真實觸摸或接近觸摸,觸控式螢幕可具有各種內部或外部感測器。用以偵測觸控式螢幕上的真實觸摸或接近觸摸的感測器的實例為觸覺感測器。觸覺感測器表示在超過人類感覺到的程度上偵測物件的觸摸的感測器。觸覺感測器可偵測各種類型的資訊,諸如觸摸表面的粗糙度、觸摸物件的硬度、觸摸點的溫度以及其類似者。
用以偵測觸控式螢幕上的真實觸摸或接近觸摸的感測器的另一實例為近接感測器。
近接感測器為使用電磁力或紅外線而不使用任何機械接觸偵測接近預定偵測表面或存在於附件的物件的存在的感測器。近接感測器的實例包含透射型光電感測器、直接反射型光電感測器、鏡面反射型光電感測器、高頻振盪型近接感測器、電容型近接感測器、磁性近接感測器、紅外線型近接感測器,或其類似者。使用者的觸摸示意動作的實例可包含輕觸、觸摸並按住、雙輕觸、拖曳、水平移動、撥動、拖放、滑移以及其類似者。
通知模組3723可產生用於通知在使用者終端機3700中產生事件的信號。在使用者終端機3700中產生的事件的實例可包含通話信號接收、訊息接收、金鑰信號輸入、排程通知以及其類似者。通知模組3723可經由顯示器3751按視訊信號形式或經由音訊輸出介面3752按音訊信號形式或經由振動馬達3753按振動信號形式輸出通知信號。
STT模組3724可將多媒體內容中所包含的語音轉換成文字以產生對應於多媒體內容的轉錄本。可將轉錄本映射至關於多媒體內容的播放時間的資訊。
內容儲存模組3725可包含各種類型的內容當中的至少一種類型的內容。內容儲存模組3725可儲存多媒體內容。內容儲存模組3725可儲存待於使用者終端機3700中播放的多媒體內容。多媒體內容可包含文字資料、靜態影像及/或移動影像資料、音訊資料以及其類似者。
處理器3730控制使用者終端機3700的所有操作。舉例而言,處理器3730可藉由執行儲存於記憶體3720中的程式而控制輸出介面3750、使用者輸入介面3740、通信器3710、感測器3760,以及A/V輸入介面3770。
處理器3730可包含藉由使用服務資訊控制使用者終端機3700而提供服務的處理器3730。處理器3730可控制通信器3710以廣播經由使用者輸入介面3740獲取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處理器3730可使用表示感測資料與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之間的映射的映射資訊獲取與藉由感測器獲取的感測資料映射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且控制通信器3710以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處理器3730可判定是否已滿足用於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傳輸條件。當滿足用於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的傳輸條件時,處理器3730可控制通信器3710以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當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時,處理器3730可根據關於由使用者終端機3700傳輸的控制訊息的歷史資訊將訊息傳輸至外部終端機。當廣播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時,可藉由包含由使用者終端機3700傳輸的控制訊息以及接收到訊息的外部終端機的ID資訊而產生歷史資訊。
使用者輸入介面3740表示供使用者輸入用於控制使用者終端機3700的資料的介面。舉例而言,使用者輸入介面3740可為(但不限於)小鍵盤、半球形開關、觸控板(例如,電容性覆層型、電阻性覆層型、紅外線光束型、一體式應變計型、表面聲波型、壓電型,或其類似者)、緩動輪或緩動開關。
輸出介面3750輸出音訊信號、視訊信號或振動信號,且可包含顯示器3751、音訊輸出介面3752以及振動馬達3753。
顯示器3751顯示由使用者終端機3700處理的資訊。當顯示器3751連同觸控板一起形成層狀結構以建構觸控式螢幕時,顯示器3751可用作輸入裝置以及輸出裝置。顯示器3751可包含以下各者中的至少一者: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可撓性顯示器、3D顯示器,以及電泳顯示器。根據使用者終端機3700的例示性實施例,使用者終端機3700可包含至少兩個顯示器3751。
音訊輸出介面3752可輸出自通信器3710接收的或儲存於記憶體3720中的音訊資料。音訊輸出介面3752亦可輸出與使用者終端機3700的功能有關的音訊信號(例如,通話信號接收聲音、訊息接收聲音、通知聲音)。音訊輸出介面3752可包含(例如)揚聲器及蜂鳴器。
振動馬達3753可輸出振動信號。舉例而言,振動馬達3753可輸出對應於音訊資料或視訊資料的輸出的振動信號(例如,通話信號接收聲音或訊息接收聲音)。振動馬達3753亦可在觸摸到觸控式螢幕時輸出振動信號。
感測器3760可感測使用者終端機3700的狀態或使用者終端機3700的周圍環境的狀態,且可將對應於所感測到的狀態的資訊傳輸至處理器3730。
感測器3760可包含(但不限於)選自以下各者的至少一者:磁性感測器3761、加速度感測器3762、溫度/濕度感測器3763、紅外線感測器3764、陀螺儀感測器3765、位置感測器(例如,GPS)3766、壓力感測器3767、近接感測器3768,以及RGB感測器3769(亦即,照明感測器)。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鑒於名稱而憑直覺地理解大部分感測器的功能,且因此本文將省略其詳細描述。
A/V輸入介面3770輸入音訊信號或視訊信號,且可包含(例如)攝影機3771及麥克風3772。攝影機3771可在視訊通話模式或攝影模式中經由影像感測器獲取諸如靜態影像或動畫的影像圖框。經由影像感測器俘獲的影像可由處理器3730或單獨影像處理器來處理。
可將藉由攝影機3771獲得的影像圖框儲存於記憶體3720中或經由通信器3710傳輸至外部。根據使用者終端機3700的例示性實施例,可包含至少兩個攝影機3771。
麥克風3772接收外部音訊信號且將外部音訊信號轉換成電音訊資料。舉例而言,麥克風3772可自外部裝置或說話的個人接收音訊信號。麥克風3772可使用各種雜訊移除演算法來移除在接收外部音訊信號時產生的雜訊。
圖38至圖40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終端機的結構的方塊圖。
參看圖38,服務終端機3800可包含通信器3810、記憶體3820、輸出介面3830以及處理器3840。可藉由比圖39中所說明的元件少的元件來實施服務終端機,或可藉由比圖40中所說明的元件多的元件來實施服務終端機。圖39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包含通信器3910、記憶體3920以及處理器3930的服務終端機3900。圖40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終端機4000,其更包含使用者輸入介面4040、輸出介面4050、感測器4060以及A/V輸入介面4070,以及通信器4010、記憶體4020以及處理器4030。使用者終端機4000的元件可實質上與使用者終端機3700的元件相同,或使用者終端機4000的元件可對應於使用者終端機3700的元件,但存在一些差異。在下文中,將描述與使用者終端機3700的元件不同的使用者終端機4000的元件。
通信器4010可包含使得能夠進行使用者終端機與伺服器之間的通信的至少一個組件。舉例而言,通信器4010可包含短程無線通信器4011、行動通信器4012以及廣播接收器4013。
通信器4010可接收由使用者終端機廣播的使用者ID資訊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中的至少一者。通信器4010可將服務資訊傳輸至伺服器。通信器4010可自伺服器接收服務資訊。
處理器4030控制服務終端機4000的所有操作。舉例而言,處理器4030可藉由執行儲存於記憶體4010中的程式而控制輸出介面4050、使用者輸入介面4040、通信器4010、感測器4060,以及A/V輸入介面4070。
當服務終端機4000接收到由使用者終端機廣播的使用者ID資訊時,處理器4030可控制通信器4010以向伺服器傳輸服務佈建請求以將服務資訊提供至使用者終端機。處理器4030可控制通信器4010以將使用者ID資訊傳輸至伺服器。處理器4030可控制通信器4010以將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傳輸至伺服器。處理器4030可控制服務終端機以使用自伺服器接收的服務資訊提供服務。處理器4030可使用表示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與服務資訊之間的映射的映射資訊獲取與藉由使用者終端機廣播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映射的服務資訊,且控制通信器4010以將所獲取的服務資訊傳輸至伺服器。
圖41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伺服器的結構的方塊圖。
參看圖41,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伺服器4100可包含通信器4110、記憶體4120以及處理器4130。可藉由比圖41中所說明的組件多的組件來實施伺服器4100,類似於圖37的使用者終端機3700及圖40的服務終端機4000的組件。
舉例而言,伺服器4100可更包含使用者輸入介面、輸出介面、感測器以及A/V輸入介面,以及通信器4110、記憶體4120以及處理器4130。伺服器4100的使用者輸入介面、輸出介面、感測器以及A/V輸入介面可與圖37的使用者終端機3700的彼等組件以及圖40的服務終端機4000的彼等組件相同,或伺服器4100的使用者輸入介面、輸出介面、感測器以及A/V輸入介面可對應於圖37的使用者終端機3700的彼等組件以及圖40的服務終端機4000的彼等組件,但存在一些差異。在下文中,將描述不同於圖37的使用者終端機3700的彼等元件以及圖40的服務終端機4000的彼等元件的伺服器4100的元件。
通信器4110可包含使得能夠進行使用者終端機與伺服器4100之間的通信以及服務終端機與伺服器4100之間的通信的至少一個組件。舉例而言,通信器4110可包含短程無線通信器、行動通信器以及廣播接收器。
通信器4110可自服務終端機接收服務資訊。通信器4110亦可自服務終端機接收使用者ID資訊。使用者ID資訊可包含使用者終端機的使用者ID資訊。替代地,使用者ID資訊可包含服務終端機的使用者ID資訊。通信器4110可自接收到由使用者終端機廣播的資訊的服務終端機接收使用者ID資訊、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以及第一服務資訊。通信器4110可將服務資訊傳輸至使用者終端機及服務終端機中的至少一者。通信器4110可將使用自服務終端機接收的第一服務資訊產生的第二服務資訊傳輸至使用者終端機及服務終端機中的至少一者。
處理器4130控制伺服器4100的所有操作。舉例而言,處理器4130可藉由執行儲存於記憶體4120中的程式而控制輸出介面、使用者輸入介面、通信器4110、感測器,以及A/V輸入介面。
處理器4130可控制通信器4110以自服務終端機接收使用者ID資訊及第一服務資訊。服務終端機可為接收由使用者終端機廣播的資訊的終端機。
處理器4130可使用使用者ID資訊判定接收裝置且根據服務佈建請求產生服務資訊。當處理器4130接收到來自服務終端機的使用者ID資訊及服務佈建請求時,處理器4130可控制通信器4110以將服務資訊傳輸至接收裝置。處理器4130可使用表示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與服務資訊之間的映射的映射資訊獲取與所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映射的服務資訊,且控制通信器4110以將所獲取的服務資訊傳輸至使用者終端機。
處理器4130可使用ID資訊判定接收裝置。ID資訊可包含使用者終端機的終端機ID、使用者終端機的網路ID資訊,或使用者ID。處理器4130可使用表示ID資訊的片段與接收裝置之間的對應關係的預定對應關係資訊判定接收裝置。可將表示ID資訊的片段與接收裝置之間的對應關係的對應關係資訊儲存於記憶體4120中。舉例而言,當ID資訊包含使用者終端機的終端機ID或使用者終端機的網路ID資訊時,處理器4130可判定使用者終端機為接收裝置。當ID資訊包含使用者ID時,處理器4130可判定供使用者ID使用的網路服務提供者的伺服器為接收裝置。
處理器4130可使用自服務終端機接收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及第一服務資訊中的至少一者產生第二服務資訊。處理器4130可產生與第一服務資訊相同的服務資訊作為第二服務資訊。替代地,處理器4130可產生以下各者中的至少一者作為第二服務資訊:包含第一服務資訊的服務資訊、使用第一服務資訊產生的資訊,以及使用第一服務資訊及使用者資訊產生的服務資訊。
處理器4130可控制通信器4110以將第二服務資訊傳輸至接收裝置。舉例而言,處理器4130可控制通信器4110以將第二服務資訊傳輸至使用者終端機、服務終端機或使用者終端機的雲端伺服器。當將第二服務資訊傳輸至使用者終端機的雲端伺服器時,處理器4130可控制通信器4110從而亦傳輸使用者ID資訊。
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方法可體現為可由各種計算裝置執行的程式命令,且可記錄於非暫時性電腦可讀記錄媒體上。非暫時性電腦可讀記錄媒體可分別地或組合地包含程式命令、資料檔案、資料結構以及其類似者。待記錄於非暫時性電腦可讀記錄媒體上的程式命令可經設計及組態以用於例示性實施例或可能為眾所周知的且可供一般熟習電腦軟體的技術者使用。非暫時性電腦可讀記錄媒體的實例包含:磁性媒體,諸如硬碟、軟性磁碟或磁帶;光學媒體,諸如緊密光碟唯讀記憶體(compact disk-read-only memory;CD-ROM)或數位影音光碟(digital versatile disk;DVD);磁-光媒體,諸如光磁碟(floptical disk);以及經組態以儲存及執行程式命令的硬體裝置,諸如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access memory;RAM)或快閃記憶體。程式命令的實例為可由電腦使用解譯器或其類似者執行的進階語言碼以及藉由編譯器做出的機器語言碼。
例示性實施例應僅按描述性意義來考慮且不用於限制的目的。每一例示性實施例內的特徵或態樣的描述應被視為可用於其他例示性實施例中的其他類似特徵或態樣。
雖然特別繪示及描述例示性實施例,但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可在不脫離如藉由以下申請專利範圍界定的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在本文中做出形式及細節上的各種改變。
110‧‧‧使用者終端機 113‧‧‧折扣優待券 120‧‧‧服務終端機 130‧‧‧伺服器/雲端伺服器 611‧‧‧清潔器 613‧‧‧清潔器折扣優待券 810‧‧‧使用者終端機 811‧‧‧智慧型電話 812‧‧‧智慧型手錶 813、815‧‧‧折扣優待券 820‧‧‧服務終端機 830‧‧‧伺服器 1200、1210‧‧‧使用者終端機 1211‧‧‧智慧型電話 1212‧‧‧智慧型手錶 1220‧‧‧服務終端機 1230‧‧‧伺服器 1410、1411‧‧‧第一使用者終端機 1412‧‧‧第二使用者終端機 1420‧‧‧服務終端機 1430‧‧‧伺服器 1440、1441‧‧‧第二使用者終端機 1442‧‧‧第三使用者終端機 1810‧‧‧第一使用者終端機 1820‧‧‧服務終端機 1830‧‧‧伺服器 1840、1841‧‧‧第二使用者終端機 1842‧‧‧第三使用者終端機 2110‧‧‧第一使用者終端機 2120‧‧‧第二使用者終端機 2130‧‧‧服務終端機 2140‧‧‧伺服器 2310‧‧‧使用者終端機 2320‧‧‧服務終端機 2321‧‧‧使用者介面(UI) 2330‧‧‧伺服器 2510‧‧‧使用者終端機 2520‧‧‧服務終端機 2521‧‧‧UI 2530‧‧‧伺服器 2610‧‧‧使用者終端機 2620‧‧‧服務終端機 2621‧‧‧UI 2630‧‧‧伺服器 2710‧‧‧使用者終端機/智慧型電話 2720‧‧‧服務終端機 2721‧‧‧燈泡/第一服務終端機 2722‧‧‧電視/第二服務終端機 3010‧‧‧使用者終端機 3010a‧‧‧第一使用者終端機 3010b‧‧‧第二使用者終端機 3020‧‧‧服務終端機 3030‧‧‧伺服器/第一伺服器 3040‧‧‧雲端伺服器/第二伺服器 3400‧‧‧使用者終端機 3410‧‧‧通信器 3420‧‧‧記憶體 3430‧‧‧輸入介面 3440‧‧‧輸出介面 3450‧‧‧處理器 3500‧‧‧使用者終端機 3510‧‧‧通信器 3520‧‧‧記憶體 3530‧‧‧輸出介面 3540‧‧‧處理器 3600‧‧‧使用者終端機 3610‧‧‧通信器 3620‧‧‧記憶體 3630‧‧‧處理器 3700‧‧‧使用者終端機 3710‧‧‧通信器 3711‧‧‧短程無線通信器 3712‧‧‧行動通信器 3713‧‧‧廣播接收器 3720‧‧‧記憶體 3721‧‧‧UI模組 3722‧‧‧觸控式螢幕模組 3723‧‧‧通知模組 3724‧‧‧話語至文字轉換(STT)模組 3725‧‧‧內容儲存模組 3730‧‧‧處理器 3740‧‧‧使用者輸入介面 3750‧‧‧輸出介面 3751‧‧‧顯示器 3752‧‧‧音訊輸出介面 3753‧‧‧振動馬達 3760‧‧‧感測器 3761‧‧‧磁性感測器 3762‧‧‧加速度感測器 3763‧‧‧溫度/濕度感測器 3764‧‧‧紅外線感測器 3765‧‧‧陀螺儀感測器 3766‧‧‧位置感測器 3767‧‧‧壓力感測器 3768‧‧‧近接感測器 3769‧‧‧RGB感測器 3770‧‧‧A/V輸入介面 3771‧‧‧攝影機 3772‧‧‧麥克風 3800‧‧‧服務終端機 3810‧‧‧通信器 3820‧‧‧記憶體 3830‧‧‧輸出介面 3840‧‧‧處理器 3900‧‧‧服務終端機 3910‧‧‧通信器 3920‧‧‧記憶體 3930‧‧‧處理器 4000‧‧‧服務終端機 4010‧‧‧通信器 4011‧‧‧短程無線通信器 4012‧‧‧行動通信器 4013‧‧‧廣播接收器 4020‧‧‧記憶體 4021‧‧‧UI模組 4022‧‧‧觸控式螢幕模組 4023‧‧‧通知模組 4024‧‧‧STT模組 4025‧‧‧內容儲存模組 4030‧‧‧處理器 4040‧‧‧使用者輸入介面 4050‧‧‧輸出介面 4051‧‧‧顯示器 4052‧‧‧音訊輸出介面 4053‧‧‧振動馬達 4060‧‧‧感測器 4061‧‧‧磁性感測器 4062‧‧‧加速度感測器 4063‧‧‧溫度/濕度感測器 4064‧‧‧紅外線感測器 4065‧‧‧陀螺儀感測器 4066‧‧‧位置感測器 4067‧‧‧大氣壓感測器 4068‧‧‧近接感測器 4069‧‧‧RGB感測器 4070‧‧‧A/V輸入介面 4071‧‧‧攝影機 4072‧‧‧麥克風 4100‧‧‧伺服器 4110‧‧‧通信器 4120‧‧‧記憶體 4130‧‧‧處理器 S111、S113、S115、S121、S131‧‧‧操作 S513a、S513b、S513c、S513d、S515a、S515b、S515c、S515d、S521a、S521c、S521d、S523a、S523b、S523c、S523d、S531b、S531c、S531d、S533a、S533b、S533c、S533d‧‧‧操作 S711、S713、S715、S721、S723、S731、S733、S741、S743、S745、S753、S761、S763‧‧‧操作 S811、S813、S815、S817、S821、S823、S831、S833‧‧‧操作 S1311、S1313、S1315、S1321、S1323、S1331、S1333‧‧‧操作 S1511、S1521、S1523、S1531、S1533、S1541‧‧‧操作 S1811、S1821、S1823、S1831、S1833、S1841、S1843‧‧‧操作 S2211、S2221、S2223、S2231、S2233、S2241、S2243‧‧‧操作 S2411、S2413、S2421、S2423、S2425、S2431、S2433‧‧‧操作 S2511、S2521、S2523、S2531、S2533‧‧‧操作 S2611、S2621、S2623、S2625、S2631、S2633‧‧‧操作 S2811、S2821、S2822‧‧‧操作 S2911、S2921、S2923‧‧‧操作 S3111、S3113、S3121、S3123‧‧‧操作 S3131、S3133、S3141、S3143‧‧‧操作
此等及/或其他態樣自結合隨附圖式進行的例示性實施例的以下描述將變得顯而易見且更易於瞭解,在隨附圖式中: 圖1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概念圖。 圖2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流程圖。 圖3A及圖3B說明根據一或多個例示性實施例的供儲存服務資訊的格式。 圖4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流程圖。 圖5A至圖5D為說明根據一或多個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流程圖。 圖6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折扣優待券提供方法的概念圖。 圖7A及圖7B為說明根據一或多個例示性實施例的折扣優待券提供方法的流程圖。 圖8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使用多個使用者終端機執行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概念圖。 圖9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使用多個使用者終端機執行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流程圖。 圖10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提供服務的智慧型手錶的概念圖。 圖11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流程圖。 圖12為說明使用多個使用者終端機的例示性實施例的概念圖。 圖13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流程圖。 圖14為說明由多個使用者執行服務提供方法的例示性實施例的概念圖。 圖15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流程圖。 圖16及圖17為說明由至少三個使用者執行服務提供方法的一或多個例示性實施例的概念圖。 圖18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概念圖。 圖19為說明根據所說明的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流程圖。 圖20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存在多個第二使用者終端機的實例的概念圖。 圖21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概念圖。 圖22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流程圖。 圖23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概念圖。 圖24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流程圖。 圖25A及圖25B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概念圖。 圖26A及圖26B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概念圖。 圖27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概念圖。 圖28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流程圖。 圖29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流程圖。 圖30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概念圖。 圖31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的流程圖。 圖32及圖33說明使用多個使用者終端機的一或多個例示性實施例。 圖34至圖37為說明使用者終端機的方塊圖,使用者終端機中的每一者執行根據一或多個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方法。 圖38至圖40為說明根據一或多個例示性實施例的服務終端機的結構的方塊圖。 圖41為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伺服器的結構的方塊圖。
110‧‧‧使用者終端機
120‧‧‧服務終端機
130‧‧‧伺服器
S113、S115、S121、S131‧‧‧操作

Claims (15)

  1. 一種使用者終端機,包括: 通信器,其經組態以將使用者識別資訊傳輸至服務終端機,以及自伺服器接收服務資訊;以及 控制器,其經組態以控制所述使用者終端機以使用所述服務資訊提供服務, 其中所述服務資訊是根據由所述服務終端機向所述伺服器提供的服務請求而自所述伺服器提供至所述使用者終端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使用者終端機,其中所述服務資訊包括以下各服務資訊當中的至少一者:由所述伺服器根據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的服務資訊,以及由所述服務終端機提供至所述伺服器的服務資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使用者終端機,其中所述通信器經進一步組態以使用短程無線通信方法向未指定終端機廣播所述使用者識別資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使用者終端機,更包括經組態以接收使用者輸入的輸入介面,其中 所述控制器經進一步組態以控制所述通信器以廣播使用所述輸入介面獲取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且 所述服務資訊包括以下各服務資訊當中的至少一者:由所述伺服器根據所述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的服務資訊,以及由所述服務終端機根據所述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產生的服務資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使用者終端機,更包括經組態以基於所述使用者終端機的所感測到的周圍環境而產生感測資料的感測器, 其中所述控制器經進一步組態以使用表示所述感測資料與所述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之間的映射的映射資訊判定與所述感測資料映射的對應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以及控制所述通信器以廣播所述所判定的使用者上下文資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使用者終端機,其中所述控制器經進一步組態以: 回應於所述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經廣播,根據歷史資訊將訊息傳輸至外部終端機,所述訊息包括由所述使用者終端機傳輸的控制訊息,以及 回應於所述使用者上下文資訊經廣播,產生包括由所述使用者終端機傳輸的所述控制訊息以及對應於接收到所述訊息的所述外部終端機的識別資訊的所述歷史資訊。
  7. 一種服務終端機,包括: 通信器,其經組態以自使用者終端機接收使用者識別資訊以及向伺服器傳輸服務佈建請求;以及 控制器,其經組態以控制所述通信器以接收所述使用者識別資訊,以回應於自所述使用者終端機接收到所述使用者識別資訊而向所述伺服器傳輸所述服務佈建請求。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服務終端機,其中 所述通信器經進一步組態以自所述使用者終端機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且 所述控制器經進一步組態以使用表示所述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與所述服務資訊之間的映射的映射資訊判定與所述所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映射的對應服務資訊,以及控制所述通信器以將所述對應服務資訊傳輸至所述伺服器。
  9. 一種伺服器,包括: 通信器,其經組態以接收來自已自使用者終端機接收到使用者識別資訊的服務終端機的包括所述使用者識別資訊的服務佈建請求,以及將服務資訊傳輸至所述使用者終端機;以及 控制器,其經組態以使用所述使用者識別資訊判定所述使用者終端機且根據所述服務佈建請求產生所述服務資訊,以及控制所述通信器以回應於接收到來自所述服務終端機的所述使用者識別資訊及所述服務佈建請求而將所述服務資訊傳輸至接收裝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伺服器,其中 所述通信器經進一步組態以自所述服務終端機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且 所述控制器經進一步組態以使用表示使用者上下文資訊與服務資訊之間的映射的映射資訊判定與所述所接收使用者上下文資訊映射的對應服務資訊,以及控制所述通信器以將所述所判定的服務資訊傳輸至所述使用者終端機。
  11. 一種由使用者終端機執行的服務提供方法,所述服務提供方法包括: 向服務終端機廣播使用者識別資訊; 自伺服器接收服務資訊;以及 控制所述使用者終端機以使用所述所接收服務資訊提供服務, 其中所述服務資訊是根據由接收到所述所廣播的使用者識別資訊的所述服務終端機提供至所述伺服器的服務請求而自所述伺服器提供至所述使用者終端機。
  12. 一種由服務終端機執行的服務提供方法,所述服務提供方法包括: 自使用者終端機接收所廣播的使用者識別資訊;以及 向伺服器傳輸對應於對所述使用者終端機的使用者終端機服務的服務佈建請求以及所述使用者識別資訊。
  13. 一種由伺服器執行的服務提供方法,所述服務提供方法包括: 接收來自已自使用者終端機接收到使用者識別資訊的服務終端機的包括所述使用者識別資訊的服務佈建請求; 使用所述使用者識別資訊判定所述使用者終端機; 根據所述服務佈建請求產生服務資訊;以及 將所述服務資訊傳輸至所述使用者終端機。
  14. 一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記錄媒體,其上記錄有電腦程式,所述電腦程式在由電腦執行時執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由使用者終端機執行的服務提供方法。
  15. 一種服務提供系統,包括: 使用者終端機,其包括使用者終端機通信器及使用者終端機控制器; 服務終端機,其包括服務終端機通信器及服務終端機控制器;以及 伺服器,其包括伺服器通信器及伺服器控制器, 其中所述使用者終端機控制器經組態以控制所述使用者終端機通信器以將使用者識別資訊傳輸至所述服務終端機, 所述服務終端機控制器經組態以控制所述服務終端機通信器以自所述使用者終端機接收所述使用者識別資訊,判定服務請求,以及向所述伺服器傳輸所述服務請求, 所述伺服器控制器經進一步組態以控制所述伺服器通信器以接收來自所述服務終端機的所述服務請求,判定對應於所述服務請求的服務資訊,以及控制所述伺服器通信器以將所述服務資訊傳輸至所述使用者終端機,且 所述使用者終端機控制器經進一步組態以控制所述使用者終端機通信器以自所述伺服器接收所述服務資訊且基於所述服務資訊產生使用者服務。
TW104143252A 2014-12-26 2015-12-23 使用行動裝置的數據廣播提供服務的方法與裝置 TW2016369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90904A KR102400014B1 (ko) 2014-12-26 2014-12-26 이동 단말의 데이터 브로드캐스팅을 이용한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6932A true TW201636932A (zh) 2016-10-16

Family

ID=55262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3252A TW201636932A (zh) 2014-12-26 2015-12-23 使用行動裝置的數據廣播提供服務的方法與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412534B2 (zh)
EP (1) EP3038043A1 (zh)
KR (1) KR102400014B1 (zh)
CN (1) CN105743967B (zh)
TW (1) TW201636932A (zh)
WO (1) WO201610501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9897A (zh) * 2017-08-01 2019-07-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图片的方法及装置
TWI807880B (zh) * 2022-06-24 2023-07-01 研華股份有限公司 在漫遊環境下的工作派送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42716B1 (ko) * 2016-07-19 2023-06-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문자열에 대응하는 응답 후보 정보를 제공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TWI607413B (zh) * 2016-08-03 2017-12-01 Low power consumption Bluetooth buddy lane access control consumption method
US10650621B1 (en) 2016-09-13 2020-05-12 Iocurrents, Inc. Interfacing with a vehicular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TWI620455B (zh) * 2016-11-16 2018-04-0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無線裝置、伺服器、用於無線裝置之索引資料提供方法、用於伺服器之資料提供方法及無線傳輸系統
KR102241286B1 (ko) 2018-12-17 2021-04-16 이도훈 연결 유형별 자동연결을 통한 정보안내 시스템과 그 구동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17826A1 (en) * 2001-07-17 2003-01-23 Dan Fishman Short-range wireless architecture
DE10244611A1 (de) * 2002-09-25 2004-04-15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Bereitstellung von kostenpflichtigen Diensten sowie Nutzeridentifikationsvorrichtung und Einrichtung zum Bereitstellen der Dienste
DE60323163D1 (de) 2003-06-30 2008-10-02 Nokia Corp Adaptiver energiesparmodus für drahtlose endgeräte mit kurzer reichweite
US7843857B2 (en) * 2004-12-11 2010-11-3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System for providing context-aware servic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1243486A (zh) * 2005-07-12 2008-08-13 西奎公司 用于触摸垫传感器和滚动区的矩形传感器栅格
US20070135121A1 (en) * 2005-12-08 2007-06-1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User and service mobility support system and method in ubiquitous environment
JP2008046969A (ja) * 2006-08-18 2008-02-28 Fujitsu Ltd 共有メモリのアクセス監視方法及び装置
US8055762B2 (en) 2007-04-16 2011-11-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on identification
US20110252336A1 (en) * 2008-10-22 2011-10-13 Tomoyuki Ishii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upport metho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devic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method
US20100125492A1 (en) 2008-11-14 2010-05-20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ntextual advertisements according to dynamic pricing scheme
KR101048408B1 (ko) 2008-12-26 2011-07-11 전자부품연구원 개인 맞춤형 광고 콘텐츠 추천장치,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실행하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을 저장하는 컴퓨터 판독가능한 저장매체
KR101329241B1 (ko) 2009-03-02 2013-11-14 에스케이플래닛 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 위치 기반 개인화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936333B2 (en) * 2010-08-10 2018-04-0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Location and contextual-based mobile application promotion and delivery
US8593967B2 (en) * 2011-03-08 2013-11-26 Medium Access Systems Private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of intelligently load balancing of Wi-Fi access point apparatus in a WLAN
KR20130082699A (ko) 2011-12-14 2013-07-2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관심정보 제공 장치 및 그 방법
KR20130092500A (ko) 2012-02-10 2013-08-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 관심 정보를 이용한 광고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US20130211912A1 (en) 2012-02-10 2013-08-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dvertisement based on user interest information
US9544075B2 (en) 2012-02-22 2017-0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latform for wireless identity transmitter and system using short range wireless broadcast
US20130225197A1 (en) 2012-02-24 2013-08-29 Broadcom Corporation Low Power Location Beacon
US10586251B2 (en) 2012-02-24 2020-03-10 Netclearance Systems, Inc. Consumer interaction using proximity events
US9151823B2 (en) 2012-02-24 2015-10-06 Broadcom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apable of accurately performing position estimations
KR101917070B1 (ko) * 2012-06-20 2018-1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서버, 시스템, 이동 단말기 및 서버의 제어 방법
JP2014033256A (ja) 2012-08-01 2014-02-20 Soka Univ 広告配信ネットワーク
KR20140026195A (ko) * 2012-08-24 2014-03-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근거리 무선 통신을 이용한 예약 번호 발급 방법 및 장치
US8831585B2 (en) 2012-08-31 2014-09-09 Nuance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articles for a communications device providing communications and services involving automobile head units
KR102004915B1 (ko) 2012-12-04 2019-07-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말기의 컨텐츠 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20140177506A1 (en) * 2012-12-20 2014-06-26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a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mbms) are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150669B (zh) * 2013-04-03 2017-02-08 晶赞广告(上海)有限公司 广告主不披露私有信息并使用私有信息投放广告的方法
US9894633B2 (en) * 2013-12-06 2018-02-13 Google Llc Reminders based on device proximity using bluetooth LE
CN103745347A (zh) * 2013-12-27 2014-04-23 厦门盛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证书sim卡的两个移动终端之间的移动支付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9897A (zh) * 2017-08-01 2019-07-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图片的方法及装置
TWI807880B (zh) * 2022-06-24 2023-07-01 研華股份有限公司 在漫遊環境下的工作派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12534B2 (en) 2019-09-10
CN105743967A (zh) 2016-07-06
KR102400014B1 (ko) 2022-05-20
EP3038043A1 (en) 2016-06-29
KR20160082400A (ko) 2016-07-08
CN105743967B (zh) 2021-02-02
US20160192118A1 (en) 2016-06-30
WO2016105015A1 (en) 2016-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68615B2 (en) Media overlay publication system
TW201636932A (zh) 使用行動裝置的數據廣播提供服務的方法與裝置
US1109572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erver for providing service related to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
JP6483338B2 (ja) 客体表示方法、客体提供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システム
US960751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acting with digital signage
US2020011819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mmending place
WO2015127395A1 (en) Coupling a request to a personal message
KR20130031526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150055689A (ko) 커뮤니케이션을 위하여 프로필 이미지 카드를 공유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6133784B (zh) 提供活动通知的方法及其设备
EP325843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location-based information
JP2014178724A (ja) クーポン提供方法、クーポン提供サーバ及びクーポン提供システム
KR20210085544A (ko) 대중 교통 및 공유 모빌리티를 이용한 추천 경로 안내 시스템
JP6907063B2 (ja)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KR101140761B1 (ko) 모바일 광고 콘텐츠 제작 방법 및 광고 수신 방법
KR102169609B1 (ko) 객체 표시 방법, 객체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시스템
US1058774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ntent
JP6135224B2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システム
US2013001783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KR102420099B1 (ko) 콘텐츠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KR20120105990A (ko) 퀴즈를 이용한 광고 제공 방법, 광고 제공 서버, 및 그를 위한 이동 단말기
KR20200006961A (ko) 액티비티 알림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디바이스
KR20200113700A (ko) 모바일 광고 제작 및 수신방법
JP2017184245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