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0621A - Kv1.3通道阻斷肽之局部施用以治療皮膚發炎 - Google Patents

Kv1.3通道阻斷肽之局部施用以治療皮膚發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0621A
TW201630621A TW105100586A TW105100586A TW201630621A TW 201630621 A TW201630621 A TW 201630621A TW 105100586 A TW105100586 A TW 105100586A TW 105100586 A TW105100586 A TW 105100586A TW 201630621 A TW201630621 A TW 20163062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eptide
seq
shk
composition
p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0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恩 艾多那托
艾瑞克 塔查
科特 勒斯提
Original Assignee
奇尼塔一有限責任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奇尼塔一有限責任公司 filed Critical 奇尼塔一有限責任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0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062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17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A61K38/1767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from invertebr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14Skin, i.e. galenical aspects of topical compos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43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藉由施用包含阻斷Kv1.3鉀通道之蛋白質或肽之醫藥組合物來局部治療皮膚及黏膜發炎之方法。該等蛋白質及肽可包括基於ShK之蛋白質及肽。

Description

KV1.3通道阻斷肽之局部施用以治療皮膚發炎
本文揭示之方法係關於局部使用基於毒素之肽及蛋白質以治療皮膚發炎(包括牛皮癬及異位性皮膚炎)之病症。該等基於毒素之肽可包括基於ShK之肽。本文亦揭示包含該等肽之醫藥組合物。
皮膚之自體免疫疾病及發炎性疾病很常見且包括牛皮癬及異位性皮膚炎。免疫介導之皮膚發炎之許多最常見形式由病原性T細胞引起,且許多全身性T細胞介導之自體免疫疾病具有相關聯之皮膚表現。特定言之,T細胞已涉及以下疾病之發病機制:牛皮癬、異位性皮膚炎、濕疹、白塞氏疾病(Bechet’s disease)中之皮膚及黏膜病變、硬皮症、全身性硬化症、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發炎性腸疾、格雷氏疾病(Graves’disease)、橋本氏甲狀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及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藥物引起之過敏性反應、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白斑病、皮肌炎、大疱性類天疱瘡、尋常性天疱瘡、葉狀天疱瘡、扁平苔癬、固定型藥疹、遲髮型過敏性反應、小柳原田氏症候群(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修格連氏症候群(Sjorgren’s syndrome)、斑禿、偉-爾二氏症候群(Wiskott-Aldrich syndrome)、斯蒂文斯-約翰遜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中毒性表皮壞死鬆解症、皮膚紅斑性狼瘡、苔癬組織反應及口腔扁平苔 癬。此外,某些皮膚T細胞淋巴瘤係與異常記憶T細胞相關聯,包括蕈狀肉芽腫(mycosis fungoides)及賽紮來症候群(Sézary syndrome)。
迄今為止,局部療法係用於自體免疫疾病之皮膚表現之最常用一線治療。特定言之,廣泛規定局部類固醇以治療常見之皮膚發炎性病症。然而,長期使用局部類固醇可喪失有效性(effectiveness)且導致特定皮膚副作用,該等副作用包括皮膚萎縮、酒渣(rosacea)、類固醇過敏、皮膚刺激及全身性吸收所致之潛在輕度庫興氏症候群(Cushing’s syndrome)。已針對許多疾病開發二線局部療法並包括(例如)局部他克莫司(tacrolimus)及吡美莫司(pimecrolimus);光線療法;維生素D類似物;類視色素及類似物。當局部療法無效時,可使用全身性免疫調節藥物、免疫抑制劑及化學療法以使發炎性過程鈍化。然而,針對使用新穎藥物機制之新穎局部療法仍具有顯著未滿足之醫療需求。
研究已顯示正常非發炎性皮膚大量定居有持久性T細胞群體,其等提供抵禦感染之第一道防線。皮膚定居性T細胞群體之研究已證實大部分具有效應記憶表現型。此等T細胞表現典型人類記憶T細胞之CD45RO抗原,但淋巴器官大量缺乏CCR7歸巢受體。此效應記憶T細胞群體已顯示在皮膚發炎性疾病(包括牛皮癬)之病理中起主要作用。效應記憶T細胞之活化依賴於電位閘控型Kv1.3鉀通道之動作,使得此通道成為引人注目之用於治療T細胞介導之自體免疫疾病之藥物靶。迄今為止,最有效且最具選擇性之Kv1.3通道阻斷劑係衍生自毒素肽;然而,此等化合物目前僅用於非經腸投與後之全身性施用中。儘管先前已描述極短肽之局部製劑及用途,但大部分Kv1.3通道阻斷肽及(一般而言)大部分肽及蛋白質不具有用於局部黏膜或經皮遞送之必要生理化學性質,主要因為其等大分子尺寸(>1000道耳頓)、生理pH下之帶電性質及親水性性質。
需要將有效之選擇性基於肽之Kv1.3通道阻斷劑局部遞送至發炎部位而非透過注射全身性遞送。局部遞送減少全身性曝露並增加肽在預定作用部位之濃度,從而減小脫靶(off-target)效應且增強中靶(on-target)效應。此外,需要提供用於局部透皮遞送而無需物理方法(諸如注射、離子透入法、電穿孔法、超音波透入法或顯微操作用針裝置)遞送之肽。
本發明提供用於調配及遞送Kv1.3通道阻斷肽之局部製劑以治療皮膚及黏膜發炎之方法。可受益於Kv1.3阻斷肽之局部施用之疾病包括(具體言之)皮膚及黏膜之自體免疫疾病及具有皮膚及黏膜表現之自體免疫疾病。因此本發明提供用於治療以下疾病之方法及局部組合物:皮膚狼瘡、皮肌炎、硬皮症、牛皮癬、異位性皮膚炎、血管炎、白塞氏症候群、亨偌-絲奇恩賴紫斑(Henoch-Schonlein prupura)、過敏性反應、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顯微多血管炎、結節性多動脈炎、白斑病、斑禿、自體免疫黃體激素皮膚炎、亨偌-絲奇恩賴紫斑、布勞症候群(Blau syndrome)、大疱性類天疱瘡(bullous penphigoid)、徹奇-斯全司症候群(Churg-Strauss syndrome)、疤痕性類天疱瘡、接觸性皮膚炎、克羅恩氏病(Chron’s disease)、發炎性腸疾、疱疹性皮膚炎、瀰漫性皮膚全身性硬化症、盤狀紅斑性狼瘡、濕疹、嗜伊紅性白血球性筋膜炎、後天性水疱性表皮鬆解症、結節性紅斑、扁平苔癬、紅斑性狼瘡、馬吉德症候群(Majeed syndrome)、硬斑病、穆夏-哈柏曼病(Mucha-Habermann disease)、柏羅氏症候群(Parry-Romberg syndrome)、POEMS症候群、牛皮癬、壞疽性膿皮症、復發性多軟骨炎、反應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症、修格連氏症候群、全身性紅斑性狼瘡、血管炎及韋格納氏肉芽腫病(Wegener’s granulomatosis)。
本發明亦提供用於調配及遞送Kv1.3通道阻斷肽之局部製劑以治療皮膚T細胞淋巴瘤之方法。
圖1A及1B顯示來自2組不同延遲型過敏(DTH)反應研究(圖1A、圖1B)之動物在攻毒後24小時的平均臨床評分,該等動物經1% ShK-186或單獨媒劑(9mM磷酸鈉、0.72% NaCl、0.045%聚山梨醇酯20、10% DMSO)處理。向動物局部投與6個劑量。*(P<0.05;t檢定)
圖2顯示DTH過敏反應研究中之動物在攻毒後24小時的平均臨床評分,該等動物經ShK-186之5%、1%或0.2%溶液或單獨媒劑(9mM磷酸鈉、0.72% NaCl、0.045%聚山梨醇酯20、10% DMSO)處理。向動物局部投與6個劑量。*(P<0.05;ANOVA)
圖3A顯示DTH過敏反應研究中之動物在攻毒後48小時的平均臨床評分,該等動物經ShK-186之5%或1%溶液或單獨媒劑(9mM磷酸鈉、0.72% NaCl、0.045%聚山梨醇酯20、10% DMSO)處理。向動物局部投與10個劑量。*(P<0.05;ANOVA)。圖3B顯示動物在攻毒後48小時的平均臨床評分,該等動物經ShK-186之1%溶液或單獨媒劑處理。向動物局部投與10個劑量。*(P<0.05;t檢定)
圖4A、4B及4C顯示來自3個不同DTH過敏反應研究(圖4A、圖4B、圖4C)之動物在攻毒後24小時的平均臨床評分,該等動物經ShK-198之5%或1%溶液或單獨媒劑(9mM磷酸鈉、0.72% NaCl、0.045%聚山梨醇酯20、10% DMSO)處理。向動物局部投與6個劑量。*(P<0.05;t檢定)
圖5A及5B顯示來自2個不同DTH過敏研究之動物在攻毒後24小時的平均臨床評分,該等動物經多種新穎調配物中之ShK-198之1%溶液或單獨媒劑處理。向動物局部投與6個劑量。*(P<0.05;ANOVA)。圖5C顯示動物在攻毒後48小時的平均臨床評分,該等動物經ShK-198 之1%溶液或單獨媒劑處理。向動物局部投與10個劑量。*(P<0.05;t檢定)
圖6顯示來自典型延遲型過敏研究中使用之動物之平均組織病理學大鼠耳寬(n=5/組)。此圖表示用5%(50mg/mL)、1%(10mg/mL)或0.2%(2mg/mL)ShK-186肽局部組合物處理之動物。媒劑對照動物接受單獨P6N/10% DMSO。包括一組經敏化但未經攻毒的動物作為該模型之對照。(* P0.05,ANOVA,與媒劑對照相比;+ P0.05,學生t檢定,與媒劑對照相比(僅無攻毒))。
圖7顯示來自典型延遲型過敏研究中使用之動物(n=5/組)之平均發炎評分。評分係基於如描述於實例3中之表皮及真皮評分量表。此圖表示用5%(50mg/mL)、1%(10mg/mL)或0.2%(2mg/mL)ShK-186肽局部組合物處理之動物。媒劑對照動物接受單獨P6N/10% DMSO。包括一組經敏化但未經攻毒的動物作為該模型之對照。(* P0.05,ANOVA,與媒劑對照相比;+ P0.05,學生t檢定,與媒劑對照相比(僅無攻毒))。
圖8顯示來自典型延遲型過敏研究中使用之動物(n=5/組)之總組織病理學評分。針對各組顯示來自平均媒劑對照組評分之差異百分率。評分基於實例3中提供之評分量表。此圖表示用5%(50mg/mL)、1%(10mg/mL)或0.2%(2mg/mL)ShK-186肽局部組合物處理之動物。媒劑對照動物接受單獨P6N/10% DMSO。包括一組經敏化但未經攻毒的動物作為該模型之對照。(*P0.05,ANOVA,與媒劑對照相比;+P0.05,學生t檢定,與媒劑對照相比(僅無攻毒))。
圖9顯示來自典型延遲型過敏研究中使用之動物(n=5/組)之CD8陽性細胞計數。針對各組顯示來自平均媒劑對照組評分之差異百分率。如實例3中之描述進行評分。此圖表示用5%(50mg/mL)、1%(10mg/mL)或0.2%(2mg/mL)ShK-186肽局部組合物處理之動物。媒劑對 照動物接受單獨P6N/10% DMSO。包括一組經敏化但未經攻毒的動物作為該模型之對照。(*P0.05,ANOVA,與媒劑對照相比;+P0.05,學生t檢定,與媒劑對照相比(僅無攻毒))。
圖10A、10B、10C、10D及10E顯示來自典型DTH研究中之動物之各處理組之代表性耳之顯微照片。圖10A顯示顯示嚴重腫脹及發炎之媒劑對照組耳廓(H&E,100X)。圖10B顯示無攻毒組耳廓(H&E,100X);正常外觀且無發炎適應症。圖10C顯示5% ShK-186處理組耳廓(H&E,100X)。圖10D顯示1% ShK-186處理組耳廓(H&E,100X)。圖10E顯示0.2% Shk-186處理組耳廓(H&E,100X)。
圖11A、11B、11C、11D及11E顯示詳述來自典型DTH研究中之動物之各處理組之代表性耳中之CD8陽性淋巴球之深色染色之顯微照片。圖11A顯示顯示嚴重CD8+細胞浸潤(深色斑點)之媒劑對照組耳廓(CD8,100X)。圖11B顯示無攻毒組耳廓(CD8,100X);正常外觀且無CD8+細胞浸潤適應症。圖11C顯示5% ShK-186處理組耳廓(CD8,100X)。圖11D顯示1% Shk-186處理組耳廓(CD8,100X)。圖11E顯示0.2% ShK-186處理組耳廓(CD8,100X)。
圖12A顯示用ShK-186之1%溶液處理並用來自純系P3B3之抗體(ShK特異性單株抗體)染色之動物在攻毒後48小時之大鼠耳廓切片。向此動物局部投與10個劑量。該深色染色顯示ShK-186肽之散佈及廣泛滲透。圖12B顯示來自用同型對照染色之相同動物之大鼠耳廓。深色染色之缺乏指示該P3B3抗體對ShK-186肽具有特異性。
圖13A顯示用ShK-198之5%溶液處理並用來自純系P3B3之抗體(ShK特異性單株抗體)染色之動物在攻毒後48小時之大鼠耳廓切片。向此動物局部投與10個劑量。該深色染色顯示ShK-186肽之散佈及廣泛滲透。圖13B顯示來自用同型對照染色之相同動物之大鼠耳廓。深色染色之缺乏指示該P3B3抗體對ShK-198肽具有特異性。
最常見的T細胞介導之發炎性皮膚病症係牛皮癬及異位性皮膚炎。牛皮癬係影響世界人口之約2-4%之慢性發炎性皮膚病症且被認為係人類中最流行之免疫介導之疾病。異位性皮膚炎係在美國具有至少10%兒科犯病率之常見慢性炎性皮膚疾病。異位性皮膚炎主要影響大部分在年齡1至5歲之間發生疾病發作之兒童。
斑狀牛皮癬或尋常型牛皮癬係牛皮癬最常見之形式,其特徵在於具有銀色鱗屑之紅斑性斑塊。異位性皮膚炎之主要臨床特徵係隨慢性或復發性病史而來之發癢及搔癢且通常與異位性相關聯。
牛皮癬病變含有大量CD45RO+ CLA+記憶T細胞,其產生促發炎性細胞介素(干擾素γ、介白素17(IL-17)、介白素22(IL-22)及腫瘤壞死因子α),且認為牛皮癬主要係第17型輔助性T細胞(Th17)及第22型輔助性T細胞(Th22)介導之疾病。最初認為異位性皮膚炎係第2型原型輔助性T細胞(Th2)疾病,其以產生介白素(IL)-4、5及13之T細胞為特徵。然而,在疾病之慢性階段,觀察到更多干擾素γ產生,從而導致此疾病之混合型輔助性T細胞((Th)1/2)模型。
牛皮癬及異位性皮膚炎之病變皮膚之研究已顯示來自異位性皮膚炎之CD4+ T細胞係Th2極化型,而來自牛皮癬之CD4+ T細胞主要係Th1及Th17極化型。來自異位性皮膚炎及牛皮癬兩者之CD8+ T細胞係促發炎性細胞介素(包括干擾素γ、IL17及IL13)之有效產生者。此外,IL22由異位性皮膚炎及牛皮癬皮膚兩者中之CD4+及CD8+ T細胞產生。因此T細胞係異位性皮膚炎及牛皮癬兩者疾病中之重要效應器。
已評估皮膚含有超過200億個總T細胞,超過血液中存在的T細胞數量之兩倍。先前研究顯示皮膚中>95%之T細胞係CD45RO+記憶T細胞且80%不表現淋巴歸巢受體CCR7,此表明絕大多數與皮膚相關之T細胞具有效應記憶表現型。皮膚中之效應記憶T細胞主要非移行性, 此解釋了自發消解之皮膚發炎性病變(來自固定藥疹或牛皮癬)通常在相同位置復發之原因。不考慮其等特異性細胞介素極化,大部分T細胞介導之發炎性皮膚疾病由長壽命之皮膚定居效應記憶T(TEM)細胞所引起。
活化後,TEM上調其等Kv1.3 K+離子通道之表現。開始並造成損害自體免疫過程之TEM高度依賴於此等Kv1.3通道以維持活化、增殖及細胞介素產生所需之細胞內鈣濃度。因此,TEM之增殖對Kv1.3 K+通道阻斷劑敏感。Wulff等人,J.Clin.Invest.,111,1703-1713(2003)。表現Kv1.3通道且對發炎至關重要之其他細胞類型包括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類別轉換記憶B細胞及微膠質細胞。
不受理論之束縛,據信本文揭示之基於毒素之醫療性肽藉由阻斷Kv1.3 K+通道有效治療牛皮癬、異位性皮膚炎及其他發炎性皮膚病症(包括彼等與TEM細胞相關者)。因此,本發明提供於適用於局部或黏膜投與之組合物中使用基於毒素之肽以治療免疫介導之皮膚病症及疾病之方法。
基於毒素之肽/蛋白質
用於本文揭示之方法及局部組合物中之基於毒素之肽之特定實例結合電位閘控型通道。例示性電位閘控型通道包括Kv1.1、Kv1.2、Kv1.3、Kv1.4、Kv1.5、Kv1.6、Kv1.7、Kv2.1、Kv3.1、Kv3.2、Kv11.1、Kc1.1、Kc2.1、Kc3.1、Nav1.2、Nav1.4及Cav1.2。
毒素肽由各種生物體產生且經演變以結合至離子通道及受體。來自蛇、蠍、蜘蛛、蜜蜂、蝸牛及海葵之天然毒素肽通常係10-80個胺基酸長度且含有2至5個造成緊密分子結構之雙硫橋。此等肽顯示已演變自少量結構框架。該等肽集群為折疊模式家族,其等透過半胱胺酸/二硫迴路結構得以保守以保持有助於效用(potency)、穩定性及選擇性之三維結構(Pennington等人,Biochemistry,38,14549-14558 (1999);Tudor等人,Eur.J.Biochem.,251,133-141(1998)及Jaravine等人,Biochemistry,36,1223-1232,(1997))。
如本文使用,「基於毒素之肽」或「基於毒素之蛋白」包括表1中基於毒素之肽(或其變體、經D型取代之類似物、羧基端醯胺、修飾物、衍生物或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表2中基於ShK之毒素肽(或其變體、經D型取代之類似物、羧基端醯胺、修飾物、衍生物或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基於毒素之肽可為合成性或天然生成性。
「基於毒素之肽」或「基於毒素之蛋白」包括任何合成或天然已知之肽及彼等揭示於表1中之肽衍生物及其變體、經D型取代之類似物、羧基端醯胺、修飾物、衍生物及醫藥上可接受之鹽。用於本文揭示之方法及組合物中之特定例示性基於毒素之肽包括該等列於表1中之肽,且以SEQ ID NO:225-256顯示於序列表中。在各種實施例中,治療皮膚病症之方法包括投與本文揭示之肽,該肽包括表1中之肽(SEQ ID NO:225-256)。在各種實施例中,表1中之肽(SEQ ID NO:225-256)可用於製造治療皮膚病症之局部醫藥組合物(或藥劑)。
「ShK」肽係亦可用於本文揭示之方法及局部醫藥組合物中之毒素肽之亞型。ShK肽最初分離自加勒比海海葵(Stichodactyla helianthus)。ShK肽充當Kv1.3通道之抑制劑。藉由抑制Kv1.3通道,ShK可(在某些實施例中)以皮莫耳濃度抑制TEM之活化、增殖及/或細胞介素產生。
如本文使用,「抑制劑」係任何如本文揭示之減少或消除生物活性之肽,該減少或消除生物活性通常基於該肽與受體相互作用所導致,該生物活性包括生物合成活性及/或觸媒活性、受體或信號轉導 途徑活性、基因轉錄或轉譯、細胞蛋白運輸及類似活性。
天然ShK肽描述於(例如)Pennington等人,Int.J.Pept.Protein Res.,46,354-358(1995)中。本發明範圍內之例示性ShK結構亦公開於Beeton等人,Mol.Pharmacol.,67,1369-1381(2005);美國公開案第2008/0221024號;PCT公開案第WO/2012/170392號及美國專利案第8,080,523號與8,440,621號中。
「基於ShK之肽」或「基於ShK之蛋白」包括任何合成或天然已知之ShK肽及其變體、經D型取代之類似物、羧基端醯胺、修飾物、衍生物及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與本文揭示之方法及局部醫藥組合物一起使用之特定例示性基於ShK之肽可包括彼等列於表2中者,及以SEQ ID NO:1-224及SEQ ID NO:257-260顯示於序列表中。在各種實施例中,治療皮膚病症之方法包括投與治療有效量之表2中之肽(SEQ ID NO:1-224及SEQ ID NO:257-260)。在各種實施例中,表2中之肽(SEQ ID NO:1-224及SEQ ID NO:257-260)可用以製造治療皮膚病症之局部醫藥組合物(或藥劑)。用於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之肽包括彼等具有SEQ ID NO:1、SEQ ID NO:49、SEQ ID NO:208、SEQ ID NO:210、SEQ ID NO:217、SEQ ID NO:218、SEQ ID NO:221、SEQ ID NO:223及SEQ ID NO:257者。
熟習此項技術者知曉用於設計如本文揭示之具有增強性質之蛋白質之技術,諸如丙胺酸掃描、基於使用已知序列比對介導之誘變之合理設計、及/或分子建模。例如,如本文揭示之蛋白可經設計以移除蛋白酶裂解位點(例如,K或R殘基處之胰蛋白酶裂解位點及/或F、Y或W殘基處之胰凝乳蛋白酶裂解位點)。不可水解磷酸鹽取代亦賦予磷酸鹽基團穩定效應及抗磷酸酶之穩定性。不可水解磷酸鹽基團包括磷酸酪胺酸之膦酸鹽類似物,諸如4-膦醯基甲基苯丙胺酸(Pmp)、4-膦醯基二氟甲基苯丙胺酸(F2Pmp)、對膦醯基苯丙胺酸、單氟膦醯基甲基苯丙胺酸、磺醯基(二氟甲基)苯丙胺酸(F2Smp)及羥基膦醯基甲基苯丙胺酸。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使用磷酸酪胺酸模擬物,諸如不可水解磷酸酪胺酸模擬物L-O-(2-丙二醯基)酪胺酸(OMT)、磷酸酪胺醯基模擬物氟-O-丙二醯基酪胺酸(FOMT)及如Burke and Lee,Acc.Chem.Res.,36,426-433(2003)中描述利用羧酸基複製磷酸鹽官能之其他類似物。在另一項實施例中,不可水解類似物包括甲基-、芳氧基-及硫代乙基膦酸。在又另一項實施例中,不可水解磷酸鹽衍生物包括二氟亞甲基膦酸及二氟亞甲基磺酸。
為改善本文揭示之蛋白質之結構之藥物動力學及藥效動力學(PK/PD)性質,可取代、置換或修飾對降解性質敏感之殘基。用醯胺修飾C端酸官能亦可賦予穩定性。基於毒素之醫療性蛋白質之一級結構之此等變化可與N端之陰離子部分組合以產生穩定的選擇性Kv1.3阻斷劑。為產生具有較高活體內半衰期之肽/蛋白質,可製備該等肽/蛋白質之變體或修飾物,其中可取代關鍵蛋白水解消化位點以降低蛋白酶敏感性。此可包括以保守電子等排置換(例如,Lys置換成Lys(乙醯基)或Gln)及或中性置換(Ala)取代非必需殘基。
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之「變體」包括相較於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具有一或多個胺基酸添加、缺失、終止位置(stop position)或取代之肽/蛋白質。
胺基酸取代可為保守或非保守取代。本文揭示之基於毒素之醫療性蛋白質之變體可包括彼等具有一或多個保守胺基酸取代者。「保守取代」涉及發現於下列保守取代組之一者中之取代:組1:丙胺酸(Ala;A)、甘胺酸(Gly;G)、絲胺酸(Ser;S)、蘇胺酸(Thr;T);組2:天冬胺酸(Asp;D)、麩胺酸(Glu;E);組3:天冬醯胺酸(Asn;N)、麩醯胺酸(Gln;Q);組4:精胺酸(Arg;R)、離胺酸(Lys;K)、組胺酸(His;H);組5:異白胺酸(Ile;I)、白胺酸(Leu;L)、甲硫胺酸(Met;M)、纈胺酸(Val;V)及組6:苯丙胺酸(Phe;F)、酪胺酸(Tyr;Y)、色胺酸(Trp;W)。
此外,胺基酸可根據類似官能、化學結構或組成(例如,酸性、鹼性、脂族、芳族或含硫)分組為保守取代組。例如,脂族分組出於取代之目的可包括Gly、Ala、Val、Leu及Ile。包括被認為係彼此保守取代之胺基酸之其他組包括:含硫:Met及Cys;酸性:Asp、Glu、Asn及Gln;小脂族非極性或略帶極性之殘基:Ala、Ser、Thr、Pro及Gly;帶負電荷之極性殘基及其等醯胺:Asp、Asn、Glu及Gln;帶正 電荷之極性殘基:His、Arg及Lys;大脂族非極性殘基:Met、Leu、Ile、Val及Cys;及大芳族殘基:Phe、Tyr及Trp。額外之資訊參見Creighton(1984)Proteins,W.H.Freeman and Company中。
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之變體亦包括與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序列具有至少70%序列一致性;至少80%序列一致性;至少85%序列一致性;至少90%序列一致性;至少95%序列一致性;至少96%序列一致性;至少97%序列一致性;至少98%序列一致性或至少99%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
用於本文揭示之基於肽/蛋白質之局部組合物及調配物中之肽/蛋白質之變體包括以下肽/蛋白質: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共用70%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共用75%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共用80%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共用81%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共用82%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共用83%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共用84%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共用85%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共用86%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共用87%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共用88%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共用89%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共用90%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共用91%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共用92%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共用93%序列一致性之 肽/蛋白質;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共用94%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共用95%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共用96%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共用97%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共用98%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或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共用99%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
用於本文揭示之基於ShK之蛋白質之局部組合物及調配物中之肽/蛋白質之變體包括以下蛋白:與SEQ ID NO:1-224及/或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共用80%序列一致性之蛋白;與SEQ ID NO:1-224及/或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共用81%序列一致性之蛋白;與SEQ ID NO:1-224及/或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共用82%序列一致性之蛋白;與SEQ ID NO:1-224及/或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共用83%序列一致性之蛋白;與SEQ ID NO:1-224及/或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共用84%序列一致性之蛋白;與SEQ ID NO:1-224及/或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共用85%序列一致性之蛋白;與SEQ ID NO:1-224及/或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共用86%序列一致性之蛋白;與SEQ ID NO:1-224及/或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共用87%序列一致性之蛋白;與SEQ ID NO:1-224及/或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共用88%序列一致性之蛋白;與SEQ ID NO:1-224及/或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共用89%序列一致性之蛋白;與SEQ ID NO:1-224及/或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共用90%序列一致性之蛋白;與SEQ ID NO:1-224及/或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共用91%序列一致性之蛋白;與SEQ ID NO:1-224及/或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共用92%序列一致性之蛋白;與SEQ ID NO:1-224及/或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共用93%序列一致性之蛋白;與SEQ ID NO:1-224及/或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共用94%序列一致性之蛋白;與SEQ ID NO:1-224及/或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共用95%序列一致性之蛋白;與SEQ ID NO:1-224及/或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共用96%序列一致性之蛋白;與SEQ ID NO:1-224及/或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共用97%序列一致性之蛋白;與SEQ ID NO:1-224及/或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共用98%序列一致性之蛋白或與SEQ ID NO:1-224及/或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共用99%序列一致性之蛋白。
特定例示性實施例包括由以下肽/蛋白質,其中該等肽/蛋白質與SEQ ID NO:208共用80%序列一致性;85%序列一致性;86%序列一致性;87%序列一致性;88%序列一致性;89%序列一致性;90%序列一致性;91%序列一致性;92%序列一致性;93%序列一致性;94%序列一致性;95%序列一致性;96%序列一致性;97%序列一致性;98%序列一致性或99%序列一致性。在另一項實施例中,變體包括與SEQ ID NO:209共用80%序列一致性;85%序列一致性;86%序列一致性;87%序列一致性;88%序列一致性;89%序列一致性;90%序列一致性;91%序列一致性;92%序列一致性;93%序列一致性;94%序列一致性;95%序列一致性;96%序列一致性;97%序列一致性;98%序列一致性或99%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在另一項實施例中,變體包括與SEQ ID NO:217共用80%序列一致性;85%序列一致性;86%序列一致性;87%序列一致性;88%序列一致性;89%序列一致性;90%序列一致性;91%序列一致性;92%序列一致性;93%序列一致性;94%序列一致性;95%序列一致性;96%序列一致性;97%序列一致性;98%序列一致性或99%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在另一 項實施例中,變體包括與SEQ ID NO:210共用80%序列一致性;85%序列一致性;86%序列一致性;87%序列一致性;88%序列一致性;89%序列一致性;90%序列一致性;91%序列一致性;92%序列一致性;93%序列一致性;94%序列一致性;95%序列一致性;96%序列一致性;97%序列一致性;98%序列一致性或99%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在另一項實施例中,變體包括與SEQ ID NO:218共用80%序列一致性;85%序列一致性;86%序列一致性;87%序列一致性;88%序列一致性;89%序列一致性;90%序列一致性;91%序列一致性;92%序列一致性;93%序列一致性;94%序列一致性;95%序列一致性;96%序列一致性;97%序列一致性;98%序列一致性或99%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在另一項實施例中,變體包括與SEQ ID NO:208共用80%序列一致性;85%序列一致性;86%序列一致性;87%序列一致性;88%序列一致性;89%序列一致性;90%序列一致性;91%序列一致性;92%序列一致性;93%序列一致性;94%序列一致性;95%序列一致性;96%序列一致性;97%序列一致性;98%序列一致性或99%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在另一項實施例中,變體包括與SEQ ID NO:257共用80%序列一致性;85%序列一致性;86%序列一致性;87%序列一致性;88%序列一致性;89%序列一致性;90%序列一致性;91%序列一致性;92%序列一致性;93%序列一致性;94%序列一致性;95%序列一致性;96%序列一致性;97%序列一致性;98%序列一致性或99%序列一致性之肽/蛋白質。
「%序列一致性」係指兩個或更多個序列之間之關係,如藉由比較該等序列判定。在該領域中,「一致性」亦意謂肽/蛋白質序列之間之序列關聯程度,如藉由此類胺基酸序列串之間之匹配度判定。「一致性」(通常稱為「相似性」)可容易藉由已知方法計算,該等方法包括彼等描述於以下文獻中者:Computational Molecular Biology(Lesk, A.M.編)Oxford University Press,NY(1988);Biocomputing:Informatics and Genome Projects(Smith,D.W.編)Academic Press,NY(1994);Computer Analysis of Sequence Data,Part I(Griffin,A.M.及Griffin,H.G.編)Humana Press,NJ(1994);Sequence Analysis in Molecular Biology(Von Heijne,G.編)Academic Press(1987);及Sequence Analysis Primer(Gribskov,M.及Devereux,J.編)Oxford University Press,NY(1992)。設計判定序列一致性之較佳方法以給出所測序列之間之最佳匹配度。將判定序列一致性及相似性之方法編碼於公共可得之電腦程式中。序列比對及一致性百分率計算可使用LASERGENE生物資訊計算組之Megalign程式(DNASTAR,Inc.,Madison,Wisconsin)進行。序列之多重比對亦可使用Clustal比對方法(Higgins及Sharp CABIOS,5,151-153(1989)及預設參數(空位罰分(GAP PENALTY)=10;空位長度罰分(GAP LENGTH PENALTY)=10)進行。相關程式亦包括程式之GCG組(Wisconsin Package 9.0版,Genetics Computer Group(GCG),Madison,Wisconsin);BLASTP、BLASTN、BLASTX(Altschul等人,J.Mol.Biol.215:403-410(1990);DNASTAR(DNASTAR,Inc.,Madison,Wisconsin)及合併Smith-Waterman演算法之FASTA程式(Pearson,Comput.Methods Genome Res.,[Proc.Int.Symp.](1994),開會日期1992,111-20,編輯者:Suhai、Sandor。出版者:Plenum,New York,N.Y.)。在本發明之內文中,將瞭解使用序列分析軟體進行分析時,分析結果基於參考之程式之「預設值」。「預設值」意謂在首次初始化時,該軟體最初加載之任何一組值或參數。
「經D型取代之類似物」包括本文揭示之一或多個L-胺基酸經D-胺基酸取代之肽/蛋白質。該D-胺基酸可為與肽/蛋白質序列中發現之胺基酸類型相同之胺基酸或可為不同之胺基酸。因此,D-類似物亦係 變體。
「修飾物」包括文本揭示之肽/蛋白質,其中一或多個胺基酸已經非胺基酸組分置換,或其中該胺基酸已共軛至官能基或官能基已以其他方式與胺基酸或蛋白結合。經修飾之胺基酸可為(例如)醣基化胺基酸、聚乙二醇化胺基酸、法尼基化(farnesylated)胺基酸、乙醯基化胺基酸、生物素化胺基酸、共軛至脂質部分之胺基酸、共軛至人類血清白蛋白之胺基酸或共軛至有機衍生劑之胺基酸。經修飾之胺基酸之存在可具有以下優勢(例如):(a)增加蛋白血清或組織半衰期及/或功能性活體內半衰期;(b)減少蛋白抗原性;(c)增加蛋白儲存穩定性;(d)增加蛋白溶解性;(e)延長循環或組織常駐時間;(f)增加生物利用率(例如,增加曲線下面積(AUCsc))及/或(g)增加皮膚滲透。胺基酸可(例如)在重組生產期間共轉譯或轉譯後(例如,在哺乳動物細胞中表現期間於N-X-S/T基序處進行N連接型醣基化)修飾或藉由合成方式修飾。該經修飾之胺基酸可在該序列中或在序列之末端。修飾物可包括如本文他處描述之衍生物。
C端可為羧酸或醯胺基,針對基於毒素之醫療性蛋白質中之各者較佳係羧酸基。本發明亦係關於藉由以下各種方法進一步修飾之肽/蛋白質:(i)對C端進行添加,諸如Tyr、碘代Tyr、螢光標誌或(ii)對N端進行添加,諸如Tyr、碘代Tyr、焦麩胺酸鹽或螢光標誌。
此外,可向C端及/或N端添加習此相關技藝之人士已知用以改善穩定性之殘基或殘基群。
在特定實施例中,該C端係酸(例如,COOH)或醯胺(例如,CONH2)。「醯胺」係指NH2,在特定實施例中,其連接至蛋白質之C端。在各種實施例中,酸之C端羥基(OH)係經醯胺取代。此種取代在本文中使用術語「醯胺」命名或如在「-Cys-NH2」中,命名為C端胺基酸-NH2
已研究各種肽/蛋白質之安全性、效用及特異性,且已顯示肽/蛋白質連接至具有陰離子電荷之有機或無機化學實體可改善用於局部醫藥組合物或調配物中之適用性。連接位點可為N端,但修飾物不限於連接此位點處。
適當之化學實體之實例包括L-Pmp(OH2);D-Pmp(OH2);D-Pmp(OHEt);Pmp(Et2);D-Pmp(Et2);L-Tyr;L-Tyr(PO3H2)(對磷酸-酪胺酸);L-Phe(p-NH2);L-Phe(p-CO2H);L-天冬胺酸;D-天冬胺酸;L-麩胺酸鹽及D-麩胺酸鹽。所用縮寫之定義如下:Pmp(對膦醯基甲基苯丙胺酸)及Ppa(對磷脂醯基苯丙胺酸)。PmP及Ppa之替代物包括Pfp(對膦醯基(二氟甲基)苯丙胺酸)及Pkp(對膦醯基甲基酮基苯丙胺酸)。
例示性化學實體可藉助於連接子(諸如,胺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醯基酸連接子)(本文稱為AEEAc)或藉由任何其他合適之方式連接。化學實體/連接子組合之實例包括AEEAc-L-Pmp(OH2);AEEAc-D-Pmp(OH2);AEEAc-D-Pmp(OHEt);AEEAc-L-Pmp(Et2);AEEAc-D-Pmp(Et2);AEEAc-L-Tyr;AEEAc-L-Tyr(PO3H2);AEEAc-L-Phe(p-NH2);AEEAc-L-Phe(p-CO2H);AEEAc-L-天冬胺酸;AEEAc-D-天冬胺酸;AEEAc-L-麩胺酸鹽及AEEAc-D-麩胺酸鹽。通常,在其中胺基酸殘基具有掌性中心之化學實體中,可使用胺基酸殘基之D及/或L鏡像異構物。
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可藉由AEEAc之N-端連接及/或C端之醯胺連接(例如,ShK-186(SEQ ID NO:217)及ShK-192(SEQ ID NO:218))修飾。當在形成過程期間用以描述連接子時,AEEAc可與胺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酸及Fmoc-胺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酸互換使用。當用以指最終狀態之特異性肽/蛋白質中之連接子時,該術語係指胺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酸。
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可藉由添加聚乙二醇(PEG)、人類血清白蛋白、抗體、脂肪酸、抗體片段(包括Fab區及Fc區)、羥乙基澱粉、聚葡萄醣、寡醣、聚唾液酸、玻尿酸、糊精、聚(2-乙基2-噁唑酮)、聚麩胺酸(PGA)、N-(2-羥丙基)甲基丙烯醯胺共聚物(HPMA)、胺基酸(包括(特定言之)胺基酸Ala、Glu、Gly、Ser及Thr)之非結構化親水性序列及如描述於S.R.(編),Fusion Protein Targeting for Biopharmaceuticals:Applications and Challenges,John Wiley and Sons:Hoboken New Jersey,2013中之許多其他連接子及添加物來修飾。PEG基團可使用以下各物連接至離胺酸之ε胺基:(a)PEG琥珀醯亞胺碳酸酯;(b)PEG苯并三唑碳酸酯;(c)PEG二氯三嗪;(d)PEG三氟乙磺酸酯;(e)PEG對硝基苯基碳酸酯;(f)PEG三氯苯基碳酸酯;(g)PEG羰基咪唑及(h)PEG琥珀醯亞胺琥珀酸酯。PEG基團可藉由可降解連接子(包括胺甲酸苄酯之對位或鄰位二硫化物)連接至半胱胺酸。PEG之位點特異性引入可藉由用PEG-醛進行還原性烷基化或藉由α-胺基在氰基硼氫化鈉之存在下之甘油醛修飾達成。聚乙二醇化化學物已描述於許多公開案包括Robert等人,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54,459-476(2002)中。寡醣可為N-連接型或O-連接型。N-連接型寡醣(包括聚唾液酸)係藉由產生細胞系藉由連接至Asn-Xaa-Ser/Thr(其中Xaa係除脯胺酸外之任何物質)之一致性序列來添加。O-連接型寡醣連接至Ser或Thr。
特定實施例包括SEQ ID NO:1-260之肽/蛋白質,其中其等經由AEEAc連接具有陰離子電荷之有機或無機化學實體。
肽/蛋白質之另一項實例係ShK-186之基於ShK之DOTA共軛物(稱為ShK-221;SEQ ID NO:221)。「DOTA」係指1,4,7,10-四氮雜環十二烷-1,4,7,10-四乙酸,其可經由胺基己酸連接至本文揭示之醫療性蛋白質之N端。DOTA共軛為螯合金屬原子(諸如銦或釓)提供位點。可共軛 至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之其他分子包括二伸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氮基三乙酸(NTA)、乙二胺四乙酸(EDTA)、亞胺二乙酸(IDA)、乙二醇四乙酸(EGTA)、1,2-雙(鄰胺基苯氧基)乙烷-N,N,N',N'-四乙酸(BAPTA)、1,4,7-三氮雜環壬烷-N,N',N"-三乙酸(NOTA)及相關分子。
本發明進一步關於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之衍生物。「衍生物」包括具有無環序列重組(permutation)之肽/蛋白質,其中該等環狀序列重組體(permutant)保留天然肽/蛋白質之天然橋接模式。在一項實施例中,經環化之肽/蛋白質包括線性肽/蛋白質及肽/蛋白質連接子,其中該線性肽/蛋白質之N端及C端係經由該肽/蛋白質連接子連接以形成經醯胺環化之肽/蛋白質主鏈。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肽/蛋白質連接子包括選自Gly、Ala及其組合之胺基酸。
可向本文描述之肽/蛋白質施用各種環化方法。使用BOC化學過程以引入Ala、Gly或Ala/Gly橋及其組合或如Schnolzer等人,Int J Pept Protein Res.,40,180-193(1992)描述之其他殘基可容易地環化本文描述之肽/蛋白質。環化肽/蛋白質可改善其等穩定性並減少其等易於蛋白水解之趨勢,而不影響該等肽/蛋白質對其等特異性靶之親和力。
本文揭示之各肽/蛋白質亦可包括在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序列之包括以下位置中之任何位置處之添加、缺失、終止位置、取代、置換、共軛、結合或序列重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或60。因此,在特定實施例中,各肽/蛋白質之各胺基酸位置可為Xaa位置,其中Xaa表示胺基酸在該特定位置處之添 加、缺失、終止位置、取代、置換、共軛、結合或序列重組。在特定實施例中,各基於毒素之醫療性蛋白質在位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或60中之一者或多者處具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或60 Xaa位置。
如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可具有多於一種變化(添加、缺失、終止位置、取代、置換、共軛、結合或序列重組)且定性為變體、經D取代之類似物、羧基端醯胺、修飾物及/或衍生物中之一者或多者。亦即,變體、經D取代之類似物、羧基端醯胺、修飾物及/或衍生物之一種類別之包括不排除包括其他類別且在本文中將其等全部統稱為「肽/蛋白質」。一項實例包括SEQ ID NO:1,其中位置21處之胺基酸係正白胺酸(Nle)及/或位置22處之胺基酸係經二胺基丙酸(Dap)置換。
在其中位置21係Met之肽/蛋白質中之任何一者中,可取代該Met以賦予抗氧化之穩定效應。在一項實施例中,位置21處之Met係經Nle取代。在位置21處具有Met之SEQ ID NO:1-260中之任何一者中,此Met可經Nle取代。在位置22處具有Lys之SEQ ID NO:1-260中之任何一者中,此Lys可經二胺基丙酸(Dap)取代。因此,本文揭示之一項實施例包括SEQ ID NO:1,其中位置21處之Met經Nle取代,醯胺存在於C端及/或陰離子部分存在於N端。
「非官能性胺基酸殘基」係指側鏈不含酸性、鹼性或芳族基團之D型或L型胺基酸殘基。例示性非官能性胺基酸殘基包括Met、 Gly、Ala、Val、Ile、Leu、及Nle。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該肽/蛋白質具有至少20個胺基酸、至少21個胺基酸、至少22個胺基酸、至少23個胺基酸、至少24個胺基酸、至少25個胺基酸、至少26個胺基酸、至少27個胺基酸、至少28個胺基酸、至少29個胺基酸、至少30個胺基酸、至少31個胺基酸、至少32個胺基酸、至少33個胺基酸、至少34個胺基酸、至少35個胺基酸、至少36個胺基酸、至少37個胺基酸、至少38個胺基酸、至少39個胺基酸、至少40個胺基酸、至少41個胺基酸、至少42個胺基酸、至少43個胺基酸、至少44個胺基酸、至少45個胺基酸、至少46個胺基酸、至少47個胺基酸、至少48個胺基酸、至少49個胺基酸、至少50個胺基酸、至少51個胺基酸、至少52個胺基酸、至少53個胺基酸、至少54個胺基酸、至少55個胺基酸、至少56個胺基酸、至少57個胺基酸、至少58個胺基酸、至少59個胺基酸、至少60個胺基酸、至少61個胺基酸、至少62個胺基酸、至少63個胺基酸、至少64個胺基酸、至少65個胺基酸、至少66個胺基酸、至少67個胺基酸、至少68個胺基酸、至少69個胺基酸、至少70個胺基酸、至少71個胺基酸、至少72個胺基酸、至少73個胺基酸、至少74個胺基酸、至少75個胺基酸、至少76個胺基酸、至少77個胺基酸、至少78個胺基酸、至少79個胺基酸或至少80個胺基酸。
在額外之實施例中,該肽/蛋白質具有20個胺基酸、21個胺基酸、22個胺基酸、23個胺基酸、24個胺基酸、25個胺基酸、26個胺基酸、27個胺基酸、28個胺基酸、29個胺基酸、30個胺基酸、31個胺基酸、32個胺基酸、33個胺基酸、34個胺基酸、35個胺基酸、36個胺基酸、37個胺基酸、38個胺基酸、39個胺基酸、40個胺基酸、41個胺基酸、42個胺基酸、43個胺基酸、44個胺基酸、45個胺基酸、46個胺基酸、47個胺基酸、48個胺基酸、49個胺基酸、50個胺基酸、51個胺基 酸、52個胺基酸、53個胺基酸、54個胺基酸、55個胺基酸、56個胺基酸、57個胺基酸、58個胺基酸、59個胺基酸、60個胺基酸、61個胺基酸、62個胺基酸、63個胺基酸、64個胺基酸、65個胺基酸、66個胺基酸、67個胺基酸、68個胺基酸、69個胺基酸、70個胺基酸、71個胺基酸、72個胺基酸、73個胺基酸、74個胺基酸、75個胺基酸、76個胺基酸、77個胺基酸、78個胺基酸、79個胺基酸或80個胺基酸。
在本文揭示之額外之實施例中,該肽/蛋白質具有至少一個雙硫橋、至少兩個雙硫橋、至少三個雙硫橋、至少四個雙硫橋或至少五個雙硫橋。
在額外之實施例中,該肽/蛋白質具有一個雙硫橋、兩個雙硫橋、三個雙硫橋、四個雙硫橋或五個雙硫橋。
亦適用於本文揭示之局部醫藥組合物、調配物及用途中之肽/蛋白質包括彼等分子量在500至50,000道耳頓之間者。
特定相關之肽/蛋白質包括彼等作用於陽離子通道(諸如Na+、K+或Ca2+通道)、陰離子通道(諸如Cl-通道)或配體閘控型通道(諸如菸鹼乙醯基膽鹼受體(NAChR)上者。此等通道包括存在於細胞外及/或細胞內之配體閘控型通道及電位閘控型通道兩者。細胞外通道或受體包括卡納特(kanate);α-胺基-3-羥基-5-甲基-4-異噁唑丙酸(AMPA);N-甲基-D-天冬胺酸(NMDA)及乙醯基膽鹼受體(諸如α9/α10亞型(nAChR));血清素(5-羥基色胺,5-HT)受體及甘胺酸及γ-酪酸(GABA)受體。細胞內受體可包括環AMP(cAMP)、環GMP(cGMP)、Ca及G-蛋白受體。
適用於本文揭示之局部施用之肽/蛋白質之特定實例包括靶向電位閘控型通道之毒素蛋白(包括ShK蛋白)。例示性電位閘控型通道包括Kv1.1、Kv1.2、Kv1.3、Kv1.4、Kv1.5、Kv1.6、Kv1.7、Kv2.1、Kv3.1、Kv3.2、Kv11.1、Kc1.1、Kc2.1、Kc3.1、Nav1.2、Nav1.4及 Cav1.2通道。
亦可使用本文描述之肽/蛋白質之前藥。術語「前藥」係指可於個體內經歷生物轉化(例如,自發或酶促)以(例如,酶促、機械、電磁等方式)釋放或轉化肽/蛋白質之活性形式或更具活性之形式之肽/蛋白質。可使用前藥以克服與穩定性、毒性、特異性之缺乏或有限生物利用率相關聯之問題。例示性前藥包括活性肽/蛋白質及化學掩蔽基團(例如,可逆抑制該肽/蛋白質活性之基團)。一些較佳之前藥係具有在新陳代謝條件下可裂解之序列之肽/蛋白質的變體或修飾物。例示性前藥在經歷生物化學轉化(例如,磷酸化、氫化、脫氫、醣基化等)時在活體內或活體外變得具有活性或更具活性。前藥通常提供溶解性、組織相容性或延遲釋放之優勢(參見例如Bundgard,Design of Prodrugs,第7-9、21-24頁,Elsevier,Amsterdam(1985);及Silverman,The Organic Chemistry of Drug Design and Drug Action,第352-401頁,Academic Press,San Diego,CA(1992))。
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
本發明之局部調配物或組合物由如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及皮膚基質(dermatological base)構成。該皮膚基質可由親水性、疏水性、乳化劑或膠凝劑、滲透增強劑、防腐劑及/或抗氧化劑構成。例示性皮膚基質成分包括水、乙醇、2-丙醇、甘油、丙二醇、山梨醇、聚乙二醇(macrogol)、二甲亞碸、丙酮、礦脂、硬石蠟、軟石蠟及液體石蠟、三酸甘油酯、蠟、液體蠟酯、部分甘油酯、矽油、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兩性離子表面活性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膨潤土、卡波姆(carbomer)、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乙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4-羥苯甲酸烷基酯、山梨酸、苄醇、苯乙醇、丁基羥基苯甲醚、丁基化羥基甲苯、生育酚、生育酚乙酸酯、棕櫚酸抗壞血酸酯及/或上述各物中之任何一者或多者之組合。
雖然該親水性製劑中之主要成分係水及水溶性醇,但可添加多元醇(諸如丙二醇)以增強該製劑之潤濕性質。
疏水性基質通常由其等可散開性及皮膚易吸收性定義。以高度可散開疏水性基質較佳,因為其等不會在皮膚上留下油膩感。易於散開之疏水性基質之例示性實施例包括黃蠟、液體蠟酯(肉豆蔻酸異丙酯及棕櫚酸乙基己酯)及含有聚有機矽氧烷作為官能基之聚矽氧油(諸如聚二甲基矽氧烷、苯基甲基聚矽氧烷及環聚甲基矽氧烷)。
就含有親水性及疏水性試劑兩者之皮膚基質而言,可使用乳化劑。乳化劑可包括(但不限於)非離子、陰離子、陽離子及/或兩性離子乳化劑。例示性陰離子乳化劑包括(但不限於)硬脂酸鈉、硬脂酸鋁、十二烷基硫酸鈉、鯨蠟基硬脂基硫酸鈉、月桂醚硫酸鈉及/或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鈉。例示性陽離子乳化劑包括(但不限於)鯨蠟基三甲基溴化銨、溴化苄二甲烴銨及/或氯化鯨蠟基吡啶鎓。例示性兩性離子乳化劑包括(但不限於)磷酯醯膽鹼、單水合甜菜鹼及/或Dehyton K®。例示性非離子乳化劑包括(但不限於)PEG-30硬脂酸酯、單硬脂酸甘油酯、單油酸甘油酯、單異硬脂酸甘油酯、部分甘油酯中鏈、Tween®、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20)山梨糖醇酐單硬脂酸酯(聚山梨醇酯20)、山梨糖醇酐單月桂酸酯、山梨糖醇酐單油酸酯、山梨糖醇酐單棕櫚酸酯、山梨糖醇酐三硬脂酸酯、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酯、蔗糖單硬脂酸酯、蔗糖椰油酸酯、鯨蠟聚乙二醇(cetomagrogol)1000、聚乙二醇鯨蠟硬脂醚、聚乙二醇油醚、月桂聚乙二醇400、膽固醇、羊毛脂、乙醯基化羊毛脂、水化羊毛脂、羊毛脂醇、聚乙二醇1000單油酸甘油酯、聚乙二醇1000單硬脂酸甘油酯、聚乙二醇300甘油參-羥基硬脂酸酯、聚乙二醇5甘油硬脂酸酯、聚乙二醇甘油羥基硬脂酸酯及/或三甘油二異硬脂酸酯。
例示性滲透增強劑包括(但不限於)亞碸(諸如二甲亞碸);氮酮(諸 如月桂氮卓酮(laurocapram));吡咯啶酮(諸如2-吡咯啶酮);醇或烷醇(諸如乙醇或癸醇);乙二醇(諸如丙二醇);表面活性劑及萜烯。
例示性膠凝劑包括(但不限於)合成聚丙烯酸(卡波姆)、半合成纖維素衍生物(諸如羧甲基纖維素鈉及羥乙基纖維素)、黃原膠、無機膨潤土及羥丙基甲基纖維素。
例示性防腐劑包括(但不限於)4-羥基苯甲酸烷基酯(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對羥基苯甲酸酯)、山梨酸、苯甲酸、苄醇、苯氧乙醇及苯乙醇。高濃度乙醇、2-丙醇及丙二醇亦可具有防腐劑作用。
例示性抗氧化劑包括(但不限於)α-生育酚、五倍子酸乙酯、五倍子酸丙酯、五倍子酸辛酯、五倍子酸月桂酯、五倍子酸癸酯、丁基羥基苯甲醚、丁基化羥基甲苯及抗壞血酸酯包括(但不限於)肉豆蔻脂、棕櫚酸甘油酯及硬脂酸酯。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丙二醇可以至少5%、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少55%、至少60%、至少65%、至少70%、至少75%、至少80%、至少85%、至少90%及至少95%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二甲亞碸可以至少5%、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少55%及至少60%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丙酮可以0.1至1%、至少1%、至少2%、至少3%、至少4%、至少5%、至少6%、至少7%、至少8%、至少9%、至少10%、至少11%、至少12%、至少13%、至少14%、至少15%、至少20%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礦脂可以至少5%、至少10%、至 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少55%、至少60%、至少65%、至少70%、至少75%、至少80%、至少85%、至少90%及至少95%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石蠟可以至少5%、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少55%、至少60%、至少65%、至少70%、至少75%、至少80%、至少85%、至少90%及至少95%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單酸甘油酯、雙酸甘油酯及三酸甘油酯(包括但不限於中鏈三酸甘油酯及辛酸甘油三酯、癸酸甘油三酯、硬脂酸甘油三酯及琥珀酸甘油三酯)可以至少1%、至少5%、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少55%、至少60%、至少65%、至少70%、至少75%、至少80%、至少85%、至少90%及至少95%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蠟(包括但不限於蜂蠟、鯨蠟酯蠟及微晶蠟)可以至少1%、至少5%、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及至少50%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膨潤土可以至少1%、至少5%、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少55%、至少60%、至少65%、至少70%、至少75%及至少80%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卡波姆可以0.01-0.1%、0.1-1%、1-2%、2-3%、3-4%、4-5%、至少5%、至少10%、至少15%、至少 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少55%、至少60%、至少65%、至少70%、至少75%、至少80%、至少85%、至少90%及至少95%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羥乙基纖維素可以0.01-0.1%、0.1-1%、1-2%、2-3%、3-4%、4-5%、至少5%、至少10%、至少15%及至少20%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羥丙基纖維素可以0.01-0.1%、0.1-1%、1-2%、2-3%、3-4%、4-5%、至少5%、至少10%、至少15%及至少20%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可以0.01-0.1%、0.1-1%、1-2%、2-3%、3-4%、4-5%、至少5%、至少10%、至少15%及至少20%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山梨酸可以0.01-0.1%、0.1-1%、1-2%、2-3%、3-4%、4-5%及至少5%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苄醇可以0.01-0.1%、0.1-1%、1-2%、2-3%、3-4%、4-5%、至少5%、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及至少50%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丁基化羥基甲苯可以0.01-0.1%、0.1-1%、1-2%、2-3%、3-4%、4-5%及至少5%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生育酚及α生育酚可以0.001-0.01%、0.01-0.1%、0.1-1%及至少1%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棕櫚酸抗壞血酸酯可以0.001-0.01%、0.01-0.1%、0.1-1%及至少1%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肉豆蔻酸異丙酯可以0.01-0.1%、0.1-1%、1-2%、2-3%、3-4%、4-5%、5-10%、10-20%、20-30%、30-40%、40-50%及50-60%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棕櫚酸酯(包括但不限於棕櫚酸抗壞血酸酯、棕櫚酸鯨蠟酯、棕櫚酸甘油酯、棕櫚酸異丙酯及山梨糖醇酐單棕櫚酸酯)可以0.0001-0.001%、0.001%-0.01%、0.01-0.1%、0.1-1%、1-2%、2-3%、3-4%、4-5%、5-10%、10-20%、20-30%、30-40%及40-50%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聚二甲基矽氧烷、苯基甲基聚矽氧烷及環聚甲基矽氧烷可以0.1-1%、1-2%、2-3%、3-4%、4-5%、5-10%及10-20%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硬脂酸鋁可以0.001%-0.01%、0.01-0.1%、0.1-1%、1-2%、2-3%、3-4%及4-5%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鯨蠟硬脂基硫酸酯鈉可以0.01-0.1%、0.1-1%、1-2%、2-3%、3-4%及4-5%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二鈉可以0.01-0.1%、0.1-1%、1-2%、2-3%、3-4%、4-5%、5-10%、10-15%及15-20%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溴化苄二甲烴銨可以0.01-0.1%、0.1-1%、1-2%、2-3%、3-4%及4-5%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甜菜鹼(包括但不限於單水合甜菜鹼及Dehyton K®)可以0.01-0.1%、0.1-1%、1-2%、2-3%、3-4%、4-5%及5-10%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硬脂酸甘油酯、單硬脂酸甘油酯、山梨糖醇酐單硬脂酸酯、單油酸甘油酯、異硬脂酸異丙酯、硬脂酸甲酯、聚乙二醇硬脂酸酯、聚乙二醇硬脂酸酯類混合物(pegoxol stearate)、硬脂酸聚烴氧酯、聚烴氧甘油硬脂酸酯、山梨糖醇酐單月桂酸酯、山梨糖醇酐異硬脂酸酯、山梨糖醇酐單油酸酯、山梨糖醇酐單硬脂酸酯、山梨糖醇酐單棕櫚酸酯、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酯、山梨糖醇酐油酸酯、蔗糖單硬脂酸酯、蔗糖椰油酸酯、鯨蠟硬脂醇、聚烴氧20鯨蠟硬脂醚、鯨蠟硬脂基硫酸鈉、鯨蠟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油醚、鯨蠟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鯨蠟硬脂醚、羥基硬脂酸乙基己酯、羥基硬脂酸羥基二十八烷酯及丙二醇單棕櫚酸硬脂酸酯可0.01-0.1%、0.1-1%、1-2%、2-3%、3-4%、4-5%及5-10%、10-15%、15-20%及20-30%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可以0.1-1%、1-2%、2-3%、3-4%、4-5%及5-10%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膽固醇可以0.1-1%、1-2%、2-3%、3-4%、4-5%及5-10%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羊毛脂及其衍生物(包括但不限於羊毛脂醇、無水羊毛脂、乙氧基化羊毛脂、氫化羊毛脂、聚烴氧羊毛脂及PEG-75羊毛脂)可以0.1-1%、1-2%、2-3%、3-4%、4-5%、5-10%、10-15%、15-20%、20-30%、30-40%及40-50%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聚乙二醇脂肪酸衍生物(包括但不 限於PEG-100硬脂酸酯、PEG 6-32硬脂酸酯、PEG-12甘油月桂酸酯、PEG-120甘油硬脂酸酯、PEG-2硬脂酸酯、PEG-25丙二醇硬脂酸酯、PEG-4二月桂酸酯、PEG-4月桂酸酯、PEG-5油酸酯、PEG-50硬脂酸酯、PEG-54氫化篦蔴油、PEG-60氫化篦蔴油及PEG-7甲醚)可以0.1-1%、1-2%、2-3%、3-4%、4-5%、5-10%、10-15%、15-20%、20-30%及30-40%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卡波姆(包括但不限於卡波姆-1342、-1382、-934、-934P、-940、-941及B型卡波姆均聚合物)可以0.01-0.1%、0.1-1%、1-2%、2-3%、3-4%、4-5%及5-10%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黃原膠可以0.01-0.1%、0.1-1%及1-2%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及三羥基硬脂精可以0.1-1%、1-2%、2-3%及3-4%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苯甲酸鈉、苯甲酸地那銨、苯甲酸、山梨酸、苄醇、苯氧乙醇及苯乙醇可以0.01-0.1%、0.1-1%、1-2%及2-3%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五倍子酸乙酯、五倍子酸丙酯、五倍子酸辛酯、五倍子酸月桂酯及五倍子酸癸酯可以0.01-0.1%、0.1-1%、1-2%及2-3%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在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中,丁基羥基苯甲醚及丁基化羥基甲苯可以0.0001-0.001%、0.001%-0.01%、0.01-0.1%、0.1-1%、1-2%及2-3%用於該肽/蛋白質之局部調配物中。
本發明之調配物亦可包括含有油相及水相兩者之乳液。該乳液可為簡單乳液(水包油、油包水)或複雜乳液(例如,油包水包油)。該 等調配物不受該乳液製劑之類型及複雜性之限制。
本發明之調配物亦可包括懸浮液,包括(但不限於)親水性及親脂性懸浮液。該調配物不受該懸浮液製劑之類型及複雜性之限制。
本發明之調配物包括(但不限於)半固體製劑,其包括疏水性、水乳化性及親水性軟膏。該調配物不受該軟膏之類型或組分之限制。
例示性疏水性軟膏可使用之基質為礦脂、液體石蠟、植物油、動物脂肪、合成甘油酯、蠟及/或液體聚烷基矽氧烷。
例示性水乳化軟膏可包括油包水乳化劑(諸如(例如)羊毛脂、羊毛脂醇、山梨醇酐酯、單甘油酯及脂肪醇)或水包油乳化劑(諸如硫酸化脂肪醇、聚山梨醇酯、聚乙二醇鯨蠟硬脂醇醚或脂肪酸與聚乙二醇反應產生之酯)。
例示性親水性軟膏具有易與水混溶之基質,其等包括(例如)聚乙二醇。
本發明之調配物亦可包括乳霜,其等包括(但不限於)親脂性、親水性及兩親性乳霜。該等調配物不受該乳霜之類型或組分之限制。
例示性親脂性乳霜除如在本申請案中別處描述之油包水乳化劑外,尚含有親水性軟膏之典型組分。該外相係親脂性。
例示性親水性乳霜具有水性外相且含有如在本申請案中別處描述之水包油乳化劑。親水性乳霜可含有乳化劑(包括(但不限於)如在本發明中別處描述之親水性及親脂性乳化劑兩者)之混合物。
例示性兩親性乳霜具有連續水性及親脂性相且可用水及脂肪兩者稀釋。
本發明之局部調配物亦可包括水凝膠、糊劑及粉劑。該等調配物不受該等水凝膠、糊劑及粉劑之類型或組分之限制。
局部組合物包括指定量之包括SEQ ID NO:1-224及SEQ ID NO:257-260及SEQ ID NO:225-256中之一者或多者之肽/蛋白質,將其 等添加至本發明之調配物中以製造用於治療皮膚及/或黏膜之自體免疫或發炎性疾病之局部藥物產品或局部組合物。最終局部組合物中之肽/蛋白質之濃度可為0.0001%、0.001%、0.01%、0.1%、1%、2%、3%、4%、5%、6%、7%、8%、9%、10%、11%、12%、13%、14%或15%。最終局部組合物中之肽/蛋白質之濃度可為0.0001-0.001%、0.001-0.01%、0.01-0.1%、0.1-1%、1-2%、2-3%、3-4%、4-5%、5-10%、10-15%或15-20%。
本發明之局部組合物可包括多於一種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或該肽/蛋白質與另一抗發炎產品(諸如(例如)局部類固醇)之組合。
局部組合物包括如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及至少一種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包括彼等對研究性、預防性及/或治療性治療而言不產生顯著不利、過敏或其他不良反應超過投與益處者。例示性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及相關調配物揭示於Troy,D.B.及Beringer,P.(編)Remington:The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Pharmacy,Lippincott;Philadelphia,2006.第21版中。製造醫藥組合物以滿足如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辦公室生物標準及/或其他相關境外監管機構要求之無菌、發熱性及/或一般安全性及純度標準。
常用例示性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包括任何及所有吸收延遲劑、抗氧化劑、黏合劑、緩衝劑、增積劑、螫合劑、共溶劑、塗料、著色劑、崩解劑、分散媒介、乳化劑、填充劑、調味劑、凝膠劑、等滲劑、潤滑劑、香化劑、防腐劑、釋放劑、鹽、溶劑、穩定劑、甜味劑、表面活性劑、潤濕劑及類似物。
例示性緩衝劑包括檸檬酸鹽緩衝劑、琥珀酸鹽緩衝劑、酒石酸鹽緩衝劑、富馬酸鹽緩衝劑、葡萄糖酸鹽緩衝劑、草酸鹽緩衝劑、乳酸鹽緩衝劑、乙酸鹽緩衝劑、磷酸鹽緩衝劑、組胺酸緩衝劑及三甲胺鹽。
例示性防腐劑包括苯酚、苄醇、間甲苯酚、對羥苯甲酸甲酯、對羥苯甲酸丙酯、氯化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銨、鹵化芐二甲烴銨、六甲氯銨、對羥苯甲酸烷基酯、對羥苯甲酸甲酯、對羥苯甲酸丙酯、兒茶酚、間苯二酚、環己醇及3-戊醇。
防腐劑之更特定實例包括氯化苄二甲烴銨(0.025%)、山梨酸、氯化苄乙氧銨(0.01%)、氯丁醇(0.5%)、乙酸苯汞(0.004%)、硝酸苯汞(0.004%)、硫柳汞(0.01%)、對羥苯甲酸甲酯(0.1-0.2%)及對羥苯甲酸丙酯(0.04%)。其他可使用之防腐劑包括汞衍生物、醇、對羥苯甲酸酯、季銨化合物、聚季銨鹽化合物及氯己定。當局部組合物包裝於多劑量容器中時,加入防腐劑尤其有利於防止污染(例如,細菌污染)。
例示性等滲劑包括多元糖醇、三元糖醇或更多元糖醇(諸如甘油、赤藻糖醇、阿拉伯糖醇、木糖醇、山梨醇及/或甘露醇)。
例示性穩定劑包括有機糖、多元糖醇、聚乙二醇、含硫還原劑、胺基酸、低分子量多肽、蛋白、免疫球蛋白、親水性聚合物及/或多醣。
例示性抗氧化劑包括α-生育酚、抗壞血酸、棕櫚酸抗壞血酸酯、丁基化羥基苯甲醚(BHA)、丁基化羥基甲苯(BHT)、檸檬酸、半胱胺酸鹽酸鹽、乙二胺四乙酸(EDTA)、卵磷脂、金屬螫合劑、甲硫胺酸、油溶性抗氧化劑、磷酸、五倍子酸丙酯、亞硫酸氫鈉、偏亞硫酸氫鈉、亞硫酸鈉、山梨醇、酒石酸及/或維生素E。抗氧化劑之更特定實例/量包括乙二胺四乙酸(EDTA)(0.1%)、亞硫酸氫鈉(0.1%)、偏亞硫酸氫鈉(0.1%)及硫脲(0.1%)。
例示性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包括無機及有機加成鹽(諸如乙酸鹽、苯甲酸鹽、檸檬酸鹽、富馬酸鹽、鹽酸鹽、羥乙基磺酸鹽、馬來酸鹽、甲烷-磺酸鹽、硝酸鹽、磷酸鹽、丙酸鹽、水楊酸鹽、琥珀酸 鹽、硫酸鹽、酒石酸鹽、茶鹼乙酸鹽及/或三氟乙酸鹽)。亦可使用低碳數烷基季銨鹽。
增溶劑可用於局部組合物中,其等包括泊洛沙姆(Poloxamer)-407、Puronic® F-68、Pluronic® F-127、聚山梨醇酯、聚乙烯-35-篦蔴油、羥丙基-β-環糊精、甲基-β-環糊精、正辛烯基琥珀酸鹽澱粉、其他環糊精、泰洛沙泊(tyloxapol)、α-生育酚聚乙二醇琥珀酸鹽、中鏈三酸甘油酯、芝麻油、花生油、紅花油、芥子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其他油、磷脂質、表面活性劑、rofams及含有增溶劑之水包油乳液。
奈米粒子及基於奈米乳液之系統可用於遞送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該等奈米粒子及基於奈米乳液之系統包括彼等基於以下各物者:聚ε-己內酯、N-異丙基丙烯醯胺、乙烯基吡咯啶酮、丙烯酸、Eudragit® RS 100、Eudragit® RL100、聚(乳酸/乙醇酸)及NovasorbTM。塗佈聚-L-離胺酸、藻酸鹽或聚葡萄胺糖之陽離子奈米乳液穩定奈米乳液並促進其與角膜膜(corneal membrane)之相互作用。適用於肽/蛋白質奈米乳液之其他陽離子脂質及賦形劑包括硬脂胺、油胺、聚乙烯亞胺、N-(1-(2,3-二油醯氧基)丙基)-N,N,N三甲銨(DOTAP)、二油醯基磷脂醯乙醇胺(DOPE)、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etrimide)、氯化苄二甲烴銨、氯化苄乙氧銨、氯苯基十六甲銨、氯化苄基十二烷基二甲銨及/或鯨蠟基吡啶鎓。可用於局部組合物中之其他奈米乳液或微乳液組分包括滲透劑(甘露醇、甘油、山梨醇、丙二醇及/或右旋糖);油(中鏈三酸甘油酯、三乙酸甘油酯、礦物油及/或植物油)及/或表面活性劑(聚山梨醇酯、克列莫佛(cremephore)、泊洛沙姆、泰洛沙泊及/或維生素-E-TPGS)。
多分散載劑溶液可用於該等醫藥組合物中,包括SophisenTM、3A OftenoTM及Modusik-A OftenoTM
脂質體調配物(包括陽離子脂質體)可用作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之載劑且包括1-α-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磷脂質、膽固醇、SpanTM 40、硬脂胺及/或去氧膽酸。
局部組合物(諸如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可用於黏膜遞送後持續釋放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實例包括明膠、白蛋白、聚正酯、聚酐、聚乙烯醇、聚酯、D-、L-及DL-乳酸之聚合物及乳酸與乙醇酸之共聚物。
此外,可利用固體聚合物之半透性基質將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調配成用於黏膜遞送之持續釋放系統。已建立各種持續釋放材料且一般技術者熟知該等材料。
本文揭示之醫藥組合物亦可利用微膠囊化(參見例如美國專利案第4,352,883號、4,353,888號及5,084,350號);連續釋放聚合物植入物(參見例如美國專利案第4,883,666號)及巨膠囊化(參見例如美國專利案第5,284,761號、5,158,881號、4,976,859號及4,968,733號及已公開之PCT專利申請案WO92/19195、WO95/05452)。
就經頰投與而言,該等局部組合物可採取以習知方式調配之錠劑或菱形錠劑之形式。
就經鼻或經肺投與或藉由吸入之任何其他投與而言,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可利用合適之發射藥(例如,二氯二氟甲烷、三氯氟甲烷、二氯四氟乙烷、二氧化碳或其他合適之氣體或氣體混合物),以用於加壓包裝或噴霧器之氣溶膠噴霧顯示之形式便利地遞送。
可調整局部組合物特性(諸如pH、滲透壓及黏度)以穩定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以提供高效遞送及以增加個體舒適度。可向醫藥組合物中添加緩衝劑以將pH調整至4.5至11.5之範圍內,且通常在[6.5]之範圍內[本文揭示之組合物具有6之pH;降低至5.5?]至8.5。
「呈劑量單位形式之局部組合物」意謂適用於醫學投與之物理 離散之相干單位,各含有治療有效量或治療有效量之多倍(高達四倍)或子多倍(低至四十分之一)之本發明揭示之肽/蛋白質及皮膚基質及/或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該局部組合物是含有每日劑量還是含有(例如)每日劑量之二分之一、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將取決於該局部組合物是待分別每日投與一次還是(例如)兩次、三次或四次。
局部醫藥組合物中之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之量及濃度可基於臨床相關因素、該肽/蛋白質於載劑中之溶解性、該肽之效用及活性、及該局部醫藥組合物之投與方式來選擇。唯一必要的是,該肽/蛋白質構成治療有效量,亦即,使得合適之有效劑量將與以單一或多倍單位劑量使用之劑型一致。
該等局部醫藥組合物以該總組合物之重量計將通常含有0.0001至99重量%,較佳0.001至50重量%,更佳0.01至10重量%之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
在各種實施例中,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可以0.001mg/ml至500mg/ml之量存在。在額外之實施例中,該肽/蛋白質可以0.001、0.01、0.1、0.5、0.7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150、200、250、300、350、400、450或500mg/ml之量提供。
一種具有最佳穩定性及溶解性以用於本文揭示之方法中之例示性局部醫藥組合物包括顯示於表3中之組分:
可以相同或類似調配物使用其他肽/蛋白質。
除肽/蛋白質外,該等局部醫藥組合物亦可含有其他藥物或生物活性劑。其他藥物或生物活性劑之實例可包括臨床醫學所有主要領域中之鎮痛劑、細胞介素及/或治療劑。混合劑係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中之任何一者與另一藥物或生物活性劑之混合物。在此項實施例中,常見投與媒劑可含有肽/蛋白質與其他藥物或生物活性劑之組合兩者。
呈適當之調配物形式之包含安全及有效量之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之本發明局部組合物可填充並包裝於塑膠擠壓瓶或擠壓管內。適用於包裝本發明局部調配物之容器密封系統可購買自(例如)Wheaton Plastic Products,1501 North 10th Street,Millville,N.J.08332。
較佳地,可將說明書(例如,宣傳冊或包裝標籤)與本發明之調配物包裝在一起。標籤說明書說明以足以治療或預防皮膚或黏膜發炎及與其相關之徵兆及/或症狀之量及時間週期投與本發明之局部調配物之方法。較佳地,該標籤包括劑量及投與說明書、局部調配物之組成、臨床藥理學、耐藥性、藥物動力學、吸收、生物利用率及禁忌症。
如本文使用之術語「可局部投與之組合物」、「局部組合物」、「醫藥組合物」、「局部調配物」或「調配物」意謂醫藥上可接受及/或美容上可接受以用於局部或黏膜遞送本發明之實施例之指定化合物之任何調配物或組合物。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可用於局部投與之調配物之例示性形式包括(但不限於)噴霧、煙霧、氣溶膠、溶液、 洗劑、凝膠劑、乳霜、軟膏、糊劑、膏劑、乳液、懸浮液、薄膜及/或經頰遞送系統。
如本文使用,術語「組合物」旨在涵蓋包含指定量之指定成分之產品及直接或間接產生自指定量之指定成分之組合之任何產品。
如本文使用,當用於包裝產品之內文中時,術語「說明書」包括可用以傳達包裝產品在指定使用期中之用途之出版物、記錄、圖表或任何其他表達介質。該等說明書可(例如)黏貼至或放入包裝產品之容器內。
如本文使用,術語「治療」係指紅斑或與其相關之症狀之改善、預防或逆轉(例如,減少或延遲紅斑、硬結、起鱗屑、疱腫或皮膚或黏膜之其他發炎性症狀之發作)。
如本文使用,「安全及有效量之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意謂當向個體投與時,可有效治療發炎或與其相關之症狀而不引起不可接受之藥物相關不良事件之肽量。
如本文使用,片語「不可接受之藥物相關不良事件」、「不可接受之不良藥物事件」及「不可接受之不良藥物反應」應全部意謂與藥物之提議用途相關或由藥物之提議用途引起之危害或非所需之結果且該傷害或非所需之結果達到監管機構認為該藥物用於提議用途係不可接受的嚴重性。
用法
本發明之局部醫藥組合物可用於治療牛皮癬、異位性皮膚炎及其他發炎性皮膚病症之方法中。此類方法包括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包括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之局部醫藥組合物。
可根據本文揭示之方法治療之局部或黏膜發炎性病症(或特徵在於皮膚或黏膜發炎性表現之疾病)包括皮膚狼瘡、皮肌炎、硬皮症、牛皮癬、異位性皮膚炎、血管炎、白塞氏症候群、亨偌-絲奇恩賴紫 斑、過敏性反應、川崎病、顯微多血管炎、結節性多動脈炎、白斑病、斑禿、自體免疫黃體激素皮膚炎、亨偌-絲奇恩賴紫斑、布勞症候群、大疱性類天疱瘡、徹奇-斯全司症候群、疤痕性類天疱瘡、接觸性皮膚炎、克羅恩氏病、發炎性腸疾、疱疹性皮膚炎、瀰漫性皮膚全身性硬化症、盤狀紅斑性狼瘡、濕疹、嗜伊紅性白血球性筋膜炎、後天性水疱性表皮鬆解症、結節性紅斑、扁平苔癬、紅斑性狼瘡、馬吉德症候群、硬斑病、穆夏-哈柏曼病、柏羅氏症候群、POEMS症候群、牛皮癬、壞疽性膿皮症、復發性多軟骨炎、反應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症、修格連氏症候群、全身性紅斑性狼瘡、血管炎及韋格納氏肉芽腫病、顯微多血管炎、結節性多動脈炎、高安氏動脈炎(Takayasu's arteritis)、風濕性關節炎、復發性多軟骨炎及僵直性脊椎炎、格雷氏疾病(Graves disease)、橋本氏甲狀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及賽紮來症候群。
本文揭示之方法包括以本文揭示之局部醫藥組合物治療個體(人類、獸醫動物(狗、貓、爬行動物、鳥等)、家畜(馬、牛、羊、豬、雞等)及研究用動物(猴、大鼠、小鼠、魚等)。治療個體包括遞送治療有效量之局部醫藥組合物。治療有效量包括彼等提供有效量、預防性治療及/或治療性治療者。
「有效量」係導致個體內所需生理學變化必要之局部醫藥組合物量。通常針對研究目的投與有效量。在意欲研究局部醫藥組合物在治療皮膚或黏膜發炎中之有效性之研究分析中,本文揭示之有效量導致所需生理學變化。有效量可減少TEM之群體(亦即,減少增殖);如藉由細胞介素產生(例如,IFN-γ、IL-2、IL-4、IL-10;IL-17及IL-21)及/或穿孔素產生測得,減少TEM之活化;及/或減少Kv1.3通道之表現。減少可基於與來自該相同個體之先前量測之參考水準之比較或與獲得自來自群體之資料集之參考水準之比較而得知。
「預防性治療」包括向不顯示皮膚或黏膜發炎之徵兆或症狀或顯示僅早期徵兆或症狀之個體投與之治療,使得該治療出於減少、預防或降低進一步發展該(等)病症之風險之目的而投與。因此,預防性治療起到抵抗病症之預防性治療之作用。
「治療性治療」包括向顯示皮膚或黏膜發炎之症狀或徵兆之個體投與之局部治療且係出於減少或消除該(等)病症之彼等徵兆或症狀之目的而向該個體局部投與。該治療性治療可減少、控制或消除該(等)病症之存在或活性及/或減少、控制或消除該(等)病症之副作用。
就投與而言,可基於來自活體外分析及/或動物模型研究之結果初步評估有效量及治療有效量(本文亦稱為劑量)。例如,可於動物模型中調配劑量以達成局部濃度範圍(包括IC50),其於抵抗由TEM之活化、增殖、細胞介素產生及/或穿孔素產生之細胞培養物中測得。此種資訊可用以更精確地測定在受關注個體中之有用劑量。
作為治療有效量向特定個體投與之實際量可由醫師、獸醫或研究者考慮諸如以下參數(身體及生理因素)而測定:包括目標、體重、病症嚴重性、病症類型、先前或當前並進之治療干預及該個體之自發病。
可適當地調整劑量以局部達成所需之肽/蛋白質濃度。通常,本發明之肽/蛋白質在0.001mg/kg至250mg/kg;較佳0.01mg/kg至100mg/kg之肽/蛋白質;更佳0.05mg/kg至75mg/kg之劑量下顯示其等效果。可以每日多個子劑量投與合適之劑量。通常,劑量或子劑量每單位劑型可含有0.1mg至500mg之肽/蛋白質。更佳之劑量每單位劑型含有0.5mg至100mg之肽/蛋白質。
額外之有用劑量通常在每公斤(kg)身體質量0.001至10,000微克(μg)肽/蛋白質;每kg身體質量1至5,000μg肽/蛋白質;每kg身體質量1至1,000μg/kg肽/蛋白質或每kg身體質量1至100μg/kg肽/蛋白質之範 圍內。通常,劑量可自0.1至5μg/kg或自0.5至1μg/kg變化。在其他實例中,劑量可包括1μg/kg、5μg/kg、10μg/kg、15μg/kg、20μg/kg、25μg/kg、30μg/kg、35μg/kg、40μg/kg、45μg/kg、50μg/kg、55μg/kg、60μg/kg、65μg/kg、70μg/kg、75μg/kg、80μg/kg、85μg/kg、90μg/kg、95μg/kg、100μg/kg、150μg/kg、200μg/kg、250μg/kg、300μg/kg、350μg/kg、400μg/kg、450μg/kg、500μg/kg、550μg/kg、600μg/kg、650μg/kg、700μg/kg、750μg/kg、800μg/kg、850μg/kg、900μg/kg、950μg/kg、1,000μg/kg、1,500μg/kg、2,000μg/kg、2,500μg/kg、3,000μg/kg、3,500μg/kg、4,000μg/kg、5,000μg/kg、6,000μg/kg、7,000μg/kg、8,000μg/kg、9,000μg/kg、10,000μg/kg、自0.1至5mg/kg或自0.5至1mg/kg。在其他實例中,劑量可包括1mg/kg、5mg/kg、10mg/kg、15mg/kg、20mg/kg、25mg/kg、30mg/kg、35mg/kg、40mg/kg、45mg/kg或50mg/kg。
當使用混合劑時,常見投與媒劑可含有肽/蛋白質與其他藥物或藥劑之組合兩者。該混合劑之個別組分可各以治療有效量投與或其等組合投與可產生治療有效量。
在特定實施例中,可以較低濃度開始劑量並不斷增加直至達成所需效果。在個體之反應在此種劑量下不足之事件中,可採用高至個體耐受性所允許之程度之甚至更高劑量(或藉由更局部化之不同遞送途徑遞送有效更高劑量)。預期經(例如)24小時連續施用或每日多劑量可達成適當之肽/蛋白質之組織特異性水準。
可藉由在治療方案之過程期間投與單一或多劑量(例如,每日、每日兩次、每日三次、每日四次、每日五次、每日六次、每日七次、每日八次、每日九次、每日十次、每兩日一次、每三日一次、每四日一次、每五日一次、每六日一次、每週、每兩週一次、每三週一次、 每月、每兩月一次、每三月一次、每四月一次、每五月一次、每六月一次、每七月一次、每八月一次、每九月一次、每十月一次、每十一月一次或每年)達成治療有效量。
該局部醫藥組合物可結合一或多種減輕病症症狀之全身性或局部產品(諸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或皮質類固醇)來投與。
本發明亦提供篩選患有皮膚或黏膜發炎之個體以評定本文揭示之方法及局部組合物於經篩選之個體內之潛在治療利益之方法。在一項實施例中,使用偵測通道之表面表現之抗體評定Kv1.3通道於個體之T細胞群體中之表現程度。實施此等方法之抗鉀通道Kv1.3(細胞外)抗體可購買自Alomone(以色列);抗體亦可購買自LifeSpan Biosciences,Inc.(Seattle,WA,USA)。Kv1.3通道水準可指示可用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有效治療之發炎性病症。
為識別將受益自本文揭示之方法及局部組合物之個體,比較該個體之Kv1.3通道水準與獲得自資料集之參考水準。獲得自資料集之參考水準可源自該相同個體中之先前量測或可源自群體。
「群體」係具有相似指定特性之個體之任何分組。該分組可根據(例如)臨床參數、臨床評定、治療方案、疾病狀態(健康或具有本文揭示之發炎性病症)、發炎之嚴重性等。
如本文使用之「資料集」係由在所需條件下評估樣本(或樣本群體)產生之一組數值。該資料集之值可(例如)藉由自樣本實驗性獲取量測值並自此等量測值構建資料集而獲得。如一般技術者瞭解,參考水準可基於(例如)任何此項技術中有用且已知之數學或統計學公式,其可用於自個別資料點之集合達成有意義之聚集參考水準;例如,平均值、中值、平均值之中值等。或者,參考水準或建立參考水準之資料集可獲得自服務供應者(諸如實驗室)或可獲得自資料庫或儲存該資料集之伺服器。
在特定實施例中,個體可基於與來自先前受益自本文揭示之治療之群體之參考水準無統計學顯著差異之Kv1.3通道水準被選定為將受益自本文揭示之治療者。在額外之實施例中,個體可基於與來自先前受益自具有本文揭示之發炎性病症群體之參考水準無顯著差異之Kv1.3通道水準被選定為將受益自本文揭示之治療者。在其他特定實施例中,個體可基於統計學顯著高於來自健康群體之參考水準之Kv1.3通道水準被選定為將受益自本文揭示之治療者。
若差異位於將預期單獨基於概率發生之水準內,則Kv1.3通道水準無顯著差異。相比之下,統計學顯著差異或增加係大於將預期單獨基於概率發生之水準之差異或增加。可藉由此項技術中熟知之各種方法中之任何一者測定統計學意義或其缺乏。統計學意義之常用量測值之實例係p值。該p值表示獲得相當於特定資料點之給定結果之概率,其中該資料點係單獨隨機概率之結果。在小於或等於0.05之p值下通常認為結果顯著(非隨機概率)。
本文描述之篩選方法可用以引導個體之治療。例如,若該個體之Kv1.3通道水準將該個體識別為將受益自本文揭示之方法及局部組合物者,則可對該個體開具或給定治療有效量之本文揭示之局部醫藥組合物。該等篩選方法之結果亦可用以(例如)提供臨床決定支援(諸如判定是否推遲干預或治療);向處於危險中之病患建議預防性檢查;建議增加隨訪頻率;建議增加測試及/或建議干預。該等方法之結果亦可用於治療性選擇;判定對治療、調整、劑量水準及治療施用之反應;監測進行中之治療效果及指示治療方案中之變化。
製法
可使用重組DNA技術製造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亦可使用(例如)梅裏菲爾德(Merrifield)固相合成製造肽/蛋白質,然而亦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其他等效化學合成法。固相合成法自肽/蛋白質之C端 開始藉由將受保護之α-胺基酸偶合至合適之樹脂來進行。此種初始材料可藉由將α-胺基受保護之胺基酸以酯鍵連接至氯甲基化樹脂或羥甲基樹脂或以醯胺鍵結合至二苯甲胺(BHA)樹脂或對甲基二苯甲胺(MBHA)樹脂來製造。羥甲基樹脂之製法由Bodansky等人,Chem.Ind.(London)38,1597(1966)描述。氯甲基化樹脂可購買自(例如)Bio Rad Laboratories(Richmond,Calif.)及購買自Lab.Systems,Inc。此種樹脂之製法由Stewart & Young,Solid phase peptide synthesis.W.H.Freeman,Kent,England(1969)描述。BHA及MBHA樹脂載體可購買獲得且通常在正待合成之所需肽/蛋白質在C端具有未經取代之醯胺時使用。因此,固體樹脂載體可為彼等此項技術中已知者中之任何一者,諸如具有式-O-CH2-樹脂載體者、-NH BHA樹脂載體者或-NH-MBHA樹脂載體者。當需要未經取代之醯胺時,使用BHA或MBHA樹脂可因為直接裂解產生醯胺而有利。在需要N-甲基醯胺之情況下,其可產生自N-甲基BHA樹脂。當需要其他未經取代之醯胺時,可使用美國專利案第4,569,967號之教義,或當在C端仍需要其他基團而非游離酸時,可較佳使用如Houben & Weyl,Methoden der organischen Chemie,Georg Theime,Stuttgart(1974)中描述之經典方法合成肽/蛋白質。
當欲合成於C端具有游離酸之肽/蛋白質時,由Boc或Fmoc保護且由側鏈保護基保護之C端胺基酸(若適當)可根據列於Horiki等人,Chem.Lett.,165-168,(1978)中之程序使用溶於二甲基甲醯胺(DMF)中之氟化鉀(KF)在約60℃攪拌下歷時24小時首先偶合至氯甲基化樹脂。在受BOC保護之胺基酸偶合至樹脂載體後,可移除該α-胺基保護基,如藉由使用溶於二氯甲烷CH2Cl2中之三氟乙酸(TFA)或單獨使用TFA。可在0℃至室溫之溫度下進行去保護。可如Schroeder & Lubke,The Peptides,Academic Press:New York(1965)中描述般使用其他標準裂解試劑(諸如溶於二噁烷中之HCl)及用於移除特異性α-胺基保護基 之條件。
移除α-胺基保護基後,剩餘α-胺基-及側鏈受保護之胺基酸可以所需順序逐步偶合以獲得中間化合物或作為在合成法中分別添加各胺基酸之替代,其中一些可在添加至固相反應器中前彼此偶合。適當之偶合試劑之選擇在此項技術之範圍內。例示性偶合試劑包括在1-羥基苯并三唑(HoBt)或1-羥基-7-氮雜苯并三唑(HoAt))之存在下之N,N'-二環己基碳二亞胺(DCC)、二異丙基碳二亞胺(DIC)、六氟磷酸O-(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鎓(HBTU)、六氟磷酸O-(7-氮雜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鎓(HATU)、四氟硼酸O-(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鎓(TBTU)。
此項技術中熟知肽(包括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之固相合成法中所用之活化試劑。合適之活化試劑之實例包括碳二亞胺,諸如N,N'-二異丙基碳二亞胺(DIC)及N-乙基-N'-(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亞胺(EDAC)。其他活化試劑及其等於肽偶合中之用途藉由Schroeder & Lubke,The Peptides,Academic Press:New York(1965)及Kapoor,J.Pharm.Sci.,59(1),1-27(1970)描述。
各受保護之胺基酸或胺基酸序列可以兩倍或更過量之量引入固相反應器中,且該偶合可於DMF:CH2Cl2(1:1)之介質中或單獨於DMF或CH2Cl2中進行。在其中發生中間物偶合之情況下,可在下一胺基酸偶合前於移除α-胺基保護基前重複該偶合過程。若手動進行,則可藉由(例如)如由Kaiser等人,Anal.Biochem.第34(2)卷,595-8(1970)描述之茚三酮反應監測合成之各階段下之偶合反應之成功。
可如(例如)在使用諸如記錄於Rivier等人,Biopolymers,17(8),1927-1938(1978)中之程式之Beckman 990自動合成器上或在Applied Biosystens 433A肽合成器上自動進行偶合反應。
在已完成所需胺基酸序列後,可藉由用諸如液體氟化氫或TFA (若使用Fmoc化學過程)之試劑處理自樹脂載體移除中間肽,該試劑不僅自該樹脂中裂解肽且亦裂解所有剩餘之側鏈保護基且亦裂解N端之α-胺基保護基(若先前未移除)以獲得游離酸形式之肽。若Met存在於序列中,則可使用TFA/乙二硫醇首先移除該Boc保護基,接著用HF自樹脂裂解肽以消除潛在S-烷基化。當使用氟化氫或TFA進行裂解時,反應容器中可包括一或多種清除劑(諸如苯甲醚、甲酚、二甲基硫醚及甲基乙基硫醚)。
與環化肽/蛋白質同時環化一部分類肽樹脂相對,可影響線性肽/蛋白質之環化以在Cys殘基之間建立鍵。為實現此種二硫環化鍵,受充分保護之肽/蛋白質可藉由氨解(如此項技術中熟知)自羥基甲基化樹脂或氯甲基化樹脂載體裂解以產生受充分保護之醯胺中間物,該醯胺中間物之後經適當之環化及去保護。或者,可在0℃下用氫氟酸(HF)或TFA進行去保護及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自上述樹脂或二苯甲胺(BHA)樹脂或甲基二苯甲胺(MBHA)之裂解,接著如上述進行氧化作用。
本文揭示之肽/蛋白質亦可藉由使用Advanced Chemtech 357自動肽合成器依序添加於C端開始偶合至MBHA Rink樹脂(通常100mg樹脂)之胺基酸加以合成。偶合係使用溶於N-甲基吡咯啶酮(NMP)中之1,3-二異丙基碳二亞胺或藉由六氟磷酸2-(1H-苯并三唑-1-基)-1,1,3,3-四甲基脲鎓(HBTU)及二乙基異丙基乙胺(DIEA)進行。該Fmoc保護基可藉由用哌啶於二甲基甲醯胺(DMF)中之20%溶液處理加以移除。隨後用DMF(兩次)清洗樹脂,接著用甲醇及NMP清洗。
例示性實施例
1.一種治療有需要之個體中之皮膚或黏膜發炎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局部醫藥組合物,該局部醫藥組合物包含與SEQ ID NO:1-260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80%序列一致性之肽。
2.如實施例1之方法,其中該肽與SEQ ID NO:1-260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85%序列一致性。
3.如實施例1或2之方法,其中該肽與SEQ ID NO:1-260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90%序列一致性。
4.如實施例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肽與SEQ ID NO:1-260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95%序列一致性。
5.如實施例1至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肽與SEQ ID NO:1-260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96%序列一致性。
6.如實施例1至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肽與SEQ ID NO:1-260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97%序列一致性。
7.如實施例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肽與SEQ ID NO:1-260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98%序列一致性。
8.如實施例1至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肽與SEQ ID NO:1-260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99%序列一致性。
9.如實施例1之方法,其中該肽係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80%序列一致性之肽。
10.如實施例9之方法,其中該肽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85%序列一致性。
11.如實施例9或10之方法,其中該肽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90%序列一致性。
12.如實施例9至1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肽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95%序列一致性。
13.如實施例9至1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肽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96%序列一致性。
14.如實施例9至1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肽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97%序列一致性。
15.如實施例9至1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肽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98%序列一致性。
16.如實施例9至1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肽與SEQ ID NO:225-256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99%序列一致性。
17.如實施例1之方法,其中該肽係基於ShK之肽,其與SEQ ID NO:1-224及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80%序列一致性。
18.如實施例17之方法,其中該基於ShK之肽與SEQ ID NO:1-224及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85%序列一致性。
19.如實施例17或18之方法,其中該基於ShK之肽與SEQ ID NO:1-224及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90%序列一致性。
20.如實施例17至1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基於ShK之肽與SEQ ID NO:1-224及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95%序列一致性。
21.如實施例17至2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基於ShK之肽與SEQ ID NO:1-224及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96%序列一致性。
22.如實施例17至2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基於ShK之肽與SEQ ID NO:1-224及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97%序列一致性。
23.如實施例17至2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基於ShK之肽與SEQ ID NO:1-224及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98%序列一致性。
24.如實施例17至2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基於ShK之肽與SEQ ID NO:1-224及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99%序列一 致性。
25.如實施例1及17至2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基於ShK之肽與SEQ ID NO:1具有至少95%序列一致性。
26.如實施例1及17至2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基於ShK之肽與SEQ ID NO:2具有至少95%序列一致性。
27.如實施例1及17至2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基於ShK之肽與SEQ ID NO:208、SEQ ID NO:209、SEQ ID NO:210、SEQ ID NO:217及/或SEQ ID NO:218具有至少95%序列一致性。
28.如實施例1、17至20及2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基於ShK之肽與SEQ ID NO:208、SEQ ID NO:209、SEQ ID NO:210、SEQ ID NO:217及/或SEQ ID NO:218具有至少96%序列一致性。
29.如實施例1、17至20、27及2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基於ShK之肽與SEQ ID NO:208、SEQ ID NO:209、SEQ ID NO:210、SEQ ID NO:217及/或SEQ ID NO:218具有至少97%序列一致性。
30.如實施例1、17至20及27至2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基於ShK之肽與SEQ ID NO:208、SEQ ID NO:209、SEQ ID NO:210、SEQ ID NO:217及/或SEQ ID NO:218具有至少98%序列一致性。
31.如實施例1、17至20及27至3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基於ShK之肽與SEQ ID NO:208、SEQ ID NO:209、SEQ ID NO:210、SEQ ID NO:217及/或SEQ ID NO:218具有至少99%序列一致性。
32.如實施例1至3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肽係天然性或合成性。
33.如實施例1至3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肽係連接至具有陰離子電荷之有機或無機化學實體。
34.如實施例1至3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肽之C端係酸或醯胺。
35.如實施例1至3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局部醫藥組合物係向皮膚或黏膜投與。
36.如實施例1至3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局部醫藥組合物係每日六次、每日五次、每日四次、每日三次、每日兩次、每日一次、每週一次、每月一次、每兩月一次、每三月一次或每六月一次投與。
37.如實施例1至3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皮膚或黏膜發炎性病症係以下各物或由以下各物所引起:皮膚狼瘡、皮肌炎、硬皮症、牛皮癬、異位性皮膚炎、血管炎、白塞氏症候群、亨偌-絲奇恩賴紫斑、過敏性反應、川崎病、顯微多血管炎、結節性多動脈炎、白斑病、斑禿、自體免疫黃體激素皮膚炎、亨偌-絲奇恩賴紫斑、布勞症候群、大疱性類天疱瘡、徹奇-斯全司症候群、疤痕性類天疱瘡、接觸性皮膚炎、克羅恩氏病、發炎性腸疾、疱疹性皮膚炎、瀰漫性皮膚全身性硬化症、盤狀紅斑性狼瘡、濕疹、嗜伊紅性白血球性筋膜炎、後天性水疱性表皮鬆解症、結節性紅斑、扁平苔癬、紅斑性狼瘡、馬吉德症候群、硬斑病、穆夏-哈柏曼病、柏羅氏症候群、POEMS症候群、牛皮癬、壞疽性膿皮症、復發性多軟骨炎、反應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症、修格連氏症候群、全身性紅斑性狼瘡、血管炎及韋格納氏肉芽腫病、顯微多血管炎、結節性多動脈炎、高安氏動脈炎、風濕性關節炎、復發性多軟骨炎或僵直性脊椎炎。
38.如實施例1至3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係人類成人、兒童或青少年。
39.如實施例1至3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局部醫藥組合物包含皮膚基質。
40.如實施例39之方法,其中該皮膚基質係水、乙醇、2-丙醇、甘油、丙二醇、山梨醇、聚乙二醇、二甲亞碸、丙酮、礦脂、硬石蠟、軟石蠟及液體石蠟、三酸甘油酯、蠟、液體蠟酯、部分甘油酯、 矽油、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兩性離子表面活性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膨潤土、卡波姆、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乙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4-羥苯甲酸烷基酯、山梨酸、苄醇、苯乙醇、丁基羥基苯甲醚、丁基化羥基甲苯、生育酚、生育酚乙酸酯及棕櫚酸抗壞血酸酯丙二醇、黃蠟、液體蠟酯、肉豆蔻酸異丙酯、棕櫚酸乙基己酯、聚二甲基矽氧烷、苯基甲基聚矽氧烷及/或環聚甲基矽氧烷。
41.如實施例1至40之方法,其中該局部醫藥組合物包含乳化劑。
42.如實施例41之方法,其中該乳化劑係硬脂酸鈉、硬脂酸鋁、十二烷基硫酸鈉、鯨蠟基硬脂基硫酸鈉、月桂醚硫酸鈉、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鈉、鯨蠟基三甲基溴化銨、溴化苄二甲烴銨、氯化鯨蠟基吡啶鎓、磷酯醯膽鹼、單水合甜菜鹼及Dehyton K®、PEG-30硬脂酸酯、單硬脂酸甘油酯、單油酸甘油酯、單異硬脂酸甘油酯、部分甘油酯中鏈、Tween®、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20)山梨糖醇酐單硬脂酸酯、山梨糖醇酐單月桂酸酯、山梨糖醇酐單油酸酯、山梨糖醇酐單棕櫚酸酯、山梨糖醇酐三硬脂酸酯、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酯、蔗糖單硬脂酸酯、蔗糖椰油酸酯、鯨蠟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鯨蠟硬脂醚、聚乙二醇油醚、月桂聚乙二醇400、膽固醇、羊毛脂、乙醯基化羊毛脂、水化羊毛脂、羊毛脂醇、聚乙二醇1000單油酸甘油酯、聚乙二醇1000單硬脂酸甘油酯、聚乙二醇300甘油參-羥基硬脂酸酯、聚乙二醇5甘油硬脂酸酯、聚乙二醇甘油羥基硬脂酸酯及/或三甘油二異硬脂酸酯。
43.如實施例1至42之方法,其中該局部醫藥組合物包含膠凝劑。
44.如實施例43之方法,其中該膠凝劑係合成聚丙烯酸(卡波姆)、半合成纖維素衍生物、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乙基纖維素、黃原膠、無機膨潤土及/或羥丙基甲基纖維素。
45.如實施例1至44之方法,其中該局部醫藥組合物包含防腐劑。
46.如實施例45之方法,其中該防腐劑係4-羥苯甲酸甲基烷基酯、4-羥苯甲酸乙基烷基酯、4-羥苯甲酸丙基烷基酯、4-羥苯甲酸丁基烷基酯、對羥苯甲酸酯、山梨酸、苯甲酸、苄醇、苯氧乙醇及/或苯乙醇。
47.如實施例1至46之方法,其中該局部醫藥組合物包含抗氧化劑。
48.如實施例47之方法,其中該抗氧化劑係α-生育酚、五倍子酸乙酯、五倍子酸丙酯、五倍子酸辛酯、五倍子酸月桂酯、五倍子酸癸酯、丁基羥基苯甲醚、丁基化羥基甲苯、抗壞血酸鉀、抗壞血酸鈉、抗壞血酸鈣、肉豆蔻酸抗壞血酸酯、棕櫚酸抗壞血酸酯、硬脂酸抗壞血酸酯、乙二胺四乙酸、亞硫酸氫鈉、偏亞硫酸氫鈉及/或硫脲。
49.如實施例1至4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局部醫藥組合物包含滲透增強劑。
50.如實施例49之方法,其中該滲透增強劑係亞碸、氮酮、吡咯啶酮、醇或烷醇、乙二醇、表面活性劑及/或萜烯。
51.如實施例50之方法,其中該亞碸係二甲亞碸;該氮酮係月桂氮卓酮(laurocapram);該吡咯啶酮係2-吡咯啶酮;該醇係乙醇、2-丙醇、山梨醇、苄醇或苯乙醇;該乙二醇係丙二醇、聚乙二醇或棕櫚酸抗壞血酸酯丙二醇;表面活性劑係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兩性離子表面活性劑或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及該萜烯係1,8-桉樹酚、薄荷酮、(+)-檸檬烯或橙花三級醇。
52.如實施例1至4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局部醫藥組合物包含滲透增強劑、緩衝劑、張力調節劑及表面活性劑。
53.如實施例1至4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局部醫藥組合物包含至少5%、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 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少55%或至少60%之二甲亞碸;10mM磷酸鈉;0.8% w/v NaCl;及0.01、0.05、0.1、0.2、0.4、0.6、0.8、1、2、3或4w/v%之聚山梨醇酯20,其中該組合物具有5.0、5.5、6.0、6.5、7、7.5或8之pH。
54.如實施例1至5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局部醫藥組合物包括0.05w/v%之聚山梨醇酯20,且其中該組合物具有6.0之pH。
55.如實施例1至5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局部醫藥組合物包括10mM磷酸鈉;0.8% w/v NaCl;及0.01、0.05、0.1、0.2、0.4、0.6、0.8、1、2、3或4w/v%之聚山梨醇酯80,其中該組合物具有5.0、5.5、6.0、6.5、7、7.5或8之pH。
56.如實施例1至51或5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括0.05w/v%之聚山梨醇酯80,且其中該組合物具有6.0之pH。
57.如實施例1至5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治療有效量之與SEQ ID NO:1-260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80%序列一致性之肽減少皮膚或黏膜之發炎,包括紅斑、硬結、起鱗屑、發癢、疱腫、潰瘍、乾燥、出血、脫皮及/或壞死。
58.一種評估個體以預測用實施例1至56中任一項之方法治療之結果之方法,其包括:分析來自該個體之生物樣本之T細胞之Kv1.3通道表現程度;其中相對於健康對照或參考群體,Kv1.3通道表現程度增加時表示病患可接受與SEQ ID NO:1-224及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80%序列一致性之肽之治療。
59.一種篩選可受益自用實施例1至56中任一項之方法之治療之個體之方法,其包括:量測來自該個體之生物樣本之T細胞及/或巨噬細胞之Kv1.3通道表現程度;比較該個體之Kv1.3通道表現程度與健康對照或參考群體之Kv1.3通道表現程度;且若該個體內之Kv1.3通道表現程度相較於健康對照或參考群體有所增加,則判定該個體將受益自用 實施例1至54中任一項之方法之治療。
60.一種選擇用於臨床試驗之個體之方法,其包括:量測來自該個體之生物樣本之T細胞及/或巨噬細胞之Kv1.3通道表現程度;比較該個體之Kv1.3通道表現程度與健康對照或參考群體之Kv1.3通道表現程度;且若該個體相較於健康對照或參考群體具有增加之Kv1.3通道表現程度,則選擇該個體進行臨床試驗,或若該個體相較於健康對照或參考群體具有減小或未變化之Kv1.3通道表現程度,則將該個體排除於臨床試驗外。
61.一種用於針對個體內之皮膚病學病症篩選潛在治療之方法,其包括:量測來自該個體之生物樣本之T細胞及/或巨噬細胞之Kv1.3通道表現程度;比較該個體之Kv1.3通道表現程度與健康對照或參考群體之Kv1.3通道表現程度;且若該個體相較於健康對照或參考群體具有增加之Kv1.3通道表現程度,則識別實施例1至54中任一項之方法作為用於該個體之治療。
62.如實施例59至6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Kv1.3通道表現程度係使用檢定量測。
63.如實施例58之方法,其中該Kv1.3通道表現程度係使用檢定分析。
64.如實施例實施例58至6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在基於毒素之醫療性肽之存在下用促發炎性免疫刺激劑或T細胞活化試劑攻毒該等T細胞。
65.如實施例64之方法,其中該肽係基於ShK之肽。
66.如實施例65之方法,其中該肽與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208、SEQ ID NO:209、SEQ ID NO:210、SEQ ID NO:217及/或SEQ ID NO:218具有至少95%序列一致性。
67.如實施例58至6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量測促發炎 性細胞介素產生。
68.如實施例67之方法,其中經量測之細胞介素係干擾素(IFN)-γ、介白素(IL)-1a、IL-1b、IL-2、IL-4、IL-6、IL-7、IL-8、IL-10、IL-15、IL-17A、IL-17F、IL-17A/F、IL-21、IL-22、IL-23、顆粒球巨噬細胞群落刺激因子(GM-CSF)、腫瘤壞死因子(TNF)-α、金屬蛋白酶(MMP)3及/或MMP9。
69.如實施例58至6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在存在或缺乏基於毒素之醫療性肽之情況下用抗原攻毒該等T細胞。
70.如實施例69之方法,其中該肽係基於ShK之肽。
71.如實施例70之方法,其中該肽與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208、SEQ ID NO:209、SEQ ID NO:210、SEQ ID NO:217及/或SEQ ID NO:218具有至少95%序列一致性。
72.如實施例71之方法,其中該肽具有式SEQ ID NO:217。
73.如實施例68之方法,其中該肽具有式SEQ ID NO:210。
74.如實施例1至73中任一項之例示性實施例,其中該皮膚病學病症係發炎性皮膚病學病症。
75.一種用於局部治療有需要之個體中之皮膚或黏膜發炎之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治療有效量之至少一種具有與SEQ ID NO:1-224及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至少95%胺基酸序列一致性之肽及皮膚基質及/或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
76.一種用於局部治療有需要之個體中之皮膚或黏膜發炎之組合物,其包含治療有效量之醫藥組合物,該醫藥組合物包含具有與SEQ ID NO:208-224及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至少95%之胺基酸序列一致性之肽及皮膚基質及/或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
77.如實施例75及76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肽與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208、SEQ ID NO:209、SEQ ID NO:210、SEQ ID NO:217及SEQ ID NO:218中之至少一者具有至少95%一致性。
78.一種用於局部治療有需要之個體之皮膚或黏膜發炎性病症之發炎之組合物,其包含治療有效量之醫藥組合物,該醫藥組合物包含具有與SEQ ID NO:1至224或257-260中之任何一者至少95%之胺基酸序列一致性之肽,其中該皮膚或黏膜之發炎係以下各物或由以下各物所引起:皮膚紅斑性狼瘡、皮肌炎、硬皮症、牛皮癬、異位性皮膚炎、血管炎、白塞氏症候群、亨偌-絲奇恩賴紫斑、過敏性反應、川崎病、顯微多血管炎、結節性多動脈炎、白斑病、斑禿、自體免疫黃體激素皮膚炎、亨偌-絲奇恩賴紫斑、布勞症候群、大疱性類天疱瘡、徹奇-斯全司症候群、疤痕性類天疱瘡、接觸性皮膚炎、克羅恩氏病、發炎性腸疾、疱疹性皮膚炎、瀰漫性皮膚全身性硬化症、盤狀紅斑性狼瘡、濕疹、嗜伊紅性白血球性筋膜炎、後天性水疱性表皮鬆解症、結節性紅斑、扁平苔癬、紅斑性狼瘡、馬吉德症候群、硬斑病、穆夏-哈柏曼病、柏羅氏症候群、POEMS症候群、牛皮癬、壞疽性膿皮症、復發性多軟骨炎、反應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症、全身性紅斑性狼瘡、血管炎及韋格納氏肉芽腫病、高安氏動脈炎、或僵直性脊椎炎。
79.如實施例75至78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皮膚基質包含滲透增強劑、親水性乳化劑、親水性膠凝劑、疏水性乳化劑、疏水性膠凝劑、防腐劑及/或抗氧化劑。
80.如實施例79之組合物,其中該皮膚基質進一步包含水、乙醇、2-丙醇、甘油、丙二醇、山梨醇、聚乙二醇、二甲亞碸、丙酮、礦脂、硬石蠟、軟石蠟及液體石蠟、三酸甘油酯、蠟、液體蠟酯、部分甘油酯、矽油、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兩性離子表面活性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膨潤土、卡波姆、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乙基纖維素、羥 丙基纖維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4-羥苯甲酸烷基酯、山梨酸、苄醇、苯乙醇、丁基羥基苯甲醚、丁基化羥基甲苯、生育酚、生育酚乙酸酯、棕櫚酸抗壞血酸酯及/或上述各物中之任何一者或多者之組合。
81.如實施例80之組合物,其中該疏水性基質係黃蠟、液體蠟酯或含有聚有機矽氧烷作為官能基之聚矽氧油。
82.如實施例79之組合物,其中該乳化劑係非離子、陰離子、陽離子及/或兩性離子。
83.如實施例82之組合物,其中該陰離子乳化劑係硬脂酸鈉、硬脂酸鋁、十二烷基硫酸鈉、鯨蠟基硬脂基硫酸鈉、月桂醚硫酸鈉及/或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鈉。
84.如實施例82之組合物,其中該陽離子乳化劑係鯨蠟基三甲基溴化銨、溴化苄二甲烴銨及/或氯化鯨蠟基吡啶鎓。
85.如實施例82之組合物,其中該兩性離子乳化劑係磷酯醯膽鹼、單水合甜菜鹼或Dehyton K®。
86.如實施例82之組合物,其中該非離子乳化劑係PEG-30硬脂酸酯、單硬脂酸甘油酯、單油酸甘油酯、單異硬脂酸甘油酯、部分甘油酯中鏈、Tween®、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20)山梨糖醇酐單硬脂酸酯、山梨糖醇酐單月桂酸酯、山梨糖醇酐單油酸酯、山梨糖醇酐單棕櫚酸酯、山梨糖醇酐三硬脂酸酯、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酯、蔗糖單硬脂酸酯、蔗糖椰油酸酯、鯨蠟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鯨蠟硬脂醚、聚乙二醇油醚、月桂聚乙二醇400、膽固醇、羊毛脂、乙醯基化羊毛脂、水化羊毛脂、羊毛脂醇、聚乙二醇1000單油酸甘油酯、聚乙二醇1000單硬脂酸甘油酯、聚乙二醇300甘油參-羥基硬脂酸酯、聚乙二醇5甘油硬脂酸酯、聚乙二醇甘油羥基硬脂酸酯、三甘油二異硬脂酸酯。
87.如實施例79之組合物,其中該膠凝劑係合成聚丙烯酸(卡波姆)、半合成纖維素、黃原膠、無機膨潤土及/或羥丙基甲基纖維素。
88.如實施例79之組合物,其中該防腐劑係4-羥苯甲酸烷基酯、山梨酸、苯甲酸、苄醇、苯氧乙醇、苯乙醇、高濃度乙醇、高濃度2-丙醇及/或高濃度丙二醇。
89.如實施例79之組合物,其中該抗氧化劑係α-生育酚、五倍子酸乙酯、五倍子酸丙酯、五倍子酸辛酯、五倍子酸月桂酯、五倍子酸癸酯、丁基羥基苯甲醚、丁基化烴基甲苯及/或抗壞血酸酯。
90.如實施例75至78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滲透增強劑、緩衝劑、張力調節劑及表面活性劑。
91.如實施例90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至少5%、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少55%或至少60%之二甲亞碸;10mM磷酸鈉;0.8% w/v NaCl;及0.01、0.05、0.1、0.2、0.4、0.6、0.8、1、2、3或4w/v%之聚山梨醇酯20,其中該組合物具有5.0、5.5、6.0、6.5、7、7.5或8之pH。
92.如實施例91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0.05w/v%之聚山梨醇酯20,且其中該組合物具有6.0之pH。
93.如技術方案90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至少5%、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少55%或至少60%之二甲亞碸;10mM磷酸鈉;0.8% w/v NaCl;及0.01、0.05、0.1、0.2、0.4、0.6、0.8、1、2、3或4w/v%之聚山梨醇酯80,其中該組合物具有5.0、5.5、6.0、6.5、7、7.5或8之pH。
94.如實施例93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0.05w/v%之聚山梨醇酯80,且其中該組合物具有6.0之pH。
95.如技術方案75至94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治療有效量之與SEQ ID NO:1-260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80%序列一致性之肽之局部施用減少皮膚或黏膜之發炎,包括紅斑、硬結、起鱗屑、發癢、疱腫、潰瘍、乾燥、出血、脫皮及/或壞死。
實例
以下實例描述本文揭示之方法之最佳化。包括此等實例以證實本發明之特定實施例。一般技術者鑒於本發明應知曉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圍之情況下對本文揭示之特定實施例作出許多變化且仍獲得相似或類似之結果。
實例1:局部投與之Kv1.3通道阻斷肽對大鼠中延遲型過敏反應之效應。
此實例描述對本發明之肽(諸如ShK-186(SEQ ID NO:217)或ShK-198(SEQ ID NO:210))之局部投與後之延遲型過敏反應之評估。
模型描述:該延遲型過敏(DTH)模型已在與牛皮癬及異位性皮膚炎相關聯之藥物發現篩選中使用多年。此模型簡單、可重複且對有效抗發炎性治療劑之評估特別有用。其進行方式為:用半抗原(在此情況下噁唑酮)對大鼠腹部進行敏化,且一週後,以相同敏化藥劑攻毒耳朵之耳廓。此攻毒引起急性及穩健DTH反應,其可根據耳厚度及組織病理學測得。
材料:自Charles River Labs(存貨#004)購得9週齡雌性路易士(Lewis)大鼠。半抗原噁唑酮(4-乙氧基亞甲基-2-苯基-噁唑啉-5-酮)及橄欖油購買自Sigma;丙酮購買自EMD Millipore;DMSO(二甲亞碸)購買自Calbiochem;ShK-186肽由CS Bio/Integrity Bio合成;ShK-198肽由Peptides International合成;內部調配媒劑(命名為P6N,10nM磷酸鈉、0.8%氯化鈉、0.05%聚山梨醇酯20、注射用水,pH 6)。所有P6N賦形劑購買自Sigma。
局部溶液:為製造5%、1%或0.2% ShK局部溶液,在施用前一小時,將150、30或6毫克(基於許多肽含量)之ShK肽添加至2.7毫升P6N及0.3毫升DMSO之媒劑調配物中以使最終肽濃度分別係50mg/mL(5% w/v)、10mg/mL(1% w/v)或2mg/mL(0.2% w/v)。然後徹底混合該等溶液。陰性對照局部溶液係藉由將0.3毫升DMSO添加至2.7毫升P6N媒劑中以製造10% DMSO最終濃度加以製造。然後藉由渦流混合此溶液。該媒劑在進行所有稀釋後之最終組成係9mM磷酸鈉、0.72% NaCl、0.045%聚山梨醇酯20及10% DMSO。所有局部溶液一經製得即儲存於4℃下直至施用。該等溶液用於整個局部施用方案(48小時)中。
噁唑酮施用:使用異氟烷蒸發器(3%,1L/min O2)輕輕麻醉所有動物且將其等腹部剃毛以曝露約5cm2之皮膚。就實驗性敏化而言,將100微升新鮮製得之1%噁唑酮溶液(噁唑酮溶解於4:1丙酮:橄欖油之溶液中製得)施用於經剃毛之部位。為獲得延遲型過敏反應;首次敏化施用後六日,將25微升新鮮製得之0.2%噁唑酮攻毒溶液(溶於4:1丙酮:橄欖油中)施用至各動物之右耳廓之外部。將單獨4:1丙酮/橄欖油之空白溶液以相同方式施用至各動物之左耳廓。在攻毒前,使用工程師之針盤卡尺(SPI,模型24-360-0)量測基線耳厚度。
肽處理:在施用時,使用微升吸量管(Rainin Pipetman,P-20)將10微升10mg/mL局部溶液(100μg肽)擴散移動至右耳廓內部。將另一10微升10mg/mL(100μg肽)施用至右耳廓之外部。每劑量中經施用以治療動物之ShK肽之總量係200μg。在陰性對照組中,將陰性對照局部溶液以相同方式施用至右耳廓。
臨床評分:使用異氟烷輕輕麻醉動物且經放置以在側向平面上將耳廓可視化。自各耳之相同相對區域處測得基線、24小時及48小時量測值。使用針盤卡尺,容許將推桿(plunger)輕輕置於耳廓之大致治 療區域上。記錄各耳各時間點之五個量測值。
組織學:自該動物之右耳廓獲得8mm穿孔活檢,半切並固定於10%中性緩衝福馬林中。所有樣本由HistoTox Inc.(Boulder,CO)處理。耳朵切片經石蠟包埋並使用抗CD8抗體及蘇木精-伊紅(H&E)染色。切片隨後在Bolder Biopath Inc.(Boulder,CO)由獨立病理學家針對耳寬、真皮/表皮發炎及CD8+細胞計數作出評分。
一般程序:將雌性路易士大鼠裝籠於各8只動物之3個治療組中。在施用敏化半抗原前一日,將所有動物預剃毛以曝露5cm2皮膚以便於無任何來自該程序之刺激干預敏化。次日(第0日),用1%噁唑酮溶液使該等動物敏化。攻毒前一日,輕輕麻醉該等動物並記錄基線耳朵量測值。在研究第6日,在攻毒前3小時及1小時,用ShK肽或單獨媒劑處理該等動物之右耳。施用後,用0.2%噁唑酮溶液攻毒該等動物之右耳並對左耳投與丙酮/橄欖油以控制與攻毒媒劑相關聯之任何腫脹。攻毒後1小時及3小時,基於組配置再次進行施用ShK或媒劑。在第7日,在早晨向該等動物投藥2次及然後針對24小時(攻毒後)時間點輕輕麻醉該等動物。記錄24小時量測值,且基於該等動物之各自治療組向其等投藥兩次(間隔2小時)。在研究之最後一日(第8日),在48小時攻毒後時間點前在早晨向該等動物投藥兩次。記錄量測值及然後經由放血犧牲該等動物並獲得組織。
使用上述例示性方法,如顯示於下列資料中獲得結果。經1% ShK-186或單獨媒劑(9mM磷酸鈉、0.72% NaCl、0.045%聚山梨醇酯20、10% DMSO)處理之2組不同延遲型過敏(DTH)反應研究(圖1A、圖1B)動物在攻毒後24小時之平均臨床評分。向動物局部投與6個劑量。*(P<0.05;t檢定)
圖2顯示經ShK-186之5%、1%或0.2%溶液或單獨媒劑(9mM磷酸鈉、0.72% NaCl、0.045%聚山梨醇酯20、10% DMSO)處理之DTH過 敏反應研究動物在攻毒後24小時之平均臨床評分。向動物局部投與6個劑量。*(P<0.05;ANOVA)
圖3A顯示經ShK-186之5%或1%溶液或單獨媒劑(9mM磷酸鈉、0.72% NaCl、0.045%聚山梨醇酯20、10% DMSO)處理之DTH過敏反應研究動物在攻毒後48小時之平均臨床評分。向動物局部投與10個劑量。*(P<0.05;ANOVA)。圖3B顯示經ShK-186之1%溶液或單獨媒劑處理之動物在攻毒後48小時之平均臨床評分。向動物局部投與10個劑量。*(P<0.05;t檢定)
經ShK-198之5%或1%溶液或單獨媒劑(9mM磷酸鈉、0.72% NaCl、0.045%聚山梨醇酯20、10% DMSO)處理之3組不同DTH過敏反應研究(圖4A、圖4B、圖4C)動物在攻毒後24小時之平均臨床評分。向動物局部投與6個劑量。*(P<0.05;t檢定)
經多種新穎調配物中之ShK-198之1%溶液或單獨媒劑處理之2組不同DTH過敏研究(圖5A、圖5B)動物在攻毒後24小時之平均臨床評分。向動物局部投與6個劑量。*(P<0.05;ANOVA)。圖5C顯示經ShK-198之1%溶液或單獨媒劑處理之動物在攻毒後48小時之平均臨床評分。向動物局部投與10劑劑量。*(P<0.05;t檢定)
實例2:用於局部遞送本文揭示之肽之局部調配物。
此實例描述調配本發明之肽(諸如ShK-186(SEQ ID NO:217)或ShK-198(SEQ ID NO:210))以局部遞送至皮膚。
材料:由CS Bio/Integrity Bio合成基於ShK-186毒素之醫療性肽;由Peptides International合成基於ShK-198毒素之醫療性肽。絕對乙醇購買自Fisher Scientific;DMI(二甲基異山梨醇)及丙二醇購買自Croda Inc.;丙酮購買自EMD Millipore;DMSO(二甲亞碸)購買自Calbiochem;卡必醇(Transcutol)(二乙二醇單乙醚)購買自Sigma。內部調配P6N媒劑(10nM磷酸鈉、0.8%氯化鈉、0.05%聚山梨醇酯20、 注射用水,pH 6)。所有P6N賦形劑購買自Sigma。無菌DNAse及無RNAse之聚丙烯微量離心管購買自Olympus Plastics。
調配物1:就1mL之1%溶液而言,施用前一小時:在1.8mL聚丙烯微量離心管中,將10毫克(基於許多肽含量)ShK肽添加至0.45毫升丙酮、0.36毫升絕對乙醇、0.09毫升DMSO及0.10毫升P6N之新穎媒劑調配物中以得到10mg/mL最終肽濃度。然後將該局部組合物徹底混合15秒。
調配物2:就1mL之1%溶液而言,施用前一小時:在1.8mL聚丙烯微量離心管中,將10毫克(基於許多肽含量)ShK肽添加至0.8毫升DMI及0.20毫升P6N之新穎媒劑調配物中以得到10mg/mL最終肽濃度。然後將該局部組合物徹底混合15秒。
調配物3:就1mL之1%溶液而言,施用前一小時:在1.8mL聚丙烯微量離心管中,將10毫克(基於許多肽含量)ShK肽添加至0.7毫升絕對乙醇、0.10毫升DMSO及0.20毫升P6N之新穎媒劑調配物中以得到10mg/mL最終肽濃度。然後將該局部組合物徹底混合15秒。
調配物4:就1mL之1%溶液而言,施用前一小時:在1.8mL聚丙烯微量離心管中,將10毫克(基於許多肽含量)ShK肽添加至0.25毫升卡必醇、0.25毫升丙二醇、0.10毫升P6N及0.40毫升P6N之新穎媒劑調配物中以得到10mg/mL最終肽濃度。然後將該局部組合物徹底混合15秒。
實例3:用本發明之局部組合物處理之大鼠中之DTH反應之組織學及免疫組織化學分析。
此實例描述在本發明之肽(諸如局部組合物中之ShK-186(SEQ ID NO:217)或ShK-198(SEQ ID NO:210))之局部投與後用敏化藥劑攻毒後48小時之延遲型過敏反應之組織病理學評估。
樣本:所有樣本係取自用於典型延遲型過敏研究中之9週大路易 士大鼠。自此等動物中,自治療區域獲得8mm穿孔活檢並對右耳進行量測。然後半切該等活檢並固定於10%中性緩衝福馬林中。所有樣本由HistoTox Inc.(Boulder,CO)處理。耳切片經石蠟包埋並使用抗CD8抗體及蘇木精-伊紅(H&E)染色。切片隨後在Bolder Biopath Inc.(Boulder,CO)由獨立病理學家針對耳寬、真皮/表皮發炎及CD8+細胞計數作出評分。
形態病理學方法:藉由標準方法製造H&E切片。就免疫染色而言,經福馬林固定、經石蠟包埋之組織用蛋白酶K(CD8)進行預處理。酶及蛋白阻斷步驟後,用一級抗體(eBioscience,14-0084(CD8))在室溫下培養組織。所有切片用抗小鼠IgG之二級抗體培養,接著用Envision+兔山羊抗兔IgG HRP聚合物(Dako,K4003)培養。然後使用DAB+溶液(Dako,K3468)使染色劑顯影。切片用Mayer氏蘇木精對比染色、脫水且永久性蓋上載玻片。
耳寬:在4個部位量測耳厚度,其等起始自底部並朝尖端行進,接近於中點(朝向頭部)取兩個等距量測值(間隔1000μm),一個量測值取自中點遠端及一個量測值取自該中點處。量測值#1係中點,#2係第一接近,#3係第二接近及#4係遠端(朝向尖端)。此參數記載水腫性增厚且更大寬度通常與更嚴重發炎相關聯。
切片之顯微鏡評估:
表5:表皮發炎評分系統
總發炎評分:總結真皮及表皮發炎評分。
CD8計數:在與耳寬量測相同之位置中之四個25x25μm域中以400x計數針對CD8陽性染色之細胞。針對各動物測定四個計數之平均值。
使用上文描述之例示性方法,如顯示於下列資料中獲得結果。圖6顯示來自典型延遲型過敏研究中使用之動物之平均組織病理學大鼠耳寬(n=5/組)。此圖表示用5%(50mg/mL)、1%(10mg/mL)或0.2%(2mg/mL)ShK-186肽局部組合物處理之動物。媒劑對照動物接受單獨P6N/10% DMSO。包括一組經敏化但未經攻毒的動物作為該模型之對照。(* P0.05,ANOVA,與媒劑對照相比;+P0.05,學生t檢定,與媒劑對照相比(僅無攻毒))。
圖7顯示來自典型延遲型過敏研究中使用之動物(n=5/組)之平均發炎評分。評分係基於如描述於實例3中之表皮及真皮評分量表。此圖表示經5%(50mg/mL)、1%(10mg/mL)或0.2%(2mg/mL)ShK-186肽局部組合物處理之動物。媒劑對照動物接受單獨P6N/10% DMSO。包括一組經敏化但未經攻毒的動物作為該模型之對照。(* P0.05,ANOVA,與媒劑對照相比;+ P0.05,學生t檢定,與媒劑對照相比(僅無攻毒))。
圖8顯示來自典型延遲型過敏研究中使用之動物(n=5/組)之總組織病理學評分。針對各組顯示來自平均媒劑對照組評分之差異百分 率。評分基於實例3中提供之評分量表。此圖表示經5%(50mg/mL)、1%(10mg/mL)或0.2%(2mg/mL)ShK-186肽局部組合物處理之動物。媒劑對照動物接受單獨P6N/10% DMSO。包括一組經敏化但未經攻毒的動物作為該模型之對照。(* P0.05,ANOVA,與媒劑對照相比;+ P0.05,學生t檢定,與媒劑對照相比(僅無攻毒))。
圖9顯示來自典型延遲型過敏研究中使用之動物(n=5/組)之CD8陽性細胞計數。針對各組顯示來自平均媒劑對照組評分之差異百分率。如描述進行評分。此圖表示經5%(50mg/mL)、1%(10mg/mL)或0.2%(2mg/mL)ShK-186肽局部組合物處理之動物。媒劑對照動物接受單獨P6N/10% DMSO。包括一組經敏化但未經攻毒的動物作為該模型之對照。(* P0.05,ANOVA,與媒劑對照相比;+ P0.05,學生t檢定,與媒劑對照相比(僅無攻毒))。
來自典型DTH研究中之動物之各處理組之代表性耳之顯微照片:(圖10A)顯示嚴重腫脹及發炎之媒劑對照組耳廓(H&E,100X)。(圖10B)無攻毒組耳廓耳廓(H&E,100X);正常外觀且無發炎適應症。(圖10C)5% ShK-186處理組耳廓(H&E,100X)。(圖10D)1% ShK-186處理組耳廓(H&E,100X)。(圖10E)0.2% ShK-186處理組耳廓(H&E,100X)。
詳述來自典型DTH研究中之動物之各處理組之代表性耳中之CD8陽性淋巴球之深色染色之顯微照片:(圖11A)嚴重CD8+細胞浸潤(深色斑點)之媒劑對照組耳廓(CD8,100X)。(圖11B)無攻毒組耳廓(CD8,100X);正常外觀且無CD8+細胞浸潤適應症。(圖11C)5% ShK-186處理組耳廓(CD8,100X)。(圖11D)1% ShK-186處理組耳廓(CD8,100X)。(圖11E)0.2% ShK-186處理組耳廓(CD8,100X)。
實例4:藉由免疫組織化學量測經局部調配之本發明肽之組織滲透。
此實例描述本發明之基於毒素之醫療性肽(諸如ShK-186(SEQ ID NO:217)或ShK-198(SEQ ID NO:210))之局部投與後滲透之偵測方法。
材料:所有Bond試劑,諸如Bond HIER 1(檸檬酸鹽)、Bond HIER 2(EDTA)、Bond一級抗體稀釋劑、Bond脫蠟溶液、Bond清洗溶液、Bond Polymer Refine(DAB)偵測支架(包括過氧化物阻斷劑、聚合物/蘇木精)、Bond醇及Leica Bond自動免疫染色儀購買自Leica-microsystems。
ShK特異性抗體:使用自經ShK-186免疫之小鼠分離之脾細胞進行融合瘤融合且分離產生抗ShK-186及ShK-198之特異性單株抗體之純系。使用有限稀釋方法使此等培養物經歷第二選殖過程且針對特異性mAb之穩定表現進行選擇。擴增穩定純系,藉由ELISA測試抗體對ShK-186(及ShK親代)之特異性,且使用Roche Isostrips識別其等同型並藉由ELISA證實。就ELISA測試而言,自1:4至1:256稀釋培養上清液且效價(titer)測定為比背景高2個標準偏差之最終稀釋。純系P3B3-G11-C12純化自融合瘤消失培養物(hybridoma extinction culture)並濃縮至1mg/ml。在液氮中在萊達和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單株發展實驗室(Kineta and 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Monoclonal Development Laboratory)下達成所有純系。
樣本:所有樣本獲得自大鼠。自此等動物中,於耳上之治療或局部施用區域獲得8mm穿孔活檢。然後半切該等活檢並固定於10%中性緩衝福馬林中。用石蠟包埋該等耳切片並使用ShK特異性單株抗體染色。
一般染色程序:將切片在60℃下烘烤30分鐘並在Leica Bond自動免疫染色儀上脫石蠟。就抗原修復而言,在100℃下使用HIER 1(檸檬酸鹽)或HIER 2(EDTA),持續10或20min。蛋白酶激酶抗原修復進 行15min。該等樣本在室溫下用標準10%山羊血清阻斷20分鐘。將一級抗ShK抗體(P3B3-G11-C12)在室溫下於Leica一級抗體稀釋劑中以1:500稀釋30分鐘。一級抗體染色後,將Leica Bond過氧化物在室溫下作為阻斷劑使用5分鐘。在室溫下施用Leica Bond Mixed Refine(DAB)偵測試劑10分鐘。在Leica Bond自動染色儀上用蘇木精對比染色該等切片並於二甲苯中脫蠟。
使用上述例示性方法,如顯示於下列資料中獲得結果。圖12A顯示經ShK-186之1%溶液處理並用來自純系P3B3之抗體(ShK特異性單株抗體)染色之動物在攻毒後48小時之大鼠耳廓切片。向此動物局部投與10個劑量。該深色染色顯示ShK-186肽之散佈及廣泛滲透。圖12B顯示來自用同型對照染色之相同動物之大鼠耳廓。深色染色之缺乏指示該P3B3抗體對ShK-186肽具有特異性。
圖13A顯示經ShK-198之5%溶液處理並用來自純系P3B3之抗體(ShK特異性單株抗體)染色之動物在攻毒後48小時之大鼠耳廓切片。向此動物局部投與10個劑量。該深色染色顯示ShK-198肽之散佈及廣泛滲透。圖13B顯示來自用同型對照染色之相同動物之大鼠耳廓。深色染色之缺乏指示該P3B3抗體對ShK-198肽具有特異性。
如一般技術者將瞭解,本文揭示之各實施例可包含其經特別規定之要素、步驟成分或組分或大體上由其組成或由其組成。因此,術語「包括(include或including)」應視為列舉:「包括、由...組成或大體上由...組成」。過渡性術語「包含(comprise或comprises)」意謂包括(但不限於)且容許包含甚至以較大量存在之未經指定之要素、步驟、成分或組分。過渡性片語「由...組成」排除任何未指定之要素、步驟、成分或組分。過渡性片語「大體上由...組成」將實施例之範圍限制於指定要素、步驟、成分或組分且限制於彼等不實質性影響該實施例者。本文定義將阻止特定實施例達成醫療性蛋白質之持續釋放之 材料效應為「持續釋放」。
除非另有說明,否則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之所有數值在所有實例中應理解為經術語「約」修飾。因此,除非另有相反說明,否則本說明書及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述數值參數係近似值,其等可取決於試圖藉由本發明獲得之所需性質而變化。至少而非作為一種嘗試來限制均等論於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的應用,各數值參數至少應根據所報導有效位數的數目及藉由應用尋常捨入技術來解釋。當需要進一步明確時,當術語「約」結合規定數值或範圍使用時,其具有熟習此項技術者合理歸於其之含義,亦即表示略大於或略小於規定值或範圍,略大於或略小於之程度位於以下範圍內:規定值之±20%之範圍內;規定值之±19%之範圍內;規定值之±18%之範圍內;規定值之±17%之範圍內;規定值之±16%之範圍內;規定值之±15%之範圍內;規定值之±14%之範圍內;規定值之±13%之範圍內;規定值之±12%之範圍內;規定值之±11%之範圍內;規定值之±10%之範圍內;規定值之±9%之範圍內;規定值之±8%之範圍內;規定值之±7%之範圍內;規定值之±6%之範圍內;規定值之±5%之範圍內;規定值之±4%之範圍內;規定值之±3%之範圍內;規定值之±2%之範圍內或規定值之±1%之範圍內。
儘管闡述本發明之廣泛範圍之數值範圍及參數係近似值,但特定實例中所列之數值盡係可能精確地報告。然而,任何數值固有包括由發現於其等各自測試量測值中之標準偏差必然產生之某些誤差。
除非本文另有明確說明或與上下文明顯矛盾,否則描述本發明之內文(尤其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內文中)中所用之術語「一」、「一個」、「該」及類似指示語應視為涵蓋單數及複數兩者。本文中之值範圍之列舉僅旨在作為個別地指示落於該範圍內之各不同值之速記法。除非本文另有明確說明,否則各個別值如同本文將其個別列舉 的方式併入本說明書中。除非本文另有明確說明或與上下文明顯矛盾,否則本文描述之所有方法可以任何合適之順序進行。使用任何及所有實例或本文提供之例示性語言(例如,「諸如」)僅旨在更好地闡述本發明且不限制原本主張之本發明之範圍。本說明書中之語言不應視為指示實施本發明所必需之任何非主張要素。
本文揭示之本發明之替代要素或實施例之分組不應視為限制。各組成員可被個別地或與該組之其他成員或本文中發現之其他要素組合地提及及主張。預期出於便利及/或專利性之目的,組中之一或多個成員可包括於組中或自組中刪除。當任何此種包括或刪除發生時,本說明書視為包括如經修飾之組,因此滿足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用之所有Markush組之書面描述。
本文描述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包括發明者已知用於進行本發明之最佳模型。當然,一般技術者在閱讀前述說明書後將明瞭此等經描述之實施例之變體。發明者期望習此相關技藝之人士適當採用此類變體,及發明者希望以除本文中明確描述以外之方式實踐本發明。因此,本發明包括為適用法律所准許之本發明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列舉標的之所有修改及等效物。此外,除非本文另有明確說明或與上下文明顯矛盾,否則本發明涵蓋所有可能變體中之上述要素之任何組合。
此外,本說明書全文已對公開案、專利案及/或專利申請案(全體稱為「參考文獻」)作出眾多參考。所援引之參考文獻中之各者以對其等特定援引教義引用之方式個別地併入本文中。
本文顯示之詳情係以實例說明且僅出於闡述性討論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之目的且以出於提供據信係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之原理及概念性態樣之最有用及最易瞭解之描述之目標而呈現。在此方面中,未試圖較之基本瞭解本發明所必需之顯示而更詳細地顯示本發明之結構 性細節,結合隨附圖式及/或實例之描述使得熟習此項技術者明瞭可將本發明之數種形式體現於實務中之方式。
除非在實例中清晰並明確修飾或當意義之應用使得任何結構無意義或大體上無意義時,否則本發明中使用之定義及說明意謂及旨在控制任何未來結構。在其中術語結構將致使其無意義或大體上無意義之情況下,該定義應取自Webster's Dictionary(第3版)或一般技術者已知之詞典,諸如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Anthony Smith編,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2004)。
在本說明書之結尾,應瞭解本文揭示之本發明之實施例係對本發明之原理之闡述。其他可採用之修飾物在本發明揭示之方法及組合物之範圍內。因此,以實例說明(但不限制),可根據本文之教義利用本發明之替代組態。因此,本發明不限於正如顯示及描述。
<110> 美商奇尼塔一有限責任公司夏恩 艾多那托艾瑞克 塔查科特 勒斯提
<120> KV1.3通道阻斷肽之局部施用以治療皮膚發炎
<130> KINETA-1-54969/KIN1-0005PCT
<150> US 62/124983
<151> 2015-01-09
<160> 260
<170> PatentIn version 3.5
<210> 1
<211> 35
<212> PRT
<213> 海葵
<400> 1
<210> 2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2
<210> 3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3
<210> 4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4
<210> 5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1)..(1)
<223> N-乙醯基精胺酸
<400> 5
<210> 6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6
<210> 7
<211> 33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7
<210> 8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8
<210> 9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9
<210> 10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0
<210> 11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1
<210> 12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2
<210> 13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3
<210> 14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4
<210> 15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5
<210> 16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6
<210> 17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7
<210> 18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8
<210> 19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9
<210> 20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20
<210> 21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21
<210> 22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35)..(35)
<223> 醯胺化
<400> 22
<210> 23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23
<210> 24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24
<210> 25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25
<210> 26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26
<210> 27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27
<210> 28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28
<210> 29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29
<210> 30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30
<210> 31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31
<210> 32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32
<210> 33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33
<210> 34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34
<210> 35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35
<210> 36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36
<210> 37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37
<210> 38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15)..(15)
<223> 任何非官能性胺基酸殘基
<400> 38
<210> 39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39
<210> 40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40
<210> 41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41
<210> 42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42
<210> 43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43
<210> 44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44
<210> 45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45
<210> 46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46
<210> 47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47
<210> 48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1)..(21)
<223> 任何非官能性胺基酸殘基
<400> 48
<210> 49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1)..(21)
<223> Nle
<400> 49
<210> 50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50
<210> 51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51
<210> 52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52
<210> 53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2)..(22)
<223> 任何非官能性胺基酸殘基
<400> 53
<210> 54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2)..(22)
<223> Nle
<400> 54
<210> 55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2)..(22)
<223> Orn
<400> 55
<210> 56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2)..(22)
<223> 高瓜胺酸
<400> 56
<210> 57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2)..(22)
<223> 二胺基丙酸
<400> 57
<210> 58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58
<210> 59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59
<210> 60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60
<210> 61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3)..(23)
<223> 任何非官能性胺基酸殘基
<400> 61
<210> 62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3)..(23)
<223> 硝基苯丙胺酸
<400> 62
<210> 63
<211> 36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3)..(23)
<223> 胺基苯丙胺酸
<400> 63
<210> 64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3)..(23)
<223> 苄基苯丙胺酸
<400> 64
<210> 65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65
<210> 66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66
<210> 67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67
<210> 68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68
<210> 69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69
<210> 70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7)..(27)
<223> 任何非官能性胺基酸殘基
<400> 70
<210> 71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71
<210> 72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72
<210> 73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73
<210> 74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74
<210> 75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75
<210> 76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76
<210> 77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77
<210> 78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78
<210> 79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79
<210> 80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80
<<210> 81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81
<210> 82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82
<210> 83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83
<210> 84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84
<210> 85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85
<210> 86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86
<210> 87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87
<210> 88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88
<210> 89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89
<210> 90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90
<210> 91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14)..(14)
<223> 任何非官能性胺基酸殘基
<400> 91
<210> 92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92
<210> 93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93
<210> 94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94
<210> 95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95
<210> 96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96
<210> 97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97
<210> 98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98
<210> 99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99
<210> 100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00
<210> 101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0)..(20)
<223> 任何非官能性胺基酸殘基
<400> 101
<210> 102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0)..(20)
<223> Nle
<400> 102
<210> 103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03
<210> 104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04
<210> 105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05
<210> 106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1)..(21)
<223> 任何非官能性胺基酸殘基
<400> 106
<210> 107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1)..(21)
<223> Nle
<400> 107
<210> 108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1)..(21)
<223> Orn
<400> 108
<210> 109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1)..(21)
<223> 高瓜胺酸
<400> 109
<210> 110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1)..(21)
<223> 二胺基丙酸
<400> 110
<210> 111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11
<210> 112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12
<210> 113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13
<210> 114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2)..(22)
<223> 任何非官能性胺基酸殘基
<400> 114
<210> 115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2)..(22)
<223> 硝基苯丙胺酸
<400> 115
<210> 116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2)..(22)
<223> 胺基苯丙胺酸
<400> 116
<210> 117
<211> 33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2)..(22)
<223> 苄基苯丙胺酸
<400> 117
<210> 118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18
<210> 119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19
<210> 120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20
<210> 121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21
<210> 122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22
<210> 123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6)..(26)
<223> 任何非官能性胺基酸殘基
<400> 123
<210> 124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24
<210> 125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25
<210> 126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26
<210> 127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27
<210> 128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28
<210> 129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29
<210> 130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30
<210> 131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31
<210> 132
<211> 37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32
<210> 133
<211> 36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33
<210> 134
<211> 36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34
<210> 135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35
<210> 136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36
<210> 137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37
<210> 138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38
<210> 139
<211> 37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39
<210> 140
<211> 36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40
<210> 141
<211> 36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41
<210> 142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42
<210> 143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43
<210> 144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44
<210> 145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45
<210> 146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46
<210> 147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47
<210> 148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48
<210> 149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49
<210> 150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50
<210> 151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51
<210> 152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52
<210> 153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53
<210> 154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54
<210> 155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55
<210> 156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56
<210> 157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57
<210> 158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58
<210> 159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59
<210> 160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60
<210> 161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61
<210> 162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62
<210> 163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63
<210> 164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64
<210> 165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65
<210> 166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66
<210> 167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67
<210> 168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68
<210> 169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69
<210> 170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70
<210> 171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71
<210> 172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72
<210> 173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73
<210> 174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74
<210> 175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75
<210> 176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76
<210> 177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77
<210> 178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78
<210> 179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79
<210> 180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80
<210> 181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81
<210> 1832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82
<210> 183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83
<210> 184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84
<210> 185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85
<210> 186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86
<210> 187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87
<210> 188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88
<210> 189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89
<210> 190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90
<210> 191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91
<210> 192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92
<210> 193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93
<210> 194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94
<210> 195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95
<210> 196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96
<210> 197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97
<210> 198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98
<210> 199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199
<210> 200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200
<210> 201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201
<210> 202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202
<210> 203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203
<210> 204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204
<210> 205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205
<210> 206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206
<210> 207
<211> 3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207
<210> 208
<211> 37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1)..(1)
<223> L-磷酸酪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2)
<223> 胺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酸
<400> 208
<210> 209
<211> 37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1)..(1)
<223> L-酪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2)
<223> 胺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酸
<400> 209
<210> 210
<211> 37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1)..(1)
<223> L-酪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2)
<223> 胺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酸
<220>
<221> MOD_RRS
<222> (37)..(37)
<223> 醯胺化
<400> 210
<210> 211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211
<210> 212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212
<210> 213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2)..(22)
<223> 二胺基丙酸
<400> 213
<210> 214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214
<210> 215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400> 215
<210> 216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2)..(22)
<223> 二胺基丙酸
<400> 216
<210> 217
<211> 37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1)..(1)
<223> L-磷酸酪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2)
<223> 胺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酸
<220>
<221> MOD_RES
<222> (37)..(37)
<223> 醯胺化
<400> 217
<210> 218
<211> 37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1)..(1)
<223> 對膦醯基苯丙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2)
<223> 胺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酸
<220>
<221> MOD_RES
<222> (23)..(23)
<223> Nle
<220>
<221> MOD_RES
<222> (37)..(37)
<223> 醯胺化
<400> 218
<210> 219
<211> 37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1)..(1)
<223> 膦醯基甲基-苯丙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2)
<223> 胺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酸
<220>
<221> MOD_RES
<222> (37)..(37)
<223> 醯胺化
<400> 219
<210> 220
<211> 37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1)..(1)
<223> 膦醯基甲基-苯丙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2)
<223> 胺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酸
<220>
<221> MOD_RES
<222> (23)..(23)
<223> NIe
<220>
<221> MOD_RES
<222> (37)..(37)
<223> 醯胺化
<400> 220
<210> 221
<211> 39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1)..(1)
<223> 1,4,7,10-四氮雜環+二烷-1,4,7,10-四乙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2)
<223> 胺基己酸
<220>
<221> MOD_RES
<222> (3)..(3)
<223> L-酪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4)..(4)
<223> 胺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酸
<220>
<221> MOD_RES
<222> (39)..(39)
<223> 醯胺化
<400> 221
<210> 222
<211> 37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1)..(1)
<223> 對膦醯基苯丙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2)
<223> 胺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酸
<220>
<221> MOD_RES
<222> (23)_.(23)
<223> Nle
<220>
<221> MOD_RES
<222> (37)..(37)
<223> 醯胺化
<400> 222
<210> 223
<211> 37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1)..(1)
<223> 對膦醯基苯丙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2)
<223> 胺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酸
<220>
<221> MOD_RES
<222> (37)..(37)
<223> 醯胺化
<400> 223
<210> 224
<211> 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1)..(21)
<223> Nle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2)..(22)
<223> 二胺基丙酸
<400> 224
<210> 225
<211> 35
<212> PRT
<213> 將軍巨蠍
<400> 225
<210> 226
<211> 35
<212> PRT
<213> 將軍巨蠍
<400> 226
<210> 227
<211> 35
<212> PRT
<213> 將軍巨蠍
<400> 227
<210> 228
<211> 38
<212> PRT
<213> 將軍巨蠍
<400> 228
<210> 229
<211> 34
<212> PRT
<213> 亞洲雨林黑蠍
<400> 229
<210> 230
<211> 38
<212> PRT
<213> 以色列金蠍
<400> 230
<210> 231
<211> 38
<212> PRT
<213> 以色列金蠍
<400> 231
<210> 232
<211> 38
<212> PRT
<213> 凹直鉗蠍
<400> 232
<210> 233
<211> 35
<212> PRT
<213> 墨西哥黑爪巨囊掘洞蠍
<400> 233
<210> 234
<211> 39
<212> PRT
<213> 中美毒蠍
<400> 234
<210> 235
<211> 39
<212> PRT
<213> 中美黑邊原色木蠍
<400> 235
<210> 236
<211> 37
<212> PRT
<213> 以色列金蠍
<400> 236
<210> 237
<211> 37
<212> PRT
<213> 巴西鉗蠍
<400> 237
<210> 238
<211> 37
<212> PRT
<213> 紅疣海葵
<400> 238
<210> 239
<211> 38
<212> PRT
<213> 東亞鉗蠍
<400> 239
<210> 240
<211> 37
<212> PRT
<213> 東亞鉗蠍
<400> 240
<210> 241
<211> 37
<212> PRT
<213> 幽靈蠍
<400> 241
<210> 242
<211> 35
<212> PRT
<213> 幽靈蠍
<400> 242
<210> 243
<211> 36
<212> PRT
<213> 墨西哥蠍子
<220>
<221> MOD_RES
<222> (36)..(36)
<223> 醯胺化
<400> 243
<210> 244
<211> 35
<212> PRT
<213> 公主海葵
<400> 244
<210> 245
<211> 36
<212> PRT
<213> 紅海葵
<400> 245
<210> 246
<211> 36
<212> PRT
<213> 地中海槽溝海葵
<400> 246
<210> 247
<211> 39
<212> PRT
<213> 墨西哥木蠍
<400> 247
<210> 248
<211> 38
<212> PRT
<213> 北非黑肥尾蠍
<400> 248
<210> 249
<211> 37
<212> PRT
<213> 黃肥尾蠍
<400> 249
<210> 250
<211> 34
<212> PRT
<213> 中東金蠍
<400> 250
<210> 251
<211> 36
<212> PRT
<213> 印度黃鱷背蠍
<400> 251
<210> 252
<211> 38
<212> PRT
<213> 伊朗殺人蠍
<400> 252
<210> 253
<211> 38
<212> PRT
<213> 印度黃鱷背蠍
<400> 253
<210> 254
<211> 37
<212> PRT
<213> 以色列地中海黃蠍
<400> 254
<210> 255
<211> 38
<212> PRT
<213> 以色列金蠍
<400> 255
<210> 256
<211> 37
<212> PRT
<213> 地中海黃蠍
<400> 256
<210> 257
<211> 37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1)..(1)
<223> L-磷酸酪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2)
<223> 胺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酸
<220>
<221> MOD_RES
<222> (23)..(23)
<223> 正白胺酸
<400> 257
<210> 258
<211> 37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1)..(1)
<223> L-酪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2)
<223> 胺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酸
<220>
<221> MOD_RES
<222> (23)..(23)
<223> 正白胺酸
<400> 258
<210> 259
<211> 37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1)..(1)
<223> L-磷酸酪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2)
<223> 胺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酸
<220>
<221> MOD_RES
<222> (23)..(23)
<223> 正白胺酸
<220>
<221> MOD_RES
<222> (37)..(37)
<223> 醯胺化
<400> 259
<210> 260
<211> 37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基於ShK之肽
<220>
<221> MOD_RES
<222> (1)..(1)
<223> L-酪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2)
<223> 胺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酸
<220>
<221> MOD_RES
<222> (23)..(23)
<223> 正白胺酸
<220>
<221> MOD_RES
<222> (37)..(37)
<223> 醯胺化
<400> 260

Claims (35)

  1. 一種治療有需要之個體中之皮膚發炎或黏膜發炎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局部投與治療有效量之醫藥組合物,該醫藥組合物包含至少一種基於ShK之肽及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該基於ShK之肽具有SEQ ID NO:1-224及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之胺基酸序列。
  2. 一種治療有需要之個體中之皮膚發炎或黏膜發炎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局部投與治療有效量之醫藥組合物,該醫藥組合物包含基於ShK之肽及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該基於ShK之肽具有式SEQ ID NO:208-224及SEQ ID NO:257-260。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基於ShK之肽具有式SEQ ID NO:210。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基於ShK之肽具有式SEQ ID NO:217。
  5. 一種治療有需要之個體中之皮膚發炎或黏膜發炎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局部投與治療有效量之醫藥組合物,該醫藥組合物包含基於ShK之肽,該基於ShK之肽具有與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208、SEQ ID NO:209、SEQ ID NO:210、SEQ ID NO:217及SEQ ID NO:218中之至少一者具有至少95%序列一致性之序列。
  6. 如請求項1或5之方法,其中該基於毒素之醫療性肽係天然性或合成性。
  7. 如請求項1或5之方法,其中該基於毒素之醫療性肽係連接至具有陰離子電荷之有機或無機化學實體。
  8. 如請求項1或5之方法,其中該基於毒素之醫療性肽之C端係醯胺。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皮膚或黏膜發炎性病症 係以下各物或由以下各物所引起:皮膚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皮肌炎、硬皮症、牛皮癬、異位性皮膚炎、血管炎、白塞氏症候群(Bechet’s syndrome)、亨偌-絲奇恩賴紫斑(Henoch-Schonlein prupura)、過敏性反應、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顯微多血管炎、結節性多動脈炎、白斑病、斑禿、自體免疫黃體激素皮膚炎、亨偌-絲奇恩賴紫斑、布勞症候群(Blau syndrome)、大疱性類天疱瘡(bullous penphigoid)、徹奇-斯全司症候群(Churg-Strauss syndrome)、疤痕性類天疱瘡、接觸性皮膚炎、克羅恩氏病(Crohn’s disease)、發炎性腸疾、疱疹性皮膚炎、瀰漫性皮膚全身性硬化症、盤狀紅斑性狼瘡、濕疹、嗜伊紅性白血球性筋膜炎、後天性水疱性表皮鬆解症、結節性紅斑、扁平苔癬、紅斑性狼瘡、馬吉德症候群(Majeed syndrome)、硬斑病、穆夏-哈柏曼病(Mucha-Habermann disease)、柏羅氏症候群(Parry-Romberg syndrome)、POEMS症候群、牛皮癬、壞疽性膿皮症、復發性多軟骨炎、反應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症、修格連氏症候群((Sjorgren’s syndrome))、全身性紅斑性狼瘡、血管炎及韋格納氏肉芽腫病、顯微多血管炎、結節性多動脈炎、高安氏動脈炎(Takayasu's arteritis)、風濕性關節炎、復發性多軟骨炎或僵直性脊椎炎。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含有至少一種選自以下之皮膚基質:水、乙醇、2-丙醇、甘油、丙二醇、山梨醇、聚乙二醇、二甲亞碸、丙酮、礦脂、硬石蠟、軟石蠟及液體石蠟、三酸甘油酯、蠟、液體蠟酯、部分甘油酯、矽油、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兩性離子表面活性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膨潤土、卡波姆(carbomer)、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乙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4-羥苯甲酸烷基酯、山 梨酸、苄醇、苯乙醇、丁基羥基苯甲醚、丁基化羥基甲苯、生育酚、生育酚乙酸酯及棕櫚酸抗壞血酸酯丙二醇、黃蠟、液體蠟酯、肉豆蔻酸異丙酯、棕櫚酸乙基己酯、聚二甲基矽氧烷、苯基甲基聚矽氧烷及/或環聚甲基矽氧烷。
  11. 如請求項1或5之方法,其中該治療有效量減少皮膚或黏膜之發炎,包括紅斑、硬結、起鱗屑、發癢、疱腫、潰瘍、乾燥、出血、脫皮及/或壞死。
  12. 一種評估個體以預測用如請求項1或5之方法治療之結果之方法,其包括:分析該個體生物樣本之T細胞之Kv1.3通道表現程度;其中相對於健康對照或參考群體,Kv1.3通道表現程度增加時表示病患可接受與SEQ ID NO:1-224及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80%序列一致性之基於ShK之肽之治療。
  13. 一種判定個體是否將受益於用請求項1或5之方法之治療之方法,其包括:量測該個體生物樣本之T細胞及巨噬細胞中之至少一者之Kv1.3通道表現程度;比較該等細胞之Kv1.3通道表現程度與健康對照或參考群體之T細胞及巨噬細胞中之至少一者之Kv1.3通道表現程度;並若相較於該健康對照或參考群體,該個體中之Kv1.3通道表現程度增加,則判定該個體將受益於用請求項1或5之方法之治療。
  14. 一種用於局部治療有需要之個體中之皮膚或黏膜發炎之組合物,其包含治療有效量之至少一種肽及皮膚基質及/或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該肽具有與SEQ ID NO:1-224及SEQ ID NO:257-260中之任何一者至少95%之胺基酸序列一致性。
  15. 一種用於局部治療有需要之個體中之皮膚或黏膜發炎之組合物,其包含治療有效量之醫藥組合物,該醫藥組合物包含肽及皮膚基質及/或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該肽具有與SEQ ID NO:208-224及SEQ ID NO:257-260中之至少一者至少95%之胺基酸序列一致性。
  16. 如請求項14之組合物,其中該肽與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208、SEQ ID NO:209、SEQ ID NO:210、SEQ ID NO:217及SEQ ID NO:218中之至少一者具有至少95%一致性。
  17. 一種用於局部治療有需要之個體中之皮膚或黏膜發炎性病症之組合物,其包含治療有效量之醫藥組合物,該醫藥組合物包含具有與SEQ ID NO:1至224或257-260中之任何一者至少95%之胺基酸序列一致性之肽,其中該皮膚或黏膜之發炎係以下各物或由以下各物所引起:皮膚紅斑性狼瘡、皮肌炎、硬皮症、牛皮癬、異位性皮膚炎、血管炎、白塞氏症候群、亨偌-絲奇恩賴紫斑、過敏性反應、川崎病、顯微多血管炎、結節性多動脈炎、白斑病、斑禿、自體免疫黃體激素皮膚炎、亨偌-絲奇恩賴紫斑、布勞症候群、大疱性類天疱瘡、徹奇-斯全司症候群、疤痕性類天疱瘡、接觸性皮膚炎、克羅恩氏病、發炎性腸疾、疱疹性皮膚炎、瀰漫性皮膚全身性硬化症、盤狀紅斑性狼瘡、濕疹、嗜伊紅性白血球性筋膜炎、後天性水疱性表皮鬆解症、結節性紅斑、扁平苔癬、紅斑性狼瘡、馬吉德症候群、硬斑病、穆夏-哈柏曼病、柏羅氏症候群、POEMS症候群、牛皮癬、壞疽性膿皮症、復發性多軟骨炎、反應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症、全身性紅斑性狼瘡、血管炎及韋格納氏肉芽腫病、高安氏動脈炎、或僵直性脊椎炎。
  18. 如請求項14至17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皮膚基質包含滲透增強劑、親水性乳化劑、親水性膠凝劑、疏水性乳化劑、疏水性膠凝劑、防腐劑及/或抗氧化劑。
  19. 如請求項18之組合物,其中該皮膚基質進一步包含水、乙醇、2- 丙醇、甘油、丙二醇、山梨醇、聚乙二醇、二甲亞碸、丙酮、礦脂、硬石蠟、軟石蠟及液體石蠟、三酸甘油酯、蠟、液體蠟酯、部分甘油酯、矽油、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兩性離子表面活性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膨潤土、卡波姆、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乙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4-羥苯甲酸烷基酯、山梨酸、苄醇、苯乙醇、丁基羥基苯甲醚、丁基化羥基甲苯、生育酚、生育酚乙酸酯、棕櫚酸抗壞血酸酯及/或上述各物中之任何一者或多者之組合。
  20. 如請求項19之組合物,其中該疏水性基質係黃蠟、液體蠟酯或含有聚有機矽氧烷作為官能基之聚矽氧油。
  21. 如請求項18之組合物,其中該乳化劑係非離子、陰離子、陽離子及/或兩性離子乳化劑。
  22. 如請求項21之組合物,其中該陰離子乳化劑係硬脂酸鈉、硬脂酸鋁、十二烷基硫酸鈉、鯨蠟基硬脂基硫酸鈉、月桂醚硫酸鈉及/或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鈉。
  23. 如請求項21之組合物,其中該陽離子乳化劑係鯨蠟基三甲基溴化銨、溴化苄二甲烴銨及/或氯化鯨蠟基吡啶鎓。
  24. 如請求項21之組合物,其中該兩性離子乳化劑係磷酯醯膽鹼、單水合甜菜鹼或Dehyton K®。
  25. 如請求項21之組合物,其中該非離子乳化劑係PEG-30硬脂酸酯、單硬脂酸甘油酯、單油酸甘油酯、單異硬脂酸甘油酯、部分甘油酯中鏈、Tween®、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20)山梨糖醇酐單硬脂酸酯、山梨糖醇酐單月桂酸酯、山梨糖醇酐單油酸酯、山梨糖醇酐單棕櫚酸酯、山梨糖醇酐三硬脂酸酯、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酯、蔗糖單硬脂酸酯、蔗糖椰油酸酯、鯨蠟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鯨蠟硬脂醚、聚乙二醇油 醚、月桂聚乙二醇400、膽固醇、羊毛脂、乙醯基化羊毛脂、水化羊毛脂、羊毛脂醇、聚乙二醇1000單油酸甘油酯、聚乙二醇1000單硬脂酸甘油酯、聚乙二醇300甘油參-羥基硬脂酸酯、聚乙二醇5甘油硬脂酸酯、聚乙二醇甘油羥基硬脂酸酯、三甘油二異硬脂酸酯。
  26. 如請求項18之組合物,其中該滲透增強劑係亞碸、氮酮、吡咯啶酮、乙二醇、表面活性劑及/或萜烯。
  27. 如請求項18之組合物,其中該膠凝劑係合成聚丙烯酸(卡波姆)、半合成纖維素、黃原膠、無機膨潤土及/或羥丙基甲基纖維素。
  28. 如請求項18之組合物,其中該防腐劑係4-羥苯甲酸烷基酯、山梨酸、苯甲酸、苄醇、苯氧乙醇、苯乙醇、高濃度乙醇、高濃度2-丙醇及/或高濃度丙二醇。
  29. 如請求項18之組合物,其中該抗氧化劑係α-生育酚、五倍子酸乙酯、五倍子酸丙酯、五倍子酸辛酯、五倍子酸月桂酯、五倍子酸癸酯、丁基羥基苯甲醚、丁基化羥基甲苯及/或抗壞血酸酯。
  30. 如請求項14至17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滲透增強劑、緩衝劑、張力調節劑及表面活性劑。
  31. 如請求項30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至少5%、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少55%或至少60%之二甲亞碸;10mM磷酸鈉;0.8% w/v NaCl;及0.01、0.05、0.1、0.2、0.4、0.6、0.8、1、2、3或4w/v%之聚山梨醇酯20,其中該組合物具有5.0、5.5、6.0、6.5、7、7.5或8之pH。
  32. 如請求項31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0.05w/v%之聚山梨醇酯20,且其中該組合物具有6.0之pH。
  33. 如請求項30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至少5%、至少10%、 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少5%或至少60%之二甲亞碸;10mM磷酸鈉;0.8% w/v NaCl;及0.01、0.05、0.1、0.2、0.4、0.6、0.8、1、2、3或4w/v%之聚山梨醇酯80,其中該組合物具有5.0、5.5、6.0、6.5、7、7.5或8之pH。
  34. 如請求項33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0.05w/v%之聚山梨醇酯80,且其中該組合物具有6.0之pH。
  35. 如請求項14至34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局部施用治療有效量之與SEQ ID NO:1-260中之任何一者具有至少80%序列一致性之肽減少皮膚或黏膜之發炎,其包括紅斑、硬結、起鱗屑、發癢、疱腫、潰瘍、乾燥、出血、脫皮及/或壞死。
TW105100586A 2015-01-09 2016-01-08 Kv1.3通道阻斷肽之局部施用以治療皮膚發炎 TW2016306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24983P 2015-01-09 2015-01-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0621A true TW201630621A (zh) 2016-09-01

Family

ID=56356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0586A TW201630621A (zh) 2015-01-09 2016-01-08 Kv1.3通道阻斷肽之局部施用以治療皮膚發炎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264080A1 (zh)
TW (1) TW201630621A (zh)
WO (1) WO201611220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59580B1 (en) 2013-09-17 2023-01-24 Blaze Bioscience, Inc. Tissue-homing peptide conjugat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JP6966424B2 (ja) 2015-09-09 2021-11-17 フレッド ハッチンソン キャンサー リサーチ センター 軟骨ホーミングペプチド
AU2017322523A1 (en) * 2016-09-09 2019-02-21 Blaze Bioscience, Inc. Stable peptid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EP3571215A4 (en) 2017-01-18 2020-12-30 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PEPTID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TO INTERRUPT TEAD INTERACTIONS
EP3595699A4 (en) 2017-03-16 2020-12-23 Blaze Bioscience, Inc. CARTILLE HOMING PEPTIDE CONJUGATES AND METHOD OF USING THEREOF
US11331393B2 (en) 2017-06-15 2022-05-17 Blaze Bioscience, Inc. Renal-homing peptide conjugat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EP3727146A4 (en) 2017-12-19 2021-10-06 Blaze Bioscience, Inc. CELL PENETRATION PEPTIDE TUMOR AND IMMUNO-ONCOLOGY ADDRESSING AGENT COMPLEXES AND METHODS OF USE
JP7075489B2 (ja) * 2018-07-17 2022-05-25 日本ゼトック株式会社 非水系口腔用組成物
KR20220066095A (ko) 2019-09-20 2022-05-23 질랜드 파마 에이/에스 Kv1.3 차단제
WO2022122122A1 (en) * 2020-12-08 2022-06-16 Symrise Ag Medicament for fighting inflammatory conditions of human skin (i)
CA3208713A1 (en) 2021-03-23 2022-09-29 Henrik Fischer MUNCH Kv1.3 blockers
WO2024083919A1 (en) 2022-10-18 2024-04-25 Zealand Pharma A/S Inhibito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92461A1 (en) * 2003-08-04 2007-12-20 Foamix Ltd. Oleaginous pharmaceutical and cosmetic foam
EP3090753A1 (en) * 2004-10-07 2016-11-09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nalogs of shk toxin and their uses in selective inhibition of kv1.3 potassium channels
US20060194194A1 (en) * 2005-02-11 2006-08-31 Michael Mayer Diagnostic measurement of disease
US7833979B2 (en) * 2005-04-22 2010-11-16 Amgen Inc. Toxin peptide therapeutic agents
US8734796B2 (en) * 2009-03-20 2014-05-27 Amgen Inc. Carrier immunoglobuli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64080A1 (en) 2018-09-20
WO2016112208A2 (en) 2016-07-14
WO2016112208A3 (en) 2016-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630621A (zh) Kv1.3通道阻斷肽之局部施用以治療皮膚發炎
Seeliger et al. Proinflammatory role of proteinase‐activated receptor‐2 in humans and mice during cutaneous inflammation in vivo
US9937230B2 (en) Ophthalmic uses of toxin-based therapeutic peptides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thereof
JP2021520391A (ja) 治療用ペプチド及び治療用タンパク質の経粘膜送達のための薬学的組成物
WO2015090162A1 (zh) 一种含有阿达木单抗的药物组合物
CA2019974C (en) Treatment of inflammation
JP4147329B2 (ja) 液体形態の改良された安定性を有するコルチコトロピン放出因子の医薬製剤
US20130034597A1 (en) Orally bioavailable peptide drug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thereof
MX2013007327A (es) Metodos para tratar transtornos metabolicos y obesidad con peptidos basados en glucagon activos para el receptor de gip y glp-1.
US10800812B2 (en) Compstatin analogs with increased solubility and improved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EP3448388B1 (en) 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s for topical eye treatment of retinal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Kissel et al. Tolerability and absorption enhancement of intranasally administered octreotide by sodium taurodihydrofusidate in healthy subjects
US11213567B2 (en) ZAG-derived peptide and use thereof
US11819537B2 (en) Preventive or therapeutic method for inflammatory skin disease
US11752199B1 (en) Methods of modulating pericytes
KR20220044487A (ko) 펩티드 및 포도막염의 치료에 있어서의 그의 사용 방법
US20150183848A1 (en) TREATMENT OF lge-MEDIATED DISEASE
EP3980440A1 (en)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JP2023553703A (ja) 喘息の治療のためのリポカリンムテイン乾燥粉末製剤
TW202126322A (zh) 胜肽CPPecp二聚體用於治療皮膚炎之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