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9718A - 觸控裝置以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觸控裝置以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9718A
TW201629718A TW104104339A TW104104339A TW201629718A TW 201629718 A TW201629718 A TW 201629718A TW 104104339 A TW104104339 A TW 104104339A TW 104104339 A TW104104339 A TW 104104339A TW 201629718 A TW201629718 A TW 20162971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ontrol circuit
area
sensing operation
touch are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4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22907B (zh
Inventor
林俊州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043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22907B/zh
Priority to US14/692,260 priority patent/US9958982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629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97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2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290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62Power saving in digitizer or table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4Multi-touch detection in digitiser, i.e. details about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a plurality of touching locations, e.g. multiple fingers or pen and fing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裝置。此觸控裝置包括觸控面板、第一控制電路、以及第二控制電路。觸控面板劃分成第一觸控區域以及第二觸控區域。第一控制電路耦接第一觸控區域,且對第一觸控區域執行第一觸控感測操作。第二控制電路耦接第二觸控區域,且對控制第二觸控區域執行一第二觸控感測操作。

Description

觸控裝置以及控制方法
本發明系有關於一種觸控裝置,其具有多個控制電路,分別控制觸控面板上的不同區域,藉此可使多個區域各自處在正常模式或省電模式,以達到省電節能。
近來,為了讓手持式電子裝置的使用者能感覺到較佳的視覺享受,手持式電子裝置逐漸朝向高解析度和大尺寸面板發展。一般手持式電子裝置,如第1圖所示,具有單一控制積體電路10,其控制面板11的觸控偵測。為了讓觸控能達到即時的回報與反應,控制積體電路10需要以高頻率來進行掃描與偵測,但這卻導致手持式電子裝置在觸控偵測操作上消耗不少的功率。對於具有大尺寸面板的觸控裝置而言,觸控偵測操作所消耗的功率更是大量。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裝置,其透過不同區觸控區域的各自獨立控制來減少功率消耗,藉以增加待機時間。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觸控裝置。此觸控裝置包括觸控面板、第一控制電路、以及第二控制電路。觸控面板劃分成第一觸控區域以及第二觸控區域。第一控制電路耦接 第一觸控區域,且對第一觸控區域執行第一觸控感測操作。第二控制電路耦接第二觸控區域,且對控制第二觸控區域執行一第二觸控感測操作。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觸控裝置的控制方法。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觸控裝置的觸控面板劃分成第一觸控區域以及第二觸控區域;透過第一控制電路對第一觸控區域執行第一觸控感測操作;以及透過第二控制電路對該第二觸控區域執行一第二觸控感測操作。
2‧‧‧觸控裝置
10‧‧‧控制積體電路
11‧‧‧面板
20‧‧‧觸控面板
20A、20B‧‧‧觸控區域
21A、21B‧‧‧控制電路
22‧‧‧處理電路
23‧‧‧電源管理電路
200‧‧‧畫素單元
DL‧‧‧資料線
SLA、SLB‧‧‧掃描線
S21A、S21B‧‧‧中斷信號
S40...S44、S450、S451、S460、S461、S470、S471‧‧‧方法步驟
S50...S52、S530、S531、S540、S541、S550、S551‧‧‧方法步驟
S60...S64‧‧‧方法步驟
VDD20、VDD21A、VDD21B‧‧‧電壓
第1圖表示習知具有單一控制積體電路的觸控裝置。
第2圖表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觸控裝置。
第3圖表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觸控裝置。
第4圖表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控制方法。
第5圖表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控制方法。
第6圖表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判斷常觸控區域的判斷方法。
為使本發明之上述目的、特性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第2圖係表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觸控裝置的示意圖。參閱第2圖,本發明實施例的觸控裝置2包括觸控面板20以及兩個控制電路21A與21B。觸控面板20被劃分為兩個觸 控區域20A與20B。控制電路21A透過對掃描線SLA進行掃描來控制觸控區域20A的畫素單元200,並透過資料線DL讀取來自觸控區域20A的畫素單元200的信號。,控制電路21B透過對掃描線SLB進行掃描來控制觸控區域20A的畫素單元200,並透過資料線DL讀取來自觸控區域20B的畫素單元200的信號。第2圖僅為一示意圖,為了能清楚呈現觸控區域20A與20B以及控制電路21與22之間的連接關係,將控制電路21與22分別繪製在觸控面板20的上方與下方。實際上控制電路21與22的配置可在觸控裝置2的其他位置,例如在觸控面板20的後方。再者,觸控區域20A與20B的劃分大小僅為示範例,其可根據觸控裝置2的系統需求來設定。
參閱第3圖,除了觸控面板20以及控制電路21A與20B以外,觸控裝置2還包括處理電路22以及電源管理電路23。處理電路22耦接控制電路21A與21B,並對控制電路21A與21B進行控制。電源管理電路23產生電壓VDD20給處理電路22作為其操作電壓,也產生電壓VDD21A與VDD21B分別給控制電路21A與21B作為其操作電壓。控制電路21A根據處理電路22的控制而透過掃描線SLA與資料線DL來對觸控區域20A進行觸控感測操作。控制電路21B根據處理電路22的控制而透過掃描線SLB與資料線DL來對觸控區域20B進行觸控感測操作。當控制電路21A感測到觸控區域20A上發生觸控事件時,控制電路21A會產生中斷信號S21A給處理電路22,處理電路22再透過與控制電路21A之間傳遞的信號來判斷觸控事件在第一觸控區域20A發生的位置。同樣地,當控制電路21B感測到觸控區域20B上發 生觸控事件時,控制電路21B會產生中斷信號S21B給處理電路22,處理電路22再透過與控制電路21B之間傳遞的信號來判斷觸控事件在第一觸控區域20B發生的位置。處理電路22判斷出觸控事件發生的位置後,執行對應該位置的操作,例如顯示切換操作。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控制電路21A與21B為彼此獨立。在一實施例中,控制電路21A係獨立地封裝以成為一顆積體電路,而控制電路21B係獨立地封裝以成為另一顆積體電路。在另一實施例中,控制電路21A具有一時脈產生器200A,其產生一時脈信號CLKA,作為控制電路21A的觸控感測操作的時脈依據,控制電路21B具有另一時脈產生器200B,其產生一時脈信號CLKB,作為控制電路21B的觸控感測操作的時脈依據。換句煥說,控制電路21A與21B各自具有獨立的時脈產生器。
根據上述,由於觸控區域20A與20B分別耦接控制電路21A與21B,因此,控制電路21A與21B可以不同的模式來分別對觸控區域20A與20B進行觸控感測操作。在一實施例中,控制電路21A與21B都以正常模式來分別對觸控區域20A與21B進行觸控感測操作,或者控制電路21A與21B都以省電模式來分別對觸控區域20A與21B進行觸控感測操作。或者,在一些情況下,控制電路21A與21B中一者以正常模式來對所對應的觸控區域進行觸控感測操作,而另一者則以省電模式來對所對應的觸控區域進行觸控感測操作。透過觸控面板20的區域劃分以及各自獨立的控制電路21A與21B,在一些情況下,可彈 性地使其中一個控制電路處於省電模式,藉此可減少消耗較低的功率,以增加待機時間。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所提及的省電模式可能是空閒模式(Idle mode)或睡眠模式(Sleep mode)。在一實施例中,對於一控制電路而言,在省電模式(空閒模式或睡眠模式)下執行觸控感測操作的掃描頻率低於正常模式下執行觸控感測操作的掃描頻率。除了以上述的降低掃描頻率來實現省電,可藉由控制在觸控感測操作時同時被掃描的掃描線數量(即掃描密度)來實現省電。在另一實施例中,對於一控制電路而言,省電模式(空閒模式或睡眠模式)下執行觸控感測操作的掃描密度低於正常模式下執行觸控感測操作的掃描密度。在一實施例中,對於一控制電路而言,省電模式(空閒模式或睡眠模式)下執行觸控感測操作的掃描頻率以及掃描密度都低於正常模式下執行觸控感測操作的掃描頻率以及掃描密度。
以下的多個實施例將說明使控制電路21A與21B處於正常模式或省電模式的控制方法。
第4圖係表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控制方法。此控制方法將參閱第3圖與第4圖來說明。在觸控裝置2開機後,處理電路22先初始化控制電路21A與21B(步驟S40),之後使控制電路21A與21B都進入省電模式(空閒模式或睡眠模式)(步驟S41)。此時,在省電模式下的控制電路21A以較低的掃描頻率或掃描密度來對觸控區域20A進行感測觸控操作且控制電路21B以較低的掃描頻率或掃描密度來對觸控區域20B進行感測觸控操作,以感測在觸控面板20上是否發生觸控事件(步 驟S42)。當在觸控面板20上發生觸控事件時,控制電路21A以及/或21B發出對應的中斷信號至處理電路22(步驟S43)。接著,處理電路22透過與控制電路21A以及/或21B之間傳遞的信號來判斷觸控事件發生所在的觸控區域(步驟S44)。當在觸控面板20上沒有發生觸控事件時,控制方法回到步驟S41。
首先,處理電路22判斷觸控事件是否同時發生在觸控區域20A與20B(步驟S450)。當處理電路22判斷出觸控事件是否同時發生在觸控區域20A與20B,處理電路22對控制電路21A與21B進行控制,使此兩者都切換為操作在正常模式下(步驟S451)。在處理電路22根據觸控位置而執行對應該位置的操作後,處理電路22對控制電路21A與21B進行控制,使此兩者都切換回省電模式(步驟回到S41)。
當處理電路22判斷出觸控事件不是同時發生在觸控區域20A與20B時,處理電路22判斷觸控事件是否只發生在觸控區域20A(步驟S460)。當處理電路22判斷出觸控事件只發生在觸控區域20A,處理電路22對控制電路21A進行控制,使其切換為操作在正常模式下(步驟S461)。此時,控制電路21B仍處於省電模式。在處理電路22根據觸控位置而執行對應該位置的操作後,處理電路22對控制電路21A進行控制,使其切換回省電模式(步驟回到S41)。
當處理電路22判斷出觸控事件不是只發生在觸控區域20A時,處理電路22判斷觸控事件是否只發生在觸控區域20B(步驟S470)。當處理電路22判斷出觸控事件只發生在觸控區域20B時,,處理電路22對控制電路21B進行控制,使其切換 為操作在正常模式下(步驟S471)。此時,控制電路21A仍處於省電模式。在處理電路22根據觸控位置而執行對應該位置的操作後,處理電路22對控制電路21B進行控制,使其切換回省電模式(步驟回到S41)。
根據上述,第4圖的實施例中係以觸控位置來判斷控制電路21A與21B是處於正常模式還是省電模式。在其他實施例中,當處理電路22執行一特定操作時,依據特定操作的目的(例如觀看影片、輸入訊息、或撥打電話等等),使用者會經常在一區域進行觸控。因此,當處理電路22執行一特定操作時,處理電路22可依據關於特定操作的相關資訊來判斷哪一觸控區域為常觸控區域。此相關資訊可能是預先儲存在處理電路22內的記憶體,或是透過由外部輸入。經常被觸控的區域以較高掃描頻率或較高掃描密度來進行觸控感測操作,而其他區域則以較低掃描頻率或較低掃描密度來進行觸控感測操作。因此,判斷控制電路21A與21B是處於正常模式還是省電模式,可以處理電路22正執行的操作為依據。
第5圖係表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控制方法。此控制方法將參閱第3圖與第5圖來說明。控制電路21A與21B處於預設操作模式(步驟S50)。處理電路22切換為執行一特定操作(步驟S51)。在一情況下,此處的預設操作模式可以是正常模式或省電模式,即控制電路21A與21B都處於正常模式、控制電路21A與21B都處於省電模式、或者控制電路21A與21B中一者處於正常模式而另一整處於省電模式。在另一情況下,預設模式是指處理電路22切換為執行特定操作之前所處的 模式。處理電路22判斷哪一區域為執行此特定操作時的常觸控區域(步驟S52)。首先,處理電路22判斷觸控區域20A與20B是否都是常觸控區域(步驟S530)當處理電路22判斷出觸控區域20A與20B都是常觸控區域,處理電路22對控制電路21A與21B進行控制,使此兩者都切換為操作在正常模式下(步驟S531)。因此,處理電路22執行此特定操作時,控制電路21A與21B都以較高的掃描頻率或較高的掃描密度來分別對觸控區域20A與20B進行觸控感測操作。
當處理電路22判斷出觸控區域20A與20B都不是常觸控區域時,處理電路22判斷是否只有觸控區域20A為常觸控區域(步驟S540)。當處理電路22判斷出只有觸控區域20A為常觸控區域時,處理電路22對控制電路21A進行控制,使其切換為操作在正常模式下(步驟S56)。此時,控制電路21B仍處於省電模式。因此,處理電路22執行此特定操作時,控制電路21A以較高的掃描頻率或較高的掃描密度來分別對觸控區域20A進行觸控感測操作,而控制電路21B以較低的掃描頻率或較低的掃描密度來分別對觸控區域20B進行觸控感測操作。
當處理電路22判斷出並非只有觸控區域20A為常觸控區域時,處理電路22判斷是否只有觸控區域20B為常觸控區域(步驟S550)。當處理電路22判斷出只有觸控區20B為常觸控區域時,處理電路22對控制電路21B進行控制,使其切換為操作在正常模式下(步驟S551)。此時,控制電路21A仍處於省電模式。因此,處理電路22執行此特定操作時,控制電路21B以較高的掃描頻率或較高的掃描密度來分別對觸控區域20B進 行觸控感測操作,而控制電路21A以較低的掃描頻率或較低的掃描密度來分別對觸控區域20A進行觸控感測操作。
在其他實施例中,觸控裝置2可依據使用者的習慣來將觸控區域20A與20B的一者定義為常觸控區域,另一者定義為非常觸控區。例如,觸控區域20B定義為常觸控區域,且將觸控區域20A定義為非常觸控區。即是,當觸控裝置2啟動時,控制電路21A以省電模式對觸控區域20A進行觸控感測操作,而控制電路21A以正常電模式對觸控區域20B進行觸控感測操作。
第6圖係表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判斷常觸控區域的判斷方法。參閱第3圖與第6圖,此判斷方法是實施來判斷觸控區域20A或20B是否為常觸控區域。以下,將以判斷觸控區域20A是否為常觸控區域為例來說明。首先,處理電路22定義一既定時間(步驟S60)。根據上述,當控制電路感測對應的觸控區域中發生觸控事件時,此控制電路會產生一中斷信號至處理電路22。因此,處理電路22可在定義的既定時間內根據接收中斷信號的次觸來計算觸控區域20A的觸控次數(步驟S61)。處理電路22判斷在既定時間內觸控區域20A的觸控次數是否超過一臨界值時(步驟S62)。當處理電路22判斷出在既定時間內控區域20A的觸控次數超過臨界值時,處理電路22判斷觸控區域20A為一常觸控區域(步驟S63),否則判斷觸控區域20A為一非常觸控區域(步驟S64)。同樣地,處理電路22也可透過步驟S61-S64來判斷,觸控區域20B是否為常觸控區域。
根據上述,觸控面板20可劃分成多觸控區域,且 每一觸控區域由一獨立的控制電路所控制。如此一來,觸控區域的掃描頻率或掃描密度可獨立控制。非常觸控或未被觸控的區域可被對應的控制電路以省電模式來進行觸控感測操作,藉此可降低觸控裝置2的消耗功率,延長待機時間。
本發明雖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範圍,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0‧‧‧觸控面板
20A、20B‧‧‧觸控區域
21A、21B‧‧‧控制電路
22‧‧‧處理電路
23‧‧‧電源管理電路
S21A、S21B‧‧‧中斷信號
VDD20、VDD21A、VDD21B‧‧‧電壓

Claims (18)

  1. 一種觸控裝置,包括:一觸控面板,劃分成一第一觸控區域以及一第二觸控區域;一第一控制電路,耦接該第一觸控區域,用以對該第一觸控區域執行一第一觸控感測操作;以及一第二控制電路,耦接該第二觸控區域,用以對該第二觸控區域執行一第二觸控感測操作。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裝置,其中,該第一控制電路以一第一掃描頻率來執行該第一觸控感測操作,且該第二控制電路以一第二掃描頻率來執行該第二觸控感測操作。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觸控裝置,其中,該第一掃描頻率與該第二掃描頻率彼此不相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觸控裝置,其中,當該第一控制電路感測到該第一觸控區域發生一觸控事件而該第二控制電路沒有感測到該第二觸控區域發生任何觸控事件時,該第一控制電路執行該第一觸控感測操作的該第一掃描頻率高於該第二控制電路執行該第二觸控感測操作的該第二掃描頻率。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裝置,其中,該觸控面板具有複數掃描線;其中,該第一控制電路耦接在該第一觸控區域中的該等掃描線,且在該第一觸控感測操作中以一第一掃描密度掃描在該第一觸控區域中的該等掃描線;以及 其中,該第二控制電路耦接在該第二觸控區域中的該等掃描線,且在該第二觸控感測操作中以一第二掃描密度掃描在該第二觸控區域中的該等掃描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觸控裝置,其中,該第一掃描密度與該第二掃描密度彼此不相等。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觸控裝置,其中,當該第一控制電路偵測到該第一觸控區域發生一觸控事件而該第二控制電路沒有偵測到該第二觸控區域發生任何觸控事件時,該第一控制電路執行該第一觸控感測操作的該第一掃描密度高於該第二控制電路執行該第二觸控感測操作的該第二掃描密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裝置,更包括:一處理電路,耦接該第一觸控電路以及該第二觸控電路;其中,當該第一觸控電路感測到該第一觸控區域發生一個觸控事件時,該第一觸控電路產生一第一中斷信號至該處理電路;其中,當該第二觸控電路感測到該第二觸控區域發生一個觸控事件時,該第一觸控電路產生一第二中斷信號制至處理電路;其中,該處理電路根據該第一中斷信號與該第二中斷信號來分別計算在一預設時間內發生在第一觸控區域的一第一觸控次數以及發生在第二觸控區域的一第一觸控次數;其中,該處理電路根據該第一觸控次數以及該第二觸控次數來判斷該第一觸控區域與該第二觸控區域中哪一者為一常 觸控區域;以及其中,當該處理電路判斷該第一觸控區域為該常觸控區域時,該處理電路控該第一控制電路在一正常模式下執行該第一觸控感測操作,且控制該第二控制電路在一省電模式下執行該第二觸控感測操作。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裝置,其中,該第一控制電路具有一第一時脈產生器,用以產生一第一時脈信號,該第一控制電路根據該第一時脈信號進行該第一觸控感測操作;以及其中,該第二控制電路具有一第二時脈產生器,用以產生一第二時脈信號,該第二控制電路根據該第二時脈信號進行該第二觸控感測操作。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裝置,其中,該第一控制電路獨立的封裝,且該第二控制電路獨立地封裝。
  11. 一種控制方法,用於一觸控裝置,包括:將該觸控裝置的一觸控面板劃分成一第一觸控區域以及一第二觸控區域;透過一第一控制電路對該第一觸控區域執行一第一觸控感測操作;以及透過一第二控制電路對該第二觸控區域執行一第二觸控感測操作。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控制方法,其中,在對該第一觸控區域執行該第一觸控感測操作的步 驟中,該第一控制電路根據一第一掃描頻率來執行該第一觸控感測操作;以及其中,在對控制該第二觸控區域執行該第二觸控感測操作中,該第二觸控感測操作根據一第二掃描頻率來執行該第二觸控感測操作。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控制方法,其中,該第一掃描頻率與該第二掃描頻率彼此不相等。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控制方法,更包括:感測在該第一觸控區域以及該第二觸控區域是否發生觸控事件;當一觸控事件發生在電路感測到該第一觸控區域發生而該第二控制電路沒有感測到該第二觸控區域發生任何觸控事件時,用於該第一觸控感測操作的該第一掃描頻率高於用於該第二觸控感測操作的該第二掃描頻率。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控制方法,其中,在對該第一觸控區域執行該第一觸控感測操作的步驟中,該第一控制電路根據對該第一觸控區域中複數掃描線進行掃描時的一第一掃描密度來執行該第一觸控感測操作;以及其中,在對控制該第二觸控區域執行該第二觸控感測操作中,該第二控制電路根據對該第二觸控區域中複數掃描線進行掃描時的一第二掃描密度來執行該第二觸控感測操作。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控制方法,其中,該第一掃描密度與該第二掃描密度彼此不相等。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控制方法,更包括: 感測在該第一觸控區域以及該第二觸控區域是否發生觸控事件;其中,當一觸控事件發生在電路感測到該第一觸控區域發生而該第二控制電路沒有感測到該第二觸控區域發生任何觸控事件時,該第一掃描密度高於該第二掃描密度。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控制方法,更包括:計算在一預設時間內發生在第一觸控區域的一第一觸控次數以及發生在第二觸控區域的一第一觸控次數;以及根據該第一觸控次數以及該第二觸控次數來判斷該第一觸控區域與該第二觸控區域中哪一者為一常觸控區域;其中,當判斷出該第一觸控區域為該常觸控區域時,在對該第一觸控區域執行該第一觸控感測操作的步驟中,該第一控制電路以一正常模式執行該第一觸控感測操作,且在對控制該第二觸控區域執行該第二觸控感測操作的步驟中,該第二控制電路以一省電模式下執行該第二觸控感測操作。
TW104104339A 2015-02-10 2015-02-10 觸控裝置以及控制方法 TWI6229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4339A TWI622907B (zh) 2015-02-10 2015-02-10 觸控裝置以及控制方法
US14/692,260 US9958982B2 (en) 2015-02-10 2015-04-21 Touch devices and control methods theref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4339A TWI622907B (zh) 2015-02-10 2015-02-10 觸控裝置以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9718A true TW201629718A (zh) 2016-08-16
TWI622907B TWI622907B (zh) 2018-05-01

Family

ID=56566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4339A TWI622907B (zh) 2015-02-10 2015-02-10 觸控裝置以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958982B2 (zh)
TW (1) TWI62290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8572B (zh) * 2017-10-03 2018-07-01 幸芯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局部觸控功能的觸控裝置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1046B (zh) * 2016-09-19 2018-04-11 禾瑞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電子裝置、觸控處理裝置與其觸控處理方法
WO2018124809A1 (ko) * 2016-12-29 2018-07-05 주식회사 인바디 착용형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 방법
KR102601644B1 (ko) * 2016-12-30 2023-11-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TWI684901B (zh) * 2018-12-04 2020-02-11 大陸商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分區觸控掃描的觸控裝置、觸控方法及資訊處理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9017B (zh) * 2008-04-02 2015-01-11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Capacitive touch device and its method for saving power consumption
TW201124886A (en) * 2010-01-08 2011-07-16 Ideacom Technology Corp Power saving apparatus of touch panel and the method therefor
TWI590133B (zh) * 2010-12-31 2017-07-01 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驅動觸控感測器之設備及方法
US20130015906A1 (en) * 2011-07-13 2013-01-17 Silicon Integrated Systems Corp. Touch Panel Device
US20130016051A1 (en) 2011-07-13 2013-01-17 Silicon Integrated Systems Corp. Touch Panel Device Having a Divided ITO layer for Reducing Loading
TWI498781B (zh) * 2013-05-01 2015-09-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一種觸控裝置、觸控面板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8572B (zh) * 2017-10-03 2018-07-01 幸芯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局部觸控功能的觸控裝置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958982B2 (en) 2018-05-01
US20160231848A1 (en) 2016-08-11
TWI622907B (zh) 2018-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2907B (zh) 觸控裝置以及控制方法
US10409482B2 (en) Electronic system, touch sensitiv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for switching to normal operation mode upon receiving touch gesture in power saving mode
EP2472368B1 (en) Input device
EP2953003A1 (en) Touch screen terminal and working method thereof
CN104182028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4187079A1 (zh) 触摸屏终端的解锁方法、装置以及触摸屏终端
KR20020060329A (ko) 절전형 이중 제어 장치 및 그의 전원 제어 방법
US20140232681A1 (en) Touch sensing apparatus and touch sensing method thereof
JP5200985B2 (ja) 電子機器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を用いた操作制御方法
US20160334926A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Terminal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3793034A (zh) 电源启动装置及电源启动方法
TW201314526A (zh) 電子裝置
KR20130049700A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23061333A1 (zh) 泄放电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泄放器件及电子设备
TWI525497B (zh) 偵測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的電子裝置、處理模塊、與方法
JPWO2008084541A1 (ja)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の起動制御方法
US20130038126A1 (en) Standby power system for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standby power
KR20080010581A (ko) 플라즈마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전원 오프 시퀀스 방법
US20170285805A1 (en) Terminal, Touch Control Unit, Touchscreen, Screen Protector, and Operation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4615957A (zh) 一种电源模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JP6233533B2 (ja) 電力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WO2015101397A1 (en) Stabd-by power management in an imade display device having wake-on-lan function
US7831848B2 (en)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for use in laptop computer and management method thereof
US2015013810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outputting detected information
US10141778B2 (en) Redundant power and power saving method thereof in cold redundant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