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9613A - 閃光模組及應用該閃光模組的拍照系統 - Google Patents

閃光模組及應用該閃光模組的拍照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9613A
TW201629613A TW104116875A TW104116875A TW201629613A TW 201629613 A TW201629613 A TW 201629613A TW 104116875 A TW104116875 A TW 104116875A TW 104116875 A TW104116875 A TW 104116875A TW 201629613 A TW201629613 A TW 20162961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ash
module
communication
control command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6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簡浩文
張凱鈞
洪逸昀
李姵蒂
Original Assignee
群邁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群邁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群邁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29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9613A/zh

Links

Landscapes

  • Stroboscope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關於一種閃光模組和應用該閃光模組的拍照系統,所述閃光模組包括本體和設置在該本體內的閃光部,所述閃光部包括電路板和設置在該電路板上的閃光燈、處理模組、以及通信模組或同步閃光模組中的至少一個,所述閃光燈、通信模組、同步閃光模組與該處理模組電性連接,所述通信模組接收一控制指令並傳送至所述處理模組,所述同步閃光模組感測外部光線變化並產生另一控制指令並傳送至所述處理模組,所述處理模組依據所述通信模組或同步閃光模組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閃光燈工作與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同步閃光。該閃光模組與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同步閃光,提高閃光亮度,提高拍照效果。

Description

閃光模組及應用該閃光模組的拍照系統
本發明涉及一種閃光模組及應用該閃光模組的拍照系統。
目前可攜式電子裝置拍照功能越來越強大,除了增加圖元大小,還增加很多類似單眼相機的軟體功能,可是無論鏡頭功能變得多強,其手機本體閃光燈仍受限於設計而搭配上的亮度通常不足,導致拍照品質不佳。
有鑑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提高可攜式電子裝置閃光亮度的閃光模組。
另,還有必要提供一種應用該閃光模組的拍照系統。
一種閃光模組,包括本體和設置在該本體內的閃光部,該閃光模組包括本體和設置在該本體內的閃光部,所述閃光部包括電路板和設置在該電路板上的閃光燈、處理模組、以及通信模組或同步閃光模組中的至少一個,所述閃光燈、通信模組、同步閃光模組與該處理模組電性連接,所述通信模組接收一控制指令並傳送至所述處理模組,所述同步閃光模組感測外部光線變化並產生另一控制指令並傳送至所述處理模組,所述處理模組依據所述通信模組或同步閃光模組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閃光燈工作。
一種拍照系統,包括閃光模組和可攜式電子裝置,該閃光模組可分離地設置在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上,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處理單元及與該處理單元電性連接的通信單元、閃光單元,所述閃光單元和所述通信單元與所述處理單元電性連接,所述閃光模組包括處理模組、閃光燈以及通信模組或同步閃光模組中的至少一個,所述通信模組、同步閃光模組和閃光燈均與所述處理模組電性連接,所述通信模組與所述通信單元建立通信連接,所述處理單元控制所述閃光單元工作並生成一控制指令,所述同步閃光模組感測所述閃光燈的閃光並產生另一控制指令,該通信單元將該控制指令傳送至該通信模組,所述通信模組或同步閃光模組將所述控制指令傳送至該處理模組,該處理模組根據所述通信模組或所述同步閃光模組的控制指令控制該閃光燈與該閃光單元同步閃光。
該拍照系統將閃光模組可分離地設置在可攜式電子裝置上,並通過該閃光模組內的通信模組與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通信模組建立無線通訊連接,從而使得該閃光模組內的閃光燈與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閃光單元同步閃光,提高了閃光強度,使得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拍照效果較佳。
圖1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拍照系統的閃光模組與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組裝圖。
圖2為圖1所示的閃光模組的分解圖。
圖3為圖2所示的閃光模組的閃光單元的分解圖。
圖4為圖3所示的閃光模組另一角度的分解圖。
圖5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拍照系統的閃光模組的分解圖。
圖6為本發明的拍照系統的功能模組圖。
請參閱圖1,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提供一種拍照系統100,包括閃光模組50及可攜式電子裝置90。該閃光模組50可分離地安裝在該可攜式電子裝置90上以提高亮度從而便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90拍照。
請參閱圖2,該可攜式電子裝置90可為手機、平板電腦、數碼相機、移動電源等。在本實施例中,以手機為例進行說明。該可攜式電子裝置90包括殼體91和設置在該殼體91內的電源模組93,當該閃光模組50設置在該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90上時,所述電源模組93可通過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90的介面為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90供電;當該閃光模組50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90分離設置時,所述電源模組93可為所述閃光模組50供電以維持工作。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殼體91為可攜式電子裝置90的後蓋、電池蓋或保護殼。所述殼體91大致為一長方體,其兩端間隔設置二收容部911,所述二收容部911之間形成一收容槽913。所述電源模組93收容在所述二收容部911內,所述收容槽913用於容置並安裝所述閃光模組50。該收容槽913為一端開口的長方體空腔,其包括底壁9131和設置在該底壁9131上的四側壁9133。該底壁9131上貫穿設置四安裝孔9132,每一所述側壁9133上間隔設置二卡持塊9134,所述安裝孔9132和卡持塊9134用於安裝所述閃光模組50。其中所述二相對的側壁9133上分別開設第一導通孔9135和第二導通孔9136,所述第一導通孔9135和所述第二導通孔9136用於使得所述閃光模組50的介面露出,此部分後面祥述。
請參閱圖3及圖4,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閃光模組50大致為方形,其包括本體51、閃光部53、安裝板54和濾光膜55。該閃光部53容置於該本體51內,該濾光膜55安裝在該本體51上並罩設所述閃光部53。
所述本體51大致為方形結構,其包括依次連接的四周壁511,所述四周壁511共同圍成一安裝部513。每一所述周壁511上均間隔設置二卡槽5111,所述卡槽5111與所述側壁9133上的卡持塊9134卡持,以將所述本體51安裝於所述收容槽913內。其中一所述周壁511上開設一第一通孔5113,其相對的另一周壁511上對稱開設一第二通孔5115,所述第一通孔5113和所述第二通孔5115用於使得所述閃光部53上的元件露出,此部分將在後面詳細敘述。請參閱圖4,所述本體51的底面進一步開設四配合孔5116,所述配合孔5116對準所述安裝孔9132以使得安裝所述閃光模組50。一所述周壁511上開有一安裝槽5117,用於外接腳架或其他支撐裝置以支撐所述閃光部53。所述安裝板54用於罩設並安裝所述閃光部53,所述安裝板54上開設若干導光孔541。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導光孔541為圓形,所述導光孔541用於安裝所述閃光部53內的閃光元件並相對聚攏所述閃光元件發出的光線以提高照射效果。
所述閃光部53包括電路板531、若干閃光燈532、若干供電模組533、通信模組535、處理模組536、第一充電介面537、第二充電介面538和導通件539。所述閃光燈532和所述供電模組533、所述通信模組535、所述處理模組536、所述第一充電介面537、所述第二充電介面538設置在所述電路板531的相對兩側。所述閃光燈532、所述供電模組533、所述通信模組535、所述處理模組536、所述第一充電介面537和所述第二充電介面538和所述導通件539通過所述電路板531相互電性連接。
所述若干閃光燈532可為LED(Light Emitting Diode, LED)或氙氣燈,用於發光以提高環境光亮度從而便於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90更好地拍照。當該閃光部53安裝在所述本體51內的安裝板54的上時,所述閃光部53和所述安裝板54收容於所述安裝部513內,每一所述閃光燈532對準一所述導光孔541以通過所述導光孔541向外發光。所述若干供電模組533為所述閃光燈532、通信模組535、處理模組536供電以維持工作。所述通信模組535用於與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90進行通信。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通信模組535可為紅外模組、藍牙模組、WIFI模組和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離無線通訊)模組中的一個或多個的組合。在本實施例中,通信模組535包括第一通信模組5351和第二通信模組5353,所述第一通信模組5351位於所述供電模組533之間,且所述第一通信模組5351可為紅外模組、藍牙模組或WIFI模組。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模組5353貼合設置在該電路板531上並覆蓋所述電路板531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通信模組5353為NFC模組。所述處理模組536用於接收所述第一通信模組5351或第二通信模組5353傳送的來自可攜式電子裝置90的控制指令並控制所述閃光燈532工作。所述第一充電介面537和第二充電介面538設置在所述電路板531的邊緣,且所述第一充電介面537穿過所述第一通孔5113和第一導通孔9135露出,所述第二充電介面538穿過所述第二通孔5115和第二導通孔9136露出,用於相容不同的充電器以為所述供電模組533充電。
可以理解,所述閃光燈532也可由整片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或其他平行光源製成,由於此時所述閃光燈532發出的光線為平行光線,光線不會發散,因此安裝板54上的導光孔541可以省略,而直接由所述閃光燈532發射光線從而提高環境光亮度。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導通件539為螺釘或螺柱,其設置在所述電路板531相對所述閃光燈532的一側,當該閃光模組50安裝在所述殼體91上,該殼體91蓋合在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90上時,所述導通件539穿過所述安裝孔9132及所述配合孔5116以將所述閃光模組50固設在所述的本體51內且所述導通件539與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90內的電池導通從而使得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90的電池通過導通件539及電路板531為該閃光部53供電。
所述濾光膜55用於改變所述閃光燈532發出的光線的特性,如硬性或柔性。具體地,當該濾光膜55罩設在所述閃光燈532的前面,例如閃光燈532的出光面時,所述閃光燈532發出的光線為柔光,即所述光線為散射狀態。可以理解,該濾光膜55也可省略。故,當所述濾光膜55未罩設在所述閃光燈532上,或放在所述閃光燈532的後面,即與閃光燈532的出光面相背的一面時,所述閃光燈532發出的光線為硬光,即所述光線為直射狀態。使用者可根據需要更換所述濾光膜55以改變所述閃光燈532發出的光線的特性。
請參照圖5,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閃光模組50'與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閃光模組50的功能相同,結構略有區別,其區別在於:該閃光模組50'包括本體51'、設置在該本體51'上的若干導光孔541'及濾光膜55',所述本體51'和所述濾光膜55'為圓形,所述導光孔541'為六邊形。
可以理解,所述本體51和所述導光孔541的形狀也不限於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和第二較佳實施例中的形狀,也可根據需要設置成其他形狀,如該本體51的形狀可為圓形,該導光孔541的形狀可為星形等。
所述閃光燈532的顏色和排列方式也可根據需要進行更換,從而調整所述閃光燈532發射的光線的顏色和形態。所述閃光燈532也可具備如下多種功能,如在所述閃光模組50上增加指示燈以標示該閃光模組50的電量情況;或通過可攜式電子裝置90的指令去調節所述閃光燈532的工作的數量、亮度或顏色等以根據使用者需要實現持續照明或適應環境光的強度從而為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90補光;或通過閃爍以實現警示等。
當將所述閃光模組50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90分離設置時,可直接將所述閃光模組50的導通件539穿設過所述殼體91上的的四安裝孔9132,並將所述殼體91的卡持塊9134對準並卡合在所述閃光模組50的周壁511上的卡槽5111內,再將所述電源模組93容置在所述殼體91內並與所述閃光模組50導通,從而為所述閃光模組50供電,組裝完畢後,所述閃光模組50即可設置在其他支撐件上,以實現照明或為該可攜式電子裝置90補光的作業。
當將閃光模組50裝設在該可攜式電子裝置90上時,可先將該閃光模組50的導通件539穿過所述殼體91上的四安裝孔9132,並將所述殼體91的卡持塊9134對準並卡合所述閃光模組50的周壁511上的卡槽5111即可,此時所述閃光模組50收容於所述殼體91的收容槽913內,再將所述殼體91蓋合在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90上,該導通件539連接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90內的電池即可。
當將所述閃光模組50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90分離設置時,可
請參照圖6,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90進一步包括處理單元95、通信單元96和閃光單元97,所述通信單元96和所述閃光單元97與所述處理單元95電性連接。該處理單元95用於控制所述閃光單元97工作並同時生成一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為開啟所述閃光模組50的閃光燈532。該通信單元96用於將所述處理單元95的控制指令傳送至所述閃光模組50。具體地,所述通信單元96可為紅外模組、藍牙模組、WIFI模組和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離無線通訊)模組中的一個或多個的組合,並且其中至少一個模組可與所述閃光模組50的通信模組535建立連接,以將所述處理單元95的控制指令傳送至所述通信模組535。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該閃光模組50進一步包括同步閃光模組57,所述同步閃光模組57與所述閃光模組50的處理模組536電性連接,同步閃光模組57感測外界光線變化並生成一控制指令至所述處理模組536。具體地,可攜式電子裝置90自帶的閃光燈532工作時,所述同步閃光模組57因感測到外界光線的變化且該變化該超出一預設值,所述同步閃光模組57生成一控制指令至所述處理模組536。所述處理模組536根據所述同步閃光模組57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閃光燈532工作,從而保證所述閃光燈532與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90的閃光單元97同時工作以進行補光。
可以理解,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同步閃光模組57也可直接與所述閃光燈532電性連接,當該同步閃光模組57感測到外界光線的變化且該變化該超出一預設值,該同步閃光模組57可直接生成控制指令並傳送至該閃光燈532,從而直接控制該閃光燈532工作。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閃光模組50可通過兩種方式工作,下面進一步介紹所述拍照系統100的工作原理:
將該閃光模組50安裝在可攜式電子裝置90上後,需要拍照時可通過所述閃光模組50上的開關(圖未示)開啟所述閃光模組50以使得所述閃光模組50上的通信模組535和同步閃光模組57處於待機狀態,並開啟可攜式電子裝置90上的通信單元96以與所述閃光模組50的通信模組535建立通信連接。
第一種方式如下:使用者在可攜式電子裝置90上進行拍攝操作且需要開啟閃光燈時,所述處理單元95將控制指令(開啟閃光燈)通過所述通信單元96傳送至所述通信模組535,所述通信模組535將該控制指令傳送至所述處理模組536,所述處理模組536根據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閃光燈532與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90的閃光燈同步工作。以為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90補光。
第二種方式如下:當可攜式電子裝置90拍攝時,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90的閃光燈閃光,所述同步閃光模組57感測到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90的閃光即可產生另一控制指令並傳送至所述處理模組536,所述處理模組536接收感測結果後即可控制所述閃光燈532閃光以實現為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90補光。
上述兩種方式均可實現該閃光模組50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90同步閃光的目的,使用者可在該處理模組536內預先設置程式以使得該處理模組536先接收到來自該通信模組535或該同步閃光模組57其中一個的控制指令時,即可控制所述閃光燈532閃光。在其他實施例中,當所述通信模組535和所述同步閃光模組57任一個傳送的控制指令優先送達所述處理模組536時,該處理模組536依據該優先送達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閃光燈532與所述閃光單元97同步閃光。
使用者還可依需求將閃光模組50由可攜式電子裝置90上取下,並通過安裝槽5117安裝於外接腳架或其他支撐裝置上,以便被使用者放置於所需的補光位置。當所述閃光模組50與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90分離時,所述閃光模組50的工作原理與所述閃光模組50設置在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90上時的工作原理相同。
本發明將該閃光模組50可分離地設置在在該可攜式電子裝置90上,並通過通信模組535和同步閃光模組57接收該可攜式電子裝置90控制指令或閃光訊號並控制所述閃光模組50與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90的閃光燈同步工作,提高了環境光的亮度,從而便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90拍攝,使用十分方便。
綜上所述,本創作符合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舉凡熟悉本案技藝之人士,在援依本案創作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包含於以下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0‧‧‧拍照系統
90‧‧‧可攜式電子裝置
91‧‧‧殼體
911‧‧‧收容部
913‧‧‧收容槽
9131‧‧‧底壁
9132‧‧‧安裝孔
9133‧‧‧側壁
9134‧‧‧卡持塊
9135‧‧‧第一導通孔
9136‧‧‧第二導通孔
93‧‧‧電源模組
95‧‧‧處理單元
96‧‧‧通信單元
97‧‧‧閃光單元
50、50'‧‧‧閃光模組
51、51'‧‧‧本體
511‧‧‧周壁
5111‧‧‧卡槽
5113‧‧‧第一通孔
5115‧‧‧第二通孔
5116‧‧‧配合孔
5117‧‧‧安裝槽
513‧‧‧安裝部
53‧‧‧閃光部
531‧‧‧電路板
532‧‧‧閃光燈
533‧‧‧供電模組
535‧‧‧通信模組
5351‧‧‧第一通信模組
5353‧‧‧第二通信模組
536‧‧‧處理模組
537‧‧‧第一充電介面
538‧‧‧第二充電介面
539‧‧‧導通件
54‧‧‧安裝板
541、541'‧‧‧導光孔
55,55'‧‧‧濾光膜
57‧‧‧同步閃光模組
90‧‧‧可攜式電子裝置
95‧‧‧處理單元
96‧‧‧通信單元
97‧‧‧閃光單元
50‧‧‧閃光模組
532‧‧‧閃光燈
535‧‧‧通信模組
536‧‧‧處理模組
57‧‧‧同步閃光模組

Claims (10)

  1. 一種閃光模組,所述閃光模組包括本體和設置在該本體內的閃光部,所述閃光部包括電路板和設置在該電路板上的閃光燈、處理模組、以及通信模組或同步閃光模組中的至少一個,所述閃光燈、通信模組、同步閃光模組與該處理模組電性連接,所述通信模組接收一控制指令並傳送至所述處理模組,所述同步閃光模組感測外部光線變化並產生另一控制指令並傳送至所述處理模組,所述處理模組依據所述通信模組或同步閃光模組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閃光燈工作。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閃光模組,其中所述本體包括周壁,所述周壁圍成一安裝部,所述閃光部設置在所述安裝部內,所述安裝部包括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設有導光孔,所述閃光燈對準所述導光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閃光模組,其中所述通信模組可為紅外模組、藍牙模組、WIFI模組和NFC模組中的一個或多個的組合。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閃光模組,其中所述閃光模組進一步包括濾光膜,所述濾光膜可選擇的設置在所述本體上並罩設在所述閃光燈上。
  5. 一種拍照系統,所述拍照系統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任一項所述的閃光模組和可攜式電子裝置,該閃光模組可分離地設置在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拍照系統,其中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處理單元及與該處理單元電性連接的通信單元、閃光單元,所述閃光單元和所述通信單元與所述處理單元電性連接,所述通信模組與所述通信單元建立通信連接,所述處理單元控制所述閃光單元工作並生成該控制指令,該通信單元將該控制指令傳送至該通信模組。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拍照系統,其中當所述通信模組和所述同步閃光模組任一個傳送的控制指令優先送達所述處理模組時,該處理模組依據該優先送達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閃光燈與所述閃光單元同步閃光。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拍照系統,其中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包括收容槽,所述閃光模組可分離的設置在所述收容槽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拍照系統,其中所述收容槽包括底壁,所述底壁上開設安裝孔,所述本體上開設配合孔,所述配合孔對準所述安裝孔,所述閃光模組包括閃光部,所述閃光部包括電路板及設置在該電路板上的導通件,所述導通件穿過所述安裝孔及所述配合孔設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拍照系統,其中所述收容槽包括側壁,所述側壁設置卡持塊,所述閃光模組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包括周壁,所述周壁上設置卡槽,所述卡持塊與所述卡槽卡持。
TW104116875A 2015-02-06 2015-05-26 閃光模組及應用該閃光模組的拍照系統 TW2016296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62796.8A CN105991917A (zh) 2015-02-06 2015-02-06 闪光模组及应用该闪光模组的拍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9613A true TW201629613A (zh) 2016-08-16

Family

ID=56685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6875A TW201629613A (zh) 2015-02-06 2015-05-26 閃光模組及應用該閃光模組的拍照系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6145949A (zh)
CN (1) CN105991917A (zh)
TW (1) TW20162961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6393B (zh) * 2017-12-28 2021-01-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拍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15922A (zh) * 2020-02-10 2021-08-27 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闪光灯引闪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2135064B (zh) * 2020-09-16 2022-03-22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闪光灯、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8912B (zh) * 2005-07-29 2012-03-21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闪光便携式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及实现自动闪光的方法
US8195040B2 (en) * 2009-02-10 2012-06-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apparatus, flash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2263844A (zh) * 2010-05-28 2011-11-30 宏威国际实业有限公司 外接式行动电话闪光灯
JP6188319B2 (ja) * 2012-02-01 2017-08-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発光システム、発光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CN103731593A (zh) * 2012-10-15 2014-04-16 陈永坚 无线影像传输装置
CN203279012U (zh) * 2013-04-15 2013-11-06 东莞南光电器有限公司 闪光灯无线遥控装置
CN104181752A (zh) * 2013-05-24 2014-12-03 新世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闪光灯模组及配置该闪光灯模组的摄像装置
CN103402291A (zh) * 2013-08-05 2013-11-20 曾金辉 一种外置闪光灯、拍照系统及外置闪光灯的工作方法
CN103491687A (zh) * 2013-09-25 2014-01-01 朱健雄 手机或便携式电脑用外置无线闪光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1917A (zh) 2016-10-05
JP2016145949A (ja) 2016-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95946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US10704745B2 (en) Mobile light source
US9593842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US9464796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JP5948379B2 (ja) 消防士用照明装置および方法
AU2016203825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EA034831B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ъемки селфи
US20160305646A1 (en) Illuminated housing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CN110297378B (zh) 拍摄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WO2017120705A1 (zh) 一种发光部分可模块组装的拍摄用led照明灯
TW201629613A (zh) 閃光模組及應用該閃光模組的拍照系統
US20090091630A1 (en) Flexible mountable software controllable led ringlight
US9055642B2 (en) Multi-purpose rechargeable LED lighting device
KR20170099048A (ko) 분리 및 병합이 가능한 led 조명장치
WO2017156794A1 (zh) 一种可更换灯头的摄影用便携式灯具
CN103731525A (zh) 一种手机外置闪光灯
KR200478356Y1 (ko) Led 손전등
CN105065943A (zh) 带有摄像机模组的照明灯
WO2020034996A1 (zh) 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辅助摄像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TWM531697U (zh) 具有補光作用的手機保護殼
CN201909929U (zh) 一种便携式多用途摄影摄像灯
KR101814512B1 (ko) 휴대용 엘이디 랜턴
CN204962350U (zh) 带有摄像机模组的照明灯
JP3208456U (ja) 照明装置
US2023005475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protective shell with light supplementing l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