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8444A - 用於載波聚合通訊系統的基地台與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載波聚合通訊系統的基地台與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628444A TW201628444A TW105101677A TW105101677A TW201628444A TW 201628444 A TW201628444 A TW 201628444A TW 105101677 A TW105101677 A TW 105101677A TW 105101677 A TW105101677 A TW 105101677A TW 201628444 A TW201628444 A TW 201628444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uplink control
- control information
- information
- base station
- user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5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entities in the uplin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用於一載波聚合通訊系統的基地台與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被提供。該載波聚合通訊系統提供一使用者設備複數成分載波。該基地台針對該使用者設備產生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建立一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並提供該使用者設備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俾該使用者設備根據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在該等成分載波上傳輸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包含對應至該基地台的該等運作的步驟。
Description
本發明關於一種基地台與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更具體而言,本發明關於一種用於一載波聚合通訊系統的基地台與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
一直以來,提升傳輸速率都是無線通訊系統追求的目標之一,而要提升傳輸速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增加傳輸頻寬。近年來,一些無線通訊系統已採用一種名為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的技術來增加其傳輸頻寬,藉此提升其傳輸速率。舉例而言,在第三代行動通訊組織(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所提出的進階長期演進計畫(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LTE-Advanced)中,亦已採用載波聚合這項技術。
不同於單載波技術,載波聚合是一種藉由將多個成分載波(Component Carriers,CC)聚合的多載波技術。在傳統的載波聚合通訊系統中,通常會包含一個主成分載波(Primary CC,PCC)以及至少一個次成分載波(Secondary CC,SCC)。另外,單一使用者設備可以在多個成分載波(即該主成分載波與該至少一次成分載波)上所分別建立的資料傳輸通道
中傳輸上行鏈路資料(Uplink Data),但只能在該主成分載波上所建立的控制通道中傳輸對應至全部成分載波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
舉例而言,在第三代行動通訊組織首次提出進階長期演進計畫時(即第10版計畫書),載波聚合這項技術被規劃為可針對單一使用者設備提供至多五個成分載波(包含一個主成分載波以及四個次成分載波),其中該使用者設備可以在至多五個成分載波上所分別建立的資料傳輸通道(即物理上行共享通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中傳輸上行鏈路資料(Uplink Data),且該使用者設備必須在該主成分載波上所建立的控制通道(即物理上行控制通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中傳輸對應至這五個成分載波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另外,在第三代行動通訊組織提出的第13版計畫書中,載波聚合這項技術更進一步被規劃為可針對單一使用者設備提供至多32個成分載波(包含一個主成分載波以及31個次成分載波),但根據先前版本有關載波聚合之規範,該使用者設備必須在該主成分載波上所建立的物理上行控制通道中傳輸對應至這32個成分載波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於傳統的載波聚合通訊系統中,傳輸速率將隨著次成分載波的數量增加而增加,惟在該主成分載波上所建立的控制通道的負荷亦將隨著次成分載波的數量增加而增大。有鑑於此,如何於傳統的載波聚合通訊系統中,降低在主成分載波上所建立的控制通道隨著次成分載波的數量增加而增大的負荷,確為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之一項重大需求。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個面向可以是一種用於一載波聚合通訊系統的基地台。該載波聚合通訊系統提供一使用者設備複數成分載波。該基地台包含一處理器與一與該處理器連接的收發器。該處理器用以針對該使用者設備產生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建立一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該收發器用以提供該使用者設備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俾該使用者設備根據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在該等成分載波上傳輸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根據資訊類別分割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為複數資訊區塊,各該資訊區塊包含複數分別對應至該等成分載波的資訊子區塊。針對各該資訊區塊,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分割該等成分載波為複數載波群組,各該載波群組包含至少一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且對應至各該載波群組的資訊子區塊被排程至各該載波群組包含的該至少一上行鏈路控制通道。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另一個面向可以是一種用於一載波聚合通訊系統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該載波聚合通訊系統提供一使用者設備複數成分載波。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包含以下步驟:透過一基地台,針對該使用者設備產生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建立一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其中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根據資訊類別分割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為複數資訊區塊,各該資訊區塊包含複數分別對應至該等成分載波的資訊子區塊,且針對各該資訊區塊,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分割該等成分載波為複數載波群組,各該載波群組包含至少一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且對應至各該載波群組的資訊子區塊被排程至各該載波群組包含的該至少一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以及透過該基地台,提供該使用者設備該上行鏈路控
制資訊排程,俾該使用者設備根據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在該等成分載波上傳輸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於本發明中,透過一基地台所建立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一使用者設備可在複數成分載波上所建立的複數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中傳輸上行鏈路控制資訊,而不是只能在單一成分載波(例如上述主成分載波)上所建立的單一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中傳輸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透過如此運作,在該主成分載波上所建立的控制通道的負荷可根據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而被分散到在其他的成分載波上所建立的控制通道,故有效地降低了在該主成分載波上所建立的控制通道的負荷。
以上內容呈現了本發明部分面向之摘要說明(涵蓋了本發明解決的問題、採用的手段以及達到的功效),藉此提供對該等面向的基本理解。以上內容並非有意概括本發明的所有面向。另外,以上內容既不是確認本發明的任一或所有面向的關鍵或必要元件,也不是描述本發明的任一或所有面向的範圍。上述內容之目的僅是以一簡單形式來呈現本發明的部分面向的某些概念,以作為隨後詳細描述的一個引言。
根據檢附的圖式及以下實施方式,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更加瞭解本發明的上述面向與其他面向的細節。
1‧‧‧載波聚合通訊系統
10‧‧‧基地台
101‧‧‧處理器
103‧‧‧收發器
11‧‧‧基地台
13‧‧‧基地台
15‧‧‧基地台
151‧‧‧遠端射頻頂部
2、2a~2d‧‧‧成分載波
20‧‧‧載波群組
4‧‧‧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
5‧‧‧指示訊號
6‧‧‧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60‧‧‧資訊區塊
70‧‧‧成分載波的資源狀態資訊
72‧‧‧回傳路徑延遲資訊
74‧‧‧成分載波的通道狀態
76‧‧‧使用者設備放棄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8‧‧‧後端網路
9‧‧‧使用者設備
B1-1~Bm-n‧‧‧資訊區塊
PCC‧‧‧主成分載波
SCC1~SCCn‧‧‧次成分載波
S2‧‧‧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
S201、S203‧‧‧步驟
UCCH‧‧‧上行鏈路控制通道
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例例示一種載波聚合通訊系統的一範例的一示意圖。
第2圖為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例例示一基地台與一使用者設備的一範例的一示意圖。
第3A-3B圖為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例例示一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的一範例的一示意圖。
第4圖為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例例示第1圖所示載波聚合通訊系統的一整體運作的一範例的一示意圖。
第5圖為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例例示一種用於一載波聚合通訊系統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的一範例的一流程圖。
以下將以一或多個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細節,惟以下所述一或多個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只能在所述的環境、應用、結構、流程或步驟方能實施。於圖式中,與本發明非直接相關的元件皆已省略。於圖式中,各元件之間的尺寸關係僅為了易於說明本發明,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實際比例。除了特別說明之外,在以下內容中,相同(或相近)的元件符號對應至相同(或相近)的元件。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下稱「第一實施例」)為一種用於一載波聚合通訊系統的基地台。該載波聚合通訊系統可包含至少一基地台(即一或多個基地台)以及至少一使用者設備(即一或多個第一使用者設備)。為了易於說明,本文以第1圖與第2圖為例來進一步說明該載波聚合通訊系統與該基地台,惟此例並非限制。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例例示一種載波聚合通訊系統的一範例的一示意圖。第2圖為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例例示一基地台與一使用者設備的一範例的一示意圖。
參照第1圖,載波聚合通訊系統1可包含一基地台11、一基地台13、一基地台15與一使用者設備9。載波聚合通訊系統1可建構在各種採用
載波聚合的傳統的無線通訊系統,例如但不限於進階長期演進。基地台11、基地台13與基地台15中的每一個可以是各種類型的基地台,例如但不限於:大型基地台(Macrocells)、微型基地台(Microcells)或特微型基地台(Picocells)等。使用者設備9可以是各種類型的電子裝置,例如但不限於: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智慧型行動電話等。
載波聚合通訊系統1可提供使用者設備9複數個成分載波2。詳言之,基地台11可提供使用者設備9單一成分載波2(標示為2a),基地台13可提供使用者設備9複數成分載波2(標示為2b)。另外,基地台15可連結一遠端射頻頂部(Remote Radio Head,RRH)151,且基地台15本身提供使用者設備9單一成分載波2(標示為2c),而遠端射頻頂部151提供使用者設備9另一成分載波2(標示為2d)。遠端射頻頂部151僅負責成分載波2(標示為2d)的物理層訊號之傳送與接收,而成分載波2(標示為2d)主要仍是由基地台15來管理。較佳地,基地台15與其遠端射頻頂部151之間具有高傳輸效能(例如低延遲)的連接(較佳地採用有線連接)以完成理想的背後連接(ideal backhaul connection)。基地台11、基地台13與基地台15之間可透過理想或非理想之有線或無線的方式來相互通訊,或者透過一後端網路8以理想的背後連接方式來相互通訊。對於使用者設備9而言,其同時處在基地台11、基地台13、基地台15、及遠端射頻頂部151的涵蓋範圍內,故可透過複數成分載波2與基地台11、基地台13、基地台15、及遠端射頻頂部151通訊。
參照第2圖,一基地台10可包含一處理器101與一收發器103。處理器101與收發器103之間可以是直接電性連接或間接電性連接,且相互通訊。二元件之間沒有透過其他元件而彼此電性連接即屬直接電性連接,而
二元件之間是透過其他元件而彼此電性連接即屬間接電性連接。基地台10可以是基地台11、基地台13、基地台15中的任一個。收發器103可包含一或多個各種形式的收發器,用以與其他基地台、後端網路8以及使用者設備9通訊。使用者設備9亦可包含一收發機(未繪示),用以與基地台10及其他基地台(包含遠端射頻頂部)通訊。
基地台10可包含一電腦裝置。該電腦裝置可具有一般目的之處理器、微處理器等運算元件,並透過這樣的計算元件執行各種運算。該電腦裝置可具有一般目的之記憶體及/或儲存器等儲存元件,並透過這樣的儲存元件儲存各種資料。該電腦裝置可具有一般目的之輸入/輸出元件,並透過這樣的輸入/輸出元件接收來自使用者輸入的資料以及輸出資料至使用者。該電腦裝置可根據軟體、韌體、程式、演算法等所建構的處理流程,透過計算元件、儲存元件、輸入/輸出元件等元件去執行相應的運作。處理器101可以是該電腦裝置本身或是該電腦裝置的一部分,並用以執行以下所述的運作。
進一步而言,處理器101可用以針對使用者設備9產生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6建立一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收發器103可用以透過各種方式(例如單播、多播或廣播等)提供使用者設備9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俾使用者設備9根據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在載波聚合通訊系統1所提供的複數成分載波2上傳輸上行鏈路控制資訊6。載波聚合通訊系統1所提供的複數成分載波2可包含一個主成分載波(即PCC)以及至少一個次成分載波(即SCC1~SCCn,n為大於1的正整數)。
為了易於說明,本文以第3A-3B圖為例來進一步說明處理器
101與收發器103的運作,惟此例並非限制。第3A-3B圖為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例例示一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的一範例的一示意圖。參照第3A圖,處理器101建立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可根據資訊類別分割使用者設備9產生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6為複數資訊區塊60,且各該資訊區塊60可包含複數分別對應至複數成分載波2的資訊子區塊Bm-n,其中m為用以表示相對應的資訊類別的正整數,而n為用以表示相對應的成分載波2的正整數。資訊類別可以因應不同的通訊系統而變,以第三代行動通訊組織提出的進階長期演進計畫為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6可包含但不限於以下至少一項: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的確認(Acknowledge,ACK)/否認(Non-Acknowledge,NACK);排程請求(Scheduling Request,SR);以及通道狀態資訊(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等等。
舉例而言,第一個資訊區塊60是對應至上行鏈路控制資訊6所包含的第一種資訊類別,且其包含了n個資訊子區塊B1-1~B1-n;第二個資訊區塊60是對應至上行鏈路控制資訊6所包含的第二種資訊類別,且其包含了n個資訊子區塊B2-1~B2-n;...;以及第m個資訊區塊60是對應至上行鏈路控制資訊6所包含的第m種資訊類別,且其包含了n個資訊子區塊Bm-1~Bm-n。因此,如第3A圖所示,使用者設備9產生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6可以用一個二維矩陣來呈現。
參照第3A圖,針對各該資訊區塊60,處理器101建立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可分割載波聚合通訊系統1所提供的複數成分載波2(即PCC與SCC1~SCCn)為複數載波群組20,各該載波群組20包含至少一上行
鏈路控制通道UCCH,且對應至各該載波群組20的資訊子區塊被排程至各該載波群組20包含的至少一上行鏈路控制通道UCCH。針對各該資訊區塊60,處理器101可獨立地判斷如何分割載波聚合通訊系統1所提供的複數成分載波2為複數載波群組20。因此,對於不同的資訊區塊60,處理器101建立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可採取相同或採取不同的方式來分割載波聚合通訊系統1所提供的複數成分載波2為複數載波群組20。
理想地,若在載波聚合通訊系統1所提供的複數成分載波2(即PCC與SCC1~SCCn)中的每一個上都可以建立一上行鏈路控制通道UCCH,則針對各該資訊區塊60,處理器101建立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可將載波聚合通訊系統1所提供的複數成分載波2中的每一個分割為一個群組,亦即,載波群組20的數量與成分載波2的數量相同。然而,當在載波聚合通訊系統1所提供的複數成分載波2(即PCC與SCC1~SCCn)中的一或多個上無法建立一上行鏈路控制通道UCCH時,處理器101建立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就必須適當地分割載波聚合通訊系統1所提供的複數成分載波2(即PCC與SCC1~SCCn)為複數載波群組20,以使各該載波群組20包含至少一上行鏈路控制通道UCCH,並將對應至同一載波群組20的資訊子區塊排程至該載波群組20所包含的一或多個上行鏈路控制通道UCCH。
以第3B圖為例,假設在主成分載波PCC、次成分載波SCC3、SCC5、SCC7、SCC8上可以分別建立一上行鏈路控制通道UCCH,而在次成分載波SCC1、SCC2、SCC4、SCC6、SCC9中的每一個上都無法建立一上行鏈路控制通道UCCH。此時,處理器101建立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可將第一個資訊區塊60分割為四個載波群組20,其中第一個載波群組20包含主
成分載波PCC與次成分載波SCC1,第二個載波群組20包含次成分載波SCC2、SCC3,第三個載波群組20包含次成分載波SCC4、SCC5、SCC6,而第四個載波群組20包含次成分載波SCC7、SCC8、SCC9。對應至主成分載波PCC與次成分載波SCC1的資訊子區塊B1-1與B1-2將透過在主成分載波PCC上所建立的上行鏈路控制通道UCCH而被傳輸,對應至次成分載波SCC2、SCC3的資訊子區塊B1-3、B1-4將透過在次成分載波SCC3上所建立的上行鏈路控制通道UCCH而被傳輸,對應至次成分載波SCC4、SCC5、SCC6的資訊子區塊B1-5、B1-6、B1-7將透過在次成分載波SCC5上所建立的上行鏈路控制通道UCCH而被傳輸,而對應至次成分載波SCC7、SCC8、SCC9的資訊子區塊B1-8、B1-9、B1-10將透過在次成分載波SCC7上所建立的上行鏈路控制通道UCCH及/或在次成分載波SCC8上所建立的上行鏈路控制通道UCCH而被傳輸。對於資訊子區塊B1-8、B1-9、B1-10而言,處理器101可在建立或更新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時,提供使用者設備9對於在次成分載波SCC7與SCC8上所建立的該等上行鏈路控制通道UCCH進行選擇的指示。
再以第3B圖為例,處理器101建立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可將第二個資訊區塊60分割為四個載波群組20,其中第一個載波群組20包含主成分載波PCC與次成分載波SCC1、SCC2,第二個載波群組20包含次成分載波SCC3,第三個載波群組20包含次成分載波SCC4、SCC5與SCC6、SCC7,而第四個載波群組20包含次成分載波SCC8、SCC9。對應至主成分載波PCC與次成分載波SCC1、SCC2的資訊子區塊B2-1、B2-2、B2-3將透過在主成分載波PCC上所建立的上行鏈路控制通道UCCH而被傳輸,對應至次成分載波SCC3的資訊子區塊B2-4將透過在次成分載波SCC3上所建立的上行
鏈路控制通道UCCH而被傳輸,對應至次成分載波SCC4、SCC5、SCC6、SCC7的資訊子區塊B2-5、B2-6、B2-7、B2-8將透過在次成分載波SCC5上所建立的上行鏈路控制通道UCCH及/或在次成分載波SCC7上所建立的上行鏈路控制通道UCCH而被傳輸,而對應至次成分載波SCC8、SCC9的資訊子區塊B2-9、B2-10將透過在次成分載波SCC8上所建立的上行鏈路控制通道UCCH而被傳輸。對於資訊子區塊B2-5、B2-6、B2-7、B2-8而言,處理器101可在建立或更新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時,提供使用者設備9對於在次成分載波SCC5與SCC7上所建立的該等上行鏈路控制通道UCCH進行選擇的指示。
處理器101可根據各種因素來建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舉例而言,處理器101可根據以下因素中的至少一項來建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上行鏈路控制資訊6所包含的資訊類別的優先權(未繪示)、上行鏈路控制資訊6的一資料量(未繪示)、載波聚合通訊系統1所提供的複數成分載波2的資源狀態資訊70、回傳路徑延遲資訊72、載波聚合通訊系統1所提供的複數成分載波2的通道狀態74、以及使用者設備9放棄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76等等。另外,處理器101可因應該等因素的變化而動態地調整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
舉例而言,處理器101可用以判斷上行鏈路控制資訊6所包含的資訊類別的優先權以及上行鏈路控制資訊6的一資料量。處理器101在建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時,針對低優先權的資訊類別,可考慮分割較多成分載波2為一載波群組20,而針對高優先權的資訊類別,可考慮分割較少成分載波2為一載波群組20。另外,處理器101在建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時,針對低資料量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6,可考慮分割較多成分載波2為一
載波群組20,而針對高資料量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6,可考慮分割較少成分載波2為一載波群組20。
另舉例而言,收發器103可用以與載波聚合通訊系統1中的至少一其他基地台交換對應至該等成分載波2的資源狀態資訊70與回傳路徑延遲資訊74。以第1圖為例,基地台11、基地台13與基地台15中的每一個可以評估各自所提供的成分載波2的資源(包含建立上行鏈路通道UCCH所需的資源),並在這些基地台之間交換資源狀態資訊70。處理器101在建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時,針對具較少資源的成分載波2,可考慮將其與較少其他成分載波2分割為一載波群組20,而針對具較多資源的成分載波2,可考慮將其與較多其他成分載波2分割為一載波群組20。
另外,如上所述,當在載波聚合通訊系統1所提供的複數成分載波2(即PCC與SCC1~SCCn)中的一或多個上無法建立一上行鏈路控制通道UCCH時,則對應至某一成分載波2的資訊子區塊將會改由同一群組內在另一或其他多個成分載波2上所建立的上行鏈路控制通道UCCH中傳輸,而提供該另一成分載波2的來源在接收到該資訊子區塊後會回傳該資訊子區塊至提供該成分載波2的來源。此時,回傳該資訊子區塊至提供該成分載波2的來源的期間即是回傳路徑延遲。以第1圖為例,可在基地台11、基地台13與基地台15之間共享回傳路徑延遲資訊72。處理器101在建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時,針對低回傳路徑延遲的來源(可以是基地台或遠端射頻頂部),可考慮將其提供的成分載波2與較多其他成分載波2分割為一載波群組20,而針對高回傳路徑延遲的來源(可以是基地台或遠端射頻頂部),可考慮將其提供的成分載波2與較少其他成分載波2分割為一載波群組20。
再舉例而言,收發器103還可用以從使用者設備9接收複數成分載波2的通道狀態74與使用者設備9放棄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76。各該成分載波2的通道狀態74可包含但不限於以下至少一項:通道品質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以及探測參考訊號(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等。使用者設備9可以測量載波聚合通訊系統1所提供的複數成分載波2的通道狀態74,並將通道狀態74傳送至收發器103。較佳地,上行鏈路控制資訊6可包含通道狀態74,且收發器103可透過接收上行鏈路控制資訊6而一併接收到通道狀態74。處理器101在建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時,針對通道狀態差的成分載波2,可考慮將其與較少其他成分載波2分割為一載波群組20,而針對通道狀態佳的成分載波2,可考慮將其與較多其他成分載波2分割為一載波群組20。另外,處理器101在建立或更新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時,可選擇在通道狀態較佳的成分載波2上建立上行鏈路控制通道UCCH。如上所述,對於同一載波群組20包含了在複數成分載波2上建立了不只一個上行鏈路控制通道UCCH的情況,處理器101在建立或更新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時,還可包含使用者設備9對於該等上行鏈路控制通道UCCH進行選擇的指示。
另外,某些情況下(例如通訊環境不佳),使用者設備9可能放棄傳送某一個或某些資訊子區塊(或甚至放棄傳送一或多個資訊區塊60)至收發器103,並透過傳送使用者設備9放棄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76至收發器103來告知基地台10使用者設備9放棄了哪一個或哪些資訊子區塊。處理器101在建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時,針對使用者設備9放棄的資訊子區塊,可考慮將其對應的成分載波2與較少其他成分載波2分割為一載波群組
20。
於本實施例的一範例中,在使用者設備9取得收發器103提供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後,可先儲存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且仍維持原本的方式(例如只透過主成分載波PCC上所建立的上行鏈路通道UCCH來傳輸對應至複數成分載波2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6)來傳輸上行鏈路控制資訊6至收發器103。在此情況下,收發器103可用以傳輸一指示訊號5至使用者設備9,而在接收到指示訊號5後,使用者設備9才會根據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而在載波聚合通訊系統1所提供的複數成分載波2上傳輸上行鏈路控制資訊6。舉例而言,當處理器101判斷某一成分載波2(例如,主成分載波PCC)無法負荷使用者設備9產生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6時,收發器103可傳輸指示訊號5至使用者設備9,俾使用者設備9因應指示訊號5而根據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在複數成分載波2上傳輸上行鏈路控制資訊6。
本文以第4圖為例來進一步說明載波聚合通訊系統1的一整體運作,惟此例並非限制。第4圖為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例例示第1圖所示載波聚合通訊系統1的一整體運作的一範例的一示意圖。參照第4圖,基地台10可針對使用者設備9產生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6建立一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然後,基地台10可提供使用者設備9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接著,基地台10可針對主成分載波PCC分配資源,而使用者設備9可使用主成分載波PCC的資源而在主成分載波PCC上傳輸上行鏈路控制資訊6。此時,如同傳統的載波聚合通訊系統,使用者設備9只會在主成分載波PCC上所建立的上行鏈路控制通道UCCH中傳輸上行鏈路控制資訊6(可視為模式一)。
當基地台10判斷某一成分載波2(例如,主成分載波PCC)
無法負荷使用者設備9產生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6時(或基於其他原因,例如分流需求),可傳送指示訊號5至使用者設備9。然後,基地台10可針對主成分載波PCC與次成分載波SCC1~SCCn分配資源,而使用者設備9可根據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來使用主成分載波PCC與次成分載波SCC1~SCCn的資源,以在主成分載波PCC與次成分載波SCC1~SCCn上傳輸上行鏈路控制資訊6(可視為模式二)。
使用者設備9可持續提供資訊至基地台10(例如,複數成分載波2的通道狀態74與使用者設備9放棄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76等資訊),且基地台10可持續與其他基地台交換資訊(例如,對應至複數成分載波2的資源狀態資訊70、回傳路徑延遲資訊72等資訊)。然後,根據來自其他基地台以及使用者設備9的資訊,基地台10可動態地更新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並提供更新後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4至使用者設備9。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下稱「第二實施例」)為一種用於一載波聚合通訊系統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本文以第5圖為例來說明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惟此例並非限制。第5圖為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例例示一種用於一載波聚合通訊系統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的一範例的一流程圖。需說明者,以下針對第二實施例及其各種範例中所提及所有步驟,其呈現的順序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的前提下可任意調整,且不應視為限制。
如第5圖所示,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S2可包含以下步驟:透過一基地台,針對一使用者設備產生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建立一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其中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根據資訊類別分割該上
行鏈路控制資訊為複數資訊區塊,各該資訊區塊包含複數分別對應至複數成分載波的資訊子區塊,且針對各該資訊區塊,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分割該等成分載波為複數載波群組,各該載波群組包含至少一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且對應至各該載波群組的資訊子區塊被排程至各該載波群組包含的該至少一上行鏈路控制通道(即步驟S201);以及透過該基地台,提供該使用者設備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俾該使用者設備根據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在該等成分載波上傳輸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即步驟S203)。本實施例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S2可用於第一實施例的載波聚合通訊系統1,故於本實施例及其範例中所述的基地台、使用者設備可分別對應至基地台10與使用者設備9。
作為第二實施例的一範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S2可更包含以下步驟:透過該基地台,傳輸一指示訊號至該使用者設備,俾該使用者設備因應該指示訊號而根據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在該等成分載波上傳輸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作為第二實施例的一範例,其中該等成分載波包含一主成分載波與至少一次成分載波,且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S2更包含以下步驟:透過該基地台,判斷該主成分載波是否負荷該使用者設備產生的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且當判斷該主成分載波無法負荷該使用者設備產生的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時,傳輸該指示訊號至該使用者設備。
作為第二實施例的一範例,其中該基地台根據以下因素中的至少一項來建立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該等資訊類別的優先權、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的一資料量、回傳路徑延遲資訊、該等成分載波的資源狀態資
訊、該等成分載波的通道狀態、以及該使用者設備放棄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在此範例中,可選擇地,各該成分載波的通道狀態可包含以下至少一項:通道品質指示以及探測參考訊號。在此範例中,可選擇地,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S2還可包含以下步驟:透過該基地台,因應該等因素的變化而動態地調整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在此範例中,可選擇地,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S2還可包含以下步驟:透過該基地台,從該使用者設備接收該等成分載波的該通道狀態與該使用者設備放棄的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在此範例中,可選擇地,該載波聚合系統可更包含至少一其他基地台,且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S2還可包含以下步驟:透過該基地台,與該至少一其他基地台交換對應至該等成分載波的該資源狀態資訊與該回傳路徑延遲資訊。在此範例中,可選擇地,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S2還可包含以下步驟:透過該基地台,判斷該等資訊類別的該等優先權以及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的該資料量。
作為第二實施例的一範例,於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S2中,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可包含但不限於以下至少一項: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的確認/否認、排程請求、以及通道狀態資訊。
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S2實質包含了對應至載波聚合通訊系統1的所有運作的步驟。由於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根據上文針對載波聚合通訊系統1的說明而直接得知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S2所包含的相應步驟,故某些相應的步驟將不再贅述。
於本發明中,透過一基地台所建立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一使用者設備可在複數成分載波上所建立的複數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中
傳輸上行鏈路控制資訊,而不是只能在單一成分載波(例如上述主成分載波)上所建立的單一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中傳輸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透過如此運作,在該主成分載波上所建立的控制通道的負荷可根據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而被分散到在其他的成分載波上所建立的控制通道,故有效地降低了在該主成分載波上所建立的控制通道的負荷。
上述實施例及其範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輕易完成的改變或均等性的安排都落於本發明的範圍內。本發明的範圍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
S2‧‧‧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
S201、S203‧‧‧步驟
Claims (20)
- 一種用於一載波聚合通訊系統的基地台,該載波聚合通訊系統提供一使用者設備複數成分載波,該基地台包含:一處理器,用以針對該使用者設備產生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建立一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以及一收發器,與該處理器連接,並用以提供該使用者設備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俾該使用者設備根據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在該等成分載波上傳輸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其中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根據資訊類別分割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為複數資訊區塊,各該資訊區塊包含複數分別對應至該等成分載波的資訊子區塊,且針對各該資訊區塊,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分割該等成分載波為複數載波群組,各該載波群組包含至少一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且對應至各該載波群組的資訊子區塊被排程至各該載波群組包含的該至少一上行鏈路控制通道。
- 如請求項1所述的基地台,其中該收發器更用以傳輸一指示訊號至該使用者設備,俾該使用者設備因應該指示訊號而根據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在該等成分載波上傳輸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 如請求項2所述的基地台,其中該等成分載波包含一主成分載波與至少一次成分載波,且當該處理器判斷該主成分載波無法負荷該使用者設備產生的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時,該收發器傳輸該指示訊號至該使用者設備。
- 如請求項1所述的基地台,其中該處理器根據以下因素中的至少一項來建立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該等資訊類別的優先權、該上行鏈路控 制資訊的一資料量、回傳路徑延遲資訊、該等成分載波的資源狀態資訊、該等成分載波的通道狀態、以及該使用者設備放棄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 如請求項4所述的基地台,其中各該成分載波的通道狀態包含以下至少一項:通道品質指示以及探測參考訊號。
- 如請求項4所述的基地台,其中該處理器更因應該等因素的變化而動態地調整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
- 如請求項4所述的基地台,其中該收發器更用以從該使用者設備接收該等成分載波的該通道狀態與該使用者設備放棄的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 如請求項4所述的基地台,其中該載波聚合通訊系統更包含至少一其他基地台,且該收發器更用以與該至少一其他基地台交換對應至該等成分載波的該資源狀態資訊與該回傳路徑延遲資訊。
- 如請求項4所述的基地台,其中該處理器更用以判斷該等資訊類別的該等優先權以及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的該資料量。
- 如請求項1所述的基地台,其中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包含以下至少一項: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的確認/否認、排程請求、以及通道狀態資訊。
- 一種用於一載波聚合通訊系統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該載波聚合通訊系統提供一使用者設備複數成分載波,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包含以下步驟:透過一基地台,針對該使用者設備產生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建立一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其中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根據資訊類別分割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為複數資訊區塊,各該資訊區塊包含複數分別對應至該等成分載波的資訊子區塊,且針對各該資訊區塊,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分割該等成分載波為複數載波群組,各該載波群組包含至少一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且對應至各該載波群組的資訊子區塊被排程至各 該載波群組包含的該至少一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以及透過該基地台,提供該使用者設備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俾該使用者設備根據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在該等成分載波上傳輸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 如請求項11所述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透過該基地台,傳輸一指示訊號至該使用者設備,俾該使用者設備因應該指示訊號而根據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在該等成分載波上傳輸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 如請求項12所述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其中該等成分載波包含一主成分載波與至少一次成分載波,且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透過該基地台,判斷該主成分載波是否負荷該使用者設備產生的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且當判斷該主成分載波無法負荷該使用者設備產生的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時,傳輸該指示訊號至該使用者設備。
- 如請求項11所述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其中該基地台根據以下因素中的至少一項來建立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該等資訊類別的優先權、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的一資料量、回傳路徑延遲資訊、該等成分載波的資源狀態資訊、該等成分載波的通道狀態、以及該使用者設備放棄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 如請求項14所述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其中各該成分載波的通道狀態包含以下至少一項:通道品質指示以及探測參考訊號。
- 如請求項14所述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透過該基地台,因應該等因素的變化而動態地調整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
- 如請求項14所述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透過該基地台,從該使用者設備接收該等成分載波的該通道狀態與該使用者設備放棄的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 如請求項14所述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其中該載波聚合通訊系統更包含至少一其他基地台,且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透過該基地台,與該至少一其他基地台交換對應至該等成分載波的該資源狀態資訊與該回傳路徑延遲資訊。
- 如請求項14所述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透過該基地台,判斷該等資訊類別的該等優先權以及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的該資料量。
- 如請求項11所述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其中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包含以下至少一項: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的確認/否認、排程請求、以及通道狀態資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562109645P | 2015-01-30 | 2015-01-30 | |
US62/109,645 | 2015-01-3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28444A true TW201628444A (zh) | 2016-08-01 |
TWI611714B TWI611714B (zh) | 2018-01-11 |
Family
ID=56555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01677A TWI611714B (zh) | 2015-01-30 | 2016-01-20 | 用於載波聚合通訊系統的基地台與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60227570A1 (zh) |
CN (1) | CN105916209A (zh) |
TW (1) | TWI611714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511416B2 (en) | 2017-03-23 | 2019-12-17 |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264564B2 (en) * | 2015-01-30 | 2019-04-16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assive carrier aggregation |
CN117255423A (zh) * | 2017-06-08 | 2023-12-1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ue执行的方法和ue |
CN109391304B (zh) | 2017-08-11 | 2020-11-2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和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907567B2 (en) * | 2006-09-29 | 2011-03-1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to uplink control channel |
US8223708B2 (en) * | 2008-06-10 | 2012-07-17 | Innovative Sonic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scheduling information report |
ATE525875T1 (de) * | 2008-11-04 | 2011-10-15 | Htc Corp | Verfahren zur verbesserung der aufwärtsstreckenübertragung in einem drahtlosen kommunikationssystem |
EP2385651A3 (en) * | 2010-05-06 | 2012-07-25 | HTC Corporation | Method of handling an uplink control channel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
EP2385731B1 (en) * | 2010-05-06 | 2015-11-11 | HTC Corporation | Method of power information reporting for enhancing uplink power control and correspond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
CN103563322B (zh) * | 2011-05-24 | 2017-03-2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
WO2013002576A2 (ko) * | 2011-06-28 | 2013-01-0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상향링크 신호 전송방법 및 수신방법과, 사용자기기 및 기지국 |
CN102300253B (zh) * | 2011-07-18 | 2014-10-08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2355339B (zh) * | 2011-08-12 | 2017-09-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终端 |
KR20130117725A (ko) * | 2012-04-18 | 2013-10-2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JP6705115B2 (ja) * | 2014-04-18 | 2020-06-03 | 京都府公立大学法人 | 骨芽細胞の調製方法及び骨芽細胞誘導剤 |
WO2016072217A1 (ja) * | 2014-11-06 | 2016-05-12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US10904783B2 (en) * | 2015-01-16 | 2021-01-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using PUSCH in enhanced carrier aggregation |
-
2016
- 2016-01-20 TW TW105101677A patent/TWI611714B/zh active
- 2016-01-21 CN CN201610041037.8A patent/CN105916209A/zh active Pending
- 2016-01-22 US US15/004,735 patent/US2016022757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511416B2 (en) | 2017-03-23 | 2019-12-17 |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TWI780133B (zh) * | 2017-03-23 | 2022-10-11 |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 使用者裝置及基地台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11714B (zh) | 2018-01-11 |
US20160227570A1 (en) | 2016-08-04 |
CN105916209A (zh) | 2016-08-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3702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HARQ-ACK channel resources supporting transmit diversity and channel selection | |
CN105164949B (zh) | 在3gpp lte网络中操作的中央处理单元和由其执行的方法 | |
CN113507747B (zh) | 信息发送和接收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
WO2019174486A1 (zh) | 资源指示、确定方法及装置 | |
CN114390579B (zh) | 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 | |
US20170055249A1 (en) | Base st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mobile station and re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 |
TWI611714B (zh) | 用於載波聚合通訊系統的基地台與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 | |
US10904713B2 (en) | Enhancing group communication services | |
US968671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tivating and deactivating serving cell | |
KR102057137B1 (ko) | 피드백 정보의 전송 및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
WO2019029287A1 (zh) | Pucch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装置 | |
US20240030985A1 (en) | Csi feedback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US20230239895A1 (en) | Beam indication method, network side device, and terminal | |
WO2019029277A1 (zh) | Pucch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装置 | |
US20240007166A1 (en) | Csi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US20240080148A1 (en) | Csi measurement resour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JP2019530361A (ja) | 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uci)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
CN115208439A (zh) | 多发送接收点的波束失败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23280043A1 (zh) | 波束上报方法及终端 | |
WO2023280212A1 (zh) | 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处理方法、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4828074A (zh) | Csi测量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5334538A (zh) | 多trp csi报告的生成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 |
WO2024125458A1 (zh) | Dci处理方法、ue和网络侧设备 | |
CN115333591A (zh) | 多trp csi报告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WO2019028745A1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