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17836A - 使用者終端裝置及其虹膜辨識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用者終端裝置及其虹膜辨識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17836A
TW201617836A TW104132314A TW104132314A TW201617836A TW 201617836 A TW201617836 A TW 201617836A TW 104132314 A TW104132314 A TW 104132314A TW 104132314 A TW104132314 A TW 104132314A TW 201617836 A TW201617836 A TW 20161783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ris
user
image
terminal device
us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2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96110B (zh
Inventor
孫秉準
劉鎭宇
白盛旭
趙顯根
郭炳熏
Original Assignee
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17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78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61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6110B/zh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使用者終端裝置及其虹膜辨識方法。所述使用者終端裝置包括:成像單元,用以產生使用者的影像;顯示器,用以顯示所述所產生影像;以及控制器,用以:自所述所產生影像偵測使用者眼睛,控制所述顯示器在所述所產生影像的其中所述所偵測使用者眼睛所在的位置上顯示引導影像,以及因應於所述所偵測使用者眼睛中所包含的虹膜的大小與所述引導影像的大小之差處於預設範圍內而執行虹膜辨識。

Description

使用者終端裝置及其虹膜辨識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使用者終端裝置及其虹膜辨識方法。更具體而言,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用於使用者的虹膜辨識的引導影像的使用者終端裝置及其虹膜辨識方法。
隨著個人資訊及/或內容資訊被儲存在個人使用者終端裝置中,對安全性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先前技術中使用通行碼輸入方法來確保使用者終端裝置的安全性,但近年來已引入了各種認證方法,例如指紋辨識、語音辨識、或虹膜辨識。
在先前技術的使用者終端裝置中,使用者藉由注視被稱為冷光鏡的鏡式紅外(infrared,IR)通濾波器而嘗試虹膜辨識。在使用者終端裝置中,呈現可在使用者終端裝置中辨識的虹膜的位置及大小以用於虹膜辨識。然而,由於使用者無法知曉可在使用者終端中辨識的虹膜的位置及大小,故難以進行虹膜辨識。舉例而言,在配備有不具有自動聚集功能的成像單元的使用者終端裝置中,難以確定適用於虹膜辨識的距離。
對於使用者終端裝置中的虹膜辨識而言,一種用於註冊使用者虹膜碼的過程是必要的。為了在使用者虹膜碼註冊中獲得高品質的虹膜影像,獲取並分析多條虹膜影像,並將所述多條虹膜影像中被確定為高品質影像的一或多個虹膜影像儲存在虹膜碼資料庫中。即使因應於儲存了自所獲取的多條虹膜影像中選擇的虹膜影像的使用者虹膜碼,因虹膜的一部分被眼瞼或眉毛覆蓋,故仍難以進行準確的虹膜辨識。
提供以上資訊作為背景資訊僅是為了協助理解本發明。至於上述的任意者是否可適合用作關於本發明的先前技術,未作出任何判斷及斷言。
本發明的態樣旨在至少解決上述問題及/或缺點,並至少提供以下所闡述的優點。因此,本發明的態樣旨在提供一種能夠由使用者更便利、準確地執行虹膜辨識的使用者終端裝置及其虹膜辨識方法。
根據本發明的態樣,提供一種使用者終端裝置。所述使用者終端裝置包括:成像單元,用以產生使用者的影像;顯示器,用以顯示所述所產生影像;以及控制器,用以:自所述所產生影像偵測使用者眼睛,控制所述顯示器在所述所產生影像的其中所述所偵測使用者眼睛所在的位置上顯示引導影像,以及因應於所述所偵測使用者眼睛中所包含的虹膜的大小與所述引導影像的大小之差處於預設範圍內而執行虹膜辨識。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由使用者終端裝置辨識使用者的虹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產生所述使用者的影像;顯示所述所產生的影像;自所述所產生影像偵測使用者眼睛;在所述所產生影像的其中所述所偵測使用者眼睛所在的位置上顯示引導影像;以及因應於所述所偵測使用者眼睛中所包含的虹膜的大小與所述引導影像的大小之差處於預設範圍內而執行虹膜辨識。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態樣,提供一種使用者終端裝置。所述使用者終端裝置包括:儲存單元,用以儲存根據不同成像條件而獲取的多個參考影像;成像單元,用以產生使用者的影像;顯示器,用以顯示所述所產生影像;以及控制器,用以:自所述所產生影像偵測使用者眼睛,並藉由將所述多個參考影像中具有對應於所偵測使用者眼睛的成像條件的參考影像與所偵測使用者眼睛進行比較而執行虹膜辨識。
根據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使用者可更便利、準確地執行虹膜辨識。
藉由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其他態樣、優點、及顯著特徵對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將變得顯而易見,所述詳細說明結合附圖揭露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
參照附圖提供的以下說明是為了協助全面理解由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形式界定的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述說明包括各種具體細節以協助進行所述理解,但所述具體細節應被視為僅為示例性的。因此,此項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將認識到,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範圍及精神的情況下可對本文中所述的各種實施例作出各種改變及潤飾。此外,為清晰及簡明起見,可省略對眾所習知的功能或構造的說明。
在以下說明及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的用語及詞語並非限於書目性意義,而是僅被發明者用以達成對本發明的清晰、一致的理解。因此,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理解的是,以下對本發明各種實施例的說明僅供用於說明目的,而並非用於限制由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形式界定的本發明。
應理解的是,除非上下文中清楚地另有說明,否則單數形式「一(a、an)」及「所述(the)」包括複數指示物。因此,舉例而言,提及「組件表面」包括提及一或多個此種表面。
應理解的是,儘管在提及本發明的元件時可能在本文中使用用語第一、第二等,但此等元件不應被解釋為受該些用語限制。所述用語僅用於區分各個元件。
更應理解的是,當在本文中使用用語「包括(comprises、comprising)」及/或「包含(includes、including)」時是指明所述特徵、整數、操作、元件及/或組件的存在,但並不排除一或多個其他特徵、整數、操作、元件、組件及/或其群組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中,「模組」或「單元」可執行至少一個功能或操作,且可以硬體、軟體、或硬體與軟體的組合實作。除需以具體硬體實作的「模組」或「單元」以外,「多個模組」或「多個單元」可藉由其與至少一個模組的整合而以至少一個處理器(圖中未示出)實作。
在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中,假定行動終端裝置及固定行動終端裝置(例如,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行動台(mobile station,MS)元件、或高級行動台(advanded MS,AMS)元件)被共同地稱為使用者終端裝置。
以下,參照附圖更詳細地闡述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在以下說明中,除非另有闡述,否則當在不同的圖式中繪示相同的元件時,使用相同的參考編號來表示相同的元件,且將不對其予以重複贅述。
具體而言,在本專利文件中,以下論述的圖1至圖29、以及用於闡述本發明的原理的各種實施例僅以說明方式給出而不應以任何將限制本發明的範圍的方式被解釋。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將理解,本發明的原理可以任何被適當地設置的通訊系統來實作。用於闡述各種實施例的用語是示例性的。應理解的是,提供該些用語僅是為了協助對所作說明的理解,且所述用語的使用及定義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的範圍。除非明確地另有陳述,否則用語第一、第二等用以區分具有相同術語的物件且絕非旨在代表時間次序。集合被定義為包括至少一個元件的非空集合。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說明使用者終端裝置的配置的示意性方框圖。
參照圖1,繪示使用者終端裝置100,其中使用者終端裝置100可包括成像單元110、顯示器120、及控制器130。
成像單元110可對使用者進行成像。舉例而言,成像單元110可對使用者的面部區進行成像以辨識使用者的虹膜。
顯示器120可根據控制器130的控制而顯示影像。舉例而言,顯示器120可顯示經由成像單元110所成的影像。顯示器120可在所成的影像中顯示用於虹膜辨識的引導影像。
控制器130可控制使用者終端裝置100的整體運作。舉例而言,控制器130可自經由成像單元110所成的影像偵測使用者眼睛,控制顯示器120在所成影像的其中所偵測使用者眼睛所在的位置上顯示引導影像,並因應於自使用者眼睛偵測到的虹膜的大小與所述引導影像的大小之差處於預設值內而執行虹膜辨識。
舉例而言,控制器130可自所述所偵測使用者眼睛偵測虹膜邊界,基於所述所偵測虹膜邊界而估計虹膜直徑,並基於所述所偵測使用者眼睛及所述虹膜直徑而控制顯示器120在對應於所述使用者眼睛及所述虹膜的位置上顯示引導影像。所述引導影像可包括對應於使用者眼睛的眼睛引導影像及對應於使用者虹膜的虹膜引導影像。所述眼睛引導影像可顯示在對應於使用者眼睛的位置上,且所述虹膜引導影像可顯示在對應於使用者虹膜的位置上。
在此範例中,所述引導影像可為與位於與成像單元110的焦距相匹配的位置上的使用者眼睛及虹膜的大小對應的影像。亦即,因應於使用者位於相較於成像單元110的焦距為遠的位置處,眼睛引導影像及虹膜引導影像可大於實際使用者眼睛及虹膜。因應於使用者位於相較於成像單元110的焦距為近的位置處,眼睛引導影像及虹膜引導影像可小於實際使用者眼睛及虹膜。因此,使用者可藉由控制距成像單元110的距離而經由引導影像執行虹膜辨識。
在另一範例中,控制器130可自所成影像偵測使用者虹膜。因應於所偵測使用者虹膜的大小與對應於所述虹膜的引導影像的大小之差小於或等於預設值(亦即,因應於使用者位於虹膜可辨識距離中),控制器130可藉由判斷所述所偵測使用者虹膜是否與預先註冊的虹膜一致而對使用者虹膜執行虹膜辨識。在此範例中,控制器130可自所偵測使用者虹膜偵測虹膜碼,並藉由與預先註冊的虹膜碼的比較來執行使用者認證。
在另一範例中,控制器130可自所成的影像偵測使用者虹膜。因應於所偵測使用者虹膜的大小與對應於所述虹膜的引導影像的大小之差小於或等於預設值(亦即,因應於使用者位於虹膜可辨識距離中),控制器130可輸出用於引導執行虹膜辨識的回饋訊息。所述回饋訊息可包括視覺回饋訊息(例如,影像)、聽覺回饋訊息(例如,音訊訊號)、以及觸覺回饋訊息(例如,振動)中的至少一者。
在另一範例中,為增強虹膜辨識期間的安全性,控制器130可對所成的影像進行處理,以不在執行所述虹膜辨識期間確認使用者虹膜的圖案,並控制顯示器120顯示經處理的影像。
在另一範例中,控制器130可藉由將所偵測虹膜區正規化成矩形形狀而產生虹膜碼。控制器130可藉由以下方式執行使用者的虹膜辨識:遮蔽被正規化成矩形形狀的所述虹膜碼的被眉毛或眼瞼覆蓋的區,並將所述虹膜碼的除所述被遮蔽區以外的剩餘區與預先註冊的虹膜碼進行比較。
在此範例中,因應於所偵測虹膜區被辨識為預先註冊的使用者,控制器可使用所偵測虹膜區的除被遮蔽區以外的剩餘區來更新所述預先註冊的使用者的虹膜碼。
經由上述使用者終端裝置100,使用者可藉由更準確、便利地執行虹膜辨識來執行使用者認證。
以下,將參照圖2至圖7闡述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說明使用者終端裝置的配置的詳細方框圖。
參照圖2,繪示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其中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包括通訊單元210、成像單元220、影像處理器230、顯示器240、儲存單元250、輸入單元260、及控制器270。
通訊單元210可用以根據各種類型的通訊方法而執行與各種類型的外部裝置的通訊。通訊單元210可包括各種通訊晶片,例如,Wi-Fi晶片、藍牙晶片、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晶片、無線通訊晶片、及紅外(IR)晶片。舉例而言,Wi-Fi晶片、藍牙晶片、NFC晶片、及IR晶片可分別以Wi-Fi方式、藍牙方式、NFC方式、及IR方式執行通訊。在所述通訊晶片中,NFC晶片可為用以利用各種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頻帶(例如,135kHz、13.56MHz、433MHz、860 MHz至960MHz、及2.45GHz)中的13.56MHz的頻帶以NFC方式運作的晶片。
因應於使用Wi-Fi晶片或藍牙晶片,通訊單元210可首先傳送/接收例如服務設定識別符(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及會話金鑰等各種連接資訊,利用所述連接資訊來執行通訊連接,並傳送/接收各種資訊。無線通訊晶片可為用以根據以下各種通訊標準來執行通訊的晶片:例如,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EEE)、ZigBee、第三代行動通訊(3rd generation,3G)、第三代行動通訊夥伴計劃(3G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或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
成像單元220可執行成像操作。成像單元220可位於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前方並對使用者進行成像。成像單元220可包括被稱為冷光鏡的鏡式IR通濾波器。
影像處理器230可處理藉由成像單元220所成的影像。影像處理器230可對經由成像單元220所成的影像執行影像處理以增強安全性。
顯示器240可顯示影像以及來自各種源的使用者介面(UI)輸入。顯示器240可顯示經由成像單元220所成的影像,且可在所成影像的對應於使用者眼睛的位置上顯示用於虹膜辨識的引導影像。
儲存單元250可儲存各種用於驅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的模組。舉例而言,儲存單元250可儲存包括基礎模組、感測模組、通訊模組、演示模組、網頁瀏覽器模組、及服務模組的軟體。
基礎模組可指代用於處理自使用者終端裝置200中所包括的硬體傳送的訊號並將經處理訊號傳送至上層模組的基本模組。
感測模組可為自各種感測器收集資訊、並分析及管理所收集資訊的模組。感測模組可包括面部辨識模組、語音辨識模組、運動辨識模組、NFC辨識模組等。
演示模組可為用於形成顯示螢幕的模組。演示模組可包括再現多媒體內容並輸出所再現的內容的多媒體模組、以及執行UI及圖形處理的UI渲染模組。
通訊模組可為用以執行與外部裝置的通訊的模組。網頁瀏覽器模組可指代執行網頁瀏覽並存取網頁伺服器的模組。服務模組可為包括用於提供各種服務的各種應用程式的模組。
如上所述,儲存單元250可包括各種程式模組,但所述程式模組可根據使用者終端裝置200的種類及特性而被部分地省略或變形,抑或可根據使用者終端裝置200的種類及特性而添加另一程式模組。舉例而言,因應於使用者終端裝置200被以平板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PC)實作,基礎模組可更包括用以確定基於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的位置的位置確定模組,且感測模組可更包括用以偵測使用者的動作的感測模組。
儲存單元250可儲存對應於至少一個使用者的虹膜碼。虹膜碼可為在其中使用者的虹膜區可被正規化成矩形形狀的資料,且可用於虹膜配置。因應於虹膜辨識成功,可在儲存單元250中經由控制器270來更新使用者的虹膜碼。
輸入單元260可接收用於控制使用者終端裝置200的各種使用者命令。輸入單元260可以觸控螢幕實作。輸入單元260可以各種類型的輸入元件(例如,遠程控制器、鍵盤、滑鼠、指向元件等)實作。
控制器270可利用儲存於儲存單元250中的各種程式來控制使用者終端裝置200的整體運作。
如圖2中所說明,控制器270可包括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271、唯讀記憶體(read only memory,ROM)272、圖形處理器273、主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274、第一介面275-1至第n介面275-n、以及匯流排276。RAM 271、ROM 272、圖像處理器273、主CPU 274、第一介面275-1至第n介面275-n等可經由匯流排276而電性耦合。
用於系統啟動的命令集合等儲存於ROM 272中。因應於輸入開啟命令以供應電力,主CPU 274可根據儲存於ROM 272中的命令而將儲存於儲存單元250中的作業系統(O/S)複製至RAM 271,並執行所述作業系統以啟動系統。因應於啟動完成,主CPU 274可將儲存於儲存單元250中的各種應用程式複製至RAM 271,並執行被複製至RAM 271的所述應用程式以執行各種操作。
圖形處理器273可用以利用運算單元(圖中未示出)及渲染單元(圖中未示出)來產生包括例如圖符、影像、正文等各種物件的螢幕。運算單元(圖中未示出)可基於自輸入單元260輸入的控制命令來計算屬性值,例如座標值(其中物件根據螢幕的佈局被顯示)、形狀、尺寸、及顏色。渲染單元(圖中未示出)可基於在運算單元中所計算的屬性值而產生具有包括所述物件的各種佈局的螢幕。在渲染單元中產生的螢幕顯示於顯示器240的顯示區域中。
主CPU 274存取儲存單元250以利用儲存於儲存單元250中的作業系統來執行啟動。主CPU 274利用儲存於儲存單元250中的各種程式、內容、資料等來執行各種操作。
第一介面275-1至第n介面275-n耦合至上述組件。所述介面中的一者可為經由網路而耦合至外部裝置的網路介面。
控制器270可自經由成像單元220所成的影像偵測使用者眼睛,並控制顯示器240在所述所成影像的其中所述使用者眼睛所在的位置上顯示引導影像。
舉例而言,控制器270可自經由成像單元220所成的影像偵測使用者眼睛,並基於所偵測的眼睛位置而偵測虹膜邊界。
在此範例中,控制器270可自所偵測眼睛區計算眼睛的中心座標(x, y)。舉例而言,控制器270可計算被估計為眼睛區的區的中心座標來作為眼睛的中心座標。在另一範例中,控制器270可計算在眼睛區的瞳孔區中形成的照明反射光(亦即,閃光)來作為眼睛的中心座標。
控制器270可藉由基於眼睛中心點分析畫素值的變化度而偵測虹膜邊界。畫素值的變化度可直接利用相鄰畫素之間的亮度差而被分析抑或可利用一階微分(first-order differential)值或二階微分(second-order differential)值而被分析。
作為偵測虹膜邊界的範例,控制器270可基於眼睛中心座標而執行搜尋預定的具體方向以偵測虹膜邊界。在所述搜尋過程中,控制器270可使用一種估計與藉由分析畫素值的變化度而獲得的特徵點接近的圓的方法。在藉由分析畫素值的變化度而確定特徵點的方法中,其中畫素值的變化度突然增大或減小的部分可被確定為特徵點的位置。作為偵測虹膜邊界的另一範例,控制器270可藉由搜尋以下圓而偵測虹膜中心及虹膜邊界:在所述圓中,在基於眼睛中心座標改變中心點及所述圓的大小的同時所述圓之內的畫素值的變化度及所述圓之外的畫素值的變化度被最大化。即使因應於使用橢圓而非圓,控制器270仍可藉由搜尋以下橢圓而偵測虹膜中心及虹膜邊界:在所述橢圓中,在基於眼睛中心座標改變所述橢圓的中心、長軸、及短軸的同時所述橢圓之內的畫素值的變化度及所述橢圓之外的畫素值的變化度被最大化。
控制器270可基於所偵測虹膜邊界而估計虹膜直徑。
控制器270可基於所辨識的使用者眼睛及虹膜直徑而控制顯示器240在對應於所述使用者眼睛及所述虹膜的位置上顯示引導影像。所述引導影像可為與位於與成像單元220的焦距相匹配的位置上的使用者眼睛及虹膜的大小對應的影像。所述引導影像可包括對應於所述使用者眼睛的眼睛引導影像、及對應於所述使用者虹膜的虹膜引導影像等。因應於使用者位於與成像單元220的焦距相匹配的位置上,眼睛引導影像及虹膜引導影像可具有使用者眼睛及虹膜的統計數值大小。
圖3A及圖3B是根據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說明用於虹膜辨識的引導影像的圖式。
參照圖3A,繪示眼睛引導影像310、虹膜引導影像320、及虹膜線330,其中如圖2所說明的控制器270可控制如圖2所說明的顯示器240在所偵測使用者眼睛周圍顯示眼睛引導影像310,並控制顯示器240在使用者虹膜周圍顯示虹膜引導影像320。控制器270可控制顯示器240顯示實際偵測到的使用者的虹膜線330以及引導影像310及320,從而確認使用者進行目光接觸的位置及距離。
在此範例中,使用者可確認虹膜線330小於虹膜引導影像320。因此,使用者可基於引導影像310及320以及虹膜線330而確認使用者位於遠離使用者終端裝置200處,並將使用者終端裝置200朝向靠近使用者終端裝置200的方向移動。
參照圖3B,繪示眼睛引導影像310、虹膜引導影像320、及虹膜線340,其中控制器270可控制顯示器240在所偵測使用者眼睛周圍顯示眼睛引導影像310,並控制顯示器240在使用者虹膜周圍顯示虹膜引導影像320。控制器270可控制顯示器240顯示實際偵測到的使用者的虹膜線340以及引導影像310及320,從而確認使用者進行目光接觸的位置及距離。
在此範例中,使用者可確認虹膜線340大於虹膜引導影像320。因此,使用者可基於引導影像310及320以及虹膜線340而確認使用者位於靠近如圖2所說明的使用者終端裝置200處,並將使用者終端裝置200朝向遠離使用者終端裝置200的方向移動。
然而,即使因應於偵測到虹膜區,仍可能由於眼瞼或眉毛而無法準確地執行虹膜辨識。
圖4A、圖4B、及圖4C是根據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說明一種慮及眼瞼及眉毛而提取虹膜特徵的方法的圖式。
參照圖4A繪示流程圖,其中所述流程圖闡述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種慮及眉毛及眼瞼而提取虹膜特徵的方法。
參照圖4A,在操作S410處,如圖2所說明的控制器270可自所偵測影像偵測虹膜區。在操作S420處,控制器270可自所偵測影像偵測眼瞼。在操作S430處,控制器270可判斷在虹膜區中眼瞼所佔的眼瞼率是否大於或等於第一值(例如,5%)。因應於在操作S430處眼瞼率小於第一值,控制器270可在操作S440處自所偵測影像偵測睫毛。在操作S450處,控制器270可判斷在虹膜區中睫毛所佔的睫毛率是否大於或等於第二值。因應於在操作S450N)處睫毛率小於第二值,控制器270可在操作S470處偵測用於虹膜辨識的虹膜特徵。亦即,控制器270可僅因應於眼瞼率及睫毛率小於或等於預設值而執行虹膜辨識。
因應於在操作S430處眼瞼率大於或等於第一值或因應於在操作S450處睫毛率大於或等於第二值,如圖2所說明的顯示器240可在操作S460處顯示用於順利進行虹膜辨識的引導使用者介面(UI)。
參照圖4B繪示引導UI 480,其中如圖2所說明的顯示器240可顯示包括引導訊息「將你的眼睛睜大(open your eyes wide)」的引導UI 480。亦即,因應於由於未將其眼睛睜大的使用者的眼瞼或眉毛而未順利地執行虹膜辨識,如圖2所說明的控制器270可顯示引導UI 480用於虹膜辨識。
參照圖4C提供如下的說明:因應於經成像使用者的虹膜區被部分地成像,如圖2所說明的控制器270可不顯示用於執行虹膜辨識的引導影像。
作為使用者個人資訊的虹膜影像的安全性是至關重要的。因應於完整地顯示了虹膜影像,作為使用者個人資訊的虹膜資訊可藉由捕捉所顯示影像或拍攝顯示影像的方法而被洩漏至外界。因此,控制器270可控制如圖2所說明的影像處理器230以所成的虹膜影像不被完整地顯示且可能無法經由各種方法確認使用者虹膜資訊的方式來處理所成的影像,且控制器270可控制顯示器240顯示經由影像處理器230所處理的影像。
圖5A、圖5B、及圖5C是根據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說明出於安全性目的對所成的影像執行影像處理的過程的圖式。
參照圖5A,繪示虛擬虹膜影像510,其中如圖2所說明的控制器270可控制如圖2所說明的影像處理器230及如圖2所說明的顯示器240完整地顯示所成影像的除虹膜區以外的剩餘部分並在虹膜區中顯示虛擬虹膜影像510。
參照圖5B提供說明,其中如圖2所說明的控制器270可偵測眼睛區及虹膜區,並控制如圖2所說明的影像處理器230及如圖2所說明的顯示器240顯示所偵測眼睛區及虹膜區作為邊緣資訊並以黑白影像顯示剩餘區。
參照圖5C,繪示引導影像540及550以及虹膜線560,其中如圖2所說明的控制器270可控制影像處理器230及顯示器240不去完整地顯示所成的影像,並僅顯示與使用者的實際虹膜區對應的虹膜線560以及引導影像540及550。在此範例中,如圖5C所說明,引導影像540及550可以實線顯示,而虹膜線560可以虛線顯示。
因應於表示當前虹膜大小的虹膜影像被表示,每秒訊框數(frame per second,FPS)可根據如圖2所說明的使用者終端裝置200的效能而減少。可根據使用者終端裝置200的移動而發生表示使用者的當前虹膜大小的虹膜影像的突然變化(例如,急劇增大或急劇減小)。為緩解所述現象,可基於以下方程式1藉由反映前一訊框的虹膜大小的資訊而確定當前訊框的虹膜大小。
此處,Iris_DiameterF 是虹膜影像的直徑,Iris_DiameterC 是在當前訊框中估計的虹膜的直徑,且Iris_DiameterP 是在前一訊框中估計的虹膜的直徑。a是分配至當前訊框的權重且具有0(零)與1之間的值。
本發明的實施例已繪示引導影像為圓或橢圓。可以各種圖形(例如,四邊形或三邊形)表示所述引導影像。
因應於使用者位於成像單元220的適於執行虹膜辨識的焦點位置中(亦即,所偵測使用者虹膜的大小與虹膜引導影像的大小之差小於或等於預設值),控制器270可輸出用於引導執行虹膜辨識的回饋影像。舉例而言,因應於所偵測使用者虹膜的大小與虹膜引導影像的大小之差處於使用者的虹膜大小的2%以內,控制器270可輸出用於引導執行虹膜辨識的回饋訊息以執行所述虹膜辨識。
舉例而言,控制器270可輸出視覺回饋訊息。在此範例中,因應於如圖3A所說明的虹膜引導影像320的大小與如圖3A所說明的虹膜線330的大小之差小於或等於預設值,控制器270可控制顯示器240改變虹膜線330的顏色或控制顯示器240使虹膜線330閃爍。控制器270可控制顯示器240使整個螢幕閃爍或控制顯示器240顯示用於引導執行虹膜辨識的單獨UI。
在另一範例中,控制器270可輸出聽覺回饋訊息。在此範例中,因應於虹膜引導影像320的大小與虹膜線330的大小之差小於或等於預設值,控制器270可輸出警報聲音或輸出用於引導執行虹膜辨識的聽覺UI(auditory UI,AUI)。
在另一範例中,控制器270可輸出觸覺回饋訊息,例如振動。
因應於使用者位於如圖2所說明的成像單元220的適於執行虹膜辨識的焦點位置中(亦即,所偵測使用者虹膜的大小與虹膜引導影像的大小之差小於或等於預設值),控制器270可藉由判斷所偵測使用者虹膜是否與預先註冊於儲存單元250中的虹膜一致而執行虹膜辨識。
圖6A及圖6B是根據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說明其中虹膜被眉毛或眼瞼覆蓋的範例的圖式。
在經由如圖2所說明的控制器270執行虹膜辨識時,虹膜可被完全成像(如圖6A所說明)抑或虹膜的一部分可被眼瞼或眉毛覆蓋(如圖6B所說明)。
參照圖6A提供如下的說明:因應於虹膜被完全暴露,虹膜辨識可被正常地執行。然而,參照圖6B提供如下的說明:因應於虹膜被眼瞼或眉毛覆蓋,虹膜辨識的成功率可因眼瞼或眉毛而降低。
為防止所述降低,控制器270可如圖7所說明藉由將所偵測虹膜區正規化成矩形形狀而產生虹膜碼。
圖7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說明一種產生虹膜碼的方法的圖式。
參照圖7,繪示區710、720及730以及所偵測虹膜區700,其中如圖2所說明的控制器270可在被正規化成矩形形狀的所述虹膜碼的被眼瞼或眉毛覆蓋的區710、720、及730上執行遮蔽。
以下,將參照圖8A至圖10闡述一種藉由將虹膜區正規化而產生虹膜碼的方法。
圖8A至圖10是根據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說明將虹膜區正規化的方法的圖式。
圖8A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說明一種藉由提取眼睛的內角及眼睛的外角而將虹膜區正規化的方法的流程圖。
參照圖8A繪示流程圖,其中在操作S810處,如圖2所說明的控制器270可自被成像的使用者的眼睛區偵測虹膜邊界。
在操作S820處,控制器270可計算虹膜中心點P的座標。
參照圖8A及圖8B,在操作S830處,控制器270可偵測眼睛的內角880及眼睛的外角870。
在操作S840處,控制器270可計算連接如圖8B所說明的眼睛的內角880與眼睛的外角870的直線L 890。
在操作S850處,控制器270可計算垂直於虹膜中心點P及直線L的直線S 895。
在操作S860處,控制器270可藉由基於參考線S對虹膜區執行極座標轉換(polar coordinate conversion)而執行正規化。
圖9A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說明一種藉由提取眼瞼輪廓而將虹膜區正規化的方法的流程圖。
參照圖9A繪示流程圖,其中在操作S910處,如圖2所說明的控制器270可自被成像的使用者的眼睛區偵測虹膜邊界。在操作S920處,控制器270可計算虹膜中心點P的座標。
參照圖9A及圖9B,在操作S930處,控制器270可偵測眼瞼的輪廓970-1及970-2。
在操作S940處,控制器270可量測自虹膜中心點P至眼瞼的距離。
在操作S950處,控制器270可選擇自虹膜中心點P至眼瞼具有最短距離的直線作為參考線S 980。
在操作S960處,控制器270可藉由基於參考線S 980對虹膜區執行極座標轉換而執行正規化。
圖10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說明一種使用在圖8A中偵測的參考線及在圖9A 中偵測的參考線兩者而將虹膜區正規化的方法的流程圖。
參照圖10繪示流程圖,其中在操作S1010處,如圖2所說明的控制器270可利用如圖8A所闡述的眼睛的內角及眼睛的外角來計算參考線S1。
在操作S1020處,控制器270可利用如圖9A所闡述的眼瞼來計算參考線S2。
在操作S1030處,控制器270可利用參考線S1及參考線S2來計算最終參考線S。舉例而言,控制器270可利用參考線S1及S2的平均值而計算最終參考線S,抑或控制器270可藉由向參考線S1及S2中的具體一者分配權重而計算最終參考線S。
在操作S1040處,控制器270可藉由基於最終參考線S對虹膜區執行極座標轉換而執行正規化。
返回參照圖7,如圖2所說明的控制器270可藉由將所正規化虹膜碼的除被遮蔽區710、720及730以外的剩餘區與預先註冊的虹膜碼進行比較而記錄匹配分數,並藉由判斷是否呈現了具有大於或等於預設值(例如,97%)的匹配分數的預先註冊的虹膜碼而執行使用者的虹膜辨識。因應於呈現了具有大於或等於預設值的匹配分數的預先註冊的虹膜碼,控制器270可將經由如圖2所說明的成像單元220被成像的使用者認證為與具有大於或等於預設值的匹配分數的預先註冊的虹膜碼對應的使用者。舉例而言,因應於作為將除被遮蔽區以外的剩餘區與預先註冊的第一使用者的虹膜碼進行比較的結果匹配分數為98%、作為將除被遮蔽區以外的剩餘區與預先註冊的第二使用者的虹膜碼進行比較的結果匹配分數為33%、且作為將除被遮蔽區以外的剩餘區與預先註冊的第三使用者的虹膜碼進行比較的結果匹配分數為17%,控制器270可將被成像的使用者認證為第一使用者以作為虹膜辨識結果。
圖11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說明一種更新虹膜碼的方法的圖式。
因應於虹膜辨識成功,如圖2所說明的控制器270可分析預先註冊的虹膜碼的被遮蔽區及在認證中使用的虹膜碼的被遮蔽區。在所述分析過程中,因應於預先註冊的虹膜碼的被遮蔽部分在認證中使用的虹膜碼中未被遮蔽,控制器270可使用在認證中使用的虹膜碼的除被遮蔽區以外的剩餘區的資訊來更新預先註冊的虹膜碼的被遮蔽部分。
參照圖11,繪示虹膜碼1120的未被遮蔽區(陰影區)1140,其中虹膜碼1120在呈現於預先註冊的虹膜碼1110的被遮蔽區中的認證中成功,控制器270可更新並儲存在認證中成功的虹膜碼的未被遮蔽區1140。
如上所述,註冊於儲存單元250中的虹膜碼的被遮蔽區可藉由重複執行虹膜辨識而逐漸減少,且在認證中可匹配的虹膜碼部分可增多。因此,註冊於儲存單元250中的虹膜碼可藉由重複的虹膜辨識而被更新,且使用者的可靠性可因虹膜辨識效能的提高而增加。
以下,將參照圖12及圖13闡述使用者終端裝置的虹膜辨識方法及虹膜碼更新方法。
圖12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說明使用者終端裝置的虹膜辨識方法的流程圖。
參照圖12繪示流程圖,其中如圖2所說明的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在操作S1210處對使用者進行成像,並在操作S1220處顯示所成的影像。
在操作S123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自所成的影像偵測使用者眼睛。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自所偵測使用者眼睛偵測使用者虹膜。
在操作S124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在對應於所偵測使用者眼睛的位置上顯示引導影像。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在對應於使用者眼睛的位置上顯示眼睛引導影像,並在對應於使用者虹膜的位置上顯示虹膜引導影像。
在操作S125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執行虹膜辨識。因應於使用者位於適於經由虹膜引導影像進行虹膜辨識的距離中,亦即,因應於所偵測使用者眼睛中所包含的虹膜的大小與引導影像的大小之差位於預設範圍內,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執行虹膜辨識。
如上所述,藉由在所偵測眼睛位置中顯示引導影像,使用者可更便利地執行虹膜辨識。
圖13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說明使用者終端裝置的虹膜碼儲存及更新方法的流程圖。
參照圖13繪示流程圖,其中在操作S1310處,如圖2所說明的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對使用者進行成像。
在操作S132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判斷當前模式是虹膜碼註冊模式還是虹膜認證模式。
在虹膜碼註冊模式中,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在操作S1330處自所成的影像產生虹膜碼。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自所成的影像偵測虹膜區,將所偵測虹膜區正規化成矩形形狀,並藉由遮蔽被正規化的虹膜區的區(例如,眼瞼或眉毛)而產生虹膜碼。
在操作S134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將所產生的虹膜碼儲存於資料庫DB中。
在虹膜認證模式中,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在操作S1350處產生虹膜碼,並在對認證而言非必要的部分上(例如,眼瞼或眉毛)執行遮蔽工作。
在操作S136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判斷對在上面執行了遮蔽工作的虹膜碼的認證是否成功。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藉由將預儲存於資料庫DB中的虹膜碼與在上面執行了遮蔽工作的虹膜碼進行比較而判斷所述認證是否成功。
因應於在操作S1360處認證成功,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在操作S1370處使用在認證中使用的虹膜碼來更新預先註冊的虹膜碼。舉例而言,因應於預先註冊的虹膜碼的被遮蔽部分在認證中使用的虹膜碼中未被遮蔽,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使用在認證中使用的使用者虹膜碼的除被遮蔽區以外的剩餘區的資訊來更新預先註冊於資料庫DB中的虹膜碼的被遮蔽部分。
因應於在操作S1360處認證未成功,所述方法結束。
如上所述,預先註冊的虹膜碼可在虹膜辨識成功中被更新,因此使用者的可靠性可因虹膜辨識效能的提高而增加。
以下,將參照圖14A至圖18闡述經由虹膜辨識而切換螢幕的範例。
圖14A至圖18是根據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說明經由使用者終端裝置的虹膜辨識進行的螢幕切換範例的圖式。
如圖2所說明的控制器270可控制如圖2所說明的顯示器240在需要使用者認證的各種螢幕中顯示固定UI及引導影像。因應於經由所述固定UI及引導影像而執行虹膜辨識,控制器270可控制顯示器240將需要使用者認證的螢幕切換至另一螢幕。控制器270可控制顯示器240藉由放大所述固定UI而將需要使用者認證的螢幕切換至另一螢幕。
參照圖14A繪示主螢幕1400,其中如圖2所說明的控制器270可控制如圖2所說明的顯示器240顯示主螢幕1400。
主螢幕1400可包括固定UI 1410及引導影像1420。固定UI 1410可為用於引導使用者所注視的點的UI,且引導影像1420可為使用者注視的用於藉由與固定UI 1410的相對位置及大小而引導眼睛的位置及大小的影像。
參照圖15A,繪示主螢幕1500、固定UI 1510、及引導影像1520,其中可見引導影像1520大於固定UI 1510,且位於固定UI 1510的右側。在此範例中,引導影像可引導使用者的面部靠近使用者終端裝置200且位於使用者終端裝置200的右側。因應於使用者的面部遠離使用者終端裝置200且移動至使用者終端裝置200的左側,控制器270可匹配主螢幕1500的固定UI 1510與引導影像1520的大小,如圖15B所說明。
參照圖14B,繪示如下的主螢幕1400、固定UI 1410、及引導影像1420:因應於固定UI 1410的位置及大小對應於引導影像1420的位置及大小,如圖2所說明的控制器270可藉由改變引導影像1420的類型(例如,顏色、閃爍、透明度等)而引導虹膜辨識開始被執行。
因應於經由虹膜辨識而執行了使用者認證,參照圖14C,繪示如下的主螢幕1400:控制器270可控制顯示器240藉由逐漸放大如圖14B所說明的固定UI 1410而顯示開始螢幕1430的一部分。
參照圖14D,繪示如下的整個螢幕1440:如圖2所說明的控制器270可控制如圖2所說明的顯示器240藉由進一步放大如圖14B所說明的固定UI 1410而顯示開始螢幕作為整個螢幕1440。
參照圖16A,繪示如下的開始螢幕1600、固定UI 1610、及引導影像1620:如圖2所說明的控制器270可控制如圖2所說明的顯示器240在需要登入的具體應用程式的開始螢幕1600中顯示固定UI 1610及引導影像1620。
因應於藉由經由固定UI 1610及引導影像1620執行虹膜辨識而成功進行了使用者認證,參照圖16B,控制器270可控制顯示器240在具體應用程式的登入之後,藉由放大固定UI 1610而將開始螢幕1600切換至螢幕1630。
參照圖17A,繪示如下的檢驗螢幕1700、固定UI 1710、及引導影像1720:如圖2所說明的控制器270可控制如圖2所說明的顯示器240在檢驗螢幕1700中顯示固定UI 1710及引導影像1720。因應於藉由經由固定UI 1710及引導影像1720執行虹膜辨識而成功進行了使用者認證,參照圖17B,控制器270可控制顯示器240藉由放大固定UI 1710而將檢驗螢幕1700切換至認證成功螢幕1730。
圖18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說明使用者終端裝置的虹膜辨識方法的流程圖。
參照圖18繪示流程圖,其中在操作S1810處,如圖2所說明的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在第一螢幕中顯示固定UI及引導影像。第一螢幕可為需要使用者認證的螢幕,且可包括主螢幕、登入螢幕、檢驗螢幕等。固定UI可為用於引導使用者所注視的點的UI。引導影像可為使用者注視的用於藉由與固定UI的相對位置及大小而引導眼睛的位置及大小的影像。
在操作S182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使用固定UI及引導影像而執行虹膜辨識。
在操作S183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判斷使用虹膜辨識的使用者認證是否成功。
因應於在操作S1830處使用者認證成功,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在操作S1840處藉由放大固定UI而將第一螢幕切換至第二螢幕。第二螢幕可為使用者認證之後的螢幕,且可包括開始螢幕、登入之後的螢幕、認證成功螢幕等。
因應於在操作S1830處使用者認證失敗,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在操作S1850處輸出認證失敗訊息。
如上所述,可經由固定UI及引導影像而更便利地執行虹膜辨識,且可提供經由螢幕固定而切換至另一螢幕的新的使用者體驗。
以下,參照圖19A至圖22闡述經由人眼睛狀固定UI而執行虹膜辨識的範例。
圖19A至圖22是根據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說明經由眼睛狀固定UI而執行虹膜辨識的範例的圖式。
使用者必須長時間地睜大眼睛注視以增加虹膜辨識的成功率。然而,此動作對於使用者而言可能是多少有些不平常的動作。因此,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如圖2所說明的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顯示眼睛狀固定UI,且可藉由使使用者與虛擬人物獲得注視匹配而使使用者能夠長時間地睜大其眼睛。
參照圖19A,繪示眼睛狀固定UI 1910,其中如圖2所說明的控制器270可控制如圖2所說明的顯示器240在顯示螢幕中顯示人眼睛狀固定UI 1910。控制器270可藉由重複地以大小配置形式張開眼睛狀固定UI中所包含的人的眼睛而使使用者獲得注視匹配。
參照圖19B,因應於執行了虹膜辨識,控制器270可改變眼睛狀固定UI 1910的顏色,且參照圖19C,控制器270可控制顯示器240如圖19C所說明般在眼睛狀固定UI 1910中顯示用於引導虹膜辨識進程程度的UI 1920。
參照圖19D,因應於執行了虹膜辨識,控制器270可控制眼睛狀固定UI 1930閉上眼睛,並控制顯示器240顯示虹膜辨識成功訊息1940。虹膜辨識成功訊息1940可以視覺型式顯示。虹膜辨識成功訊息1940可以聽覺型式或振動型式表示。
因應於使用者終端裝置200被多個人使用,控制器270可優先地確定期望控制使用者終端裝置200的人,然後執行虹膜辨識。
參照圖20A,提供對如圖2所說明的使用者終端裝置200的相機2010的說明,其中相機2010用以同時地辨識虹膜及手勢。
參照圖20B,因應於如圖2所說明的使用者終端裝置200被多個使用者使用(例如,因應於多個使用者同時地看電影或網頁),如圖2所說明的控制器270可優先地偵測使用者的面部運動並偵測注視顯示螢幕的使用者。控制器270可藉由以上述各種方法執行虹膜辨識而給予所偵測使用者以使用者終端裝置200的交互優先權。
圖21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說明使用者終端裝置的虹膜辨識方法的流程圖。
參照圖21繪示流程圖,其中在步驟S2110處,如圖2所說明的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在顯示螢幕中顯示人眼睛狀固定UI。如圖2所說明的控制器270可藉由如圖19A所說明般重複地以大小配置形式張開人眼睛狀固定UI 1910中所包含的人的眼睛而使使用者獲得注視匹配。
在操作S212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判斷是否開始虹膜辨識。
因應於在操作S2120處開始了虹膜辨識,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在操作S2130處改變眼睛狀固定UI的顏色或顯示虹膜辨識進程程度以引導正在執行虹膜辨識。
在操作S214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執行虹膜辨識。
因應於在操作S2120處未開始虹膜辨識,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結束虹膜辨識方法。
圖22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說明使用者終端裝置200的虹膜辨識方法的流程圖。
參照圖22繪示流程圖,其中在操作S2210處,如圖2所說明的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對多個使用者進行成像。
在操作S222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偵測所述多個使用者的面部運動。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判斷所述多個使用者的面部運動的方向是否指向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在另一範例中,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偵測位於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前方的使用者。
在操作S2230中,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基於所偵測使用者的面部運動來確定所述多個使用者的交互優先權排序器。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確定注視使用者終端裝置200的使用者。
在操作S224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對交互優先權排序器執行虹膜辨識。
因應於藉由執行虹膜辨識而成功進行了使用者認證,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在操作S2250處給予交互優先權排序器以交互優先權。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基於藉由交互優先權排序器而非使用者終端裝置200的功能而輸入的語音、運動等來忽略由其他使用者輸入的語音、運動等。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根據成像條件而獲取多個參考影像,並利用所述多個所獲取參考影像來執行虹膜辨識。舉例而言,如圖2所說明的控制器270可根據成像條件而獲取多個參考影像。所述成像條件可包括使用者終端裝置200與使用者之間的距離、解析度、照明、焦點狀態、IR光反射等中的至少一者。因應於對使用者進行了成像以執行虹膜辨識,控制器270可自所成的影像偵測使用者眼睛,並藉由將具有對應於所偵測眼睛的成像條件的參考影像與使用者眼睛進行比較而執行虹膜辨識。
舉例而言,因應於所述多個參考影像被註冊,控制器270可將所述多個參考影像轉換成虹膜碼,並將所轉換的虹膜碼儲存於儲存單元250中。然而,控制器270可將所述多個參考影像的原始資料儲存於如圖2所說明的儲存單元250中。
在另一範例中,因應於所述多個參考影像被註冊,控制器270可註冊並儲存與所述多個參考影像對應的使用者的成像條件資訊(例如,距離資訊)以及所述多個參考影像。因應於執行了虹膜辨識,控制器270可獲取經由偵測器(圖中未示出)偵測的使用者的成像條件資訊,並基於所獲取成像條件及儲存於所述多個參考影像中的成像條件資訊而自所述多個參考影像選擇用於執行虹膜辨識的參考影像。控制器270可藉由將所選擇參考影像與所偵測使用者眼睛進行比較而執行虹膜辨識。
因應於產生了所述多個參考影像,控制器270可根據成像條件來獲取多個參考影像。控制器270可經由影像大小調整(image resizing)或雜訊添加(noise addition)而獲取所述多個參考影像。舉例而言,控制器270可經由成像單元220獲取第一參考影像,藉由對所述第一參考影像執行影像大小調整或雜訊添加而根據成像條件產生多個參考影像,並將所述多個參考影像儲存於儲存單元250中。
圖23至圖29是根據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說明在使用者終端裝置中使用根據成像條件的多個參考影像而執行虹膜辨識的範例的圖式。
圖23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說明一種使用根據成像條件而獲取的多個參考影像來執行虹膜辨識的方法的流程圖。
參照圖23繪示流程圖,其中在操作S2310處,如圖2所說明的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根據成像條件註冊多個參考影像。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根據成像條件獲取所述多個參考影像。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根據使用者終端裝置200與使用者之間的距離而獲取所述多個參考影像。在另一範例中,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根據解析度而獲取所述多個參考影像。在另一範例中,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根據環境照明而獲取所述多個參考影像。在另一範例中,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根據焦點狀態而獲取所述多個參考影像。在另一範例中,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根據其中造成IR光反射的點而獲取所述多個參考影像。在所述範例中,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註冊並儲存成像條件資訊以及對應於所述成像條件資訊的所述多個參考影像。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藉由根據成像條件使多個參考影像成像而獲取所述多個參考影像。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藉由對一個參考影像進行影像大小調整或雜訊添加且根據成像條件來產生多個參考影像。
在操作S232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對使用者眼睛進行成像以用於使用者認證。
在操作S233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自所成的影像偵測使用者眼睛,並偵測成像條件。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藉由自所成影像偵測虹膜的內外邊界而偵測使用者眼睛(具體而言,虹膜)。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偵測成像條件(例如,使用者終端裝置200與使用者之間的距離等)。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藉由距離偵測器來偵測使用者終端裝置200與使用者之間的距離。
在操作S234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藉由將所偵測眼睛與參考影像進行比較而執行使用者認證。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自所述多個參考影像中選擇具有對應於所偵測成像條件的成像條件的參考影像。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藉由將具有對應於所偵測成像條件的成像條件的參考影像與所偵測眼睛進行比較而執行使用者認證。
如上所述,可使用根據成像條件而獲取的所述多個參考影像來執行虹膜辨識,因此即使因應於使用者眼睛被藉由各種成像條件成像,仍可更快速地執行準確的虹膜辨識。
圖24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說明一種註冊多個影像並使用所述多個參考影像來執行使用者認證的方法的圖式。
參照圖24繪示流程圖,其中在操作S2410處,如圖2所說明的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獲取成像條件資訊及虹膜影像。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藉由使包括使用者的影像成像而獲取虹膜影像,並經由各種感測器(例如,距離偵測感測器、照明感測器等)而獲取成像條件資訊。
在操作S242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偵測內外虹膜邊界。亦即,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藉由自虹膜影像偵測內外虹膜邊界而偵測使用者虹膜。
在操作S243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判斷當前階段是註冊階段還是認證階段。
因應於當前階段為註冊階段,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在操作S2440處產生參考影像。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藉由儲存所獲取使用者虹膜以及所偵測成像條件資訊而產生參考影像。
在操作S245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使用參考影像來產生虹膜碼。已闡述了產生虹膜碼的方法,因此將不再對其予以詳細闡述。
在操作S246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將虹膜碼儲存於資料庫中。亦即,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不將使用者虹膜影像儲存於資料庫中,而是可將虹膜碼儲存於資料庫中。
因應於當前階段為認證階段,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在操作S2470處產生虹膜碼。亦即,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經由所偵測使用者虹膜而產生虹膜碼。
在操作S248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將儲存於資料庫中的虹膜碼與所產生的虹膜碼進行比較。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在儲存於資料庫中的虹膜碼中搜尋具有與在操作S2410中獲取的成像條件資訊對應的成像條件資訊的虹膜碼。
在操作S2490中,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基於操作S2480中的所述比較的結果而執行使用者認證。舉例而言,因應於作為在資料庫中搜尋的虹膜碼與所產生的虹膜碼之間的比較結果相似性大於或等於預設值,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執行使用者認證。因應於所述相似性小於所述預設值,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輸出使用者認證失敗訊息。
如圖24所說明,在參考影像註冊中虹膜碼而非參考影像自身被儲存,因此每當執行認證時可不執行將參考影像轉換為虹膜碼的操作。虹膜碼而非虹膜影像自身可被存儲,因此即使資料庫被非法侵入仍可保護使用者個人資訊。
圖25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說明一種註冊多個影像並使用所述多個參考影像來執行使用者認證的方法的圖式。
參照圖25繪示流程圖,其中在操作S2510處,如圖2所說明的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獲取成像條件資訊及虹膜影像。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藉由使包括使用者的影像成像而獲取虹膜影像,並經由各種感測器(例如,距離偵測感測器、照明感測器等)而獲取成像條件資訊。
在操作S252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偵測內外虹膜邊界。亦即,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使用來自虹膜影像的內外虹膜邊界而偵測使用者虹膜。
在操作S253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判斷當前階段是註冊階段還是認證階段。
因應於當前階段為註冊階段,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在操作S2540處產生參考影像。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藉由儲存所獲取使用者虹膜以及所偵測成像條件資訊而產生參考影像。
在操作S255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將所產生的參考影像儲存於資料庫中。亦即,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不將虹膜碼儲存於資料庫中,而是可將參考影像自身儲存於資料庫中。
因應於當前階段為認證階段,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在操作S2560處產生第一虹膜碼。亦即,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經由所偵測使用者虹膜而產生第一虹膜碼。
在操作S257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產生具有與所偵測成像條件相同的成像條件的參考影像的第二虹膜碼。舉例而言,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搜尋具有與所偵測成像條件相同的成像條件的參考影像。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利用所搜尋的參考影像來產生第二虹膜碼。
在操作S258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將第一虹膜碼與第二虹膜碼進行比較。
在操作S259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基於操作S2580的所述比較的結果而執行使用者認證。舉例而言,因應於確定了作為第一虹膜碼與第二虹膜碼之間的比較結果相似性大於或等於預設值,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執行使用者認證。因應於確定了所述相似性小於所述預設值,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輸出使用者認證失敗訊息。
如圖25所說明,在參考影像註冊中參考影像自身被註冊,因此可減少所儲存資料的量。
將參照圖26至圖28B闡述一種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藉由對至少一個參考影像進行影像大小調整而產生多個參考影像的方法。
參照圖26繪示流程圖,其中在操作S2610處,如圖2所說明的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獲取成像條件資訊及虹膜影像。
在操作S262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偵測內外虹膜邊界。
在操作S263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註冊所偵測使用者虹膜作為參考影像。
在操作S264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判斷參考影像是一個還是多個。
因應於在操作S2640處參考影像為多於一個,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在操作S2650處儲存多個參考影像。
因應於在操作S2640處參考影像為一個,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在操作S2660處儲存一個參考影像。
在操作S267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使用所述多個所儲存的參考影像或所儲存的一個參考影像並根據成像條件而執行影像大小調整。
舉例而言,參照圖27A及圖27B,因應於在其中使用者終端裝置200與使用者之間的距離為20釐米的狀態中獲取了第一參考影像2710,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對第一參考影像2710執行影像大小調整,並獲取第二參考影像2720-1(如在使用者終端裝置200與使用者之間的為50釐米的距離中所成的影像)、第三參考影像2720-2(如在使用者終端裝置200與使用者之間的為40釐米的距離中所成的影像)、以及第四參考影像2720-3(如在使用者終端裝置200與使用者之間的為20釐米的距離中所成的影像)。本發明的實施例已闡述以10釐米為單位對影像進行大小調整。可以除10釐米以外的某些距離單位(例如,5釐米等)來對影像進行大小調整。
參照圖28A及圖28B,因應於獲取了根據使用者終端裝置200與使用者之間的距離(例如,距離50釐米、40釐米、30釐米、及20釐米)的第一影像2810-1、第二影像2810-2、第三影像2810-3、及第四影像2810-4,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對第一參考影像2810-1執行大小調整,並產生第五影像2820-1(如在使用者終端裝置200與使用者之間的為45釐米的距離中所成的影像)。類似地,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對第二參考影像2810-2執行大小調整,並產生第六影像2820-2(如在使用者終端裝置200與使用者之間的為35釐米的距離中所成的影像)。
本發明的實施例已闡述了成像條件為使用者終端裝置200與使用者之間的距離。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藉由根據解析度對影像執行大小調整而產生多個參考影像。
返回參照圖26,在操作S268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使用所述多個所產生的參考影像來產生多個虹膜碼。此外,在操作S269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將所產生的虹膜碼儲存於資料庫中。
將參照圖29闡述一種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藉由對至少一個參考影像進行雜訊添加而產生多個參考影像的方法。
參照圖29繪示流程圖,其中在操作S2910處,如圖2所說明的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獲取成像條件資訊及虹膜影像。
在操作S292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偵測內外虹膜邊界。
在操作S293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可註冊所偵測使用者虹膜作為參考影像。
在操作S294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判斷參考影像是一個還是多個。
因應於在操作S2940處參考影像為多於一個,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在操作S2950處儲存多個參考影像。
因應於在操作S2940處參考影像為一個,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在操作S2960處儲存一個參考影像。
在操作S297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使用所述多個所儲存的參考影像或所儲存的一個參考影像並根據成像條件而執行雜訊添加。舉例而言,因應於在第一照明值下獲取了第一參考影像,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對所述第一參考影像執行雜訊添加(例如,亮度調整),並獲取第二參考影像(如在第二照明值下所成的影像)、第三參考影像(如在第三照明值下所成的影像)、及第四參考影像(如在第四照明值下所成的影像)。因應於獲取了所述多個參考影像,亦可藉由雜訊添加而獲取更多參考影像。
本發明的實施例已闡述了成像條件為照明。所述多個參考影像可藉由添加IR光反射的雜訊添加來產生。
在操作S298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使用所述多個所產生的參考影像來產生多個虹膜碼。
在操作S2990處,使用者終端裝置200可將所產生的虹膜碼儲存於資料庫中。
如圖26至圖29所闡述,根據成像條件的所述多個參考影像可藉由影像大小調整或雜訊添加而被獲取,因此即使因應於執行了較少次數的虹膜辨識仍可能進行更準確的虹膜辨識。
根據本發明各種實施例的裝置可包括處理器、用以儲存並執行程式資料的記憶體、永久性儲存器(例如,磁碟驅動機)、與外部裝置進行通訊的通訊埠、UI裝置(例如觸控面板、鍵、按鈕等)。以軟體模組或演算法實作的方法可儲存於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中作為可在處理器上執行的電腦可讀取碼或程式命令。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可包括磁性儲存媒體(例如,ROM、RAM、軟碟、硬碟等)及光學可讀取媒體(光碟(compact disc,CD)、數位多功能光碟(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等)。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分佈在經由網路耦合的電腦系統中,且電腦可讀取碼被以分佈方式儲存並執行。所述媒體可由電腦讀取、可儲存在記憶體中、並可由處理器執行。
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可以功能區塊配置及各種處理操作實作。所述功能區塊可以各種硬體及/或軟體配置實作。舉例而言,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可採用可藉由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或其他控制裝置的控制而執行各種功能的直接電路配置,例如記憶體、處理、邏輯、及查找表。類似地,配置組件可藉由軟體程式化或軟體元件而執行,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可以程式化語言或腳本式語言(例如C、C++、Java、或包括各種以資料結構、過程、常式、及其他程式化配置的組合實作的演算法的組合程式)實作。功能性態樣可以在一或多個處理器中執行的演算法實作。對於電子環境設置、訊號處理、及/或資料處理等,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可採用先前技術。例如「機構」、「元件」、「單元」及「配置」等用語可被廣泛地使用,而並非僅限於機械配置及物理配置。所述用語可指代與處理器等結合的軟體的一系列常式。
在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中闡述的具體執行是說明性的,且在任何方法中皆可限制技術範圍。為清晰起見,可省略對先前技術中電子配置、控制系統、及軟體、以及系統的其他功能性態樣的說明。在圖式中說明的組件之間的線的耦合或耦合構件示例性地說明功能性耦合及/或物理或電路耦合,且可以在實際裝置中可替換或可添加的各種功能性耦合、物理耦合、或電路耦合來表示。
在所作說明中(具體而言,在申請專利範圍中),用語「所述(said)」及與其類似的指示用語可包括單數形式及複數形式。本文中所闡述的範圍可包括所述範圍中所包括的個別值(除非上下文清晰地另有指示),且旨在在所作說明中闡述構成所述範圍的所述個別值。除非清晰地闡述或以其他方式定義了構成所述方法的操作的次序,否則可以適當次序執行所述操作。此並非僅限於操作的說明次序。
本發明的各種態樣亦可被實施為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上的電腦可讀取碼。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為任何可儲存隨後可由電腦系統讀取的資料的資料儲存元件。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的實例包括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M)、CD-ROM、磁帶、軟碟、及光學資料儲存元件。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亦可分佈在網路耦合的電腦系統中以使得電腦可讀取碼被以分佈方式儲存並執行。此外,用於達成本發明的功能性程式、碼、及碼區段可輕易地被熟習本發明所屬技術的程式設計員理解。
就此而言應注意的是,如上所述的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通常 在某種程度上涉及對輸入資料進行處理及產生輸出資料。此輸入資料處理及輸出資料產生可以硬體或軟體與硬體的結合而實作。舉例而言,可在行動元件或類似或相關電路中採用具體電子組件以用於實作與如上所述的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相關聯的功能。作為另一選擇,根據所儲存的指令運作的一或多個處理器可實作與如上所述的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相關聯的功能。若情況如此,則此等指令可儲存於一或多個非暫時性處理器可讀取媒體上是位於本發明的範圍之內的。處理器可讀取媒體的範例包括ROM、RAM、CD-ROM、磁帶、軟碟、及光學資料儲存元件。處理器可讀取媒體亦可分佈在網路耦合的電腦系統中以使得指令被以分佈方式儲存並執行。此外,用於達成本發明的功能性電腦程式、指令、及指令區段可輕易地被熟習本發明所屬技術的程式設計員理解。
儘管已參照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示出並闡述了本發明,但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將理解在不背離由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形式界定的本發明的精神及範圍的條件下可作出各種形式及細節上的變化。
100‧‧‧使用者終端裝置
110‧‧‧成像單元
120‧‧‧顯示器
130‧‧‧控制器
200‧‧‧使用者終端裝置
210‧‧‧通訊單元
220‧‧‧成像單元
230‧‧‧影像處理器
240‧‧‧顯示器
250‧‧‧儲存單元
260‧‧‧輸入單元
270‧‧‧控制器
271‧‧‧隨機存取記憶體(RAM)
272‧‧‧唯讀記憶體(ROM)
273‧‧‧圖形處理器
274‧‧‧主中央處理單元(CPU)
275-1~275-n‧‧‧第一介面至第n介面
276‧‧‧匯流排
310‧‧‧眼睛引導影像
320‧‧‧虹膜引導影像
330‧‧‧虹膜線
340‧‧‧虹膜線
480‧‧‧引導UI
510‧‧‧虛擬虹膜影像
540‧‧‧引導影像
550‧‧‧引導影像
560‧‧‧虹膜線
700‧‧‧所偵測虹膜區
710、720、730‧‧‧區/被眼瞼或眉毛覆蓋的區/被遮蔽區
870‧‧‧眼睛的外角
880‧‧‧眼睛的內角
890‧‧‧直線L
895‧‧‧直線S
970-1‧‧‧眼瞼的輪廓
970-2‧‧‧眼瞼的輪廓
980‧‧‧參考線S
1110‧‧‧預先註冊的虹膜碼
1120‧‧‧虹膜碼
1140‧‧‧未被遮蔽區
1400‧‧‧主螢幕
1410‧‧‧固定UI
1420‧‧‧引導影像
1430‧‧‧開始螢幕
1440‧‧‧整個螢幕
1500‧‧‧主螢幕
1510‧‧‧固定UI
1520‧‧‧引導影像
1600‧‧‧開始螢幕
1610‧‧‧固定UI
1620‧‧‧引導影像
1630‧‧‧螢幕
1700‧‧‧檢驗螢幕
1710‧‧‧固定UI
1720‧‧‧引導影像
1730‧‧‧認證成功螢幕
1910‧‧‧眼睛狀固定UI
1920‧‧‧UI
1930‧‧‧眼睛狀固定UI
1940‧‧‧虹膜辨識成功訊息
2010‧‧‧相機
2710‧‧‧第一參考影像
2720-1‧‧‧第二參考影像
2720-2‧‧‧第三參考影像
2720-3‧‧‧第四參考影像
2810-1‧‧‧第一影像
2810-2‧‧‧第二影像
2810-3‧‧‧第三影像
2810-4‧‧‧第四影像
2820-1‧‧‧第五影像
2820-2‧‧‧第六影像
P‧‧‧虹膜中心點
S‧‧‧直線
S410、S420、S430、S440、S450、S460、S470‧‧‧操作
S810、S820、S830、S840、S850、S860‧‧‧操作
S910、S920、S930、S940、S950、S960‧‧‧操作
S1010、S1020、S1030、S1040‧‧‧操作
S1210、S1220、S1230、S1240、S1250‧‧‧操作
S1310、S1320、S1330、S1340、S1350、S1360、S1370‧‧‧操作
S1810、S1820、S1830、S1840、S1850‧‧‧操作
S2110、S2120、S2130、S2140‧‧‧操作
S2210、S2220、S2230、S2240、S2250‧‧‧操作
S2310、S2320、S2330、S2340‧‧‧操作
S2410、S2420、S2430、S2440、S2450、S2460、S2470、S2480、S2490‧‧‧操作
S2510、S2520、S2530、S2540、S2550、S2560、S2570、S2580、S2590‧‧‧操作
S2610、S2620、S2630、S2640、S2650、S2660、S2670、S2680、S2690‧‧‧操作
S2910、S2920、S2930、S2940、S2950、S2960、S2970、S2980、S2990‧‧‧操作
藉由結合附圖閱讀以下說明,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的上述及其他態樣、特徵及優點將變得更加顯而易見,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說明使用者終端裝置的配置的示意性方框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說明使用者終端裝置的配置的詳細方框圖。
圖3A及圖3B是根據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說明用於虹膜辨識的引導影像的圖式。
圖4A、圖4B、及圖4C是根據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說明一種慮及眼瞼及眉毛而提取虹膜特徵的方法的圖式。
圖5A、圖5B、及圖5C是根據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說明出於安全性目的對所成的影像執行影像處理的過程的圖式。
圖6A及圖6B是根據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說明其中虹膜被眉毛或眼瞼覆蓋的範例的圖式。
圖7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說明一種產生虹膜碼的方法的圖式。
圖8A、圖8B、圖9A、圖9B、及圖10是根據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說明將虹膜區正規化的方法的圖式。
圖11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說明一種更新虹膜碼的方法的圖式。
圖12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說明使用者終端裝置的虹膜辨識方法的流程圖。
圖13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說明使用者終端裝置儲存並更新虹膜碼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14A、圖14B、圖14C、圖14D、圖15A、圖15B、圖16A、圖16B、圖17A、圖17B、及圖18是根據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說明經由使用者終端裝置的虹膜辨識的螢幕切換範例的圖式。
圖19A、圖19B、圖19C、圖19D、圖20A、圖20B、圖21、及圖22是根據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說明經由眼睛狀固定使用者介面(user interface,UI)而執行虹膜辨識的範例的圖式。
圖23、圖24、圖25、圖26、圖27A、圖27B、圖28A、圖28B、及圖29是根據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說明在使用者終端裝置中使用根據成像條件的多個參考影像而執行虹膜辨識的範例的圖式。
在圖式通篇中,相同的參考編號將被理解為指代相同的部件、組件及結構。
200‧‧‧使用者終端裝置
210‧‧‧通訊單元
220‧‧‧成像單元
230‧‧‧影像處理器
240‧‧‧顯示器
250‧‧‧儲存單元
260‧‧‧輸入單元
270‧‧‧控制器
271‧‧‧隨機存取記憶體(RAM)
272‧‧‧唯讀記憶體(ROM)
273‧‧‧圖形處理器
274‧‧‧主中央處理單元(CPU)
275-1‧‧‧第一介面
275-n‧‧‧第n介面
276‧‧‧匯流排

Claims (15)

  1. 一種使用者終端裝置,包括: 成像單元,用以產生使用者的影像; 顯示器,用以顯示所述所產生影像;以及 控制器,用以: 自所述所產生影像偵測使用者眼睛, 控制所述顯示器在所述所產生影像的其中所述所偵測使用者眼睛所在的位置上顯示引導影像,以及 因應於所述所偵測使用者眼睛中所包含的虹膜的大小與所述引導影像的大小之差處於預設範圍內而執行虹膜辨識。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使用者終端裝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更用以: 自所述所偵測使用者眼睛偵測虹膜邊界; 基於所述所偵測虹膜邊界而估計虹膜直徑;以及 基於所述所偵測使用者眼睛及所述虹膜直徑而控制所述顯示器在對應於所述使用者眼睛及所述虹膜的位置上顯示所述引導影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使用者終端裝置,其中所述引導影像包括對應於所述使用者眼睛的眼睛引導影像及對應於所述使用者的所述虹膜的虹膜引導影像。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使用者終端裝置,其中所述引導影像是與位於與所述成像單元的焦距相匹配的位置上的所述使用者眼睛及所述虹膜的大小對應的影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使用者終端裝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更用以: 自所述所產生影像偵測所述使用者的所述虹膜;以及 因應於所述使用者的所述所偵測虹膜的大小與對應於所述虹膜的所述引導影像的大小之差小於或等於預設值,藉由判斷所述使用者的所述所偵測虹膜是否與預先註冊的虹膜一致而執行所述使用者的虹膜辨識。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使用者終端裝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更用以: 自所述所產生影像偵測所述使用者的所述虹膜;以及 因應於所述使用者的所述所偵測虹膜的大小與對應於所述虹膜的所述引導影像的大小之差小於或等於預設值而輸出用於引導執行所述虹膜辨識的回饋訊息。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使用者終端裝置,更包括: 影像處理器, 其中所述控制器更用以: 控制所述影像處理器處理所述所產生影像,以不在執行所述虹膜辨識期間確認所述使用者的所述虹膜的圖案,以及 控制所述顯示器顯示所述經處理的所產生影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使用者終端裝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更用以: 藉由以下方式執行所述使用者的所述虹膜辨識:藉由將所偵測虹膜區正規化成矩形形狀而產生虹膜碼,遮蔽所述矩形形狀中被正規化的所述虹膜碼的被眉毛及眼瞼中的一者覆蓋的區,並將所述虹膜碼的除所述被遮蔽區以外的剩餘區與預先註冊的虹膜碼進行比較。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使用者終端裝置,其中因應於所述所偵測虹膜區被辨識為預先註冊的使用者,所述控制器更用以使用所述虹膜碼的除所述被遮蔽區以外的所述剩餘區來更新所述預先註冊的使用者的虹膜碼。
  10. 一種由使用者終端裝置辨識使用者的虹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產生所述使用者的影像; 顯示所述所產生的影像; 自所述所產生影像偵測使用者眼睛; 在所述所產生影像的其中所述所偵測使用者眼睛所在的位置上顯示引導影像;以及 因應於所述所偵測使用者眼睛中所包含的虹膜的大小與所述引導影像的大小之差處於預設範圍內而執行虹膜辨識。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偵測所述使用者眼睛包括: 自所述所偵測使用者眼睛偵測虹膜邊界,以及 基於所述所偵測虹膜邊界而估計虹膜直徑,且 其中所述顯示所述引導影像包括:基於所述所偵測使用者眼睛及所述虹膜直徑而在對應於所述使用者眼睛及所述虹膜的位置上顯示所述引導影像。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引導影像包括對應於所述使用者眼睛的眼睛引導影像及對應於所述使用者的所述虹膜的虹膜引導影像。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引導影像是與位於與所述使用者終端裝置的成像單元的焦距相匹配的位置上的所述使用者眼睛及所述虹膜的大小對應的影像。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執行所述虹膜辨識包括: 自所述所產生影像偵測所述使用者的所述虹膜;以及 因應於所述使用者的所述所偵測虹膜的大小與對應於所述虹膜的所述引導影像的大小之差小於或等於預設值,藉由判斷所述使用者的所述所偵測虹膜是否與預先註冊的虹膜一致而執行所述使用者的所述虹膜辨識。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執行所述虹膜辨識包括: 自所述所產生影像偵測所述使用者的所述虹膜;以及 因應於所述使用者的所述所偵測虹膜的大小與對應於所述虹膜的所述引導影像的大小之差小於或等於預設值而輸出用於引導執行所述使用者的所述虹膜辨識的回饋訊息。
TW104132314A 2014-10-15 2015-10-01 使用者終端裝置及其虹膜辨識方法 TWI6961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40139306 2014-10-15
KR10-2014-0139306 2014-10-15
KR10-2015-0080137 2015-06-05
KR1020150080137A KR102438110B1 (ko) 2014-10-15 2015-06-05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및 이의 홍채 인식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7836A true TW201617836A (zh) 2016-05-16
TWI696110B TWI696110B (zh) 2020-06-11

Family

ID=55918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2314A TWI696110B (zh) 2014-10-15 2015-10-01 使用者終端裝置及其虹膜辨識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438110B1 (zh)
TW (1) TWI69611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6114B (zh) * 2017-04-20 2019-11-01 大陸商上海耕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種虹膜識別的方法和裝置
US10755068B2 (en) 2017-10-16 2020-08-25 Egis Technology Inc. Fingerprint registra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735821B (zh) * 2018-04-12 2021-08-11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指紋註冊方法以及使用其的電子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06133A (ko) 2016-07-08 2018-01-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KR102450441B1 (ko) * 2016-07-14 2022-09-30 매직 립, 인코포레이티드 홍채 식별을 위한 딥 뉴럴 네트워크
KR102627244B1 (ko) 2016-11-30 2024-01-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홍채 인식을 위한 이미지 표시 방법
KR101822883B1 (ko) * 2017-09-08 2018-01-29 스케치온 주식회사 스킨 프린터의 출력 가이드 방법
KR102490561B1 (ko) * 2018-05-29 2023-01-1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CN111984954A (zh) * 2019-05-23 2020-11-24 北京眼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提高人脸识别系统安全性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19293A1 (ko) * 2022-07-19 2024-01-2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렌즈리스 카메라를 포함하는 웨어러블 전자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미지 처리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06222B1 (ko) * 2002-11-11 2005-08-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코드인식 장치 및 방법
US7369759B2 (en) * 2003-03-27 2008-05-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ye image pickup apparatus, iris authentication apparatus and portable terminal device having iris authentication function
EP1842152B1 (en) * 2005-01-26 2011-01-05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 distance iris recognition system
KR100783113B1 (ko) * 2006-09-18 2007-12-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음악 파일 단축 저장 방법
US8364113B2 (en) * 2008-07-03 2013-01-29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Data message service controller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emergency text messaging
KR101723642B1 (ko) * 2011-01-31 2017-04-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파노라마 이미지를 촬영하는 촬영 기기 및 그 파노라마 촬영 방법
KR101160681B1 (ko) * 2011-10-19 2012-06-28 배경덕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활성화 시에 특정 동작이 수행되도록 하기 위한 방법,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기록 매체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6114B (zh) * 2017-04-20 2019-11-01 大陸商上海耕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種虹膜識別的方法和裝置
US10755068B2 (en) 2017-10-16 2020-08-25 Egis Technology Inc. Fingerprint registra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735821B (zh) * 2018-04-12 2021-08-11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指紋註冊方法以及使用其的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38110B1 (ko) 2022-08-31
TWI696110B (zh) 2020-06-11
KR20160044403A (ko) 2016-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09960B1 (en) User terminal apparatus and iris recognition method thereof
TWI696110B (zh) 使用者終端裝置及其虹膜辨識方法
KR102354458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EP2728859B1 (en) Method of providing information-of-users' interest when video call is mad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hereof
EP2787463A1 (en) Display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user certification and method thereof
EP3257436A1 (en) User terminal and providing method therefor
US20150279369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user interaction method thereof
US10564712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10140535B2 (en) Display device for displaying recommended content corresponding to user,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JP7238902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4045460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170097890A (ko)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TWI595406B (zh) 顯示裝置及其傳遞訊息的方法
EP2894866B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display method thereof
KR102467041B1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방송 콘텐트와 관련된 서비스 정보 제공 방법
WO2024021251A1 (zh) 身份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