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11436A - 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11436A
TW201611436A TW103130865A TW103130865A TW201611436A TW 201611436 A TW201611436 A TW 201611436A TW 103130865 A TW103130865 A TW 103130865A TW 103130865 A TW103130865 A TW 103130865A TW 201611436 A TW201611436 A TW 20161143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ground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elastic piece
centr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08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萬益
黃茂榮
Original Assignee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308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611436A/zh
Publication of TW201611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1436A/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絕緣本體、端子組件及接地機構。所述絕緣本體具有主體部及自主體部向前延伸的對接部。所述對接部具有向前開放設置的收容空間和形成於收容空間周圍的頂壁、底壁及兩側壁。端子組件具有固定於絕緣本體上的複數導電端子。所述導電端子具有向前突伸入收容空間的接觸部和向後延伸出主體部的連接部。接地機構具有固定於主體部內並與導電端子上下間隔設置的中央接地片和突伸入收容空間兩側的鎖扣彈片。所述中央接地片和鎖扣彈片導通連接。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連接器,尤其涉及一種屏蔽效果均較好之電連接器。
【0002】
2008年年底,USB協會發佈了3.0版本之USB標準,該種USB 3.0連接器係於習知USB 2.0連接器之基礎上增加設置了兩對差分信號端子及一根接地端子,以用於提高原有USB連接器之傳輸速率。該種USB 3.0連接器之訊號傳輸速率可達到5G每秒,並且可同時插接USB 2.0及USB 3.0對接連接器。惟,隨著電子產業之發展,即使USB 3.0連接器之傳輸速率也逐漸不能滿足消費者之需求,並且於傳輸速率增加後,該種高速傳輸訊號之屏蔽效果則要求更高,習知藉由接地端子和外遮罩殼體進行屏蔽之效果已不能滿足具有更高速數據傳輸效果之連接器之屏蔽需求。
【0003】
有鑒於此,有必要對習知電連接器作進一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0004】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屏蔽效果較好之電連接器。
【0005】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創作關於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絕緣本體,具有主體部及自主體部向前延伸的對接部,所述對接部具有向前開放設置的收容空間和形成於收容空間周圍的頂壁、底壁及兩側壁;端子組件,具有固定於絕緣本體上的複數導電端子,所述導電端子具有向前突伸入收容空間的接觸部和向後延伸出主體部的連接部;接地機構,具有固定於主體部內並與導電端子上下間隔設置的中央接地片和突伸入收容空間兩側的鎖扣彈片,所述中央接地片和鎖扣彈片導通連接。
【0006】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中央接地片和鎖扣彈片分開設置,其中所述鎖扣彈片位於中央接地片兩側,所述中央接地片具有自兩側向外突伸的中央抵接彈片,所述鎖扣彈片具有與所述中央抵接彈片相抵接的中間部、自中間部向前延伸入所述收容空間的鎖扣部、以及自中間部後端延伸的接觸彈片。
【0007】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主體部具有向後開放的端子收容部和中央插槽,所述中央接地片收容於中央插槽內,所述導電端子固定於端子收容部內。
【0008】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絕緣本體具有位於兩側並自兩側向外開放設置的長槽,所述鎖扣彈片收容於所述長槽內,所述長槽前段與所述收容空間相連通、後端與中央插槽後端沿橫向相連通。
【0009】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端子收容部為複數前後貫穿的端子收容槽,所述中央插槽將所述端子收容槽分成上收容槽和下收容槽,所述導電端子呈兩排分設於上收容槽和下收容槽內,並且兩排導電端子之接觸部相對設置於收容空間之上側和下側。
【0010】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導電端子具有位於兩側的接地端子,所述鎖扣彈片還具有自中間部後端朝接地端子方向延伸的接地彈片,所述接地彈片與所述接地端子或一電路板或接地線相連接。
【0011】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導電端子具有位於兩側的接地端子,所述中央接地片具有向上或向下彎折延伸的彎折部,所述彎折部與接地端子相抵接。
【0012】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中央接地片和鎖扣彈片成型為一體,所述鎖扣彈片自中央接地片靠近對接部之一端兩側向前延伸形成,並具有突伸入收容空間的鎖扣部。
【0013】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主體部具有向後開放的端子收容部和中央插槽,所述中央接地片收容於中央插槽內,所述導電端子固定於端子收容部內;所述中央插槽沿橫向向兩側延伸貫穿主體部,所述絕緣本體還形成有位於兩側並向外開放設置的長槽,所述長槽沿橫向連通收容空間、沿前後方向連通中央插槽。
【0014】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中央接地片還具有自後端彎折延伸以連接一電路板或接地線的接地腳。
【0015】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端子組件包括固定於端子收容部內的絕緣塊,所述導電端子固定於絕緣塊內;所述端子收容部包括分別設置於中央插槽上側和下側的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電連接器包括兩組所述端子組件分設於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內,並且兩組端子組件中導電端子之接觸部相對設置於收容空間之上側和下側。
【0016】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上收容腔、中央插槽和下收容腔沿上下方向相連通。
【0017】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主體部具有向內延伸至上收容腔下方以支撐上側端子組件的上突條以及向內延伸至下收容腔上方以限制下側端子組件的下突條。
【0018】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中央接地片具有上下貫穿的定位孔,所述端子組件之絕緣塊上突設有與所述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塊。
【0019】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主體部具有設置於收容空間和端子收容部之間的隔板,所述隔板具有複數前後貫穿的端子收容孔,所述接觸部自所述端子收容孔穿過而收容於收容空間內。
【0020】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電連接器還包括:內接地片,設置於收容空間外側並與所述導電端子沿上下方向間隔設置,所述內接地片具有向內突伸入收容空間的內抵接彈片和向外突伸出頂壁或底壁的外抵接彈片;外殼,套接於所述絕緣本體外側,並具有頂部、底部和兩側部,所述外抵接彈片向外抵接所述外殼之頂部和/或底部。
【0021】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頂壁和底壁分別設置有複數上下貫穿的穿孔及位於相鄰穿孔之間的隔條,所述穿孔與所述導電端子的接觸部上下對應;所述內接地片具有沿橫向間隔設置的複數所述外抵接彈片,所述外抵接彈片位於所述隔條外側並與隔條對應設置。
【0022】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內接地片具有沿前後方向間隔設置的後橫樑、前橫樑以及連接前橫樑和後橫樑兩側緣的兩側樑,所述外抵接彈片自所述後橫樑向前並向外傾斜延伸形成,所述內抵接彈片自所述前橫樑向前並向內突伸形成。
【0023】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頂壁和底壁分別設有自外表面凹陷的凹陷部以及連通凹陷部和收容空間的缺口,所述電連接器包括分別設置於頂壁和底壁之凹陷部內的兩個所述內接地片,所述內接地片之內抵接彈片自所述缺口伸入收容空間。
【0024】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缺口沿橫向延伸貫穿頂壁,所述前橫樑收容於所述缺口內,每一所述內接地片之內抵接彈片包括位於兩側之兩外彈片及位於中間之內彈片,所述內接地片還具有自所述前橫樑背離內彈片之一側向外並向前突伸形成的抵持彈片,所述抵持彈片與所述外殼相抵持。
【0025】
本發明藉由將於電連接器上增加設置接地機構,其中該接地機構具有設置於絕緣本體主體部內之中央接地片和突伸入收容空間之鎖扣彈片,該中央接地片與導電端子上下間隔設置可進一步提高導電端子之屏蔽效果;又,突伸入收容空間之鎖扣彈片與中央接地片相導通連接,一方面可提供與對接連接器之鎖扣效果,另一方面還可於與對接連接器插接時藉由鎖扣彈片對收容空間內之其他訊號進行接地屏蔽,使得本發明電連接器屏蔽效果較好,有效保證電連接器之訊號傳輸效果。
【0050】
100、100’‧‧‧電連接器
1、1’‧‧‧絕緣本體
11、11’‧‧‧主體部
12、12’‧‧‧對接部
111‧‧‧端子收容槽
1111‧‧‧上收容槽
1112‧‧‧下收容槽
1113‧‧‧固定槽
112、112’‧‧‧中央插槽
121、121’‧‧‧收容空間
122‧‧‧頂壁
123‧‧‧底壁
124‧‧‧側壁
13、13’‧‧‧長槽
131‧‧‧定位槽
125‧‧‧陷部
126‧‧‧缺口
127‧‧‧開口
128‧‧‧穿孔
129‧‧‧隔條
2、22’‧‧‧導電端子
21‧‧‧固定部
22‧‧‧接觸臂
221、221’‧‧‧接觸部
23、222’‧‧‧連接部
24‧‧‧訊號端子
25‧‧‧接地端子
3、3’‧‧‧接地機構
31、31’‧‧‧中央接地片
311、311’‧‧‧片狀主體
312‧‧‧彎折部
313‧‧‧突刺
314‧‧‧中央抵接彈片
32、32’‧‧‧鎖扣彈片
321‧‧‧中間部
3211、312’‧‧‧突刺
322、321’‧‧‧鎖扣部
323‧‧‧接地彈片
324‧‧‧接觸彈片
4、4’‧‧‧內接地片
41‧‧‧前橫樑
42‧‧‧後橫樑
43‧‧‧側樑
44‧‧‧內抵接彈片
45‧‧‧外抵接彈片
441‧‧‧外彈片
442‧‧‧內彈片
46‧‧‧抵持彈片
5、5’‧‧‧外殼
51‧‧‧頂部
52‧‧‧底部
53‧‧‧側部
111’‧‧‧端子收容部
2’‧‧‧端子組件
21’‧‧‧絕緣塊
113’‧‧‧上突條
114’‧‧‧下突條
116’‧‧‧固定孔
210’‧‧‧固定塊
115’‧‧‧隔板
1151’‧‧‧端子收容孔
313’‧‧‧突片
314’‧‧‧接地腳
3111’‧‧‧定位孔
211’‧‧‧定位塊
【0026】

第一圖係本發明電連接器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二圖係第一圖之另一角度之立體示意圖。
第三圖係第一圖所示電連接器之立體分解圖。
第四圖係第一圖所示電連接器另一角度之立體分解圖。
第五圖係第一圖所示電連接器之橫向剖視示意圖。
第六圖係第一圖所示電連接器之縱向剖視示意圖。
第七圖係本發明電連接器另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八圖係第七圖所示電連接器之立體分解圖。
第九圖係第七圖所示電連接器另一角度之立體分解圖。
第十圖係第七圖所示電連接器之橫向剖視示意圖。
第十一圖係第七圖所示電連接器之縱向剖視示意圖。
【0027】
請參第一圖至第六圖所示為本發明電連接器100之一較佳實施例,所述電連接器100包括絕緣本體1、固定於所述絕緣本體1內之端子組件和接地機構3、分別設置於絕緣本體1上側及下側之內接地片4以及套接於絕緣本體1外側之外殼5。於本實施例中,所述端子組件具有複數間隔設置之導電端子2。
【0028】
請參第三圖至第四圖所示,所述絕緣本體1具有主體部11及自主體部11向前延伸的對接部12。所述主體部11具有向後開放的端子收容部和中央插槽112。所述對接部12呈橢圓型,並具有向前開放設置的收容空間121和形成於收容空間121周圍的頂壁122、底壁123及兩側壁124。
【0029】
於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端子收容部為複數前後貫穿主體部11的端子收容槽111。所述中央插槽112將所述端子收容槽111分成上收容槽1111和下收容槽1112,所述導電端子2呈兩排分設於上收容槽1111和下收容槽1112內。所述中央插槽112未向前貫穿所述主體部11。所述上收容槽1111和下收容槽1112遠離彼此的一側分別設有自內壁沿絕緣本體1寬度方向向外擴展延伸的固定槽1113。每一所述導電端子2具有固定於上收容槽1111或下收容槽1112內之固定槽1113的固定部21、自固定部21前端向前延伸入收容空間121內的彈性接觸臂22以及自固定部21後端向後延伸出絕緣本體1的連接部23。所述接觸臂22具有位於自由端且呈V型設置的接觸部221。位於上下排之導電端子2之接觸部221相對突伸設置,且分別設置於收容空間121之上側和下側,以將一對接連接器之舌片(未圖示)夾持於接觸部221之間。
【0030】
所述絕緣本體1還具有位於兩側並自兩側向外開放設置的長槽13。所述長槽13前段與所述收容空間121相連通、後端與中央插槽112後端沿橫向相連通。於絕緣本體1之厚度方向上,所述長槽13之後側還分別向上及向下進一步凹設形成有定位槽131。
【0031】
所述對接部12之頂壁122和底壁123分別設置有自外表面凹陷的凹陷部125、上下貫穿連通凹陷部125前側和收容空間121的缺口126、複數上下貫穿的穿孔128及位於相鄰穿孔128之間的隔條129。所述缺口126沿橫向延伸貫穿頂壁122。所述缺口126包括自其前內壁進一步向前凹陷設置的複數開口127。所述穿孔128與凹陷部125相連通,並且位於所述缺口126之後方。所述穿孔128與所述導電端子2之接觸部221上下對應,以提供導電端子2之接觸部221向外浮動的空間,方便對接連接器之插接。
【0032】
所述導電端子2具有複數訊號端子24和接地端子25;上下兩排導電端子2中,接地端子25均設置於兩側,訊號端子24位於接地端子25之間;每一排中,訊號端子24包括有三對差分訊號端子和分設於差分訊號端子與接地端子25或相鄰兩對差分訊號端子之間的電源端子等,上下兩排導電端子2中之訊號端子24類型相同且反向排布,以使得對接連接器正反插時均可與本發明電連接器100電性導通,並可進行訊號傳輸。
【0033】
請參第一圖至第六圖所示,所述接地機構3具有固定於主體部11內並與導電端子2上下間隔設置的中央接地片31和突伸入收容空間121兩側的鎖扣彈片32。於本實施例中,所述中央接地片31和鎖扣彈片32分開設置,惟,兩者相互導通連接。所述中央接地片31固定於中央插槽112中;所述鎖扣彈片32位於中央接地片31兩側,並分別設置於所述長槽13中;所述中央接地片31與鎖扣彈片32抵持連接。
【0034】
所述中央接地片31具有片狀主體311、自片狀主體311前部兩側分別向上或向下彎折延伸設置的彎折部312、自片狀主體311中間兩側分別向外突伸的突刺313、自片狀主體311後部兩側分別向外突伸出中央插槽112的中央抵接彈片314。所述片狀主體311收容於中央插槽112內,所述突刺313與中央插槽112之內壁相干涉,從而將中央接地片31固定於中央插槽112內。所述彎折部312之自由末端突伸入端子收容槽111內,並與所述導電端子2中兩側之接地端子25相抵接。所述中央抵接彈片314與片狀主體311之間形成有間隙,以使得中央抵接彈片314可朝片狀主體311方向彈性變形。所述中央抵接彈片314具體為突伸入所述長槽13內,以與鎖扣彈片32相抵接。藉此,將中央接地片31設置於上下排導電端子2之固定部21之間,可有效防止上下排導電端子2之固定部21於進行訊號傳輸時相互串擾,保證本發明電連接器100之訊號傳輸效果。
【0035】
所述鎖扣彈片32具有固定於定位槽131內的中間部321、自中間部321向前延伸入所述收容空間121的鎖扣部322、自中間部321後端朝接地端子25方向延伸的接地彈片323、以及自中間部321後端相較接地彈片323反向彎折延伸的接觸彈片324。所述中間部321設有向外突伸以與定位槽131內壁干涉固持的突刺3211。所述接地彈片323用以與所述接地端子25或一電路板或接地線(未圖示)相連接,當用以連接接地線時,可將接地線夾持設置於接觸彈片324和接地彈片323之間;藉此,使得鎖扣彈片32不僅可鎖扣對接連接器,還可於收容空間121內產生接地效果而消除收容空間121內雜亂訊號之目的。
【0036】
所述內接地片4設置於收容空間121外側並與所述導電端子2沿上下方向間隔設置,具體地,所述內接地片4收容於所述凹陷部125內。於本發明中,所述電連接器100包括分別設置於頂壁122和底壁123之凹陷部125內的兩個所述內接地片4,以分別於導電端子2上下側對導電端子2之接觸部221進行訊號屏蔽,防止外界訊號干擾。
【0037】
請參第一圖至第六圖所示,每一所述內接地片4具有沿前後方向間隔設置的前橫樑41、後橫樑42、連接前橫樑41和後橫樑42兩側緣的兩側樑43、自前橫樑41向內突伸入收容空間121的內抵接彈片44、自後橫樑42向外突伸出頂壁122或底壁123的外抵接彈片45。所述後橫樑42位於對接部12之穿孔128後側。所述內接地片4具有沿橫向間隔設置的複數所述外抵接彈片45,於絕緣本體1之厚度方向上,所述外抵接彈片45位於所述隔條129外側並與隔條129對應設置;從而於絕緣本體1橫向方向上,使得相鄰導電端子2之間均配置一外抵接彈片45,進一步提高訊號屏蔽效果。所述外抵接彈片45自所述後橫樑42向前並向外傾斜延伸形成,所述內抵接彈片44自所述前橫樑41向前並向內突伸形成,所述前橫樑41收容於缺口126內,所述內抵接彈片44自所述缺口126之開口127處突伸入收容空間121。
【0038】
每一所述內接地片4之內抵接彈片44包括位於兩側之兩外彈片441及位於中間之內彈片442;所述內接地片4還具有自所述前橫樑41背離內彈片442之一側向外並向前突伸形成的抵持彈片46,所述抵持彈片46與所述外殼5相抵持。
【0039】
所述外殼5呈橢圓型環狀設計,並套接於所述絕緣本體1外側。所述外殼5具有遮蓋於絕緣本體1外側之頂部51、底部52和兩側部53,所述外抵接彈片45和抵持彈片46向外抵接所述外殼5之頂部51和/或底部52。
【0040】
請參閱第七圖至第十一圖所示為本發明電連接器100’之另一較佳實施例,其與上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區別在於絕緣本體1’、端子組件及接地機構3’之設置及固定方式,具體結構如下述;另,內接地片4’和外殼5’與絕緣本體1’之固定及設置方式與上述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下面不再贅述。
【0041】
請參閱第七圖至第九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絕緣本體1’之端子收容部111’包括分別設置於中央插槽112’上側和下側的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所述上收容腔、中央插槽112’和下收容腔沿上下方向相連通。
【0042】
所述電連接器100’包括兩組分別設置於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內的所述端子組件2’,每一端子組件2’具有一固定於上收容腔或下收容腔內的絕緣塊21’和複數固定於絕緣塊21’內之導電端子22’。於本實施例中,所述導電端子22’具體為鑲埋固定於所述絕緣塊21’內。所述絕緣本體1’之主體部11’具有向內延伸至上收容腔下方以支撐上側端子組件2’的上突條113’以及向內延伸至下收容腔上方以限制下側端子組件2’的下突條114’。所述導電端子22’具有向前突伸出絕緣塊21’的接觸部221’和向後突伸出絕緣塊21’的連接部222’。所述絕緣本體1’還設有分別與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連通之固定孔116’,所述端子組件2’之絕緣塊21’具有與固定孔116’對應固持之固定塊210’。
【0043】
所述主體部11’具有設置於對接部12’之收容空間121’和端子收容部111’之間的隔板115’。所述隔板115’具有複數前後貫穿的端子收容孔1151’,所述接觸部221’自所述端子收容孔1151’穿過而收容於收容空間121’內。
【0044】
另,請參閱第七圖至第十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所述接地機構3’之中央接地片31’和鎖扣彈片32’成型為一體,具體為:所述鎖扣彈片32’自中央接地片31’靠近對接部12’之一端兩側向前延伸形成,並具有突伸入收容空間121’的鎖扣部321’。對應所述接地機構3’設計,所述中央插槽112’沿橫向向兩側延伸貫穿主體部11’,所述絕緣本體1’還形成有位於兩側並向外開放設置的長槽13’,所述長槽13’沿橫向連通收容空間121’、沿前後方向連通中央插槽112’。
【0045】
所述中央接地片31’具有片狀主體311’、自片狀主體311’兩側分別向外突伸之突刺312’、自片狀主體311’兩側分別向上和向下撕破成型之突片313’、以及自片狀主體311’後端彎折延伸以連接一電路板或接地線的接地腳314’。所述片狀主體311’收容於中央插槽112’內,可有效防止上下端子組件2’中固定於絕緣塊21’內之導電端子22’之部分於進行訊號傳輸時相互串擾,保證本發明電連接器100’之訊號傳輸效果。又,所述中央接地片31’之片狀主體311’具有上下貫穿的定位孔3111’,所述端子組件2’之絕緣塊21’上突設有與所述定位孔3111’相配合的定位塊211’。所述突刺312’與外殼5’之內壁相抵持,突片313’分別向上和向下抵持中央插槽112’之上內壁和下內壁,以將中央接地片31’固定於中央插槽112’內。
【0046】
所述中央接地片31’之接地腳314’具有向上彎折延伸之上接地腳和向下彎折延伸之下接地腳,其中上接地腳和下接地腳分別與兩個端子組件2’中導電端子22’之連接部222’位於同一平面上。
【0047】
本發明上述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接地機構3、3’均設置為組裝於絕緣本體1、1’之主體部11、11’上,誠然,也可將所述接地機構3、3’直接鑲埋固定於所述主體部11、11’上。
【0048】
總上所述,本發明藉由將於電連接器100、100’上增加設置接地機構3、3’,其中該接地機構3、3’具有設置於絕緣本體1、1’主體部11、11’內之中央接地片31、31’和突伸入收容空間121、121’之鎖扣彈片32、32’,該中央接地片31、31’與導電端子2、22’上下間隔設置可進一步提高導電端子2、22’之屏蔽效果;又,突伸入收容空間121、121’之鎖扣彈片32、32’與中央接地片31、31’相導通連接,一方面可提供與對接連接器之鎖扣效果,另一方面還可於與對接連接器插接時藉由鎖扣彈片32、32’對收容空間121、121’內之其他訊號進行接地屏蔽,使得本發明電連接器100、100’屏蔽效果較好,有效保證電連接器100、100’之訊號傳輸效果。
【0049】
特別需要指出,對於本領域之普通技藝人員來說,在本發明之教導下所作之針對本發明之等效變化,仍應包含在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主張之範圍中。
 
1‧‧‧絕緣本體
121‧‧‧收容空間
2‧‧‧導電端子
31‧‧‧中央接地片
313‧‧‧突刺
314‧‧‧中央抵接彈片
32‧‧‧鎖扣彈片
322‧‧‧鎖扣部
4‧‧‧內接地片
5‧‧‧外殼

Claims (20)

  1. 【第1項】
    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絕緣本體,具有主體部及自主體部向前延伸的對接部,所述對接部具有向前開放設置的收容空間和形成於收容空間周圍的頂壁、底壁及兩側壁;端子組件,具有固定於絕緣本體上的複數導電端子,所述導電端子具有向前突伸入收容空間的接觸部和向後延伸出主體部的連接部;接地機構,具有固定於主體部內並與導電端子上下間隔設置的中央接地片和突伸入收容空間兩側的鎖扣彈片,所述中央接地片和鎖扣彈片導通連接。
  2. 【第2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中央接地片和鎖扣彈片分開設置,其中所述鎖扣彈片位於中央接地片兩側,所述中央接地片具有自兩側向外突伸的中央抵接彈片,所述鎖扣彈片具有與所述中央抵接彈片相抵接的中間部、自中間部向前延伸入所述收容空間的鎖扣部、以及自中間部後端延伸的接觸彈片。
  3. 【第3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主體部具有向後開放的端子收容部和中央插槽,所述中央接地片收容於中央插槽內,所述導電端子固定於端子收容部內。
  4. 【第4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絕緣本體具有位於兩側並自兩側向外開放設置的長槽,所述鎖扣彈片收容於所述長槽內,所述長槽前段與所述收容空間相連通、後端與中央插槽後端沿橫向相連通。
  5. 【第5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端子收容部為複數前後貫穿的端子收容槽,所述中央插槽將所述端子收容槽分成上收容槽和下收容槽,所述導電端子呈兩排分設於上收容槽和下收容槽內,並且兩排導電端子之接觸部相對設置於收容空間之上側和下側。
  6. 【第6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導電端子具有位於兩側的接地端子,所述鎖扣彈片還具有自中間部後端朝接地端子方向延伸的接地彈片,所述接地彈片與所述接地端子或一電路板或接地線相連接。
  7. 【第7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導電端子具有位於兩側的接地端子,所述中央接地片具有向上或向下彎折延伸的彎折部,所述彎折部與接地端子相抵接。
  8. 【第8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中央接地片和鎖扣彈片成型為一體,所述鎖扣彈片自中央接地片靠近對接部之一端兩側向前延伸形成,並具有突伸入收容空間的鎖扣部。
  9. 【第9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主體部具有向後開放的端子收容部和中央插槽,所述中央接地片收容於中央插槽內,所述導電端子固定於端子收容部內;所述中央插槽沿橫向向兩側延伸貫穿主體部,所述絕緣本體還形成有位於兩側並向外開放設置的長槽,所述長槽沿橫向連通收容空間、沿前後方向連通中央插槽。
  10. 【第10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中央接地片還具有自後端彎折延伸以連接一電路板或接地線的接地腳。
  11. 【第11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端子組件包括固定於端子收容部內的絕緣塊,所述導電端子固定於絕緣塊內;所述端子收容部包括分別設置於中央插槽上側和下側的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電連接器包括兩組所述端子組件分設於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內,並且兩組端子組件中導電端子之接觸部相對設置於收容空間之上側和下側。
  12. 【第12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上收容腔、中央插槽和下收容腔沿上下方向相連通。
  13. 【第13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主體部具有向內延伸至上收容腔下方以支撐上側端子組件的上突條以及向內延伸至下收容腔上方以限制下側端子組件的下突條。
  14. 【第14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中央接地片具有上下貫穿的定位孔,所述端子組件之絕緣塊上突設有與所述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塊。
  15. 【第15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主體部具有設置於收容空間和端子收容部之間的隔板,所述隔板具有複數前後貫穿的端子收容孔,所述接觸部自所述端子收容孔穿過而收容於收容空間內。
  16. 【第16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電連接器還包括:內接地片,設置於收容空間外側並與所述導電端子沿上下方向間隔設置,所述內接地片具有向內突伸入收容空間的內抵接彈片和向外突伸出頂壁或底壁的外抵接彈片;外殼,套接於所述絕緣本體外側,並具有頂部、底部和兩側部,所述外抵接彈片向外抵接所述外殼之頂部和/或底部。
  17. 【第17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頂壁和底壁分別設置有複數上下貫穿的穿孔及位於相鄰穿孔之間的隔條,所述穿孔與所述導電端子的接觸部上下對應;所述內接地片具有沿橫向間隔設置的複數所述外抵接彈片,所述外抵接彈片位於所述隔條外側並與隔條對應設置。
  18. 【第18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內接地片具有沿前後方向間隔設置的後橫樑、前橫樑以及連接前橫樑和後橫樑兩側緣的兩側樑,所述外抵接彈片自所述後橫樑向前並向外傾斜延伸形成,所述內抵接彈片自所述前橫樑向前並向內突伸形成。
  19. 【第19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頂壁和底壁分別設有自外表面凹陷的凹陷部以及連通凹陷部和收容空間的缺口,所述電連接器包括分別設置於頂壁和底壁之凹陷部內的兩個所述內接地片,所述內接地片之內抵接彈片自所述缺口伸入收容空間。
  20. 【第20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缺口沿橫向延伸貫穿頂壁,所述前橫樑收容於所述缺口內,每一所述內接地片之內抵接彈片包括位於兩側之兩外彈片及位於中間之內彈片,所述內接地片還具有自所述前橫樑背離內彈片之一側向外並向前突伸形成的抵持彈片,所述抵持彈片與所述外殼相抵持。
TW103130865A 2014-09-05 2014-09-05 電連接器 TW2016114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0865A TW201611436A (zh) 2014-09-05 2014-09-05 電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0865A TW201611436A (zh) 2014-09-05 2014-09-05 電連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1436A true TW201611436A (zh) 2016-03-16

Family

ID=56085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0865A TW201611436A (zh) 2014-09-05 2014-09-05 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61143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2090A (zh) * 2018-11-08 2019-03-12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2090A (zh) * 2018-11-08 2019-03-12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62353B (zh) 卡缘连接器
US950282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metal shell
TWI558006B (zh) 對接的第一連接器及第二連接器
US9755370B2 (en) Flippable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mounted up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8133079B2 (en)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housing to position contacts thereof reliably
US825174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grounding means
US20120009818A1 (en) Connector having metal shell shielding insulative housing
US902826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metal shell
US20120009811A1 (en)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insulative housing
US8944829B2 (en) Connector
US9142905B2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with high retention force
US2010026138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6961031B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105470733A (zh) 电连接器
TWI701868B (zh) 插頭連接器
US800730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atch
TWM514134U (zh) 電連接器組合及電氣設備
TW201611436A (zh) 電連接器
US979365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expanded housing to form mating cavity with offset EMI springs
TW201611424A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TWM493789U (zh) 對接連接器
TWI502237B (zh) 電連接器
TWI412185B (zh) 卡緣連接器及其組合
TWI525915B (zh) 插座連接器
TW201743510A (zh) 連接器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