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07170A - 具有對齊及壓縮特徵的同軸電纜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對齊及壓縮特徵的同軸電纜連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607170A TW201607170A TW104115036A TW104115036A TW201607170A TW 201607170 A TW201607170 A TW 201607170A TW 104115036 A TW104115036 A TW 104115036A TW 104115036 A TW104115036 A TW 104115036A TW 201607170 A TW201607170 A TW 201607170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annular
- compression band
- coaxial cable
- compression
- coaxial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 H01R9/05—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for coaxial cables
- H01R9/0524—Connection to outer conductor by action of a clamping member, e.g. screw fasten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50—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cam, wedge, cone or ball also combined with a screw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同軸電纜連接器包括一具有縱軸之外筒,該外筒上形成一個內壓縮帶。一同軸配件裝設於該外筒前端以供連接到一電氣裝置,還有一同軸壓縮套環裝到該外筒上。一在該壓縮套環上形成之外壓縮帶,可反應該同軸電纜連接器之軸向壓縮,而在未壓縮狀態與壓縮狀態之間移動。該外壓縮帶從未壓縮狀態到壓縮狀態之移動,將該內壓縮帶變形成為一掣爪,可讓該同軸電纜導入該同軸電纜連接器並在後來阻止該同軸電纜脫出該同軸電纜連接器。
Description
廣義的說,本發明係一種電氣裝置,具體的說,是同軸電纜連接器。
同軸電纜在傳輸器與接收器之間傳輸射頻(“RF”)信號,且用來互連電視、電纜箱、DVD播放器、衛星接收器、數據機及其他電氣裝置。典型的同軸電纜包括由可撓性介電絕緣體包圍之一內導體、一箔層、一個傳導性金屬管狀護套或護罩、及一聚氯乙烯護封。經由該內導體傳輸射頻信號。該傳導性管狀護罩提供接地,且抑制對該內導體之射頻信號的電及磁干擾。
該同軸電纜需配裝電纜連接器以便與電氣裝置相接。該同軸電纜連接器通常具有一連接器本體、一裝設在該連接器本體一端上用於旋轉的螺紋配件、自一相反端延伸至該連接器本體以收納該同軸電纜的一孔、及一在該孔內並與該配件電連通的內柱體。通常,將該同軸電纜連接器壓接在該同軸電纜之一經製備端上以便將該連接器固定在該同軸電纜。但是,壓接有時將該同軸電纜壓壞而造成洩漏、干擾或接地不良,致使信號傳送劣化。此外,由於某
些連接器裝在連接器本體時,裝得太緊了,以致於非常不容易將該連接器鎖到電氣裝置上;又有些連接器的配件在連接器本體上的裝設太鬆了,導致配件與該內柱體之間的電連接因配件脫離該內柱體而中斷。
依據本發明之原理,同軸電纜連接器的實施例包含一外筒、一施加於該外筒後端的壓縮套環,及一個裝設於該外筒前端上而可轉動的螺紋配件。該外筒具有一內壓縮帶,而該壓縮套環還有一個外壓縮帶環繞著在該外筒上形成的內壓縮帶。該內壓縮帶及該外壓縮帶反應該同軸電纜連接器的軸向壓縮而在未壓縮與壓縮位置間移動。在壓縮狀態下,該外壓縮帶抵住該內壓縮帶而使該內壓縮帶徑向向內變形。
依據本發明之原理,該同軸電纜連接器的一具體實施例包括一圓柱形本體、經安裝至該本體之用於旋轉的一配件及裝設於該本體與該配件之間之一對齊機構。該對齊機構被壓縮在該本體與該配件之間,以便施加軸向力於該配件上而維持該配件與該本體之間的接觸。該對齊機構包括一與該本體一體成形的準環形簧片。
依據本發明之原理,該同軸電纜連接器的一具體實施例包括一具有縱軸的外筒,該外筒上有一壓縮帶形成。同軸配件裝於該外筒前端以便連結至該電氣裝置。一同軸的壓縮套環裝設於該外筒上。在該壓縮套環內形成的外壓縮帶反應該同軸電纜連接器的軸
向壓縮而在未壓縮與壓縮狀態之間移動。該外壓縮帶自未壓縮狀態到壓縮狀態的移動將內壓縮帶形成一掣爪,以便將該同軸電纜導入該同軸電纜連接器,並且阻止該電纜自該同軸電纜連接器脫出。
20‧‧‧同軸電纜連接器、連接器
21‧‧‧同軸電纜
22‧‧‧本體
23‧‧‧前端
24‧‧‧後端
25‧‧‧耦接螺帽或螺紋配件
26‧‧‧壓縮套環
30‧‧‧內導體
31‧‧‧前端
32‧‧‧後端
33‧‧‧環部分
34‧‧‧螺帽部分
35‧‧‧環狀外表面
36‧‧‧螺紋內表面
37‧‧‧內部空間
38‧‧‧嘴
39‧‧‧開口
40‧‧‧六角形外表面
41‧‧‧凹槽形內表面
42‧‧‧前端
43‧‧‧後端
44‧‧‧環形側壁
45‧‧‧環形外壓縮帶
50‧‧‧環形外表面
51‧‧‧環形內表面
52‧‧‧環形內空間、內空間
53‧‧‧嘴
54‧‧‧開口
60‧‧‧圓柱形外筒
61‧‧‧同軸內柱
62‧‧‧前端
63‧‧‧後端
64‧‧‧內表面
65‧‧‧外表面
66a‧‧‧凸緣
66b‧‧‧凸緣
66c‧‧‧凸緣
66d‧‧‧凸緣
66e‧‧‧凸緣
70‧‧‧倒鉤
70a‧‧‧環形脊
70b‧‧‧環形脊
71‧‧‧環形溝槽或通道
72‧‧‧第一環形容積
73‧‧‧環形密封墊
74‧‧‧環形通道
75‧‧‧環形通道
80‧‧‧第二環形容積
81‧‧‧環密封墊
82‧‧‧前端
83‧‧‧後端
84‧‧‧內表面
85‧‧‧外表面
85a‧‧‧周邊
86‧‧‧間隙
87‧‧‧圓周凹槽
90‧‧‧內部電纜收納空間
91‧‧‧開口
92‧‧‧環形端緣
93‧‧‧對齊機構
94‧‧‧彈簧
94a‧‧‧端
94b‧‧‧端
94c‧‧‧中部
95‧‧‧彈簧
95a‧‧‧端
95b‧‧‧端
95c‧‧‧中部
101‧‧‧接觸面
102‧‧‧接觸面
103‧‧‧主脊部分
104‧‧‧副脊部分
105‧‧‧彎曲部
110‧‧‧傾斜第一面
111‧‧‧傾斜第二面
112‧‧‧傾斜第一面
113‧‧‧傾斜第二面
114‧‧‧V形通道
115‧‧‧薄壁環
116‧‧‧環形肩
120‧‧‧鄰接表面
122‧‧‧環
123‧‧‧內表面
124‧‧‧外表面
125‧‧‧第一壁部分
126‧‧‧第二壁部分
130‧‧‧彎曲部
131‧‧‧壓縮空間
132‧‧‧終端邊緣
133‧‧‧傾斜面
134‧‧‧環形豎直肩
140‧‧‧護封
141‧‧‧末端
143‧‧‧介電絕緣體
144‧‧‧箔層
145‧‧‧可撓性護套
150‧‧‧側壁
152‧‧‧內壓縮帶
220‧‧‧同軸電纜連接器、連接器
221‧‧‧同軸電纜
222‧‧‧本體
223‧‧‧前端
224‧‧‧後端
225‧‧‧耦接螺帽或螺紋配件
226‧‧‧壓縮套環
230‧‧‧內導體
231‧‧‧前端
232‧‧‧後端
233‧‧‧環部分
234‧‧‧螺帽部分
235‧‧‧環形外表面
236‧‧‧螺紋內表面
237‧‧‧內空間
238‧‧‧嘴
239‧‧‧開口
240‧‧‧六角形外表面
241‧‧‧凹槽形內表面
242‧‧‧前端
243‧‧‧後端
244‧‧‧環形側壁
245‧‧‧環形外壓縮帶、外壓縮帶
246‧‧‧內壓縮帶
250‧‧‧環狀外表面
251‧‧‧環狀內表面
252‧‧‧內空間
253‧‧‧嘴
254‧‧‧開口
260‧‧‧圓柱形外筒
261‧‧‧同軸內柱
262‧‧‧前端
263‧‧‧後端
264‧‧‧內表面
265‧‧‧外表面
266a‧‧‧凸緣
266b‧‧‧凸緣
266c‧‧‧凸緣
266d‧‧‧凸緣
266e‧‧‧凸緣
270a‧‧‧環形脊
270b‧‧‧環形脊
272‧‧‧第一環形容積
273‧‧‧環密封墊
274‧‧‧環形通道
275‧‧‧環形通道
276‧‧‧側壁、薄側壁
280‧‧‧第二環形容積
281‧‧‧環密封墊
282‧‧‧前端
283‧‧‧後端
284‧‧‧內表面
285‧‧‧外表面
290‧‧‧內部電纜收納空間
291‧‧‧開口
292‧‧‧環形端緣
303‧‧‧脊部分
304‧‧‧圓形隆起部分
305‧‧‧彎曲部
310‧‧‧傾斜第一面
311‧‧‧傾斜第二面
312‧‧‧凸面
313‧‧‧環形肩部
314‧‧‧V形通道
315‧‧‧薄壁環
320‧‧‧接合面
322‧‧‧環
323‧‧‧內表面
324‧‧‧外表面
325‧‧‧第一壁部分
326‧‧‧第二壁部分
330‧‧‧彎曲部
331‧‧‧壓縮空間
332‧‧‧終端邊緣
333‧‧‧傾斜面
334‧‧‧環形豎直肩
340‧‧‧護封
341‧‧‧末端
343‧‧‧介電絕緣體
344‧‧‧可撓性護套
360‧‧‧掣爪
361‧‧‧環狀折唇
362‧‧‧V形通道
參考圖式:圖1是根據本發明之原理建構及配置之同軸電纜連接器的透視圖,其具有一配件、一外筒及一壓縮套環,該同軸電纜連接器裝設於同軸電纜上並在壓縮狀態;圖2A及2B分別是圖1之該同軸電纜連接器的正視圖與側視圖;圖2C是圖1之該同軸電纜連接器的外筒的分離透視圖;圖3A及3B分別是圖1之該同軸電纜連接器在未壓縮狀態及壓縮狀態下,沿著圖2A之線3-3所做的剖視圖;圖3C及3D分別是圖1之該同軸電纜連接器沿著圖2A之線3-3所做的放大剖視圖;圖4A及4B分別是圖1之該同軸電纜連接器在未壓縮狀態及壓縮狀態下裝到同軸電纜上,沿著圖2A之線3-3所做的剖視圖;圖5是圖4B的放大圖,顯示圖1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在壓縮狀態裝到同軸電纜上;圖6A及6B是根據本發明之原理建構及配置之另一同軸電纜連接
器實施例的透視圖,其具有一配件、一外筒、及一壓縮套環,該同軸電纜連接器裝設於同軸電纜上並分別在未壓縮狀態及壓縮狀態裝設於同軸電纜上;圖7A是沿著圖6A的線7-7所做的同軸電纜連接器剖視圖;圖7B是沿著圖6A的線7-7所做的同軸電纜放大剖視圖,展示壓縮套環的細節;圖8A-8C是沿著圖6A的線7-7所做的剖視圖,展示同軸電纜裝設同軸電纜連接器的一系列步驟。
本專利申請案是2013年1月11日提交之13/739972號美國專利申請案的部分延續案,後者請求2012年6月11日提交之第61/65808號美國臨時申請案的權益,該二件申請案之完整內容經引述於此作為參考資料。
參考圖式,其中相同參考符號被標示在不同的圖式中係表示相同的元件。圖1展示之同軸電纜連接器20係依據本發明之原則建構及配置,以壓縮狀態壓接於同軸電纜21上。圖式之該連接器20的實施例是供RG6同軸電纜的F形連接器,這是為舉例之目的,但是應當理解的是,下面的說明也適用於其他類型的同軸電纜連接器及其他類型的電纜。該連接器20包含一具有相反之前端與後端23及24的本體22、一可轉動的裝設於該本體22之前端23的耦接螺帽或螺紋配件25、及一壓縮套環26,其裝設於該本體22
之後端24。該連接器20相對圖1中說明之縱向軸線A具有轉動性對稱。該同軸電纜21包括一內導體30,在裝設該連接器20時,自後端24延伸入該連接器20。該內導體30延伸穿過該連接器20並突出於該螺紋配件25之外。
圖2A及2B更詳細的展示該同軸電纜連接器20,在未裝設同軸電纜21的未壓縮狀態。該螺紋配件25是一套管,具有相反之前端31及後端32、一靠近該前端31之一體成形的環部分33、及一個靠近該後端32之一體成形的螺帽部分34。再參考圖3A,該環部分33具有一平滑的環狀外表面35及一相反的螺紋內表面36,以便銜接電氣裝置。為了便於說明,本說明書中所用的「電氣裝置」一詞包含任何具有母接頭可以接納公的同軸電纜連接器20,以便傳送有線電視、衛星電視、網路數據等之射頻信號的任一電氣裝置。該螺紋件25的該螺帽部分34具有一個收納工具顎夾的六角形外表面40及一相反之凹槽形內表面41(如圖3A所示)可收容密封墊並與該連接器20之本體22銜接。暫時參考圖3A,內部空間37自位於該螺紋配件25之前端31形成之嘴38延伸入該螺紋配件25,至位於該後端32形成的開口39,並且分別由該環部份33與該螺帽部分34的該螺紋內表面36及該凹槽形內表面41所界限。兩個環形通道74及75自該內部空間37伸入該螺帽部分34,並自該凹槽形內表面41連續的圍繞該螺帽部分34。回到圖2B,該螺紋配件25的螺帽部分34安裝到本體22的前端23上用於圍繞軸線A轉動。該螺紋配件25由具有堅固,硬,剛性,耐久
性,且高導電性材料特性的材料或材料組合,例如金屬材料,做成的。
仍參考圖2B,該壓縮套環26具有相背對的前與後端42及43、一個在該前與後端42及43之間伸展的環形側壁44、及一個在該環形側壁44上,沿著軸線A而約在壓縮套環26的前與後端42及43之中間位置形成的環形外壓縮帶45。現在參考圖3A,該壓縮套環26具有一個平滑的環形外表面50及一個與其背對的平滑環形內表面51。由該環形內表面51界限的內空間52自位於該壓縮套環26之後端43處形成的嘴53伸入該壓縮套環26內而到達在該前端42處形成之開口54。該環形內空間52為孔形而其大小可收納該同軸電纜21。該壓縮套環26以摩擦配合方式裝到該本體22之最接近該開口54之該後端24上,以分別限制該本體22及該壓縮套環26繞著或沿著軸線A相對徑向、軸向之相對移動及轉動。該壓縮套環26由具有堅固、硬、剛性及耐久性之材料特性,如金屬、塑膠之類的材料或材料組合所構成。
繼續參考圖3A,該同軸電纜連接器20之該本體22是一組件,包括一圓柱形外筒60及一置於該圓柱形外筒60內的圓柱形、同軸內柱61。該同軸內柱61是一沿著軸線A延伸,並且環繞軸線A旋轉對稱的細長套管。該同軸內柱61具有相互背對的前與後端62及63、及相互背對的內與外表面64及65。在該同軸內柱61之後端63處的外表面65形成朝向該前端62且自軸線A徑向向外突出之兩個環形脊70a及70b。此處用「徑向」一詞,意指沿
著自軸線A延伸之半徑對齊,另外,「軸向」意指平行於軸線A伸展或對齊。該環形脊70a及70b沿著該同軸內柱61之後端63,彼此分隔。該環形脊70a及70b在同軸電纜裝到該同軸電纜連接器20時,抓住電纜。
現在參考圖3C的放大圖,該同軸內柱61的該外表面65有一系列朝外的凸緣66a、凸緣66b、凸緣66c、凸緣66d及凸緣66e在該同軸內柱61之該前端62附近間隔形成。每一凸緣具有類似的結構且自軸線A徑向突出離開;該凸緣66a與該凸緣66d各包括一朝向該同軸內柱61之該前端62的正面,及朝向該同軸內柱61之該後端63的後面;該凸緣66b及該凸緣66c各包括一朝向該同軸內柱61之該後端63的後面;而該凸緣66e包括一朝向該同軸內柱61之該前端62的正面。該凸緣66a至該凸緣66e中每一者自軸線A朝外延伸不同徑向距離。該凸緣66a與該凸緣66b在該同軸內柱61周圍形成一環形溝槽或通道71,其界定於該凸緣66a的正面與該凸緣66b的後面之間。該圓柱形外筒60在該環形溝槽或通道71處銜接該同軸內柱61。
仍參考圖3C,該螺紋配件25之該後端32結合該螺帽部分34在該環形溝槽或通道74處之該凹槽形內表面41、該同軸內柱61在該凸緣66c處之該外表面65、及該凸緣66d之後面而在該同軸內柱61與該螺帽部分34之間形成第一環形容積72,用於收納一環形密封墊73。此外,該螺帽部分34在該環形溝槽或通道75處的該凹槽形內表面41結合該凸緣66d之正面及該同軸內柱61在該
凸緣66e處之該外表面65而在該同軸內柱61與該螺帽部分34之間形成第二環形容積80,用於收納一環形密封墊81。該螺紋配件25由該環形密封墊73及81支撐並承載於該同軸內柱61上,且該環形密封墊73及81阻止濕氣進入該連接器20內。該同軸內柱61由具有硬,剛性,耐久性,高導電材料特性的材料或材料組合,例如金屬材料所構成,且該環形密封墊73及81由可變形、彈性的、有形狀記憶特性的材料或材料組合所構成。
回到圖3A,該圓柱形外筒60是一個沿著軸線A延伸並繞著軸線A做旋轉對稱的細長圓柱形套管。該圓柱形外筒60具有一側壁150,該側壁150有相背對的前與後端82及83、及相背對的內與外表面84及85。該內表面84定義及界定內部電纜收納空間90,其形狀及大小可收納該同軸電纜21而將該同軸內柱61之該後端63置入其中。在該圓柱形外筒60之該後端83處的開口91與該壓縮套環26之該內空間52相通,且通至該內部電纜收納空間90內。該圓柱形外筒60之該前端82形成一向內突的環形端緣92。該環形端緣92抵住該環形溝槽或通道71並以摩擦接合方式收納在內,從而將該圓柱形外筒60固定於該同軸內柱61上。該環形端緣92加上該本體之前端23與該該螺紋配件25之後端32界定一自該圓柱形外筒60之外表面85延伸至該連接器20內的圓周凹槽87。
該圓柱形外筒60之前端82一體形成一對齊機構93,安置於該圓柱形外筒60與該螺紋配件25之間的該圓周溝槽87內,以便在該
圓柱形外筒60與該螺紋配件25之間施加軸向力,來維持該螺紋配件25與該本體22之該同軸內柱61之間的接觸。圖2C單獨展示該圓柱形外筒60,圖中對齊機構93包含兩個簧片94及95,裝載於該環形端緣92與該圓柱形外筒60之沿著內表面84的周邊85a之間。該簧片94是一準環形片,具有相反之端94a、端94b及中部94c。該簧片95是一準環形片,具有相反之端95a、端95b及中部95c。此處所用的「準環形」意指跨越全圓周之一部分的弧形段延伸之形狀。該簧片94及95是用一片平、薄而細長的彈簧材料製成。該簧片94及95為相對軸線A的準環形。該簧片94之兩端94a及94b固定至該圓柱形外筒60之該前端82,且其中部94c脫離該前端82而順著軸向從該圓柱形外筒60朝向該螺紋配件25突起,因此,該簧片94具有跨徑向的弧形彎曲形狀及在軸向方向的凸起形狀。該簧片94回應軸向壓縮而順著軸線A彎曲,且該簧片94維持被壓縮狀態,該中部94c最接近該前端82。該簧片94在被壓縮狀態時,該中部94c沿著在該環形端緣92側邊與該該圓柱形外筒60之該內表面84之間的周邊85a安置,且該簧片94向前施加軸向力到該螺紋配件25上面。
同樣的,該簧片95之兩端95a及95b被固定到該圓柱形外筒60之前端82,且該中部95c脫離該前端82而順著軸向從該圓柱形外筒60朝向該螺紋配件25突起,使該簧片95具有跨徑向方向的弧形彎曲形狀和在軸向方向的凸起形狀。該簧片95回應軸向之壓縮而順著軸線A彎曲,且該簧片95維持被壓縮狀態,該中部95c
最接近該前端82。該簧片95在被壓縮狀態時,該中部95c被安置在該環形端緣92側邊與該圓柱形外筒60之該內表面84之間,且該簧片95向前施加軸向之力到該螺紋配件25上面。在其他具體實施例中,該對齊機構93包含數個簧片、或是一圓碟或一裝設在該該圓柱形外筒60之該前端23處之柱上的環形物。該對齊機購93的這些另外的具體實施例具有環繞該軸線A之環狀正弦或螺旋面形狀,及四個在圓周上分隔開之向前凸出之接觸點來承抵該螺紋配件25。
現在參考圖3C,該螺紋配件25裝設於該同軸內柱61上,但可繞著軸線A自由轉動。為了容許自由轉動,該環密封墊73與81在徑向方向隔開該螺紋配件25與該同軸內柱61,建立一個可容許在徑向方向略微移動的空隙86而讓該螺紋配件25在該環密封墊73與81上的轉動有較低的滾動摩擦力。當該螺紋配件25裝載在該本體22上並被鎖或接合到一電氣裝置時,該對齊機構93維持被壓縮狀態,而該對齊機構93所施加的力沿著圖3C的線B方向向前壓迫該螺紋配件25,使該對齊機構93抵住該螺紋配件25而使該螺紋配件25之後端32上的接觸面101與該凸緣66c的後面,也就是接觸面102接觸。該對齊機構93向前之施力克服因在該第一環形容積72內之該環密封墊73之壓縮所導致的向後方向的力。依此方式建立一永久的低摩擦連接而容許該螺紋配件25在該同軸內柱61上自由轉動,並維持該螺紋配件25與該同軸內柱61之永久的電連接。
該圓柱形外筒60是用具有堅固的、剛性的、大小與形狀記憶性、絕電性,以及低摩擦係數材料特質,如塑膠等的材料或材料組合所構成。與該圓柱形外筒60一體成形之該對齊機構93也具有堅固的、剛性的、大小與形狀記憶性、及絕電性材料特質,因此,該對齊機構93之壓縮促使該對齊機構93產生與壓縮反方向的反作用力,使該對齊機構93有傾向回到對齊並與軸心同軸的原始組態,而使該螺紋配件25維持與軸線A同軸。
持續參考圖3C,該簧片94與95在該圓周凹槽87內,彼此有圓周及徑方向偏移。該中部94c及95c有徑方向偏移以便提供自該本體22之兩側朝向該螺紋配件25之分佈平均的施力。該簧片94及95的弧狀凸形狀可在該螺紋配件25鎖到或連接一電氣裝置時,反應該螺紋配件25之向後移動而產生反作用力,藉此將該螺紋配件25維持在與軸線A同軸心並對齊的狀態,進而維持該接觸面101與102之間完全繞著該同軸內柱61的連接之連續性。對齊與連接之維持能確保經過連接器20傳送的信號不會洩漏到連接器20之外,外部干擾射頻信號也不會漏入該連接器20,該連接器20並且維持電氣接地。此外,兩個該中部94c與95c與該螺紋配件25的後端32的相互作用也因這些結構特徵的材料構造及在該螺紋配件25與該對齊機構93之間的干擾點有限而具有較低的摩擦係數。在該對齊機構93的其他具體實施例內,該對齊機構93的四個接觸點分布平均,使得在四個接觸點施加到該螺紋配件25的力量分布平均。
回到圖3A,該圓柱形外筒60的後端83承載該壓縮套環26。該圓柱形外筒60之側壁150在靠近該後端83的地方厚度減少而形成一內壓縮帶152。現在參考圖3D的放大圖,該內壓縮帶152包含一主脊部分103、一副脊部分104、及在兩者之間形成的彎曲部105。該主脊部分103及該副脊部分104具有自軸線A徑向朝外突出的豎直脊。該主脊部分103在後端83附近形成,而該副脊部分104在該主脊部分103之前形成,該彎曲部105是在該主脊部分103及該副脊部分104之間的該側壁150的可撓性薄部分。該主脊部分103的傾斜第一面110是一干擾面,朝向該圓柱形外筒60的後端83,傾斜第二面111朝向該圓柱形外筒60的前端82。該副脊部分104的傾斜第一面112是一個干擾面,朝向該圓柱形外筒60的後端83,傾斜第二面113朝向該圓柱形外筒60的該前端82。在該傾斜第一面111及該傾斜第二面112之間構成一個V形通道114。該主脊部分103及該副脊部分104由一薄壁環115承載於該圓柱形外筒60的後端83上,相對於該內部電纜收納空間90,與該同軸內柱61上的該環形脊70a與70b隔開。該薄壁環115是可撓性的,並回應施加徑向指向之力朝向軸線A,順著半徑方向向內偏折。至於該薄壁環115內側的環形肩116在靠近該圓柱形外筒60之外表面85附近有一個豎直的鄰接表面120。
再參考圖3D,該壓縮套環26的環形側壁44在該前端42處變窄而形成該環形外壓縮帶45。該壓縮套環26包括一從其自身向前
延伸的環122、一個靠近該環形外壓縮帶45而安置於該環形外壓縮帶45與該環形內表面51之間的傾斜面133、及一個在該壓縮套環26之後端43及該環形內表面51附近形成的環形豎直肩134。該環形外壓縮帶45是該環形側壁44之窄化、凹陷部分,伸入該內空間52之內,並具有內表面123及一相反的外表面124、一第一壁部分125、一相反的第二壁部分126、及該第一與第二壁部分125及126會合而成的一可撓性彎曲部130。該第一與第二壁部分125及126是硬的,且該彎曲部130是一個活動鉸鍊,提供該第一與第二壁部分125及126之間的彈性。在該環形外壓縮帶45之該第一與第二壁部分125及126構成一個壓縮空間131。該環122自該第二壁部分126向前延伸而終止於終端邊132,與該環形肩116之該鄰接表面120並列。
仍參考圖3D,該壓縮套環26裝配到該圓柱形外筒60上,緊密的環繞該圓柱形外筒60,且該壓縮套環26的環形內表面51摩擦配合式的接合著該圓柱形外筒60的該環形外表面85,以限制彼此在徑向、軸向及旋轉的相對移動。該圓柱形外筒60之內壓縮帶152收容並接合該壓縮套環26之該環形外壓縮帶45,以限制該壓縮套環26的相對徑向、軸向及旋轉相對移動,該環形豎直肩134與該圓柱形外筒60的後端82隔開,該壓縮套環26的傾斜面133與該主脊部分103之該傾斜第一面110並列,該環形外壓縮帶45之該內表面123沿著該第一壁部分125與該主脊部分103之該傾斜第二面111並列,該彎曲部130被收容於該V形通道114
內並抵住該彎曲部105,該環形外壓縮帶45之內表面123沿著該第二壁部份126與該副脊部分104之該傾斜第一面112並列,而該壓縮套環26之該終端邊緣132與該圓柱形外筒60之該鄰接表面120並列,這樣的安排構成該壓縮套環26裝配在該圓柱形外筒60上的狀態。
在作業時,該電纜連接器20用來將該同軸電纜21連接到一電氣裝置以便做電連通。為了達到此目的,該電纜連接器如圖4A所示般固定在該同軸電纜21上。在同軸電纜21準備接受該同軸電纜連接器20時,先剝除該同軸電纜21之一末端141的護封140的一部分而露出該內導體30、介電絕緣體143、箔層144、及可撓性護套145。該介電絕緣體143被向後剝除,以便露出預訂長度的該內導體30,且該可撓性護套145的末端被後折以便露出一部分該護封140。然後將該同軸電纜21之末端141插入該連接器20而將連接器20安排在如圖4A所示之未壓縮狀態。在此狀態下,該同軸內柱61被安置在該可撓性護套145與該箔層144之間,並且與該可撓性護套145電連通。
仍參考圖4A,為了將該同軸電纜連接器20在未壓縮狀態下配置在該同軸電纜21上,該同軸電纜21對齊軸線A而沿著箭頭線C所示方向穿入該壓縮套環26的內空間52。該同軸電纜21然後穿過該開口91進入由該同軸內柱61所包圍之內部電纜收納空間90內,從而確保該內導體對齊軸線A。該同軸電纜21持續沿著圖4A中的線C向前移動,直到該同軸電纜21碰到該同軸內柱61之後
端63,該可撓性護套145在該後端63上前進,將該環形脊70a與70b置於與該可撓性護套145接觸,且該可撓性護套145之被折回該護封140的部分與該圓柱形外筒60之內表面84接觸。該箔層144及該介電絕緣體143也在該同軸內柱61內,抵住該同軸內柱61之內表面64前進。該同軸電纜21沿著線C進一步前進到圖4A所示位置,其中該介電絕緣體143之自由端安置於該螺紋配件25之螺帽部分34內,且該內導體30穿過該環部分33之內部空間37而突出於該螺紋配件25之嘴38之外。在此配置下,該可撓性護套145與該同軸內柱61之該外表面65接觸而有電連通。此外,由於該對齊機構93將該螺紋配件25偏壓至與該同軸內柱61做永久電連通,而該可撓性護套145亦經由該同軸內柱61與該螺紋配件25做電連通,因此,該同軸電纜連接器20與該同軸電纜21之間建立屏蔽及接地連續性。參考圖3D與4A,在該連接器20之未壓縮狀態下,該圓柱形外筒60之內直徑為D,該圓柱形外筒60之內表面84與該環形脊70a及環形脊70b之間隔開距離為G,且該連接器20之自該前端23至該後端43的長度為L。在該連接器20使用於RG6型同軸電纜的實施例內,該內直徑約為8.4毫米,距離G約為1.4毫米,而該長度L約為19.5毫米。其他實施例內,例如用於其他類型的同軸電纜,就會有不同尺寸。該同軸電纜連接器20從未壓縮狀態移到圖4B所示的壓縮狀態,該圓柱形外筒60及該壓縮套環26之該薄壁內與外壓縮帶152及45被用來向下壓接到該同軸電纜21上,以便在該同軸電纜連接
器20與該同軸電纜21之間提供穩固而無損傷的銜接。要壓縮該連接器20時,將該連接器20置於一壓縮工具內,該壓縮工具抓住該連接器20,並沿著軸線A的軸向,從該沿著箭頭線E及F之該前與後端23及43,壓縮該連接器20。
圖5是該本體22之該後端24及該壓縮套環26的放大圖,其中該同軸電纜21已經裝上了。在操作壓縮工具時,該壓縮套環26之後端43反應該軸向施加之壓縮力而朝該圓柱形外筒60前進,致使該壓縮套環26及該圓枉形外筒60分別壓縮該環形外與內壓縮帶45及152。當該鄰接表面120朝向該壓縮套環26前進時,該環形外壓縮帶45之傾斜面133碰到該內壓縮帶152之該主脊部分103之該傾斜第一面110。該傾斜面133與該傾斜第一面110各以斜面對著施力,並且彼此平行,且該傾斜面133與該傾斜第一面110以偏斜於軸線A的方向彼此滑過。該圓柱形外筒60之後端83接觸並抵住該壓縮套環26之該環形豎直肩134,當該傾斜第一面110滑過該傾斜面133之外時,該後端83在該環形豎直肩134內扭轉,而該薄壁環115被向內變形,使該內壓縮帶152徑向向內搭扣而該V形通道114向內變形。當該V形通道114向內變形時,該環形外壓縮帶45在持續之壓縮力之下,扣入該V形通道114。該第一與第二壁部分125及126向內斜向該軸線A,故軸向壓縮力使該第一與第二壁部分125及126在徑向朝向軸線A向內變形且接在一起。該彎曲部130被迫徑向向內進入該V形通道114內,並且抵住該彎曲部105而將該內壓縮帶152朝徑向向
內變形。該V形通道114抓住該搭扣的該外壓縮帶45,確保該外壓縮帶45在徑向扣住,並且當該主與次脊部分103和104反應扭轉及反應與該外壓縮帶45之接觸而扣住時,該外壓縮帶45進一步被該變形之V形通道114在徑向向內導向該環形脊70a與70b。
壓縮持續到該外壓縮帶45閉合而該壓縮空間131消除為止,該連接器20被置於如圖3B、4B及5所示之壓縮狀態。雖然前面以一系列步驟呈現及說明將該同軸電纜連接器20自未壓縮狀態移至壓縮狀態的過程,但應理解的是將該連接器20壓縮到該同軸電纜21上,最好在一個平順、連續而耗時少於一秒的動作內完成。在該同軸電纜連接器20之壓縮狀態下,該連接器20之內直徑D變成內直徑D’,該圓柱形外筒60之內表面與倒鉤70之分隔距離現在為G’,而該連接器20之該本體22的長度現在為L’,如圖4B及圖5所示。該距離G’少於距離G的一半,內直徑D’約為內直徑D減去距離G’,而長度L’少於該長度L。在該連接器20使用於RG6型同軸電纜的實施例內,內直徑D’約為6.7毫米、該距離G’約為0.5毫米、而該長度L’約為18.0毫米。在使用於其他類型電纜的其他實施例內,將有不同尺寸。如圖4B所示,直徑的大幅縮小使該同軸電纜21的該護封140及該可撓性護套145被接合及壓接於該彎曲部105與該環形脊70a及70b之間。此外,背對與該環形脊70a及70b之該彎曲部105被置於該環形脊70a及70b之間,因此該護封140與該可撓性護套145在該環形脊70a及70b
之間的軸向位置被壓接於該彎曲部105與該環形脊70a及70b之間,阻止該同軸電纜21自該連接器20脫出。該第一與第二壁部分125及126朝向橫向並與軸線A相切,藉以支撐扣搭之該內壓縮帶152於扣搭位置,並且阻止該內壓縮帶152朝外移動而防止該同軸電纜21被抽出。
再參考圖5,該同軸內柱61之硬材料特性防止該同軸內柱61因壓接而損壞。此外,因該介電絕緣體143及該內導體30被保護在該同軸內柱61內,而該可撓性護套145在該同軸內柱61之外與該外表面65接觸,可維持該可撓性護套145與該同軸內柱61之間的持續連接性,使得該同軸電纜連接器20內傳送之信號不會洩漏到該連接器20之外,外面的射頻信號也不會漏入該連接器20之內,該連接器20也能維持電接地。該可撓性護套145與該環形脊70a及70b((兩者向前並在徑向朝軸線A突出)之間的相互作用進一步阻止該同軸電纜21背對線F方向,向後脫離該同軸電纜連接器20。
現在參考圖6A-8C,是依據本發明之原理建構及配置之另一同軸電纜連接器220的具體實施例。圖6A展示之該連接器220在未壓縮之狀態壓接到該同軸電纜21。該連接器220之具體實施例與該連接器20相同,是用於RG6同軸電纜的F形連接器,這是為舉例之目的,但是應當理解的是,下面的說明也可用於其他類型的同軸電纜連接器及其他類型的電纜。該連接器220包含一具有相反之前端223及後端224的本體222、一安裝在該本體222之
該前端223並可轉動之耦接螺帽或螺紋配件225、及一裝設在該本體222之該後端224的壓縮套環226。該連接器220相對圖6A及6B所示之縱向軸線H具有旋轉對稱性。同軸電纜221包括一內導體230,在裝設該連接器220時,自該後端224延伸至該連接器220內。該內導體230延伸穿過該連接器220並且突出於該螺紋配件225之外。
從圖6A及沿著圖6之線7-7所做之未包含同軸電纜221在內之剖視圖-圖7A可看出該螺紋配件225是一套管,具有前及後端231及232,在該前端231附近有一個一體形成的環部分233,及在該後端232附近有一螺帽部分234。該環部分233具有一平滑之環形外表面235及一相反之螺紋內表面236可供接合一個電氣裝置。該螺紋配件225之該螺帽部分234具有一收納工具顎夾的六角形外表面240,及一相反之凹槽形內表面241(如圖7A所示)以收容一密封墊片並且銜接該連接器220之該本體222。現在參考圖7A,內空間237從位於該螺紋配件225之該前端231處的嘴238延伸至該配件225內而到達位於該後端232處形成之開口239,並且分別由該環233及該螺帽部分234之各該螺紋內表面236及凹槽形內表面241界定之。兩個環形通道274及275自該內空間237朝外伸展到該螺帽部分234內,並自該凹槽形內表面241連續的圍繞該螺帽部分234。該螺紋配件225之該螺帽部分234被安裝到靠近該本體222之該前端223用於圍繞著軸線H轉動。該螺紋配件225之構成材料或材料組合具有堅固、硬、剛性、
耐久性及高導電性材料特質,例如金屬。
仍參考圖7A,該壓縮套環226具有相互背對之前與後端242及243、一個在該前與後端242及243之間伸展的環形側壁244,及一個在該環形側壁244內且在沿著軸線H的中段而在該壓縮套環226之該前與後端242及243之間形成的環形外壓縮帶245。該壓縮套環226具有一平滑的環狀外表面250及一個背對的平滑環狀內表面251。由該環狀內表面251界限之內空間252自位於該壓縮套環226之後端243形成的嘴253延伸至該壓縮套環226內而到位於該前端242形成之開口254。該內空間252是一個圓柱形孔徑,其大小可收容該同軸電纜221。該壓縮套環226在該開口254附近以摩擦方式裝到該連接器220之該主體222之後端224以分別限制該本體222及該壓縮套環226圍繞或沿著軸線A相對在徑向、軸向移動及轉動。該壓縮套環226由具有堅固、硬、剛性及耐久性特性之材料或材料組合建構而成,如金屬、塑膠及類似材料。
該連接器220之該本體222是一組件,包含一圓柱形外筒260及一個置於該圓柱形外筒260內的圓柱形、同軸內柱261。該同軸內柱261是一沿著軸線H延伸,並且環繞軸線H旋轉對稱的細長套管。該同軸內柱261具有相背對之前與後端262及263,及相背對之內與外表面264及265。在該同軸內柱261之該後端262的該外表面265形成朝向該前端262且自軸線H向外突出的兩個環形脊270a及270b。該環形脊270a與270b沿著該同軸內柱261
之該後端263,彼此隔開。該環形脊270a及270b將裝到該同軸電纜連接器220之同軸電纜抓住,並且增加同軸電纜將通過的直徑。
仍參考圖7A,該同軸內柱261之該外表面265在該前端262附近形成一系列朝外而沿著內柱體261彼此隔開的凸緣266a、266b、266c、266d和266e。各凸緣有相同的結構,並且從軸線H沿著徑向朝外;該凸緣266a及266d各包含一朝向該同軸內柱261之該前端262的前面,及一個朝向該同軸內柱261之該後端263的後面;該凸緣266b及266c各包含一朝向該同軸內柱261之該後端263的後面;而該凸緣266e包括一朝向該同軸內柱261之該前端262的前面。各該凸緣266a至266e從軸線H延伸出之徑向距離不同。該凸緣266a與266b形成環繞該同軸內柱261而構成在該凸緣266a之前面與該凸緣266b之後面之間的環形牆裙或通道267。該圓柱形外筒260在該環形溝槽或通道267接合到該同軸內柱261。
仍參考圖7A,該螺紋配件225之後端232在該環形通道274處配合該螺帽部分234之凹槽形內表面241、在該凸緣266c之處配合該同軸內柱261之外表面265、及配合該凸緣266d之後面而在該同軸內柱261與該螺帽部分234之間形成第一環形容積272來收容環密封墊273。此外,該螺帽部分234在該環形通道275處之該凹槽形內表面241配合該凸緣266d之前面與該同軸內柱261在該凸緣266e處之該外表面265而形成在該同軸內柱261與該
螺帽部分234之間的第二環形容積280來收容一環密封墊281。該螺紋配件225用該環密封墊273與281支撐並承載於該同軸內柱261上,且該環密封墊273和281防止濕氣進入該同軸電纜連接器220。該同軸內柱261是用硬、剛性、耐久性及高導電性材料特性的材料或材料組合構成,例如金屬;而該環密封墊273和281是用可變形、彈性且有形狀記憶特性的材料或材料組合構成。該圓柱形外筒260是一個沿著軸線H伸展且繞著軸線H做旋轉對稱的細長圓柱形套管,用強硬、剛性、具有尺寸和形狀記憶、電絕緣特性和低摩擦係數之材料或材料組合構成,例如塑膠等。該圓柱形外筒260之側壁276具有相背對的前與後端282及283,及相背對的內與外表面284及285。該內表面284界定一個其大小及形狀可收容同軸電纜221的內部電纜收納空間290,而該同軸內柱261之後端263就置入其中。在該圓柱形外筒260之後端283的開口291與該壓縮套環226之該內空間252相通,且通至該內部電纜收納空間290。該圓柱形外筒260之前端282形成一徑向向內突出的環形端緣292。該環形端緣292以摩擦接合方式抵住並被收容在該通道271內,從而將該圓柱形外筒260固定於該同軸內柱261上。
繼續參考圖7A,該螺紋配件225裝設於該同軸內柱261上,並可繞著軸線H自由轉動。為了自由轉動需要,該環密封墊273及281在徑向方向隔開該螺紋配件225與該同軸內柱261,而在該同軸內柱261與該螺紋配件225之間建立一環形空隙可供在徑向方向
略微移動,並容許該螺紋225在該環密封墊273及281上以低滾動摩擦方式轉動。依此方式建立一永久的低摩擦連接,而讓該螺紋配件225可在該同軸內柱261上自由轉動,但仍維持該螺紋配件225與該同軸內柱261於永久的電連通中。
現在看圖7B的放大圖,該圓柱形外筒260的後端283承載該壓縮套環226。該圓柱形外筒260之側壁276在該後端283附近的厚度縮小而構成一內壓縮帶246。該內壓縮帶246包含一脊部分303、一圓形隆起部分304、及在兩者之間的彎曲部305。該脊與圓形隆起部分303及304從軸線H順著徑方向向外突出。該脊部分303在該後端283附近形成而該圓形隆起部分304在該脊部分303之前形成,而該彎曲部305是該側壁276在該脊與圓形隆起部分303及304之間的可撓性薄部分,構成兩者之間的活頁。該脊部分303的傾斜第一面310,是一干擾面,朝向該圓柱形外筒260的後端283,還有一傾斜第二面311朝向該圓柱形外筒260之前端282。該圓形隆起部分304具有一個在該彎曲部305與一環形肩部313之間伸展的凸面312。在該脊部分303之該傾斜第二面311與該圓形隆起部分304之該凸面312之間構成一V形通道314。該脊部分303用一在該環形肩部313之基部處的薄壁環315裝載於該圓柱形外筒260的後端283,經由該同軸內柱261上的該環形脊270a及270b相對該內部電纜收納空間290。該薄壁環315是可撓性的,反應在徑向的施力而在徑向朝著軸線H向內偏折。該環形肩部316在該圓柱形外筒260之該外表面285附
近有一豎直的接合面320。
仍參考圖7B,該壓縮套環226之該環形側壁244在該前端242附近變窄而形成該環形外壓縮帶245。該壓縮套環226包括一個由該處向前延伸的環322、一在該外壓縮帶245附近且在該環形外壓縮帶245與該環狀內表面251之間的傾斜面333、及一在該後端243和該壓縮套環226之該環形內表面251附近形成的環形豎直肩334。該外壓縮帶245是該側壁244之窄化、凹陷部分,伸入該內空間252,並具有一內表面323及一背對的外表面324、一第一壁部分325、一背對的第二壁部分326、和一個在該第一及第二壁部分325與326相遇處的軟性彎曲部330。該第一與第二壁部分325及326為剛性的,而該彎曲部330是一個活頁鉸鍊,提供該第一與第二壁部分325與326之間的彈性。在該外壓縮帶245之該第一與第二壁部分325與326之間界限一壓縮空間331。該環322從該第二壁部分326向前延伸且終止於位於該前端242之終端邊緣332,且與該圓柱形外筒260之該環形肩部313在縱向分隔。
仍參考圖7,該壓縮套環226裝配在該圓柱形外筒260之該後端283上,緊密的包圍該圓柱形外筒260,且該壓縮套環226之該內表面251與該圓柱形外筒260之該外表面285以摩擦接合方式直接接觸,以便限制彼此在徑向、軸向之相對移動和相對轉動。該圓柱形外筒260之該內壓縮帶246收納並接合該壓縮套環226之該外壓縮帶245,而限制該壓縮套環226之相對軸向、徑向移
動及轉動,該環形豎直肩334與該圓柱形外筒260之該後端283隔開,該壓縮套環226之該傾斜面333與該脊部分303的該傾斜第一面310並列,該外壓縮帶245之該內表面323沿著該第一壁部分325與該脊部分303之該傾斜第二面311並列,該彎曲部330被收容在該V形通道314內並抵住該彎曲部305,該外壓縮帶245之該內表面323沿著該第二壁部分326與該圓形隆起304之凸面312彼此在徑向分隔,且該壓縮套環226之該終端邊緣332與該圓柱形外筒260之該環形肩部313之該接合面320在縱向彼此分隔,這樣的安排構成該壓縮套環226裝配在該圓柱形外筒260上的狀態。
在操作中,該同軸電纜連接器20用來將該同軸電纜21連接到一個通訊的電氣裝置,其操作步驟如圖8A-8C所示。首先該同軸電纜連接器220如圖8A所示,固定到該同軸電纜21。該同軸電纜21準備裝到該同軸電纜連接器220時,先剝除該同軸電纜21之一末端341的護封340的一部分以露出該內導體230、介電絕緣體343、及一可撓性護套344。該介電絕緣體343被向後剝除,以便露出預定長度之該內導體230,且該可撓性護套344之該末端被轉回以便蓋住一部分的該護封340。然後,該同軸電纜21之該末端341插入該同軸電纜連接器220而該連接器220被安排在未壓縮狀態,如圖8A所示。在此狀況下,該同軸內柱261被置於該可撓性護套344之間,而與該可撓性護套344為電連通。
仍參考圖8A,要把該連接器220在未壓縮狀態下配置在該同軸電
纜21上,該同軸電纜21對齊軸線H且沿著箭頭線I所示之方向插入該壓縮套環226之該內空間252。接著使該同軸電纜21穿過該開口291而進入由該同軸內柱261所界限的內部電纜收納290,從而確保該內導體對準該軸線H。該同軸電纜21持續沿著圖8A之線I向前移動,直到該同軸電纜21碰到該同軸內柱261之後端263,該可撓性護套344在該後端263上前進,將該環形脊270a及270b置於與該可撓性護套344接觸,且該可撓性護套344之被轉回該護封340上面之與該圓柱形外筒260之該內表面284接觸。該介電絕緣體343亦在該同軸內柱261內抵住該同軸內柱261之該內表面264前進。該同軸電纜21沿著線I進一步前進到圖8A所示位置,其中該介電絕緣體343的自由端安置於該螺紋配件225之該螺帽部分234內,且該內導體230穿過該環部分233之該內空間237而突出於該螺紋配件225之該嘴238之外。
在此安排下,該可撓性護套344與該同軸內柱261之該外表面265接觸而有電連通。
參考圖7A與8A,在該同軸電纜連接器20之未壓縮狀態下,該圓柱形外筒60之內直徑為J,該圓柱形外筒260之內表面284與該環形脊270a及270b之分隔距離為K,且該同軸電纜連接器220在該圓柱形外筒260之該前端223到該壓縮套環226之該後端243的長度為M。在該同軸電纜連接器220用於RG6型電纜的具體實施例內,該內直徑J約為8.4毫米,距離K約為1.4毫米,而該長度M約為19.5毫米。其他具體實施例,例如用於其他型式
的電纜時,則有不同尺寸。
該同軸電纜連接器220被軸向壓縮而自未壓縮狀態移動到圖8C所示之壓縮狀態。該圓柱形外筒260之薄壁外與內壓縮帶245及246及該壓縮套環226被用來向下壓接到該同軸電纜21上,以便在該連接器220與該同軸電纜21之間提供安全而不造成損傷的接合,防止該同軸電纜21自該連接器220脫出。在壓縮該同軸連接器220時,將該連接器220放入一壓縮工具,該壓縮工具抓住該連接器220並且沿著軸線H,從該前與後端223及243軸向壓縮該連接器220。
沿著軸線H之軸向壓縮力使該壓縮套環226沿著該圓柱形外筒260朝圖8B之線I所示方向前移。該內壓縮帶246之該傾斜第一面310碰到該外壓縮帶245之傾斜面333而在徑向朝內轉,使該圓柱形外筒260之該後端283在徑向朝內崩塌及變形。該傾斜第一面310抵住該壓縮套環226之該內表面251滑動,該彎曲部305變形而在徑向朝內進入該護封340,使該圓形隆起部分304也朝內變形。當該壓縮套環226沿著該圓柱形外筒260前移時,該外壓縮帶245之該彎曲部330與該圓形隆起部分304接觸滑動。
當該前端242抵達該環形肩部313並抵住該接合面320時,該壓縮套環226停止前進。該接合面320阻止該壓縮套環226沿著該外套管260進一步移動,但是當該軸向壓縮持續時,該壓縮套環226就壓縮。沿著軸線H之軸向壓縮力使該圓柱形外筒260之該薄側壁276、該環形側壁244及該壓縮套環226分別被壓擠,並
反應該壓力變形及彎折。該壓縮套環226之該後端243朝該圓柱形外筒260前進,使該壓縮套環226和該外套管260分別在該環形外及內壓縮帶245及246之處被壓擠。
該環形外壓縮帶245在持續之軸向壓縮力之下,扣入至該V形通道314。該第一及第二壁部分325和326斜的向內朝向該軸線H,並且接在一起。該彎曲部330在被迫徑向向內進入該圓形隆起部份304而使該內壓縮帶246與該環形豎直肩334在該壓縮套環226之該後端243處一起順著徑向向內變形,並且被扣住固定在此。持續之壓縮配合該外壓縮帶245之向內扣,使內壓縮帶246也扣住,如圖3B所示。該圓柱形外筒260之該後端283接觸並且抵住該壓縮套環226之該環形豎直肩334,該後端283在該環形豎直肩334之處向內扭轉而使該內壓縮帶246之此種扣搭抵住該圓形隆起部份304。
壓縮持續時,該內壓縮帶246之移動進入該壓縮狀態而將該內壓縮帶246變形成為圖3C所示之掣爪360。該掣爪360為一個連續環並在該同軸電纜連接器220之內部形成。該掣爪360包括一朝向該圓柱形外筒之前端的環狀折唇361及一順著徑向向內朝向軸線H之V形通道362。該環狀折唇361搭在該V形通道362之上。該外壓縮帶245閉合而消除掉該壓縮空間331,該連接器220就被放在該壓縮狀態下。雖然前面是以一連串的步驟展示及說明如何將該連接器220自未壓縮狀態移到壓縮狀態,但應理解該連接器220在該同軸電纜21上的壓縮最好在一個平順、連續的步驟
內,耗時少於1秒之內就完成。
在該同軸電纜連接器220之壓縮狀態下,該同軸電纜連接器220之內直徑J變成內直徑J’,該圓柱形外筒260與該環形脊270a及270b的分隔距離現在為K’,而該連接器220從該圓柱形外筒260之該前端223到該壓縮套環220之該後端243的長度是M’。
該距離K’小於原距離K的一半,內直徑J’約為原內直徑J減去距離K’,而該長度M’小於該原長度M。在連接器220用於RG6型同軸電纜的具體實施例內,內直徑J’約為6.7毫米,該距離K’約為0.5毫米,而該長度M’約為18.0毫米。在使用於其他類型之電纜的其他具體實施例,尺寸將會不同。如圖8C所示,該護封340之直徑很小,使該同軸電纜21之該護封340及該可撓性護套344變成壓接於該掣爪360與該同軸內柱261之該環形脊270a及270b之間。
再來,該掣爪360背對該環形脊270a及270b,該V形通道362置於該環形脊270a與270b之間,而該環狀折唇361在該環形脊270b後面,朝向該圓柱形外筒260之該後端243,因此該護封340和該可撓性護套344在該環形脊270a與270b之間的一個軸位置,被壓接於該掣爪360與該環形脊270a與270b之間而阻止該同軸電纜21自該連接器220脫出。該掣爪360容許該同軸電纜21沿著圖8C內之線I進入該連接器220,但阻止該同軸電纜21背對線I抽出。若要抽出該同軸電纜21,該掣爪360順著徑向朝內變形,並且進一步綑在該護封340上,該護封340與該可撓性
護套344被壓擠抓握在該掣爪360與該環形脊270a及270b之間。再參考圖8C,該同軸內柱261之剛性材料特性阻止該同軸內柱261在該連接器220裝到該電纜21上時因壓接而被損壞。此外,因該介電絕緣體343與該內導體230被保護在該同軸內柱261內,而該可撓性護套344在該同軸內柱261之外與該同軸內柱261之該外表面265接觸,可維持在該可撓性護套344與該同軸內柱261之間的持續連接性,使得在該連接器220內傳送之信號不會洩漏出該連接器220之外,外面的射頻干擾信號也不會漏入該連接器220之內,該連接器也能維持電接地。在該可撓性護套344與自軸線H順著徑向向前及向外突出之該環形脊270a及270b之間的相互作用進一步阻止該同軸電纜21背對線I方向向後移動而脫出該連接器220,確保該連接器220安全的裝在該同軸電纜21上。
該同軸電纜連接器20在壓縮狀態下時可以用一般方法將該連接器20鎖到選用的電氣裝置的螺柱而將該連接器20連接到該電氣裝置上。
上列詳細說明係針對本發明之一最佳可行實施例之具體說明。熟悉本發明領域者應了解,凡未脫離本發明技藝精神所為之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於本案之專利範圍中。
經過完全並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內容,以便讓熟悉本發明領域者了解與實踐,本發明之請求專利範圍如下所述。
Claims (20)
- 一種具有對齊及壓縮特徵的同軸電纜連接器,包含:一個包含一條縱軸的圓柱形外筒,該圓柱形外筒有一個內壓縮帶形成在上面;一個裝設於該圓柱形外筒之前端以便連接一個電氣裝置的同軸配件;一個裝設到該圓柱形外筒上的同軸壓縮套環;一個在該壓縮套環內形成,可反應該同軸電纜連接器之軸向壓縮而在未壓縮狀態與壓縮狀態之間移動的外壓縮帶;及該外壓縮帶從該未壓縮狀態到該壓縮狀態的移動將該內壓縮帶變形成為一個掣爪,以便讓該同軸電纜可被導入該同軸電纜連接器,及在後來阻止該同軸電纜脫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掣爪包含一個在該內壓縮帶內形成並且向前朝著該圓柱形外筒之環狀折唇。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掣爪包含一個由該內壓縮帶之一部分朝向縱軸順著徑向向內變形所界限構成之環形通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掣爪尚包含一個在該內壓縮帶內形成並且朝著該圓柱形外筒之該前端的環狀折唇。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折唇搭在該通道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外壓縮帶包含相背對之第一與第二壁部分,及在該第一與第二壁部分之間形成的彎曲部;該內壓縮帶包含一個脊部分、一個圓形隆起部分、及一個在該脊部份與該圓形隆起部分之間形成之彎曲部;在未壓縮狀態下,該外壓縮帶之該第一壁部分與該內壓縮帶之該脊部分接觸,該外壓縮帶之該第二壁部分與該內壓縮帶之該圓形隆起部分在徑向彼此分隔,該外壓縮帶之該彎曲部與該內壓縮帶之該彎曲部接觸,而該壓縮套環之前端的裝設可讓其沿著該圓形隆起部分縱向滑動接觸;在壓縮狀態下,該外壓縮帶之該第一與第二壁部分彼此相抵並且順著徑向向內,在該外壓縮帶內之該彎曲部順著徑向向內壓迫該內壓縮帶之該圓形隆起部分,該內壓縮帶之該脊部分被折。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一個同軸內柱置於該圓柱形外筒之中;該同軸內柱具有彼此分隔的環形第一與第二脊;及在該壓縮狀態時,該通道與該環狀折唇背對該環形第一與第二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在壓縮狀態時: 該通道被置於該環形第一與第二脊之間;及該環狀折唇在該環形第一與第二脊之後面。
- 一個具有對齊及壓縮特徵的同軸電纜連接器,包含:一個包含一縱軸的圓柱形本體,該本體包含:一個具有界限一內部空間之環形側壁的同軸圓柱形外筒,該圓柱形外筒具有一前端、一環形肩、及一個從該環形肩伸展到背對該前端之後端的內壓縮帶;及一個在該內部空間之內的同軸內柱,該同軸內柱之前端延伸至該圓柱形外筒之該前端之外,該同軸內柱之該後端在該圓柱形外筒之該後端附近,該同軸內柱傳遞電氣信號通過該同軸電纜連接器;一個裝設於該圓柱形外筒之該內壓縮帶上的同軸壓縮套環,該壓縮套環包含一個環繞該內壓縮帶的前端,一個背對的後端,一個在兩者間形成的環形外壓縮帶,及一個在該環形壓縮帶與該後端之間形成的環形肩部;該內壓縮帶及環形外壓縮帶在未壓縮狀態與壓縮狀態之間移動;及該環形外壓縮帶從未壓縮狀態到壓縮狀態之間的移動促使該內壓縮帶從其未壓縮狀態移動到該壓縮狀態,該內壓縮帶形成一個掣爪,讓該同軸電纜可以被導入該同軸電纜連接器,然後阻止該同軸電纜自此處脫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掣爪包 含一個在該內壓縮帶內形成並且朝著該圓柱形外筒之該前端的環狀折唇。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掣爪包含一個由該內壓縮帶之一部分朝向縱軸順著徑向向內變形所界限構成之環形通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掣爪尚包含一個在該內壓縮帶內形成並且朝向該圓柱形外筒之該前端的環狀折唇。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環狀折唇搭在該通道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環形外壓縮帶包含相背對之第一與第二壁部分,及在該第一與第二壁部分之間形成的彎曲部;該內壓縮帶包含一個脊部分、一個圓形隆起部分、及一個在該脊部份與該圓形隆起部分之間形成之彎曲部;在未壓縮狀態下,該環形外壓縮帶之該第一壁部分與該內壓縮帶之該脊部分接觸,該環形外壓縮帶之該第二壁部分與該內壓縮帶之該圓形隆起部分在徑向彼此分隔,該環形外壓縮帶之彎曲部與該內壓縮帶之彎曲部接觸,而該壓縮套環之該前端的縱向與該圓柱形外筒之該環形肩部分隔,該壓縮套環之該後端在縱向與該圓柱形外筒之該後端分隔;在壓縮狀態下,該環形外壓縮帶之該第一與第二壁部分彼此相 抵並且順著徑向向內,在該環形外壓縮帶內之該彎曲部迫使該內壓縮帶之該圓形隆起部分順著徑向向內,該內壓縮帶之該脊部分被折。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同軸電纜連接器之軸向壓縮促使該壓縮套環在軸向向前移動而超過該圓柱形外筒之該內壓縮帶;該壓縮套環之軸向向前移動使該內壓縮帶之該脊部分抵住該壓縮套環之該環形肩部移動,促使內壓縮帶在該環形肩部上向內扭轉;及該壓縮套環之向前軸向移動將該壓縮套環之該前端移到該圓柱形外筒之該環形肩部之內,限制該壓縮套環之軸向前移,促使該環形外壓縮帶順著徑向向內變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同軸內柱具有彼此在軸向分隔的環狀第一與第二脊;及在該壓縮狀態時,該環形通道與該環形折唇背對該環狀第一與第二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在壓縮狀態時:該環形通道被置於該環狀第一與第二脊之間;及該環形折唇軸向偏離該環狀第一與第二脊。
- 一個具有對齊及壓縮特徵的同軸電纜連接器,包含:一個包含一縱軸的圓柱本體,該本體包含: 一個具有界限一內部空間之環形側壁的同軸圓柱形外筒,該圓柱形外筒具有一前端、一環狀肩部、及一個從該環狀肩部延伸到背對該前端之後端的內壓縮帶;及一個在該內部空間之內的同軸內柱,該同軸內柱之前端延伸至於該圓柱形外筒之該前端之外,該同軸內柱之後端在該圓柱形外筒之該後端附近,該同軸內柱傳輸電氣信號通過該同軸電纜連接器;一個裝設於該圓柱形外筒之該內壓縮帶上的同軸壓縮套環,該壓縮套環包含一個環繞該內壓縮帶的前端,一個背對的後端,一個在兩者間形成而可反應該同軸電纜連接器之軸向壓縮而在未壓縮狀態與壓縮狀態之間移動的環形外壓縮帶,及一個在該環形外壓縮帶與該後端之間形成的環狀肩部;及該環形外壓縮帶從未壓縮狀態到壓縮狀態之間的移動促使該內壓縮帶形成一個掣爪,而讓該同軸電纜可以被導入該同軸電纜連接器,然後阻止電纜自此處脫出;其中該掣爪在徑向背離該同軸內柱之該後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掣爪包含一個在該內壓縮帶內形成並且朝向該圓柱形外筒之該前端的環狀折唇。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掣爪包含一個由該內壓縮帶之一部分朝向該縱軸而順著徑向向內變形所形成的環形通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4275219 | 2014-05-12 | ||
US14/275,219 US9373902B2 (en) | 2012-06-11 | 2014-05-12 |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with alignment and compression feature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07170A true TW201607170A (zh) | 2016-02-16 |
TWI635668B TWI635668B (zh) | 2018-09-11 |
Family
ID=54480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4115036A TWI635668B (zh) | 2014-05-12 | 2015-05-12 | 具有對齊及壓縮特徵的同軸電纜連接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170892A (zh) |
MX (1) | MX2016010465A (zh) |
TW (1) | TWI635668B (zh) |
WO (1) | WO2015175491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61625B (zh) * | 2017-07-21 | 2019-06-01 | 美商Pct國際有限公司 | 具有一可擴張掣爪的同軸纜線連接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989626B2 (ja) * | 2017-06-30 | 2022-01-05 | コマックス ホルディング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Komax Holding Ag | ケーブル加工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3024973A1 (en) * | 1992-05-29 | 1993-12-09 | Down William J | Longitudinally compressible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
US6042422A (en) * | 1998-10-08 | 2000-03-28 | Pct-Phoenix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Usa, Inc. | Coaxial cable end connector crimped by axial compression |
EP1224715B1 (en) * | 2000-05-10 | 2008-07-16 | Thomas & Betts International, Inc. | Coaxial connector having detachable locking sleeve |
US6767248B1 (en) * | 2003-11-13 | 2004-07-27 | Chen-Hung Hung | Connector for coaxial cable |
US7455549B2 (en) * | 2005-08-23 | 2008-11-25 | Thomas & Betts International, Inc. |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with friction-fit sleeve |
US7364462B2 (en) * | 2006-05-02 | 2008-04-29 | Michael Holland | Compression ring for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
US8419467B2 (en) * | 2010-04-14 | 2013-04-16 | John Mezzalingua Associates, Inc. | Cover for cable connectors |
US8632360B2 (en) * | 2011-04-25 | 2014-01-21 | Ppc Broadband, Inc. |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having a collapsible portion |
US9039446B2 (en) * | 2012-06-11 | 2015-05-26 | Pct International, Inc. |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with alignment and compression features |
CN102969581B (zh) * | 2012-11-30 | 2016-04-13 | 芜湖科伟兆伏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高压同轴电缆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
-
2015
- 2015-05-12 MX MX2016010465A patent/MX2016010465A/es unknown
- 2015-05-12 CN CN201580008730.9A patent/CN106170892A/zh active Pending
- 2015-05-12 TW TW104115036A patent/TWI635668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5-05-12 WO PCT/US2015/030309 patent/WO2015175491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61625B (zh) * | 2017-07-21 | 2019-06-01 | 美商Pct國際有限公司 | 具有一可擴張掣爪的同軸纜線連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70892A (zh) | 2016-11-30 |
MX2016010465A (es) | 2017-01-23 |
TWI635668B (zh) | 2018-09-11 |
WO2015175491A1 (en) | 2015-1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876288B2 (en) |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with compression bands | |
US9039446B2 (en) |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with alignment and compression features | |
US10511106B2 (en) | Post-less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with compression collar | |
US8096830B2 (en) | Connector with deformable compression sleeve | |
US7112093B1 (en) | Postless coaxial compression connector | |
US7264502B2 (en) | Postless coaxial compression connector | |
US7674132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ensuring effective grounding contact | |
CN100530826C (zh) | 带有电缆夹持部件的同轴连接器 | |
US8721365B2 (en) | Compression type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 |
US20130130545A1 (en) | Electrical Signal Connector | |
US8137132B2 (en) | Electrical signal connector providing a proper installation of a cable | |
US9722351B2 (en) |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having a body with an integral flexible pawl to capture a coaxial cable | |
TWI635668B (zh) | 具有對齊及壓縮特徵的同軸電纜連接器 | |
US9419350B2 (en) |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with alignment and compression features | |
US10714847B2 (en) |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with compression collar and deformable compression band | |
US10348005B2 (en) |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mpression band | |
KR200485364Y1 (ko) | 크림프형 동축커넥터 | |
TWI661625B (zh) | 具有一可擴張掣爪的同軸纜線連接器 | |
TWI612744B (zh) | 具有對齊及壓縮特徵的同軸電纜連接器 | |
JP7076679B2 (ja) | 同軸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