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04766A - 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及觸碰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及觸碰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04766A
TW201604766A TW103125345A TW103125345A TW201604766A TW 201604766 A TW201604766 A TW 201604766A TW 103125345 A TW103125345 A TW 103125345A TW 103125345 A TW103125345 A TW 103125345A TW 201604766 A TW201604766 A TW 20160476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alm
area
finger
mou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5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25527B (zh
Inventor
劉志堅
陳俊生
Original Assignee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253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5527B/zh
Priority to CN201410381191.0A priority patent/CN105278726A/zh
Priority to US14/503,425 priority patent/US20160026270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604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47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55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552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3Mice or pu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及觸碰裝置。在本方法中,透過觸碰裝置的控制器偵測使用者對觸碰面板的觸碰動作,以獲得觸碰動作接觸於觸碰面板的接觸區域。接著,基於接觸區域的尺寸,判斷觸碰動作是否包括手掌觸碰。而在觸碰動作包括手掌觸碰的情況下,透過觸碰裝置內的滑鼠模擬元件轉換手掌觸碰對應的手掌觸碰資訊為滑鼠控制資訊。並且,透過滑鼠模擬元件傳送滑鼠控制資訊至滑鼠驅動器,使得滑鼠驅動器基於滑鼠控制資訊來執行滑鼠操作。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及觸碰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操作電子裝置的機制,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透過觸碰裝置來執行滑鼠操作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及觸碰裝置。
隨著資訊技術、無線行動通訊和資訊家電的快速發展與應用,為了達到攜帶更便利、體積更輕巧化以及操作更人性化的目的,許多資訊產品已由傳統之鍵盤或滑鼠等輸入裝置,轉變為使用觸碰面板(Touch Panel)作為輸入裝置。目前,觸碰面板可依照其驅動方式以及結構設計區分為數種類型,例如電阻式、電容式、音波式、光學式等。然而,由於使用觸碰面板來取代傳統的滑鼠,導致在一些精密度較高的操作時,使用觸碰面板並無法來獲得精準的效果。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及觸碰裝置,可將 大面積的觸碰動作模擬為滑鼠操作,使得透過觸碰裝置也能夠進行精密度較高的操作。
本發明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包括:透過觸碰裝置的控制器偵測使用者對觸碰面板的觸碰動作,以獲得觸碰動作接觸於觸碰面板的至少一接觸區域;基於上述接觸區域的尺寸,判斷觸碰動作是否包括手掌觸碰;在觸碰動作包括手掌觸碰的情況下,透過觸碰裝置內的滑鼠模擬元件轉換手掌觸碰對應的手掌觸碰資訊為滑鼠控制資訊;以及透過滑鼠模擬元件傳送滑鼠控制資訊至滑鼠驅動器,使得滑鼠驅動器基於滑鼠控制資訊來執行滑鼠操作。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在判斷觸碰動作是否包括手掌觸碰的步驟之前:計算在觸碰面板上所產生的接觸區域的數量。而在觸碰動作包括手掌觸碰的情況下,還包括:當接觸區域的數量小於2時,設定接觸區域為手掌觸碰對應的手掌區域;計算手掌區域的中心點,由中心點作為移動基準點;以及轉換移動基準點在觸碰面板上的第一移動資訊為滑鼠控制資訊的第二移動資訊,其中手掌觸碰資訊包括第一移動資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在計算在觸碰面板上所產生的接觸區域的數量之後,且在觸碰動作包括手掌觸碰的情況下,當接觸區域的數量大於或等於2時,設定接觸區域的面積最大者為手掌觸碰對應的手掌區域,並且設定其他各接觸區域為手指觸碰對應的手指區域。並且,分別計算手掌區域與各手指區域的中心 點,以計算手掌區域與各手指區域之間的距離。基於手掌區域與各手指區域之間的距離,在接觸區域中,找出與手掌區域同屬於透過第一手所觸碰而產生的手指區域。依據手掌區域的中心點、以及與手掌區域同屬於透過第一手所觸碰而產生的手指區域的中心點,獲得移動基準點。並且,透過觸碰裝置內的滑鼠模擬元件轉換移動基準點在觸碰面板上的第一移動資訊為滑鼠控制資訊的第二移動資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在計算手掌區域與各手指區域之間的距離之後,比對手掌區域與各手指區域之間的距離與預設距離。將與手掌區域之間的距離未大於預設距離的手指區域視為是透過第一手所觸碰而產生。將與手掌區域之間的距離大於預設距離的手指區域視為是透過第二手所觸碰而產生。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在計算手掌區域與各手指區域之間的距離之後,基於手掌區域與各手指區域之間的距離,判斷在接觸區域中,是否存在有透過不同於第一手的第二手所觸碰而產生的手指區域。倘若在接觸區域中存在透過第二手所觸碰而產生的手指區域,透過觸碰裝置內的觸碰控制元件將手指區域對應的手指觸碰資訊轉換為觸碰控制資訊,而透過觸碰控制元件傳送觸碰控制資訊至觸碰驅動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基於接觸區域的尺寸,判斷觸碰動作是否包括手掌觸碰的步驟包括:判斷各接觸區域的面積是否大於一門檻值。當存在面積大於門檻值的接觸區域時,判定觸 碰動作包括手掌觸碰。當不存在面積大於門檻值的接觸區域時,判定觸碰動作不包括手掌觸碰。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基於接觸區域的尺寸,判斷觸碰動作是否包括手掌觸碰的步驟更包括:比較各接觸區域的短邊寬度與預設長度。當存在短邊寬度大於預設長度的接觸區域時,判定觸碰動作包括手掌觸碰。當不存在短邊寬度大於預設長度的接觸區域時,判定觸碰動作不包括手掌觸碰。
本發明的觸碰裝置,包括:觸碰面板、控制器以及儲存單元。控制器耦接至觸碰面板,用以偵測使用者對觸碰面板的觸碰動作,以獲得觸碰動作接觸於觸碰面板的至少一接觸區域。儲存單元耦接至控制器,並包括控制器韌體、滑鼠模擬元件以及觸碰控制元件,藉由控制器來執行控制器韌體、滑鼠模擬元件以及觸碰控制元件。在此,透過控制器韌體而基於接觸區域的尺寸,判斷觸碰動作是否包括手掌觸碰,在觸碰動作包括手掌觸碰的情況下,透過滑鼠模擬元件轉換手掌觸碰對應的手掌觸碰資訊為滑鼠控制資訊,以及透過滑鼠模擬元件傳送滑鼠控制資訊至滑鼠驅動器,使得滑鼠驅動器基於滑鼠控制資訊來執行滑鼠操作。
基於上述,在觸碰裝置中同時設置觸碰控制元件以及滑鼠模擬元件,不僅可在偵測到大面積的觸碰(手掌觸碰)時,透過滑鼠模擬元件來實現滑鼠操作,亦可在偵測到非大面積的觸碰(手指觸碰)時,透過觸碰控制元件來實現觸碰操作。據此,觸碰裝置提供兩種操作方式以供使用者來操作電子裝置。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觸碰裝置
110‧‧‧觸碰面板
120‧‧‧控制器
130‧‧‧儲存單元
131‧‧‧控制器韌體
132‧‧‧觸碰控制元件
133‧‧‧滑鼠模擬元件
400‧‧‧電子裝置
410‧‧‧BIOS
411‧‧‧第一觸碰驅動器
412‧‧‧第一滑鼠驅動器
420‧‧‧OS
421‧‧‧第二觸碰驅動器
422‧‧‧第二滑鼠驅動器
423‧‧‧觸碰應用程式
425‧‧‧滑鼠應用程式
S205~S225‧‧‧實施例的操作方法各步驟
S501~S529‧‧‧另一實施例的操作方法各步驟
圖1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觸碰裝置的方塊圖。
圖2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流程圖。
圖3A及圖3B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手部觸碰形態的示意圖。
圖4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方塊圖。
圖5是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流程圖。
圖1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觸碰裝置的方塊圖。請參照圖1,觸碰裝置100包括觸碰面板110、控制器120以及儲存單元130。控制器120耦接至觸碰面板110及儲存單元130。
觸碰面板110可依照其驅動方式以及結構設計區分為數種類型,例如電阻式、電容式、音波式、光學式等。控制器120用以偵測使用者對觸碰面板110的觸碰動作,以獲得觸碰動作接觸於觸碰面板110的至少一接觸區域。儲存單元130包括控制器韌體131、觸碰控制元件132以及滑鼠模擬元件133。藉由控制器 120來執行控制器韌體131、觸碰控制元件132以及滑鼠模擬元件133。
在觸碰裝置100中加入滑鼠模擬元件133,以在控制器120透過控制器韌體131判斷所偵測到的觸碰動作包括手掌觸碰時,將手掌觸碰的手掌觸碰資訊透過滑鼠模擬元件133而傳送至作業系統的滑鼠驅動器。
底下即搭配上述觸碰裝置100來說明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各步驟。圖2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流程圖。請同時參照圖1及圖2,在步驟S205中,透過觸碰裝置100的控制器120偵測使用者對觸碰面板110的觸碰動作,以獲得觸碰動作接觸於觸碰面板110的至少一接觸區域。
接著,在步驟S210中,控制器韌體131基於上述接觸區域的尺寸,判斷觸碰動作是否包括手掌觸碰。一般而言,手掌觸碰會被視為是誤觸,因而控制器120會忽略手掌觸碰對應的手掌觸碰資訊。而在本實施例中,控制器120並不會忽略手掌觸碰對應的手掌觸碰資訊,反而會在偵測到手掌觸碰時,驅動滑鼠模擬元件133來執行後續動作。
在此,可以接觸區域的面積是否大於一門檻值來判斷其是否為大面積的觸碰,即手掌觸碰。例如,計算接觸區域的面積後,判斷所計算的面積是否大於144mm2(門檻值)。舉例來說,圖3A及圖3B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手部觸碰形態的示意圖。圖3A所示為手掌觸碰,圖3B所示為手指觸碰。如圖3A所示的 手掌觸碰,整個手部接觸在觸碰裝置100的觸碰面板110上的接觸區域的面積,會遠大於如圖3B所示的僅有手指接觸在觸碰面板110上的接觸區域的面積。據此,當接觸區域的面積大於門檻值時,則控制器韌體131會判定此觸碰動作包括手掌觸碰。
或者,可利用接觸區域內所包括的座標點數量是否大於預設數量(門檻值)來判斷觸碰動作是否包括手掌觸碰。例如,控制器120依據使用者接觸在觸碰面板110上的觸控點位置,進而透過這些觸控點位置來獲得一接觸區域,並計算接觸區域內所包括的座標點數量。若存在接觸區域內的座標點數量大於預設數量的接觸區域,判定此觸碰動作包括手掌觸碰。反之,判定此觸碰動作不包括手掌觸碰。然,上述僅為舉例說明,並不以此為限。又或者,可藉由比較各接觸區域的短邊寬度與預設長度來判斷觸碰動作是否包括手掌觸碰。當存在短邊寬度大於預設長度的接觸區域時,判定觸碰動作包括手掌觸碰。當不存在短邊寬度大於預設長度的接觸區域時,判定觸碰動作不包括手掌觸碰。
另外,亦可結合短邊寬度與面積來判斷觸碰動作是否包括手掌觸碰。例如,當存在短邊寬度大於預設長度、且面積大於門檻值的接觸區域時,才判定觸碰動作包括該手掌觸碰。而上述僅為舉例說明,關於如何判斷觸碰動作是否包括手掌觸碰的步驟可視情況來決定使用上述何種方式。
而觸碰裝置100另提供有學習功能。即,第一次使用時,偵測使用者的手指尺寸、手掌尺寸等資訊,並儲存這些資訊,以 作為後續對大面積的觸碰的判斷基準。例如,以第一次偵測使用者的手指尺寸、手掌尺寸等資訊來設定判斷是否為手掌觸碰所使用的門檻值。並且,觸碰裝置100還可進一步針對不同使用者來記錄各自對應的手指尺寸、手掌尺寸等資訊。當不同使用者進行操作時,可於多次操作後計算出每一使用者的手掌尺寸,藉此來調整判斷是否為手掌觸碰所使用的門檻值。由於不同使用者的手的大小不一致,藉由上述學習功能可提高判斷的精準度。
而在觸碰動作包括手掌觸碰的情況下,在步驟S215中,透過觸碰裝置100內的滑鼠模擬元件133轉換手掌觸碰對應的手掌觸碰資訊為滑鼠控制資訊。並且,在步驟S220中,透過滑鼠模擬元件133傳送滑鼠控制資訊至滑鼠驅動器,使得滑鼠驅動器基於滑鼠控制資訊來執行滑鼠操作。
底下舉例來說明電子裝置內部元件的構成。圖4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方塊圖。請參照圖4,電子裝置400包括觸碰裝置100、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BIOS)410以及作業系統(Operating System,OS)420。BIOS 410包括第一觸碰驅動器411以及第一滑鼠驅動器412。OS 420包括第二觸碰驅動器421、第二滑鼠驅動器422、觸碰應用程式423以及滑鼠應用程式424。
觸碰裝置100將觸碰資訊傳送至BIOS 410,經由BIOS 410將觸碰資訊傳送至OS 420。具體而言,在控制器韌體131判定觸碰動作包括手掌觸碰時,透過滑鼠模擬元件133將手掌觸碰 對應的手掌觸碰資訊轉換為滑鼠控制資訊。並且,透過滑鼠模擬元件133將滑鼠控制資訊傳送至BIOS 410的第一滑鼠驅動器412,再由第一滑鼠驅動器412將滑鼠控制資訊傳送至OS 420的第二滑鼠驅動器422。進而,由第二滑鼠驅動器422將滑鼠控制資訊傳送至滑鼠應用程式424,使得滑鼠應用程式424基於滑鼠控制資訊來執行滑鼠操作。
底下搭配上述電子裝置400來說明其操作方法各步驟。圖5是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流程圖。請同時參照圖4及圖5,在步驟S501中,控制器120偵測到使用者對觸碰面板110的觸碰動作。
接著,在步驟S503中,控制器韌體131計算在觸碰面板110上所產生的接觸區域的數量。並且,在步驟S505中,控制器韌體131計算各接觸區域的面積。
之後,在步驟S507中,控制器韌體131判斷在所偵測到的接觸區域中,是否存在有面積大於門檻值的接觸區域。在此,門檻值例如為144mm2。一般而言,手指觸碰的面積平均為9mm×9mm,因此以上述平均再加上約略30%來作為門檻值,例如為12mm×12mm(144mm2)。然,上述僅為舉例說明,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門檻植可以依據觸碰面板110的尺寸、或不同的使用者、或使用者的使用習慣而有所不同。另外,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接觸區域的短邊寬度是否大於預設長度(例如為12mm)來判斷接觸區域是否為大面積的觸碰(即,手掌觸碰)。
倘若不存在面積大於門檻值的接觸區域,表示觸碰動作並未包括大面積的觸碰(手掌觸碰),執行步驟S509中,而透過觸碰控制元件132來處理手指觸碰操作。具體而言,在觸碰動作並未包括手掌觸碰的情況下,觸碰動作被視為是手指觸碰,而控制器韌體131將手指觸碰對應的手指觸碰資訊傳送至觸碰控制元件132,依序傳送至BIOS 410的第一觸碰驅動器411、OS 420的第二觸碰驅動器421以及觸碰應用程式423,藉以來執行手指觸碰操作。
倘若存在面積大於門檻值的接觸區域,表示觸碰動作包括大面積的觸碰(手掌觸碰),故,在步驟S511中,控制器韌體131進一步判斷接觸區域的數量是否小於2。在此是為了進一步判斷有多少手指觸碰所產生的手指區域是跟著手掌區域。在接觸區域的數量小於2時,表示使用者可能為手握拳的狀態;而在接觸區域的數量不小於2時,表示使用者可能為手掌平放的狀態。
當接觸區域的數量小於2時(即,接觸區域的數量等於1),控制器韌體131設定接觸區域為手掌觸碰對應的手掌區域,並且在步驟S513中,計算手掌區域的中心點,由此中心點作為移動基準點。接著,在步驟S515中,透過滑鼠模擬元件133將移動基準點在觸碰面板110上的第一移動資訊(手掌觸碰資訊包括第一移動資訊),轉換為滑鼠控制資訊的第二移動資訊。並且,在步驟S517中,滑鼠模擬元件133回報滑鼠控制資訊。滑鼠模擬元件133經由BIOS 410的第一滑鼠驅動器412與OS 420的第二滑鼠驅 動器422,將滑鼠控制資訊傳送至OS 420的滑鼠應用程式424。
另一方面,當接觸區域的數量未小於2時(即,接觸區域的數量大於或等於2),控制器韌體131設定接觸區域的面積最大者為手掌觸碰對應的手掌區域,並且設定其他接觸區域為手指觸碰對應的手指區域。接著,在步驟S519中,控制器韌體131分別計算手掌區域與各手指區域的中心點,以計算手掌區域與各手指區域之間的距離。
並且,在步驟S521中,控制器韌體131比對計算手掌區域與各手指區域之間的距離與一預設距離,藉以判斷這些接觸區域是否是由相同的第一手所觸碰而產生,或者是由不同的第一手與第二手所觸碰而產生。即,將與手掌區域之間的距離未大於預設距離(例如為10cm)的手指區域,視為是透過與手掌觸碰相同的第一手所觸碰而產生。而將與手掌區域之間的距離大於預設距離的手指區域,視為是透過不同於上述第一手的第二手所觸碰而產生。據此,可將在一定距離內的接觸區域視為是由同一手所形成。
在步驟S523中,基於手掌區域與各手指區域之間的距離,在上述接觸區域中,找出與手掌區域同屬於透過第一手所觸碰而產生的手指區域。並且,在步驟S525中,依據手掌區域的中心點、以及與手掌區域同屬於透過第一手所觸碰而產生的手指區域的中心點,獲得移動基準點。
另外,在步驟S527中,基於手掌區域與各手指區域之間 的距離,在上述接觸區域中,找出不同於第一手的第二手所觸碰而產生的手指區域。並且,在步驟S529中,透過觸碰控制元件132來處理手指觸碰操作。也就是透過觸碰裝置100內的觸碰控制元件132將第二手的手指區域對應的手指觸碰資訊轉換為觸碰控制資訊,而透過觸碰控制元件132經由BIOS 410的第一觸碰驅動器411與OS 420的第二觸碰驅動器421,傳送觸碰控制資訊至觸碰應用程式423。
在此,步驟S523與步驟S527兩者的條件可以同時成立。也就是說,觸碰動作可以包括手掌觸碰與手指觸碰。當控制器韌體131偵測到觸碰動作同時包括手掌觸碰與手指觸碰,則透過滑鼠模擬元件133來處理手掌觸碰對應的手掌觸碰資訊,透過觸碰控制元件132來處理手指觸碰對應的手指觸碰資訊。據此,使用者得以一邊利用第一手的手掌來執行滑鼠操作,一邊利用第二手的手指來執行手指觸碰操作。
另外,觸碰動作也可以只包括手掌觸碰,即,在偵測到大面積的觸碰(手掌觸碰)之後,判斷其他小面積的觸碰(手指觸碰)皆與大面積的觸碰同屬於相同的第一手所觸碰而產生。也就是說,藉由步驟S521來判斷在上述接觸區域中,是否存在有透過不同於第一手的第二手所觸碰而產生的手指區域。
另外,電子裝置400亦可同時執行由同一手所產生的滑鼠操作與觸碰操作。即,利用手掌觸碰模擬滑鼠操作使得游標移動至欲點選的特定區域,之後,利用手指觸碰來執行點選動作, 例如雙點擊(double click),藉此執行特定區域對應的功能。具體而言,當控制器韌體131偵測到手掌觸碰時,透過滑鼠模擬元件133將手掌觸碰對應的觸碰訊號模擬成滑鼠的操作,進而使得OS 420的滑鼠應用程式424能夠對應地將游標移動至欲點選的特定區域。此時,觸碰裝置100還是能夠偵測到由同一隻手所產生的手指觸碰。在控制器韌體131偵測到由同一隻手所產生的手指觸碰時,透過觸碰控制元件132將手指觸碰對應的觸碰訊號傳送至OS 420的觸碰應用程式423,使得觸碰應用程式423執行對應的動作。
綜上所述,在觸碰裝置中同時設置觸碰控制元件以及滑鼠模擬元件,不僅可在偵測到大面積的觸碰(手掌觸碰)時,透過滑鼠模擬元件來實現滑鼠操作,亦可在偵測到非大面積的觸碰(手指觸碰)時,透過觸碰控制元件來實現觸碰操作。據此,觸碰裝置提供觸碰操作與滑鼠操作兩種操作方式,以供使用者來操作電子裝置,進而讓使用者透過觸碰裝置也能夠進行精密度較高的操作。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S205~S225‧‧‧實施例的操作方法各步驟

Claims (14)

  1. 一種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包括:透過一觸碰裝置的一控制器偵測一使用者對一觸碰面板的一觸碰動作,以獲得該觸碰動作接觸於該觸碰面板的至少一接觸區域;基於上述接觸區域的尺寸,判斷該觸碰動作是否包括一手掌觸碰;在該觸碰動作包括該手掌觸碰的情況下,透過該觸碰裝置內的一滑鼠模擬元件轉換該手掌觸碰對應的一手掌觸碰資訊為一滑鼠控制資訊;以及透過該滑鼠模擬元件傳送該滑鼠控制資訊至一滑鼠驅動器,使得該滑鼠驅動器基於該滑鼠控制資訊來執行一滑鼠操作。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判斷該觸碰動作是否包括該手掌觸碰的步驟之前,更包括:計算在該觸碰面板上所產生的上述接觸區域的數量;其中,在該觸碰動作包括該手掌觸碰的情況下,更包括:當上述接觸區域的數量小於2時,設定上述接觸區域為該手掌觸碰對應的一手掌區域;計算該手掌區域的中心點,由該中心點作為一移動基準點;以及轉換該移動基準點在該觸碰面板上的一第一移動資訊為該滑鼠控制資訊的一第二移動資訊,其中該手掌觸碰資訊包括該 第一移動資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計算在該觸碰面板上所產生的上述接觸區域的數量的步驟之後,且在該觸碰動作包括該手掌觸碰的情況下,更包括:當上述接觸區域的數量大於或等於2時,設定上述接觸區域的面積最大者為該手掌觸碰對應的該手掌區域,並且設定其他每一上述接觸區域為一手指觸碰對應的一手指區域;分別計算該手掌區域與每一上述手指區域的中心點,以計算該手掌區域與每一上述手指區域之間的距離;基於該手掌區域與每一上述手指區域之間的距離,在上述接觸區域中,找出與該手掌區域同屬於透過一第一手所觸碰而產生的上述手指區域;依據上述手掌區域的中心點、以及與該手掌區域同屬於透過該第一手所觸碰而產生的上述手指區域的中心點,獲得該移動基準點;以及透過該觸碰裝置內的該滑鼠模擬元件轉換該移動基準點在該觸碰面板上的該第一移動資訊為該滑鼠控制資訊的該第二移動資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計算該手掌區域與每一上述手指區域之間的距離的步驟之後,更包括:比對該手掌區域與每一上述手指區域之間的距離與一預設距離; 將與該手掌區域之間的距離未大於該預設距離的上述手指區域視為是透過該第一手所觸碰而產生;以及將與該手掌區域之間的距離大於該預設距離的上述手指區域視為是透過一第二手所觸碰而產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計算該手掌區域與每一上述手指區域之間的距離的步驟之後,更包括:基於該手掌區域與每一上述手指區域之間的距離,判斷在上述接觸區域中,是否存在有透過不同於該第一手的一第二手所觸碰而產生的上述手指區域;倘若在上述接觸區域中存在透過該第二手所觸碰而產生的上述手指區域,透過該觸碰裝置內的一觸碰控制元件將上述手指區域對應的該手指觸碰資訊轉換為一觸碰控制資訊,而透過該觸碰控制元件傳送該觸碰控制資訊至一觸碰驅動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基於上述接觸區域的尺寸,判斷該觸碰動作是否包括該手掌觸碰的步驟包括:判斷每一上述接觸區域的面積是否大於一門檻值;當存在該面積大於該門檻值的上述接觸區域時,判定該觸碰動作包括該手掌觸碰;以及當不存在該面積大於該門檻值的上述接觸區域時,判定該觸碰動作不包括該手掌觸碰。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基於上述接觸區域的尺寸,判斷該觸碰動作是否包括該手掌觸碰的步驟,更包括: 比較每一上述接觸區域的一短邊寬度與一預設長度;當存在該短邊寬度大於該預設長度的上述接觸區域時,判定該觸碰動作包括該手掌觸碰;以及當不存在該短邊寬度大於該預設長度的上述接觸區域時,判定該觸碰動作不包括該手掌觸碰。
  8. 一種觸碰裝置,包括:一觸碰面板;一控制器,耦接至該觸碰面板,偵測一使用者對該觸碰面板的一觸碰動作,以獲得該觸碰動作接觸於該觸碰面板的至少一接觸區域;以及一儲存單元,耦接至該控制器,並包括一控制器韌體、一滑鼠模擬元件以及一觸碰控制元件,其中,藉由該控制器來執行該控制器韌體、該滑鼠模擬元件以及該觸碰控制元件;其中,透過該控制器韌體而基於上述接觸區域的尺寸,判斷該觸碰動作是否包括一手掌觸碰;在該觸碰動作包括該手掌觸碰的情況下,透過該滑鼠模擬元件轉換該手掌觸碰對應的一手掌觸碰資訊為一滑鼠控制資訊;並且透過該滑鼠模擬元件傳送該滑鼠控制資訊至一滑鼠驅動器,使得該滑鼠驅動器基於該滑鼠控制資訊來執行一滑鼠操作。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觸碰裝置,其中該控制器韌體計算在該觸碰面板上所產生的上述接觸區域的數量,並計算每一上述接觸區域的面積,以判斷該觸碰動作是否包括該手掌觸 碰;在該觸碰動作包括該手掌觸碰的情況下,當上述接觸區域的數量小於2時,該控制器韌體設定上述接觸區域為該手掌觸碰對應的一手掌區域,並且計算該手掌區域的中心點,由該中心點作為一移動基準點,且透過該滑鼠模擬元件轉換該移動基準點在該觸碰面板上的一第一移動資訊為該滑鼠控制資訊的一第二移動資訊,其中該手掌觸碰資訊包括該第一移動資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觸碰裝置,其中在該觸碰動作包括該手掌觸碰的情況下,當上述接觸區域的數量大於或等於2時,該控制器韌體設定上述接觸區域的面積最大者為該手掌觸碰對應的該手掌區域,並且設定其他每一上述接觸區域為一手指觸碰對應的一手指區域,以及該控制器韌體分別計算該手掌區域與每一上述手指區域的中心點,以計算該手掌區域與每一上述手指區域之間的距離,進而,該控制器韌體基於該手掌區域與每一上述手指區域之間的距離,在上述接觸區域中,找出與該手掌區域同屬於透過一第一手所觸碰而產生的上述手指區域,並且該控制器韌體依據上述手掌區域的中心點、以及與該手掌區域同屬於透過該第一手所觸碰而產生的上述手指區域的中心點,獲得該移動基準點,且透過該滑鼠模擬元件轉換該移動基準點在該觸碰面板上的該第一移動資訊為該滑鼠控制資訊的該第二移動資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觸碰裝置,其中該控制器 韌體在計算該手掌區域與每一上述手指區域之間的距離的步驟之後,判斷該手掌區域與每一上述手指區域之間的距離是否大於一預設距離,藉以將與該手掌區域之間的距離未大於該預設距離的上述手指區域視為是透過該第一手所觸碰而產生,並將與該手掌區域之間的距離大於該預設距離的上述手指區域視為是透過一第二手所觸碰而產生。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觸碰裝置,其中該控制器韌體基於該手掌區域與每一上述手指區域之間的距離,判斷在上述接觸區域中,是否存在有透過不同於該第一手的一第二手所觸碰而產生的上述手指區域;倘若在上述接觸區域中存在透過該第二手所觸碰而產生的上述手指區域,透過該觸碰控制元件將上述手指區域對應的該手指觸碰資訊轉換為一觸碰控制資訊,而透過該觸碰控制元件傳送該觸碰控制資訊至一觸碰驅動器。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觸碰裝置,其中該控制器韌體判斷每一上述接觸區域的面積是否大於一門檻值,當存在該面積大於該門檻值的上述接觸區域時,該控制器韌體判定該觸碰動作包括該手掌觸碰,當不存在該面積大於該門檻值的上述接觸區域時,該控制器韌體判定該觸碰動作不包括該手掌觸碰。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觸碰裝置,其中該控制器韌體比較每一上述接觸區域的一短邊寬度與一預設長度;當存在該短邊寬度大於該預設長度的上述接觸區域時,判定該觸碰動作包括該手掌觸碰;以及當不存在該短邊寬度大於該預設長度的上述接觸區域時,判定該觸碰動作不包括該手掌觸碰。
TW103125345A 2014-07-24 2014-07-24 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及觸碰裝置 TWI5255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5345A TWI525527B (zh) 2014-07-24 2014-07-24 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及觸碰裝置
CN201410381191.0A CN105278726A (zh) 2014-07-24 2014-08-05 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及触碰装置
US14/503,425 US20160026270A1 (en) 2014-07-24 2014-10-01 Operating method of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touch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5345A TWI525527B (zh) 2014-07-24 2014-07-24 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及觸碰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4766A true TW201604766A (zh) 2016-02-01
TWI525527B TWI525527B (zh) 2016-03-11

Family

ID=55147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5345A TWI525527B (zh) 2014-07-24 2014-07-24 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及觸碰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026270A1 (zh)
CN (1) CN105278726A (zh)
TW (1) TWI52552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2460B (zh) * 2018-07-18 2019-06-11 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變更接觸物件之識別種類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97324A1 (en) * 2008-10-20 2010-04-22 Dell Products L.P. Parental Controls Based on Touchscreen Input
US9013430B2 (en) * 2010-08-20 2015-04-21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Hand and finger registration for control applications
US9235340B2 (en) * 2011-02-18 2016-01-1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odal touch input
CN103389816A (zh) * 2012-05-08 2013-11-13 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输入装置的信号发送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2460B (zh) * 2018-07-18 2019-06-11 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變更接觸物件之識別種類的方法
US10691257B2 (en) 2018-07-18 2020-06-23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ethod of changing identified type of touching objec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8726A (zh) 2016-01-27
US20160026270A1 (en) 2016-01-28
TWI525527B (zh) 2016-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64575B2 (en)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 single tap, double taps and a drag and a controller for a touch device employing the method
TWI434207B (zh) 觸控感測系統、電子觸控裝置及觸控感測方法
JP2012511774A5 (zh)
WO2014084874A3 (en) Classifying the intent of user input
CN101963857A (zh) 多点触控作业环境下的触控装置、控制方法及控制单元
CN104731497A (zh) 管理防误触的多个触摸源的设备和方法
WO2017152468A1 (zh) 降低功耗的触控扫描驱动方法
CN108733233A (zh) 应用于电容式触控面板的主动笔信号辨识方法
CN104317523A (zh) 一种触控输入装置及方法
KR20170095285A (ko) 동적 전송 프로토콜을 갖는 스타일러스
TWI510976B (zh) 觸碰輸入來源的選擇方法與電子裝置
EP2613246A3 (en) Touch control method
TWI525527B (zh) 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及觸碰裝置
TWI569183B (zh) 觸控感測方法及應用其之觸控裝置與觸控鍵盤
CN103399687B (zh) 一种单点触控窗口显示的执行处理方法
CN104516559A (zh) 触控输入装置的多点触控方法
TWI502444B (zh) 通過觸控板控制滑鼠的方法
WO2019179140A1 (zh) 触控模式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TW201411422A (zh) 滑鼠移動速度自動調節方法及系統
TW201516851A (zh) 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484117B (zh) 人机交互方法及装置
TWI478017B (zh) 觸控裝置及其觸控方法
US20060007175A1 (en) Touch control method of single tap and control module thereof
CN102662530A (zh) 一种多点触控红外白板ppt模式下的控制方法
JP2013539126A (ja) 対象物検出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