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03331A - 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及利用其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及利用其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03331A
TW201603331A TW104122898A TW104122898A TW201603331A TW 201603331 A TW201603331 A TW 201603331A TW 104122898 A TW104122898 A TW 104122898A TW 104122898 A TW104122898 A TW 104122898A TW 201603331 A TW201603331 A TW 20160333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resin
wavelength conversion
dispenser
conversion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2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55235B (zh
Inventor
梁炳皓
李榮柱
金京南
Original Assignee
首爾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首爾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首爾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03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33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5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5235B/zh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及使用其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依據本發明的一個示範性實施例,發光裝置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包含:分配器,包含第一儲存部,所述第一儲存部可配置均勻地混合載持有螢光體的樹脂;及第一溫度調節部,連接至所述分配器,其中所述第一溫度調節部包含溫度感測器。

Description

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及利用其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及利用其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詳細而言,涉及一種在製造波長轉換部時,可防止螢光體在樹脂內沉澱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及利用其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
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用於顯示器(display)的背光(back light)光源、顯示元件、照明裝置等。通常,白色發光二極體以光的三原色的組合來實現白色光。由發光二極體實現白色光的方式通常包含利用藍色LED晶片(chip)與黃色螢光體的組合的方式、及組合紫外線(Ultraviolet,UV)LED晶片與紅色、綠色及藍色三種螢光體的方式。通常,以如下形態利用螢光體:以粉末形態混合在環氧樹脂(epoxy)或矽(silicon)載持體中而塗布在LED晶片上部。
通常,為了實現白色發光二極體,封裝(packaging)發光二極體晶片,此時,配置位於從所述發光二極體晶片發射的光的路徑上的波長轉換部。作為波長轉換部,主要利用螢光體,例如利用將螢光體載持在密封發光二極體晶片的樹脂的方式,或者還利用在發光二極體晶片的光發射路徑上配置螢光體片(sheet)等的方式。其中,最普遍利用的方式為在發光二極體封裝製程中,以包含螢光體的樹脂塗布發光二極體晶片。此時,利用如注射器(syringe)的分配器(dispenser)將所述樹脂塗布到發光二極體晶片上。
然而,根據如上所述的以往的螢光體樹脂塗布方法,隨著製程時間的推移,注射器內的螢光體會在被載持體(樹脂)內沉澱而引起所製造的發光二極體封裝體的發光偏差。即,隨著製程時間的經過,螢光體會沉澱到樹脂的下部,因此發生如下情況:與先一步製造出的發光二極體封裝體相比,在後一步製造出的發光二極體封裝體內包含更多的螢光體。由此,在同一製程中製造出的發光二極體封裝體間的發光偏差變得非常大,這會對產品的可靠性及製程產率等造成不良影響。
不僅如此,隨著螢光體樹脂塗布製程時間變長,注射器內的樹脂會硬化。如果樹脂硬化,那麼樹脂的黏度發生變化,從而根據製造出發光二極體封裝體的時點,螢光體樹脂的特性發生變化。這種樹脂的黏度變化可因溫度的變化而發生,極其難以預測這種樹脂的黏度變化,故而難以預測所製造的發光二極體封裝體的螢光體樹脂特性。因此,難以均勻地保持所製造的發光二極體封裝體的發光特性。
另外,雖要求大量生產發光二極體封裝體,但無法僅以分配器內部容量容納用以大量生產的樹脂量。因此,需要單獨的儲存部,但在這種儲存部內也會持續發生螢光體的沉澱,因此存在所製造的發光二極體封裝體的發光特性間的偏差變大的問題。
因此,需求一種可與螢光體樹脂塗布製程的時點無關而可大致均勻地保持發光二極體封裝體的發光特性,且也可應用在發光二極體封裝體的大量生產中的波長轉換部的製造裝置及製造方法。
[發明欲解決的課題]
本發明欲解決的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可大致均勻地保持所製造的多個發光裝置的發光特性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
本發明欲解決的另一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可大致均勻地保持大量製造的多個發光裝置的發光特性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
本發明欲解決的又一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可將利用所述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製造的發光裝置間的發光偏差最小化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 [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是一種製造發光裝置的波長轉換部的裝置,其包含:分配器,包含第一儲存部,所述第一儲存部可配置均勻地混合載持有螢光體的樹脂;及第一溫度調節部,連接於所述分配器;且所述第一溫度調節部可包含溫度感測器(sensor)。
所述第一溫度調節部包含水冷機,所述水冷機可包含:循環管,至少局部地包覆所述分配器,且在其內部流通水;及溫度調節裝置,連接於所述循環管,固定地保持所述水的溫度。
所述第一溫度調節部可包含:熱電元件;主體部,在內部配置所述熱電元件;空氣循環部,包覆所述分配器;第一空氣通路,向所述主體部引入空氣;第二空氣通路,供空氣從所述主體部向所述空氣循環部移動;及第三空氣通路,從所述空氣循環部向外部排出空氣。
所述主體部在其內部還包含使空氣循環的空氣循環路徑、及氣泵(air pump),可利用所述熱電元件以具有固定的溫度的方式調節所述空氣循環路徑內的空氣。
所述第一溫度調節部還可包含與熱電元件及所述分配器接觸的夾具(clamp)。
所述溫度感測器可與所述分配器或所述夾具接觸。
所述第一溫度調節部包含空氣壓縮冷卻機,所述空氣壓縮冷卻機可包含:壓縮機,壓縮製冷劑氣體並對其進行加熱;冷卻機,冷卻從所述壓縮機排出的製冷劑氣體而製成液態製冷劑;膨脹閥(extension valve),冷卻從所述冷卻機排出的液態製冷劑,將所述液態製冷劑的一部分製成製冷劑氣體;及循環管,至少局部地包覆所述分配器,從所述膨脹閥排出的所述製冷劑氣體在其內部移動。
所述第一溫度調節部可將所述分配器內的樹脂的溫度保持為指定溫度±5℃的範圍內的溫度。
所述指定溫度可為-5℃至30℃的範圍內的溫度。
所述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還可包含用於在所述樹脂中均勻地混合所述螢光體的第一攪拌機。
所述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還可包含保持從所述第一攪拌機供給的所述樹脂的溫度的第一溫度保持機。
所述第一溫度保持機包含:第二儲存部,儲存所述樹脂;及第二溫度調節部,包圍所述第二儲存部;且所述第二溫度調節部可將所述第二儲存部內的所述樹脂的溫度保持為-5℃至30℃。
所述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還可包含第二溫度保持機,所述第二溫度保持機儲存從所述第一溫度保持機供給的所述樹脂,且保持所述樹脂的溫度。
所述第二溫度保持機包含:至少一個第三儲存部,儲存所述樹脂;及第三溫度調節部,與所述第三儲存部連接;且所述第三溫度調節部可將所述第三儲存部內的所述樹脂的溫度保持為-5℃至30℃。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可包含:準備分配器,在所述分配器的內部填充有均勻地混合載持有螢光體的樹脂;從所述分配器向發光裝置塗布所述樹脂,通過熱交換介質而保持所述分配器內部的樹脂溫度,利用溫度感測器感測所述熱交換介質的溫度。
可通過連接至所述分配器的第一溫度調節部將所述分配器內部的樹脂溫度保持為指定溫度±5℃的範圍內的溫度。
在將所述樹脂塗布到所述發光裝置的過程中,所述指定溫度可為-5℃至30℃的範圍內的溫度。
可通過第一攪拌機調配及攪拌所述螢光體與所述樹脂而形成均勻地混合載持有所述螢光體的所述樹脂。
所述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還包含通過第一溫度保持機而保持從所述第一攪拌機供給的所述樹脂的溫度,所述第一溫度保持機包含儲存所述樹脂的第二儲存部、及與所述第二儲存部連接的第二溫度調節部,通過所述第一溫度保持機而保持從所述第一攪拌機供給的所述樹脂的溫度可包含通過所述第二溫度調節部將所述第二儲存部內的所述樹脂的溫度保持為-5℃至30℃。
所述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還包含通過第二溫度保持機儲存從所述第一溫度保持機供給的樹脂且保持所述樹脂的溫度,所述第二溫度保持機包含儲存所述樹脂的第三儲存部、及與所述第三儲存部連接的第三溫度調節部,通過所述第二溫度保持機儲存從所述第一溫度保持機供給的所述樹脂且保持所述樹脂的溫度可包含通過所述第三溫度調節部將所述第三儲存部內的所述樹脂的溫度保持為-5℃至30℃。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在製造波長轉換部時,可固定地保持樹脂的溫度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及製造方法,由此可將製造的多個發光裝置的發光特性的偏差最小化。由此,可提高發光裝置製程的產率。另外,可通過大容量的溫度保持機大量生產多個發光裝置,可將大量生產的多個發光裝置的發光特性的偏差最小化。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地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說明。以下所介紹的實施例是為了可向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內的一般技術人員充分傳達本發明的思想而提供作示例。因此,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說明的實施例,也能夠以其他形態具體化。而且,在圖中,方便起見,可誇張地表示構成要素的寬度、長度、厚度等。另外,在記載為一個構成要素位於另一構成要素的「上部」或「上」的情況下,不僅包含各部分位於其他部分的「正上部」或「正上方」的情況,而且還包含在各構成要素與其他構成要素之間存在又一構成要素的情況。在整篇說明書中,同一參照符號表示同一構成要素。
在下文將述的實施例中,關於本發明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針對製造應用在發光裝置的波長轉換部的裝置進行說明。所述發光裝置例如可包含具備發光二極體的發光二極體封裝體或模組(module)等。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在製造應用在其他多種發光裝置的波長轉換部的情況下,也可應用所述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
圖1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的概略圖,圖2a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的一例的立體圖,圖2b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的另一例的立體圖,圖3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的又一例的立體圖。圖4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的又一例的立體圖。
參照圖1,所述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包含分配器100及第一溫度調節部200。
分配器100可包含:第一儲存部110,配置製造成波長轉換部的物質、例如如包含螢光體的樹脂的材料物質;及供給部111,按照其他構成供給所述材料物質。
在分配器100的第一儲存部110,可配置均勻地混合載持有螢光體的樹脂。所述螢光體與樹脂可彼此混合及調配而製備。供給部111可發揮噴出所述樹脂並向將被塗布的發光裝置供給的路徑作用。
分配器100可為一般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各種形態的分配器,例如可為包含第一儲存部110及供給部111的注射器(syringe)形態的分配器。
另一方面,所述樹脂可包含如環氧樹脂或丙烯酸(acrylic)樹脂的聚合物(polymer)樹脂、或矽樹脂作為主劑,可發揮使螢光體分散的基質(matrix)作用。另外,所述樹脂還可包含硬化劑,由此載持有螢光體的樹脂可在供給到發光裝置後硬化。
第一溫度調節部200可與分配器100連接,可調節分配器100的溫度。尤其是,第一溫度調節部200可調節分配器100的第一儲存部110內部的溫度。第一溫度調節部200可將分配器100內部的溫度保持為固定範圍內的溫度,例如可將分配器100內部的溫度保持為指定溫度±5℃的範圍內的溫度,另外,也可保持為指定溫度±3℃的範圍內的溫度。進而,第一溫度調節部200還可幾乎固定地保持分配器100內部的溫度。
另外,第一溫度調節部200可將分配器100內部的溫度調節為-5℃至30℃的範圍內的溫度。具體而言,第一溫度調節部200可將分配器100內部的溫度調節為-5℃至25℃的範圍內的溫度,更具體而言,可調節為-5℃至20℃的範圍內的溫度。若分配器100內部的溫度被設定為超出所述範圍的溫度,則隨時間發生的黏度變化率非常大,或可能非常遲緩地發生硬化反應。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
以下,詳細地對包含主劑及硬化劑的樹脂的硬化機制(mechanism)進行說明,同時對本發明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的效果進行說明。
樹脂的硬化是因硬化劑作為交聯劑(cross linker)發揮作用使主劑硬化而發生,此時,為了調節硬化時間等,樹脂還可包含硬化延遲劑。另外,樹脂的硬化為因熱而黏度發生變化,從而實現硬化的機制,因此可根據樹脂的溫度調節硬化程度。即,樹脂的硬化時間及黏度變化率會根據製程溫度而較大地不同。不僅如此,在調配樹脂且與螢光體混合的過程中,樹脂的溫度會根據混合方法及時間而存在差異。如果混合準備的樹脂的溫度存在差異,那麼樹脂的硬化時間及黏度變化率也會較大地不同。
因此,在以往的情況下,難以準確地預測樹脂的硬化時間及黏度變化率,根據製造時點等而所製造的波長轉換部的特性存在差異。這會使所製造的發光裝置的發光特性不固定而引起在同一製程中製造的發光裝置間的特性偏差。
然而,在利用本發明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的情況下,可通過第一溫度調節部200調節分配器100內部的溫度,進而固定地保持分配器100內部的溫度。如果固定地保持分配器100內部的溫度,那麼可防止黏度變化率根據波長轉換部製程而存在差異,也可大致固定地保持樹脂硬化時間。因此,可將在同一製程中製造的發光裝置間產生發光特性偏差的情況最小化而提高製程產率。
不僅如此,可通過將分配器100內部的溫度大致調節為-5℃至30℃的範圍內的溫度而將樹脂的黏度變化最小化。由此,可防止螢光體向樹脂的下部沉澱。在波長轉換部製程中,防止在第一儲存部110內螢光體向樹脂的下部沉澱,由此可將在利用所述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製造的波長轉換部的發光裝置間產生發光特性偏差的情況最小化而提高製程產率。
第一溫度調節部200可應用一般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各種方法。第一溫度調節部200可通過各種溫度調節方式驅動。分配器100可與各個溫度調節方式的熱交換介質相接。此時,可利用溫度感測器測定熱交換介質的溫度,可根據利用溫度感測器測定出的熱交換介質的溫度隨時調節溫度。所述熱交換介質可為空氣、水等製冷劑,且可為夾具等構成。然而,並非必須限定於此,只要為可與分配器100進行熱交換的構成即可。以下,對各個溫度調節方式的第一溫度調節部200的構成進行說明。
例如,第一溫度調節部200可包含熱電元件,參照圖2a,詳細地對包含熱電元件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進行說明。圖2a表示包含熱電元件的第一溫度調節部200及分配器100的一例。
參照圖2a,圖2a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可包含分配器100、及包含熱電元件210的第一溫度調節部200。進而,第一溫度調節部200還可包含散熱板220、冷卻器(cooler)230、及溫度感測器240。另外,所述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還可包含本體部(body)260。
如圖所示,分配器100可為注射器形態。分配器100可包含第一儲存部110及供給部111,其內容與上述內容相似,因此省略詳細說明。另外,分配器100可通過各種方法固定,例如可像圖中所示一樣通過夾具固定。
熱電元件210可包含誘導吸熱或發熱的元件。熱電元件210可與分配器100連接而調節分配器100的溫度,進而,可連接在固定分配器100的夾具,通過夾具實現分配器100與熱電元件210之間的熱交換。
另外,第一溫度調節部200還可包含與熱電元件210連接的散熱板220及冷卻器230。散熱板220與冷卻器230可發揮更有效地散發從熱電元件210產生的熱的作用。散熱板220的材料並無限定,例如可包含導熱性優異的金屬。
另一方面,可在分配器100與熱電元件210之間介置本體部260,本體部260可固定分配器100與熱電元件210。然而,可省略本體部260。
進而,第一溫度調節部200還可包含溫度感測器240。溫度感測器240可發揮如下作用:測定分配器100的溫度、尤其是分配器100內部的溫度,輔助調節熱電元件210的吸熱及發熱程度。此時,還可配置從溫度感測器240獲取資料(data)而調節熱電元件的操作的控制部(未圖示)。
溫度感測器240能夠以與分配器100接觸的方式配置,或者還可像圖中所示一樣以與固定分配器100的夾具接觸的方式配置。或者,溫度感測器240還可與熱電元件210接觸。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
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圖2a的實施例,本發明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還可與圖2a的實施例不同地包含其他方式的第一溫度調節部。例如,第一溫度調節部200可包含如圖2b的空冷機方式的第一溫度調節部,或者還可像圖3所示一樣包含水冷機。
圖2b的實施例在調節分配器100的溫度的方式上與圖2a的實施例存在差異。以下,以差異點為中心進行說明,省略對相同構成的詳細說明。
參照圖2b,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可包含分配器100、及包含熱電元件210的第一溫度調節部200a。第一溫度調節部200a可包含主體部270、熱電元件210、第一空氣通路271、第二空氣通路273、第三空氣通路277、及空氣循環部275。進而,第一溫度調節部200a還可包含溫度感測器。
第一空氣通路271及第二空氣通路273可連接在主體部270,第一空氣通路271可為引入外部空氣的通路,第二空氣通路273可為從主體部270向外部排出空氣的通路。此時,第二空氣通路273可連接在空氣循環部275,第三空氣通路277連接在空氣循環部275。在空氣循環部275中,第二空氣通路273可為引入空氣的通路,第三空氣通路277可為向外部排出空氣的通路。
以下,對第一溫度調節部200a的動作原理進行說明。
外部空氣是通過第一空氣通路271引入到主體部270,所引入的空氣可在主體部270的內部循環。此時,通過熱電元件210而以保持固定的溫度的方式調節在主體部270的內部循環的空氣。主體部270可包含通過第一空氣通路271引入空氣並可使空氣在其內部循環的裝置,例如可包含氣泵。另外,主體部270還可包含可調節其內部的循環空氣的溫度的空氣循環路徑,所述空氣循環路徑可與熱電元件210連接。另外,主體部270為了有效地從所引入的空氣散發熱,還可包含各種散熱裝置,例如還可包含散熱片、散熱墊、散熱風扇等。
在所述主體部270內部循環而溫度被調節成固定的空氣通過第二空氣通路273向空氣循環部275移動。此時,可通過主體部270內的氣泵等而使空氣向第二空氣通路273移動。通過第二空氣通路273而被調節溫度的所述空氣在空氣循環部275內循環,由此第一儲存部110內的溫度可保持為與空氣循環部275內的溫度大致相同。在空氣循環部275循環的空氣可通過第三空氣通路277向外部排出,因此可通過第二空氣通路273持續地向空氣循環部275內供給固定溫度的空氣。因此,即便因第一儲存部110與空氣循環部275內的空氣的熱交換而使空氣循環部275內的空氣的溫度上升,也可通過第三空氣通路277排出溫度上升的所述空氣,且通過第二空氣通路273持續地供給固定溫度的空氣。另外,第一溫度調節部200a還可包含溫度感測器(未圖示)。溫度感測器可發揮如下作用:測定分配器100內部的溫度,輔助調節熱電元件210的吸熱及發熱程度。另外,溫度感測器可測定循環的空氣的溫度並輔助調節空氣的溫度,以使循環的空氣的溫度保持為固定範圍內。
圖3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的又一例的立體圖。
參照圖3,圖3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可包含分配器100、及包含循環管280與溫度調節裝置281的第一溫度調節部200b。
可在循環管280的內部循環液體,例如可循環水。所述水可通過溫度調節裝置281而被抽運(pumping)並持續地在循環管280內循環。此時,溫度調節裝置281可包含製冷劑等而大致固定地保持進行循環的水的溫度。
循環管280的一部分可至少局部地包覆所述分配器100。如圖所示,循環管280能夠以螺旋形包覆分配器100,由此可與循環管280內部的水的溫度幾乎相同地保持分配器100內部的溫度。因此,如果通過溫度調節裝置281而固定地保持循環管280內的水的溫度,那麼也可固定地保持分配器100的溫度。另外,第一溫度調節部200b還可包含溫度感測器(未圖示)。溫度感測器可發揮如下作用:測定分配器100內部的溫度,輔助調節樹脂的溫度。另外,溫度感測器可測定循環的水的溫度並輔助調節水的溫度,以使持續循環的水的溫度保持為固定範圍內。
然而,本發明的第一溫度調節部200b不受所述圖3的說明的限制。
圖4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的一構成的又一例的立體圖。
參照圖4,圖4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可包含分配器100及第一溫度調節部200c,所述第一溫度調節部200c包含溫度調節裝置290及循環管294,所述溫度調節裝置290包含壓縮機291、冷卻機292、及膨脹閥293。
壓縮機291發揮壓縮製冷劑氣體並對製冷劑氣體進行加熱的作用。從壓縮機291排出的製冷劑氣體注入到冷卻機292。冷卻機292冷卻製冷劑氣體而製成液化狀態。此時,冷卻方式可為與外部的熱交換,也可使用單獨的冷卻劑,但並不限定於此。從冷卻機292排出的液化狀態的製冷劑經過膨脹閥293而再次被冷卻,同時一部分被汽化。從膨脹閥293排出的製冷劑可注入到循環管294。對循環管294的說明與通過圖3進行的說明相似。由此,可與循環管294內部的製冷劑溫度幾乎相同地保持分配器100內部的溫度。從分配器100接收熱而溫度上升的製冷劑流入到第一溫度調節部200c,經由相同的過程而可再次使用在分配器100內部溫度的調節中。另外,第一溫度調節部200c還可包含溫度感測器(未圖示)。溫度感測器可發揮如下作用:測定分配器100內部的溫度,輔助調節樹脂的溫度的作用。另外,溫度感測器可測定循環的製冷劑的溫度並輔助調節製冷劑的溫度,以使持續循環的製冷劑的溫度保持為固定範圍內。
圖4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的概略圖。圖4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可利用參照圖1至圖3進行說明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執行。因此,對與在圖1至圖3的實施例中說明的構成相同的構成省略詳細的說明。實驗例
為了測定根據樹脂的溫度引起的樹脂的黏度變化及螢光體的沉澱程度而執行實驗。實驗是以將包含螢光體的矽樹脂保持為各個溫度時的情況、與放置在常溫下的情況進行比較而測定黏度的方式執行,將這種實驗的結果示於表1。保持時間為2小時。
如表1的結果所示,在放置在常溫下的情況中,黏度變化為38%而黏度變化最明顯,在保持溫度的情況下,顯示出較放置在常溫下的情況更低的黏度變化率。尤其是,可知在將樹脂的溫度保持為10℃或20℃的情況下,幾乎無黏度變化。
根據這種實驗,在圖5a及圖5b的照片中表示螢光體沉澱的程度。
圖5a表示將樹脂放置在常溫下的情況,圖5b表示保持溫度的情況。如照片所示,可知在將樹脂放置在常溫下的情況下,發生螢光體的沉澱,但在保持溫度的情況下,幾乎不會發生螢光體的沉澱。
圖6是表示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的構成及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的框圖。
參照圖6,本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與通過圖1至圖4進行說明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相似,但在還包含第一攪拌機300的方面存在差異。
第一攪拌機300發揮如下作用:調配樹脂與螢光體,對所調配的樹脂與螢光體進行攪拌而製作材料物質。所述樹脂可包含如環氧樹脂或丙烯酸樹脂的聚合物樹脂、或矽樹脂作為主劑,可發揮使螢光體分散的基質作用。另外,所述樹脂還可包含硬化劑,由此載持有螢光體的樹脂可在供給到發光裝置後硬化。
第一攪拌機300可包含具有可攪拌樹脂與螢光體的呈螺杆(screw)形狀的槳(paddle)的旋轉軸,但並不限定於此,只要為可使螢光體均勻地分散在樹脂內的形態即可。
在第一攪拌機300中攪拌的樹脂內的螢光體重量可具有指定重量±0.01 g的範圍內的重量。由此,製造的發光裝置可具有相同的發光特性,例如相同的色座標。
在第一攪拌機300中攪拌的樹脂可儲存在分配器100的第一儲存部110,可通過第一溫度調節部200調節樹脂的溫度。對這種情況的說明與通過圖1至圖4進行說明的內容相同。
圖7是表示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的構成及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的框圖。
參照圖7,本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與通過圖6進行說明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相似,但在還包含第一溫度保持機400的方面存在差異。
第一溫度保持機400發揮保持從第一攪拌機300供給的樹脂的溫度的作用。此後,第一溫度保持機400內的樹脂供給到分配器100。第一溫度保持機400可包含第二儲存部410及第二溫度調節部420。
第二儲存部410可儲存從第一攪拌機300供給的樹脂。第一攪拌機300通過槳等攪拌裝置而發熱,因此需要使樹脂移動到獨立於第一攪拌機300的儲存空間,第二儲存部410可發揮所述儲存空間的作用。
第二溫度調節部420可包圍第二儲存部410。進而,第二溫度調節部420可與第二儲存部410連接。例如,如圖8所示,第二溫度調節部420可為包圍第二儲存部410的一部分的形態。然而,並不限定於此,第二溫度調節部420還可為包圍第二儲存部410整體的形態。
第二溫度調節部420可保持樹脂的溫度。具體而言,第二溫度調節部420可將第二儲存部410內的樹脂的溫度保持為-5℃至30℃。由此,可防止樹脂的黏度變化率不同,也可大致固定地保持樹脂硬化時間。因此,可將在同一製程中製造的發光裝置間產生發光特性偏差的情況最小化而提高製程產率。
進而,第一攪拌機300內的樹脂在攪拌過程中溫度上升。在溫度上升的樹脂直接持續地注入到分配器100內的情況下,樹脂會在樹脂的溫度通過第一溫度調節部200而保持為與指定溫度相似前塗布到發光裝置。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溫度保持機400預先保持注入到分配器100前的樹脂的溫度,故塗布的樹脂的溫度進一步變均勻,可進一步防止黏度變化率變得不同。
第二溫度調節部420可應用一般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各種方法。例如,第二溫度調節部420可包含熱電元件(未圖示)。進而,第二溫度調節部420還可包含溫度感測器(未圖示)。溫度感測器可發揮如下作用:測定第二儲存部410的溫度、尤其是第二儲存部410內部的溫度,輔助調節熱電元件的吸熱及發熱程度。此時,還可配置從溫度感測器獲取資料而調節熱電元件的操作的控制部(未圖示)。
圖9是表示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的構成及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的框圖。
參照圖9,本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與通過圖7進行說明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相似,但在還包含第二溫度保持機500的方面存在差異。
第二溫度保持機500發揮如下作用:儲存從所述第一溫度保持機400供給的樹脂,並保持樹脂的溫度。此後,第二溫度保持機500內的樹脂供給到分配器100。進而,為了大量生產發光裝置,第二溫度保持機500可容納較第一溫度保持機400的第二儲存部410可容納的樹脂更多的樹脂。
第二溫度保持機500可包含至少一個第三儲存部510及第三溫度調節部520。
第三儲存部510可發揮儲存從第一溫度保持機400供給的樹脂的作用。第三儲存部510可呈內部為空的圓柱形狀,但並非必須限定於此。第三儲存部510的容量可大於第二儲存部410的容量。例如,第三儲存部510的內部容量可為500 g。當滿足所述容量時,可足以僅利用一次儲存在第三儲存部510的樹脂實現發光裝置的大量生產。
第三儲存部510可包含可攪拌第三儲存部510內的樹脂的單獨裝置。例如,可按照以縱向的縱軸為基準進行旋轉的方式設計第三儲存部510。由此,防止樹脂內的螢光體沉澱,可將螢光體在樹脂內的分佈偏差最小化。
第三溫度調節部520可與第三儲存部510連接。第三溫度調節部520可為包圍第三儲存部510的一部分的形態。然而,並不限定於此,第三溫度調節部520還可為包圍第三儲存部510整體的形態。
第三溫度調節部520可保持樹脂的溫度。具體而言,第三溫度調節部520可將第三儲存部510內的樹脂的溫度保持為-5℃至30℃。由此,可保持樹脂的黏度變化率,將所製造的發光裝置的發光特性的偏差最小化。另外,第三溫度調節部520可長時間保持樹脂的溫度。例如,第三溫度調節部520可在36小時內保持樹脂的溫度。在波長轉換部製程中,可將發光裝置供給特定時間,例如最長可供給36小時。因此,在所述構成中,可與供給發光裝置的時間對應地保持樹脂的溫度,因此可保持樹脂的黏度變化率,將所製造的發光裝置的發光特性的偏差最小化。
第三溫度調節部520可調節多個第三儲存部510的溫度偏差。具體而言,第三溫度調節部520與多個第三儲存部510連接並測定及比較各個第三儲存部510內部的溫度,從而能夠獨立地調節各個第三儲存部510內部的溫度,使其小於或等於指定偏差值。然而,並不限定於此,第三溫度調節部520可總括地調節第三儲存部510內部的溫度。
第三溫度調節部520可應用一般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各種方法。例如,第三溫度調節部520可包含熱電元件(未圖示)。進而,第三溫度調節部520還可包含溫度感測器(未圖示)。溫度感測器可發揮如下作用:測定第三儲存部510的溫度、尤其是第三儲存部510內部的溫度,輔助調節熱電元件的吸熱及發熱程度。此時,還可配置從溫度感測器獲取資料而調節熱電元件的操作的控制部(未圖示)。各個第三儲存部510可一對一地與溫度感測器及熱電元件連接。由此,第三溫度調節部520的控制部可分別獨立地調節多個第三儲存部510內部的溫度。
另一方面,第三溫度調節部520的控制部還可總括地調節多個第三儲存部510內部的溫度,而不分別獨立地調節多個第三儲存部510內部的溫度。在這種情況下,可將分別連接在第三儲存部510的熱電元件整合為一體而通過控制部來調節。另外,溫度感測器(未圖示)能夠以測定所整合的熱電元件的溫度的方式配置。在這種情況下,第三儲存部510與溫度感測器無需彼此相接,還可將因頻繁開閉第三儲存部510而損傷溫度感測器的問題最小化。
圖10是表示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的構成及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的框圖。
參照圖10,本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與通過圖9進行說明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相似,但在還包含第二攪拌機600的方面存在差異。
第二攪拌機600可儲存從第二溫度保持機500供給的樹脂。另外,第二攪拌機600可發揮使沉澱在樹脂內的螢光體再次分散的作用。此後,向分配器100供給第二攪拌機600內的樹脂。
第二攪拌機600可與第二溫度保持機500的第三儲存部510連接。在第三儲存部510為多個的情況下,多個第三儲存部510的樹脂在第二攪拌機600聚合,所聚合的樹脂可儲存在第二攪拌機600中。第二攪拌機600可為圓柱形狀,但並不限定於此。
第二攪拌機600可在按照固定傾斜度傾斜後,再次返回到原來的狀態。可將如上所述的第二攪拌機600的一次動作視為一個循環(cycle)。在一個循環期間,在第二攪拌機600內樹脂的相位移動,並且樹脂內的螢光體也移動。具體而言,呈螢光體因重力而較樹脂上部更分佈在下部的狀態,在一個循環期間,因第二攪拌機600傾斜而集中在樹脂下部的螢光體可向樹脂的其他區域移動。由此,防止樹脂內的螢光體沉澱,可將螢光體在樹脂內的分佈偏差最小化。
在一個循環期間,第二攪拌機600可從垂直方向朝向90°至-90°傾斜後,再次返回到垂直方向。具體而言,如圖11所示,第二攪拌機600能夠以貫穿第二攪拌機600的下表面的中心的一軸為基準向90°至-90°傾斜後,再次返回到垂直方向。在第二攪拌機600的傾斜小於10°的情況下,第二攪拌機600內的樹脂無法充分移動,因此無法順利地實現螢光體在樹脂內的分散。因此,無法減少所製造的發光裝置的發光特性的偏差。在第二攪拌機600以超過90°的角度傾斜的情況下,因過度的循環速度及過度的樹脂相位變化而產生氣泡,這會使發光裝置的可靠性下降。
圖12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的概略圖。
參照圖12,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包含準備在內部填充有均勻地混合載持有螢光體的樹脂710的分配器100,從所述分配器100向發光裝置800塗布所述樹脂。
載持有螢光體的樹脂710可包含如環氧樹脂或丙烯酸樹脂的聚合物樹脂、或矽樹脂,進而,還可包含硬化劑、硬化抑制劑、及催化劑。螢光體可激發所入射的光並將其轉換成其他波長的光。所述螢光體可包含一般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各種螢光體,例如可包含石榴石(garnet)螢光體、鋁酸鹽(aluminate)螢光體、硫化物螢光體、氮氧化物螢光體、氮化物螢光體、氟化物螢光體、及矽酸鹽螢光體中的至少一種。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
螢光體能夠以均勻的濃度混合在樹脂710整體內,可利用電動混合機(mixer)等混合螢光體與樹脂而準備載持有這種螢光體的樹脂710。
在從分配器100向發光裝置800塗布樹脂710的製程中,分配器100可通過第一溫度調節部200而保持為大致固定的溫度。通過調節分配器100的溫度,也可將分配器100內的樹脂710的溫度保持為大致固定的溫度。例如,樹脂710的溫度可保持為指定溫度±3℃的範圍內的溫度,另外,可保持為指定溫度±5℃的範圍內的溫度。進而,樹脂710的溫度還可保持為固定的溫度。所述指定溫度可為-5℃至30℃,具體而言,可為-5℃至25℃。更具體而言,所述指定溫度可為-5℃至20℃。
通過大致固定地保持分配器100內的樹脂710的溫度,可固定地保持樹脂710的黏度變化率,從而樹脂的硬化時間可固定成可預測的水準。另外,隨著固定地保持黏度變化率,可延遲樹脂710內的螢光體沉澱。因此,可防止根據波長轉換部的製造時點而產生發光裝置800的發光特性的偏差。
另一方面,如圖所示,發光裝置800可為發光二極體封裝體。發光二極體封裝體可包含發光二極體810,另外,可具有配置發光二極體810的空腔(cavity)820。從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供給的樹脂710填充在空腔820內,由此可覆蓋發光二極體810並位於光發射路徑上。
然而,所述發光裝置800為示意性的發光裝置,可對其他各種形態的發光裝置800應用本發明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
參照圖6,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可包含通過第一攪拌機300調配及攪拌螢光體與樹脂而形成均勻地混合載持有螢光體的樹脂。可從第一攪拌機300向分配器100供給載持有螢光體的樹脂。在第一攪拌機300中攪拌的樹脂內的螢光體重量可具有指定重量±0.01 g範圍內的重量。由此,製造的發光裝置具有相同的發光特性,例如相同的色座標。
參照圖7,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與參照圖6進行說明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相似,但在還可包含通過第一溫度保持機400保持從第一攪拌機300供給的樹脂的溫度的方面存在差異。第一溫度保持機400可包含儲存樹脂的第二儲存部410、及與第二儲存部410連接的第二溫度調節部420。可通過第二溫度調節部420而將第二儲存部410內的樹脂的溫度保持為-5℃至30℃。由此,可防止樹脂的黏度變化率不同,還可大致固定地保持樹脂硬化時間。因此,可將在同一製程中製造的發光裝置間產生發光特性偏差的情況最小化而提高製程產率。
參照圖9,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與參照圖7進行說明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相似,但在如下方面存在差異:還可包含通過第二溫度保持機500儲存從第一溫度保持機400供給的樹脂,並保持樹脂的溫度。第二溫度保持機500可包含儲存樹脂的第三儲存部510、及與第三儲存部510連接的第三溫度調節部520。可通過第三溫度調節部520而將第三儲存部510內的樹脂的溫度保持為-5℃至30℃。可通過第二溫度保持機500攪拌第三儲存部510內的樹脂。由此,可防止樹脂的黏度變化率不同,也可大致固定地保持樹脂硬化時間。因此,可將在同一製程中製造的發光裝置間產生發光特性偏差的情況最小化而提高製程產率。
參照圖10,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與參照圖9進行說明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相似,但在還包含通過第二攪拌機600攪拌從第二溫度保持機500供給的樹脂的方面存在差異。第二攪拌機600可從垂直方向朝向90°至-90°傾斜後,再次返回到垂直方向。由此,可物理性地防止樹脂內的螢光體沉澱,將螢光體在樹脂內的分佈偏差最小化。
以上,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所述各種實施例及實驗例,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的技術思想的範圍內實現各種變形及變更。
100‧‧‧分配器
110‧‧‧第一儲存部
111‧‧‧供給部
200、200a、200b、200c‧‧‧第一溫度調節部
210‧‧‧熱電元件
220‧‧‧散熱板
230‧‧‧冷卻器
240‧‧‧溫度感測器
260‧‧‧本體部
270‧‧‧主體部
271‧‧‧第一空氣通路
273‧‧‧第二空氣通路
275‧‧‧空氣循環部
277‧‧‧第三空氣通路
280、294‧‧‧循環管
281、290‧‧‧溫度調節裝置
291‧‧‧壓縮機
292‧‧‧冷卻機
293‧‧‧膨脹閥
300‧‧‧第一攪拌機
400‧‧‧第一溫度保持機
410‧‧‧第二儲存部
420‧‧‧第二溫度調節部
500‧‧‧第二溫度保持機
510‧‧‧第三儲存部
520‧‧‧第三溫度調節部
600‧‧‧第二攪拌機
710‧‧‧樹脂
800‧‧‧發光裝置
810‧‧‧發光二極體
820‧‧‧空腔
圖1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的概略圖。 圖2a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的一例的立體圖。 圖2b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的另一例的立體圖。 圖3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的又一例的立體圖。 圖4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的又一例的立體圖。 圖5a及圖5b是用以比較說明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螢光體的沉澱程度與以往技術的螢光體的沉澱程度的照片。 圖6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的構成及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的框圖(block diagram)。 圖7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的構成及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的框圖。 圖8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的構成的剖面圖。 圖9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的構成及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的框圖。 圖10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的構成及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的框圖。 圖11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的構成的剖面圖。 圖12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的概略圖。
100‧‧‧分配器
110‧‧‧第一儲存部
111‧‧‧供給部
200‧‧‧第一溫度調節部

Claims (20)

  1. 一種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其是製造發光裝置的波長轉換部的裝置,包含: 分配器,包含第一儲存部,所述第一儲存部可配置均勻地混合載持有螢光體的樹脂;及 第一溫度調節部,連接至所述分配器;且 所述第一溫度調節部包含溫度感測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溫度調節部包含水冷機, 所述水冷機包含: 循環管,至少局部地包覆所述分配器,且在所述循環管內部流通水;及 溫度調節裝置,連接至所述循環管,固定地保持所述水的溫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溫度調節部包含: 熱電元件; 主體部,在內部配置所述熱電元件; 空氣循環部,包覆所述分配器; 第一空氣通路,向所述主體部引入空氣; 第二空氣通路,使空氣從所述主體部向所述空氣循環部移動;及 第三空氣通路,從所述空氣循環部向外部排出空氣。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其中所述主體部在其內部還包含使空氣循環的空氣循環路徑、及氣泵, 通過所述熱電元件以具有固定的溫度的方式調節所述空氣循環路徑內的空氣。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溫度調節部還包含: 熱電元件;及 夾具,與所述分配器接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其中所述溫度感測器與所述分配器或所述夾具接觸。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溫度調節部包含空氣壓縮冷卻機, 所述空氣壓縮冷卻機包含: 壓縮機,壓縮製冷劑氣體並對其進行加熱; 冷卻機,冷卻從所述壓縮機排出的製冷劑氣體而製成液態製冷劑; 膨脹閥,冷卻從所述冷卻機排出的液態製冷劑,將從所述冷卻機排出的液態製冷劑的一部分製成製冷劑氣體;及 循環管,至少局部地包覆所述分配器,從所述膨脹閥排出的製冷劑氣體在所述循環管內部移動。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溫度調節部將所述分配器內的所述樹脂的溫度保持為指定溫度±5℃的範圍內的溫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其中所述指定溫度為-5℃至30℃的範圍內的溫度。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其還包含用於在所述樹脂中均勻地混合所述螢光體的第一攪拌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其還包含保持從所述第一攪拌機供給的所述樹脂的溫度的第一溫度保持機。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溫度保持機包含: 第二儲存部,儲存所述樹脂;及 第二溫度調節部,包圍所述第二儲存部;且 所述第二溫度調節部將所述第二儲存部內的所述樹脂的溫度保持為-5℃至30℃。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其還包含第二溫度保持機,所述第二溫度保持機儲存從所述第一溫度保持機供給的所述樹脂,並保持所述樹脂的溫度。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其中所述第二溫度保持機包含: 至少一個第三儲存部,儲存所述樹脂;及 第三溫度調節部,與所述第三儲存部連接;且 所述第三溫度調節部將所述第三儲存部內的所述樹脂的溫度保持為-5℃至30℃。
  15. 一種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其包含: 準備分配器,在所述分配器的內部填充有均勻地混合載持有螢光體的樹脂; 從所述分配器向發光裝置塗布所述樹脂,通過熱交換介質保持所述分配器內部的所述樹脂的溫度,通過溫度感測器感測所述熱交換介質的溫度。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其中通過連接至所述分配器的第一溫度調節部將所述分配器內部的所述樹脂的溫度保持為指定溫度±5℃的範圍內的溫度。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其中在向所述發光裝置塗布所述樹脂的過程中,所述指定溫度為-5℃至30℃的範圍內的溫度。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其中通過第一攪拌機調配及攪拌所述螢光體與所述樹脂而形成均勻地混合載持有所述螢光體的所述樹脂。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其還包含通過第一溫度保持機保持從所述第一攪拌機供給的所述樹脂的溫度, 所述第一溫度保持機包含儲存所述樹脂的第二儲存部、及與所述第二儲存部連接的第二溫度調節部, 通過所述第一溫度保持機保持從所述第一攪拌機供給的所述樹脂的溫度包含通過所述第二溫度調節部將所述第二儲存部內的所述樹脂的溫度保持為-5℃至30℃。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其還包含通過第二溫度保持機儲存從所述第一溫度保持機供給的所述樹脂,並保持所述樹脂的溫度, 所述第二溫度保持機包含儲存所述樹脂的第三儲存部、及與所述第三儲存部連接的第三溫度調節部, 通過所述第二溫度保持機儲存從所述第一溫度保持機供給的所述樹脂並保持所述樹脂的溫度包含通過所述第三溫度調節部將所述第三儲存部內的所述樹脂的溫度保持為-5℃至30℃。
TW104122898A 2014-07-15 2015-07-15 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及利用其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 TWI5552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40089137 2014-07-15
KR1020150090649A KR20160008959A (ko) 2014-07-15 2015-06-25 파장 변환부 제조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파장변환부 제조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3331A true TW201603331A (zh) 2016-01-16
TWI555235B TWI555235B (zh) 2016-10-21

Family

ID=55306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2898A TWI555235B (zh) 2014-07-15 2015-07-15 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及利用其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160008959A (zh)
TW (1) TWI5552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21646S1 (en) 2018-07-31 2021-06-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screen or portion thereof with transitional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3222A (zh) * 2008-11-26 2010-06-16 黄宏岳 点胶机的温度控制方法
CN101783383B (zh) * 2010-01-08 2012-06-20 广州市鸿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光led的点胶工艺方法
CN102148297B (zh) * 2010-12-28 2012-08-22 广州市鸿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色光可均匀调配的led制造工艺及led
CN103931005A (zh) * 2011-09-14 2014-07-16 玛太克司马特股份有限公司 Led制造方法、led制造设备和led
TWM434633U (en) * 2012-04-10 2012-08-01 Litup Technology Co Ltd Robot dispenser for reducing sinking degree of phosphor powder particles and related led modu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55235B (zh) 2016-10-21
KR20160008959A (ko) 2016-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67674B2 (en) Phosphor distribution in LED lamps using centrifugal force
US9982867B2 (en) Wavelength converting member and light source device having the wavelength converting member
US9243777B2 (en) Rare earth optical elements for LED lamp
US10920939B2 (en) Light concentrator module
US20160016192A1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wavelength conversion par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wavelength conversion part using the same
JP2008103688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内の蛍光体の位置
JP2003203504A (ja) 光源として少なくとも1つのledを備えた照明ユニット
JP2005340813A (ja) 蛍光物質を含む成形材料及びそれから作った発光デバイス
TW201312053A (zh) 減少磷光體之照明裝置
WO2012147611A1 (ja) オプト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US20120217523A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packaging structure
JP6546583B2 (ja) 疎水化処理蛍光体及び発光装置
JP2010080588A (ja) 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TWI555235B (zh) 波長轉換部製造裝置及利用其的波長轉換部製造方法
JP2008124518A (ja) 色混合性の向上されたrgb発光ダイオードパッケージ
US9680072B2 (en) Quantum dot (QD) delivery method
JP2013173092A (ja) 攪拌容器、混練装置および混練方法
TWI597869B (zh) 發光裝置封裝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JP5765428B2 (ja) Led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1270864A (zh) 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JP5901986B2 (ja) 蛍光体及び発光装置
JP5901985B2 (ja) 蛍光体及び発光装置
JP2008078468A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U2007214307A1 (en) An LED Packag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JP2013163739A (ja) 蛍光体及び発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