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02459A - 地心引力發電機 - Google Patents

地心引力發電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02459A
TW201602459A TW103123864A TW103123864A TW201602459A TW 201602459 A TW201602459 A TW 201602459A TW 103123864 A TW103123864 A TW 103123864A TW 103123864 A TW103123864 A TW 103123864A TW 201602459 A TW201602459 A TW 20160245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ywheel
weight
weights
outer edge
liqu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3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n-Zai Hong
Original Assignee
Man-Zai Ho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Zai Hong filed Critical Man-Zai Hong
Priority to TW1031238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602459A/zh
Publication of TW201602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2459A/zh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地心引力發電機,包括一啟動馬達,該啟動馬達以一第一傳動構件聯繫一驅動輪。以及一飛輪,該飛輪以一轉軸與該驅動輪軸部連接供連動;且該飛輪連接一第二傳動結構。一發電機本體:以一轉軸與該第二傳動結構連接。本發明主要在於該飛輪包括一飛輪本體,該飛輪本體外緣環設複數配重塊,且該複數配重塊之各個單元配重塊之重量配置係以朝轉動方向呈現先重後輕之分佈。由於先重後輕,因此當旋轉到向下時,會呈現一個快速的動能,即借助地心引力(重力)使然以及飛輪本身有慣性動能之特性,驅使該飛輪本體產生較佳之旋轉動能。

Description

地心引力發電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發電機,尤指一種利用飛輪為輔助動力之發電機。
飛輪特性是一種具有轉動慣量,經常使用於機器回軸上,可以於機器轉速提升時,讓飛輪的動能也提升,但卻能把動能貯存;又能當機器轉速下降時,適當釋能。因此常使用於機器或車具。
但也由於前開之飛輪特性也適用於發電機之轉軸使用,而由現今石化性之能源逐漸枯竭,因此利用飛輪作為發電之動力也逐漸受到重視。
請參閱第一圖是知,發電機(1)的運轉通常係靠一啟動馬達(12)以皮帶(13)或傳動構件驅動一驅動輪(14),然後藉由該驅動輪(14)與一飛輪(11)同軸性,而驅動該飛輪(11)運轉,然後再以該飛輪(11)連動一連動皮帶(15),而驅轉一發電機本體(16)。
先前技術之飛輪(11)固然可以達到一定之效果,然而該啟動馬達(12)之啟動必須提供動力,而產生動力的能源耗費必然不能大過於其產生的電能,先前技術由於該飛輪(11)是以該啟動馬達(12)提供旋轉動能,並無其他外力提供額外動能,因此所能產生之動能有其限度。因此如何運用 該飛輪(11)藉助外來之動力,以較少之動能來創造更大的發電效能,也是業者所努力研發之方向。
有鑑於先前技術之問題,本發明者認為應有改善之系統,為此設計一種地心引力發電機,包括:
一啟動馬達:以一第一傳動構件聯繫一驅動輪。
一飛輪:以一轉軸與該驅動輪軸部連接供連動;且該飛輪連接一第二傳動結構。
一發電機本體:以一轉軸與該第二傳動結構連接。
本發明之特色在於該飛輪包括一飛輪本體,該飛輪本體外緣環設複數配重塊,且該複數配重塊之各個單元配重塊之重量配置係以朝轉動方向呈現先重後輕之分佈。由於先重後輕,因此當旋轉到向下時,會呈現一個快速的動能,即借助地心引力(重力)使然以及該飛輪本身有慣性動能之特性,驅使該飛輪本體產生較佳之旋轉動能。
(1)‧‧‧發電機
(11)‧‧‧飛輪
(12)‧‧‧啟動馬達
(13)‧‧‧皮帶
(14)‧‧‧驅動輪
(15)‧‧‧連動皮帶
(16)‧‧‧發電機本體
(2)‧‧‧發電機
(20)‧‧‧分油盤
(21)‧‧‧啟動馬達
(211)‧‧‧第一傳動構件
(212)‧‧‧驅動輪
(22)‧‧‧飛輪
(220)‧‧‧飛輪本體
(221)‧‧‧轉軸
(222)‧‧‧第二傳動結構
(226)‧‧‧蓋片
(227)‧‧‧框邊
(23)‧‧‧發電機本體
(231)‧‧‧轉軸
(24)‧‧‧配重塊
(24A)‧‧‧內緣
(24B)‧‧‧外緣
(24C)‧‧‧斜邊
(24D)‧‧‧內緣
(24E)‧‧‧外緣
(24F)‧‧‧斜邊
(25)‧‧‧進液馬達
(26)‧‧‧出液馬達
(27)‧‧‧管路
(28)‧‧‧飛輪
(29)‧‧‧油槽
(L1)‧‧‧假想連線
(L2)‧‧‧邊線
(L3)‧‧‧假想連線
(L4)‧‧‧邊線
(241)‧‧‧進液口
(242)‧‧‧出液口
(A)‧‧‧重量區
(B)‧‧‧重量區
第一圖係先前技術之立體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之立體分解圖
第三圖係本發明之平面圖
第四-1圖係本發明單元配重塊實施例一立體圖
第四-2圖係本發明單元配重塊實施例二立體圖
第四-1a圖係本發明單元配重塊平面一圖
第四-1b圖係本發明單元配重塊平面二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二組飛輪之立體示意圖
第六圖係本發明顯示進液馬達與出液馬達之立體示意圖
第七-1圖係本發明顯示進液馬達與出液馬達之平面示意圖
第七-2圖係本發明顯示進液馬達與出液馬達之另一平面示意圖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內容、特色以及實施例,俾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發明有更進一步瞭解。請參閱第二圖,配合第七-2圖所示,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地心引力發電機,一發電機(2)包括:
一啟動馬達(21):以一第一傳動構件(211)(較佳為皮帶)聯繫一驅動輪(212);
一飛輪(22):為便於顯示,將該飛輪(22)之一側框邊(227)與蓋片(226)掀開,該飛輪(22)以一轉軸(221)與該驅動輪(212)軸部連接供連動;且該飛輪(22)連接一第二傳動結構(222)(較佳為皮帶)。本發明特別在該飛輪(22)包括一飛輪本體(220),該飛輪本體(220)外緣環設複數配重塊(24),且該複數配重塊(24)之各個單元配重塊(24)之重量配置係以朝轉動方向呈現先重後輕之分佈。
一發電機本體(23),該發電機本體(23)以一轉軸(231)與該第二傳動結構(222)連接。
由於該飛輪本體(220)外緣環設複數配重塊(24),且該複數配重塊(24)之各個單元配重塊(24)之重量配置係以朝轉動方向呈現先重後輕之分佈。因此當旋轉到向下時,會呈現一個快速的動能,即借助地心引力(重力)使然以及該飛輪(22)本身有慣性動能之特性,驅使該飛輪本體(220)產生 較佳之旋轉動能。
請參閱第三圖,配合第四-2圖所示,本發明較佳之實施例,其中該各個配重塊(24)係一內緣(24A)與外緣(24B)係以相同弧度沿該飛輪本體(220)外緣,該配重塊外緣(24B)較該配重塊內緣(24A)為長,且該配重塊外緣(24B)與該配重塊內緣(24A)之間以一斜邊(24C)聯繫。由於多出一個斜邊(24C)而產生一個斜邊(24C),與該配重塊外緣(24B)與該配重塊內緣(24A)等長處所形成之假想連線(L1),與該配重塊外緣(24B)多於該配重塊內緣(24A)之長度差所形成之邊線(L2),三者共圍成一個重量區(A)之體積與重量,且以該重量區(A)朝轉動方向,以朝轉動方向呈現先重後輕之分佈,因此當旋轉到向下時,會呈現一個快速的動能,即借助地心引力(重力)使然以及該飛輪(22)本身有慣性動能之特性,驅使該飛輪本體(220)產生較佳之旋轉動能。
請參閱第四-1圖所示,本發明較佳之實施例,也可以其中該各個配重塊(24)係一內緣(24D)與外緣(24E)係以相同弧度沿該飛輪本體(220)外緣,該配重塊外緣(24E)較該配重塊內緣(24D)為短,且該配重塊外緣(24E)與該配重塊內緣(24D)之間以一斜邊(24F)聯繫。由於多出一個斜邊(24F)而產生一個斜邊(24F),與該配重塊內緣(24D)與該配重塊外緣(24E)等長處所形成之假想連線(L3),與該配重塊內緣(24D)多於該配重塊外緣(24E)之長度差所形成之邊線(L4),三者共圍成一個重量區(B)之體積與重量,且以該重量區(B)朝轉動方向,因此以朝轉動方向呈現先重後輕之分佈,因此當旋轉到向下時,會呈現一個快速的動能,即借助地心引力(重力)使然以及該飛輪(22)本身有慣性動能之特性,驅使該飛輪本體(220)產生較佳之旋轉動能。
請參閱第四-1a圖,與第四-1b圖,配合第六圖所示,基於前述之實施例,本發明皆可以於該各個配重塊(24)為一中空體,且該各個配重塊(24)分別設有一進液口(241)與一出液口(242),且該飛輪本體(220)連接設置一進液馬達(25)與一出液馬達(26),該進液馬達(25)與出液馬達(26)藉由一分油盤(20)然後輸往該飛輪本體(220),該飛輪本體(220)中央轂部至該各個配重塊(24)間之輪輻為管路(27),分別與各個配重塊(24)之該進液口(241)與該出液口(242)連通,藉由控制當該進液馬達(25)汲液體進入該配重塊(24),由於該重量區(A)先朝上,因此液體基於地心引力影響,會先下衝,而當該重量區(A)旋轉開始朝下時,如第六圖與七-1圖所示,則瞬間以該出液馬達(26)將液體汲出至一油槽(29),而使得其朝上之阻力降低。
請參閱第五圖所示,本發明可以該飛輪(22),另外疊設與串設一飛輪(28),以發揮更大效能。
綜上所述,本案應符合可專利性,唯上述所陳,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之限定本發明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2)‧‧‧發電機
(21)‧‧‧啟動馬達
(211)‧‧‧第一傳動構件
(212)‧‧‧驅動輪
(22)‧‧‧飛輪
(220)‧‧‧飛輪本體
(221)‧‧‧轉軸
(226)‧‧‧蓋片
(227)‧‧‧框邊
(24)‧‧‧配重塊
(24A)‧‧‧內緣
(24B)‧‧‧外緣
(24C)‧‧‧斜邊
(27)‧‧‧管路
(241)‧‧‧進液口
(242)‧‧‧出液口

Claims (5)

  1. 一種地心引力發電機,包括:一啟動馬達:以一第一傳動構件聯繫一驅動輪;一飛輪:以一轉軸與該驅動輪軸部連接供連動;且該飛輪連接一第二傳動結構;一發電機本體:以一轉軸與該第二傳動結構連接;其特徵在於該飛輪包括一飛輪本體,該飛輪本體外緣環設複數配重塊,且該複數配重塊之各個單元配重塊之重量配置係以朝轉動方向呈現先重後輕之分佈。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地心引力發電機,其中該各個配重塊係一內緣與外緣以相同弧度沿該飛輪本體外緣,該配重塊外緣較該配重塊內緣為長,且該配重塊外緣與該配重塊內緣之間以一斜邊聯繫。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地心引力發電機,其中該各個配重塊為一中空體,且該各個配重塊分別設有一進液口與一出液口,且該飛輪本體連接設置一進液馬達與一出液馬達,該進液馬達與出液馬達藉由該飛輪本體中央轂部至該各個配重塊間之輪輻為管路,分別與各個配重塊之該進液口與該出液口連通。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地心引力發電機,其中該各個配重塊係一內緣與外緣以相同弧度沿該飛輪本體外緣,該配重塊外緣較該配重塊內緣為短,且該配重塊外緣與該配重塊內緣之間以一斜邊聯繫。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地心引力發電機,其中該各個配重塊為一中空體,且該各個配重塊分別設有一進液口與一出液口,且該飛輪本 體連接設置一進液馬達與一出液馬達,該進液馬達與出液馬達藉由該飛輪本體中央轂部至該各個配重塊間之輪輻為管路,分別與各個配重塊之該進液口與該出液口連通。
TW103123864A 2014-07-10 2014-07-10 地心引力發電機 TW2016024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3864A TW201602459A (zh) 2014-07-10 2014-07-10 地心引力發電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3864A TW201602459A (zh) 2014-07-10 2014-07-10 地心引力發電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2459A true TW201602459A (zh) 2016-01-16

Family

ID=55641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3864A TW201602459A (zh) 2014-07-10 2014-07-10 地心引力發電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60245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4735A (zh) * 2019-12-26 2020-05-08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轻量化飞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1438962A (zh) * 2020-03-13 2020-07-24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泡沫夹芯碳纤维飞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5038894A (zh) * 2020-02-19 2022-09-09 爱信高丘株式会社 挠性飞轮
CN117288499A (zh) * 2023-11-24 2023-12-26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用于航空轮胎超高加速度试验的轻量化飞轮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4735A (zh) * 2019-12-26 2020-05-08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轻量化飞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5038894A (zh) * 2020-02-19 2022-09-09 爱信高丘株式会社 挠性飞轮
CN111438962A (zh) * 2020-03-13 2020-07-24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泡沫夹芯碳纤维飞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7288499A (zh) * 2023-11-24 2023-12-26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用于航空轮胎超高加速度试验的轻量化飞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7288499B (zh) * 2023-11-24 2024-02-13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用于航空轮胎超高加速度试验的轻量化飞轮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602459A (zh) 地心引力發電機
JP2011236950A5 (zh)
US9614414B2 (en) Driving device and an electric motorcycle driving system using the driving device
CN109428437A (zh) 车辆驱动装置
US9731608B1 (en) Electric vehicle with energy produc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WO2016011610A1 (zh) 地心引力发电机
CN105990957A (zh) 多元组合型发电机组
JP2011105195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用駆動装置
WO2018092810A3 (ja) 風力回転装置および風力発電装置
CN104006138A (zh) 机械摩擦与液压传动集合型无级变速装置
CN204082651U (zh) 一种离心泵叶轮
CN202483942U (zh) 一种汽油发电机散热风轮
US20190016429A1 (en) Quarter-Twist Pedal Propeller
US7931435B1 (en) Wind power megawatts producer
CN206302286U (zh) 一种减速电机
FR3025578B1 (fr) Transmission mecanique pour une unite d'empilage du courrier avec un embrayage-frein et un engrenage elliptique
CN204219722U (zh) 乒乓球自动捡球分球器
TWM559362U (zh) 磁力能源轉動機
CN207728613U (zh) 一种叶轮与蜗壳的组合结构
US20130342053A1 (en) Rotor of Brushless Motor and Brushless Motor Using the Same
KR200468361Y1 (ko) 자중력 증폭 발전장치
EP2426313B1 (en) Transmission comprising centrifugal impellers
CN104074666A (zh) 一种水动机
TWI622700B (zh) 慣性飛輪傳動組件及具有慣性飛輪傳動組件的系統
CN204473052U (zh) 简易电动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