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47221A - 用於決定物件的接近性之電路,傳輸系統,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決定物件的接近性之電路,傳輸系統,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47221A
TW201547221A TW104100722A TW104100722A TW201547221A TW 201547221 A TW201547221 A TW 201547221A TW 104100722 A TW104100722 A TW 104100722A TW 104100722 A TW104100722 A TW 104100722A TW 201547221 A TW201547221 A TW 20154722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circuit
signal
transmission
sensing circu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0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78726B (zh
Inventor
Mikko S Komulainen
Saku Lahti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547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472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87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872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3/0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 G01V3/08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operating with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produced or modified by objects or geological structures or by detec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33Hand-held transceivers
    • H04B1/3838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RF exposure to the user, e.g. by changing the shape of the transceiver while in us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3/0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 G01V3/12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 H04W52/283Power depending on the position of the mobi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路(100),包括一感測電路(102),用於第一天線(106a)和第二天線(106b),該感測電路(102),包括一個可調節特徵,其基於物件對用於傳輸一個傳輸信號的第一或第二天線的接近。評估電路(104)耦合到感測電路(102)。評估電路(104)被配置為監控該感測電路(102)的特徵,並決定該特徵是否滿足預定標準。

Description

用於決定物件的接近性之電路,傳輸系統,和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感測電路的接近檢測和行動電信設備。
其中應決定在另一個物件的附近的物件的存在之應用眾多。例如,包括以使用無線LAN標準或行動電信標準而無線地傳輸數據信號的傳輸器的裝置,例如行動電信標準的版本之一,即長期演進(LTE)標準,當人體組織是在傳輸天線的附近時,可能需要降低傳輸信號的功率。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和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提供對人體組織的最大可接受的輻射強度的規定。例如,最大比吸收率(SAR,W/kg)不允許超過。SAR取決於組織對用於輻射傳輸的功率的信號和量和形式的天線的接近。為了能夠符合規定,幾個測試情況必須得到滿足。例如,當人體組織或具有類似特徵的測定體(SAR模體)與其調查設備在任意位置直接接觸時,SAR不得超過一個預定的閾值。為了決定一個物件的接近,或者,例如,人體 組織對設備,可以使用電容式感測器。然而,例如,當物件對矩形裝置的所有六個邊的接近要被監控時,可能需要大量的感測器,例如用於平板計算機或行動電話,達到用於接近檢測的相當大的成本。在一個物件或人體組織的一個決定的接近的情況下,根據調查在裝置內的無線通信設備的或傳輸器的傳輸功率需要被減小以滿足SAR要求。
有可能期望提供以決定以更有效的方式接近的可能性。
100‧‧‧電路
102‧‧‧感測電路
104‧‧‧評估電路
106a‧‧‧第一天線
106b‧‧‧第二天線
112‧‧‧天線
302‧‧‧收發器
304‧‧‧接收器
306‧‧‧信號開關元件
406‧‧‧開關元件
502‧‧‧監控
506‧‧‧包括
508‧‧‧決定
600‧‧‧行動手機
設備和/或方法的一些實施方式將僅以舉例的方式在下面進行描述,並參考附圖,其中
圖1示出一個電路的一個實施例;圖2示出用於使用第三天線決定一物件對第一或第二天線的接近的電路的又一實施例的圖。
圖3示出用於決定接近的電路的又一個實施例;圖4示出用於決定接近的又一個實施例;圖5示出了用於決定一物件對第一或第二天線的方法的一個實施例的流程圖;和圖6示出一個行動電信設備的一個實施例。
【發明內容及實施方式】
各種實施例現在將參照附圖更加充分地描述,其中一些實施例被示出在附圖中。在圖中,線的厚度,層和/或 區域可以為了清楚而被放大。
因此,雖然進一步的實施例是能夠有各種修改和備選形式,其實施例藉由圖中的實施例的方式示出,並且將在本文中詳細描述。然而,應該理解,沒有意圖將進一步實施例限制到所公開的特定形式,而是相反地,其進一步的實施例是用以涵蓋落在本公開的範圍之內所有修改,等效物和替代物。在整個附圖的描述中,相同的標號指代相同或類似的元件。
應該理解的是,當元件被稱為“連接”或“耦合”到另一元件時,它可以直接連接或耦合到另一元件或中間元件可以存在。相反,當元件被稱為“直接連接”或“直接耦合”到另一元件時,不存在中間元件。用於描述元件之間的關係的其它詞語應該被解釋以類似的方式(例如,“之間”與“直接之間”,“相鄰”與“直接相鄰”等)。
本文所用的術語僅是為了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圖是限制性的實施例。如本文所用,單數形式“一”,“一個”和“該”,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外指明,也意在包括複數形式。這將進一步理解的是,術語“包含”和/或“包括”在此使用時,規範所陳述的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個或多個其它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和/或它們的組。
除非另有定義,否則這裡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 和科學術語)具有與這些實施例屬於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技術相同的含義。將進一步理解,術語,例如那些在常用字典中定義的,應該被解釋為具有含義與它們在相關領域的上下文中一致的意義,並且除非這裡明確地如此界定,不會在理想化或過於正式的意義中被解釋。
圖1示出的電路100的一個實施例,其包括感測電路102和一個評估電路104。感測電路102包括一個基於或取決於物件的至用於傳輸傳輸信號的第一或第二天線的接近的可調節特徵。如果一個物件是在用來傳輸一傳輸信號的傳輸天線的附近,感測電路102可具有改變或調整的特徵。傳輸天線可以是第一天線106a或第二天線106b。天線106a和106b僅在圖1被用於說明的目的示出和它們不是電路100必要的一部分,其用於在一個時間監控物件對天線中的一個或兩個天線的接近。評估電路104耦合到感測電路102以監控的感測電路102的特徵。提供了一個檢測電路102,如果一個物件是在用於傳輸的天線的附近(第一天線106a或第二天線106b),其特徵變化,一個單一的感測電路102和相關聯的評估電路104可以被用來決定潛在用於傳輸信號的所有天線的附近的一個物件的存在。單個感測電路和相關聯的評估電路可以是足夠的以由兩個天線覆蓋連續的或交替的傳輸,這是現代電信應用技術使用,例如,多輸入單輸出(MISO)或多輸入多輸出(MIMO)的一種常見的情況中。具有改變其特徵的感測電路,如果物件是在第一天線106a的附近,第二天線 106b或第一天線106a和第二天線106b的組合可避免單個設備內使用的多個接近感測器,仍然佔所有相關的用例以與SAR要求兼容,例如,FCC或ETSI。
根據一些實施例,如果所監控的特徵滿足預定標準,評估電路104產生接近信號,該接近信號指示物件在第一天線106a或第二天線106b的傳輸天線的附近存在。如果,例如,被監控的特徵是感應電路的電容,或同樣地相對於一個部件的電容,例如,一個設備的封閉外殼或接地平面的電容,該電容的改變可以指示一個物件,例如人體或人體組織,是在天線或用於傳輸的天線附近。天線或用於傳輸的天線可以是該第一天線或第二天線中的一個,或者第一天線和第二天線同時。根據一些實施例,用於產生藉由第一天線來和/或由第二天線傳輸的傳輸信號的傳輸器被控制以減小傳輸信號的功率,或可替換地改變降低了信號的有效傳輸量的任何其他相關參數,如功率調製或藉由改變傳輸器或天線的工作模式,響應於決定接近。這可能有助於僅使用單個感測電路和相關聯的評估電路遵守在MISO或MIMO系統中的SAR要求。所描述的原理同樣也適用於包括多於兩個天線的系統。
感測電路102可以,例如,包括兩個或多個電極,電極形成被由評估電路104測量或監控的電容。評估電路104可以是,例如,在集成電路(IC)中實現。某些預定義或預定的閾值對所監控的電容可能會觸發用於收音機或傳輸器的功率退減。即,當滿足對電容的預定閾值標準 時,傳輸器(收音機)的傳輸功率可以被降低。
根據一些實施例中,當單個閾值標準被滿足時,功率被減小到預定的固定電平。根據進一步的實施例中,在多個步驟中多個閾值標準被定義且功率減小,傳輸功率的每個步驟或水平對應一個單一的閾值標準。根據進一步實施例中,傳輸功率被連續地下降,取決於物件對傳輸天線所決定的接近,其對應於至該第一天線或該第二天線的距離。
在使用的單個感測電路102中,如果一個物件是在用於傳輸的信號的第一天線106a或第二天線106b的一個傳輸天線的附近,感測電路102的特徵變化,可以不需要多個感測電路。當高度敏感的信號或顯著量的電容變化是期望的時,電容感測器的電極或感測電路可以,例如,具有以毫米或厘米的尺寸的合理大小。使用本文所描述的一個電路的一個實施例可以節省在行動電話,行動通信設備,平板計算機或類似物內的區域的一個顯著量。當僅需要一組電極時,成本和複雜性可能會降低。此外,當接近檢測不需要發生在一個設備的多個側面時,多個集成電路或多端集成電路和相關聯的成本可能會被節省。
預定標準可以單獨地適應於特定的使用情況和幾何形狀,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預定標準上的傳輸功率減小。例如,如果設置一個感測電路102,其有取決於物質或人體組織與第一天線106a,第二天線106b或第一天線106a和第二天線106b的組合的相對位置的電容,感測電路102 在距離上的電容或物件對天線的接近是由特定的幾何形狀或配置來決定。容量的過程可被計算或測量。此外,藉由物件吸收的電磁能量取決於物件對散熱器的距離,即對第一天線106a和/或第二天線106b的距離。一個給定的吸收能量或SAR值如此對應於該感測電路的電容,且對應於不期望的SAR值的電容可被選擇為閾值或該預定標準,其觸發傳輸器功率的減少,以便不得超過在運行中不期望的SAR值。換言之,該預定標準可以對應於由物件從天線中的一個傳輸的電磁能量的可接受的吸收的最大值。換句話說,預定標準也可以對應於物件對天線中的一個或對感測電路的部件的可接受距離的最大值。電容只是用於感測電路的特徵有的一個示例,該感測電路可取決於物件在天線附近的位置而變化。其他感測器概念可以使用不同的特徵。
圖2示出一個實施例,其中該感測電路包括天線112,用於接收第一信號類型的信號,而第一天線106a和第二天線106b用於接收或傳輸與第一信號類型不同的第二信號類型的信號。也就是說,例如,用於另一個應用的已經存在的接收天線,可以使用作為感測電路的一部分,以便節省額外區域。當一個天線是感測電路的一部分,它僅用於接收信號,而不是傳輸信號的天線,感測電路以及天線106a和106b中的一個之間的高度相互隔離可以實現。如果,例如,WLAN或蜂窩傳輸系統被認為是,天線散熱器的一個的電容變化可以用比該天線傳輸的射頻信號 的頻率低得多的頻率來決定。如果WLAN或蜂窩傳輸的射頻傳輸功率的小部分被耦合到該感測電路和傳播到評估電路中,如果該第一天線106a或第二天線106b是該感測電路的一部分,高的互調失真可以在評估電路內引起。如果它透過一個阻塞電路傳播到非線性感測電路102和其相關聯的評估電路104,即使少量的傳輸功率可能引起顯著的互調失真。使用一個只接收天線112作為感測電路的電極的一部分可以用來避免互調失真,特別是當該天線被配置成接收與第一天線106a和第二天線106b不同的信號類型的信號,因為然後從天線106a和106b到天線112的交叉耦合可被減少。在如圖2所示的實施例,天線112可以是,例如,可操作以接收來自全球定位系統(GPS)衛星的信號,而天線106a和106b可被用於傳輸在700MHz到6GHz的射頻的範圍內的無線LAN或行動電信信號。
例如,在一個MISO系統中,第一天線106a可以用來同時傳輸由傳輸器產生的傳輸信號和接收MISO系統的第一接收信號,而第二天線106b可以被配置為接收MISO系統的第二接收信號。使用佈置在兩個天線116a和116b之間並配置來接收一個接收與天線116a和116b的接收信號不同的信號類型的信號的天線112可提供用於物件對天線106a和106b的接近的無失真決定,並在同一時間,避免互調失真,當一個傳輸天線被用作感測電路的一部分時,或者不然當天線106a和106b和天線112之間的交叉耦合發生時,可能發生互調失真。
根據一些實施例,這允許覆蓋多輸入多輸出方案,其中兩個天線106a和106b被同時用於傳輸,這可能要求第一天線106a和第二天線106b的之間的最小距離以避免重疊SAR熱點。重疊的熱點是一個位置,在這裡指第一天線和第二天線引起的SAR該總和值是顯著高於單獨的第一天線或第二天線所造成的SAR值。使用在用於傳輸的天線106a和106b之間的天線112仍然可覆蓋到兩個傳輸天線的接近的檢測,因此,到系統內的兩部件,其對於該信號對於人類組織具有潛在危害的產生是顯著的。
雖然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在MISO設定用於傳輸或作為傳輸天線內只用一個固定的預定天線,取決於環境和信號特徵,其他方案可以動態地選擇多個可用天線的哪一個應被用於傳輸,而另一個天線僅用於接收。
換句話說,圖2中所示這個實施例利用三個或更多個的天線,以減少評估電路104或感測器IC的數量。用於信號接收目的天線112可以僅放置在兩個傳輸天線106a和106b之間,並用作耦合到評估電路104或感測器電路或IC的感測電路的一部分。當兩個或更多個傳輸天線被使用時,它們的相對間距可以比一個傳輸和接收天線對的相對間距大,因為兩個傳輸天線可另外創建重疊SAR熱點,其反過來,需要高得多的傳輸功率降解以使之符合要求。為了避免這種類型的情況,兩個傳輸天線之間的間距可以增加。這可以使得第三天線在兩個天線106a和106b之間被使用於不同的信號類型,而不重新要求額外空間。 這也可能導致接近感測器IC和傳輸器之間更好的隔離,因此可以用來避免互調失真,因為RF功率的降低量被耦合到感測器IC。互調失真可以進一步耦合到該裝置的接收器,並導致嚴重的靈敏度降低。否則,射頻功率到感測器電路或評估電路中的耦合可以導致錯誤的感測器讀數,這甚至可能導致傳輸器完全堵塞,即在傳輸功率很強的減少中,傳輸功率變得太小以至於無法被由使用傳輸器執行的通信的接收器側接收。
圖3示意性示出了用於這樣包括第一天線106a和第二天線106b的一個系統中的一個特定的實施例。收發器302被配置為同時傳輸和接收信號,而接收器304被配置成接收一個信號,而無需產生傳輸信號的能力。收發器302,接收器304,第一天線106a和第二天線106b被耦合到信號開關元件306(射頻開關),信號開關元件306被配置為選擇性地耦合到收發器302與第一天線106a和接收器到第二天線106b,反之亦然。取決於特定的天線特徵和操作模式,無論是第一天線106a或第二天線106b被用於傳輸,則另一個天線只用於接收目的。
評估電路104被耦合到收發器302的信號路徑,以便始終傳輸或傳輸天線變為感測電路的一部分。也就是說,開關實體或信號開關元件306耦合收發器電路302到第一天線106a或到第二天線106b,而評估電路104被耦合到收發器302,以使如果第一天線被用於傳輸信號,感測電路包括第一天線部106a,或如果第二天線用於傳輸信 號,感測電路包括第二天線106b。用於傳輸的天線自動成為感測電路的一部分,使得在傳輸天線的附近的組織自動在該部件的附近感測到,其中輻射從該部件起源。一評估電路104可以是足以滿足在多輸入單輸出系統中的這兩種情況下以滿足SAR要求。
換言之,圖3示出一個電路,該電路其中由評估電路104評估的低頻感測器信號在一個方案中被組合到高頻射頻信號,該方案其中收發器或主收發器302和分集接收機304是藉由信號開關元件306或射頻開關在一個天線對之間交換。感測器信號在開關306之前被組合到收發器的射頻信號,並且以這種方式,接近資訊總是從用於傳輸的天線所取得。圖3中所示的配置可在一些應用方案中找到,其中天線收發器/接收器對正在使用一個雙刀雙投(DPDT)RF開關交換。例如,那些種佈置可以被用在一些裝置中,以對於不同的使用情況和/或該設備上的用戶的抓握來提高散熱的性能。例如,收發器和接收器對可以是一個主要的蜂巢式(傳輸和接收)和一個分集/MIMO蜂巢式(僅接收)。在這種使用情況下,該感測器的信號可以在信號開關元件306之前被組合到收發器302的射頻信號。感測器信號然後總是驅動到傳輸天線,其是具有輸入功率要被控制以符合SAR要求的天線。一種接近感測器或一種單個評估電路104可用於覆蓋兩個天線106a和106b的區域。
圖4示出進一步的實施例是,例如,具有多輸入多輸 出系統也是可用的,即具有第一天線106a和第二天線106b同時用於傳輸和接收的信號的系統。在圖4所示的實施例,開關元件406被用來耦合第一天線106a至評估電路104在第一時間瞬間,和耦合第二天線106b到評估電路104在第二時間瞬間。即,評估電路104被耦合至天線106a和106b中的一個,使得兩個天線在不同時間間隔成為感測電路的部分。此外對於多輸入多輸出方案,一個單一的評估電路或感測器IC 104可足以監控物件或人體組織對用於傳輸或傳輸使得系統變得符合SAR要求的射頻信號的散熱器或天線的接近。根據一些實施例,開關元件406交替耦合評估電路104至第一天線106a和第二天線106b,以便能夠只用一個單一的評估電路104避免兩個天線106a和106b的任一個的造成的高SAR值的產生。進一步實施例中,圖4的實施例也被用於在MISO應用程式中。
圖4示出其中一個接近感測器信號被交替地或同步地組合到兩個或更多個天線106a和106b的實施例。即,由評估電路104的信號的取樣可被同步且包括天線的散熱器的感測電路的兩個或更多個接近感測器電極可以與一個單一的評估電路104使用。在圖4中示出的實施例中,單一的接近感測器或評估電路104在一個時間設有到兩個或更多個天線106a和106b的信號路徑。感測器信號可以被同步地採樣到從多個電極對的天線106a和106b和接近數據的每個或用於多個天線可以藉由單個評估電路104或感測 器IC收集或決定。
圖5藉由方框圖的方式示出了用於決定一物件對可用來傳輸的傳輸信號的第一天線或第二天線的接近的方法的一個實施例。監控502期間,感測電路的特徵被監控,如果一個物件是在用於傳輸傳輸信號的傳輸天線的接近,感測電路具有的特徵改變,該傳輸天線是第一天線或第二天線。圖5還示出表明,如果它的感測電路的特徵滿足預定標準,物件在傳輸天線的附近。
方法的一些實施例涉及到MISO的系統動態地選擇兩個天線中的一個作為用於傳輸信號的傳輸的傳輸天線。即,一個天線被用於傳輸和接收,而另一個天線只用於接收且角色可能改變。圖5還示出了用於傳輸傳輸信號的傳輸天線之可選的決定508是否已改變。如果沒有,監控502可以繼續。如果傳輸天線已經改變,用於傳輸傳輸信號到感測電路的天線之可選的包括506可被執行。
圖6示意性示出了藉由行動手機600的一個行動電信裝置或用戶設備的一個實施例,行動手機600具有第一天線106a和第二天線106b。行動手機600,其例如可以是智慧型手機,包括具有感測電路102和評估電路104的電路100。感測電路102具有一個,如果一個物件是在用於傳輸信號的第一天線106a或第二天線106b的附近的改變的特徵。如果一個物件或人體組織到第一天線(106a),到第二天線(106b),或到第一天線(106a)和第二天線(106b)的接近是使用電路100來決定,評估電路104耦 合到感測電路102以監控感測電路102的特徵,並允許以減少手機的射頻傳輸器的傳輸功率。
雖然前面的實施例都使用兩個天線106a和106b被詳細描述的,進一步的實施例也可以使用更大數量的天線在其它配置中。例如,可以使用三個天線,MIMO配置被配置為使用三個或更多的天線,如對於一些WLAN應用中記載的實施例。此外,儘管前面的實施例已被主要描述為在行動電信網路或無線通信系統中的應用,也可以使用進一步的實施例為其它無線傳輸技術,諸如例如3GPP標準化的行動通信網路內,其中術語行動通信系統被與行動通信網路同義地使用。行動或無線通信系統可以對應於,例如,一長期演進(LTE),進階LTE(LTE-A),高速封包存取(HSPA),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或一UMTS地面射頻存取網路(UTRAN),演進的UTRAN(e-UTRAN),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或增強數據率GSM演進(EDGE)網路,GSM/EDGE射頻存取網路(GERAN),或具有不同標準的行動通信網路,例如,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IMAX)網路,IEEE 802.16或無線局域網路(WLAN)IEEE 802.11,通常一個或正交頻分多址(OFDMA)網路,時分多址(TDMA)網路,分碼多工存取(CDMA)網路,寬帶CDMA(WCDMA)網路,分頻多工(FDMA)網路,空間多工(SDMA)網路等。也可使用接收器系統或調諧電路另外的實施例與其它的無線通信標準或協議結合,例如藍牙,ZIGBEE或類似物。
當該計算機程式在計算機或處理器上執行時,實施例可以進一步提供具有用於執行上述方法的一種的程式代碼的計算機程式。本領域中的技術人員會容易地認識到上述各種方法的步驟可以由程式化的計算機來執行。在此,一些實施例還旨在涵蓋程式存儲設備,例如,數位數據存儲介質,其是指令的機器或計算機可讀的和編碼機器可執行的或計算機可執行的程式,其中指令執行上述方法的一些或所有的實施。程式存儲設備可以是,例如,數位存儲器,磁存儲介質,諸如磁碟和磁帶,硬碟驅動器,或光學可讀數位數據存儲介質。這些實施例還旨在涵蓋計算機被程式化以執行上述方法或(場)可程式化邏輯陣列((F)PLA)或(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的實施,被程式化以執行上述方法的實施。
說明書和附圖僅僅示出了本公開的原理。因此,將理解的是,那些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能夠設計各種佈置,儘管沒有明確地描述或示出,但本發明的原理實施並包括在其精神和範圍之內。此外,本文引用的所有實施例是主要旨在明確為僅用於教學目的,以幫助讀者理解本公開的原理和發明人提供(多個)的概念,以促進本領域,並且應被解釋為不不限於這些具體敘述的示例和條件。此外,所有在此描述的原則,方面和公開的實施例,以及其具體實施例,旨在包括其等同物。
表示為“用於...的裝置”(執行特定功能)的功能塊應被理解為包括被配置為分別執行特定功能的電路的功能 塊。因此,一個“用於...的裝置”可能也被理解為一個“配置為或適於...的裝置”。配置成執行某一功能的裝置確實,因此,並不意味著這樣的裝置一定是(在給定的時刻)執行該功能。
在圖中示出的各種元件的功能,包括任何功能方框被標記為“裝置”,“用於提供感測器信號的裝置”,“用於產生一個傳輸信號的裝置”等,可以透過使用專用硬體提供,例如“信號提供器”,“信號處理單元”,“處理器”,“控制器”等等以及能夠執行與適當的軟體相關聯的軟體的硬體。此外,本文描述為“裝置”的任何實體,可以對應於或被實現為“一個或多個模組”,“一個或多個裝置”,“一個或多個單元”等。當由處理器提供時,該功能可以由單個專用處理器,由單個共享處理器,或由多個單獨的處理器提供,其中一些可以是共享的。此外,術語“處理器”或“控制器”的明確使用不應被解釋為排他性地指能夠執行軟體的硬體,並且可以隱含地包括,但不限於,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硬體,網路處理器,應用專用集成電路(ASIC),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存儲軟體的唯讀存儲器(ROM),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和非易失性存儲。其他的硬體,常規和/或定制,也可以被包括在內。
本領域中的技術人員應可以理解,任何方框圖代表本文說明性電路的實施公開內容的原理的概念圖。類似地,將理解,任何流程表,流程圖,狀態轉換圖,虛擬代碼等 表示各種處理,其可以實質在計算機可讀介質中表示,並且由計算機或處理器執行,無論這樣的計算機的或處理器是否被明確示出。
此外,以下的申請專利範圍由此被結合到實施方式中,其中每個專利範圍可能支持其自身作為單獨的實施例。雖然每個申請專利範圍可能支持其自身作為單獨的實施例,應注意的是,儘管申請專利範圍附屬項可以在申請專利範圍中提及與一種或多種其它申請專利範圍的特定組合,其它實施例還可以包括附屬項與每個其它附屬項或獨立項的標的的組合。除非被指出並不期望一特定的組合,則這樣的組合在本文中被提出。此外,即使本項申請專利範圍沒有直接對獨立項做出依附,它還是期望包括任何其他獨立項申請專利範圍的特徵。
應當進一步指出的是,在說明書或申請專利範圍中公開的方法可以由具有用於執行上述每種方法的各個實施的設備來實現。
另外,也可以理解,在說明書或申請專利範圍中公開多個實施或功能的公開內容可能不被解釋為在特定的順序之內。因此,多個實施或功能的公開不會限制這些到特定的順序,除非這種實施或功能是因技術原因的不可互換。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一單一實施可以包括或者可以被分成多個子實施。這樣的子實施可以被包括並且為這個單一的實施的公開內容的一部分,除非明確地排除在外。
100‧‧‧電路
102‧‧‧感測電路
104‧‧‧評估電路
106a‧‧‧第一天線
106b‧‧‧第二天線

Claims (20)

  1. 一種電路,包括:用於一第一天線和一第二天線的一感測電路,其中該感測電路包括一可調特徵,其基於一物件對用於傳輸一傳輸信號的該第一或第二天線的一接近;和耦合到該感測電路的一評估電路,該評估電路被配置為監控該感測電路的該特徵,並決定該特徵是否滿足一預定標準。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電路,其中該感測電路包括該第一天線或該第二天線。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電路,其中如果該第一天線用於傳輸該信號,該感測電路包括該第一天線,或其中如果該第二天線用於傳輸該信號,該感測電路包括該第二天線。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電路,還包括:被配置為在一第一時間耦合該評估電路到該第一天線和在一第二時間耦合該評估電路到該第二天線的一開關元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電路,其中該開關元件交替地耦合該評估電路到該第一天線和到該第二天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電路,還包括被配置以產生藉由該第一天線或藉由該第二天線傳輸的該傳輸信號的一傳輸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電路,其中如果該特徵滿 足該預定標準,該傳輸器被配置為減小該傳輸信號的一功率。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電路,還包括被配置為耦合該傳輸器到該第一天線或到該第二天線的一信號開關元件,其中該評估電路被耦合到該傳輸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電路,其中該感測電路包括耦合到該評估電路的一感測電極,該感測電極佈置在該第一天線和該第二天線之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電路,其中該感測電極包括配置為接收一第一接收信號的一天線,該第一接收信號是與藉由該第一天線和藉由該第二天線接收到的該接收信號不同。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電路,其中該評估電路產生一接近信號,如果該特徵滿足該預定標準,該接近信號指示一物件在該第一天線或該第二天線的附近的存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電路,其中該評估電路監控該感測電路的一元件與一基準電位之間的一電容。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電路,其中該預定標準對應藉由該物件的電磁能量的一可接受的吸收。
  14. 一種傳輸系統,包括:一第一天線,可操作以傳輸的一信號;一第二天線,可操作以傳輸該信號;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一電路。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的傳輸系統,還包括一傳 輸器,產生藉由該第一天線或藉由該第二天線傳輸的該傳輸信號。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的傳輸系統,其中該傳輸器被配置成使用該第一天線或該第二天線傳輸該傳輸信號;並且其中使用該第一天線接收一第一接收信號並使用該第二天線接收一第二接收信號。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的傳輸系統,其中該第一天線和該第二天線被配置為傳輸一無線LAN信號或一行動電信信號。
  18. 一種用於決定一物件對可用於傳輸一傳輸信號的一第一天線或一第二天線的接近的方法,包括:監控的一感測電路的一特徵,該感測電路包括一可調特徵,其基於一物件對用於傳輸一傳輸信號的該第一或第二天線的一接近;和如果該特徵滿足一預定標準,指示在該第一或第二天線的該附近的一物件。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的方法,還包括決定用於傳輸該傳輸信號的該天線是否已改變。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的方法,還包括如果用於傳輸該傳輸信號的該天線已改變,包括該天線被用於將傳輸信號傳輸到該感測電路中。
TW104100722A 2014-02-14 2015-01-09 用於決定物件的接近性之電路,傳輸系統,和方法 TWI5787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101906.7A DE102014101906B4 (de) 2014-02-14 2014-02-14 Schaltung, Übertrag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stimmen von Nähe eines Objek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7221A true TW201547221A (zh) 2015-12-16
TWI578726B TWI578726B (zh) 2017-04-11

Family

ID=5375872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0018A TWI646787B (zh) 2014-02-14 2015-01-09 用於決定物件的接近性之電路,傳輸系統,和方法
TW104100722A TWI578726B (zh) 2014-02-14 2015-01-09 用於決定物件的接近性之電路,傳輸系統,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0018A TWI646787B (zh) 2014-02-14 2015-01-09 用於決定物件的接近性之電路,傳輸系統,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4) US9864087B2 (zh)
CN (3) CN106374959B (zh)
DE (1) DE102014101906B4 (zh)
TW (2) TWI6467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101906B4 (de) * 2014-02-14 2016-08-04 Intel Corporation Schaltung, Übertrag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stimmen von Nähe eines Objekts
KR102207233B1 (ko) * 2014-10-13 2021-01-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방사 전력을 제어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사 전력 제어 방법
CN106856513B (zh) * 2015-12-07 2019-08-0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通信功能的终端
US9867139B1 (en) * 2016-01-18 2018-01-0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ntenna switching for transmission diversity
US10004048B2 (en) * 2016-04-01 2018-06-19 Intel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s and devices
KR102456541B1 (ko) * 2016-06-22 2022-10-1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Sar 저감을 위한 안테나 스위칭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621757B1 (ko) 2016-09-07 2024-0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을 위한 안테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6301441B (zh) * 2016-09-21 2019-07-0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移动终端辐射伤害的方法及系统
WO2018067613A1 (en) * 2016-10-03 2018-04-12 Christopher Harrison Touch-sensing system
JP6802032B2 (ja) * 2016-10-18 2020-12-16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機、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8150202A1 (en) * 2017-02-20 2018-08-23 Smart Antenna Technologies Ltd Triple wideband hybrid lte slot antenna
CN106850100A (zh) * 2017-03-23 2017-06-13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调试方法及装置
WO2019078837A1 (en) * 2017-10-18 2019-04-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NTENNAS FOR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F AN OBJECT
CN114374403A (zh) * 2019-03-22 2022-04-19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1464244A (zh) * 2020-03-23 2020-07-28 深圳海翼智新科技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检测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13471697B (zh) * 2020-03-31 2023-12-15 昇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与近接感测电路的传输架构
US10972145B1 (en) * 2020-06-06 2021-04-06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for antenna selection for concurrent independent transmissions via multiple antennas
CN112968275B (zh) * 2021-02-03 2023-05-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0305A (zh) * 2010-02-26 2011-08-3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天线特性控制系统及方法
US8781420B2 (en) * 2010-04-13 2014-07-15 Apple Inc. Adjustable wireless circuitry with antenna-based proximity detector
CN102623791A (zh) * 2011-01-28 2012-08-0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通讯设备及其天线特性调整方法
DE102011004622B4 (de) 2011-02-23 2013-04-18 Ident Technology Ag Kapazitive Sensoreinrichtung und Funkgerät mit kapazitiver Sensoreinrichtung sowie Verfahren zum Einstellen einer Sendeleistung eines Funkgerätes
MX2013010516A (es) 2011-03-22 2013-10-07 Panasonic Corp Dispositivo de conversion de energia.
US8744383B2 (en) * 2011-04-06 2014-06-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mission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2832960A (zh) * 2011-06-14 2012-12-19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装置及其方法
KR101801117B1 (ko) * 2011-07-27 2017-11-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무선 단말기에서 안테나와 센서용 부재로 병행하는 금속체 및 이와 연동하는 장치
TWI448697B (zh) * 2011-08-02 2014-08-11 Jieng Tai Internat Electric Corp 天線裝置與訊號處理裝置
US8515496B2 (en) * 2011-12-15 2013-08-2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ntenna deployment switching for data communication of a user device
US9144051B2 (en) * 2012-02-15 2015-09-22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Proximity detection using an antenna and directional coupler switch
US9214717B2 (en) * 2012-02-27 2015-12-15 Htc Corporatio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s and methods involving improved antenna performance
GB2508671B (en) * 2012-12-10 2015-03-11 Broadcom Corp Mobile communication
DE102014101906B4 (de) 2014-02-14 2016-08-04 Intel Corporation Schaltung, Übertrag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stimmen von Nähe eines Objek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370487A1 (en) 2016-12-22
CN106374959A (zh) 2017-02-01
CN104852774B (zh) 2019-02-12
DE102014101906B4 (de) 2016-08-04
TWI646787B (zh) 2019-01-01
US11294089B2 (en) 2022-04-05
TW201701602A (zh) 2017-01-01
DE102014101906A1 (de) 2015-08-20
US20190219720A1 (en) 2019-07-18
CN109981128A (zh) 2019-07-05
CN109981128B (zh) 2022-01-07
US10203425B2 (en) 2019-02-12
CN106374959B (zh) 2019-05-10
CN104852774A (zh) 2015-08-19
US20220221611A1 (en) 2022-07-14
US20150234077A1 (en) 2015-08-20
TWI578726B (zh) 2017-04-11
US9864087B2 (en) 2018-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8726B (zh) 用於決定物件的接近性之電路,傳輸系統,和方法
US10291309B2 (en) Robust uplink beam management
US20180375538A1 (en)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control signal for a variable impedance matching circuit and a method thereof
US20150044977A1 (e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using an antenna as a sensor device in guiding selection of optimized tuning networks
RU2666781C2 (ru) Способы адаптации частоты измерений с учетом несущей частоты
WO2020000156A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measurement
EP3202199B1 (en) Determining a centre frequency in an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 to use
CN113767664B (zh) 用户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JP2017216707A (ja) 可搬装置のための近距離場通信(nfc)および近接センサー
CN111357216B (zh) 用于定位通信设备的方法和设备
CN113767663A (zh) 用户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11919470A (zh) 基于通信频带来输出功率
KR102146450B1 (ko) 통신 단말 장치와 그 핸드오버 방법
EP4373172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apply back off operation individually to each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