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31133A - 一種用於傳輸上行回應消息的方法和設備 - Google Patents

一種用於傳輸上行回應消息的方法和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31133A
TW201531133A TW104100550A TW104100550A TW201531133A TW 201531133 A TW201531133 A TW 201531133A TW 104100550 A TW104100550 A TW 104100550A TW 104100550 A TW104100550 A TW 104100550A TW 201531133 A TW201531133 A TW 20153113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device
base station
information
scheduling
resource allo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0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 Chen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Publication of TW201531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113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傳輸上行回應消息的方法和設備。具體地,服務移動設備的基地台檢測移動設備是否滿足進行配對調度的調度觸發條件;當滿足調度觸發條件且基地台向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基地台確定與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以將對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移動設備;移動設備根據標識資訊,基於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向基地台傳輸上行回應消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中基地台藉由向滿足配對調度的移動設備發送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與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資源分配資訊,使得基地台可在相同資源分配消息中分配上行和下行資源,降低信令開銷,實現移動設備覆蓋增強。

Description

一種用於傳輸上行回應消息的方法和設備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於傳輸上行回應消息的技術。
機器類型通信(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設備是由機器用於特定應用而使用的用戶設備(UE,User Equipment)。該MTC設備的一個舉例為智慧電錶(smart meter)。這些智慧電錶中的一部分位於地下室,其經受高的穿透損耗(penetration loss),因此對於MTC設備,與網路通信是困難的。因而,在3GPP中,關於低成本的MTC UE及覆蓋增強的新項目組被批准。覆蓋增強方面的目標是將該等MTC UE的覆蓋擴展15dB,我們將這樣的UE稱作為覆蓋增強的機器類型通信用戶設備(CE-MTC UE,Coverage Enhanced MTC UE)。
為達到15dB的覆蓋增強,預計重複數十到數百次PRACH(物理隨機接入通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和PUSCH(物理上行共用通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其將系統的頻譜效率降低至系 統的1/100,因此,需要提高系統頻譜效率的技術。頻譜效率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信令開銷(signaling overhead),因為傳輸仍是在PDCCH(物理下行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上動態調度。100次重複意味著PDSCH(物理下行共用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和PDCCH均需如此多的重複。而且,典型應用是電錶類的設備是以小的資料傳輸為特徵,因此信令開銷相比其他業務如網頁流覽更重要。降低信令開銷的一個有用方法是持續調度,尤其當CSI(通道狀態資訊,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未知的情況下。然而,該方法作用不大,因為會話的主要傳輸是關於信令的,如圖1示出UE隨機接入eNB(演進型基地台,evolved Node B)過程中所對應的信令流。電錶的典型應用是僅發送少量資料包,這使得應用持續調度是困難的。降低信令的另一個可能方法是對信令傳輸進行持續調度,但該方法效果也不好,因為信令流比資料傳輸更複雜且有時是不可預知的,且這有時可由狀態機建模。因此,當有資料傳輸時,傳統持續調度方法浪費資源。其次,當每一信令需要重複100次時,當前信令流具有過度延遲,該延遲意味著UE需要更多功率來解碼和/或傳輸更多消息,因此,消耗了較多功率。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傳輸上行回應消息的方法與 設備。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傳輸上行回應消息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 服務移動設備的基地台檢測所述移動設備是否滿足進行配對調度的調度觸發條件;b 當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且所述基地台向所述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所述基地台確定關於所述移動設備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以將對所述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c 所述移動設備根據所述標識資訊,基於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向所述基地台傳輸所述上行回應消息。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用於傳輸上行回應消息的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包括:檢測裝置,用於檢測所述基地台所服務的移動設備是否滿足進行配對調度的調度觸發條件;發送裝置,用於當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且所述基地台向所述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確定關於所述移動設備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以將對所述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
根據本發明的再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用於傳輸上行回應消息的移動設備,其中,該移動設備包括:接收裝置,用於接收服務所述移動設備的基地台發送 的對所述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基地台向所述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確定的關於所述移動設備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回應發送裝置,用於根據所述標識資訊,基於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向所述基地台傳輸所述上行回應消息。
根據本發明的還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用於傳輸上行回應消息的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包括前述根據本發明另一個方面的用於傳輸上行回應消息的基地台。
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用於傳輸上行回應消息的移動設備,其中,該移動設備包括前述根據本發明再一個方面的用於傳輸上行回應消息的移動設備。
根據本發明的還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用於傳輸上行回應消息的系統,其中,該系統包括前述根據本發明另一個方面的用於傳輸上行回應消息的基地台,以及前述根據本發明再一個方面的用於傳輸上行回應消息的移動設備。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中基地台藉由向滿足進行配對調度的調度觸發條件的移動設備發送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基地台向所述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確定的關於所述移動設備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資源分配資訊,使得基地台可在相同的資源分配消息中分配上行和下行資源,不僅降低了信令開銷、節省了調度移動設備所需的資源,還節約了移動設備的電源,同 時,也實現了移動設備的覆蓋增強;而且,本發明在將對所述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時,可首先產生對應的系統資訊,其中,所述系統資訊包括對所述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然後,向所述移動設備廣播所述系統資訊,以將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藉由在系統消息中將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進一步地降低了信令開銷,節約了移動設備的電源。
1‧‧‧基地台
2‧‧‧移動設備
11‧‧‧檢測裝置
12‧‧‧發送裝置
21‧‧‧接收裝置
22‧‧‧發送裝置
11’‧‧‧檢測裝置
12’‧‧‧發送裝置
121’‧‧‧確定單元
122’‧‧‧發送單元
藉由閱讀參照以下附圖所作的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他特徵、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圖1示出現有技術中UE隨機接入eNB過程中所對應的信令流示意圖;圖2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方面的用於傳輸上行回應消息的移動設備和基地台的設備示意圖;圖3示出圖1中所示的信令流中滿足配對調度的信令;圖4示出上行資源分配的示意圖;圖5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的用於傳輸上行響應消息的基地台的設備示意圖; 圖6示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方面的移動設備和基地台配合實現傳輸上行回應消息的方法流程圖;圖7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的用於傳輸上行響應消息的方法流程圖。
附圖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圖標記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2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方面的用於傳輸上行回應消息的移動設備2和基地台1,其中,基地台1包括檢測裝置11和發送裝置12,移動設備2包括接收裝置21和回應發送裝置22。具體地,基地台1的檢測裝置11檢測所述基地台1所服務的移動設備2是否滿足進行配對調度的調度觸發條件;當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且所述基地台1向所述移動設備2發送下行消息時,發送裝置12確定關於所述移動設備2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以將對所述移動設備2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2;相應地,移動設備2的接收裝置21接收服務所述移動設備2的基地台1發送的對所述移動設備2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基地台1向所述移動設備2發送下行消息時確定的關於所述移動設備2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回應 發送裝置22根據所述標識資訊,基於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向所述基地台1傳輸所述上行回應消息。
在此,所述移動設備是指在移動通信設備中,終止來自或送至網路的無線傳輸,並將終端設備的能力適配到無線傳輸的部分,即用戶接入移動網路的設備,其包括但不限於任何一種可與用戶藉由鍵盤、觸控板、或聲控設備進行人機交互並能藉由移動網路與基地台進行信號的相互傳送和接收來達到移動通信信號的傳送的電子產品,例如平板電腦、智慧手機、PDA、車載電腦、用於覆蓋增強的UE、MTC設備、CE-MTC UE、CE-MTC設備等。在此,所述基地台是指移動通信系統中,連接固定部分與無線部分,並藉由空中的無線傳輸與移動台相連的設備,其包括但不限於如eNB基地台等。在此,所述移動網路包括但不限於GSM、3G、LTE、Wi-Fi、WiMax、WCDMA、CDMA2000、TD-SCDMA、HSPA、LTD等。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能理解上述移動設備、基地台及移動網路僅為舉例,其他現有的或今後可能出現的用戶設備或基地台或移動網路如可適用於本發明,也應包含在本發明保護範圍以內,並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於此。
具體地,基地台1的檢測裝置11檢測所述基地台所服務的移動設備是否滿足進行配對調度的調度觸發條件。
在此,所述配對調度(a paired scheduling)的含義是指在調度下行RRC(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消息的信令中,同時調度可能的RRC上行回饋 消息,例如,基於消息被成對組織的機制(例如,在如圖1所示的信令流中,上行消息“RRC連接重新配置”後緊跟相應的下行回應消息“RRC連接重新配置完成”(“RRC連接重新配置”與“RRC連接重新配置完成”組成配對消息)),基地台eNB在向移動設備UE發送下行消息時,可知曉該移動設備UE將發送的回應於該下行消息的上行回應消息,並預估該上行回應消息的大小,從而可在發送下行消息時同時發送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等資訊,實現在相同資源分配消息中分配上行資源和下行資源。圖3示出圖1中所示的滿足配對調度的信令,其中,粗虛線“---”框中的信令為配對信令,從圖3可以看出,本發明的配對調度可在大部分信令傳輸中使用,如圖3所示的18個信令中有12個可使用配對調度,因此,大約30%的信令可被節省,相應地,也節省了移動設備的電源。
在此,所述調度觸發條件包括但不限於以下至少任一項:I)所述移動設備隨機接入所述基地台所採用前導序列滿足預定序列號,如所述移動設備隨機接入所述基地台時在PRACH(物理隨機接入通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上發送的前導信號序列為31-56,而正常UE接入所述基地台採用的前導信號序列為1-30;Ⅱ)所述移動設備接入所述基地台時發送PRACH的子框滿足預定子框號,即所述移動設備接入所述基地台時的PRACH和正常UE接入所述基地台時的PRACH在不同的子框發 送,如正常UE在子框0發送,而所述移動設備可以在剩下的子框發送。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能理解上述調度觸發條件僅為舉例,其他現有的或今後可能出現的調度觸發條件如可適用於本發明,也應包含在本發明保護範圍以內,並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於此。
例如,假設移動設備2開機初始接入網路時,其搜索到基地台1所覆蓋的細胞,並實現與該細胞的同步,然後,移動設備2申請與基地台1建立網路連接的可能性,即實現與基地台1的隨機接入,以建立上行鏈路同步,假設移動設備2隨機接入基地台1時在PRACH上發送的前導信號序列為preamble 50,滿足上述調度觸發條件I,則檢測裝置11可判斷移動設備2滿足進行配對調度的調度觸發條件。再如,假設移動設備2隨機接入基地台1時在子框0上發送PRACH,不滿足上述調度觸發條件Ⅱ,則檢測裝置11可判斷移動設備2不滿足進行配對調度的調度觸發條件。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能理解上述檢測所述移動設備是否滿足進行配對調度的調度觸發條件的方式僅為舉例,其他現有的或今後可能出現的檢測所述移動設備是否滿足進行配對調度的調度觸發條件的方式如可適用於本發明,也應包含在本發明保護範圍以內,並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於此。
當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且所述基地台向所述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發送裝置12確定關於所述移動設備 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以將對所述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
在此,所述標識資訊用於指示是否使用了所述配對調度,其既可藉由在下行調度的DCI(下行控制資訊,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中進行定義,也可藉由在系統消息如SIB(系統消息塊,System Information Block)中進行定義。
在此,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包括但不限於以下至少任一項:i)所述上行回應消息所對應的上行資源塊分配資訊;ii)所述上行回應消息所對應的資源塊起始位置資訊與資源塊數量資訊;iii)所述上行回應消息所對應的第一物理資源塊與所述下行消息所對應的第一物理資源塊之間的偏移資訊(offset);iv)所述上行回應消息與所述下行消息之間的時間間隔資訊(timing)。在此,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既可藉由在下行調度的DCI中進行定義,也可藉由在系統消息如SIB中進行定義。較佳地,所述偏移資訊可在SIB中進行指示,所述時間間隔資訊也可在SIB中進行指示。
在此,僅以在DCI中示出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為例進行說明,對於現有的DCI格式1A、DCI格式1、DCI格式1C分別進行改進,如新增所述標識資訊的bit位元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的bit位元,以示出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
1)對DCI格式1A進行改進,得到DCI格式1A’,其包括的資訊及各資訊所占bit位元如下:- 載波指示-0或者3bits - 區別格式0/格式1的標記-1bit - 區域式/分散式VRB(虛擬資源塊,Virtual Resource Block)分配標記-1bit - 資源塊分配- 調變和編碼方案-2bits - HARQ(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過程數量-3bits - 新數據指示-1bit - 冗餘版本-2bits - PUCCH的功率控制命令-2bits - 配對調度使用-1bit - 上行資源塊分配-3bits
2)對DCI格式1進行改進,得到DCI格式1’,其包括的資訊及各資訊所占bit位元如下:- 載波指示-0或者3bits - 資源塊分配- 調變和編碼方案-2bits - HARQ過程數量-3bits(FDD,頻分雙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4bits(TDD,時分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 新數據指示-1bit
- 冗餘版本-2bits - PUCCH的功率控制命令-2bits - 下行分配索引(對於FDD)-2bits - 配對調度使用-1bit - 上行資源塊分配-3bits
3)對DCI格式1C進行改進,得到DCI格式1C’,其包括的資訊及各資訊所占bit位元如下:- 1bit指示間隙值- 資源塊分配- 調變和編碼方案-2bits - 配對調度使用-1bit - 上行資源塊分配-3bits 在此,上述DCI格式1A’、DCI格式1’、DCI格式1C’中的“配對調度使用”bit位用於指示是否使用了所述配對調度,即反映了所述標識資訊,上述DCI格式1A’、DCI格式1’、DCI格式1C’中的“上行資源塊分配”bit位示出了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此外,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藉由將上述DCI格式1A’、DCI格式1’、DCI格式1C’分別與現有技術中的DCI格式1A、DCI格式1、DCI格式1C進行比較可發現,現有技術中的DCI格式1A、DCI格式1、DCI格式1C中的一些資訊在上述DCI格式1A’、DCI格式1’、DCI格式1C’中是不必要的且一些資訊的bit位元數量是可以降低的,在此,僅以DCI格式1A為例進行說明,如現有技術中DCI格式1A中的“SRS (探測參考信號,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請求-0或1bit”對於DCI格式1A’是不必要的,“調變和編碼方案”在DCI格式1A中是5bits,而在DCI格式1A’中是3bits,因此,DCI格式1A’與DCI格式1A的總bit位數沒有發生變化;再如,對於待分配至移動設備2的最大資源為6個PRB(物理資源塊,Physical Resource Block),因此用於資源分配的bit位數量較少,這對於在相同消息中進行上行資源分配是足夠的。
具體地,當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且所述基地台向所述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發送裝置12可首先確定關於所述移動設備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如根據所述移動設備的歷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確定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以將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然後,再將對所述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
例如,如對於移動設備2,假設檢測裝置11確定移動設備2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則當基地台1接收到來自高層如RRC的新下行消息時,如基地台1向移動設備2發送如圖1所示的下行消息如“RRC連接建立時”,因如圖1所示的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與“RRC連接建立”為配對消息,則基地台1可預估移動設備2回應下行消息“RRC連接建立”即向基地台1發送“RRC建立完成”時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假設移動設備2歷史上 向基地台1發送“RRC建立完成”時,基地台1為移動設備2分配的該上行回應消息的歷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為3PRBs,則當基地台1對移動設備2進行配對調度且基地台1向移動設備2發送下行消息“RRC連接建立”時,發送裝置12可確定關於移動設備2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為UL resource assignment=3PRBs。
接著,發送裝置12將對移動設備2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移動設備2。例如,接上例,假設基地台1選擇採用上述DCI格式1A’來向移動設備2發送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則發送裝置12可首先產生對應的調度資訊如scheduling-DCI1A’,其中,該調度資訊scheduling-DCI1A’包括所述標識資訊,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如scheduling-DCI1A’中“配對調度使用”所對應的bit位數值為“1”(在此,bit位的數值示出所述標識資訊,如可預定“1”或“0”標識是否使用了所述配對調度),scheduling-DCI1A’中“上行資源塊分配”中的bit位數值為“011”(在此,bit位的數值示出了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中的PRB的數量,因上述DCI1A’中“上行資源塊分配”佔用3bits,而發送裝置12首先確定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為3PRBs,因此,此處bit位數值為“011”);然後,發送裝置12藉由諸如移動網路如LTE(Long Term Evolution),將該調度資訊scheduling- DCI1A’發送至移動設備2,以將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移動設備2。在此,在DCI資訊中示出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的方式僅為舉例,其他現有的或今後可能出現的在DCI資訊中示出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的方式如可適用於本發明,也應包含在本發明保護範圍以內,並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於此。
在此,本發明藉由向進行配對調度的移動設備發送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及與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使得基地台可在相同的資源分配消息中分配上行和下行資源,實現降低信令開銷的有益效果,可節省50%的信令開銷。
較佳地,當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且所述基地台向所述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發送裝置12可首先確定關於所述移動設備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以將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或者,當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且所述基地台向所述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發送裝置12可首先產生對應的第二調度資訊,其中,所述第二調度資訊包括對所述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然後,再將所述第二調度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以將所述標識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
具體地,當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且所述基地台向所述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發送裝置12可首先確定關 於所述移動設備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在此,發送裝置12確定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的方式與前述發送裝置12確定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的方式相同或基本相同,為簡明起見,故在此不再贅述,並以引用的方式包含與此。
然後,發送裝置12將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如根據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產生對應的系統資訊,其中,該系統資訊包括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接著,再將所述系統資訊廣播至所述移動設備,以將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例如,對於移動設備2,假設檢測裝置11確定移動設備2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則當基地台1接收到來自高層如RRC的新下行消息時,發送裝置12首先確定關於移動設備2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為UL resource assignment=3PRBs,則發送裝置12可根據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產生對應的系統消息如SIB,該系統資訊SIB包括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UL resource assignment=3PRBs;接著,發送裝置12藉由諸如移動網路如LTE,向移動設備2週期性廣播該系統消息SIB。
或者,當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且所述基地台向所述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發送裝置12可首先產生對應的第二調度資訊,其中,所述第二調度資訊包括對所述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然後,再將所述第二調度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以將所述標識資訊發送至所 述移動設備。例如,還接上例,檢測裝置11確定移動設備2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假設基地台1選擇採用上述DCI格式1’來向移動設備2發送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則發送裝置12可首先產生對應的第二調度資訊如scheduling-DCI1’,其中,該第二調度資訊scheduling-DCI1’包括所述標識資訊,如scheduling-DCI1’中“配對調度使用”所對應的bit位數值為“1”;然後,發送裝置12藉由諸如移動網路如LTE,將第二調度資訊scheduling-DCI1’發送至移動設備2,以將所述標識資訊發送至移動設備2。
在此,本發明藉由僅在調度資訊(即僅在DCI資訊)中發送所述標識資訊,在系統消息(如在SIB)中發送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使得DCI資訊中用於上行資源分配的bit位可降低至最小,即降低了DCI資訊的bit位元數量,實現了進一步降低信令開銷的有益效果。
在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發明還可僅在調度資訊(即僅在DCI資訊)中發送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而在系統消息(如SIB)中發送所述標識資訊。
較佳地,本發明中的配對調度可與動態調度和對資料的持續調度一起運用。移動設備2可使用調度請求(SR,Scheduling Request)來請求用於上行傳輸的額外資源,而基地台1也可在上行或下行一個方向上調度移動設備2,當該方向的調度被需要時。
較佳地,本發明中對移動設備的配對調度可以是預定 的,或者由高層消息配置;配對調度運用的信令消息對可以在標準中進行定義,或者與為相應的上行回應消息分配的資源數量一起在系統消息如SIB中進行指示。
相應地,移動設備2的接收裝置21藉由諸如移動網路如LTE接收服務所述移動設備2的基地台1發送的對所述移動設備2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基地台1向所述移動設備2發送下行消息時確定的關於所述移動設備2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
回應發送裝置22根據所述標識資訊,基於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向所述基地台1傳輸所述上行回應消息。例如,對於移動設備2,假設接收裝置21接收到服務所述移動設備2的基地台1發送的對所述移動設備2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如基地台1的發送裝置12發送的調度資訊scheduling-DCI1A’中表示所述標識資訊的“配對調度使用”所對應的bit位數值為“1”,以及所述基地台1向所述移動設備2發送下行消息時確定的關於所述移動設備2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如基地台1的發送裝置12發送的調度資訊scheduling-DCI1A’中表示的基地台1向移動設備2發送下行消息“RRC連接建立”時確定的關於移動設備2的與所述下行消息“RRC連接建立”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如scheduling-DCI1A’中“上行資源塊分配”中的bit位數值為“011” ,則回應發送裝置22根據所述標識資訊,在頻域連續分配的3個PRB上發送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或者,在預定延遲時間之後,在頻域連續分配的3個PRB上發送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
再如,假設移動設備2的接收裝置21接收到服務所述移動設備2的基地台1發送的對所述移動設備2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如基地台1的發送裝置12發送的調度資訊scheduling-DCI1A’中表示所述標識資訊的“配對調度使用”所對應的bit位數值為“1”,以及基地台1向移動設備2發送下行消息“RRC連接建立”時確定的關於移動設備2的與所述下行消息“RRC連接建立”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如圖4所示,其中,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包括:1)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所對應的第一物理資源塊與下行消息“RRC連接建立”所對應的第一物理資源塊之間的偏移資訊offset;2)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與下行消息“RRC連接建立”之間的時間間隔資訊timing;3)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所對應的資源塊數量資訊如3PRBs,則回應發送裝置22可根據所述偏移資訊offset確定發送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的PRB起始位置,在時間間隔timing之後,在該起始位置開始的3個頻域連續分配的PRB上發送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
基地台1和移動設備2的各個裝置之間是持續不斷工 作的。具體地,基地台1的檢測裝置11持續檢測所述基地台1所服務的移動設備2是否滿足進行配對調度的調度觸發條件;當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且所述基地台向所述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發送裝置12持續確定關於所述移動設備2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以將對所述移動設備2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2;相應地,移動設備2的接收裝置21持續接收服務所述移動設備2的基地台1發送的對所述移動設備2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基地台1向所述移動設備2發送下行消息時確定的關於所述移動設備2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回應發送裝置22持續根據所述標識資訊,基於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向所述基地台1傳輸所述上行回應消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理解“持續”是指基地台1和移動設備2的各裝置分別不斷地進行是否滿足進行配對調度的觸發條件的檢測、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的發送與接收、上行回應消息的發送,直至基地台1在較長時間內停止檢測器所服務的移動設備2是否滿足進行配對調度的調度觸發條件。
圖5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的用於傳輸上行響應消息的基地台1,其中,基地台1包括檢測裝置11’和發送裝置12’,其中,發送裝置12’包括確定單元121’和發送單元122’。具體地,基地台1的檢測裝置11’檢測 所述基地台1所服務的移動設備2是否滿足進行配對調度的調度觸發條件;當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且所述基地台向所述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確定單元121’確定關於所述移動設備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單元122’將對所述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在此,檢測裝置11’與圖2具體實施例中的對應裝置的內容相同或基本相同,為簡明起見,故在此不再贅述,並以引用的方式包含與此。
具體地,當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且所述基地台向所述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確定單元121’確定關於所述移動設備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在此,確定單元121’確定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的方式包括但不限於以下至少任一項:
1)根據所述移動設備的設備類型資訊,確定關於所述移動設備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在此,所述設備類型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如低成本類型設備、高成本類型設備等。例如,對於移動設備2,假設檢測裝置11’確定移動設備2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則當基地台1接收到來自高層如RRC的新下行消息時,如基地台1向移動設備2發送如圖1所示的下行消息如“RRC連接建立時”,因如圖1所示的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與“RRC連接建立”為配對消息,則基地台1可預估移動設備2回應下行消息“RRC連 接建立”即向基地台1發送“RRC建立完成”時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如根據移動設備2的能力及所存儲的資訊,預估其待發送的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中有哪些參數是可用的而哪些參數是不用的,從而預估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的bit數量,進而計算所需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即所需的PRB數量,如假設移動設備為低成本類型設備,對於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registeredMME為一可選項,如果系統只有一個MME(移動性管理實體,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或者所有接入基地台1的移動設備都用某個MME,則對於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registeredMME參數可不發送,則確定單元121’可首先確定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的bit數量為減去registeredMME參數所占bit位後的bit數量,即需要17+固定的MAC和RLC頭;然後,再根據誤碼率性能確定MCS(調變編碼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再根據每個PRB可以傳的位元數,進而確定所需的PRB數量,如為2PRBs,即確定單元121’確定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為2PRBs。
2)根據所述移動設備的歷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確定關於所述移動設備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例如,假設檢測裝置11’確定移動設備2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則當基地台1接收到來自高層如RRC的新下行消息時,如基地台1向移動設備2發送如圖1所示的下行消息如“RRC連接建立時”, 因如圖1所示的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與“RRC連接建立”為配對消息,則基地台1可預估移動設備2回應下行消息“RRC連接建立”即向基地台1發送“RRC建立完成”時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假設移動設備2歷史上向基地台1發送“RRC建立完成”時,基地台1為移動設備2分配的該上行回應消息的歷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為3PRBs,則當基地台1對移動設備2進行配對調度且基地台1向移動設備2發送下行消息“RRC連接建立”時,確定單元121’可確定關於移動設備2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為UL resource assignment=3PRBs。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能理解上述確定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的方式僅為舉例,其他現有的或今後可能出現的確定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的方式如可適用於本發明,也應包含在本發明保護範圍以內,並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於此。
發送單元122’將對所述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在此,發送單元122’發送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的方式包括但不限於以下至少任一項:
1)首先產生對應的系統資訊,其中,所述系統資訊包括對所述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然後,向所述移動設備廣播所述系統資訊,以將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例如,接上例,確定單元121’確定關於 移動設備2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為UL resource assignment=3PRBs,則發送單元122’可根據首先產生對應的系統消息如SIB’,該系統資訊SIB’包括對移動設備2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如對現有技術中的系統資訊SIB進行改進,得到適合本發明的系統消息SIB’,如首先在SIB中增加資訊“配對調度使用-1bit”來得到SIB’,其中,“配對調度使用”bit位用於指示是否使用了所述配對調度,即反映了所述標識資訊,如可預定“1”或“0”標識是否使用了所述配對調度,同時,在SIB中增加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UL resource assignment=3PRBs;接著,發送單元122’藉由諸如移動網路如LTE(Long Term Evolution),向移動設備2週期性廣播該系統消息SIB’。
2)首先產生對應的第一調度資訊,其中,所述第一調度資訊包括對所述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然後,將所述第一調度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以將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例如,接上例,假設基地台1選擇採用上述DCI格式1C’來向移動設備2發送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則發送單元122’可首先產生對應的第一調度資訊如scheduling-DCI1C’,其中,該第一調度資訊scheduling-DCI1C’包括所述標識資訊,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如scheduling-DCI1C’中“配對調度使用”所對應的bit位數值為“1”(在此, bit位的數值示出所述標識資訊,如可預定“1”或“0”標識是否使用了所述配對調度),scheduling-DCI1C’中“上行資源塊分配”中的bit位數值為“011”(在此,bit位的數值示出了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中的PRB的數量,因上述DCI1C’中“上行資源塊分配”佔用3bits,而確定單元121’首先確定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為3PRBs,因此,此處bit位數值為“011”);然後,發送單元122’藉由諸如移動網路如LTE,將該第一調度資訊scheduling-DCI1C’發送至移動設備2,以將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移動設備2。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能理解上述發送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的方式僅為舉例,其他現有的或今後可能出現的發送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的方式如可適用於本發明,也應包含在本發明保護範圍以內,並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於此。
圖6示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方面的移動設備和基地台配合實現傳輸上行回應消息的方法流程圖。
具體地,在步驟S1中,基地台1檢測所述基地台1所服務的移動設備2是否滿足進行配對調度的調度觸發條件;當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且所述基地台向所述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在步驟S2中,基地台1確定關於所述移動設備2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以將對所述移動設備2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 備2;相應地,移動設備2接收服務所述移動設備2的基地台1發送的對所述移動設備2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基地台1向所述移動設備2發送下行消息時確定的關於所述移動設備2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在步驟S3中,移動設備2根據所述標識資訊,基於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向所述基地台1傳輸所述上行回應消息。
在此,所述移動設備是指在移動通信設備中,終止來自或送至網路的無線傳輸,並將終端設備的能力適配到無線傳輸的部分,即用戶接入移動網路的設備,其包括但不限於任何一種可與用戶藉由鍵盤、觸控板、或聲控設備進行人機交互並能藉由移動網路與基地台進行信號的相互傳送和接收來達到移動通信信號的傳送的電子產品,例如平板電腦、智慧手機、PDA、車載電腦、用於覆蓋增強的UE、MTC設備、CE-MTC UE、CE-MTC設備等。在此,所述基地台是指移動通信系統中,連接固定部分與無線部分,並藉由空中的無線傳輸與移動台相連的設備,其包括但不限於如eNB基地台等。在此,所述移動網路包括但不限於GSM、3G、LTE、Wi-Fi、WiMax、WCDMA、CDMA2000、TD-SCDMA、HSPA、LTD等。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能理解上述移動設備、基地台及移動網路僅為舉例,其他現有的或今後可能出現的用戶設備或基地台或移動網路如可適用於本發明,也應包含在本發明保護範圍以內,並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於此。
具體地,基地台1的在步驟S1中,基地台1檢測所述基地台所服務的移動設備是否滿足進行配對調度的調度觸發條件。
在此,所述配對調度(a paired scheduling)的含義是指在調度下行RRC(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消息的信令中,同時調度可能的RRC上行回饋消息,例如,基於消息被成對組織的機制(例如,在如圖1所示的信令流中,上行消息“RRC連接重新配置”後緊跟相應的下行回應消息“RRC連接重新配置完成”(“RRC連接重新配置”與“RRC連接重新配置完成”組成配對消息)),基地台eNB在向移動設備UE發送下行消息時,可知曉該移動設備UE將發送的回應於該下行消息的上行回應消息,並預估該上行回應消息的大小,可在發送下行消息時同時發送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等資訊,實現從而在相同資源分配消息中分配上行資源和下行資源的方法。圖3示出圖1中所示的滿足配對調度的信令,其中,粗虛線“---”框中的信令為配對信令,從圖3可以看出,本發明的配對調度可在大部分信令傳輸中使用,如圖3所示的18個信令中有12個可使用配對調度,因此,大約30%的信令可被節省,相應地,也節省了移動設備的電源。
在此,所述調度觸發條件包括但不限於以下至少任一項:I)所述移動設備隨機接入所述基地台所採用前導序列滿足預定序列號,如所述移動設備隨機接入所述基地台 時在PRACH(物理隨機接入通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上發送的前導信號序列為31-56,而正常UE接入所述基地台採用的前導信號序列為1-30;Ⅱ)所述移動設備接入所述基地台時發送PRACH的子框滿足預定子框號,即所述移動設備接入所述基地台時的PRACH和正常UE接入所述基地台時的PRACH在不同的子框發送,如正常UE在子框0發送,而所述移動設備可以在剩下的子框發送。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能理解上述調度觸發條件僅為舉例,其他現有的或今後可能出現的調度觸發條件如可適用於本發明,也應包含在本發明保護範圍以內,並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於此。
例如,假設移動設備2開機初始接入網路時,其搜索到基地台1所覆蓋的細胞,並實現與該細胞的同步,然後,移動設備2申請與基地台1建立網路連接的可能性,即實現與基地台1的隨機接入,以建立上行鏈路同步,假設移動設備2隨機接入基地台1時在PRACH上發送的前導信號序列為preamble 50,滿足上述調度觸發條件I,則在步驟S1中,基地台1可判斷移動設備2滿足進行配對調度的調度觸發條件。再如,假設移動設備2隨機接入基地台1時在子框0上發送PRACH,不滿足上述調度觸發條件Ⅱ,則在步驟S1中,基地台1可判斷移動設備2不滿足進行配對調度的調度觸發條件。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能理解上述檢測所述移動設備是否滿足進行配對調度的調度觸發條件的方式僅為舉例,其他 現有的或今後可能出現的檢測所述移動設備是否滿足進行配對調度的調度觸發條件的方式如可適用於本發明,也應包含在本發明保護範圍以內,並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於此。
當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且所述基地台向所述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在步驟S2中,基地台1確定關於所述移動設備2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以將對所述移動設備2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2。
在此,所述標識資訊用於指示是否使用了所述配對調度,其既可藉由在下行調度的DCI(下行控制資訊,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中進行定義,也可藉由在系統消息如SIB(系統消息塊,System Information Block)中進行定義。
在此,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包括但不限於以下至少任一項:i)所述上行回應消息所對應的上行資源塊分配資訊;ii)所述上行回應消息所對應的資源塊起始位置資訊與資源塊數量資訊;iii)所述上行回應消息所對應的第一物理資源塊與所述下行消息所對應的第一物理資源塊之間的偏移資訊(offset);iv)所述上行回應消息與所述下行消息之間的時間間隔資訊(timing)。在此,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既可藉由在下行調度的DCI資源分配中進行定義,也可藉由在系統消息如SIB中進行定義。較佳 地,所述偏移資訊可在SIB中進行指示,所述時間間隔資訊也可在SIB中進行指示。
在此,僅以在DCI中示出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為例進行說明,對於現有的DCI格式1A、DCI格式1、DCI格式1C分別進行改進,如新增所述標識資訊的bit位元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的bit位元,以示出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
1)對DCI格式1A進行改進,得到DCI格式1A’,其包括的資訊及各資訊所占bit位元如下:- 載波指示-0或者3bits - 區別格式0/格式1的標記-1bit - 區域式/分散式VRB(虛擬資源塊,Virtual Resource Block)分配標記-1bit - 資源塊分配- 調變和編碼方案-2bits - HARQ(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過程數量-3bits - 新數據指示-1bit - 冗餘版本-2bits - PUCCH的功率控制命令-2bits - 配對調度使用-1bit - 上行資源塊分配-3bits
2)對DCI格式1進行改進,得到DCI格式1’,其包括的資訊及各資訊所占bit位元如下: - 載波指示-0或者3bits - 資源塊分配- 調變和編碼方案-2bits - HARQ過程數量-3bits(FDD,頻分雙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4bits(TDD,時分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 新數據指示-1bit - 冗餘版本-2bits - PUCCH的功率控制命令-2bits - 下行分配索引(對於FDD)-2bits - 配對調度使用-1bit - 上行資源塊分配-3bits
3)對DCI格式1C進行改進,得到DCI格式1C’,其包括的資訊及各資訊所占bit位元如下:- 1bit指示間隙值- 資源塊分配- 調變和編碼方案-2bits - 配對調度使用-1bit - 上行資源塊分配-3bits在此,上述DCI格式1A’、DCI格式1’、DCI格式1C’中的“配對調度使用”bit位用於指示是否使用了所述配對調度,即反映了所述標識資訊,上述DCI格式1A’、DCI格式1’、DCI格式1C’中的“上行資源塊分配”bit位示出了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此外,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 而言,藉由將上述DCI格式1A’、DCI格式1’、DCI格式1C’分別與現有技術中的DCI格式1A、DCI格式1、DCI格式1C進行比較可發現,現有技術中的DCI格式1A、DCI格式1、DCI格式1C中的一些資訊在上述DCI格式1A’、DCI格式1’、DCI格式1C’中是不必要的且一些資訊的bit位元數量是可以降低的,在此,僅以DCI格式1A為例進行說明,如現有技術中DCI格式1A中的“SRS(探測參考信號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請求-0或1bit”對於DCI格式1A’是不必要的,“調變和編碼方案”在DCI格式1A中是5bits,而在DCI格式1A’中是3bits,因此,DCI格式1A’與DCI格式1A的總bit位數沒有發生變化;再如,對於待分配至移動設備2的最大資源為6個PRB(物理資源塊,Physical Resource Block),因此用於資源分配的bit位數量較少,這對於在相同消息中進行上行資源分配是足夠的。
具體地,當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且所述基地台向所述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在步驟S2中,基地台1可首先確定關於所述移動設備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如根據所述移動設備的歷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確定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以將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然後,再將對所述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
例如,如對於移動設備2,假設在步驟S1中,基地 台1確定移動設備2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則當基地台1接收到來自高層如RRC的新下行消息時,如基地台1向移動設備2發送如圖1所示的下行消息如“RRC連接建立時”,因如圖1所示的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與“RRC連接建立”為配對消息,則基地台1可預估移動設備2回應下行消息“RRC連接建立”即向基地台1發送“RRC建立完成”時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假設移動設備2歷史上向基地台1發送“RRC建立完成”時,基地台1為移動設備2分配的該上行回應消息的歷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為3PRBs,則當基地台1對移動設備2進行配對調度且基地台1向移動設備2發送下行消息“RRC連接建立”時,在步驟S2中,基地台1可確定關於移動設備2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為UL resource assignment=3PRBs。
接著,在步驟S2中,基地台1將對移動設備2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移動設備2。例如,接上例,假設基地台1選擇採用上述DCI格式1A’來向移動設備2發送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則在步驟S2中,基地台1可首先產生對應的調度資訊如scheduling-DCI1A’,其中,該調度資訊scheduling-DCI1A’包括所述標識資訊,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如scheduling-DCI1A’中“配對調度使用”所對應的bit位數值為“1”(在此,bit位的數值示出所述標識資訊,如可預定“1”或“0”標識是否使用了 所述配對調度),scheduling-DCI1A’中“上行資源塊分配”中的bit位數值為“011”(在此,bit位的數值示出了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中的PRB的數量,因上述DCI1A’中“上行資源塊分配”佔用3bits,而在步驟S2中,基地台1首先確定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為3PRBs,因此,此處bit位數值為“011”);然後,在步驟S2中,基地台1藉由諸如移動網路如LTE(Long Term Evolution),將該調度資訊scheduling-DCI1A’發送至移動設備2,以將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移動設備2。在此,在DCI資訊中示出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的方式僅為舉例,其他現有的或今後可能出現的在DCI資訊中示出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的方式如可適用於本發明,也應包含在本發明保護範圍以內,並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於此。
在此,本發明藉由向進行配對調度的移動設備發送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及與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使得基地台可在相同的資源分配消息中分配上行和下行資源,實現降低信令開銷的有益效果,可節省50%的信令開銷。
較佳地,當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且所述基地台向所述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在步驟S2中,基地台1可首先確定關於所述移動設備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以將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或者,當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 件且所述基地台向所述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在步驟S2中,基地台1可首先產生對應的第二調度資訊,其中,所述第二調度資訊包括對所述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然後,再將所述第二調度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以將所述標識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
具體地,當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且所述基地台向所述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在步驟S2中,基地台1可首先確定關於所述移動設備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在此,在步驟S2中,基地台1確定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的方式與前述在步驟S2中,基地台1確定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的方式相同或基本相同,為簡明起見,故在此不再贅述,並以引用的方式包含與此。
然後,在步驟S2中,基地台1將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如根據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產生對應的系統資訊,其中,該系統資訊包括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接著,再將所述系統資訊廣播至所述移動設備,以將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例如,對於移動設備2,假設在步驟S1中,基地台1確定移動設備2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則當基地台1接收到來自高層如RRC的新下行消息時,在步驟S2中,基地台1首先確定關於移動設備2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為UL resource assignment=3PRBs,則在步驟S2中,基地台1可根據該 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產生對應的系統消息如SIB,該系統資訊SIB包括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UL resource assignment=3PRBs;接著,在步驟S2中,基地台1藉由諸如移動網路如LTE,向移動設備2週期性廣播該系統消息SIB。
或者,當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且所述基地台向所述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在步驟S2中,基地台1可首先產生對應的第二調度資訊,其中,所述第二調度資訊包括對所述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然後,再將所述第二調度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以將所述標識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例如,還接上例,在步驟S1中,基地台1確定移動設備2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假設基地台1選擇採用上述DCI格式1’來向移動設備2發送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則在步驟S2中,基地台1可首先產生對應的第二調度資訊如scheduling-DCI1’,其中,該第二調度資訊scheduling-DCI1’包括所述標識資訊,如scheduling-DCI1’中“配對調度使用”所對應的bit位數值為“1”;然後,在步驟S2中,基地台1藉由諸如移動網路如LTE,將第二調度資訊scheduling-DCI1’發送至移動設備2,以將所述標識資訊發送至移動設備2。
在此,本發明藉由僅在調度資訊(即僅在DCI資訊)中發送所述標識資訊,在系統消息(如在SIB)中發送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使得DCI資訊中用於上行資源分配 的bit位可降低至最小,即降低了DCI資訊的bit位元數量,實現了進一步降低信令開銷的有益效果。
在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發明還可僅在調度資訊(即僅在DCI資訊)中發送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而在系統消息(如SIB)中發送所述標識資訊。
較佳地,本發明中的配對調度可與動態調度和對資料的持續調度一起運用。移動設備2可使用調度請求(SR,Scheduling Request)來請求用於上行傳輸的額外資源,而基地台1也可在上行或下行一個方向上調度移動設備2,當該方向的調度被需要時。
較佳地,本發明中對移動設備的配對調度可以是預定的,或者由高層消息配置;配對調度運用的信令消息對可以在標準中進行定義,或者與為相應的上行回應消息分配的資源數量一起在系統消息如SIB中進行指示。
相應地,移動設備2藉由諸如移動網路如LTE接收服務所述移動設備2的基地台1發送的對所述移動設備2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基地台1向所述移動設備2發送下行消息時確定的關於所述移動設備2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
在步驟S3中,移動設備2根據所述標識資訊,基於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向所述基地台1傳輸所述上行回應消息。例如,對於移動設備2,假設在步驟S2中其接收到服務所述移動設備2的基地台1發送的對所述移動設備2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如基地台1在步驟S2中 發送的調度資訊scheduling-DCI1A’中表示所述標識資訊的“配對調度使用”所對應的bit位數值為“1”,以及所述基地台1向所述移動設備2發送下行消息時確定的關於所述移動設備2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如基地台1的在步驟S2中,基地台1發送的調度資訊scheduling-DCI1A’中表示的基地台1向移動設備2發送下行消息“RRC連接建立”時確定的關於移動設備2的與所述下行消息“RRC連接建立”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如scheduling-DCI1A’中“上行資源塊分配”中的bit位數值為“011”,則在步驟S3中,移動設備2根據所述標識資訊,在頻域連續分配的3個PRB上發送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或者,在預定延遲時間之後,在頻域連續分配的3個PRB上發送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
再如,假設移動設備2在步驟S2中接收到服務所述移動設備2的基地台1發送的對所述移動設備2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如基地台1在步驟S2中發送的調度資訊scheduling-DCI1A’中表示所述標識資訊的“配對調度使用”所對應的bit位數值為“1”,以及基地台1向移動設備2發送下行消息“RRC連接建立”時確定的關於移動設備2的與所述下行消息“RRC連接建立”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如圖4所示,其中,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包 括:1)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所對應的第一物理資源塊與下行消息“RRC連接建立”所對應的第一物理資源塊之間的偏移資訊offset;2)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與下行消息“RRC連接建立”之間的時間間隔資訊timing;3)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所對應的資源塊數量資訊如3PRBs,則在步驟S3中,移動設備2可根據所述偏移資訊offset確定發送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的PRB起始位置,在時間間隔timing之後,在該起始位置開始的3個頻域連續分配的PRB上發送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
基地台1和移動設備2的各個步驟之間是持續不斷工作的。具體地,在步驟S1中,基地台1持續檢測所述基地台1所服務的移動設備2是否滿足進行配對調度的調度觸發條件;當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且所述基地台向所述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在步驟S2中,基地台1持續確定關於所述移動設備2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以將對所述移動設備2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2;相應地,移動設備2持續接收服務所述移動設備2的基地台1發送的對所述移動設備2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基地台1向所述移動設備2發送下行消息時確定的關於所述移動設備2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在步驟S3中,移動設備2持續根據所述標識資訊,基於所述上 行資源分配資訊,向所述基地台1傳輸所述上行回應消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理解“持續”是指基地台1和移動設備2的各步驟分別不斷地進行是否滿足進行配對調度的觸發條件的檢測、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的發送與接收、上行回應消息的發送,直至基地台1在較長時間內停止檢測器所服務的移動設備2是否滿足進行配對調度的調度觸發條件。
圖7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的用於傳輸上行響應消息的方法流程圖。
其中,該方法包括步驟S1’和步驟S2’,其中,步驟S2’包括步驟S21’和步驟S22’。具體地,在步驟S1’中,基地台1檢測所述基地台1所服務的移動設備2是否滿足進行配對調度的調度觸發條件;當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且所述基地台向所述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在步驟S21’中,基地台1確定關於所述移動設備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在步驟S22’中,基地台1將對所述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在此,步驟S1’與圖6具體實施例中的對應步驟的內容相同或基本相同,為簡明起見,故在此不再贅述,並以引用的方式包含與此。
具體地,當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且所述基地台向所述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在步驟S21’中,基地台1確定關於所述移動設備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 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在此,在步驟S21’中,基地台1確定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的方式包括但不限於以下至少任一項:
1)根據所述移動設備的設備類型資訊,確定關於所述移動設備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在此,所述設備類型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如低成本類型設備、高成本類型設備等。例如,對於移動設備2,假設在步驟S1’中,基地台1確定移動設備2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則當基地台1接收到來自高層如RRC的新下行消息時,如基地台1向移動設備2發送如圖1所示的下行消息如“RRC連接建立時”,因如圖1所示的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與“RRC連接建立”為配對消息,則基地台1可預估移動設備2回應下行消息“RRC連接建立”即向基地台1發送“RRC建立完成”時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如根據移動設備2的能力及所存儲的資訊,預估其待發送的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中有哪些參數是可用的而哪些參數是不用的,從而預估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的bit數量,進而計算所需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即所需的PRB數量,如假設移動設備為低成本類型設備,對於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registeredMME為一可選項,如果系統只有一個MME(移動性管理實體,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或者所有接入基地台1的移動設備都用某個MME,則對於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registeredMME參數可 不發送,則在步驟S21’中,基地台1可首先確定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的bit數量為減去registeredMME參數所占bit位後的bit數量,即需要17+固定的MAC和RLC頭;然後,再根據誤碼率性能確定MCS(調變編碼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再根據每個PRB可以傳的位元數,進而確定所需的PRB數量,如為2PRBs,即在步驟S21’中,基地台1確定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為2PRBs。
2)根據所述移動設備的歷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確定關於所述移動設備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例如,假設在步驟S1’中,基地台1確定移動設備2滿足所述調度觸發條件,則當基地台1接收到來自高層如RRC的新下行消息時,如基地台1向移動設備2發送如圖1所示的下行消息如“RRC連接建立時”,因如圖1所示的上行回應消息“RRC建立完成”與“RRC連接建立”為配對消息,則基地台1可預估移動設備2回應下行消息“RRC連接建立”即向基地台1發送“RRC建立完成”時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假設移動設備2歷史上向基地台1發送“RRC建立完成”時,基地台1為移動設備2分配的該上行回應消息的歷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為3PRBs,則當基地台1對移動設備2進行配對調度且基地台1向移動設備2發送下行消息“RRC連接建立”時,在步驟S21’中,基地台1可確定關於移動設備2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 為UL resource assignment=3PRBs。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能理解上述確定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的方式僅為舉例,其他現有的或今後可能出現的確定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的方式如可適用於本發明,也應包含在本發明保護範圍以內,並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於此。
在步驟S22’中,基地台1將對所述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在此,在步驟S22’中,基地台1發送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的方式包括但不限於以下至少任一項:
1)首先產生對應的系統資訊,其中,所述系統資訊包括對所述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然後,向所述移動設備廣播所述系統資訊,以將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例如,接上例,在步驟S21’中,基地台1確定關於移動設備2的與所述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為UL resource assignment=3PRBs,則在步驟S22’中,基地台1可根據首先產生對應的系統消息如SIB’,該系統資訊SIB’包括對移動設備2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如對現有技術中的系統資訊SIB進行改進,得到適合本發明的系統消息SIB’,如首先在SIB中增加資訊“配對調度使用-1bit”來得到SIB’,其中,“配對調度使用”bit位用於指示是否使用了所述配對調度,即反映了所述標識資訊,如可預定 “1”或“0”標識是否使用了所述配對調度,同時,在SIB中增加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UL resource assignment=3PRBs;接著,在步驟S22’中,基地台1藉由諸如移動網路如LTE,向移動設備2週期性廣播該系統消息SIB’。
2)首先產生對應的第一調度資訊,其中,所述第一調度資訊包括對所述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然後,將所述第一調度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以將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所述移動設備。例如,接上例,假設基地台1選擇採用上述DCI格式1C’來向移動設備2發送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則在步驟S22’中,基地台1可首先產生對應的第一調度資訊如scheduling-DCI1C’,其中,該第一調度資訊scheduling-DCI1C’包括所述標識資訊,以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如scheduling-DCI1C’中“配對調度使用”所對應的bit位數值為“1”(在此,bit位的數值示出所述標識資訊,如可預定“1”或“0”標識是否使用了所述配對調度),scheduling-DCI1C’中“上行資源塊分配”中的bit位數值為“011”(在此,bit位的數值示出了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中的PRB的數量,因上述DCI1C’中“上行資源塊分配”佔用3bits,而在步驟S21’中,基地台1首先確定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為3PRBs,因此,此處bit位數值為“011”);然後,在步驟S22’中,基地台1藉由諸如移 動網路如LTE,將該第一調度資訊scheduling-DCI1C’發送至移動設備2,以將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移動設備2。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能理解上述發送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的方式僅為舉例,其他現有的或今後可能出現的發送所述標識資訊及所述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的方式如可適用於本發明,也應包含在本發明保護範圍以內,並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於此。
需要注意的是,本發明可在軟體和/或軟體與硬體的組合體中被實施,例如,可採用專用積體電路(ASIC)、通用目的電腦或任何其他類似硬體設備來實現。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的軟體程式可以藉由處理器執行以實現上文所述步驟或功能。同樣地,本發明的軟體程式(包括相關的資料結構)可以被存儲到電腦可讀記錄媒體中,例如,RAM記憶體,磁或光驅動器或軟碟及類似設備。另外,本發明的一些步驟或功能可採用硬體來實現,例如,作為與處理器配合從而執行各個步驟或功能的電路。
另外,本發明的一部分可被應用為電腦程式產品,例如電腦程式指令,當其被電腦執行時,藉由該電腦的操作,可以調用或提供根據本發明的方法和/或技術方案。而調用本發明的方法的程式指令,可能被存儲在固定的或可移動的記錄媒體中,和/或藉由廣播或其他信號承載媒體中的資料流程而被傳輸,和/或被存儲在根據所述程式 指令運行的電腦設備的工作記憶體中。在此,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包括一個裝置,該裝置包括用於存儲電腦程式指令的記憶體和用於執行程式指令的處理器,其中,當該電腦程式指令被該處理器執行時,觸發該裝置運行基於前述根據本發明的多個實施例的方法和/或技術方案。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申請專利範圍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涵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申請專利範圍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申請專利範圍。此外,顯然“包括”一詞不排除其他單元或步驟,單數不排除複數。裝置申請專利範圍中陳述的多個單元或裝置也可以由一個單元或裝置藉由軟體或者硬體來實現。第一,第二等詞語用來表示名稱,而並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順序。
1‧‧‧基地台
2‧‧‧移動設備

Claims (14)

  1. 一種用於傳輸上行回應消息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 服務移動設備的基地台檢測該移動設備是否滿足進行配對調度的調度觸發條件;b 當滿足該調度觸發條件且該基地台向該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該基地台確定關於該移動設備的與該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以將對該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該移動設備;c 該移動設備根據該標識資訊,基於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向該基地台傳輸該上行回應消息。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步驟b包括:b1 當滿足該調度觸發條件且該基地台向該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該基地台確定關於該移動設備的與該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b2 該基地台將對該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該移動設備。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步驟b1包括:- 當滿足該調度觸發條件且該基地台向該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該基地台根據該移動設備的設備類型資訊,確定關於該移動設備的與該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 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步驟b2包括:- 該基地台產生對應的系統資訊,其中,該系統資訊包括對該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 該基地台向該移動設備廣播該系統資訊,以將該標識資訊及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該移動設備。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步驟b2包括:- 該基地台產生對應的第一調度資訊,其中,該第一調度資訊包括對該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 該基地台將該第一調度資訊發送至該移動設備,以將該標識資訊及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該移動設備。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步驟b包括:- 當滿足該調度觸發條件且該基地台向該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該基地台確定關於該移動設備的與該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以將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該移動設備;- 當滿足該調度觸發條件且該基地台向該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該基地台產生對應的第二調度資訊,其中,該第二調度資訊包括對該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 識資訊;- 該基地台將該第二調度資訊發送至該移動設備,以將該標識資訊發送至該移動設備。
  7. 一種用於傳輸上行回應消息的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包括:檢測裝置,用於檢測該基地台所服務的移動設備是否滿足進行配對調度的調度觸發條件;發送裝置,用於當滿足該調度觸發條件且該基地台向該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確定關於該移動設備的與該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以將對該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該移動設備。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基地台,其中,該發送裝置包括:確定單元,用於當滿足該調度觸發條件且該基地台向該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確定關於該移動設備的與該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單元,用於將對該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該移動設備。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基地台,其中,該確定單元用於:- 當滿足該調度觸發條件且該基地台向該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根據該移動設備的設備類型資訊,確定關於該移動設備的與該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 行資源分配資訊。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9項所述的基地台,其中,該發送單元用於:- 產生對應的系統資訊,其中,該系統資訊包括對該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 向該移動設備廣播該系統資訊,以將該標識資訊及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該移動設備。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9項所述的基地台,其中,該發送單元用於:- 產生對應的第一調度資訊,其中,該第一調度資訊包括對該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 將該第一調度資訊發送至該移動設備,以將該標識資訊及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該移動設備。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基地台,其中,該發送裝置用於:- 當滿足該調度觸發條件且該基地台向該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確定關於該移動設備的與該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以將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發送至該移動設備;- 當滿足該調度觸發條件且該基地台向該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產生對應的第二調度資訊,其中,該第二調度資訊包括對該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 - 將該第二調度資訊發送至該移動設備,以將該標識資訊發送至該移動設備。
  13. 一種用於傳輸上行回應消息的移動設備,其中,該移動設備包括:接收裝置,用於接收服務該移動設備的基地台發送的對該移動設備進行配對調度的標識資訊,以及該基地台向該移動設備發送下行消息時確定的關於該移動設備的與該下行消息相對應的上行回應消息的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回應發送裝置,用於根據該標識資訊,基於該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向該基地台傳輸該上行回應消息。
  14. 一種用於傳輸上行回應消息的系統,其中,該系統包括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至12項中至少任一項所述的基地台,以及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移動設備。
TW104100550A 2014-01-29 2015-01-08 一種用於傳輸上行回應消息的方法和設備 TW2015311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43674.XA CN104812077B (zh) 2014-01-29 2014-01-29 一种用于传输上行响应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1133A true TW201531133A (zh) 2015-08-01

Family

ID=53373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0550A TW201531133A (zh) 2014-01-29 2015-01-08 一種用於傳輸上行回應消息的方法和設備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12077B (zh)
TW (1) TW201531133A (zh)
WO (1) WO2015114451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96135B (zh) * 2016-10-03 2020-11-06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精简的控制信息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CN116686366A (zh) * 2021-01-13 2023-09-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51817B1 (ko) * 2006-05-03 2012-06-0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상향 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KR101133746B1 (ko) * 2006-06-21 2012-04-0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패킷 기반 셀룰라 시스템에서 하향 링크로의 제어 정보전송 방법 및 이의 수신 방법
WO2008023943A1 (en) * 2006-08-23 2008-02-2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esponse message of random access in cellular system and a method of random access us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14451A2 (en) 2015-08-06
CN104812077A (zh) 2015-07-29
CN104812077B (zh) 2019-04-26
WO2015114451A3 (en) 2015-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40320B2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EP3286970B1 (en) Random access response position indication for coverage enhanced low complexity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CN110248418B (zh) 用于分配网络资源的系统和方法
US2020012788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failure recovery
JP2019146276A (ja) UE、eNodeB、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US921070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transmission
US20160338111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evolved node-b and methods for random acces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US9743426B2 (en) Dynamic determination and signaling of a RAR window size to a coverage enhanced low complexity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2100433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EP324714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dicating need of blind detection in subframes
WO2016070552A1 (zh) 功能指示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38874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shor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6532932B2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798708B2 (en)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network,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0050415B (zh) 用于上行链路传送的方法和设备
US20210195587A1 (en) Broadcast operation with bi-directional subframe slots in multibeam deployment
US10306646B2 (en)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US11388737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CN111800873B (zh)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JP7478164B2 (ja) アップリンク伝送方法、アップリンク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TW201531133A (zh) 一種用於傳輸上行回應消息的方法和設備
US2023031994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transmission in case of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US2022029557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WO2019041261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JP2024511814A (ja) サイドリンクリソースの再選択方法及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