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30432A - 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的管理系統及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的管理系統及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30432A
TW201530432A TW103103486A TW103103486A TW201530432A TW 201530432 A TW201530432 A TW 201530432A TW 103103486 A TW103103486 A TW 103103486A TW 103103486 A TW103103486 A TW 103103486A TW 201530432 A TW201530432 A TW 20153043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nvironment
service management
image file
operating
working environ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3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20063B (zh
Inventor
Ching-Feng Lee
Original Assignee
Ching-Feng Le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g-Feng Lee filed Critical Ching-Feng Lee
Priority to TW1031034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0063B/zh
Priority to CN201410044870.9A priority patent/CN104809021B/zh
Priority to US14/604,235 priority patent/US20150212866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530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0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00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006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06Loading of operating system
    • G06F9/4408Boot device sel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的管理系統及管理方法,此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進入一初始作業環境後執行一管理程式,管理程式用於製作多重作業環境之映像檔案,其中初始作業環境運作於一用戶端裝置。當管理程式於初始作業環境中偵測到用戶端裝置對初始作業環境中至少一構成元件改變時,建立一新的作業環境,其中新的作業環境包括由該改變之構成元件所建立之映像檔案,管理程式設一索引關聯於初始作業環境與改變部份的映像檔案。

Description

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的管理系統及管理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的管理系統及管理方法,且特別是一種將作業環境于使用者或系統管理者操作後所產生的改變,製作新的映像檔案,藉此建立一個多重作業環境,並佈建以供多個使用者後續選擇採用的管理系統與方法。
計算機系統的開機流程主要是先由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BIOS)負責開機時的檢測動作(Power On Self Test),初始化軟硬體,之後再搜尋可引導作業系統載入的輔助開機裝置,進而從輔助開機裝置中執行相關開機程序以順利載入作業系統。其中,所述之輔助開機裝置通常為硬碟、軟碟、光碟或其他可攜式儲存裝置(如USB隨身碟)等。輔助開機裝置中具有一開機載入程式(Boot Loader),其定義了所有設定檔與相關的環境參數資訊,具有載入作業系統核心(Kernel)的功能。
一般的計算機系統,因不同的使用者所賴以使用的環境常有不同,例如執行科學計算以及文書處理所需的作業系統配置及應用程式就不一樣。為了滿足使用者利用不同的計算機系統的使用環境。計算機系統可以有多重作業環境的設定,當使用者啟動計算機系統時,可先從該計算機系統中有提供的作業系統選擇其一來進行開機動作。以下定義了作業系統與安裝於該作業系統的應 用程式為作業環境。不同的作業環境可以滿足不同的計算機系統使用需求。
請參照圖1,圖1為習知技術之實施例提供的具多重作業系統的計算機系統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計算機1包括一磁碟11。該磁碟11具有分割區111a~111n。各別分割區111a~111n中儲存各別的作業系統(OS 1~OS N)。當計算機1執行開機時,透過執行不同的分割區中各別的作業系統,計算機1可以提供使用者不同的作業系統。依據使用者的不同使用需求,使用者可以透過選擇不同分割區所儲存的各別作業系統,來達到計算機多重開機作業系統的功能,以滿足使用者對不同作業系統的使用需求。
請參照圖2,圖2為習知技術之實施例提供的具多重作業環境的磁碟的示意圖。如圖2所示,磁碟2的各別分割區中儲存了不同的作業環境21a~21d。作業環境21a為作業系統1(OS 1)及安裝於作業系統1的應用程式1、2(App 1、2)。作業環境21b為作業系統1(OS 1)及安裝於作業系統1的應用程式1、2、3(App 1、2、3)。作業環境21c為作業系統2(OS 2)及安裝於作業系統2的應用程式1(App 1)。作業環境21d為作業系統3(OS 3)及安裝於作業系統3的應用程式2(App 2)。由圖2可知,使用者可以在各別分割區中安裝選擇的作業系統與安裝於選擇的作業系統的特定應用程式,來建構使用者想要的作業環境。透過計算機系統開機時執行不同分割區內設定的不同作業環境,使用者可以得到不同的計算機作業環境,來滿足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或滿足不同的使用者。
習知技術之實施例通常可透過使用一種如幽靈程式(GHOST)類的程式製作硬碟或其分割區的映像檔案,再將此映像檔案回復至另一計算機之硬碟或其分割區上,達成佈建同一作業系統與應用程式至多個計算機的目的。
當使用者對選定的作業環境進行部分的變更時,例如作業環 境21a中具有作業系統1(OS 1)與應用程式1、2(App 1、2),當使用者對作業環境21a安裝應用程式3(App 3)時,則作業環境21a如同作業環境21b具有作業系統1(OS 1)與應用程式1、2、3(App 1、2、3)。如果使用者需要備份作業環境21a變更前與變更後的前後作業環境時,將變更前的作業環境21a與變更後的作業環境21a,各別進行備份,各別備份的儲存內容重複了作業系統1(OS 1)與應用程式1、2(App 1、2)。故備份的儲存空間重複大量的內容,使得備份儲存空間造成大量儲存空間的浪費,而且在佈建作業系統與應用程式至多個計算機時更需花費時間于製作硬碟或其分割區的GHOST映像檔案。各計算機若需要建置回溯(rollback)機制,更需在變更前對作業環境標示回溯點,耗費較多的時間,而沒有效率。
有鑑於此,本發明實施例提出一種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的管理系統及管理方法,可將多重開機系統內的各別作業環境有效率地進行製作映像檔案。在此管理系統中,因為針對修改自原有作業環境的改變的部份建立映像檔案外,更僅透過索引建立各作業環境的所有關聯映像檔案,因此較傳統備份作業環境的方式所需的儲存空間大為減少。據此,可有效地節省作業環境的整體儲存空間,並提升回溯作業環境時的速度。也因此更能提升佈建作業環境至多個計算機時的效率。而回溯作業環境的運作,即等於選擇所需的作業環境,不必增加使用者的操作。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的管理方法,此多重作業環境建立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進入一初始作業環境後執行一管理程式,管理程式用於管理存於磁碟中的多重作業環境,包括可以取得使用者在初始或是各個作業環境中所作出的改變,比如新安裝應用程式、驅動程式、程式更新、作業環境修補、更新 與升級、各式外掛程式等。
其中初始作業環境運作於一用戶端裝置。當管理程式於初始作業環境中偵測到用戶端裝置對初始作業環境中至少一構成元件改變時,建立一新的作業環境,其中新的作業環境包括由改變之構成元件所建立的映像檔案,管理程式設一索引關聯於初始作業環境與改變部份的映像檔案。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的管理系統,此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的管理系統包括伺服器以及至少一用戶端裝置。用戶端裝置包括第一記憶單元、管理程式以及第一處理單元。第一記憶單元儲存一開始執行的作業環境。管理程式用於製作多重作業環境的映像檔案,當進入所述初始作業環境後執行所述管理程式,當管理程式於所述初始作業環境中偵測到用戶端裝置對所述初始作業環境中至少一構成元件改變時,即建立一新的作業環境,其中新的作業環境包括由改變之構成元件所建立之差異映像檔案,管理程式設一索引關聯於所述初始作業環境與改變部份的差異映像檔案。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的管理系統與方法,其中透過製作構成元件增刪改變所致的差異映像檔案的方式可以節省作業環境的整體儲存空間以及增加作業環境回溯的效率,並使佈建作業環境至多個計算機時的效率更為提升。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之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之詳細說明與附圖,但是此等說明與所附圖式僅係用來說明本發明,而非對本發明的權利範圍作任何的限制。
1‧‧‧計算機
11、2‧‧‧磁碟
111a~111n‧‧‧分割區
21a~21d‧‧‧作業環境
A、B、C、D、B’‧‧‧構成元件
5、6‧‧‧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
51a~51n‧‧‧用戶端裝置
52、62‧‧‧網路
53‧‧‧伺服系統
Env0,Env1,Env2,Env3,Env4,Env5‧‧‧作業環境
61‧‧‧用戶端裝置
611‧‧‧第一操作介面
612‧‧‧第一處理單元
613‧‧‧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程式
614‧‧‧第一記憶單元
615‧‧‧第一通訊單元
63‧‧‧伺服系統
632‧‧‧第二處理單元
634‧‧‧第二記憶單元
635‧‧‧第二通訊單元
S701~S709‧‧‧步驟流程
S801~S809‧‧‧步驟流程
S901~S905‧‧‧步驟流程
S101~S105‧‧‧步驟流程
圖1為習知技術之實施例提供的具多重作業系統的計算機系統的示意圖;圖2為習知技術之實施例提供的具多重作業環境的磁碟的示 意圖;圖3A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的新增軟體構成元件的示意圖;圖3B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的更新軟體構成元件的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中映像檔案的實施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的系統架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的電路方塊圖;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方法之流程圖之一;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方法之流程圖之二;圖9為本發明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方法中建立映像檔案的流程圖;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重作業環境回溯方法之流程圖。
本發明實施例定義了作業系統與安裝於該作業系統的應用程式為作業環境。
為了能夠節省作業環境的整體儲存空間,提升佈建作業環境至多個計算機時的效率,以及增加作業環境回溯(rollback)的效率,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的管理系統與方法,其中主要特徵之一在於可藉由製作一多重作業環境系統的至少一作業環境進行變更前後的作業環境的映像檔案,減少多重作 業環境所佔的儲存空間。
此外,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的管理方法中,當系統管理人員欲佈建作業環境至多個計算機時,能夠減少傳統佈建作業環境時使用的磁碟映像檔案資料讀取與傳輸量,因而提升效率。
此外,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的管理方法中,當使用者回溯作業環境時,能夠減少傳統使用備份的作業環境的資料讀取與傳輸的流量,更降低儲存裝置的容量需求,並可在特定實施方式下增加作業環境回溯的速度。
為了使本發明之內容更為明確,以下特舉實施例作為本發明確實能夠據以實施的範例。
[多重作業環境的構成元件變更時的實施例]
請參照圖3,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的軟體構成元件變更時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假設初始或是原本使用的作業環境的構成元件為A、B、C。其中構成元件A可表示為作業系統。具體來說,本發明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的技術廣泛應用於各類作業系統,該等作業系統可為各種主流常見的作業系統,如UNIX、Linux、Windows、Mac OS等,卻也不排除常見於行動裝置上的Android、iOS、Windows Phone等作業系統或是其他作業系統等。構成元件B、C可表示為安裝於作業系統A的應用程式、驅動程式或特定軟體內的外掛程式(plugin),或是修補(patch)、更新(update)、升級(upgrade)後產生的程式檔案。具體來說,該等應用程式可為文書處理軟體、遊戲軟體或任何可安裝於作業系統的應用程式。
當使用者變更作業環境時,作業環境中的構成元件,不論構成元件為作業系統(包含驅動程式)或應用程式,或是指作業系或應用程式統修補、更新、升級後產生的檔案,使用者下列的動作也會造成作業環境的改變。比如,使用者可能於作業環境中改 變作業系統或應用程式的參數設定,則因為作業系統或應用程式需要儲存新的參數內容,作業系統或應用程式的部分構成元件內容與先前相較會有所更改。其次,使用者可能於作業環境中更新作業系統或應用程式的軟體版本,則作業系統或應用程式的部分構成元件內容會有所更改。使用者可能於作業環境中安裝新的應用程式,則作業環境的構成內容會有所新增。最後,當使用者於作業環境中,新增新的使用者帳號,則作業環境會儲存新增於該作業系統的使用者設定值,則作業環境的部分構成內容會有所新增。使用者對於作業環境進行如上述的動作,皆會造成作業環境的變更。使用者對於作業環境的變更可分為新增及更新兩個動作。當使用者對於作業環境進行新增或更新的動作,作業環境皆會改變。總而言之,只要作業環境有所變動,本發明實施例的多重作業環境管理系統皆可以對作業環境的每個變動進行不同階段的作業環境的差異映像檔案製作與儲存。
請參照圖3A,圖3A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重作業環境管理系統的新增軟體構成元件差異映像檔案示意圖。如圖3A上列所示,初始作業環境(或可指先前使用的作業環境)具有三個構成元件A、B、C。當使用者於初始作業環境新增新的構成元件D時,例如安裝新的應用程式時,則初始作業環境新增新的構成元件D於初始作業環境中,如圖3A下列所示。
接著系統將針對此新增構成元件D以及初始環境(A、B、C)對應作出的修改製作映像檔案(image file),藉此另外儲存初始作業環境的所有變更狀態。本發明實施例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方法中將比對此初始或是先前使用的作業環境以及改變之後的環境,當新增構成元件將D之前與新增構成元件D之前與之後的不同作業環境的變化構成元件的檔案分別製作差異映像檔案。其中改變前的作業環境映像檔案包括構成元件A、B、C,與改變後的作業環境關聯的映像檔案包括構成元件A、B、C、D,是由關聯的 改變前作業環境映像檔案與新增構成元件D的差異映像檔案共同組成。
請參照圖3B,圖3B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重作業環境管理系統于更新軟體構成元件時的差異映像檔案示意圖。如圖3B上列所示,初始作業環境具有三個構成元件A、B、C。當使用者於初始作業環境更新構成元件B時,例如修補、更新作業系統、應用程式的版本時,則初始作業環境將構成元件B修補或更新為構成元件B’,如圖3B下列所示。
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將取得修改的構成元件,為了儲存對初始作業環境所做的所有變更狀態,系統將保留原本作業環境的相關映像檔案與資訊,更將變更的部份製作新的映像檔案,因此可以保有對應的兩種映像檔案。當更新構成元件B為構成元件B’之後,形成兩個不同作業環境,構成元件也分別不同,系統同時保有兩種作業環境之間差異的映像檔案,比如利用一種差分儲存技術。其中改變前的作業環境儲存包括構成元件A、B、C,而改變後的作業環境儲存包括構成元件A、B’、C。
將初始作業環境的每次改變後的所有新構成元件內容分別建立一個新的作業環境並具有一個差異映像檔案,當使用者需要回溯任一作業環境時,系統可以提供每個作業環境的選項,每一個作業環境的選項將透過一些關聯資料將所屬的映像檔案關聯起來,並根據選擇回溯到需要的作業環境下。這樣的方式達成了使用者回溯任一作業環境的需求,在此實施例下,前述每次改變後的所有構成元件內容都可能建立一個映像檔案,如圖3A,改變前後的作業環境包括了共同的構成元件A、B、C;如圖3B,改變前後的作業環境包括了共同的構成元件A、C。
[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的映像檔案的結構關係的實施例]
本發明在此實施例中提出一種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方法。 透過此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可以有效地節省作業環境的儲存的空間,並且記錄了初始作業環境與初始作業環境每次變更的變更順序關係。請參照圖4,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中映像檔案的結構示意圖。首先,初始作業環境為作業環境0(Env 0),設定其作業環境索引為0。作業環境0(Env 0)的構成元件為A、B、C。括號內的A、B、C表示作業環境0(Env 0)的映像檔案的構成元件內容為A、B、C。當使用者選擇作業環境0(Env 0)時,作業環境0(Env 0)由結構關係組合成的構成元件內容為A、B、C。
接著,如果將作業環境0(Env 0)的構成元件C更新為C’,則建立一新的作業環境1(Env 1),設定其作業環境索引為1。作業環境1(Env 1)的構成元件為A、B、C’。括號內的C’表示作業環境1(Env 1)的映像檔案的構成元件內容為C’。作業環境0(Env 0)與作業環境1(Env 1)的圖形關係為作業環境0(Env 0)水平指向作業環境1(Env 1)。當使用者選擇作業環境1(Env 1)時,作業環境1(Env 1)由結構關係組合作業環境0(Env 0)與作業環境1(Env 1)的映像檔案,並由圖形關係知道作業環境0(Env 0)更新為作業環境1(Env 1),以形成作業環境1(Env 1)及其構成元件內容為A、B、C’。
此外,將作業環境0(Env 0)與作業環境1(Env 1)的圖形關係與索引儲存於一列表,其中索引可以是指向特定映像檔案的構成元件的指標,更可能為系統提供多重開機的選單。
在特定實施例中,上述組合各作業環境的映像檔案可以儲存在特定檔案伺服器內,以供伺服系統或是終端裝置取用,也不排除可以儲存於本地端的儲存裝置或伺服系統中;其中伺服系統可記載有多個作業環境相關的映像檔案,或是當映像檔案非儲存在伺服系統本身儲存器時,伺服系統就記載了映像檔案的連結。總而言之,儲存映像檔案的位置與型式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與之 前的方法相較作業環境1(Env 1)的映像檔案不需重複儲存構成元件A、B,只需製作構成元件C’的映像檔案。
當使用者於作業環境0(Env 0)新增一構成元件D時,則建立一新的作業環境2(Env 2),設定其作業環境索引為2。作業環境2(Env 2)的構成元件為A、B、C、D。括號內的D表示作業環境2(Env 2)的映像檔案儲存的構成元件內容為D。作業環境0(Env 0)與作業環境2(Env 2)的圖形關係為作業環境0(Env 0)向下指向作業環境2(Env 2)。當使用者選擇作業環境2(Env 2)時,作業環境2(Env 2)由結構關係組合作業環境0(Env 0)與作業環境2(Env 2)的映像檔案,並由圖形關係知道作業環境0(Env 0)新增為作業環境2(Env 2),以形成作業環境2(Env 2)及其構成元件內容為A、B、C、D。
此外,將作業環境0(Env 0)與作業環境2(Env 2)的圖形關係與索引儲存於一列表,其中索引可以是指向映像檔案的構成元件的指標。與之前的方法相較作業環境2(Env 2)的映像檔案不需重複儲存構成元件A、B、C,只需儲存構成元件D。
同理,當使用者於作業環境0(Env 0)新增一構成元件E時,則建立一新的作業環境3(Env 3),設定其作業環境索引為3。作業環境3(Env 3)的構成元件為A、B、C、E。括號內的E表示作業環境3(Env 3)的映像檔案儲存的構成元件內容為E。作業環境0(Env 0)與作業環境3(Env 3)的圖形關係為作業環境0(Env 0)向下指向作業環境3(Env 3)。當使用者選擇作業環境3(Env 3)時,作業環境3(Env 3)由結構關係組合作業環境0(Env 0)與作業環境3(Env 3)的映像檔案,並由圖形關係知道作業環境0(Env 0)新增為作業環境3(Env 3),以形成作業環境3(Env 3)及其構成元件內容為A、B、C、E。
此外,將作業環境0(Env 0)與作業環境3(Env 3)的圖形關係與索引儲存於一列表,其中索引可以是指向映像檔案的構成 元件的指標。與之前的方法相較作業環境3(Env 3)的映像檔案不需重複儲存構成元件A、B、C,只需儲存構成元件E。
接著,如果將作業環境3(Env 3)的構成元件E更新為E’,則建立一新的作業環境4(Env 4),設定其作業環境索引為4。作業環境4(Env 4)的構成元件為A、B、C、E’。括號內的E’表示作業環境4(Env 4)的映像檔案儲存的構成元件內容為E’。作業環境3(Env 3)與作業環境4(Env 4)的圖形關係為作業環境3(Env 3)水平指向作業環境4(Env 4)。當使用者選擇作業環境4(Env 4)時,作業環境4(Env 4)由結構關係組合作業環境3(Env 3)與作業環境4(Env 4)的映像檔案,並由圖形關係知道作業環境3(Env 3)更新為作業環境4(Env 4),以形成作業環境4(Env 4)及其構成元件內容為A、B、C、E’。
此外,將作業環境3(Env 3)與作業環境4(Env 4)的圖形關係與索引儲存於一列表,其中索引可以是指向映像檔案的構成元件的指標。與之前的方法相較作業環境4(Env 4)的映像檔案不需重複儲存構成元件A、B、C,只需儲存構成元件E’。
當使用者於作業環境2(Env 2)新增一構成元件E時,則建立一新的作業環境5(Env 5),設定其作業環境索引為5。作業環境5(Env 5)的構成元件為A、B、C、D、E。括號內的E表示作業環境5(Env 5)的映像檔案儲存的構成元件內容為E。作業環境2(Env 2)與作業環境5(Env 5)的圖形關係為作業環境2(Env 2)向下指向作業環境5(Env 5)。當使用者選擇作業環境5(Env 5)時,作業環境5(Env 5)由結構關係組合作業環境2(Env 2)與作業環境5(Env 5)的映像檔案,並由圖形關係知道作業環境2(Env 2)新增為作業環境5(Env 5),以形成作業環境5(Env 5)及其構成元件內容為A、B、C、D、E。
此外,將作業環境2(Env 2)與作業環境5(Env 5)的圖形關係與索引儲存於一列表,其中索引可以是指向映像檔案的構成 元件的指標。與之前的方法相較作業環境5(Env 5)的映像檔案不需重複儲存構成元件A、B、C、D,只需儲存構成元件E。
由上述的實施例,本發明實施例可以歸納出一種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中的映像檔案的結構關係圖,適用於上述實施例所述之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透過該結構關係圖所儲存的一列表與各別作業環境的差異映像檔案,本發明實施例的多重作業環境管理系統可以呈現所有變動階段的作業環境之差異映像檔案。
[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的實施例]
請參照圖5,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的系統架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5包括用戶端裝置(client)51a~51n以及載有多個作業環境Env0,Env1,Env2,Env3的伺服系統53,其中用戶端裝置51a~51n如圖示的各式電子裝置,特別是有執行特定作業系統需求的電子裝置,比如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個人數位助理(PDA)、平板電腦(tablet)、筆記型電腦(laptop)、桌上型電腦(desktop)或其他可安裝與執行程式等的計算機裝置。用戶端裝置51a~51n可使用戶端裝置透過網路52與伺服系統53連線,以進行資料傳遞。
用戶端裝置51a~51n可分別透過網路52與伺服系統53連線。用戶端裝置51a~51n與伺服系統53的連結方式可以透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彼此直接連結或透過中繼的方式間接連結,本發明實施例並不限制。在此請注意,本發明實施例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如果不採用於伺服系統53進行儲存映像檔案的方式,也可以使用本地端儲存裝置的儲存方式。
舉例來說,伺服系統53將用戶端裝置51a~51n上不同變動階段的作業環境(Env0,Env1,Env2,Env3)製作形成的映像檔案儲存於伺服系統53的儲存器,或儲存於各別用戶端裝置的本地端 儲存裝置(未繪示於圖5)。這些作業環境(Env0,Env1,Env2,Env3)中的映像檔案於伺服系統53接收用戶端裝置傳送的新增構成元件檔案後,可於伺服系統53中製作後儲存,包括可儲存在伺服系統中,或是一個本地端(用戶端)儲存裝置。
在此請注意,本發明實施例中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的伺服系統53實施方式並不限於圖示,而可能各種形式的伺服器建構的伺服系統。
本實施例中,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5中用戶端裝置51a~51n的作業系統中安裝一管理程式。據此,用戶端裝置51a~51n的作業環境中任何的變動都被管理程式監測。管理程式用於管理本發明提出的多重作業環境的選擇、監測與傳遞。
當用戶端裝置的作業環境改變時,多重作業環境服務下的管理程式會監測到改變,將改變後的構成元件製作映像檔案,並將改變前後的作業環境結構關係與索引記錄於一列表,已達到多重作業環境映像檔案製作的目的。
[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的實施例]
以下針對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中用戶端的用戶端裝置與伺服系統的架構作具體的說明。請參照圖6,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的電路方塊圖。在本實施例中,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6包括用戶端的用戶端裝置61以及設置於伺服端的伺服系統63。用戶端裝置61與伺服系統63透過網路62連結,以進行資料傳遞。
用戶端裝置61可例如為智慧型手機、個人數位助理、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或其他可安裝與執行程式等的計算機裝置。
用戶端裝置61包括第一操作介面611、第一處理單元612、多重作業環境管理程式613、第一記憶單元614以及第一通訊單元615。第一操作介面611、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程式613、第一 記憶單元614以及第一通訊單元615分別耦接第一處理單元612。
第一操作介面611用以提供用戶端裝置61的使用者操作用戶端裝置61的指令(例如修補、升級、新增、更新用戶端裝置的作業環境或其中軟體,或設定用戶端裝置作業環境的參數)。
第一處理單元612是用戶端裝置61的主要運算處理核心,用以啟動及執行安裝於用戶端裝置61的作業系統與應用程式。第一處理單元612另可用以進行用戶端裝置61運算資源的分配與管理。第一處理單元612可例如是以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或嵌入式控制器(embedded controller)等處理晶片設置於用戶端裝置61並利用程式碼編譯方式來實現,但本實施例並不限制。
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程式613為用戶端裝置61的內建應用程式,且此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程式613也可以是安裝於作業系統架構的內核模式層,以監測管控用戶端裝置61上的作業環境的任何變動。
第一記憶單元614用以儲存多重作業環境的選單及其選單上的每個初始作業環境與改變前後的作業環境結構關係與索引。此外,第一記憶單元614所儲存的檔案並不限於儲存於用戶端裝置61,檔案可以全部或各別儲存於雲端裝置、可移動儲存設備或其他可儲存檔案的儲存裝置。
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程式613可於執行時,監測用戶端裝置61的作業環境。當使用者透過第一操作介面611對用戶端裝置61的作業環境進行變更時,例如新增應用程式、更新作業系統或應用程式、設定作業環境參數時,多重作業環境管理程式613將可提示使用者,讓使用者決定是否將變動前的作業環境映像檔案製作快照。
當使用者決定將變動前的作業環境製作映像檔案快照時,映像檔案的內容將透過第一通訊單元615傳輸於伺服系統63。
伺服系統63可包括第二處理單元632、第二記憶單元634以 及第二通訊單元635。第二記憶單元634以及第二通訊單元635分別耦接第二處理單元632。
第二處理單元632是伺服器63的主要運算處理核心,例如伺服系統63的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進行伺服系統63資源的分配與管理。
第二記憶單元634用以儲存多重作業環境的映像檔案資料與多重作業環境的映像檔案資料關係的列表。具體地說,第二記憶單元634用以儲存用戶端裝置61的使用者經由第一操作介面611變更所屬用戶端裝置61的作業環境時,作業環境變動前後的映像檔案,以供用戶端裝置61選定所需的作業環境時,組合出使用者所選定的作業環境。
第二通訊單元635透過網路62與用戶端裝置61的第一通訊單元615連結。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6的用戶端裝置61與伺服器63透過第一通訊單元615與第二通訊單元635建立連線以互相傳送或接收資料。第一通訊單元615與第二通訊單元635的硬體類型或實體架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記憶單元614與第二記憶單元634於此實施例中,可分別是利用硬碟、軟碟、快閃記憶體晶片、或隨機存取記憶體晶片等揮發性或非揮發性記憶單元來實現,但本實施例並不以此為限。
簡單來說,當用戶端裝置61的使用者透過第一操作介面611變更用戶端裝置61的作業環境時,常駐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程式613會偵測到使用者對作業環境進行變更。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程式613會驅動第一通訊單元615建立與伺服系統63的連線,並將變動前的作業環境與變動後的構成元件差異映像檔案透過第一通訊單元615傳送至伺服系統63,以供伺服系統63製作所述的作業環境的映像檔案。伺服系統63會隨即透過第二通訊單元635經網路62接收由用戶端裝置61透過第一通訊單元615所傳輸 的資料,並儲存所述的作業環境差異映像檔案於伺服系統63的第二記憶單元634。並且,當使用者選擇所需的作業環境時,使用者透過用戶端裝置61的第一操作介面611選擇所欲使用的作業環境。常駐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程式613會讀取第一記憶單元614儲存的作業環境結構關係與索引,驅動第一通訊單元615建立與伺服系統63的連線,並接收伺服器63透過第二通訊單元635所傳送的作業環境映像檔案,以組成使用者所選定的作業環境。
[多重作業環境開機選單的實施例]
請參照圖7並同時參照圖6,圖7為應用本發明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的管理系統而提供多重作業環境開機選擇之流程圖。
首先,在步驟S701中,使用者對用戶端裝置61進行開機,例如啟動用戶端裝置61的電源。接著,於步驟S703中,啟動程序中的用戶端裝置61由第一記憶單元614讀取並顯示多重作業環境的選單,用以供使用者選取初始的開機作業環境,使用者可選取多重作業環境的選單所顯示的任一作業環境,產生選擇訊號(步驟S703)。之後,此選擇訊號可透過網路或是特定連線傳送到伺服系統63(步驟S705)。在此步驟選擇載入的作業環境為用戶端裝置61在此一階段中的初始作業環境。
在此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中,伺服系統63記載有各個經過登錄授權的用戶端裝置61,於步驟S707中,當伺服系統接收到用戶端裝置61依據使用者選取的作業環境的選擇訊號時,將根據授權資訊授權使用,組合相關作業環境對應的儲存區內的一或多個映像檔案,形成對應的作業環境,之後由用戶端裝置61載入作業系統,完成開機程序,如步驟S709。
之後,當裝置於開機程序中載入此初始作業環境後,先載於裝置的記憶體中,使用者可以根據需求變動當中的構成元件,包括上述修補、更新、升級或安裝新的軟體程式、更改設定等,用戶端裝置61內管理程式將可得到這些變動資訊,傳送到伺服系統 63後製作對比到的映像檔案。新的作業環境可以成為用戶端裝置61的開機程序中顯示的多重作業環境選單的新增選項。
更者,下次用戶端裝置61又再開機後,除了提供選單供使用者選擇的實施方式以外,伺服系統63亦可根據上次產生的開機資訊主動重組映像檔案,將相關的作業環境傳到用戶端裝置61上執行。
[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方法的實施例]
請參照圖8並同時參照圖6,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方法之流程圖。
首先,在步驟S801中,使用者經由多重作業環境選單,選擇一作業環境,用戶端裝置61進入一初始作業環境。接著,於步驟S803中,使用者對用戶端裝置61的初始作業環境進行更動時(例如新增應用程式、更新作業系統與應用程式或改變作業環境的參數)。於步驟S805中,用戶端裝置61建立新的作業環境,即改變後的作業環境,並將改變後的作業環境建立一映像檔案,映像檔案產生於特定伺服系統63中,亦不排除可以由用戶端裝置61內程式所產生。於步驟S807中,用戶端裝置61設定一索引關聯於初始作業環境與改變後的作業環境的映像檔案,並將改變前後的作業環境結構關係與索引記錄於一列表,該列表儲存於第一記憶單元614。最後,於步驟S809中,用戶端裝置61將變動前後的作業環境的相關構成元件或是映像檔案透過第一通訊單元615傳輸於伺服器63,伺服器63透過第二通訊單元635接收並儲存所述映像檔案於伺服器63的第二記憶單元634。
[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中建立映像檔案的實施例]
當用戶端執行作業環境升級、更新或新增構成元件時(步驟S901),這些元件可以透過網路,或是特定連線方式傳遞到伺服系統(步驟S903),此例係由伺服系統建立映像檔案(步驟S905)。這些映像檔案可以儲存在特定儲存裝置,不限於載於伺服系統 端。映像檔案之間由索引值建立關聯,能夠依照使用者需求重新組合特定映像檔案,提供特定作業環境。
[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中回溯特定作業環境的實施例]
請參照圖10並同時參照圖6,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重作業環境回溯方法之流程示意圖。
首先,在步驟S101中,使用者透過用戶端裝置61的第一操作介面611選擇列表上之作業環境索引。接著,於步驟S103中,用戶端裝置61依據列表上之作業環境索引,得到初始作業環境與改變部份的映像檔案之關聯性。最後,於步驟S105中,用戶端裝置61依據所述關聯性,組合初始作業環境與改變部份的映像檔案,回溯到選擇的作業環境。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的管理系統及管理方法能夠提供使用者多樣性的電腦作業環境選擇、映像檔案製作與復原,特別可以伺服器與客戶端的架構提供多使用者多樣性作業環境。並可透過習用的網絡啟動機制(比如PXE協定)將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程式傳送至任一新的客戶端,而方便進行遠端佈建該用戶端可用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其並非用以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
5‧‧‧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
51a~51n‧‧‧用戶端
52‧‧‧網路
53‧‧‧伺服系統
Env0,Env1,Env2,Env3‧‧‧作業環境

Claims (15)

  1. 一種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方法,該方法包括:於一用戶端裝置中,進入一初始作業環境,並執行一管理程式,該管理程式用於管理多重作業環境的選擇、監測與傳遞;當該管理程式於該初始作業環境中監測到該用戶端裝置對該初始作業環境中至少一構成元件改變時,建立一新的作業環境;以及製作對應該新的作業環境中經改變之構成元件之映像檔案,並建立一索引關聯於該初始作業環境與該改變部份的映像檔案。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方法,其中該構成元件為一作業系統或一應用程式。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方法,其中該構成元件之改變包括該作業系統或該應用程式之更新、升級、修補或新增外掛程式產生的程式檔案。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方法,其中該構成元件之改變更包括該作業系統或該應用程式的參數設定。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方法,其中於進入該初始作業環境的步驟前,更包括:於該用戶端裝置的開機程序中,提供一多重作業環境的選單,其中選擇的多個作業環境之一即為該初始作業環境。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方法,其中該新的作業環境之差異映像檔案經網路傳輸到一伺服系統或一本地端儲存裝置。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方法,其中該新的作業環境成為該提供多重作業環境的選單之一選項。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方法,其中該差異映像檔案於該用戶端裝置新增構成元件後製作產生,並傳送至該 伺服系統由其接收儲存,或直接儲存于本地端儲存裝置。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方法,其中該索引係為指向該改變之構成元件的映像檔案的指標。
  10. 一種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包括:一伺服系統,其中記載有多個作業環境相關的映像檔案,或是映像檔案的連結;以及至少一用戶端裝置,透過網路連線該伺服系統,該用戶端裝置包括:一第一記憶單元,於開機後載有一初始作業環境與一管理程式,該管理程式用於管理多重作業環境的選擇、監測與傳遞;及一第一處理單元,電性連接該第一記憶單元,於開機時執行所取得的該初始作業環境與該管理程式;其中當該管理程式於該初始作業環境中監測到該用戶端裝置對該初始作業環境中至少一構成元件改變時,建立一新的作業環境;其中該新的作業環境包括由該改變之構成元件所建立之映像檔案,該管理程式設一索引關聯於該初始作業環境與該改變部份的映像檔案。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其中該構成元件為一作業系統,或一應用程式。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其中該構成元件之改變包括該作業系統或該應用程式之更新、升級、修補或新增外掛程式產生的程式檔案。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其中該構成元件之改變更包括該作業系統或該應用程式的參數設定與變更。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其中該構成元件之改變為新增於該作業系統的使用者設定值。
  15.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其中於進入該初始作業環境前,該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管理系統提供一多重作業環境的選單,其中選擇的多個作業環境之一即為該初始作業環境。
TW103103486A 2014-01-29 2014-01-29 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的管理系統及管理方法 TWI5200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03486A TWI520063B (zh) 2014-01-29 2014-01-29 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的管理系統及管理方法
CN201410044870.9A CN104809021B (zh) 2014-01-29 2014-02-07 多重作业环境服务的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US14/604,235 US20150212866A1 (en) 2014-01-29 2015-01-23 Management system for service of multiple operating environments, and methods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03486A TWI520063B (zh) 2014-01-29 2014-01-29 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的管理系統及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0432A true TW201530432A (zh) 2015-08-01
TWI520063B TWI520063B (zh) 2016-02-01

Family

ID=53679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3486A TWI520063B (zh) 2014-01-29 2014-01-29 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的管理系統及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12866A1 (zh)
CN (1) CN104809021B (zh)
TW (1) TWI52006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8625B (zh) * 2019-12-26 2021-05-21 幻雲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複雜資訊環境的管理系統與其運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28056B1 (en) * 2016-10-10 2018-03-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perating system update management
CN110704041A (zh) * 2019-10-10 2020-01-17 达飞云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软件开发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26242A1 (en) * 2001-12-28 2003-07-03 Chang Albert H. Network boot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remotely-stored, client-specific boot images created from shared, base snapshot image
US9329973B2 (en) * 2006-03-22 2016-05-03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testing software
US7698545B1 (en) * 2006-04-24 2010-04-1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mputer configuration chronology generator
US8949312B2 (en) * 2006-05-25 2015-02-03 Red Hat, Inc. Updating clients from a server
US9274811B1 (en) * 2007-02-16 2016-03-01 Bladelogic,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loud provisioning and application deployment
US8656386B1 (en) * 2007-03-13 2014-02-18 Parallels IP Holdings GmbH Method to share identical files in a common area for virtual machines having the same operating system version and using a copy on write to place a copy of the shared identical file in a private area of the corresponding virtual machine when a virtual machine attempts to modify the shared identical file
US8082407B1 (en) * 2007-04-17 2011-12-20 American Megatrends, Inc. Writable snapshots for boot consolidation
CN101714089A (zh) * 2008-10-07 2010-05-26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安装套件的方法及制作套件映像文件的方法
US8479187B2 (en) * 2008-12-02 2013-07-02 Sap Ag Adaptive switch installer
US8515911B1 (en) * 2009-01-06 2013-08-20 Emc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multiple point in time copies in a file system
US8832684B2 (en) * 2009-06-18 2014-09-09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Methods for improving atomicity of runtime inspections
US8458688B2 (en) * 2009-12-28 2013-06-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irtual machine maintenance with mapped snapshots
US8914785B2 (en) * 2012-07-30 2014-12-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oviding virtual appliance system firmware images
US9244693B2 (en) * 2012-11-05 2016-01-26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booting multiple servers from snapshots of an operating system installation image while reducing access to unmodified portions of the installation image and reducing latencies between server ports
US20160196145A1 (en) * 2013-08-08 2016-07-0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Boot from modified factory image
US9250923B2 (en) * 2013-11-26 2016-02-02 Ncr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computer system recovery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8625B (zh) * 2019-12-26 2021-05-21 幻雲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複雜資訊環境的管理系統與其運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12866A1 (en) 2015-07-30
CN104809021B (zh) 2018-05-15
CN104809021A (zh) 2015-07-29
TWI520063B (zh) 2016-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5402B (zh) 遠端備份系統及其遠端備份方法
TWI576764B (zh) 電腦系統
US20150277929A1 (en) User selectable operating systems
US833589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figuring a storage array
TWI520063B (zh) 多重作業環境服務的管理系統及管理方法
US11030047B2 (e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and method to restore system firmware to a selected restore point
KR20130068630A (ko) 임베디드 디바이스의 초기화 방법 및 장치
US20150355997A1 (en) Server-Platform Simulation Service
US11256519B2 (en) Using a single process to install a UEFI-supported OS or a non-UEFI supported OS on a hardware platform
JP6317058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US2020021016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forcing update policies while applying updates from bootable image file
JP2017062537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4013677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figuring a storage array
JP6428047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管理制御方法および管理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050060530A1 (en) Method for displaying information of updating BIOS
JP2017084014A (ja) 情報処理装置
JP6580920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動作環境設定情報を更新する方法、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動作環境設定情報を更新するプログラム
TWI786945B (zh) 可快速更新作業系統的資料儲存裝置及方法
JP7289940B2 (ja) プログラムのセット、記憶媒体、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TWI448967B (zh) 軟體更新方法與電腦可讀取媒體
US1167560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control software version when deploying OS application software from the boot firmware
US11775315B2 (en) BIOS code to store operating systems on computer-readable media
CN105335225A (zh) 可动态客制化嵌入式系统功能的方法
CN115202754A (zh) 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
JP2020119234A (ja) 管理サーバ、ブートサーバ、ネットワークブート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ブート方法、プログラ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