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28693A - 信號處理的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信號處理的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28693A
TW201528693A TW103103071A TW103103071A TW201528693A TW 201528693 A TW201528693 A TW 201528693A TW 103103071 A TW103103071 A TW 103103071A TW 103103071 A TW103103071 A TW 103103071A TW 201528693 A TW201528693 A TW 20152869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redistortion
transmission path
mixing
order nonlinea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3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30106B (zh
Inventor
Jun-Xiong Deng
Chih-Ming Hung
Original Assignee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filed Critical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528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86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0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010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8Modification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Modifications for reducing effects due to line faults ; Receiver end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overcoming line faul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3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non-linear distortion
    • H03F1/3241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non-linear distortion using predistortion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3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non-linear distortion
    • H03F1/3241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non-linear distortion using predistortion circuits
    • H03F1/3258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non-linear distortion using predistortion circuits based on polynomial term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3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non-linear distortion
    • H03F1/3241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non-linear distortion using predistortion circuits
    • H03F1/3282Acting on the phase and the amplitude of the input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18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 H03F3/1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343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45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the amplifier being a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covered by H03F1/00
    • H03F2201/32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non-linear distortion
    • H03F2201/3215To increase the output power or effici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lgebra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信號處理的方法及裝置。該方法包括:獲取對傳送路徑所產生的非線性失真進行抵消的預失真信號;將預失真信號疊加至傳送路徑以對非線性失真抵消;傳送路徑輸出經過非線性失真抵消的信號。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不需要更改現有的傳送路徑即可消除傳送路徑的非線性失真,從而提高發射機的發送性能,簡單且易於實現。

Description

信號處理的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訊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信號處理的方法及裝置。
長期演進技術(LongTermEvolution,LTE)標準中針對不同頻段對發射機有不同的發射要求。例如,針對頻段13(Band 13),因Band 13距離公共安全無線電服務頻段(Public Safety Band)僅2兆赫茲,LTE標準要求在Band 13上工作的發射機必須大幅度降低發射功率以保證其向公共安全無線電服務頻段洩漏的功率在很小的範圍內,例如,在-57dBm的範圍內,但發射功率的降低則會明顯影響發射機的發送性能。
另外,在發射機的傳送路徑中,在對基帶信號進行基帶濾波、混頻以及驅動放大等處理以獲取用於發射的射頻信號時,由於傳送路徑的非線性失真,在待發送的射頻信號附近會出現諧波信號,例如,由傳送路徑的非線性失真產生的三階互調信號(IM3,intermodulation 3),也被稱為4FMOD Signal,該信號的頻率剛好落于公共安全無線電服務頻段的範圍內。由於4FMOD Signal的存在,工作在Band 13上的發射機很難達到LTE標準的要求。
再有,諧波信號的產生將會消耗發射機的功率,從而導致用 於發射的射頻信號的功率降低,進一步導致發射機的發送性能降低。
美國專利US 20110306300 A1公開了一種諧波信號的抑制和/或去除方法,其中該方法是一種基於類比非線性的諧波信號消除方法,同時為了達到較好地抑制效果,在對諧波信號進行消除的過程中,需要進行校準操作,類比實現複雜,不便於實際應用。
因此,如何以相對簡單地方式消除發射機的傳送路徑的非線性失真,從而提高發射機的發送性能是一個極待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信號處理的方法及裝置,能夠以相對簡單地方式消除發射機的傳送路徑的非線性失真,從而提高發射機的發送性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信號處理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步驟:獲取對傳送路徑所產生的非線性失真進行抵消的預失真信號;將預失真信號疊加至傳送路徑以對非線性失真抵消;傳送路徑輸出經過非線性失真抵消的信號。
其中,傳送路徑包括驅動放大器;將預失真信號疊加至傳送路徑以對非線性失真抵消的步驟包括:疊加預失真信號至驅動放大器的輸入端;由驅動放大器對疊加預失真信號的混頻信號進行放大處理,其中,混頻信號包括第一混頻信號和第二混頻信號,通過放大後的預失真信號抵消第一混頻信號和第二混頻信號經驅動放大器而產生的非線性失真,以獲取消除驅動放大器的非線性失真的射頻信號。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 供一種信號處理的裝置,該裝置包括:獲取模組,用於獲取對傳送路徑所產生的非線性失真進行抵消的預失真信號;疊加模組,從獲取模組獲取預失真信號,將預失真信號疊加至傳送路徑以對非線性失真抵消;輸出模組,輸出在傳送路徑中經過非線性失真抵消的信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區別于現有技術的情況,本發明通過在傳送路徑疊加預失真信號以抵消傳送路徑的非線性失真,不需要更改現有的傳送路徑即可消除傳送路徑的非線性失真,從而提高發射機的發送性能,簡單且易於實現。
S101~S103、S201~S204、S301~S306‧‧‧步驟
11、21、31‧‧‧獲取模組
12、22、32‧‧‧疊加模組
13、24、36‧‧‧輸出模組
23‧‧‧驅動放大器
33‧‧‧基帶濾波器
34‧‧‧混頻器
35‧‧‧驅動放大器
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信號處理的方法的流程圖;圖2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信號處理的方法的流程圖;圖3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信號處理的方法的流程圖;圖4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信號處理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信號處理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信號處理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在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書當中使用了某些辭彙來指稱特定的元件。所屬領域中的技術人員應可理解,製造商可能會用不同的名詞來稱呼同樣的元件。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書並不以名稱的差異來作為區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異來作為區分的基準。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信號處理的方法的流程圖。需注意的是,若有實質上相同的結果,本發明的方法並不以圖1所示的流程順序為限。如圖1所示,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S101:獲取對傳送路徑所產生的非線性失真進行抵消的預失真信號;步驟S102:將預失真信號疊加至傳送路徑以對非線性失真抵消;步驟S103:傳送路徑輸出經過非線性失真抵消的信號。
在步驟S101中,非線性失真是指傳送路徑的輸出信號與輸入信號不成線性關係,輸出信號中疊加有不同頻率的諧波信號,其具體包括諧波失真、互調失真等等。傳送路徑可以用於不同制式的無線通訊,例如長期演進技術(LongTermEvolution,LTE)、寬頻碼分多重存取(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分時-同步分碼多重進接(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等等。以LTE為例來說,傳送路徑可以包括基帶濾波器、混頻器和驅動放大器等等,輸入信號經基帶濾波器的濾波處理、混頻器的上變頻處理以及驅動放大器的放大處理後,因基帶濾波器、混頻器和驅動放大器為非線性特性,將獲得疊加諧波信號的輸出信號。為減少諧波信號對傳送路徑的影響,在傳送路徑中引入預失真信號,以抵消由於傳送路徑的非線性失真導致的諧波信號。其中,預失真信號可以由數據機、雙載波數據機或者片上微處理器產生。
在步驟S102中,將預失真信號疊加至傳送路徑可以將預失真信號疊加至基帶濾波器的輸入端,也可以疊加至驅動放大器的輸入端。
在步驟S103中,經過非線性失真抵消的信號為頻率位於射 頻範圍的輸出信號,其可以通過天線以電磁波的形式向空中輻射。
區別于現有技術,本發明通過在傳送路徑疊加預失真信號以抵消傳送路徑的非線性失真,不需要更改現有的傳送路徑即可消除傳送路徑的非線性失真,從而提高發射機的發送性能,簡單且易於實現。
圖2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信號處理的方法的流程圖。需注意的是,若有實質上相同的結果,本發明的方法並不以圖2所示的流程順序為限。
如圖2所示,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201:獲取對傳送路徑所產生的非線性失真進行抵消的預失真信號。在步驟S201中,傳送路徑包括驅動放大器。預失真信號用於抵消驅動放大器所產生的非線性失真。
步驟S202:疊加預失真信號至驅動放大器的輸入端。在步驟S202中,將預失真信號與混頻信號混合後,疊加至驅動放大器的輸入端。
步驟S203:由驅動放大器對疊加預失真信號的混頻信號進行放大處理。在步驟S203中,驅動放大器的輸入信號V in 包括混頻信號,其中,混頻信號包括第一混頻信號F1和第二混頻信號F2,第一混頻信號F1為有用的待發送信號,第二混頻信號F2為諧波信號,第二混頻信號F2的頻率近似為第一混頻信號F1的頻率的三倍。
以驅動放大器的三階非線性失真為例,未疊加預失真信號時,驅動放大器的輸出信號V out 可以通過下面的多項式來表徵:V out =A 1 V in +A 2 V in 2+A 3 V in 3其中,A 1A 2A 3分別對應驅動放大器的一階、二階和三階非線性係數。
設定第一混頻信號F1的幅度為|F1|、相位為∠F1;第二混頻信號F2的幅度為|F2|、相位為∠F2;驅動放大器的一階非線性係數A 1的幅度為a1、相位為∠θ1;驅動放大器的二階非線性係數A 2的幅度為a2、相位為∠θ2;驅動放大器的三階非線性係數A 3的幅度為a3、相位為∠θ3。
V in =F1+F2代入上述多項式,由於三次方項也即三階非線性係數的存在,在輸出信號會產生了F2-2F1三階交調分量,其頻率位於待發送的第一混頻信號F1的附近,其對應的幅度為:|¾*a3*F2*F1*F1|,對應的相位為:∠θ3+∠F2-∠F1-∠F1。
為了消除F2-2F1三階交調分量,驅動放大器的輸入端引入預失真信號F3,其對應的幅度為|F3|,對應的相位為∠F3。
經過驅動放大器的放大處理後,放大後的預失真信號F3對應的幅度變更為:|a1*F3|,對應的相位變更為:∠θ1+∠F3。
為達到最有效地抵消第一混頻信號F1和第二混頻信號F2經驅動放大器而產生的三階交調分量F2-2F1,則需要經放大處理後的預失真信號F3與F2-2F1三階交調分量的幅度相等,相位相反,也即:|¾*a3*F2*F1*F1|=|a1*F3|;∠θ3+∠F2-∠F1-∠F1+180°=∠θ1+∠F3對上述公式進行變換,即可得到: F3=∠θ3+∠F2-∠F1-∠F1+180°-∠θ1當預失真信號F3的幅度|F3|和相位∠F3滿足上述等式時,三階交調分量F2-2F1被完全抵消掉。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在滿足預失真信號與 三階交調分量相位相反的前提下,當預失真信號的幅度為小於的任意值時,均可達到抵消三階交調分量F2-2F1,從而減弱驅動放大器的非線性失真的效果。
步驟S204:傳送路徑輸出經過非線性失真抵消的信號。在步驟S204中,驅動放大器的輸出端輸出抵消驅動放大器的非線性失真後的射頻信號。
區別于現有技術,本發明通過在驅動放大器的輸入端疊加預失真信號以抵消由驅動放大器引入的非線性失真,不需要更改現有的電路即可消除由驅動放大器引入的非線性失真,從而提高發射機的發送性能,簡單且易於實現。
圖3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信號處理的方法的流程圖。需注意的是,若有實質上相同的結果,本發明的方法並不以圖3所示的流程順序為限。如圖3所示,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301:獲取對傳送路徑所產生的非線性失真進行抵消的預失真信號。在步驟S301中,傳送路徑包括基帶濾波器、混頻器和驅動放大器。中心頻率位於f BB 或頻寬為△f的基帶信號BB依次經基帶濾波器的濾波處理、混頻器的混頻處理和驅動放大器的放大處理後,調製為頻率位於f LO +△f的信號,其中f LO 為混頻器提供的本振頻率。
如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知的,由於傳送路徑的非線性失真,傳送路徑中常常會產生不需要的諧波信號,例如,由傳送路徑中的混頻器的非線性產生的三階諧波信號,其頻率位於3*f LO ,進一步,三階諧波信號會與基帶信號進行混頻產生頻率位於3*f LO -△f的無用信號。當頻率位於 3*f LO -△f的信號與頻率位於f LO +△f的信號同時疊加至驅動放大器的輸入端時,由於驅動放大器的非線性,驅動放大器的輸出端將產生頻率位於f LO -3*△f的交調信號。由於交調信號的頻率f LO -3*△f與待發送信號的頻率f LO +△f僅僅相差4*△f,交調信號的存在將大大影響傳送路徑的發送性能。
預失真信號用於抵消基帶濾波器、混頻器和驅動放大器所產生的非線性失真。在本實施例中,預失真信號PD的頻率位於3*f BB ,用於抵消混頻器、驅動放大器的非線性失真所產生的頻率位於f LO -3*△f的交調信號。
步驟S302:疊加預失真信號至基帶濾波器的輸入端。在步驟S302中,將預失真信號與基帶信號混合後,疊加至基帶濾波器的輸入端。
步驟S303:由基帶濾波器對疊加預失真信號的基帶信號進行濾波處理以獲取濾波信號。在步驟S303中,基帶濾波器的輸入信號包括基帶信號BB和預失真信號PD
設定基帶信號BB的幅度為1,相位為00;預失真信號PD的幅度為|PD|,相位為∠PD;基帶濾波器的一階非線性係數的幅度為b1、相位為∠β1,其三階非線性係數忽略不計。
經過基帶濾波器的濾波處理後,濾波後的基帶信號BB對應的幅度變更為:b1,對應的相位變更為:∠β1;濾波後的預失真信號PD對應的幅度變更為:|PD*b1|,對應的相位變更為∠β1-∠PD。其中,濾波信號為濾波後的基帶信號和濾波後的預失真信號之和。
步驟S304:由混頻器對濾波信號進行混頻處理以獲取疊加本振頻率的混頻信號。在步驟S304中,混頻信號包括對應基帶信號的第一 混頻信號F1、對應由混頻器的非線性失真產生的第二混頻信號F2和對應預失真信號的第三混頻信號F3。其中,第一混頻信號F1對應有用的待發送信號,頻率位於f LO +△f;第二混頻信號F2對應諧波信號,頻率位於3f LO -△f;第三混頻信號F3對應抵消傳送路徑的非線性失真的預失真信號,頻率位於f LO -3△f
設定混頻器的一階非線性係數的幅度為o1,相位為∠o1;混頻器的三階非線性係數的幅度為o3,相位為∠o3。
另外,設定混頻器提供的本振信號為方波信號,其傅立葉展開表示為:,其中,w=2πf L0
則濾波信號經過混頻器的混頻處理後,混頻器輸出的第一混頻信號F1對應的幅度為:,對應的相位為:∠o1+∠β1;第二混頻信號F2對應的幅度為:,對應的相位為:∠o3-∠β1;第三混頻信號F3對應的幅度為:,對應的相位為:∠o1-∠PD
步驟S305:由驅動放大器對混頻信號進行放大處理。在步驟S305中,驅動放大器的輸入信號V in 包括第一混頻信號F1、第二混頻信號F2和第三混頻信號F3。
設定驅動放大器的一階非線性係數A 1的幅度為a1、相位為∠θ1;驅動放大器的三階非線性係數A 3的幅度為a3、相位為∠θ3。
由於三階非線性係數的存在,第一混頻信號F1和第二混頻信號F2經驅動放大器會產生頻率位於f LO -3△f的交調信號。其中,交調信號對應的幅度為:; 交調信號對應的相位為:∠o3-∠β1-2*∠o1-2*∠β1+∠θ3。
經過驅動放大器的放大處理後,放大後的第三混頻信號F3對應的幅度變更為:,對應的相位變更為:∠θ1+∠o1-∠PD
為達到最有效地抵消第一混頻信號F1和第二混頻信號F2經驅動放大器而產生的頻率位於f LO -3△f的交調信號,則要求經放大處理後的預失真信號F3的幅度與交調信號的幅度相等,相位相反,也即: o3-∠β1-2*∠o1-2*∠β1+∠θ3+180°=∠θ1+∠o1-∠PD對上述公式進行變換,即可得到: PD=3*∠o1+3*∠β1-∠o3-∠θ3+∠θ1-180當預失真信號PD的幅度|PD|和相位∠PD滿足上述等式時,傳送路徑的交調信號被完全抵消掉。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在滿足預失真信號的相位與交調信號相位相反的前提下,當預失真信號的幅度為小於的任意值時,均可達到抵消交調信號,從而減弱傳送路徑的非線性失真的效果。
步驟S306:傳送路徑輸出經過非線性失真抵消的信號。在步驟S306中,傳送路徑輸出抵消傳送路徑也即混頻器和驅動放大器的非線性失真後的射頻信號。
區別于現有技術,本發明通過在基帶濾波器的輸入端疊加預失真信號以抵消傳送路徑引入的非線性失真,不需要更改現有的電路即可消除傳送路徑引入的非線性失真,從而提高發射機的發送性能,簡單且易 於實現。
圖4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信號處理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4所示,該裝置包括:獲取模組11、疊加模組12和輸出模組13。
獲取模組11用於獲取對傳送路徑所產生的非線性失真進行抵消的預失真信號,其可為數據機、雙載波數據機或者片上微處理器。
疊加模組12與獲取模組11連接,從獲取模組11獲取預失真信號,將預失真信號疊加至傳送路徑以對非線性失真抵消。
輸出模組13與疊加模組12連接,輸出在傳送路徑中經過非線性失真抵消的信號。具體來說,輸出模組13用於在傳送路徑中經疊加模組12疊加預失真信號後,輸出經過非線性失真抵消的信號。
圖5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信號處理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5所示,該裝置包括:獲取模組21、疊加模組22、驅動放大器23和輸出模組24。
獲取模組21用於獲取對傳送路徑所產生的非線性失真進行抵消的預失真信號。
疊加模組22與獲取模組21連接,從獲取模組21獲取預失真信號,將預失真信號疊加至驅動放大器23的輸入端以對非線性失真抵消。
具體來說,獲取模組21可以是能產生預失真信號的電路,疊加模組22可以是傳輸預失真信號至驅動放大器23的輸入端的信號線。
驅動放大器23與疊加模組22連接,用於經疊加模組22疊加預失真信號後,對疊加預失真信號的混頻信號進行放大處理,其中,混頻信號包括第一混頻信號和第二混頻信號。驅動放大器23通過放大後的預失真 信號抵消第一混頻信號和第二混頻信號經驅動放大器23而產生的非線性失真,以獲取消除驅動放大器23的非線性失真的射頻信號。
其中,預失真信號的幅度為:;預失真信號的相位為:∠θ3+∠F2-∠F1-∠F1+180°-∠θ1。
其中,∠F1和∠F2分別對應第一混頻信號F1和第二混頻信號F2的相位,a1和a3分別對應驅動放大器的一階非線性係數和三階非線性係數的幅度,∠θ1和∠θ3分別對應驅動放大器的一階非線性係數和三階非線性係數的相位。
輸出模組24與驅動放大器23連接,用於輸出抵消驅動放大器的非線性失真後的射頻信號。具體來說,輸出模組24可以是驅動放大器的輸出部分。
圖6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信號處理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6所示,該裝置包括:獲取模組31、疊加模組32、基帶濾波器33、混頻器34、驅動放大器35和輸出模組36。
獲取模組31用於獲取對傳送路徑所產生的非線性失真進行抵消的預失真信號。
疊加模組32與獲取模組31連接,從獲取模組31獲取預失真信號,將預失真信號疊加至基帶濾波器33的輸入端。
基帶濾波器33與疊加模組32連接,用於經疊加模組32疊加預失真信號後,對疊加預失真信號的基帶信號進行濾波處理以獲取濾波信號。其中,基帶信號的頻率位於f BB ,其對應的基帶頻寬為△f,預失真信號的頻率位於3*f BB
混頻器34與基帶濾波器33連接,從基帶濾波器33獲取濾波信號,對濾波信號進行混頻處理以獲取疊加本振頻率的混頻信號。其中,混頻信號包括對應基帶信號的第一混頻信號、對應由混頻器的非線性失真產生的第二混頻信號和對應預失真信號的第三混頻信號。具體來說,設定本振頻率為f LO ,則第一混頻信號的頻率位於f LO +△f,第二混頻信號的頻率位於3f LO -△f,第三混頻信號的頻率位於f LO -3△f
驅動放大器35與混頻器34連接,從驅動放大器獲取混頻信號,對混頻信號進行放大處理。驅動放大器35通過放大後的第三混頻信號抵消第一混頻信號和第二混頻信號經傳送路徑而產生的非線性失真,以獲取消除傳送路徑的非線性失真的射頻信號。
其中,預失真信號的幅度為:4/π 2*a3/a1*o3*o1*b1*b1;預失真信號的相位為:3*∠o1+3*∠β1-∠o3-∠θ3+∠θ1-180°;其中,b1、∠β1對應基帶濾波器的一階非線性係數的幅度和相位,o1和o3分別對應混頻器的一階非線性係數和三階非線性係數的幅度,∠o1和∠o3分別對應混頻器的一階非線性係數和三階非線性係數的相位,a1和a3分別對應驅動放大器的一階非線性係數和三階非線性係數的幅度,∠θ1和∠θ3分別對應驅動放大器的一階非線性係數和三階非線性係數的相位。
輸出模組36與驅動放大器35連接,用於輸出抵消傳送路徑的非線性失真後的射頻信號。具體來說,輸出模組可以是驅動放大器的輸出部分。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 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S101~S103‧‧‧步驟

Claims (16)

  1. 一種信號處理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包括步驟:獲取對傳送路徑所產生的非線性失真進行抵消的預失真信號;將所述預失真信號疊加至所述傳送路徑以對所述非線性失真抵消;所述傳送路徑輸出經過所述非線性失真抵消的信號。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傳送路徑包括驅動放大器;所述預失真信號疊加至所述傳送路徑以對所述非線性失真抵消的步驟包括:疊加所述預失真信號至所述驅動放大器的輸入端;由所述驅動放大器對疊加所述預失真信號的混頻信號進行放大處理,其中,所述混頻信號包括第一混頻信號和第二混頻信號,通過放大後的所述預失真信號抵消所述第一混頻信號和所述第二混頻信號經所述驅動放大器而產生的所述非線性失真,以獲取消除所述驅動放大器的所述非線性失真的射頻信號。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預失真信號的幅度為:;所述預失真信號的相位為:∠θ3+∠F2-∠F1-∠F1+180°-∠θ1;其中,∠F1和∠F2分別對應所述第一混頻信號F1和所述第二混頻信號F2的相位,a1和a3分別對應所述驅動放大器的一階非線性係數和三階非線性係數的幅度,∠θ1和∠θ3分別對應所述驅動放大器的所述一階非線性係數和所述三階非線性係數的相位。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傳送路徑進一步包括基帶濾波器和混頻器;所述將所述預失真信號疊加至所述傳送路徑以對所述非線性失真抵消的步驟包括:疊加所述預失真信號至所述基帶濾波器的輸入端;由所述基帶濾波器對疊加所述預失真信號的基帶信號進行濾波處理以獲取濾波信號; 由所述混頻器對所述濾波信號進行混頻處理以獲取疊加本振頻率的混頻信號,所述混頻信號包括對應所述基帶信號的所述第一混頻信號、對應由所述混頻器的所述非線性失真產生的所述第二混頻信號和對應所述預失真信號的第三混頻信號;由所述驅動放大器對所述混頻信號進行放大處理,通過放大後的所述第三混頻信號抵消所述第一混頻信號和所述第二混頻信號經所述傳送路徑而產生的所述非線性失真,以獲取消除所述傳送路徑的所述非線性失真的射頻信號。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基帶信號的頻率位於f BB ,其對應的基帶頻寬為△f,所述預失真信號的頻率位於3*f BB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本振頻率為f LO ,所述第一混頻信號的頻率位於f LO +△f,所述第二混頻信號的頻率位於3f LO -△f,所述第三混頻信號的頻率位於f LO -3△f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預失真信號的幅度為:4/π 2*a3/a1*o3*o1*b1*b1;所述預失真信號的相位為:3*∠o1+3*∠β1-∠o3-∠θ3+∠θ1-180°;其中,b1、∠β1分別對應所述基帶濾波器的一階非線性係數的幅度和相位,o1和o3分別對應所述混頻器的一階非線性係數和三階非線性係數的幅度,∠o1和∠o3分別對應所述混頻器的所述一階非線性係數和所述三階非線性係數的相位,a1和a3分別對應所述驅動放大器的一階非線性係數和三階非線性係數的幅度,∠θ1和∠θ3分別對應所述驅動放大器的所述一階非線性係數和所述三階非線性係數的相位。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預失真信號由數據機、雙載波數據機或者片上微處理器產生。
  9. 一種信號處理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包括:獲取模組,用於獲取對傳送路徑所產生的非線性失真進行抵消的預失真信號;疊加模組,從所述獲取模組獲取所述預失真信號,將所述預失真信號疊加至所述傳送路徑以對所述非線性失真抵消;輸出模組,輸出在所述傳送路徑中經過所述非線性失真抵消的信號。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進一步包括位於所述傳送路徑中的驅動放大器;所述疊加模組用於將所述預失真信號疊加至所述驅動放大器的輸入端;所述驅動放大器用於對疊加了所述預失真信號的混頻信號進行放大處理,所述混頻信號包括第一混頻信號和第二混頻信號;其中,所述驅動放大器通過放大後的所述預失真信號抵消所述第一混頻信號和所述第二混頻信號經所述驅動放大器而產生的所述非線性失真,以獲取消除所述驅動放大器的所述非線性失真的射頻信號,所述輸出模組是所述驅動放大器的輸出部分。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預失真信號的幅度為:;所述預失真信號的相位為:∠θ3+∠F2-∠F1-∠F1+180°-∠θ1;其中,∠F1和∠F2分別對應所述第一混頻信號F1和所述第二混頻信號F2的相位,a1和a3分別對應所述驅動放大器的一階非線性係數和三階非線性係數的幅度,∠θ1和∠θ3分別對應所述驅動放大器的所述一階非線性係數和所述三階非線性係數的相位。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進一步包括位於所述傳送路徑中的基帶濾波器和混頻器;所述疊加模組用於疊加所述預失真信號至所述基帶濾波器的輸入端;所述基帶濾波器用於對疊加了所述預失真信號的基帶信號進行濾波處理以獲取濾波信號;所述混頻器用於對所述濾波信號進行混頻處理以獲取疊加本振頻率的混頻信號,所述混頻信號包括對應所述基帶信號的所述第一混頻信號、對應由所述混頻器的所述非線性失真產生的所述第二混頻信號和對應所述預失真信號的第三混頻信號;所述驅動放大器用於對所述混頻信號進行放大處理,通過放大後的所述第三混頻信號抵消所述第一混頻信號和所述第二混頻信號經所述傳送路徑而產生的所述非線性失真,以獲取消除所述傳送路徑的所述非線性失真的射頻信號。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基帶信號的頻率位於f BB ,其對應的基帶頻寬為△f,所述預失真信號的頻率位於3*f BB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本振頻 率為f LO ,所述第一混頻信號的頻率位於f LO +△f,所述第二混頻信號的頻率位於3f LO -△f,所述第三混頻信號的頻率位於f LO -3△f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預失真信號的幅度為:4/π 2*a3/a1*o3*o1*b1*b1;所述預失真信號的相位為:3*∠o1+3*∠β1-∠o3-∠θ3+∠θ1-180°;其中,b1、∠β1對應所述基帶濾波器的一階非線性係數的幅度和相位,o1和o3分別對應所述混頻器的一階非線性係數和三階非線性係數的幅度,∠o1和∠o3分別對應所述混頻器的所述一階非線性係數和所述三階非線性係數的相位,a1和a3分別對應所述驅動放大器的一階非線性係數和三階非線性係數的幅度,∠θ1和∠θ3分別對應所述驅動放大器的所述一階非線性係數和所述三階非線性係數的相位。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獲取模組是數據機、雙載波數據機或者片上微處理器。
TW103103071A 2014-01-09 2014-01-28 信號處理的方法及裝置 TWI5301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10437.3A CN103746951B (zh) 2014-01-09 2014-01-09 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8693A true TW201528693A (zh) 2015-07-16
TWI530106B TWI530106B (zh) 2016-04-11

Family

ID=50503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3071A TWI530106B (zh) 2014-01-09 2014-01-28 信號處理的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84955B2 (zh)
CN (1) CN103746951B (zh)
TW (1) TWI53010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8326B (zh) * 2020-01-16 2021-12-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信號處理裝置與信號處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5745B (zh) * 2015-11-10 2020-07-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失真装置
CN108259048B (zh) * 2017-12-27 2020-08-28 无锡中感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混频器驱动功放装置及非线性补偿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51561B1 (ko) * 1997-06-19 2000-04-15 윤종용 디지털통신시스템의송신기선형화장치및방법
US6574285B2 (en) * 2001-07-16 2003-06-03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128-ary signal constellations suitable for non-linear amplification
CN100525079C (zh) * 2004-12-28 2009-08-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模拟预失真线性化方法及实现所述方法的装置
CN101056288B (zh) * 2007-06-14 2010-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预失真模型装置和信号的预失真处理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1459636B (zh) * 2007-12-12 2012-04-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预失真方法
US8422975B2 (en) 2010-06-09 2013-04-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rmonic suppression and/or rejection
US20110312290A1 (en) * 2011-07-21 2011-12-22 Comtech Ef Data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Closed Loop Pre-Distortion for PSK/QAM Modulation Using Feedback from Distant End of a Link
CN103312275B (zh) * 2013-06-25 2015-09-09 电子科技大学 混合式预失真线性化器
CN103401511A (zh) * 2013-07-05 2013-11-2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实时性系统的功放预失真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8326B (zh) * 2020-01-16 2021-12-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信號處理裝置與信號處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30106B (zh) 2016-04-11
CN103746951B (zh) 2017-01-18
CN103746951A (zh) 2014-04-23
US20150195110A1 (en) 2015-07-09
US9184955B2 (en) 2015-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23205B2 (ja) デュアルバンド送信機におけるデジタル事前歪み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EP2169837B1 (en) Technique for suppressing noise in a transmitter device
EP2923444B1 (en) Low complexity digital predistortion for concurrent multi-band transmitters
US8942649B2 (en) Radio-frequency transmitter and amplifier
US20160211927A1 (en) Self-interference signal cancel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JP6025965B2 (ja) マルチバンド・トランシーバにおけるクロストークのキャンセル
US20110235748A1 (en) Active antenna array having analogue transmitter linearisation and a method for predistortion of radio signals
US9596120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distortion compensation apparatus,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US8868018B2 (en) Reciprocal mixing noise cancellation system
US20080218262A1 (en) Predistortion with asymmetric usage of available bandwidth
WO2014085105A1 (en) Mitigating effects of a transmitted blocker and distortions therefrom in a radio receiver
Sadjina et al. A mixed-signal circuit technique for cancellation of interferers modulated by LO phase-noise in 4G/5G CA transceivers
TWI530106B (zh) 信號處理的方法及裝置
JP2014239440A (ja) 高調波除去ミキサにおいて2次歪みを低減するための方法
US11265201B2 (en) Correction of specific intermodulation products in a concurrent multi-band system
US935039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signal distor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42723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distorting a signal
Yu et al. Modeling and suppression of transmitter leakage in concurrent dual-band transceivers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WO2023028795A1 (zh) 一种频率预失真装置和频率预失真方法
Garcia-Hernandez et al. Survey on compensation for analog front end imperfections by means of adaptive digital front end for on-chip OFDM wireless transmitters
EP170836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high frequency signal
WO2015118797A1 (ja)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KR101318344B1 (ko) 주파수 이중변환을 이용한 전치보상 선형 증폭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