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21734A - 一種化合物用於製備抗發炎藥物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種化合物用於製備抗發炎藥物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21734A
TW201521734A TW102144119A TW102144119A TW201521734A TW 201521734 A TW201521734 A TW 201521734A TW 102144119 A TW102144119 A TW 102144119A TW 102144119 A TW102144119 A TW 102144119A TW 201521734 A TW201521734 A TW 20152173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mcdo
compound
inflammatory
group
methan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4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I Chang
Wen-Ling Shih
Original Assignee
Univ Nat Pingtung Sci & Te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Nat Pingtung Sci & Tech filed Critical Univ Nat Pingtung Sci & Tech
Priority to TW1021441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521734A/zh
Publication of TW201521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1734A/zh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一種化合物用於製備抗發炎藥物的用途,該化合物係藉由降低巨噬細胞產生細胞激素以抑制發炎反應,包含:將一有效劑量之該化合物施予一所需個體,以降低該所需個體之發炎反應;其中,該化合物係為(23E)-5β,19-環氧-25-甲氧基葫蘆-6,23-二烯-3β-醇。

Description

一種化合物用於製備抗發炎藥物的用途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化合物的用途,特別是一種(23E)-5β,19-環氧-25-甲氧基葫蘆-6,23-二烯-3β-醇用以製備藥物,以預防發炎反應的用途。
發炎是身體為了對抗外來刺激(如細菌感染、外傷等)而產生的免疫反應,顯現於生理組織的現象多為水腫、發紅、發熱及疼痛。一般而言,發炎是身體為移除有害病原體及促進組織修復的保護措施,但是長期發炎將造成人體不適,甚或惡化而破壞生理組織導致壞死;因此發炎反應一旦發生,應密切注意並避免惡化。
目前已開發出如吲哚美辛(indomethacin)等習知抗發炎藥物,該些習知抗發炎藥物屬於抗生素,雖然能抑制發炎反應,但不當使用吲哚美辛容易導致個體產生嘔吐、胃出血甚至穿孔、過敏、肝腎功能損傷等副作用,因此,吲哚美辛的使用必須非常謹慎,且可能在對抗發炎的同時帶來其他不適之後遺症。
相對於許多抗生素會帶來抗藥性等副作用,由天然食物衍生而來的習知天然抗發炎成份,如薑黃素(curcumin),因被期待在發揮抗發炎的療效之餘亦能減少副作用的產生,而日漸受到重視;然而薑黃素為高脂溶性物質,除了因不易溶於水而不易被人體利用外,薑黃素於血清中的 半衰期更只有數十分鐘,難以持續發揮功效。
據此,若能夠研發來自天然食物來源的一化合物,該化合物能夠降低發炎反應,進而提供製備抗發炎藥物的用途,且作用時間較習知天然抗發炎成份更長,將可以於較少副作用的狀況下減少發炎反應帶來的不適,以減少發炎者的痛苦。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化合物的用途,係用於製備抗發炎藥物,以減輕發炎反應者。
為達到前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所運用之技術手段及藉由該技術手段所能達到之功效包含有:一種化合物用於製備抗發炎藥物的用途,係包含:將一有效劑量之該化合物施予一所需個體,以降低該所需個體之發炎反應;其中,該化合物係為(23E)-5β,19-環氧-25-甲氧基葫蘆-6,23-二烯-3β-醇。
本發明之化合物用於製備抗發炎藥物的用途,其中,該化合物較佳係以塗抹方式施予該所需個體。
本發明之化合物用於製備抗發炎藥物的用途,其中,該化合物之該有效劑量較佳係為0.3125μg/mL/塗抹單位面積。
本發明之化合物用於製備抗發炎藥物的用途,係藉由降低該所需個體中iNOS及COX-2等發炎物質之表現,以及抑制NF-κB訊息傳遞路徑,以達到抗發炎之功效。
第1圖:本發明化合物的化學式。
第2圖:本發明化合物對RAW264.7細胞株的存活度測試結果。
第3a圖:於RAW264.7細胞株投予不同濃度LPS,以西方墨點法偵測其誘發之iNOS蛋白表現量。
第3b圖:於RAW264.7細胞株投予LPS,並同時投予不同濃度之薑黃素,以西方墨點法偵測LPS誘發之iNOS蛋白表現量。
第3c圖:於RAW264.7細胞株投予LPS,並同時投予不同濃度之本發明化合物,以西方墨點法偵測LPS誘發之iNOS及COX-2蛋白表現量。
第4圖:於RAW264.7細胞株投予LPS,並同時投予不同濃度之本發明化合物,以西方墨點法偵測LPS誘發之MAPK及IκBα訊息傳遞路徑相關蛋白表現量。
第5圖:於RAW264.7細胞株投予LPS,並同時投予不同濃度之本發明化合物,以冷光酶活性法偵測NF-κB與DNA之結合率。
第6a圖:於RAW264.7細胞株投予LPS,並同時投予不同濃度之本發明化合物,以ELISA偵測LPS誘導之TNF-α分泌量。
第6b圖:於RAW264.7細胞株投予LPS,並同時投予不同濃度之本發明化合物,以ELISA偵測LPS誘導之IL-6分泌量。
第6c圖:於RAW264.7細胞株投予LPS,並同時投予不同濃度之本發明化合物,以ELISA偵測LPS誘導之IL-1β分泌量。
第7圖:以TPA誘導鼠耳腫脹,續投予不同濃度之本發明化合物,觀察不同時間後之鼠耳消腫程度。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本發明所指EMCDO,係為名為(23E)-5β,19-環氧-25-甲氧基葫蘆-6,23-二烯-3β-醇 (5β,19-epoxy-25-methoxycucurbita-6,23(E)-dien-3β-ol)的化合物,為使全案敘述簡潔,以下皆以EMCDO取代(23E)-5β,19-環氧-25-甲氧基葫蘆-6,23-二烯-3β-醇;其中,EMCDO的化學式請參照第1圖所示。
本發明為一種EMCDO用於製備抗發炎藥物的用途,係包含:將一有效劑量之該EMCDO投予一所需個體,以降低該所需個體發炎之嚴重性。
是以,本發明之EMCDO可以降低發炎反應,進而提供製備抗發炎藥物的用途,該EMCDO係可以與醫藥學上可以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組合形成一醫藥組合物,而以塗佈於患部的方式供所需個體外用,或是以腹腔注射或靜脈注射等針劑方式送入所需個體,或是以錠劑、膠囊、粉劑、粒劑或液劑等口服方式供該所需個體服用;該EMCDO亦可以與其他食品或飲料組合,以一適於經口服用之樣態送入該所需個體。
本發明所指EMCDO,其萃取方式包含:取得含有該EMCDO的一天然物質;以甲醇先行萃取後,以乙酸乙酯與水進行分配萃取,再以正丁醇進行萃取,得到一萃取液;將該萃取液進行純化,以得到該EMCDO。其中,該天然物質係可為苦瓜等天然食品,其純化可由高效能液向層析法(HPLC)、膠體分離純化法等擇一;惟,化學合成之該EMCDO亦具有相同功效,此為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所能理解,容不多加贅述。另外,為了減少萃取液之體積,係可進減壓濃縮、風乾、烘乾、冷凍抽乾等方式以濃縮該萃取液。
較佳地,EMCDO係自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萃取純化而來。詳而言之,取苦瓜果實乾重30公斤,處理成粉末後,利用60公升的100%甲醇(MeOH)浸泡萃取共重複三次,每次間隔一週,得到三份浸泡液,並將共180公升的該浸泡液進行減壓濃縮而成一粗萃取物(約6.3公斤)。加入8公升水至該粗萃取物中,使該粗萃取物成懸浮狀後,先以8 公升乙酸乙酯(EtOAc)進行分配萃取三次得乙酸乙酯層671克,再以4公升正丁醇(n-BuOH)進行萃取三次得正丁醇層966克,最後剩餘的為水層部分4566克。
將正丁醇層萃取物溶解在20%甲醇中,並以Diaion HP 20為固定相充填管柱,水與甲醇混合液為移動相,進行玻璃管柱色層分析(150×10cm);其中,初始沖提溶劑中水與甲醇的體積比為4:1,之後以沖提出樣品減少量做為更換水與甲醇比例依據,逐步增加甲醇比例至100%,共可獲得25個區分的初萃取液。
25個區分的初萃取液中,水與甲醇的體積比分別為:區分1(6000mL,水比甲醇為4:1)、區分2(4000mL,水比甲醇為38:12)、區分3(3000mL,水比甲醇為36:14)、區分4(5000mL,水比甲醇為34:16)、區分5(5000mL,水比甲醇為32:18)、區分6(3000mL,水比甲醇為3:2)、區分7(4000mL,水比甲醇為28:22)、區分8(6000mL,水比甲醇為26:24)、區分9(4000mL,水比甲醇為24:26)、區分10(5000mL,水比甲醇為22:28)、區分11(3000mL,水比甲醇為20:30)、區分12(3000mL,水比甲醇為18:32)、區分13(5000mL,水比甲醇為16:34)、區分14(4000mL,水比甲醇為14:36)、區分15(4000mL,水比甲醇為12:38)、區分16(2000mL,水比甲醇為10:40)、區分17(3000mL,水比甲醇為9:41)、區分18(3000mL,水比甲醇為8:42)、區分19(3000mL,水比甲醇為7:43)、區分20(2000mL,水比甲醇為6:44)、區分21(3000mL,水比甲醇為5:45)、區分22(3000mL,水比甲醇為4:46)、區分23(4000mL,水比甲醇為3:47)、區分24(3000mL,水比甲醇為1:49)與區分25(8000mL,甲醇為100%)。
取得區分16的初萃取液並乾燥後,約可獲得6.1克的一初萃取粉末,將該初萃取粉末溶解於10mL的甲醇後,以150克Sephadex LH-20膠體為固定相進行管柱分離(5×50cm),並以水與甲醇的體積比為1:1~0:1混合液沖提,獲得6個區分的次萃取液(次萃取液A~次萃取液F,其水與甲醇的體積比分別為50:50、40:60、30:70、20:80、10:90及0:100),每個區分的次萃取液為800mL。
取得次萃取液B並乾燥後,可獲得約5.2克的次萃取粉末,以120克矽膠為固定相進行玻璃管柱色層分析(3×45cm),並以二氯甲烷與乙酸乙酯的體積比為10:1~0:1混合液沖提,獲得5個區分的細萃取液(該細萃取液A~該細萃取液E,其二氯甲烷與乙酸乙酯的體積比分別為10:1、8:2、6:4、4:6及0:1),每個區分的該細萃取液為100mL。獲得該細萃取液C後,以高效能液相層析儀方法(管柱為Lichrosorb silica gel 60,250×10mm,粒徑尺寸5μm,),移動相為正己烷:乙酸乙酯體積比例為8:2的混和液,流速為每分鐘2mL,在滯留時間23.3分鐘即可純化出EMCDO約102mg。
上述EMCDO係可以作為治療藥劑,投予所需個體,其中,該所需個體係為具有發炎反應的個體。
為驗證EMCDO確實具有對抗發炎的效果,接著進行下列實驗。巨噬細胞(macrophage)是發炎反應中主要參與的細胞,會分泌多種細胞激素(cytokine)而引起發炎反應;本發明使用的巨噬細胞株是RAW264.7細胞株,係培養於含有10%FBS、100U/mL之penicillin及100μg/mL之streptomycin的DMEM培養液中,培養於溫度37℃之細胞培養箱中;該EMCDO係溶於DMSO中。
(A)EMCDO對RAW264.7細胞株的存活度測試實驗
本實驗將RAW264.7細胞株種植於96孔盤(5000顆細胞/孔)中,待細胞貼盤後(約16小時),於第0小時分別投予1.25、2.5、5、10及20μg/mL之EMCDO,以未添加該EMCDO的該RAW264.7細胞株作 為對照組(存活度為100%),並於第24、48及72小時吸去培養液中的懸浮細胞,以錐蟲藍(trypan blue,0.2%)細胞染色法進行貼盤細胞的存活度測試。
請參照第2圖所示,在加入不同濃度的EMCDO培養24小時後,測得該EMCDO對RAW264.7細胞株的半致效濃度(EC50)為7.75μg/mL,而當培養時間拉長至72小時,半致效濃度降低為1.78μg/mL;此結果表示當施予該EMCDO達24小時,該EMCDO在濃度5μg/mL以下皆不具細胞毒性,因此後續以濃度為5μg/mL的該EMCDO進行實驗。。
(B)以西方墨點法進行EMCDO對RAW264.7細胞株中發炎反應誘發之相關蛋白反應實驗
為刺激RAW264.7細胞株發生發炎反應,本實驗將RAW264.7細胞株種植於48孔盤(10,000顆細胞/孔)中,待細胞貼盤後(約16小時),分別施予0.1、0.5及1μg/mL的LPS(lipopolysaccharide,為格蘭氏陰性菌外膜共有的脂多糖,溶解於PBS中),並以未添加LPS的該RAW264.7細胞株作為對照組,續培養24小時後,自各組細胞中萃取總蛋白質;本實驗係於每個樣品槽中係注入50μg的總蛋白質,並選用抗iNOS(誘導型一氧化氮合成酶)抗體(1:1000,購自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抗COX-2(環氧化酶-2)抗體(1:1000,購自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及抗GAPDH抗體(1:3000,購自Santa Cruz)作為一級抗體,另以可以辨識該等一級抗體之二級抗體(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二級抗體,Horseradish peroxidase-conjugated secondary antibodies,1:5000、購自Fermentas)進行西方墨點法之分析。
請參照第3a圖所示,GAPDH的表現不受LPS的加入影響,但隨著LPS添加量增加,RAW264.7細胞株被刺激而表現的iNOS也隨之增加;當細胞培養液中含有1μg/mL的LPS,會使該RAW264.7細胞株的 iNOS表現量為未添加LPS之對照組者的4.9倍;當該RAW264.7細胞株表現的iNOS量增加,表示該RAW264.7細胞株的發炎反應越強烈。接著,續以1μg/mL的LPS做為誘發該RAW264.7細胞株發炎反應之條件。
接著,將RAW264.7細胞株種植於48孔盤(10,000顆細胞/孔)中,待細胞貼盤後(約16小時),分別加入1.875、3.75及7.5μg/mL的薑黃素(溶解於DMSO),並以未添加薑黃素的該RAW264.7細胞株作為對照組,續培養2小時後,以1μg/mL的LPS刺激24小時,自各組細胞中萃取總蛋白質,以進行西方墨點法的分析。
請參照第3b圖所示,以未添加薑黃素的對照組中iNOS表現量作為1倍,隨著薑黃素添加量增加,RAW264.7細胞株被刺激而表現的iNOS也隨之減少;相較於對照組者,當細胞培養液中含有7.5μg/mL的薑黃素,會使該RAW264.7細胞株的iNOS表現量降低為0.1倍,表示在本實驗設計中,薑黃素可作為陽性對照組。
接著,將RAW264.7細胞株種植於48孔盤(10,000顆細胞/孔)中,待細胞貼盤後(約16小時),分別加入薑黃素或EMCDO(各組別的實驗條件請參照第1表所示),續培養2小時後,以1μg/mL的LPS刺激24小時,自各組細胞中萃取總蛋白質,以進行西方墨點法的分析。
請參照第3c圖所示,為依照第1表實驗條件所得到的RAW264.7細胞株進行西方墨點法之結果;其中,COX-2與iNOS同為該RAW264.7細胞株產生發炎反應的正向分子指標。本實驗中各組之iNOS與COX-2表現量,皆以第A1組作為表現量為1倍的對照組;相對於第A1組,僅加入LPS的第A2組中iNOS與COX-2表現量分別為5.3倍及3.8倍,而在同時加入LPS及薑黃素的第A6組中,iNOS與COX-2表現量則分別降低為15.3倍及1.9倍。
然而比較添加EMCDO的組別中iNOS表現量,僅加入1.25μg/mL的該EMCDO(第A3組),即可使iNOS表現量降低至與添加薑黃素之第A6組相近,在添加2.5μg/mL的該EMCDO(第A4組)後,iNOS表現量更降低至比第A6組更低;比較COX-2表現量後,發現添加2.5μg/mL的該EMCDO(第A4組)即降低至比第A6組更低。
本結果顯示EMCDO降低RAW264.7巨噬細胞株中iNOS與COX-2表現量,進而發揮抗發炎的效果,且其抗發炎效果更優於習知天然抗發炎成分一薑黃素。接著,從分子機制探討該EMCDO如何抑制發炎。
(C)以西方墨點法探討EMCDO在RAW264.7細胞株中抑制發炎反應之機制實驗
本實驗將RAW264.7細胞株種植於48孔盤(10,000顆細胞/孔)中,待細胞貼盤後(約16小時),分別加入薑黃素或EMCDO(各組別的實驗條件請參照第2表),續培養2小時後,以1μg/mL的LPS刺激24小時,自各組細胞中萃取總蛋白質,以進行西方墨點法的分析。其中,係選用抗磷酸化JNK(p-JNK)抗體(1:1000,購自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抗磷酸化p38(p-p38)抗體(1:1000,購自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抗磷酸化ERK(p-ERK)抗體(1:1000,購自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抗磷酸化IκBα(p-IκBα)抗體(1:1000,購自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作為一級抗體,並以抗GAPDH抗體(1:3000,購自Santa Cruz)作為內部控制組,另以可以辨識該等一級抗體之二級抗體(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二級抗體,Horseradish peroxidase-conjugated secondary antibodies,1:5000、購自Fermentas)進行分析
請參照第4圖所示,磷酸化JNK、磷酸化p38、磷酸化ERK及磷酸化IκBα的表現量,皆以未施予LPS的第B1組為表現量1倍之對照組。在施予LPS的第B2~B6組中,不論添加薑黃素或不同劑量的EMCDO,對於磷酸化MAPK(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徑中的成員(包含磷酸化JNK、磷酸化p38、磷酸化ERK)並無顯著差異;而在IκBα的磷酸化方面,相較於第B2組,在施予5μg/mL的該EMCDO後磷酸化IκBα即完全消失(第B5組),表示EMCDO抗發炎的效果係與IκBα相關途徑有關,而與MAPK相關途徑無關。
IκBα在體內是與NF-κB結合的負調控蛋白,但當IκBα被磷酸化後,磷酸化IκBα會被降解而失去抑制NF-κB活性的能力,使NF-κB 引起發炎反應;因此,上述實驗結果中,EMCDO抑制IκBα的磷酸化,即暗示該EMCDO抑制NF-κB引起發炎的能力。為驗證該EMCDO係透過NF-κB路徑以抗發炎,續進行下列實驗。
(D)以冷光酶活性探討EMCDO與NF-κB之結合實驗
本實驗將RAW264.7細胞株種植於48孔盤(10,000顆細胞/孔)中,待細胞貼盤後(約16小時),共同轉染50ng NF-κB-Luc及20ng pRKbetaGAL,於反應24小時之後,續分別如第3表加入薑黃素或不同濃度之EMCDO培養3小時,再以1μg/mL的LPS刺激3小時,取各組細胞溶解液測其冷光活性及β-galactosidase活性。
請參照第5圖所示,濃度為1.25、2.5及5μg/mL之EMCDO(第C3~C5組)均可以有效抑制LPS所誘發之NF-κB結合於啟動子之能力,表示該EMCDO係經由抑制NF-κB與啟動子之結合,以達到調控下游基因之表現或活性的功效。
由於發炎反應係可以經由增加體內的TNF-α、IL-6及IL-1β等細胞激素的表現以達成,為驗證EMCDO的抗發炎能力是否與抑制TNF-α、IL-6及IL-1β相關,續進行以下實驗。
(E)以ELISA探討EMCDO對TNF-α、IL-6及IL-1β之分泌量影響實驗
本實驗將RAW264.7細胞株種植於96孔盤(5,000顆細胞/孔)中,待細胞貼盤後(約16小時),先分別投予薑黃素或不同濃度的EMCDO(各組別實驗條件請參照第4表所示),2小時後再以1μg/ml的LPS刺激24小時,收集各組別之培養液後,以mouse cytokine ELISA套組(購自eBioscience)分別進行培養液中TNF-α、IL-6及IL-1β分泌量之ELISA偵測。
請一併參照第6a~6c圖所示,分別為培養液中TNF-α、IL-6及IL-1β分泌量之ELISA偵測結果。隨著EMCDO的濃度增加(第D3~D5組),該培養液中的TNF-α、IL-6及IL-1β分泌量逐漸減少,表示該EMCDO能夠抑制TNF-α、IL-6及IL-1β的表現,該EMCDO的抗發炎效果確實與抑制TNF-α、IL-6及IL-1β等細胞激素相關。
(F)EMCDO抑制發炎引起的腫脹實驗
為驗證EMCDO的抗發炎能力於個體之有效劑量,本實驗於 測量8週大之Balb/c小鼠耳發炎前的厚度後,於鼠耳塗佈TPA(12-O-tetradecanoylphorbol acetate,12-氧-十四烷醯佛汲醇乙酸酯),使鼠耳被刺激產生發炎反應而水腫,於塗佈TPA後1小時測得鼠耳發炎後的厚度(此為消腫程度0%之陰性對照組,如第5表之第E1組),實驗組則於塗佈TPA後10分鐘續塗佈不同濃度的該EMCDO(0.3125、0.325及1.25μg/mL,各塗佈10μL,如第5表之第E3~E5組),另以塗佈0.5mg之吲哚美辛(indomethacin,同樣塗佈10μL,如第5表之第E2組)作為陽性對照組,比較陰性對照組之鼠耳厚度後,即得到各組別於塗佈該EMCDO或吲哚美辛後對鼠耳厚度的消腫程度(%);其中,各組別實驗條件請參照第5表所示,消腫程度係分別於塗佈該EMCDO或吲哚美辛不同時間(第6、16及24小時)測量。
請參照第7圖所示,在不同測量時間點,僅塗佈TPA陰性對照組(第E1組)之鼠耳的消腫程度皆設定為0%,而塗佈1.25μg/mL的EMCDO(第E3組)經過6小時後,鼠耳的消腫程度為約35%,比塗佈吲哚美辛的陽性對照組者(第E2組,約27%)更佳,顯示該EMCDO具有較習知抗發炎藥物更佳的抗發炎效果;另外,1.25μg/mL的該EMCDO(第 E3組)對鼠耳的消腫效果至第16小時仍維持在約35%,顯示該EMCDO較習知天然抗發炎成份具有更長時間的抗發炎能力。
(G)投予EMCDO的小鼠之血液生化檢驗及臟器檢驗
為確認EMCDO對所需個體不造成急性毒性,本實驗係將高劑量500mg/kg的該EMCDO以腹腔注射施予Balb/c小鼠,並以施予500mg/kg玉米油的小鼠作為對照組,施予後的前2天密切觀察實驗組小鼠活動進食及反應,係與對照組無顯著差別,且實驗組小鼠全數存活至第14天,另於第14天時抽血解剖,血清檢驗4個指標,臟器外觀觀察及秤重量。。其中,GOT(麩草酸轉氨基酶)與GPT(麩丙酮酸轉氨基酶)皆為肝功能指標,當肝臟發炎或肝細胞損傷破裂時會大量釋出至血液中;BUN(尿素氮)與CRE(肌酸酐)則為腎功能指標,當大量釋出表示腎功能不全。
請參照第6表所示,投予EMCDO的小鼠不論是GOT、GPT、BUN或CRE的數值與對照組相比皆無差異,臟器重量與體重也與對照組相似,表示投予該EMCDO並不造成個體的肝腎障礙或臟器功能失調;其中,沒有任何小鼠出現不適症狀或是死亡。
結合以上於小鼠施予EMCDO的實驗結果,該EMCDO不僅可以有效退抗發炎,且不造成該小鼠之肝腎機能障礙或臟器損傷,故該EMCDO沒有如消炎痛等習知抗發炎藥物之副作用,綜合上述,本發明之化合物用於製備抗發炎藥物的用途,其中,(23E)-5β,19-環氧-25-甲氧基葫蘆-6,23-二烯-3β-醇係萃取自天然食物,但作用時間較習知天然抗發炎成份(如薑黃素)更長;(23E)-5β,19-環氧-25-甲氧基葫蘆-6,23-二烯-3β-醇降低發炎反應的功效係透過抑制NF-κB路徑(包含IκBα)以抑制iNOS及COX-2的作用,並且與減少TNF-α、IL-6及IL-1β等細胞激素之磷酸化相關,除了能夠確實降低所需個體發炎患部的腫脹反應,更無肝腎機能損傷等習知抗發炎藥物之副作用,藉以達到安全抗發炎之功效。
雖然本發明已利用上述較佳實施例揭示,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之內,相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各種更動與修改仍屬本發明所保護之技術範疇,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3)

  1. 一種化合物用於製備抗發炎藥物的用途,係包含:將一有效劑量之該化合物施予一所需個體,以降低該所需個體之發炎反應;其中,該化合物係為(23E)-5β,19-環氧-25-甲氧基葫蘆-6,23-二烯-3β-醇。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化合物用於製備抗發炎藥物的用途,其中,該化合物係塗抹於該所需個體之患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化合物用於製備抗發炎藥物的用途,其中,該化合物之該有效劑量係為0.3125μg/mL/次。
TW102144119A 2013-12-02 2013-12-02 一種化合物用於製備抗發炎藥物的用途 TW2015217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4119A TW201521734A (zh) 2013-12-02 2013-12-02 一種化合物用於製備抗發炎藥物的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4119A TW201521734A (zh) 2013-12-02 2013-12-02 一種化合物用於製備抗發炎藥物的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1734A true TW201521734A (zh) 2015-06-16

Family

ID=53935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4119A TW201521734A (zh) 2013-12-02 2013-12-02 一種化合物用於製備抗發炎藥物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52173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u et al. Dexrazoxane ameliorates doxorubicin-induced cardiotoxicity by inhibiting both apoptosis and necroptosis in cardiomyocytes
Wu et al. Compound sophorae decoction enhances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of dextran sodium sulfate induced colitis via regulating notch signaling pathway in mice
Liu et al. Berberine inhibits macrophage M1 polarization via AKT1/SOCS1/NF-κB signaling pathway to protect against DSS-induced colitis
Zhang et al. Inhibition of HDAC6 attenuates LPS-induced inflammation in macrophages by regulating oxidative stress and suppressing the TLR4-MAPK/NF-κB pathways
Guo et al. Water-soluble andrographolide sulfonate exerts anti-sepsis action in mice through down-regulating p38 MAPK, STAT3 and NF-κB pathways
KR102174576B1 (ko) 바이러스 질환 치료에서의 mek 억제제
JP7557185B2 (ja) 免疫応答を調節するgabaの能力の強化
Chu et al. Paeoniflorin attenuates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associated liver fibrosis through inhibiting alternative activation of macrophages
Han et al. Hesperidin inhibits lung fibroblast senescence via IL-6/STAT3 signaling pathway to suppress pulmonary fibrosis
WO2021032212A1 (zh) 靶向组织微环境中衰老细胞的抗衰老药物d/a及其应用
Yang et al. Protective effects of IRG1/itaconate on acute colitis through the inhibition of gasdermins-mediated pyroptosis and inflammation response
KR20100031759A (ko) 흑색종의 치료
Chen et al. Sini decoction inhibits tumor progression and enhances the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 in a murine model of colon cancer
WO2017092663A1 (zh) 小分子组合物诱导人肿瘤细胞直接重编程为非致瘤性细胞的方法
Lu et al. Monotropein inhibits colitis associated cancer through VDR/JAK1/STAT1 regulation of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Elsherbiny et al. Nifuroxazide repurposing for protection from diabetes‐induced retinal injury in rats: Implica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and JAK/STAT3 axis
WO2022033200A1 (zh) 索拉非尼在治疗1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TW201521734A (zh) 一種化合物用於製備抗發炎藥物的用途
WO2020073642A1 (zh) 靛玉红类化合物和硼替佐米在制备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中的用途
TWI469784B (zh) 可治療癌症之藥學組合物
WO2019242764A1 (zh) 糖苷类化合物在制备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Wu et al. Renoprotective activity of Ribes diacanthum pall (RDP) against inflammation in cisplatin-stimulated mice model and human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KR102671456B1 (ko) miR-16-5p 및 소마토스타틴 유사체를 포함하는 종양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약학적 조성물
CN114366732B (zh) 泰妙菌素在制备用于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WO2016035996A1 (ko) 실로스타졸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독소루비신에 의한 심부전 또는 확장성 심근병증의 예방용 약학 조성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