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19688A - 無線網路恢復鏈接之方法及其裝置 - Google Patents

無線網路恢復鏈接之方法及其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19688A
TW201519688A TW103137703A TW103137703A TW201519688A TW 201519688 A TW201519688 A TW 201519688A TW 103137703 A TW103137703 A TW 103137703A TW 103137703 A TW103137703 A TW 103137703A TW 201519688 A TW201519688 A TW 20151968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network
workstation
access point
reserved
identity c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7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科恩 凡歐斯特
卡瑞爾 凡多斯拉爾
羅藍德 凡丹布魯克
Original Assignee
湯姆生特許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湯姆生特許公司 filed Critical 湯姆生特許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19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968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4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為一種恢復一無線網路鏈接之方法,該無線網路包含一存取點及一工作站,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於該存取點上提供一保留無線網路;於該工作站上安裝一連線設定檔以用於該保留無線網路;於該無線網路連線失敗後,經由該保留無線網路將該工作站連接至該存取點;該工作站經由該保留無線網路請求從該存取點傳來新保全身份碼,用以恢復與該存取點之鏈接;該存取點經由該保留無線網路向該工作站公布新保全身份碼;及一旦收到新身份碼,該工作站即重新配置其設定檔及觸發一鏈接再連接以用於該無線網路。

Description

無線網路恢復鏈接之方法及其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用戶端設備裝置領域,包含一Wi-Fi無線網路節點聯結到一IP(網際協定)網路,例如經由數位訂閱者線路聯結到服務供應商。
家用閘道器廣泛用來將家庭裝置連接到網際網路或其他廣域網路(WAN),家用閘道器特別使用數位訂閱者線路(DSL)技術,其能透過銅線路或光學線路進行高速資料傳輸。近年以來,已建立數個DSL標準各有不同資料速率及範圍,例如ADSL及VDSL,在此內文中稱為xDSL。用於網際網路服務的光學線路亦為眾所皆知,例如光纖到家(FTTH)及光纖到戶(FTTP)。在本文中瞭解家用閘道器係作為用戶端設備(CPE)裝置,但其他裝置如路由器、WLAN(無線區域網路)轉送器、開關、電話及機上盒亦如此。
在今日家庭及專業環境中,含有無線技術的家用閘道器具有一關鍵角色,用以連接無線裝置至一區域網路(LAN)的機構稱為Wi-Fi,其係Wi-Fi聯盟的一商標名,用於使用IEEE 802.11無線資料傳輸標準家族的裝置。IEEE 802.11標準界定二類型無線節點:一通用無線裝置,其可連接到其他裝置稱為工作站(以STA表示),及一特殊類型STA,其控制該網路,稱存取點(以AP表示)。一Wi-Fi網路,亦稱為WLAN,係由一AP與連接到該AP的一或數個STA所組成。
隨著Wi-Fi技術的驚人成就,引起越來越多有關”整個家庭覆蓋率”區域的議題。當一WLAN存取點的傳輸功率及接收器靈敏度受到限制,服務亦受到限制,越來越多的Wi-Fi技術活躍地使用在多媒體應用中,擁有整個家庭覆蓋率的需求就越多。為延伸一WLAN存取點的服務覆蓋率,最典型的應用係一WLAN中繼器或”範圍延伸器”,此一裝置連接到主AP(存取點),及藉由容許數個裝置連接到WLAN中繼器來重複 或延伸服務區域,就像該等裝置正連接到該主存取點一般。
如何配置此一中繼網路係眾所周知,為此存在各種不同機構(如WPS(文件處理軟體)、人工連接),但關於何時終端使用者或閘道器操作者決定變更安全配置的事呢?例如,一終端使用者可能想到其家庭環境的WLAN網路已被破解,因此採取行動及想要變更金鑰通行碼,而且一閘道器操作者可能想要推動新加密方法,強迫其所有使用者使用新加密方法(例如WPA/WPA2變到WPA2)。AP的遠端控制係容易的,但關於LAN裝置的事呢?關於若先前已啟動的裝置重新啟用的事呢?大部分服務延伸裝置因成本低,不實施任何形式的使用者介面,在所有情形中終端使用者必須藉由重新配置所有端點(用戶)及中繼裝置來介入,這是龐大且費時的動作。
在配置一WLAN網路時,該網路中作用的所有裝置必須配置有正確的保全身份碼,使用方法並不相關(WPS、人工、預配置),但必須完成一方式或另一方式。為了安全,通常在存取點之中不顯示保全身份碼,直到終端使用者需要添加另一(非WPS)裝置且已丟失身份碼才會引起議題。此時唯一選擇係變更身份碼並將其重新輸入到所有裝置上,這會是費時的活動。
當終端使用者(或閘道器操作者)想要改變WLAN網路中使用的保全方法時,其本身出現一不同議題,例如,今日WPA及WPA2係通用的保全方法,但在一年內Wi-Fi聯盟將防止僅-WPA使用在802.11n/ac裝置上,因此為要受益於最新的WLAN技術,終端使用者必須確認已更換所有僅-WPA裝置,及閘道器只使用WPA2加密。一旦方法變更,無人工(或WPS)重新配置,任何在使用中的裝置不可能再連接到該網路,假定事實是有數個裝置不實施WPS又具有不佳使用者介面(如網路收音機、環繞音響接收器等),則會是費時且龐大的動作。
目前的IEEE(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或WFA(Wi-Fi聯盟)標準未容許一現存WLAN網路中保全身份碼的動態重新配置,一旦該配置變更,所有裝置即釋放該鏈接。
在配置一WLAN網路時,該網路中作用的所有裝置必須配置有正確的保全身份碼,為了保全,通常不在使用者介面(UI)顯示保全 身份碼,直到終端使用者需要添加另一(非WPS)裝置且忘記身份碼才會成為議題,在此情形中,唯一的選擇係變更身份碼並將其重新輸入到其所有裝置上,這是費時的活動。
當終端使用者(或閘道器操作者)想要改變家庭(W)LAN網路中使用的保全方法時,其本身出現相同議題的另一範例,為受益於最新WLAN技術,終端使用者必須確認家庭(W)LAN的保全配置匹配IEEE及WFA為該新技術的定義。一旦方法變更,無人工或WPS重新配置,任何在使用中的裝置不可能再連接到該網路。目前的IEEE或WFA標準不容許一現存WLAN網路中保全身份碼的動態重新配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恢復一無線網路鏈接的方法,該無線網路包含一存取點及一工作站,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該存取點上提供一保留無線網路;在該工作站上安裝一連線設定檔以用於該保留無線網路;在該無線網路連線失敗後,經由該保留無線網路將該工作站連接至該存取點;該工作站經由該保留無線網路請求從該存取點傳來新保全身份碼,用以恢復與該存取點的鏈接;該存取點經由該保留無線網路向該工作站公布新保全身份碼;及一旦收到新身份碼,該工作站重新配置其設定檔及觸發一鏈接再連接以用於該無線網路。該方法特別提供該保留無線網路一保留服務設定識別碼(SSID),用以容許該無線網路中只一工作站經由該訪客無線網路與該存取點連接。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無線網路係根據IEEE 802.11標準的無線網路,及該保留無線網路具有備用無線網路的功能及例如係一訪客無線網路。
在本發明的一方面,在工作站與存取點之間經由保留無線網路通訊前,該方法使用一保全應用如安全發布/訂閱機構,例如由物件管理群組所界定的安全資料分配服務(DDS)作為無線網路中的一通訊介面,及/或一安全通道,如VPN(虛擬私有網路)、IPsec(網際協定保全)...,用以禁止任何未知工作站闖入該無線網路中。該無線網路例如係一家庭無線網路或一企業無線網路。
一用戶端設備裝置包括一微處理器、一非易失性記憶體, 及一第一恢復應用程式儲存在該非易失性記憶體中,其中該微處理器係配置成藉由執行該第一恢復應用程式用以執行該方法。
一裝置包括一微處理器、一非易失性記憶體,及一第二恢復應用程式儲存在該非易失性記憶體中,其中該微處理器係配置成藉由執行該第二恢復應用程式用以執行該方法。
本發明背後的基本想法係在該存取點及該工作站上執行一恢復應用程式的運用上具影響力,其配合一保留無線網路的存在,在已發生一重新配置後將重新建立該無線鏈接。該想法具影響力的事實係:越來越多的居家裝置將開始執行應用程式,其可在執行時間安裝,如透過一應用程式商店(app store)如蘋果iOS應用程式商店(Apple iOS appstore)、谷歌電子商店(Google play)等,或與WLAN(無線區域網路)裝置一起預安裝遞送。該恢復概念係根據以下事實:一應用程式係安裝在該存取點及該工作站上,確保兩裝置知道如何互相交談。然而該想法並不侷限於單一存取點及工作站。
1,30‧‧‧存取點
2,31,32‧‧‧工作站
3‧‧‧WLANPHY(無線區域網路實體層)
4‧‧‧WLAN(無線區域網路)驅動器
5‧‧‧主機存取點常駐程式(hostapd)
6‧‧‧WPA(Wi-Fi防護存取)用戶端
7‧‧‧保全應用程式
8,8’‧‧‧恢復應用程式
9‧‧‧WLAN(無線區域網路)鏈接
10‧‧‧家用閘道器
11‧‧‧家庭網路
12‧‧‧平板電腦
13‧‧‧WLAN(無線區域網路)中繼器
33‧‧‧訪客無線網路
34‧‧‧家庭無線網路
35‧‧‧連線失敗
36‧‧‧箭頭(自動連接)
37‧‧‧箭頭(安全連線)
40‧‧‧安全發布/訂閱機構
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步驟
以下將參考附圖以範例方式更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數個較佳實施例,圖中:圖1係一無線網路,包括一存取點包含有一個別軟體堆疊,及一工作站包含有一個別軟體堆疊;圖2係一先前技術無線網路,包括一家用閘道器及數個工作站;圖3至6係一無線網路,調適用於一存取點與數個工作站之間的鏈接恢復;及圖7係以訊息流程圖描繪一存取點與一工作站之間的鏈接恢復。
在以下說明中描述恢復無線網路的數個方法範例,為要解釋,提出各種不同的特定細節,期能完全瞭解數個較佳實施例,然而,熟諳此藝者將明白不用此等特定細節亦可實施本發明。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一用戶端設備(CPE)裝置包含一控制 器如微處理器,一非易失性記憶體,其中儲存有一作業系統,一揮發性記憶體用於該CPE裝置的操作,一Wi-Fi節點用於一無線操作及一寬頻連線如xDSL連線。該Wi-Fi節點包含一複合軟體驅動器,一實體層具有數個資料緩衝器,及一天線。這類CPE裝置例如係一家用閘道器,其在一無線區域網路(WLAN)內位居中央位置。
圖1中示意地描繪一範例WLAN,包括一存取點(AP)1及一工作站(STA)2,及包括以下基本軟體元件:- 一WLAN實體層(PHY)3,包含在AP 1及STA 2中;- 一WLAN驅動器4,包含在AP 1及STA 2中;- 一WLAN管理常駐程式:一主機存取點常駐程式(hostapd)5包含在AP 1中,及一Wi-Fi防護存取(WPA)用戶端(WPA用戶端)6包含在STA 2中;- 一保全應用程式7包含在AP 1及STA 2中,提供加密以用於WLAN鏈接9的保全。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一恢復應用程式8將與主機存取點常駐程式(hostapd)5以介面連接,及一恢復應用程式8’將與WPA用戶端6以介面連接,此等軟體模組5、6通常係一WLAN軟體堆疊中的偽標準模組,容許安裝在任何裝置平台上,不用顧到該晶片組特定碼。一應用程式知道自己是否正在一存取點或一工作站上執行,係藉由預配置,或藉由檢測該等處理中的任一者hostapd 5或WPA用戶端6是否正在執行該應用程式的裝置上執行。以介面連接hostapd 5的恢復應用程式8及以介面連接WPA用戶端6的恢復應用程式8’可係相同軟體模組,或可係不同軟體模組。
一旦安裝在存取點1上,恢復應用程式8以一保留服務設定識別碼(SSID)在存取點1上產生一保留無線網路,或若已存在保留無線網路,則不從事任何動作。該保留無線網路特別可係一訪客網路或訪客WLAN,或任何備用無線網路。假定以下事實係極普遍的:越來越多使用者在其存取點上產生一訪客存取,為要不用居家LAN存取來提供網際網路連接給遊客、家人、訪客等。習知訪客無線網路例如源自蘋果電腦無線播放(Apple Airplay)或一開放原始碼軟體OpenWRT,該保留無線網路可係 一開放無線網路或一安全無線網路。
在工作站2上,恢復應用程式8’將在WPA用戶端6中安裝一連線設定檔以用於GUEST SSID(訪客服務設定識別),重要的是該GUEST SSID必須放在工作站2的一連線設定檔列表中作為最後SSID。必須這樣做的理由是,若連線失敗,工作站2為連接將藉由循環法核對該連線設定檔列表中的所有設定檔,若該GUEST SSID係第一個,工作站2將絕不再連接到該無線網路。
因此在已發生一無線網路保全變更後,第一恢復應用程式8及第二恢復應用程式8’提供解決方法用以自動恢復一無線網路鏈接,該無線網路包含一存取點及一或數個工作站,該解決方法有利地在一安全保留無線網路存取機構如一安全訪客無線網路上具影響力。恢復應用程式8在該存取點上安裝一保留無線網路包含有一識別碼,例如一BSSID(基本服務設定識別)或一SSID,該識別碼識別該保留無線網路,而在該工作站上,則由恢復應用程式8’安裝一連線設定檔到此保留無線網路。
圖2中顯示先前技術無線網路的一示範實施例,包括具有存取點功用的一家用閘道器10,及數個工作站:一家庭電腦11、一智慧型手機或一平板電腦12,及一WLAN中繼器13。
圖3至6繪示一解決方法,使用恢復應用程式8、8’用於一無線網路34如居家無線網路,包括一家用閘道器30及數個工作站:無線用戶裝置31、32。該解決方法有利地額外使用一安全發布/訂閱機構40,用以提供一安全保留無線網路,以用於家用閘道器30與用戶裝置31、32之間的無線鏈接恢復。
因此該恢復方法藉由使用一訪客無線網路33在此實施例中特別在一安全”GUEST(訪客)”存取機構上具影響力。恢復應用程式8在該存取點(圖3所示的家用閘道器30)上安裝一開放保全訪客BSSID,而在該等工作站(用戶裝置31及32)上,為此訪客無線網路安裝一連線設定檔。因此該恢復方法產生一”防火牆防禦區域(walled garden)”配置方法,因該連接一旦連線失敗將再開始,但只用於具有有限存取的一網路。藉由使用安全發布/訂閱機構40保證一開放WLAN網路之上的保全,只容許向居家無線網路34註冊的裝置再連接,及該等裝置30至32之間的所有通訊皆 在網際協定(IP)等級上加密。
圖3中,一旦一連線失敗35,用戶裝置31、32查閱已知網路的資料庫,其中之一係具有界定GUEST SSID的訪客無線網路33。圖4中,根據該GUEST SSID的連線設定檔的存在,用戶裝置31、32將自動地連接到此網路33,由箭頭36指出,用以啟用恢復應用程式8、8’,用以重新建立居家無線網路34。
圖5中,一旦經由訪客無線網路33已建立一連線,在用戶裝置31、32及家用閘道器30上的恢復應用程式8、8’即經由發布/訂閱機構40開放一安全連線,由箭頭37指出,及請求一組新保全身份碼以用居家無線網路34。圖6中,在從家用閘道器30檢索出正確保全身份碼後,恢復應用程式8、8’自訪客無線網路33斷開及再連接到居家無線網路34。
以下將以圖7中繪示的一序列圖詳細說明該恢復方法,此圖描繪恢復應用程式8、8’的各種不同互動。
存取點1的恢復應用程式8一旦安裝在存取點1上,即在存取點1上產生具有”開放保全”的一GUEST SSID(訪客設定服務識別碼),或若是該訪客無線網路已存在,則不從事任何動作。在工作站2上,工作站2的恢復應用程式8’將在WPA用戶端6為該GUEST SSID安裝一連線設定檔。
在步驟71,一旦存取點1與工作站2之間的一操作無線鏈接70連線失敗,工作站2將經由該開放訪客網路再連接到存取點1。在步驟72、73,在該連線失敗後,工作站1繼續傳送用於居家無線網路34的信標訊號,以及用於訪客無線網路33的信標訊號。在步驟74,工作站2將傳送一個別連線請求:用於該SSID-GUEST的”關聯REQ”,及在步驟75,若正確身份碼用於訪客無線網路33,則存取點1將回應此請求藉由:用於該SSID-GUEST的”關聯RESP”。在步驟76,訪客無線網路33接著可操作。
在步驟77,恢復應用程式8、8’兩者接著將在通訊前設置一安全通道,如經由VPN(虛擬私有網路)、IPsec(網際協定保全)等,或例如藉由使用一安全發布/訂閱機構,作為一通訊介面,用於經由訪客無線網路33的通訊。用於本發明的概念,較少相關保全方面,但用於該應用 的全面成就,有利地實施一安全通訊通道如步驟77的安全通道,否則訪客無線網路33在該恢復期間將易受到攻擊:為防止一”中間人(man in the middle)”攻擊,應要強制實行恢復應用程式8、8’兩者之間的安全連線。
在步驟78,工作站恢復應用程式8’接著將從存取點恢復應用程式8請求新保全身份碼,用以經由居家無線網路34連接到存取點1。如此請求,工作站恢復應用程式8’提到一DEVICE ID及一SSID/BSSID,其目標為要該身份碼。若工作站2應已關聯到另一存取點如一鄰舍家用閘道器的一GUEST SSID,則存取點恢復應用程式8一旦檢測到就必須發出該工作站斷線,指出一進來的請求用於未知BSSID。若該用戶斷線,係可經由WPA用戶端6傳達到存取點恢復應用程式8的一狀態,存取點恢復應用程式8則將該BSSID列入黑名單至少達24小時,及採用另一BSSID具有一SSID等於"GUEST"。
在步驟79,若存取點恢復應用程式8接收一請求用於匹配其SSID/BSSID的保全身份碼,則該存取點恢復應用程式將經由訪客無線網路33回覆(發布),係藉由公布新保全身份碼:保全方法+通行碼。在此點尚可產生一"第二階段授權",存取點1可催促該決定將保全身份碼發布給終端使用者或操作者,容許他再確認一特定裝置可再次附加到居家無線網路34,或存取點恢復應用程式8可查閱一預定決策如容許的特定裝置ID,及其他狀況則需要人工確認。工作站恢復應用程式8’則將等候存取點1來的答覆。
在步驟79,一旦收到新身份碼,在步驟80,工作站恢復應用程式8’將重新配置WPA用戶端6中的設定檔,及藉由將用於SSID-X的一關聯請求傳送到存取點1,觸發一鏈接再連接以用於家庭無線網路34。在步驟81,存取點1將藉由一訊息回應該請求:用於SSID-X的”關聯RESP”。在步驟82,若為用於居家無線網路34的正確身份碼,則居家無線網路24再次可操作。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利點:重新配置該WLAN網路並不需要任何使用者互動,可應用一第二階段授權,此外,即使訪客網路33仍然開放,該重新配置藉由使用一保全應用程式仍然安全。
而且,不背離本發明的範圍,熟諳此藝者可利用本發明的 其他實施例,所述的方法可特別應用在使用Wi-Fi的所有CPE裝置種類,本發明因此屬於本文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
8,8’‧‧‧恢復應用程式
30‧‧‧寬頻家用閘道器
31‧‧‧WLAN(無線區域網路)中繼器/AP(工作站)
32‧‧‧行動平台
33‧‧‧GUESTLAN(訪客區域網路)
34‧‧‧家庭LAN(家庭區域網路)
37‧‧‧箭頭(安全連線)
40‧‧‧安全發布/訂閱機構

Claims (22)

  1. 一種無線網路(34)恢復鏈接之方法,該無線網路包含一存取點(1,30)及一工作站(2,31,32),該方法包括:於該存取點上提供一保留無線網路(33);於該工作站上安裝一連線設定檔以用於該保留無線網路;於該無線網路連線失敗後,經由該保留無線網路將該工作站連接至該存取點;工作站(2,31,32)經由保留無線網路(33)請求從存取點(1,30)傳來新保全身份碼,用以恢復與存取點(1,30)之鏈接;存取點(40)經由保留無線網路(33)向工作站(2,31,32)公布新保全身份碼;及一旦收到新身份碼,工作站(2,31,32)重新配置其設定檔及觸發一鏈接再連接(80,81)以用於該無線網路(34)。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包括提供保留無線網路(33)一保留服務設定識別碼(SSID),用以容許無線網路(34)中只一工作站(2,31,32)經由該保留無線網路與存取點(1,30)連接。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包括工作站(2,31,32)請求從該存取點傳來新保全身份碼,係藉由於該請求中包含工作站(2,31,32)之一識別碼及/或該存取點之一識別碼DEVICE ID(裝置識別)。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之方法,其中無線網路(34)係一根據IEEE 802.11標準之無線網路,及存取點(1,30)包含一主機存取點常駐程式(hostapd)軟體應用程式,及工作站(2,31,32)包含一Wi-Fi無線網路防護存取(WPA)用戶端軟體應用程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包括工作站(2,31,32)一旦收到新身份碼,即重新配置該WPA用戶端中之設定檔及觸發與該存取點之一鏈接再連接。
  6.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任一項之方法,包括在工作站(2,31,32)與存取點(1,30)之間經由保留無線網路(33)通訊前,使用一安全發布/訂閱機構作為該無線網路中之一通訊介面,及/或使用一安全通道。
  7.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無線網路(34)係一家庭無 線網路或一企業無線網路。
  8.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存取點為保留無線網路(33)註冊,該等工作站係包含於無線網路(34)中,用以禁止並非部分無線網路(34)之一工作站與保留無線網路(33)連線。
  9.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保留無線網路具有備用無線網路之功能,及例如係一訪客無線網路(33)。
  10. 一種用戶端設備裝置(1,30),包括一微處理器、一非易失性記憶體,及一恢復應用程式(8)儲存於該非易失性記憶體中,其中該微處理器係配置用以執行如先前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用戶端設備裝置,其中該用戶端設備裝置係作為一存取點(1)之家用閘道器、企業閘道器、路由器、開關、機上盒,或其他任何Wi-Fi無線網路用戶端設備裝置。
  12. 一種裝置(2,31,32),包括一微處理器、一非易失性記憶體,及一恢復應用程式(8’)儲存於該非易失性記憶體中,其中該微處理器係配置用以執行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任一項之方法。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裝置,其中該裝置係作為一工作站(2)之WLAN(無線區域網路)中繼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膝上型電腦。
  14. 一種無線網路(34)恢復鏈接之方法,該無線網路包含一存取點(1,30)及一工作站(2,31,32),其中於該存取點上設置一保留無線網路(33),及於該工作站上安裝一連線設定檔以用於該保留無線網路,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於該無線網路連線失敗後,經由該保留無線網路將該工作站連接至該存取點;工作站(2,31,32)經由保留無線網路(33)請求從存取點(1,30)傳來新保全身份碼用以恢復與存取點(1,30)之鏈接;存取點(40)係設置成經由保留無線網路(33)向工作站(2,31,32)公布新保全身份碼;及一旦收到新身份碼,工作站(2,31,32)即重新配置其設定檔及觸發一鏈接再連接(80,81)以用於該無線網路(34)。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方法,包括提供保留無線網路(33)一保 留服務設定識別碼(SSID),用以容許無線網路(34)中只一工作站(2,31,32)經由該保留無線網路與存取點(1,30)連接。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或15項之方法,包括工作站(2,31,32)請求從該存取點傳來新保全身份碼,係藉由於該請求中包含工作站(2,31,32)之一識別碼及/或該存取點之一識別碼DEVICE ID(裝置識別)。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15或16項之方法,其中無線網路(34)係一根據IEEE 802.11標準之無線網路,及工作站(2,31,32)包含一WPA(Wi-Fi無線網路防護存取)用戶端軟體應用程式。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方法,包括一旦收到新身份碼,工作站(2,31,32)即重新配置該WPA用戶端中之設定檔及觸發與該存取點之一鏈接再連接。
  19. 一種無線網路(34)恢復鏈接之方法,該無線網路包含一存取點(1,30)及一工作站(2,31,32),其中於該存取點上設置一保留無線網路(33),及於該工作站上安裝一連線設定檔以用於該保留無線網路,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於該無線網路連線失敗後,經由該保留無線網路連接該存取點與該工作站;存取點(1,30)經由保留無線網路(33)提供新保全身份碼至工作站(2,31,32)用以恢復與存取點(1,30)之鏈接;存取點(40)經由保留無線網路(33)公布新保全身份碼至工作站(2,31,32);及一旦收到新身份碼,工作站(2,31,32)配置用以重新配置其設定檔及觸發一鏈接再連接(80,81)以用於該無線網路(34)。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方法,包括提供保留無線網路(33)一保留服務設定識別碼(SSID),用以容許無線網路(34)中只一工作站(2,31,32)經由該保留無線網路與存取點(1,30)連接。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或20項之方法,其中無線網路(34)係一根據IEEE 802.11標準之無線網路,及存取點(1,30)包含一hostapd(主機存取點常駐程式)軟體應用程式,及工作站(2,31,32)包含一WPA(Wi-Fi無線網路防護存取)用戶端軟體應用程式。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20或21項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存取點為保留無線網路(33)註冊,該等工作站係包含於無線網路(34)中,用以禁止並非部分無線網路(34)之一工作站與保留無線網路(33)連線。
TW103137703A 2013-11-01 2014-10-31 無線網路恢復鏈接之方法及其裝置 TW2015196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3306505 2013-11-01
EP13306634 2013-11-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9688A true TW201519688A (zh) 2015-05-16

Family

ID=51842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7703A TW201519688A (zh) 2013-11-01 2014-10-31 無線網路恢復鏈接之方法及其裝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278158A1 (zh)
EP (1) EP3063973A1 (zh)
JP (1) JP2016535560A (zh)
KR (1) KR20160078971A (zh)
CN (1) CN105684485A (zh)
TW (1) TW201519688A (zh)
WO (1) WO20150631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41842A1 (fr) * 2015-09-30 2017-03-31 Orange Systeme de restauration de services fournis par une passerelle residentielle
JP6634995B2 (ja) * 2016-09-30 2020-01-22 富士通クライアント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監視装置、再接続方法および再接続プログラム
CN108430116B (zh) * 2018-03-02 2020-08-07 杭州朗和科技有限公司 断网重连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EP3547757A1 (en) 2018-03-30 2019-10-02 InterDigital CE Patent Holdings Wireless access point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backup network connections
CN110290547A (zh) * 2019-06-28 2019-09-27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WiFi模块故障恢复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141674A (zh) * 2021-04-08 2021-07-20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链路系统中链路配置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GB2607948A (en) * 2021-06-18 2022-12-21 British Telecomm Apparatuses, a system,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a wireless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10653A1 (en) * 2001-10-11 2004-01-29 Onfiber Communications, Inc. Metropolitan area local access service system
EP1665853A1 (en) * 2003-09-12 2006-06-07 NTT DoCoMo Inc. Selection of a target network for a seamless handover from a plurality of wireless networks
US8351946B2 (en) * 2005-12-20 2013-01-0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for seamless communications betwee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access points
US20070159997A1 (en) * 2006-01-10 2007-07-12 Hsiu-Ping Tsai Wireless Security Setup between Station and AP Supporting MSSID
US8627420B2 (en) * 2010-04-22 2014-01-07 Cisco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for associating a client device or service with a wireless network
US8931067B2 (en) * 2012-01-31 2015-01-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Enabling seamless offloading between 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 in fixed mobile convergence systems
EP2739081A1 (en) * 2012-11-29 2014-06-04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Network access restoration
US9749874B2 (en) * 2013-07-17 2017-08-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band management of wireless relaying networ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78971A (ko) 2016-07-05
CN105684485A (zh) 2016-06-15
JP2016535560A (ja) 2016-11-10
WO2015063146A1 (en) 2015-05-07
US20160278158A1 (en) 2016-09-22
EP3063973A1 (en) 2016-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49749B2 (en)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a wireless residential access network
TW201519688A (zh) 無線網路恢復鏈接之方法及其裝置
EP2643996B1 (en) Automatic remote access to ieee 802.11 networks
US9420461B2 (en) Access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hotspot
EP2387264B1 (en) Wireless Range Extender
US20140362991A1 (en) Method of connecting an appliance to a wifi network
CN109219965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CA3011453C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a virtual wi-fi network with secure tunnel
US11963007B2 (en) Facilitating residential wireless roaming via VPN connectivity over public service provider networks
CN104144463A (zh) Wi-Fi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
WO2013052865A1 (en) Associating wi-fi stations with an access point in a multi-access point infrastructure network
JP5536628B2 (ja) 無線lan接続方法、無線lanクライアント、および無線lanアクセスポイント
US1181857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irtual personal Wi-Fi network
WO2014176964A1 (zh) 一种通信管理方法及通信系统
US8028327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low-cost-internet-base station (LCIB) granting a client device temporary access
US20160302132A1 (en) Routing communications traffic
WO2016176454A1 (en) Service set determination based upon device type identifier
US20110207435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operation apparatus
US1021216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plified and secured hotspot device connectivity
WO2016145881A1 (zh) 无线保真wifi网络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EP3289809A1 (en) Service set determination based upon device type identif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