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15952A - 具有提帶之包裝 - Google Patents

具有提帶之包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15952A
TW201515952A TW102138872A TW102138872A TW201515952A TW 201515952 A TW201515952 A TW 201515952A TW 102138872 A TW102138872 A TW 102138872A TW 102138872 A TW102138872 A TW 102138872A TW 201515952 A TW201515952 A TW 20151595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ton
hinged
strap
strip sec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8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aleb Sutherland Loftin
Matthew Earl Zacherle
Original Assignee
Meadwestvaco Packaging System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adwestvaco Packaging Systems filed Critical Meadwestvaco Packaging Systems
Priority to TW1021388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515952A/zh
Publication of TW201515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5952A/zh

Links

Abstract

一種紙箱,其設有一頂壁板、複數片端壁板與一提帶。該提帶包括一個至少有一部份係在該紙箱之頂壁板上形成的條帶區段。該條帶區段可在頂壁板上方展開並接附到該紙箱的各端。該攜運把手進一步包括一固定到該條帶區段底面的握持結構。該握持結構則包括一連串可彎折的互連板片,據以可彎折成一實質上為管狀的立體結構,並具有三個或以上分別至少有一部份位於該攜運把手之條帶區段下方的側邊。

Description

具有提帶之包裝
本案係對2012年10月24日提出的美國第61/717802號專利預先申請案主張享有優先權利益,該申請案的內容整個引用作為本文的一部份。
本發明係有關包裝的攜運把手,尤指但不限於條帶式攜運把手(包括所謂的「跑道式(race track)」把手),其包括一種在使用者抓握著提帶時較佳地可自動組妥的立體結構式的把手。這類提帶的益處是可提供一種較為舒適及堅固的攜運把手。
在包裝界中,往往必須為消費者提供一種由多件初級產品容器所組成的包裝,該等多件包合乎裝運與配銷,以及展示促銷資訊的用途。基於成本與環保考量,該等紙箱或攜物裝置必須盡可能以最少的材料來形成,且必須將廢料減至最低程度。另一個考量就是包裝的強度及裝放與運送重件物品的適宜性。再一考量是如何讓消費者較易於抓握、上提及攜運該等多件包。就此目的而言,所提供的把手較佳應為整體式。再者,該等把手在使用上宜堅固耐用與舒適,同時仍須考量成本及環保因素,以盡可能最少的材料來形成該等把手。
提帶(在本案亦包括那些有時被稱為「跑道式把手」者)已為人所熟知。通常,提帶是被固定到紙箱的端部,且能被展開成為一種已豎起狀態,讓使用者可輕易的用手合適地握住該條帶,以供攜運紙箱。頒給本案申請人的歐洲第EP 0,770,022號專利案已知有一種這類的提帶。在該歐洲第EP 0,770,022號專利案中,所揭示的紙箱具有一提帶,在使該紙箱閉合時,該提帶即被自動組立到一個已豎起與完全展開的位置。該提帶包括兩層以平整的貼面關係固定在一起的材料。就此而論,該歐洲第EP 0,770,022 號專利案中的提帶只有相當於兩層紙板材料的厚度。有鑒於條帶可適用於許多目的,當攜運的紙箱裝有重件物品時(較大型的多件包往往就是如此),該把手的邊緣可能會陷入或切入使用者的手掌。此外,使用者必須用手相當緊地握住該細薄的提帶。此舉除讓使用者感到不舒適外,且在極端情況時還可能導致使用者的手抽筋。
本發明旨在謀求提供一種具有立體把持結構的提帶,該把持結構在使用者展開提帶時可選擇性地自動組妥,以致在提帶方面有所改良。該立體把持結構提供一種讓使用者在攜運紙箱時能舒適抓握與把持的堅固及深層結構。
本發明的第一方面係提供一種包括一提帶的紙箱,該紙箱設有一頂壁板與複數片端壁板,該提帶包括一個至少有一部份係於該頂壁板上形成的條帶區段,該條帶區段可在該頂壁板的上方展開並接附到該紙箱的各端,該提帶進一步包括一固定到該條帶區段底面的握持結構,該握持結構包括一連串可彎折的互連板片,以致該等互連板片可彎折成一種實質上為管狀的立體結構,並具有三個或以上分別至少有一部份位於該條帶區段下方的側邊。
可選擇性地,該條帶區段包括兩層以貼面關係固定在一起的材料,其中該握持結構則被固定到該兩層的最下方。
可選擇性地,該可彎折的互連板片包括:一片鉸接到該條帶區段之一邊緣的鉸接板片;一片固定到該條帶區段之底面的固定板片;以及一片或以上連接於該鉸接板片與該固定板片之間的中間板片。
可選擇性地,該鉸接板片係以從下列構成之群組中選用的一種連接部而可彎折的連接到該條帶區段:一直線式弱化線,一弧形弱化線,一直線式折疊線,一弧形折疊線,由複數條摺痕線岔斷的一連串直線式的全深或半深切口,以及由複數條摺痕線岔斷的一連串弧形的全深或半深切口。
可選擇性地,該一片或以上的中間板片包括一第一中間板片,以及一促使該第一中間板片易於變形的弱化配置。
可選擇性地,該第一中間板片實質上為矩形,而該弱化配置 則包括下列的任一項或一項以上或其組合:一個至少實質上居中的孔口及四條分別從該孔口延伸到該中間板片各角隅的折疊線;兩條分別從該第一中間板片的一角延伸到對角的交叉折疊線;一條從該第一中間板片之中間縱向往下延伸的折疊線。
可選擇性地,該第一中間板片係以在該提帶之該條帶區段下 方進一步往外彎曲的方式使其至少部份變形。
可選擇性地,該鉸接板片係藉由一條朝著第一方向彎曲的弧 形折疊線而被鉸接到條帶區段,其中該一片或以上的中間板片則藉由朝著第二方向,亦即與朝著該第一方向彎曲之弧形折疊線相反的方向彎曲且為其鏡像的另一弧形折疊線而被鉸接到該固定板片。
可選擇性地,該鉸接板片實質上為扇形;該第二中間板片被 鉸接到該固定板片上,且其實質上為扇形;以及該第一中間板片則設於該鉸接板片與該第二中間板片之間,並被連接到各該板片上。
可選擇性地,該握持結構的剖面為非均勻形狀,即在該握持結構的各端實質上為三角形或三邊形,且在該握持結構的中段則為五邊形。
可選擇性地,該第一中間板片至少可繞著一實質上居中的縱向折疊線而部份變形。
可選擇性地,該條帶區段包括兩層以貼面關係固定在一起的材料,且其中各層至少有一部份係由一弧形鉸接邊緣界定而成,其中各該弧形鉸接邊緣均鉸接有一襯墊襟片,以及該條帶區帶之弧形鉸接邊緣的形狀與該扇形第二中間板片及鉸接板片的鉸接邊緣相似。
可選擇性地,將兩片襯墊襟片從該條帶區段的平面彎折出,即會抵住該握持結構的鉸接板片與該第二中間板片,因而自動使得該握持結構組立成一立體結構。
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種提帶,其包括一由兩層固定在一起之材料所形成的條帶區段並具有被固定到該條帶區段之底面的一握持結構,該握持結構包括一連串由一固定板片、一鉸接板片與一片或以上中間板片組成的可彎折的互連板片,該等互連板片可彎折成一實質上為管狀 的立體結構,並具有三個或以上分別至少有一部份位於該條帶區段下方的側邊,其中該條帶區段的各層至少有一部份係由一弧形鉸接邊緣界定而成,各該鉸接邊緣均鉸接一襯墊襟片,將兩片襯墊襟片從該條帶區段的平面彎折出,即會自動促使互連板片組立成該立體結構。
本發明的再一方面是提供一種具有一提帶的紙箱,該提帶包 括一握持結構,該握持結構另具有三個或以上分別至少有一部份位於該條帶區段下方的側邊和一實質上為管狀的立體結構,該胚片包括一頂板片,複數片端板片及一片至少有一部份係於該頂板片內所形成並接附到該等端板片上的條帶板片,該握持結構則包括:一片鉸接到該條帶板片的鉸接板片,一片或以上連接到該鉸接板片的中間板片,以及一片連結到該等一片或以上中間板片並可固定到該條帶板片之底面以供形成該握持結構的固定板片。
在本案的申請範圍內,前述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或下列 詳細說明及圖式中所載的各種面向、實施例、範例、特性、和備選項等均係設想成可單獨或合併採用。舉例來說,配合某一實施例所說明的特性,除非不相容,否則可應用於所有其它實施例。
6‧‧‧握持結構
8‧‧‧紙箱
10‧‧‧胚片
12‧‧‧內頂板片
14‧‧‧第一側板片
16‧‧‧底板片
18‧‧‧第二側板片
20‧‧‧外頂板片
22、24、26、28、52a、52b、54a、54b、56a、56b、58a、58b、60a、60b、64、66a、66b、70a、70b、70c、70d、78、94‧‧‧折疊線
32a、32b、34a、34b、36a、36b、38a、38b、40a、40b‧‧‧端封板片
62‧‧‧固定板片
68、102‧‧‧中間板片
72、74‧‧‧條帶區段
73‧‧‧孔口
76a、76b、76c‧‧‧外切割邊緣
80、84b、84c、90、94b、94c‧‧‧內切割邊緣
82、92‧‧‧襯墊襟片
84a、94a‧‧‧鉸接部
84d、84e、94d、94e‧‧‧弧形止擋
98‧‧‧鉸接邊緣
100‧‧‧鉸接板片
106‧‧‧握持結構
110‧‧‧胚片
112、120‧‧‧頂板
163、164、170a、170b、170c、198‧‧‧折疊線
162‧‧‧固定板片
168a、168b、1102‧‧‧中間板片
172、174‧‧‧條帶區段
182、192‧‧‧襯墊襟片
184a、194a‧‧‧鉸接部
1100‧‧‧鉸接板片
206‧‧‧握持結構
212、220‧‧‧頂板片
270a、270b、270c、270d‧‧‧折疊線
262‧‧‧固定板片
268、2102‧‧‧中間板片
272、274‧‧‧條帶區段
273‧‧‧孔口
282、292‧‧‧襯墊襟片
2100‧‧‧鉸接板片
306‧‧‧握持結構
362‧‧‧固定板片
368、368a、368b、368c、368d、3102‧‧‧中間板片
370a、370b‧‧‧折疊線
372、374‧‧‧條帶區段
373‧‧‧孔口
3100‧‧‧鉸接板片
為現舉實施例並配合圖式,將本發明詳予說明於後,其中:圖1所示者係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一種用以形成紙箱之胚片的平面圖,該紙箱設有一提帶;圖2所示者係以圖1之胚片製作之半成型紙箱的頂部、一側邊與一敞開端的俯視立體圖;圖3所示者係圖2之紙箱的仰視內部立體圖,其中顯示出有一握持結構被固定到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提帶之條帶區段的底面;圖4所示者係握持結構被固定到提帶之條帶區段那一側之一端的內部視圖;圖5所示者係圖4之紙箱的提帶端部立體圖,其中提帶的一端已從紙箱切除,以便易於見到提帶的結構; 圖6所示者係以圖1之胚片構成的紙箱在裝有罐頭並以提帶攜運時的俯視立體圖,其中使用者正抓握著握持結構;圖7所示者係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一種用以形成紙箱之胚片的平面圖,該紙箱設有一提帶;圖8所示者係圖7之紙箱的仰視內部立體圖,其中顯示出有一握持結構被固定到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提帶之條帶區段的底面;圖9所示者係圖8之提帶端部立體圖,其中提帶的一端已從紙箱切除,以便易於見到提帶的結構;圖10所示者係一紙箱的仰視內部立體圖,其中顯示出有一握持結構被固定到依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提帶之條帶區段的底面;圖11所示者係圖10之提帶端部立體圖,其中提帶的一端已從紙箱切除,以便易於見到提帶的結構;圖12所示者係一紙箱的仰視內部立體圖,其中顯示出有一握持結構被固定到依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提帶之條帶區段的底面;以及圖13所示者係圖12之提帶端部立體圖,其中提帶的一端已從紙箱切除,以便易於見到提帶的結構。
現將詳予說明本發明之提帶、包裝、胚片與紙箱的一些具體實施例。應瞭解的是,該等實施例僅為例舉說明可對本發明某些方面予以實現的一些方式,因而不代表可將本發明予以具體化之所有方式的完整清單。本文所稱「範例」係泛指作為例證、樣本、模型或式樣的各種實施例。實際上,本文所述的提帶、包裝、胚片與紙箱自可改用各種不同及備選的形式予以實現。此外,各圖式未必符合比例,有些部件亦可能予以誇大或縮減,以期顯示出某些特定組件的詳情。各種為人熟知的組件、材料或方法未必會詳予說明,以免妨礙到本發明內容。本文所述的任何有關結構與功能上的具體細節,不得視為具限制性,僅屬專利請求項的基礎及作為可供教示熟悉本項技藝人士在各方面運用本發明的代表性基礎。
在本文詳予說明的各實施例中,基於例舉說明本發明種種特 性的這項不受其限制的目的,所稱「紙箱」和「攜物裝置」係指用以接合、攜運及/或配送諸如罐頭之類物品的容器。然而,本發明的教示亦被設想成可應用於在形狀上或許是或不是斜錐及/或圓筒狀的種種容器。其它的物品則包括瓶子(例如金屬、玻璃或塑膠瓶),罐頭(例如,鋁罐),錫罐、置物袋(pouches)、與盒包(packet)等。
本文所示的胚片10、110係以一片適用基板形成。應瞭解的是,本文所稱「適用基板」包括各式各樣的可折疊片材,例如紙板、瓦楞板、卡紙板、塑膠、及其組合等。另應認知的是,為提供詳如後文所述之攜物裝置結構而採用的胚片數量可以是,例如,一片或其它的片數。
在所舉的實施例中,胚片10、110係被設計成可供形成一種用以包裝某種配置之某種物品的紙箱或攜物裝置。舉例來說,配置是一種將若干12盎司罐頭「C」排成2 x 3行列的矩陣。或者,也能將胚片10、110設計成可供用以包裝其它物品及/或不同物品配置的攜物裝置。
本文係以一作為範例及不具限制性的應用,亦即一種全封閉的端載式紙箱來說明及例舉本發明的提帶。然而,熟悉本項技藝人士輕易可瞭解且事實上本發明的提帶係設想成可有利於應用到各式各樣的紙箱,例如,盤式(tray style)紙箱、纏繞式紙箱及開端式紙箱等。
請參閱圖1所示之胚片10,其係用以形成一種全封閉式紙箱,因而包括一連串的主板片:一內頂板片12,一第一側板片14,一底板片16,一第二側板片18,與一外頂板片20。該等主板片可選擇利用縱向折疊線22、24、26和28而依序從一片鉸接到下一片。另設有端封板片,以供形成該紙箱8的端壁板(請參閱圖6)。內頂部端封板片32a、32b是利用橫向折疊線52a、52b而鉸接到該內頂板片12的各端。第一側端封板片34a、34b是利用橫向折疊線54a、54b而鉸接到該第一側板片14的各端。底部端封板片36a、36b是利用橫向折疊線56a、56b而鉸接到該底板片16的各端。第二側端封板片38a、38b是利用橫向折疊線58a、58b而鉸接到該第二側板片 18的各端。外頂部端封板片40a、40b則是利用橫向折疊線60a、60b而鉸接到該外頂板片20的各端。
該內及外頂板片12、20各包括一條帶區段72、74。該外頂板片20的條帶區段72是由外切割邊緣76a、76b、76c與內切割邊緣84c、80、84b界定而成。該內切割邊緣84c、80、84b包括一沿著選用弧形之鉸接部84a而鉸接到該條帶區段72的襯墊襟片82。對向的邊緣76a較佳為相似的弧形形狀,以致該條帶區段72的形狀類似一種具有斜錐狀中間條帶區段的沙漏。該條帶區段72係利用與各片外頂部端封板片40a、40b毗連的方式而固定到胚片10。另外,該內切割邊緣84c、80、84b延伸到該外頂部端封板片40a、40b之內,並以可供防止或至少減輕該條帶區段72與該外頂部端封板片40a、40b分離的弧形止擋84e、84d為終點。
同樣地,該內頂板片12的條帶區段74是由實質上筆直的外切割邊緣與內切割邊緣94c、90、94b界定而成。該內切割邊緣94c、90、94b包括一沿著選用弧形之鉸接部94a而鉸接到該條帶區段74的襯墊襟片92。對向的邊緣係一用以將一握持結構連接到該條帶區段74中段的鉸接邊緣98。該條帶區段74係利用與各片內頂部端封板片32a、32b毗連的方式而固定到胚片10。另外,該內切割邊緣94c、90、94b延伸到內頂部端封板片32a、32b之內,並以可供防止或至少減輕該條帶區段74與該內頂部端封板片32a、32b分離的弧形止擋94e、94d為終點。或者,為求有助於形成一舒適的提帶(請參閱圖6),可選擇加設一中間折疊線94。同樣地,該條帶區段72上亦可選擇設一中間折疊線78。
因為該內條帶區段74是該提帶72/74的最底層,所以該握持結構6即由一連串鉸接到該內條帶區段74的互連板片所構成。該握持結構6包括一片鉸接板片100,該板片係直接鉸接到該條帶區段74上與該襯墊襟片92及弧形折疊線94a對向的中間區段。此外,該握持結構6亦包括一固定板片62,該板片係被設計成用以將該握持結構6的那一連串互連板 片接附到該條帶區段74之中間部的底面。該鉸接板片100與該固定板片62之間設有一片或以上的中間板片68、102。該第一中間板片68是沿著折疊線66b鉸接到該鉸接板片100,該第二中間板片102則沿著折疊線66a鉸接到該第一中間板片68並沿著折疊線64鉸接到該固定板片62。或者,該第一中間板片100可選用實質上為矩形的形狀,並包括一種在該握持結構6一旦被組成時,可用以促使該中間板片68易於變形的弱化配置。該弱化配置可包括至少一個實體的孔口73。或者,可在該第一中間板片68的各角隅與該孔口73之間設四條折疊線70a、70b、70c、70d。該等折疊線70a、70b、70c、70d與該孔口73全屬選用項。如設有時,該等折疊線70a、70b、70c、70d與該孔口73即可促使該第一中間板片68易於變形或部份扁塌,詳情容後說明。為能促使該第一中間板片68進一步彎折,另可採用一連串交替的半深或全深切割線與摺痕線來形成折疊線66b與66a。
或者,該鉸接板片100與該第二中間板片102可選用相同的形狀。該鉸接板片100與該第二中間板片102各自的長度均超過該第一中間板片68,且形狀實質上為梯形。此外,該固定板片62的尺寸較佳係設成沿著其本身縱長任一點所量出的寬度,均不得大於該條帶區段74之對應部位的寬度(沿著本身與弧形鉸接線94a鄰接的中段所量出者)。
現轉而參閱如圖2、圖3及圖4所示之紙箱8及握持結構6的製作,該紙箱8被設想成能在一直線式機器上採用一連串依序進行的彎折作業將其形成,以致不需轉動或翻轉就能完成紙箱的製作。該彎折過程並不以後文所述者為限,另可依據特定的製造需求予以修改。
該固定板片62在該條帶區段74上係被固定到其中間部位內面與該襯墊襟片92近接的位置。或者,可選擇讓該固定板片62繞著折疊線64彎折,使該固定板片62設成以其內表面與該第二中間板片102的內面及該第一中間板片68的部份內面形成貼面關係,亦可達成此舉。另外,可對該固定板片62的外表面與該條帶區段74中間部位內面的其中之一或兩者塗 上黏著劑。接著,繞著折疊線66b將該握持結構6彎折,以致使該固定板片62的外面變得與該條帶區段74中間部位的內面形成貼面關係並被固定於其上。另在其它實施例中,可追加使用其它的固定器具或以其取代黏著劑,例如,可使用膠帶和機械扣件。
在該握持結構6以平折(flat-folded)狀態位於該條帶區段74下方時,即繞著折疊線24對該胚片10進一步彎折。以此種方式,就會讓該內頂板片12與該第一側板片14的內面變得與該底板片16及該第二側板片18的內面形成疊合關係。該條帶區段74的外面可塗上黏著劑。接著,讓該外頂板片20繞著折疊線28彎折,以致使該條帶區段72的內面與該條帶區段74的外表面形成貼面關係,從而讓兩個條帶區段沿著本身的縱長固定在一起。在繞著折疊線28對該外頂板片20彎折時,便可將該襯墊襟片82設成與該握持結構6的鉸接板片100形成貼面關係。或者,可選擇不將該襯墊襟片82固定到該鉸接板片100上,但在有些實施例中,卻可將該襯墊襟片82固定到該鉸接板片100上。該固定及彎折後的握持結構6即如圖3及圖4所示者。此種握持結構6的優點在於能以實質平折的狀態儲放,因而該紙箱8的內部無需準備額外的空間(或至少是只需很少的額外空間)來容置該平折的握持結構6。一旦使提帶在該頂板片20的平面上方展開(deploy)時,只會讓該握持結構6移動變成立體的管狀形式,屆時就自動提供容置該握持結構6的額外空間。
其後,可將半成型的平折胚片運往紙箱加工廠(converter plant),使其張開變成一開端式管狀結構(請參閱圖2),並從其一端或兩端裝入諸如罐頭「C」之類的物品。複合端壁板係以正常方式形成,即先讓各片端封板片32b、34b、36b、40b;32a、34a、36a、38a、40a繞著所屬的折疊線52b、54b、56b、60b;52a、54a、58a、60a彎折,再將各複合端壁板的端封板片32b、34b、36b、40b;32a、34a、36a、38a、40a固定在一起。
如欲將提帶展開時,使用者是將該襯墊襟片82、92往內與 外頂板片12、20的內側彎折,此舉或可選擇連帶弄破一個或以上的連接凹痕(nick)部,亦即該襯墊襟片82、92及/或條帶區段72/74及鄰接頂板片12、20之間所設的一種易裂性連結。往內彎折該襯墊襟片82、92時,會使該握持結構6的鉸接板片100與該第二中間板片102朝向彼此推送,因而致使該握持結構6張開變成一個立體及具有四邊的管狀結構。或者,在組妥後,該握持結構沿著本身縱長具有的剖面可以是至少實質上為矩形的均勻形狀。在圖5中,提帶已從該紙箱8切除,以便顯示出該提帶72/74下方的握持結構6。由圖中可以看出該握持結構6四邊實質上為矩形的剖面形狀。另外,也可看出該襯墊襟片82、92的配合運作,相對於只握住兩層扁平材料,該握持結構6顯然提供一種較深與更加結構化的把手,以供使用者握在他們的手H裡。此外,圖中亦顯示出由選用折疊線70a、70b、70c及選用孔口73組成的弱化配置可促使該第一中間板片68易於變形。或者,可選擇讓該第一中間板片朝向該提帶72/74以略為扁塌的方式予以變形。在其它的實施例中,可讓一片或以上的中間板片從該提帶72/74往外彎離而變形(例如,參閱圖7的第二實施例)。一片或以上中間板片的扁塌或變形,宜設計成易使或促使該提帶72/74往上及實質上形成弧形的彎曲(例如,參閱圖6)。
現參閱圖7至圖11,所示者分別是本發明的一些備選實施例。在所示的第二、第三及第四實施例中,如可能時,相似的參照號碼用以表示相似部件,僅在前頭多加「100」、「200」和「300」之類的數字以指明該等部件分別屬於第二、第三和第四實施例。備選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分享許多共用的部件,因而僅將與圖1至圖6所示實施例的差異處詳予說明於後。
在圖7中,該握持結構106包括:一片沿著一弧形折疊線198鉸接到該條帶區段174的扇形鉸接板片1100。一第一中間板片168b是沿著一直線式折疊線170c鉸接到該鉸接板片1100。一第二中間板片168a則沿著一作為折疊線170a的弱化配置鉸接到該第一中間板片168b。另外, 該第二中間板片168a又被鉸接到一片實質上為扇形的第三中間板片1102。該第三中間板片1102轉而利用一弧形折疊線163鉸接到一固定板片162。或者,該固定板片162可選擇與該條帶區段174的中段具有近乎相同的寬度及相似的形狀。在此種配置中,弧形折疊線164與198在形狀及尺寸上係設成至少與可將該等襯墊襟片192、182連接到該等條帶區段174、172中段之鉸接部194a、184a的形狀及尺寸相似與相配。因此,在組裝該握持結構106時(採取如前述及如圖8和圖9所示般將該固定板片162固定到最下方條帶區段174之底面的方式),弧形折疊線164與198及鉸接部194a、184a即被設成彼此鄰接(在其它設想的實施例中,弧形折疊線164與198及鉸接部194a、184a係設成處於完全或部份疊合的狀態)。此舉可促使或有助於該握持結構106從實質平折的形式變成組立的形式。
處於實質平折形式時,該扇形鉸接板片1100與該扇形第三中間板片1102是由該等襯墊襟片182、192將其部份疊合,而該第一中間板片168b與該第二中間板片168a則分別位於該固定板片162及該等條帶區段174、172下方。相對於該固定板片162,該第一中間板片168b與該第二中間板片168a係設成與其略為隔開的狀態,且未必與其形成平整的貼面關係。因此,處於「平折形式」時,該握持結構106已略成立體狀。當該握持結構106完全組立時,該等襯墊襟片192、182便繞著折疊線184a、194a朝向該握持結構106彎折。此舉致使該等襯墊襟片192、182壓住該扇形鉸接板片1102、該第三中間板片1100與該等彎折邊緣170b、170c。如此做時,就使得該第一中間板片168b與該第二中間板片168a繞著縱向折疊線170a彎折,於是該握持結構106採用了一種更堅牢的立體結構。此種立體結構是由握住該等襯墊襟片182、192的使用者使其保持住組立形式。如要將該握持結構106彎折變回「平折形式」,則必須克服使用者對該等襯墊襟片182、192施加的往內力量,因此,一旦被使用者握持住時,該握持結構就是一種可為使用者提供讓其舒適握住之「桿條(bar)」或「軸桿(shaft)」的堅 牢構造。
如前所述,本實施例的把手配置106可以是一種堅固的抓握結構,且因下列各項而易於組立:該等襯墊襟片與該等彎折邊緣170b、170c的近接(亦即,疊合);及/或該等扇形板片1102、1100與該等襯熱襟片182、192的疊合;及/或該等扇形板片1102、1100使該握持結構106具有可讓該等襯墊襟片192、182適配或套合的斜角側邊。或者,可選擇讓該第一及第二中間板片168b、168a能在該等條帶區段174/172下方彎折、變形與往外凸出(詳如圖9所示),因而導致該弱化配置170a有助於該握持結構106的組立。
該組妥後之管狀立體形式的握持結構106沿著本身縱長具有的剖面為非均勻形狀(詳如圖9所示)。由於該扇形鉸接板片1102與該第三中間板片1100的寬度最窄(在對向兩端處),所以該組妥後之握持結構106的剖面形狀至少是實質上三角或三邊形者。然而,在該握持結構106的中間區域,因為該扇形鉸接板片1102與該第三中間板片1100較寬,所以該組妥後之握持結構106的剖面形狀至少是實質上五角或五邊形者。該組妥後的管狀握持結構106會與該等提帶172、174配合運作,讓使用者握住的握持區域可在該紙箱頂板112/120的上方彎曲。
圖10及圖11所示者係豎立(erect)形式之第三實施例的握持結構206。該握持結構206包括:一片沿著一實質直線式折疊線鉸接到該條帶區段274的矩形鉸接板片2100。一第一中間板片268分別鉸接到該鉸接板片2100與一實質上為矩形的第二中間板片2102。該第二中間板片2102又利用一直線式折疊線而鉸接到一固定板片262。或者,可選擇讓該固定板片262的寬度小於該條帶區段274之中段的寬度,但形狀卻與其相似。在此種配置中,該第一中間板片268較佳包括一孔口273,該孔口可穿越該整個第一中間板片268,並以該第一中間板片268分別與該鉸接板片2100及該第二中間板片2102之間的折疊線為終點。該孔口273的形狀可選用六角形,另可選擇設有一種由折疊線270a、270b、270c、270d構成的弱化配置,且 該弱化配置係從六角形孔口273之對向邊緣的中間處延伸到該第一中間板片268的四個角隅。
或者,可選擇讓該第一中間板片268能在該等條帶區段274/272下方變形並至少部份往外(向下)凸出(詳如圖11所示),因而導致弱化配置270a、270b、270c、270d而有助於該握持結構106的組立。
由於該第一中間板片268的六個部位係由四條折疊線270a、270b、270c、270d界定出其相對的彎折位置,所以該組妥後之管狀立體形式的握持結構206沿著本身縱長具有的剖面可以是非均勻形狀(詳如圖11所示)。當該握持結構206從「平折形式」轉變成可對該握持結構206予以握持的豎立位置時,該第一中間板片268的四個弧形部(即分別傍著該第一中間板片268與該矩形鉸接板片2100及該矩形第二中間板片2102之間的折疊線而設者)可從一個與該等頂板212、220平行的平面彎折出來並與其保持某一角度,以致該四個部位各自會朝向一片襯墊襟片182、192傾斜(以圖11所見到的角度為準)。同時,其餘較大的部位可傾斜成讓本身最高的部份最接近該孔口273,而最低的部份則最遠離該孔口273(最高與最低的相對定位用語係以提帶在正常使用位置,而非以圖10及圖11所示之上下巔倒位置所見到的角度為準)。以此種方式,就可讓或促使該提帶往上(相對於該頂板212/220的平面)成弧形地彎曲。這種形式的提帶讓人較易抓握以供舒適與安全地攜運紙箱。
圖12及圖13所示者係豎立形式之第四實施例的握持結構306。該握持結構306包括:一片沿著一實質直線式折疊線鉸接到該條帶區段374的矩形鉸接板片3100。由四個區段368a、368b、368c、368d所組成的第一中間板片368分別鉸接到該鉸接板片3100與一實質上為矩形的第二中間板片3102。該第二中間板片3102又利用一直線式折疊線而鉸接到一固定板片362。或者,可選擇讓該固定板片362的寬度小於該條帶區段374之中段的寬度,但形狀卻與其相似。在此種配置中,該第一中間板片368a、 368b、368c、368d較佳包括一孔口373,該孔口可穿越該整個第一中間板片368a、368b、368c、368d,並以該第一中間板片368a、368b、368c、368d分別與該鉸接板片3100及該第二中間板片3102之間的折疊線為終點。該孔口373的形狀可選用具有六個邊緣的六角形,另可設有一種由折疊線370a、370b構成的弱化配置。折疊線370a、370b係從該六角形孔口373之對向邊緣的中間處朝向該第一中間板片368a、368b、368c、368d的自由端緣延伸。
或者,可選擇讓該第一中間板片368a、368b、368c、368d能在該等條帶區段374/372下方變形與實質上往外凸出(詳如圖13所示),因而導致弱化配置370a、370b而有助於該握持結構306的組立。由於設有居中的縱向延伸折疊線370a、370b,所以該組妥後之管狀立體形式的握持結構306沿著本身縱長具有的剖面可以是實質均勻的五角(五邊)形(詳如圖13所示)。該第一中間板片的四個部位368a、368b、368c、368d係由兩條折疊線370a、370b界定出其相對的彎折位置。該孔口373和折疊線370a、370b對該採用立體結構的握持結構306所發揮的助益即為促使及可讓該等提帶372、374在該紙箱之頂板平面的上方成弧形地彎折或彎曲。
應能瞭解的是,在不違反本發明的範圍內可從事種種變化,例如,各板片與孔口的尺寸及形狀均可調整以配合不同尺寸與形狀的物品。在其它的實施例中,該弱化配置係設想成可包括各式各樣的部件。該弱化配置可採用各種不同的部件以促使及控制該握持結構中一片或以上中間板片的變形。例如,在另外一些實施例中可不設孔口,該弱化配置則可包括兩條分別從該第一中間板片的一角延伸到對角的交叉折疊線。此外,該弱化配置還設想成可包括至少一個實質上居中的孔口與選用的四條(或以下或以上)從該孔口延伸到該中間板片各角隅的折疊線。該孔口的形狀可以是,例如,圓形、菱形、三角形、四邊形、五角形和六角形等。
該握持結構之一片或以上之中間板片沿著其縱長所產生的變形可以是均勻或隨之而異者。這種變形可致使該中間板片其中的一些或 全部在該條帶區段的下方進一步往外彎曲或凸出。再者,這種變形可改為或另行致使該中間板片其中的一些或全部朝向該條帶區段往內彎曲或凸入。或者,這類扭曲可供組立成一種更堅牢且剖面形狀不均勻或不規則的立體握持結構。在另外的設想實施例中,該一片或以上中間板片的變形或扭曲則可沿著該握持結構的縱長均勻分布,以致該握持結構沿著本身縱長具有均勻的剖面形狀。
另在其它的設想實施例中,該等第一及第二中間板片168a、168b之間的弱化配置(折疊線170a)可以不與該等第一及第二中間板片168a、168b共同延伸到底。因此,該等第一及第二中間板片168a、168b在別的實施例中可被視為由一弱化配置岔斷的單一的「第一中間板片」,該弱化配置則可包括一直線式折疊或壓痕線170a。
在另外的實施例中,該提帶被設想成可由一層或以上的材料所構成。此外,遮蓋的頂板片(cover top panel)亦被設想成可位於任一包括條帶區帶之板片的上方或下方,因此凡提及內及外頂板片者,不得據以解釋成將該等板片限定為最內或最外的板片。
另將認知的是,本文所稱的各定向用語,例如「頂部」、「底部」、「前」、「後」、「端」、「側」、「內」、「外」、「上」和「下」等,並非將相關的板片限定於該取向,僅是用來區別該等板片而已。
雖然該提帶已以切割邊緣的用語界定,但在其它設想的實施例中,這些切割邊緣可包括連接凹痕部,以致內及外頂板片與條帶屬於構成一體的板片,此舉利於進行自動化加工,並可對最終消費者呈現出一種屬於新及未遭破壞之包裝的外觀。
本文所稱「鉸接部」及「折疊線」係指界定出胚片之鉸接部件,促使胚片各部份相對於彼此易於彎折,或指明胚片所屬各板片之適當彎折位置的各式各樣的線。通常,折疊線是刻痕線、凸線(embossed line)、或凹線(debossed line)。凡提及鉸接部者,不得據以解釋成必然以單一的折疊 線為限;事實上,在不違反本發明的範圍內,鉸接部可用一種以上的弱化線構成,例如折疊線、易裂線、或切斷線等。所稱「弱化線」可包括在材料基板上所形成的一種易於彎折及耐抗斷裂,易於彎折及多用些力量即易於斷裂,或稍用些力量即易於斷裂的線元件。弱化線可包括但不限於單一的切口、單一的切縫、單一的半切口、穿孔線、短縫線(亦即,斷續切縫)、半切口線、切口線(亦即,斷續切割線)、一連串的短刻痕線、及其任一組合等。弱化線的元件(例如,切口、刻痕及半切口)可按意欲發揮的功能而定其尺寸與配置。例如,穿孔線在尺寸及設計上可設成具有能界定出折疊線及/或切斷線的弱化度。
本文所稱「提帶」係指結合到紙箱、包裝或容器上的任一種攜運把手。提帶可包括一條帶區段,該條帶區段至少有一部份可作為握持區段而讓使用者抓握以供提起及/或攜運相關的容器。另外,該條帶區段可包括一片在容器上係由至少一條切斷線或至少一個手孔(hand opening)界定成的長形板片。該提帶的範例可包括:整個或部份穿越紙箱壁板的一種提帶;在紙箱壁板的取用開口顯露出的一種條帶(亦即,一種彈出式(pop-up)把手);以及在一對手孔之間界定成的一種跑道式把手等。再者,該提帶可與相關的容器一體形成,或以一種與相關容器不同的材料來形成。
本文所稱「切斷線」係指促使基板各部份易於彼此分開或指明適當分開位置的各式各樣的線。切斷線可以是易裂或別種的弱化線,包括但不限於單一的切口、單一的切縫、單一的半切口、穿孔線、短縫線(亦即,斷續切縫)、半切口線、切口線(亦即,斷續切割線)、一連串的短刻痕線(亦即,斷續刻痕線)、及其任一組合等。
6‧‧‧握持結構
10‧‧‧胚片
12‧‧‧內頂板片
14‧‧‧第一側板片
16‧‧‧底板片
18‧‧‧第二側板片
20‧‧‧外頂板片
22、24、26、28、52a、52b、54a、54b、56a、56b、58a、58b、60a、60b、64、66a、66b、70a、70b、70c、70d、78、94‧‧‧折疊線
32a、32b、34a、34b、36a、36b、38a、38b、40a、40b‧‧‧端封板片
62‧‧‧固定板片
68、102‧‧‧中間板片
72、74‧‧‧條帶區段
73‧‧‧孔口
76a、76b、76c‧‧‧外切割邊緣
80、84b、84c、90、94b、94c‧‧‧內切割邊緣
82、92‧‧‧襯墊襟片
84a、94a‧‧‧鉸接部
84d、84e、94d、94e‧‧‧弧形止擋
98‧‧‧鉸接邊緣
100‧‧‧鉸接板片

Claims (16)

  1. 一種紙箱,其包括一提帶、一頂壁板與複數片端壁板,該提帶包括一個至少有一部份係於該頂壁板上形成的條帶區段,該條帶區段可在該頂壁板的上方展開並接附到該紙箱的各端,該提帶進一步包括一固定到該條帶區段底面的握持結構,該握持結構包括一連串可彎折的互連板片,以致該等互連板片可彎折成一種實質上為管狀的立體結構,並具有三個或以上分別至少有一部份位於該條帶區段下方的側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紙箱,其中該條帶區段包括兩層以貼面關係固定在一起的材料,其中該握持結構則被固定到該兩層的最下方。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紙箱,其中該可彎折的互連板片包括:一片鉸接到該條帶區段之一邊緣的鉸接板片;一片固定到該條帶區段之底面的固定板片;以及一片或以上連接於該鉸接板片與該固定板片之間的中間板片。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紙箱,其中該鉸接板片係以從下列構成之群組中選用的一種連接部而可彎折的連接到該條帶區段:一直線式弱化線,一弧形弱化線,一直線式折疊線,一弧形折疊線,由複數條摺痕線岔斷的一連串直線式的全深或半深切口,以及由複數條摺痕線岔斷的一連串弧形的全深或半深切口。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所述之紙箱,其中該一片或以上的中間板片包括一第一中間板片,以及一促使該第一中間板片易於變形的弱化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紙箱,其中該第一中間板片實質上為矩形,而該弱化配置則包括下列的任一項或一項以上或其組合:(i)一個至少實質上居中的孔口及四條分別從該孔口延伸到該中間板片各角隅的折疊線;(ii)兩條分別從該第一中間板片的一角延伸到對角的交叉折疊線;(iii)一條從該第一中間板片之中間縱向往下延伸的折疊線。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所述之紙箱,其中該第一中間板片係以在該提帶之該條帶區段下方進一步往外彎曲的方式使其至少部份變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所述之紙箱,其中該鉸接板片係藉由一條 朝著第一方向彎曲的弧形折疊線而被鉸接到條帶區段,其中該一片或以上的中間板片則藉由朝著第二方向,亦即與朝著該第一方向彎曲之弧形折疊線相反的方向彎曲且為其鏡像的另一弧形折疊線而被鉸接到該固定板片。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紙箱,其中該鉸接板片實質上為扇形;該第二中間板片被鉸接到該固定板片上,且其實質上為扇形;以及該第一中間板片則設於該鉸接板片與該第二中間板片之間,並被連接到各該板片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紙箱,其中該握持結構的剖面為非均勻形狀,即在該握持結構的各端實質上為三角形或三邊形,且在該握持結構的中段則為五邊形。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9或10項所述之紙箱,其中該第一中間板片至少可繞著一實質上居中的縱向折疊線而部份變形。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或11項所述之紙箱,其中該條帶區段包括兩層以貼面關係固定在一起的材料,且其中各層至少有一部份係由一弧形鉸接邊緣界定而成,其中各該弧形鉸接邊緣均鉸接有一襯墊襟片,以及該條帶區帶之弧形鉸接邊緣的形狀與該扇形第二中間板片及鉸接板片的鉸接邊緣相似。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紙箱,其中將兩片襯墊襟片從該條帶區段的平面彎折出,即會抵住該握持結構的鉸接板片與該第二中間板片,因而自動使得該握持結構組立成一立體結構。
  14. 一種提帶,其包括一由兩層固定在一起之材料所形成的條帶區段並具有被固定到該條帶區段之底面的一握持結構,該握持結構包括一連串由一固定板片、一鉸接板片與一片或以上中間板片組成的可彎折的互連板片,該等互連板片可彎折成一實質上為管狀的立體結構,並具有三個或以上分別至少有一部份位於該條帶區段下方的側邊,其中該條帶區段的各層至少有一部份係由一弧形鉸接邊緣界定而成,各該鉸接邊緣均鉸接一襯墊襟片,將兩片襯墊襟片從該條帶區段的平面彎折出,即會自動促使互連板片組立成該立體結構。
  15. 一種用以形成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紙箱的胚 片,該紙箱具有一提帶,該提帶包括一握持結構,該握持結構另具有三個或以上分別至少有一部份位於該條帶區段下方的側邊和一實質上為管狀的立體結構,該胚片包括一頂板片,複數片端板片及一片至少有一部份係於該頂板片內所形成並接附到該等端板片上的條帶板片,該握持結構則包括:一片鉸接到該條帶板片的鉸接板片,一片或以上連接到該鉸接板片的中間板片,以及一片連結到該等一片或以上中間板片並可固定到該條帶板片之底面以供形成該握持結構的固定板片。
  16. 一種實質上如說明內容中配合附圖所述及/或如附圖所示的胚片、紙箱、包裝及/或提帶。
TW102138872A 2013-10-28 2013-10-28 具有提帶之包裝 TW2015159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38872A TW201515952A (zh) 2013-10-28 2013-10-28 具有提帶之包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38872A TW201515952A (zh) 2013-10-28 2013-10-28 具有提帶之包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5952A true TW201515952A (zh) 2015-05-01

Family

ID=53720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8872A TW201515952A (zh) 2013-10-28 2013-10-28 具有提帶之包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51595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81076C (en) Carton with handle
EP2911941B1 (en) Package with a strap handle, a strap handle and a blank for forming a package with a strap handle
EP3003896B1 (en) Carton for articles
US10569947B2 (en) Carton and carton blank and a handle structure therefor
US11679920B2 (en) Carton and blank therefor
TWI505972B (zh) 具有攜物把手之紙箱及其胚片
AU2015362589A1 (en) Carton for articles
JP2023526974A (ja) 容器用カートン
AU2013323549A1 (en) Package for articles, carton and blank therefor
TW201607854A (zh) 紙箱和紙箱胚片及其把手結構
TWI488777B (zh) 用於具有頂部固持之杯具的紙箱
MX2013009935A (es) Caja de carton con asa.
TW201515952A (zh) 具有提帶之包裝
US11827436B2 (en) Carton and blank therefor
EP3966128A1 (en) Article carrier, blank therefor and method of packaging
CN106458404B (zh) 纸箱和纸箱坯件
US20230042155A1 (en) Article carrier and blank therefor
TW201615501A (zh) 紙箱及紙箱胚片
JP2022550197A (ja) 商品キャリア、商品キャリアのブランク、および商品キャリアの作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