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15294A -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15294A
TW201515294A TW103118726A TW103118726A TW201515294A TW 201515294 A TW201515294 A TW 201515294A TW 103118726 A TW103118726 A TW 103118726A TW 103118726 A TW103118726 A TW 103118726A TW 201515294 A TW201515294 A TW 20151529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ayer
electron injection
injection layer
emit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87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ronori Toyoda
Masato Ito
Toshihiro Sato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Displa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Display Inc filed Critical Japan Display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515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529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10K50/13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 H10K50/13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with spacer layers between the electroluminescent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7Carrier injection layers
    • H10K50/171Electron injection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30Coordination compounds
    • H10K85/321Metal complexes comprising a group IIIA element, e.g. Tris (8-hydroxyquinoline) gallium [Gaq3]
    • H10K85/324Metal complexes comprising a group IIIA element, e.g. Tris (8-hydroxyquinoline) gallium [Gaq3] comprising aluminium, e.g. Alq3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降低消耗電力而以相同電力來提高發光亮度。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具有積層於陰極36與陽極30之間的第1發光單元44以及第2發光單元56。第1發光單元44包含積層狀態之第1電子注入層54以及第1發光層50。第1電子注入層54相較於第1發光層50配置於陰極36側。第2發光單元56包含積層狀態之第2電子注入層68以及第2發光層64。第2電子注入層68相較於第2發光層64配置於陰極36側。第1電子注入層54以及第2電子注入層68分別由含鋰之化合物所構成。鋰粒子數為0.1mmol/cm3以上0.86mmol/cm3以下。

Description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於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已知使用白色光源與濾色器來實現彩色顯示者。例如,將發出不同顏色光之發光層加以積層進行光的混色以製作出白色光。
此外,為了對發光層高效率注入電子,已知使得電子注入層含有鋰。如此之技術例如記載於專利文獻1以及專利文獻2。
依據專利文獻1,若使得電子注入層之膜厚在各色上不同,對應於電子注入層膜厚之薄化而提高電子注入層中之金屬濃度,藉此,可提高光引出效率。
依據引用文獻2,若使得含鹼金屬之電子注入層的厚度進行最適化調整,而針對各色來增強從發光層而出之光,則可提高發光效率。
此外,引用文獻1以及引用文獻2揭示了一種有機EL顯示裝置,係使得發出不同顏色光的發光層在面內分別形成於不同區域。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8-28371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8-141174號公報
對於由包含藍色光發光層之發光單元、紅色光發光層以及綠色光發光層所積層而成之發光單元所構成之所謂的串接(tandem)型元件之光學特性 進行評價的結果,發現會隨著電子注入層所含鋰濃度而在電流效率以及驅動電壓出現大幅變化。此外,發現不同發光單元對於鋰濃度之依存性並不一樣。
若對於各發光單元之電子注入層分別調整鋰濃度,則另外需要相對應的裝置,會增加導入成本以及管理成本。是以,一邊考慮各發光單元之鋰濃度依存性、一邊使得串接型元件之特性最適化乃為所希望者。
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了各色之有機發光元件之電子注入層的膜厚不同、對應於電子注入層膜厚之薄化來提高該電子注入層中之金屬或是金屬化合物濃度的構成。專利文獻2中則揭示了發光色不同的複數有機發光元件個別以增強發光層所發出之光的方式來按照發光色而調節電子注入層之厚度。但是,無論是哪一文獻,均未記載藉由將不同色之光加以混色來生成白色光之串接型元件。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降低消耗電力而以相同電力來提高發光亮度。
(1)本發明之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具有:陰極;陽極;以及第1發光單元與第2發光單元,係積層於該陰極以及該陽極之間;該第1發光單元包含有積層狀態之第1電子注入層以及第1發光層,該第2發光單元包含有積層狀態之第2電子注入層以及第2發光層,該第1電子注入層以及該第2電子注入層分別由含鋰之化合物所構成,該鋰粒子數為0.1mmol/cm3以上0.86mmol/cm3以下。本發明之發明者為了降低消耗電力而以相同電力來提高發光亮度,針對第1電子注入層以及第2電子注入層之鋰粒子數進行了實驗。其結果,發現到第1電子注入層與第2電子注入層之鋰粒子數之差控制於既定範圍內、且消耗電力變低之數值。
(2)如(1)記載之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1電子注入層以及該第2電子注入層之該鋰粒子數之差亦可為0.3mmol/cm3以下。
(3)如(1)或是(2)記載之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1發光層可由發出紅色光之紅發光層與發出綠色光之綠發光層所積層而成;該第2發光層可由發出藍色光之藍發光層所構成;該鋰粒子數可設定為0.63mmol/cm3以上0.86mmol/cm3以下。
(4)如(1)或是(2)記載之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1發光層可由發出藍色光之藍色發光層所構成;該第2發光層可由發出黄色光之黄色發 光層所構成;該鋰粒子數可設定為0.1mmol/cm3以上0.8mmol/cm3以下。
(5)如(1)乃至(4)任一記載之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1電子注入層以及該第2電子注入層可分別由三(8-喹啉)鋁以及該鋰之化合物所構成。
10‧‧‧第1基板
12‧‧‧半導體層
14‧‧‧閘極絕緣膜
16‧‧‧閘極
18‧‧‧層間絕緣膜
20‧‧‧源極
22‧‧‧汲極
24‧‧‧鈍態膜
26‧‧‧絕緣層
28‧‧‧光反射層
30‧‧‧陽極
32‧‧‧堤部
34‧‧‧有機電致發光層
36‧‧‧陰極
38‧‧‧第2基板
40‧‧‧濾色器層
42‧‧‧黑矩陣層
44‧‧‧第1發光單元
46‧‧‧第1電洞注入層
48‧‧‧第1電洞輸送層
50‧‧‧第1發光層
50R‧‧‧紅發光層
50G‧‧‧綠發光層
52‧‧‧第1電子輸送層
54‧‧‧第1電子注入層
56‧‧‧第2發光單元
58‧‧‧分離層
60‧‧‧第2電洞注入層
62‧‧‧第2電洞輸送層
64‧‧‧第2發光層
64B‧‧‧藍發光層
66‧‧‧第2電子輸送層
68‧‧‧第2電子注入層
圖1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截面圖。
圖2係顯示圖1所示有機電致發光層詳細之圖。
圖3A係顯示第1發光單元中,改變第1電子注入層之鋰濃度情況下的驅動電壓變化圖,圖3B係顯示第1發光單元中,改變第1電子注入層之鋰濃度情況下的發光效率變化圖。
圖4A係顯示第2發光單元中,改變第2電子注入層之鋰濃度情況下的驅動電壓變化圖,圖4B係顯示第2發光單元中改變第2電子注入層之鋰濃度情況下的發光效率變化圖。
圖5A係顯示第1電子注入層以及第2電子注入層之鋰濃度經同樣改變之情況下的驅動電壓變化圖,圖5B係顯示第1電子注入層以及第2電子注入層之鋰濃度經同樣改變之情況下的發光效率變化圖。
圖6係顯示從實驗結果所算出之消耗電力之鋰濃度依存性之圖。
圖7A係顯示第1發光單元中,改變第1電子注入層之鋰濃度情況下之驅動電壓變化圖,圖7B係顯示第1發光單元中,改變第1電子注入層之鋰濃度情況下之發光效率變化圖。
圖8A係顯示第2發光單元中,改變第2電子注入層之鋰濃度之情況下的驅動電壓變化圖,圖8B係顯示第2發光單元中,改變第2電子注入層之鋰濃度之情況下的發光效率變化圖。
圖9A係顯示改變電子注入層之鋰濃度時之驅動電壓變化圖,圖9B係顯示改變電子注入層之鋰濃度時之發光效率變化圖。
圖10係顯示基於圖9之結果所算出之消耗電力之Li濃度依存性之圖。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參見圖式來說明。
圖1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截面圖。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具有由玻璃等所構成之光穿透性第1基板10。於第1基板10之上形成有半導體層12。被覆半導體層12而形成有閘極絕緣膜14。於閘極絕緣膜14之上形成有閘極16,被覆閘極16形成有層間絕緣膜18。以貫通層間絕緣膜18而到達半導體層12的方式設置有源極20以及汲極22。半導體層12、源極20以及汲極22以及閘極16成為薄膜電晶體之構成要素。
以被覆源極20以及汲極22的方式在層間絕緣膜18上形成有鈍態膜24,於其上設置有絕緣層26。於絕緣層26上形成有用以反射光之光反射層28。
於光反射層28之上設置有陽極30(例如畫素電極)。陽極30係貫通絕緣層26而和源極20以及汲極22之一方成為電性連接。於複數陽極30之下有絕緣層26,於絕緣層26之下有複數薄膜電晶體。
以包圍陽極30之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設置有樹脂等絕緣體所構成之堤部32。包圍於堤部32之陽極30上形成了有機電致發光層34。有機電致發光層34之一部分也載放於堤部32。
以從陽極30之上方到堤部32之上方的方式形成有光穿透性陰極36(例如共通電極)。陰極36係以被附全部陽極30之全體的方式所形成。於陽極30與陰極36之間配置著有機電致發光層34。對陽極30以及陰極36施加電壓而分別對於有機電致發光層34注入電洞與電子。所注入之電洞與電子會於有機電致發光層34結合而發光。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具有玻璃等所構成之光穿透性第2基板38。第2基板38係和第1基板10取出間隔而對向配置著。第2基板38於第1基板10側之面設有濾色器層40。濾色器層40係和有機電致發光層34重疊。於有機電致發光層34與濾色器層40之間形成有分隔件。亦即,適用於中空密封。在變形例方面亦可將樹脂填充於分隔件。第2基板38於第1基板10側之面形成有黑矩陣層42。
圖2係顯示圖1所示有機電致發光層34之詳細之圖。有機電致發光層34具有積層於陰極36以及陽極30之間的第1發光單元44。第1發光單元44具有積層後之第1電洞注入層46以及第1電洞輸送層48。第1發光單元44包含第1發光層50。第1發光層50係由發出紅色光之紅發光層50R與發出綠色光之綠發光層50G所構成,兩者相積層著。第1發光單元44於第1發光層50之陰極36 側具有第1電子輸送層52。第1發光單元44於第1電子輸送層52之陰極36側具有第1電子注入層54。第1電子注入層54係由三(8-喹啉)鋁以及鋰化合物所構成。第1電子注入層54係積層於第1發光層50。第1電子注入層54相較於第1發光層50係配置於陰極36之附近。
有機電致發光層34具有積層於陰極36以及陽極30之間的第2發光單元56。於第1發光單元44與第2發光單元56之間介設有分離層58。第2發光單元56具有積層狀態之第2電洞注入層60以及第2電洞輸送層62。第2發光單元56包含第2發光層64。第2發光層64係由發出藍色光之藍發光層64B所構成。第2發光單元56於第2發光層64之陰極36側具有第2電子輸送層66。第2發光單元56於第2電子輸送層66之陰極36側具有第2電子注入層68。第2電子注入層68係由三(8-喹啉)鋁以及鋰化合物所構成。第2電子注入層68積層於第2發光層64。第2電子注入層68相較於第2發光層64配置於陰極36之附近。
於第1電子注入層54以及第2電子注入層68摻雜有鋰以促進來自陰極36之電子注入。依單位體積所含鋰之粒子數(莫爾濃度),第1電子注入層54以及第2電子注入層68之特性會不同。若莫爾濃度過低無法見到效果,相反地若莫爾濃度過高會妨礙電子之注入。亦即,莫爾濃度存在著最適範圍。由於最適莫爾濃度之範圍在第1發光單元44與第2發光單元56不同,故原本希望個別調整第1電子注入層54以及第2電子注入層68之莫爾濃度。但是,為此須準備個別裝置或是必須進行裝置之再調整,結果導致成本增加。從而,第1電子注入層54以及第2電子注入層68之莫爾濃度在設計上相同乃為所希望者。
本實施形態中,第1電子注入層54以及第2電子注入層68之鋰粒子數分別為0.1mmol/cm3以上0.8mmol/cm3以下。此外,第1電子注入層54以及第2電子注入層68之鋰粒子數之差為0.3mmol/cm3以下。
依據本實施形態,由於第1電子注入層54以及第2電子注入層68之鋰粒子數之差為0.3mmol/cm3以下,故可使用同一裝置而無須再調整即可形成第1電子注入層54以及第2電子注入層68。
此外,若鋰粒子數為0.1mmol/cm3以上0.8mmol/cm3以下,可降低消耗電力而以相同電力來提高發光亮度。此事乃為本發明之發明者經實驗所發現者。以下,針對該實驗說明之。
(實施例1)
為進行實驗,分別製作圖2所示第1發光單元44以及第2發光單元56,將個別的單元分別以陽極以及陰極來夾持而準備元件。第1發光單元44以及第2發光單元56分別具有第1電子注入層54以及第2電子注入層68,分別含有鋰。是以,針對分別改變第1電子注入層54以及第2電子注入層68所含鋰濃度之際的特性變化傾向進行了調查。
圖3A顯示第1發光單元44單獨元件中,改變第1電子注入層54之鋰濃度的情況下之驅動電壓變化圖。圖3B顯示第1發光單元44單獨元件中,改變第1電子注入層54之鋰濃度的情況下之發光效率變化圖。第1發光單元44,若第1電子注入層54之鋰濃度愈高則可見到驅動電壓愈為降低、發光效率上升之傾向。
圖4A顯示第2發光單元56單獨元件中,改變第2電子注入層68之鋰濃度的情況下之驅動電壓變化圖。圖4B顯示第2發光單元56單獨元件中,改變第2電子注入層68之鋰濃度的情況下之發光效率變化圖。於第2發光單元56,第2電子注入層68之鋰濃度愈高則可見到驅動電壓增加、發光效率降低之傾向,相對於第1發光單元44呈現相反傾向。如此般,第1電子注入層54以及第2電子注入層68由於具有不同鋰依存性,故於積層之情況預測有特性局部性優化之鋰濃度的設定。此外,鋰濃度可藉由例如感應耦合電漿發光分光法、感應耦合電漿質量分析法、原子吸光分析法、二次離子質量分析法等來輕易調查。
其次,準備具有圖2所示有機電致發光層34的元件。此有機電致發光層34具有第1發光單元44以及第2發光單元56經積層之構造,針對第1發光單元44以及第2發光單元56中,第1電子注入層54以及第2電子注入層68所含鋰濃度經過同樣改變之際的特性變化傾向進行了調查。第1電子注入層54以及第2電子注入層68係使用同一裝置以同一條件來成膜。第1電子注入層54以及第2電子注入層68之鋰濃度的差被認為乃裝置上誤差範圍內(0.21wt%以下)。
圖5A顯示第1電子注入層54以及第2電子注入層68之鋰濃度經同樣改變之情況下的驅動電壓變化圖。圖5B顯示第1電子注入層54以及第2電子注入層68之鋰濃度經同樣改變之情況下的發光效率變化圖。經驗證結果,鋰濃 度在0.07wt%附近、0.56wt%附近的電壓成為極小。可知發光效率在鋰濃度為0.07~0.56wt%為大致相同值,而在相較之更低的鋰濃度或是更高的鋰濃度則會提高。
圖6顯示從實驗結果所算出之消耗電力之鋰濃度依存性之圖。消耗電力在鋰濃度為0.07~0.56wt%之範圍內大致平坦。此外,消耗電力若較Li濃度0.07wt%來得小或是較0.56wt%來得大則會急遽增加。由此結果可知,為了減少消耗電力,只要將鋰濃度設定在0.07~0.56wt%之範圍即可。
當鋰分子量為7g/mol、摻雜鋰之前構成第1電子注入層54以及第2電子注入層68之材料(有機材料)的密度為1g/cm3之情況,於重量百分比濃度與莫爾濃度之間會成立1wt%=1.43mmol/cm3之關係式。使用此式,則鋰濃度為0.07~0.56wt%=0.1~0.8mmol/cm3,裝置上之誤差範圍為0.21wt%=0.3mmol/cm3
從以上可知,若鋰粒子數設定為0.1mmol/cm3以上0.8mmol/cm3以下,第1電子注入層54以及第2電子注入層68之鋰粒子數的差設定為0.3mmol/cm3以下,則消耗電力會成為最小。
(實施例2)
實施例1中,第1發光單元44係形成了紅色與綠色發光單元,第2發光單元56係形成了藍色發光單元。另一方面,實施例2中,圖2中在第1發光單元44方面形成藍色發光單元,在第2發光單元56方面形成黄色發光單元。
第1發光層50為藍色發光層,第2發光層64為黄色發光層,以藍色光與黄色光來得到白色光。
如本實施形態,當複數發光色在厚度方向重疊之情況,接近於反射層28之位置的發光之視角依存性小,而遠離反射層28則視角依存性變大。是以,乃希望將想要減低視角所致色變化的色配置於第1發光單元。
和實施例1同樣地,個別製作出第1發光單元44以及第2發光單元56,將個別的單元分別以陽極以及陰極來夾持而準備元件。第1發光單元44以及第2發光單元56分別具有第1電子注入層54以及第2電子注入層68,個別包含有鋰。
圖7A顯示第1發光單元44中,改變第1電子注入層54之鋰濃度的情況下之驅動電壓變化圖。圖7B顯示第1發光單元44中,改變第1電子注入層54之 鋰濃度的情況下之發光效率變化圖。
第1單元44中,可見到Li濃度愈高則驅動電壓愈為降低之傾向。此外,可見到發光效率在Li濃度為0.007wt%~0.497wt%之範圍中上升的傾向,在Li濃度為0.497~1.16wt%則為降低之傾向。
圖8A顯示第2發光單元56中,改變第2電子注入層68之鋰濃度的情況下之驅動電壓變化圖。圖8B顯示第2發光單元56中,改變第2電子注入層68之鋰濃度的情況下之發光效率變化圖。
第2發光單元56中,可見到Li濃度愈高則驅動電壓愈為增加之傾向。此外,可見到Li濃度愈高則發光效率愈為降低之傾向。
本實施例之第1發光單元44與第2發光單元56伴隨Li濃度之增加,在驅動電壓以及發光效率均呈現相反的特性傾向。
圖9顯示白色發光元件之鋰濃度與驅動電壓或是發光效率之變化圖。圖9A顯示改變電子注入層之鋰濃度時之驅動電壓變化圖,圖9B顯示改變電子注入層之鋰濃度時之發光效率變化圖。此時所測定之元件如圖2所示般為第1發光單元44上重疊著第2發光單元56之構造。此外,圖2之層構成適用於圖1之元件構成中。第1電子注入層以及第2電子注入層係使用相同裝置所形成。是以,第1電子注入層與第2電子注入層之Li濃度的差異為製造裝置上之差異的範圍內(0.21wt%以下)。
經驗證的結果,電壓在Li濃度為0.44~0.60wt%時成為最小,發光效率在Li濃度為0.44~0.60wt%時成為最大。
圖10係顯示基於圖9之結果所算出之消耗電力之Li濃度依存性之圖。消耗電力在Li濃度為0.44~0.60wt%之範圍內為大致平坦。此外,當Li濃度小於0.44wt%或是大於0.60wt%則消耗電力會急遽增加。
從此結果可知,為了減少經積層而釋放白色光之串接元件之消耗電力,只要將Li濃度設定在0.44~0.60wt%之範圍即可。
上述傾向在積層複數發光單元、且兩單元之Li濃度設為同一的情況下會特徴性表現,若相較於單色元件之情況設定不同的Li濃度,可使得積層元件之消耗電力成為最小。
此外,和實施例1同樣地,若使用1wt%=1.43mmol/cm3,則Li濃度為0.44~0.60wt%=0.63~0.86mmol/cm3,又裝置上之差異範圍成為0.21wt%= 0.3mmol/cm3
由前述可知,若複數電子注入層之Li量在特定範圍例如0.63~0.86mmol/cm3之範圍內,此外,複數前述金屬量之差調整在0.3mmol/cm3以內,可使得積層元件之消耗電力最小化。
從上述實施例1以及實施例2可知,於積層有發光單元之有機EL發光元件中,鋰粒子數在至少0.1mmol/cm3~0.86mmol/cm3之範圍即可。
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而可做各種變形。例如,實施形態所說明之構成也可以利用實質為同一構成、可發揮同一作用效果之構成或是可達成同一目的之構成來替換。
30‧‧‧陽極
36‧‧‧陰極
44‧‧‧第1發光單元
46‧‧‧第1電洞注入層
48‧‧‧第1電洞輸送層
50‧‧‧第1發光層
50R‧‧‧紅發光層
50G‧‧‧綠發光層
52‧‧‧第1電子輸送層
54‧‧‧第1電子注入層
56‧‧‧第2發光單元
58‧‧‧分離層
60‧‧‧第2電洞注入層
62‧‧‧第2電洞輸送層
64‧‧‧第2發光層
64B‧‧‧藍發光層
66‧‧‧第2電子輸送層
68‧‧‧第2電子注入層

Claims (5)

  1. 一種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具有:陰極;陽極;以及第1發光單元與第2發光單元,係積層於該陰極以及該陽極之間;該第1發光單元包含有積層狀態之第1電子注入層以及第1發光層,該第2發光單元包含有積層狀態之第2電子注入層以及第2發光層,該第1電子注入層以及該第2電子注入層分別由含鋰之化合物所構成,該鋰粒子數為0.1mmol/cm3以上0.86mmol/cm3以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1電子注入層以及該第2電子注入層之該鋰粒子數之差為0.3mmol/cm3以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1發光層係由發出紅色光之紅發光層與發出綠色光之綠發光層所積層而成;該第2發光層係由發出藍色光之藍發光層所構成;該鋰粒子數設定為0.63mmol/cm3以上0.86mmol/cm3以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1發光層係由發出藍色光之藍色發光層所構成;該第2發光層係由發出黄色光之黄色發光層所構成;該鋰粒子數設定為0.1mmol/cm3以上0.8mmol/cm3以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1電子注入層以及該第2電子注入層分別由三(8-喹啉)鋁以及該鋰之化合物所構成。
TW103118726A 2013-05-31 2014-05-29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TW2015152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16308A JP2014236099A (ja) 2013-05-31 2013-05-31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5294A true TW201515294A (zh) 2015-04-16

Family

ID=50841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8726A TW201515294A (zh) 2013-05-31 2014-05-29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53642A1 (zh)
EP (1) EP2808914A1 (zh)
JP (1) JP2014236099A (zh)
KR (1) KR20140141495A (zh)
CN (1) CN104218164A (zh)
TW (1) TW20151529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68836B (zh) * 2021-11-16 2024-03-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器件及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16164B1 (ko) * 2002-10-09 2011-02-17 이데미쓰 고산 가부시키가이샤 유기 전기발광 소자
CN1965613B (zh) * 2004-05-21 2010-06-16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发光元件及使用该元件的发光装置
JP4898560B2 (ja) 2006-06-23 2012-03-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有機発光装置
US7888860B2 (en) * 2006-08-25 2011-02-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KR20080018557A (ko) * 2006-08-25 2008-02-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장치
JP2008141174A (ja) 2006-11-10 2008-06-19 Canon Inc 有機発光装置
US8115382B2 (en) * 2007-09-20 2012-02-1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controlled carrier transport
WO2010062643A1 (en) * 2008-10-28 2010-06-03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tacked white oled having separate red, green and blue sub-elements
US10411212B2 (en) * 2011-10-04 2019-09-10 Idemitsu Kosan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TWI527211B (zh) * 2012-12-28 2016-03-21 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353642A1 (en) 2014-12-04
EP2808914A1 (en) 2014-12-03
CN104218164A (zh) 2014-12-17
JP2014236099A (ja) 2014-12-15
KR20140141495A (ko) 2014-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15375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6953020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件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EP2889929B1 (en) Whit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20140117335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US9559327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5165122A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US20150027541A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with moisture barrier layer
US20150255741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
US10062862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 display panel, electronic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US20120098002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WO2016155147A1 (zh) 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8624485B2 (en)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US9799844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element
US20160219673A1 (en)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WO2020194411A1 (ja) 発光素子、発光デバイス
KR20160067545A (ko)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소자
CN105826478A (zh) 发光元件
KR20230135554A (ko)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소자
KR20150044723A (ko) 유기 발광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6220208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515294A (zh)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KR20160133505A (ko) 유기 발광 소자
JP2018181954A (ja) 有機el表示装置
US20170279067A1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KR101616929B1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제조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