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13610A - 在一資訊設備叢集中依後端應用系統之資源利用狀態處理輸入異動之協商方法、裝置與電腦程式產品 - Google Patents

在一資訊設備叢集中依後端應用系統之資源利用狀態處理輸入異動之協商方法、裝置與電腦程式產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13610A
TW201513610A TW102135605A TW102135605A TW201513610A TW 201513610 A TW201513610 A TW 201513610A TW 102135605 A TW102135605 A TW 102135605A TW 102135605 A TW102135605 A TW 102135605A TW 201513610 A TW201513610 A TW 20151361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action
information device
current
input
resource utiliz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5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aniel-Ht Shih
Gerry Jun-Fei Chang
Jeffrey Zhi-Xiong Liu
Joey-Hy Tseng
Original Assignee
Ib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bm filed Critical Ibm
Priority to TW1021356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513610A/zh
Priority to US14/494,705 priority patent/US9882967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513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3610A/zh
Priority to US15/826,829 priority patent/US10320889B2/e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09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for performance assessment
    • G06F11/3433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for performance assessment for load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66Transaction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27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 being a machine, e.g. CPUs, Servers, Terminals
    • G06F9/5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 being a machine, e.g. CPUs, Servers, Terminals considering the lo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rror detection, to error correction, and to monitoring
    • G06F2201/81Threshol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rror detection, to error correction, and to monitoring
    • G06F2201/87Monitoring of transa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rror detection, to error correction, and to monitoring
    • G06F2201/88Monitoring involving cou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eparating internal from external traffic, e.g. firewalls
    • H04L63/0209Architectural arrangements, e.g. perimeter networks or demilitarized z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在一資訊設備叢集中一資訊設備依後端應用系統之資源利用狀態處理輸入異動之協商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接收一輸入異動;依一目前臨限值等級及一目前異動計數,判定是否足以處理該輸入異動;及因應不足以處理該輸入異動,識別一目標資訊設備為協商對象。

Description

在一資訊設備叢集中依後端應用系統之資源利用狀態處理輸入異動之協商方法、裝置與電腦程式產品
本發明係關於改良資訊設備網路效率的技術,尤其是關於在一資訊設備叢集中依後端應用系統之資源利用狀態處理輸入異動之協商裝置與電腦程式產品。
本發明係關於改良資訊設備網路效率的技術,尤其是關於在一資訊設備叢集中依後端應用系統之資源利用狀態處理輸入異動之協商裝置與電腦程式產品。
無線行動資料終端機(使用者設備(UE))與連接的固定網路上的伺服器進行通訊。行動資料終端機可以是可經由無線網路(其中該網路提供行動管理)發送資料的任何裝置。網路實例包括:GPRS(通用封包無線電服務)(2G)網路;WCDMA(寬頻分碼多重存取)(3G)網路;或LTE(長期演進)或WiMAX(全球互通微波存取)(4G)網路。本發明的背景及說明將就第三代行動電話網路、 UMTS(統一行動電話系統)/WCDMA進行說明。
圖1所示為一般習知之企業網路示意圖。外部端點(End-points)101使用者透過外部網路103進入作為非管制區105(Demilitarized Zone,DMZ)中企業之網路連結裝置106。網路連結裝置106可為交換器、橋接器、路由器等可控制網路封包流向的裝置。一般網路安全防護設備(如防火牆、入侵偵測(IDS)或入侵預防系統(IPS)等)也可置於非管制區105中,與該網路連結裝置106耦接。網路連結裝置106中之架構可參考例如Cisco公司的交換器產品Cisco Catalyst 3550 Series Switch。內部網路資源107不限制為特定的資訊設備(appliances)或是伺服器,且內部網路資源107可各自包含不限數目的資訊設備或是伺服器或是其組合。例如內部網路資源107可代表一區域網路(LAN)。
通常一資訊設備,或稱之為網際網路設備(Internet Appliance),為內建有網路能力且具有某一特定功能的裝置,例如閘道器、路由器或附加式網路儲存裝置(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等,又如:無線網路橋接器(Access Point)、數位電視機上盒(set top box)、網路檔案分享(file sharing)伺服器等。實際之資訊設備可參考IBM® WebSphere® DataPower Series SOA Appliances或Tivoli® ISS Appliances ®)(「IBM」、「WebSphere」、「Tivoli」為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公司在美國及/或其他國家的註冊商標)。(http://www.redbooks.ibm.com/abstracts/redp4366.html)。
相對於通用型(General Purpose)的電腦裝置,資訊設備一般係根據特定目的或特定服務而設計,以進行特定的交易(transaction),因而具有較高的效能。相較於通用型電腦裝置,「資訊設備」顯得較為「封閉」,也就是隨著其所設計的目的與服務,採用特定的作業系統與應用程式(或驅動程式)。
內部網路資源107可為一虛擬區域網路(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對於在企業或組織的內部資源中,透過虛擬區域網路的技術,網管人員可以對不同實體區域網路中的設備進行邏輯上的分群(Grouping),而提供更完整的資訊安全保障。
另一方面,一般企業或組織中,為了確保內部資料的安全性,會採取虛擬私人網路(VPN),而提供一虛擬私人網路伺服器於非管制區105中,供使用者從外部連線存取內部的資源。例如可參考申請人之之官方網站上所發表的技術文件WebSphere Everyplace Connection Manager:increasing mobile security,reducing wireless costs。該虛擬私人網路伺服器耦接網路連結裝置106。外部端點101使用者需先登入虛擬私人網路伺服器,經過認證及授權後,可透過虛擬私人網路(VPN)連結網路連結裝置106。需說明的是,在一些實施例中,虛擬私人網路伺服器並非必要,也就是說,外部端點101使用者不一定要透過虛擬私人網路VPN連結網路連結裝置106與內部網路資源107。需說明的是,雖未繪示但其他硬體及軟體組件(例如額外電腦系統、路由器、防火牆等)可設置於虛擬私人網路伺服器(或網路連結裝置106)與外部端點101之間的網路103中。更多相關資料,可參考由Andrew Jones等人在申請人之官方網站上所發表的技術文件IBM SmartCloud Enterprise tip:Build multiple VPNs and VLANs:VPN and VLAN features and capabilities in IBM SmartCloud Enterprise 2.0以及IBM SmartCloud Enterprise tip:Span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s Provision and configure an instance that spans a public and private VLAN。
隨著網際網路之發展,已有越來越多的資訊服務提 供給使用者。資訊服務通常也要求某種回應時間、吞吐量(throughput,TPS)等等之品質等級。資訊服務之系統基礎架構(infrastructure)於指定(即被監控)之指標(indicators)的臨限值(thresholds)到達時,必須提供一量測當前狀態及適當地作出反應的機制,以確保用戶期待之服務品質。
今日,為維持服務之高可用性,對企業或組織而言,實務上一般架構係在不同區域復製(duplicate)一相同系統,使網路系統管理員能最小化災害回復(disaster recovery)之時間。多個資訊設備形成之叢集(cluster)中,高可用性係資訊設備之部署的重要面向。尤其對那些作為非管制區(Demilitarized Zone,DMZ)中企業之處理單元的資訊設備產品。
為善加利用可用資源,一般企業會使用主動式/使用中(Active/Active)之高可用性架構,使不同位置之系統可互相支援。實務上,通常會於非管制區(DMZ)每一位置部署一作為反向代理伺服器(Reverse Proxy)之資訊設備,以保護後端應用(backend)系統,即內部網路資源107。通常該反向代理伺服器提供周知之服務等級監控(SLM)技術以控制訊務量(traffic),使後端應用系統不會被非預期之突發(burst)訊息所淹沒(overwhelmed)。該訊息可以是一封包、一TCP流(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stream)或一異動。關於主動式/使用中之資訊設備叢集可參考下列網頁:http://docs.oracle.com/cd/E17904_01/core.1111/e10106/intro.htm的說明。
服務等級監控(SLM)技術通常實施SLM策略(policy)或規則來監控指定之指標,而協助網路管理者即時識別問題,並執行適當地反應。該指定之指標可為收到之訊息所具有 之特定標頭(header)。如HTTP、MQ或FTP封包各帶有不同之特定標頭供識別。習知技術中,一資訊設備之一執行中之SLM模組監控(monitors)由該資訊設備收到之具有某種標頭之輸入訊息的數目,且依即時之SLM狀態判定(sanction)處理該訊息方式。例如,當該數目到達一指定之臨限值時,則該反向代理伺服器依SLM策略執行指定的動作。該指定的動作可以是佇列(queue或稱為shape)、拒絕(reject或稱為throttle)、或通過(pass或稱為notify)等等其中之一。
然而該SLM策略基本上係固定的(如固定的臨限值),而不能被調整,尤其是不能依整個後端應用系統之內部網路資源的負載而調整。若後端應用系統中某伺服器負載飽和而整體內部網路資源之輸入異動(或訊息)率仍低於一預定之臨限值,則新收到之輸入異動(或訊息)也仍能通過該SLM策略,而使該後端應用系統中某伺服器當機(crash),即系統不再正常工作(functional)。輸入異動率也可稱之為訊務注入(traffic injection)率。另一方面,對不同位置之多個反向代理伺服器言,交換訊務量狀態以最佳化利用不同位置之可用資源之機制也並不存在。即,由於缺乏全域中不同位置之資訊設備的狀態資訊及後端應用系統之負載資訊,非管制區(DMZ)中之資訊設備(反向代理伺服器)無法善加利用不同位置之可用資源。
本發明揭示一可動態調整SLM策略中之臨限值供一般企業或組織之資訊設備(反向代理伺服器或防火牆)使用的方法。該臨限值係依後端應用系統之資源利用狀態(如CPU/記憶體之使用率)及其他不同位置之資訊設備的目前臨限值而調整。藉由這些後端應用系統之資源利用狀態及關於其他資訊設備的狀態(即全域知識),一 位置之資訊設備能與其他不同位置之資訊設備互動以獲得協商臨限值,且重新路由輸入異動(或訊息)至其他位置,供需要時進一步處理。
即,本發明揭示於存在之SLM機制中引入一協商機制。當存在相同群組中之多個資訊設備,且每一資訊設備有相同後端應用系統,則藉由本發明揭示之一異動分布表(Transaction Distribution Table)以追蹤輸入異動(或訊息)及輸出異動;及一SLM異動臨限值協商(SLM Transaction Threshold Negotiator)模組以動態調整SLM臨限值單位數值。一臨限值單位可以是群組/叢集中所有資訊設備成員認可之數目,如一單位代表1000筆異動。無論何時一輸入異動被傳送至該多個資訊設備之一時,該資訊設備將檢查其異動分布表,以判定其是否能處理該輸入異動。若該資訊設備不能處理,則判定是否其他資訊設備能處理該輸入異動及是否該輸入異動能被重新導向(re-direct)其他資訊設備。無論何時該輸入異動被重新導向,則該輸入異動單位數值、輸出異動單位數值及備用異動臨限值單位數值將由該SLM異動臨限值協商模組更新/調整。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一種在一資訊設備叢集中依後端應用系統之資源利用狀態處理輸入異動之協商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接收一輸入異動,依一目前臨限值等級及一目前異動計數,判定是否足以處理該輸入異動;及因應不足以處理該輸入異動,識別一目標資訊設備為協商對象。
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包含一儲存有程式碼之電腦可讀媒體,供於一叢集中之多個資訊設備上執行時進行如前述之協商方法,以在一資訊設備叢集中依後端應用系統之資源利用狀態處理輸入異動。
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一種資訊設備,包含:一匯流排;一記憶體,連接到該匯流排,其中該記憶體包含一組指令;一連接到該匯流排之處理單元,其中該處理單元執行該組指令,以執行如前述之協商方法,以在一資訊設備叢集中依後端應用系統之資源利用狀態處理輸入異動。
本說明書中所提及的特色、優點、或類似表達方式並不表示,可以本發明實現的所有特色及優點應在本發明之任何單一的具體實施例內。而是應明白,有關特色及優點的表達方式是指結合具體實施例所述的特定特色、優點、或特性係包含在本發明的至少一具體實施例內。因此,本說明書中對於特色及優點、及類似表達方式的論述與相同具體實施例有關,但亦非必要。
此外,可以任何合適的方式,在一或多個具體實施例中結合本發明所述特色、優點、及特性。相關技術者應明白,在沒有特定具體實施例之一或多個特定特色或優點的情況下,亦可實施本發明。在其他例子中應明白,特定具體實施例中的其他特色及優點可能未在本發明的所有具體實施例中出現。
參考以下說明及隨附申請專利範圍或利用如下文所提之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即可更加明瞭本發明的這些特色及優點。
101‧‧‧外部端點
103‧‧‧外部網路
105‧‧‧非管制區(Demilitarized Zone,DMZ)
106‧‧‧網路連結裝置
107‧‧‧內部網路資源
200a,100b,100c 310‧‧‧資訊設備
10‧‧‧處理器
20‧‧‧記憶體
40‧‧‧輸入/輸出(I/O)單元
50‧‧‧硬碟機
60‧‧‧區域網路(LAN)配接器
220‧‧‧網路
320‧‧‧輸入異動單位數值
330‧‧‧輸出異動單位數值
340‧‧‧備用異動臨限值單位數值
為了立即瞭解本發明的優點,請參考如附圖所示的特定具體實施例,詳細說明上文簡短敘述的本發明。在瞭解這些圖示僅描繪本發明的典型具體實施例並因此不將其視為限制本發明範疇的情況下,參考附圖以額外的明確性及細節來說明本發明,圖式中: 圖1所示為一般習知之企業網路示意圖。
圖2係顯示本發明一例示性實施例中包含複數個資訊設備之叢集的硬體環境方塊示意圖。
圖3A揭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進行協商機制時資訊設備成員B內之一異動分布表之示意圖。
圖3B揭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進行協商機制時資訊設備成員A內之一異動分布表之示意圖。
圖4顯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SLM異動臨限值協商模組之方法流程圖。
本說明書中「一具體實施例」或類似表達方式的引用是指結合該具體實施例所述的特定特色、結構、或特性係包括在本發明的至少一具體實施例中。因此,在本說明書中,「在一具體實施例中」及類似表達方式之用語的出現未必指相同的具體實施例。
熟此技藝者當知,本發明可實施為資訊設備、方法或作為電腦程式產品之電腦可讀媒體。因此,本發明可以實施為各種形式,例如完全的硬體實施例、完全的軟體實施例(包含韌體、常駐軟體、微程式碼等),或者亦可實施為軟體與硬體的實施形式,在以下會被稱為「電路」、「模組」或「系統」。此外,本發明亦可以任何有形的媒體形式實施為電腦程式產品,其具有電腦可使用程式碼儲存於其上。
一個或更多個電腦可使用或可讀取媒體的組合都可以利用。舉例來說,電腦可使用或可讀取媒體可以是(但並不限於)電子的、磁的、光學的、電磁的、紅外線的或半導體的系統、 裝置、設備或傳播媒體。更具體的電腦可讀取媒體實施例可以包括下列所示(非限定的例示):由一個或多個連接線所組成的電氣連接、可攜式的電腦磁片、硬碟機、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可抹除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PROM或快閃記憶體)、光纖、可攜式光碟片(CD-ROM)、光學儲存裝置、傳輸媒體(例如網際網路(Internet)或內部網路(intranet)之基礎連接)、或磁儲存裝置。需注意的是,電腦可使用或可讀取媒體更可以為紙張或任何可用於將程式列印於其上而使得該程式可以再度被電子化之適當媒體,例如藉由光學掃描該紙張或其他媒體,然後再編譯、解譯或其他合適的必要處理方式,然後可再度被儲存於電腦記憶體中。在本文中,電腦可使用或可讀取媒體可以是任何用於保持、儲存、傳送、傳播或傳輸程式碼的媒體,以供與其相連接的指令執行系統、裝置或設備來處理。電腦可使用媒體可包括其中儲存有電腦可使用程式碼的傳播資料訊號,不論是以基頻(baseband)或是部分載波的型態。電腦可使用程式碼之傳輸可以使用任何適體的媒體,包括(但並不限於)無線、有線、光纖纜線、射頻(RF)等。
用於執行本發明操作的電腦程式碼可以使用一種或多種程式語言的組合來撰寫,包括物件導向程式語言(例如Java、Smalltalk、C++或其他類似者)以及傳統程序程式語言(例如C程式語言或其他類似的程式語言)。程式碼可以獨立軟體套件的形式完整的於使用者的電腦上執行或部分於使用者的電腦上執行,或部分於使用者電腦而部分於遠端電腦。
於以下本發明的相關敘述會參照依據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之資訊設備、方法及電腦程式產品之流程圖及/或方塊圖來進行說明。當可理解每一個流程圖及/或方塊圖中的每一個方 塊,以及流程圖及/或方塊圖中方塊的任何組合,可以使用電腦程式指令來實施。這些電腦程式指令可供通用型電腦或特殊電腦的處理器或其他可程式化資料處理裝置所組成的機器來執行,而指令經由電腦或其他可程式化資料處理裝置處理以便實施流程圖及/或方塊圖中所說明之功能或操作。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亦可被儲存在電腦可讀取媒體上,以便指示電腦或其他可程式化資料處理裝置來進行特定的功能,而這些儲存在電腦可讀取媒體上的指令構成一製成品,其內包括之指令可實施流程圖及/或方塊圖中所說明之功能或操作。
電腦程式指令亦可被載入到電腦上或其他可程式化資料處理裝置,以便於電腦或其他可程式化裝置上進行一系統操作步驟,而於該電腦或其他可程式化裝置上執行該指令時產生電腦實施程序以達成流程圖及/或方塊圖中所說明之功能或操作。
其次,請參照圖2至圖4,在圖式中顯示依據本發明各種實施例的資訊設備、方法及電腦程式產品可實施的架構、功能及操作之流程圖及方塊圖。因此,流程圖或方塊圖中的每個方塊可表示一模組、區段、或部分的程式碼,其包含一個或多個可執行指令,以實施指定的邏輯功能。另當注意者,某些其他的實施例中,方塊所述的功能可以不依圖中所示之順序進行。舉例來說,兩個圖示相連接的方塊事實上亦可以同時執行,或依所牽涉到的功能在某些情況下亦可以依圖示相反的順序執行。此外亦需注意者,每個方塊圖及/或流程圖的方塊,以及方塊圖及/或流程圖中方塊之組合,可藉由基於特殊目的硬體的系統來實施,或者藉由特殊目的硬體與電腦指令的組合,來執行特定的功能或操作。
<硬體環境>
圖2係顯示本發明一例示性實施例中包含複數個資訊設備之叢集的硬體環境方塊示意圖。在一實施例中,該叢集200包含3個資訊設備(200a,200b,200c)。該資訊設備可以是IBM WebSphere DataPower Series SOA Appliances或Tivoli ISS Appliances的硬體架構。資訊設備(200a,200b,200c)具有處理器以執行專屬的應用程式;儲存裝置以儲存各種資訊及程式碼;通訊及輸出/入裝置做為與使用者溝通之介面;以及週邊元件或其他特定用途元件。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亦可實施為其他的形式,而具有更多或更少之其他裝置或元件。叢集200中之複數個資訊設備(200a,200b,200c)負責將透過網路220接收到之用戶端的訊息傳送給後面的網路伺服器上之一後端應用(backend)。為同步化該叢集中之多個資訊設備之SLM狀態,則每一資訊設備可以單點傳播或多點傳送之方式發送自身之SLM資料至其他資訊設備。
如圖2所示,資訊設備(200a,200b,200c)可具有處理器10、記憶體20與輸入/輸出(I/O)單元40。該輸入/輸出(I/O)匯流排可為一高速串接匯流排,例如PCI-e匯流排,但其它的匯流排架構亦可以被使用。其它對輸入/輸出(I/O)匯流排的連接可以藉由直接元件互連,或是透過附加卡的方式。輸入/輸出(I/O)單元也可耦接至一硬碟機50、區域網路(LAN)配接器60。透過該區域網路配接器60,資訊設備(200a,200b,200c)能經由一網路220與一用戶端電腦通信。網路亦可實施為任何型式之連線,包括固定連接之區域網路(LAN)或廣域網路(WAN)連線,或利用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來暫時撥接至網際網路,亦不限於有線無線等各種連接方式,例如透過GSM、或Wi-Fi等無線網路與用戶端電腦通信。 然而應了解,雖未繪示但其他硬體及軟體組件(例如額外電腦系統、路由器、防火牆等)可包含於網路之中。記憶體20可為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可抹除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PROM或快閃記憶體)。記憶體20用以存放作業系統、專屬的主程式AP之程式碼及各種資訊。作業系統在處理器10上執行,用來協調並提供資訊設備(200a,200b,200c)中各種元件的控制,而處理器10可存取記憶體20,以執行主程式AP。
主程式AP可包括一本發明之SLM異動臨限值協商(SLM Transaction Threshold Negotiator)模組及一異動分布表(Transaction Distribution Table)。SLM異動臨限值協商模組包括程式模組及指令,該等程式模組及指令能調整一資訊設備之目前異動臨限值,該調整係依據後端應用系統(即內部網路資源107)之目前負載,即資源利用狀態(如CPU/記憶體之使用率)。一資訊設備之SLM異動臨限值協商模組將於預定條件成立時,與群組/叢集中其他同儕協商可用之異動處理能力,即與其他資訊設備互動交換目前可用之異動處理能力。SLM異動臨限值協商模組也保留群組/叢集內異動分布狀態。該SLM異動臨限值協商模組可以是區間式(或週期式)或事件驅動,主要依據是存在臨限值之劇烈改變則依事件而驅動,否則可以週期式驅動。
該SLM異動臨限值協商模組可以是應用程式內之模組,或以常駐程式(Daemon)之方式實施。但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以用其他形式之程式型態來實施。該SLM異動臨限值協商模組包括用於實施下文所說明之圖4內所說明之程序之代碼。
熟此技藝者應可知,圖2中所述資訊設備(200a,200b,200c)的硬體可以依照不同的實施例而有各種變化。亦有其它的內部硬體或週邊裝置,例如快閃唯讀記憶體(Flash ROM)、等效的 非揮發記憶體、或光碟機等等,可以附加或取代圖2所示的硬體。
本發明揭示於存在之SLM機制中引入一協商機制。由於多個資訊設備係存在於同一群組/叢集中,因此假定每一資訊設備有相同後端應用系統。藉由本發明揭示之一「異動分布表」以動態追蹤輸入異動(或訊息)及輸出異動。該協商模組依據該異動分布表,以動態調整SLM臨限值單位數值。無論何時一新的輸入異動被傳送至該多個資訊設備之一時,該資訊設備將檢查其異動分布表,以判定其是否能處理該輸入異動。若該資訊設備不能處理,則判定是否其他資訊設備能處理該新的輸入異動及是否該新的輸入異動能被重新導向(re-direct)其他資訊設備。無論何時該新的輸入異動被重新導向,則該輸入異動單位數值、輸出異動單位數值及備用異動臨限值單位數值也將由該協商模組更新/調整。
<異動分布表>
圖3A揭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進行協商機制時資訊設備成員B內之一異動分布表之示意圖。圖3B揭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進行協商機制時資訊設備成員A內之一異動分布表之示意圖。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其設定該表包含4個資訊設備成員於一群組/叢集中,分別為成員A、成員B、成員C及成員D。此實施例僅是一例示,並非做為限制群組/叢集中之資訊設備成員之數目。該表也包含3欄位,分別為輸入異動單位數值、輸出異動單位數值及備用異動臨限值單位數值。其中”Self”之值僅表示該資訊設備成員B為本地資訊設備。
輸入異動單位數值320(Incoming Transaction Unit)係表示可預留(reserved)給來自其他資訊設備之輸入異動的單位數值。
輸出異動單位數值330(Outgoing Transaction Unit)係 表示預留給(或稱借給)本地資訊設備之輸入異動的單位數值。
備用異動臨限值單位數值340(Spared Transaction Threshold Unit)係表示可預留給其他資訊設備之額外輸入異動的單位數值。其中,備用異動臨限值單位數值=目前臨限值等級-目前異動計數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該目前臨限值等級為可調整,因此又可稱之本地資訊設備之動態本地臨限值。藉由備用異動臨限值單位數值,可判定本地資訊設備是否接受額外輸入異動。一臨限值單位可以是群組/叢集中所有資訊設備成員認可之數目,如一單位代表1000筆異動。具最大數值之備用異動臨限值單位數值將具最優先之協商權。
目前臨限值等級係依後端應用系統之內部網路資源的負載及其他不同位置之資訊設備的目前臨限值而調整。該負載即資源利用狀態(如CPU/記憶體之使用率)。後端應用系統之資源利用狀態一般反映為一平均資源利用率,如平均CPU利用率。該平均資源利用率習知可由後端應用系統提供或由DMZ區之資訊設備偵測而得。
本地資訊設備之SLM異動臨限值協商模組將於預定條件成立時,啟動協商機制而與群組/叢集中其他同儕協商可用之異動處理能力。依本發明實施例,其係優先與具最大數值之備用異動臨限值單位數值之資訊設備進行協商。
此處本發明實施例之預定條件的根據(rationale)是當目前資源利用率落在一預定平均資源利用率,如設為60%,及目前異動計數之一非常接近該預定平均資源利用率之一協商邊界時(margin),如設為50%,則下一資源利用率偵測時點可合理地假定:下一資源利用率之趨勢將超過該預定平均資源利用率。例如,若在 T2時點上資源利用率是55%,其落在協商邊界(設為50%)及預定平均資源利用率(設為60%)之間。此時,依前述可合理地假定:下一資源利用率之趨勢將超過該預定平均資源利用率。本地資訊設備B之SLM異動臨限值協商模組因而將檢視自身異動分布表,且於預定條件成立時啟動協商機制而與具最大數值之備用異動臨限值單位數值之資訊設備協商。
本地資訊設備B將先檢視目前臨限值等級及目前異動計數,以判定是否足以再處理新的輸入異動。如前述,目前臨限值等級可依後端應用系統之內部網路資源的負載及其他不同位置之資訊設備的目前臨限值而動態調整。依本發明實施例,假設每一資訊設備之起始臨限值等級T0皆為10,則目前臨限值等級可依目前資源利用率與一預定平均資源利用率(如設為60%)之差距大小而定。假設,若一預定平均資源利用率減去目前資源利用率之差距為±10%,則目前臨限值等級為10±1。若差距為±20%,則目前臨限值等級為10±2。依此類推。例如,於T1時點,若差距為10%,則目前臨限值等級為10+1=11;於T2時點,若差距為0%,則目前臨限值等級維持為11;最後,於T2時點,若差距為-10%,則目前臨限值等級維持為11-1=10。
依本發明實施例,若在某時點資訊設備B之目前臨限值等級調整為10+1=11,而其目前異動計數為9,則其備用異動臨限值單位數值=目前臨限值等級-目前異動計數=2。因此,存在可預留給其他資訊設備之待處理額外輸入異動的單位數值,即資訊設備B仍有能力處理新的輸入異動。
然若在某時點資訊設備B之目前臨限值等級調整值小於或等於其目前異動計數,則其備用異動臨限值單位數值將為零或負值。因此,不存在可預留給其他資訊設備之待處理額外輸入異動的單位數值,即資訊設備B不再有能力處理新的輸入異動。若本地資訊設 備B不再有能力處理新的輸入異動,則必須啟動協商機制以進行協商,以避免本地資訊設備因持續處理收到之新的輸入異動,使該本地資訊設備之後端應用系統中某伺服器因飽和而當機(crash)。
由圖3A及3B中可知資訊設備A為具最大數值之備用異動臨限值單位數值之資訊設備,因而被優先選為資訊設備B之協商對象。當資訊設備B收到新的輸入異動(假設收到新的1單位數值之異動),則若在協商時點上,資訊設備A之目前臨限值等級調整值大於資訊設備A目前異動計數加上資訊設備B收到新的輸入異動之單位數值,則資訊設備A可接受借出1單位數值之輸入異動與資訊設備B。此時,圖3A之資訊設備B的異動分布表將更新資訊設備A之輸出異動單位數值330(即0+1單位數值=1);而圖3B之資訊設備A的異動分布表將更新資訊設備B之輸入異動單位數值320(即0+1單位數值=1)。
<SLM異動臨限值協商模組>
圖4顯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SLM異動臨限值協商模組之方法流程圖。圖4可配合圖3A及3B之例示而更具體說明。
●步驟410:本地資訊設備B接收新的輸入異動。假定該輸入異動單位數值為1。
●步驟420:判定本地資訊設備B是否能處理該新的異動。本地資訊設備B將先檢視目前臨限值等級及目前異動計數,以判定是否足以再處理新的輸入異動。即,判定新的輸入異動單位數值加上目前異動計數是否小於目前臨限值等級(新的輸入異動單位數值+目前異動計數<目前臨限值等級)。
●步驟430:若小於不成立,則本地資訊設備B不再有能力處理 新的輸入異動。因此必須啟動協商機制選擇一目標資訊設備以進行協商。該選擇係檢視異動分佈表(TDT),藉選擇先前未被選定之具最大正值之備用異動臨限值單位數值以識別目標資訊設備。如由圖3A及3B中可知資訊設備A為具最大數值之備用異動臨限值單位數值之資訊設備,因而被優先選為資訊設備B之協商對象。
●步驟440:檢視該目標資訊設備(圖3A之例示為資訊設備A)是否可接收該額外異動。資訊設備A將計算在協商時點上目前臨限值等級之調整值,及資訊設備A目前異動計數加上資訊設備B收到新的輸入異動之單位數值。
●步驟450:判定是否該目標資訊設備(圖3A之例示為資訊設備A)可接收該額外異動。則若在協商時點上,資訊設備A之目前臨限值等級調整值大於資訊設備A目前異動計數加上資訊設備B收到新的輸入異動之單位數值,則資訊設備A可接受借出1單位數值之輸入異動與資訊設備B,即資訊設備A可處理該額外異動。
例如,假設已知目前臨限值等級是10,目前資源利用率與一預定平均資源利用率之差距大小為20%,且資訊設備A目前異動計數為9,而資訊設備B收到新的輸入異動之單位數值為1。因此資訊設備A之目前臨限值等級調整值為10+2=12,大於資訊設備A目前異動計數加上資訊設備B收到新的輸入異動之單位數值9+1=10。
●步驟460:本地資訊設備B因此再導向(re-directs)該新的 輸入異動至該目標資訊設備(此例中為資訊設備A),更新TDT且接收來自該目標資訊設備之認可回應。該更新如圖3A之資訊設備B的異動分布表中更新資訊設備A之輸出異動單位數值330(即1單位數值)所示;及圖3B之資訊設備A的異動分布表中更新資訊設備B之輸入異動單位數值320(即1單位數值)所示。
需說明的是,如前述者每一資訊設備具有自身之目前臨限值等級,其為一動態本地臨限值。藉由異動分布表及該目前臨限值等級可建立一含有同一群組/叢集中其他資訊設備之狀態訊息的動態全域(global)臨限值,即動態全域臨限值=動態本地臨限值(目前臨限值等級)+輸出異動單位數值之總和-輸入異動單位數值之總和
該動態全域臨限值,可做為最佳化利用同一群組/叢集中不同位置之資訊設備的可用資源的明確指標。
因此,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或必要特性的情況下,可以其他特定形式來體現本發明。應將所述具體實施例各方面僅視為解說性而非限制性。因此,本發明的範疇如隨附申請專利範圍所示而非如前述說明所示。所有落在申請專利範圍之等效意義及範圍內的變更應視為落在申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

Claims (10)

  1. 一種在一資訊設備叢集中依後端應用系統之資源利用狀態處理輸入異動之協商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接收一輸入異動;依一目前臨限值等級及一目前異動計數,判定是否足以處理該輸入異動;及因應不足以處理該輸入異動,識別一目標資訊設備為協商對象。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目前臨限值等級依後端應用系統之資源利用狀態而調整。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目前臨限值等級可依目前資源利用率與一預定平均資源利用率之差距大小而定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判定係計算該輸入異動之單位數值加上目前異動計數是否小於該目前臨限值等級。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進一步包含:檢視(checking)一異動分佈表(TDT),藉選擇先前未被選定之具最大正值之一備用異動臨限值單位數值,以識別目標資訊設備,其中該異動分佈表包含一輸入異動單位數值、一輸出異動單位數值及該備用異動臨限值單位數值,其中該備用異動臨限值單位數值為目前臨限值等級減去該目前異動計數。
  6. 如請求項5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檢視該目標資訊設備是否可接收該輸入異動,其中該目標資訊設備將計算在一協商時點上目前臨限值等級之調整值,及該目標資訊設備之目前異動計數加上該輸入異動之單位數值。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進一步包含:若該目標資訊設備之目前臨限值等級之調整值大於該目標資訊設備之目前異動計數加上該輸入異動之單位數值,該輸入異動被再導向至該目標資訊設備,且更新異動分佈表(TDT)。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目前臨限值等級係一SLM策略中之臨限值。
  9.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包含一儲存有程式碼之電腦可讀媒體,供於一叢集中之多個資訊設備上執行時進行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協商方法,以在一資訊設備叢集中依後端應用系統之資源利用狀態處理輸入異動。
  10. 一種資訊設備,包含:一匯流排;一記憶體,連接到該匯流排,其中該記憶體包含一組指令;一連接到該匯流排之處理單元,其中該處理單元執行該組指令,以執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之任一項所述之協商方法,以在一資訊設備叢集中依後端應用系統之資源利用狀態處理輸入異動。
TW102135605A 2013-09-30 2013-09-30 在一資訊設備叢集中依後端應用系統之資源利用狀態處理輸入異動之協商方法、裝置與電腦程式產品 TW2015136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35605A TW201513610A (zh) 2013-09-30 2013-09-30 在一資訊設備叢集中依後端應用系統之資源利用狀態處理輸入異動之協商方法、裝置與電腦程式產品
US14/494,705 US9882967B2 (en) 2013-09-30 2014-09-24 Processing incoming transactions based on resource utilization status of backend systems in an appliance cluster
US15/826,829 US10320889B2 (en) 2013-09-30 2017-11-30 Processing incoming transactions based on resource utilization status of backend systems in an appliance clust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35605A TW201513610A (zh) 2013-09-30 2013-09-30 在一資訊設備叢集中依後端應用系統之資源利用狀態處理輸入異動之協商方法、裝置與電腦程式產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3610A true TW201513610A (zh) 2015-04-01

Family

ID=52741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5605A TW201513610A (zh) 2013-09-30 2013-09-30 在一資訊設備叢集中依後端應用系統之資源利用狀態處理輸入異動之協商方法、裝置與電腦程式產品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9882967B2 (zh)
TW (1) TW201513610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03303A (ja) 1997-09-26 1999-04-13 Sony Corp ネットワーク資源予約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受信端末、送信端末、並びに中継装置
US6728748B1 (en) * 1998-12-01 2004-04-27 Network Applianc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licy based class of service and adaptive service level management within the context of an internet and intranet
US20020010783A1 (en) * 1999-12-06 2002-01-24 Leonard Primak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operation of a web server cluster
US7200614B2 (en) * 2002-11-27 2007-04-03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Gmbh Dual information system for contact center users
US7953843B2 (en) * 2004-06-14 2011-05-3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a heterogeneous cluster for supporting expected workload in compliance with at least one service parameter
US7757236B1 (en) 2004-06-28 2010-07-13 Oracle America, Inc. Load-balancing framework for a cluster
US8260893B1 (en) 2004-07-06 2012-09-04 Symantec Operating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ed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20060167891A1 (en) * 2005-01-27 2006-07-27 Blaisdell Russell 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irecting transactions based on transaction response time policy in a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US7908314B2 (en) * 2005-03-23 2011-03-15 Hitachi, Lt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management computer
US7693996B2 (en) 2006-03-06 2010-04-06 Vmware, Inc. Service level management system
US7996842B2 (en) 2006-03-30 2011-08-09 Oracle America, Inc. Computer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workloads or applications based on service level objectives
US8320388B2 (en) 2007-02-02 2012-11-27 Groupe Des Ecoles Des Telecommunications (Get) Autonomic network node system
US7912975B2 (en) 2008-03-03 2011-03-22 Alcatel Luc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application layer resource traffic control
US7801987B2 (en) 2008-06-25 2010-09-21 Microsoft Corporation Dynamic infrastructure for monitoring service level agreements
EA201170290A1 (ru) 2008-07-31 2011-08-30 Джама Текнолоджи Корп. Система для удаленн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и поддержки множества сетей и систем
US20100180334A1 (en) 2009-01-15 2010-07-15 Chen Jy Shyang Netwrok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fering packets
US20100235409A1 (en) * 2009-03-10 2010-09-16 Global Relay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data stored in a data network
US8959219B2 (en) * 2010-10-18 2015-02-1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ynamic rerouting of service requests between service endpoints for web services in a composite service
TWI447574B (zh) * 2010-12-27 2014-08-01 Ibm 記錄崩潰與預防崩潰的方法、電腦可讀媒體、資訊設備、與系統
US9712599B2 (en) 2011-10-03 2017-07-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lication peak load processing
CN102685237B (zh) 2012-05-16 2015-05-06 东南大学 一种集群环境下请求会话保持与调度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95500A1 (en) 2015-04-02
US10320889B2 (en) 2019-06-11
US9882967B2 (en) 2018-01-30
US20180084033A1 (en) 2018-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17322B2 (en) Network traffic tracking using encapsulation protocol
US895347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cense enforcement for data center monitoring applications
US9942787B1 (e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connection quality analysis
CN115277489B (zh) 用于监视和控制网络业务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1296930B2 (en) Tunnel-enabled elastic service model
US9906557B2 (en) Dynamically generating a packet inspection policy for a policy enforcement point in a centralized management environment
EP3022861B1 (en) Packet classification for network routing
US20180124052A1 (en) Facilitating secure network traffic by an application delivery controller
US10033602B1 (en) Network health management using metrics from encapsulation protocol endpoints
US20150229641A1 (en) Migration of a security policy of a virtual machine
CN116601919A (zh) 经由安全访问服务边缘(sase)网络优化控制器(noc)对客户端应用访问的动态优化
WO2015070755A1 (zh) 网络安全方法和设备
US20230006884A1 (en) Providing Interface Between Network Management and Slice Management
WO2019090997A1 (zh) 一种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98425A1 (zh) 配置业务的服务质量策略方法、装置和计算设备
CN108605292B (zh) 电力知悉式网络通信
US11310098B2 (en) Diagnosing intermediary network nodes
US10382490B2 (en) Enforcing a centralized, cryptographic network policy for various traffic at a host
WO2021083324A1 (zh)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103950B2 (en) Hub filtering
TW201513610A (zh) 在一資訊設備叢集中依後端應用系統之資源利用狀態處理輸入異動之協商方法、裝置與電腦程式產品
WO2017000745A1 (zh) 流量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US7756975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omatically discovering information about a domain of a computing device
US12015521B2 (en) Using an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gateway to manage communications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US20240146727A1 (en) Exchange engine for secure access service edge (sase) provider roa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