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08402A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08402A
TW201508402A TW102143022A TW102143022A TW201508402A TW 201508402 A TW201508402 A TW 201508402A TW 102143022 A TW102143022 A TW 102143022A TW 102143022 A TW102143022 A TW 102143022A TW 201508402 A TW201508402 A TW 20150840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grees
substrate
angle
tilting direction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3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h-Yung Hsieh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Corp
Priority to US14/464,12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150055063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508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840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53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with different alignment orientations or pretilt angles on a same surface, e.g. for grey scale or improved viewing angl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53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with different alignment orientations or pretilt angles on a same surface, e.g. for grey scale or improved viewing angle
    • G02F1/13375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with different alignment orientations or pretilt angles on a same surface, e.g. for grey scale or improved viewing angle with different alignment orienta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以及一液晶層。第一基板具有彎曲的一第一側邊,第一側邊的曲率半徑係介於500公釐至10000公釐之間,第一基板上被定義至少一基準線,基準線與第一側邊的夾角係介於80度至100度之間。第二基板與第一基板相對設置。液晶層具有多數個液晶分子。其中,基準線所對應之各畫素區域內的該些液晶分子分別具有一第一傾倒方向及一第二傾倒方向,且第一傾倒方向及第二傾倒方向彼此不同。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顯示裝置,特別關於一種具有彎曲面板(curved)的顯示裝置。
平面顯示裝置(flat display apparatus),例如液晶顯示裝置以其耗電量低、發熱量少、重量輕以及非輻射性等優點,已經被使用於各式各樣的電子產品中,並且逐漸地取代傳統的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CRT)顯示裝置。
以液晶顯示裝置為例,習知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含一液晶顯示面板(LCD Panel)以及一背光模組(Backlight Module),兩者係相對設置。液晶顯示面板具有複數個陣列設置的畫素。背光模組可發出光線穿過液晶顯示面板,並經由液晶顯示面板之各畫素顯示色彩而形成一影像。
為因應不同消費者的各種需求,各家業者不停地研發新的顯示裝置,以提供消費者更好的顯示品質。因此,本發明提出一種新型的彎曲式顯示裝置,可具有較佳的顯示品質,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可改善彎曲面板因側視的穿透率曲線產生偏移,造成正視與側視之光學特性的改變所造成的色偏現象之顯示裝置。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以及一液晶層。第一基板具有彎曲的一第一側邊,第一側邊的曲率半徑係介於500公釐至10000公釐之間,第一基板上被定義至少一基準線,於第一基板的投影方向上,基準線與第一側邊的夾角係介於80度至100度之間,第一基板更具有多數個畫素電極,於施加電場時,同一個畫素電極具有至少一相同的電位,各畫素電極分別對應一畫素區域。第 二基板與第一基板相對設置。液晶層設置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並具有多數個液晶分子,其中,基準線所對應之各畫素區域內的該些液晶分子分別具有一第一傾倒方向及一第二傾倒方向,且第一傾倒方向及第二傾倒方向彼此不同。
在一實施例中,曲率半徑更介於2000公釐至7500公釐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基準線與第一側邊的夾角更介於85度至95度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傾倒方向與第二傾倒方向的夾角介於170度至190度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基準線所對應之各畫素區域內的該些液晶分子更具有一第三傾倒方向及一第四傾倒方向,且第一傾倒方向、第二傾倒方向、第三傾倒方向及第四傾倒方向彼此不同。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傾倒方向與第二傾倒方向的夾角、第一傾倒方向與第三傾倒方向的夾角及第二傾倒方向與第四傾倒方向的夾角更分別介於80度至100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各畫素區域被區分為8個子畫素區域。
在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更包括一偏光元件,其設置於第一基板遠離第二基板之一側,偏光元件之吸收軸與第一傾倒方向的夾角係介於35度至55度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更包括一資料線,其與一個畫素電極對應設置,於第一基板的投影方向上,資料線與基準線的夾角係介於170度至190度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更包括一遮光區段,其設置於第二基板上,於第一基板的投影方向上,遮光區段與資料線重疊,且遮光區段與基準線的夾角係介於170度至190度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各畫素電極具有一電極圖案,電極圖案包含一第一主幹電極、一第二主幹電極及多數個第一分支電極,第一主幹電極與第二主幹電極夾角係介於80度至100度之間,第一主幹電極與基準線的夾角係介於170度至190度之間,第一主幹電極或第二主幹電極與第一分 支電極的夾角係介於35度至55度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主幹電極與二主幹電極夾角更介於85 度至95度之間,第一主幹電極與基準線的夾角更介於175至185度之間,第一主幹電極或第二主幹電極與第一分支電極的夾角更介於40至50度之間。
承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顯示裝置中,第一基板具有彎曲的 一第一側邊,第一側邊的曲率半徑係介於500公釐至10000公釐之間。另外,基準線與第一側邊的夾角係介於80度至100度之間,其中,基準線所對應之各畫素區域內的該些液晶分子分別具有一第一傾倒方向及一第二傾倒方向,且第一傾倒方向及第二傾倒方向彼此不同。藉此,可使顯示裝置中各畫素電極所對應之畫素區域內之該些液晶分子之該等domain的改變比例相同而改善顯示裝置正視與側視之視角不對稱的問題,進而改善(彎曲)顯示裝置因側視的穿透率曲線產生偏移,造成正視與側視之光學特性的改變所造成的色偏現象。
2、3‧‧‧顯示裝置
21、31‧‧‧第一基板
211、311‧‧‧第一透光基板
212、312‧‧‧畫素電極
212a、312a‧‧‧第一畫素電極
212b、312b‧‧‧第二畫素電極
212c、312c‧‧‧第三畫素電極
22、32‧‧‧第二基板
221、321‧‧‧第二透光基板
222、322‧‧‧濾光層
222a、322a、R‧‧‧紅色濾光部
222b、322b、G‧‧‧綠色濾光部
222c、322c、B‧‧‧藍色濾光部
223、323‧‧‧黑色矩陣層
23、33‧‧‧液晶層
a、h‧‧‧長度
D1‧‧‧第一傾倒方向
D2‧‧‧第二傾倒方向
D3‧‧‧第三傾倒方向
D4‧‧‧第四傾倒方向
DS‧‧‧顯示面
E1‧‧‧第一主幹電極
E2‧‧‧第二主幹電極
E3‧‧‧第三主幹電極
E4‧‧‧第四主幹電極
E5‧‧‧第五主幹電極
E6‧‧‧第六主幹電極
F、F1‧‧‧第一側邊
F2‧‧‧第二側邊
L‧‧‧基準線
P1、P2‧‧‧顯示面板
r‧‧‧曲率半徑
R1~RN‧‧‧畫素列
R11~R1M、R61~R6M、RPQ‧‧‧畫素區域
RPQ1‧‧‧第一行子畫素區域
RPQ2‧‧‧第二行子畫素區域
S‧‧‧表面
T1‧‧‧第一分支電極
T2‧‧‧第二分支電極
T3‧‧‧第三分支電極
Z‧‧‧遮光區段
θ‧‧‧夾角
圖1A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顯示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1B為圖1A之顯示裝置的部分剖視示意圖。
圖1C為圖1A之第一基板的部分側視示意圖。
圖1D為圖1A中,一個畫素電極所對應之畫素區域的示意圖。
圖1E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另一實施態樣之顯示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1F及圖1G分別為本發明不同實施態樣中,第一傾倒方向與第二傾倒方向的相對示意圖。
圖2A至圖2N為不同實施態樣之第一畫素電極的電極圖案示意圖。
圖3A為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之一種顯示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3B為圖3A之顯示裝置的部分剖視示意圖。
圖3C為圖3A之第一基板的部分側視示意圖。
圖3D為圖3A之顯示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3E為圖3A中,一個畫素電極所對應之畫素區域的示意圖。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顯示裝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
請參照圖1A至圖1D所示,其中,圖1A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顯示裝置2的立體示意圖,圖1B為圖1A之顯示裝置2的部分剖視示意圖,圖1C為圖1A之第一基板21的部分側視示意圖,而圖1D為圖1A中,一個畫素電極所對應之畫素區域的示意圖。
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2係以一液晶顯示裝置為例,並為一彎曲的液晶顯示裝置。如圖1A所示,「彎曲」係表示顯示裝置2具有一彎曲的顯示面板P1,彎曲的顯示面板P1具有一彎曲的顯示面DS,觀看者可由顯示面DS觀看顯示裝置2所顯示的影像。顯示面DS可為一弧面而具有一曲率半徑,或具有多個弧面(如波浪狀)而具有多個曲率半徑。換言之,於側看顯示面板P1時,顯示面板P1的兩側部分可較中間部分彎曲或翹起,或者在其它的實施態樣中,顯示面DS也可為波浪狀,於此不限定為何種彎曲方式。特別一提的是,本發明所謂「彎曲」的顯示面板P1,係表示於生產顯示面板P1的製程中,利用製程的任何方式對平面的顯示面板進行加工後,使顯示面板P1於出廠完成前即具有彎曲的面板(已定型)。
如圖1A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顯示面DS位於顯示面板P1的下側,且顯示面板P1的兩側部分往接近觀看者的方向彎曲,使得中間部分較兩側部分遠離正面的觀看者),且顯示面DS為一弧形面為例。不過,在其它的實施態樣,如圖1E所示,顯示面板P1的兩側部分也可往遠離觀看者的方向彎曲,使得兩側部分較中間部分遠離正面的觀看者,本發明並不限制。請再參照圖1A所示,雖然,顯示面板P1為一彎曲的顯示面板,但於俯視圖1A之顯示面板P1時,仍顯示為一四方形(矩形)。其中,圖1A只顯示顯示面板P1之一濾光層的一紅色濾光部R、一綠色濾光部G及一藍色濾光部B的排列方式,並未顯示顯示裝置2的其它元件。另外,由於顯示裝置2為一彎曲之顯示裝置,因此,如圖1A所示,顯示面板P1具有彎曲的一第一基板21,第一基板21具有彎曲之一第一側邊F。其中,於第一基板21垂直第一側邊F的側視方向上來看,彎曲的第一側邊F具有一 曲率半徑r。本實施例係限制曲率半徑r介於500公釐至10000公釐之間(500≦r≦10000)。較佳者,曲率半徑r更可介於2000公釐至7500公釐之間(2000≦r≦7500)。於此,圖1C只顯示第一基板21的一部分,且曲率半徑r的計算公式可由畢達哥拉斯定理(簡稱畢氏定理)來得到。因此,如圖1C所示,曲率半徑r的公式為:r=(a2+h2)/2h,其中,0<a≦1cm。 本實施例之第一基板21的第一側邊F是以具有一個曲率半徑r為例(即弧形的顯示面板P1)。
另外,顯示裝置2之顯示面板P1包括一第一基板21、一第 二基板22以及一液晶層23(圖1A未顯示液晶層23,可參照圖1B)。第一基板21與第二基板22相對設置,而液晶層23則設置於第一基板21與第二基板22之間,並具有多數個液晶分子(圖未顯示)。於此,第一基板21及第二基板22可為透光材質所製成,並例如為一玻璃基板、一石英基板或一塑膠基板,並不限定。另外,顯示裝置2更可包括一背光模組(圖未顯示),背光模組設置於顯示面板P1遠離顯示面DS之一側(即圖1A之顯示面板P1的上側)。背光模組可發出光線穿過顯示面板P1,並經由顯示面板P1之各畫素顯示色彩而形成一影像畫面。
第一基板21更具有一表面S,表面S係面向第二基板22。 其中,第一基板21上被定義至少一條基準線L,於此係以一條基準線L為例。基準線L係位於第一基板21與第二基板22之間,且為一虛擬直線,並橫跨第一基板21或第二基板22。因此,仰視顯示面板P1時,基準線L可位於第一基板21之表面S上。另外,如圖1B所示,第一基板21具有一第一透光基板211及多數個畫素電極212,該等畫素電極212為一透明導電電極,並設置於第一透光基板211面向第二基板22之一側。其中,該等畫素電極212例如包含一第一畫素電極212a、一第二畫素電極212b及第三畫素電極212c,且各畫素電極分別對應一畫素區域。其中,當對顯示面板P1施加電壓而產生電場時,第一畫素電極212a(或第二畫素電極212b,或第三畫素電極212c)具有至少一相同的電位。
第二基板22具有一第二透光基板221及一濾光層222,濾光層222具有多數個濾光部,該等濾光部例如可包含紅色濾光部222a(R)、 綠色濾光部222b(G)及藍色濾光部222c(B)。紅色濾光部222a、綠色濾光部222b及藍色濾光部222c的材料分別為可透光材質,例如可為顏料或染料,並可透過染色法、顏料分散法、印刷法、乾膜法或電著法等方式將該等濾光部分別以矩陣排列方式形成於第一透光基板211上。於此,濾光層222並不限定只有紅色濾光部222a、綠色濾光部222b及藍色濾光部222c,也可包含其它顏色,例如青色,並位於第二透光基板221面對第一基板21之一側。
第二基板22更具有一黑色矩陣層(black matrix)223,黑色 矩陣層223設置於第二透光基板221上,而濾光層222則設置於第二透光基板221及黑色矩陣層223上。其中,黑色矩陣層223為不透光材質,例如為金屬或樹脂,而金屬例如可為鉻、氧化鉻或氮氧鉻化合物。由於黑色矩陣層223為不透光材質,因此於第二基板22上可形成不透光的區域,進而界定出可透光的區域。其中,黑色矩陣層223具有多數個遮光區段Z,且兩相鄰濾光部之間具有至少一遮光區段Z(例如圖1B之紅色濾光部222a與綠色濾光部222b之間及藍色濾光部222b與濾光部222c之間分別具有一個遮光區段Z)。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基板21係為一薄膜電晶體基板,而第二基板22係為一彩色濾光基板,不過,在其它的實施態樣中,彩色濾光基板上的黑色矩陣層223及濾光層222也可分別設置於薄膜電晶體基板上,使得第一基板21成為一BOA(BM on array)基板,或成為一COA(color filter on array)基板。於此,不加以限制。此外,第二基板22更可具有一保護層(圖未顯示),保護層可覆蓋濾光層222。其中,保護層之材質可為光阻材料、樹脂材料或是無機材料(例如SiOx/SiNx)等,用以保護濾光層222不受後續製程的影響而被破壞。
請再參照圖1A所示,於顯示裝置2(第一基板21)的投影 方向上來看,基準線L與第一側邊F的夾角θ係可介於80至100度(90±10)之間。較佳者,兩者的夾角θ更可介於85度至95度(90±5)之間。換言之,以圖1A為例,顯示裝置2之顯示面板P1的左右兩側係往顯示面DS的方向(圖1A之下側)彎曲,而基準線L與顯示面板P1的虛擬彎曲軸幾乎平行(虛擬彎曲軸穿越圖1A之顯示面板P1的中間位置),使得於顯示裝 置2(第一基板21)的投影方向上來看,基準線L與第一基板21之第一側邊F具有80至100度之夾角θ(當夾角θ為90度時,表示兩者為垂直)。 較佳者,夾角θ更可介於85度至95度之間。
另外,基準線L與各畫素電極212對應。以第一畫素電極 212a為例,例如圖1D所示,基準線L所對應之第一畫素電極212a所對應之畫素區域內之該些液晶分子分別具有一第一傾倒方向D1及一第二傾倒方向D2,且第一傾倒方向D1及第二傾倒方向D2彼此不同。其中,在一實施例中,如圖1F或圖1G所示,第一傾倒方向D1與第二傾倒方向D2的夾角可介於170度至190度之間(170≦夾角≦190,夾角為180度時表示兩者的傾倒方向為相反方向)。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D所示,基準線L所對應之第一畫素電極212a所對應之畫素區域內之該些液晶分子更分別具有一第三傾倒方向D3及第四傾倒方向D4,且第一傾倒方向D1、第二傾倒方向D2、第三傾倒方向D3及第四傾倒方向D4亦彼此不同(具有4個domain)。此外,第一傾倒方向D1與第二傾倒方向D2的夾角、第一傾倒方向D1與第三傾倒方向D3的夾角,以及第二傾倒方向D2與第四傾倒方向D4的夾角係分別介於80度至100度之間(80≦夾角≦100)。較佳者,夾角更可介於85度至95度之間(85≦夾角≦95)。藉此,可使第一畫素電極212a所對應之畫素區域內之該些液晶分子之4個domain的改變比例相同而改善顯示裝置2正視與側視之視角不對稱的問題,進而改善(彎曲)顯示裝置2因側視的穿透率曲線產生偏移,造成正視與側視之光學特性的改變所造成的色偏現象。
換言之,於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2中,各畫素電極212被區 分為8個電極區域,8個電極區域所對應的液晶分子沿基準線L之方向被區分為二個部分,而且如圖1D所示,沿基準線L的方向上,左側部分的4個電極區域內之液晶分子具有4個不同的傾倒方向D1、D2、D3、D4,右側部分4個電極區域內所對應的液晶分子一樣也具有4個不同的傾倒方向D1、D2、D3、D4。因此,如圖1B及圖1D所示,當顯示面板P1彎曲使得第一基板21與第二基板22產生錯位時,黑色矩陣層223的偏移將使畫素電極212沿基準線L的方向之4個區域的變化率相同,故顯示面板P1側視 的穿透率曲線不會有太大的改變。藉此,可解決顯示裝置2正視與側視之視角不對稱的問題,進而改善(彎曲)顯示裝置2的色偏現象。其中,沿基準線L的方向上,傾倒方向D1、D2、D3、D4的順序不限,可為任意的排列,例如D2、D3、D4、D1或D1、D3、D4、D2...。此外,第一傾倒方向D1與第二傾倒方向D2的夾角係介於80度至100度之間,較佳者可介於85度至95度之間、第一傾倒方向D1與第三傾倒方向D3的夾角係介於80度至100度之間,較佳者可介於85度至95度之間、第二傾倒方向D2與第四傾倒方向D4的夾角係介於80度至100度之間,較佳者可介於85度至95度之間。本實施例中,以水平向右為0度開始算,第一傾倒方向D1例如為225度、第二傾倒方向D2例如為135度、第三傾倒方向D3例如為315度、第四傾倒方向D4例如為45度,這些角度為液晶分子傾倒時之一方位角。
另外,顯示裝置2更可包括一第一偏光元件(圖未顯示), 第一偏光元件設置於第一基板21遠離第二基板22之一側(圖1B第一基板21的上側)。於此,第一偏光元件為一偏光膜,且其吸收軸與第一傾倒方向D1的夾角係可介於35度至55度之間。較佳者,夾角更可介於40至50度之間。另外,顯示裝置2更可包括第二偏光元件(圖未顯示),第二偏光元件設置於第二基板22遠離第一基板21之一側(圖1B第二基板22的下側)。 於此,第二偏光元件亦為一偏光膜,且其吸收軸與第一傾倒方向D1的夾角係可介於125至145度之間,較佳者,夾角更可介於85度至95度之間(第一偏光元件與第二偏光元件的吸收軸相差為90度)。
顯示裝置2更可包括至少一資料線(圖未顯示),資料線與 第一畫素電極212a對應設置並電性連接。於第一基板21的投影方向上,資料線與基準線L的夾角係介於170度至190度之間(當夾角為180度時,表示資料線與基準線L為平行)。較佳者,兩者的夾角更可介於175至185度之間。此外,於第一基板21的投影方向上,黑色矩陣層223之遮光區段Z與資料線重疊設置,且遮光區段Z與基準線L的夾角亦介於170度至190度之間(當夾角為180度時,表示遮光區段Z與基準線L為平行)。較佳者,夾角更可介於175至185度之間。
其中,為了使第一畫素電極212a之8個電極區域內所對應 的液晶分子沿基準線L的方向上分別具有4個不同角度的傾倒方向D1、D2、D3、D4,可於液晶分子中混合多數個的光反應單體(monomer)後通電,並進行紫外光的曝光照射,使液晶分子內的光反應性單體硬化,並使硬化後的單體依據第一基板21之第一畫素電極212a的電極圖案進行排列,以透過此硬化的光反應性單體來達到使液晶分子達到配向的目的,進而提升顯示裝置2的視角。或者,於另一實施方式中,可以偏振光照射第一基板21或第二基板22上之配向膜(材料例如為聚亞醯胺,polyimide,PI),使配向膜分子結構發生不均勻性的光聚合、異構化或裂解反應,誘使配向膜表面上的化學鍵結構產生特殊的方向性,以進一步誘導液晶分子可順向排列而達到光配向的目的。
請參照圖2A至圖2N所示,其為不同實施態樣之第一畫素 電極212a的電極圖案示意圖。透過圖2A至圖2N之第一畫素電極212a的圖案,可透過硬化的光反應性單體來達到使液晶分子配向的目的。其中,圖2A至圖2N為不同實施態樣之第一畫素電極212a的電極圖案,其亦可代表每一個畫素電極212的電極圖案。
如圖2A所示,第一畫素電極212a具有一電極圖案,電極 圖案包含一第一主幹電極E1、一第二主幹電極E2及多數個第一分支電極T1,第一主幹電極E1與第二主幹電極E2的夾角係介於80度至100度之間。 較佳者,兩者夾角更可介於85度至95度之間。第一主幹電極E1與基準線L的夾角係介於170度至190度之間。較佳者,兩者夾角更可介於175至185度之間。第二主幹電極E2與基準線L的夾角係介於80度至100度之間。較佳者,兩者夾角更可介於85度至95度之間。第一主幹電極E1或第二主幹電極E2與各第一分支電極T1的夾角係介於35度至55度之間。較佳者,其夾角更可介於40至50度之間。
另外,第一畫素電極212a之電極圖案更包含一第三主幹電 極E3、一第四主幹電極E4、一第五主幹電極E5、一第六主幹電極E6、多數個第二分支電極T2及多數個第三分支電極T3,第三主幹電極E3及第四主幹電極E4與基準線L的夾角分別介於170度至190度之間。較佳者,其 夾角更可介於175至185度之間。第五主幹電極E5及第六主幹電極E6與基準線L的夾角分別介於80度至100度之間。較佳者,其夾角更可介於85度至95度之間。第三主幹電極E3與第五主幹電極E5的夾角係介於80度至100度之間。較佳者,兩者夾角更可介於85度至95度之間。第四主幹電極E4與第六主幹電極E6的夾角係介於80度至100度之間。較佳者,兩者夾角更可介於85度至95度之間。第三主幹電極E3或第五主幹電極E5與各第二分支電極T2的夾角係介於35度至55度之間。較佳者,其夾角更可介於40至50度之間。第四主幹電極E4或第六主幹電極E6與各第三分支電極T3的夾角係介於35度至55度之間。較佳者,其夾角更可介於40至50度之間。
圖2B是圖2A之電極圖案翻轉180度(上下顛倒),其主幹 電極與分支電極的相對關係可參照上述,於此不多作說明。另外,圖2C至圖2N分別為圖2A或圖2B的電極圖案於外圍部分之小部分變化,且一樣具有圖2A及圖2B之主幹電極及分支電極,設計者可參照圖示及上述之說明了解其Layout,於此不再贅述。其中,上述第一畫素電極212a之電極圖案只是舉例,不可用以限制本發明。
請參照圖3A至圖3E所示,其中,圖3A為本發明另一較 佳實施例之一種顯示裝置3的立體示意圖,圖3B為圖3A之顯示裝置3的部分剖視示意圖,圖3C為圖3A之第一基板31的部分側視示意圖,圖3D為圖3A之顯示裝置3的俯視示意圖,而圖3E為圖3A中,一個畫素電極所對應之畫素區域的示意圖。
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3係以一液晶顯示裝置為例,並為一彎 曲的液晶顯示裝置。如圖3A所示,「彎曲」係表示顯示裝置3具有一彎曲的顯示面板P2,彎曲的顯示面板P2具有一彎曲的顯示面DS,觀看者可由顯示面DS觀看顯示裝置3所顯示的影像。顯示面DS可為一弧面而具有一曲率半徑,或具有多個弧面(如波浪狀)而具有多個曲率半徑。換言之,於側看顯示面板P2時,顯示面板P2的兩側部分可較中間部分彎曲或翹起,或者顯示面DS也可為波浪狀,於此不限定為何種彎曲方式。特別一提的是,本發明所謂「彎曲」的顯示面板P2,係表示於生產顯示面板P2的製程 中,利用製程的任何方式對平面的顯示面板進行加工後,使顯示面板P2於出廠完成前即具有彎曲的面板(已定型),而不是由後來的加工者或使用者再另行進行二次加工而折彎。
如圖3A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顯示面DS位於顯示面板P2 的下側,且顯示面板P2的兩側部分往接近觀看者的方向彎曲,使得中間部分較兩側部分遠離正面的觀看者),且顯示面DS為一弧形面為例。不過,在其它的實施態樣,顯示面板P2的兩側部分也可往遠離觀看者的方向彎曲,使得兩側部分較中間部分遠離正面的觀看者,本發明並不限制。請再參照圖3A所示,雖然,顯示面板P2為一彎曲的顯示面板,但於俯視圖3A之顯示面板P2時,仍顯示為一四方形(矩形),如圖3D所示。另外,由於顯示裝置3為一彎曲之顯示裝置,因此,顯示面板P2具有彎曲的一第一基板31,第一基板31具有彎曲之一第一側邊F1。其中,於第一基板31垂直第一側邊F1的側視方向上來看,彎曲的第一側邊F1具有一曲率半徑r。本實施例係限制曲率半徑r介於500公釐至10000公釐之間(500≦r≦10000)。較佳者,曲率半徑r更可介於2000公釐至7500公釐之間(2000≦r≦7500)。於此,曲率半徑r的計算公式可由畢達哥拉斯定理來得到。因此,如圖3C所示,圖3C只顯示第一基板31的一部分,且曲率半徑r的公式為:r=(a2+h2)/2h,其中,0<a≦1cm。本實施例之第一基板31的第一側邊F1是以具有一個曲率半徑r為例(即弧形的顯示面板P2)。
另外,顯示面板P2更包括一第二基板32以及一液晶層33(圖3A未顯示液晶層33,請參照圖3B)。其中,第一基板31與第二基板32相對設置,而液晶層33則設置於第一基板31與第二基板32之間,並具有多數個液晶分子(圖未顯示)。於此,第一基板31及第二基板32可為透光材質所製成,並例如為一玻璃基板、一石英基板或一塑膠基板,並不限定。另外,顯示裝置3更可包括一背光模組(圖未顯示),背光模組設置於顯示面板P2遠離顯示面DS之一側(即圖3A之顯示面板P2的上側)。背光模組可發出光線穿過顯示面板P2,並經由顯示面板P2之各畫素顯示色彩而形成一影像畫面。
如圖3B所示,第一基板31具有一第一透光基板311及多 數個畫素電極312,該等畫素電極312為一透明導電電極,並設置於第一透光基板311面向第二基板32之一側。其中,該等畫素電極312例如包含一第一畫素電極312a、一第二畫素電極312b及第三畫素電極312c,且各畫素電極312分別對應一畫素區域。其中,當對顯示面板P2施加電壓而產生電場時,各畫素電極312(如第一畫素電極312a、第二畫素電極312b或第三畫素電極312c)均有相同的電位。
第二基板32具有一第二透光基板321及一濾光層322,濾 光層322具有多數個濾光部,該等濾光部例如可包含紅色濾光部322a(R)、綠色濾光部322b(G)及藍色濾光部322c(B)。紅色濾光部322a、綠色濾光部322b及藍色濾光部322c的材料分別為可透光材質,例如可為顏料或染料,並可透過染色法、顏料分散法、印刷法、乾膜法或電著法等方式將該等濾光部分別以矩陣排列方式形成於第一透光基板311上。於此,濾光層322並不限定只有紅色濾光部322a、綠色濾光部322b及藍色濾光部322c,也可包含其它顏色,例如青色,並位於第二透光基板321面對第一基板31之一側。
第二基板32更具有一黑色矩陣層(black matrix)323,黑色 矩陣層323設置於第二透光基板321上,而濾光層322則設置於第二透光基板321及黑色矩陣層323上。其中,黑色矩陣層323為不透光材質,例如為金屬或樹脂,而金屬例如可為鉻、氧化鉻或氮氧鉻化合物。由於黑色矩陣層323為不透光材質,因此於第二基板32上可形成不透光的區域,進而界定出可透光的區域。其中,黑色矩陣層323具有多數個遮光區段Z,且兩相鄰濾光部之間具有至少一遮光區段Z(例如圖3B之濾光部322a與濾光部322b之間及濾光部322b與濾光部322c之間分別具有一個遮光區段Z)。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基板31係為一薄膜電晶體基板,而第二基板32係為一彩色濾光基板,不過,在其它的實施態樣中,彩色濾光基板上的黑色矩陣層323及濾光層322也可分別設置於薄膜電晶體基板上,使得第一基板31成為一BOA(BM on array)基板,或成為一COA(color filter on array)基板。於此,不加以限制。此外,第二基板32更可具有一保護層(圖未顯示),保護層可覆蓋濾光層322。其中,保護層之材質可為光阻材料、樹脂 材料或是無機材料(例如SiOx/SiNx)等,用以保護濾光層322不受後續製程的影響而被破壞。
如圖3D所示,顯示面板P2更可包括多數個畫素列R1~RN (圖3D只顯示6個畫素列R1~R6),畫素列R1~RN係配置於第一基板31上,並沿著第一基板31上與第一側邊F1相鄰的一第二側邊F2之延伸方向(即圖3D之垂直方向)依序排列。其中,各畫素列R1~RN分別具有多數個畫素區域,各畫素區域分別對應一畫素電極312,且各畫素電極312分別具有一電極圖案,並對應於多數個液晶分子。以畫素列R1為例,畫素列R1具有多數個畫素區域R11~R1M,每個畫素區域R11~R1M分別對應一個畫素電極312及其電極圖案。其中,各畫素區域R11~R1M分別被區分為一第一行子畫素區域與一第二行子畫素區域。於此,如圖3E所示,例如畫素區域RPQ(1≦P≦N,1≦Q≦M)被區分為第一行子畫素區域RPQ1與第二行子畫素區域RPQ2,第一行子畫素區域RPQ1較靠近第二側邊F2,而第二行子畫素區域RPQ2較遠離第二側邊F2。於此,第一行子畫素區域RPQ1與第二行子畫素區域RPQ2分別被區分而具有相同數目的子畫素區域(圖3E顯示8個子畫素區域)。
其中,第一行子畫素區域RPQ1與第二行子畫素區域RPQ2所 對應之該等液晶分子分別具有一第一傾倒方向D1、一第二傾倒方向D2、一第三傾倒方向D3以及一第四傾倒方向D4(具有4個domain),且第一傾倒方向D1、第二傾倒方向D2、第三傾倒方向D3及第四傾倒方向D4互不相同。於此,四個傾倒方向D1、D2、D3、D4分別對應於4個子畫素區域。其中,第一傾倒方向D1與第二傾倒方向D2的夾角、第一傾倒方向D1與第三傾倒方向D3的夾角,以及第二傾倒方向D2與第四傾倒方向D4的夾角係分別介於80度至100度之間。較佳者,該等夾角更可介於85度至95度之間。藉此,可使畫素電極所對應之畫素區域內之該些液晶分子之4個domain的改變比例相同而改善顯示裝置3正視與側視之視角不對稱的問題,進而改善(彎曲)顯示裝置3因側視的穿透率曲線產生偏移,造成正視與側視之光學特性的改變所造成的色偏現象。於本實施例中,以水平向右為0度開始算,第一傾倒方向D1例如為225度、第二傾倒方向D2例 如為135度、第三傾倒方向D3例如為315度、第四傾倒方向D4例如為45度。
換言之,於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3中,各畫素區域RPQ被區 分為第一行子畫素區域RPQ1與第二行子畫素區域RPQ2,第一行子畫素區域RPQ1所對應之該等液晶分子具有四個不同的傾倒方向D1、D2、D3、D4,且第二行子畫素區域RPQ2所對應之該等液晶分子亦具有四個不同的傾倒方向D1、D2、D3、D4。因此,如圖3B及圖3E所示,當顯示面板P2彎曲使得第一基板31與第二基板32產生錯位時,黑色矩陣層323的偏移使得各畫素區域RPQ之第一行子畫素區域RPQ1與第二行子畫素區域RPQ2的4個子畫素區域的變化率相同,故顯示面板P2側視的穿透率曲線不會有太大的改變。藉此,可解決顯示裝置3正視與側視之視角不對稱的問題,進而改善(彎曲)顯示裝置3的色偏現象。
此外,顯示裝置3之顯示面板P2更可包括二偏光元件、複 數資料線及複數畫素電極,偏光元件、資料線、畫素電極及其電極圖案的技術特徵可參照上述顯示面板P1之相同元件,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顯示裝置中,第一基板具有彎曲的 一第一側邊,第一側邊的曲率半徑係介於500公釐至10000公釐之間。另外,基準線與第一側邊的夾角係介於80度至100度之間,其中,基準線所對應之各畫素區域內的該些液晶分子分別具有一第一傾倒方向及一第二傾倒方向,且第一傾倒方向及第二傾倒方向彼此不同。藉此,可使顯示裝置中各畫素電極所對應之畫素區域內之該些液晶分子之該等domain的改變比例相同而改善顯示裝置正視與側視之視角不對稱的問題,進而改善(彎曲)顯示裝置因側視的穿透率曲線產生偏移,造成正視與側視之光學特性的改變所造成的色偏現象。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212a‧‧‧第一畫素電極
223‧‧‧黑色矩陣層
D1‧‧‧第一傾倒方向
D2‧‧‧第二傾倒方向
D3‧‧‧第三傾倒方向
D4‧‧‧第四傾倒方向
L‧‧‧基準線
Z‧‧‧遮光區段

Claims (12)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第一基板,具有彎曲的一第一側邊,該第一側邊的曲率半徑係介於500公釐至10000公釐之間,該第一基板上被定義至少一基準線,該基準線與該第一側邊的夾角係介於80度至100度之間,該第一基板更具有多數個畫素電極,於施加電場時,同一個畫素電極具有至少一相同的電位,各該畫素電極分別對應一畫素區域;一第二基板,與該第一基板相對設置;以及一液晶層,設置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並具有多數個液晶分子,其中,該基準線所對應之各該畫素區域內的該些液晶分子分別具有一第一傾倒方向及一第二傾倒方向,且該第一傾倒方向、該第二傾倒方向彼此不同。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曲率半徑更介於2000公釐至7500公釐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基準線與該第一側邊的夾角更介於85度至95度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傾倒方向與該第二傾倒方向的夾角介於170度至190度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基準線所對應之各該畫素區域內的該些液晶分子更具有一第三傾倒方向及一第四傾倒方向,且該第一傾倒方向、該第二傾倒方向、該第三傾倒方向及該第四傾倒方向彼此不同。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傾倒方向與該第二傾倒方向的夾角、該第一傾倒方向與該第三傾倒方向的夾角及該第二傾倒方向與該第四傾倒方向的夾角分別介於80度至100度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各該畫素區域被區分為8個子畫素區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括: 一偏光元件,設置於該第一基板遠離該第二基板之一側,該偏光元件之吸收軸與該第一傾倒方向的夾角係介於35度至55度之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括:一資料線,與一個畫素電極對應設置,於該第一基板的投影方向上,該資料線與該基準線的夾角係介於170度至190度之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括:一遮光區段,設置於該第二基板上,於該第一基板的投影方向上,該遮光區段與該資料線重疊,且該遮光區段與該基準線的夾角係介於170度至190度之間。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各該畫素電極具有一電極圖案,該電極圖案包含一第一主幹電極、一第二主幹電極及多數個第一分支電極,該第一主幹電極與該第二主幹電極夾角係介於80度至100度之間,該第一主幹電極與該基準線的夾角係介於170度至190度之間,該第一主幹電極或該第二主幹電極與該第一分支電極的夾角係介於35度至55度之間。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主幹電極與該第二主幹電極夾角更介於85度至95度之間,該第一主幹電極與該基準線的夾角更介於175至185度之間,該第一主幹電極或該第二主幹電極與該第一分支電極的夾角更介於40至50度之間。
TW102143022A 2013-08-23 2013-11-26 顯示裝置 TW2015084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464,124 US20150055063A1 (en) 2013-08-23 2014-08-20 Display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69304P 2013-08-23 2013-08-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8402A true TW201508402A (zh) 2015-03-01

Family

ID=5297256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2038A TWI537640B (zh) 2013-08-23 2013-11-19 液晶顯示面板
TW102143022A TW201508402A (zh) 2013-08-23 2013-11-26 顯示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2038A TWI537640B (zh) 2013-08-23 2013-11-19 液晶顯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4423096A (zh)
TW (2) TWI53764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2343B (zh) * 2016-11-22 2019-06-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及其非平面顯示面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79408B2 (en) * 2014-11-05 2019-08-1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Curved display device
CN105549244A (zh) * 2015-12-15 2016-05-0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面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CN105572974A (zh) * 2016-01-21 2016-05-1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多区域垂直配向的显示面板及其像素结构
CN105487297A (zh) * 2016-01-21 2016-04-1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多区域垂直配向的显示面板及其像素结构
CN105487299A (zh) * 2016-01-26 2016-04-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5652524B (zh) * 2016-03-29 2019-05-14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面板的配向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94250B2 (ja) * 2007-07-10 2012-12-1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表示装置
JP5322427B2 (ja) * 2007-12-19 2013-10-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878447B (zh) * 2007-12-28 2013-04-03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KR100923052B1 (ko) * 2008-08-06 2009-10-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배향 기판
US8482709B2 (en) * 2010-04-22 2013-07-0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O2013172538A1 (en) * 2012-05-17 2013-11-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urved display apparatu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2343B (zh) * 2016-11-22 2019-06-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及其非平面顯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3085A (zh) 2015-03-18
TW201508385A (zh) 2015-03-01
TWI537640B (zh) 2016-06-11
CN104423096A (zh) 2015-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055063A1 (en) Display apparatus
TW201508402A (zh) 顯示裝置
KR101552902B1 (ko) 곡면 액정표시장치
US1016221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optical control member, and base material for manufacturing optical control member
JP5888557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741770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TWI678583B (zh) 顯示裝置
TW201706678A (zh) 畫素陣列、顯示面板以及曲面型顯示面板
KR102476395B1 (ko) 곡면형 표시 장치 및 곡면형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US9547201B2 (en) Display apparatus
JP2006031022A (ja) 液晶表示器
US20210072601A1 (en) Aligning Method for Liquid Crystal Panel,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7128779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0012874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4541815B2 (ja) 半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508388A (zh) 顯示裝置
US20160252787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167313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어레이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066095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180210295A1 (en) Array substrate, color film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panel
JP3194456U (ja)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KR102242168B1 (ko) 곡면 액정패널, 이를 포함한 곡면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067964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WO2007077644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I566021B (zh) 液晶顯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