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01159A - 發光鍵盤裝置 - Google Patents

發光鍵盤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01159A
TW201501159A TW102121386A TW102121386A TW201501159A TW 201501159 A TW201501159 A TW 201501159A TW 102121386 A TW102121386 A TW 102121386A TW 102121386 A TW102121386 A TW 102121386A TW 201501159 A TW201501159 A TW 20150115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upport plate
keyboard device
circuit board
gui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1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01275B (zh
Inventor
Chung-Yuan Chen
Hsuan-Wei Ho
Original Assignee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ax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TW1021213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01275B/zh
Priority to US13/955,501 priority patent/US8960931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501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1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12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127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83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legends, e.g. Brail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light emitting or optic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9/00Legends
    • H01H2219/036Light emitting elements
    • H01H2219/044Edge lighting of lay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9/00Legends
    • H01H2219/054Optical elements
    • H01H2219/062Light conductor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發光鍵盤裝置,包括複數按鍵、一支撐板、一發光元件、以及一導光板,支撐板上設置有一支撐板開孔,且支撐板開孔具有一導光斜面。發光元件伸入該支撐板開孔而產生複數光束。當發光元件產生複數光束時,複數光束被導光斜面引導而進入導光板,且複數光束投射至複數按鍵,使複數按鍵發光。藉此,增加投射進入導光板之光束之光量。

Description

發光鍵盤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鍵盤裝置,尤其係關於具有發光功能之鍵盤裝置。
常見的電腦週邊輸入裝置包括滑鼠裝置、鍵盤裝置以及軌跡球裝置等,其中鍵盤裝置可直接鍵入文字以及符號予電腦,因此相當受到使用者以及輸入裝置廠商之重視。
請參閱圖1,其為習知鍵盤裝置之外觀結構示意圖。習知鍵盤裝置1之表面上具有複數按鍵10,該些按鍵10被分類為一般鍵101、數字鍵102以及功能鍵103等,該些按鍵供使用者以手指觸壓而產生相對應之訊號予電腦,使電腦執行被觸壓之按鍵功能,例如一般鍵101用以輸入英文字母等符號,數字鍵102用以輸入數字,而功能鍵103則用以提供各種功能,例如F1~F12等。其中習知鍵盤裝置1係為一筆記型電腦用之鍵盤裝置。
隨著科技的演進,鍵盤廠商致力於研發各種具有特殊功能之鍵盤裝置以滿足不同使用者之各種需求,以發光鍵盤裝置為例說明。習知發光鍵盤裝置之外觀與習知鍵盤裝置1之外觀大致相同,但因發光鍵盤裝置提供按鍵發光的功能,故其內部結構與習知無發光功能之鍵盤裝置不同。以下說明習知發光鍵盤裝置之內部結構。請參閱圖2,其為習知發光鍵盤裝置之結構剖面示意圖。習知發光鍵盤裝置2包括複數按鍵20、一薄膜開關電路21、一導光板22、一背光模組23、一支撐板24、一反光板25以及一底座26。按鍵20包括一按鍵帽201、一剪刀式連接元件202以及一彈性元件203。習知發光鍵盤裝置2中,上述各元件由上往下之排列順序為按鍵帽201、剪刀式連接元件202、彈性元件203、薄膜開關電路21、支撐板24、導光板22、反光板25以及底座26,背光模組23則位於薄膜開關電路22之一側,其中習知發光鍵盤裝置2係為一筆記型電腦(未顯示於圖中)用之鍵盤裝置,且底座26係設置於該筆記型電腦上。
按鍵20中,按鍵帽201顯露於習知鍵盤裝置2之外而可被使用者觸壓,剪刀式連接元件202用以連接按鍵帽201以及支撐板24,而彈性元件203穿過剪刀式連接元件202且分別與按鍵帽201以及薄膜開關電路21接觸。薄膜開關電路21包括一上線路板211、一隔離層212以及一下線路板213,其中上線路板211、隔離層212以及下線路板213皆係以透光材料所製成,且透光材料係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材質或聚乙烯(polyethylene,PE)材質所製成。上線路板211具有複數上接點2111,隔離層212位於上線路板211之下方,且具有對應於複數上接點2111之複數隔離層開孔2121,而一下線路板213位於隔離層212之下方,具有對應於複數上接點2111之複數下接點2131而與複數上接點2111形成複數按鍵開關214。
背光模組23包括一發光電路板231以及複數發光元件232(圖中僅顯示二個),發光電路板231位於薄膜開關電路21之下方,用以提供一電力予複數發光元件232,而複數發光元件232設置於發光電路板231上且伸入反光板25之複數反光板開孔251以及導光板22之複數導光板開孔221,當複數發光元件232獲得電力時,其得以產生複數光束B,且複數光束B投射至導光板22,其中複數發光元件232係為側向式發光二極體。導光板22用以引導複數光束B而使其被投射至按鍵帽201。圖2中,支撐板24位於薄膜開關電路21以及導光板22之間,用以承載按鍵帽201、剪刀式連接元件202、彈性元件203以及薄膜開關電路21。反光板25則設置於導光板22之下方,用以反射複數光束B而使複數光束B往上投射,而避免光束B浪費,其中反光板25之二側邊252往上彎折而包覆導光板22之複數側邊222,以避免導光板22發生側邊222漏光之現象。
習知發光鍵盤裝置2中,每一按鍵帽201上具有一出光區域2011,且出光區域2011係為字母或符號所在之位置,其中出光區域2011之位置對應於導光板22上之導光網點223之所在位置,以便光束透過導光網點223而被往上引導至其出光區域2011。支撐板24中,其包括複數支撐板開孔241,且複數支撐板開孔241對應於複數導光網點223以及複數出光區域2011。另一方面,由於薄膜開關電路21係以透光材料所製成,使複數光束B得以穿過薄膜開關電路21。藉此,複數光束B得以因應複數導光網點223而依序穿過複數支撐板開孔241以及薄膜開關電路21,以投射至複數出光區域2011,使其按鍵帽201上之字母或符號則得以透光而具有發光效果。
需特別說明的是,由於支撐板24係以不透光材料所製成,一般而言,支撐板24係以金屬材料所製成,其將阻擋複數光束B通過,因 此,支撐板24上必須設置有複數支撐板開孔241以供複數光束B通過。
由於近年來電子裝置輕薄化之趨勢,使用者對於發光鍵盤裝置亦存在有輕薄化之需求,鑒此,市面上之鍵盤裝置製造商致力於發光鍵盤裝置之輕薄化。其一般作法係盡可能地降低發光鍵盤裝置中各元件之厚度,包括導光板以及發光元件。其中,較薄之發光元件(例如小於0.3毫米之發光元件)之發光效率低於較厚之發光元件(例如0.4毫米或0.6毫米之發光元件),且較薄之發光元件的成本遠高於較厚之發光元件。其不但造成習知發光鍵盤裝置之發光效率低落,且增加其成本。
因此,需要一種可兼具輕薄化以及發光效率之發光鍵盤裝置。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兼具輕薄化以及發光效率之發光鍵盤裝置。
本發明之次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兼具輕薄化以及成本考量之發光鍵盤裝置。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發光鍵盤裝置,包括複數按鍵、一支撐板、一發光元件以及一導光板。該複數按鍵顯露於該鍵盤裝置之一上表面,且每一該按鍵具有至少一出光區域。該支撐板設置於該複數按鍵之下方且連接於該複數按鍵,用以固定該複數按鍵於其上,而該支撐板具有一第一支撐板開孔。該發光元件位於該複數按鍵之下方且伸入該第一支撐板開孔,用以產生複數光束。該導光板設置於該支撐板之上方或下方,用以引導該複數光束投射至該複數出光區域;其中該第一支撐板 開孔具有一第一導光斜面,用以引導該複數光束通過而投射進入該導光板。
1‧‧‧鍵盤裝置
2、3、4、5、6‧‧‧發光鍵盤裝置
22‧‧‧遙控裝置
10、20、30、60‧‧‧按鍵
21、33、44、54‧‧‧薄膜開關電路
22、43、53、63‧‧‧導光板
23‧‧‧背光模組
24、31、41、51、61‧‧‧支撐板
25‧‧‧反光板
32、42、52、62、232‧‧‧發光元件
34、45、55、231‧‧‧發光電路板
35、47、57、67‧‧‧彈性元件薄膜
46、56、66‧‧‧反光部
101‧‧‧一般鍵
102‧‧‧一般鍵
103‧‧‧功能鍵
201、301、401、501、601‧‧‧按鍵帽
202‧‧‧剪刀式連接元件
203、303、403、503、603‧‧‧彈性元件
211、331、441、541、641‧‧‧上線路板
212、332、442、542、642‧‧‧隔離層
213、333、443、543、643‧‧‧下線路板
214、334‧‧‧按鍵開關
335、445、545‧‧‧容納槽
336、446‧‧‧第一導光部
221、332‧‧‧導光板開孔
222‧‧‧導光網點
223、533‧‧‧導光板之側邊
223、534 241‧‧‧支撐板開孔
251‧‧‧反光板開孔
252‧‧‧反光板之側邊
302、402、502、602‧‧‧連接元件
311、411、511‧‧‧第一支撐板開孔
331、431、531‧‧‧第二導光部
351‧‧‧透光區域
412、512、612‧‧‧第二支撐板開孔
413、513、613‧‧‧第三支撐板開孔
561‧‧‧反光部之側邊
561‧‧‧反光板開孔
2111、3311‧‧‧上接點
2131、3331‧‧‧下接點
2121、3321‧‧‧隔離層開孔
B、B*‧‧‧光束
2011、3011、4011、5011、6011‧‧‧出光區域
3111、4111、5111、6111‧‧‧第一導光斜面
5112、6121‧‧‧第二導光斜面
圖1係習知鍵盤裝置之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2係習知發光鍵盤裝置之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發光鍵盤裝置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4係本發明發光鍵盤裝置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局部結構爆炸示意圖。
圖5係本發明發光鍵盤裝置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6係本發明發光鍵盤裝置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之局部結構爆炸示意圖。
圖7係本發明發光鍵盤裝置於第三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8係本發明發光鍵盤裝置於第四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剖面示意圖。
鑑於習知技術之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可解決習知技術問題之發光鍵盤裝置。請同時參閱圖3以及圖4,圖3係為本發明發光鍵盤裝置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剖面示意圖,而圖4係為本發明發光鍵盤裝置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局部結構爆炸示意圖。發光鍵盤裝置3包括複數按 鍵30、一支撐板31、複數發光元件32(圖中僅顯示二個)、一具有導光功能之薄膜開關電路33、一發光電路板34以及一彈性元件薄膜35。複數按鍵30顯露於發光鍵盤裝置3之一上表面。每一按鍵30包括一按鍵帽301、一連接元件302以及一彈性元件303,按鍵帽301顯露於發光鍵盤裝置3之上表面,且按鍵帽301具有複數出光區域3011。連接元件302位於支撐板31與按鍵帽301之間,用以連接支撐板31以及按鍵帽301並使按鍵帽301相對於支撐板31上下移動。而彈性元件303位於薄膜開關電路34以及按鍵帽301之間且設置於彈性元件薄膜35上,用以提供一彈性力予按鍵帽301,使按鍵帽301復位。彈性元件薄膜35具有複數透光區域351,且每一透光區域351對應於一個按鍵帽301。於本較佳實施例中,發光鍵盤裝置3係為一筆記型電腦用之鍵盤裝置,且連接元件302係為剪刀式連接元件,彈性元件303係為可透光之橡膠彈性體,,而彈性元件薄膜35係為一黑色麥拉片(Mylar),而薄膜開關電路33係作為導光板使用。於另一較佳實施例中,連接元件則可採用其他種類之連接結構。
支撐板31設置於複數按鍵30之下方且連接於複數連接元件302,其用以固定複數按鍵30於其上,支撐板31包括複數第一支撐板開孔311,每一第一支撐板開孔311係對應於一個發光元件32,且每一第一支撐板開孔311具有一第一導光斜面3111,其中第一導光斜面3111係面向薄膜開關電路33。而發光元件32位於複數按鍵30之下方,且每一發光元件32分別伸入相對應之第一支撐板開孔311,其用以產生複數光束B*。發光電路板34設置於支撐板31之下方,用以設置複數發光元件32於其上,且提供一電力予發光元件32而驅動發光元件32。於本較佳實施例中,支撐板31係以不透光材質所製成,發光元件32係為尺寸較大之側向式發光二極體(一般為0.4毫米以上之側向式發光二極體),而發光電路板34係為一軟性 電路板。
圖3中,薄膜開關電路33設置於複數按鍵30支撐板31之間,用以被複數按鍵30之複數彈性元件303觸發而產生複數按鍵訊號,且薄膜開關電路33包括一上線路板331、一隔離層332以及一下線路板333。上線路板331具有複數上接點3311,隔離層332位於上線路板331之下方,且隔離層332具有對應於複數上接點3311之複數隔離層開孔3321,當薄膜開關電路33被觸壓時,相對應之上接點3311伸入相對應之隔離層開孔3321。下線路板333位於隔離層332之下方,具有對應於複數上接點3311之複數下接點3331而與複數上接點3311以及複數隔離層開孔3321形成複數按鍵開關334。
另外,薄膜開關電路33更包括複數容納槽335以及複數第一導光部336,複數容納槽335係顯露於下線路板333之一下表面上且貫穿下線路板333以及隔離層332,而每一容納槽335係對應於一個第一支撐板開孔311,使每一發光元件32分別穿過相對應之第一支撐板開孔311且伸入相對應之容納槽335。複數第一導光部336設置於下線路板333之下表面上,且每一第一導光部336對應於一個出光區域3011,第一複數導光部336用以分別引導於下線路板333中行進之複數光束B*往上投射至複數按鍵30之複數出光區域3011。根據上述可知,隔離層332以及下線路板333具有導光功能而作為導光板使用,以引導複數光束B*投射至複數出光區域3011,亦即,隔離層332以及下線路板333係以導光材料所製成,使複數光束B*得以於隔離層332以及下線路板333內進行全反射。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複數第一導光部336係為V形切割之微結構。
由圖3可知,發光鍵盤裝置3之各元件由上往下之排列順序為按鍵帽301、剪刀式連接元件302、彈性元件303、彈性元件薄膜35、薄 膜開關電路33、支撐板31以及發光電路板34,且發光元件32設置於發光電路板34上,由於發光元件32之厚度大於支撐板31,故發光元件32位於薄膜開關電路33以及支撐板31之內,且複數發光元件32所產生之複數光束B*可投射進入薄膜開關電路33。其中,每一按鍵帽301包括有複數出光區域3011,每一出光區域3011對應於一字母或符號,例如,按鍵帽301中左方之出光區域3011係對應於字母A,按鍵帽301中左方之出光區域3011係則對應於注音符號ㄇ。
接下來說明發光鍵盤裝置3之發光情形。當發光鍵盤裝置3被驅動而運作時,複數發光元件32產生複數光束B*,由於支撐板31部分遮蔽複數發光元件32之出光面,故複數光束B*被支撐板31遮蔽。然而,支撐板31上設置有複數第一導光斜面3111,使得複數光束B*經過複數第一導光斜面3111而被引導,且複數光束B*進入薄膜開關電路33之隔離層332以及下線路板333。於薄膜開關電路33中,複數光束B*於隔離層332以及下線路板333中進行全反射,當複數光束B*投射至複數第一導光部336時,複數第一導光部336破壞複數光束B*之全反射且將複數光束B*往上投射。此時,複數光束B*穿過薄膜開關電路33以及複數透光區域351而投射至複數出光區域3011,使複數按鍵30發光。
需特別說明的有二,第一,由於支撐板31之第一支撐板開孔311設置有第一導光斜面3111,使得支撐板31遮蔽複數發光元件32之出光面的區域減少,故可增加投射進入薄膜開關電路33中之複數光束B*的光量,以提升發光效率。第二,本較佳實施例中,複數第一導光部336係設置於下線路板333之下表面上,而於其他較佳實施例中,複數第一導光部亦可設置於上線路板之下表面或隔離層之下表面上。
再者,本發明更提供一第二較佳實施例。請同時參閱圖5 以及圖6,圖5係為本發明發光鍵盤裝置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剖面示意圖,而圖6係為本發明發光鍵盤裝置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之局部結構爆炸示意圖。發光鍵盤裝置4包括複數按鍵40、一支撐板41、複數發光元件42(圖中僅顯示二個)、一導光板43、一薄膜開關電路44、一發光電路板45、一反光部46以及一彈性元件薄膜47。複數按鍵40顯露於發光鍵盤裝置4之一上表面。每一按鍵40包括一按鍵帽401、一連接元件402以及一彈性元件403,且按鍵帽401具有複數出光區域3011。本較佳實施例之發光鍵盤裝置4之結構以及運作情形係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發光鍵盤裝置3大致上相同,其相同之處則不再多加說明。
而該兩者之不同之處如下所述。首先,本較佳實施例之發光鍵盤裝置4之支撐板41包括一第一支撐板開孔411、一第二支撐板開孔412以及複數第三支撐板開孔413。第一支撐板開孔411係對應於圖5左方之發光元件42,使圖5左方之發光元件42伸入第一支撐板開孔411,而第二支撐板開孔412係對應於圖5右方之發光元件42,使圖5右方之發光元件42伸入第二支撐板開孔412。其中,第一支撐板開孔411具有一第一導光斜面4111,且第一導光斜面4111面向導光板43,以增加投射進入導光板43之複數光束B*之光量。
其次,本較佳實施例之發光鍵盤裝置4更包括有導光板43以及反光部46。導光板43設置於支撐板41之下方,用以引導複數光束B*穿過複數第三支撐板開孔413而投射至複數按鍵40上之複數出光區域4011,導光板43包括複數第二導光部431以及複數導光板開孔432,每一第二導光部431係對應於一個第三支撐板開孔413。複數第二導光部431設置於導光板431之一下表面且分別位於相對應之第三支撐板開孔413之下方,用以引導複數光束B*往上投射,使複數光束B*穿過複數第三支撐板開 孔413而投射至複數按鍵40之複數出光區域4011。而複數導光板開孔432係貫穿導光板43,且每一導光板開孔432係對應於一個第一支撐板開孔411或一個第二支撐板開孔412,使得每一發光元件42依序伸入相對應之導光板開孔432以及第一支撐板開孔411(或第二支撐板開孔412)而得以投射複數光束B*至導光板43以及薄膜開關電路44。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複數第二導光部431係為V形切割之微結構。
至於反光部46,反光部46係設置於導光板43之下方,用以反射複數光束B*而使複數光束B*往上投射而進入導光板43。於本較佳實施例中,反光部46係為以印刷方式設置於導光板43之下表面上之反光油墨。而於另一較佳實施例中,反光部亦可採用一反光板。
接下來,本較佳實施例之薄膜開關電路44之上線路板441、隔離層442、下線路板443以及複數按鍵開關444之結構皆與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薄膜開關電路33相同,而不同之處在於,薄膜開關電路44更包括複數容納槽445(圖中顯示兩個)以及複數第二導光部446。每一容納槽445係對應於一個第一支撐板開孔411或一個第二支撐板開孔412,且複數容納槽445顯露於下線路板443之一下表面上,使每一發光元件42分別穿過相對應之第一支撐板開孔411或第二支撐板開孔412且伸入相對應之容納槽445。複數第二導光部446設置於下線路板443之下表面且位於複數第三支撐板開孔413之間,用以引導於下線路板443中行進之複數光束B*往上投射至複數按鍵40之複數出光區域4011。根據上述可知,下線路板443具有導光功能,以引導複數光束B*投射至複數出光區域4011,亦即,下線路板443係以導光材料所製成,使複數光束B*得以於下線路板443內進行全反射。
由圖6可知,發光鍵盤裝置4之各元件由上往下之排列順序 為按鍵帽401、連接元件402、彈性元件403、薄膜開關電路44、支撐板41、導光板43、反光部46以及發光電路板45,且複數發光元件42設置於發光電路板45上,由於發光元件42之厚度大於導光板43,故複數發光元件42依序伸入相對應之複數導光板開孔432、第一支撐板開孔411(或第二支撐板開孔412)以及複數容納槽445而位於薄膜開關電路44、支撐板41、導光板43以及反光部46之內,且複數發光元件42所產生之複數光束B*可分別投射進入導光板43以及薄膜開關電路44。
接下來說明發光鍵盤裝置4之發光情形。當發光鍵盤裝置4被驅動而運作時,依序伸入複數導光板開孔432、第一支撐板開孔411(或第二支撐板開孔412)以及複數容納槽445之複數發光元件42產生複數光束B*,且複數光束B*中之部分光束B*於支撐板41之下方行進而進入導光板43,另一方面,複數光束B*中之部分光束B*則於支撐板41之上方行進而進入下線路板443。於導光板43中被傳導之複數光束B*於導光板43中進行全反射,當複數光束B*投射至複數第二導光部431時,複數第二導光部431破壞複數光束B*之全反射且將複數光束B*往上投射。此時,複數光束B*分別穿過複數第三支撐板開孔413且經過薄膜開關電路44而投射至複數出光區域4011,使複數按鍵40發光。
薄膜開關電路44中,於下線路板443中被傳導之複數光束B*於下線路板443中進行全反射,當複數光束B*投射至接近於複數第三支撐板開孔413之複數第一導光部446時,複數第一導光部446破壞複數光束B*之全反射且將複數光束B*往上投射。此時,複數光束B*離開薄膜開關電路44而投射至複數出光區域4011,以進一步提升複數按鍵40之發光效果。
需特別說明的有二,第一,複數容納槽445並未貫穿下線路 板443,使伸入容納槽445之發光元件42所產生之複數光束得以投射至下線路板443,如圖5所示。第二,由於支撐板41之第一支撐板開孔411設置有第一導光斜面4111,使得支撐板41遮蔽發光元件42之出光面的區域減少,故可增加投射進入導光板43中之複數光束B*之光量,以提升發光效率。另一方面,由於支撐板41之第二支撐板開孔412未設置有導光斜面,故圖5右方之發光元件42所產生之複數光束B*投射至導光板43之光量小於圖5左方之發光元件42所產生之複數光束B*投射至導光板43之光量。也就是說,本發明發光鍵盤裝置可藉由是否設置導光斜面而調整投射進入導光板之光束之光量,例如,於發光鍵盤裝置中發光效率較低之處設置導光斜面,而提升其發光效率。
再者,本發明更提供一第三較佳實施例。請參閱圖7,其為本發明發光鍵盤裝置於第三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剖面示意圖。發光鍵盤裝置5包括複數按鍵50、一支撐板51、複數發光元件52(圖中僅顯示一個)、一導光板53、一薄膜開關電路54、一發光電路板55、一反光部56以及一彈性元件薄膜57。複數按鍵50顯露於發光鍵盤裝置3之一上表面。每一按鍵50包括一按鍵帽501、一連接元件502以及一彈性元件503,且每一按鍵帽501上具有一出光區域5011。支撐板51包括一第一支撐板開孔511以及複數第二支撐板開孔512。
本較佳實施例之發光鍵盤裝置5之結構以及運作情形係與前述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發光鍵盤裝置4大致上相同,其相同之處則不再多加說明。而該兩者之不同之處有四,第一,薄膜開關電路54包括一上線路板541、一隔離層542以及一下線路板543、複數容納槽545(圖中僅顯示一個)以及複數第二導光部546,上線路板541、隔離層542以及下線路板543之結構大致上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而僅有些微差異,該差異在於, 複數容納槽545係顯露於下線路板543之一下表面上且貫穿下線路板543,每一容納槽545對應於一個第一支撐板開孔511,使發光元件52穿過相對應之第一支撐板開孔511且伸入相對應之容納槽545,而發光元件52所產生之複數光束B*則得以進入隔離層542。複數第二導光部546設置於下線路板543之下表面且接近於複數第二支撐板開孔512,用以引導於下線路板543中行進之複數光束B*往上投射至複數按鍵50之複數出光區域5011。於本較佳實施例中,導光板53之複數第二導光部531係為咬花結構,而下線路板543中之複數第一導光部546係為V形切割之微結構。
第二,複數發光元件52係設置於發光電路板55上且位於導光板53以及薄膜開關電路54之一側,使得每一發光元件52伸入相對應之第一支撐板開孔511以及容納槽545,而產生複數光束B*且投射進入導光板53以及薄膜開關電路54之隔離層542。於本較佳實施例中,發光電路板56係為一印刷電路板。第三,導光板53中之每一第二導光部531係對應於一個按鍵帽501上之二出光區域5011以及二個第三支撐板開孔513。
第四,第一支撐板開孔511具有一第一導光斜面5111以及一第二導光斜面5112,且第一導光斜面5111以及第二導光斜面5112形成一尖角邊緣,其中第一導光斜面5111係面對導光板53,而第二導光斜面5112係面對薄膜開關電路54。當發光元件52產生複數光束B*時,第一導光斜面5111引導較多光束B*進入導光板53,且第二導光斜面5112引導較多光束B*進入薄膜開關電路54,使得被支撐板51遮蔽之光束B*之光量減少。因此,可提升特定區域之光量。
此外,本發明更提供一第四較佳實施例。請參閱圖8,其為本發明發光鍵盤裝置於第四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剖面示意圖。發光鍵盤裝置6包括複數按鍵60、一支撐板61、複數發光元件62(圖中僅顯示二個)、 一導光板63、一薄膜開關電路64、一發光電路板65、一反光部66以及一彈性元件薄膜67。複數按鍵60顯露於發光鍵盤裝置3之一上表面。每一按鍵60包括一按鍵帽601、一連接元件602以及一彈性元件603,且每一按鍵帽601上具有一出光區域6011。支撐板61包括一第一支撐板開孔611、一第二支撐板開孔612以及複數第三支撐板開孔613。
本較佳實施例之發光鍵盤裝置6之結構以及運作情形係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發光鍵盤裝置3大致上相同,其相同之處則不再多加說明。至於其不同之處有五,第一,本較佳實施例之薄膜開關電路64未設置有複數第一導光部,雖然薄膜開關電路64無法引導複數光束B*投射至複數出光區域6011,但複數光束B*可於上線路板641、隔離層642以及下線路板643中進行全反射之過程中,些許光束B*由薄膜開關電路64中溢出,該些許光束B*亦可些許提升發光鍵盤裝置之發光效率。當然,於另一較佳實施例中,薄膜開關電路亦可設置有複數第一導光部於上線路板之下表面上,以引導複數光束,而進一步提升發光鍵盤裝置之發光效率。
第二,於本較佳實施例中,反光部66係為一反光板。反光部66之一側邊661形成一彎折結構,且該側邊661所形成之彎折結構包覆導光板63之側邊633,以避免避免導光板63發生側邊633漏光之現象。而反光板66包括複數反光板開孔662,對應於複數發光元件62,當設置於發光電路板65上之複數發光元件62依序伸入反光部66之複數反光板開孔662、導光板63之複數導光板開孔632、支撐板61之第一支撐板開孔611(或第二支撐板開孔612)以及薄膜開關電路64之複數容納槽645時,複數發光元件62所產生之複數光束B*得以進入導光板63以及薄膜開關電路64。
第三,每一按鍵帽601上僅具有一出光區域6011,且支撐板61上之複數第二開孔612係對應於複數出光區域6011,也就是說,本較 佳實施例之發光鍵盤裝置6上之每一按鍵60上僅具有一個字母或符號,例如美國用之鍵盤裝置。第四,第一支撐板開孔611具有第一導光斜面6111,且第一導光斜面6111係面對導光板63,而第二支撐板開孔612具有第二導光斜面6121,且第二導光斜面6121係面對薄膜開關電路64。當發光元件52產生複數光束B*時,第一導光斜面6111引導大部分光束B*進入導光板63,使得投射進入導光板53之光束B*之光量增加。而第二導光斜面6121引導大部分光束B*進入薄膜開關電路64,使得投射進入導光板63之光束B*之光量減少。因此,可提升一特定區域(例如較暗區域)之光量,並降低另一特定區域(例如較亮區域)之光量,使複數按鍵60之發光效果均勻化。
第五,薄膜開關電路64包括一上線路板641、一隔離層642以及一下線路板643以及複數容納槽645。上線路板641、隔離層642以及下線路板643之結構大致上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而僅有些許差異,其差異在於,複數容納槽645係顯露於下線路板643之一下表面上且貫穿下線路板643、隔離層642以及上線路板641,且每一容納槽645對應於一個第一開孔611,使每一發光元件62分別穿過相對應之第一開孔611而伸入相對應之容納槽645,且複數發光元件62被彈性元件薄膜67遮蔽而不顯露於薄膜開關電路64之外。藉此,複數發光元件62所產生之複數光束B*則得以投射進入上線路板641、隔離層642以及下線路板643,亦即複數光束B*於上線路板641、隔離層642以及下線路板643中進行全反射。
根據上述各較佳實施例可知,本發明發光鍵盤裝置中設置有具有較大厚度之發光元件,使得發光元件所輸出之光束之發光效率較高。並且,於不透光之支撐板上設置有對應於發光元件之第一支撐板開孔,使發光元件穿過第一支撐板開孔而投射複數光束至薄膜開關電路,以稍微提升發光鍵盤裝置之發光效果。因此,本發明發光鍵盤可採用較小厚度之導 光板而進行輕薄化,並採用較大厚度之發光元件,而具有較佳之發光效率,同時,較大厚度之發光元件亦具有成本較低之優點。另外,本發明發光鍵盤裝置藉由於第一支撐板開孔中設置有第一導光斜面,以控制投射進入導光板之光束的光量,使發光鍵盤裝置可產生均勻的發光效果。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因此凡其它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之精神下所完成之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於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3‧‧‧發光鍵盤裝置
30‧‧‧按鍵
33‧‧‧薄膜開關電路
31‧‧‧支撐板
32‧‧‧發光元件
34‧‧‧發光電路板
35‧‧‧彈性元件薄膜
301‧‧‧按鍵帽
302‧‧‧連接元件
303‧‧‧彈性元件
311‧‧‧第一支撐板開孔
331‧‧‧上線路板
332‧‧‧隔離層
333‧‧‧下線路板
334‧‧‧按鍵開關
335‧‧‧容納槽
336‧‧‧第一導光部
351‧‧‧透光區域
3011‧‧‧出光區域
3111‧‧‧第一導光斜面
3311‧‧‧上接點
3321‧‧‧隔離層開孔
3331‧‧‧下接點
B*‧‧‧光束

Claims (14)

  1. 一種發光鍵盤裝置,包括:複數按鍵,顯露於該鍵盤裝置之一上表面,且每一該按鍵具有至少一出光區域;一支撐板,設置於該複數按鍵之下方且連接於該複數按鍵,用以固定該複數按鍵於其上,而該支撐板具有一第一支撐板開孔;一發光元件,位於該複數按鍵之下方且伸入該第一支撐板開孔,用以產生複數光束;以及一導光板,設置於該支撐板之下方或上方,用以引導該複數光束投射至該複數出光區域;其中該第一支撐板開孔具有一第一導光斜面,用以引導該複數光束通過而投射進入該導光板。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鍵盤裝置,其中該導光板係具有導光功能之一薄膜電路開關,設置於該支撐板之上方,且該薄膜開關電路包括:一上線路板,具有複數上接點;一隔離層,位於該上線路板之下方,該隔離層具有對應於該複數上接點之複數隔離層開孔,當該薄膜開關電路被觸壓時,該複數上接點伸入該複數隔離層開孔;以及一下線路板,位於該隔離層之下方,具有對應於該複數上接點之複數下接點而與該複數上接點形成複數按鍵開關;其中該上線路板、該隔離層以及該下線路板中之至少一者具有導光功能,以引導該複數光束投射至該複 數出光區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發光鍵盤裝置,其中該薄膜開關電路更包括:一容納槽,顯露於該下線路板之一下表面上且對應於該第一支撐板開孔;其中該發光元件穿過該第一支撐板開孔並伸入該容納槽;以及複數第一導光部,設置於該下線路板之該下表面,用以引導該複數光束往上投射至該複數按鍵之該複數出光區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發光鍵盤裝置,其中該薄膜開關電路更包括:一容納槽,顯露於該下線路板之一下表面上且貫穿該下線路板,該容納槽對應於該第一支撐板開孔;其中該發光元件穿過該第一支撐板開孔並伸入該容納槽;以及複數第一導光部,設置於該隔離層以及該下線路板中之至少一者之一下表面,用以引導該複數光束往上投射至該複數按鍵之該複數出光區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發光鍵盤裝置,其中該薄膜開關電路更包括:一容納槽,顯露於該下線路板且貫穿該下線路板以及該隔離層,該容納槽對應於該第一支撐板開孔;其中該發光元件穿過該第一支撐板開孔並伸入該容納槽;以及複數第一導光部,設置於該上線路板、該隔離層以及該下線路板中之至少一者之該下表面,用以引導該複數光束往上投射至該複數按鍵之該複數出光區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鍵盤裝置,其中該支撐板更包括複數第二支撐板開孔,而該導光板係設置於該支撐板之下方,且該導光板包括至少一第二導光部,設置於該導光板之一下表面且位於該複數第二支撐板開孔之下方,用以引導該複數光束往上投射,且穿過該複數第二支撐板開孔而投射至該複數按鍵之該複數出光區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發光鍵盤裝置,其中該複數第二導光部係為V形切割之微結構、咬花結構或導光油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發光鍵盤裝置,其中該導光板更包括一導光板開孔,貫穿該導光板且位於該第一支撐板開孔之下方,使該發光元件依序伸入該導光板開孔以及該第一支撐板開孔,以投射該複數光束至該導光板。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鍵盤裝置,其中該第一導光斜面係面向該導光板,以增加投射進入該導光板之複數光束之光量。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鍵盤裝置,更包括一發光電路板,設置於該導光板之一側或該導光板之下方,用以設置該發光元件於其上,且提供一電力予該發光元件。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鍵盤裝置,更包括一反光部,設置於該導光板之下方,用以反射該複數光束而使該複數光束往上投射而進入該導光板。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發光鍵盤裝置,其中該反光部係以印刷方式設置於該導光板之一下表面,且該反光部係反射油墨。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發光鍵盤裝置,其中該反光部係一反 光板,且該反光板包括:一反光板開孔,供該發光元件伸入該反光板開孔;以及一彎折結構,設置於該反光板之至少一側邊,用以包覆該導光板之至少一側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鍵盤裝置,其中每一該按鍵包括:一按鍵帽,顯露於該鍵盤裝置之該上表面,且該至少一出光區域設置於該按鍵帽上;一連接元件,位於該支撐板與該按鍵帽之間,用以連接該支撐板以及該按鍵帽並使該按鍵帽相對於該支撐板上下移動;以及一彈性元件,位於該支撐板以及該按鍵帽之間,用以提供一彈性力予該按鍵帽,使該按鍵帽復位。
TW102121386A 2013-06-17 2013-06-17 發光鍵盤裝置 TWI5012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1386A TWI501275B (zh) 2013-06-17 2013-06-17 發光鍵盤裝置
US13/955,501 US8960931B2 (en) 2013-06-17 2013-07-31 Luminous keyboar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1386A TWI501275B (zh) 2013-06-17 2013-06-17 發光鍵盤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1159A true TW201501159A (zh) 2015-01-01
TWI501275B TWI501275B (zh) 2015-09-21

Family

ID=52019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1386A TWI501275B (zh) 2013-06-17 2013-06-17 發光鍵盤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960931B2 (zh)
TW (1) TWI50127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2577B (zh) * 2016-12-21 2018-08-1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按鍵及包含該發光按鍵之發光鍵盤
CN109300726A (zh) * 2017-07-25 2019-02-0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键盘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7475B (zh) * 2015-06-05 2017-12-0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及應用其之發光鍵盤
CN107154320A (zh) * 2016-03-02 2017-09-12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
CN111477487B (zh) 2019-06-18 2023-07-14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输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9503A (en) * 1991-06-24 1994-10-25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Surface luminous lighting unit
TWM302069U (en) * 2006-05-19 2006-12-0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Luminous keyboard and light module thereof
TW200802040A (en) * 2006-06-23 2008-01-01 Quanta Comp Inc Luminous keyboard module
TW200945114A (en) * 2008-04-22 2009-11-0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Light-emitting module and keyboard
TWI382793B (zh) * 2009-01-23 2013-01-11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Self-luminous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TW201212082A (en) * 2010-09-15 2012-03-16 Top Victory Invest Ltd Button structure
TW201316368A (zh) * 2011-10-14 2013-04-16 Primax Electronics Ltd 發光鍵盤
TW201318016A (zh) * 2011-10-21 2013-05-01 Global Lighting Technologies 鍵盤裝置
TWM435661U (en) * 2012-04-03 2012-08-11 Changshu Sunrex Technology Co Luminous keyboard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2577B (zh) * 2016-12-21 2018-08-1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按鍵及包含該發光按鍵之發光鍵盤
CN109300726A (zh) * 2017-07-25 2019-02-0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键盘
CN109300726B (zh) * 2017-07-25 2020-10-16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键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369021A1 (en) 2014-12-18
TWI501275B (zh) 2015-09-21
US8960931B2 (en) 2015-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1276B (zh) 發光鍵盤裝置
TWI416565B (zh) 發光鍵盤
US10586664B2 (en) Luminous keyboard
TW201501161A (zh) 發光鍵盤裝置
US10236142B2 (en) Luminous keyboard
US9299516B2 (en) Luminous keyboard device
US11048336B2 (en) Luminous keyboard
US9892874B2 (en) Luminous keyboard
TWI501275B (zh) 發光鍵盤裝置
US9496104B1 (en) Luminous keyboard
TWM541103U (zh) 發光鍵盤
CN219892094U (zh) 背光按键及其背光模组
TWI500061B (zh) 發光鍵盤裝置
TW201916084A (zh) 發光鍵盤
US10410807B2 (en) Luminous keyboard
CN109243896B (zh) 发光键盘
US9502191B1 (en) Luminous keyboard
TW201913704A (zh) 發光鍵盤
US20190148091A1 (en) Luminous keyboard
TW201837945A (zh) 發光鍵盤
CN109872907B (zh) 发光键盘
TW201426798A (zh) 具有發光功能之鍵盤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