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48638A - 延伸系統資訊分佈機制 - Google Patents

延伸系統資訊分佈機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48638A
TW201448638A TW103106124A TW103106124A TW201448638A TW 201448638 A TW201448638 A TW 201448638A TW 103106124 A TW103106124 A TW 103106124A TW 103106124 A TW103106124 A TW 103106124A TW 201448638 A TW201448638 A TW 20144863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b
physical channel
information
sibs
system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6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28966B (zh
Inventor
Sofia Brismar
Joakim Bergstrom
Erik Larsson
Fredrik Ovesjo
Johan Rune
Original Assignee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iled Critical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ublication of TW201448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86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8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896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2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bearers o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4Scheduled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由用於將系統資訊傳輸至複數個無線終端機之一無線通信網路中之一網路節點實施之方法。該網路節點經由一第一實體頻道傳輸一第一群組之系統資訊區塊(SIB),且經由一不同之第二實體頻道傳輸一第二群組之額外SIB。本發明亦揭示一種經操作以實施該方法之對應網路節點。本發明揭示由一無線通信網路中之一無線終端機實施之另一種方法。該無線終端機處理通過一第一實體頻道從一基地台接收之資訊以識別一第一群組之SIB,且處理通過一不同之第二實體頻道從該基地台接收之資訊以識別一第二群組之額外SIB。本發明亦揭示一種經操作以實施該方法之對應無線終端機。

Description

延伸系統資訊分佈機制 [相關申請案]
本申請案主張2013年2月25日申請之臨時申請案第61/769,073號之權利,該案之全文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文所描述之標的大體上係關於無線通信網路。特定言之,標的係關於用於系統資訊之分佈之方法、裝置及/或系統。來自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之術語在下文中僅用於促進解釋及實例性應用。無線系統(諸如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iMax)、超行動寬頻(UMB)、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WiFi及其他者)可受益於本文所描述之技術。
在一無線網路(諸如一3GPP寬頻分碼多重存取(WCDMA)網路)中,系統資訊(SI)分佈提供通過網路空中介面排程及廣播系統資訊之能力。通常,在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中使用節點B應用協定(NBAP)程序系統資訊更新來產生傳遞至無線電基地台(RBS)之系統資訊。RBS在映射至由小區中之主要共同控制實體頻道(P-CCPCH)攜載之一廣播頻道(BCH)輸送頻道之廣播控制頻道(BCCH)上週期性重複資訊。
將系統資訊分成不同系統資訊區塊(SIB),其中各SIB含有相同性質之資訊元素。不同系統資訊區塊可具有(例如)與其等之重複速率及 對待重新讀取資訊之使用者設備(UE)之要求有關之不同特性。
亦通過空中介面廣播之主控資訊區塊(MIB)將參考及排程資訊提供至小區中之某數目個SIB。MIB之排程由3GPP標準化。重複週期係80毫秒(每第四個20毫秒傳輸時間間隔「TTI」)且開始位置係系統訊框號(SFN)=0,即,當(SFN mod 8)=0時,開始於SFN處之每BCH TTI內傳輸MIB。亦可由分開之排程區塊(SB)提供SIB參考。總是從MIB參考一排程區塊。圖1繪示SIB之一實例性結構。
MIB/SB中之排程資訊提供小區中所傳輸之一系列SB/SIB及其等在廣播頻道上之位置。排程資訊亦含有將與廣播頻道上當前所發送之資訊之版本及有效性有關之資訊給予UE的各SIB之值標籤(或一屆期計時器)。
當前,為獲取廣播頻道上所傳輸之所需SIB,UE必須首先讀取MIB以取得對第一層級之SIB之參考。此後,UE需要讀取排程區塊以取得對剩餘SIB之參考。
使用RLC透通模式,在BCH上於各20毫秒TTI內傳輸一RRC SI訊息。該SI訊息含有:TTI內之第一無線電訊框之系統訊框號(SFN);一SIB片段及/或一個或若干個完整SIB(此資訊係選用的且僅在SIB資料於TTI中內被排程時被包含)。
若SI訊息未完全填充輸送區塊,則將填位添加至246個位元之輸送區塊大小。
不同更新機制根據SIB是否含有靜態或動態資訊而應用於SIB。對於含有靜態資訊之SIB,一值標籤用於指示何時需要UE讀取廣播頻道上之新資訊。將該SIB值標籤與MIB或SB中之排程資訊一起發送。每當修改SIB內容時,由網路更新對應SIB值標籤。歸因於分層結構,最低SIB層級上之一變化將一直傳播至MIB,即,SB值標籤及MIB值 標籤兩者亦將被遞增。訊息傳呼類型1(傳呼頻道「PCH」上)及系統資訊變化指示(前向存取頻道「FACH」及高速下行鏈路共用頻道「HS-DSCH」上)中之新MIB值標籤經傳訊以將更新系統資訊通知給UE。一旦UE收到通知,則其將從頂部開始比較廣播頻道上所傳訊之新值標籤與所儲存之值標籤。若其等不同,則UE需要重新獲取SIB以取得更新資訊。
對於含有動態資訊之SIB,將一屆期計時器用作為一更新機構。當計時器屆期時,UE已儲存之對應SIB資訊被認作無效且UE必須再次獲取系統資訊。
應注意,一特定UE在某一時間需要僅用於小區中所廣播之所有SIB之一子集的有效資訊。UE需要何種SIB取決於由UE支援之特徵及當前RRC狀態(閒置模式、PCH或FACH)。
既有系統資訊分佈機制被引入至3GPP Rel-99中且此後一直未改變。由於過去RAN發佈期間之高速封包存取(HSPA)特徵成長,12kbps之可用BCH容量幾乎由支援高達Rel-8之特徵之既有MIB/SB/SIB填滿。
特定言之,已識別與當前分佈機制相關之以下問題:片段化:雖然可將一SIB之最後片段(或第一片段)與相同輸送區塊中之一個或若干個完整SIB串接,但隨著SIB及SIB片段之數目增加,BCH頻道變得越來越片段化。主要貢獻者係必須每第4個TTI在廣播頻道上重複之MIB。即使MIB自身不佔用整個輸送區塊,但仍難以依一有效率方式使用剩餘部分。
當在網路中啟用更多特徵時,既有SIB(例如SIB3、SIB5及SIB11)之大小增大且需要排程用於各SIB之更多後續片段。一後續片段自身需要一TTI且無法與其他完整SIB或SIB片段串接,即,其無法再使用輸送區塊之未填充部分。具有不同重複週期之混合SIB亦在廣 播頻道上產生難以填充之「間隙」,其考量相同SIB之兩個連續片段之間之偏移受限於既有標準之320毫秒。
排程附加項:將各SIB片段之準確位置及SIB之值標籤(或屆期計時器)及範圍(「小區」或「PLMN」)告知給UE。當SIB片段之數目在廣播頻道上增加時,排程附加項亦增長。UE必須首先讀取MIB及排程區塊中所含之排程資訊以找到待獲取之SIB之位置。因此,重要的是:排程資訊經頻繁地重複以確保讀取系統資訊之總時間係可接受的。現今,排程資訊佔用總BCH容量之約25%。
分層MIB/SB/SIB結構:當前SIB結構使用高達三個層,此可延遲系統資訊獲取。當修改一SIB時,UE必須首先讀取MIB及接著排程區塊以找到何種SIB值標籤已被改變。此後,UE能夠讀取新SIB且更新對應資訊。
不支援DTX:當在TTI內無系統資訊被排程(除SFN之外)時,當前SIB結構不支援待使用之一DTX格式。此消耗不必要之DL傳輸功率。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一種方法由用於將系統資訊傳輸至複數個無線終端機之一無線通信網路中之一網路節點實施。根據該方法,該網路節點經由一第一實體頻道傳輸一第一群組之SIB,且經由一不同之第二實體頻道傳輸一第二群組之額外SIB。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第一實體頻道經組態以由一第一群組之無線終端機讀取且亦由一不同之第二群組之無線終端機讀取,且該第二實體頻道經組態以僅由該第一群組及該第二群組之無線終端機之一者讀取。在一實例中,該第一實體頻道係P-CCPCH,且該第二實體頻道係S-CCPCH及HS-PDSCH之一者。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網路節點方法亦包含:該網路節點 經由該第一實體頻道傳輸用於該第二實體頻道上之該等額外SIB之接收的排程資訊。該排程資訊可包含於經由該第一實體頻道所傳輸之一排程區塊中。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網路節點方法亦包含:該網路節點經由該第二實體頻道傳輸用於該等額外SIB之接收的排程資訊,且亦經由該第一實體頻道傳輸用於該等額外SIB之接收的額外排程資訊或該等額外SIB將經由該第二實體頻道傳輸之一指示。
在上文所討論之實施例之一者或多者中,經由該第二實體頻道傳輸該第二群組之額外SIB包含:經由該第二實體頻道傳輸僅包含靜態系統資訊之一個或多個第一SIB;及經由該第二實體頻道傳輸僅包含動態系統資訊之一個或多個第二SIB。
本發明亦揭示一種經組態以實施上文所討論之各種網路節點方法之對應網路節點。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一種方法由用於處理系統資訊之一無線通信網路中之一無線終端機實施。該無線終端機處理通過一第一實體頻道從一基地台接收之資訊以識別一第一群組之SIB,且亦處理通過一不同之第二實體頻道從該基地台接收之資訊以識別一第二群組之額外SIB。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第一實體頻道經組態以由一第一群組之無線終端機讀取且亦由一不同之第二群組之無線終端機讀取,且該第二實體頻道經組態以僅由該第二群組之無線終端機讀取。在此等實施例中,該無線終端機係該第二群組之無線終端機之部分。在一實例中,該第一實體頻道係P-CCPCH,且該第二實體頻道係S-CCPCH及HS-PDSCH之一者。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無線終端機基於處理通過該第一實體頻道從該基地台接收之資訊以識別用於該第二實體頻道上之該等額 外SIB之接收的排程資訊而識別該第二群組之額外SIB。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無線終端機方法亦包含:該無線終端機處理通過該第二實體頻道從該基地台接收之資訊以識別用於該等額外SIB之接收的排程資訊。在此等實施例中,該無線終端機方法亦包含:處理通過該第一實體頻道從該基地台接收之資訊以識別用於該等額外SIB之接收的額外排程資訊或該等額外SIB將經由該第二實體頻道傳輸之一指示。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處理通過該第二實體頻道從該基地台接收之資訊以識別該第二群組之額外SIB包含:從通過該第二實體頻道所接收之該資訊識別僅包含靜態系統資訊之一個或多個第一SIB;及從通過該第二實體頻道所接收之該資訊識別僅包含動態系統資訊之一個或多個第二SIB。
本發明亦揭示一種經組態以實施上文所討論之各種無線終端機方法之對應無線終端機。
100‧‧‧方法
102‧‧‧區塊
104‧‧‧區塊
200‧‧‧方法
202‧‧‧區塊
204‧‧‧區塊
BC1‧‧‧廣播1
BC2‧‧‧廣播2
MIB‧‧‧主控資訊區塊
SB‧‧‧排程區塊
SB-BC1‧‧‧排程區塊-廣播1
SB-BC2‧‧‧排程區塊-廣播2
SIB-S‧‧‧系統資訊區塊中之靜態資訊
SIB-D‧‧‧系統資訊區塊中之動態資訊
SIB 1至SIB n‧‧‧系統資訊區塊
SIB n+1至SIB m‧‧‧系統資訊區塊
SIB m+1至SIB x‧‧‧系統資訊區塊
圖1繪示一實例性SIB結構。
圖2a繪示根據一第一實施例之一實例性SIB結構。
圖2b繪示用於圖2a之SIB結構之一實例性網路節點方法。
圖2c繪示用於圖2a之SIB結構之一實例性UE方法。
圖3a繪示根據一第二實施例之一SIB結構。
圖3b繪示用於圖3a之SIB結構之一實例性網路節點方法。
圖3c繪示用於圖3a之SIB結構之一實例性UE方法。
圖4a繪示根據一第三實施例之一實例性SIB結構。
圖4b繪示用於圖4a之SIB結構之一實例性網路節點方法。
圖4c繪示用於圖4a之SIB結構之一實例性UE方法。
圖5a繪示根據一第四實施例之一實例性SIB結構。
圖5b繪示用於圖5a之SIB結構之一實例性網路節點方法。
圖5c繪示用於圖5a之SIB結構之一實例性UE方法。
圖6繪示SIB片段至SI訊息之一實例性映射。
圖7繪示用於一RACH上之傳輸之一實例性MAC PDU。
圖8繪示用於圖7之MAC PDU之一TCTF欄位之一實例性編碼。
圖9繪示一實例性MAC-i PDU。
圖10繪示用於圖9之MAC-i PDU之一實例性標頭。
圖11繪示用於圖10之MAC-I標頭之一實例性LCH-ID欄位編碼。
圖12繪示系統資訊之一實例性按需分佈。
圖13繪示一實例性PICH頻道結構。
圖14繪示一實例性AICH頻道結構。
圖15繪示一實例性P-CCPCH訊框結構。
圖16繪示由用於將系統資訊傳輸至複數個無線終端機之一網路節點實施之一實例性方法。
圖17繪示由用於處理通過不同實體頻道所接收之系統資訊之一無線終端機實施之一實例性方法。
圖18a繪示能夠使用上文所描述技術之一者或多者來分佈系統資訊之一實例性網路節點之主功能元件。
圖18b繪示用於圖16a之網路節點之一實例性硬體組態。
圖19a繪示能夠使用上文所描述技術之一者或多者來處理系統資訊之一實例性無線終端機之主功能元件。
圖19b繪示用於圖17a之無線終端機之一實例性硬體組態。
為適應廣播頻道上之新系統資訊,經常很少傳輸既有系統資訊。不幸的是,此將導致UE用更長時間來獲取所需SIB,即,增加延時。例如,此可增加來自URA/FACH之呼叫設置及抬刀切換(up- switch)時間以及IRAT及頻率間小區重新選擇時之中斷時間。考量UE將在未來於URA/PCH及CELL_FACH狀態中花費更多時間,最小化此等狀態之效能降級表現係極其重要的。
既有廣播頻道之格式可經修改以適應新系統資訊。但應注意,廣播頻道由當前部署於網路中之所有UE讀取且需要由該等UE理解。需要使用用於系統資訊分佈之既有Rel-99架構來傳輸此等舊有UE所需之所有SIB。此隱含:既有廣播頻道之格式之彈性變化受很大限制。
為確保將來發佈(例如即將到來之HSPA發佈)之增長,需要擴大系統資訊容量,同時維持既有UE之回溯相容性。
如上文所指示,期望延伸系統資訊分佈機制以完成以下目標(及其他):適應新系統資訊之分佈;維持與舊有UE之相容性;最小化延時。
在一個或多個態樣中,一網路可利用複數個(即,兩個或兩個以上)系統資訊分佈頻道來將系統資訊分佈至無線終端機(例如UE)。例如,可使用第一分佈頻道、第二分佈頻道、第三分佈頻道等等。至少一分佈頻道(例如第一分佈頻道)可用於維持與當前既有SI分佈機制之回溯相容性。亦可將第一分佈頻道稱作一舊有分佈頻道。至少一其他分佈頻道(例如第二分佈頻道)可用於延伸能夠理解延伸機制之該等UE之SI分佈機制。亦可將第二分佈頻道稱作一延伸分佈頻道。
下文中將描述使用第一(舊有)SI分佈頻道及第二(延伸)SI分佈頻道之SI分佈。然而,描述之範圍可經延伸以涵蓋兩個以上分佈頻道。
為便於參考,可將用於SI廣播之既有SI分佈機制稱作「廣播1」或「BC1」。作為一說明,可將SI廣播(如由3GPP Rel-99架構所指定)認作BC1機制之一實例。BC1機制之範圍可涵蓋用於既有系統資訊分 佈之所有協定(例如NBAP、RRC、L1)及頻道(邏輯頻道:BCCH,輸送頻道:BCH,實體頻道:P-CCPCH)。
可將用於延伸分佈之SI廣播稱作「廣播2」或「BC2」。意欲:BC2機制之範圍涵蓋待用於新系統資訊分佈機制之協定及頻道(邏輯頻道/輸送頻道/實體頻道)。
用於延伸SI分佈之SIB結構之實施例
下文呈現用於延伸SI分佈之多個機制之實例。在一第一實施例中,儘可能多地再使用既有BC1機制。圖2a中繪示一實例性SIB結構。第一分佈頻道中之SB-BC1中之排程資訊可經延伸以啟用對第二分佈頻道上所傳輸之新SIB之參考。包含於SB-BC1中之資訊可包含以下之任何一者或多者:一SIB類型,其識別SIB(例如SIB m+1...SIB x)。該SIB類型可隱含地指示:利用BC2機制在第二分佈頻道上傳輸SIB;利用BC2機制在第二分佈頻道上傳輸SIB之一明確指示;SIB之區域範圍是否為「小區」或「PLMN」之一指示;SIB包含靜態資訊時之一值標籤;SIB包含動態資訊時之一屆期計時器;其中排程第一SIB片段(例如SIB m+1)之第二分佈頻道上之一開始位置(例如SFN)及未在連續TTI內發送後續SIB片段時之一個或若干個選用之偏移參數;一重複週期,其指示SIB在廣播頻道上之重複程度。
雖然圖2a中未繪示,但第一分佈頻道中之MIB中之排程區塊可經延伸以係指第二分佈上所傳輸之SIB。再者,可延伸MIB及SB兩者。
圖2b繪示由一網路節點(例如RNC、RBS)執行以使用圖2a之SIB結構來分佈系統資訊之一方法之一實例。應注意,在第一頻道上傳輸MIB/SB-BC1及在第二頻道上傳輸新SIB之順序不是特別重要。其等可 相繼循序傳輸或並行傳輸。其等可甚至部分或全部重疊。在此實施例及下文所描述之其他實施例中,相同概念可適用。即,若無另外明確指示,則從該網路節點傳輸SIB相關資訊之順序不是特別重要。
UE可使用舊有BC1獲取機制來找到對BC2上之新SIB之參考。例如,基於SIB類型(或新BC1/BC2指示符),UE可讀取BC1或BC2上之SIB。上文中指示:SIB類型可隱含地指示在第二分佈頻道上傳輸SIB。但亦如上文所指示,可明確地指示此資訊。此可用於其中SIB類型本身不足以得出以在第二分佈頻道上傳輸SIB之結論之情況中。
圖2c繪示由一UE執行以存取一第二分佈頻道上之圖2a之新SIB之一實例性方法。恰如MIB/SB-BC1及新SIB可依任何順序由網路傳輸,該UE亦可依任何順序接收MIB/SB-BC1及新SIB。該UE可依任何順序接收資訊且儲存所接收之資訊。然而,可依圖2c中所繪示之順序解碼所接收之資訊。在此實施例及下文所描述之其他實施例中,若無另外特定陳述,則該UE可依一隨機順序接收SIB相關資訊傳輸(且儲存該等SIB相關資訊傳輸)。
在進一步行進之前,應注意如下。可利用延伸機制BC2來傳輸新SIB(即,無法由舊有UE理解之SIB)。然而,此未必排除使用第二分佈頻道來傳輸由舊有UE理解之既有SIB。例如,SIB m+1可為一新SIB之一實例(無法由舊有UE理解)且SIB x可為一舊有SIB之一實例。利用BC2機制來傳輸舊有SIB之一原因(其中可存在若干原因)可為平衡分佈SIB之負載。可利用BC2機制來分佈舊有SIB之此概念可適用於第一實施例及下文所描述之其他實施例之一些或所有。
在此實施例中,可再使用舊有更新機制。當網路(例如RNC、RBS)修改第二分佈頻道上所傳輸之一SIB之內容時,網路亦可遞增SB-BC1中所含之SIB值標籤。該變化可一直傳播至BC1上之MIB,且可使用舊有通知訊息(例如)在PCH及FACH/HS-DSCH輸送頻道上將新 MIB值標籤傳訊至UE。對於動態SIB,可使用屆期計時器。
圖3a繪示SIB結構之一第二實施例之一實例。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分佈頻道中之排程區塊(SB-BC1)或MIB可指向第二分佈頻道上之一新延伸排程區塊(SB-BC2)。SB-BC2繼而可列出及提供第二分佈頻道上所傳輸之SIB之排程資訊。
圖3b繪示由一網路節點(例如RNC、RBS)執行以分佈用於圖3a之SIB結構之系統資訊之一方法之一實例。SB-BC1或MIB中所提供之SB-BC2之排程資訊可包含針對上文所描述之第一實施例所列出之資訊元素(例如區域範圍、值標籤/屆期計時器、開始位置、偏移及重複週期)之一些或所有。類似地,SB-BC2可包含每參考SIB之排程資訊元素之一些或所有、或資訊之一子集。亦可使用SB-BC2中所包含之一組新排程資訊元素來參考BC2上之SIB。此外,順序不是特別重要。
在此第二實施例中,UE可首先使用舊有BC1獲取機制來找到對BC2上之新排程區塊之一參考。一旦已獲取SB-BC2,則UE可找到第二分佈頻道上之剩餘SIB。
圖3c繪示由UE執行以存取一第二分佈頻道上之圖3a之SIB之一實例性方法。此外,圖3c中之操作順序可指示解碼所接收之資訊之順序,即,其未必指示資訊接收之順序。
類似於第一實施例,舊有更新機制可再用於第二實施例。當網路修改第二分佈頻道上所傳輸之一SIB之內容時,網路亦可遞增SB-BC2中所含之SIB值標籤。該變化可一直傳播至經由SB-BC1之BC1上之MIB,且可使用舊有通知訊息(例如)在PCH及FACH/HS-DSCH輸送頻道上將新MIB值標籤傳訊至UE。
圖4a繪示SIB結構之一第三實施例之一實例。在此實施例中,可使用一新「BC2指示符」(第二分佈頻道指示符)在第一分佈頻道上之 MIB或SB-BC1中指示BC2之存在。MIB及/或SB-BC1可包含BC2指示符資訊元素。
當啟用BC2且設定「BC2指示符」時,網路節點可使用一開始位置及重複週期來重複BC2上之排程區塊。該開始位置及該重複週期之一者或兩者可預設為預定值。例如,其等可由一標準(例如3GPP)定義。在一替代例中,可在MIB及/或SB-BC1中提供該開始位置及/或該重複週期。作為又一替代例,可存在可由MIB及/或SB-BC1中所提供之值取代之預設開始位置及/或重複週期。相較於上文所描述之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第三實施例可最小化需要包含於BC1上以支援BC2之額外排程附加項。
SB-BC2可包含用於指示所含資訊之版本之一值標籤及BC2上所傳輸之一系列SIB加上相關排程資訊。該排程資訊可包含針對第一實施例及/或第二實施例所列出之一些或所有排程資訊元素。再者,可包含新資訊元素組。
圖4b繪示由一網路節點(例如RNC、RBS)執行以使用圖4a之SIB結構來分佈系統資訊之一方法之一實例。在此第三實施例中,UE將基於BC1上所傳輸之資訊(例如「BC2指示符」)而理解小區中是否支援BC2。若設定此指示符,則UE可讀取第二分佈頻道上之新排程區塊SB-BC2。SB-BC2可位於BC2上之一預定位置上。一旦獲取SB-BC2,則UE可找到第二分佈頻道上之剩餘SIB。
圖4c繪示由UE執行以存取一第二分佈頻道上之圖4a之SIB之一實例性方法。在此第三實施例中,可在某種程度上再使用舊有更新機制。然而,一新SB-BC2值標籤可包含於傳呼類型1及系統資訊變化指示訊息中。每當修改一BC2 SIB之內容時,可將此值標籤發送至UE。在收到通知(例如在PCH或FACH/HS-DSCH上)時,UE可檢查SB-BC2且比較BC2 SIB之新值標籤與所儲存之值標籤。若其等不同,則UE可 重新獲取經修改之SIB。
圖5a繪示SIB結構之一第四實施例之一實例。不同於前三個實施例,可根據由網路改變資訊之頻繁程度而將待在BC2上傳輸之新系統資訊分成兩個分開之SIB。如圖所見,可在一SIB(圖5a中標示為SIB-S)中提供所有靜態資訊且可在一SIB(圖5a中標示為SIB-D)中提供所有動態資訊。
可使用新「BC2指示符」在第一分佈頻道上之MIB或SB-BC1中指示第四實施例中存在BC2。當啟用BC2且設定「BC2指示符」時,網路節點可使用一開始位置及重複週期來重複第二分佈頻道上之靜態SIB-S。該開始位置及該重複週期之一者或兩者可預設為預定值。例如,其等可由一標準(例如3GPP)定義。在一替代例中,可在MIB及/或SB-BC1中提供該開始位置及/或該重複週期。作為又一替代例,可存在可由MIB及/或SB-BC1中所提供之值取代之預設開始位置及/或重複週期。
除靜態資訊之外,SIB-S亦可包含以下之一者或兩者:一值標籤,其用於指示SIB-S中之所含資訊之版本;與動態SIB-D有關之資訊,例如第二分佈頻道上之SIB-D之存在及位置(其被認作靜態資訊)。
圖5b繪示由一網路節點(例如RNC、RBS)執行以使用圖5a之SIB來分佈系統資訊之一方法之一實例。將所有靜態資料群組於相同SIB中隱含:使用相同重複週期在廣播頻道上傳輸資訊。此係可接受的,因為在大多數案例中,在UE已能夠讀取BC1上之所有舊有資訊之前,取得靜態BC2資訊之一子集幾乎沒有益處。因此,SIB-S獲取並非關鍵時間且可將重複週期設定為與UE讀取BC1上之舊有SIB所花費之時間匹配之最大可能值。
此外,當將靜態資訊群組於相同SIB中時,UE讀取所有SIB片段 以解碼包含與非支援特徵或其他RRC狀態相關之資訊之資訊。然而,當進入一新小區(且不存在具有匹配值標籤之儲存資訊)時,或當改變SIB-S內容時,僅由UE獲取SIB-S資料。因此,可忽略讀取比所需更多之資訊之額外成本。
SIB-D可包含所有動態系統資訊且可使用一開始位置及重複週期來在第二分佈頻道上重複。例如,該開始位置及該重複週期可由一標準(例如3GPP)定義。在一替代例中,可在SIB-S、MIB及/或SB-BC2中提供該開始位置及/或該重複週期。作為又一替代例,可存在可由SIB-S、MIB及/或SB-BC2中所提供之值取代之預設開始位置及/或重複週期。
SIB-D之內容可與控制UE必須重新讀取資訊之頻繁程度之一個或若干個屆期計時器關聯。例如,SIB-D中所列出之資訊元素之一子集可與屆期計時器1關聯,且資訊元素之另一子集可與屆期計時器2關聯。可根據由網路改變資訊之頻繁程度而將該等屆期計時器設定為不同值。通常,屆期計時器等於或長於SIB-D重複週期。
控制UE必須獲取SIB-D資訊之頻繁程度之屆期計時器可(例如)包含於SIB-S(因其可被認作靜態資訊)或SIB-D(因無論如何必須在SIB-D中參考計時器)中。
在此第三實施例中,UE將基於BC1上所傳輸之資訊(例如「BC2指示符」)而理解小區中是否支援BC2。若設定此指示符,則UE可在BC2上之一預定位置上之SIB-S中找到靜態資訊(標準化或提供於BC1上之MIB或SB中)。一旦獲取SIB-S,則UE可找到任何動態資料是否在小區中廣播且找到此資訊在BC2上排程之位置。
圖5c繪示由UE執行以存取第二分佈頻道上之圖5a之SIB-S及SIB-D之一實例性方法。在此第四實施例中,可在某種程度上再使用舊有更新機制。然而,一新SIB-S值標籤可包含於傳呼類型1及系統資訊變 化指示訊息中。每當修改一SIB-S之內容時,可將此值標籤發送至UE。在收到通知(例如在PCH或FACH/HS-DSCH上)時,UE可讀取及儲存SIB-S之一新版本。
SIB至SI訊息之映射
可在RNC中編碼及分段待在第二分佈頻道上傳輸之新SB/SIB。接著,RNC可(例如)藉由使用NBAP程序系統資訊更新而將編碼SB/SIB片段及相關排程資訊傳遞至RBS。接著,RBS可將SIB片段映射至系統資訊(SI)訊息且根據由RNC提供之排程資訊在頻道上重複資訊。
僅在第一次產生SIB時(通常在啟動小區時或在啟用一特定SB/SIB時),或當修改SB/SIB內容時,可將新系統資訊發送至RBS。
在一實施例中,可使用既有SIB分段協定(例如[1]中所指定,其中可串接來自相同SI訊息中之若干SIB類型之SIB片段及/或完整SIB)來分段及重組第二頻道上之新SIB類型。既有NBAP程序(例如[2]中所指定)可與新資訊一起延伸以支援新BC2 SB/SIB類型之傳送。在RBS中,可將新SB/SIB片段映射至(例如)使用RLC透通模式通過Uu介面傳輸之SI訊息。可再使用除可在第二頻道上發送SI訊息時省略之資訊元素(IE)「SFNprime」(11個位元)之外之既有SI訊息(例如[1]中所指定)。
在一實施例中,可使用一新簡化分段協定來分段BC2上之新SIB類型,如圖6中所概述。對於其中不容許串接且各SI訊息僅含有一個SIB類型之一組態,可最佳化此協定。例如,該協定可適用於其中BC2僅含有兩個SIB類型(SIB-S及SIB-D)之上文所描述之第四實施例。
在RRC ASN.1編碼之後,可將SIB分段成等大片段。對於最後片段,可添加填位以填滿輸送區塊大小。RNC可(例如)使用既有NBAP程序系統資訊更新來將片段及相關排程資訊傳送至RBS。RBS可將各 片段映射至(例如)使用RLC透通模式通過Uu介面發送之一系統資訊(SI)訊息。該SI訊息可包含一SI標頭及一有效負載,該有效負載僅含有一個SIB片段(第一、後續或最後片段)。該SI標頭可包含一固定長度且可含有(但不限於)以下資訊:SIB ID,其識別SI訊息中所含之SIB類型。對於第四SIB結構實施例,此欄位可指示SI訊息是否包含一SIB-S片段或一SIB-D片段;SNSIB,其係片段之序列號。例如,一SIB之第一片段可具有SN=0,後一片段具有SN=1,等等。(SN之開始值可為任何數);L,其指示此是否為SIB之最後片段(真/假)。
較佳地,有效負載之大小將匹配用於攜載實體層上之資訊的輸送區塊之大小。
在另一實施例中,不執行分段且可將一完整SIB映射至一SI訊息。在此例項中,該SI訊息可包含一非常簡單之SI標頭(以將SIB類型告知給UE)及有效負載。
對於上文所描述之所有替代例,即使未依循序順序接收SI訊息,但UE應能夠成功地儲存所接收之SI訊息。當已獲取屬於相同SIB ID之所有片段(即,從SN=0直至由L=「真」指示之最後片段之所有片段)時,UE可依循序順序匯編該等片段且解碼完整SIB。
SI排程替代例
預定排序:可實施上文所描述之實施例、SI訊息之預定排序,其中從排程資訊獲知準確位置(或例如由3GPP標準化準確位置)。在預定排程中,需要傳輸瞬態之一訊框結構或一編號,諸如SFN或子訊框號。若開始位置及重複週期已知,則可由以下公式給出SI訊息之位置:(transmission_instant mod repetition_period)=start_position
除預定排程之外,亦可考量以下替代排程選項。
彈性排程:若UE必須監測第二分佈直至收到所有所需系統資訊,則此可導致發生不必要之讀取。對於並非頻繁讀取之資訊(例如靜態資訊),此係可接受的。然而,若UE需要更頻繁地獲取動態資訊(例如動態資訊),則此並非最佳。在此等例項中,網路可確保足夠頻繁地傳輸所有系統資訊(即,依一預定頻率),但除此之外,網路可在傳輸此資訊時具有完全彈性。
半彈性排程:在此替代例中,UE意識到SI訊息之排程窗,在該排程窗內,UE必須監測所有潛在傳輸瞬態。在此案例中,網路可確保:SI訊息在其等之各自排程窗內被傳輸。
應注意,當半彈性排程中之排程窗與第二分佈頻道系統資訊之全重複週期一致時,半彈性排程相同於彈性排程。將在下文中詳細參考半彈性排程,但應瞭解,相同原理甚至可適用於彈性排程。
按需排程:在此替代例中,並不在廣播頻道上週期性發送系統資訊。相反,UE可(例如)在進入UE不具有其儲存資訊之一新小區時請求資訊。此排程選項可使用一更積極DTX方案,此係因為資訊可僅在一UE需要其時被發送。UE可使用不同方法來請求系統資訊。下文描述此等方法之實例。
SI訊息至實體層之映射
如上文所描述,較高層(例如媒體存取控制「MAC」、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及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可將系統資訊分段成將在給定時間或在給定時間間隔內傳輸之某數目個SI訊息。接著,此等SI訊息將必須映射至實體層且通過Uu介面傳送至UE。此章節概述可如何完成此映射之替代例。
至共同控制頻道之映射:次要共同控制實體頻道(S-CCPCH)係在既有標準中用於傳送FACH及PCH輸送頻道之一實體頻道。一替代例係將此已指定之頻道亦用於SI訊息分佈。接著,SI訊息將映射至一已 既有之輸送頻道(諸如FACH、PCH或BCH)或一新定義之輸送頻道。為簡單起見,使BC2TrCH標示用於此目的之輸送頻道。接著,BC2TrCH將映射至S-CCPCH實體頻道上。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一額外S-CCPCH可經分配以攜載BC2TrCH而非其他多工輸送頻道。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將BC2TrCH與FACH及/或PCH多工傳輸至一既有S-CCPCH上,藉此避免需要設置僅用於BC2TrCH傳輸之目的的一額外S-CCPCH。
亦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各SI訊息對應於BC2TrCH上之一輸送區塊。在其他例示性實施例中,多個SI訊息可映射至一輸送區塊,或一個SI訊息可映射至多個輸送區塊。
在當前BCH/P-CCPCH上,每20毫秒TTI傳輸246個位元大小之一輸送區塊。映射至該輸送區塊之SI訊息包含一11位元長之SFN。因為無需傳送亦在第二分佈頻道上之SFN,所以一實施例將藉由排除SFN位元而將總SI訊息大小減小11個位元且將此映射至一246-11=235位元輸送區塊。此之優點在於:SIB資料之SI訊息中之可用有效負載不會改變,且因此可採用既有分段機制。進一步而言,可保持一SI訊息與一輸送區塊之間之既有一對一映射。
其他替代例將實際上包含SFN或將填位插入亦在第二分佈頻道上之該等位元中,且維持基於既有246位元輸送區塊及SI訊息之整個結構。
對當前BCH/P-CCPCH之一限制在於:在各TTI內傳輸一個輸送區塊。當將SI訊息映射至S-CCPCH上時,可使BC2TrCH每TTI攜載一個以上輸送區塊。假定SI訊息與輸送區塊之間之一對一映射,此隱含在一個TTI內傳輸多個SI訊息。容許每TTI之多個輸送區塊之優點在於:可使輸送區塊大小及因此SI訊息大小保持較小。當SI訊息較小時,較高層分段中之填位需要減少。
進一步而言,一更長TTI對衰落頻道提供更交錯優點,且可導致在BC2TrCH之UE偵測中達成某一區塊錯誤率所需之更低傳輸功率。然而,當TTI更長時,TTI中所含之位元之數目會增加。藉由通過多個輸送區塊分離此等位元,可獲得長TTI之優點,且無更長輸送區塊及更多填位之缺點。藉由容許僅傳輸TTI內之輸送區塊之一子集,TTI期間所使用之功率將低於傳輸所有輸送區塊時之功率。
當每TTI接收具有一個以上可能輸送區塊之一BC2TrCH時,UE接著可應用盲輸送格式偵測且嘗試在一個TTI內解碼最大數目個輸送區塊。若僅傳輸可能輸送區塊之一子集,則UE將在試圖偵測一不存在之輸送區塊時偵測一CRC錯誤。對於一些分段解決方案,UE可意識到系統資訊變成SI訊息之較高層分段之細節(特定言之,預期SI訊息之數量以接收及排序此等SI訊息或該等SI訊息內所含之資料之編號)。在此等案例中,UE可推斷CRC錯誤是否對應於一已傳輸(已預期)但錯誤接收之輸送區塊或一未傳輸(非預期)之輸送區塊。UE亦可藉由採用較高層分段之知識而將其偵測嘗試限於僅所預期之輸送區塊。
在上述段落中,假定:在BC2TrCH TTI內不傳輸輸送格式組合指示符(TFCI);及UE執行盲偵測。然而,在一實施例中,亦可包含一TFCI且使UE解碼此TFCI及接著解碼傳訊/偵測之輸送格式。然而,此解決方案之一缺點係來自TFCI位元之額外附加項。
對當前BCH/P-CCPCH之一進一步限制在於:必須每TTI傳輸一個輸送區塊。此係因為:即使無其他SI資料待發送,但仍需要每TTI傳輸SFN。在此等案例中,246位元輸送區塊中之幾乎所有位元將為填位位元,此恰好消耗下行鏈路功率且不會將額外資訊傳達至UE。
但在一實施例中,因為SFN可用於舊有頻道上之UE,所以無需在第二分佈頻道上發送SFN。因此,在其中不存在SI資訊或SFN資訊 之時間瞬態(TTI)期間,無需傳輸SI訊息。接著,容許此等TTI變空(即,攜載BC2TrCH之S-CCPCH不會在此等TTI期間傳輸任何位元/功率)將為有益的。為此,BC2TrCH可包含對應於無傳輸位元(零速率)之一輸送格式,例如具有零輸送區塊之一輸送格式。
因此,就其最一般形式而言,BC2TrCH將經定義以具有包含一零速率輸送格式之某數目個輸送格式。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輸送格式組將包含以下輸送格式:TF_N:N個輸送區塊,其等各具有大小TB_size,其中TF_N係第N輸送格式,N=0,1,...max_number_of_transport_blocks_in_TTI。預期:輸送區塊大小TB_size將在100個位元至250個位元之範圍內,但亦可為其他值。
需要使UE意識到用於S-CCPCH之頻道化碼及用於S-CCPCH之信道化碼之擴展因數及時槽格式。此等之任一者可被標準化(例如在3GPP規格中被預定)或經由第一分佈頻道上傳訊之較高層而提供。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可使用時槽格式#0來將BC2TrCH映射至一S-CCPCH。此係具有一預定擴展因數(例如256,其給第二分佈頻道提供足夠位元速率,同時消耗儘可能少之下行鏈路碼資源),不具有前導位元(P-CCPCH可用作為關於既有P-CCPCH之相位參考)且不具有TFCI位元(可由UE執行盲輸送格式偵測)之一時槽格式。若亦需要支援一TFCI,則應使用具有TFCI位元之一時槽格式,諸如時槽格式#2。又一解決方案將為定義針對攜載BC2TrCH之應用所定製之S-CCPCH上之一時槽格式。
BC2TrCH/S-CCPCH上之TTI可被編號(例如使用SFN或CFN),且因此可使較高層指示應何時通過Uu介面及時傳輸不同SI訊息。
一S-CCPCH具有與P-CCPCH訊框時序之一偏移,使得SFN時序與CFN時序之間之一關係被定義。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可將此時間偏移 設定為零,使得用於第二分佈頻道之S-CCPCH具有相同於P-CCPCH之訊框時序,且CFN項及SFN項標示相同事物。接著,較高層可指示應在Uu介面上傳輸何種SFN中之SI訊息。例如,若將在SFN=42時排程一SI訊息,則對應BC2TrCH TTI將映射至某數目個S-CCPCH無線電訊框,其中第一S-CCPCH無線電訊框開始於對應於SFN=42之P-CCPCH無線電訊框期間。
對於共同控制實體頻道(例如S-CCPCH)替代例,最有意義的是使較高層準確地指出將在何種TTI內傳輸不同SI訊息(預定排程)。此係因為:在較佳實施例中,BC2TrCH可映射至其自身無線電資源(頻道化碼),且因此更不需要使此頻道上之活動與其他下行鏈路頻道同步。然而,可預想其中較高層提供更大彈性且SI訊息至SFN之映射更具彈性(彈性或半彈性排程)之方案。
至新實體頻道類型之映射:在先前章節中,S-CCPCH被認作攜載BC2TrCH之實體頻道。應瞭解,可代以使用具有類似於S-CCPCH之特性之一新實體頻道。若定義此一頻道,則其可具有針對攜載BC2TrCH之應用所定製之時槽格式。就其基本形式而言,時槽格式可僅包含資料位元(類似於S-CCPCH上之時槽格式#0)。一可能延伸將為使該新實體頻道亦包含用作為第二分佈頻道之存在之一指示符的時槽格式中之位元。另一可能延伸將為包含用於攜載下文所描述之「進展旗標中之SI分佈」的時槽格式中之位元。
至共用頻道之映射:高速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頻道(HS-PDSCH)係在既有標準中用於傳送HS-DSCH輸送頻道之一實體頻道。一替代例將使此已指定之頻道亦用於SI訊息分佈。接著,SI訊息將映射至輸送頻道(HS-DSCH)之區塊,且此等輸送區塊將接著映射至(若干)實體頻道(例如HS-PDSCH)上。
對於已標準化之功能性「CELL_FACH中之HS」, BCCH/CCCH/DCCH邏輯頻道映射至用於在HS-DSCH上傳輸之MAC-c協定資料單元(PDU)。在一實施例中,可使用使在一個輸送區塊中發送一個或若干個MAC-c PDU且甚至將一個MAC-c PDU分段成若干部分且在不同輸送區塊中傳輸此等部分(可與其他MAC-c PDU片段一起傳輸)成為可能之MAC-ehs協定。
CELL_FACH功能性中之上述HS亦可再用於第二分佈頻道。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各SI訊息將映射至一MAC-c PDU,且此等MAC-c PDU將透過MAC-ehs協定層轉送以映射至HS-DSCH上之輸送區塊。在下文中,將攜載SI訊息之此等MAC-c PDU稱作「SI MAC-c PDU」。
應注意,對於BC2,可不存在對應上行鏈路。因此,可無ACK/NACK資訊回饋至HS-DSCH傳輸。鑒於可不存在ACK/NACK回饋,甚至可藉由僅使用一個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程序(無需等待HARQ ACK/NACK)而在連續TTI內具有連續傳輸。然而,亦可使用多個HARQ程序(通常為6個)之概念,其中MAC-ehs PDU用於一特定TTI內之傳輸。
已標準化高速共用控制頻道(HS-SCCH)控制頻道(其係為一共用控制頻道之一實例)以有助於偵測HS-DSCH/HS-PDSCH。可藉由採用該共用控制頻道而使UE準確地意識到(若干)資料頻道(例如(若干)HS-PDSCH)上使用何種輸送格式及資源組合(TFRC)。此等尤其包含所使用之頻道化碼、調變(例如正交相移鍵控「QPSK」/16向正交幅度調變「16QAM」/64QAM)及輸送區塊大小。當使用一HS-SCCH時,將基於HS-DSCH無線電網路暫時識別符(H-RNTI)之一遮蔽(攪亂)應用於HS-SCCH,使得僅將此特定H-RNTI用於其HS-SCCH偵測之UE將能夠解碼HS-SCCH。亦存在在無HS-SCCH之情況下運行(所謂之無HS-SCCH操作)之某一可能性,其中UE試圖直接偵測HS-PDSCH(盲目地,無需與所使用之TFRC有關之詳細資訊)。為此,可預先將所使用 之TFRC之一有限子集告知給UE,接著,UE可試圖盲偵測所使用之TFRC之該有限子集。
在一實施例中,可在具有一伴隨HS-SCCH之資料頻道(例如HS-DSCH)上傳輸SI MAC-c PDU。在此案例中,需要使UE監聽BC2以獲知何種HS-SCCH訊息與BC2關聯。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此可藉由給BC2資訊分配一分開H-RNTI而達成。此H-RNTI可已在規格(硬編碼)中被定義或傳訊至BC1上之UE。此H-RNTI可共同用於所有(或一群組之)UE或為UE專用。接著,在接收BC2上之SI之程序中,UE將監聽定址至此特定H-RNTI之共用控制頻道(例如HS-SCCH)訊息。當偵測到共用控制頻道訊息時,UE接著可繼續偵測攜載SI MAC-c PDU之HS-DSCH。
使用與BC2關聯之一HS-SCCH之一缺點在於:HS-SCCH涵蓋整個小區所需之功率可相當高。因此,在另一實施例中,可在無任何伴隨HS-SCCH之HS-DSCH上傳輸SI MAC-c PDU。在此案例中,所容許之TFRC之僅一小子集(預定數目個)可用於傳輸。此子集可已在規格(硬編碼)中被定義或傳訊至BC1上之UE。
在又一實施例中,可引入用於傳達BC2資訊之一新控制頻道(例如新HS-SCCH類型)。此新控制頻道類型(其可為一共用類型)可適用於SI MAC-c PDU且經設計以消耗儘可能少之功率。例如,可支援僅若干(預定數目個)TFRC:一固定調變及固定數目個編碼。再者,可採用各種涵蓋增強特徵,諸如重複。
將SI訊息映射至一資料頻道(例如HS-PDSCH)之一優點在於:可根據可用資源(功率、HS-PDSCH碼)及待廣播之系統資訊之數量而使用不同輸送格式。此尤其適用於彈性或半彈性排程之案例,其中當存在更多可用資源時,可使SI訊息之分佈轉向TTI(例如,在此等TTI內無其他資料傳輸至任何UE)。
對於預定排程之案例,各SI MAC-c PDU可與應通過Uu介面傳輸PDU之一特定傳輸時間關聯。此傳輸時間可與HS-PDSCH之SFN及子訊框數目相關。因此,在與此等PDU關聯之優先佇列(PQ)內,MAC-c PDU將具有需要傳輸PDU之一關聯傳輸時間。接著,排程器需要確保:將優先權給予具有SI MAC-c PDU之PQ,SI MAC-c PDU具有對應於待排程之TTI之一傳輸時間。
對於彈性或半彈性排程之案例,各SI MAC-c PDU可與應通過Uu介面傳輸PDU之一特定傳輸時間窗關聯。因此,在與此等PDU關聯之PQ內,MAC-c PDU可具有需要傳輸PDU之一關聯傳輸時間窗。接著,排程器需要確保:將優先權給予具有SI MAC-c PDU之PQ以滿足傳輸窗要求。此一HS排程器之一實例將使SI MAC-c PQ中之資料具有相當低之優先權,直至所容許之排程窗接近結束,此時增加優先權以確保:該資料將在其所容許之窗內被排程。
對於任何廣播資訊,重要的是可到達小區中之所有UE。因為TTI在HS-PDSCH上非常短,所以即使使用小輸送區塊,在一TTI內所傳輸之位元速率仍會相當可觀。此可引起涵蓋率之問題,因為一般而言,位元速率越高,涵蓋率越差。
為增加涵蓋率,可利用自主重傳(即,非由任何NACK回饋觸發之重傳)及UE中之傳輸之軟組合。就其最簡單形式而言,可告知UE:應用某數量之自主重傳,例如,將在TTI X+1、TTI X+2、TTI X+3內重複定址至TTI X之資料。另一替代例將為在UE使用6個HARQ程序時於每第六TTI內發送重複。若UE預先獲知應用何種自主重傳,則即使不傳輸HS-SCCH,但仍可應用軟組合。若傳輸HS-SCCH,則UE可從HS-SCCH資訊之新資料指示符獲知傳輸是否為一新傳輸或將與某一(或若干)早先傳輸軟組合。可使用追趕組合或遞增冗餘來完成重傳。然而,為真正提高涵蓋率,UE可軟組合儘可能多之傳輸以在CRC檢 查成功時達成解碼。
為減少使用自主重傳時之HS-SCCH附加項,可包含僅具有第一傳輸之一HS-SCCH且接著將相同TFRC用於第一傳輸及所有重傳。若UE預先獲知何時將發生重傳,則其可使用所偵測之單一HS-SCCH中所傳訊之TFRC適用於多個已知TTI之知識,UE接著可軟組合該多個已知TTI。
按需SI分佈
可將系統資訊分成在長時間內保持不變之靜態部分及相當頻繁地更新之動態部分。參閱上文之第四SIB實施例。實際上,通常在進入UE最近未呆過之小區時(UE通常從其最近已訪問之小區想起SI以避免必須在返回至該小區時再次讀取SI),UE將很少需要讀取靜態SI。為節省下行鏈路容量,一想法為不連續分佈靜態SI,而是僅在一UE請求靜態SI時分佈靜態SI(稱作按需SI分佈)。此可避免UE未監聽之資訊之連續傳輸,資訊之該連續傳輸係一種資源浪費。
當UE需要讀取按需分佈之SI時,UE可在上行鏈路上發送一SI分佈請求。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可在隨機存取頻道(RACH)頻道上傳輸此訊息,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在E-DCH頻道上傳輸此訊息。較佳地,由RBS終止SI分佈請求,此係因為RBS負責系統資訊分佈,且較佳地對請求作出一快速回應。此隱含:較佳地,SI分佈請求不會被轉送至RNC,如同正常RACH/E-DCH資料。然而,將請求轉送至RNC且使RNC負責回應仍係可能的,但此非較佳替代例。
SI分佈請求可為使用一特定訊符及/或存取時槽之一特定前置碼。在該案例中,此一前置碼之存在指示:此係一SI分佈請求。一選用之RACH/E-DCH訊息可如下文所描述。
另一可能性為使SI分佈請求為RACH/E-DCH訊息有效負載之部分。
當使用RACH時,RACH輸送區塊中所傳送之MAC PDU具有圖7及圖8中所概述之形式。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偵測之RACH訊息輸送區塊中之前兩個位元可用於傳達一SI分佈請求。此等兩個位元含有MAC標頭之TCTF欄位,且在當前規格中,僅使用值00及01。一值10或11可用於指示:訊息係一SI分佈請求訊息。此將使RBS能夠快速偵測一SI分佈請求,且無需展開若干協定層來找到RRC層級上之一傳訊訊息。
當使用E-DCH時,E-DCH輸送區塊中所傳送之MAC-i PDU具有圖9至圖11中所概述之形式。特定言之,在MAC-i標頭0中,可將前四個位元設定為一預定值,例如1111。在此等位元之後係四個位元之一備用欄位(在當前3GPP發佈中,其應被設定為一預定值,例如0000),且接著為一E-RNTI欄位。
在一實施例中,一MAC-i標頭0可與除備用欄位中之0000之外之一值一起用於指示一SI分佈請求。在另一實施例中,不同於備用位元中之0000之一值可用於指示:後續位元不包含一E-RNTI,而是包含一SI分佈請求。此將使RBS能夠藉由僅識別輸送區塊之開始部分中之位元1111xxxx(其中xxxx不同於0000)而快速偵測一SI分佈請求以因此無需展開若干協定層來找到RRC層級上之一傳訊訊息。
就其最簡單形式而言,可將SI分佈請求訊息實施為指示所有按需SI被請求之一簡單旗標。
就更高級形式而言,請求可尤其用於請求一組SI,其中此等SI可對應於(例如)SIB之一子集(「SIB33及SIB42,而非其他SIB」)或SIB-S之不同特定部分。就更高級形式而言,需要在上行鏈路上傳輸資訊之若干位元。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指示何種SI組被請求之此等位元可直接後接於RACH上之MAC標頭中之TCTF欄位之後。在其他例示性實施例中,指示何種SB組被請求之此等位元可直接後接於E-DCH上 之MAC-i標頭0中之4位元LCH-ID0欄位之後之四個備用位元中,或直接後接於E-DCH上之MAC-i標頭0中之4位元LCH-ID0欄位及4位元備用欄位之後之位元中。
在另一實施例中,當一特定訊符/存取時槽用於SI分佈請求時,實際RACH/E-DCH訊息部分可包含指示何種SI組被請求之所需位元。在此案例中,RBS可解碼輸送區塊,檢查CRC,且在CRC正確時假定此係一有效SI分佈請求且接著將解碼訊息中之不同位元解譯為已被請求之該SI組之旗標。
一特殊案例可為僅使CRC-OK導致RBS重傳所有按需SI。此可在一特定訊符/存取時槽之偵測傾向於假警報時有用,且對訊息部分執行一例行性檢查。若偵測到正確前置碼,則RBS可繼續根據預定義格式而解碼RACH/E-DCH訊息部分輸送區塊。例如,訊息可僅為附加至零資訊位元之一CRC。在一特定前置碼用於SI分佈請求之案例中,該特定前置碼之作用可為觸發RBS以嘗試偵測可具有不同於正常RACH/E-DCH之格式之一訊息部分。可由RBS解碼及理解SI分佈請求,但在一正常RACH/E-DCH傳輸之案例中,可將輸送區塊內容轉送至RNC以進一步展開協定層。
UE發送SI分佈請求之一潛在問題在於:諸多UE可在相同時間請求相同SI資訊以引起一高上行鏈路負載。作為一說明,考量具有諸多UE之一系列到達一新小區中之一案例。該系列上之所有UE想要讀取該新小區之SI。
為避免此不必要之上行鏈路負載,根據一實施例,可給予RBS阻止UE發送SI分佈請求之可能性。此可藉由在下行鏈路中引入標示為「進展旗標中之SI分佈」之一RBS控制旗標而完成。在此實施例中,需要UE在嘗試發送SI分佈請求之前讀取進展旗標中之SI分佈。若旗標指示SI分佈係在進展中,則需要UE抑制發送SI分佈請求。
在系列情況中,用於發送一SI分佈請求之第一UE可觸發RBS使用進展旗標中之SI分佈來進一步阻止SI分佈請求。在下行鏈路上更新旗標且由所有其他UE讀取旗標之前,第一UE之請求之間可存在一短時間。因此,在一短過渡時間期間,可存在若干SI分佈請求,但將阻止UE負載具有無用請求之上行鏈路(無論如何,RBS將開始分佈所請求之SI)(參閱圖12)。
因此,在此實施例中,一旦一UE遺失SIB資訊(因為其已永遠無法被讀取或值旗標已改變),則需要該UE首先監測進展旗標中之SI分佈,且若SI分佈尚未在進展中(或快要開始),則該UE可發送其SI分佈請求。
圖12指示收到SI分佈請求之後之SI之一重複,且指示:在完成所請求之SI之所有重複之後,清除進展旗標中之SI分佈。亦可預想:一旦完成一特定SI部分之最後傳輸,則應清除旗標以使遺失早先部分(其不會被重複)之UE能夠儘快請求該等早先部分。
存在如何通過u介面發送進展旗標中之SI分佈的多個可能性。在一較佳實施例中,當前未使用之位元在一已存在頻道(諸如傳呼指示符頻道(PICH)或獲取指示符頻道(AICH))上。一PICH無線電訊框係10毫秒長且含有300個位元。然而,僅前288個用於傳呼資訊。進展旗標中之SI分佈可映射於(例如)具有一個位元之資訊之簡單重複編碼的剩餘12個位元(或其等之一些部分)上(參閱圖13)。
一AICH存取時槽係20/15毫秒長,其中僅前4096個碼片用於傳輸A1。該存取時槽之剩餘1024個碼片(或其等之一些部分)可容納進展旗標中之SI分佈(參閱圖14)。
又一實施例將使用P-CCPCH之DTX部分來攜載旗標。一P-CCPCH時槽係2560個碼片長,但其中前256個碼片當前不被傳輸且可容納2個位元之資訊。進展旗標中之SI分佈可映射至一個或若干個時 槽中之此等位元(參閱圖15)。
若SI分佈請求訊息呈指示所有按需SI被請求之一單一旗標之形式,則進展旗標中之SI分佈僅需為一個位元。就更高級形式而言,當請求可尤其用於請求一組SI時,需要進展旗標中之一更高級SI分佈。在此案例中,需要指示何種SI組被分佈之多個位元。因此,在此等案例中,可將多個位元置於用於(若干)旗標之下行鏈路實體頻道上。可首先將每組SI之旗標之組合映射至不同碼字,且接著將此等碼字映射於實體頻道位元上。
另一可能性(及實施例)為使進展旗標中之一多位元SI分佈提供進行中之SI分佈之剩餘重複之數目之資訊。就其最精緻形式而言,此高級旗標可準確地指示重複之剩餘數目。一較簡單版本可為:高級旗標指示是否仍存在多個或單一重複(例如,「所留下之多個重複」中之一者及「僅所留下之最後重複」)。又一選項可為:若已開始最後重複,則該多位元旗標亦可指示所留下之零重複。
在某些情況(例如具有高遷移率數量之小區)中,抑制使用按需SI分佈可為有益的。一替代例為在第一分佈頻道上(例如在MIB中)指示是否可在第二分佈頻道上使用按需SI分佈。若不組態按需SI分佈,則將不必在下行鏈路中分配功率來攜載進展旗標中之SI分佈且將不存在來自SI分佈請求之額外上行鏈路負載。
若第二分佈頻道經組態以使用按需SI分佈,則可藉由連續分佈SI資訊且連續發送指示SI分佈係在進展中之進展旗標中之一分佈SI而避免來自請求之上行鏈路負載。此有效地停用按需SI分佈機制。
當第二分佈頻道經組態以使用按需SI分佈時,甚至可使分佈動態地適應小區中之當前情形。行為可(例如)連接至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中之小區負載。若上行鏈路當前為限制鏈路,則RBS可根據先前段落中之方法而停用按需SI分佈。若下行鏈路係限制鏈路,則不遭受任何 不必要之SI分佈係更重要的,且RBS以正常方式採用按需SI分佈(如以上圖12中所展示)。
圖16繪示由將系統資訊傳輸至複數個無線終端機之一無線通信網路中之一網路節點實施之一實例性方法100。根據方法100,該網路節點經由一第一實體頻道傳輸一第一群組之SIB(區塊102),且經由一不同之第二實體頻道傳輸一第二群組之額外SIB(區塊104)。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第一實體頻道經組態以由一第一群組之無線終端機讀取且亦由一不同之第二群組之無線終端機讀取(例如上文所討論之「舊有分佈頻道」),且第二實體頻道經組態以僅由該第一群組及該第二群組之無線終端機之一者讀取(例如上文所討論之「延伸分佈頻道」)。在一實例中,第一實體頻道係P-CCPCH,且第二實體頻道係S-CCPCH及HS-PDSCH之一者。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方法100亦包含:網路節點經由第一實體頻道傳輸用於第二實體頻道上之額外SIB之接收的排程資訊(例如參閱圖2a)。該排程資訊可包含於經由第一實體頻道所傳輸之一排程區塊(例如圖2a中之SB-BC1)中。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方法100亦包含:網路節點經由第二實體頻道傳輸用於額外SIB(例如圖3a及圖4a中之SB-BC2)之接收的排程資訊,且亦經由第一實體頻道傳輸用於額外SIB(例如圖3a中之SB-BC1)之接收的額外排程資訊或額外SIB將經由第二實體頻道傳輸之一指示(如上文結合圖4a所描述)。
在上文所討論之實施例之一者或多者中,經由第二實體頻道傳輸第二群組之額外SIB(區塊104)包含:經由第二實體頻道傳輸僅包含靜態系統資訊之一個或多個第一SIB(例如圖5a中之SIB-S);及經由第二實體頻道傳輸僅包含動態系統資訊之一個或多個第二SIB(例如圖5a中之SIB-D)。
在一實例中,根據一第一重複週期傳輸僅包含靜態系統資訊之一個或多個第一SIB,且根據一不同之第二重複週期傳輸僅包含動態系統資訊之一個或多個第二SIB。
在相同或另一實例中,一個或多個第一SIB包括一單一第一SIB,其包含所有靜態系統資訊(例如圖5a中之SIB-S),且一個或多個第二SIB包括一單一第二SIB,其包含所有動態系統資訊(例如圖5a中之SIB-D)。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方法100亦包含:藉由將來自第一群組之SIB之一SIB包含於第二群組之額外SIB中而在第一實體頻道與第二實體頻道之間執行負載平衡。
圖17繪示由處理系統資訊之一無線通信網路中之一無線終端機實施之一實例性方法200。根據方法200,該無線終端機處理通過一第一實體頻道從一基地台接收之資訊以識別一第一群組之系統資訊區塊(SIB)(區塊202),且亦處理通過一不同之第二實體頻道從該基地台接收之資訊以識別一第二群組之額外SIB(區塊204)。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第一實體頻道經組態以由一第一群組之無線終端機讀取且亦由一不同之第二群組之無線終端機讀取(例如上文所討論之「舊有分佈頻道」),且第二實體頻道經組態以僅由第二群組之無線終端機讀取(例如上文所討論之「延伸分佈頻道」)。在此等實例中,無線終端機係第二群組之無線終端機之部分。在一實例中,第一實體頻道係P-CCPCH,且第二實體頻道係S-CCPCH及HS-PDSCH之一者。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無線終端機基於處理通過第一實體頻道從基地台接收之資訊以識別用於第二實體頻道上之額外SIB之接收的排程資訊而識別第二群組之額外SIB(例如參閱圖2a及圖3a)。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方法200亦包含:無線終端機處理通過 第二實體頻道從基地台接收之資訊以識別用於額外SIB(例如圖3a及圖4a中之SB-BC2)之接收的排程資訊。在此等實施例中,方法亦包含:處理通過第一實體頻道從基地台接收之資訊以識別用於額外SIB(例如圖3a中之SB-BC1)之接收的額外排程資訊或額外SIB將經由第二實體頻道傳輸之一指示(如上文結合圖4a所描述)。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處理通過第二實體頻道從基地台接收之資訊以識別第二群組之額外SIB(區塊204)包含:從通過第二實體頻道所接收之資訊識別僅包含靜態系統資訊之一個或多個第一SIB(例如圖5a中之SIB-S);及從通過第二實體頻道所接收之資訊識別僅包含動態系統資訊之一個或多個第二SIB(例如圖5a中之SIB-D)。
在一實例中,根據一第一重複週期接收僅包含靜態系統資訊之一個或多個第一SIB,其中根據一不同之第二重複週期接收僅包含動態系統資訊之一個或多個第二SIB。
在相同或另一實例中,一個或多個第一SIB包括一單一第一SIB,其包含所有靜態系統資訊(例如圖5a中之SIB-S),且一個或多個第二SIB包括一單一第二SIB,其包含所有動態系統資訊(例如圖5a中之SIB-D)。
節點及終端機
上文所繪示之方法可由一個或多個網路節點及/或無線終端機執行。網路節點可為一RNC或RBS。當然,此等僅為網路節點之實例且不應被視為意指限制。
圖18a繪示能夠利用根據上文所描述技術之一者或多者之舊有分佈頻道及延伸分佈頻道來分佈系統資訊之一網路節點之一實施例。實例性網路節點可包含一控制器、一通信器及一SI(系統資訊)管理器。該通信器可經結構化以經由一個或多個天線執行與無線終端機之無線電通信。該通信器亦可經結構化以執行與其他網路節點之有線及/或 無線通信。該SI管理器可經結構化以管理系統資訊且經由該通信器將系統相關資訊(例如MIB、SB-BC1、SB-BC2、SIB、SIB-S、SIB-D等等)傳輸至一個或多個無線終端機。該SI管理器亦可對來自該等無線終端機之SI相關請求作出回應。該控制器可經結構化以控制網路節點之總體操作。
圖18a提供網路節點及其內所包含之組件之一邏輯圖。無需嚴格地將各組件實施為實體分開之模組。可將一些或所有組件組合於一實體模組中。
再者,無需在硬體中嚴格地實施網路節點之組件。可預想:可透過硬體及軟體之任何組合實施組件。例如圖18b中所繪示,網路節點可包含一個或多個硬體處理器、一個或多個儲存器(內部、外部、兩者)、及一無線介面(若為一無線電節點)及一網路介面之一者或兩者。
(若干)處理器可經組態以執行程式指令以執行網路節點組件之一者或多者之功能。可將該等指令儲存於一非暫時性儲存媒體或韌體(例如ROM、RAM、快閃記憶體)(標示為(若干)儲存器)中。應注意,亦可經由無線介面及網路介面之一者或兩者透過有線及/或無線暫時性媒體接收該等程式指令。無線介面(例如一收發器)可經組態以經由一個或多個天線從無線終端機接收信號及將信號發送至無線終端機。網路介面可被包含且經組態以與其他網路節點通信。
圖19a繪示能夠根據上文所描述技術之一者或多者處理系統資訊之一無線終端機之一實例性實施例。圖19a之該無線終端機包含一控制器、一通信器及一SI管理器。該通信器可經結構化以執行與其他無線電節點(諸如RBS)之無線電通信。該SI管理器可經結構化以經由該通信器接收SI相關資訊。該SI管理器亦可請求網路節點之SI相關資訊。該控制器可經結構化以控制網路節點之總體操作。
如圖19b中所繪示,無線終端機可包含一個或多個硬體處理器、一個或多個儲存器及一無線介面。該(等)處理器可經組態以執行程式指令以執行網路節點組件之一者或多者之功能。可將該等指令儲存於一非暫時性儲存媒體或韌體(例如ROM、RAM、快閃記憶體)(標示為(若干)儲存器)中。應注意,亦可經由無線介面及網路介面之一者或兩者透過有線及/或無線暫時性媒體接收該等程式指令。無線介面(例如一收發器)可經組態以經由一個或多個天線從無線終端機接收信號及將信號發送至無線終端機。
使用延伸系統資訊分佈機制之一顯著優點(及其他)在於:系統資訊容量被增大,同時維持既有UE之回溯相容性。
為解決此等及其他問題,本文描述一個或多個方法、裝置及/或系統,其中可實施用於延伸系統資訊分佈之一個或多個新穎技術。如上文所討論,在一個或多個態樣中,複數個頻道可用於分佈系統資訊。此等分佈頻道之一者或多者可用於維持回溯相容性。再者,一個或多個分佈頻道可用於延伸系統資訊分佈。
所揭示標的之一些或所有態樣可適用於包括一個或多個網路節點(例如RNC、RBS)之一無線網路。所揭示標的之一態樣可針對由一網路節點執行之一個或多個方法。例如,該網路可:通過一舊有分佈頻道傳輸MIB/SB(其可包含SIB之資訊),且通過一延伸分佈頻道傳輸對應SIB;通過一舊有分佈頻道傳輸MIB/SB(其可包含SB之資訊),通過一延伸分佈頻道傳輸對應SB(其可包含SIB之資訊),且通過該延伸分佈頻道傳輸對應SIB;通過一舊有分佈頻道傳輸MIB/SB(其可包含延伸SI資訊可用之一指示),通過一延伸分佈頻道傳輸SB(其可包含SIB之資訊),且通過該延伸分佈頻道傳輸對應SIB; 通過一舊有分佈頻道傳輸MIB/SB(其可包含延伸SI資訊可用之一指示),通過一延伸分佈頻道傳輸SIB-S(其可包含靜態資訊),且通過該延伸分佈頻道傳輸SIB-D(其可包含動態資訊)。
所揭示標的之另一態樣可針對在由一網路節點之一電腦執行時引起該網路節點執行上文所描述之方法之程式指令。可透過一暫時性媒體接收該等程式指令且直接從該暫時性媒體執行該等程式指令。亦可將該等程式指令儲存於一非暫時性儲存媒體中,且該網路節點可從該非暫時性儲存媒體讀取該等程式指令。
所揭示標的之另一態樣可針對由一無線網路中之一無線終端機執行以接收SIB之一個或多個方法。例如,該無線終端機可:讀取/解碼通過一舊有分佈頻道所接收之MIB/SB(其可包含SIB之資訊),且讀取/解碼通過一延伸分佈頻道所接收之對應SIB;讀取/解碼通過一舊有分佈頻道所接收之MIB/SB(其可包含SB之資訊),讀取/解碼通過一延伸分佈頻道所接收之對應SB(其可包含SIB之資訊),且讀取/解碼通過該延伸分佈頻道所接收之對應SIB;讀取/解碼通過一舊有分佈頻道所接收之MIB/SB(其可包含延伸SI資訊可用之一指示),讀取/解碼通過一延伸分佈頻道所接收之SB(其可包含SIB之資訊),且讀取/解碼通過該延伸分佈頻道所接收之對應SIB;讀取/解碼通過一舊有分佈頻道所接收之MIB/SB(其可包含延伸SI資訊可用之一指示),讀取/解碼通過一延伸分佈頻道所接收之SIB-S(其可包含靜態資訊),且讀取/解碼通過該延伸分佈頻道所接收之SIB-D(其可包含動態資訊)。
所揭示標的之另一態樣可針對在由一無線終端機之一電腦執行時引起該無線終端機執行上文所描述之方法之程式指令。可透過一暫時性媒體接收該等程式指令且直接從該暫時性媒體執行該等程式指 令。亦可將該等程式指令儲存於一非暫時性儲存媒體中,且該網路節點可從該非暫時性儲存媒體讀取該等程式指令。
當然,可在不脫離於本發明之本質特性之情況下以除本文明確所提出之方式之外之其他方式實施本發明。在所有態樣中,本發明之實施例應被視作具繪示性而非限制性,且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意義及等效範圍內之所有改變意欲包含於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內。
BC1‧‧‧廣播1
BC2‧‧‧廣播2
MIB‧‧‧主控資訊區塊
SB-BC1‧‧‧排程區塊-廣播1
SIB 1至SIB n‧‧‧系統資訊區塊
SIB n+1至SIB m‧‧‧系統資訊區塊
SIB m+1至SIB x‧‧‧系統資訊區塊

Claims (19)

  1. 一種由將系統資訊傳輸至複數個無線終端機之一無線通信網路中之一網路節點實施之方法,該方法之特徵為:經由一第一實體頻道傳輸一第一群組之系統資訊區塊(SIB);及經由一不同之第二實體頻道傳輸一第二群組之額外SIB。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實體頻道經組態以由一第一群組之無線終端機讀取且亦由一不同之第二群組之無線終端機讀取;及其中該第二實體頻道經組態以僅由該第一群組及該第二群組之無線終端機之一者讀取。
  3. 如請求項1至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其進一步:經由該第一實體頻道傳輸用於該第二實體頻道上之該等額外SIB之接收的排程資訊。
  4. 如請求項1至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其進一步:經由該第二實體頻道傳輸用於該等額外SIB之接收的排程資訊;及經由該第一實體頻道傳輸用於該等額外SIB之接收的額外排程資訊或該等額外SIB將經由該第二實體頻道傳輸之一指示。
  5.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經由該第二實體頻道傳輸該第二群組之額外SIB,其中:經由該第二實體頻道傳輸僅包含靜態系統資訊之一個或多個第一SIB;及經由該第二實體頻道傳輸僅包含動態系統資訊之一個或多個第二SIB。
  6.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根據一第一重複週期傳輸僅包含靜態系統資訊之該一個或多個第一SIB,且根據一不同之第二重複週期傳輸僅包含動態系統資訊之該一個或多個第二SIB。
  7.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該一個或多個第一SIB包括一單一第一SIB,該單一第一SIB包含所有靜態系統資訊;及其中該一個或多個第二SIB包括一單一第二SIB,該第一第二SIB包含所有靜態系統資訊。
  8.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其進一步:藉由將來自該第一群組之SIB之一SIB包含於該第二群組之額外SIB中而在該第一實體頻道與該第二實體頻道之間執行負載平衡。
  9.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實體頻道係一主要共同控制實體頻道(P-CCPCH);及其中該第二實體頻道係一次要共同控制實體頻道(S-CCPCH)及一高速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頻道(HS-PDSCH)之一者。
  10. 一種網路節點,其包括:一收發器;及一個或多個處理電路,其等經組態以利用該收發器來實施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方法。
  11. 一種由一無線通信網路中之一無線終端機實施之方法,該方法之特徵為:處理通過一第一實體頻道從一基地台接收之資訊以識別一第一群組之系統資訊區塊(SIB);處理通過一不同之第二實體頻道從該基地台接收之資訊以識 別一第二群組之額外SIB。
  12.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實體頻道經組態以由一第一群組之無線終端機讀取且亦由一不同之第二群組之無線終端機讀取;其中該第二實體頻道經組態以僅由該第二群組之無線終端機讀取;及其中該無線終端機係該第二群組之無線終端機之部分。
  13. 如請求項11至1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二群組之額外SIB之識別係基於:處理通過該第一實體頻道從該基地台接收之資訊以識別用於該第二實體頻道上之該等額外SIB之接收的排程資訊。
  14. 如請求項11至1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其進一步:處理通過該第二實體頻道從該基地台接收之資訊以識別用於該等額外SIB之接收的排程資訊;及處理通過該第一實體頻道從該基地台接收之資訊以識別用於該等額外SIB之接收的額外排程資訊或該等額外SIB將經由該第二實體頻道傳輸之一指示。
  15. 如請求項11或12之方法,其中該處理通過該第二實體頻道從該基地台接收之資訊以識別該第二群組之額外SIB,其中:從通過該第二實體頻道所接收之該資訊識別僅包含靜態系統資訊之一個或多個第一SIB;及從通過該第二實體頻道所接收之該資訊識別僅包含動態系統資訊之一個或多個第二SIB。
  16.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根據一第一重複週期接收僅包含靜態系統資訊之該一個或多個第一SIB,其中根據一不同之第二重複週期接收僅包含動態系統資訊之該一個或多個第二SIB。
  17.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該一個或多個第一SIB包括一單一第一SIB,該單一第一SIB包含所有靜態系統資訊;及其中該一個或多個第二SIB包括一單一第二SIB,該單一第二SIB包含所有靜態系統資訊。
  18. 如請求項11或12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實體頻道係一主要共同控制實體頻道(P-CCPCH);及其中該第二實體頻道係一次要共同控制實體頻道(S-CCPCH)及一高速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頻道(HS-PDSCH)之一者。
  19. 一種無線終端機,其包括:一收發器;及一個或多個處理電路,其等經組態以利用該收發器來實施如請求項11至18中任一項之方法。
TW103106124A 2013-02-25 2014-02-24 延伸系統資訊分佈機制 TWI6289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769073P 2013-02-25 2013-02-25
US61/769,073 2013-02-25
??PCT/SE2014/050074 2014-01-22
PCT/SE2014/050074 WO2014129951A1 (en) 2013-02-25 2014-01-22 Extended system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mechanis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8638A true TW201448638A (zh) 2014-12-16
TWI628966B TWI628966B (zh) 2018-07-01

Family

ID=50113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6124A TWI628966B (zh) 2013-02-25 2014-02-24 延伸系統資訊分佈機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4) US9967805B2 (zh)
EP (1) EP2959724B1 (zh)
TW (1) TWI628966B (zh)
WO (1) WO201412995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4272A (zh) * 2016-11-03 2017-05-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系统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
CN109076442A (zh) * 2016-04-25 2018-12-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对按需式系统信息的协作组广播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59724B1 (en) 2013-02-25 2020-01-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xtended system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mechanisms
US9907055B2 (en) * 2013-07-26 2018-02-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for MTC and apparatus for same
CN105518628A (zh) * 2013-08-22 2016-04-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机器对机器无线接入系统中的系统信息广播
US9392601B2 (en) * 2013-09-30 2016-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to utilize system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bandwidth carriers
US9936469B2 (en) * 2014-11-03 2018-04-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centric medium access control layer-based signaling between a base station and UE
US9872286B2 (en) 2014-11-21 2018-01-16 Apple Inc. Compressed system information for link budget limited UEs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US11382080B2 (en) 2015-01-09 2022-07-05 Apple Inc. System information signaling for link budget limited wireless devices
US10110363B2 (en) * 2015-01-29 2018-10-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latency in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GB2534866A (en) * 2015-01-30 2016-08-10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769733B2 (en) * 2015-02-10 2017-09-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cremental transmission of system information
US10616822B2 (en) 2015-02-10 2020-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information updating
US10200920B2 (en) * 2015-02-10 2019-0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On-demand system information
WO2016155984A1 (en) * 2015-03-31 2016-10-06 Sony Corporation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WO2016186696A1 (en) * 2015-05-21 2016-11-24 Intel Corporation Transmitting system information change notifications to mtc devices
WO2016195617A1 (en) * 2015-05-29 2016-12-08 Intel IP Corporation Minimized system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091775B2 (en) 2015-08-18 2018-10-02 Apple Inc. Non-PDCCH signaling of SIB resource assignment
CN115474274A (zh) * 2015-10-29 2022-12-1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按需广播系统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JP2019057749A (ja) 2016-02-04 2019-04-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17135042A1 (ja) * 2016-02-04 2017-08-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9057750A (ja) * 2016-02-04 2019-04-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10420154B2 (en) 2016-02-10 2019-09-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viding a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request and response
EP3409048B1 (en) * 2016-02-29 2020-12-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ignaling system information
WO2017155239A2 (ko) 2016-03-11 2017-09-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임의 접속 채널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임의 접속 채널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기지국
US11405856B2 (en) * 2016-03-31 2022-08-02 Ntt Docomo, Inc.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broadcast information reception method
US10334519B2 (en) 2016-04-22 2019-06-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irp signal formats and techniques
WO2017191994A1 (ko) * 2016-05-04 2017-1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osi 블록을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244461B2 (en) 2016-05-09 2019-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alable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SIB) bitmap structure
WO2017196057A2 (ko) * 2016-05-10 2017-11-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타이머를 기반으로 sib을 요청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7195478A1 (ja) * 2016-05-12 2017-11-1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
US10320524B2 (en) 2016-05-25 2019-06-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mitting node, a receiving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providing enhanced channel coding
DK3429241T3 (da) * 2016-06-24 2021-06-2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remgangsmåde og anordning til datatransmission
SG11201811641VA (en) 2016-06-30 2019-01-30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ystem information
CN107623937B (zh) * 2016-07-15 2021-04-16 夏普株式会社 发送和接收系统消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7645761B (zh) * 2016-07-22 2019-11-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系统信息传输方法、用户终端、网络侧设备和系统
MX2019001055A (es) * 2016-07-27 2019-09-23 Sharp Kk Metodos y aparatos de telecomunicaciones inalambricas que usan etiqueta de valor de informacion del sistema.
MX2019001051A (es) * 2016-07-27 2019-09-23 Sharp Kk Informacion del sistema a pedido para telecomunicaciones inalambricas.
WO2018022541A1 (en) 2016-07-28 2018-02-01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with automatic broadcast after update of system information
CN110545570B (zh) 2016-08-09 2020-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消息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16782393A (zh) 2016-08-12 2023-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US10959207B2 (en) 2016-08-23 2021-03-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ing system information value tag
EP3520239A1 (en) * 2016-09-28 2019-08-07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beamformed system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N106788881B (zh) * 2016-11-04 2019-06-07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非必须系统消息的调度方法、装置和基站
US20180132166A1 (en) * 2016-11-10 2018-05-10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change of delivery mode for system information
US10951591B1 (en) * 2016-12-20 2021-03-16 Wells Fargo Bank, N.A. SSL encryption with reduced bandwidth
WO2018117677A1 (ko) * 2016-12-22 2018-06-2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시스템 정보를 전송하는 통신 노드의 동작 방법
KR102531880B1 (ko) 2016-12-22 2023-05-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시스템 정보를 전송하는 통신 노드의 동작 방법
CN108337733B (zh) 2017-01-20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US11252641B2 (en) * 2017-02-02 2022-02-15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of system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acquisition
US10834759B2 (en) * 2017-03-20 2020-11-10 Motorola Mobility Llc Feedback for a system information request
US10505799B2 (en) * 2017-03-20 2019-12-10 Motorola Mobility Llc System information for changing a configuration
JP6808840B2 (ja) * 2017-03-22 2021-01-06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端末と基地局の信号送受信方法及びそれを支援する装置
TWI669016B (zh) * 2017-03-24 2019-08-11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透過隨機存取程式以要求應需系統資訊的裝置及方法
US10849106B2 (en) * 2017-08-10 2020-1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livery of system information
WO2019066696A1 (en) * 2017-09-28 2019-04-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OVISION OF MULTI-CELL SIBS BY CODING
US20200344674A1 (en) * 2018-01-11 2020-10-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pda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n-demand system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190313322A1 (en) * 2018-04-05 2019-10-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cquiring system information and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US11425685B2 (en) * 2018-04-17 2022-08-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network node, a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positioning system information
CN112272961A (zh) * 2018-06-15 2021-01-26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系统信息采集的装置和方法
US10869259B2 (en) 2018-06-15 2020-12-15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quisition of system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2314001A (zh) 2018-06-15 2021-02-02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获取系统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WO2020034451A1 (en) * 2018-11-07 2020-02-20 Zte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ystem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1239109A1 (en) * 2020-05-29 2021-12-02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Management of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segment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70438B2 (en) * 2001-02-16 2005-11-29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ownlink packet switching
ATE458373T1 (de) * 2005-12-13 2010-03-15 Panasonic Corp Zuordnung von broadcast system informationen zu transportkanälen in einem mobilen kommunikationssystem
CN101039459A (zh) * 2006-03-16 2007-09-19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广播及群播服务信息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EP2816741A3 (en) * 2006-03-21 2015-02-25 LG Electronics, Inc.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system information in a 3GPP L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447878A (en) * 2006-10-04 2008-10-01 Nec Corp Signalling system information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KR101461938B1 (ko) * 2007-01-31 2014-11-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시스템 정보의 전송 및 수신 방법
US20090319903A1 (en) * 2008-06-23 2009-12-24 Alanara Seppo 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system information windows
US20100068993A1 (en) * 2008-09-12 2010-03-18 Rahil Kha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atellite-long term evolution (s-lte) air interface
EP3474621B1 (en) * 2009-09-25 2022-05-04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arrier network operation
KR101785997B1 (ko) * 2009-10-30 2017-10-17 주식회사 골드피크이노베이션즈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요소 반송파 집합 정보 전송방법 및 그 기지국, 단말의 수신방법
US8885560B2 (en) * 2011-06-27 2014-11-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 for limited bandwidth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20140315549A1 (en) * 2011-11-08 2014-10-23 Koninklijke Kpn N.V. Distribution Of System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Acc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9078253B2 (en) * 2011-11-28 2015-07-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
EP2810520B1 (en) * 2012-01-31 2016-04-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nection setup with an access selection of a terminal
US9504014B2 (en) * 2012-04-09 2016-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CCPCH-aided channel estimation in wireless systems
US9143984B2 (en) * 2012-04-13 2015-09-22 Intel Corporation Mapping of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989113B2 (en) * 2012-05-11 2015-03-24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rtitioning contention based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3183966A1 (en) * 2012-06-08 2013-12-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system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91460B2 (en) * 2012-08-31 2017-03-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lication layer related group priority access using eMBMS and LTE priority access
US9148236B2 (en) * 2012-09-24 2015-09-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timized HARQ recombining within transmission window
US9173147B2 (en) * 2013-01-18 2015-10-27 Blackberry Limited Communicating data using a local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node
EP2959724B1 (en) * 2013-02-25 2020-01-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xtended system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mechanism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6442A (zh) * 2016-04-25 2018-12-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对按需式系统信息的协作组广播
CN106714272A (zh) * 2016-11-03 2017-05-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系统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967805B2 (en) 2018-05-08
EP2959724B1 (en) 2020-01-15
EP2959724A1 (en) 2015-12-30
US20150382284A1 (en) 2015-12-31
US20200107248A1 (en) 2020-04-02
US10462730B2 (en) 2019-10-29
TWI628966B (zh) 2018-07-01
US20210136664A1 (en) 2021-05-06
US10893462B2 (en) 2021-01-12
US11671903B2 (en) 2023-06-06
WO2014129951A1 (en) 2014-08-28
US20180302846A1 (en) 2018-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71903B2 (en) Extended system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mechanisms
JP6932138B2 (ja) 非同期再送信プロトコル
EP3179659A2 (en) Control-less data transmission for 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KR101369135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멀티미디어 및 방송서비스의 품질보장 방법 및 그 단말
US7756081B2 (en) Method of data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14540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ntrol channels for broadcast and paging services
KR101430472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재전송 제어 방법
US8102806B2 (en) Method of supporting data re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5507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burst in wireless connection system
WO2017127257A1 (en) Low latency control overhead reduction
US8194559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data re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635885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KR20100138838A (ko)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변조 및 부호화 기법 결정 방법
CN118020361A (zh) 用于管理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组播通信的方法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