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45046A - 動力產生裝置 - Google Patents

動力產生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45046A
TW201445046A TW102119293A TW102119293A TW201445046A TW 201445046 A TW201445046 A TW 201445046A TW 102119293 A TW102119293 A TW 102119293A TW 102119293 A TW102119293 A TW 102119293A TW 201445046 A TW201445046 A TW 20144504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rod
turntable
rod body
power generating
gener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9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n-he Qiu
Original Assignee
jin-he Qi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he Qiu filed Critical jin-he Qiu
Priority to TW1021192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445046A/zh
Publication of TW201445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5046A/zh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種動力產生裝置,包括一座體、一轉盤、一驅動件、一集能裝置及一L形桿體,其中該驅動件與集能裝置係與該轉盤連接,該驅動件用以控制該轉盤轉動,該轉盤轉動時可帶動該集能裝置運轉而集能,該L形桿體係樞設於轉盤上,且一端藉由一彈簧與該轉盤連接,該L形桿體一端設有一捲收裝置,該L形桿體上樞接有一桿體,該桿體末端與該捲收裝置藉由一繩體而連接,使該桿體可擺動於L形桿體上,又該L形桿體兩端則各設有卡榫,用以卡掣擺動後之桿體,而該撞擊裝置係設於轉盤下方之座體上,用以撞擊隨著轉盤而轉動至轉盤下方之L形桿體,使L形桿體擺動後促使轉盤繼續轉動。

Description

動力產生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成本低之動力產生裝置。
按,近年來,由於地球能源即將面臨能源耗盡之危機,故而世界各國皆不斷的積極開發利用「風力」、「太陽能」、「水力」、或「地熱」等來產生電力能量的方法,以此來緩減傳統能源被消耗的速度。
惟,上述無論利用「風力」、「太陽能」、「水力」、或「地熱」等方式來產生能量,皆有受限於「地區性」的限制;例如,某部分地區常年風力不強,故無法使用「風力」來產生能量;相同地,某些地區氣候為常年多雨,「太陽能」自然無法運用;而「水力」及「地熱」更是需要部份得天獨厚的地區方有存在,並無法有效地適用於全球各個地區。
本發明人有鑑於現有利用自然力生成能量,受限於地區方能實施之缺點,乃不斷的精進研發改良,終研發出一機械式動力裝置。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成本低之動力產生裝置。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所設之一種動力產生裝置,包括一座體、一轉盤、一驅動件、一集能裝置及一L形桿體,其中該驅動件與集能裝置係與該轉盤連接,該驅動件用以控制該轉盤轉動,該轉盤轉動時 可帶動該集能裝置運轉而集能,該L形桿體係樞設於轉盤上,且一端藉由一彈簧與該轉盤連接,該L形桿體一端設有一捲收裝置,該L形桿體上樞接有一桿體,該桿體末端與該捲收裝置藉由一繩體而連接,使該桿體可擺動於L形桿體上,又該L形桿體兩端則各設有卡榫,用以卡掣擺動後之桿體,而該撞擊裝置係設於轉盤下方之座體上,用以撞擊隨著轉盤而轉動至轉盤下方之L形桿體,使L形桿體擺動後促使轉盤繼續轉動。
實施時,該驅動件與捲收裝置係為一馬達。
實施時,該桿體末端設有一重塊,而上述繩體一端係連接於該重塊上。
實施時,該桿體與L形桿體間係連接有一彈簧。
實施時,該L形桿體上係設有一用以承接該桿體之彈簧。
實施時,該轉盤上係設有一重塊。
為進一步了解本發明,以下舉較佳之實施例,配合圖式、圖號,將本發明之具體構成內容及其所達成的功效詳細說明如下。
1‧‧‧座體
2‧‧‧轉盤
21‧‧‧重塊
3‧‧‧驅動件
4‧‧‧集能裝置
5‧‧‧L形桿體
51‧‧‧彈簧
52‧‧‧捲收裝置
53‧‧‧繩體
54‧‧‧卡榫
55‧‧‧卡榫
56‧‧‧彈簧
6‧‧‧桿體
61‧‧‧重塊
7‧‧‧撞擊裝置
8‧‧‧彈簧
9‧‧‧彈簧
第1~5圖係為本發明實施例動力產生裝置實施時之連續動作狀態示意圖。
請參閱第1~5圖,圖式內容為本發明動力產生裝置1之一最佳實施例,其主要係由一座體1、一轉盤2、一驅動件3、一集能裝置4、一L形桿體5及一撞擊裝置7所組成。
該驅動件3與集能裝置4係與該轉盤2連接,該驅動件3用以控制該轉盤2轉動,該轉盤2轉動時可帶動該集能裝置4運轉而集能, 該L形桿體5係樞設於轉盤2上,且一端藉由一彈簧51與該轉盤2連接,該L形桿體5一端設有一捲收裝置52,該L形桿體5上樞接有一桿體6,該桿體6末端設有一重塊61,該重塊61與該捲收裝置52藉由一繩體53而連接,使該桿體6可擺動於L形桿體5上,又該L形桿體5兩端則各設有卡榫54、55,用以卡掣擺動後之桿體6,而該撞擊裝置7係設於轉盤2下方之座體1上,用以撞擊隨著轉盤2而轉動至轉盤2下方之L形桿體5,使L形桿體5擺動後促使轉盤2繼續轉動。
其中,該驅動件3與捲收裝置52係為一馬達,該桿體6與 L形桿體5間係連接有一彈簧8、9,而該轉盤2上係設有一重塊21,該L形桿體5上係設有一用以承接該桿體6之彈簧56。
因此,實施時,如第1圖所示,啟動前,首先令桿體6卡 掣於L形桿體5下方上,故捲收裝置52與該桿體6之間的繩體53係呈現拉長之狀態,而桿體6與L形桿體5間的彈簧8係呈現被拉伸之狀態,而另一彈簧9則呈現被壓縮之狀態。
當驅動件3(即馬達)啟動後帶動該轉盤2轉動時,由於地 心引力關係,L形桿體5並不會擺動,然而該轉盤2與L形桿體5的彈簧51因受到L形桿體5不會擺動的原因,而形成逐漸被拉伸之狀態,因此當轉盤2轉動至L形桿體5位於轉盤2之最低點時,如第2、3圖所示,則令該L形桿體5之卡榫54鬆釋對桿體6之卡掣,使得當桿體6脫離卡榫54卡掣時,該捲收裝置52即可捲收該繩體53,而桿體6與L形桿體5間的彈簧8、9形成彈性恢復,使得該桿體6形成往L形桿體5另一端擺動,而該撞擊裝置7同時撞擊該L形桿體5,使L形桿體5形成擺動,而當L形桿體5擺動造成轉盤2重心改變時,即可後促使轉盤2轉動,而帶動該集能裝置4運轉而集能。
當桿體6擺動至L形桿體5另一端時,該L形桿體5另一 端上之卡榫55則可卡掣該桿體6,直到該L形桿體5隨著轉盤2轉動至轉盤2之最高點時,卡榫55鬆釋該桿體6,如第4、5圖所示,當桿體6脫離該卡榫55之卡掣後,由於重力的關係,該桿體6即又向L形桿體5另一端擺動,使得繩體53再度形成拉長狀態,而桿體6與L形桿體5間的彈簧8係呈現被拉伸之狀態,而另一彈簧9則呈現被壓縮之狀態。
藉此,當轉盤2持續轉動,使該L形桿體5重複形成擺動 時,而輔助提供轉盤2轉動之能量,減少驅動件3能源之輸出,並帶動該集能裝置4運轉,進而得到穩定之能源並藉由該集能裝置4輔助該轉盤2穩定之運轉。
以上所述乃是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及所運用之技術手段, 根據本文的揭露或教導可衍生推導出許多的變更與修正,仍可視為本發明之構想所作之等效改變,其所產生之作用仍未超出說明書及圖式所涵蓋之實質精神,均應視為在本發明之技術範疇之內,合先陳明。
綜上所述,依上文所揭示之內容,本發明確可達到發明之 預期目的,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成本低之動力產生裝置,極具產業上利用之價值,爰依法提出發明專利申請。
1‧‧‧座體
2‧‧‧轉盤
21‧‧‧重塊
3‧‧‧驅動件
4‧‧‧集能裝置
5‧‧‧L形桿體
51‧‧‧彈簧
52‧‧‧捲收裝置
53‧‧‧繩體
54‧‧‧卡榫
55‧‧‧卡榫
56‧‧‧彈簧
6‧‧‧桿體
61‧‧‧重塊
7‧‧‧撞擊裝置
8‧‧‧彈簧
9‧‧‧彈簧

Claims (6)

  1. 一種動力產生裝置,包括:一座體;一轉盤,樞接於該座體上;一驅動件,係與該轉盤連接,用以控制該轉盤轉動;一集能裝置,係與該轉盤連接,使轉盤轉動時可帶動該集能裝置運轉而集能;一L形桿體,其係樞設於轉盤上,且一端藉由一彈簧與該轉盤連接,該L形桿體一端設有一捲收裝置,該L形桿體上樞接有一桿體,該桿體末端與該捲收裝置藉由一繩體而連接,使該桿體可擺動於L形桿體上,又該L形桿體兩端則各設有卡榫,用以卡掣擺動後之桿體;以及一撞擊裝置,係設於轉盤下方之座體上,用以撞擊隨著轉盤而轉動至轉盤下方之L形桿體,使L形桿體擺動後促使轉盤繼續轉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動力產生裝置,其中該驅動件與捲收裝置係為一馬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動力產生裝置,其中該桿體末端設有一重塊,而上述繩體一端係連接於該重塊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動力產生裝置,其中該桿體與L形桿體間係連接有一彈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動力產生裝置,其中該L形桿體上係設有一用以承接該桿體之彈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動力產生裝置,其中該轉盤上係設有一重塊。
TW102119293A 2013-05-31 2013-05-31 動力產生裝置 TW2014450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19293A TW201445046A (zh) 2013-05-31 2013-05-31 動力產生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19293A TW201445046A (zh) 2013-05-31 2013-05-31 動力產生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5046A true TW201445046A (zh) 2014-12-01

Family

ID=52706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9293A TW201445046A (zh) 2013-05-31 2013-05-31 動力產生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44504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445046A (zh) 動力產生裝置
TWM472112U (zh) 動力產生裝置
TWM462297U (zh) 動力產生裝置
WO2014082374A1 (zh) 动力产生装置
TW201542933A (zh) 動力產生裝置
TWM493596U (zh) 動力產生裝置
TW201542932A (zh) 動力產生裝置
TWM491087U (zh) 動力產生裝置
TWM465468U (zh) 動力產生裝置
TW201422909A (zh) 動力產生裝置
TWM559364U (zh) 機械式發電裝置
TW201425726A (zh) 動力產生裝置
TW201723315A (zh) 機械式發電裝置
TW201538847A (zh) 動力產生裝置
TW201337101A (zh) 動力產生裝置
TW201405009A (zh) 動力產生裝置
TWM494838U (zh) 動力產生裝置
TW201546370A (zh) 動力產生裝置
TWM558850U (zh) 機械式發電裝置
TWM537617U (zh) 機械式發電裝置
TWM494836U (zh) 動力產生裝置
TW201337100A (zh) 動力產生裝置
TWM556287U (zh) 機械式發電裝置
TWM486693U (zh) 動力產生裝置
TWM462299U (zh) 動力產生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