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42483A - 雙卡手機智能切換系統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雙卡手機智能切換系統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42483A
TW201442483A TW102115201A TW102115201A TW201442483A TW 201442483 A TW201442483 A TW 201442483A TW 102115201 A TW102115201 A TW 102115201A TW 102115201 A TW102115201 A TW 102115201A TW 201442483 A TW201442483 A TW 20144248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call
combination
time interval
call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5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ung-Kung Wu
Original Assignee
Fih Hong Ko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h Hong Kong Ltd filed Critical Fih Hong Kong Ltd
Priority to TW1021152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442483A/zh
Priority to US14/259,289 priority patent/US9125230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442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248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Abstract

一種雙卡手機智能切換系統及方法,應用於手機中。當基站呼叫所述手機時,從網路中獲取該基站成功呼叫其他每個手機後,返回到網路中的其他每個手機所對應的短暫呼叫次數及時間間隔;統計出最多的短暫呼叫次數及最長的時間間隔;計算每種組合下所述手機中接聽呼叫的SIM卡沒有接到呼叫的概率,該組合有NUM1個切換狀態及NUM2個不切換狀態;查找所述手機中接聽呼叫的SIM卡沒有接到呼叫的概率為0的組合;從概率為0的組合中查找該組合中所對應的NUM2/NUM1的最大值;使所述手機與該基站通信執行所述最大值對應的組合。

Description

雙卡手機智能切換系統及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卡手機智能切換系統及方法。
在SIM卡雙待(Dual-SIM Dual-Standby,DSDS)模式下,以第一張SIM卡進行資料傳輸、第二張卡接收呼叫為例,當用第一SIM卡做資料傳輸時,必須依靠第二SIM卡接收通信商的基站發過來的呼叫。而且需要第一SIM卡定時的停止資料傳輸,並將手機的通信切換到第二SIM卡來接收呼叫。
雖然這種切換模式能讓第一SIM卡傳輸資料的同時,第二SIM卡也能收到呼叫,但是該切換會造成第一SIM卡的資料傳輸不連續。在這種切換模式下,第一SIM卡的資料傳輸速度會在不切換模式上下降50%到30%。而不切換模式可以使得第一SIM卡傳輸不被中斷,但會使第二SIM卡無法收到呼叫。在手機待機的一定時間內,當不切換模式的次數與切換模式的次數的比率過高時,會造成第二SIM卡有一定的機率無法接到其他人打來的電話。因此,需要平衡不切換模式與切換模式來保證在第二SIM卡能正常接到電話的情況下,也能讓第一SIM卡有較好的資料傳輸速度。
鑒於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雙卡手機智能切換系統及方法,其能夠實現在接收呼叫的SIM卡能成功接收呼叫的情況下,最大程度上保證了資料傳輸的SIM卡有較好的資料傳輸速度。
一種雙卡手機智能切換系統,運行於手機中,該系統包括:獲取模組,用於當基站呼叫所述手機時,從網路中獲取該基站成功呼叫其他每個手機後,返回到網路中的所述其他每個手機所對應的短暫呼叫次數N1及時間間隔T1;統計模組,用於從獲取的所述其他每個手機所對應的短暫呼叫次數N1及時間間隔T1中統計出最多的短暫呼叫次數及最長的時間間隔;計算模組,用於當所統計出的最多的短暫呼叫次數與所述手機儲存器所存儲的短暫呼叫次數不相同,及/或所統計出的最長的時間間隔與所述手機儲存器所存儲的時間間隔不相同時,計算每種組合下所述手機中接聽呼叫的SIM卡沒有接到呼叫的概率,所述組合由NUM1個切換狀態及NUM2個不切換狀態的時間段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查找模組,用於查找所述手機中接聽呼叫的SIM卡沒有接到呼叫的概率為0的組合;所述查找模組,還用於從所述概率為0的組合中查找該組合中所對應的NUM2/NUM1的最大值;執行模組,用於在所述手機與該基站通信時,執行所述最大值對應的組合,並將所統計出的最長的時間間隔存儲到該手機的儲存器中記為時間間隔,將最多的短暫呼叫次數存儲到該手機的儲存器中記為短暫呼叫次數。
一種雙卡手機智能切換方法,應用於手機中,該方法包括:獲取步驟,當基站呼叫所述手機時,從網路中獲取該基站成功呼叫其他每個手機後,返回到網路中的所述其他每個手機所對應的短暫呼叫次數N1及時間間隔T1;統計步驟,從獲取的所述其他每個手機所對應的短暫呼叫次數N1及時間間隔T1中統計出最多的短暫呼叫次數及最長的時間間隔;計算步驟,當所統計出的最多的短暫呼叫次數與所述手機儲存器所存儲的短暫呼叫次數不相同,及/或所統計出的最長的時間間隔與所述手機儲存器所存儲的時間間隔不相同時,計算每種組合下所述手機中接聽呼叫的SIM卡沒有接到呼叫的概率,所述組合由NUM1個切換狀態及NUM2個不切換狀態的時間段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查找步驟一,查找所述手機中接聽呼叫的SIM卡沒有接到呼叫的概率為0的組合;查找步驟二,從所述概率為0的組合中查找該組合中所對應的NUM2/NUM1的最大值;執行步驟,在所述手機與該基站通信時,執行所述最大值對應的組合,並將所統計出的最長的時間間隔存儲到該手機的儲存器中記為時間間隔,將最多的短暫呼叫次數存儲到該手機的儲存器中記為短暫呼叫次數。
相較於習知技術,所述雙卡手機智能切換系統及方法,在手機待機的時間內,能尋找到最佳的組合其可以實現在接收呼叫的SIM卡能成功接收呼叫的情況下,最大程度上保證了資料傳輸的SIM卡有較好的資料傳輸速度。
1、7...手機
2...儲存器
6...基站
3...處理器
4...第一SIM卡
5...第二SIM卡
11...雙卡手機智能切換系統
110...獲取模組
111...統計模組
112...判斷模組
113...計算模組
114...查找模組
115...執行模組
圖1是本發明雙卡手機智能切換系統的應用環境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雙卡手機智能切換系統的功能模組圖。
圖3是本發明雙卡手機智能切換方法的較佳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4是基站呼叫手機的示意圖。
圖5是雙卡手機待機狀態示意圖。
如圖1所示,是本發明雙卡手機智能切換系統的應用環境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雙卡手機智能切換系統11運行於手機1中,用於平衡手機1中兩張SIM卡的切換以保證在其中一張SIM卡能正常接收到基站6呼叫的情況下,也能讓另外一張SIM卡有較好的資料傳輸速度。該基站6還能夠呼叫手機7等多個其他手機(圖中只示出一個手機7),所述手機7等多個其他手機與手機1可以用相同的基站通信,也可以不用相同的基站通信。所述手機7等多個手機可以是雙卡手機,也可以不是雙卡手機。
所述手機1還包括儲存器2、處理器3、第一SIM卡4及第二SIM卡5。所述第一SIM卡4及第二SIM卡5均可做資料傳輸及接收呼叫。
所述基站6即為公用移動通信基站,是無線電台站的一種形式。所述基站6可在一定的無線電覆蓋區中,透過移動通信交換中心,與多個手機(如手機1、7)之間進行資訊傳遞的無線電收發信電臺。所述基站6用於呼叫手機使手機能成功接聽到別人的電話。所述基站6的數量可以為一個或者多個。
在基站6透過網路呼叫一次手機時,每次呼叫的形式由N次短暫呼叫組成,相鄰兩次短暫呼叫的間隔為預定時間間隔T,該預定時間間隔T由短暫呼叫時長T2及等待反應時長T3組成,即(T=T2+T3)。當基站不同時,所述預定時間間隔T及短暫呼叫次數N可能會不相同。在本實施例中,以N取2,T取2S為例,如圖4所示,基站6呼叫一次手機時,該呼叫由兩次短暫呼叫C1及C2組成,其中C1及C2所處的時間段為短暫呼叫的時間段,C1和C2代表短暫呼叫。該兩次短暫呼叫的預定時間間隔T為2S。當基站6呼叫任一手機時,可能還沒有達到預定時間間隔T時,該手機用戶已經接收到了該次呼叫。因此,返回到網路中的該手機所對應的時間間隔可能會比預定時間間隔T要短,返回到網路中的該手機所對應的短暫呼叫次數可能會比N要少。所述網路中的每個手機所對應的時間間隔記為T1(T1不大於T),所述網路中的每個手機所對應的短暫呼叫的次數記為N1(N1不大於N)。
在手機1的儲存器2中,存儲有上一次一個基站6呼叫手機1時的時間間隔和短暫呼叫次數。
如圖2所示,是本發明雙卡手機智能切換系統的功能模組圖。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雙卡手機智能切換系統11包括獲取模組110、統計模組111、判斷模組112、計算模組113、查找模組114及執行模組115。本發明所稱的模組是完成一特定功能的程式段,比程式更適合於描述軟體在處理器3中的執行過程,關於各模組的功能將在圖3的流程圖中具體描述。
如圖3所示,是本發明雙卡手機智能切換方法的較佳實施例的流程圖。根據不同的需求,該流程圖中步驟的順序可以改變,某些步驟可以省略。
步驟S10,基站6呼叫手機1。
步驟S11,獲取模組110從網路中獲取該基站6成功呼叫其他手機7後,返回到網路中的每個手機7所對應的短暫呼叫次數N1及時間間隔T1。
步驟S12,統計模組111從獲取的每個手機7所對應的短暫呼叫次數N1及時間間隔T1中統計出最多的短暫呼叫次數及最長的時間間隔。
步驟S13,判斷模組112判斷所統計出的最多的短暫呼叫次數與手機1的儲存器2所存儲的短暫呼叫次數是否相同,及判斷所統計出的最長的時間間隔與儲存器2所存儲的時間間隔是否相同。
當所統計出的最多的短暫呼叫次數與手機1的儲存器2所存儲的短暫呼叫次數相同,且所統計出的最長的時間間隔與儲存器2所存儲的時間間隔相同時,即此時與該手機1互相通信的該基站6還是上一次呼叫該手機1的基站,該流程結束;當所統計出的最多的短暫呼叫次數與手機1的儲存器2所存儲的短暫呼叫次數不相同,及/或所統計出的最長的時間間隔與儲存器2所存儲的時間間隔不相同時,即此時與該手機1互相通信的基站不是上一次呼叫該手機1的基站,執行步驟S14。
步驟S14,計算模組113計算每種組合下手機1中接聽呼叫的SIM卡沒有接到該基站6呼叫的概率。
在手機1待機的時間中,所述待機的時間被分為多個相同的時間段,每個時間段中手機1是否從資料傳輸的SIM卡切換到接聽呼叫的SIM卡與所述組合有關。所述組合由NUM1個切換狀態及NUM2個不切換狀態的時間段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所述切換狀態為手機1的通信從資料傳輸的SIM卡切換到接聽呼叫的SIM卡。所述不切換狀態為手機1的通信不從資料傳輸的SIM卡切換到接聽呼叫的SIM卡。在本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以NUM1取四為例,NUM2取二為例,圖中帶有“N”標識的時間段為不切換狀態,圖中帶有“Y”標識的時間段為切換狀態,一個所述組合由“N、N、Y、Y、Y、Y”順序排列的時間段組成,所述待機的時間由一個或者多個所述組合組成。
所述組合的數量由NUM1及NUM2的取值範圍決定,所述NUM1及NUM2為大於0的正整數。
每個所述組合對應一個比例,該比例為NUM2/NUM1。當所述比例過低時,會造成進行資料傳輸的SIM卡的傳輸速度降低很多;當所述比例過高時,會造成進行接聽呼叫的SIM卡的接聽失敗的次數增加。
在每種組合下,當基站6呼叫一次手機1,所述呼叫到達手機1時,該手機1可能處於切換狀態中或者不切換狀態中,即共有NUM1+ NUM2種情況,在本實施例中,以NUM1=20、NUM2=20為例,即在每種組合下共有40種情況。在圖4所示的一種組合下,NUM1=4、NUM2=2,共有6種情況。
在每種組合下,當基站6呼叫一次手機1時,若有一次短暫呼叫到達手機1時,該手機1處於切換狀態中,則手機1的通信會切換到接收呼叫的SIM卡,即認為該次呼叫成功;若該次呼叫中的所有短暫呼叫到達手機時,該手機1處於不切換狀態中,則手機1的通信不切換到接收呼叫的SIM卡,即認為該次呼叫失敗。
在每種組合下,所述手機1中接聽呼叫的SIM卡沒有接到呼叫的概率即為所述NUM1+NUM2種情況下沒有接到該基站6呼叫的次數/(NUM1+NUM2)。
步驟S15,查找模組114查找所述手機1中接聽呼叫的SIM卡沒有接到該基站6呼叫的概率為0的組合。
步驟S16,查找模組114從所述概率為0的組合中查找該組合中所對應的所述比例的最大值,並記錄所述最大值所對應的組合。在本實施例中,如查找到所述概率為0的組合有3個,該3個組合所對應的所述比例分別為2/10、4/8、5/4,則所需的組合為比例是5/4所對應的組合。
步驟S17,在手機1與該基站6進行通信時,執行模組115執行所述比例的最大值對應的組合,並將所統計出的最長的時間間隔存儲到手機1的儲存器2中記為時間間隔,將最多的短暫呼叫次數存儲到手機1的儲存器2中記為短暫呼叫次數,便於下次判斷與該手機1通信的基站是否與上一次的基站相同。
透過所述雙卡手機智能切換系統及方法,在手機待機的時間內,能尋找到最佳的組合以實現在接收呼叫的SIM卡能成功接收呼叫的情況下,最大程度上保證資料傳輸的SIM卡有較好的資料傳輸速度。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
11...雙卡手機智能切換系統
110...獲取模組
111...統計模組
112...判斷模組
113...計算模組
114...查找模組
115...執行模組

Claims (10)

  1. 一種雙卡手機智能切換系統,運行於手機中,該系統包括:
    獲取模組,用於當基站呼叫所述手機時,從網路中獲取該基站成功呼叫其他每個手機後返回到網路中的所述其他每個手機所對應的短暫呼叫次數N1及時間間隔T1;
    統計模組,用於從獲取的所述其他每個手機所對應的短暫呼叫次數N1及時間間隔T1中統計出最多的短暫呼叫次數及最長的時間間隔;
    計算模組,用於當所統計出的最多的短暫呼叫次數與所述手機儲存器所存儲的短暫呼叫次數不相同,及/或所統計出的最長的時間間隔與所述手機儲存器所存儲的時間間隔不相同時,計算每種組合下所述手機中接聽呼叫的SIM卡沒有接到呼叫的概率,所述組合由NUM1個切換狀態及NUM2個不切換狀態的時間段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
    查找模組,用於查找所述手機中接聽呼叫的SIM卡沒有接到呼叫的概率為0的組合;
    所述查找模組,還用於從所述概率為0的組合中查找該組合中所對應的NUM2/NUM1的最大值;
    執行模組,用於在所述手機與該基站通信時,執行所述最大值對應的組合,並將所統計出的最長的時間間隔存儲到該手機的儲存器中記為時間間隔,將最多的短暫呼叫次數存儲到該手機的儲存器中記為短暫呼叫次數。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雙卡手機智能切換系統,該系統還包括判斷模組,用於判斷所統計出的最多的短暫呼叫次數與所述手機儲存器所存儲的短暫呼叫次數是否相同,及判斷所統計出的最長的時間間隔與所述手機儲存器所存儲的時間間隔是否相同。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雙卡手機智能切換系統,所述切換狀態為手機的通信從資料傳輸的SIM卡切換到接聽呼叫的SIM卡,所述不切換狀態為手機的通信不從資料傳輸的SIM卡切換到接聽呼叫的SIM卡。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雙卡手機智能切換系統,在每種組合下,當基站呼叫一次手機,所述呼叫到達手機時,該手機的狀態處於切換狀態中或不切換狀態中,即每種組合共有NUM1+ NUM2種情況。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雙卡手機智能切換系統,在每種組合下,接聽呼叫的SIM卡沒有接到呼叫的概率即為所述NUM1+NUM2種情況下沒有接到基站呼叫的次數/(NUM1+NUM2)。
  6. 一種雙卡手機智能切換方法,應用於手機中,該方法包括:
    獲取步驟,當基站呼叫所述手機時,從網路中獲取該基站成功呼叫其他每個手機後,返回到網路中的所述其他每個手機所對應的短暫呼叫次數N1及時間間隔T1;
    統計步驟,從獲取的所述其他每個手機所對應的短暫呼叫次數N1及時間間隔T1中統計出最多的短暫呼叫次數及最長的時間間隔;
    計算步驟,當所統計出的最多的短暫呼叫次數與所述手機儲存器所存儲的短暫呼叫次數不相同,及/或所統計出的最長的時間間隔與所述手機儲存器所存儲的時間間隔不相同時,計算每種組合下所述手機中接聽呼叫的SIM卡沒有接到呼叫的概率,所述組合由NUM1個切換狀態及NUM2個不切換狀態的時間段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
    查找步驟一,查找所述手機中接聽呼叫的SIM卡沒有接到呼叫的概率為0的組合;
    查找步驟二,從所述概率為0的組合中查找該組合中所對應的NUM2/NUM1的最大值;
    執行步驟,在所述手機與該基站通信時,執行所述最大值對應的組合,並將所統計出的最長的時間間隔存儲到該手機的儲存器中記為時間間隔,將最多的短暫呼叫次數存儲到該手機的儲存器中記為短暫呼叫次數。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雙卡手機智能切換方法,該方法還包括判斷步驟,判斷所統計出的最多的短暫呼叫次數與所述手機儲存器所存儲的短暫呼叫次數是否相同,及判斷所統計出的最長的時間間隔與所述手機儲存器所存儲的時間間隔是否相同。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雙卡手機智能切換方法,所述切換狀態為手機的通信從資料傳輸的SIM卡切換到接聽呼叫的SIM卡,所述不切換狀態為手機的通信不從資料傳輸的SIM卡切換到接聽呼叫的SIM卡。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雙卡手機智能切換方法,在每種組合下,當基站呼叫一次手機,所述呼叫到達手機時,該手機的狀態處於切換狀態中或不切換狀態中,即每種組合共有NUM1+ NUM2種情況。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雙卡手機智能切換方法,在每種組合下,接聽呼叫的SIM卡沒有接到呼叫的概率即為所述NUM1+NUM2種情況下沒有接到基站呼叫的次數/(NUM1+NUM2)。
TW102115201A 2013-04-29 2013-04-29 雙卡手機智能切換系統及方法 TW2014424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15201A TW201442483A (zh) 2013-04-29 2013-04-29 雙卡手機智能切換系統及方法
US14/259,289 US9125230B2 (en) 2013-04-29 2014-04-23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du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15201A TW201442483A (zh) 2013-04-29 2013-04-29 雙卡手機智能切換系統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2483A true TW201442483A (zh) 2014-11-01

Family

ID=51789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5201A TW201442483A (zh) 2013-04-29 2013-04-29 雙卡手機智能切換系統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125230B2 (zh)
TW (1) TW20144248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98139B2 (en) * 2015-11-06 2018-10-09 Intel IP Corporation Mobile terminal devices and method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EP3301988B1 (en) * 2016-09-29 2019-05-01 Intel IP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13368B1 (ko) * 2008-05-15 2011-0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의 다자간 통화처리방법 및 장치
KR101521309B1 (ko) * 2010-09-07 2015-05-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듀얼 스탠바이 휴대단말기의 통신을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140274006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voiding call failures in dual-sim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323112A1 (en) 2014-10-30
US9125230B2 (en) 2015-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80214B2 (en) SIM selection
CN105493574B (zh) 用于优化多sim移动装置的功耗的方法和系统
US20150296520A1 (en) Multi-SIM Acquisition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by Priority Modification in Partial Out-of-Service Conditions
JP2021513290A (ja) リソース選択方法及び端末デバイス
CN107509240B (zh) 用户识别卡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1977420B (zh) 找网与业务冲突的解决方法及多卡多待手机
RU2005124291A (ru) Экстренный обратный вызов для мобильных терминалов в ограниченном режиме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CN106385675A (zh) 多卡多待单通移动终端寻呼指示接收方法及装置
RU2010139467A (ru) Эффективное назначение частоты для мобиль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 в совместно существующих системах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CN105024988A (zh) 同时的lte数据和dsda语音
US20120238316A1 (en) Mobile phon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switching method
US2022031229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ell handover
CN110419242A (zh) 聚合连接建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40592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CN109565686A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US20220361212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ci,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8903372B1 (en) Performing neighbor cell activities in a multi-stack device
CN107396435B (zh) 射频电路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1977424B (zh) 找网与业务冲突的解决方法及多卡多待手机
TW201442483A (zh) 雙卡手機智能切換系統及方法
US20120281543A1 (en) Dispatching Method in a CDMA System and Single Mode Chip
CN110574467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866964B (zh) 一种无线耳机组件
KR20160034737A (ko) 멀티단말 통신 서비스 장치 및 방법
WO2022087914A1 (zh) 波束测量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