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36627A - 處理資源交換的方法及相關通訊裝置 - Google Patents

處理資源交換的方法及相關通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36627A
TW201436627A TW103106850A TW103106850A TW201436627A TW 201436627 A TW201436627 A TW 201436627A TW 103106850 A TW103106850 A TW 103106850A TW 103106850 A TW103106850 A TW 103106850A TW 201436627 A TW201436627 A TW 20143662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device
resource
pai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6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39855B (zh
Inventor
Hung-Yu Wei
Chih-Yu Wang
Ching-Chun Chou
Guan-Yu Lin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Univ Nat Taiw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Univ Nat Taiwan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436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66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98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985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處理資源交換的方法,用於一網路端,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接收分別由至少一通訊裝置對傳送的至少一通道資訊回報;根據該至少一通道資訊回報,決定至少一資源交換;以及對配置於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的至少一第一資源及該網路端中的至少一可用資源執行該至少一資源交換,以將至少一第二資源配置於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

Description

處理資源交換的方法及相關通訊裝置
本發明係指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的方法及相關通訊裝置,尤指一種處理資源交換的方法及相關通訊裝置。
在傳統通訊系統(特別是無線通訊系統)中,二通訊裝置是透過一基地台與對方進行通訊,亦即,基地台可作為通訊裝置之間的中繼實體。這樣的通訊方式在覆蓋面積、資源使用及傳輸延遲上是沒有效率的,特別是在每一通訊裝置彼此靠近且能夠互相進行通訊的情況下。
因此,業界提出裝置對裝置(Device-to-Device,D2D)通訊,以藉此改善基地台的覆蓋面積、資源使用及/或傳輸延遲。舉例來說,在基地台協助啟始化(如連結的建立及/或對等點發現(peer discovery))之後,裝置對裝置通訊即可開始進行。接著,根據裝置對裝置通訊,二相鄰通訊裝置之間即可直接與對方進行通訊(如傳送/接收封包),而不需要透過基地台轉傳封包。
然而,由於裝置對裝置通訊的特性與傳統通訊系統並不相同,因此用於傳統通訊系統的資源配置方式無法應用於裝置對裝置通訊。因此,實有必要提出一種新的資源配置方式。
除此之外,裝置對裝置通訊的隨意(ad-hoc)特性造成一種資源 配置上的新問題:據實回報(truth-telling)問題。詳細來說,在裝置對裝置通訊中,通訊裝置應誠實回報資訊,使網路端能夠有效率且正確地分配資源。然而,由於裝置對裝置通訊僅發生於一通訊裝置對(或裝置對裝置通訊的裝置)之間,網路端難以驗證其回報資訊的真實性。因此,在資源配置上,當偽造資訊會對一對裝置帶來好處時,該對裝置可能試圖回報偽造資訊至網路端。上述情況可能發生在該對裝置或該對裝置的使用者為理性(如自私)的情況。因此,裝置對回報偽造資訊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資源交換的方法及相關通訊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揭露一種處理資源交換的方法,用於一網路端,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接收分別由至少一通訊裝置對傳送的至少一通道資訊回報;根據該至少一通道資訊回報,決定至少一資源交換;以及對配置於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的至少一第一資源及該網路端中的至少一可用資源執行該至少一資源交換,以將至少一第二資源配置於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
10‧‧‧無線通訊系統
20‧‧‧通訊裝置
200‧‧‧處理裝置
210‧‧‧儲存單元
214‧‧‧程式碼
220‧‧‧通訊介面單元
30‧‧‧流程
300、302、304、306、308‧‧‧步驟
CDP1、CDP2、CDP3、CDP4、CDP‧‧‧通訊裝置對
R1、R2、R3、R4、R5‧‧‧資源
600、602、604、606、608、610‧‧‧步驟
70‧‧‧流程
700、702、704、706‧‧‧步驟
CD1、CD2‧‧‧通訊裝置
80‧‧‧流程
800、802、804、806、808、810‧‧‧步驟
VO1、VO2‧‧‧虛擬擁有者
100‧‧‧對應表
第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無線通訊系統之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通訊裝置之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之流程圖。
第4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資源交換之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資源交換之示意圖。
第6圖為本發明實施例多個流程之一組流程圖。
第7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之流程圖。
第8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之流程圖。
第9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資源交換之示意圖。
第10圖為本發明實施例包含有通訊裝置對及虛擬擁有者的偏好表的一對應表之示意圖。
第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無線通訊系統10之示意圖。無線通訊系統10可簡略地由一網路端及複數個通訊裝置所組成。在第1圖中,網路端及通訊裝置僅是用來說明無線通訊系統10的架構。實際上,網路端可為一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中包含有複數個基地台(Node-B,NB)的一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TRAN)。在另一實施例中,網路端可為一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一先進長期演進(LTE-Advanced,LTE-A)系統或先進長期演進系統的進階版本中包含有複數個演進式基地台(evolved-NB,eNB)及/或中繼站的一演進式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evolved UTRAN,E-UTRAN)。在另一實施例中,網路端可為一無線通訊系統中的一基地台且該無線通訊系統符合IEEE 802.11、IEEE 802.16等無線通訊標準。
除此之外,在網路端協助啟始化(如連結的建立及/或對等點發現(peer discovery))之後,二通訊裝置可直接進行通訊,亦即,根據裝置對裝置通訊(Device-to-Device,D2D)技術,通訊裝置之間可相互進行通訊(如傳送/接收封包),在此情況下,二通訊裝置可表示為一通訊裝置對(communication device pair)(即進行裝置對裝置傳輸的一對通訊裝置)。因此,同一通訊裝置對中的通訊裝置可能面臨相似的干擾(如區域內干擾(intra-area interference)及/或區域間干擾(inter-area interference))。
值得注意的是,受控於網路端的一細胞可分割為一或多個服務區域。專屬於裝置對裝置通訊的資源可重複使用於不同服務區域,以改善資源使用效率。此外,在同一服務區域之下的通訊裝置對可配置有不同資源,以避免區域內干擾。舉例來說,第1圖中的通訊裝置可位於受控於網路端的一細胞的一服務區域。在另一實施例中,第1圖中的通訊裝置可位於受控於網路端的一細胞的多個服務區域。通訊裝置對仍可能受到其它服務區域的通訊裝置對所造成的區域間干擾,或受到其它細胞中配置有相同資源的通訊裝置對所造成的細胞間干擾(inter-cell interference)。在部分情況下,一通訊裝置對中二通訊裝置之間的距離可能遠小於二通訊裝置對之間的距離,其中,通訊裝置對可能位於相同或不同服務區域。
更進一步地,網路端亦可同時包含有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演進式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及一核心網路,其中核心網路包含有如行動管理實體(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服務閘道(Serving Gateway,S-GW)、封包資料網路(Packet Data Network,PDN)通道、自我組織網路(Self-Organizing Networks,SON)伺服器及/或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等網路實體。換句話說,在網路端接收由一通訊裝置所傳送的資訊之後,該資訊僅能夠由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演進式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進行處理,且相對應於該資訊的決定也是由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演進式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所執行。另一方面,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演進式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可轉傳該資訊至核心網路,而在核心網路處理該資訊之後,相對應於該資訊的決定可由核心網路來執行。此外,該資訊可同時由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演進式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及核心網路進行處理,且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演進式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及核心網路可彼此協調及/或合作,以執行相關 於該資訊的決定。一通訊裝置可為一用戶端(User Equipment,UE)、一機器型態通訊(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裝置、一行動電話、一筆記型電腦、一平板電腦、一電子書或一可攜式電腦系統。此外,根據資料傳輸方向,網路端及通訊裝置可分別視為傳送端或接收端,舉例來說,對於一上鏈路(uplink,UL)而言,通訊裝置為傳送端而網路端為接收端,對於一下鏈路(downlink,DL)而言,網路端為傳送端而通訊裝置為接收端。
第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通訊裝置20之示意圖。通訊裝置20可為第1圖所示的一通訊裝置或網路端,但不限於此。通訊裝置20可包含一處理裝置200、一儲存單元210及一通訊介面單元220。處理裝置200可為一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或一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儲存單元210可為任一資料儲存裝置,用來儲存一程式碼214,處理裝置200可透過儲存單元210讀取及執行程式碼214。舉例來說,儲存單元210包含但不限於用戶識別模組(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Access Memory,RAM)、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DVD-ROM)、磁帶(Magnetic Tape)、硬碟(Hard Disk)及光學資料儲存裝置(Optical Data Storage Device)等。通訊介面單元220可為一無線收發器,其可根據處理裝置200的處理結果,用來傳送及接收訊號(如訊息或封包)。
第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30之流程圖。流程30可用於第1圖中的網路端,用來處理資源交換。流程30可被編譯成程式碼214,其包含以下步驟:步驟300:開始。
步驟302:接收分別由至少一通訊裝置對傳送的至少一通道資訊回報。
步驟304:根據該至少一通道資訊回報,決定至少一資源交換。
步驟306:對配置於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的至少一第一資源及該網路端中的至少一可用資源執行該至少一資源交換,以將至少一第二資源配置於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
步驟308:結束。
根據流程30,網路端接收分別由至少一通訊裝置對傳送的至少一通道資訊回報(如通道品質回報、通道品質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並根據該至少一通道資訊回報,決定至少一資源交換。接著,網路端對配置於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的至少一第一資源及網路端的至少一可用資源執行至少一資源交換,以分配至少一第二資源至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換句話說,網路端根據通訊裝置對所回覆的通道資訊回報,在通訊裝置對及網路端之間協調一或多個資源交換。須注意的是,上述資源可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標準中的一或多個資源區塊群組(Resource Block Group,RBG)。除此之外,上述至少一第一資源及至少一第二資源可為複數個專屬於裝置對裝置通訊的資源。若網路端無可用資源時,資源交換僅能在通訊裝置對中執行。因此,當適合的資源(如具有較低干擾的資源)皆配置於(如重新配置於)通訊裝置對之後,通訊裝置對的輸出率可因此而改善。
本發明的實現方式並不限於上述說明。
第4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資源交換之示意圖,其包含有通訊裝置對CDP1~CDP4及網路端。起初,通訊裝置對CDP1~CDP2皆使用一資源R1進行傳送及/或接收,而通訊裝置對CDP3~CDP4皆使用一資源R2進行傳送及/或接收。由於通訊裝置對CDP1~CDP2靠近於對方,並使用相同的 資源R1,通訊裝置對CDP1~CDP2皆受到極大干擾。同樣地,由於通訊裝置對CDP3~CDP4靠近於對方,並使用相同的資源R2,通訊裝置對CDP3~CDP4皆受到極大干擾。因此,當接收到通訊裝置對CDP1~CDP4所傳送的通道資訊回報之後,網路端可決定一資源交換。如第4圖所示,資源交換即通訊裝置對CDP2~CDP3使用的資源互相交換。網路端可透過一下鏈路控制通道(如實體下鏈路控制通道(Physical DL Control Channel,PDCCH))指示通訊裝置對CDP2~CDP3進行資源交換,以執行資源R1~R2的交換,亦即,網路端分別將資源R1~R2配置於通訊裝置對CDP3及CDP2。此外,網路端亦可指示通訊裝置對CDP1及CDP4維持使用原來的資源。接著,通訊裝置對CDP2可使用資源R2進行傳送/接收,而通訊裝置對CDP3可使用資源R1進行傳送/接收。由於通訊裝置對CDP1~CDP4已分別遠離通訊裝置對CDP3、CDP4、CDP1及CDP2(即干擾源),通訊裝置對CDP1~CDP4所受到的干擾可因此降低。如此一來,通訊裝置對CDP1~CDP4的輸出率可獲得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實施例是通訊裝置對CDP2~CDP3互相交換資源。在另一實施例中,通訊裝置對CDP2~CDP3可與網路端交換資源。
第5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資源交換之示意圖,其包含有通訊裝置對CDP1~CDP4及網路端。起初,通訊裝置對CDP1~CDP2皆使用一資源R1進行傳送及/或接收,而通訊裝置對CDP3~CDP4皆使用一資源R2進行傳送及/或接收。除此之外,一資源R3為網路端的可用資源,可任意配置於通訊裝置對。由於通訊裝置對CDP1~CDP2靠近於對方,並使用相同的資源R1,通訊裝置對CDP1~CDP2皆受到極大干擾。同樣地,由於通訊裝置對CDP3~CDP4靠近於對方,並使用相同的資源R2,通訊裝置對CDP3~CDP4皆受到極大干擾。因此,當接收到通訊裝置對CDP1~CDP4所傳送的通道資 訊回報之後,網路端可決定資源交換(CDP3對CDP2)及(CDP2對網路端)。
如第5圖所示,資源交換即通訊裝置對CDP2~CDP3及網路端的資源相互交換。網路端可透過一下鏈路控制通道(如實體下鏈路控制通道)指示通訊裝置對CDP2~CDP3進行資源交換,以執行資源R1~R3的交換。亦即,網路端分別將資源R1及R3配置於通訊裝置對CDP3及CDP2。此外,網路端亦可指示通訊裝置對CDP1及CDP4維持使用原來的資源。接著,通訊裝置對CDP2可使用資源R3進行傳送/接收,而通訊裝置對CDP3可使用資源R1進行傳送/接收。由於通訊裝置對CDP1及CDP3已分別遠離通訊裝置對CDP3及CDP1(即干擾源),通訊裝置對CDP1及CDP3所受到的干擾可因此降低。此外,通訊裝置對CDP2及CDP4之間不存在任何干擾。如此一來,通訊裝置對CDP1~CDP4的輸出率可獲得改善。
在本發明中,資源交換的觸發並不限於任何時間點。舉例來說,當一新通訊裝置對進入網路端的一覆蓋區域(如服務區域)時,網路端可觸發一資源交換。在另一實施例中,當一通訊裝置對向網路端請求資源時,網路端可觸發一資源交換。在另一實施例中,當一通訊裝置對的一資源配置允量終止(如到期)且該資源歸還至網路端時,網路端可觸發一資源交換。在另一實施例中,當一或多個通訊裝置對更新通道資訊回報時,網路端可觸發一資源交換。當上述一或多種情況發生時,網路端皆可開始決定是否進行一資源交換。
第6圖為本發明實施例多個流程之一組流程圖,其繪示有網路端及通訊裝置對CDP1及CDP2。當網路端觸發一資源交換時,網路端可分別傳送二允量至通訊裝置對CDP1及CDP2,以啟始該資源交換(如透過實體下鏈路控制通道)(步驟600)。在接收到該允量之後,通訊裝置對CDP1及CDP2 可回覆確認收訖至網路端,以回應該允量(如透過實體上鏈路控制通道(Physical UL Control Channel,PUCCH))(如同意該資源交換)(步驟602)。在另一實施例中,一資源交換可由一通訊裝置對觸發(如通訊裝置對CDP2)。在此情況下,通訊裝置對CDP2先傳送一交換請求至通訊裝置對CDP1(步驟604),以啟始一資源交換。在接收到該交換請求之後,通訊裝置對CDP1傳送一交換回應至通訊裝置對CDP2,以回應該交換請求(如同意該資源交換)(步驟606)。在接收到該交換回應之後,通訊裝置對CDP2可另回覆一確認收訖至通訊裝置CDP1,以回應該交換回應(步驟608)。接著,通訊裝置對CDP1及CDP2皆傳送相關於資源擁有權的更新資訊至網路端(如透過實體上鏈路控制通道)(步驟610),以告知網路端資源交換的結果。
裝置對裝置通訊可透過各種方式進行啟始化。
第7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之流程圖,其繪示有網路端及一通訊裝置對CDP,通訊裝置對CDP並包含有二通訊裝置CD1及CD2。通訊裝置對CDP可藉由對等點發現的方式進行辨識。接著,通訊裝置CD1及CD2其中一者(如通訊裝置CD1,其可為通訊裝置對CDP的主控端)可藉由傳送一裝置對裝置排程請求(Scheduling Request,SR)(如透過一實體上鏈路控制通道的一專屬排程請求資源)至網路端來觸發一資源授予流程(步驟700)。在網路端接收到該裝置對裝置排程請求之後,若網路端存在未被配置的資源時,網路端可傳送一資源允量,用來向通訊裝置CD1及CD2請求通道資訊回報(如通道品質指示)及暫存器狀態回報(Buffer Status Report,BSR)(如透過實體下鏈路控制通道)(步驟702)。通訊裝置CD1及CD2可透過該資源允量所指示的上鏈路資源(如實體上鏈路共用通道(Physical UL Shared Channel,PUSCH))傳送該通道資訊回報及該暫存器狀態回報至網路端(步驟704)。舉例來說,一通道資訊回報可包含有相關於裝置對裝置通訊的專屬 資源(如子載波)的量測結果。除此之外,一暫存器狀態回報可包含有通訊裝置對CDP的一服務品質(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因此,網路端可根據暫存器狀態回報,決定為通訊裝置對CDP保留的資源數量。舉例來說,網路端可根據暫存器狀態回報,保留數個訊框中的一特定資源,以用於通訊裝置對CDP。針對裝置對裝置通訊保留的資源數量可根據系統流量負載的期望值而決定。最後,網路端傳送用於裝置對裝置通訊的一資源允量至通訊裝置CD1及CD2(如透過實體下鏈路控制通道)(步驟706)。較佳地,網路端應持續觀察通訊裝置對CDP所使用的通道品質的及時資訊。通道品質資訊的更新可由網路端或通訊裝置對CDP觸發。更新通道品質的流程(即通道資訊回報的傳輸)類似於啟始化裝置對裝置通訊的流程的第一部分,於此不贅述。
裝置對裝置通訊可執行於免執照頻段或執照頻段。雖然現有的無線通訊技術(如無線相容性認證(Wi-Fi)及藍牙(Bluetooth))可在免執照頻段實現裝置對裝置通訊,但由於其它裝置亦可操作於相同頻帶並造成干擾,其可靠度相對較低。另一方面,若使用執照頻段時,可針對裝置對裝置通訊配置(如保留)專屬資源,以避免(或降低)干擾。在上述任一實施例中,網路端可根據以下一或多種情況,執行裝置對裝置通訊的資源配置:(1)避免通訊裝置對及/或其它通訊裝置受到裝置對裝置通訊所造成的干擾影響;(2)根據通道條件,改善資源配置的效率;(3)重複利用時間資源及/或頻率資源;以及(4)針對通訊裝置對的請求、細胞內/細胞間干擾的變化及/或網路端的重新配置進行及時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本發明包含有以下優點,但不限於此。本發明容易應用於包含有一網路端及一或多個通訊裝置的通訊系統架構,如陸地集群 無線電(Terrestrial Trunk Radio,TETRA)、無線區域網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如歐規無線區域網路(HiperLAN/2)或802.11)、通用行動電信系統、長期演進系統、先進長期演進系統等。本發明在實現上具有高度靈活性(如在組態及/或配置上),可因應各種服務/系統需求。
網路端可根據至少一通道資訊回報,決定對應於至少一第一資源的至少一第一效能計量(performance metric)及對應於至少一第二資源的至少一第二效能計量,並根據該至少一第一效能計量及該至少一第二效能計量決定至少一資源交換,以實現流程30的步驟304,亦即,網路端可根據通道資訊回報決定效能計量。接著,網路端可根據效能計量決定資源交換。舉例來說,上述效能計量可能是指干擾的程度。在此情況下,對應於現有資源配置的效能計量不應優於(如不低於)根據資源交換決定資源配置之後所對應的效能計量。較佳地,針對相關於資源交換的每一通訊裝置對,對應於一通訊裝置對之現有資源的一效能計量不應優於對應於根據資源交換而配置於該通訊裝置對之資源的一效能計量,亦即,資源交換應有利於(即維持相同情況或改善)每一通訊裝置對。當上述情況實現時,資源交換即可稱為一有利的交換。在另一實施例中,上述效能計量可為延遲及/或頻寬,而不限於此。
第8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80之流程圖。流程80可用於第1圖中的網路端,用來實現流程30中的步驟304。流程80可被編譯成程式碼214,其包含以下步驟:步驟800:開始。
步驟802:根據該至少一通道資訊回報,決定分別用於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的至少一第一偏好表。
步驟804:決定分別配置有該至少一第二資源的至少一虛擬擁有者。
步驟806:決定包含有至少一第一有向邊(directed edge)、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及該至少一虛擬擁有者的一第一圖形,其中該至少一第一有向邊是根據該至少一第一偏好表及該至少一虛擬擁有者的至少一第二偏好表而決定。
步驟808:根據至少一第一閉合環路(closed cycle),決定該至少一資源交換的至少一第一集合,其中該至少一第一閉合環路包含有該至少一第一有向邊的至少一集合、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的至少一第一集合及/或該至少一虛擬擁有者的至少一第一集合。
步驟810:結束。
根據流程80,網路端根據至少一通道資訊回報,決定分別用於至少一通訊裝置對的至少一第一偏好表。接著,網路端決定分別配置有至少一第二資源的至少一虛擬擁有者(即交易者)。除此之外,網路端決定包含有至少一第一有向邊、至少一通訊裝置對及至少一虛擬擁有者的一第一圖形,其中該至少一第一有向邊是根據該至少一第一偏好表及該至少一虛擬擁有者的至少一第二偏好表而決定。最後,網路端根據至少一第一閉合環路,決定至少一資源交換的至少一第一集合,其中該至少一第一閉合環路包含有該至少一第一有向邊的至少一集合、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的至少一第一集合及/或該至少一虛擬擁有者的至少一第一集合。在流程80中,一通訊裝置對的一偏好表包含有對該通訊裝置對排定優先次序的至少一資源,而一虛擬擁有者的一偏好表包含有對該虛擬擁有者排定優先次序的至少一資源。除此之外,一通訊裝置對僅發出一有向邊至一相對應的通訊裝置對或一相對應的虛擬擁有者,而一虛擬擁有者僅發出一有向邊至一相對應的通訊裝置對或一相對應的虛擬擁有者。
若有其它通訊裝置對不位於閉合環路時,網路端可根據以下步驟, 透過偏好表繼續進行其它通訊裝置對的處理。網路端從該第一圖形移除該至少一第一有向邊及該至少一第一閉合環路,以決定包含有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的至少一第二集合及/或該至少一虛擬擁有者的至少一第二集合的一第二圖形。網路端根據至少一第一偏好表及至少一第二偏好表,決定該第二圖形的至少一第二有向邊。接著,網路端根據至少一第二閉合環路,決定至少一資源交換的至少一第二集合,其中該至少一第二閉合環路包含有該至少一第二有向邊的至少一集合、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的至少一第二集合及/或該至少一虛擬擁有者的至少一第二集合。
換句話說,針對每一通訊裝置對(即頂點),網路端根據通訊裝置對的偏好表,決定(即產生)從一通訊裝置對至一目標通訊裝置對的一有向邊,並藉此形成包含有通訊裝置對及有向邊的一圖形。較佳地,當該圖形形成時,網路端可決定從一通訊裝置對至一目標通訊裝置對的一有向邊,且該有向邊在通訊裝置對的偏好表中具有偏好度最高的資源。
接著,網路端搜尋該圖形中的閉合環路。由於每一通訊裝置對僅發出一有向邊,圖形中應存在至少一閉合環路。對每一閉合環路而言,網路端可根據一閉合環路的有向邊決定該閉合環路中的通訊裝置對的資源交換,亦即,在一閉合環路中,通訊裝置對之間的資源交換可根據該閉合環路的有向邊而決定。接著,網路端從圖形移除該通訊裝置對及相對應的閉合環路。除此之外,網路端可能產生從一通訊裝置對至該通訊裝置對本身的一有向邊,例如通訊裝置對已具有偏好度最高的資源時。在此情況下,網路端可從圖形移除該通訊裝置對,亦即,若起始頂點及目標頂點相同時,一有向邊亦可視為一閉合環路。
相似地,針對剩下的每一通訊裝置對,網路端可根據通訊裝置對 的偏好表,產生從一通訊裝置對至一目標通訊裝置對的一有向邊,並藉此形成包含有剩下的通訊裝置對及有向邊的一新圖形。需注意的是,當通訊裝置對的偏好表中具有偏好度最高的資源的目標通訊裝置對已移除時,網路端可從一通訊裝置對至一目標通訊裝置對產生一有向邊,且該有向邊在通訊裝置對的偏好表中具有偏好度次高的資源。換句話說,根據通訊裝置對的偏好表以及仍存留在現有圖形的通訊裝置對(即資源),網路端可決定從一通訊裝置對至一目標通訊裝置對的一有向邊。由此可知,由於先前圖形中部分通訊裝置對已被移除,留在現有圖形中的通訊裝置對的有向邊可能不同於這些通訊裝置對在先前圖形中的有向邊。
接著,網路端可依照前述方式在圖形中搜尋閉合環路,其方式將不贅述於此。同樣地,對每一閉合環路而言,一閉合環路中通訊裝置對之間的資源交換可根據該閉合環路的有向邊而決定。網路端可繼續執行上述流程,直到所有通訊裝置對皆被移除,或僅剩下單一通訊裝置對,如此一來,所有通訊裝置對的資源交換皆可決定。網路端即可執行資源交換,以進行資源配置(或重新配置)。
上述方法相關於網路端中具有一或多個可用資源的實施例。因此,這些可用資源皆需要虛擬擁有者。
另一方面,上述方法在稍作修改之後,亦可應用於網路端無可用資源的情況,此時不需要任何虛擬擁有者,亦即,流程80可透過以下方式進行修改,以實現流程30中的步驟304。網路端可根據至少一通道資訊回報,決定分別用於至少一通訊裝置對的至少一偏好表。除此之外,網路端可決定包含有至少一第一有向邊及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的一第一圖形,其中該至少一第一有向邊是根據該至少一偏好表而決定。最後,網路端根據至少一第一 閉合環路,決定至少一資源交換的至少一第一集合,其中該至少一第一閉合環路包含有該至少一第一有向邊的至少一集合及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的至少一第一集合。除此之外,一通訊裝置對的一偏好表包含有對該通訊裝置對排定優先次序的至少一資源,且一通訊裝置對僅發出一有向邊至一相對應的通訊裝置對。
若有其它通訊裝置對不位於閉合環路時,網路端可根據以下步驟,透過偏好表繼續進行其它通訊裝置的處理。網路端從該第一圖形移除該至少一第一有向邊及該至少一第一閉合環路,以決定包含有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的至少一第二集合的一第二圖形。網路端根據至少一偏好表,決定該第二圖形的至少一第二有向邊。接著,網路端根據至少一第二閉合環路,決定至少一資源交換的至少一第二集合,其中該至少一第二閉合環路包含有該至少一第二有向邊的至少一集合及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的至少一第二集合。於不存在虛擬擁有者的情況之下,資源配置方法可參考上述方法並排除虛擬擁有者及其偏好表而取得,因此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當可根據上述方式推知虛擬擁有者不存在時的詳細運作方式,於此不贅述。
第9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資源交換之示意圖,其包含有通訊裝置對CDP1~CDP3及網路端。除此之外,通訊裝置對CDP1~CDP3分別擁有資源R1~R3,而資源R4~R5為網路端的可用資源。此外,網路端可決定虛擬擁有者VO1~VO2分別擁有資源R4~R5。第10圖為本發明實施例包含有通訊裝置對及虛擬擁有者的偏好表的一對應表100之示意圖。舉例來說,通訊裝置對CDP1的偏好表指示其對資源的偏好由高至低為資源R2、R1、R3、R4及R5。網路端可根據通訊裝置對CDP1~CDP3所傳送的通道資訊回報決定對應表100。
在第一步驟中,網路端根據偏好表來決定有向邊,詳述如下。根據對應表100中通訊裝置對CDP1~CDP3的偏好表,通訊裝置對CDP1~CDP3分別發出有向邊至通訊裝置對CDP2、虛擬擁有者VO1及通訊裝置對CDP2。根據對應表100中虛擬擁有者VO1~VO2的偏好表,虛擬擁有者VO1~VO2分別發出有向邊至通訊裝置對CDP1及通訊裝置對CDP2。因此,形成了包含有通訊裝置對CDP1~CDP3、虛擬擁有者VO1~VO2及相對應有向邊的一圖形。根據形成閉合環路的有向邊,網路端可決定資源交換(CDP1對CDP2)及(CDP2對VO1),如第9圖右側所示。接著,網路端從圖形移除包含有通訊裝置對CDP1~CDP2、虛擬擁有者VO1及其相對應有向邊的閉合環路。
在第二步驟中,網路端根據偏好表,決定對應於剩下的通訊裝置及剩下的虛擬擁有者的有向邊,詳述如下。根據對應表100中通訊裝置對CDP3及虛擬擁有者VO2的偏好表,通訊裝置對CDP3及虛擬擁有者VO2皆發出有向邊至通訊裝置對CDP3。因此,形成了包含有通訊裝置對CDP3、虛擬擁有者VO2及相對應有向邊的一圖形。由於通訊裝置對CDP3向其本身發出有向邊,該有向邊可視為一閉合環路,亦即,通訊裝置對CDP3已具有偏好度最高的資源(即資源R3)。根據形成閉合環路的有向邊,網路端可決定一資源交換(CDP3對CDP3),此情況即表示無資源交換。接著,網路端從圖形移除包含有通訊裝置對CDP3的閉合環路。除此之外,由於圖形中僅剩下虛擬擁有者VO2,網路端另決定一資源交換(VO2對VO2)。
由此可知,網路端可決定所有資源交換,並根據資源交換執行一資源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一虛擬擁有者的偏好表可根據各種方式決定。舉 例來說,虛擬擁有者的偏好表可根據通訊裝置對的偏好表而決定。在一實施例中,虛擬擁有者可發出一有向邊至一通訊裝置對,以形成一閉合環路。較佳地,閉合環路可為一圖形中可實現的最大環路,使更多通訊裝置對及/或虛擬擁有者可從圖形移除。在另一實施例中,虛擬擁有者的偏好表可隨機地被決定。
然而,在特定情況下,網路端可能會頻繁地決定一虛擬擁有者及另一虛擬擁有者之間的資源交換,由於虛擬擁有者的資源實際上是由網路端所擁有,使得虛擬擁有者之間的資源交換是沒有效率的。因此,虛擬擁有者之間的資源交換不會對通訊裝置對帶來任何好處。為減少此問題的發生,網路端可在虛擬擁有者的偏好表中,決定一通訊裝置的一資源的一優先次序高於網路端的一資源的一優先次序,亦即,在一虛擬擁有者的一偏好表中,通訊裝置對的資源的優先次序高於虛擬擁有者的資源的優先次序。因此,虛擬擁有者將具有較高的機會與通訊裝置對進行資源交換。如此一來,通訊裝置對也將具有較高的機會與虛擬擁有者進行資源交換。
除此之外,如上述實施例的說明,一通訊裝置對可與網路端進行傳送及/或接收。通訊裝置對進行傳送及/或接收所使用的方法並不限於此。舉例來說,若一通訊裝置對欲和網路端進行通訊時,該通訊裝置對的一主控端(如領導者或群組擁有者)可與網路端進行傳送及/或接收。在另一實施例中,若一通訊裝置對欲和網路端進行通訊時,該通訊裝置對中任一通訊裝置皆可與網路端進行傳送及/或接收。
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當可依據本發明之精神加以結合、修飾或變化以上所述之實施例,而不限於此。前述之所有流程之步驟(包含建議步驟)可透過各種裝置實現,裝置可為硬體、韌體(為硬體裝置與電腦指令與資料 的組合,且電腦指令與資料屬於硬體裝置上的唯讀軟體)或電子系統。硬體可為類比微電腦電路、數位微電腦電路、混合式微電腦電路、微電腦晶片或矽晶片。電子系統可為系統單晶片(System On Chip,SOC)、系統級封裝(System in Package,SiP)、嵌入式電腦(Computer On Module,COM)及通訊裝置20。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處理資源交換的方法,使得適合的資源(如具有較低干擾的資源)可配置於(如重新配置於)通訊裝置對,進而改善通訊裝置的輸出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30‧‧‧流程
300、302、304、306、308‧‧‧步驟

Claims (15)

  1. 一種處理資源交換的方法,用於一網路端,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接收分別由至少一通訊裝置對傳送的至少一通道資訊回報;根據該至少一通道資訊回報,決定至少一資源交換;以及對配置於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的至少一第一資源及該網路端中的至少一可用資源執行該至少一資源交換,以將至少一第二資源配置於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根據該至少一通道資訊回報,決定該至少一資源交換之步驟另包含以下步驟:根據該至少一通道資訊回報,決定對應於該至少一第一資源的至少一第一效能計量(performance metric)及對應於該至少一第二資源的至少一第二效能計量;以及根據該至少一第一效能計量及該至少一第二效能計量,決定該至少一資源交換。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第一效能計量分別不低於該至少一第二效能計量。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第一效能計量及該至少一第二效能計量分別包含複數個干擾。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根據該至少一通道資訊回報,決定該至少一資源交換之步驟另包含以下步驟:根據該至少一通道資訊回報,決定分別用於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的至少一第一偏好表; 決定分別配置有該至少一第二資源的至少一虛擬擁有者;決定包含有至少一第一有向邊(directed edge)、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及該至少一虛擬擁有者的一第一圖形,其中該至少一第一有向邊是根據該至少一第一偏好表及該至少一虛擬擁有者的至少一第二偏好表而決定;以及根據至少一第一閉合環路(closed cycle),決定該至少一資源交換的至少一第一集合,其中該至少一第一閉合環路包含有該至少一第一有向邊的至少一集合、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的至少一第一集合及/或該至少一虛擬擁有者的至少一第一集合;其中,一通訊裝置對的一偏好表包含有對該通訊裝置對排定優先次序的至少一資源,且一虛擬擁有者的一偏好表包含有對於該虛擬擁有者排定優先次序的至少一資源;其中,一通訊裝置對僅發出一有向邊至一相對應的通訊裝置對或一相對應的虛擬擁有者,且一虛擬擁有者僅發出一有向邊至一相對應的通訊裝置對或一相對應的虛擬擁有者。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方法,另包含有:從該第一圖形移除該至少一第一有向邊及該至少一第一閉合環路,以決定包含有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的至少一第二集合及/或該至少一虛擬擁有者的至少一第二集合的一第二圖形;根據該至少一第一偏好表及該至少一第二偏好表,決定該第二圖形中的至少一第二有向邊;以及根據至少一第二閉合環路,決定該至少一資源交換的至少一第二集合,其中該至少一第二閉合環路包含有該至少一第二有向邊的至少一集合、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的至少一第二集合及/或該至少一虛擬擁有者的至少一第二集合。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第二偏好表是根據該至少一第一偏好表而決定。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第二偏好表是隨機地被決定。
  9. 如請求項5所述之方法,其中在該虛擬擁有者的該偏好表中,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的一資源的一優先次序高於該網路端的一資源的一優先次序。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根據該至少一通道資訊回報,決定該至少一資源交換之步驟另包含以下步驟:根據該至少一通道資訊回報,決定分別用於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的至少一偏好表;決定包含有至少一第一有向邊及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的一第一圖形,其中該至少一第一有向邊是根據該至少一偏好表而決定;以及根據至少一第一閉合環路,決定該至少一資源交換的至少一第一集合,其中該至少一第一閉合環路包含有該至少一第一有向邊的至少一集合及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的至少一第一集合;其中,一通訊裝置的一偏好表包含有對該通訊裝置對排定優先次序的至少一資源,且一通訊裝置對僅發出一有向邊至一相對應的通訊裝置對。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方法,另包含有:從該第一圖形移除該至少一第一有向邊及該至少一第一閉合環路,以決定包含有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的至少一第二集合的一第二圖形; 根據該至少一偏好表,決定該第二圖形中的至少一第二有向邊;以及根據至少一第二閉合環路,決定該至少一資源交換的至少一第二集合,其中該至少一第二閉合環路包含有該至少一第二有向邊的至少一集合及該至少一通訊裝置對的至少一第二集合。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第一資源及該至少一第二資源為專屬於一裝置對裝置(Device-to-Device,D2D)通訊的複數個資源。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第一資源及該至少一可用資源為不同資源。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第二資源不包含有該至少一可用資源。
  1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第一資源及該至少一第二資源分別為複數個資源區塊群組(Resource Block Group,RBG)。
TW103106850A 2013-03-01 2014-02-27 處理資源交換的方法及相關通訊裝置 TWI5398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771343P 2013-03-01 2013-03-01
US14/191,386 US9602951B2 (en) 2013-03-01 2014-02-26 Method of handling resource exchange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6627A true TW201436627A (zh) 2014-09-16
TWI539855B TWI539855B (zh) 2016-06-21

Family

ID=50235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6850A TWI539855B (zh) 2013-03-01 2014-02-27 處理資源交換的方法及相關通訊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02951B2 (zh)
EP (1) EP2773158B1 (zh)
CN (1) CN104023359B (zh)
TW (1) TWI5398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44067B2 (en) * 2013-07-11 2017-12-12 Lg Electronics Inc. Broadcasting method using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756646B2 (en) * 2014-04-18 2017-09-05 Soongsil University Research Consortium Techno- Park D2D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llocation method of resources and power using the same
US11063645B2 (en) 2018-12-18 2021-07-13 XCOM Labs, Inc. Methods of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with a group of devices
US10756795B2 (en) 2018-12-18 2020-08-25 XCOM Labs, Inc. User equipment with cellular link and peer-to-peer link
US11330649B2 (en) 2019-01-25 2022-05-10 XCOM Lab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of multi-link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03537B2 (en) 2008-03-27 2011-03-08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s, Inc. Graph-based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OFDMA networks
US8885507B2 (en) * 2009-12-11 2014-11-1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DE112011105271T5 (de) 2011-05-25 2014-03-06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Ressourcenzuordnung für eine D2D-Kommunik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247779A1 (en) 2014-09-04
US9602951B2 (en) 2017-03-21
TWI539855B (zh) 2016-06-21
CN104023359B (zh) 2018-09-07
EP2773158A1 (en) 2014-09-03
EP2773158B1 (en) 2018-08-29
CN104023359A (zh) 2014-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72018B2 (en) Signaling design of enhanced handover support for drones in a cellular network
JP6833815B2 (ja) 共有無線周波数スペクトル帯域および専用無線周波数スペクトル帯域中のアップリンク送信を管理するための技法
TWI539855B (zh) 處理資源交換的方法及相關通訊裝置
TWI672072B (zh) 在雙連結中設定一次要節點及回報的裝置及方法
US9825729B2 (en) Spatial reuse of Wi-Fi channels with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and control
Tsolkas et al. LTE-A access, core, and protocol architecture for D2D communication
US20240056915A1 (en) Mobility management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160014796A1 (en) Medium or Channel Sensing-Based Scheduling
WO2022082639A1 (en) Sidelink (sl)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for unicast, connection-specific drx
WO2018120065A1 (zh) 动态时分双工的设置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JP2023500050A (ja) 無線リンク障害(rlf)レポートにおいて隣接セルをソートするための方法
JP6106289B2 (ja) インタフェース協調方法及び基地局
KR102501134B1 (ko) 무선 통신들에서의 유연한 다운링크 제어 신호 모니터링
US20140269528A1 (en) Network supervised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Xu et al.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nderlaying cellular networks: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and interference avoidance
US20220312248A1 (en) Measurement objects merging for nr unlicensed spectrums
WO2022027997A1 (en) Full power transmission mode 2 tpmi list signaling enhancement
US20240097922A1 (en) Nr-nr dual connectivity (nr-dc) secondary node (sn) data usage reporting
WO2022205363A1 (en) Inter-ue coordination for on-demand sensing
WO2023123387A1 (zh) 一种资源分配指示域的大小的确定方法及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WO2023123381A1 (zh) 一种资源分配指示域的确定方法及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WO2020117593A1 (en) Ul licensed band and dl unlicensed band mechanisms
CN11615652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8235476A (zh) 功率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