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34831A - 殺微生物吡唑衍生物 - Google Patents

殺微生物吡唑衍生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34831A
TW201434831A TW103103349A TW103103349A TW201434831A TW 201434831 A TW201434831 A TW 201434831A TW 103103349 A TW103103349 A TW 103103349A TW 103103349 A TW103103349 A TW 103103349A TW 201434831 A TW201434831 A TW 20143483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hydrogen
independently
compound
haloge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3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rtin Pouliot
Laura Quaranta
Sarah Sulzer-Mosse
Clemens Lamberth
Fredrik Cederbaum
Werner Zambach
Jayant Umarye
Hamdan Farhan Bou
Atul Mahajan
Original Assignee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filed Critical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Publication of TW201434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4831A/zh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具有式I之化合物□其中該等取代基係如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中所定義,該等化合物作為殺有害生物劑係有用的。

Description

殺微生物吡唑衍生物
本發明涉及殺微生物之吡唑衍生物,例如作為活性成分,其具有殺微生物活性、特別是殺真菌活性。本發明還涉及該等吡唑衍生物之製備,涉及在該等吡唑衍生物的製備中用作中間體之吡唑衍生物,涉及該等中間體的製備,涉及包括該等吡唑衍生物中至少之一的農用化學組合物,涉及該等組合物的製備並且涉及該等吡唑衍生物或組合物在農業或園藝學中用於控制或防止植物、收穫的糧食作物、種子或非生命材料被植物病原的微生物、較佳的是真菌侵染之用途。
某些用做殺真菌劑之化合物描述於WO 2007/014290、WO 2008/013622、WO 2008/013925、WO 2008/091580、WO 2008/091594以及WO 2009/055514中。
本發明提供了具有式I之化合物:
其中,G1和G2獨立地是O或S;T係CR17或N;Y1和Y2獨立地是CR18或N;n係1或2;p係1或2,其條件係當n係2時,p係1;R1和R2各自獨立地是C1-C4烷基、或C1-C4鹵烷基或C3-C5環烷基;R3、R4、R5、R6、R7和R8各自獨立地是氫、鹵素、氰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基、C3-C5環烷基或C1-C4烷硫基;R9、R14和R15各自獨立地是氫、C1-C4烷基、C1-C4鹵烷基或C3-C5環烷基;R10、R11、R12和R13各自獨立地是氫、鹵素、氰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基、C1-C4鹵代烷氧基、C2-C4烯氧基或C2-C4炔氧基;R16係C1-C4烷基、C1-C4鹵烷基或C3-C5環烷基、甲醯基、C1-C4烷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鹵烷基羰基、C3-C5環烷基羰基、芳基羰基、雜芳基羰基、C1-C4烷基磺醯基、C1-C4鹵烷基磺醯基、C3-C5環烷基磺醯基、芳基磺醯基或雜芳基磺醯基;或R9和R10連同它們所附接到其上的碳原子一起以及、或R15和R16連同它們所附接到其上的氮原子一起,獨立地形成飽和的或部分不飽和的五-至七-員的脂環的環,該環可任選地包括一個或兩個選自O、N或S的環成員,所述環可任選地被鹵素、氰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或C1-C4鹵烷基取代;R17係氫、鹵素或羥基;R18係氫、鹵素或氰基; 或其鹽或N-氧化物。
其中取代基被表示為可任選地取代,這意思係它們可以帶有或可以不帶有一個或多個相同的或不同的取代基,例如一至五個取代基,例如一至三個取代基。正常地,同時存在不多於三個這樣的可任選的取代基。當基團被表示為被取代時,例如烷基,除非另行說明,這包括是其他基團的一部分的那些基團,例如烷硫基中的烷基。
術語“鹵素”係指氟、氯、溴或碘,較佳的是氟、氯或溴。
烷基取代基可以是直鏈的或者是支鏈的。取決於提到的碳原子之數目,烷基其本身或作為另一取代基的部分係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和它們的異構物,例如異丙基、異丁基、二級丁基、三級丁基、異戊基或新戊醯基。
烯基取代基可以處於直鏈或支鏈的形式,並且該等烯基部分可以是(適當時)具有(E)-或(Z)-的組態。實例係乙烯基和烯丙基。該等烯基基團較佳的是C2-C6,更佳的是C2-C4並且最佳的是C2-C3烯基基團。
炔基取代基可以處於直鏈或支鏈的形式。實例係乙炔基和炔丙基。該等炔基基團較佳的是C2-C6,更佳的是C2-C4並且最佳的是C2-C3炔基基團。
鹵烷基基團可以含有一個或多個相同的或不同的鹵素原子,並且例如可以代表CH2Cl、CHCl2、CCl3、CH2F、CHF2、CF3、CF3CH2、CH3CF2、CF3CF2或CCl3CCl2
鹵烯基基團各自是被一個或多個相同或不同的鹵素原子取代的烯基基團,並且是例如2,2-二氟乙烯基或1,2-二氯-2-氟-乙烯基。
鹵炔基基團各自是被一個或多個相同或不同的鹵素原子取代的炔基基 團,並且是例如1-氯-丙-2-炔基。
烷氧基指的是-OR基,其中R係例如如上定義之烷基。烷氧基基團包含但是不局限於,甲氧基、乙氧基、1-甲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1-甲基丙氧基以及2-甲基丙氧基。
氰基指的是CN基團。
胺基指的是NH2基團。
羥基(“hydroxyl”或“hydroxyl”)代表-OH基團。
芳基指的是可以是單-、二-或三環的環系統。此類環之實例包括苯基、萘基、蒽基、茚基或菲基。較佳的芳基係苯基。
雜芳基代表芳香環系統,這個芳香環系統包括單-、二-或三環的系統,其中至少一個氧、氮或硫原子係作為環成員存在的。單環和二環的芳香環系統係較佳的,單環的環系統係更佳的。例如,單環的雜芳基可以是包含一至三個雜原子(選自氧、氮和硫,更佳的是選自氮和硫)的5-至7-員芳香環。二環的雜芳基可以是包含選自氧、氮和硫的一至五個雜原子(較佳的是一至三個雜原子)的9-至11-員二環。實例係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咪唑基、吡唑基、噻唑基、異噻唑基、唑基、異唑基、二唑基、噻二唑基、三唑基、四唑基、吡啶基、嗒基、嘧啶基、吡基、三基、四基、吲哚基、苯并苯硫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咪唑基、吲唑基、苯并三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唑基、咪唑并噻唑基、喹啉基、喹啉基、異喹啉基、呔基、喹啉基、喹唑啉基、啉基以及啶基,較佳的是吡啶基、吡基、嗒基、嘧啶基、吡咯基、吡唑基、咪唑基、三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或噻二唑基。雜芳基環不包含鄰接的氧環原子、 鄰接的硫環原子或鄰接的氧與硫環原子。到雜芳基基團的連接可以經碳原子或經氮原子。
在具有式I之化合物中一個或多個可能的不對稱碳原子的存在表示該等化合物能以光學同分異構形式即對映異構物或非對映異構物的形式存在。作為圍繞單鍵的受限的旋轉的結果,還可能存在阻轉異構物。式I旨在包括所有那些可能的同分異構形式以及它們的混合物。本發明包括針對具有式I之化合物的所有那些可能的同分異構形式及其混合物。同樣地,式I旨在包括所有可能的互變異構物。本發明包括對於具有式I之化合物而言的所有可能的互變異構形式。
在每一情況下,根據本發明的具有式I之化合物係處於游離形式、被氧化的形式如N-氧化物、或鹽的形式(例如農藝學上可用的鹽之形式)。
N-氧化物係三級胺的氧化形式或含氮雜環芳香族化合物的氧化形式。它們例如在1991年布卡拉頓(Boca Raton)市區CRC出版社出版的阿爾貝尼(A.Albini)和皮耶特拉(S.Pietra)的書“雜環的N-氧化物(Heterocyclic N-oxides)”中做了說明。
以下清單相對於具有式I之化合物以及帶有該等相同取代基的本發明之其他化合物提供了對於以下取代基的定義,包括較佳的定義: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R18、G1、G2、T、Y1、Y2、n以及p。對於該等取代基中的任何一個,以下給出的任何定義都可以結合以下或在本文件中的其他地方給出的任何其他取代基之任何定義。
G1和G2獨立地是O或S。
G1較佳的是O。
G2較佳的是S。
T係CR17或N,較佳的是CH或N,更佳的是CH。
Y1和Y2獨立地是CR18或N。
Y1較佳的是CH或N,更佳的是N。
Y2較佳的是CH或N;更佳的是CH。
n係1或2,較佳的是2。
p係1或2,其條件係當n係2時,p係1,較佳的是p係1。
較佳的是,p係1並且n係2。
R1和R2各自獨立地是C1-C4烷基、C1-C4鹵烷基或C3-C5環烷基。
較佳的是,R1和R2各自獨立地是甲基或鹵甲基,更佳的是甲基、二氟甲基或三氟甲基。
R1較佳的是二氟甲基或三氟甲基。R2較佳的是甲基或者二氟甲基。在化合物的一個組中,R1係三氟甲基並且R2係甲基。在化合物的另一個組中,R1和R2兩者係二氟甲基。
R3、R4、R5、R6、R7和R8各自獨立地是氫、鹵素、氰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基、C3-C5環烷基或C1-C4烷硫基;較佳的是氫、鹵素、甲基、鹵甲基或甲硫基,更佳的是氫或甲基,甚至更佳的是氫。
R9、R14和R15各自獨立地是氫、C1-C4烷基、C1-C4鹵烷基或C3-C5環烷基;較佳的是氫、C1-C4烷基或C3-C5環烷基;更佳的是氫或C1-C4烷基,甚至更佳的是氫或甲基。
R10、R11、R12和R13各自獨立地是氫、鹵素、氰基、C1-C4烷基、C1-C4烷 氧基、C1-C4鹵烷基、C1-C4鹵代烷氧基、C2-C4烯氧基或C2-C4炔氧基;較佳的是氫、鹵素、C1-C4鹵代烷氧基、C2-C4烯氧基或C2-C4炔氧基;更佳的是氫、鹵素或C2-C4炔氧基;最佳的是氫或氟。
R16係C1-C4烷基、C1-C4鹵烷基、C3-C5環烷基、甲醯基、C1-C4烷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鹵烷基羰基、C3-C5環烷基羰基、芳基羰基、雜芳基羰基、C1-C4烷基磺醯基、C1-C4鹵烷基磺醯基、C3-C5環烷基磺醯基、芳基磺醯基或雜芳基磺醯基。
較佳的是R16係C1-C4烷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鹵烷基羰基、C3-C5環烷基羰基、C1-C4烷基磺醯基、C1-C4鹵烷基磺醯基或芳基磺醯基;更佳的是C1-C4烷基羰基、C3-C5環烷基羰基、C1-C4烷基磺醯基或C1-C4鹵烷基磺醯基;甚至更佳的是C1-C4烷基羰基或C1-C4烷基磺醯基。
R17係氫、鹵素或羥基;較佳的是氫或羥基,更佳的是氫。
R18係氫、鹵素或氰基;較佳的是氫或氰基,更佳的是氫。
較佳的是,具有式I之化合物係這樣化合物,其中:G1係O
G2係S;T係CH或N;Y1和Y2獨立地是CH或N;n係1或2;p係1或2,其條件係當n係2時,p係1;R1和R2各自獨立地是甲基或鹵甲基;R3、R4、R5、R6、R7和R8各自獨立地是氫、鹵素、氰基、C1-C4烷基、 C1-C4烷氧基、C1-C4鹵烷基、C3-C5環烷基或C1-C4烷硫基;R9、R14和R15各自獨立地是氫、C1-C4烷基、C1-C4鹵烷基或C3-C5環烷基;R10、R11、R12和R13各自獨立地是氫、鹵素、氰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基、C1-C4鹵代烷氧基、C2-C4烯氧基或C2-C4炔氧基;R16係C1-C4烷基、C1-C4鹵烷基或C3-C5環烷基、甲醯基、C1-C4烷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鹵烷基羰基、C3-C5環烷基羰基、芳基羰基、雜芳基羰基、C1-C4烷基磺醯基、C1-C4鹵烷基磺醯基、C3-C5環烷基磺醯基、芳基磺醯基或雜芳基磺醯基;或R9和R10連同它們所附接到其上的碳原子一起以及、或R15和R16連同它們所附接到其上的氮原子一起,獨立地形成飽和的或部分不飽和的五-至七-員的脂環的環,該環可任選地包括一個或兩個選自O、N、S或羰基的環成員,所述環可任選地被鹵素、氰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或C1-C4鹵烷基取代;R17係氫、鹵素或羥基;R18係氫、鹵素或氰基;或其鹽或N-氧化物。
較佳的是,具有式I之化合物係這樣的化合物,其中:G1係O
G2係S;T係CH或N;Y1和Y2獨立地是CH或N;n係1或2; p係1或2,其條件係當n係2時,p係1;R1和R2各自獨立地是甲基或鹵甲基;R3、R4、R5、R6、R7和R8各自獨立地是氫、鹵素、甲基、鹵甲基或甲硫基;R9、R14和R15各自獨立地是氫、C1-C4烷基或C3-C5環烷基;R10、R11、R12和R13各自獨立地是氫、鹵素、C1-C4鹵代烷氧基、C2-C4烯氧基或C2-C4炔氧基;R16係C1-C4烷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鹵烷基羰基、C3-C5環烷基羰基、C1-C4烷基磺醯基、C1-C4鹵烷基磺醯基或芳基磺醯基;R17係氫、鹵素或羥基;R18係氫、鹵素或氰基;或其鹽或N-氧化物。
較佳的是,具有式I之化合物係這樣的化合物,其中:G1係O
G2係S;T係CH或N;Y1和Y2獨立地是CH或N;n係1或2;p係1或2,其條件係當n係2時,p係1;R1和R2各自獨立地是甲基或鹵甲基;R3、R4、R5、R6、R7和R8各自獨立地是氫或甲基;R9、R14和R15各自獨立地是氫或C1-C4烷基; R10、R11、R12和R13各自獨立地是氫、鹵素或C2-C4炔氧基;R17係氫、鹵素或羥基;R18係氫、鹵素或氰基;較佳的是,具有式I之化合物係這樣的化合物,其中:G1係O
G2係S;T係CH或N;Y1和Y2獨立地是CH或N;n係1或2;p係1或2,其條件係當n係2時,p係1;R1和R2各自獨立地是甲基、二氟甲基或三氟甲基;R3、R4、R5、R6、R7和R8係氫;R9、R14和R15各自獨立地是氫或甲基;R10、R11、R12和R13各自獨立地是氫或氟;R16係C1-C4烷基羰基或C1-C4烷基磺醯基;R17係氫或羥基;R18係氫或氰基;或其鹽或N-氧化物。
較佳的是,具有式I之化合物係這樣的化合物,其中G1係O,G2係S,T係CH,Y1係N,並且Y2係CH。
較佳的是,具有式I之化合物係這樣的化合物,其中R1和R2各自獨立地是甲基、二氟甲基或三氟甲基並且R3、R4、R5、R6、R7和R8各自獨立地 是氫或甲基,並且較佳的是氫。
為了避免疑問,當n係1並且p係1時,具有式I之化合物具有根據式I-a的式:
其中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G1、G2、T、Y1以及Y2具有如對於式I所說明的定義。
當n係2並且p係1時,具有式I之化合物具有根據式I-b的式:
其中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G1、G2、T、Y1以及Y2具有如對於式I所說明之定義。
在n係1並且p係2時,具有式I之化合物具有根據式I-c的式:
其中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G1、G2、T、Y1以及Y2具有如對於式I所說明之定義。
本發明還涉及具有如上所示的式I-a、式I-b以及式I-c之化合物。
本發明還涉及具有式I-d之化合物:
其中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G2、T、Y1以及Y2具有如對於式I所說明的定義。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G2、T、Y1和Y2的較佳定義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
本發明還涉及具有式I-e之化合物:
其中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以及T具有如對於式I所說明的定義。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和T的較佳定義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
本發明還涉及具有式I-f之化合物:
其中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G1、G2、T、Y1、Y2、n和p具有如對於式I所描述之定義。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G1、G2、T、Y1、Y2、n和p的較佳定義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
本發明還涉及具有式I-g之化合物:
其中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G1、G2、T、Y1、Y2、n和p具有如對於式I所描述之定義。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G1、G2、T、Y1、Y2、n和p的較佳定義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
本發明還涉及具有式I-h之化合物:
其中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G1、G2、T、Y1、Y2、n和p具有如對於式I所描述之定義。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G1、G2、T、Y1、Y2、n和p的較佳定義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
本發明包括具有式II之化合物:
其中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G2、T、Y1、Y2、n和p係如對於具有式I之化合物所定義的。該等化合物,包括其鹽和N-氧化物,作為在具有式I之化合物的合成中的中間體係有用的。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G2、T、Y1、Y2、n和p的較佳定義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
本發明包括具有式III之化合物:
其中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G2、T、Y1、Y2、n和p係如對於具有式I之化合物所定義的,並且E係保護基團,如C1-C4烷基羰基、苄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特別是乙醯基、苄基或三級-丁氧基羰基。該等化合物,包括其鹽和N-氧化物,作為在具有式I之化合物的合成中的中間體係有用的。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G2、T、Y1、Y2、n和p的較佳定義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
本發明的化合物可以如在以下流程中所示的進行製造。
具有式I之化合物(其中,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G1、G2、T、Y1、Y2、n和p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可以藉由用具有式II之化合物(其中,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G2、T、Y1、Y2、n和p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以及鹼或活化劑轉化具有式IV的化合物(其中,R1、R2和G1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並且R19係羥基、鹵素(較佳的是氟、氯或溴)或烷氧基(例如,甲氧基或乙氧基))來獲得。這在流程1中示出。
具有式II之化合物(其中,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G2、T、Y1、Y2、n和p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可以藉由用脫保護劑(例如鹼、酸或氫化系統如H2/Pd)轉化具有式III之化合物(其中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G2、T、Y1、Y2、n和p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並且E係保護基團,例如乙醯基、苄基或三級丁氧基羰基)來獲得。這在流程2中示出。
具有式III之化合物(其中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G2、T、Y1、Y2、n和p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並且E係保護基團,例如乙醯基、苄基或三級丁氧基羰基)可以藉由用具有式VI的化合物(其中R15和R16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以及酸或迪安-斯達克裝置(Dean-Stark trap)轉化具有式V之化合物(其中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G2、T、Y1、Y2、n和p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並且E係保護基團,例如乙醯基、苄基或三級丁氧基羰基)來獲得。這在流程3中示出。
具有式V之化合物(其中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G2、T、Y1、Y2、n和p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並且E係保護基團,例如乙醯基、苄基或三級丁氧基羰基)可以藉由用具有式VIII之化合物(其中R9、R10、R11、R12、R13和R14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以及羥胺和次氯酸鈉轉化具有式VII之化合物(其中R3、R4、R5、R6、R7、R8、G2、T、Y1、Y2、 n和p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並且E係保護基團,例如乙醯基、苄基或三級丁氧基羰基)來獲得。這在流程4中示出。
可替代地,具有式V之化合物(其中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G2、T、Y1、Y2、n和p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並且E係保護基團,例如乙醯基、苄基或三級丁氧基羰基)可以藉由用具有式VIII之化合物(其中R9、R10、R11、R12、R13和R14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以及氧化劑(例如次氯酸鈉、N-氯代琥珀醯亞胺或二乙醯氧基碘苯)轉化具有式IX之化合物(其中R3、R4、R5、R6、R7、R8、G2、T、Y1、Y2、n和p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並且E係保護基團,例如乙醯基、苄基或三級丁氧基羰基)來獲得。這在流程5中示出。
具有式IX之化合物(其中R3、R4、R5、R6、R7、R8、G2、T、Y1、Y2、n以及p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並且E係保護基團,例如乙醯基、苄基或三級丁氧基羰基)可以藉由用羥胺轉化具有式VII之化合物(其中R3、R4、R5、R6、R7、R8、G2、T、Y1、Y2、n以及p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並且E 係保護基團,例如乙醯基、苄基或三級丁氧基羰基)來獲得。這在流程6中示出。
具有式VII之化合物(其中R3、R4、R5、R6、R7、R8、G2、T、Y1、Y2、n以及p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並且E係保護基團,例如乙醯基、苄基或三級丁氧基羰基)可以藉由轉化具有式X之化合物(其中R3、R4、R5、R6、R7、R8、G2、T、Y1、Y2、n以及p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R20係烷氧基(例如甲氧基或乙氧基)並且E1係保護基團,例如乙醯基、苄基或三級丁氧基羰基)和還原劑(例如二異丁基鋰氫化鋁)來獲得。這在流程7中示出。
具有式VIII之化合物(其中R9、R10、R11、R12、R13和R14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可以藉由轉化具有式XI的化合物(其中R9、R10、R11、R12、R13和R14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和磷試劑和氫醌來獲得。這在流程8中示出。
具有式XI之化合物(其中R9、R10、R11、R12、R13和R14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可以藉由轉化具有式XII之化合物(其中R9、R10、R11、R12、R13和R14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和有機鋰試劑和酮來獲得。這在流程9中示出。
可替代地,具有式III之化合物(其中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G2、T、Y1、Y2、n和p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並且E係保護基團,例如乙醯基、苄基或三級丁氧基羰基)可以藉由用具有式XIII之化合物(其中R9、R10、R11、R12、R13、R14、R15和R16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以及羥胺和次氯酸鈉轉化具有式VII的化合物(其中R3、R4、R5、R6、R7、R8、G2、T、Y1、Y2、n和p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並且E係保護基團,例如乙醯基、苄基或三級丁氧基羰基)來獲得。這在流程10中示出。
可替代地,具有式III之化合物(其中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G2、T、Y1、Y2、n和p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並且E係保護基團,例如乙醯基、苄基或三級丁氧基羰基)可以藉由用具有式XIII之化合物(其中R9、R10、R11、R12、R13、R14、R15和R16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以及氧化劑(例如次氯酸鈉、N-氯代琥珀醯亞胺或二乙醯氧基碘苯)轉化具有式IX之化合物(其中R3、R4、R5、R6、R7、R8、G2、T、Y1、Y2、n和p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並且E係保護基團,例如乙醯基、苄基或三級丁氧基羰基)來獲得。這在流程11中示出。
具有式XIII之化合物(其中R9、R10、R11、R12、R13、R14、R15和R16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可以藉由用具有式VI之化合物(其中R15和R16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以及酸或迪安-斯達克裝置轉化具有式VIII之化合物(其中R9、R10、R11、R12、R13和R14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來獲得。這在流程 12中示出。
可替代地,具有式III之化合物(其中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T、Y1、Y2、n以及p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G2係S並且E係保護基團,如乙醯基、苄基或三級丁氧基羰基)可以藉由用具有式XV之化合物(其中R9、R10、R11、R12、R13、R14、R15和R16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並且並且Hal係鹵素,較佳的是氯或溴)以及鹼轉化具有式XIV之化合物(其中R3、R4、R5、R6、R7、R8、T、n和p係如對於式I所定義的,並且E係保護基團,例如乙醯基、苄基或三級丁氧基羰基)來獲得。這在流程13中示出。
出人意料地,現在已經發現出於實際目的,該等新穎的具有式I之化合物對於保護植物對抗由真菌引起的疾病具有非常有利水平的生物活性。
可以在農業部門和相關領域中使用具有式I之化合物,用作例如用於控 制植物有害生物的活性成分,或者在非生命材料上使用用於控制腐敗微生物或對人潛在有害的有機體。該等新穎的化合物區別在於在低比率應用下優異的活性、良好的植物耐受性並且是環境安全的。它們具有非常有用的治療、預防以及系統特性並且可以被用於保護許多栽培植物。具有式I之化合物可以用於抑制或破壞在多種不同的有用植物作物的植物或植物部分(果實、花、葉子、莖、塊莖、根)上發生的有害生物,同時還保護了例如稍後生長的那些植物部分免於植物病原的微生物。
還有可能使用具有式I之化合物作為拌種劑(dressing agent)用於處理植物繁殖材料,例如種子(例如果實、塊莖或穀粒)或植物插條(例如稻),用於保護對抗真菌侵染連同對抗在土壤中存在的植物病原的真菌。可以在種植以前用包括具有式I之化合物的組合物處理繁殖材料:例如可以在播種以前塗敷種子。還可以藉由在液體配製物中浸漬種子或藉由用固體配製物包衣它們,從而將根據本發明的活性成分施用至穀物(包衣)。還可以在種植該繁殖材料時,將該組合物施用至種植位點,例如在播種期間施用至種子的犁溝。本發明還涉及處理植物繁殖材料的這樣的方法,並且涉及如此處理的植物繁殖材料。
此外,根據本發明該等化合物可以用於控制相關領域的真菌,該等領域係例如在工業材料(包括木材以及與木材有關的工業產品)的保護中、在食品存儲中、在衛生管理中。
此外,本發明還可以用於保護非生命材料(例如木料、牆板和塗料)免受真菌攻擊。
具有式I之化合物例如針對以下類別的植物病原的真菌是有效的:半知 菌綱(例如鏈格孢屬),擔子菌綱(例如伏革菌屬、角擔菌屬、多核菌屬(Waitea spp.)、亡革菌屬、絲核菌屬、銹病菌屬、柄鏽菌屬、層鏽菌屬、黑粉菌屬、腥黑粉菌屬),子囊菌綱(例如黑星菌屬、布氏白粉菌屬、白粉菌屬、白粉病菌屬、鉤絲殼菌屬、鏈核盤菌屬、核盤菌屬、炭疽菌屬、小叢殼菌屬、鐮刀菌屬、赤黴菌屬、雪黴菌屬、暗球腔菌屬、球腔菌屬、尾孢菌屬、核腔菌屬、喙孢菌屬、座殼菌屬、頂囊殼菌屬、禾本科眼點病菌屬、柱隔孢菌屬、葡萄孢盤菌屬)和卵菌綱(例如疫黴菌屬、腐黴菌屬、單軸黴菌屬、霜黴菌屬、假霜黴菌屬、盤霜黴菌屬)、觀察到對抗霜黴菌(例如葡萄霜黴病菌)和晚疫病(例如致病疫黴菌)的優異活性。此外,該等具有式I的新穎的化合物還針對植物病原的革蘭氏陰性和革蘭氏陽性細菌(例如黃單胞菌屬、假單胞菌屬、梨火疫病菌、青枯菌屬)以及病毒(例如煙草花葉病毒)有效。
在本發明的範圍內,有待保護的目標作物和/或有用植物典型地包括以下種類的植物:穀物(小麥、大麥、黑麥、燕麥、稻、玉米、高粱以及相關物種);甜菜(糖蘿蔔以及飼用甜菜);梨果、核果以及軟水果(蘋果、梨、李子、桃、扁桃、櫻桃、草莓、覆盆子和黑莓);豆科植物(豆、濱豆、豌豆、大豆);油料作物(油菜、芥菜、罌粟、橄欖、向日葵、椰子、蓖麻油植物、可可豆、落花生);瓜類植物(南瓜、黃瓜、甜瓜);纖維植物(棉花、亞麻、大麻、黃麻);柑橘屬水果(柳橙、檸檬、葡萄柚、柑橘);蔬菜(菠菜、萵苣、蘆筍、甘藍、胡蘿蔔、洋蔥、番茄、馬鈴薯、紅椒);樟科(鱷梨、樟屬、樟腦)或植物,例如煙草、堅果、咖啡、茄子、甘蔗、茶、胡椒、葡萄藤、啤酒花、香蕉以及天然橡膠植物,連同草皮和觀賞植 物。
根據本發明的有用植物和/或目標作物包括常規的連同遺傳增強或遺傳工程處理的品種,例如像抗蟲的(例如Bt.和VIP品種)連同抗病的、耐除草劑的(例如耐草甘膦和草丁膦的玉米品種,在商品名RoundupReady®和LibertyLink®下可商購)以及耐受線蟲的品種。藉由舉例的方式,適合的遺傳增強或遺傳工程處理的作物品種包括Stoneville 5599BR棉花和Stoneville 4892BR棉花品種。
術語“有用植物”和/或“目標作物”應當理解為還包括由於常規育種方法或基因工程方法而賦予了對除草劑(像溴草腈)或除草劑類的(例如像HPPD抑制劑、ALS抑制劑,如氟嘧磺隆、氟丙磺隆和三氟啶磺隆、EPSPS(5-烯醇-丙酮醯-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5-enol-pyrovyl-shikimate-3-phosphate-synthase))抑制劑、GS(麩醯胺酸合成酶)抑制劑或PPO(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劑)的耐受性的有用植物。藉由常規的育種(誘變)方法已經致使其對於咪唑啉酮(例如,甲氧咪草煙)耐受的作物的實例係Clearfield®夏季油菜(卡羅拉(Canola))。已經藉由基因工程方法使其對除草劑或除草劑類耐受的作物的實例包括抗草甘膦和抗草丁膦玉蜀黍品種,它們係在RoundupReady®、Herculex I®和LibertyLink®商標名下可商購的。
術語“有用植物”和/或“目標作物”應理解為還包括已藉由使用重組DNA技術轉形使其能合成一種或多種選擇性作用毒素的有用植物,所述毒素例如已知來自於產毒細菌,尤其是芽孢桿菌屬的那些細菌。
術語“有用植物”和/或“目標作物”應理解為還包括已藉由使用重組DNA技術轉形使其能合成具有選擇性作用的抗病原物質的有用植物,例如 像,所謂的“發病機理有關的蛋白”(PRP,參見例如EP-A-0 392 225)。此類抗病原物質以及能夠合成此類抗病原物質的轉基因植物的實例例如從EP-A-0 392 225、WO 95/33818、和EP-A-0 353 191是已知的。生產此類轉基因植物的方法對於熟習該項技術者通常是已知的並且描述於例如以上提及的公開物中。
如在此使用的術語“場所”旨在包括植物在其上生長的地方,在此該等植物的植物繁殖材料被播種或者在此該等植物的植物繁殖材料將被置於土壤中。這樣的場所的實例係作物植物在其上生長的田地。
術語“植物繁殖材料”應當被理解為表示該植物的生殖部分,如種子,該等部分可以用於該植物的繁殖,以及營養性材料,例如插條或塊莖(例如馬鈴薯)。可以提及,例如種子(在嚴格意義上)、根、果實、塊莖、球莖、根莖以及植物的部分。還可以提及在發芽後或破土後將被移植的發芽植物和幼小植物。該等幼小植物可以藉由浸漬進行完全或部分處理而在移植之前進行保護。較佳的是,“植物繁殖材料”應當理解為表示種子。
具有式I之化合物能以未修飾的形式使用,或者較佳的是,與配製物領域中常規使用的佐劑一起使用。為此目的,它們可以按已知方式便利地配製為可乳化的濃縮物、可包衣的糊劑、直接可噴霧的或可稀釋的溶液或懸浮液、稀釋乳液、可濕性粉劑、可溶性粉劑、塵劑、顆粒以及還有封裝物,例如在聚合物質中。對於該等組合物的類型,根據預期的目的以及盛行環境來選擇施用方法,例如噴灑、霧化、撒粉、播散、包衣或傾倒。該等組合物還可以含有另外的佐劑,如穩定劑、消泡劑、黏度調節劑、黏合劑、增黏劑,以及肥料、微量營養素供體或其他用於獲得特殊效果的配製物。
適當的載體以及佐劑,例如對於農業用途,可以是固體或液體的並且是在配製物技術中有用的物質,例如天然或再生的礦物物質,溶劑、分散劑、濕潤劑、增黏劑、增稠劑、黏合劑或肥料類。例如在WO 97/33890中描述了這樣的載體。
具有式I之化合物一般以組合物的形式使用並且可以被施用至作物區域或要處理的植物,與其他化合物同時施用或順序施用。該等其他化合物可以是例如肥料或微量營養素供體或其他的影響植物生長的製劑。它們還可以是選擇性除草劑或非選擇性除草劑,連同殺昆蟲劑、殺真菌劑、殺細菌劑、殺線蟲劑、殺軟體動物劑或幾種該等製劑的混合物,如果希望的話與配製物領域中通常使用的另外的載體、表面活性劑或促進施用的佐劑一起。
具有式I的該等化合物可以按控制或保護抵抗植物病原的微生物的(殺真菌的)組合物之形式使用,該等組合物包括至少一種具有式I之化合物或至少一種較佳的如上所定義的個別化合物作為活性成分(處於游離形式或以農業上可用的鹽形式),並且包括至少一種上述佐劑。
本發明提供了組合物,較佳的是殺真菌組合物,包括至少一種具有式I之化合物、農業上可接受的載體以及可任選地佐劑。農業上可接受的載體係例如適合農業用途的載體。該等農業載體在本領域是熟知的。較佳的是,除了包括具有式I之化合物,所述組合物可以包括至少一種或多種殺有害生物活性化合物,例如另外的殺真菌活性成分。
具有式(I)的化合物可以是組合物的唯一活性成分,或者適當時它可以與一種或多種另外的活性成分(例如殺有害生物劑、殺真菌劑、增效劑、除草劑或植物生長調節劑)混合。在一些情況下,另外的活性成分會導致 出人意料的協同活性。適當的另外的活性成分的實例包括以下項:嘧菌酯(131860-33-8)、醚菌胺(149961-52-4)、烯肟菌酯(238410-11-2)、氟嘧菌酯(193740-76-0)、醚菌酯(143390-89-0)、苯氧菌胺(133408-50-1)、肟醚菌胺(248593-16-0)、啶氧菌酯(117428-22-5)、唑菌胺酯(175013-18-0)、肟菌酯(141517-21-7)、阿紮康唑(60207-31-0)、糠菌唑(116255-48-2)、環唑醇(94361-06-5)、苯醚甲環唑(119446-68-3)、烯唑醇(83657-24-3)、R-烯唑醇(83657-18-5)、氟環唑(13385-98-8)、腈苯唑(114369-43-6)、氟喹唑(136426-54-5)、氟矽唑(85509-19-9)、粉唑醇(76674-21-0)、己唑醇(79983-71-4)、抑黴唑(58594-72-2)、亞胺唑(86598-92-7)、種菌唑(125225-28-7)、葉菌唑(125116-23-6)、腈菌唑(88671-89-0)、惡咪唑(Oxpoconazo1e)(174212-12-5)、稻瘟酯(58011-68-0)、戊菌唑(66246-88-6)、咪鮮胺(67747-09-5)、丙環唑(60207-90-1)、丙硫菌唑(178928-70-6)、矽氟唑(149508-90-7)、戊唑醇(107534-96-3)、氟醚唑(112281-77-3)、三唑酮(43121-43-3)、唑菌醇(55219-65-3)、氟菌唑(99387-89-0)、滅菌唑(131983-72-7)、苄氯三唑醇(76738-62-0)、乙環唑(60207-93-4)、氟康唑(86386-73-4)、順式氟康唑(112839-32-4)、噻苯達唑(148-79-8)、氯苯喹唑(103970-75-8)、拌種咯(74738-17-3)、咯菌腈(131341-86-1)、嘧菌環胺(121552-61-2)、嘧菌胺(110235-47-7)、嘧黴胺(53112-28-0)、4-十二烷基-2,6-二甲基啉(aldimorph)(91315-15-0)、十二環啉(Dodemorph)(1593-77-7)、丁苯啉(Fenpropimorph)(67564-91-4)、十三啉(Tridemorph)(81412-43-3)、苯鏽啶(67306-00-7)、螺環菌胺(118134-30-8)、萘吡菌胺(isopyrazam)(881685-58-1)、環丙吡菌胺(874967-67-6)、聯苯吡菌胺 (581809-46-3)、吡噻菌胺(183675-82-3)、氟苯吡菌胺(fluxapyroxad)(907204-31-3)、啶醯菌胺(188425-85-6)、戊苯吡菌胺(494793-67-8)、氟吡菌醯胺(658066-35-4)、雙炔醯菌胺(374726-62-2)、苯噻菌胺(413615-35-7)、烯醯啉(Dimethomorph)(110488-70-5)、百菌清(1897-45-6)、氟啶胺(79622-59-6)、二噻農(3347-22-6)、苯菌酮(220899-03-6)、三環唑(41814-78-2)、精甲霜靈(70630-17-0)、甲霜靈(57837-19-1)、阿拉酸式苯(126448-41-7)(阿拉酸式苯-S-甲基(126448-41-7))、代森錳鋅(8018-01-7)、辛唑嘧菌胺(ametoctradine)(865318-97-4)、環氟菌胺(180409-60-3)、以及醚菌酯(143390-89-0)、種菌唑(125225-28-7)、吲唑磺菌胺(348635-87-0)、環氟菌胺(180409-60-3)、噻唑菌胺(16650-77-3)、氟吡菌胺(239110-15-7)、氟噻菌靈(fluthianil)(304900-25-2)、異噻菌胺(224049-04-1)、丙氧喹啉(189278-12-4)、霜黴滅(283159-90-0)、1-甲基-環丙烯(3100-04-7)、肟菌酯(141517-21-7)、硫磺(7704-34-9)、碳酸銅銨(CAS 33113-08-5);油酸銅(CAS 1120-44-1);滅菌丹(133-07-3)、喹氧靈(124495-18-7)、克菌丹(133-06-2)、環醯菌胺(126833-17-8)、草丁膦及其鹽(51276-47-2、35597-44-5(S-異構物))、草甘膦(1071-83-6)及其鹽(69254-40-6(二銨)、34494-04-7(二甲基銨)、38641-94-0(異丙基銨)、40465-66-5(單銨)、70901-20-1(鉀)、70393-85-0(倍半鈉鹽)、81591-81-3(三甲基硫鹽))、1-甲基-3-二氟甲基-1H-吡唑-4-羧酸(2-二氯亞甲基-3-乙基-1-甲基-二氫茚-4-基)-醯胺(1072957-71-1)、1-甲基-3-二氟甲基-1H-吡唑-4-羧酸(4'-甲基硫烷基-聯苯-2-基)-醯胺、1-甲基-3-二氟甲基-4H-吡唑-4-羧酸[2-(2,4-二氯-苯基)-2-甲氧基-1-甲基-乙基]-醯胺、(5- 氯-2,4-二甲基-嘧啶-3-基)-(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甲酮、(5-溴-4-氯-2-甲氧基-嘧啶-3-基)-(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甲酮、2-{2-[(E)-3-(2,6-二氯-苯基)-1-甲基-亞丙-2-烯-(E)-基胺基氧基甲基]-苯基}-2-[(Z)-甲氧亞胺基]-N-甲基-乙醯胺、3-[5-(4-氯-苯基)-2,3-二甲基-異唑啶-3-基]-吡啶。
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涉及具有式I之化合物的、或較佳的如以上定義的單獨的化合物的、包括至少一種具有式I之化合物或至少一種較佳的如以上定義的單獨的化合物的組合物的、或包括至少一種具有式I之化合物或至少一種較佳的如以上定義的單獨的化合物的如以上定義與其他殺真菌劑混合的殺真菌混合物之用途,用於控制或防止植物(例如有用植物(例如作物))、它們的繁殖材料(例如種子)、收穫的作物(例如收穫的糧食作物)、或非生命材料免於被植物病原的微生物(較佳的是真菌有機體)侵染。
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涉及控制或防止植物(例如有用植物(例如作物))、它們的繁殖材料(例如種子)、收穫的作物(例如收穫的糧食作物)、或非生命材料免於被植物病原的或腐敗微生物或對人潛在有害的有機體(尤其是真菌有機體)侵染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將具有式I之化合物或較佳的如以上定義的單獨的化合物作為活性成分施用至該等植物、植物的各部分或至其場所、它們的繁殖材料、或非生命材料的任何部分。
控制或防止係指將被植物病原的或腐敗微生物或對人潛在有害的有機體(尤其是真菌有機體)的侵染減少至這樣一個被證明改進的水平。
控制或防止作物被植物病原的微生物(尤其是真菌)侵染之較佳方法,包括施用具有式I之化合物、或含有至少一種所述化合物的農用化學組合物,是葉面施用。施用頻率和施用比率將取決於受相應的病原體侵染的風 險。然而,具有式I之化合物還可以藉由用液體配製物浸透該植物的場所或者藉由將處於固體形式的化合物例如以顆粒的形式(土壤施用)施用到土壤而經由土壤通過根(內吸作用)滲透該植物。在水稻作物中,可以將此種顆粒施用到灌水的稻田中。具有式I之化合物還可以藉由用殺真菌劑的液體配製物浸漬種子或塊莖,或藉由用固體配製物對它們進行包衣而施用到種子(包衣)。
配製物,例如包含具有式I之化合物、以及(如果希望的話)固體或液體佐劑或用於封裝具有式I之化合物的單體的組合物,可以按已知方式,典型地藉由將該化合物與增充劑(例如溶劑、固體載體以及,可任選地表面活性化合物(表面活性劑))進行密切地混合和/或研磨來進行製備。
該等農用化學配製物和/或組合物將通常含有按重量計從0.1%至99%、較佳的是按重量計從0.1%至95%的具有式I之化合物,按重量計99.9%至1%、較佳的是按重量計99.8%至5%的固體或液體佐劑,以及按重量計從0至25%、較佳的是按重量計從0.1%至25%的表面活性劑。
有利的施用比率通常是從5g至2kg的活性成分(a.i.)/公頃(ha),較佳的是從10g至1kg a.i./ha,最佳的是從20g至600g a.i/ha。當作為種子浸泡試劑使用時,適宜的劑量係從10mg至1g活性物質/kg種子。
然而較佳的是將商業產品配製為濃縮物,最終使用者通常使用稀釋的配製物。
以下非限制性的實施例更詳細地展示了以上說明之發明。
實施例1:這個實施例說明了甲磺酸[1-{2-[3-(2-{1-[2-(5-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1-基)-乙醯基]-哌啶-4-基}-噻唑-4-基)-4,5-二氫-異唑-5-基]-苯基}-亞 乙基]-醯肼(化合物編號I.bd.003)的製備
a)甲磺酸[1-(2-乙烯基-苯基)-亞乙基]-醯肼的製備
將0.30g的1-(2-乙烯基-苯基)-乙酮和0.33g的甲磺醯腙鹽酸鹽在10ml的乙醇中的混合物加熱回流6h。隨後,將該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並在減壓下蒸發。將殘餘物藉由矽膠層析法使用乙酸乙酯/己烷1:1作為洗脫系統進行純化,以給出甲磺酸[1-(2-乙烯基-苯基)-亞乙基]-醯肼,為粉色蠟狀物。1H-NMR(400MHz,CDCl3):=2.22(s,3H),3.19(s,3H),4.16(q,1H),5.31(d,1H),5.66(d,1H),6.85(dd,1H),7.05(d,1H),7.30-7.41(m,2H),7.57(d,1H)。
b)甲磺酸[1-{2-[3-(2-氯-乙醯基)-4,5-二氫-異唑-5-基]-苯基}-亞乙基]-醯肼的製備
向0.22g的N-羥基-2-側氧-3-氯丙亞醯胺基氯化物和0.36g的甲磺酸[1-(2-乙烯基-苯基)-亞乙基]-醯肼在10ml的乙腈中的溶液中添加0.37g的碳酸氫鈉。將該反應混合物在室溫攪拌24h,隨後過濾並且在減壓下進行濃縮。將殘餘物藉由矽膠層析法使用乙酸乙酯/己烷1:1作為洗脫系統進行純化,以給出甲磺酸[1-{2-[3-(2-氯-乙醯基)-4,5-二氫-異唑-5-基]-苯基}-亞乙基]-醯肼,為白色泡沫。1H-NMR(400MHz,CDCl3):=2.27(s,3H),2.33(d,1H),3.02(dd,1H),3.15(s,3H),3.88(dd,1H),4.74(dd,2H),6.21(dd,1H),7.38-7.47(m,2H),7.53(dd,1H),7.70(s,1H)。
c)甲磺酸[1-{2-[3-(2-{1-[2-(5-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1-基)-乙醯基]-哌啶-4-基}-噻唑-4-基)-4,5-二氫-異唑-5-基]-苯基}-亞乙基]-醯肼(化合物編號I.bd.003)的製備
向0.26g的甲磺酸[1-{2-[3-(2-氯-乙醯基)-4,5-二氫-異唑-5-基]-苯基}- 亞乙基]-醯肼和0.24g的1-[2-(5-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1-基)-乙醯基]-哌啶-4-硫代羧酸醯胺在15ml的乙醇中的溶液中添加0.12g的碳酸氫鈉。將該反應混合物加熱回流8h,然後冷卻至室溫並在減壓下蒸發。將殘餘物吸收於乙酸乙酯中,將有機相用水洗滌,經硫酸鈉乾燥,並且在減壓條件下濃縮。將剩餘物藉由矽膠層析法使用乙酸乙酯/甲醇10:1作為洗脫系統進行純化,以給出甲磺酸[1-{2-[3-(2-{1-[2-(5-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1-基)-乙醯基]-哌啶-4-基}-噻唑-4-基)-4,5-二氫-異唑-5-基]-苯基}-亞乙基]-醯肼(化合物編號I.bd.003),為淡黃色固體。M.p.85℃-86℃。1H-NMR(400MHz,CDCl3):=1.73-1.93(m,2H),1.94-2.07(m,2H),2.30(s,3H),2.46-2.61(m,2H),2.67-2.96(m,3H),3.19(s,3H),3.23-3.37(m,3H),3.83-3.95(m,2H),4.56(d,1H),5.08-5.21(m,2H),5.93(dd,1H),6.66(t,1H),6.75(s,1H),6.87(t,1H),7.26(t,1H),7.47-7.56(m,2H),7.66(s,1H),8.12(dd,1H)。
實施例2:這個實施例說明了N-[(Z)-1-[2-[3-[2-[1-[2-[3,5-雙(二氟甲基)吡唑-1-基]乙醯基]-4-哌啶基]噻唑-4-基]-4,5-二氫異唑-5-基]苯基]亞乙基胺基]甲磺醯胺(化合物編號I.bd.075)的製備
a)2-(4-哌啶基)噻唑-4-甲醛二鹽酸化物的製備
在具有機械攪拌器的2.5L的反應器中,將三級丁基4-(4-甲醯基-1,3-噻唑-2-基)四氫-1(2H)-吡啶羧酸酯(90.0g,295mmol)溶解於1,4-二(736mL,295mmol)中,並且然後在氬氣流下逐滴添加在二中的HCl(295mL,1180mmol)。將該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3天。過濾沉澱物,用醚洗滌並在真空下乾燥,以給出2-(4-哌啶基)噻唑-4-甲醛二鹽酸化物,為淡黃色粉末。將該產物不進行進一步純化而用在接下來的步驟中。1H NMR(400 MHz,DMSO)δ ppm 1.92-2.04(m,2H),2.22(d,J=11.7Hz,2H),2.97-3.09(m,2H),3.34(d,J=12.8Hz,2H),3.44(t,J=11.4,3.8Hz,1H),7.28(br s,1H),8.69(s,1H),9.01(br s,1H),9.18(br s,1H),9.91(s,1H)
b)2-[1-[2-[3,5-雙(二氟甲基)吡唑-1-基]乙醯基]-4-哌啶基]噻唑-4-甲醛的製備
向在2.5L反應器中的2-(4-哌啶基)噻唑-4-甲醛二鹽酸化物(81.7g,304mmol)在二氯甲烷(759mL,304mmol)中的溶液中添加DIPEA(157g,210mL,1210mmol),接著添加HOAt(49.6g,364mmol)、EDCI(69.8g,364mmol)和2-[3,5-雙(二氟甲基)吡唑-1-基]乙酸(68.6g,304mmol)。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過夜。將該反應混合物用HCl 1M(x2)洗滌,並將水相用DCM萃取。將合併的有機相用NaHCO3(x2)的飽和溶液洗滌,經Na2SO4乾燥,濃縮並用Isco combiflash Torrent使用環己烷/AcOEt梯度作為洗脫液進行純化,以給出2-[1-[2-[3,5-雙(二氟甲基)吡唑-1-基]乙醯基]-4-哌啶基]噻唑-4-甲醛,為黃色油。1H NMR(400MHz,CDCl3)δ ppm 1.78-1.98(m,2H),2.18-2.35(m,2H),2.94(t,J=11.2Hz,1H),3.36(dtt,J=11.2,7.4,7.4,3.5,3.5Hz,2H),3.94(d,J=13.6Hz,1H),4.60(d,J=13.9Hz,1H),5.10-5.22(m,2H),6.67(t,J=56Hz,1H),6.77(s,1H),6.88(t,J=56Hz,1H),8.12(s,1H),10.01(s,1H)
c)(4E)-2-[1-[2-[3,5-雙(二氟甲基)吡唑-1-基]乙醯基]-4-哌啶基]噻唑-4-甲醛肟的製備
向2-[1-[2-[3,5-雙(二氟甲基)吡唑-1-基]乙醯基]-4-哌啶基]噻唑-4-甲醛(75g,185.5mmol)在乙醇(618mL,185.5mmol)中的溶液中添加鹽酸羥胺(19.33g,278.2mmol),接著添加AcONa(24.34g,296.7mmol)。將該反應混合物 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30分鐘。將所有揮發物在真空下去除,並且將殘餘物溶解於AcOEt和水中。將合併的有機相用水(x2)洗滌,經Na2SO4乾燥,過濾,濃縮並用Isco combiflash Rf使用DCM/AcOEt梯度作為洗脫液進行純化,以給出(4E)-2-[1-[2-[3,5-雙(二氟甲基)吡唑-1-基]乙醯基]-4-哌啶基]噻唑-4-甲醛肟,為黃色泡沫,由異構物的55/45混合物組成。主要的異構物:1H NMR(400MHz,CDCl3)δ ppm 1.72-1.96(m,2H),2.13-2.33(m,2H),2.82-3.01(m,1H),3.25-3.42(m,2H),3.86-3.99(m,1H),4.51-4.67(m,1H),5.08-5.27(m,2H),6.67(t,J=55.0Hz,1H),6.76(s,1H),6.89(t,J=55.0Hz,1H),7.74(s,1H),8.14(s,1H),10.43(br s,1H)。Minor isomer:1H NMR(400MHz,CDCl3)δ ppm 1.72-1.96(m,2H),2.13-2.33(m,2H),2.82-3.01(m,1H),3.25-3.42(m,2H),3.86-3.99(m,1H),4.51-4.67(m,1H),5.08-5.27(m,2H),6.67(t,J=55.0Hz,1H),6.76(s,1H),6.88(t,J=55.0Hz,1H),7.43(s,1H),8.21(s,1H),8.44(br s,1H)
d)1-[4-[4-[5-(2-乙醯基苯基)-4,5-二氫異唑-3-基]噻唑-2-基]-1-哌啶基]-2-[3,5-雙(二氟甲基)吡唑-1-基]乙酮的製備
向1-(2-乙烯基苯基)乙酮(6.52g,44.6mmol)在甲醇(405mL,40.5mmol)中的溶液中添加TFA(0.0462g,0.405mmol),接著添加二乙酸碘苯(14.4g,44.6mmol)和(4E)-2-[1-[2-[3,5-雙(二氟甲基)吡唑-1-基]乙醯基]-4-哌啶基]噻唑-4-甲醛肟(17.0g,40.5mmol)。將該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30分鐘。將揮發物在真空下去除,並且將所得油藉由Isco combiflash Rf使用DCM/AcOEt梯度作為洗脫液進行純化,以給出1-[4-[4-[5-(2-乙醯基苯基)-4,5-二氫異唑-3-基]噻唑-2-基]-1-哌啶基]-2-[3,5-雙(二氟甲基)吡唑-1-基]乙酮,為淡黃色泡沫。1H NMR(400MHz,CDCl3)δ ppm 1.72-1.92(m,2H),2.13- 2.30(m,2H),2.66(s,3H),2.92(t,J=11.2Hz,1H),3.16(dd,J=17.6,7.0Hz,1H),3.27-3.37(m,2H),3.90(d,J=14.7Hz,1H),4.08-4.19(m,1H),4.54(d,J=13.2Hz,1H),5.14(s,2H),6.28(dd,J=11.0,7.0Hz,1H),6.66(t,J=56Hz,1H),6.75(s,1H),6.88(t,J=56,1H),7.42(td,J=7.6,1.3Hz,1H),7.55(s,1H),7.57(td,J=7.6,1.3Hz,1H),7.78(dd,J=7.1,1.1Hz,1H),7.88(dd,J=7.7,1.1Hz,1H)
e)N-[(Z)-1-[2-[3-[2-[1-[2-[3,5-雙(二氟甲基)吡唑-1-基]乙醯基]-4-哌啶基]噻唑-4-基]-4,5-二氫異唑-5-基]苯基]亞乙基胺基]甲磺醯胺(化合物I.bd.075)的製備
向1-[4-[4-[5-(2-乙醯基苯基)-4,5-二氫異唑-3-基]噻唑-2-基]-1-哌啶基]-2-[3,5-雙(二氟甲基)吡唑-1-基]乙酮(18.0g,31.9mmol)在乙醇(106mL,31.9mmol)中的溶液中添加甲磺醯肼(3.87g,35.1mmol)。在80℃下將該反應混合物攪拌72h。然後添加水,接著添加AcOEt和NaHCO3的飽和溶液。將該溶液用AcOEt萃取。將合併的有機層用鹽水洗滌,經Na2SO4乾燥,過濾,濃縮並用Isco combiflash Rf使用DCM/MeOH梯度作為洗脫液進行純化,以給出N-[(Z)-1-[2-[3-[2-[1-[2-[3,5-雙(二氟甲基)吡唑-1-基]乙醯基]-4-哌啶基]噻唑-4-基]-4,5-二氫異唑-5-基]苯基]亞乙基胺基]甲磺醯胺(化合物I.bd.075),為白色固體,由異構物的85/15混合物組成。主要的異構物:1H NMR(400MHz,CDCl3)δ ppm 1.74-1.93(m,2H),2.13-2.28(m,2H),2.28(s,3H),2.94(br s,1H),3.11(s,3H),3.25-3.39(m,3H),3.90(d,J=13.9Hz,1H),4.11(dd,J=17.4,11.2Hz,1H),4.54(d,J=11.0Hz,1H),5.14(s,2H),6.09(dd,J=11.0,8.4Hz,1H),6.66(t,J=57.0Hz,1H),6.76(s,1H),6.88(t,J=55,0Hz,1H),7.34-7.38(m,2H),7.39-7.46(m,1H),7.53-7.58(m,2H),7.66(d,J=7.7Hz,1H)
下表1展示了根據本發明的具有式I的單獨的化合物。
其中
a)具有式(I.a)的12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b)具有式(I.b)的12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c)具有式(I.c)的12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d)具有式(I.d)的12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e)具有式(I.e)的12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f)具有式(I.f)的12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g)具有式(I.g)的12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h)具有式(I.h)的12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i)具有式(I.i)的12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j)具有式(I.j)的12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k)具有式(I.k)的12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l)具有式(I.l)的12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m)具有式(I.m)的12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n)具有式(I.n)的12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o)具有式(I.o)的12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p)具有式(I.p)的12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q)具有式(I.q)的12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r)具有式(I.r)的12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s)具有式(I.s)的12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t)具有式(I.t)的12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u)具有式(I.u)的120種化合物: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v)具有式(I.v)的12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w)具有式(I.w)的12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x)具有式(I.x)的12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y)具有式(I.y)的12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z)具有式(I.z)的12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aa)具有式(I.aa)的12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ab)具有式(I.ab)的12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ac)具有式(I.ac)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ad)具有式(I.ad)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ae)具有式(I.ae)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af)具有式(I.af)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ag)具有式(I.ag)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ah)具有式(I.ah)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ai)具有式(I.ai)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aj)具有式(I.aj)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ak)具有式(I.ak)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al)具有式(I.al)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am)具有式(I.am)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an)具有式(I.an)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ao)具有式(I.ao)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ap)具有式(I.ap)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aq)具有式(I.aq)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ar)具有式(I.ar)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as)具有式(I.as)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at)具有式(I.at)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au)具有式(I.au)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av)具有式(I.av)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aw)具有式(I.aw)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ax)具有式(I.ax)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ay)具有式(I.ay)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az)具有式(I.az)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ba)具有式(I.ba)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bb)具有式(I.bb)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bc)具有式(I.bc)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bd)具有式(I.bd)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be)具有式(I.be)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bf)具有式(I.bf)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bg)具有式(I.bg)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bh)具有式(I.bh)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bi)具有式(I.bi)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bj)具有式(I.bj)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bk)具有式(I.bk)的30種化合物:
其中R1、R2、R13、G2、T、Y1和Y2係如在表1中所定義的。
貫穿本說明書,以攝氏度給出溫度並且“m.p.”係指熔點。LC/MS係指液相層析-質譜,並且該裝置的說明和方法係:在來自沃特斯(Waters)的質譜儀上記錄光譜,該質譜儀配備有電灑源(極性:正離子或負離子,毛細管:3.00kV,錐孔範圍(Cone range):30-60V,萃取器:2.00V,源溫度:150℃,去溶劑化溫度:350℃,錐孔氣體流量:0L/Hr,去溶劑化氣體流量:650L/Hr,質量範圍:100Da至900Da)以及來自沃特斯(Waters)的Acquity UPLC:二元泵、加熱管柱室以及二極體陣列檢測器。溶劑脫氣裝置,二元泵,加熱管柱室以及二極體陣列檢測器。柱:Waters UPLC HSS T3,1.8μm,30 x 2.1mm,溫度:60ºC,DAD波長範圍(nm):210至500,溶劑梯度:A=水+5% MeOH+0.05% HCOOH,B=乙腈+0.05% HCOOH:梯度:0min 0% B,100% A;1.2-1.5min 100% B;流速(ml/min)0.85
根據本發明的該等化合物可以根據上述反應流程來製備,在該等反應流程中(除非另外說明)每一變數的定義係如以上對於具有式(I)的化合物所定義的。
生物學實施例
致病疫黴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番茄/葉盤預防(番茄晚疫病)
將番茄葉圓片置於多孔板(24孔規格)中的水瓊脂上,並且用稀釋於水中的配製的測試化合物進行噴霧。在施用之後1天,將該等葉圓片用真菌的孢子懸浮液進行接種。在氣候箱中,在24h黑暗、隨後是12h照明/12h黑暗的光方案下,在16℃和75% rh(相對濕度)下培養該等接種的葉圓片,並且化合物的活性被評估為,在未處理的對照葉圓片中出現適當水平的疾病損害時(施用後5-7天),與未處理的相比的疾病控制百分比。
在該試驗中,與在相同條件下示出廣泛的疾病發展的未處理的對照植物相比,在200ppm的化合物I.bd.075、I.bd.001、I.bd.003、I.bj.001和I.r.001給出了至少80%之疾病控制。
致病疫黴菌/馬鈴薯/預防(馬鈴薯晚疫病)
在噴霧室中,將2周齡馬鈴薯植物栽培品種Bintje用稀釋於水中的配製的測試化合物進行噴霧。在施用後2天,將測試植物藉由用孢子囊懸浮液對它們進行噴霧來接種。在生長室中,在18℃,使用14h照明/天和100% rh(相對濕度)條件培養該等接種的測試植物,在未處理的對照植物上出現適當水平的疾病時(施用後5-7天),評估被疾病覆蓋的葉面積百分比。
在該試驗中,與在相同條件下示出廣泛的疾病發展的未處理的對照植物相比,在200ppm的化合物I.bd.075、I.bd.001和I.bd.003給出了至少80%之疾病控制。
致病疫黴菌/馬鈴薯/治療(馬鈴薯晚疫病)
藉由在施用前一天用孢子囊懸浮液噴霧它們來接種2周齡馬鈴薯植物栽培品種Bintje。在噴霧室中,用水中稀釋的配製的測試化合物噴霧該等接種的植物。在生長室中,在18℃,使用14h照明/天和100% rh(相對濕度)條件培養該等接種的測試植物,在未處理的對照植物上出現適當水平的疾病時(施用後3-4天),評估被疾病覆蓋的葉面積百分比。
在該試驗中,與在相同條件下示出廣泛的疾病發展的未處理的對照植物相比,在200ppm的化合物I.bd.075和I.bd.003給出了至少80%之疾病控制。
致病疫黴菌/馬鈴薯/長效(馬鈴薯晚疫病)
在噴霧室中,將2周齡馬鈴薯植物栽培品種Bintje用稀釋於水中的配製的測試化合物進行噴霧。在施用後6天,將測試植物藉由用孢子囊懸浮液對它們進行噴霧來接種。在生長室中,在18℃,使用14h照明/天和100% rh(相對濕度)條件培養該等接種的測試植物,在未處理的對照植物上出現 適當水平的疾病時(施用後9-11天),評估被疾病覆蓋的葉面積百分比。
在該試驗中,與在相同條件下示出廣泛的疾病發展的未處理的對照植物相比,在200ppm的化合物I.bd.075、I.bd.001和I.bd.003給出了至少80%之疾病控制。
葡萄霜黴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葡萄/葉盤預防(葡萄霜黴病)
將葡萄藤葉圓片置於多孔板(24孔規格)中的水瓊脂培養基上,並且用稀釋於水中的配製的測試化合物進行噴霧。在施用之後1天,將該等葉圓片用真菌的孢子懸浮液進行接種。在氣候箱中,在12h照明/12h黑暗的光方案下,在19℃和80% rh下培養該等接種的葉圓片,並且化合物活性被評估為,在未處理的對照葉圓片中出現適當水平的疾病損害時(施用後6-8天),與未處理的相比的疾病控制百分比。
在該試驗中,與在相同條件下示出廣泛的疾病發展的未處理的對照植物相比,在200ppm的化合物I.bd.075、I.bd.001、I.bd.003、I.bj.001和I.k.003給出了至少80%之疾病控制。
葡萄霜黴病菌/葡萄/預防(葡萄霜黴病)
在噴霧室中,將5周齡葡萄苗栽培品種Gutedel用稀釋於水中的配製的測試化合物進行噴霧。在施用後一天,將測試植物藉由用孢子囊懸浮液在它們的下方葉表面上進行噴霧來接種。在溫室中,在22℃和100% rh(相對濕度)下培養該等接種的測試植物,並且在未處理的對照植物上出現適當水平的疾病時(施用後6-8天),評估被疾病覆蓋的葉面積百分比。
在該試驗中,與在相同條件下示出廣泛的疾病發展的未處理的對照植物相比,在200ppm的化合物I.bd.075、I.bd.001和I.bd.003給出了至少80% 之疾病控制。
葡萄霜黴病菌/葡萄/治療(葡萄霜黴病)
在施用之前一天,藉由在5周大葡萄幼苗栽培品種Gutedel的下部葉片表面上噴霧孢子囊懸浮液對它們進行接種。在噴霧室中,用水中稀釋的配製的測試化合物噴霧該等接種的葡萄植物。在溫室中,在22℃和100% rh(相對濕度)下培養該等接種的測試植物,並且在未處理的對照植物上出現適當水平的疾病時(施用後4-6天),評估被疾病覆蓋的葉面積百分比。
在該試驗中,與在相同條件下示出廣泛的疾病發展的未處理的對照植物相比,在200ppm的化合物I.bd.075和I.bd.003給出了至少80%之疾病控制。
葡萄霜黴病菌/葡萄/長效(葡萄霜黴病)
在噴霧室中,將5周齡葡萄苗栽培品種Gutedel用稀釋於水中的配製的測試化合物進行噴霧。在施用後6天,將測試植物藉由用孢子囊懸浮液在它們的下方葉表面上進行噴霧來接種。在溫室中,在22℃和100% rh(相對濕度)下培養該等接種的測試植物,並且在未處理的對照植物上出現適當水平的疾病時(施用11-13天後),評估被疾病覆蓋的葉面積百分比。
在該試驗中,與在相同條件下示出廣泛的疾病發展的未處理的對照植物相比,在200ppm的化合物I.bd.075、I.bd.001和I.bd.003給出了至少80%之疾病控制。

Claims (14)

  1. 一種具有式I之化合物, 其中,G1和G2獨立地是O或S;T係CR17或N;Y1和Y2獨立地是CR18或N;n係1或2;p係1或2,其條件係當n係2時,p係1;R1和R2各自獨立地是C1-C4烷基、或C1-C4鹵烷基或C3-C5環烷基;R3、R4、R5、R6、R7和R8各自獨立地是氫、鹵素、氰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基、C3-C5環烷基或C1-C4烷硫基;R9、R14和R15各自獨立地是氫、C1-C4烷基、C1-C4鹵烷基或C3-C5環烷基;R10、R11、R12和R13各自獨立地是氫、鹵素、氰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基、C1-C4鹵代烷氧基、C2-C4烯氧基或C2-C4炔氧基;R16係C1-C4烷基、C1-C4鹵烷基或C3-C5環烷基、甲醯基、C1-C4烷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鹵烷基羰基、C3-C5環烷基羰基、芳基羰基、雜芳基羰基、C1-C4烷基磺醯基、C1-C4鹵烷基磺醯基、C3-C5環烷基磺醯基、芳基磺醯基或雜芳基磺醯基;或 R9和R10連同它們所附接到其上的碳原子一起以及、或R15和R16連同它們所附接到其上的氮原子一起,獨立地形成飽和的或部分不飽和的五-至七-員的脂環的環,該環可任選地包括一個或兩個選自O、N或S的環成員,所述環可任選地被鹵素、氰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或C1-C4鹵烷基取代;R17係氫、鹵素或羥基;R18係氫、鹵素或氰基;或其鹽或N-氧化物。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R10、R11、R12和R13各自獨立地較佳的是氫、鹵素、C1-C4鹵代烷氧基、C2-C4烯氧基或C2-C4炔氧基。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R16係C1-C4烷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鹵烷基羰基、C3-C5環烷基羰基、C1-C4烷基磺醯基、C1-C4鹵烷基磺醯基或芳基磺醯基。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G1係O G2係S;T係CH或N;Y1和Y2獨立地是CH或N;n係1或2;p係1或2,其條件係當n係2時,p係1;R1和R2各自獨立地是甲基或鹵甲基;R3、R4、R5、R6、R7和R8各自獨立地是氫、鹵素、氰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基、C3-C5環烷基或C1-C4烷硫基; R9、R14和R15各自獨立地是氫、C1-C4烷基、C1-C4鹵烷基或C3-C5環烷基;R10、R11、R12和R13各自獨立地是氫、鹵素、氰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基、C1-C4鹵代烷氧基、C2-C4烯氧基或C2-C4炔氧基;R16係C1-C4烷基、C1-C4鹵烷基或C3-C5環烷基、甲醯基、C1-C4烷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鹵烷基羰基、C3-C5環烷基羰基、芳基羰基、雜芳基羰基、C1-C4烷基磺醯基、C1-C4鹵烷基磺醯基、C3-C5環烷基磺醯基、芳基磺醯基或雜芳基磺醯基;或R9和R10連同它們所附接到其上的碳原子一起以及、或R15和R16連同它們所附接到其上的氮原子一起,獨立地形成飽和的或部分不飽和的五-至七-員的脂環的環,該環可任選地包括一個或兩個選自O、N、S或羰基的環成員,所述環可任選地被鹵素、氰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或C1-C4鹵烷基取代;R17係氫、鹵素或羥基;R18係氫、鹵素或氰基;或其鹽或N-氧化物。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G1係O G2係S;T係CH或N;Y1和Y2獨立地是CH或N;n係1或2; p係1或2,其條件係當n係2時,p係1;R1和R2各自獨立地是甲基或鹵甲基;R3、R4、R5、R6、R7和R8各自獨立地是氫、鹵素、甲基、鹵甲基或甲硫基;R9、R14和R15各自獨立地是氫、C1-C4烷基或C3-C5環烷基;R10、R11、R12和R13各自獨立地是氫、鹵素、C1-C4鹵代烷氧基、C2-C4烯氧基或C2-C4炔氧基;R16係C1-C4烷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鹵烷基羰基、C3-C5環烷基羰基、C1-C4烷基磺醯基、C1-C4鹵烷基磺醯基或芳基磺醯基;R17係氫、鹵素或羥基;R18係氫、鹵素或氰基;或其鹽或N-氧化物。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G1係O G2係S;T係CH或N;Y1和Y2獨立地是CH或N;n係1或2;p係1或2,其條件係當n係2時,p係1;R1和R2各自獨立地是甲基或鹵甲基;R3、R4、R5、R6、R7和R8各自獨立地是氫或甲基;R9、R14和R15各自獨立地是氫或C1-C4烷基; R10、R11、R12和R13各自獨立地是氫、鹵素或C2-C4炔氧基;R17係氫、鹵素或羥基;R18係氫、鹵素或氰基;或其鹽或N-氧化物。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G1係O G2係S;T係CH或N;Y1和Y2獨立地是CH或N;n係1或2;p係1或2,其條件係當n係2時,p係1;R1和R2各自獨立地是甲基、二氟甲基或三氟甲基;R3、R4、R5、R6、R7和R8係氫;R9、R14和R15各自獨立地是氫或甲基;R10、R11、R12和R13各自獨立地是氫或氟;R16係C1-C4烷基羰基或C1-C4烷基磺醯基;R17係氫或羥基;R18係氫或氰基;或其鹽或N-氧化物。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G1係O,G2係S,T係CH,Y1係N,並且Y2係CH。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p係1並且n係2。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R1和R2各自獨立地是甲基、二氟甲基或三氟甲基並且R3、R4、R5、R6、R7和R8各自獨立地是氫或甲基,並且較佳的是氫。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R3、R4、R5、R6、R7和R8各自獨立地是氫。
  12. 一種具有式II之化合物, 其中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G2、T、Y1、Y2、n和p係如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11項中任一項對於具有式I之化合物所定義的,及其鹽及N-氧化物,或具有式III之化合物: 其中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G2、T、Y1、Y2、n和p係如對於具有式I之化合物所定義的並且E係保護基團,及其鹽及N-氧化物。
  13. 一種組合物,其包括如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2項中任一項中所定義之至少一種化合物和農業上可接受的載體,可任選地包括佐劑,並且可任選地包括一種或多種另外的殺有害生物活性化合物。
  14. 一種用於控制或防止植物、其繁殖材料、收穫的作物或非生命材料被植物病原的或腐敗的微生物或對人潛在有害的有機體侵染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將如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中所定義之化合物施用至該植物、該等植物之部分或其場所、其繁殖材料或該等非生命材料之任何部分。
TW103103349A 2013-02-04 2014-01-29 殺微生物吡唑衍生物 TW2014348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DE03142013 2013-02-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4831A true TW201434831A (zh) 2014-09-16

Family

ID=51943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3349A TW201434831A (zh) 2013-02-04 2014-01-29 殺微生物吡唑衍生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43483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50027B1 (ko) 살미생물성 헤테로사이클
US8748432B2 (en) Microbiocidal pyrazole derivatives
US8748431B2 (en) Microbicidal heterocycles
EP2516424B1 (en) Pyrazole derivatives
TW201348232A (zh) 殺微生物吡唑衍生物
TW201427975A (zh) □微生物吡唑衍生物
KR20120089644A (ko) 살미생물성 헤테로사이클
US20140228372A1 (en) Microbiocidal pyrazole derivatives
TW201313704A (zh) 殺微生物雜環
CN103889980A (zh) 杀微生物的吡唑衍生物
US20130317064A1 (en) Microbiocidal pyrazole derivatives
US20160007606A1 (en) Microbiocidal pyrazole derivatives
US20150065481A1 (en) Microbiocidal pyrazole derivatives
TWI571461B (zh) 殺微生物雜環
TW201434831A (zh) 殺微生物吡唑衍生物
OA16803A (en) Microbiocidal heterocy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