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34447A - 人工植牙體改良結構 - Google Patents

人工植牙體改良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34447A
TW201434447A TW102108886A TW102108886A TW201434447A TW 201434447 A TW201434447 A TW 201434447A TW 102108886 A TW102108886 A TW 102108886A TW 102108886 A TW102108886 A TW 102108886A TW 201434447 A TW201434447 A TW 20143444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plant
trough
bone
neck
implant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8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eng-Liang Ou
Original Assignee
Monitex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nitex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nitex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1088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434447A/zh
Publication of TW201434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4447A/zh

Links

Landscapes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人工植牙體改良結構,其中該植牙體係概呈圓柱狀,其頂端具有一支檯座,下端具有一植入部;其主要特徵,係在於植牙體的植入部與支檯座連接之頸部位置的外側表面設置有一具有粗糙表面的環狀部;當植入部埋入前述患者預定植牙位置的槽骨中時,環狀部係可與該槽骨之表層皮質骨結構相互咬合,藉以提高植入體與槽骨表層的皮質骨組織結合的穩固性,進而提高植牙體植入初期的穩定度。

Description

人工植牙體改良結構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人工植牙體改良結構,特別是指一種使用於微創式快速植牙系統之人工植牙體改良結構。
按,所謂人工植牙手術,係利用一植牙體埋入於患者口腔預定設置假牙位置的槽骨中,再將前述假牙設置在該植牙體上,藉以將一贗復齒固定於患者槽骨之上。
習用的植牙手術多採用多體式的植牙體,其採用的植牙體構造大致上包括一植入體,係可埋入患者口腔預定裝設假牙位置之槽骨中,植入體係概呈圓柱狀,其外表面設有一螺牙部,係可鎖入前述患者之槽骨中,且於其頂面設有一內螺紋孔;及一支檯座,係可供一贗復齒安裝於其上,且其底端係可鎖入該植入體之內螺紋孔中,而固定在該植入體之頂端。
該種習用的多體式植牙體安裝方式係先進行手術,將前述植入體埋入到患者口腔的槽骨中,然後將手術傷口先行縫合,待槽骨生長並與該植入體完全地密合後,再進行後續手術將該支檯座安裝於該植入體上方,然後靜待手術傷口癒合後,再將贗復齒安裝於該支檯座上。
該種採用多體式植牙體之植牙手術必須經過多次手術,且由於手術開刀的傷口範圍較大,故每次手術間需 要等待傷口癒合的速度相當緩慢,因此造成整體手術時間相當漫長,手術期間患者無法正常進食,並且成本極為昂貴。
後來開始出現採用單體式植牙體的微創植牙手術,可以能夠一次手術後便植牙完成,且由於該種植牙手術造成的創傷傷口較小,因此患者恢復速度極快,甚至於能夠植牙完成後當天立刻開始正常進食。
該種一體式的植牙體構造大致上概呈圓柱狀,其頂端具有一支檯座,底部一體成形地設有一植入部,於該植入部之外表面設有螺紋,可鎖入患者口腔的槽骨之中,藉以將該植牙體固定於患者口腔的槽骨,以支撐裝設於支檯座上的贗復齒。
該種一體式植牙體雖然手術程序較為簡單,成本也較為低廉,然而在使用上卻仍存在許多疑慮。首先前述植入部鎖入到患者的槽骨後,必須要經過一段時間等待槽骨組織生長,才能完全地與植入部的螺紋結合,因此在手術完成後的短時間內,會有植牙體支撐力不足的疑慮,而且容易因為植牙體鬆動,破壞槽骨與植牙體密合,以致於植牙失敗的情形產生。同時植牙體植入後,容易因為骨屑卡合在植入部的螺紋間隙中,而影響到骨質再生的情形,且會造成植入部與槽骨之咬合不平均,而使得植牙體承受的應力無法平均地傳遞給槽骨,而造成所謂的「應力遮蔽」情形,使得槽骨骨質流失。
由於以上原因,使得習用的一體式人工植牙體在使用上仍有相當多必須改進之處,發明人有鑑於此,乃苦思細索,積極研究,加以多年從事相關產品研發之經驗,並經不斷試驗及改良,終於發展出本發明。
本發明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適合於微創式快速植牙系統使用,可以增加人工植牙體與槽骨的皮質骨組織結合的穩固性,而使得植牙體在植入初期就獲得穩固的支撐,避免因為植牙體鬆動破壞槽骨與植牙體密合性,以提高植牙成功率的人工植牙體改良結構。
本發明主要技術內容,係為在植牙體的植入部與支檯座連接之頸部位置的外側表面設置有多數之環狀刻紋;當該植入部埋入前述患者槽骨中時,環狀刻紋係可與該槽骨之表層皮質骨結構相互咬合,藉以提高該植牙體與槽骨表層的皮質骨組織結合的穩固性,因此使該植牙體可受槽骨的皮質骨組織穩定支撐,而提高了植牙體植入初期的穩定度。
本發明為達成上述及其他目的,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元件及其功效,茲採一較佳實施例配合相關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10‧‧‧人工植牙體
11‧‧‧支檯座
111‧‧‧溝槽
12‧‧‧植入部
13‧‧‧螺牙部
14‧‧‧頸部
15‧‧‧環狀部
20‧‧‧贗復齒
21‧‧‧套合件
30‧‧‧槽骨
31‧‧‧皮質骨
40‧‧‧凹狀剖溝
圖1係為本發明之人工植牙體的正面視圖。
圖2係為本發明之人工植牙體的底面視圖。
圖3係為本發明之人工植牙體的立體圖。
圖4係為本發明之人工植牙體植入於患者口腔植牙位置的槽骨中,並將一贗復齒安裝於該植牙體之上的狀態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明之人工植牙體改良結構,其中該植牙體10係為一利用金屬材料一體成形製成之圓 柱體,依照該植牙體植入患者植牙部位之槽骨的方向,可定義出一上端部分及一下端部分,該上端部分設置有一支檯座11,係可供一贗復齒套20合於其上(如圖4所示);其下端部分係為一植入部12係可鎖入於患者口腔預定植牙位置的槽骨30中,藉以將前述贗復齒20固定於該槽骨30之上。
如圖4所示,該人工植牙體10植入到患者口腔預定植牙位置的槽骨30中時,其頂端的支檯座11係露出於槽骨30的上方,且可供一贗復齒20套合於其上。如圖3所示,該支檯座11的表面係設置有若干個縱向的溝槽111,係可與該贗復齒20內側面的套合件21相互套合,藉以定位贗復齒20,使其無法任意旋轉。
前述的植入部12係埋入於該槽骨30之中,如圖2所示,該植入部12之外側表面係設置有一螺牙部13,該螺牙部13係為一自攻螺牙,可以鎖入到前述的槽骨30的組織之中,藉以將該人工植牙體10固定在槽骨30上。此外為增加該植入部12植入後與槽骨30結合的穩固性,該植入部12與螺牙部13的表面可以採用噴砂及酸蝕處理,使其表面呈現粗糙狀態,以提高與槽骨30組織的接觸面積,並加速槽骨30與該植入部12密合的時間。
本發明主要改良之處,在於該植入部12之頂端與該支檯座11連接位置設有一頸部14,該頸部14係概呈圓柱形,且於其最靠近該植入部12的一端之外側面,藉由噴砂、化學蝕刻或雷射加工等方式製成粗糙表面,而形成一個環繞於該頸部14之外側的環狀部15。如圖4所示,當該人工植牙體10植入到患者口腔的槽骨30之後,該頸部14之環狀部15的高度位置係約略與患者之槽骨30表層的皮質骨31等高的位 置。而由於該頸部14的表面設置有前述的環狀部15,因此使得前述皮質骨31與該頸部14的接觸面積增加,並增強其抓附的力量。
眾所週知,人體骨骼的結構中,在骨骼表面的皮質骨結構的密度與硬度是最高的,且是骨骼承受應力的主要組織,因此本發明藉由該環狀部15的特殊表面處理提高槽骨30的皮質骨31與頸部14的結合力量,可使得該人工植牙體10植入的初期,就得到了穩固的支撐,同時也增加了植牙體與槽骨30結合的穩定性。
本發明另一改良之處,係如圖2及圖3所示,該植入部12之外側面設有一從該螺牙部13的下端,以螺旋狀路徑一直延伸到接近上端位置的凹狀剖溝40。該凹狀剖溝40延伸的長度係超過該螺牙部13總長的二分之一。如圖2所示,由該人工植牙體的底面觀察,該凹狀剖溝40使得該螺牙部13的一部分形成為缺口,並在此缺口邊角的部位,形成尖銳的切削刃,因此使得該植牙體在鎖入到槽骨30的過程中,該螺牙部13位於該凹狀剖溝40邊緣的部位可以產生切削效果,因此使得螺牙部13鎖入到槽骨30以後,槽骨30與該螺牙部13的形狀更為密合。
本發明所採用之凹狀剖溝40係以螺旋路徑設置在螺牙部13之上,因此與習用植牙體採用的直線狀剖溝相較下,更具有分散應力,避免植牙體鎖入槽骨過程中產生震動,並且可以增加與槽骨鎖合緊密性。
藉由該凹狀剖溝40的作用,可使得槽骨30與該螺牙部13更為密合,而使得該人工植牙體10承受的應力可以均勻地傳遞給槽骨30,避免產生所謂的「應力遮蔽」效應, 而造成槽骨30的骨質流失的問題。而且該凹狀剖溝40可以收集槽骨30在鑽孔時產生的骨屑,避免骨屑堆積在槽骨與螺牙部13接觸面的間隙中,因此可減少該螺牙部13鎖入到槽骨30以後對槽骨30之組織向外撐的壓力,因此有助於槽骨30的骨質再生。
本發明上述技術手段,可有效地提升人工植牙體10植入到槽骨30以後的穩固性,且使得人工植牙體10在植入初期就獲得穩固的支撐,避免因為植牙體鬆動破壞槽骨30與植牙體10之植入部12之間的密合性,而造成植牙失敗的情形產生,且有助於植入體植入後槽骨骨質再生,因此其俱已符合發明專利之新穎性及進步性要件。惟以上說明書所揭示僅為針對本發明較佳之可行實施例說明而已,惟該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亦即其它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之技藝精神下所完成之均等變化,均應包含於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0‧‧‧人工植牙體
11‧‧‧支檯座
111‧‧‧溝槽
12‧‧‧植入部
13‧‧‧螺牙部
14‧‧‧頸部
15‧‧‧環狀部
20‧‧‧贗復齒
21‧‧‧套合件
30‧‧‧槽骨
31‧‧‧皮質骨
40‧‧‧凹狀剖溝

Claims (4)

  1. 一種人工植牙體改良結構,係概呈圓柱狀,其上端係一體成形地設有一可供一贗復齒套合之支檯座;下端部分具有一可埋入一患者槽骨之植入部,且於該植入部之外側表面設有可鎖入前述槽骨之中的螺牙部;其特徵在於:該植入部與該支檯座連接之部位設置有一概呈圓筒狀之頸部,且於該頸部之外側表面設置有一具有粗糙表面的環狀部;當該植入部埋入前述患者槽骨中時,該頸部之環狀部係與一位於該槽骨表層皮質骨組織接合,並藉由該環狀刻紋與該槽骨之皮質骨組織咬合,以提高該植入部植入於該槽骨之中的穩固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人工植牙體改良結構,其中該環狀部係藉由下列加工方式的其中之一,於該頸部表面加工成粗糙表面製成:雷射加工、噴砂、化學蝕刻等表面處理方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人工植牙體改良結構,其中該植入部之外側表面至少設有一從該螺牙部之底端以螺旋路徑延伸到接近該螺牙部上端的凹狀剖溝。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人工植牙體改良結構,其中該凹狀剖溝延伸的長度至少大於該螺牙部總長的二分之一。
TW102108886A 2013-03-13 2013-03-13 人工植牙體改良結構 TW2014344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8886A TW201434447A (zh) 2013-03-13 2013-03-13 人工植牙體改良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8886A TW201434447A (zh) 2013-03-13 2013-03-13 人工植牙體改良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4447A true TW201434447A (zh) 2014-09-16

Family

ID=51943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8886A TW201434447A (zh) 2013-03-13 2013-03-13 人工植牙體改良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43444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47240B2 (ja) 骨に使用するための固定要素
JP5275460B2 (ja) 医療用インプラントおよび植設方法
US20080227057A1 (en) Narrow Dental Implant and Associated Parts
US11058522B2 (en) Dental implant
KR200464681Y1 (ko) 치과용 임플란트 매식체
US20090191508A1 (en) Mini implant
JP2007215911A (ja) 人工歯根連結保持プレート
KR20120017951A (ko) 멀티 어버트먼트 장치
JP2011104222A (ja) 歯科インプラント
KR100542043B1 (ko) 치과용 응급 임플란트
TWI594733B (zh) 用於擴大病患的牙槽脊之植入擴大物
TW201434447A (zh) 人工植牙體改良結構
KR200481296Y1 (ko) 임플란트 픽스쳐
KR101573466B1 (ko) 치과용 임플란트의 평행 식립장치 및 임플란트 평행 식립방법
TWI541009B (zh) 植牙固定物
EP2605721A2 (en) Anchoring element and method
KR101429659B1 (ko) 치과용 임플란트 지대주 및 이를 가지는 임플란트 조립체
Pandey et al. Macrodesign of dental implant–A review
KR100968338B1 (ko) 수직날을 가진 덴탈 임플란트
TW201434446A (zh) 單體式植牙體固定結構
KR101191257B1 (ko) 치과용 임플란트 픽스츄어
KR20190043697A (ko) 임플란트용 어버트먼트
KR101429586B1 (ko) 임플란트 시술용 임프레션 코핑
KR102599229B1 (ko) 미세 커팅 엣지를 갖는 치과용 임플란트 픽스츄어
US20220087792A1 (en) Personalized implant fixtur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personalized implant system using the s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