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33783A - 檢測設備 - Google Patents

檢測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33783A
TW201433783A TW102105954A TW102105954A TW201433783A TW 201433783 A TW201433783 A TW 201433783A TW 102105954 A TW102105954 A TW 102105954A TW 102105954 A TW102105954 A TW 102105954A TW 201433783 A TW201433783 A TW 20143378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ng
conductive portion
tested
carrier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5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feng Zhong
Original Assignee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433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3783A/zh

Links

Landscapes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一種檢測設備,用於檢測產品是否漏裝待測零件。該檢測設備包括承載結構、提示裝置和設置於該承載結構上的檢測結構。該檢測結構包括第一檢測件和第二檢測件,該第一檢測件包括檢測部和與該檢測部相連的第一導電部,該第二檢測件包括與該第一導電部間隔設置的第二導電部,該第一導電部和第二導電部均與提示裝置電性連接。當該檢測部相對該待測零件移動時,若該待測零件未漏裝,則該待測零件產生一個作用力驅動該第一導電部向該第二檢測件移動並與第二導電部電性連接,進而觸發該提示裝置發出提示訊息;反之,該提示裝置不會發出提示訊息。

Description

檢測設備
本發明涉及自動化檢測領域,尤其是一種用於檢測產品是否漏裝待測零件的檢測設備。
一些消費類電子產品,例如遊戲手柄,其上通常會設置有若干使用壓縮彈簧的彈力實現彈起功能的按鈕。在將此類按鈕組裝到相應的電子產品上後,需要對上述壓縮彈簧是否漏裝進行檢測,以保證按鈕安裝的良率。由於壓縮彈簧位於電子產品內部,因此無法藉由目視判斷壓縮彈簧是否漏裝。又由於此類壓縮彈簧的彈性係數較小,且按鈕的直徑較小,藉由人手按壓按鈕感測效率較低,且容易使手指疲勞而出現誤差,無法保證良率。
鑒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方便檢測產品是否漏裝待測零件的檢測設備。
一種檢測設備,用於檢測產品是否漏裝待測零件。該檢測設備包括承載結構、提示裝置和設置於該承載結構上的檢測結構。該檢測結構包括第一檢測件和第二檢測件,該第一檢測件包括檢測部和與該檢測部相連的第一導電部,該第二檢測件包括與該第一導電部間隔設置的第二導電部,該第一導電部和第二導電部均與提示裝置電性連接。當該檢測部相對該待測零件移動時,若該待測零件未漏裝,則該待測零件產生一個作用力驅動該第一導電部向該第二檢測件移動並與第二導電部電性連接,進而觸發該提示裝置發出提示訊息;若該待測零件漏裝,則該第一導電部不會與第二導電部電性連接,該提示裝置不會發出提示訊息。
採用上述檢測設備檢測產品是否漏裝待測零件時,若提示裝置發出提示訊息,則表明待測零件未漏裝;若提示裝置未發出提示訊息,則表明待測零件漏裝。因此,測試人員可根據提示裝置是否發出提示訊息方便地判斷待測零件是否漏裝,解決了人工作業容易出現誤差的問題,且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
100...檢測設備
200...待測產品
201...按鈕
202...壓縮彈簧
1...承載結構
11...第一承載件
111...頂面
1111...第一螺孔
112...底面
1121...第二螺孔
113、114...側面
1131...第一通孔
115...蓋板
1151...第二通孔
1152...第四螺孔
116...第一階梯孔
1161...第一孔段
1162...第二孔段
1163...第三孔段
1164...第四孔段
1165...第一支撐面
1166...第二支撐面
1167...第三支撐面
117...第三螺孔
118...固定件
12...第二承載件
121...第二階梯孔
1211...第五孔段
1212...第六孔段
1213...第四支撐面
122...第五螺孔
2...檢測結構
21...第一檢測件
211...檢測部
212...第一導電部
213...連接部
2131...凸肋
22...第一彈性件
23...導向件
24...第二檢測件
241...第一螺絲
2411...第二導電部
242...第一螺母
25...第二彈性件
3...調節結構
31...第二螺絲
311...操作部
312...螺紋部
32...第二螺母
4...提示裝置
41...電源
42...報警模組
5...驅動裝置
51...氣缸本體
52...氣缸臂
53...固定塊
531...第六螺孔
圖1為檢測設備檢測待測零件時的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待測待測產品沿Ⅱ-Ⅱ線的剖視圖。
圖3為檢測設備的組裝示意圖。
圖4為圖3中檢測設備的分解示意圖。
圖5為圖3中檢測設備處於初始狀態時沿Ⅴ-Ⅴ線的剖視圖。
圖6為圖3中檢測設備檢測到彈簧未漏裝時沿Ⅴ-Ⅴ線的剖視圖。
請參閱圖1、圖2和圖3,檢測設備100包括承載結構1、檢測結構2、調節結構3、提示裝置4和驅動裝置5。檢測設備100用於檢測待測產品200上的待測零件是否漏裝。在本實施方式中,待測產品200上設置有按鈕201和壓縮彈簧202。按鈕201在被按壓後利用壓縮彈簧202的彈力實現彈起。檢測設備100用於檢測壓縮彈簧202是否漏裝。
請參閱圖3、圖4和圖5,承載結構1包括間隔設置的第一承載件11和第二承載件12。第一承載件11大致為長方體狀,其包括頂面111、與頂面111相對的底面112、連接於頂面111和底面112之間的一對相對的側面113和114、以及固定於頂面111上的蓋板115。頂面111上靠近相對兩端處分別設置有一個第一螺孔1111。底面112上靠近相對兩端處分別設置有一個與第一螺孔1111相對的第二螺孔1121。
第一承載件11上設置有貫穿頂面111和底面112的第一階梯孔116。第一階梯孔116在頂面111上的開口位於兩個第一螺孔1111之間,在底面112上的開口位於兩個第二螺孔1121之間。第一階梯孔116包括依次連通的第一孔段1161、第二孔段1162、第三孔段1163和第四孔段1164。其中,第一孔段1161的孔徑最大,第三孔段1163的孔徑最小,第二孔段1162和第四孔段1164的孔徑大致相同。第一孔段1161、第二孔段1162、第三孔段1163和第四孔段1164的中心軸線相互重合。第一孔段1161和第二孔段1162之間形成有面向頂面111的第一支撐面1165,第二孔段1162和第三孔段1163之間形成有面向頂面111的第二支撐面1166,第三孔段1163和第四孔段1164之間形成有面向底面112的第三支撐面1167。
第一承載件11上還設置有貫穿側面113、114的兩個第三螺孔117,以及貫穿側面113和第一階梯孔116的第一通孔1131。兩個第三螺孔117分別位於第一階梯孔116的相對兩側。第一通孔1131位於兩個第三螺孔117之間,且第一通孔1131連通到第一階梯孔116內的第二支撐面1166處。
蓋板115上設置有圓形的第二通孔1151和兩個第四螺孔1152。第二通孔1151與第一階梯孔116相對應。兩個第四螺孔1152分別位於第二通孔1151的相對兩側,並與頂面111上的第一螺孔1111相對應。蓋板115使用固定件118穿過第四螺孔1152和第一螺孔1111固定於頂面111上。
第二承載件12與第一承載件11的底面112相對。第二承載件12大致為長方體狀,其上設置有與第一承載件11上的第一階梯孔116相對應的第二階梯孔121,以及與底面112上的第二螺孔1121相對應的兩個第五螺孔122。第二階梯孔121包括第五孔段1211和第六孔段1212,第五孔段1211的孔徑大於第六孔段1212的孔徑。第五孔段1211和第六孔段1212的中心軸線重合。第五孔段1211和第六孔段1212之間形成有面向第一承載件11的底面112的第四支撐面1213。
檢測結構2包括第一檢測件21、第一彈性件22、導向件23、第二檢測件24和第二彈性件25。其中,第一檢測件21、第一彈性件22和導向件23設置於第一承載件11上,第二檢測件24和第二彈性件25設置於第二承載件12上。第一檢測件21安裝於第一承載件11上的第一階梯孔116內。第一檢測件21包括檢測部211、第一導電部212和連接於檢測部211和第一導電部212之間的連接部213。檢測部211大致為圓柱狀,其一端與連接部213相固定,另一端穿過蓋板115上的第二通孔1151外露於第一承載件11。第一導電部212一端與連接部213相固定,另一端與第二檢測件24相對。第一導電部212的外徑略小於第三孔段1163的內徑。連接部213大致為圓柱狀,其中部向外凸設有一個環形的凸肋2131。連接部213和凸肋2131的外徑均小於第二孔段1162的內徑。
第一彈性件22為一個壓縮彈簧,其收容於第一階梯孔116的第二孔段1162中,且套設於第一檢測件21的第一導電部212和部分連接部213上。第一彈性件22的一端抵頂於第二支撐面1166上,另一端抵頂於第一檢測件21的凸肋2131上。第一彈性件22用於彈性支撐第一檢測件21,以使第一檢測件21能夠相對第一承載件11移動。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彈性件22的彈性係數小於待測產品200內的壓縮彈簧202的彈性係數,以便於將壓縮彈簧202產生的微小形變量放大後進行檢測。
導向件23為光滑的圓柱形套筒,其收容於第一階梯孔116的第一孔段1161中。導向件23可由第一檢測件21的檢測部211套設於部分連接部213上,且一端抵頂於凸肋2131上。導向件23的高度小於第一孔段1161的高度。導向件23的外徑小於第一孔段1161的內徑,且大於第二孔段1162的內徑。當導向件23與凸肋2131分離時,導向件23可抵頂於第一支撐面1165上。
第二檢測件24包括一組相互螺合的第一螺絲241和第一螺母242。第一螺絲241的一端設置有與第一導電部212相對的圓柱狀的第二導電部2411。第二導電部2411的外徑略小於第一階梯孔116的第四孔段1164的內徑,以便收容於第一階梯孔116內。第一螺絲241的另一端穿過第二承載件12上的第二階梯孔121後與第一螺母242螺合。
第二彈性件25為一個壓縮彈簧,其套設於第一螺絲241上,且位於第二導電部2411與第二階梯孔121內的第四支撐面1213之間,以為第二導電部2411提供向上的支撐力。第二彈性件25還用於在第一導電部212撞擊第二導電部2411時為第二導電部2411提供一個緩衝空間。
調節結構3連接於第一承載件11與第二承載件12之間,以調節第一承載件11與第二承載件12之間的間距。調節結構3包括兩組可相互螺合的第二螺絲31和第二螺母32。第二螺絲31包括相對設置的操作部311和螺紋部312。第二螺絲31的螺紋部312穿過第二承載件12上的第五螺孔122、第二螺母32螺合於第一承載件11上的第二螺孔1121內,從而將第二承載件12與第一承載件11相固定。
提示裝置4用於在檢測按鈕201內的壓縮彈簧未漏裝時發出提示訊息。提示裝置4包括電源41和報警模組42。其中,電源41的正極、報警模組42和第一導電部212串聯連接,電源41的負極和第二導電部2411電性連接。當第一導電部212與第二導電部2411接觸時,電源41、報警模組42、第一導電部212和第二導電部2411之間形成閉合回路,從而觸發報警模組42發出提示訊息。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檢測件21、第一彈性件22、第二檢測件24和第二彈性件25均使用導電材料製成。連接電源41正極的導線穿過第一承載件11上的第一通孔1131與第一檢測件21和第一彈性件22電性連接,連接電源41負極的導線與第二檢測件24和第二彈性件25電性連接。
請參閱圖1、圖5和圖6,驅動裝置5與承載結構1相固定,以帶動承載結構1向待測產品200往復移動。在本實施方式中,驅動裝置5為一個氣缸,其包括氣缸本體51、氣缸臂52及固定塊53。氣缸臂52活動連接於氣缸本體51上。固定塊53固定於氣缸臂52上遠離氣缸本體51的一端。氣缸本體51用於驅動氣缸臂52相對氣缸本體51往復移動,從而帶動固定塊53往復移動。固定塊53上設置有用於與固定件(例如螺絲等,圖未示)配合以固定第一承載件11的第六螺孔531。
組裝第一檢測件21、第一彈性件22、導向件23和第一承載件11時,首先,組裝人員將第一彈性件22由第一承載件11的頂面111安裝到第一階梯孔116內,並使第一彈性件22與提示裝置4中連接電源41正極的導線電性連接。此時,第一彈性件22的底端位於第二支撐面1166上。然後,組裝人員將第一檢測件21的第一導電部212由第一承載件11的頂面111插入第一階梯孔116內,並使第一彈性件22套設於第一檢測件21的第一導電部212及部分連接部213上。此時,第一彈性件22的頂端抵頂於連接部213的凸肋2131上,進而彈性支撐第一檢測件21。由於第一彈性件22和第一檢測件21均由導電材料製成,因此,第一檢測件21的第一導電部212也與提示裝置4中連接電源41正極的導線電性連接。最後,組裝人員將導向件23由第一檢測件21的檢測部211套設於連接部213上,並將蓋板115使用固定件118鎖附於第一承載件11的頂面111上。此時,導向件23收容於第一階梯孔116的第一孔段1161內。導向件23的底端位於凸肋2131上,頂端與第一承載件11的頂面111齊平,且頂端與蓋板115之間無相互作用力。導向件23和第一彈性件22分別位於凸肋2131的相對兩側。第一檢測件21的檢測部211和部分連接部213穿過蓋板115上的第二通孔1151外露於第一承載件11。
組裝第二檢測件24、第二彈性件25和第二承載件12時,首先,組裝人員將第二彈性件25放置於第二階梯孔121內,並使第二彈性件25與提示裝置4中連接電源41負極的導線電性連接。此時,第二彈性件25的底端位於第四支撐面1213上。其次,組裝人員將第一螺絲241上與第二導電部2411相對的一端穿過第二彈性件25、第二階梯孔121後與第一螺母242螺合。此時,第二彈性件25位於第二導電部2411與第二階梯孔121內的第四支撐面1213之間,以彈性支撐第二導電部2411。
組裝第一承載件11和第二承載件12時,組裝人員將第二檢測件24上的第二導電部2411收容於第一階梯孔116的第四孔段1164內,並將調節結構3的兩個第二螺絲31分別穿過第二承載件12上的第五螺孔122、第二螺母32螺合於第一承載件11的底面112上的第二螺孔1121內,從而將第二承載件12與第一承載件11相固定。組裝人員藉由操作部311調節第二承載件12與第一承載件11之間的間距,以使第一導電部212與第二導電部2411之間具有合適的間距。檢測人員可藉由調節結構3調整第一導電部212與第二導電部2411之間的間距,以對不同彈性係數的壓縮彈簧202是否漏裝進行檢測。可以理解地,第一導電部212與第二導電部2411之間的間距應不大於第一彈性件22的可壓縮長度。
使用檢測設備100對按鈕201內的壓縮彈簧202是否漏裝進行檢測時,組裝人員將承載結構1固定於驅動裝置5的固定塊53上,並使第一檢測件21的檢測部211與待測產品200上的按鈕201相對。然後,檢測設備100在驅動裝置5的帶動下向按鈕201移動。在本實施方式中,假設按鈕201內壓縮彈簧202的原始長度為L,可壓縮長度為ΔL,第一導電部212與第二導電部2411之間的間距H,則從第一檢測件21的檢測部211與按鈕201抵接到最終停止,驅動裝置5帶動檢測設備100移動的最大行程S應滿足如下條件:ΔL+H ≤S<L+H。
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若待測零件為形狀不會發生變化的非彈性件,則第一導電部212與第二導電部2411之間的間距由待測零件與第一檢測件21的檢測部211相對處的厚度及第一彈性件的可壓縮長度決定。假設待測零件與第一檢測件21的檢測部211相對處的厚度為D,第一導電部212與第二導電部2411之間的間距為H,則從第一檢測件21的檢測部211與按鈕201抵接到最終停止,驅動裝置5帶動檢測設備100移動的最大行程S應滿足如下條件:H≤S<D+H。
若待測產品200內的壓縮彈簧202未漏裝,當第一檢測件21的檢測部211與按鈕201抵接時,由於第一彈性件22的彈性係數小於壓縮彈簧202的彈性係數,檢測部211會在按鈕201及壓縮彈簧202的反作用力下向下運動壓縮第一彈性件22。在此過程中,導向件23能夠限制第一檢測件21的移動方向。此時,第一導電部212與第二導電部2411之間的間距逐漸減小,直至電性連接。提示裝置4、第一導電部212與第二導電部2411之間形成閉合回路,以觸發提示裝置4發出提示訊息,進而表明待測產品200內的壓縮彈簧202未漏裝。若待測產品200內的壓縮彈簧202漏裝,當第一檢測件21的檢測部211與按鈕201抵接時,檢測部211會將按鈕201頂起,且檢測部211僅略微向下壓縮第一彈性件22。第一導電部212與第二導電部2411之間不會接觸並電性連接,提示裝置4不會發出提示訊息,表明按鈕201內的壓縮彈簧202漏裝。因此,測試人員可根據提示裝置4是否發出提示訊息方便地判斷待測產品200內的壓縮彈簧202是否漏裝,解決了人工作業容易出現誤差的問題,且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
綜上所述,本發明符合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舉凡熟悉本案技藝的人士,在爰依本案創作精神所作的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包含於以下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100...檢測設備
200...待測產品
3...調節結構
5...驅動裝置
51...氣缸本體
52...氣缸臂
53...固定塊
531...第六螺孔

Claims (10)

  1. 一種檢測設備,用於檢測產品是否漏裝待測零件,其改良在於:該檢測設備包括承載結構、提示裝置和設置於該承載結構上的檢測結構;該檢測結構包括第一檢測件和第二檢測件,該第一檢測件包括檢測部和與該檢測部相連的第一導電部,該第二檢測件包括與該第一導電部間隔設置的第二導電部,該第一導電部和第二導電部均與提示裝置電性連接;當該檢測部相對該待測零件移動時,若該待測零件未漏裝,則該待測零件產生一個作用力驅動該第一導電部向該第二檢測件移動並與第二導電部電性連接,進而觸發該提示裝置發出提示訊息;若該待測零件漏裝,則該第一導電部不會與第二導電部電性連接,該提示裝置不會發出提示訊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檢測設備,其中,該檢測設備還包括設置於該承載結構上的調節結構,該調節結構用於調節該第一導電部和第二導電部之間的初始間距。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檢測設備,其中,該承載結構包括第一承載件,該第一承載件上設置有與該待測零件相對的第一階梯孔;該第一檢測件收容於該第一階梯孔內且沿特定方向相對該第一承載件移動,以使該檢測部相對該待測零件移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檢測設備,其中,該檢測結構還包括導向件,該特定方向為第一階梯孔的中心軸線方向,該導向件用於防止該第一檢測件沿該第一階梯孔的中心軸線方向相對該第一承載件移動時發生偏移。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檢測設備,其中,該檢測設備還包括驅動裝置,該驅動裝置用於驅動該第一承載件在一段行程內相對該待測零件移動,以使該檢測部抵頂該待測零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檢測設備,其中,該檢測結構還包括設置於該第一檢測件和該第一承載件之間的第一彈性件,當該驅動裝置驅動該第一承載件在一段行程內向靠近該待測零件的方向移動時,該第一彈性件被壓縮以彈性彈性支撐該第一檢測件;當該驅動裝置驅動該第一承載件在一段行程內向遠離該待測零件的方向移動時,該第一彈性件回彈以使該第一導電部和第二導電部之間的距離恢復到初始間距。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檢測設備,其中,該待測零件為彈性件,該第一彈性件的彈性係數小於該待測零件的彈性係數,該行程大於或等於該待測零件的可形變長度及該第一導電部與第二導電部之間的間距之和,且小於該待測零件的原始長度及該第一導電部與第二導電部之間的間距之和。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檢測設備,其中,該承載結構還包括第二承載件,該第二承載件上設置有第二階梯孔,該第二檢測件收容於該第二階梯孔內並被該第二彈性件支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檢測設備,其中,該檢測結構還包括設置於該第二檢測件和該第二承載件之間的第二彈性件,該第二彈性件用於在該第一導電部抵頂該第二導電部時為第二檢測件提供緩衝空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檢測設備,其中,該提示裝置包括電源和報警模組,當該檢測部相對該待測零件移動時,若該待測零件未漏裝,該電源、報警模組、第一導電部和第二導電部之間形成閉合回路,從而觸發該報警模組發出提示訊息;若該待測零件漏裝,該電源、報警模組、第一導電部和第二導電部之間不會形成閉合回路,該提示裝置不會發出提示訊息。
TW102105954A 2013-02-20 2013-02-21 檢測設備 TW2014337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54197.2A CN103995300A (zh) 2013-02-20 2013-02-20 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3783A true TW201433783A (zh) 2014-09-01

Family

ID=51309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5954A TW201433783A (zh) 2013-02-20 2013-02-21 檢測設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95300A (zh)
TW (1) TW20143378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8325B (zh) * 2016-10-31 2021-01-15 富鼎电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 检测装置
WO2019056196A1 (zh) * 2017-09-20 2019-03-28 深圳市隐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装置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5300A (zh) 2014-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95880B2 (en) Detecting apparatus
US9933004B2 (en) Load-indicating device
EP2925023A1 (en) Multifunctional device used for assembling and testing driven-by-wire headset
US9927462B2 (en) Electrical device testing fixture
TW201430350A (zh) 測試裝置
TW201433783A (zh) 檢測設備
JP4556698B2 (ja) プローブピンユニット
US8339144B2 (en) Test fixture for testing positioning of connector
CN210982704U (zh) 磁性检测治具及磁性检测仪
US2014034781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opened by magnetic force
KR20150019283A (ko) 신호특성이 강화된 프로브핀
US20120210807A1 (en) Testing module
US20120153939A1 (en) Magnetic field measuring device
CN113504445A (zh) 一种绝缘耐压测试装置
CN214066398U (zh) 一种测电磁铁初始最大吸力工具
WO2011077555A1 (ja) ソケット、ソケットボード、及び電子部品試験装置
CN110763386A (zh) 一种连接器插针顶出力测试工具
TW201314223A (zh) 連接器檢測裝置
KR20140103642A (ko) 전지모듈
CN205860982U (zh) 手持式间隙快速测量器
CN215375657U (zh) 一种绝缘耐压测试装置
TW201407149A (zh) 軸心之檢測裝置及方法
CN110895305A (zh) 芯片测试连接装置和芯片测试系统
CN210323401U (zh) 检测工装
CN116930702A (zh) 一种双头探针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