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24309A - 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24309A
TW201424309A TW101147457A TW101147457A TW201424309A TW 201424309 A TW201424309 A TW 201424309A TW 101147457 A TW101147457 A TW 101147457A TW 101147457 A TW101147457 A TW 101147457A TW 201424309 A TW201424309 A TW 20142430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transmission
rate
transmission device
transmission rate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7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95311B (zh
Inventor
Chien-Wei Hsin
Wei-Hsuan Chang
Chung-Yao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filed Critical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to TW1011474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95311B/zh
Priority to US14/095,679 priority patent/US9473962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424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4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53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531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6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simulated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用來調整一無線傳輸裝置之無線傳輸速率,該方法包含:令該無線傳輸裝置由一正常運作模式進入一速率調整模式;於該速率調整模式下,依據一第一調變編碼架構傳輸複數個測試封包,並依據一預設條件來判斷是否傳輸成功;如依據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成功地傳輸,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傳輸資料;如無法依據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成功地傳輸,保持在該速率調整模式下並依據一第二調變編碼架構傳輸複數個測試封包,再依據該預設條件來判斷是否傳輸成功;如依據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成功地傳輸,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傳輸資料;以及如無法依據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成功地傳輸,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一原始傳輸速率或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傳輸資料。

Description

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無線傳輸裝置之調整方法,尤其是關於一種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的調整方法。
無線傳輸裝置基於其便利性,近年來已相當普及。在各種規格的無線傳輸裝置中,符合IEEE 802.11標準的無線傳輸裝置已是短距離傳輸的主流。隨著802.11標準的演進(由802.11, 802.11a, 802.11b…, 至802.11n),現今的無線傳輸裝置相較於之前的產品傳輸速率更快、傳輸距離也更遠。以802.11n為例,其支援多輸入多輸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技術,支援多種傳輸速率,傳輸速率可達約300Mbps甚至600Mbps,然而並非所有的環境或設備條件都支持這樣高速的傳輸。在條件適合的情況下,一符合802.11n標準的無線傳輸裝置可進行升速以提高傳輸速率;但在條件不適合的情況下,該無線傳輸裝置就應進行降速以確保資料能成功傳送出去。
傳統的升降速方法是根據無線傳輸通道的傳輸情形來判斷是否升降速,例如根據封包重傳次數、接收訊號強度指標(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RSSI)或訊雜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等資訊來決定是否升速或降速。由於傳統的802.11a/b/g等標準並不支援MIMO技術,僅支援單空間串流(Single Spatial Stream, SS)的傳輸,因此對802.11a/b/g之無線傳輸裝置而言,甚至對僅使用單空間串流的802.11n的無線傳輸裝置而言,升速或降速在目前的技術下是單純地依據傳輸速率的高低順序或一調變編碼架構的順序來進行,但對使用二個或二個以上空間串流來進行傳輸的802.11n之無線傳輸裝置而言,就無法滿足於上述單純的作法了。舉例而言,當一無線傳輸裝置與一接收端共同構成的系統可以支援二個獨立的空間串流時,所能支援的調變編碼架構為MCS0至MCS15,其中MCS0至MCS7屬於單空間串流模式下的調變編碼架構,MCS8至MCS15則屬於雙空間串流(DoubleSpatial Stream, DS)模式下的調變編碼架構,然而MCS0至MCS15之順序並非完全依照傳輸速率高低來排序,因此目前技術直接依據該順序來做升速或降速的調整會遇到下列問題:問題1:當環境及設備所能允許的最佳傳輸速率為雙空間串流模式下的MCS11(對應傳輸速率108.0Mbps)時,若當前設定的傳輸速率為單空間串流模式下的MCS0(對應傳輸速率13.5Mbps),則在依據MCS排列順序進行升速的過程中(亦即MCS0->MCS1->MCS2…),當傳輸速率提升至單空間串流模式下的MCS5(對應傳輸速率同為108.0Mbps)時,雖然傳輸速率相同於最佳解之雙空間串流模式下的MCS11,但基於單空間串流模式對於SNR的要求較高,故此時即可能發生無法完成傳輸的情形,使得升速的結果停留在MCS4,無法達到最佳傳輸速率MCS11。問題2:當環境及設備僅能允許在單空間串流模式下進行傳輸時,若當前設定的傳輸速率為多空間串流模式下的MCS15,則在依據MCS排列順序進行降速的過程中(亦即MCS15->MCS14->MCS13…),基於MCS15至MCS8均為雙空間串流模式,傳輸速率會一直降到MCS8仍失敗後,再切換至單空間串流模式下的MCS7方能進行有效測試,如此會耗費太多測試時間,造成整體流量降低。
除上述問題外,目前技術在進行升速或降速之測試時,為避免影響到正常模式下的資料傳輸,只會選擇一個傳輸速率(或說一個調變與編碼架構)來進行測試,因此拖延了找到最佳傳輸速率的時間。另外,目前技術對於影響封包傳送成功率的因素是基於SNR不足或封包碰撞(Collision)並未加以分辨,因此可能在碰撞導致傳送失敗的情形下,過度調降傳輸速率而造成封包變長,進而造成更嚴重的碰撞情形;亦可能在不確定傳送失敗的影響因素為何的情形下,無法快速且適當地進行降速。再者,目前技術在進行升速或降速前,未有一適當機制來決定一初始傳輸速率,用來加速尋找一最佳傳輸速率。
鑑於上述,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以解決先前技術的問題。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以改善一無線傳輸裝置之流量。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以決定一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之下限。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以適應性地調降一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以決定一無線傳輸裝置之初始傳輸速率。
本發明揭露了一種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用來調整一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該無線傳輸裝置可選擇複數個傳輸速率的其中之一來進行資料傳輸,該複數個傳輸速率之至少其中之一對應複數個傳輸模式,該複數個傳輸模式包含一第一傳輸模式以及一第二傳輸模式。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該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包含:令該無線傳輸裝置由一正常運作模式進入一速率調整模式,該無線傳輸裝置於進入該速率調整模式前係以一原始傳輸速率進行資料傳輸;於該速率調整模式下,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依據一第一調變編碼架構傳輸一或多個測試封包,並依據一預設條件來判斷該無線傳輸裝置是否成功地傳輸該一或多個測試封包;如判斷該無線傳輸裝置以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成功地傳輸該一或多個測試封包,令該無線傳輸裝置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進行資料傳輸;如判斷該無線傳輸裝置無法以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成功地傳輸該一或多個測試封包,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保持在該速率調整模式下並以一第二調變編碼架構傳輸該一或多個測試封包,再依據該預設條件來判斷該無線傳輸裝置是否成功地傳輸該一或多個測試封包;如判斷該無線傳輸裝置以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成功地傳輸該一或多個測試封包,令該無線傳輸裝置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進行資料傳輸;以及如判斷該無線傳輸裝置無法以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成功地傳輸該一或多個測試封包,令該無線傳輸裝置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該原始傳輸速率或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進行資料傳輸,其中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及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之至少其中之一所對應之傳輸速率不等於該原始傳輸速率。
本發明另揭露了一種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用來決定一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的下限,該無線傳輸裝置可選擇複數個傳輸速率的其中之一來進行資料傳輸。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該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包含:判斷該無線傳輸裝置所偵測到的一接收訊號強度指標係處於一第一範圍、一第二範圍或一第三範圍;當判斷該接收訊號強度指標處於該第一範圍,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不小於一第一臨界速率;當判斷該接收訊號強度指標處於該第二範圍,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不小於一第二臨界速率,該第二臨界速率小於該第一臨界速率;以及當判斷該接收訊號強度指標處於該第三範圍,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不小於該複數個傳輸速率中之一最低速率。
本發明亦揭露了一種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用來調降一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該無線傳輸裝置可選擇複數個傳輸速率的其中之一來進行資料傳輸。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該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包含:於一預設時間內令該無線傳輸裝置傳送複數個封包;使用該無線傳輸裝置計數於該預設時間內重傳次數在k次以下而成功傳送的一封包數n,以及計數重傳次數等於k次或k次以上而成功或不成功傳送的一封包數m,其中同一封包無論被重傳幾次均計數為一;計算該封包數n佔該封包數n與該封包數m之和的一比例;當該比例大於一參考值時,選擇一第一自動速率回落表,並令該無線傳輸裝置在封包傳送失敗時依據該第一自動速率回落表進行降速;當該比例小於該參考值時,選擇一第二自動速率回落表,並令該無線傳輸裝置在封包傳送失敗時依據該第二自動速率回落表進行降速,其中該第二自動速率回落表之平均速率調降程度大於該第一自動速率回落表之平均速率調降程度。
本發明又揭露了一種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用來決定一無線傳輸裝置之初始傳輸速率,該無線傳輸裝置可選擇複數個傳輸速率的其中之一來進行資料傳輸。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該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包含:預設複數個臨界值,每該臨界值對應該複數個傳輸速率中的其中之一,該複數個臨界值包含一第一臨界值與一第二臨界值,該第一與第二臨界值分別對應一第一傳輸速率與一第二傳輸速率;比較該無線傳輸裝置所偵測到的一接收訊號強度指標與該第一臨界值,當該接收訊號強度指標大於該第一臨界值時,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以該第一傳輸速率運作;以及比較該接收訊號強度指標與該第二臨界值,當該接收訊號強度指標大於該第二臨界值且小於該第一臨界值時,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以該第二傳輸速率運作,該第二傳輸速率小於該第一傳輸速率。
有關本發明的特徵、實作與功效,茲配合圖式作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以下說明內容之技術用語係參照本技術領域之習慣用語,如本說明書對部分用語有加以說明或定義,該部分用語之解釋係以本說明書之說明或定義為準。另外,在實施為可能的前提下,本說明書所描述之物件或事件間的相對關係,涵義可包含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所謂「間接」係指物件間尚有中間物或物理空間之存在,或指事件間尚有中間事件或時間間隔之存在。再者,以下內容係關於無線傳輸,對於本領域習見的技術或原理,若不涉及本發明之技術特徵,將不予贅述。此外,圖示中元件之形狀、尺寸、比例以及流程之步驟順序及說明等僅為示意,係供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瞭解本發明之用,而非對本發明之實施範圍加以限制。
另外,以下說明內容之各個實施例分別具有一或多個技術特徵,然此並不意味使用本發明者必需同時實施任一實施例中的所有技術特徵,或僅能分開實施不同實施例中的一部或全部技術特徵。換句話說,只要不影響實施可能性,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依據本發明之揭露內容,並視自身的需求或設計理念,選擇性地實施任一實施例中部分或全部的技術特徵,或者選擇性地實施複數個實施例中部分或全部的技術特徵之組合,藉此增加本發明實施時的彈性。
本發明揭露了多種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該些方法可藉由一無線傳輸裝置來實現,該無線傳輸裝置可使用該些方法來調整或決定其無線傳輸速率。該無線傳輸裝置可以是一符合IEEE 802.11標準之裝置,尤其是一符合IEEE802.11n標準之裝置,更精確地說,是一符合IEEE 802.11n標準且可執行多輸入多輸出傳輸機制(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之無線傳輸裝置,然此並非對本發明之限制,僅供本發明舉例說明暨本技術領域人士瞭解本發明之用。在實施為可能的前提下,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能夠選擇任何無線傳輸硬體裝置來直接執行本發明,或依本發明之揭露內容加以修改後來執行本發明。由於本發明係方法發明,且用來實現本發明之無線傳輸裝置可為已知的裝置(然並不以此為限),因此只要在不影響本發明之充分揭露及可據以實施的前提下,以下說明對於執行本發明之硬體裝置的細節將予以節略。
請參閱圖1,其係本發明之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之一實施例的流程圖。本實施例適合用來調整一無線傳輸裝置(例如上述符合IEEE 802.11n標準且可執行MIMO機制的無線傳輸裝置)之無線傳輸速率,更精確地說,適合用來調升、調降或保持該無線傳輸裝置之無線傳輸速率,其中該無線傳輸裝置可選擇複數個傳輸速率(例如複數個實體層連線速率(PHY Rate))的其中之一來進行資料傳輸,該些傳輸速率之至少其中之一對應複數個傳輸模式,該些傳輸模式包含一第一傳輸模式(例如一雙空間串流(Double Spatial Stream, DS)模式或一p個空間串流模式,其中p為大於2之整數)以及一第二傳輸模式(例如一單空間串流模式(Single Spatial Stream, SS)或一q個空間串流模式,其中q為大於1且小於p之整數)。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之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包含下列步驟:步驟S110:令該無線傳輸裝置由一正常運作模式(Normal State)進入一速率調整模式(Try State),該無線傳輸裝置於進入該速率調整模式前係以一原始傳輸速率(Original Rate)進行資料傳輸,所傳輸之資料型式例如是一聚合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Aggregate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DataUnit, AMPDU)封包,然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步驟S120:於該速率調整模式下,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依據一第一調變編碼架構(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MSC)傳輸一或多個測試封包(例如一或多個單一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Single MAC Protocol Data Unit, Single MPDU)封包),並依據一預設條件(例如一固定或可調整之預設重傳次數)來判斷該無線傳輸裝置是否成功地傳輸該一或多個測試封包。上述第一調變編碼架構所對應之傳輸速率等於或不等於該原始傳輸速率;而上述單一MPDU封包相對於一AMPDU封包而言資料量小,不會實質影響到該無線傳輸裝置整體之流量(Throughput);步驟S130:承步驟S120,如判斷該無線傳輸裝置以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成功地傳輸該一或多個測試封包,令該無線傳輸裝置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進行資料傳輸;步驟S140:承步驟S120,如判斷該無線傳輸裝置無法以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成功地傳輸該一或多個測試封包,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保持在該速率調整模式下並依據一第二調變編碼架構傳輸該一或多個測試封包,再依據該預設條件來判斷該無線傳輸裝置是否成功地傳輸該一或多個測試封包。上述第二調變編碼架構所對應之傳輸速率則不等於該原始傳輸速率,亦即大於或小於該原始傳輸速率,更精確地說,當前述第一調變編碼架構所對應之傳輸速率等於或小於該原始傳輸速率時,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所對應之傳輸速率小於該原始傳輸速率;而當前述第一調變編碼架構所對應之傳輸速率等於或大於該原始傳輸速率時,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所對應之傳輸速率大於該原始傳輸速率;步驟S150:承步驟S140,如判斷該無線傳輸裝置以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成功地傳輸該一或多個測試封包,令該無線傳輸裝置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進行資料傳輸;以及步驟S160:如判斷該無線傳輸裝置無法以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成功地傳輸該一或多個測試封包,令該無線傳輸裝置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以該原始傳輸速率或依據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進行資料傳輸。
承上所述,為使讀者能夠清楚瞭解,本實施例假定該無線傳輸裝置係一符合802.11n標準且可執行MIMO機制(例如2T2R MIMO)之裝置、該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係指實體層連線速率(PHY Rate)、該第一傳輸模式為雙空間串流模式(以下簡稱為DS模式)、該第二傳輸模式為單空間串流模式(以下簡稱為SS模式)、該第一及第二調變編碼架構可分別為MCS0至MCS15中的任一種。在上述設定下,依據本實施例來調升該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的一範例如圖2所示。請參閱圖2,本範例中,該傳輸速率之範圍為13.5Mbps至270.0Mbps,其中傳輸速率27.0Mbps及54.0Mbps至108.0Mbps中的每一個均對應SS模式與DS模式,圖中的長虛線箭頭代表選擇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以進行升速測試;圓點虛線箭頭則代表選擇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以進行升速測試。由於在相同的傳輸速率下,DS模式的調變及編碼速率(Modulationand Code Rate)會比SS模式的來得低,亦即DS模式對於訊雜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的要求會相對較低,因此本範例在執行本發明之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時,會先選擇DS模式下的一調變編碼架構以作為本實施例之第一調變編碼架構來傳輸一或多個測試封包(步驟S120),如無法以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來傳輸一或多個測試封包時,再選擇SS模式下的一調變編碼架構以作為本實施例之第二調變編碼架構來傳輸該一或多個測試封包(步驟S140),此選擇順序係基於SNR考量,藉此增加成功調升該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的機率。此外,即便在相同的調變及編碼速率下,DS模式相較於SS模式會具有較高的傳輸速率,因此優先選擇DS模式亦有助於提升該無線傳輸裝置的流量,獲得除提高升速成功可能性以外的另一個好處。
請繼續參閱圖2,以下舉三個例子來說明本範例係如何調升該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例1:假定該無線傳輸裝置於該正常運作模式下之原始傳輸速率為81.0Mbps,且所對應的調變編碼架構為MCS4,則該無線傳輸裝置會先由該正常運作模式進入該速率調整模式(步驟S110);接著該無線傳輸裝置會選擇DS模式下最接近MCS4且傳輸速率較該原始傳輸速率高的調變編碼架構MCS11作為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並依據MCS11傳輸一或多個單一MPDU封包(例如複數個),然後再依據一重傳次數(例如1次)來判斷是否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步驟S120),亦即如果重傳次數大於1次即判斷無法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接下來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判斷可依據MCS11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就會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MCS11來進行後續的資料傳送(步驟S130),但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無法依據MCS11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就會繼續保持在該速率調整模式下,選擇SS模式下最接近MCS4且對應較高傳輸速率的調變編碼架構MCS5作為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並依據MCS5來傳輸一或多個單一MPDU封包(例如複數個),然後再依據同一或另一重傳次數(例如1次)來判斷是否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步驟S140);最後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判斷可依據MCS5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就會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MCS5來進行後續的資料傳送(步驟S150),但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無法依據MCS5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就會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該原始傳輸速率及其所對應的調變編碼架構MCS4來執行後續資料傳輸(步驟S160)。例2:假定該無線傳輸裝置於該正常運作模式下之原始傳輸速率為108.0Mbps,所對應的調變編碼架構為MCS11,則該無線傳輸裝置會先由該正常運作模式進入該速率調整模式(步驟S110);接著該無線傳輸裝置會選擇DS模式下最接近MCS11且傳輸速率較該原始傳輸速率高的調變編碼架構MCS12作為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並依據MCS12傳輸一或多個單一MPDU封包(例如1個),然後再依據一重傳次數(例如2次)來判斷是否成功地傳輸該MPDU封包(步驟S120);接下來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判斷可依據MCS12成功地傳輸該MPDU封包,就會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MCS12來進行後續的資料傳送(步驟S130),但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無法依據MCS12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就會繼續保持在該速率調整模式下,選擇SS模式下最接近MCS11且對應較高傳輸速率的調變編碼架構MCS6作為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並依據MCS6來傳輸一或多個單一MPDU封包(例如1個),然後再依據同一或另一重傳次數(例如3次)來判斷是否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步驟S140);最後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判斷可依據MCS6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就會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MCS6來進行後續的資料傳送(步驟S150),但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無法依據MCS6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就會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該原始傳輸速率及其所對應的調變編碼架構MCS11來執行後續資料傳輸(步驟S160)。例3:假定該無線傳輸裝置於該正常運作模式下之原始傳輸速率為162.0Mbps,所對應的調變編碼架構為MCS12,則該無線傳輸裝置會先由該正常運作模式進入該速率調整模式(步驟S110);接著該無線傳輸裝置會選擇MCS14作為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並依據MCS14傳輸複數個單一MPDU封包,然後再依據一重傳次數(例如1次)來判斷是否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步驟S120);接下來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判斷可依據MCS14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就會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MCS14來進行後續的資料傳送(步驟S130),但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無法依據MCS14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就會繼續保持在該速率調整模式下,選擇MCS13作為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並依據MCS13來傳輸一個單一MPDU封包,然後再依據同一或另一重傳次數(例如1次)來判斷是否成功地傳輸該MPDU封包(步驟S140);最後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判斷可依據MCS13成功地傳輸該MPDU封包,就會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MCS13來進行後續的資料傳送(步驟S150),但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無法依據MCS13成功地傳輸該MPDU封包,就會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MCS12來執行後續資料傳輸(步驟S160)。請注意,例3亦可修改為直接選擇MCS13作為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並在判斷無法依據MCS13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時,直接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下並依據該原始傳輸速率及其所對應之調變編碼架構MCS12來進行資料傳輸。
除了上述調升該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的範例外,本實施例亦提供了調降該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的一範例如圖3所示。請參閱圖3,本範例中,該傳輸速率之範圍同樣為13.5Mbps至270.0Mbps,其中傳輸速率27.0Mbps及54.0Mbps至108.0Mbps中的每一個均分別對應SS模式與DS模式。相較於前一範例是優先選擇DS模式下之一調變編碼架構來作為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本範例是優先選擇低於(或例外地等於)該原始傳輸速率中相對最高的傳輸速率所對應的調變編碼架構來作為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當該相對最高的傳輸速率同時對應DS模式及SS模式之調變編碼架構時,才會優先選擇DS模式下之調變編碼架構。上述選擇方式係為了最佳化該無線傳輸裝置之流量,亦即對流量而言,選擇SS模式下較高的傳輸速率會比選擇DS模式下較低的傳輸速率來得有利。
請繼續參閱圖3,以下舉四個例子來說明本範例係如何調降該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例1:假定該無線傳輸裝置於該正常運作模式下之原始傳輸速率為81.0Mbps,且該原始傳輸速率所對應的調變編碼架構為MCS4,則該無線傳輸裝置會先由該正常運作模式進入該速率調整模式(步驟S110);接著該無線傳輸裝置會選擇低於該原始傳輸速率中相對最高的傳輸速率(亦即54Mbps)所對應的DS模式之調變編碼架構MCS9作為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並依據MCS9傳輸多個單一MPDU封包,然後再依據一重傳次數(例如1次)來判斷是否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步驟S120);接下來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判斷可依據MCS9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就會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MCS9來進行後續的資料傳送(步驟S130),但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無法依據MCS9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就會繼續保持在該速率調整模式下,選擇該相對最高的傳輸速率所對應的SS模式之調變編碼架構MCS3作為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並依據MCS3來傳輸多個單一MPDU封包,然後再依據同一或另一重傳次數(例如1次)來判斷是否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步驟S140);最後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判斷可依據MCS3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就會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MCS3來進行後續的資料傳送(步驟S150),但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無法依據MCS3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就會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MCS9來執行後續資料傳輸(步驟S160)。請注意,當該無線傳輸裝置無法依據MCS3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會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MCS9來執行後續資料傳輸,而非依據原本的調變編碼架構MCS4來進行資料傳輸,這是因為MCS4之傳輸速率高於MCS9,基於速率調降的初衷,回到原本較高的傳輸速率可能不利於後續的資料傳輸。然而本發明並不排除在降速調整失敗後回到該原始傳輸速率進行傳輸。例2:假定該無線傳輸裝置於該正常運作模式下之原始傳輸速率為54.0Mbps,且該原始傳輸速率所對應的調變編碼架構為MCS3,則該無線傳輸裝置會先由該正常運作模式進入該速率調整模式(步驟S110);接著該無線傳輸裝置會選擇低於該原始傳輸速率中相對最高的傳輸速率(亦即40.5Mbps)所對應的唯一的調變編碼架構MCS2作為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並依據MCS2傳輸多個單一MPDU封包,然後再依據一重傳次數(例如2次)來判斷是否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步驟S120);接下來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判斷可依據MCS2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就會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MCS2來進行後續的資料傳送(步驟S130),但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無法依據MCS2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就會繼續保持在該速率調整模式下,選擇次高的傳輸速率所對應的DS模式之調變編碼架構MCS8作為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並依據MCS8來傳輸多個單一MPDU封包,然後再依據同一或另一重傳次數(例如1次)來判斷是否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步驟S140);最後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判斷可依據MCS8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就會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MCS8來進行後續的資料傳送(步驟S150),但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無法依據MCS8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就會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MCS2來執行後續資料傳輸(步驟S160)。例3:假定該無線傳輸裝置於該正常運作模式下之原始傳輸速率為270.0Mbps,且該原始傳輸速率所對應的調變編碼架構為MCS15,則該無線傳輸裝置會先由該正常運作模式進入該速率調整模式(步驟S110);接著該無線傳輸裝置會選擇低於該原始傳輸速率中相對最高的傳輸速率(亦即243.0Mbps)所對應的唯一的調變編碼架構MCS14作為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並依據MCS14傳輸多個單一MPDU封包,然後再依據一重傳次數(例如1次)來判斷是否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步驟S120);接下來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判斷可依據MCS14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就會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MCS14來進行後續的資料傳送(步驟S130),但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無法依據MCS14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就會繼續保持在該速率調整模式下,選擇次高的傳輸速率所對應的調變編碼架構MCS13作為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並依據MCS13來傳輸多個單一MPDU封包,然後再依據同一或另一重傳次數(例如1次)來判斷是否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步驟S140);最後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判斷可依據MCS13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就會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MCS13來進行後續的資料傳送(步驟S150),但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無法依據MCS13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就會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MCS14來執行後續資料傳輸(步驟S160)。例4:假定該無線傳輸裝置於該正常運作模式下之原始傳輸速率為27.0Mbps,且該原始傳輸速率所對應的調變編碼架構為MCS1,則該無線傳輸裝置會先由該正常運作模式進入該速率調整模式(步驟S110);接著該無線傳輸裝置會選擇等於該原始傳輸速率中相對最高的傳輸速率(亦即27Mbps)所對應的DS模式之調變編碼架構MCS8作為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並依據MCS8傳輸多個單一MPDU封包,然後再依據一重傳次數(例如1次)來判斷是否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步驟S120);接下來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判斷可依據MCS8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就會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MCS8來進行後續的資料傳送(步驟S130),但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無法依據MCS8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就會繼續保持在該速率調整模式下,選擇次高的傳輸速率所對應的唯一的調變編碼架構MCS0作為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並依據MCS0來傳輸多個單一MPDU封包,然後再依據同一或另一重傳次數(例如1次)來判斷是否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步驟S140);最後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判斷可依據MCS0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就會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MCS0來進行後續的資料傳送(步驟S150),但如果該無線傳輸裝置無法依據MCS0成功地傳輸該些MPDU封包,就會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MCS8來執行後續資料傳輸(步驟S160)。
請注意,前述例子具有一個共同特點: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所對應之傳輸速率不小於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所對應之傳輸速率。另外,當調升該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且該原始傳輸速率所對應之調變編碼架構為MCS0至6及MCS8至MCS11時,該第一及第二傳輸模式分別為多空間串流模式及單空間串流模式。此外,當調降該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且該原始傳輸速率所對應之調變編碼架構為MCS13至MCS9以及MCS7至MCS1時,該第一及第二傳輸模式分別為多空間串流模式及單空間串流模式,或分別為單空間串流模式及多空間串流模式。
簡言之,前述的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可在嘗試利用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進行傳輸而失敗後,繼續嘗試利用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來進行傳輸,而非如先前技術般停止測試,直接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另外,前述之方法於進行升速調整時,可優先選擇該第一傳輸模式(例如DS模式)來進行測試;若失敗,再選擇該第二傳輸模式(例如SS模式)來進行測試,藉此提高測試成功的機率。再者,前述之方法於進行降速調整時,可優先選擇傳輸速率較高的調變編碼架構來進行測試,而非優先考量特定傳輸模式下的調變編碼架構,藉此避免該無線傳輸裝置之流量下降過多。此外,為避免速率調整測試會實質影響到該無線傳輸裝置整體之流量,本方法亦可選擇一或多個單一MPDU封包來作為測試封包,以減少對流量之影響。
另請注意,前述實施例、各範例以及各例子僅供瞭解本發明之用,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依據本發明之揭露來施加均等變化於本發明,舉例而言,本發明在嘗試利用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進行測試前,可先利用一或多個其它調變編碼架構來進行測試,亦即本發明可以於該速率調整模式中測試二個以上之調變編碼架構;另外,本發明亦可基於其它的條件來決定測試的順序,例如一律先選擇該第一傳輸模式(例如DS模式)來進行測試,或一律先選擇傳輸速率較高的調變編碼架構來進行測試;再者,本發明亦可選擇一或多個AMPDU封包或其它種類的封包來做為測試封包。
請參閱圖4,其係本發明之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之另一實施例的流程圖。本實施例適合用來決定一無線傳輸裝置之無線傳輸速率的下限,藉此避免在接收訊號強度夠強但因碰撞(Collision)而無法成功傳送封包的情況下,過度調降速率反而造成封包長度變長,使得該封包更容易與環境中其它無線傳輸裝置之封包產生碰撞,進而導致傳送失敗。本實施例之無線傳輸裝置可選擇複數個傳輸速率(例如實體層連線速率13.5Mbps至270.0Mbps)的其中之一來進行資料傳輸,且該些傳輸速率係對應複數個調變編碼架構(例如MCS0至MCS15)。如圖4所示,並請一同參閱圖5,本實施例之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包含下列步驟:步驟S210:判斷該無線傳輸裝置所得到的一接收訊號強度指標(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RSSI)係處於一第一範圍、一第二範圍或一第三範圍。本實施例中,該第一範圍如圖5中範圍最小之虛線框(長虛線框)所示,其包含MCS5至MCS7以及MCS11至MCS15;該第二範圍如圖5中範圍居次的虛線框(圓點虛線框)所示,其包含MCS3至MCS7以及MCS9至MCS15;該第三範圍則如圖5中範圍最大之虛線框(長虛點線框)所示,其包含MCS0至MCS15。然而,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依不同要求並依據本發明之揭露內容另行設定範圍的數量或各範圍的大小,例如放寬或縮小該第一及第二範圍;步驟S220:當判斷RSSI處於該第一範圍,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不小於一第一臨界速率。本實施例中,該第一臨界速率為MCS11及MCS5所對應之傳輸速率108.0Mbps;步驟S230:當判斷RSSI處於該第二範圍,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不小於一第二臨界速率,該第二臨界速率小於該第一臨界速率。本實施例中,該第二臨界速率為MCS9及MCS3所對應之傳輸速率54.0Mbps;以及步驟S240:當判斷RSSI處於該第三範圍,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不小於該複數個傳輸速率中之一最低速率。本實施例中,該最低速率為MCS0所對應之傳輸速率13.5Mbps。
承上所述,步驟S210可包含:預先設定複數個臨界值(包含一第一臨界值與一第二臨界值)以與該接收訊號強度指標(RSSI)做比較,藉此判斷RSSI是位於那一範圍。更精確地說,當RSSI大於該第一臨界值時,判斷RSSI是位於該第一範圍,此時RSSI指出接收訊號強度夠強,因此該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不應小於該第一臨界速率(步驟S220);當RSSI大於該第二臨界值且小於該第一臨界值時,判斷RSSI是位於該第二範圍,此時RSSI指出接收訊號強度中等,因此該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不應小於該第二臨界速率(步驟S230);而當RSSI小於該第二臨界值時,則判斷RSSI是位於該第三範圍,此時RSSI指出接收訊號強度偏弱,因此該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只要等於或大於該最低速率即可(步驟S240)。
除了圖4所示之實施例外,本發明亦提供了一種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以適當地調降一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如圖6所示。類似地,該無線傳輸裝置可選擇複數個傳輸速率(例如實體層連線速率13.5Mbps至270.0Mbps)的其中之一來進行資料傳輸,且該些傳輸速率係對應複數個調變編碼架構(例如MCS0至MCS15)。該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包含:步驟S310:於一預設時間內使用該無線傳輸裝置傳送複數個封包。該預設時間可固定也可調整;該複數個封包之數目可固定、可調整或無特定限制;步驟S320:使用該無線傳輸裝置計數於該預設時間內重傳次數在k次以下(例如4次以下)而成功傳送的一封包數n,以及計數重傳次數等於k次或k次以上而成功或不成功傳送的一封包數m(等同於計算總傳送封包數減去上述封包數n),其中同一封包無論被重傳幾次均計數為一。本實施例中,該k、n、m均為正整數,該重傳次數k之值可為固定或可調整;步驟S330:計算該封包數n佔該封包數n與該封包數m之和的一比例,換句話說,計算n/(n+m)之值,亦即計算n/(總傳送封包數)之值;步驟S340:當該比例大於一參考值(例如65%,或55%至75%間的任意值)時,選擇一第一自動速率回落表(如圖7a所示),並令該無線傳輸裝置在傳送一封包(例如一AMPDU封包)失敗時依據該第一自動速率回落表進行降速。本實施例中,當該比例大於該參考值時,代表傳送失敗的原因可能是碰撞,因此要利用該第一自動速率回落表以儘量維持該無線傳輸裝置目前的傳輸速率,或儘量減少該傳輸速率的調降程度,以避免因調降速率造成封包長度變長而導致更嚴重的碰撞效應。另外,本實施例中,該參考值可為定值或可變動,該第一自動速率回落表之內容亦可視不同需求而加以調整;以及步驟S350:當該比例小於該參考值時,選擇一第二自動速率回落表(如圖7b所示),並令該無線傳輸裝置在傳送一封包失敗時依據該第二自動速率回落表進行降速,其中該第二自動速率回落表之平均速率調降程度大於該第一自動速率回落表之平均速率調降程度。本實施例中,當該比例小於該參考值時,代表傳送失敗可能是肇因於接收該封包之接收端的SNR不足,因此要利用該第二自動速率回落表以快速降低該無線傳輸裝置的傳輸速率,藉此儘快地將封包傳送至該接收端。另外,本實施例中,該第二自動速率回落表之內容同樣可依據不同要求而加以調整。
請繼續參閱圖6暨圖7a與7b,以下舉二個例子來說明本實施例係如何調降該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例1:假定該無線傳輸裝置於一1ms內傳送10個封包(步驟S310),且計數到重傳次數在4次以下的封包數為7(步驟S320),並因此計算出重傳次數在4次以下的封包數佔總傳送封包數的比例為70%(步驟S330),若前述參考值為65%,則因該比例70%大於該參考值65%,故選擇該第一自動速率回落表(圖7a)來進行降速(步驟S340)。若該原始傳輸速率所對應的調變編碼架構為MCS12,則當有一封包重傳次數為5次或5次以內時,該無線傳輸裝置依據該第一自動速率回落表會不調降速率,繼續嘗試以目前速率來傳送該封包;但當該封包重傳次數為6次時,該無線傳輸裝置依據該第一自動速率回落表會調降該原始傳輸速率達1個次序,亦即將速率從MCS12調降為MCS7;當該封包重傳次數為7次時,該無線傳輸裝置依據該第一自動速率回落表會調降該原始傳輸速率達3個次序,亦即將速率從MCS12調降為MCS11;而當該封包重傳次數為8次時,該無線傳輸裝置依據該第一自動速率回落表會調降該原始傳輸速率達5個次序,亦即將速率從MCS12調降為MCS10。例2:假定該無線傳輸裝置於一1ms內傳送10個封包(步驟S310),且計數到重傳次數在4次以下的封包數為5(步驟S320),並因此計算出重傳次數在4次以下的封包數佔總傳送封包數的比例為50%(步驟S330),若前述參考值為55%,則因該比例50%小於該參考值55%,故選擇該第二自動速率回落表(圖7b)來進行降速(步驟S340)。若該原始傳輸速率所對應的調變編碼架構為MCS13,則當有一封包重傳次數為1次時,該無線傳輸裝置依據該第二自動速率回落表會不調降速率,繼續嘗試以目前速率來傳送該封包;但當該封包重傳次數為2次時,該無線傳輸裝置依據該第二自動速率回落表會調降該原始傳輸速率達1個次序,亦即將速率從MCS13調降為MCS12;當該封包重傳次數為4次時,該無線傳輸裝置依據該第二自動速率回落表會調降該原始傳輸速率達4個次序,亦即將速率從MCS13調降為MCS9(54Mbps);而當該封包重傳次數為5次時,該無線傳輸裝置依據該第二自動速率回落表會調降該原始傳輸速率達6個次序,亦即將速率從MCS13調降為MCS7(135Mbps)。
請注意,上述之各變數(該預設時間、該複數個封包之數目、該k、該n、該m、該參考值、該第一及第二自動速率回落表之內容、自動速率回落表之數目等)之選擇或調整係為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在參考本發明之揭露內容可自行完成,因此本說明書在此不一一舉例,以免贅文。
請參閱圖8,其係本發明之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之另一實施例的流程圖。本實施例適合用來決定一無線傳輸裝置之初始傳輸速率,藉此幫助該無線傳輸裝置快速地選擇到一適當的傳輸速率(例如圖1之原始傳輸速率)來進行資料傳輸或進行速率調整。本實施例之無線傳輸裝置可選擇複數個傳輸速率(例如實體層連線速率13.5Mbps至270.0Mbps)的其中之一來進行資料傳輸,且該些傳輸速率係對應複數個調變編碼架構(例如MCS0至MCS15)。如圖8所示,本實施例之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包含下列步驟:步驟S410:預設複數個臨界值,每該臨界值對應該複數個傳輸速率中的其中之一,該複數個臨界值包含一第一臨界值與一第二臨界值,該第一與第二臨界值分別對應一第一傳輸速率與一第二傳輸速率。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傳輸速率為對應MCS15之傳輸速率270.0Mbps;該第二傳輸速率為對應MCS11之傳輸速率108.0Mbps;步驟S420:比較該無線傳輸裝置所偵測到的一接收訊號強度指標(RSSI)與該第一臨界值,當RSSI大於該第一臨界值時,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以該第一傳輸速率運作;以及步驟S430:比較RSSI與該第二臨界值,當RSSI大於該第二臨界值且小於該第一臨界值時,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以該第二傳輸速率運作,該第二傳輸速率小於該第一傳輸速率。
承上所述,本實施例可進一步包含一步驟如下所示:步驟S440:比較RSSI與該第二臨界值,當RSSI小於該第二臨界值時,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以一第三傳輸速率運作,該第三傳輸速率小於該第二傳輸速率。本實施例中,該第三傳輸速率為對應MCS8之傳輸速率27.0Mbps。
請注意,上述臨界值之數目、各臨界值之值及所對應之傳輸速率與調變編碼架構均可加以調整,由於該調整係屬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能夠依本發明之揭露在合理努力下自行完成,故類似或重覆地說明在此予以節略。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揭露之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可加快完成速率調整的腳步、因應碰撞與SNR等不同因素來適應性地調整速率、並可利用RSSI來決定一初始傳輸速率以進行後續資料傳輸或速率調整,藉此達到提升一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表現的目的。
雖然本創作之實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舉凡依本創作申請範圍所述之形狀、構造、特徵及數量當可做些許之變更,因此本創作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S110...令一無線傳輸裝置由一正常運作模式進入一速率調整模式
S120...依據一第一調變編碼架構傳輸測試封包並判斷是否傳輸成功
S130...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依據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進行資料傳輸
S140...依據一第二調變編碼架構傳輸測試封包並判斷是否傳輸成功
S150...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依據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進行資料傳輸
S160...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依據一原始傳輸速率或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進行資料傳輸
S210...判斷RSSI處於一第一範圍、一第二範圍或一第三範圍
S220...當判斷RSSI處於該第一範圍,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不小於一第一臨界速率
S230...當判斷RSSI處於該第二範圍,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不小於一第二臨界速率
S240...當判斷RSSI處於該第三範圍,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不小於一最低速率
S310...於一預設時間內使用該無線傳輸裝置傳送複數個封包
S320...計數重傳次數在k次以下的一封包數n以及重傳次數等於k次或k次以上的一封包數m
S330...計算一比例n/(n+m)之值
S340...當該比例大於一參考值時,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依據一第一自動速率回落表進行降速
S350...當該比例小於一參考值時,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依據一第二自動速率回落表進行降速
S410...預設複數個臨界值
S420...當RSSI大於一第一臨界值時,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以一第一傳輸速率運作
S430...當RSSI介於第一與第二臨界值之間時,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以一第二傳輸速率運作
S440...當RSSI小於第二臨界值時,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以一第三傳輸速率運作
圖1為本發明之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之一實施例的流程圖。圖2為圖1所示之實施例之一速率調升範例的示意圖。圖3為圖1所示之實施例之一速率調降範例的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之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之另一實施例的流程圖。圖5為圖4所示之實施例所包含之第一、第二及第三範圍的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之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之又一實施例的流程圖。圖7a為圖6之實施例所包含之一降速表之示意圖。圖7b為圖6之實施例所包含之另一降速表之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之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之再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S110...令一無線傳輸裝置由一正常運作模式進人一速率調整模式
S120...依據一第一調變編碼架構傳輸測試封包並判斷是否傳輸成功
S130...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依據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進行資料傳輸
S140...依據一第二調變編碼架構傳輸測試封包並判斷是否傳輸成功
S150...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依據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進行資料傳輸
S160...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依據一原始傳輸速率或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進行資料傳輸

Claims (12)

  1. 一種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用來調整一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該無線傳輸裝置可選擇複數個傳輸速率的其中之一來進行資料傳輸,該複數個傳輸速率之至少其中之一對應複數個傳輸模式,該複數個傳輸模式包含一第一傳輸模式以及一第二傳輸模式,該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包含:令該無線傳輸裝置由一正常運作模式進入一速率調整模式,該無線傳輸裝置於進入該速率調整模式前係依據一原始傳輸速率進行資料傳輸;於該速率調整模式下,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依據一第一調變編碼架構傳輸一或多個測試封包,並依據一預設條件來判斷該無線傳輸裝置是否成功地傳輸該一或多個測試封包;如判斷該無線傳輸裝置以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成功地傳輸該一或多個測試封包,令該無線傳輸裝置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進行資料傳輸;如判斷該無線傳輸裝置無法以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成功地傳輸該一或多個測試封包,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保持在該速率調整模式下並依據一第二調變編碼架構傳輸該一或多個測試封包,再依據該預設條件來判斷該無線傳輸裝置是否成功地傳輸該一或多個測試封包;如判斷該無線傳輸裝置依據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成功地傳輸該一或多個測試封包,令該無線傳輸裝置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依據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進行資料傳輸;以及如判斷該無線傳輸裝置無法依據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成功地傳輸該一或多個測試封包,令該無線傳輸裝置回到該正常運作模式並以該原始傳輸速率或依據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進行資料傳輸,其中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及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之至少其中之一所對應之傳輸速率不等於該原始傳輸速率。
  2.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其中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所對應之傳輸速率不小於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所對應之傳輸速率。
  3. 如請求項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其中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對應該第一傳輸模式,該第二調變編碼架構對應該第二傳輸模式。
  4. 如請求項第3項所述之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其中當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所對應之傳輸速率高於該原始傳輸速率時,該第一傳輸模式係多空間串流模式,該第二傳輸模式係單空間串流模式。
  5. 如請求項第3項所述之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其中當該第一調變編碼架構所對應之傳輸速率低於該原始傳輸速率時,該第一及第二傳輸模式分別為多空間串流模式及單空間串流模式,或分別為單空間串流模式及多空間串流模式。
  6.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其中該預設條件包含一重傳次數。
  7.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測試封包之種類為單一MPDU封包。
  8. 一種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用來決定一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的下限,該無線傳輸裝置可選擇複數個傳輸速率的其中之一來進行資料傳輸,該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包含:判斷該無線傳輸裝置所得到的一接收訊號強度指標係處於一第一範圍、一第二範圍或一第三範圍;當判斷該接收訊號強度指標處於該第一範圍,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不小於一第一臨界速率;當判斷該接收訊號強度指標處於該第二範圍,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不小於一第二臨界速率,該第二臨界速率小於該第一臨界速率;以及當判斷該接收訊號強度指標處於該第三範圍,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不小於該複數個傳輸速率中之一最低速率。
  9. 如請求項第8項所述之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其中判斷該接收訊號強度指標之步驟包含:比較該接收訊號強度指標與一第一臨界值,當該接收訊號強度指標大於該第一臨界值時,判斷該接收訊號強度指標位於該第一範圍;以及比較該接收訊號強度指標與一第二臨界值,當該接收訊號強度指標大於該第二臨界值且小於該第一臨界值時,判斷該接收訊號強度指標位於該第二範圍,當該接收訊號強度指標小於該第二臨界值時,則判斷該接收訊號強度指標位於該第三範圍。
  10. 一種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用來調降一無線傳輸裝置之傳輸速率,該無線傳輸裝置可選擇複數個傳輸速率的其中之一來進行資料傳輸,該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包含:於一預設時間內使用該無線傳輸裝置傳送複數個封包;使用該無線傳輸裝置計數於該預設時間內重傳次數在k次以下而成功傳送的一封包數n,以及計數重傳次數等於k次或k次以上而成功或不成功傳送的一封包數m,其中同一封包無論被重傳幾次均計數為一;計算該封包數n佔該封包數n與該封包數m之和的一比例;當該比例大於一參考值時,選擇一第一自動速率回落表,並令該無線傳輸裝置在傳送一封包失敗時依據該第一自動速率回落表進行降速;以及當該比例小於該參考值時,選擇一第二自動速率回落表,並令該無線傳輸裝置在傳送一封包失敗時依據該第二自動速率回落表進行降速,其中該第二自動速率回落表之平均速率調降程度大於該第一自動速率回落表之平均速率調降程度。
  11. 一種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用來決定一無線傳輸裝置之初始傳輸速率,該無線傳輸裝置可選擇複數個傳輸速率的其中之一來進行資料傳輸,該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包含:預設複數個臨界值,每該臨界值對應該複數個傳輸速率中的其中之一,該複數個臨界值包含一第一臨界值與一第二臨界值,該第一與第二臨界值分別對應一第一傳輸速率與一第二傳輸速率;比較該無線傳輸裝置所偵測到的一接收訊號強度指標與該第一臨界值,當該接收訊號強度指標大於該第一臨界值時,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以該第一傳輸速率運作;以及比較該接收訊號強度指標與該第二臨界值,當該接收訊號強度指標大於該第二臨界值且小於該第一臨界值時,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以該第二傳輸速率運作,該第二傳輸速率小於該第一傳輸速率。
  12. 如請求項第11項所述之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進一步包含:比較該接收訊號強度指標與該第二臨界值,當該接收訊號強度指標小於該第二臨界值時,令該無線傳輸裝置以一第三傳輸速率運作,該第三傳輸速率小於該第二傳輸速率。
TW101147457A 2012-12-14 2012-12-14 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 TWI4953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7457A TWI495311B (zh) 2012-12-14 2012-12-14 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
US14/095,679 US9473962B2 (en) 2012-12-14 2013-12-03 Wireless transmission rate adjustment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7457A TWI495311B (zh) 2012-12-14 2012-12-14 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4309A true TW201424309A (zh) 2014-06-16
TWI495311B TWI495311B (zh) 2015-08-01

Family

ID=50930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7457A TWI495311B (zh) 2012-12-14 2012-12-14 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473962B2 (zh)
TW (1) TWI4953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62003B1 (ko) * 2014-04-14 2020-10-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네트워크 연결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9717015B2 (en) * 2014-07-03 2017-07-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 contro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102301826B1 (ko) * 2014-08-27 2021-09-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조정을 위한 자원 관리 방법
US9722826B2 (en) 2014-11-14 2017-08-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ing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selection and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data unit aggregation using MAC efficiency information
US9749087B2 (en) 2015-04-30 2017-08-29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multi-us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0135562B2 (en) 2015-05-28 2018-11-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ink adaptation in uplink grant-less random access
US10405203B2 (en) * 2015-05-28 2019-09-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stablishing usefulness of remote antenna uni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TWI609591B (zh) * 2015-08-13 2017-12-2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傳輸品質管控系統與方法
CN108702241B (zh) 2016-03-09 2021-12-2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和收发机
CN107959952B (zh) * 2017-12-21 2021-0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异系统小区的检测方法及终端
US10355810B1 (en) * 2018-02-19 2019-07-16 Wipro Limite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alibrating and adapting transmission rat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1102492B2 (en) 2018-02-20 2021-08-24 Arlo Technologies, Inc. Multi-sensor motion detection
US11756390B2 (en) 2018-02-20 2023-09-12 Arlo Technologies, Inc. Notification priority sequencing for video security
US11558626B2 (en) 2018-02-20 2023-01-17 Netgear, Inc. Battery efficient wireless network connection and registration for a low-power device
US10805613B2 (en) 2018-02-20 2020-10-13 Netgear,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ation and testing of wireless devices
US11076161B2 (en) 2018-02-20 2021-07-27 Arlo Technologies, Inc. Notification priority sequencing for video security
US11064208B2 (en) 2018-02-20 2021-07-13 Arlo Technologies, Inc. Transcoding in security camera applications
US11272189B2 (en) 2018-02-20 2022-03-08 Netgear, Inc. Adaptive encoding in security camera applications
US10742998B2 (en) * 2018-02-20 2020-08-11 Netgear, Inc.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of data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camera system
JP6759521B2 (ja) * 2018-03-27 2020-09-23 アンリツ株式会社 測定装置及び測定方法
CN109743178B (zh) * 2018-12-30 2022-07-08 深圳前海用友力合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区块链的块链被劫持的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01681A2 (en) * 2001-06-25 2003-01-03 Nokia Corporation Optimization of mcs and multicode with tfci signaling
US7411923B2 (en) * 2002-11-14 2008-08-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ate shaping
TWI250741B (en) * 2003-02-26 2006-03-0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and dynamically adjusting packet transmission spee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US7463583B2 (en) * 2005-03-03 2008-12-09 Stmicroelectronics Ltd. Wireless LAN data rate adaptation
US20070214247A1 (en) * 2006-03-13 2007-09-13 Xue Yang System for spatial backoff contention resolu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8160601B2 (en) * 2007-06-21 2012-04-17 Elektrobi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td. Method for optimizing spatial modulation in a wireless link and network element thereto
TWI345400B (en) * 2007-12-06 2011-07-11 Ralink Technology Corp Method for adapting transmission rate of wireless network
US20100260083A1 (en) * 2009-04-09 2010-10-14 Yen-Chin Liao Method for Enhancing Accuracy of Rate Adaptation
US20120276896A1 (en) * 2009-09-15 2012-11-01 Rockstar Bidco, LP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adjust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US20110305209A1 (en) * 2010-03-09 2011-1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 adaptation for sdma
WO2012074316A2 (en) * 2010-12-01 2012-06-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link adaptation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8576737B1 (en) * 2011-01-20 2013-11-05 Sprint Spectrum L.P. Intelligent specification of forward-link rate-control
US8798022B1 (en) * 2012-06-27 2014-08-05 Juniper Networks, Inc. Multipath-aware transmission parameter adaptio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95311B (zh) 2015-08-01
US9473962B2 (en) 2016-10-18
US20140169195A1 (en) 2014-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5311B (zh) 無線傳輸速率調整方法
JP3962405B2 (ja) リンク・アダプテーション
US7920888B2 (en) Power control an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020080719A1 (en) Scheduling transmission of data over a transmission channel based on signal quality of a receive channel
CN101030942B (zh) 控制无线数据流传输系统的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EP1955447B1 (e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159981B2 (en) Determining transport block size us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value and block error rate
US20140254408A1 (en) Rate control associated with frame aggregation
CA259633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medium congestion by adjusting contention window size and disassociating selected mobile stations
US7664062B2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transmission rat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60294505A1 (en) Data rate adaptation in a wireless transmitter
US20150270925A1 (en)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for selection of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s
US7808908B1 (en) Wireless rate adaptation
JP4211032B2 (ja) 通信品質制御機能を有する通信装置
JP2005045642A (ja) パケット通信装置およびパケット通信方法
JP2005006320A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無線通信局、およびデータ・パケットを送信する方法
WO2016077615A1 (en) Enhancing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selection and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data unit aggregation using mac efficiency information
WO2016077609A1 (en) Enhancing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selection and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 aggregation based on under-utilization
JP6419942B2 (ja) 802.11局における動的な感度制御
EP3420656B1 (en) Link adaptation on a license assisted access carrier
WO201720678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ng a wireless transmission rate
WO2016155945A1 (en) Data rate adaptation in a wireless transmitter
JP2001094574A (ja) 無線lanシステム
CN106850136B (zh) 无线传输速率调整方法
CN114285800A (zh) 一种tcp数据流的拥塞调整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