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20138A - 揮發性材料分配器 - Google Patents

揮發性材料分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20138A
TW201420138A TW102129935A TW102129935A TW201420138A TW 201420138 A TW201420138 A TW 201420138A TW 102129935 A TW102129935 A TW 102129935A TW 102129935 A TW102129935 A TW 102129935A TW 201420138 A TW201420138 A TW 20142013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s
dispenser
fluid
reservoir
spir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9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Brian Parry Slade
Original Assignee
I & I Development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 & I Developments Ltd filed Critical I & I Developments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420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013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015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gaseous or vaporous substances, e.g. ozone
    • A61L9/04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gaseous or vaporous substances, e.g. ozone using substances evaporated in the air without heating
    • A61L9/12Apparatus, e.g. holder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015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gaseous or vaporous substances, e.g. ozone
    • A61L9/04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gaseous or vaporous substances, e.g. ozone using substances evaporated in the air without heating
    • A61L9/12Apparatus, e.g. holders, therefor
    • A61L9/122Apparatus, e.g. holders, therefor comprising a fa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20Poisoning, narcotising, or burning insects
    • A01M1/2022Poisoning or narcotising insects by vaporising an insecticide
    • A01M1/2027Poisoning or narcotising insects by vaporising an insecticide without heating
    • A01M1/2044Holders or dispensers for liquid insecticide, e.g. using wi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015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gaseous or vaporous substances, e.g. oz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015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gaseous or vaporous substances, e.g. ozone
    • A61L9/04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gaseous or vaporous substances, e.g. ozone using substances evaporated in the air without he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015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gaseous or vaporous substances, e.g. ozone
    • A61L9/04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gaseous or vaporous substances, e.g. ozone using substances evaporated in the air without heating
    • A61L9/12Apparatus, e.g. holders, therefor
    • A61L9/127Apparatus, e.g. holders, therefor comprising a wi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3/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flow of liquids under gravity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for dispensing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9/00Aspects relating to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2209/10Apparatus features
    • A61L2209/13Dispensing or storing means for active compounds
    • A61L2209/135Vaporisers for active compon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01Shaping fiber or fibered materia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xicolog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種用於揮發性材料之散發器(24、60)包括一細長元件,該細長元件具有第一複數個纖維(12、68),該第一複數個纖維沿該細長元件之長度分佈且自該細長元件延伸或大體上垂直於該細長元件。該散發器進一步包括用於沿該散發器運送揮發性材料的一流體途徑。該途徑包括一或多個第二纖維(14、64),該一或多個第二纖維大體上在沿該元件之長度的方向上延伸。一種用於將揮發性材料釋放至房間中的系統(22、72)包括:至少一個此散發器、用於揮發性材料之一流體貯存器(26、74),以及用於將流體自該貯存器輸送至該散發器的一流體輸送系統(28、76)。

Description

揮發性材料分配器
本發明係關於揮發性材料之分配,具體而言係關於用於分配此類材料之散發器及使用該散發器之系統。
用於分配例如房間芳香劑、殺蟲劑等之揮發性材料的散發器及使用散發器之系統在此項技術中係已知的,且具有不同形式。本發明係關於由揮發性流體之貯存器進行供應的類型之散發器。
然而,已知的散發器具有與之相關聯的若干問題,具體而言,已知的散發器具有材料的不良線性釋放,已知會逐漸被阻塞,隨著時間的推移無法維持所散發產品之一致性,且,由於不良散發,通常每隔一定維護時間丟棄貯存器內之液體。
材料自散發器的線性釋放為極其合意的,因為該線性釋放確保可自散發器輸送恆定的效能。不管散發器之用途為何,此係有益的。例如,在房間芳香劑輸送中,極其有益的係,散發器在芳香劑壽命結束時與其在芳香劑壽命開始時輸送相同芳香劑的速率大體上相同。例如,當用於殺蟲劑釋放時,極其合意的係,隨著時間的推移達成殺蟲劑之線性釋放,因此確保在產品之壽命期間有效。
國際專利申請案WO 01/77004中揭示貯存器之一種已知設 計,其在某種程度上解決與散發器相關聯之一些已知問題。此文獻揭示一種壓力補償式分配貯存器,其藉由在裝置的壽命期間移除或最小化流體靜壓力差而幫助自其輸送材料之線性釋放,流體靜壓力差之移除或最小化係藉由在貯存器中產生並維持大體上恆定的壓力高差來進行,該大體上恆定的壓力高差獨立於貯存器中之液體的高度。然而,自貯存器分配材料之方法並未產生高度線性的輸出,或需要電氣控制系統介入(例如,如國際專利申請案WO 01/66158中所揭示)來調節材料自貯存器之分配。
本發明試圖提供一種改良的散發器及散發器系統。
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觀點,提供一種用於揮發性材料之散發器,該散發器包括:一細長元件,該細長元件具有第一複數個纖維,該第一複數個纖維沿該細長元件之長度分佈且大體上垂直於該細長元件;以及一流體途徑,該流體途徑用於沿該散發器運送揮發性材料,該途徑包括一或多個第二纖維,該一或多個第二纖維大體上在沿該元件之長度的方向上延伸。
該第一複數個纖維可包括附接至一中央核心的複數個短纖維。該核心可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扭絞的金屬絲,且該第一複數個纖維可固定在該兩個或兩個以上扭絞的金屬絲之間。
該一或多個第二纖維可包括沿該元件之核心連續地延伸之一或多個纖維。該等第二纖維可遵循與該等金屬絲相同的扭絞。可取決於需要芳香劑之低輸出或高輸出而選擇第二纖維之數目。例如,一或多個第二纖維可包括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六個、七個、八個、九個、 十個或更多個纖維,其中選擇低數目個纖維用於低輸出裝置,或選擇較高數目用於較大輸出。
視需要,該一或多個第二纖維可盤繞在核心上。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第二纖維使該等第一纖維中一些變形,以使得該等第一纖維以重疊方式沿該元件之長度延伸。
該等第二纖維可包括複數股聚酯或複數股棉聚酯。該流體途徑可包括一毛細管途徑。該第一複數個纖維可為聚酯。
在又一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第二纖維包括該複數個第一纖維之一子集,該子集經變形以便大體上在沿該元件之長度的方向上延伸,該方向垂直於該第一複數個纖維的剩餘部分。
該散發器經構形為一形狀,在該形狀中該散發器之流動路徑之總長度大於該散發器所佔據之空間包絡面的最大尺寸。例如,該散發器之長度可介於80cm與1.2m之間,或介於90cm與1.1m之間,或為大約1m,且該散發器所佔據之空間包絡面的最大尺寸可為大約5cm至15cm,或7cm至12cm,或9cm至11cm,或為大約10cm。該散發器可構形為以下之一:一螺旋、一錐形螺旋、一方形螺旋、一螺旋形線圈及阿基米德螺旋(Archimedean spiral)。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觀點,提供一種用於將揮發性材料釋放至房間中的系統,該系統包括:至少一個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觀點之散發器;用於揮發性材料之一流體貯存器;以及用於將流體自該貯存器輸送至該散發器的一流體輸送系統。
該流體輸送系統可經組配來將揮發性流體輸送至該至少一 個散發器之一第一末端,且該至少一個散發器可自該第一末端向下延伸。視需要,該至少一個散發器在圍繞該貯存器之外部之一線圈中向下延伸。或者,該流體輸送系統可經組配來將揮發性流體輸送至該至少一個散發器之一第一末端,且該至少一個散發器可在一大體上水平的平面中自該第一末端向外延伸。
該貯存器可為一壓力補償式貯存器,其經組配來維持一大體上恆定的高差壓力,而不管該貯存器內之流體高度如何。
該散發器可在一個末端或每一末端處以一薄的可滲透套管終止。該套管可採取由例如聚烯烴製成之纖維桿之形式。該套管在置放於該散發器之一個末端上時使該散發器末端處之第一纖維變平,從而確保第二纖維與流體輸送系統進行良好接觸。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系統進一步包括在該至少一個散發器與圍繞該至少一個散發器之空氣之間產生相對運動之一機構。產生相對運動之該機構可包括一風扇,該風扇經組配來移動空氣,使其經過該至少一個散發器。視需要,該風扇可經組配來在向上的方向上抽吸空氣,使其經過該至少一個散發器。或者,產生相對運動之該機構可包括用於使該至少一個散發器旋轉之機構,例如馬達及齒輪。在另一替代性配置中,產生相對運動之該機構可包括用於將磁場重複地給予散發器以使該散發器振盪的機構。給予磁場之該機構可包括一電磁線圈及一控制器,該控制器用來驅動該線圈以便提供作用於該散發器的一脈沖式磁場。
在本發明之系統中,該至少一個散發器可在其遠端處進一步包括一吸收質量。較佳地,吸收材料為墊片,且更佳地,吸收材料為纖維 素墊片。在一實施例中,該纖維素墊片可具有大約3mm之厚度,然而亦可使用其他厚度之墊片,例如介於2.5mm與3.5mm之間。墊片較佳地經定位以使得該墊片之任何部分皆不低於恆定高度貯存器。墊片可定向在水平平面中以避免產生流體靜壓力高差。在另一配置中,吸收質量可包括細長元件之連續的複數個區段,該連續的複數個區段經配置以使得一個區段之垂直延伸的第一纖維與至少一個其他相鄰區段之垂直延伸的第一纖維交織。在一替代性配置中,吸收質量可包括吸收材料,該吸收材料與至少一個散發器之末端相鄰且與該末端接觸。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流體輸送機構可進一步包括一機械轉向器,其用來將用於來自該貯存器的揮發性材料之一流動路徑不轉向至該至少一個散發器、轉向至該至少一個散發器中的一個或一個以上。
可提供一外殼作為該系統之部分,該外殼用於至少封圍住該貯存器及該至少一個散發器,該外殼具有通氣孔來允許空氣流入及流出該外殼。
根據本發明之第三觀點,提供一種用於將揮發性材料釋放至房間中的系統,該系統包括:至少一個散發器,該至少一個散發器包括:一細長元件,該細長元件具有第一複數個纖維,該第一複數個纖維沿該細長元件之長度分佈且自該細長元件延伸;以及一流體途徑,該流體途徑用於沿該散發器運送揮發性材料,該途徑包括一或多個第二纖維,該一或多個第二纖維大體上在沿該元件之長度的方向上延伸;用於揮發性材料之一流體貯存器;以及用於將流體自該貯存器輸送至該散發器的一流體輸送系統。
將瞭解,本發明之第三觀點之選擇性特徵中的任一者可用於本發明之第二觀點之系統中,其不同之處在於,散發器本身之設計有所不同。
根據本發明之第四觀點,提供一種製造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觀點之散發器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提供兩個或兩個以上細長金屬絲;提供第一複數個短纖維,該第一複數個短纖維經配置來穿過該兩個或兩個以上細長金屬絲中的至少兩個金屬絲之間;提供一或多個第二纖維,該一或多個第二纖維與該兩個或兩個以上金屬絲對準;以及扭絞該等金屬絲及第二纖維來將該等第一纖維夾在該等金屬絲與該等第二纖維之間,使得該等第一纖維大體上垂直於該等金屬絲及第二纖維而延伸。
根據本發明之第五觀點,提供一種製造本發明之散發器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提供一散發器前身,該散發器前身包括一細長元件,該細長元件具有第一複數個短細纖維,該第一複數個短細纖維附接至一核心且大體上垂直於該核心而延伸;以及沿該核心以螺旋方式緊密地包覆一或多個第二纖維。
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使用該一或多個第二纖維使該第一複數個纖維中的至少一些變形,使得該等變形的第一纖維大體上沿該核心之方向延伸。
在一實施例中,第四觀點或第五觀點之方法可進一步包括經由一副旋轉構件,相對於一主旋轉構件之旋轉軸線成銳角地將該散發器輸送至該主旋轉構件,該主旋轉構件之直徑大於該副旋轉構件之直徑。主旋轉構件由驅動機構(例如車床)引起旋轉,該主旋轉構件可為圓柱或心軸, 可為主動構件或驅動器構件。副旋轉構件可為能夠自由旋轉之從動構件,該副旋轉構件亦可為圓柱或心軸。散發器可在高拉力下輸送至副圓柱。較佳地,主圓柱及副圓柱係定位成彼此極其接近,且使得該等圓柱之旋轉中心對準。
本發明之第四觀點或第五觀點之方法可進一步包括將該散發器形成為以下之一:一螺旋、一錐形螺旋、一方形螺旋、一螺旋形線圈及阿基米德螺旋。該螺旋、錐形螺旋、方形螺旋、螺旋形線圈或阿基米德螺旋係藉由在該散發器纏繞至該主構件上期間改變拉力及/或該角度來形成。
上述方法不限於形成散發器,且因此,根據本發明之第六觀點,一種將金屬條或金屬絲纏繞至主旋轉構件上之方法包括:經由副旋轉構件,相對於主旋轉構件之旋轉軸線成銳角地將金屬條或金屬絲輸送至主旋轉構件,該主旋轉構件之直徑大於該副旋轉構件之直徑。主旋轉構件由驅動機構(例如車床)引起旋轉,該主旋轉構件可為圓柱或心軸,可為主動構件或驅動器構件。副旋轉構件可為能夠自由旋轉之從動構件,該副旋轉構件亦可為圓柱或心軸。金屬絲或條可在高拉力下輸送至副圓柱。較佳地,主圓柱及副圓柱係定位成彼此極其接近,且使得該等圓柱之旋轉中心對準。該金屬絲或條可藉由在該金屬絲或條纏繞至該主構件上期間改變拉力及/或該角度而形成為螺旋、錐形螺旋、方形螺旋、螺旋形線圈或阿基米德螺旋之一。
以下參考隨附圖式以實例方式描述本發明之實施例,在圖式 中:圖1示出散發器元件前身;圖2示出正在構造過程中的本發明之散發器元件;圖3示出穿過本發明之散發器元件的橫截面;圖3a示出正在構造過程中的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散發器元件;圖4示出本發明之散發器元件之一實施例;圖4a例示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用於形成螺旋散發器之方法;圖5示出本發明之散發器元件之另一實施例;圖5a示出在一個末端上具有套管的圖3a之實施例之散發器,以及套管之端視圖;圖6示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系統;圖7示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系統;圖8示出具有風扇之本發明之系統;圖9示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系統;圖10示出具有偏置散發器的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系統;圖11及圖12示出本發明之單平螺旋形散發器及雙平螺旋形散發器;圖13示出具有平螺旋形散發器之本發明之系統;圖14示出本發明之系統,在該系統中,藉由電磁場來移動散發器;圖15示出在本發明之第三觀點之系統中使用之散發器的橫截面;圖16示出在本發明之第三觀點之系統中使用之散發器之區段的透視圖;圖17示出根據本發明之第三觀點之一實施例的系統; 圖18示出根據本發明之第三觀點之一替代性實施例的系統;以及圖19示出根據本發明之第三觀點之另一實施例的系統,該系統容納於外殼內。
參考圖1,示出本發明之散發器之一實施例的前身。前身包括細長元件10,該細長元件具有:大體上垂直於該細長元件而延伸之第一複數個短細聚酯纖維12,以及若干棉聚酯線纖維14。聚酯線係藉助於夾在兩段扭絞的金屬絲之間而固定在元件上,從而形成自撐式縱向軸線,即,構造與通常被稱為管道清潔器之工藝物品極其類似。兩個扭絞的金屬絲(散發器支撐金屬絲)之自撐式屬性允許空氣圍繞纖維12自由循環。散發器支撐金屬絲便利地由不銹鋼製成,因為此防止氧化,否則,由於與調配物之成分反應,可能發生氧化,然而將瞭解,亦可使用其他材料。便利地,支撐金屬絲之直徑為大約0.4mm,然而亦可使用其他直徑之金屬絲。
參考圖2及圖3,為構造本發明之散發器,圍繞元件10緊密地包覆第二纖維,該等第二纖維可為線14之形式。作為包覆製程之部分,第一複數個纖維12中的一些被夾在線14下方,且經變形而與線14一起形成第二組纖維16,該第二組纖維大體上沿著元件10之長度。線14及變形的纖維形成用於揮發性材料沿散發器之長度之運輸的流動路徑,且使揮發性材料能夠沿元件逐步流動且向外流動至纖維12中。沿散發器之流體流動可歸因於毛細管作用,或可藉助於其他流體傳送機構,包含重力引發的流動。
可導致較大散發表面區域的製作本發明之散發器之替代性 方式係將呈縱向線14之形式的第二纖維與散發器之金屬絲並排放置,然後扭絞該等金屬絲來夾住該等纖維。以此方式,將線14在散發器中維持在中央,而短纖維12之數目不會減少。將線14與金屬絲一起扭絞且沿散發器之軸線形成中央流動路徑,如以上所論述,該路徑可為毛細管流動路徑。圖3a之下半部分示出扭絞在一起之前的散發器支撐金屬絲13及縱向線14。圖3a之上半部分示出已構造的散發器。
因為此方法導致由第二纖維14形成之流動路徑完全由第一複數個纖維圍繞,所以此將減少自線14的直接蒸發,從而將導致沿散發器之流體流動的更大改良。可改變所提供之線(或「核心紗」)14之數目,來根據需要提供高輸出裝置或低輸出裝置。例如,對於低輸出裝置可使用一個或兩個核心紗14;在需要輸出為更大的情況下可使用三個、四個、五個、六個、七個、八個、九個、十個或更多個線14。
扭絞支撐金屬絲將第一(散發)纖維12實體上分為「簇」12a。核心紗14由於在構造期間被夾在金屬絲之間而與徑向散發纖維12接觸。此提供自散發器之一個末端至另一末端的連續毛細管線路。產生一個途徑,以供流體因受重力影響而沿該途徑行進,以便作用於路線之分開的相對行來控制流體至散發器的供應。
在徑向散發纖維12之相鄰簇之間產生的間隔對提供空氣滲透性極高的散發系統尤其有用,該散發系統對有效率地蒸發流體有用,且因此相應地選擇散發纖維12之密度來最大化用於有效率地蒸發液體產品的暴露表面之量。即,希望不要過密地壓緊纖維12,因為此舉將會降低散發器之空氣滲透性。
可將散發器形成為任何便利形狀,該形狀最大化散發器之長度,同時最小化散發器之體積或空間包絡面。參考圖4,示出形成為錐形螺旋之散發器。散發器具有入口端,該入口端供應有揮發性材料。揮發性材料藉由沿由線14形成之流動路徑行進來沿散發器之長度流動。當揮發性材料沿散發器流動時,流體亦沿纖維12流出,纖維12由於其細屬性而具有大的表面區域來允許蒸發。通常,揮發性材料將為不同材料之混合物,所有該等不同材料以稍有不同的速率蒸發。蒸發得最快的材料將自線圈之上端蒸發,且蒸發得較慢的材料將進一步沿散發器行進,然後移動至纖維12中且自纖維12蒸發。因為散發器具有錐形螺旋形狀,所以每一線圈之長度自線圈之頂部向底部增加。因此,沿由線形成之中央流動路徑流動至下部線圈的揮發性材料之蒸發較慢的成分實際上具有較大表面區域來進行蒸發,因為在散發器之該部分中,螺旋的每一圈較長。螺旋散發器之散發表面區域與其長度成正比。藉由改變螺旋之特性,例如,藉由增加或減小螺旋角度及/或長度,可控制流動速率。
本發明之實施例因此經由提供多線圈散發器來提供流體之恆定輸送,該多線圈散發器的路徑長度很長,以便提供足夠的時間來進行蒸發。螺旋路徑提供連續的『灌溉』來維持產品之高效能。
在散發器中存在彼此互相作用之三個系統效應,該等系統效應係材料之流動速率、材料之蒸發速率及溫度。對於有效率的系統而言,需要存在此等因素之平衡,該平衡可應對溫度波動,且線圈之形狀可有助於提供穩定的系統,即,具有可靠及可重複的蒸發特性之系統。線圈長度之任何區段表示可利用於蒸發之特定表面區域。液體沿線圈自頂部流動至 底部,且在較低溫度下,液體產品進一步沿螺旋行進且因此在散發器之較長長度上蒸發。此藉由在較低溫度下使得較大表面區域可利用來提供一定程度的溫度補償,以實現自散發器之更一致的蒸發速率。相反,在較高溫度下,流體可在其到達散發器之末端之前完全蒸發。
如以上所論述,呈錐形螺旋形式之散發器具有若干優點。現將參考圖4a描述形成此散發器之方法。一般而言,例如藉由車床(未圖示)驅動大的主圓柱或心軸15a,以便使其在如箭頭所指示之方向r(在圖5a中為反時針方向)上旋轉。將某一長度的散發器輸送至主圓柱15a以產生所要的螺旋形狀,該散發器包括兩個扭絞的支撐金屬絲13、第一纖維12及第二纖維14。然而,為產生並維持螺旋之所要的緊密度,使用『撬棍』效應或『杠桿』效應經由副圓柱15b將散發器輸送至主圓柱,如以下將描述。
副圓柱15b具有小得多的直徑,且能夠繞其軸線(由c2處之十字線指示)自由旋轉。在高拉力下將散發器輸送至形成系統15a、15b(即,拉力在遠離形成系統15a、15b之方向t上起作用)。主圓柱15a及副圓柱15b係定位成彼此極其接近,即,主圓柱與副圓柱之間僅有大約為散發器之大小的小間隙,且使得該等圓柱之旋轉中心(分別為c1及c2)與軸線X-X(在圖5a中水平地示出)對準。相對於圓柱之旋轉中心c1、c2且相對於圖5a中之水平軸線X-X成銳角α地將散發器輸送至副圓柱15b,然後輸送至主圓柱15a。
直徑比主圓柱15a之直徑小得多的副圓柱15b為正被饋送至主圓柱15a的散發器產生小直徑曲線。此小曲線與在大圓柱上形成之曲線相反,且因而具有比主圓柱之較大曲線更大的結構強度且因此對散發器之金 屬絲13施加較大的力。
在將散發器纏繞至主圓柱15a上期間,可將因此產生之線圈纏繞至圓柱15a上以使其沿圓柱15a之長度彼此間隔開,以便產生所要長度之螺旋。此可藉由在纏繞製程期間沿圓柱15a、15b之長度拉拽散發器來達成,且圓柱15a、15b具有適當的長度來適應螺旋纏繞。
在一實施例中,直徑為30mm之較大圓柱15a及直徑為8mm之較小圓柱15b產生平均直徑為大約50mm之螺旋。然而,將瞭解,可使用其他大小之圓柱,例如,直徑在大體上20mm至40mm之間或25mm至35mm之間的範圍內之大圓柱,及直徑在大體上4mm至12mm或6mm至10mm的範圍內之小圓柱。在此實施例中,輸送角度α為大約35°。另外,將瞭解,可改變角度來適應要求,例如,角度為相對於水平大體上介於25°與40°之間。在任何情況下,所產生之所得直徑總是大於散發器所纏繞之圓柱之直徑。
對於給定拉力,藉由此方法形成之螺旋之大小取決於角度α。例如,相對於水平的角度α愈大,所產生螺旋之所得平均直徑愈小;相反,角度α愈小,所得線圈之平均直徑愈大。因此,可藉由將散發器纏繞至主圓柱15a上、在纏繞開始與終止之間逐步改變角度α,來產生錐形線圈。或者,角度α可保持恆定,且改變所施加拉力來產生類似的效應:較高拉力將導致線圈之平均直徑較小,且反之亦然。
已發現,將散發器之金屬絲13在纏繞在較大圓柱上之前以銳角α(相對於圓柱15a、15b之軸)提供至較小圓柱係形成用於散發器之所要錐形螺旋形狀之便利方式,且尤其係在使用不銹鋼金屬絲13時。使用 不銹鋼有利地避免以上提及之氧化/腐蝕問題,然而已發現難以使用習知方法將不銹鋼形成為所要的構形。
參考圖4a所描述之方法同樣適用於形成金屬絲及金屬條,而非特定地形成散發器。
圖5示出另一散發器設計,在該散發器設計中,第二線圈20(部分切除)係提供為與圖4之線圈纏結,從而使有效蒸發表面區域加倍。該等線圈可並聯連接或串聯連接。若線圈係串聯連接,則一個線圈在其頂部連接至揮發性流體之供應,且線圈在底部連接在一起或為彼此之延續。藉由提供額外長度之散發器以用於蒸發及使路徑長度加倍,同時將途徑之輸入端維持在最高點,此串聯組合可取代對匯槽的需要。
在以上論述之實施例中,且如圖5a中所示,散發器24可在一個末端或每一末端處以薄的可滲透套管25終止。套管25可採取由例如聚烯烴製成之纖維桿之形式。套管25在置放於散發器24之末端上時使散發器末端處之徑向纖維12變平,從而確保運送纖維14與以下所描述的流體輸送系統28形成良好接觸。
參考圖6,示出用於將揮發性材料釋放至房間中之系統22。系統22包括如以上所描述之散發器24,該散發器藉由流體輸送系統28連接至流體貯存器26。貯存器26可用來將液體芳香劑之恆定流供應至散發元件24,芳香劑自該散發元件分散至周圍環境中。
除如上所描述的本發明之散發器24係用作系統之蒸發元件之外,貯存器26及流體輸送系統28較佳地與WO 01/77004中所揭示且尤其是關於該文獻之圖6至圖12所描述之貯存器及流體輸送系統相同,WO 01/77004之教示以引入之方式併入本文中。本發明之實施例因此提供分開的區,用來傳輸及散發流體,此舉導致改良的芳香劑清晰度,因為芳香劑之所有『香調』可一起散發。
貯存器中具有壓力調節機構,該壓力調節機構確保獨立於容器中之流體高度而維持流體輸送系統之燈芯式元件之底部處的壓力大體上恆定,該流體輸送系統將流體自容器之底部輸送至散發器之起點。此係藉由密封該容器之上端且鄰近出口或在與出口相同的高度處提供進入容器之空氣入口來達成。以此方式,負壓力在容器之上部密封末端中形成於流體上方,該負壓力平衡由空氣入口上方之流體頭高度產生之壓力且對抗該壓力。實質上,因此將出口處之流體壓力大體上維持在大氣壓力。關於系統之進一步細節可參見以上提及之專利。
本發明之系統22亦可包含吸收元件30,該吸收元件在散發器之下端處充當匯槽。當流體沿此項技術中已知的散發器傳遞時,若沿散發器流動之流體之成分(尤其係具有較慢的蒸發速率之該等成分)到達散發器之末端而未蒸發,則先前技術的散發器可受到此等蒸發較慢的流體的阻塞。此等流體開始在散發器中倒退,尤其沿運送揮發性材料之流動路徑,從而逐漸減少流動路徑能夠將新流體輸送至的散發器之長度。隨著時間的推移,此可改變自散發器蒸發之材料之組合物,從而導致不可接受的突出品質。藉由在散發器之末端處提供此「匯槽」,可允許任何過剩材料自散發器之末端流動,藉此防止沿散發器之流動路徑變得倒退。流體進入匯槽之速率比匯槽可蒸發掉流體之速率小得多。此使匯槽能夠收集並保持通常會阻塞毛細管之任何殘留物及固體,同時散發剩餘流體,使得可隨著時間的 推移線性地釋放全部產品。
請注意,此係散發芳香劑材料之動態流體系統,其中流體恆定地流動進入散發器之頂部且在蒸發掉大部分產品之後自散發器之底部離開。離開散發器之底部而進入匯槽30的少量流體對於流體線路之灌溉並不重要,以便維持高效能。
已發現,提供多孔板材料形式之匯槽提供了必要的吸收率。圖6之實例中所示出之匯槽30為纖維素墊片。已發現,厚度為大約3mm之纖維素墊片具有所要的吸收品質,然而將瞭解,其他厚度(例如介於2.5mm與3.5mm之間)之墊片3亦適用。在任何情況下,匯槽30較佳地經定位使得該匯槽之任何部分均不低於恆定高度的貯存器。匯槽30可定向在水平平面中以避免產生流體靜壓力高差。
參考圖7,示出本發明之另一系統,在該系統中,散發器線圈32、33係在螺旋之下端處置放成靠在一起,較佳地以重疊方式。以此方式,線圈之下部圈實質上充當提供匯槽之吸收元件。
參考圖8,示出本發明之系統,除圖7之系統之外,該系統亦包括安置在貯存器26及散發器24上方的風扇。風扇34耦接至由電池38供電的電動馬達36。或者,風扇可由市電電源供電。風扇在一方向上旋轉以在如箭頭所描繪之向上方向上抽吸線圈上之空氣流。系統可容納於外殼(未圖示)內,該外殼中具有通風口以允許空氣流動穿過該等通風口。外殼、風扇及馬達可形成系統之可重複使用部分,且貯存器、輸送系統及散發器可形成系統之一次性部分,該一次性部分可定期更換。
參考圖9,示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在該實施例中,貯存 器26及散發器24由護罩40覆蓋,該護罩連接至底座42來大體上封圍住該系統。護罩40具有覆蓋其表面的複數個通風口44,然而如將瞭解,出於說明性目的僅示出幾個通風口。通風口44允許空氣在散發器24中流動且在散發器24周圍流動。流體輸送系統28之頂部45延伸超出護罩40,使得使用者可接近該頂部。如WO 01/77004中所描述,向下按壓流體輸送系統之頂部可為一種打破系統與貯存器內之流體之間脆弱的密封來允許系統開始分配揮發性材料的手段。
圖10描繪本發明之系統之一替代性實施例。此系統包括受到壓力補償的中央貯存器26,以及亦如WO 01/77004中所描述的流體輸送系統。在此實施例中,系統具有三個散發器24(有一個散發器看不見),該等散發器中每一者皆連接至流體輸送系統28之頂部以在散發器之上端自貯存器24接收流體。提供選擇器蓋46,該選擇器蓋係可旋轉的,以將揮發性材料之流動自流體輸送系統28不導引至散發器24,導引至散發器24中之一個、兩個或所有散發器。以此方式,可達成可在使用者的自行決定下停止或開始的可變分配。通風護罩(未圖示)可視需要圍繞蓋46以下之系統,以便防止在使用期間與潮濕散發器24之不慎接觸。雖然描繪為具有三個螺旋形散發器,但將瞭解,此設計可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散發器。
雖然以上實施例均揭示了具有垂直組件以供流體在其中流動之散發器,但亦預期,本發明之散發器可僅具有水平流動路徑。例如,散發器可如圖11(單螺旋)或圖12(雙螺旋)中所示。在此等實施例中,散發器可用作靜態散發器。散發器可與如上文中所描述之相同的貯存器及流體輸送系統一起使用。
在圖13中示出本發明之系統之又一實施例。此實施例具有如以上所描述之貯存器26及流體輸送系統28,以及如圖11中所示之平螺旋形散發器24,然而將瞭解,亦可使用圖12之散發器。在此實施例中,流體輸送系統28之頂部45具有斜齒輪48,該斜齒輪由連接至馬達52的第二斜齒輪50驅動,以使散發器24旋轉。此由於散發器與空氣之相對運動而增加蒸發,且亦可因離心力而有助於材料沿散發器之流動。出於說明性目的示出使用斜齒輪50、52之驅動機構之實例,且熟習該項技術者將瞭解,可使用用於使散發器24旋轉之任何驅動機構,且儘管將散發器描繪為平螺旋,但可由錐形螺旋或螺旋形式之散發器替換。散發器之旋轉方向將會影響流體在朝向散發器之末端的方向上之流動。
參考圖14,示出本發明之系統之又一實施例。在此實施例中,在散發器24下方提供底座48。底座含有亞鐵核心50及線圈52,該線圈圍繞核心50之至少一部分。線圈52經由電子電路連接至電源,該電源可例如為電池或市電電源,該電子電路經組配來間歇式地向線圈52供應電。此產生電磁場,該電磁場使核心50磁化以便對散發器產生吸引性磁力,該散發器具有由亞鐵金屬絲製成之中心。在散發器支撐金屬絲13係由無磁性的不銹鋼製成之較佳實施例中,將小的亞鐵板(未圖示)附接至散發器。因為僅提供短的電脈衝,所以散發器上經歷短的電磁力,隨後被釋放。因為散發器24係形成為線圈,所以當散發器24被吸引且釋放時,散發器24將繼續振盪,因為散發器24由於其盤繞屬性而顯示一些類似彈簧之品質。
由線圈52之電磁效應引發之此振盪產生散發器24與圍繞該散發器之空氣之間的相對運動,藉此促進自該散發器的蒸發。在線圈52及 核心50中產生之脈衝式電磁場僅需要最少量之能量。
熟習該項技術者將瞭解,雖然描述為在底座48中(假設所產生之電磁場作用於散發器24),但線圈52及核心50之定位僅由包裝要求規定且可置放於任何適合位置中。
參考圖15,示出穿過在本發明之系統中使用之散發器60的橫截面。散發器包括聚合物支撐件62,縱向聚酯線64及橫向聚酯線66之某一長度之編織物部分嵌入該聚合物支撐件中。儘管為簡單起見示出為單個線,但每一橫向線66及縱向線64皆包括彼此相鄰之複數個細纖維。
織物內為聚酯纖維68之複數個簇,該等聚酯纖維夾在織物中以使得其鬆散末端大體上垂直於支撐件62而延伸。如可看出,纖維68僅在其下端處固定,且在其上端為鬆散的並隨著其延伸遠離支撐件62而稍微散開。在使用中,縱向聚酯線64充當毛細管流體途徑,沿該毛細管流體途徑,揮發性材料可沿散發器行進,且自支撐件延伸之纖維68提供大的表面區域,揮發性材料可自該表面區域蒸發。橫向線66用來將揮發性材料自外部縱向線運送至纖維68。
聚合物支撐件62係由可熱軟化的聚合物製成,且將聚合物軟化且將編織物按壓至聚合物之表面中以便將其附接至該表面。以此方式,暴露織物之頂表面。儘管線64、66在其被完全封住的情況下可使用毛細管作用來運送揮發性材料,但使該等線在表面上暴露有助於自編織物至纖維68的傳送,且亦有助於散發器將揮發性材料抽吸至其中,因為此可發生在織物之暴露的頂面上,該暴露的頂面呈現的表面區域比被完全封住的織物之線64、66之末端將暴露之表面區域更大。
散發器可具有自黏背襯條70,若需要,則可藉由該自黏背襯條將散發器便利地附接至表面。將瞭解,此特徵為選擇性的,且將散發器黏附至表面並非本發明之要求。
參考圖16,示出散發器60之區段。如可看出,編織物之線64及66沿散發器之長度延伸,且縱向線64沿散發器之長度形成連續的毛細管流體途徑。如亦可看出,纖維68亦沿散發器60之長度延伸以便形成條堆。
參考圖17,示出本發明之系統72。系統將揮發性材料釋放至房間中。系統72包括如以上所描述之散發器60,該散發器形成為線圈形狀且藉由流體輸送系統76連接至流體貯存器74。
除本發明之散發器60如上文中所描述係用作系統之蒸發元件之外,貯存器74及流體輸送系統76較佳地與WO 01/77004中所揭示且尤其是關於該文獻之圖6至圖12所描述之貯存器及流體輸送系統相同,WO 01/77004之教示以引入之方式併入本文中。貯存器中具有壓力調節機構,該壓力調節機構確保獨立於容器中之流體高度而維持流體輸送系統之燈芯式元件之底部處的壓力大體上恆定,該流體輸送系統將流體自容器之底部輸送至散發器之起點。此係藉由密封該容器之上端且鄰近出口或在與出口相同的高度處提供進入容器之空氣入口來達成。以此方式,負壓力在容器之上部密封末端中形成於流體上方,該負壓力平衡由空氣入口上方之流體頭高度產生之壓力且對抗該壓力。實質上,因此將出口處之流體壓力大體上維持在大氣壓力。關於系統之進一步細節可參見以上提及之專利。
散發器自流體輸送系統之頂部78向下盤繞在貯存器74之外 部上。藉由加熱散發器60以軟化聚合物支撐件,將聚合物支撐件形成為所需要的形狀,然後冷卻聚合物支撐件以便維持其所需要的形狀,可將散發器60預形成為所要的線圈形狀。散發器60可僅附接至流體輸送系統76之頂部78且自頂部78自由懸垂,或另一選擇為,可例如藉由使用自黏條70將散發器60黏附至貯存器74之外側。如將瞭解,若散發器60係黏附至貯存器74之外部,則將不必在黏附之前將散發器預形成為線圈形狀。因為本發明之纖維68僅在一個方向上自支撐件62延伸,且因為當纏繞用於散發器之螺旋時,纖維將自織物向外延伸,所以將散發器形成為線圈使各簇之纖維展開而彼此遠離,藉此暴露大的散發表面區域且同時增加散發器之空氣滲透性。此極大地改良揮發性材料自散發器之蒸發。由於此散發器設計蒸發揮發性材料之能力有所改良,因此預期,使用此設計之散發器長度與圖2之散發器設計相比可有所減少,從而導致更緊湊的系統。
流體輸送系統之頂部78中形成有凹槽(未圖示),散發器之末端可插入該凹槽中,以使得來自貯存器之流體可接觸沿散發器60伸展之縱向纖維,以便沿該等縱向纖維運送。
現參看圖18,示出具有此等額外特徵中之一些的系統72A。在貯存器74之下端處將散發器60之若干圈盤繞在貯存器74上,以便形成吸收元件80,該吸收元件在散發器之下端處充當匯槽。當流體沿此項技術中已知的散發器傳遞時,若沿散發器流動之流體之成分(尤其是具有較慢的蒸發速率之該等成分)到達散發器之末端而未蒸發,則先前技術的散發器可受到此等蒸發較慢的流體的阻塞。此等流體開始在散發器中倒退,尤其沿運送揮發性材料之流動路徑,從而逐漸減少流動路徑能夠將新流體輸 送至的散發器之長度。隨著時間的推移,此可改變自散發器蒸發之材料之組合物,從而導致不可接受的突出品質。藉由在散發器之末端處提供此「匯槽」,可允許任何過剩材料自散發器之末端流動,藉此防止沿散發器之流動路徑變得倒退。
另外,系統72A亦包括安置在貯存器74及散發器60上方的風扇82。風扇82耦接至電動馬達(未圖示),該電動馬達由例如電池或市電電源之電源供電。風扇在一方向上旋轉以在如箭頭所描繪之向上方向上抽吸散發器60之線圈上之空氣流。
如圖19中所示,系統可容納於外殼84內,該外殼中具有通風口86以允許空氣流動穿過該等通風口。外殼84、風扇82及馬達(為清晰起見已省略)可形成系統之可重複使用部分,且貯存器74、輸送系統76及散發器60可形成系統之一次性部分,該一次性部分可定期更換。如熟習該項技術者將瞭解,外殼84亦適合於容納圖1至圖14中所示且如以上關於圖1至圖14所描述之系統。
將瞭解,本文參考圖15至圖19所描述之系統為關於圖1至圖14所描述之系統的進一步發展。因此,熟習該項技術者將理解,關於圖15至圖19所描述之散發器可用於針對圖1至圖14所例示之實施例中,或反之亦然,其包含但不限於:圖6之匯槽、圖8之風扇及馬達系統、圖9之護罩或圖13之旋轉機構。此外,雖然描述為具有一個散發器,但將瞭解,關於圖15至圖19所描述之系統可包括如圖5中所示而配置的兩個散發器。
測試結果
在本發明之散發器系統上進行測試。生產如圖6中所示之貯 存器、散發器及蒸發匯槽。
為製作散發器,將兩個工藝管道清潔器接合在一起,且在車床中使其受到拉力,並且然後藉由使用車床旋轉管道清潔器及在管道清潔器旋轉時沿管其長度逐漸移動聚酯棉而將聚酯棉之兩個長度以螺旋方式緊密地纏繞在管道清潔器上。一旦製成,就將散發器形成為螺旋形狀且附接至壓力補償式貯存器,如上文詳述。貯存器含有由Firmenich生產之Hoshi Hula 463182B芳香劑。儘管在使用之前清洗散發器元件並非為散發器之功能所必需,但在一些情況下,此清洗係有益的,較佳地作為製造製程之部分。清洗可例如移除散發器之核心上的任何殘留物或塗層,否則其可能在揮發性材料沿散發器傳遞時溶解於揮發性材料中。儘管不相信此將影響流體自散發器之蒸發,但其可例如導致變色,從而可能提供不良的視覺效應。
為測試本發明,將散發器、貯存器及蒸發匯槽容納於通風外殼中,該通風外殼含有風扇。經由接通/斷開循環模式來電氣控制該風扇,其中有九十秒之斷開時間,然後為六十秒之接通時間。
每天進行系統質量之量測,且在22天之週期內計算重量損失,以每二十四小時週期之克數為單位。系統在測試持續時間內日夜連續運轉,且溫度未經控制且因此可變。每天在大體上相同的時間藉由將系統置放於Satorious Universal Electronic Scale上來量測重量,且記錄讀數。然後計算每24小時週期之重量損失。
如可看出,儘管重量損失逐日有一些變化,但不存在整體趨勢,且由於散發引起之重量損失隨著時間的推移係大體上線性的。波動(若存在)可受諸如每天不同的溫度之因素的影響。
亦在不使用風扇的情況下重複測試,且以下示出在28天週期內之每天量測。
另外,儘管重量損失每天有一些變化,且由於散發引起之重量損失隨著時間的推移係大體上線性的。波動(若存在)可受諸如每天不 同的溫度之因素的影響。在此28天週期內的平均每天重量損失為0.31g/24h,且釋放之總芳香劑為8.8g。
熟習該項技術者將瞭解,以上所描述之不同實施例之各個特徵可與不同實施例之特徵組合使用。

Claims (65)

  1. 一種用於一揮發性材料之散發器,該散發器包括:一細長元件,該細長元件具有第一複數個纖維,該第一複數個纖維沿該細長元件之長度分佈且大體上垂直於該細長元件而延伸;以及一流體途徑,該流體途徑用於沿該散發器運送揮發性材料,該途徑包括一或多個第二纖維,該一或多個第二纖維大體上在沿該元件之該長度的一方向上延伸。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散發器,其中該第一複數個纖維包括附接至一中央核心的複數個短纖維。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散發器,其中該一或多個第二纖維包括沿該元件之該核心連續地延伸之一或多個纖維。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散發器,其中該核心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扭絞的金屬絲,且該第一複數個纖維固定在該兩個或兩個以上扭絞的金屬絲之間。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散發器,其中該等第二纖維遵循與該等金屬絲相同的扭絞。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散發器,其包括2個、3個、4個、5個、6個、7個、8個、9個、10個或更多個第二纖維。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之散發器,其中該一或多個第二纖維盤繞在該核心上。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散發器,其中該一或多個第二纖維使該等第一纖維中的一些變形,以使得該等第一纖維以重疊方式沿該元件之該長度延伸。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之散發器,其中該等第二纖維包括複數股聚酯棉。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散發器,其中該一或多個第二纖維包括該複數個第一纖維之一子集,該子集經變形以便大體上在沿該元件之該長度的一方向上延伸,該方向垂直於該第一複數個纖維之剩餘部分。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0項中任一項之散發器,其構形為以下之一:一螺旋、一錐形螺旋、一方形螺旋、一螺旋形線圈及阿基米德(Archimedean)螺旋。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之散發器,其中該第一複數個纖維為聚酯。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2項中任一項之散發器,其經構形為一形狀,在該形狀中該散發器之該流動路徑之總長度大於該散發器所佔據之空間包絡面的最大尺寸。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3項中任一項之散發器,其中該流體途徑包括一毛細管途徑。
  15. 一種用於將一揮發性材料釋放至一房間中的系統,該系統包括:至少一個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4項中任一項之散發器;用於一揮發性材料之一流體貯存器;以及用於將流體自該貯存器輸送至該散發器的一流體輸送系統。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系統,其中該流體輸送系統經組配來將一揮發性流體輸送至該至少一個散發器之一第一末端,且該至少一個散發器自該第一末端向下延伸。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系統,其中該至少一個散發器在偏離該貯存器之一線圈中向下延伸。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系統,其中該流體輸送系統經組配來將一揮發性流體輸送至該至少一個散發器之一第一末端,且該至少一個散發器在一大體上水平的平面中自該第一末端向外延伸。
  1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系統,其中該至少一個散發器之一個或兩個末端係提供在一套管內。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系統,其中該套管係由一可滲透材料形成。
  2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或20項之系統,其中該套管係由一纖維桿形成。
  2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至21項中任一項之系統,其中該套管係由聚烯烴形成。
  23. 一種用於將一揮發性材料釋放至一房間中的系統,該系統包括:至少一個散發器,其包括:一細長元件,該細長元件具有第一複數個纖維,該第一複數個纖維沿該細長元件之長度分佈且自該細長元件延伸;以及一流體途徑,該流體途徑用於沿該散發器運送揮發性材料,該途徑包括一或多個第二纖維,該一或多個第二纖維大體上在沿該元件之該長度的一方向上延伸;用於一揮發性材料之一流體貯存器;以及用於將流體自該貯存器輸送至該散發器的一流體輸送系統。
  2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系統,其中該第一複數個纖維包括附接 至一支撐件的複數個短纖維,該支撐件沿該散發器之該長度伸展。
  2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系統,其中該一或多個第二纖維包括沿該支撐件連續地延伸之一或多個纖維。
  2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系統,其中該支撐件包括一聚合物材料。
  2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系統,其中該等第二纖維附接至該聚合物材料之表面。
  2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系統,其中該等第二纖維至少部分嵌入該表面聚合物材料中。
  2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7或28項之系統,其中該等第一纖維自該等第二纖維所附接至之該聚合物層之該表面延伸。
  3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6至29項中任一項之系統,其包括附接至該聚合物層的一編織纖維墊,且其中該等第二纖維包括該編織纖維墊之縱向纖維,且其中該等第一纖維自該編織纖維墊延伸。
  3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3至30項中任一項之系統,其中該等第一纖維包括沿該散發器之該長度延伸的纖維之複數個相鄰簇,每一簇內之該等纖維以發散方式延伸以便形成一大體上連續的堆。
  3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3至31項中任一項之系統,其中該散發器呈一螺旋、一錐形螺旋、一螺旋形線圈或一阿基米德螺旋之形式。
  3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3至32項中任一項之系統,其中該等第一纖維及/或第二纖維為聚酯。
  3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3至33項中任一項之系統,其經構形為一形狀,在該形狀中該散發器之該流動路徑之總長度大於該散發器所佔據之空 間包絡面的最大尺寸。
  3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3至34項中任一項之系統,其中該流體途徑包括一毛細管途徑。
    35.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3至35項中任一項之系統,其中該流體輸送系統經組配來將一揮發性流體輸送至該至少一個散發器之一第一末端,且該至少一個散發器自該第一末端向下延伸。
  3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3至35項中任一項之系統,其中該散發器之一末端延伸至該流體輸送系統之一上端中。
  3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或35項之系統,其中該至少一個散發器在圍繞該貯存器之外部之一線圈中向下延伸。
  3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至37項中任一項之系統,其中該貯存器為一壓力補償式貯存器,其經組配來維持一大體上恆定的高差壓力,而不管該貯存器內之流體高度如何。
  3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至38項中任一項之系統,其進一步包括在該至少一個散發器與圍繞該至少一個散發器之空氣之間產生相對運動之一機構。
  4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之系統,其中產生相對運動之該機構包括一風扇,該風扇經組配來移動空氣,使其經過該至少一個散發器。
  4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之系統,其中該風扇經組配來在一向上方向上抽吸空氣,使其經過該至少一個散發器。
  4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之系統,其中產生相對運動之該機構包括用於使該至少一個散發器旋轉之機構。
  4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至42項中任一項之系統,其中該至少一個散發器在其遠端處進一步包括一吸收質量。
  4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之系統,其中該吸收質量包括該細長元件之連續的複數個區段,該連續的複數個區段經配置以使得一個區段之垂直延伸的第一纖維與至少一個其他相鄰區段之垂直延伸的第一纖維交織。
  4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之系統,其中該吸收質量包括一吸收材料,該吸收材料與該至少一個散發器之該末端相鄰且與該末端接觸。
  4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3或45項之系統,其中該吸收材料係多孔的。
  4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3至46項中任一項之系統,其中該吸收質量之任何部分均不低於恆定高度的貯存器。
  4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至47項中任一項之系統,其中該流體輸送機構進一步包括一機械轉向器,其用來將用於來自該貯存器的揮發性材料之一流動路徑不轉向至該至少一個散發器、轉向至該至少一個散發器中之一個或一個以上。
  4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至48項中任一項之系統,其進一步包括用於至少封圍住該貯存器及至少一個散發器之一外殼,該外殼具有通氣孔來允許空氣流入及流出該外殼。
  5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3至49項中任一項之系統,其中該散發器盤繞在該貯存器之外部上。
  5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0項之系統,其中該散發器附接至該貯存器之外部。
  5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之系統,其中產生相對運動之該機構包括 用於將一磁場重複地給予該散發器以使該散發器振盪的一機構。
  5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2項之系統,其中用於給予一磁場之該機構包括一電磁線圈及一控制器,該控制器用來驅動該線圈以便提供作用於該散發器的一脈衝式磁場。
  54. 一種製造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散發器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提供兩個或兩個以上細長金屬絲;提供第一複數個短纖維,該第一複數個短纖維經配置來穿過該兩個或兩個以上細長金屬絲中的至少兩個金屬絲之間;提供一或多個第二纖維,該一或多個第二纖維與該兩個或兩個以上金屬絲對準;以及扭絞該等金屬絲及第二纖維來將該等第一纖維夾在該等金屬絲與該等第二纖維之間,使得該等第一纖維大體上垂直於該等金屬絲及第二纖維而延伸。
  55. 一種製造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散發器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提供一散發器前身,其包括一細長元件,該細長元件具有第一複數個短細纖維,該第一複數個短細纖維附接至一核心且大體上垂直於該核心而延伸;以及沿該核心以螺旋模式緊密地包覆一或多個第二纖維。
  5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5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使用該一或多個第二纖維使該第一複數個纖維中至少一些變形,使得該等變形的第一纖維大體上沿該核心之方向延伸。
  5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4、55或56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 括經由一副旋轉構件相對於一主旋轉構件之旋轉軸線成一銳角地將該散發器輸送至該主旋轉構件,該主旋轉構件之直徑大於該副旋轉構件之直徑。
  5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7項之方法,其中該主旋轉構件為由一驅動構件引起旋轉之一圓柱或心軸,且該副旋轉構件為能夠自由旋轉之一圓柱或心軸。
  5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7或58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在高拉力下將該散發器輸送至該副旋轉構件。
  6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7至59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主旋轉構件及該副旋轉構件係定位成彼此極其接近,且使得該等旋轉構件之旋轉中心對準。
  6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4至60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包括將該散發器形成為以下之一:一螺旋、一錐形螺旋、一方形螺旋、一螺旋形線圈及阿基米德螺旋。
  6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1項之方法,其中該螺旋、錐形螺旋、方形螺旋、螺旋形線圈或阿基米德螺旋係藉由在該散發器纏繞至該主構件上期間改變該張力及/或該角度來形成。
  63. 一種散發器,其大體上如本文參考圖2至圖5、圖11或圖12中的任一圖所描述。
  64. 一種系統,其大體上如本文參考圖6至圖10、圖式13或圖14中的任一圖所描述。
  65. 一種系統,其大體上如本文參考圖17至圖19中的任一圖所描述。
TW102129935A 2012-08-21 2013-08-22 揮發性材料分配器 TW2014201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GB1214889.6A GB201214889D0 (en) 2012-08-21 2012-08-21 Volatile material dispenser
GBGB1220407.9A GB201220407D0 (en) 2012-08-21 2012-11-13 Volatile material dispens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0138A true TW201420138A (zh) 2014-06-01

Family

ID=47017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9935A TW201420138A (zh) 2012-08-21 2013-08-22 揮發性材料分配器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09465A1 (zh)
EP (1) EP2887972A1 (zh)
JP (1) JP2015532606A (zh)
KR (1) KR20150067145A (zh)
CN (1) CN104797274A (zh)
AU (1) AU2013304822A1 (zh)
CA (1) CA2882323A1 (zh)
GB (3) GB201214889D0 (zh)
IL (1) IL237230A0 (zh)
MX (1) MX2015002142A (zh)
PH (1) PH12015500342A1 (zh)
RU (1) RU2015110058A (zh)
SG (1) SG11201501194WA (zh)
TW (1) TW201420138A (zh)
WO (1) WO20140299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41142B2 (en) * 2015-10-23 2023-01-03 Sony Corporation Fragrance material holding member and fragrance providing device
KR101711821B1 (ko) * 2015-12-10 2017-03-03 디케이 주식회사 서방성 휘산장치
US9913924B2 (en) 2016-05-25 2018-03-13 S. C. Johnson & Son, Inc. Dispensing device
CN108938428B (zh) * 2018-07-20 2021-08-03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多功能药学室配药装置
BR112022010950A2 (pt) * 2019-12-06 2022-09-06 Johnson & Son Inc S C Dispensador e método de uso do mesmo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34431A (en) * 1978-11-02 1980-06-04 Sewertech Ltd Pipe cleaner
GB2180450B (en) * 1985-09-20 1989-04-19 Medical Express Improvements in artificial plants
GB9613015D0 (en) * 1996-06-21 1996-08-28 Reckitt & Colman Inc Device
GB0306449D0 (en) * 2003-03-21 2003-04-23 Givaudan Sa Device
US7252244B2 (en) * 2004-06-29 2007-08-07 S.C. Johnson & Son, Inc. Volatile dispenser with oriented fibrous emanator
US20120048517A1 (en) * 2010-08-31 2012-03-01 Kunshan Jue-Chung Electronics Co., Heat pipe with composite wick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5110058A (ru) 2016-10-10
GB2508057A (en) 2014-05-21
GB201220407D0 (en) 2012-12-26
AU2013304822A1 (en) 2015-04-09
SG11201501194WA (en) 2015-03-30
KR20150067145A (ko) 2015-06-17
GB201314937D0 (en) 2013-10-02
WO2014029993A1 (en) 2014-02-27
US20150209465A1 (en) 2015-07-30
EP2887972A1 (en) 2015-07-01
PH12015500342A1 (en) 2015-04-20
MX2015002142A (es) 2015-05-12
CA2882323A1 (en) 2014-02-27
IL237230A0 (en) 2015-04-30
CN104797274A (zh) 2015-07-22
GB201214889D0 (en) 2012-10-03
JP2015532606A (ja) 2015-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420138A (zh) 揮發性材料分配器
JP6868141B2 (ja) 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
US10932496B2 (en) Electronic vaping device with outlet-end illumination
JP2022125131A (ja) エアロゾル発生システム用の流体透過性ヒーター組立品及びカトマイザーカートリッジ
CN106686995A (zh) 电子烟装置及其构件
KR20180116260A (ko) 전자 흡연 장치용 카트리지
US9457117B2 (en) Emanator element for volatile liquids and devices incorporating same
CN103200967B (zh) 挥发性物质的分配器及其分配筛网
CN101001648A (zh) 具有定向纤维质射气发射器的挥发物分配器
US20080315011A1 (en) Multiple capillary tubes to dispense vapor
EP1933890A1 (en) Wick assemblies
JP2019533447A (ja) eベイピング装置用の気化器組立品
US7731102B2 (en) Neutral displacement wick
DE102019202046A1 (de) Verdampfer-Tank-Einheit für einen Inhalator, vorzugsweise, ein elektronisches Zigarettenprodukt, elektronisches Zigarettenprodukt und Dochtstruktur
WO2012046698A1 (ja) 揚水管およびそれを含む揚水装置
US20150290351A1 (en) Volatile Material Dispenser and Dispensing Screen Thereof
KR20230146892A (ko) 발열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
JPS59129066A (ja) 液状香料を均一に蒸発させ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736543A (en) Apparatus for softening silk, yarn, cotton, and other thread
TW201315543A (zh) 揮發物質的分配器與用於該分配器的分配濾網
KR20200066307A (ko) 커넥터를 가진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용 히터
US20190351443A1 (en) Vaporizer with clog-free channel
JP5635045B2 (ja) 液滴パイプ
JPH0337040B2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