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15058A - 近接感測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近接感測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15058A
TW201415058A TW101137700A TW101137700A TW201415058A TW 201415058 A TW201415058 A TW 201415058A TW 101137700 A TW101137700 A TW 101137700A TW 101137700 A TW101137700 A TW 101137700A TW 201415058 A TW201415058 A TW 20141505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ignal
light signal
emitting element
reflected l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7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45992B (zh
Inventor
Lin-Xuan Wang
yu-lun Zhu
Original Assignee
Lite On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te On Semiconductor Corp filed Critical Lite On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to TW101137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4599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15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50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59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5992B/zh

Links

Abstract

一種近接感測方法,預設相鄰的一第一發光元件及一光感測器,以及一與該光感測器間隔一預定距離的第二發光元件,並令該第一發光元件發射一第一光訊號,使該光感測器感測該第一光訊號的一第一反射光訊號,且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大於一第一臨界值時,判定有物體接近,並接續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是否大於一第二臨界值,若否,則令該第二發光元件發射一第二光訊號,使該光感測器感測該第二光訊號的一第二反射光訊號,並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與該第二反射光訊號的強度的一比值是否大於一第三臨界值,若是,判定有物體接近。

Description

近接感測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偵測方法及裝置,特別是指一種偵測物體是否接近的近接感測方法及裝置。
近年來,近接感測裝置被廣泛應用在具有觸控面板的電子裝置,例如行動電話上。參見圖1所示,習知的近接感測裝置設置在行動電話(圖未示)的一觸控面板40下方,其主要包括一紅外線發光二極體41、一與紅外線發光二極體41相鄰且以一隔光機構42相阻隔的光感測器43,以及一處理器44。紅外線發光二極體41會發射一光訊號E,光感測器43接收該光訊號E由一物體50反射回來的一反射光訊號R並傳給處理器44,處理器44將該反射光訊號R數位化為一光強度值。一般來說,如圖2所示,該光強度值會隨著物體50與光感測器43之間的距離漸短而漸強,直到趨近於一最大值2000。因此,處理器44會根據預設的一臨界距離,例如70mm,設定一臨界值,例如1000,並判斷得到的光強度值是否大於該臨界值,若是,則判定物體50接近行動電話,則關閉觸控面板40,以避免物體50誤觸觸控面板40而導致電子裝置產生誤動作。
惟,如圖3及圖4所示,當物體60是一反射率很低的物體,例如黑卡或使用者的黑髮時,會發現當物體60相當貼近行動電話時,例如與行動電話的距離在2-3mm的範圍時,由物體60反射之反射光訊號的光強度值會高於臨界值 1000,但是當物體60與行動電話的距離短於2mm時,由物體60反射的反射光訊號之強度值反而急劇地衰減至低於臨界值1000,導致處理器44誤判物體60與行動電話遠離而開啟觸控面板40。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可避免因物體的反射率太低而誤判物體沒有靠近之近接感測方法及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第一種近接感測方法預設有相鄰的一第一發光元件及一光感測器,以及一與該光感測器間隔一預定距離的第二發光元件,並進行步驟包括:(A)令該第一發光元件發射一第一光訊號,使該光感測器感測該第一光訊號的一第一反射光訊號;(B)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是否大於一臨界值,若是,判定有物體接近;(C)再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是否持續大於一臨界值,若否,令該第二發光元件發射一第二光訊號,使該光感測器感測該第二光訊號的一第二反射光訊號;及(D)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與該第二反射光訊號的強度的一比值是否大於一預設值,若是,判定有物體接近。
較佳地,在步驟(B)中,當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小於或等於該臨界值,則判定沒有物體接近。
較佳地,在步驟(D)中,當判斷該比值小於或等於該預設值,則判定沒有物體接近,並關閉該第二發光元件。
較佳地,在步驟(D)中,該第一發光元件及該第二發光元件是交錯地發射該第一光訊號及第二光訊號。
本發明第二種近接感測方法預設有相鄰的一第一發光元件及一光感測器,以及一與該光感測器間隔一預定距離的第二發光元件,並進行步驟包括:(A)令該第一發光元件發射一第一光訊號,使該光感測器感測該第一光訊號的一第一反射光訊號;(B)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是否大於一臨界值,若是,判定有物體接近,並令該第二發光元件發射一第二光訊號,使該光感測器感測該第二光訊號的一第二反射光訊號;及(C)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與該第二反射光訊號的強度的一比值是否大於一預設值,若是,判定有物體接近,否則判定沒有物體接近。
本發明第三種近接感測方法預設有相鄰的一第一發光元件及一光感測器,以及一與該光感測器間隔一預定距離的第二發光元件,並進行步驟包括:(A)令該第一發光元件與該第二發光元件交錯地發射一第一光訊號及一第二光訊號,使該光感測器分別感測該第一光訊號的一第一反射光訊號,以及感測該第二光訊號的一第二反射光訊號;及(B)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與該第二反射光訊號的強度的一比值是否大於一預設值,若是,判定有物體接近,否則判定沒有物體接近。
而本發明實現上述第一種方法的第一種近接感測裝置,包括一第一發光元件,一與該第一發光元件相鄰的光感測器,一與該光感測器間隔一預定距離的第二發光元件,一控制器及一處理器;該控制器控制該第一發光元件發射一第一光訊號,使該光感測器感測該第一光訊號的一 第一反射光訊號,且該處理器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大於一臨界值時,判定有物體接近,並於後續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小於或等於該臨界值時,令該控制器控制該第二發光元件發射一第二光訊號,使該光感測器感測該第二光訊號的一第二反射光訊號,且該處理器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與該第二反射光訊號的強度的一比值大於一預設值時,則判定有物體接近。
較佳地,該處理器一開始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小於或等於該臨界值時,則判定沒有物體接近。
較佳地,該處理器判斷該比值小於或等於該預設值,則判定沒有物體接近,並令該控制器關閉該第二發光元件。
較佳地,當該第二發光元件發射該第二光訊號時,該控制器控制該第一發光元件及該第二發光元件交錯發射該第一光訊號及該第二光訊號。
較佳地,該第二發光元件設在該第一發光元件遠離該光感測器的一側,且該近接感測裝置還包括一設在該第一發光元件與該光感測器之間的第一隔光機構,以及一設在該第二發光元件之接近該第二發光元件的一側的第二隔光機構。
本發明實現上述第二種方法的第二種近接感測裝置,包括一第一發光元件,一與該第一發光元件相鄰的光感測器,一與該光感測器間隔一預定距離的第二發光元件,一控制器及一處理器;該控制器控制該第一發光元件發射一第一光訊號,使該光感測器感測該第一光訊號的一第一反 射光訊號,且該處理器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大於一臨界值時,判定有物體接近,並令該控制器控制該第二發光元件發射一第二光訊號,使該光感測器感測該第二光訊號的一第二反射光訊號,且該處理器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與該第二反射光訊號的強度的一比值大於一預設值時,則判定有物體接近。
本發明實現上述第三種方法的第三種近接感測裝置,包括一第一發光元件,一與該第一發光元件相鄰的光感測器,一與該光感測器間隔一預定距離的第二發光元件,一控制器及一處理器;該控制器控制該第一發光元件與該第二發光元件交錯地發射一第一光訊號及一第二光訊號,使該光感測器分別感測該第一光訊號的一第一反射光訊號,以及感測該第二光訊號的一第二反射光訊號,且該處理器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與該第二反射光訊號的強度的一比值大於一預設值時,則判定有物體接近,否則判定沒有物體接近。
本發明近接感測裝置藉由設置一近一遠的兩個發光元件搭配一個光感測器或者設置一近一遠的兩個光感測器搭配一個發光元件,並在只開啟較近的該發光元件或光感測器時,發現由物體反射的反射光強度從大於臨界值變成小於臨界值時,可藉由再開啟較遠的該發光元件或光感測器,求得在此情況下由物體反射的一近一遠兩個反射光強度之與物體和近接感測裝置之間的距離成反比的一比值,並藉由判斷該比值是否大於一預設值,即可進一步確定物 體是相對近接感測裝置靠近或遠離,避免因物體之反射率低而誤判的情況發生,達到本發明的功效和目的。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參見圖5所示,本發明近接感測裝置可應用在一設有一觸控螢幕20的電子裝置(圖未示),例如行動電話上,其第一較佳實施例包括設在一印刷電路板10上且位於觸控螢幕20下方的一第一發光元件11,一與第一發光元件11相鄰且以一隔光機構12相隔的光感測器13,一與光感測器13間隔一預定距離D的第二發光元件14,一與第一發光元件11及第二發光元件14電耦接的控制器15,以及一與控制器15及觸控螢幕30電耦接的處理器16。其中預定距離D至少是第一發光元件11和光感測器13的距離的2倍(以上)。
其中第一發光元件11及第二發光元件14是發出紅外光的紅外線發光二極體,且光感測器13是一紅外光感測器,隔光機構12是用以避免第一發光元件11發出的光線未經物體反射即直接被光感測器13接收。又第二發光元件14是設在第一發光元件11之與光感測器13相反的一側,且第二發光元件14之靠近第一發光元件11的一側還設有另一隔光機構17,用以避免第二發光元件14發出的光線未經物體反射即直接被光感測器13接收。
且近接感測裝置的第一實施例實現本發明近接感測方 法的第一較佳實施例,如圖6的步驟S61所示,首先,控制器15控制第一發光元件11發射一第一光訊號E1,如圖5所示,使光感測器13感測第一光訊號E1從一物體30反射回來的一第一反射光訊號R1並傳給處理器16,然後,如步驟S62,處理器16將第一反射光訊號R1進行類比/數位轉換成一第一光強度值V1。且設若物體30是一低反射率物體,則可得到如圖7所示,第一光訊號E1從物體30反射回來的第一反射光訊號R1的光強度值與物體30和近接感測裝置之間的距離的對應關係之一第一光強度值曲線S1。又假設處理器16預先設定一第一臨界值,例如1000,以藉由判斷第一光強度值V1是否大於第一臨界值來決定是否關閉或開啟觸控螢幕20。
因此,在步驟S62中,處理器16判斷第一光強度值V1是否大於第一臨界值(1000),若是,如步驟S63,處理器16判定物體30接近,則對應產生一關閉訊號關閉該觸控螢幕20,並進行步驟S64,繼續判斷光感測器13感測第一反射光訊號R1所對應產生的第一光強度值V1是否大於一預設的第二臨界值,該第二臨界值可以等於或小於第一臨界值,例如600,若是,則持續重覆步驟S63及S64,直到發現第一光強度值V1小於或等於第二臨界值。且由圖7所示可知,由於物體30具有低反射率之特性,故當物體30如圖8所示非常靠近光感測器13時,或者如圖5所示遠離光感測器13時,都會導致第一光強度值V1下降。
又如圖5及圖7所示,當控制第一發光元件11與第二 發光元件14交錯(輪流)發射第一光訊號E1及第二光訊號E2,可得到第二發光元件14發射的一第二光訊號E2從物體30反射回來的第二反射光訊號R2的光強度值與物體30和近接感測裝置之間的距離的對應關係之一第二光強度值曲線S2,且處理器16以第一光強度值曲線S1之數值除以第二光強度值曲線S2之數值,可以得到圖7所示之一比值曲線S3,且該比值曲線S3之高低變化與物體30和近接感測裝置的距離成反比,尤其是物體30越靠近近接感測裝置時,比值越高,故處理器16可進一步藉由比值來判斷物體30是更靠近還是遠離,因此,處理器16設定一對應於圖7中之該第二臨界值(600)的第三臨界值,例如1.74。
藉此,在步驟S64中,當處理器16發現第一光強度值V1從大於第二臨界值變成小於(或等於)第二臨界值時,為了確定此時物體30是更接近還是遠離,如步驟S65,處理器16令控制器15控制第二發光元件14發射第二光訊號E2,且第二光訊號E2與第一光訊號E1是由第一發光元件11和第二發光元件14分別,例如交錯(輪流)發射,故光感測器15會分別接收並感測第一光訊號E1由物體30反射回來的第一反射光訊號R1及第二光訊號E2由物體30反射回來的一第二反射光訊號R2,並將第一反射光訊號R1及第二反射光訊號R2分別傳送給處理器16。則如步驟S66,處理器16將第一反射光訊號R1與第二反射光訊號R2進行類比/數位轉換成第一光強度值V1及一第二光強度值V2,並求得第一光強度值V1與第二光強度值V2的一比值,即 V1/V2,並判斷該比值是否大於該第二臨界值(1.74),若是,表示物體30更接近,則回到步驟S63,令觸控螢幕20持續關閉;若否,表示物體30確實朝遠離方向移動,則執行步驟S67,關閉第二發光元件14,以節省電力消耗,並如步驟S68,判定物體30遠離光感測器13,則產生一開啟訊號令觸控螢幕20開啟,並重覆步驟S62。
值的一提的是,在步驟S65中,第一發光元件11與第二發光元件14也可以同時以不同的頻率分別發射第一光訊號及第二光訊號,則處理器16收到第一反射光訊號R1及第二反射光訊號R2時,即可從兩者頻率之不同而辨別出這兩者是分別由第一光訊號及第二光訊號反射而得。
又在步驟S62中,當處理器16判斷第一光強度值V1小於或等於第一臨界值時,則進行步驟S68,判定物體20沒有接近光感測器13,且令觸控螢幕20持續開啟,並且重覆步驟S62,持續判斷光感測器13所感測到的第一反射光訊號R1。
藉此,有效解決低反射率之物體30靠近時,不致因為由物體30反射之反射光強度下降而誤判物體遠離,而對應開啟電子裝置的觸控螢幕20,導致觸控螢幕20被誤觸的情況發生。當然本實施例近接感測裝置並不限於觸控螢幕之應用,其亦可根據物體接近或遠離產生觸發訊號控制電子裝置中需要與物體的接近或遠離產生連動(或互動)的其它零組件或功能。
再參見圖9所示,是本實施例近接感測裝置實現本發明 近接感測方法的第二較佳實施例,其與第一實施例相同處在於:步驟S91至S93與圖6之步驟S61至S63相同,步驟S94至S97與圖6之步驟S65至S68相同,其與第一實施例不同處在於:省略圖6中的步驟S64,亦即在步驟S93中,當處理器16判定物體30接近光感測器13後,即執行步驟S94(對應圖6的步驟S65),令控制器15控制第一發光元件11與第二發光二件14分別,例如交錯發射第一光訊號E1及第二光訊號E2,並進行步驟S95,處理器16判斷第一光訊號E1對應產生的第一光強度值V1與第二光訊號E2對應產生的第二光強度值V2的比值V1/V2,是否大於該第三臨界值(1.74),若是,則回到步驟S93,判定物體30接近,並令觸控螢幕20持續關閉,若否,則執行步驟S96,關閉第二發光元件14,並如步驟S97,判定物體30未接近,並產生一開啟訊號令觸控螢幕20開啟。
另參見圖10所示,是本實施例近接感測器實現本發明近接感測方法的第三較佳實施例,由於處理器16已知第一發光元件11發射的第一光訊號E1由物體30反射至光感測器13的第一反射光訊號R1與第二發光元件14發射的第二光訊號E2由物體30反射回來的第二反射光訊號R2,兩者經數位化後產生的比值曲線S3與物體30和光感測器13之間的距離成反比,因此,本實施例之處理器16其實也可以直接根據該第三臨界值(1.74)來判斷物體30是否接近,亦即如圖10之步驟S101,由控制器15控制第一發光元件11與第二發光元件14交錯地發射第一光訊號E1及第二光訊 號E2,使光感測器13分別感測第一光訊號E1由物體30反射回來的第一反射光訊號R1,以及感測第二光訊號E2由物體30反射回來的第二反射光訊號R2並分別傳送給處理器16,再進行步驟S102,處理器16將第一反射光訊號R1和第二反射光訊號R2分別數位化為第一光強度值V1及第二光強度值V2並求得兩者的比值V1/V2後,判斷該比值是否大於該第三臨界值(1.74),若是,則如步驟S103,判定物體30接近,並關閉觸控螢幕20,否則,如步驟S104,判定物體30未接近,則開啟觸控螢幕20(亦即令觸控螢幕20維持開啟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圖9之步驟S92中的”第一臨界值”是對應於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6及14項中的”臨界值”,且圖9之步驟S95中的”第三臨界值”是對應於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6及14項中的”預設值”;又圖10之步驟S102中的”第三臨界值”是對應於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7及15項中的”預設值”。
再參見圖11所示,是本發明近接感測裝置的第二較佳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處在於第一實施例是以兩個發光元件11、14搭配一光感測器13,而第二實施例則是一個發光元件21搭配兩個光感測器22、23(以下稱第一光感測器22及第二光感測器23),其餘元件皆相同。發光元件21與第一光感測器22相鄰並以一隔光機構24相阻隔,第二光感測器23設在第一光感測器22之與發光元件21相反的另一側並以一隔光機構25與第一光感測器22相阻隔。
且如圖12所示,近接感測裝置的第二實施例實施本發明近接感測方法的第四較佳實施例與圖6不同處在於:步驟S121(對應於圖6的步驟S61)是開啟發光元件21與第一光感測器22,使第一光感測器22接受發光元件21發射的光訊號E由物體30反射回來的第一反射光訊號R1’並傳送給處理器16,使處理器16在步驟S122及S124中根據第一反射光訊號E1’數位化後的第一光強度值V1’判斷物體30是否接近電子裝置的觸控螢幕20,且在步驟S125(對應於圖6的步驟S65)中,處理器16令控制器15開啟第二光感測器23,使接受發光元件21發射的光訊號E由物體30反射回來的第二反射光訊號R1’並傳送給處理器16,且在步驟S126(對應圖6的步驟66)中,處理器16是將第一光感測器22和第二光感測器23分別傳來的第一反射光訊號R1’及第二反射光訊號R2’數位化成第一光強度值V1’及第二光強度值V2’並求得兩者的比值V1’/V2’,則後續判斷方式則與前述圖6之步驟66相同。另外,在步驟S126中,當處理器16判斷比值V1’/V2’小於該第三臨界值,例如1.74時,則執行步驟S127(對應圖6的步驟67)關閉第二光感測器23,以節省電力消耗,並如步驟S128,判定物體30沒有接近。
再參見圖13所示,近接感測裝置的第二實施例實施本發明近接感測方法的第五較佳實施例與圖12實施例不同處在於省略圖12的步驟S124,其餘相同,故不再贅述。
又參見圖14所示,近接感測裝置的第二實施例實施本 發明近接感測方法的第六較佳實施例與圖10類似,其不同處在於:在步驟S141(對應圖10的步驟S101)中,控制器15控制第一光感測器22與第二光感測器23同時開啟,以分別感測發光元件21產生之光訊號E由物體30反射回來的第一反射光訊號R1’及第二反射光訊號R2’並傳送給處理器16,且在步驟S144(對應圖10的步驟104)中,控制器15是關閉第二光感測器23,其餘步驟S142、S143則與圖10之步驟S102、S103雷同,故於此不再贅述。
值得一提的是,圖13之步驟S132中的”第一臨界值”是對應於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17及20項中的”臨界值”,且圖13之步驟S135中的”第三臨界值”是對應於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17及20項中的”預設值”;又圖14之步驟S142中的”第三臨界值”是對應於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8及21項中的”預設值”。
綜上所述,本實施例之近接感測裝置藉由設置一近一遠的兩個發光元件搭配一個光感測器或者設置一近一遠的兩個光感測器搭配一個發光元件,並在只開啟較近的該發光元件或光感測器時,發現由物體反射的反射光強度從大於臨界值變成小於臨界值時,可藉由再開啟較遠的該發光元件或光感測器,並求得在此情況下由物體反射的一近一遠兩個反射光強度之與物體和近接感測裝置之間的距離成反比的一比值,而藉由判斷該比值是否大於一預設值,即可進一步確定物體是相對近接感測裝置靠近或遠離,避免了因物體之反射率低而誤判的情況發生,確實達成本發明的功效和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印刷電路板
11‧‧‧第一發光元件
12、17‧‧‧隔光機構
13‧‧‧光感測器
14‧‧‧第二發光元件
15‧‧‧控制器
16‧‧‧處理器
20‧‧‧觸控螢幕
21‧‧‧發光元件
22‧‧‧第一光感測器
23‧‧‧第二光感測器
24、25‧‧‧隔光機構
30‧‧‧物體
E1‧‧‧第一光訊號
E2‧‧‧第二光訊號
R1、R1’‧‧‧第一反射光訊號
R2、R2’‧‧‧第二反射光訊號
D‧‧‧預設距離
S1‧‧‧第一光強度值曲線
S2‧‧‧第二光強度值曲線
S3‧‧‧比值曲線
E1’‧‧‧光訊號
S61~S68‧‧‧步驟
S91~S97‧‧‧步驟
S101~S104‧‧‧步驟
S121~S128‧‧‧步驟
S131~S137‧‧‧步驟
S141~S144‧‧‧步驟
圖1顯示習知近接感測裝置的組成元件示意圖;圖2顯示習知近接感測裝置感測一物體時,由該物體反射的反射光訊號的強度通常會與該物體和近接感測裝置之間的距離成反比;圖3顯示一低反射率的物體貼近習知近接感測裝置的示意圖;圖4顯示當一低反射率的物體非常靠近習知的近接感測裝置時,其反射光訊號的強度反而迅速衰減;圖5顯示本發明近接感測裝置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組成元件示意圖;圖6顯示本發明近接感測方法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流程圖;圖7顯示第一實施例之近接感測裝置中的第一發光元件發射的第一光訊號從物體反射回來的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光強度值與物體和近接感測裝置之間的距離的對應關係之一第一光強度值曲線S1,第二發光元件發射的一第二光訊號從物體反射回來的第二反射光訊號的光強度值與物體和近接感測裝置之間的距離的對應關係之一第二光強度值曲線S2,以及第一光強度值曲線S1與第二光強度值曲線S2 的一比值曲線S3;圖8是顯示一低反射率的物體貼近第一實施例之近接感測裝置的示意圖
圖9顯示本發明近接感測方法的第二較佳實施例的流程圖;圖10顯示本發明近接感測方法的第三較佳實施例的流程圖;圖11顯示本發明近接感測裝置的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組成元件示意圖;圖12顯示本發明近接感測方法的第四較佳實施例的流程圖;圖13顯示本發明近接感測方法的第五較佳實施例的流程圖;及圖14顯示本發明近接感測方法的第六較佳實施例的流程圖。
S61~S68‧‧‧步驟

Claims (21)

  1. 一種近接感測方法,其預設相鄰的一第一發光元件及一光感測器,以及一與該光感測器間隔一預定距離的第二發光元件,並進行步驟包括:(A)令該第一發光元件發射一第一光訊號,使該光感測器感測該第一光訊號的一第一反射光訊號;(B)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是否大於一第一臨界值,若是,判定有物體接近;(C)再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是否大於一第二臨界值,若否,令該第二發光元件發射一第二光訊號,使該光感測器感測該第二光訊號的一第二反射光訊號,其中該第二臨界值小於或等於該第一臨界值;及(D)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與該第二反射光訊號的強度的一比值是否大於一第三臨界值,若是,判定有物體接近。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近接感測方法,在步驟(B)中,當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小於或等於該第一臨界值,則判定沒有物體接近。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近接感測方法,在步驟(D)中,當判斷該比值小於或等於該第三臨界值,則判定沒有物體接近。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近接感測方法,在步驟(D)中,當判斷該比值小於或等於該第三臨界值,則關閉該第二發光元件。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近接感測方法,在步驟(D)中,該第一發光元件及該第二發光元件是交錯地發射該第一光訊號及第二光訊號或是同時以不同的頻率發射該第一光訊號及第二光訊號。
  6. 一種近接感測方法,其預設相鄰的一第一發光元件及一光感測器,以及一與該光感測器間隔一預定距離的第二發光元件,並進行步驟包括:(A)令該第一發光元件發射一第一光訊號,使該光感測器感測該第一光訊號的一第一反射光訊號;(B)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是否大於一臨界值,若是,判定有物體接近,並令該第二發光元件發射一第二光訊號,使該光感測器感測該第二光訊號的一第二反射光訊號;及(C)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與該第二反射光訊號的強度的一比值是否大於一預設值,若是,判定有物體接近,否則判定沒有物體接近。
  7. 一種近接感測方法,其預設相鄰的一第一發光元件及一光感測器,以及一與該光感測器間隔一預定距離的第二發光元件,並進行步驟包括:(A)令該第一發光元件與該第二發光元件交錯地發射一第一光訊號及一第二光訊號,使該光感測器分別感測該第一光訊號的一第一反射光訊號,以及感測該第二光訊號的一第二反射光訊號;及(B)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與該第二反射光訊 號的強度的一比值是否大於一預設值,若是,判定有物體接近,否則判定沒有物體接近。
  8. 一種近接感測裝置,包括:一第一發光元件;一光感測器,與該第一發光元件相鄰;一第二發光元件,與該光感測器間隔一預定距離;一控制器,控制該第一發光元件發射一第一光訊號,使該光感測器感測該第一光訊號的一第一反射光訊號;及一處理器,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大於一第一臨界值時,判定有物體接近,並於後續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小於或等於一第二臨界值時,令該控制器控制該第二發光元件發射一第二光訊號,使該光感測器感測該第二光訊號的一第二反射光訊號,且該處理器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與該第二反射光訊號的強度的一比值大於一第三臨界值時,則判定有物體接近;其中該第二臨界值小於或等於該第一臨界值。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近接感測裝置,其中該處理器一開始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小於或等於該第一臨界值時,則判定沒有物體接近。
  1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9項所述的近接感測裝置,其中該處理器判斷該比值小於或等於該第三臨界值,則判定沒有物體接近。
  11.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近接感測裝置,其中該處理器判斷該比值小於或等於該第三臨界值,則令該控制 器關閉該第二發光元件。
  1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近接感測裝置,其中,當該第二發光元件發射該第二光訊號時,該控制器控制該第一發光元件及該第二發光元件交錯發射該第一光訊號及該第二光訊號。
  1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近接感測裝置,其中該第二發光元件設在該第一發光元件遠離該光感測器的一側,且該近接感測裝置還包括一設在該第一發光元件與該光感測器之間的第一隔光機構,以及一設在該第二發光元件之接近該第二發光元件的一側的第二隔光機構。
  14. 一種近接感測裝置,包括:一第一發光元件;一光感測器,與該第一發光元件相鄰;一第二發光元件,與該光感測器間隔一預定距離;一控制器,控制該第一發光元件發射一第一光訊號,使該光感測器感測該第一光訊號的一第一反射光訊號;及一處理器,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大於一臨界值時,判定有物體接近,並令該控制器控制該第二發光元件發射一第二光訊號,使該光感測器感測該第二光訊號的一第二反射光訊號,且該處理器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與該第二反射光訊號的強度的一比值大於一預設值時,則判定有物體接近。
  15. 一種近接感測裝置,包括: 一第一發光元件;一光感測器,與該第一發光元件相鄰;一第二發光元件,與該光感測器間隔一預定距離;一控制器,控制該第一發光元件與該第二發光元件交錯地發射一第一光訊號及一第二光訊號,使該光感測器分別感測該第一光訊號的一第一反射光訊號,以及感測該第二光訊號的一第二反射光訊號;及一處理器,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與該第二反射光訊號的強度的一比值大於一預設值時,則判定有物體接近,否則判定沒有物體接近。
  16. 一種近接感測方法,其預設相鄰的一發光元件及一第一光感測器,以及一與該發光元件間隔一預定距離的第二光感測器,並進行步驟包括:(A)令該發光元件發射一光訊號,並開啟該第一光感測器使感測該光訊號的一第一反射光訊號;(B)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是否大於一第一臨界值,若是,判定有物體接近;(C)再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是否大於一第二臨界值,若否,開啟該第二光感測器使感測該光訊號的一第二反射光訊號,其中該第二臨界值小於或等於該第一臨界值;及(D)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與該第二反射光訊號的強度的一比值是否大於一第三臨界值,若是,則判定有物體接近。
  17. 一種近接感測方法,其預設相鄰的一發光元件及一第一光感測器,以及一與該發光元件間隔一預定距離的第二光感測器,並進行步驟包括:(A)令該發光元件發射一光訊號,並開啟該第一光感測器使感測該光訊號的一第一反射光訊號;(B)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是否大於一臨界值,若是,判定有物體接近,並開啟該第二光感測器使感測該光訊號的一第二反射光訊號;及(C)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與該第二反射光訊號的強度的一比值是否大於一預設值,若是,則判定有物體接近。
  18. 一種近接感測方法,其預設相鄰的一發光元件及一第一光感測器,以及一與該第一發光元件間隔一預定距離的第二光感測器,並進行步驟包括:(A)令該發光元件發射一光訊號,並同時開啟該第一光感測器及該第二光感測器,使分別感測該光訊號的一第一反射光訊號及一第二反射光訊號;及(B)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與該第二反射光訊號的強度的一比值是否大於一預設值,若是,判定有物體接近,否則判定沒有物體接近。
  19. 一種近接感測裝置,包括:一發光元件;一第一光感測器,與該第一發光元件相鄰;一第二光感測器,與該發光元件間隔一預定距離; 一控制器,控制該發光元件發射一光訊號,並開啟該第一光感測器使感測該第一光訊號的一第一反射光訊號;及一處理器,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大於一第一臨界值時,判定有物體接近,並於後續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小於或等於一第二臨界值時,令該控制器開啟該第二光感測器使感測該光訊號的一第二反射光訊號,且該處理器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與該第二反射光訊號的強度的一比值大於一第三臨界值時,則判定有物體接近。
  20. 一種近接感測裝置,包括:一發光元件;一第一光感測器,與該第一發光元件相鄰;一第二光感測器,與該發光元件間隔一預定距離;一控制器,控制該發光元件發射一光訊號,並開啟該第一光感測器使感測該第一光訊號的一第一反射光訊號;及一處理器,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大於一臨界值時,判定有物體接近,並令該控制器開啟該第二光感測器使感測該光訊號的一第二反射光訊號,且該處理器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與該第二反射光訊號的強度的一比值大於一預設值時,則判定有物體接近。
  21. 一種近接感測裝置,包括:一發光元件; 一第一光感測器,與該第一發光元件相鄰;一第二光感測器,與該發光元件間隔一預定距離;一控制器,控制該發光元件發射一光訊號,並同時開啟該第一光感測器及該第二光感測器,使分別感測該光訊號的一第一反射光訊號及一第二反射光訊號;及一處理器,判斷該第一反射光訊號的強度與該第二反射光訊號的強度的一比值是否大於一預設值,若是,判定有物體接近,否則判定沒有物體接近。
TW101137700A 2012-10-12 2012-10-12 近接感測方法及裝置 TWI4459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7700A TWI445992B (zh) 2012-10-12 2012-10-12 近接感測方法及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7700A TWI445992B (zh) 2012-10-12 2012-10-12 近接感測方法及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5058A true TW201415058A (zh) 2014-04-16
TWI445992B TWI445992B (zh) 2014-07-21

Family

ID=51795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7700A TWI445992B (zh) 2012-10-12 2012-10-12 近接感測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4599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1327A (zh) * 2017-05-03 2018-12-18 昇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距离传感器及距离感测模块
CN110456367A (zh) * 2018-05-07 2019-11-15 光宝新加坡有限公司 具有双发射器的近接感应模块
TWI685670B (zh) * 2018-05-07 2020-02-21 新加坡商光寶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具有雙發射器的近接感應模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1327A (zh) * 2017-05-03 2018-12-18 昇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距离传感器及距离感测模块
CN110456367A (zh) * 2018-05-07 2019-11-15 光宝新加坡有限公司 具有双发射器的近接感应模块
TWI685670B (zh) * 2018-05-07 2020-02-21 新加坡商光寶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具有雙發射器的近接感應模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45992B (zh) 2014-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96853B2 (en) Optical touch apparatus capable of detecting displacement and optical touch method thereof
US836389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touchless slider
TWI512313B (zh) 接近感測器及其運作方法
US8212500B2 (e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light in dependence of time-of-flight signal
US9485840B2 (en) Sensing within a region
US8248002B2 (e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light in dependence of time of flight signal
JP2010026527A5 (zh)
US8212499B2 (e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light in dependence of time-of-flight signal
CN105612482B (zh) 手势感测装置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手势感测装置的方法
US20100277073A1 (en) 1d gesture light control
CN103777818A (zh) 近接感测方法及装置
TWI540480B (zh) 光學觸控裝置與光學觸控方法
TWI445992B (zh) 近接感測方法及裝置
US9569028B2 (en) Optical touch system, method of touch detection, method of calibration,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9195346B2 (en) Touch panel, touch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touch control method
US8536531B2 (en) Proximity sensing apparatus and sensing method thereof
EP2904705B1 (en) Multiple function arrangement for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US9575613B2 (en) Touch-sensing apparatus, touch system, and touch-detection method
KR101236200B1 (ko) 다중 반사를 이용한 터치스크린 장치
US10331273B2 (en) Touch display system, touch device and touch display method for avoiding misjudging of touch position
EP2215721B1 (en) Information feedback or message to end-user for led light control systems
TWI430066B (zh) 燈具及燈具感測區域的調整方法
US10401976B2 (en) Electronic system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KR20130122213A (ko) 광학 근접 cmos 센서, 광학 근접 cmos 센서를 포함하는 디바이스 및 오토 캘리브레이션 방법
US20130135253A1 (en) Optical touch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