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07467A - 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 - Google Patents

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07467A
TW201407467A TW101129329A TW101129329A TW201407467A TW 201407467 A TW201407467 A TW 201407467A TW 101129329 A TW101129329 A TW 101129329A TW 101129329 A TW101129329 A TW 101129329A TW 201407467 A TW201407467 A TW 20140746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input
pixel
input field
update 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9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60653B (zh
Inventor
Yu-Shan Wang
Original Assignee
Yu-Shan W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Shan Wang filed Critical Yu-Shan Wang
Priority to TW101129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407467A/zh
Publication of TW201407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74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06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0653B/zh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係預先取得一顯示器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以判斷顯示器的資料傳輸規格,並依據其資料傳輸規格設定一畫素時脈上限值,再提供一顯示參數輸入介面及一畫素時脈控管程序,由該顯示參數輸入介面供使用者輸入顯示參數後,由畫素時脈控管程序限制輸入的顯示參數值,並判斷所對應的畫素時脈不大於該畫素時脈上限值,再依據輸入的顯示參數產生對應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如此,可防止使用者設定出不符合或超過顯示器資料傳輸規格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使用上更貼近非專業的使用者,以利於普及化。

Description

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顯示器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EDID)編輯方法,尤指一種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可確保編輯產生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對應的畫素時脈符合顯示器資料傳輸規格。
按,如今電腦主機的顯示卡與顯示器之間的訊號傳輸概包含兩種訊號:顯示資料及顯示能力識別資料(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EDID),其中,顯示資料係用來使顯示器顯示對應的顯示畫面,而顯示能力識別資料則是內建於顯示器的一資料連接裝置中,於顯示器與顯示卡連接時,該資料連接裝置將觸發顯示卡主動地讀取顯示能力識別資料,得知顯示器可支援的解析度(包含垂直畫素及水平畫素)及更新率(refresh rate),進而供使用者選擇,並設定該顯示卡依據所選擇的解析度及更新率來輸出顯示資料。
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係內建於顯示器中,因此,未被建入顯示器中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即無法提供給顯示卡選擇,加上現有的顯示器與顯示卡的規格越來越多樣化,因選不到匹配顯示器與顯示卡規格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而造成顯示器與顯示卡不相容的狀況層出不窮,為解決此相容性問題,目前有一種顯示能力識別裝置被提出,如圖8及圖9所示,其包含有: 一第一連接埠80,係用以與外部之顯示卡200連接;一第二連接埠90,係用以與外部之顯示器210連接;一顯示能力識別模組100,係與該第一連接埠80及該第二連接埠90連接,且具有一顯示卡觸發端101,並儲存有一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及一顯示卡觸發訊號,於檢知該第一連接埠80已連接顯示卡時,主動以該顯示卡觸發端101輸出該顯示卡觸發訊號,令顯示卡接收顯示卡觸發訊號後透過第一連接埠80讀取該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
上述顯示能力識別裝置主要係供使用者選擇式連接於任意顯示器與顯示卡之間,而提供更多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以盡可能地排除相容性問題。
然而上述顯示能力識別裝置開始被廣泛使用後,許多使用者發現運用顯示能力識別裝置有助於超頻使用顯示器,例如:具有最高解析度為1600×900規格的顯示器,會因其硬體製程的不同,而有可能可以支援超過1920×1080之解析度(每台顯示器可超過的幅度亦不同),而於一般正常使用狀況中,顯示器中不會內建高於1600×900的解析度,但裝上上述顯示能力識別裝置後,若該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包含有高於1920×1080的解析度(或1920×1200),則使用者可嘗試設定顯示卡依據高於1920×1080的解析度輸出顯示資訊,若發現顯示器仍可正常運作,則表示此顯示器事實上可支援此解析度,便得以超頻使用該顯示器。
為了更進一步配合使用者超頻運用,顯示能力識別裝置的製作廠商將顯示能力識別模組改以韌體晶片製作,以供後續配合軟體寫入新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但此仍有許多不理 想之處,以下進一步說明之。
現今制定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為128個位元組的資料,而用於超頻使用中,僅需修改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中對應解析度及更新率的資料,以下統稱解析度及更新率為「顯示參數」,雖然設定顯示參數並不需複雜指令,但設定顯示參數的人員卻必須具備充足的專業知識及技術經驗,主要由於顯示參數將決定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中的畫素時脈(有公式可依據顯示參數算出畫素時脈),而顯示卡會依據其畫素時脈來選擇資料傳輸規格,現有顯示資料的資料傳輸規格可分成單鍊結(Single link)及雙鍊結(Dual link),此二種資料傳輸規格支援不同的畫素時脈,以現有DVI規格為例,單鍊結只能提供165M Hz以下的畫素時脈進行傳輸,雙鍊結可提供330M Hz以下的畫素時脈進行傳輸,因此使用者在嘗試超頻使用時,若設定顯示參數對應的畫素時脈超過165M Hz時,顯示卡會自動改以雙鍊結的規格來傳輸顯示資料(以DVI規格為例),此時,不支援雙鍊結的顯示器將顯示破碎而不完整的顯示畫面,對於專業技術人員而言,也許不難預先排除此狀況的發生,但對於一般性使用者而言,通常已難以理解其原因,更遑論將其納為設定顯示參數時的考量,因此,即使現有的顯示能力識別裝置可透過外部軟體進行顯示能力識別資料的修改,但其編輯方法仍難以被一般性使用者接受,故實需針對上述問題提供適合一般性使用者進行編輯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
有鑑於現有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不利於一般使用者使用之技術缺陷,本發明的主要目的係提出一種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其可預先排除產生不符合顯示器資料傳輸規格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以便於一般性使用者進行編輯。
欲達上述目的所使用的主要技術手段係令該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包含有:預先取得一顯示器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並依據該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中畫素時脈對應的資料傳輸規格設定一畫素時脈上限值;提供一顯示參數輸入介面及一畫素時脈控管程序;以該顯示參數輸入介面接收外部輸入的一組顯示參數後,由該畫素時脈控管程序計算該組顯示參數對應的畫素時脈,並令該顯示參數輸入介面限制顯示參數之輸入,於判斷所輸入顯示參數對應的畫素時脈不超過該畫素時脈上限值,再依據顯示參數輸入介面中輸入的該組顯示參數產生一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以寫入一顯示能力識別裝置中。
由於顯示器可支援的資料傳輸規格可由其內建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中畫素時脈得知,例如:以DVI規格為例,可支援雙鍊結的顯示器,其內建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中的畫素時脈必定高於每秒165M畫素;因此,本發明可先取得顯示器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以得知該顯示器可否支援畫素時脈高於165M Hz的資料傳輸規格,再據此設定畫素時脈上限值;設定完畢後,並由畫素時脈控管程序於顯示參數 輸入介面接收顯示參數之輸入時,計算顯示參數對應的畫素時脈,並確保其不超過畫素時脈上限值,如此,本發明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可確保最後產生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符合預先取得的顯示器資料傳輸規格,即可避免使用者因不熟悉專業技術而編輯出不符合顯示器資料傳輸規格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操作上更貼近非專業的一般使用者。
本發明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其主要目的係讓使用者無需具備EDID專業知識即可輕易使用令其改變顯示器解析度達到超頻目地的方法,該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可製作成應用程式(APP),安裝於電腦中,配合圖形化或文字操作介面供使用者進行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而最後產生對應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以輸入具有韌體功能的顯示能力識別裝置中。
請參閱圖1,上述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係包含有:預先取得一顯示器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以判斷顯示器的顯示參數及其資料傳輸規格,並依據該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中畫素時脈對應的資料傳輸規格設定一畫素時脈上限值S10;提供一顯示參數輸入介面及一畫素時脈控管程序S20;以該顯示參數輸入介面接收外部輸入的一組顯示參數後,由該畫素時脈控管程序計算該組顯示參數對應的畫素 時脈,並令該顯示參數輸入介面限制顯示參數之輸入,於判斷所輸入顯示參數對應的畫素時脈不超過該畫素時脈上限值者,則於完成顯示參數之輸入後,依據顯示參數輸入介面接收的完整顯示參數產生一顯示能力識別資料S30,以寫入一顯示能力識別裝置中或直接寫入顯示器中。
上述讀取顯示器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可由使用者自行輸入,或由電腦主機直接或間接連接顯示器進行讀取;而依據資料傳輸規格設定畫素時脈上限值,以現今制定的規格,若顯示器的畫素時脈低於每秒165M畫素,則表式顯示器資料傳輸規格為單鍊結,則設定該畫素時脈上限值為165M Hz,若高於顯示器的畫素時脈高於每秒165M畫素,則表示該顯示器支援雙鍊結,則設定該畫素時脈上限值為330M Hz;而資料傳輸規格之制定,未來可能因硬體設備條件改良而改變,故不限於以165M Hz做為單鍊結及雙鍊結的判斷依據。
由於提供的顯示參數輸入介面不同,畫素時脈控管程序配合限制顯示參數輸入介面輸入之詳細步驟亦會有所不同,以下謹以三種不同的顯示參數輸入介面配合三種畫素時脈控管程序說明之: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請配合進一步參閱圖2A,於本實施例中,該顯示參數輸入介面10包含有一垂直畫素輸入欄位11、一水平畫素輸入欄位12、一更新率輸入欄位13及一確認鍵14,以供使用者分別於該垂直畫素輸入欄位11、該水平畫素輸入欄位12及該更新率輸入欄位13輸入對應的顯示參數,即垂直畫素、水平畫素及更新率; 該畫素時脈控管程序則該顯示參數輸入介面10的確認鍵14受到使用者點擊後執行以下步驟:分別讀取該顯示參數輸入介面10中垂直畫素輸入欄位11、水平畫素輸入欄位12及更新率輸入欄位13中輸入完整的一組顯示參數S301;計算該組顯示參數對應的畫素時脈S302,其計算方式,係將垂直畫素對應的垂直總時脈乘上水平畫素對應的水平總時脈,再乘上更新率即可得到畫素時脈:判斷該組顯示參數對應的畫素時脈是否超過該畫素時脈上限值S303,若是,則如圖2B所示,顯示一警告視窗20(S304),以要求使用者修改顯示參數;若否,則依據該組顯示參數,產生對應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S305,以寫入顯示能力識別裝置中。
上述該垂直畫素輸入欄位11、該水平畫素輸入欄位12及該更新率輸入欄位13係供使用者以按鍵或鍵盤直接輸入數值,亦可由顯示參數輸入介面10提供數值表格供使用者以滑鼠點選;如此便可提供使用者輸入所需的顯示參數,並於確認其對應的畫素時脈不超過畫素時脈上限後,才將其編輯成對應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達到避免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不符合顯示器資料傳輸規格之目的,且輸入顯示參數的方式仍有高自由度。
上述實施例係由使用者任意輸入數值,而輔以畫素時脈控管程序排除不符合顯示器資料傳輸規格的數值,然而,對於新手而言,對於顯示參數如何排列組合尚不熟悉,因此,請進一步參閱圖4,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提供另一顯 示參數輸入介面10’配合另一畫素時脈控管程序,與前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中該顯示參數輸入介面10’中的垂直畫素輸入欄位11、水平畫素輸入欄位12及更新率輸入欄位13各提供一表格輸入功能鍵111、121、131,各表格輸入功能鍵111、121、131於受到使用者以按鍵或滑鼠游標等點選後顯示一選擇表格30,且該選擇表格中包含有複數選擇輸入值,以供使用者點選所需的選擇輸入值而輸入對應的垂直畫素輸入欄位11、水平畫素輸入欄位12及更新率輸入欄位13中;該畫素時脈控管程序係如圖5所示,於該垂直畫素輸入欄位11、該水平畫素輸入欄位12及該更新率輸入欄位13其中二個欄位中已輸入有選擇輸入值時執行以下步驟:讀取已輸入的選擇輸入值S311;依據已輸入的選擇輸入值,配合尚未輸入之欄位對應的選擇表格30,而計算出該選擇表格30中所有選擇輸入值分別對應的畫素時脈S312,並將其對應的畫素時脈分別與該畫素時脈上限值比對;將尚未輸入之欄位的選擇表格中對應畫素時脈超過畫素時脈上限值的選擇輸入值設定為不可選擇S313;於所有欄位皆已輸入選擇輸入值後,依據該垂直畫素輸入欄位11、該水平畫素輸入欄位12及該更新率輸入欄位13中完整的顯示參數產生對應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S314,以寫入顯示能力識別裝置中。
由於畫素時脈的計算必須有確定垂直畫素、水平畫素及更新率,故本實施例於其中二個值已確定者,必須配合第 三個值計算,以圖4為例,該垂直畫素欄位11中已選定2560像素,該水平畫素欄位12中已選定1200像素,故於讀取已輸入的選擇輸入值S41之步驟中,便會讀取到該垂直畫素欄位11及該水平畫素欄位12中的選擇輸入值分別為2560像素及1200像素,而計算畫素時脈之步驟S43,便以2560×1200配合更新率選擇表格30的選擇輸入值分別計算對應的畫素時脈(例如圖4中更新率的選擇表格30提供了20 Hz至90 Hz的更新率給使用者選擇),並將對應畫素時脈超過畫素時脈上限值的選擇輸入值(如圖式中大於52Hz的更新率)設定為不可選擇,令使用者不會選到畫素時脈超過已設定的畫素時脈上限的顯示參數組合,且此種提供使用者以選擇表格選擇的方式,可由產品製造者提供適切的選擇輸入值,例如提供廣泛為遊戲、影音軟體支援的垂直、水平畫素及更新率給初階使用者選擇,更適合初階使用者使用。
由於更新率的改變對數位式液晶螢幕造成的視覺效果差異不大,因此,以實際使用而言,許多使用者並不會要求高更新率,為此,本發明又提出第三較佳實施例,再請進一步參閱圖6,於本實施例中,該顯示參數輸入介面10”同樣包含有一垂直畫素輸入欄位11、一水平畫素輸入欄位12、一更新率輸入欄位13及一確認鍵14,該垂直畫素輸入欄位11及該水平畫素輸入欄位12各包含有一數值輸入格112、122及一表格輸入功能鍵111、121,分別以數值輸入格112、122提供數值輸入,以表格輸入功能鍵111、121供點選而分別顯示一選擇表格30,且該選擇表格30中 包含有複數選擇輸入值,以供使用者點選所需的選擇輸入值而輸入對應的垂直畫素輸入欄位11、水平畫素輸入欄位12,而該更新率輸入欄位13則包含有一顯示格132、一升值鍵133及一降值鍵134,供使用者僅能以升值及降值之方式設定更新率;該畫素時脈控管程序係如圖7所示,於該垂直畫素輸入欄位11及該水平畫素輸入欄位12完成輸入後執行以下步驟:依據已輸入的垂直畫素、水平畫素而預算出一最高更新率S321,使已輸入的垂直畫素、水平畫素及該最高更新率對應的畫素值脈最接近但不大於該畫素時脈上限值;將該最高更新率顯示於該顯示參數輸入介面10”中更新率輸入欄位13的顯示格132內,由其升值鍵133及降值鍵134調整之,並限制調整後不得高於原最高更新率S322;於所有欄位皆已輸入完畢且該顯示參數輸入介面10’的確認鍵14受到使用者點擊S323後,依據該垂直畫素輸入欄位11、該水平畫素輸入欄位12及該更新率輸入欄位13中完整的顯示參數產生對應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S324,以寫入顯示能力識別裝置中。
由於畫素時脈之計算,係將垂直畫素對應的總時脈(動作時脈加上同步時脈)乘上水平畫素對應的總時脈後,再乘上更新率,因此,預算該最高更新率之步驟,只要將垂直畫素對應的總時脈乘上水平畫素對應的總時脈,再由該畫素時脈上限值來除此值,即可得到最高更新率值,最高更新率值算出後,使用者便只能以增減的操作方式調整此 值,且被限制不得調整超過原最高更新率值,如此,亦可達到限制使用者不編輯出超過顯示器資訊傳輸規格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目的。
又,為避免上述三種實施例因更新率設定過高而造成顯示器溢位的問題,可進一步於畫素時脈控管程序中設定一更新率上限值,並進一步限制該顯示參數輸入介面10、10’、10”中更新率欄位輸入之數值不超過該更新率上限值;以目前普遍顯示器可支援的更新率通常不超過120 Hz,故可設定此值為更新率上限值,而此數值同樣會因未來顯示器之硬體改良而提升,故不以此數值為限。
除此之外,為了更方便使用者決定所要輸入的顯示參數,上述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係於提供顯示參數輸入介面10、10’、10”時,讀取預先取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所對應的顯示參數,並將該組顯示參數分別輸入於顯示參數輸入介面10、10’、10”中對應的垂直畫素輸入欄位11、水平畫素輸入欄位12及更新率輸入欄位中;有助於供使用者參看此組顯示參數後,再決定要於垂直畫素、水平畫素或是更新率上進行調整(超頻)。
本發明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配合具有可編輯功能的顯示能力識別裝置使用時,可將其內建於顯示能力識別裝置中,亦可製作成應用程式安裝於電腦主機中,由電腦主機連接顯示能力識別裝置,以將編輯完成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寫入顯示能力識別裝置中;而上述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於提供使用者進行編輯時,得以預先取得的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為判斷其資料 傳輸規格之依據,並限制使用者編輯出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中的畫素時脈不超過其資料傳輸規格,減少一般使用者編輯出不符使用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次數,對於一般性使用者而言,使用上更為方便。
綜上所述,本發明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得以確保最後產生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符合預先取得的顯示器資料傳輸規格,故可防止不熟悉專業技術的使用者編輯出不符合顯示器資料傳輸規格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減少其重新編輯之次數,操作上更貼近非專業的一般使用者,有利於編輯軟體及與其配合的相關硬體之使用更為普及化。
10、10’、10”‧‧‧顯示參數輸入介面
11‧‧‧垂直畫素輸入欄位
111‧‧‧表格輸入功能鍵
112‧‧‧輸值輸入格
12‧‧‧水平畫素輸入欄位
121‧‧‧表格輸入功能鍵
122‧‧‧數值輸入格
13‧‧‧更新率輸入欄位
131‧‧‧表格輸入功能鍵
132‧‧‧顯示格
133‧‧‧升值鍵
134‧‧‧降值鍵
14‧‧‧確認鍵
20‧‧‧警告視窗
30‧‧‧選擇表格
80‧‧‧第一連接埠
90‧‧‧第二連接埠
100‧‧‧顯示能力識別模組
101‧‧‧顯示卡觸發端
200‧‧‧顯示卡
210‧‧‧顯示器
圖1:為本發明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之流程圖。
圖2A:為圖1流程中,顯示參數輸入介面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2B:為配合圖2A顯示參數輸入介面的警告視窗示意圖。
圖3:為圖1流程中,配合圖2A之顯示參數介面的畫素時脈控管程序流程圖。
圖4:為圖1流程中,顯示參數輸入介面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5:為圖1流程中,配合圖4之顯示參數介面的畫素時脈控管程序流程圖。
圖6:為圖1流程中,顯示參數輸入介面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7:為圖1流程中,配合圖6之顯示參數介面的畫素時脈控管程序流程圖。
圖8:為現有顯示能力識別裝置之立體圖。
圖9:為現有顯示能力識別裝置與顯示卡及顯示器連接之電路方塊圖。

Claims (8)

  1. 一種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係包含有:預先取得一顯示器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並依據該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中畫素時脈對應的資料傳輸規格設定一畫素時脈上限值;提供一顯示參數輸入介面及一畫素時脈控管程序;以該顯示參數輸入介面接收外部輸入的一組顯示參數後,由該畫素時脈控管程序計算該組顯示參數對應的畫素時脈,並令該顯示參數輸入介面限制顯示參數之輸入,於判斷所輸入顯示參數對應的畫素時脈不超過該畫素時脈上限值,再依據顯示參數輸入介面中輸入的該組顯示參數產生一顯示能力識別資料。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其中:該顯示參數輸入介面包含有一垂直畫素輸入欄位、一水平畫素輸入欄位、一更新率輸入欄位及一確認鍵,以供使用者分別於該垂直畫素輸入欄位、該水平畫素輸入欄位及該更新率輸入欄位輸入對應的顯示參數;該畫素時脈控管程序則該顯示參數輸入介面的確認鍵受到使用者點擊後執行以下步驟:分別讀取該顯示參數輸入介面中垂直畫素輸入欄位、水平畫素輸入欄位及更新率輸入欄位中輸入完整的一組顯示參數;計算該組顯示參數對應的畫素時脈,其計算方式,係 將垂直畫素對應的垂直總時脈乘上水平畫素對應的水平總時脈,再乘上更新率即可得到畫素時脈:判斷該組顯示參數對應的畫素時脈是否超過該畫素時脈上限值,若是,顯示一警告視窗;若否,則依據該組顯示參數,產生對應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以寫入顯示能力識別裝置中。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顯示參數輸入介面中的垂直畫素輸入欄位、水平畫素輸入欄位及更新率輸入欄位係供使用者以按鍵或鍵盤直接輸入數值,或由顯示參數輸入介面提供數值表格供使用者點選。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其中:該顯示參數輸入介面包含有一垂直畫素輸入欄位、一水平畫素輸入欄位及一更新率輸入欄位,且該垂直畫素輸入欄位、該水平畫素輸入欄位及該更新率輸入欄位各提供一表格輸入功能鍵,各表格輸入功能鍵於受點選後顯示一選擇表格,且該選擇表格中包含有複數選擇輸入值,以供使用者點選所需的選擇輸入值而輸入對應的垂直畫素輸入欄位、水平畫素輸入欄位及更新率輸入欄位中;該畫素時脈控管程序係於該垂直畫素輸入欄位、該水平畫素輸入欄位及該更新率輸入欄位其中二個欄位中已輸入有選擇輸入值時執行以下步驟:讀取已輸入的選擇輸入值;依據已輸入的選擇輸入值,配合尚未輸入之欄位對應的 選擇表格,而計算出該選擇表格中所有選擇輸入值分別對應的畫素時脈,並將其對應的畫素時脈分別與該畫素時脈上限值比對;將尚未輸入之欄位的選擇表格中對應畫素時脈超過畫素時脈上限值的選擇輸入值設定為不可選擇;於所有欄位皆已輸入選擇輸入值後,依據該垂直畫素輸入欄位、該水平畫素輸入欄位及該更新率輸入欄位中完整的顯示參數產生對應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以寫入顯示能力識別裝置中。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其中:該顯示參數輸入介面包含有一垂直畫素輸入欄位、一水平畫素輸入欄位、一更新率輸入欄位及一確認鍵,該垂直畫素輸入欄位及該水平畫素輸入欄位各包含有一數值輸入格及一表格輸入功能鍵,分別以數值輸入格提供數值輸入,以表格輸入功能鍵供點選而分別顯示一選擇表格,且該選擇表格中包含有複數選擇輸入值,以供使用者點選所需的選擇輸入值而輸入對應的垂直畫素輸入欄位及水平畫素輸入欄位,而該更新率輸入欄位則包含有一顯示格、一升值鍵及一降值鍵;該畫素時脈控管程序係於該垂直畫素輸入欄位及該水平畫素輸入欄位完成輸入後執行以下步驟:依據已輸入的垂直畫素、水平畫素而預算出一最高更新率,使已輸入的垂直畫素、水平畫素及該最高更新率對應的畫素值脈最接近但不大於該畫素時脈上限值; 將該最高更新率顯示於該顯示參數輸入介面中更新率輸入欄位的顯示格內,由其升值鍵及降值鍵調整之,並限制調整後不得高於原最高更新率;於所有欄位皆已輸入完畢且該顯示參數輸入介面的確認鍵受到使用者點擊後,依據該垂直畫素輸入欄位、該水平畫素輸入欄位及該更新率輸入欄位中完整的顯示參數產生對應的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以寫入顯示能力識別裝置中。
  6. 如請求項2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畫素時脈控管程序中進一步設定有一更新率上限值,並進一步限制該顯示參數輸入介面中更新率欄位輸入之數值不超過該更新率上限值。
  7. 如請求項2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於提供顯示參數輸入介面之步驟,係進一步讀取預先取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所對應的顯示參數,並將該組顯示參數分別輸入於顯示參數輸入介面中對應的垂直畫素輸入欄位、水平畫素輸入欄位及更新率輸入欄位中。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於提供顯示參數輸入介面之步驟,係進一步讀取預先取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所對應的顯示參數,並將該組顯示參數分別輸入於顯示參數輸入介面中對應的垂直畫素輸入欄位、水平畫素輸入欄位及更新率輸入欄位中。
TW101129329A 2012-08-14 2012-08-14 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 TW2014074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9329A TW201407467A (zh) 2012-08-14 2012-08-14 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9329A TW201407467A (zh) 2012-08-14 2012-08-14 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7467A true TW201407467A (zh) 2014-02-16
TWI460653B TWI460653B (zh) 2014-11-11

Family

ID=50550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9329A TW201407467A (zh) 2012-08-14 2012-08-14 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40746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9473B (zh) * 2021-02-02 2022-10-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顯示方法以及機器可讀取媒體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5353A (zh) * 2003-09-09 2005-03-16 研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软件程序更改内存中延伸显示识别资料(edid)的方法
US20060048062A1 (en) * 2004-09-01 2006-03-02 Adamson Dale F Software and method providing graphic user interface for graphics adapter configuration
US7911475B2 (en) * 2004-10-18 2011-03-22 Genesis Microchip Inc. Virtual extended display information data (EDID) in a flat panel controller
TWI404013B (zh) * 2009-11-27 2013-08-01 Acer Inc 電子裝置與調整其畫素時脈頻率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9473B (zh) * 2021-02-02 2022-10-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顯示方法以及機器可讀取媒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60653B (zh) 2014-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01865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Display Presentation
TWI493432B (zh) 使用者介面產生裝置與相關方法
CN103530078A (zh) 用于显示镜像的系统与方法
WO2019205665A1 (zh) 显示器自监控方法以及显示器
US20160299683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1143190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2611855A (zh) 显示装置与动态调整显示数据的方法
JP6111641B2 (ja) 情報表示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TW201401165A (zh) 顯示角度處理裝置與圖像處理器
TW200405263A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brightness of user-selected area for image display device
TWI625966B (zh) 用於顯示裝置與多媒體裝置的配對方法與配對系統
CN102483682A (zh) 设计辅助装置、设计辅助程序、设计辅助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TWI271677B (en) Computer system and OSD displaying method with user configurable function
CN111246264A (zh)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16031468A (ja)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装置及び表示システム
US9460687B2 (en) Calibration system and calibration method for display device
TW201407467A (zh) 顯示器之顯示能力識別資料之編輯方法
US11049305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identifying image arrangement on layout, controlling method of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2023011869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5391971B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系统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KR20090047689A (ko) 멀티 스크린 시스템 및 그 구현 방법
TW200841725A (en) OSD system for display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TWM539192U (zh) 模擬顯示畫面暨支援虛擬顯示裝置之控制設備及系統
US1118296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100321351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