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6683A - 觸控裝置中監偵及修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觸控裝置中監偵及修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46683A
TW201346683A TW102103424A TW102103424A TW201346683A TW 201346683 A TW201346683 A TW 201346683A TW 102103424 A TW102103424 A TW 102103424A TW 102103424 A TW102103424 A TW 102103424A TW 201346683 A TW201346683 A TW 20134668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detection line
signal
log
interpola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3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icklas Ohlsson
Tomas Christiansson
Andreas Bjorklund
Mats Petter Wallander
Original Assignee
Flatfrog Lab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latfrog Lab Ab filed Critical Flatfrog Lab Ab
Publication of TW201346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668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428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by sensing at the edges of the touch surface the interruption of optical paths, e.g. an illumination plane, parallel to the touch surface which may be virtu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06F3/04186Touch location disambigu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42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by interrupting or reflecting a light beam, e.g. optical touch-scree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7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sets of wires, e.g. crossed wi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9FTIR in optical digitiser, i.e. touch detection by frustrating the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within an optical waveguide due to changes of optical properties or deformation at the touch 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使用包含一面板的一觸控系統來促成觸控感測性,該面板配置成沿著橫越一觸控表面的偵測線來傳送信號,例如藉由TIR。一信號處理器操作在連續的重覆中,以:產生(70、71)資料取樣,其代表該等實際偵測線上的所偵測能量;根據該等資料取樣來產生(72、74)一內插正弦圖,該內插正弦圖包含內插取樣,該等內插取樣代表在該觸控表面上具有一所欲位置的虛擬偵測線;以及根據該內插正弦圖來重建(75)該觸控表面的一信號互動圖案。該信號處理器實施一錯誤修正(73)來抵消該等資料取樣之中的一資料取樣的有效狀態的一改變的影響,這是藉由識別被有效狀態的該改變所影響的內插取樣,並且藉由設定每一經識別之內插取樣至一值,該值維持來自一先前重覆的該虛擬偵測線的一相對信號傳輸。

Description

觸控裝置中監偵及修正方法 【相關申請案之交互參照】
本申請案關於下述申請案,其內容在此皆藉由參照而全部併入:WO2010/064983、WO2011/049512、WO2011/078769、WO2011/139213、WO2012/121652、WO2012/158105、2012年9月24日申請的PCT/SE2012/051006、與2012年10月8日申請的PCT/SE2012/51073。
本申請案主張瑞典專利申請案NO.1250064-1(2012年1月31日申請)與美國先行申請案NO.61/592641(2012年1月31日申請)的利益,兩者在此皆藉由參照而全部併入。
本發明關於觸控感測系統與關於此種系統的資料處理技術,且特別是關於效能監偵及修正的技術。
觸控感測系統(「觸控系統」)廣泛使用在各種應用中。通常,觸控感測系統由觸碰物體所致動,例如手指或尖筆,直接接觸於或透過接近於(亦即沒有接觸)觸控表面。觸控感測系統例如是使用作為膝上型電腦的觸控墊、使用在控制面板中、及使用作為例如手持裝置(像是行動電話)上的顯 示器的覆蓋層。覆蓋在顯示器上或整合在顯示器中的觸控面板亦稱為「觸控螢幕」。許多其他應用是本領域中所熟知的。
WO2010/064983揭露一種多點觸控系統,其根據受抑全內反射(FTIR,Frustrated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光片耦合進入面板中,藉由全內反射(TIR)而在面板中行進。當物體接觸於面板的觸控表面時,行進的光將在觸碰的點處衰減。光感測器陣列位於觸控表面的周圍,以偵測每一光片之被接收的光,且產生橫越觸控表面之每一光路徑的信號值。光感測器的信號值藉由個別參考值來正規化,且輸入至影像重建演算法中,其產生橫越觸控表面之衰減值的二維分布。當一或多個使用者與觸控表面互動時,這促成觸碰的目前位置/尺寸/形狀的重覆判定。
在FTIR系統中,觸碰需要對抗背景干涉來偵測,例如源自觸控表面上的指印與其他種汙跡。干涉的影響可能隨時間而變,但遍及整個觸控表面也都不同,使得難以每次都正確偵測觸控表面上的觸碰。WO2011/028169建議操控參考值來補償衰減圖案中的污染的影響,且WO2011/049512建議追蹤污染因素的二維背景圖案,且使用背景圖案來產生可以補償污染的衰減圖案。
FTIR系統通常需要設計有高感測性,因為觸碰物體可能只產生行進光的小衰減,例如小於1%。某些系統可能因此設計來偵測0.1%-0.01%級數的衰減。為了確保正確的觸碰偵測,WO2011/078769建議監測信號值的暫時變化性,以識別觸控系統之減低效能的可能因素,例如因為組件失效,且實施 修正措施來考慮不可靠的信號值。WO2011/139213另外建議修正措施為從內插步驟移除不可靠的信號值,其被修正來預備斷層掃描重建演算法的適當輸入資料,該演算法產生衰減圖案。
有鑑於FTIR系統的要求感測性,持續需要改善衰減圖案的品質,且抑制可能影響衰減圖案的任何錯誤。
本發明之一目的為至少部分克服先前技術的一或多個限制。
另一目的為提供一種改善技術來處理觸控系統中被視為不可靠的信號值,該觸控系統藉由使信號行進橫越一觸控表面來操作。
一或多個這些目的以及另外可能出現在下面敘述中的目的都藉由下述而至少部分達成:根據申請專利範圍之該等獨立項之促成觸控判定的一種方法、一種電腦程式產品、用於促成觸控判定的一種裝置、與一種觸控裝置,其實施例藉由申請專利範圍之依附項來界定。
本發明之第一態樣為一種方法,其促成根據來自一觸控裝置之一輸出信號的觸控判定。該觸控裝置包含一面板,該面板配置成從複數周邊接入點傳輸信號至複數周邊接出點,藉此界定實際偵測線,該等實際偵測線延伸通過多對之接入與接出點之間的該面板的一表面部,至少一信號產生器耦合至該等接入點來產生該等信號,且至少一信號偵測器耦合至該等接出點來產生該等輸出信號。該方法接收該輸出信號並且在連續的重覆中操作來:處理該輸出信號來產生一組資料取樣, 每一資料取樣是產生來代表該等實際偵測線的一條偵測線的所偵測能量;根據該等資料取樣來產生一內插正弦圖,該內插正弦圖包含內插取樣,該等內插取樣代表在該表面部上具有一所欲位置的虛擬偵測線;以及在該內插正弦圖上操作一影像重建函數,以在至少部分的該表面部內產生一信號互動圖案。該方法另包含一錯誤修正步驟,該錯誤修正步驟回應於排除資料,該排除資料識別在一目前重覆中之該組資料取樣之中的一資料取樣的有效狀態的改變。該錯誤修正步驟包含:識別被有效狀態的該改變所影響的內插取樣;且設定每一經識別之內插取樣至一值,該值維持來自一先前重覆的該虛擬偵測線的一相對信號傳輸。
該第一態樣達成錯誤的抑制,不然錯誤可能出現在信號互動圖案中,因為資料取樣的有效狀態的改變。該受影響的資料取樣可為因為不能信任而被視為無效的一先前有效的資料取樣,或者被視為有效的一先前無效的資料取樣。如同下面關於詳細範例將另外解釋的,根據該有效性改變而只移除或增加一資料取樣可能導致局部錯誤在該內插正弦圖中,這接著可能導致該信號互動圖案中被錯認為觸碰的異常生成物。該第一態樣是根據該洞見:此種局部錯誤可藉由下述而抑制:規定每一經識別之內插點(亦即,每一受影響的虛擬偵測線)的該相對信號傳輸應該不受該有效性改變所影響。該「相對信號傳輸」或「相對傳輸」是傳統術語,其表示所偵測能量對於基線或參考位準的比率。該相對信號傳輸可代表該虛擬偵測線的該信號互動,且可替代地表示為能量的衰減或相對損失。該第 一態樣因此操作來維持一目前與一先前重覆之間的該相對信號傳輸(信號互動、能量的衰減或損失)。但是,注意到,該相對信號傳輸不需要清楚計算出,或甚至被知道,因為該錯誤修正步驟可以操控該經識別之內插取樣。
根據該第一態樣,該等資料取樣代表所偵測能量,這表示每一資料取樣是一能量參數的值,其可只從該輸出信號計算,例如該至少一信號偵測器透過該個別接出點所接收的該光的該能量(或均等地,功率或強度)的一量測,或者此量測的對數。因此,在一實施例中,該組資料取樣中的每一資料取樣是藉由從該輸出信號擷取該個別實際偵測線的該所偵測能量來產生,且或者,藉由計算該所偵測能量的該對數來產生。
在一實施例中,該內插正弦圖是產生來代表該等虛擬偵測線的能量值與參考能量值之間的相對值。該等相對值可以(但不必需)等於該相對信號傳輸。在一具體實施例中,每一相對值是給定為一衰減值,以使該信號互動圖案可以代表衰減值的一分布。
該等相對值可藉由相對或絕對值的內插來獲得。
在一實施例中,該組資料取樣首先藉由該等實際偵測線的一對應組參考能量值而轉換成該等實際偵測線的一組相對值,其中在該等相對值上操作一內插函數,以產生該等虛擬偵測線的該等內插取樣。在此種實施例中,該內插因此是執行於該等實際偵測線的該等相對值。如同詳細敘述中所例示的,輸入至該內插函數的該等個別相對值可被計算為該組資料 取樣中的一個別資料取樣與一對應參考能量值之間的一比率,或者此一比率的一對數,或者,如果該等資料取樣代表對數能量,則計算為該等資料取樣與對數參考能量值之間的一相差。
在一替代實施例中,產生該內插正弦圖的該步驟包含:在該等資料取樣上操作一內插函數,以產生該等虛擬偵測線的該等能量值,且藉由該等虛擬偵測線的該等參考能量值來將該等能量值轉換成該等相對值。該內插因此是執行於絕對值上。已經發現到此種方法對於該等資料取樣之中的有效性改變特別敏感。再次地,該等相對值可被計算為該組資料取樣中的一個別資料取樣與一對應參考能量值之間的一比率,或者此一比率的一對數,或者,如果該等資料取樣代表對數能量,則計算為該等資料取樣與對數參考能量值之間的一相差。
該等參考能量值的時間大小可設定來達成所產生之信號互動圖案的所欲特性。如果該信號互動圖案應該代表一長時間大小的互動改變,則該等參考能量值可相關於在例如製造或啟動時所執行的一校正步驟來給定。如果該信號互動圖案應該代表一較短時間大小的互動改變,則該等參考能量值可被獲得為該等虛擬偵測線的能量值的一函數,該等虛擬偵測線的能量值是在一先前重覆中藉由內插而產生,該先前重覆與該目前重覆有一給定時間差。
因此,在促成一長時間大小的觸控偵測的一實施例中,該等虛擬偵測線的該等參考能量值是藉由在沒有物體接觸於該表面部的一校正步驟中在從該輸出信號所獲得的資料 取樣上操作該內插函數而產生,且該錯誤修正步驟包含操控每一已識別之內插取樣的該參考能量值,以維持來自該先前重覆的該等對應之虛擬偵測線的該相對信號傳輸,該先前重覆可以(但不必需)是緊接著的先前重覆。這等同於假設該等虛擬偵測線(其對應於該已識別之內插取樣)在該先前重覆與該目前重覆之間的互動中沒有呈現改變。
在促成一較短時間大小的觸控偵測的一替代實施例中,該等參考能量值間歇性地更新,以代表在一先前重覆中的該等能量值,使得該等相對值代表每一虛擬偵測線在該目前與該先前重覆之間的該相對信號傳輸的一改變。該等參考能量值可例如在每一重覆中更新。注意到,根據所產生之信號互動圖案的該等所欲特性,該目前重覆與該先前重覆之間的該重覆數目可選擇為不同。
為了促成該較短時間大小的偵測,該錯誤修正步驟可用不同方式來操作,以維持該相對信號傳輸。在一實施例中,該錯誤修正步驟包含設定每一已識別之內插取樣的該相對值為零。這會維持該相對信號傳輸,因為該相對值代表該目前與該先前重覆之間的該相對信號傳輸的改變。在一替代實施例中,該錯誤修正步驟包含針對每一已識別之內插取樣來將該先前重覆的該參考能量值設定成等於該目前重覆的該能量值。這兩個實施例都能夠維持該先前重覆與該目前重覆之間的該相對信號傳輸,而不需要該相對信號傳輸隨時間被計算或追蹤。
在一第一實施中,該先前重覆緊接在該目前重覆的前面。在一第二實施中,該先前重覆與該目前重覆相隔數個 中間重覆。在該第二實施中,該錯誤修正步驟可另包含將該等數目的中間重覆的該參考能量值設定成等於該目前重覆的該能量值。這將促成已經在該下一重覆中產生的該信號互動圖案中的觸控偵測。
通常,但不必需,該錯誤修正用來維持該相對信號傳輸的該時間分隔(重覆的數目)是等於該等能量值與用來計算該等相對值的該等參考能量值之間的該時間分隔(重覆的數目)。
在一實施例中,其設計用於一觸控裝置,該觸控裝置包含複數信號產生器與複數信號偵測器,且操作來在每一重覆期間將該等信號產生器開啟(ON)與關閉(OFF),使得該輸出信號被產生成包含用於該等實際偵測線的開啟(ON)能量值與用於每一信號偵測器的至少一關閉(OFF)能量值,該第一態樣的該方法另包含一驗證程序,用於指定一偵測線為有效或無效並且用於產生該排除資料,該驗證程序包含:從該輸出信號獲得該關閉能量值;產生每一實際偵測線的一雜訊評估作為該關閉能量值之一函數;以及根據該雜訊評估來驗證該等實際偵測線。
在一實施例中,該雜訊評估是產生來代表與該實際偵測線相關之該信號偵測器的一時間序列的關閉能量值中的一變化性。
在一實施例中,如果該雜訊評估超過一雜訊限制,及/或如果該實際偵測線的該開啟能量值超過一飽和限制,則一實際偵測線是指定為無效。
在一實施例中,處理該輸出信號來產生該組資料取樣的該步驟包含:從該輸出信號獲得該開啟能量值;根據與該實際偵測線相關之該信號偵測器的該關閉能量值來獲得每一實際偵測線的一評估周遭值;以及藉由從每一實際偵測線的該開啟能量值減去該評估周遭值來產生一周遭補償能量值。在一實施例中,如果該周遭補償能量值與該雜訊評估之間的該比率少於一最小比率限制,及/或如果該周遭補償能量值少於一最小能量限制,則一實際偵測線是指定為無效。
在一實施例中,該驗證程序是配置成促進從有效至無效的一指定變化,高過於促進從無效至有效的一指定變化。這藉由減少啟動該錯誤修正的需要來提供該處理的穩定性。
本發明之一第二態樣為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電腦程式碼,該電腦程式碼在一資料處理系統上執行時,適於實施該第一態樣之該方法。
本發明之一第三態樣為一種裝置,其用於促成根據來自一觸控裝置之一輸出信號的觸控判定,該觸控裝置包含一面板,該面板配置成從複數周邊接入點傳輸信號至複數周邊接出點,藉此界定實際偵測線,該等實際偵測線延伸橫越多對之接入與接出點之間的該面板的一表面部,至少一信號產生器耦合至該等接入點來產生該等信號,且至少一信號偵測器耦合至該等接出點來產生該等輸出信號,該裝置包含:一輸入,用於接收該輸出信號;以及一信號處理器,配置成重覆地在連續的重覆中:處理該輸出信號來產生一組資料取樣,每一資料取 樣是產生來代表該等實際偵測線的一條偵測線的所偵測能量;根據該等資料取樣來產生一內插正弦圖,該內插正弦圖包含內插取樣,該等內插取樣代表在該表面部上具有一所欲位置的虛擬偵測線;以及在該內插正弦圖上操作一影像重建函數,以在至少部分的該表面部內產生一信號互動圖案;其中,該信號處理器另配置成回應於排除資料而執行一錯誤修正,該排除資料識別在一目前重覆中之該組資料取樣之中的一資料取樣的有效狀態的一改變,其中,該錯誤修正包含:識別被有效狀態的該改變所影響的內插取樣;且設定每一經識別之內插取樣至一值,該值維持來自一先前重覆的該虛擬偵測線的一相對信號傳輸。
本發明之一第四態樣為一種裝置,其用於促成根據來自一觸控裝置之一輸出信號的觸控判定,該觸控裝置包含一面板,該面板配置成從複數周邊接入點傳輸信號至複數周邊接出點,藉此界定實際偵測線,該等實際偵測線延伸橫越多對之接入與接出點之間的該面板的一表面部,至少一信號產生器耦合至該等接入點來產生該等信號,且至少一信號偵測器耦合至該等接出點來產生該等輸出信號,其中,該裝置可在連續的重覆中操作並且包含:機構,用於在每一重覆中處理該輸出信號來產生一組資料取樣,每一資料取樣是產生來代表該等實際偵測線的一條偵測線的所偵測能量;機構,用於在每一重覆中根據該組資料取樣來產生一內插正弦圖,該內插正弦圖包含內插取樣,該等內插取樣代表在該表面部上具有一所欲位置的虛擬偵測線;以及機構,用於在每一重覆中在該內插正弦圖上操 作一影像重建函數,以在至少部分的該表面部內產生一信號互動圖案;其中,該裝置另包含用於錯誤修正的機構,該錯誤修正回應於排除資料,該排除資料識別在一目前重覆中之該組資料取樣之中的一資料取樣的有效狀態的一改變,用於錯誤修正的該機構配置成:識別被有效狀態的該改變所影響的內插取樣;且設定每一經識別之內插取樣至一值,該值維持來自一先前重覆的該虛擬偵測線的一相對信號傳輸。
本發明之一第五態樣為一種觸控裝置,包含:一面板,該面板配置成從複數周邊接入點傳輸信號至複數周邊接出點,藉此界定實際偵測線,該等實際偵測線延伸橫越多對之接入與接出點之間的該面板的一表面部;機構,用於在該等接入點處產生該等信號;機構,用於根據在該等接出點處的已偵測信號,來產生一輸出信號;以及根據該等第三至第四態樣之用於促成觸控判定的該裝置。
該第一態樣之任一個上述實施例可被調整與實施作為該等第二至第五態樣之一實施例,以達成對應的技術優點。
本發明之又其他目的、特徵、態樣與優點將從下面詳述、從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以及從該等圖式中顯現。
1‧‧‧面板
2‧‧‧發光器
3‧‧‧偵測器
4‧‧‧觸控表面
5、6‧‧‧表面
7‧‧‧觸碰物體
10‧‧‧信號處理器
10’‧‧‧裝置
10A、10B‧‧‧輸入
12‧‧‧控制器
14‧‧‧處理單元
70-76‧‧‧步驟
100‧‧‧觸控裝置
120-124‧‧‧步驟
200-205‧‧‧元件(機構)
210-214‧‧‧元件(機構)
A t ‧‧‧衰減圖案
dA t ‧‧‧差異圖案
D‧‧‧偵測線
I0‧‧‧參考值
It‧‧‧投射值
M‧‧‧電腦記憶體
γ1 +、γ1 -、γ2 +、γ2 -‧‧‧尖峰
REFt‧‧‧參考值
REF't‧‧‧已修改之參考值
‧‧‧輸入值
‧‧‧改變值
本發明之實施例現在將參照該等所附示意圖式來更詳細敘述。
第1A至1B圖是觸碰感測FTIR系統的剖面與頂部平面視圖。
第2圖是總衰減圖案的3D圖。
第3A至3B圖是代表兩移動物體的差異圖案的圖。
第4圖是具有交替配置之發光器與偵測器的FTIR系統的頂部平面視圖。
第5圖是第4圖中的交替配置所界定的取樣點的正弦圖。
第6A圖是交替配置的2D內插函數的圖,且第6B圖例示使用第6A圖的內插函數來產生內插點。
第7圖是觸控判定方法的流程圖,該方法具有內插來處理錯誤取樣點的發生。
第8A至8C圖為投射值、參考值與所產生之相關值的時間序列,用以例示當參考值是長期值時(分別由緊接著的先前時框所給定以及時間上返回兩時框所給定),錯誤取樣點的發明式處理。
第9A至9B圖例示當取樣點從重建移除時,2D內插函數可如何更新。
第10圖是用於驗證取樣點之方法的流程圖。
第11A至11B圖為裝置的方塊圖,該裝置實施第7與10圖的方法。
第12A至12D圖例示不同序列的處理步驟,其包含相對值的內插並且導致信號互動圖案被產生。
第13A至13C圖例示不同序列的處理步驟,其包含絕對值的內插並且導致信號互動圖案被產生。
下面接著敘述用於促成觸碰資料之擷取的技術的 範例實施例,該觸碰資料是物體接觸於觸控裝置之觸控表面的資料。整個下面敘述中,相同參考號碼是用於表示對應的元件。
1.觸控裝置
本發明之實施例關於與觸控裝置相關的信號處理,其根據的概念是傳輸某種形式的能量橫越觸控表面,使得很靠近或接觸於觸控表面的物體會導致所傳輸能量中的局部減低。該裝置可配置成允許以許多不同形式的一種形式來傳輸能量。所發出的信號因此可為任何幅射或波能量,其可行進於觸控表面中或橫越觸控表面,包含(但不限於)在可見光或紅外線或紫外線光譜範圍的光波、電性能量、電磁或磁性能量、或音波與超音波能量、或振動能量。本發明之範例實施例將相關於觸控裝置100來敘述,觸控裝置100顯示在第1A至1B圖中,且根據受抑全內反射(FTIR,Frustrated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的概念,亦稱為「FTIR系統」。裝置100藉由傳輸光進入面板1內、從發光器2至光感測器或偵測器3來操作,以從面板1內照射觸控表面4。面板1是以一或多層的固體材料製成,且可具有任何形狀。面板1界定了內部幅射行進通道,其中光藉由內部反射來行進。在第1圖的範例中,行進通道是界定在面板1的邊界表面5、6之間,其中頂部表面5允許行進光與觸碰物體7互動,並且藉此界定了觸控表面4。這可如此達成:藉由將光射入面板1內,使得當光行進通過面板1時,光在觸控表面4中藉由全內反射(TIR)而反射。光可藉由TIR而在底部表面6中或對其上的反射塗覆反射。亦可了解到,行進通道是與底部表面6分隔,例如如果面板包含多層不同的材 料。裝置100可設計來覆蓋在顯示裝置或監視器上或整合於其中。
裝置100允許接觸於觸控表面4的物體7與觸碰點處的行進光互動。在此互動中,部分的光被物體7散射,部分的光被物體7吸收,且部分的光可繼續行進於其原始方向中橫越面板1。因此,觸碰物體7導致全內反射的局部受抑,這導致所傳輸光的能量(或均等地,功率或強度)的減低,如同第1A圖中觸碰物體7下游的變細的線所表示。
發光器2沿著觸控表面4的周圍分佈,以產生面板1內部對應數目的光片。在第1B圖的範例中,每一發光器2產生一光束來擴張於面板1的平面中,同時行進於面板1中。每一光束從面板1上的一或多個入口或接入點(埠)行進。偵測器3沿著觸控表面4的周圍分佈,以接收來自面板1上許多間隔接出點(埠)處的發光器2的光。應了解到,接入與接出點只是分別指光束進入與離開面板1的位置。因此,雖然未示於第1B圖,一發光器/偵測器可光學地耦合至許多接入/接出點。
該等偵測器3共同提供一輸出信號,輸出信號被信號處理器10接收且取樣。輸出信號包含許多子信號,亦稱為「投射信號」,每一子信號代表被某個發光器2發射且被某個偵測器3接收的光的能量。在時間點t時所有偵測線的投射值共同表示為It。取決於實施,信號處理器10會需要處理該輸出信號,來分離個別的投射信號。概念上,觸控裝置100被視為在觸控表面4上界定了偵測線D的格柵,其中每一偵測線 D對應於從一發光器2到一偵測器3的光行進路徑,如同投射在觸控表面4上。因此,投射信號代表在個別偵測線D上的光的所接收能量或功率。可了解到,觸碰物體7導致在一或多條偵測線D上的所接收能量的減低(衰減)。
如同下面將解釋的,信號處理器10可配置成處理該等投射信號,以決定整個觸控表面1的衰減值的分佈(簡單的說,指的是「衰減圖案」),其中每一衰減值代表光的局部衰減。衰減圖案可用許多不同方式來表示,例如以正常x-y格柵配置的衰減值,像是在一般的數位影像中,雖然其他類型的格柵也是可想到的,例如六角形圖案或三角形網線。衰減圖案可被信號處理器10或分離的裝置(未示)進一步處理,以用於觸控判定,這可能涉及觸碰資料的擷取,例如每一觸碰物體的位置(例如x、y座標)、形狀或面積。在下述中,「時框」表示一重覆事件,開始於資料收集且結束於觸碰資料的判定。
在例示的範例中,裝置100亦包含控制器12,其連接來選擇性控制發光器2的啟用以及可能控制從偵測器3讀取資料。信號處理器10與控制器12可配置成分離的單元,或者它們可整併在單一單元中。信號處理器10與控制器12的一者或兩者可至少部分用軟體實施,該軟體可被處理單元14執行。
可了解到,第1圖只例示FTIR系統的一個範例。例如,偵測線可替代地是藉由掃過或掃描面板1內的一或多個光束來產生,且光可替代地是透過頂部與底部表面5、6來耦合進與出面板1,例如藉由使用附接至面板1的專屬耦合元 件。替代的FTIR系統的範例例如是揭露在US6972753、US7432893、US2006/0114237、US2007/0075648、WO2009/048365、WO2010/006882、WO2010/006883、WO2010/006884、WO2010/006885、WO2010/006886、WO2010/064983、與WO2010/134865中,其內容在此皆藉由參照而全部併入。該發明概念也可應用至此種替代的FTIR系統。
2.信號處理
本領域中已經知道,在輸出信號中的目前投射值上操作影像重建函數或演算法,以判定觸控表面4上的目前衰減圖案。藉由在上述「時框」中重覆判定衰減圖案且識別衰減圖案中的觸碰的存在,可以追蹤與觸控表面互動的物體。
本發明之實施例可使用任何可用的演算法,其用於根據投射信號值來進行影像重建,包含斷層掃描重建方法(例如濾器反投影法(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FT型演算法、代數重建技術(ART,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同步代數重建技術(SART,Simultaneous 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等。替代地,重建函數可藉由調整一或多個基本函數及/或藉由例如貝氏反轉(Bayesian inversion)的統計方法來產生衰減圖案。設計來用於觸控判定的重建函數的範例可在WO2010/006883、WO2009/077962、WO2011/049511、WO2011/139213、WO2012/050510、與2012年10月24日申請的PCT/SE2012/051142中找到,其內容在此皆藉由參照而全部併入。傳統影像重建技術可在數學文獻中找到,例如”The Mathematics of Computerized Tomography”by Natterer,以及“Principles of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Imaging”by Kak and Slaney。
重建函數是基於假設在時間點t的輸入值是取決於衰減圖案At而根據投射函數P來設計,其反映物理觸控系統的性質:。重建演算法因此是設計來藉由使用重建函數而從重建At
可了解到,輸入值的格式對於重建函數P’是特定的。為了促成衰減圖案的重建,輸入值可表示為個別偵測線的衰減值。此種衰減值可例如根據藉由將第k條偵測線的投射值Ik除以個別參考值而獲得的傳輸值:Tk=Ik/REFk。藉由正確選擇參考值,傳輸值可產生來代表已經在每一偵測線上量測的可用的光能量的分數(例如在範圍[0,1]中),亦即,該偵測線的相對信號傳輸。每一偵測線的輸入值可例如給定為:或其近似,例如(對於趨近1的Tk為有效)。考慮到沿著偵測線Dk的傳輸可表示為:T k =I k /REF k =e -ʃ a(x,y)dl ,則可以了解輸入值格式的這種選擇,其中,a(x,y)是沿著偵測線Dk的衰減圖案。藉此,代表沿著偵測線之衰減的集合:
在時間點t的所有偵測線的參考值共同以REFt來表示。如同將解釋的,參考值REFt的選擇將決定所重建之衰減圖案A t 的時間大小。
在第一實施例中,另外在WO2010/064983與WO2011/049512以及WO2012/121652中討論到,參考值是藉由在沒有觸碰物體(手指、尖筆..等)存在於觸控表面上時的 某個校正時間點的該輸出信號來給定,例如當裝置100的組件製成時、啟始時、或者當使用者初始該裝置100的重設操作時。這些參考值(亦稱為校正值且用I0來表示)可儲存於裝置10的記憶體單元。藉由使用I0,重建之衰減圖案A t 將代表從校正時間點開始在觸控表面上的總累積衰減。此種衰減圖案A t 例示在第2圖中,為觸控表面的座標系統X、Y中的3D圖(比較第1B圖)。
在第二實施例中,參考值在裝置的操作期間重覆更新,例如以時間間隔△t,這可藉由設定參考值等於目前投射值並且在下個時間間隔中使用已更新的參考值。為了變得明顯,所產生的輸入值是表示為改變值且用來表示。改變值因此是給定為:。此表示法可重新配置且轉換成第一實施例中所獲得的輸入值的型態:
如同所視,改變值代表在時間間隔△t期間每一偵測線的相對信號傳輸的改變。亦可了解到,改變值導致衰減圖案,表示為差異圖案dA t ,其對應於時間點t與t-△t之間的衰減圖案的差異,假設該重建是至少大約線性:
時間間隔△t可根據實施而設定成不同值。
在第二實施例的第一實施中,更詳細揭露在2012年10月8日申請的PCT/SE2012/51073中,第一與第二衰減圖案是在不同時間大小上重建。第一衰減圖案可為第一實施例所 產生的總圖案A t ,且第二衰減圖案可為第二實施例所產生的差異圖案dA t ,例如以大約5ms至5s範圍的△t。時間間隔因此可範圍涉及1個時框到數個時框。差異圖案dA t 的使用可以改善觸控表面上快速移動物體的偵測,相較於緩慢移動或並不移動的物體,同時也減低觸控表面上的汙染的影響。差異圖案dA t 主要指出在△t期間接觸於觸控表面的移動物體以及從觸控表面移除或加入至觸控表面的物體所導致的衰減的暫時改變。移動物體通常在差異圖案中顯現為「雙極尖峰」,亦即,正尖峰與負尖峰的組合。第3A圖是差異圖案dA t 的3D圖,其包含兩個雙極尖峰γ1 +、γ1 -與γ2 +、γ2 -。第3B圖是第3A圖的差異圖案dA t 的平面視圖。當物體在△t期間移動時,對應的觸碰佔據新的像素(導致正尖峰)且離開老的像素(導致負尖峰)。如果物體從觸控表面移除,移除的觸碰將由差異圖案中單一個負尖峰來表示,且如果物體接觸於觸控表面,新的觸碰將由單一個正尖峰來表示。在第3B圖中,可了解到,物體在△t期間已經移動遠離彼此。在第一實施的變化中,根據輸出信號所獲得的改變值在輸入至重建函數之前被故意失真,以增加在所產生之差異圖案dA t 中的弱互動觸碰高過於增加強互動觸碰以及干涉(重建的異常生成物)。在第一實施的另外變化中,更新參考值來作為因素計入來自多於一個時間點的投射值中。例如,改變值可產生作為目前投射值I t 與暫態低通濾波式投射值的函數,例如,其中,可使用任何暫態低通濾波器來計算。一個此種範例是指數忽略濾波器(exponential forget filter),例如, 或者,其中,0<ε≦1。也可能使用移動平均來計算或者。在所有這些範例中,m表示時框,且可具有任何合適數量,包含0。
在第二實施例的第二實施中,更詳細揭露在2012年9月24日申請的PCT/SE2012/051006中,總衰減圖案A t 是藉由累加整個時間間隔△t的差異圖案而產生:A t =A t-△t +dA t 。在第二實施的變化中,總圖案(其補償觸控表面上的汙染的影響並且表示為補償圖案o t )是藉由累加整個時間間隔△t的差異圖案而產生:o t =o' t-△t +dA t 。在用於下個時間間隔的累加之前,補償圖案o t 中的每一像素可補償汙染,例如根據指數忽略演算法:
這將導致補償圖案o t 在沒有觸碰互動的區域中逐漸接近零衰減,而其他像素/區域將具有代表總觸碰互動的值。在第二實施中,目前較佳的是時間間隔△t是單一時框,亦即,參考值設定成等於目前投射值且用於下個時框中。
如同前述的WO2011/139213所示,影像重建處理可能需要藉由內插來轉換該等取樣點,以促成現有的影像重建技術的使用,例如斷層掃瞄處理。每一取樣點對應於裝置的一偵測線,且可藉由二維或參數值來界定,二維或參數值是代表觸控表面上的偵測線的獨特位置。在下面的範例中,該等維度是由相關於觸控表面上之參考線的角度φ與離該參考線的距離s來給定。為了進一步解釋此概念,第4圖是具有「交替配 置」的裝置的頂部平面視圖,其中,發光器2與偵測器3沿著觸控表面4的周圍交替。第5圖例示針對交替配置在φ-s平面中的取樣點(對應於偵測線,且因此對應於所量測的投射值)。第5圖中的資料傳統上是代表「正弦圖」,且在此是用g來表示。為了促進及/或改善影像重建,應用內插來產生「匹配正弦圖」,在此是用g’來表示,其中,新的取樣點是利用匹配於斷層掃瞄處理之標準幾何的φ-s平面中的佈置來產生。藉由內插來產生的新取樣點在此是表示為「匹配取樣點」或「內插點」。正弦圖中的內插對應於計算在觸控表面部上具有所欲位置的虛擬偵測線的投射值。第6A圖是φ-s平面中的內插函數的範例,用於產生第5圖中的資料的匹配取樣點(內插點)。內插函數是根據德洛湼三角剖分(Delaunay Triangulation),且包含調整給取樣點的未重疊三角形的網格。第6B圖是第6A圖中的矩形區域的近視圖,用以例示取樣點(星狀物)、德洛湼三角剖分(延伸於取樣點之間的虛線)、與內插點(圓形)。因此,內插點的值是藉由在取樣點中的投射值上操作該德洛湼三角剖分而計算出。內插點通常在後續的計算中取代取樣點,雖然可能保留取樣點的子集合來形成部分的匹配取樣點。如同前述的WO2011/139213所解釋的,可使用多種替代的內插技術,包含傅立葉轉換與加權平均內插。
另外的替代則揭露於US61/552024中,其申請於2011年10月27日,其中,例如藉由任何上述的內插技術來產生匹配正弦圖,使得匹配取樣點轉換成傅立葉係數,傅立葉係數配置作為傅立葉域中的類極格柵(pseudo-polar grid)上的 資料點。
3.錯誤偵測線的處理
如同前述的WO2011/139213所提出的,裝置可設有識別錯誤偵測線的能力(亦稱為「無效」或「訛誤的」偵測線),亦即,被視為會導致重建處理中的問題及/或引致重建的衰減圖案中的主要錯誤的偵測線。例如,如果在裝置的操作期間發光器或偵測器開始不正確執行或不執行,這會對衰減圖案有顯著的影響。該裝置可實施錯誤處理,其驗證該等偵測線(例如每第n個時框(n≧1)),且根據驗證的結果而動態地分配有效或無效狀態給每一偵測線(取樣點)。驗證標準的不同範例是給定在下面的第4章節中。
當取樣點設定為無效狀態時,其可從內插被移除,至少直到取樣點再次設定為有效狀態。此種移除係例示在第6B圖中,其中方形指出被視為錯誤的取樣點(星狀物)。在例示的範例中,使用虛線所示的德洛湼三角剖分,移除錯誤的取樣點將會影響由已填滿圓形標示的內插點的值。應注意到,取樣點的狀態與受影響內插點的狀態之間沒有直接關係。如果取樣點設定為無效狀態,這並不表示每個受影響內插點也應該設定為無效狀態,但是反而,受影響內插點的值是藉由鄰近的其他取樣點的內插來計算。但是,如同下面將進一步例示的,該移除會導致受影響內插點的值的失真,因為該內插現在是根據取樣點的不同組合。因此,偵測線(取樣點)的狀態改變可能會導致匹配正弦圖的混亂,這接著會導致重建圖案中被誤認為是觸碰的異常生成物。
3.1.相對值的內插
該內插操作在取樣點的值上。這些值可給定為個別偵測線的相對值(正規值)。如同上面第2章節所指出,相對值可藉由用參考值REFt正規化投射值It來計算,參考值REFt可給定為個別偵測線的校正值I0、最近量測的能量值It-△t、或最近量測的能量值平均。因此,相對格式的取樣點可例如給定為輸入值,或者給定為傳輸值,例如給定為It/REFt。第12A至12C圖例示不同的處理管線,用於根據投射值It來產生衰減圖案,這是藉由在相對值上操作該內插。
在第12A至12B圖中,取樣點的值是格式化為輸入值或改變值,藉此,匹配正弦圖中的內插點的產生值可直接經處理來分別重建衰減圖案及差異圖案。在第12A圖中,輸入或改變值是藉由將個別投射值除以個別參考值並且對結果取對數而產生,例如-log(It/REFt)。在第12B圖中,輸入或改變值是藉由將投射值取對數並且減去來自對應的對數參考值的結果值而產生,例如log(REFt)-log(It)。
在第12C圖中,取樣點的值是格式化為It/REFt,這是藉由將個別投射值除以個別參考值。產生的內插值藉由在內插值上操作對數函數而被轉換成輸入值或改變值,輸入值或改變值之後被處理來重建At或dAt
應注意到,差異圖案dAt可替代地如此獲得:產生匹配正弦圖來代表輸入值(例如根據第12A至12C圖的任何技術),且之後將匹配正弦圖減去在先前時框中所獲得 的匹配正弦圖。差異圖案之後可藉由在結果上操作重建函數而獲得:。此替代方式示意地繪示在第12D圖中。
為了說明取樣點被移除時可能發生的錯誤,考慮簡化的範例,其中內插點是給定為兩取樣點(具有相同權重)的平均,用指數A與B表示。假設取樣點在時間t具有下述校正值I0 A、I0 B與能量值It A、It B:〔It A=44,I0 A=50,It B=91,I0 B=100〕。個別取樣點經過時間以及多個取樣點之間的此種改變會發生是因為FTIR系統中的不完美。根據這些範例值,加權平均內插可計算內插點AB的值為:(-log(0.88)-log(0.91))≒0.111。如果取樣點B被視為錯誤且因此消除,內插點AB的值替代地計算為:0.128。取樣點B的移除會導致內插點AB的值稍微大於10%的改變。這個看似小的改變可能足夠在At或dAt中產生異常生成物,其會混亂該觸控判定。
替代地假設處理的目標是在重建兩連續時框之間的差異圖案,使用該等值:〔It A=50;It-1 A=50;It B=100;It-1 B=100〕,產生,其中兩取樣點A、B存在於時間t,且如果取樣點B在時間t被消除(且在時間t-1未被消除),則。在此特殊情況中,取樣點的消除不會導致所產生之差異圖案dAt中的任何錯誤。
3.2絕對值的內插
因為許多原因,會想要在絕對值上而非相對值上操作內插函數。在此使用時,「絕對值」是指未正規化的值,作為與被正規化的相對值的區分。如果內插函數是(大約)線 性,在內插之後可以轉換內插點的絕對值成為(大約)正確的相對值。在絕對值上操作的一個原因是可以減少需要用於內插的處理功率及/或記憶體數量。絕對值可例如給定為能量It或對數能量log(It)。第13A至13C圖例示不同的處理管線,用於根據投射值It來產生衰減圖案,這是藉由在絕對值上操作該內插。
在第13A至13B圖中,取樣點的值是給定為投射值It(能量值)。在第13A圖中,輸入或改變值之後是如此產生:將該內插中所產生的匹配正弦圖中的內插點的值除以個別參考值並且對該結果取對數。輸入或改變值之後被處理來重建At或dAt。在第13B圖中,輸入或改變值是如此產生:將該內插中所產生的匹配正弦圖中的內插點的值取對數,並且從對應的對數參考值減去所產生的值,例如log(REFt)-log(It)。
在第13C圖中,取樣點的值是格式化為對數能量log(It),這是藉由對個別投射值取對數而來。輸入值或改變值之後藉由簡單的減法運算來產生,其從個別對數參考值減去內插點的值,例如log(REFt)-log(It)。
在第13A至13C圖中,在內插之後執行正規化,且參考值因此是給定用於虛擬偵測線(亦即內插點)。
上面相關於第12D圖所述之用於產生差異圖案dAt的替代方式也同樣適用於當操作在絕對值上時。
當內插絕對值時,取樣點的移除可能會導致大的錯誤。這現在將藉由重新檢視第3.1章節所呈現之簡化數值範 例來說明。操作於〔It A;I0 A;It B;I0 B〕會產生log(It AB)=0.5.(log(44)+log(91))≒4.148,且當兩取樣點A、B都存在時,log(I0 AB)=0.5.(log(50)+log(100))≒4.259,導致-log(It AB)≒0.111。如果消除取樣點B,內插點AB的值替代地計算為:log(It AB)=log(44)≒3.874。因為log(I0 AB)=log(50)≒4.259,內插點的輸入值是計算為。清楚的,取樣點B的移除會導致受影響內插點AB的明顯不正確輸入值
當差異圖案藉由操作於〔It A;It-1 A;It B;It-1 B〕來重建時,其中兩取樣點A、B存在於t與t-1,則內插點AB的值為log(It-1 AB)=0.5.(log(50)+log(100))≒4.259,且log(It AB)=0.5.(log(50)+log(100))≒4.259,這接著產生-log(It AB)=0。在時間t消除取樣點B會產生log(It AB)=log(50)≒3.912,這接著導致0.347。因此,不同於第3.1章節,微分運算會產生內插點AB的明顯不正確改變值,因為改變值應該為零。
通常,如果偵測線之間的信號位準(絕對值)不同,絕對值的內插以及該內插絕對值後續轉換成相對值來輸入至影像重建函數(如同第13A至13C圖所例示)對於移除取樣點是容易受損傷的。這通常是商業上可實行產品的情況,因為可能很難/高成本來生產具有良好均衡偵測線的觸控裝置。注意到,甚至是信號位準的小不均衡都會導致取樣點的狀態改變,導致會顯著影響重建圖案的內插錯誤。
3.3用於處理狀態改變的程序的詳細範例
狀態改變是指取樣點從有效狀態到無效狀態或者 從無效狀態到有效狀態的改變的動作。如同上述所見,此種狀態改變可能導致匹配正弦圖中的內插值的非所欲混亂。在各種實施例中,狀態改變的影響可藉由觸控判定程序中的錯誤修正步驟來解決。錯誤修正回應於資料,該資料指示目前時框中的取樣點的狀態改變,此資料在此稱為「排除資料」。通常,錯誤修正是操作來識別被狀態改變所影響的內插點,且之後主動修改每個受影響內插點,以確保受影響內插點具有與狀態改變之前相同的相對信號傳輸。也就是說,錯誤修正是操作來維持被狀態改變所影響的每條虛擬偵測線的功率/能量/強度的相對損失。
如果重建函數P’操作在輸入值(其相關於校正值I0來給定)上,錯誤修正是操作來維持來自先前時框的輸入值。應該記得,輸入值可視為代表相對信號傳輸。錯誤修正可用不同方式實施,取決於取樣點的值的格式,亦即被內插的值。如果該內插是操作在絕對值上,錯誤修正可操作來維持受影響內插點的目前值,且修改受影響內插點的校正值,以維持相對信號傳輸。這意味,錯誤修正把被狀態改變所混亂的目前內插值當成正確值,且替代地操控用於產生相對值的校正值來輸入至重建函數。如果內插替代地直接操作在相對值上,錯誤修正可操作來將受影響內插點的目前值設定成等於受影響內插點的先前值。
如果重建函數P’操作在改變值(其相關於最近量測的能量值I t-△t 來給定)上,錯誤修正可操作來在被狀態改變所影響的時框中將受影響內插值的改變值設定成零。這 可如此達成:直接設定改變值為零,或者設定受影響內插點的參考值等於受影響內插點的目前值。
通常,所有內插點只有小部分會被狀態改變所影響,且剩餘的內插點包含足夠的資訊來允許所產生之圖案被處理,以用於觸控判定。
應該強調的是,錯誤修正無關於狀態改變如何被識別以及排除資料如何被產生。用於識別狀態改變的技術的範例是給定在下面的第4章節中。
下面的原理現在將參照第7圖的流程圖來進一步解釋,其代表觸控裝置中的範例觸控判定方法,例如上述的FTIR系統。該方法使用絕對值的內插來產生匹配正弦圖。
該方法包含一序列步驟70-76,其通常由信號處理器10(第1圖)重覆執行。在此敘述的內文中,每一序列的步驟70-76是代表一時框或一重覆。
每一時框開始於資料收集步驟70,其中從FTIR系統中的偵測器3獲得量測值,例如藉由從每一前述的投射信號取樣一值。資料收集步驟50產生每一偵測線的一投射值。針對下面討論的目的,目前投射值通常表示為It,雖然知道每k條偵測線都有一個這種值。注意到,資料可(但不必需)針對FTIR系統中的所有可用偵測線來收集。資料收集步驟50亦可包含量測值的預先處理,例如濾波來減少雜訊、補償周遭的光..等。
在步驟71中,投射值It經處理來產生在後續內插步驟72中所使用的絕對值,具體地是對數值log(It),比較第 13C圖。在此使用時,「對數」是打算也包括近似於以任何基數之真正對數函數的函數。在一變化例中,步驟71被省略,且步驟70中獲得的投射值It則用於內插步驟72中,比較第13A至13B圖。無關於實施,絕對值形成正弦圖g。
在內插步驟72中,匹配正弦圖g’是藉由內插正弦圖g中的絕對值來產生,例如根據第2章節所述的任何技術。在例示的範例中,步驟72從電腦記憶體M(未示)或直接從驗證程序存取該排除資料,以識別狀態改變。根據狀態改變,步驟72在內插之前操作來分別移除與增加取樣點。根據內插函數,狀態改變亦可導致步驟72修改內插函數。作為一範例,第9A圖顯示根據德洛湼三角剖分的2D內插函數,用於一完整組的取樣點。如果第9A圖中的正方形所指示的取樣點被視為無效且移除,2D內插函數會需要根據剩餘的取樣點被更新或重新計算。如同第9B圖所示,這導致最靠近經移除取樣點的三角形的局部改變。
在修正步驟73中,排除資料經處理來識別被個別狀態改變所影響的所有內插點。步驟73也獲得內插點的目前參考值REFt(其因此形成「參考正弦圖」),或者至少受影響內插點的參考值。如同第2章節所解釋,參考值可有不同形式,取決於重建圖案的所欲特性。例如,目前參考值REFt可給定為內插校正值log(I0)、先前時框中所計算的內插點的值log(It-△t)、或數個先前時框中所計算的內插點的值的平均。受影響內插點的參考值之後被主動修改來維持受影響內插點的相對信號傳輸,例如如同先前所討論的。修改之後 的參考值的全體REF't形成「已修改之參考正弦圖」。
步驟73之後為轉換步驟74,其使用已修改之參考正弦圖REF't來產生輸入至重建步驟75的相對值,亦即,內插輸入值或改變值,取決於實施。返回至第13A至13C圖的處理管線,如果REFt被REF't取代,則轉換步驟74對應於內插與重建之間執行的處理步驟。
如果步驟74是設計來產生改變值,則步驟72可修改來省略產生已修改之參考正弦圖的子步驟,且步驟74可替代地設計來修改被提供至重建程序的改變值,這是藉由針對所有受影響內插點而設定
步驟73-74將參照第8A至8C圖針對參考值的不同選擇來進一步解釋。第8A至8C圖在一序列的時間步驟(時框)且針對特定的虛擬偵測線例示了目前內插值It、目前(內插)參考值(分別為It、It-1、與It-2)以及目前輸入值與改變值,適當地,目前輸入值與改變值是從目前內插值與目前參考值計算而來。「X」表示狀態改變,且因為狀態改變而藉由錯誤修正所產生的已修改之參考值是用圓形表示。未修正的輸入與改變值顯示在圓括號中,且每個修正的輸入與改變值再生於對應的未修正的輸入與改變值下面。應注意到,在例示的時間週期期間信號互動沒有改變,亦即,輸入值不應隨時間而變,且改變值應為零。
第8A圖表示在投射值上操作的程序,用以產生內插輸入值,內插輸入值代表虛擬偵測線的相對信號傳輸。如同所見,第一狀態改變導致It=50,這產生 0.51。為了抵消此混亂,校正值I0修正成55.3,使得相對改變相同於緊接著的先前時框中。注意到,下個時框中的真正觸碰影響It將在輸入值中見到,且因此觸控判定程序大部分未被狀態改變所影響。第二狀態改變導致It=75,藉此,錯誤修正可設定校正值I0為83,以維持相對信號傳輸。
第8B圖表示在投射值上操作的程序,用以產生內插改變值,其代表來自緊接著的先前時框的相對信號傳輸的改變,如同雙頭箭頭所指示:。在例示的範例中,內插改變值可相關於先前的內插值來計算:log(It)。如同所見,第一狀態改變導致It=50,這產生。為了抵消此混亂,錯誤修正可操作來設定相對信號傳輸的改變為零,這是藉由直接設定,或者藉由設定It-1=It=50。注意到,下個時框中的真正觸碰影響It將在改變值中見到,且因此觸控判定程序大部分未被狀態改變所影響。第二狀態改變導致It=75,藉此,錯誤修正再次確保
第8C圖代表在投射值上操作的程序,用以產生內插改變值,其代表來自時間上後退兩時框的相對信號傳輸的改變,如同雙頭箭頭所指示:。內插改變值可相關於先前的內插值來計算:。如同所見,第一狀態改變導致It=50,這產生。為了抵消此混亂,錯誤修正可操作來藉由設定It-2=It=50而修改參考值,使得相對信號傳輸的改變為零。因為相對信號傳輸的改變是相關於時間上後退兩時框的內插值來給定,錯誤修正亦可操作來將下個時框的參考值設定成等於目前時框的投射值。這確保觸碰將顯 現在中,甚至如果它是發生在狀態改變之後的下個時框中。在替代實施中,錯誤修正可操作來將下個時框的參考值設定成等於下個時框的投射值,這將導致觸碰顯現在狀態改變之後兩時框的中。在另一替代實施中,錯誤修正沒有操作來修改參考值,但是替代地針對兩個時框設定:目前時框與下個時框。
第8C圖亦可用來例示在投射值上操作的程序,用以產生相關於先前內插值之平均的內插改變值:-log(It)。考慮的範例是代表時間上後退四時框的內插值之目前平均,由指數忽略函數所產生:。為了抵消在時間t的狀態改變,錯誤修正可操作來針對受影響內插點而設定。在一均等的實施中,錯誤修正可在目前時框中設定,且之後在下三個時框期間設定ε=0。任一個實施都確保觸碰將顯現在中,甚至如果它是發生在狀態改變之後的下個時框中。
返回至第7圖,步驟74之後為重建步驟75,重建步驟75在內插輸入值上操作影像重建函數,來產生目前互動圖案,例如衰減圖案A t 或差異圖案dA t ,例如是根據第2章節所述的任何技術。
在後續的判定步驟76中,互動圖案經處理來識別觸碰相關的特徵並且擷取觸碰資料。任何已知技術都可用於分離該互動圖案中的觸碰。例如,一般的塗抹偵測與追蹤技術都可用於找出該等觸碰。在一實施例中,首先施加臨界值至互動圖案,以移除雜訊。具有互動值是落在臨界值之下或之上(取 決於實施)的任何區域可被另外處理,以找出中心與形狀,這可藉由使例如二維第二階多項式或高斯鐘形適合於衰減值,或者藉由找出衰減值的慣性橢圓來達成。本領域中熟知的也有很多其他技術,例如叢集演算法、邊緣偵測演算法..等。步驟76可最終輸出所擷取的觸碰資料。
步驟76之後,程序返回至資料收集步驟70。
可了解到,步驟70-76的一或多個步驟可同時實行。例如,連續時框的資料收集步驟70可與步驟71-75的任一步驟同時開始。在另一範例中,步驟70-74以及可能也含步驟75可以在一時框內針對輸出信號中的每一投射值連續重覆。
也可了解到,某些步驟可結合或混合。例如,取代了首先由內插(步驟72)產生匹配正弦圖並且之後根據排除資料來修正該匹配正弦圖中的某些內插值(步驟73),錯誤修正可實施作為步驟72中的部分內插,使得該內插直接產生具有已修正之內插值的匹配正弦圖。
熟習技藝者現在可了解到,第7圖中的觸控判定程序可經修改來在相對值上操作該內插步驟72,例如如同第12A至12C圖所示。例如,步驟71可經修改來產生相對值,例如輸入值或改變值,或者替代地為根據投射值It與對應參考值REFt的It/REFt,例如用It、It-△t的任一者來表示。不同於上述範例,參考值是給定來用於取樣點(並非內插點)。另外,步驟73可針對所有受影響內插點來修改,以設定目前相對值等於先前時框中的相對值或者設定目前相對值為零,類似於第8A至8C圖。又另外,如果內插值是給定為, 則步驟74可省略,比較第12A至12B圖。如果內插值是給定為It/REFt,步驟74可經修改來轉換內插值成為,比較第12C圖。
在此所揭露的所有實施例中,為了增加錯誤修正的強健性,可設想出使狀態改變不只影響目前的時框,但也影響指定數目的後續時框。例如,排除資料中的每一狀態改變可導致步驟73針對指定數目的連續時框(例如2-3個時框)執行錯誤修正,其中根據前述原理來維持相對信號傳輸。
4.偵測無效的偵測線
用於偵測線之驗證的上述錯誤處理可實施來藉由處理投射信號而偵測潛在的錯誤偵測線,例如藉由偵測投射值是否超過飽和限制、投射值是否太弱、投射信號中的雜訊位準是否太高、投射信號中的信號雜訊比位準是否太低..等。替代地,驗證程序可根據提供給發光器/偵測器的電力信號來偵測有問題的發光器或偵測器。也可設想出,一旦發光器或偵測器的操作參數改變,驗證程序針對指定數目的時框指定所有受影響偵測線為「無效」,以防止操作參數的改變會導致觸控判定中的錯誤。此種操作參數可為提供給發光器的電力或偵測器的增益。提供給發光器的電力可經改變來增加/減少當發光器作用時所發射光的能量,且偵測器的增益可經改變來增加/減少偵測器的靈敏度。
驗證程序的另外範例是給定在WO2011/078769、WO2011/139213與WO2012/158105中。
上述驗證程序的替代或補充實施例則敘述於下。 這些實施例利用當發光器2關閉(OFF)時(亦即,沒有啟用來發射信號(光))由偵測器3所量測的能量值。在下述中,「開啟(ON)值」表示當信號從偵測線的接入點傳輸到接出點時的所偵測能量,且「關閉(OFF)值」表示當沒有信號從接入點傳輸到接出點時的所偵測能量。
關閉值傳統上是用於所謂的周遭補償,其目標在於移除或至少抑制源自周遭光與偵測器黑暗位準的信號分量,包含任何的類比數位轉換(ADC)補償。周遭光是指並非源自發光器而被偵測器接收的光。發光器的開啟/關閉致動方案可使每一偵測器可以在一時框期間量測關閉值一或數次。偵測線k的周遭補償能量值Ik可之後獲得為:Ik=Iraw,k-Iamb,k,其中Iraw,k是開啟值或開啟值的平均,亦即,當相關於偵測線k的發光器開啟時,相關於偵測線k的偵測器所量測的能量,且Iamb,k是關閉值或關閉值的平均,亦即,當所有發光器關閉時,相關於偵測線k的偵測器所量測的能量。可了解到,觸控判定方法可操作於Ik上而非Iraw,k,以改善它對周遭光的強健性。
在各種實施例中,在一或多個時框期間所獲得的關閉值經處理來產生每一個別偵測器的雜訊位準的目前評估,以及因此是每一偵測線的雜訊位準的目前評估。藉由使用周遭量測來用於驗證,觸碰物體對於所評估雜訊位準的所有影響可被避免。另外,驗證程序可設計來操作在相同資料上,作為周遭補償。
第10圖是範例驗證程序的流程圖,其包含在一時框期間執行的一序列步驟120-124,例如被信號處理器10(第 1圖)執行。驗證程序是針對單一偵測器來例示,但是可了解到,類似的程序是針對觸控裝置中的每一偵測器來執行。
在步驟120中,從偵測器獲得一或多個開啟值。在步驟121中,從偵測器獲得一或多個關閉值。如同虛線箭頭所指示,步驟120與121可在一時框期間重覆一或多次,取決於實施。也可設想到,步驟121可執行於步驟120之前,或者步驟121可執行於步驟120之前與之後。在步驟122中,計算周遭補償開啟值,例如如同上述。在步驟123中,根據在目前時框中以及可能在一或多個先前時框中所獲得的關閉值來計算雜訊評估。在步驟124中,根據雜訊評估來驗證偵測器及/或其偵測線。沒有通過驗證的任何偵測線可在排除資料中表示為「無效」,而其他偵測線可表示為「有效」。排除資料可儲存於電腦記憶體M中,以供修正步驟73(第7圖)在相同或即將到來的時框中擷取。替代地,排除資料可直接提供至步驟73。
步驟123可計算雜訊評估為關閉值的標準差或變異數。可設想到,偵測器所量測的關閉值只有子集合是包括在雜訊評估中。例如,在開啟值是飽和成使得關閉值可能包含由先前飽和所導致的剩餘信號之後所量測的關閉值,可從雜訊評估中忽略。此種關閉值也可從步驟122中的周遭補償中忽略。
在一實施例中,使用N個最新的關閉值來持續更新雜訊評估。在另一實施例中,雜訊評估是由關閉值的變異數(標準差)的指數忽略評估來給定。
用於計算變異數或標準差的任何已知演算法都可 使用。在某些實施中,可有利地使用在線演算法。此種演算法的範例(其允許使用兩個累加器來「飛快地」計算出變異數)為: 其中,Iamb,n為偵測器的第n個關閉值,且N是用於計算變異數的關閉值的總數。
如果信號中有存在強烈的低頻雜訊分量,例如100Hz頻率的剩餘光的影響,則可使用不同的方法。根據觸控裝置的開啟/關閉致動方案,此種雜訊分量可能產生高數值的變異數(或標準差),除非特別小心。這是可避免的,例如藉由根據每一偵測器的連續關閉值之間的絕對差異來評估雜訊 位準,例如
驗證步驟124可應用數種不同驗證標準的任一種,或其組合。
一種驗證標準是規定有效的偵測線必須滿足:(Iraw,k<Isaturation)以及,其中,Isaturation是飽和限制(全域或針對每一偵測器),且TCNR是載波雜訊(CNR,carrier-to-noise)限制。此標準確保飽和的偵測線被排除於進一步的處理,且只有具有足夠CNR的偵測線被用於觸控判定程序。CNR限制是指需要偵測的衰減改變的大小。在一實施中,CNR限制是設定在大約100-300的範圍中。可了解到,可使用較低或較高的CNR限制。應該也注意到,飽和是針對沒有周遭補償的開啟值來評估,而CNR是針對已周遭補償的開 啟值來評估。
另一種驗證標準是規定雜訊評估不該超過被視為有效的最大雜訊限制:。不同於CNR標準,此標準識別偵測器的所有偵測線為無效,甚至如果一或多個偵測線具有高的開啟值。
另一種驗證標準是規定具有的偵測線被視為無效。幾乎為零的雜訊可能表示偵測器是有問題的或所接收的能量太低,另一種驗證標準是規定已周遭補償的開啟值應該超過被視為有效的最小信號限制:Ik>Imin。如果觸控裝置已知是呈現低雜訊位準,此種驗證標準甚至可取代雜訊評估的使用。
可了解到,上述驗證限制Isaturation、TCNR、Tnoise、Imin可針對每一偵測器及/或偵測線來個別設定。
如果評估參數接近於驗證限制,則驗證程序可能導致頻繁的狀態改變,這接著可能干擾觸控判定程序。在一實施例中,一或多個滯後窗可用於驗證步驟中,以改善此問題。這表示一或多個驗證標準具有驗證的第一限制值以及驗證的第二限制值。合適的,第一與第二限制值是設定來促進無效高過於促進有效,亦即,無效的取樣點被視為有效是比有效的取樣點被視為無效更困難。熟習技藝者將了解,有許多均等技術可用於促進無效高過於促進有效。
可了解到,驗證程序通常可與設計成反應於排除資料的任何觸控判定程序相結合。因此,驗證程序可視為用於 處理來自觸控裝置之輸出信號的方法,觸控裝置包含複數信號產生器與複數信號偵測器(其可操作來界定延伸橫越面板之表面部的實際偵測線)、以及控制器,控制器可操作來重覆開啟與關閉產生器,使得信號產生器的輸出信號包含實際偵測線的開啟能量值以及每一信號偵測器的關閉能量值。該方法包含該等步驟:從輸出信號獲得關閉能量值;產生每一實際偵測線的雜訊評估作為關閉能量值的函數;以及根據雜訊評估來驗證實際偵測線。
5.硬體實施
根據在此所揭露之各種實施例的觸控判定程序與驗證程序可用資料處理裝置(比較第1圖的10)來實施,資料處理裝置連接至來自FTIR系統中的偵測器3的取樣量測值。第11A圖顯示資料處理裝置10的範例,其配置來實施第7圖的程序。裝置10包含輸入10A,用於接收該輸出信號。裝置10另外包含資料收集元件(或機構)200,用於獲得目前投射值;產生元件(或機構)201,用於產生絕對值;內插元件(或機構)202,用於產生具有絕對值的匹配正弦圖;錯誤修正元件203,用於維持受影響內插點的相對信號傳輸;轉換元件(或機構)204,用於轉換內插點的絕對值成為相對值;重建元件(或機構)205,用於產生目前互動圖案;以及輸出10B,用於輸出目前互動圖案。在第11A圖的範例中,觸碰資料的實際擷取是由分離的裝置10’來實施,裝置10’是連接來從資料處理裝置10接收該互動圖案。第11B圖顯示資料處理裝置10的範例,其配置來實施第10圖的程序。裝置10包含輸入10B,用 於接收該輸出信號。裝置10另外包含元件(或機構)210,用於獲得開啟值;元件(或機構)211,用於獲得關閉值;補償元件(或機構)212,用於產生周遭補償開啟值;雜訊評估元件(或機構)213,用於根據關閉值來計算雜訊評估;以及驗證元件214,用於驗證偵測線且產生該排除資料來儲存在記憶體M中。
裝置10可用一或多個一般目的或專用目的運算裝置上運行的專用目的軟體(或韌體)來實施。在此內文中,可了解到,此種運算裝置的每一「元件」或「機構」是指方法步驟的概念均等物;元件/機構與硬體或軟體程序的特定物件之間並非總是有一對一的對應。硬體的一物件有時包含不同的機構/元件。例如,處理單元在執行一指令時可作為一元件/機構,但是在執行另一指令時可作為另一元件/機構。另外,一元件/機構在某些狀況中可用一指令來實施,但是在某些其他狀況中可用複數指令來實施。自然地,可設想到,一或多個元件(機構)是整體用類比硬體組件來實施。
軟體控制的裝置10可包含一或多個處理單元(比較第1圖的14),例如中央處理單元(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數位訊號處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離散類比及/或數位組件、或一些其他可程式邏輯裝置,例如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裝置10可另外包含系統記憶體與系統匯流排,其連接各種系統組件(包含系統記憶體)至處理單元。系統匯流排 可為數種匯流排結構的任一種,包含記憶體匯流排或記憶體控制器、周邊匯流排、與使用多種匯流排架構的任一種架構的本地匯流排。系統記憶體可包含電腦儲存媒體,以揮發及/或非揮發記憶體的形式,例如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M)與快閃記憶體。專用目的軟體、排除資料、參考值、與任何其他在執行期間需要的資料都可儲存在系統記憶體中,或者其他可移除/不可移除、揮發/非揮發性電腦儲存媒體上(其包含於運算裝置中或可由運算裝置存取),例如磁性媒體、光學媒體、快閃記憶體卡、數位卡帶、固態RAM、固態ROM..等。資料處理裝置10可包含一或多個通訊介面,例如串列介面、並列介面、USB介面、無線介面、網路轉接器..等,以及一或多個資料獲取裝置,例如A/D轉換器。專用目的軟體可在任何合適的電腦可讀取媒體(包含記錄媒體)與唯讀記憶體上被提供給裝置10。
雖然本發明已經連結目前被視為最具體且最佳的實施例來敘述,可了解到,本發明並不限於所揭露的實施例,但相反的,是打算涵蓋包括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與範圍內的多種修改與均等配置。
例如,重建圖案不需要僅僅代表衰減,但是可用任何能夠促成觸碰表面上之互動偵測的形式來產生。因此,重建圖案廣義上可代表局部衰減或局部傳輸,且通常可稱為「信號互動圖案」。關於前述範例中所用之輸入值與改變值的特定格式,可做出修改,例如正負號、大小或補償,而不會妨礙觸控判定的能力。
70-76‧‧‧步驟
M‧‧‧電腦記憶體
REFt‧‧‧參考值
REF't‧‧‧已修改之參考值

Claims (24)

  1. 一種方法,其促成根據來自一觸控裝置(100)之一輸出信號的觸控判定,該觸控裝置(100)包含一面板(1),該面板(1)配置成從複數周邊接入點傳輸信號至複數周邊接出點,藉此界定實際偵測線(D),該等實際偵測線(D)延伸橫越多對之接入與接出點之間的該面板(1)的一表面部(4),至少一信號產生器(2)耦合至該等接入點來產生該等信號,且至少一信號偵測器(3)耦合至該等接出點來產生該等輸出信號,該方法在連續的重覆中操作,每一重覆包含該等步驟:處理(70、71)該輸出信號來產生一組資料取樣(It;log(It)),每一資料取樣是產生來代表該等實際偵測線(D)的一條偵測線的所偵測能量;根據該組資料取樣(It;log(It))來產生(72、74)一內插正弦圖(g'),該內插正弦圖(g')包含內插取樣,該等內插取樣代表在該表面部(4)上具有一所欲位置的虛擬偵測線;及在該內插正弦圖(g')上操作(75)一影像重建函數,以在至少部分的該表面部(4)內產生一信號互動圖案(A t ,dA t );該方法另包含一錯誤修正步驟(73),該錯誤修正步驟(73)回應於排除資料,該排除資料識別在一目前重覆中之該組資料取樣(It;log(It))之中的一資料取樣的有效狀態的改變,該錯誤修正步驟(73)包含:識別被有效狀態的該改變所影響的內插取樣;且設定每一經識別之內插取樣至一 值,該值維持來自一先前重覆的該虛擬偵測線的一相對信號傳輸。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內插正弦圖(g')是產生來代表該等虛擬偵測線的能量值(It;log(It))與參考能量值(REFt;log(REFt))之間的相對值()。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產生(72、74)該內插正弦圖(g')的該步驟包含:在該等資料取樣(It;log(It))上操作(72)一內插函數,以產生該等虛擬偵測線的該等能量值(It;log(It)),且藉由該等虛擬偵測線的該等參考能量值(REFt;log(REFt))來將該等能量值(It;log(It))轉換(74)成該等相對值()。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等虛擬偵測線的該等參考能量值(REFt;log(REFt))是藉由在沒有物體接觸於該表面部(4)的一校正步驟中在從該輸出信號所獲得的資料取樣(I0;log(I0))上操作該內插函數而產生,且其中,該錯誤修正步驟包含操控每一已識別之內插取樣的該參考能量值,以維持來自該先前重覆的該對應之虛擬偵測線的該相對信號傳輸。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等參考能量值(REFt;log(REFt))間歇性地更新,以表示在一先前重覆中的該等能量值(It-△t;log(It-△t)),使得該等相對值代表每一虛擬偵測線在該目前與該先前重覆之間的該相對信號傳輸的一改變。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等參考能 量值(REFt;log(REFt))在每一重覆中更新。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錯誤修正步驟(73)包含設定每一已識別之內插取樣的該相對值為零。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錯誤修正步驟(73)包含針對每一已識別之內插取樣來將該先前重覆的該參考能量值設定成等於該目前重覆的該能量值。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先前重覆就緊接在該目前重覆的前面。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先前重覆與該目前重覆相隔數個中間重覆。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錯誤修正步驟(73)另包含將該等數目的中間重覆的該參考能量值設定成等於該目前重覆的該能量值。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組資料取樣(log(It))中的每一資料取樣是藉由從該輸出信號擷取該個別實際偵測線(D)的所偵測能量並且計算該所偵測能量的對數而產生。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2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觸控裝置(100)包含複數信號產生器(2)與複數信號偵測器(3),且操作來在每一重覆期間將該等信號產生器(2)開啟(ON)與關閉(OFF),使得該輸出信號被產生成包含用於該等實際偵測線(D)的開啟(ON)能量 值與用於每一信號偵測器(3)的至少一關閉(OFF)能量值,其中,該方法另包含一驗證程序(120-124),用於指定一實際偵測線(D)為有效或無效並且產生該排除資料,該驗證程序(120-124)包含:從該輸出信號獲得(121)該關閉能量值;產生(123)每一實際偵測線(D)的一雜訊評估作為該等關閉能量值的一函數;以及根據該雜訊評估來驗證(124)該等實際偵測線(D)。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雜訊評估是產生來代表與該實際偵測線(D)相關之該信號偵測器(3)的一時間序列的關閉能量值中的一變化性。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或1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如果該雜訊評估超過一雜訊限制(Tnoise),則一實際偵測線(D)是指定為無效。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至1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如果該實際偵測線(D)的該開啟能量值超過一飽和限制(Isaturation),則一實際偵測線(D)是指定為無效。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至1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處理(70、71)該輸出信號來產生該組資料取樣(It;log(It))的該步驟包含:從該輸出信號獲得該開啟能量值;根據與該實際偵測線(D)相關之該信號偵測器(3)的該關閉能量值來獲得每一實際偵測線(D)的一評估周遭值;以及藉由從每一實際偵測線(D)的該開啟能量值減去該評估周遭值來產生一周遭補償能量值。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如果該周遭 補償能量值與該雜訊評估之間的該比率小於一最小比率限制(TCNR),則一實際偵測線(D)是指定為無效。
  1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或18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如果該周遭補償能量值小於一最小能量限制(Imin),則一實際偵測線(D)是指定為無效。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至1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驗證程序(120-124)是配置成促進從有效至無效之指定變化,高過於促進從無效至有效之指定變化。
  21.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包含電腦程式碼,該電腦程式碼在一資料處理系統上執行時,適於實施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0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該方法。
  22. 一種裝置(10),用於促成根據來自一觸控裝置(100)之一輸出信號的觸控判定,該觸控裝置(100)包含一面板(1),該面板(1)配置成從複數周邊接入點傳輸信號至複數周邊接出點,藉此界定實際偵測線(D),該等實際偵測線(D)延伸橫越多對之接入與接出點之間的該面板(1)的一表面部(4),至少一信號產生器(2)耦合至該等接入點來產生該等信號,且至少一信號偵測器(3)耦合至該等接出點來產生該等輸出信號,該裝置包含:一輸入(10A),用於接收該輸出信號;及一信號處理器(14),配置成重覆地在連續的重覆中:處理該輸出信號來產生一組資料取樣(It;log(It)),每一資料取樣是產生來代表該等實際偵測線(D)的一條偵測線的所偵測能量; 根據該組資料取樣(It;log(It))來產生一內插正弦圖(g'),該內插正弦圖(g')包含內插取樣,該等內插取樣代表在該表面部(4)上具有一所欲位置的虛擬偵測線;及在該內插正弦圖(g')上操作一影像重建函數,以在至少部分的該表面部(4)內產生一信號互動圖案(A t ,dA t );其中,該信號處理器(14)另配置成回應於排除資料而執行一錯誤修正,該排除資料識別在一目前重覆中之該組資料取樣(It;log(It))之中的一資料取樣的有效狀態的一改變,其中,該錯誤修正包含:識別被有效狀態的該改變所影響的內插取樣;且設定每一經識別之內插取樣至一值,該值維持來自一先前重覆的該虛擬偵測線的一相對信號傳輸。
  23. 一種裝置(10),用於促成根據來自一觸控裝置(100)之一輸出信號的觸控判定,該觸控裝置(100)包含一面板(1),該面板(1)配置成從複數周邊接入點傳輸信號至複數周邊接出點,藉此界定實際偵測線(D),該等實際偵測線(D)延伸橫越多對之接入與接出點之間的該面板(1)的一表面部(4),至少一信號產生器(2)耦合至該等接入點來產生該等信號,且至少一信號偵測器(3)耦合至該等接出點來產生該等輸出信號,其中,該裝置可在連續的重覆中操作並且包含:機構(200、201),用於在每一重覆中處理該輸出信號來產生一組資料取樣(It;log(It)),每一資料取樣是產生來代表該等實際偵測線(D)的一條偵測線的所偵測能量; 機構(202、204),用於在每一重覆中根據該組資料取樣(It;log(It))來產生一內插正弦圖(g'),該內插正弦圖(g')包含內插取樣,該等內插取樣代表在該表面部(4)上具有一所欲位置的虛擬偵測線;及機構(205),用於在每一重覆中在該內插正弦圖(g')上操作一影像重建函數,以在至少部分的該表面部(4)內產生一信號互動圖案(A t ,dA t );其中,該裝置(10)另包含用於錯誤修正的機構(203),其回應於排除資料,該排除資料識別在一目前重覆中之該組資料取樣(It;log(It))之中的一資料取樣的有效狀態的一改變,用於錯誤修正的該機構(203)配置成:識別被有效狀態的該改變所影響的內插取樣;且設定每一經識別之內插取樣至一值,該值維持來自一先前重覆的該虛擬偵測線的一相對信號傳輸。
  24. 一種觸控裝置(100),包含:一面板(1),該面板(1)配置成從複數周邊接入點傳輸信號至複數周邊接出點,藉此界定實際偵測線(D),該等實際偵測線(D)延伸橫越多對之接入與接出點之間的該面板(1)的一表面部(4);機構(2、12),用於在該等接入點處產生該等信號;機構(3),用於根據在該等接出點處的偵測信號,來產生一輸出信號;及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2或23項之用於促成觸控判定的該裝置(10)。
TW102103424A 2012-01-31 2013-01-30 觸控裝置中監偵及修正方法 TW2013466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1250064 2012-01-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6683A true TW201346683A (zh) 2013-11-16

Family

ID=48906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3424A TW201346683A (zh) 2012-01-31 2013-01-30 觸控裝置中監偵及修正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588619B2 (zh)
EP (1) EP2810146B1 (zh)
TW (1) TW201346683A (zh)
WO (1) WO2013115710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33704C2 (sv) 2008-12-05 2010-12-07 Flatfrog Lab Ab Pekkänslig apparat och förfarande för drivning av densamma
US10168835B2 (en) 2012-05-23 2019-01-01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Spatial resolution in touch displays
US10019113B2 (en) 2013-04-11 2018-07-10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Tomographic processing for touch detection
WO2015005847A1 (en) 2013-07-12 2015-01-15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Partial detect mode
US10126882B2 (en) 2014-01-16 2018-11-13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TIR-based optical touch systems of projection-type
WO2015108479A1 (en) 2014-01-16 2015-07-23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Light coupling in tir-based optical touch systems
US10161886B2 (en) 2014-06-27 2018-12-25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Detection of surface contamination
JP6117443B2 (ja) * 2014-06-30 2017-04-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システム及び電子機器
EP3250993B1 (en) * 2015-01-28 2019-09-04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Dynamic touch quarantine frames
US10318074B2 (en) 2015-01-30 2019-06-11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Touch-sensing OLED display with tilted emitters
EP3537269A1 (en) 2015-02-09 2019-09-11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Optical touch system
CN107250855A (zh) 2015-03-02 2017-10-13 平蛙实验室股份公司 用于光耦合的光学部件
CN108369470B (zh) 2015-12-09 2022-02-08 平蛙实验室股份公司 改进的触控笔识别
KR101714315B1 (ko) * 2016-05-04 2017-03-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보간법을 이용한 터치 입력 인식 장치 및 방법
CN110100226A (zh) 2016-11-24 2019-08-06 平蛙实验室股份公司 触摸信号的自动优化
EP3667475B1 (en) 2016-12-07 2022-09-07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A curved touch device
US10963104B2 (en) 2017-02-06 2021-03-30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Optical coupling in touch-sensing systems
WO2018174786A1 (en) * 2017-03-22 2018-09-27 Flatfrog Laboratories Pen differentiation for touch displays
WO2018182476A1 (en) 2017-03-28 2018-10-04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Touch s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embly
CN111052058B (zh) 2017-09-01 2023-10-20 平蛙实验室股份公司 改进的光学部件
WO2019172826A1 (en) 2018-03-05 2019-09-12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Improved touch-sensing apparatus
US10791639B2 (en) 2018-07-13 2020-09-29 Hand Held Product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es for preventing moisture accumulation on a display screen
US11943563B2 (en) 2019-01-25 2024-03-26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Videoconferencing terminal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EP4104042A1 (en) 2020-02-10 2022-12-21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Improved touch-sens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52655A (en) * 1984-11-16 1988-06-21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Corporation Coordinate input device
US5740224A (en) * 1994-09-27 1998-04-14 University Of Delaware Cone beam synthetic arrays in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US6972753B1 (en) 1998-10-02 2005-12-0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Touch panel,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touch pane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provided with display device
US8339379B2 (en) 2004-04-29 2012-12-25 Neonode Inc. Light-based touch screen
US7362320B2 (en) 2003-06-05 2008-04-2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light emitting/detecting display screen
US7432893B2 (en) 2003-06-14 2008-10-07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put device based on frustrated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US8599140B2 (en) 2004-11-17 2013-12-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oviding a frustrated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touch interface
US8847924B2 (en) 2005-10-03 2014-09-3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eflecting light
EP1835464A1 (en) 2006-03-14 2007-09-19 GSF-Forschungszentrum für Umwelt und Gesundheit GmbH Method of reconstructing an image function from radon data
EP2069889A2 (fr) * 2006-08-03 2009-06-17 France Telecom Dispositif de capture d'images et de saisie haptique
KR20100055516A (ko) * 2007-08-30 2010-05-26 넥스트 홀딩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개선된 조광을 가진 광학 터치 스크린
US8004502B2 (en) 2007-10-05 2011-08-23 Microsoft Corporation Correcting for ambient light in an optical touch-sensitive device
EP2212763A4 (en) 2007-10-10 2012-06-20 Flatfrog Lab Ab TOUCH FIELD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TOUCH FIELD
AR064377A1 (es) 2007-12-17 2009-04-01 Rovere Victor Manuel Suarez Dispositivo para sensar multiples areas de contacto contra objetos en forma simultanea
EP2318903A2 (en) 2008-06-23 2011-05-11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Detecting the location of an object on a touch surface
TW201001258A (en) 2008-06-23 2010-01-01 Flatfrog Lab Ab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of one or more objects on a touch surface
TW201005606A (en) 2008-06-23 2010-02-01 Flatfrog Lab Ab Detecting the loc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objects on a touch surface
TW201007530A (en) 2008-06-23 2010-02-16 Flatfrog Lab Ab Detecting the location of an object on a touch surface
TW201013492A (en) 2008-06-23 2010-04-01 Flatfrog Lab Ab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of one or more objects on a touch surface
SE533704C2 (sv) 2008-12-05 2010-12-07 Flatfrog Lab Ab Pekkänslig apparat och förfarande för drivning av densamma
US20120068973A1 (en) 2009-05-18 2012-03-22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Of An Object On A Touch Surface
TWI414974B (zh) * 2009-06-17 2013-11-1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觸控面板之觸碰點位置感應方法及位置感應系統
EP2473905A4 (en) 2009-09-02 2014-07-09 Flatfrog Lab Ab TOUCH SURFACE WITH COMPENSATED SIGNAL PROFILE
KR101606883B1 (ko) 2009-09-18 2016-04-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감지장치
KR20120095926A (ko) 2009-10-19 2012-08-29 플라트프로그 라보라토리즈 에이비 2차원 보상을 가지는 터치 면
KR20120083916A (ko) 2009-10-19 2012-07-26 플라트프로그 라보라토리즈 에이비 터치 면 상의 하나 이상의 물체를 표시하는 터치 데이터의 추출
EP2517090A1 (en) 2009-12-21 2012-10-31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Touch surface with identification of reduced performance
KR101704695B1 (ko) * 2010-03-09 2017-02-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위치 검출 방법,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터치 위치 검출 장치 및 터치 위치 검출 장치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JP5523191B2 (ja) * 2010-04-30 2014-06-1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TW201203052A (en) 2010-05-03 2012-01-16 Flatfrog Lab Ab Touch determination by tomographic reconstruction
CN102339168B (zh) 2010-07-21 2013-10-16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其多路采样的方法
EP2628068A4 (en) 2010-10-11 2014-02-26 Flatfrog Lab Ab TOUCH DETECTION BY TOMOGRAPHIC RECONSTRUCTION
WO2012121652A1 (en) 2011-03-09 2012-09-13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Touch determination with signal compensation
EP2712435A4 (en) 2011-05-16 2015-03-18 Flatfrog Lab Ab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POWER FAILURE OF A TOUCH-SENSING DEVICE
WO2013062471A2 (en) 2011-10-27 2013-05-02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Touch determination by tomographic reconstruction
TW201329821A (zh) 2011-09-27 2013-07-16 Flatfrog Lab Ab 用於觸控決定的影像重建技術
TW201333787A (zh) 2011-10-11 2013-08-16 Flatfrog Lab Ab 觸控系統中改良的多點觸控偵測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10146A4 (en) 2015-09-16
US20170139541A1 (en) 2017-05-18
EP2810146A2 (en) 2014-12-10
EP2810146B1 (en) 2018-10-03
US20140368471A1 (en) 2014-12-18
WO2013115710A3 (en) 2013-10-31
US10372265B2 (en) 2019-08-06
US9588619B2 (en) 2017-03-07
WO2013115710A2 (en) 2013-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346683A (zh) 觸控裝置中監偵及修正方法
KR101941730B1 (ko) 터치 결정을 위한 이미지 복원
US9927920B2 (en) Tracking objects on a touch surface
EP2766797B1 (en) Improved multi-touch detection in a touch system
US10088957B2 (en) Touch force estimation in touch-sensing apparatus
US9411464B2 (en) Touch determination with signal compensation
US9317168B2 (en) Tracking objects on a touch surface
JP2013508851A (ja) 二次元補償を用いるタッチ面
JP2015505093A (ja) 接触表面上の物体の追跡
EP2845080A2 (en) Object detection in touch systems
JP2013546094A (ja) 信号の強調を伴うタッチ判定
TWI488127B (zh) 觸控面板的觸控點判斷方法與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