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6660A - 觸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觸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46660A
TW201346660A TW101116377A TW101116377A TW201346660A TW 201346660 A TW201346660 A TW 201346660A TW 101116377 A TW101116377 A TW 101116377A TW 101116377 A TW101116377 A TW 101116377A TW 201346660 A TW201346660 A TW 20134666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electrode
electrode layer
touch panel
leads
are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6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zhou Ye
Original Assignee
J Tou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 Touch Corp filed Critical J Touch Corp
Priority to TW1011163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346660A/zh
Publication of TW201346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6660A/zh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種觸控面板,係用於具有一輪廓線之一電子裝置,包括:一遮蔽區,係設於該電子裝置之一表面上;及一透明觸控區,係相鄰該遮蔽區設置,且該透明觸控區大部分被該電子裝置之該輪廓線所圍繞。藉由本發明,可以實現觸控面板無邊框之設計。

Description

觸控面板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觸控面板,尤指一種可應用於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無邊框觸控面板。
隨著科技的發達,一般消費性電子產品如:行動通訊裝置、數位相機、數位音樂播放器(MP3)、個人數位助理器(PDA)、衛星導航裝置(GPS)等,已普遍使用觸控面板作為其主要操作界面,以供使用者與電子產品間進行互動輸入操作,大幅改善人與機器溝通時的親和力,並提升輸入時的操作效率。
目前市面上的觸控裝置,通常具有一螢幕,不但可顯示生動活潑的畫面,而且可供使用者在其螢幕上進行觸控操作。然,為了能夠遮蔽螢幕內部的金屬線路,通常於該觸控面板之周緣塗佈邊框或圖像層(ICON),以達到美觀的目的。不過,消費者對於電子產品的審美觀亦不斷變化,加上偏好較大顯示面積的觸控螢幕,具有無邊框的觸控裝置之概念開始產生。
為了實現無邊框的觸控裝置,首先必須設法隱藏不透明的金屬線路,但對於習知技術而言,卻始終有著難以突破之瓶頸。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目的,旨在改善習知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無邊框觸控面板,以有效增加顯示面積且兼顧美觀。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面板,係用於具有一輪廓線之一電子裝置,包括:一遮蔽區,係設於該電子裝置之一表面上;及一透明觸控區,係相鄰該遮蔽區設置,且該透明觸控區大部分被該電子裝置之該輪廓線所圍繞。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保護基板,具有一遮蔽區及一透明觸控區;一第一感應電極層,具有複數條第一感應電極及複數條第一引線,其中該些第一感應電極係設於該保護基板之該透明觸控區的下方,以及該些第一引線之一端分別對應連接該些第一感應電極,且該些第一引線係設於該保護基板之該遮蔽區的下方;及一第二感應電極層,係設於該第一感應電極層之下方,且具有複數條第二感應電極及複數條第二引線,其中該些第二感應電極係設於該第二感應電極層之一表面上且設於該保護基板之該透明觸控區的下方,以及該些第二引線係設於該第二感應電極層之另一表面上,且該些第二引線之一端分別對應連接該些第二感應電極。
為使 貴審查委員能清楚了解本發明之內容,僅以下列說明搭配圖式,敬請參閱。
請參閱第1A及1B圖,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外觀示意圖及操作示意圖。如圖中所示,本發明之觸控面板12係用於電子裝置1,電子裝置1可以是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等可攜式電子裝置,且具有輪廓線10。觸控面板12係包括遮蔽區1200及透明觸控區1202,遮蔽區1200係設於電子裝置1之一表面上,透明觸控區1202係相鄰遮蔽區1200設置,且透明觸控區1202大部分被電子裝置1之輪廓線10所圍繞。如第1B圖所示,除了遮蔽區1200外,使用者可以在透明觸控區1202的任一位置上進行觸控,上述位置甚至可以相當靠近電子裝置1的輪廓線10,所以電子裝置1能獲得最大的可視面積及操作面積。
第2圖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應用本發明之電子裝置1包括觸控面板12、平面顯示器14及軟性印刷電路板16。其中,觸控面板12包括:保護基板120、第一感應電極層122及第二感應電極層123。其中,保護基板120具有遮蔽區1200及透明觸控區1202。於本實施例中,保護基板120可以係選自於玻璃、聚碳酸酯(PC)、聚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環烯烴共聚合物(COC)等之一材料所製成的透明薄板。至於遮蔽區1200的材質,係自油墨、顏色光阻、有機材料或無機材料等不透明材料中選擇其中一種。
第一感應電極層122具有複數條第一感應電極1221及複數條第一引線1222,其中該些第一感應電極1221係設於保護基板120之透明觸控區1202的下方,以及該些第一引線1222之一端分別對應連接該些第一感應電極1221,且該些第一引線1222係設於保護基板120之遮蔽區1200的下方。此外,每一第一引線1222之另一端係延伸至第一接電部1223,該些第一接電部1223係位於第一感應電極層122之一側緣的中央部位,用以與軟性印刷電路板16電性連接。應注意的是,本發明之第一感應電極1221較佳係選用銦錫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且第一引線1222較佳係選用銀線,其阻抗小而適合作為傳遞訊號之用途。
第二感應電極層123係設於第一感應電極層122之下方,且具有複數條第二感應電極1231及複數條第二引線1232,其中該些第二感應電極1231係設於第二感應電極層123之一表面上且設於保護基板120之透明觸控區1202的下方,以及該些第二引線1232係設於第二感應電極層123之另一表面上,且該些第二引線1232之一端分別對應連接該些第二感應電極1231。再者,每一第二引線1232之另一端係延伸至第二接電部1233,該些第二接電部1233係位於第二感應電極層123之一側緣的二側部位;是故,該些第一接電部1223及該些第二接電部1233之間係呈電性絕緣,且該些第二接電部1233可與軟性印刷電路板16電性連接。應注意的是,本發明之第二感應電極1231較佳係選用銦錫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第二引線1232的材質較佳係自石墨烯、氧化銦錫、氧化銦鋅或氧化鋅鋁等透明導電材料中選擇其中一種,則不易被肉眼看出第二引線1232的存在。此外,具有極細線寬的金屬導線也可以做為第二引線1232,同樣具有不易被肉眼辨別的效果。另外需說明的是,電子裝置1的平面顯示器14係設於透明觸控區1202之下方,因此平面顯示器14的影像可以依序通過第二感應電極層123、第一感應電極層122及透明觸控區1202,最後到使用者的眼睛。
請一併參閱第3~5圖,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第二感應電極與第二引線的各種連接剖視圖。如第3圖所示,本發明之第二感應電極層123係經過特別設計,其利用每一第二引線1232係沿第二感應電極層123之側緣而延伸連接至相對應之第二感應電極1231,如此第二感應電極層123頂面之每一第二感應電極1231與位於第二感應電極層123底面之每一第二接電部1233,而形成電性導通的態樣。另外,再如第4圖所示,第二感應電極層123具有複數個穿孔1234,且每一第二感應電極1231係通過穿孔1234而連接至相對應之第二引線1232,然後與第二接電部1233形成電性導通。又如第5圖所示,其與第4圖之實施態樣略有不同,差異在於每一第二引線1232係通過穿孔1234而連接至相對應之第二感應電極1231。
本發明利用將第二引線1232設於第二感應電極層123的底面,不但可讓觸控面板12的觸控感應面積及顯示區域同時變大,而且又可達到無邊框之美觀目的。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故該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或是熟習此技藝所作出等效或輕易的變化者等,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圍下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涵蓋於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
1...電子裝置
10...輪廓線
12...觸控面板
14...平面顯示器
16...軟性印刷電路板
120...保護基板
1200...遮蔽區
1202...透明觸控區
122...第一感應電極層
1221...第一感應電極
1222...第一引線
1223...第一接電部
123...第二感應電極層
1231...第二感應電極
1232...第二引線
1233...第二接電部
1234...穿孔
第1A圖,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外觀示意圖。
第1B圖,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操作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第二感應電極與第二引線的連接剖視圖(一)。
第4圖,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第二感應電極與第二引線的連接剖視圖(二)。
第5圖,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第二感應電極與第二引線的連接剖視圖(三)。
1...電子裝置
10...輪廓線
12...觸控面板
1200...遮蔽區
1202...透明觸控區

Claims (10)

  1. 一種觸控面板,係用於具有一輪廓線之一電子裝置,包括:一遮蔽區,係設於該電子裝置之一表面上;及一透明觸控區,係相鄰該遮蔽區設置,且該透明觸控區大部分被該電子裝置之該輪廓線所圍繞。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電子裝置係一智慧型手機或一平板電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電子裝置具有一平面顯示器,該平面顯示器係設於該透明觸控區之下方。
  4.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保護基板,具有一遮蔽區及一透明觸控區;一第一感應電極層,具有複數條第一感應電極及複數條第一引線,其中該些第一感應電極係設於該保護基板之該透明觸控區的下方,以及該些第一引線之一端分別對應連接該些第一感應電極,且該些第一引線係設於該保護基板之該遮蔽區的下方;及一第二感應電極層,係設於該第一感應電極層之下方,且具有複數條第二感應電極及複數條第二引線,其中該些第二感應電極係設於該第二感應電極層之一表面上且設於該保護基板之該透明觸控區的下方,以及該些第二引線係設於該第二感應電極層之另一表面上,且該些第二引線之一端分別對應連接該些第二感應電極。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每一第二引線係沿該第二感應電極層之側緣而延伸連接至相對應之該第二感應電極。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二感應電極層具有複數個穿孔,且該每一第二感應電極係通過該穿孔而連接至相對應之該第二引線。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二感應電極層具有複數個穿孔,且該每一第二引線係通過該穿孔而連接至相對應之該第二感應電極。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二引線的材質,係自石墨烯、氧化銦錫、氧化銦鋅或氧化鋅鋁等透明導電材料中選擇其中一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保護基板,係選自於玻璃、聚碳酸酯(PC)、聚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環烯烴共聚合物(COC)等之一材料所製成的透明薄板。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遮蔽區的材質,係自油墨、顏色光阻、有機材料或無機材料等不透明材料中選擇其中一種。
TW101116377A 2012-05-08 2012-05-08 觸控面板 TW2013466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16377A TW201346660A (zh) 2012-05-08 2012-05-08 觸控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16377A TW201346660A (zh) 2012-05-08 2012-05-08 觸控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6660A true TW201346660A (zh) 2013-11-16

Family

ID=49990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6377A TW201346660A (zh) 2012-05-08 2012-05-08 觸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34666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2984B (zh) * 2012-12-27 2015-02-11 Hannstouch Solution Inc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TWI585629B (zh) * 2012-10-15 2017-06-01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與手持式電子裝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5629B (zh) * 2012-10-15 2017-06-01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與手持式電子裝置
TWI472984B (zh) * 2012-12-27 2015-02-11 Hannstouch Solution Inc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54323B2 (ja) 表示装置
JP6744966B2 (ja) 入力装置、及び入出力装置
CN202711219U (zh) 改良的单层ito互电容触摸屏
KR20120043883A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KR200479272Y1 (ko) 터치 패널
US20130271408A1 (en) Touch scree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504983B (zh) 觸控面板
CN104571733B (zh) 触控面板
KR20120010828A (ko) 터치스크린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영상표시장치
US10120472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US9189092B2 (en) Touch panel with additional graphic display area
TWM454579U (zh) 觸控面板
KR20110120046A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영상표시장치
CN108415630A (zh) 一种结合了电容式触控传感器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15167007A (ja) タッチパネル
CN103164101A (zh) 一种基于石墨烯传感器的电容触控屏
JPWO2013125519A1 (ja) 入力装置、表示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携帯端末
CN103389818A (zh) 触控面板
JP2015099577A (ja) タッチパネル
CN103092413A (zh) 三维透明基材、触摸板、液晶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03345316A (zh) 具有触控功能的电子装置
JP3181933U (ja) タッチ電極装置
CN204414714U (zh) 电容式触摸屏保护膜
TW201316223A (zh) 觸控面板
CN103197804A (zh) 一种显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