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6341A - 顯示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46341A
TW201346341A TW101115785A TW101115785A TW201346341A TW 201346341 A TW201346341 A TW 201346341A TW 101115785 A TW101115785 A TW 101115785A TW 101115785 A TW101115785 A TW 101115785A TW 201346341 A TW201346341 A TW 20134634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ation direction
mode
alignment
switchable grating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5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un-Fu Lu
Original Assignee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 Tech Res Inst filed Critical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to TW1011157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346341A/zh
Priority to CN201210227897.2A priority patent/CN103383493B/zh
Priority to US13/569,185 priority patent/US20130293793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346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634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2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using polaris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3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 G02B30/31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involving active parallax barri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2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1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parallax barriers
    • H04N13/31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parallax barriers the parallax barriers being placed behind the display panel, e.g. between backlight and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SL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56Image reproducers having separate monoscopic and stereoscopic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98Synchronisation thereof; Control thereof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02F1/133631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with a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retardation valu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7Arrangement of liquid crystal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the final condition of one light beam is achiev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or more layers or cel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13The adjustment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the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 G09G2320/062Adjustment of illumination source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8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with two or more screen areas displaying information with different brightness or colou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 G09G3/00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to produce spatial visual effects

Abstract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背光模組、可切換光柵模組、偏光膜及顯示面板。背光模組適於提供具有第一偏振方向的線偏振光。可切換光柵模組位於背光模組上並具有配向模態及穿透模態,可切換光柵模組於出光側的第一配向膜具有第一配向方向,線偏振光穿過穿透模態的可切換光柵模組後維持第一偏振方向,線偏振光穿過配向模態的可切換光柵模組後轉變成第二偏振方向,且第二偏振方向平行第一配向方向。偏光膜位於第一配向膜上,且具有傾斜於第一或第二偏振方向的穿透軸。可切換光柵模組依據顯示面板之影像資訊而選擇切換成配向模態或穿透模態的其中之一。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及其控制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切換平面影像或立體影像的顯示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近年來,隨著顯示技術的不斷進步,觀賞者對於顯示器之顯示品質(如影像解析度、色彩飽和度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除了高影像解析度以及高色彩飽和度之外,為了滿足觀賞者觀看真實影像的需求,亦發展出能夠顯示出立體影像的顯示裝置。
圖1A為習知一種可顯示出立體影像之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如圖1A所示,顯示裝置100包括背光模組110、具有畫素的顯示面板120以及位於背光模組110與顯示面板120之間的視差光柵130。圖1B為圖1A之顯示裝置同時呈現立體影像以及平面影像時的示意圖。如圖1B所示,顯示裝置100的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100A例如位於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100B的兩側,由於在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100B中的部分視差光柵會遮蔽光線,以使通過之光線於觀賞者的左右眼分別呈現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如圖1A所示。然而,如此將導致通過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100A的光量大於通過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100B的光量,使得觀賞者在觀看顯示裝置所呈現的立體影像與平面影像時可以感受到明顯的亮度差異。即使顯示裝置在不同時序中分別呈現立體影像以及平面影像,觀賞者亦容易感受到顯示裝置100在全面切換成立體影像模式與全面切換成平面影像模式時明顯的亮度差異。因此,如何使顯示裝置在切換立體影像模式與平面影像模式時維持亮度的一致性是目前業界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可以依據顯示面板所提供之影像資訊來切換可切換光柵模組,以平衡顯示裝置呈現平面影像時亮度與呈現立體影像時亮度之間的差異。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的控制方法,其可以依據顯示面板所提供之影像資訊來切換可切換光柵模組並局部地調變背光模組的亮度,以平衡顯示裝置呈現平面影像與呈現立體影像時的亮度。
本發明提出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背光模組、可切換光柵模組、偏光膜以及顯示面板。背光模組適於提供一線偏振光,線偏振光具有第一偏振方向。可切換光柵模組位於背光模組上,可切換光柵模組具有一配向模態以及一穿透模態,其中可切換光柵模組於出光側具有第一配向膜,且第一配向膜具有第一配向方向,於入光側具有第二配向膜,且第二配向膜具有第二配向方向,線偏振光穿過穿透模態的可切換光柵模組後維持第一偏振方向,而線偏振光穿過配向模態的可切換光柵模組後,其偏振方向轉變成第二偏振方向,其中第二偏振方向平行第一配向方向。偏光膜位於第一配向膜上,偏光膜具有一穿透軸,其中穿透軸傾斜於第一偏振方向或第二偏振方向其中之一。顯示面板提供一影像資訊,其中可切換光柵模組依據影像資訊而選擇切換成配向模態或穿透模態的其中之一。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顯示裝置更包括一圖案化微位相差膜,位於可切換光柵模組與偏光膜之間,其中圖案化微位相差膜具有多條相位延遲圖案以及多條零延遲圖案,相位延遲圖案與零延遲圖案彼此交替排列,且各相位延遲圖案的相位延遲量為λ/2。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當上述之線偏振光穿過可切換光柵模組後,在配向模態的狀態,線偏振光的一部分通過相位延遲圖案(相位延遲圖案之拉伸方向(或稱光軸方向)與第一偏振夾45度角)後,第二偏振方向轉變為一與第二偏振方向垂直的第三偏振方向,而線偏振光的另一部分通過零延遲圖案後維持第二偏振方向,通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的線偏振光的一部分該第三偏振方向與偏光膜的穿透軸垂直而無法透過,整體光學模組呈視差模態(搭配光柵模組驅動模態與偏光膜偏振方向形成具有視差光柵效果的組合),亦即偏光膜的穿透軸與第二偏振方向平行,並與第三偏振方向垂直,影像資訊為立體影像。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當線偏振光穿過穿透模態的可切換光柵模組後,線偏振光的一部分通過相位延遲圖案後,第一偏振方向轉變為一與第一偏振方向垂直的第三偏振方向,而線偏振光的另一部分通過零延遲圖案後維持第一偏振方向,通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的線偏振光的一部分偏振方向與偏光膜的穿透軸垂直而無法透過,整體光學模組呈視差模態,偏光膜的穿透軸與第一偏振方向或第三偏振方向的其中之一平行,並與第一偏振方向或第三偏振方向的另外一者垂直,影像資訊為立體影像。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當上述之線偏振光穿過可切換光柵模組的穿透模態,線偏振光的一部分通過相位延遲圖案後,相位延遲圖案後將線偏振光的第一偏振方向轉變(兩倍的夾角,2θ)成一平行第一偏振方向的一第四偏振方向,而線偏振光的另一部分通過零延遲圖案後維持第一偏振方向,通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的線偏振光的偏振方向與偏光膜的穿透軸傾斜而呈平衡分光模態(播放平面影像時僅讓部分的光透過偏光膜,減少與立體影像的亮度落差),第一偏振方向或第四偏振方向具有平行穿透軸的分量,而全面通過偏光膜,影像資訊為平面影像。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當上述之第一偏振方向或第二偏振方向與穿透軸之間的夾角為45度、135度、225度、或315度,因應視角需求。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可切換光柵模組更包括一第二配向膜以及一液晶層,其中第二配向膜位於可切換光柵模組的入光側,液晶層位於第一配向膜與第二配向膜之間。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液晶層的材質為扭轉向列液晶。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當上述之第一配向膜或第二配向膜之配向方向與穿透軸之間的夾角為45度、135度、225度、或315度,因應視角需求。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顯示裝置更包括一控制單元,電性連接可切換光柵模組與顯示面板,控制單元依據顯示面板的影像資訊來控制可切換光柵模組的局部或全部切換成配向模態或穿透模態的其中之一。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可切換光柵模組的局部切換成配向模態,而可切換光柵模組的其他部分切換成穿透模態。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背光模組對應配向模態的可切換光柵模組處具有一第一亮度,背光模組對應穿透模態的可切換光柵模組處具有一第二亮度,且第一亮度不同於第二亮度。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顯示裝置更包括一控制單元,電性連接可切換光柵模組與顯示面板,控制單元依據顯示面板的影像資訊來控制可切換光柵模組的局部或全部切換成配向模態或穿透模態的其中之一,並控制背光模組在對應配向模態的區塊與對應穿透模態的區塊呈現不同的亮度。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可切換光柵模組更包括一第二配向膜、一液晶層以及多個條狀電極,其中第二配向膜位於可切換光柵模組的入光側,液晶層位於第一配向膜與第二配向膜之間,條狀電極位於第二配向膜上,可切換光柵模組中配置條狀電極的局部呈現穿透模態,而可切換光柵模組中未配置條狀電極的另一部分呈現配向模態。
本發明提出另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背光模組與顯示面板、可切換光柵模組以及偏光膜。背光模組與顯示面板適於提供一具有影像資訊的線偏振光,且線偏振光具有第一偏振方向。可切換光柵模組位於顯示面板上,可切換光柵模組具有一配向模態以及一穿透模態,其中可切換光柵模組於出光側具有第一配向膜,且第一配向膜具有第一配向方向,線偏振光穿過穿透模態的可切換光柵模組後維持第一偏振方向,而線偏振光穿過配向模態的可切換光柵模組後,其偏振方向轉變成第二偏振方向,其中第二偏振方向平行第一配向方向。偏光膜位於第一配向膜上,偏光膜具有穿透軸,其中第一配向膜的第一配向方向或第二配向膜的第二配向方向其中之一傾斜於穿透軸,可切換光柵模組依據影像資訊而選擇切換成配向模態或穿透模態的其中之一。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可切換光柵模組更包括第二配向膜、液晶層以及多個條狀電極。第二配向膜位於可切換光柵模組的入光側。液晶層位於第一配向膜與第二配向膜之間。多個條狀電極位於第一配向膜或第二配向膜的其中之一上,可切換光柵模組中配置條狀電極的局部呈現穿透模態,而可切換光柵模組中未配置條狀電極的另一部分呈現配向模態。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背光模組對應配向模態的可切換光柵模組處具有第一亮度,背光模組對應穿透模態的可切換光柵模組處具有第二亮度,且第一亮度不同於第二亮度。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顯示裝置更包括一控制單元,電性連接可切換光柵模組與顯示面板,控制單元依據線偏振光中的影像資訊來控制可切換光柵模組的局部或全部切換成配向模態或穿透模態的其中之一,並控制背光模組在對應配向模態的區塊與對應穿透模態的區塊呈現不同的亮度。
本發明另提出一種如上述之顯示裝置的控制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驟。判斷影像資訊為文字、平面影像或立體影像。當影像資訊為文字或平面影像時,可切換光柵模組全面切換成配向模態或穿透模態(圖4B,5A)。當影像資訊為立體影像時,可切換光柵模組全面切換成穿透模態或配向模態。當影像資訊中同時具有平面影像與立體影像時,可切換光柵模組局部切換成配向模態以及另一部分切換成穿透模態。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顯示裝置更包括一控制單元,電性連接可切換光柵模組與顯示面板,且顯示裝置的控制方法更包括下列步驟。當影像資訊為文字或平面影像時,控制單元控制可切換光柵模組全面切換成配向模態或穿透模態,並控制背光模組不作亮度補償。當影像資訊為立體影像時,控制單元控制可切換光柵模組全面切換成穿透模態或配向模態,並控制背光模組作亮度補償。當影像資訊中同時具有平面影像與立體影像時,控制單元控制可切換光柵模組局部切換成配向模態以及另一部分切換成穿透模態,並控制背光模組在對應配向模態的區塊與對應穿透模態的區塊之一作亮度平衡。
本發明提出另一種如上述之顯示裝置的控制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驟。判斷影像資訊為文字、平面影像或立體影像。當影像資訊為文字或平面影像時,可切換光柵模組全面切換成配向模態。當影像資訊為立體影像時,可切換光柵模組中配置條狀電極的切換成穿透模態。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顯示裝置更包括一控制單元,電性連接可切換光柵模組、顯示面板以及背光模組,顯示裝置的控制方法更包括下列步驟。當影像資訊為文字或平面影像時,控制單元控制可切換光柵模組全面切換成配向模態,並控制背光模組不作亮度補償。當影像資訊為立體影像時,控制單元控制可切換光柵模組中的條狀電極,使可切換光柵模組中配置條狀電極的區域切換成穿透模態。控制單元調變背光模組的局部亮度。
基於上述,本發明之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可依顯示面板所欲顯示之影像資訊來控制可切換光柵模組,使可切換光柵模組對應地切換成配向模態或穿透模態,且由於可切換光柵模組之第一配向膜或第二配向膜其中一配向方向傾斜於偏光膜之穿透軸,藉此,可使顯示裝置在顯示平面影像時的亮度與顯示立體影像時的亮度趨於一致,即使在顯示裝置中同時呈現平面影像與立體影像,能提供顯示亮度較為一致的平面影像與立體影像。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中具有可依據影像資訊而選擇全面或局部切換成配向模態或穿透模態之其中之一的可切換光柵模組,並且位於可切換光柵模組入光側的第二配向膜具有傾斜於偏光膜之穿透軸的第二配向方向,使得線偏振光通過切換成穿透模態的可切換光柵模組後的第一偏振方向具有平行穿透軸的分量,而通過偏光片,如此可適時降低線偏振光通過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時的亮度,藉此,可使顯示裝置即使同時呈現平面影像以及立體影像,也能具有較一致的亮度。
圖2A至2C分別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一種顯示裝置的應用,其中圖2A為顯示裝置200全面顯示平面影像時的示意圖,圖2B為顯示裝置200全面顯示立體影像時的示意圖,而圖2C為顯示裝置200在顯示平面影像的背景中,局部地顯示立體影像的示意圖。如圖2A-圖2C所示,本發明之顯示裝置不論顯示平面影像、立體影像或同時顯示平面影像與立體影像,都能維持亮度的一致性,提供觀賞者較佳的顯示品質。
以下將列舉幾種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的實施型態,然,本發明並不受限於此。
並且,為了清楚地說明線偏振光經過顯示裝置之各構件後偏振方向的變化,在以下圖示中,是以使用者觀看顯示裝置時所看到的平面為基準,亦即,使用者的目視方向是沿著顯示裝置各構件的厚度方向。並且,所謂線偏振光之角度是指在使用者所目視的平面上,該線偏振光與顯示裝置的一邊(例如圖7E’所示之長邊)之間的夾角。
第一實施例
圖3A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一種顯示裝置同時呈現立體影像及平面影像的示意圖,其中顯示裝置200A具有一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以及一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
如圖3A所示,顯示裝置200A適於讓一觀賞者20觀看,顯示裝置200A包括背光模組210、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偏光膜230以及顯示面板240。背光模組210適於提供一線偏振光L,且線偏振光L具有第一偏振方向D1。如前述,圖示中所繪示之第一偏振方向D1事實上為使用者20觀看顯示裝置200A時,在顯示面的平面上振盪之方向,且該偏振方向平行顯示裝置200A的長邊(水平邊)。可切換光柵模組220位於背光模組210上。在本實施例中,可切換光柵模組220於其入光側S1與出光側S2分別具有第二配向膜224與第一配向膜222,且第二配向膜224與第一配向膜222分別具有第二配向方向R2與第一配向方向R1。偏光膜230位於第一配向膜222上,且偏光膜230具有一穿透軸A。特別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配向膜224的第二配向方向R2傾斜於偏光膜230之穿透軸A。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配向膜222的第一配向方向R1傾斜於偏光膜230之穿透軸A。並且,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具有配向模態MA以及穿透模態MT,可切換光柵模組220依據顯示面板240所提供之影像資訊而選擇切換成配向模態MA或穿透模態MT的其中之一。藉此,可使顯示裝置200A顯示平面影像時的亮度與顯示立體影像時的亮度較為一致。換言之,圖3A繪示為可切換光柵模組220的局部切換成配向模態MA,而可切換光柵模組220的其他部分切換成穿透模態MT的示意圖。
詳言之,線偏振光L穿過穿透模態MT的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後維持第一偏振方向D1,而線偏振光L穿過配向模態MA的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後,其偏振方向轉變成平行第一配向方向R1的第二偏振方向D2。換言之,本發明之顯示裝置中,只要穿透軸傾斜於第一偏振方向與第二偏振方向其中之一,即可實現本發明。在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200A中,可於可切換光柵模組220與偏光膜230之間進一步設置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以作為呈現立體影像時的視差光柵。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以不額外設置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而僅藉由於可切換光柵模組220中設置多個彼此分離的條狀電極來使對應之液晶層形成彼此交錯的配向模態MA與穿透模態MT,以作為呈現立體影像時的視差光柵,利用條狀電極形成視差光柵的實施型態將於後文第二實施例詳述。
請繼續參閱圖3A,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200A中的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具有多條相位延遲圖案250A以及多條零延遲圖案250B,相位延遲圖案250A與零延遲圖案250B彼此交替排列,且各相位延遲圖案250A的相位延遲量為λ/2。並且,在本實施例中,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包括一位於其入光側S1之第二配向膜224以及一位於第一配向膜222與第二配向膜224之間的液晶層226,而液晶層226的材質例如為扭轉向列液晶或是超扭轉向列液晶。
如圖3A之左側的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所示,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切換成配向模態MA。此處所謂之配向膜態意指液晶層226中兩側的液晶分子分別依照第一配向方向R1與第二配向方向R2而排列,而將線偏振光L的第一偏振方向D1扭轉成平行第一配向方向R1的第二偏振方向D2。之後,自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出射的線偏振光L具有第二偏振方向D2。接著,線偏振光L的一部分通過相位延遲圖案250A後,由於相位延遲圖案250A的拉伸方向與第二偏振夾45度角,因此可將入射光的第二偏振方向D2轉變為一與第二偏振方向D2垂直的第三偏振方向D3而自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出射。如前述,圖示中所繪示之第二偏振方向D2事實上為使用者20觀看顯示裝置200A時,在顯示面的平面上振盪之方向,且該偏振方向與顯示裝置200A長邊(水平邊)之間的夾角呈實質上45度。另一方面,線偏振光L的另一部分通過零延遲圖案250B後維持第二偏振方向D2而自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出射,藉此,背光模組210所提供之線偏振光L在依序通過可切換光柵模組220的配向模態MA以及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後,其偏振方向在沿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的平面方向上被轉變成彼此交替之第三偏振方向D3以及第二偏振方向D2,例如自圖3A之左側起算,線偏振光L具有位於奇數列的第三偏振方向D3以及位於偶數列的第二偏振方向D2。如前述,圖示中所繪示之第三偏振方向D3事實上為使用者20觀看顯示裝置200A時,在顯示面的平面上振盪之方向,且該偏振方向與顯示裝置200A長邊(水平邊)之間的夾角呈實質上135度,並與前述第二偏振方向D2垂直。之後,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三偏振方向D3垂直於偏光膜230的穿透軸A,因此具有第三偏振方向D3的線偏振光L並無法通過偏光膜230,而構成了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中的光線遮蔽區。另一方面,由於第二偏振方向D2平行於偏光膜230的穿透軸A,因此具有第二偏振方向D2的線偏振光L可以幾乎完全地通過偏光膜230,而構成了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中的光線穿透區。因此,背光模組210所提供之線偏振光L在通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後,藉由在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之奇數列呈現光線穿透區並於偶數列呈現光線遮蔽區,而讓觀賞者20之左右眼分別觀察到顯示面板240所提供之立體影像。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在本實施例之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中,具有第三偏振方向D3的線偏振光L並無法通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因此對於自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出射的具有第一偏振方向D1的線偏振光L而言,在通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後光量大致減半。換言之,由於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200A中具有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作為呈現立體影像的視差光柵,因此視差光柵中的光線遮蔽區將無可避免地導致顯示亮度的降低。
請再參考圖3A右側的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所示,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切換成穿透模態MT。此處所謂之穿透模態MT意指液晶層226中的液晶分子受到電壓的驅動而垂直排列,而呈現出光實質上完全穿透的狀態,使得線偏振光L穿過穿透模態MT的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後維持第一偏振方向D1。接著,線偏振光L的一部分通過相位延遲圖案250A後,由於相位延遲圖案250A的拉伸方向(或稱光軸方向)與第一偏振方向D1夾0度角,因此第一偏振方向D1在通過相位延遲圖案並不會改變其偏振方向而維持一與第一偏振方向D1平行的第四偏振方向D4自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出射。圖示中所繪示之第四偏振方向D4的定義如前述的第一偏振方向D1,不再贅述。
另一方面,線偏振光L的另一部分通過零延遲圖案250B後維持第一偏振方向D1而自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出射,藉此,背光模組210所提供之線偏振光L在通過可切換光柵模組220的穿透模態MT與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後,其偏振方向在沿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的平面方向上被轉變成彼此交替之第一偏振方向D1以及第四偏振方向D4,例如自圖3A之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的左側起算,線偏振光L具有位於奇數列的第一偏振方向D1以及位於偶數列的第四偏振方向D4。由於具有第一偏振方向D1與第四偏振方向D4的線偏振光L均具有平行穿透軸A的分量,因此均可以順利地通過偏光膜230,此時影像資訊為平面影像。
值得一提的是,具有第一偏振方向D1與第四偏振方向D4的線偏振光L通過偏光膜230後的光量可藉由調整第二配向方向R2與穿透軸A之間的夾角來控制。如前述,此處之穿透軸A的方向意指位於偏光膜230之平面方向,且與偏光膜230長邊(水平邊)之間的夾角呈實質上45度。舉例來說,當第二配向膜224的第二配向方向R2與穿透軸A之間的夾角θ為45度時,由於第一偏振方向D1亦.與穿透軸A夾45度角,因此具有第一偏振方向D1的線偏振光L通過偏光膜230後的光量大致減半。另一方面,由於本實施例中之第四偏振方向D4亦與穿透軸A夾45度角,因此具有第四偏振方向D4的線偏振光L通過偏光膜230後的光量亦大致減半。如此一來,顯示裝置200A在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的顯示亮度在通過偏光膜230前後大致減半,因此顯示裝置200A在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的顯示亮度與顯示裝置200A在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後的顯示亮度可趨於一致。
本發明之顯示裝置200A因應在視差光柵中所降低的亮度,而於顯示裝置200A中設置可切換光柵模組220,藉由使可切換光柵模組220中第二配向膜224的第二配向方向R2與偏光膜230之穿透軸A之間具有不為垂直的夾角,藉此可使線偏振光L在通過穿透模態MT的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後,僅有平行於穿透軸A的光分量可通過偏光膜230,使得顯示裝置200A在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的亮度可因應顯示裝置200A在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中視差光柵所降低程度來降低,如此一來,即可使顯示裝置200A在顯示平面影像時的顯示亮度與在顯示立體影像時的顯示亮度趨於一致。
以下簡要說明圖3A之顯示裝置200A的控制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驟。判斷影像資訊為文字、平面影像或立體影像。當影像資訊為文字或平面影像時,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全面切換成穿透模態MT。當影像資訊為立體影像時,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全面切換成配向模態MA。當影像資訊中同時具有平面影像與立體影像時,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局部切換成配向模態MA以及另一部分切換成穿透模態MT。
圖3B為本發明之另一種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3B之顯示裝置300與圖3A之顯示裝置200A類似,惟,圖3B之顯示裝置300進一步包括一控制單元310,其餘構件、光偏振方向以及穿透軸的定義與圖3A相同,簡言之,圖示中所繪示之偏振方向事實上為使用者20觀看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時,在顯示面的平面上振盪之方向,且該偏振方向的夾角是以相對於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長邊(水平邊)時的夾角。如圖3B所示,控制單元310電性連接可切換光柵模組220與顯示面板240,控制單元310依據顯示面板240的影像資訊來控制可切換光柵模組220的局部或全部切換成配向模態MA或穿透模態MT的其中之一。
以下簡要說明圖3B之顯示裝置300的控制方法,其相較於圖3A之顯示裝置300的控制方法進一步包括下列步驟。當影像資訊為文字或平面影像時,控制單元310控制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全面切換成穿透模態MT,並控制背光模組210作亮度平衡。當影像資訊為立體影像時,控制單元310控制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全面切換成配向模態MA,並控制背光模組210作亮度補償。當影像資訊中同時具有平面影像與立體影像時,控制單元310控制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局部切換成配向模態MA以及另一部分切換成穿透模態MT,並控制背光模組210在對應配向模態MA的區塊與對應穿透模態MT的區塊之一作亮度調整。
以下各實施例中,光偏振方向以及穿透軸的定義與圖3A相同,簡言之,圖示中所繪示之偏振方向事實上為使用者20觀看各實施例之顯示裝置時,在顯示面的平面上振盪之方向,且該偏振方向的夾角是以相對於各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長邊(水平邊)時的夾角。
圖4A為圖3A之顯示裝置全面切換成立體影像的一種顯示狀態的示意圖。圖4A之顯示裝置200B與圖3A之顯示裝置200A類似,惟,在本實施例中,是將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全面切換成配向模態MA,藉由可切換光柵模組220之液晶層226,使得線偏振光L的第一偏振方向D1在通過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後扭轉成平行第一配向方向R1的第二偏振方向D2出射。
同理,具有第二偏振方向D2的線偏振光L的一部分在通過相位延遲圖案250A後,將第二偏振方向D2轉變為一與第二偏振方向D2垂直的第三偏振方向D3而自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出射。另一方面,線偏振光L的另一部分通過零延遲圖案250B後維持第二偏振方向D2而自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出射,藉此,背光模組210所提供之線偏振光L在通過可切換光柵模組220的配向模態MA與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後,線偏振光L穿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後在沿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的平面方向上被轉變成彼此交替之第三偏振方向D3以及第二偏振方向D2,例如自圖3A之左側起算,線偏振光L具有位於奇數列的第三偏振方向D3以及位於偶數列的第二偏振方向D2。之後,由於本實施例中的穿透軸A平行第二偏振方向D2並垂直第三偏振方向D3,因此具有第三偏振方向D3的線偏振光L並無法通過偏光膜230,而構成了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中的光線遮蔽區,而具有第二偏振方向D2的線偏振光L可以幾乎完全地通過偏光膜230,而構成了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中的光線穿透區。如此,背光模組210所提供之線偏振光L在通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後,藉由在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之奇數列呈現光線遮蔽區並於偶數列呈現光線穿透區,而讓觀賞者20之左右眼分別觀察到顯示面板240所提供之立體影像。
圖4B為圖3A之顯示裝置全面切換成平面影像的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圖4B之顯示裝置200C與圖3A之顯示裝置200A類似,惟,在本實施例中,是將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全面切換成配向模態MA,並且第一偏振方向D1a與水平方向夾45度角。藉由可切換光柵模組220之液晶層226,使得線偏振光L的第一偏振方向D1a在通過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後扭轉成平行第一配向方向R1的第二偏振方向D2a出射。接著,由於相位延遲圖案250A的拉伸方向與第二偏振方向夾0度角,因此第二偏振方向D2a在通過相位延遲圖案250A後,不會改變其偏振方向而形成與第二偏振方向平行的第三偏振方向D3a,因此通過零延遲圖案250B後的第二偏振方向D2a與通過相位延遲圖案250A後的第三偏振方向D3a相同。此時,穿透軸A具有與水平方向夾45度的夾角。由於通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20的線偏振光L的偏振方向D2a、D3a與偏光膜230的穿透軸A傾斜而呈分光模態,換言之,具有第二偏振方向D2a與第三偏振方向D3a的線偏振光L均具有平行穿透軸A的分量,因此均可以順利地通過偏光膜230,此時影像資訊為平面影像。
圖5A為圖3A之顯示裝置全面切換成平面影像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圖5A之顯示裝置200D與圖3A之顯示裝置200A類似,惟,在本實施例中,是將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全面切換成穿透模態MT,因此當線偏振光L的第一偏振方向D1在通過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後將維持原有的第一偏振方向D1出射。
同理,線偏振光L的一部分通過相位延遲圖案250A後,由於第一偏振方向D1與相位延遲圖案250A的拉伸方向夾0度角,因此不會改變偏振方向,而將第一偏振方向D1轉變為一與第一偏振方向D1平行的第四偏振方向D4而自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出射。另一方面,線偏振光L的另一部分通過零延遲圖案250B後維持第一偏振方向D1而自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出射,藉此,背光模組210所提供之線偏振光L在通過可切換光柵模組220的穿透模態MT與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後,其偏振方向在沿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的平面方向上被轉變成彼此交替之第一偏振方向D1以及第四偏振方向D4,例如自圖3A之左側起算,線偏振光L具有位於奇數列的第四偏振方向D4以及位於偶數列的第一偏振方向D1。之後,由於通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的線偏振光L的偏振方向D1、D4與偏光膜230的穿透軸A傾斜而呈分光模態,換言之,具有第四偏振方向D4與第一偏振方向D1的線偏振光L均具有平行穿透軸A的分量,因此均可以順利地通過偏光膜230。換言之,本實施例之穿透軸A例如與第一偏振方向夾角為45度,因此具有第一偏振方向D1以及具有第四偏振方向D4的線偏振光L分別約有一半的分量可通過偏光膜230。圖5B為圖3A之顯示裝置全面切換成立體影像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圖5B之顯示裝置200E與圖5A之顯示裝置200D類似,惟,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偏振方向D1a與水平方向夾45度角,因此當線偏振光L的第一偏振方向D1a在通過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後將維持原有的第一偏振方向D1a出射。接著,由於相位延遲圖案250A的拉伸方向與第一偏振方向夾45度角,因此第一偏振方向D1a在通過相位延遲圖案250A後,會改變其偏振方向而形成與第一偏振方向D1a垂直的第四偏振方向D4a。由於偏光膜230的穿透軸A為平行第一偏振方向D1a並垂直第四偏振方向D4a,換言之,通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的線偏振光L的一部分偏振方向D4a與偏光膜230的穿透軸A垂直無法透過而呈視差模態,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具有第一偏振方向D1a的線偏振光L可以幾乎完全地通過偏光膜230而構成光線穿透區,而具有第四偏振方向D4a的線偏振光L無法通過偏光膜230而構成光線遮蔽區。如此,背光模組210所提供之線偏振光L在通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後,藉由在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之偶數列呈現光線穿透區並於奇數列呈現光線遮蔽區,而讓觀賞者20之左右眼分別觀察到顯示面板240所提供之立體影像。值得一提的是,請同時參照圖4A、圖4B、圖5A及圖5B,由於全面呈現平面影像的顯示裝置200C、200D(圖4B及圖5A)的顯示亮度在通過偏光膜230後大致減半,且全面呈現立體影像的顯示裝置200B、200E(圖4A及圖5B)的顯示亮度在通過偏光膜230後亦為大致減半,因此當本發明之顯示裝置即使在不同時序中全面切換成平面影像模式或是立體影像模式,切換前後的顯示亮度亦大致維持一定,因此可提供觀賞者20一舒適的觀賞情境。
此外,特別的是,在本發明之顯示裝置中,背光模組210可進一步具有局部調變亮度的功能,以因應多重觀看角度(multi-view)之立體影像的視域數來調變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以及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之間的亮度差異。
具體而言,圖6A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示意圖。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400與圖3A之顯示裝置200A類似,相同構件以相同符號表示,惟,圖6A之顯示裝置400中的背光模組410進一步具有局部調變亮度的功能。如圖6A所示,在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中,背光模組410對應配向模態MA的可切換光柵模組220處具有第一亮度B1,而在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中,背光模組410對應穿透模態MT的可切換光柵模組220處具有第二亮度B2,且第一亮度B1不同於第二亮度B2。換言之,本實施例之背光模組410可依據立體影像之多重觀看角度(multi-view)的視域數量來調變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的亮度,使該區域的亮度對應地變亮或變暗來平衡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與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之間的亮度差異。
圖6B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示意圖。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500與圖3B之顯示裝置300類似,相同構件以相同符號表示,惟,圖6B之顯示裝置500中的背光模組410進一步具有局部調變亮度的功能。如圖6B所示,控制單元310電性連接可切換光柵模組220、顯示面板240以及背光模組410,控制單元310依據顯示面板240的影像資訊來控制控制背光模組410在對應配向模態MA的區塊與對應穿透模態MT的區塊呈現不同的亮度。
值得一提的是,背光模組410亦可依據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中相位延遲圖案250A的拉伸方向(或稱相位延遲圖案之光軸方向)R3來對應地調變局部的亮度。請先參照圖7A,圖7A之顯示裝置600A與圖3A之顯示裝置200A類似,圖7A之顯示裝置600A中,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中相位延遲圖案250A的拉伸方向R3與水平之間的夾角為零度,惟,可切換光柵模組220的第一配向方向R1與偏光膜230之穿透軸A與水平的夾角皆為135度。因此,通過配向模態MA具有第一偏振方向D1的線偏振光L會轉變成平行第一配向方向R1的第二偏振方向D2b。第二偏振方向D2b(135度)在通過相位延遲圖案250A後轉變成與第二偏振方向D2b垂直的第三偏振方向D3b。如此一來,第二偏振方向D2b與穿透軸A1之間的夾角為零度,且第一偏振方向D1與穿透軸A1之間的夾角為135度。在本實施例中,經由光分量的運算得知,預知通過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的顯示亮度將與通過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的顯示亮度相似,當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之視域數量為兩個時,則不須調變局部的亮度即可使得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的顯示亮度與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的顯示亮度相似。當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之視域數量為兩個以上時,可藉由使背光模組410中對應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的第一亮度B1高於背光模組410中對應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的第二亮度B2,來平衡顯示裝置600A中使平面影像的顯示亮度與立體影像的顯示亮度趨於一致。
同理,圖7B之顯示裝置600B與圖7A之顯示裝置600A類似,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中相位延遲圖案250A的拉伸方向R3與水平之間的夾角為零度。惟,圖7B之顯示裝置600B中,第一偏振方向D1b為垂直相位延遲圖案250A的拉伸方向R3,第一配向膜222的第一配向方向R1與水平之間的夾角為45度。如圖7B以及前述光學原理可知,在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中,通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後的第二偏振方向D2與穿透軸A之間的夾角為零度,而第三偏振方向D3垂直於穿透軸A,易言之,在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中,通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的線偏振光L的一部分偏振方向D3與偏光膜230的穿透軸A垂直而呈視差模態。另一方面,在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中,通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後的第一偏振方向D1b、第四偏振方向D4b與穿透軸A之間的夾角為45度,易言之,通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的線偏振光L的偏振方向D1b、D4b與偏光膜230的穿透軸A傾斜而呈分光模態。同理,經由光分量的運算得知,預知通過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的顯示亮度將與通過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的顯示亮度相似,當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之視域數量為兩個時,則不須調變局部的亮度即可使得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的顯示亮度與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的顯示亮度相似。當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之視域數量為兩個以上時,可藉由使背光模組410中對應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的第一亮度B1高於背光模組410中對應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的第二亮度B2,來平衡顯示裝置600B中使平面影像的顯示亮度與立體影像的顯示亮度趨於一致。
圖7B’之顯示裝置600C與圖7B之顯示裝置600B相似,惟,將偏光膜230之穿透軸A1由45度變為135度。其結果同圖7B之顯示裝置600B,經由光分量的運算得知,預知通過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的顯示亮度將與通過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的顯示亮度相似,當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之視域數量為兩個時,則不須調變局部的亮度即可使得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的顯示亮度與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的顯示亮度相似。當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之視域數量為兩個以上時,可藉由使背光模組410中對應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的第一亮度B1高於背光模組410中對應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的第二亮度B2,來平衡顯示裝置600B中使平面影像的顯示亮度與立體影像的顯示亮度趨於一致。
同理,圖7C之顯示裝置600D與圖7A之顯示裝置600A類似,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中相位延遲圖案250A的拉伸方向R3與水平之間的夾角為零度。惟,圖7C之顯示裝置600D中,第一偏振方向D1a與水平的夾角為45度,而偏光膜230之穿透軸A與水平的夾角亦為45度,第一配向膜222的第一配向方向R1與水平之間的夾角為零度,在此配置下,通過穿透模態MT的區域為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通過配向模態MA的區域為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具有第一偏振方向D1a的線偏振光L在經過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及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時的偏振方向變化如圖7C中所示,簡言之,在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中,通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的線偏振光L的一部分偏振方向D4a與偏光膜230的穿透軸A垂直而呈視差模態,而在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中,通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的線偏振光L的偏振方向D2a、D3a與偏光膜230的穿透軸A傾斜而呈分光模態。同理,經由光分量的運算得知,預知通過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的顯示亮度將與通過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的顯示亮度相似,當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之視域數量為兩個時,則不須調變局部的亮度即可使得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的顯示亮度與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的顯示亮度相似。當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之視域數量為兩個以上時,可藉由使背光模組410中對應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的第一亮度B1高於背光模組410中對應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的第二亮度B2,來平衡顯示裝置600D中使平面影像的顯示亮度與立體影像的顯示亮度趨於一致。
圖7D之顯示裝置600E與圖7A之顯示裝置600A類似。惟,圖7D之顯示裝置600D中,第一偏振方向D1c與水平的夾角為135度,而偏光膜230之穿透軸A1與水平的夾角亦為135度,第一配向膜222的第一配向方向R1與水平之間的夾角為零度,在此配置下,通過穿透模態MT的區域為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通過配向模態MA的區域為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具有第一偏振方向D1c的線偏振光L在經過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及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時的偏振方向變化如圖7D中所示,簡言之,在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中,通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的線偏振光L的一部分偏振方向D4c與偏光膜230的穿透軸A1垂直而呈視差模態,而在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中,通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的線偏振光L的偏振方向D2a、D3a與偏光膜230的穿透軸A1傾斜而呈分光模態。同理,經由光分量的運算得知,預知通過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的顯示亮度將與通過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的顯示亮度相似,當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之視域數量為兩個時,則不須調變局部的亮度即可使得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的顯示亮度與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的顯示亮度相似。當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之視域數量為兩個以上時,可藉由使背光模組410中對應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的第一亮度B1高於背光模組410中對應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的第二亮度B2,來平衡顯示裝置600E中使平面影像的顯示亮度與立體影像的顯示亮度趨於一致。
圖7E為多視角(multi-view)立體顯示的實施例之示意圖,其中,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中相位延遲圖案250A的拉伸方向R3a與水平之間的夾角為18.43度,此外,顯示裝置中之線偏振光L的第一偏振方向D1d、可切換光柵模組220之第二配向膜224的第二配向方向R2、可切換光柵模組220之第一配向膜222的第一配向方向R1、相位延遲圖案250A的拉伸方向R3a及穿透軸A2的角度如圖7E’所示。
請參照圖7E與圖7E’,圖7E之顯示裝置600F與圖3A之顯示裝置200A類似,惟,圖7A之顯示裝置600F中,微位相差膜250A的拉伸方向R3a與水平之間的夾角為18.43度,線偏振光L的第一偏振方向D1d與水平之間的夾角為18.43度,第一配向方向R1與水平之間的夾角為63.43度,第二偏振方向D2c與穿透軸A2之間的夾角為0度,且第一偏振方向D1d與穿透軸A2之間的夾角為45度。於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中,通過配向模態MA的線偏振光L之偏振方向會旋轉至第一配向方向R1的方向,因此從背光模組410出射具有第一偏振方向D1d的線偏振光L,通過配向模態MA的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後其偏振方向會轉成與水平方向夾63.43度的第二偏振方向D2c,接著,由於第二偏振方向D2c與相位延遲圖案250A的拉伸方向R3a夾45度角,因此通過相位延遲圖案250A的線偏振光L之偏振方向會旋轉90度,而旋轉為與水平方向夾153.43度的第三偏振方向D3c。於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由於第一偏振方向D1d與相位延遲圖案250A的拉伸方向R3a夾零度角,因此通過相位延遲圖案250A的線偏振光L不會改變其偏振方向,使得通過相位延遲圖案250A的線偏振光L的第四偏振方向D4d與第一偏振方向D1d的偏振方向相同,接與水平方向夾18.43度角。
簡言之,在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中,通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的線偏振光L的一部分偏振方向D3c與偏光膜230的穿透軸A2垂直而呈視差模態,而在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中,通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的線偏振光L的偏振方向D1d、D4d與偏光膜230的穿透軸A2傾斜而呈分光模態。在本實施例中,經由光分量的運算得知,預知通過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的顯示亮度將與通過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的顯示亮度相似,但是此例在立體顯示區域中為多視角的實施例,立體顯示區域中的遮蔽區域比例增加,因此可藉由使背光模組410中對應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的第二亮度B2低於背光模組410中對應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的第一亮度B1,來平衡顯示裝置600F中使平面影像的顯示亮度與立體影像的顯示亮度趨於一致。
另外,圖7F之顯示裝置600G與圖7E之顯示裝置600F類似,惟,偏光膜230之穿透軸A3與水平之間的夾角為153.43度,線偏振光L的第一偏振方向D1e與水平的夾角為108.43度,第一配向方向R1與水平之間的夾角為153.43度,因此通過配向模態MA的線偏振光L之第二偏振方向D2d與相位延遲圖案250A的拉伸方向R3a夾135度角,而使得通過相位延遲圖案250A的線偏振光L之偏振方向旋轉至與水平方向夾63.43度的第三偏振方向D3d。簡言之,在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中,通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的線偏振光L的一部分偏振方向D3d與偏光膜230的穿透軸A3垂直而呈視差模態,而在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中,通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的線偏振光L的偏振方向D1e、D4e(108.43度)與偏光膜230的穿透軸A3(153.43度)傾斜而呈分光模態。在本實施例中,經由光分量的運算得知,預知通過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的顯示亮度將與通過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的顯示亮度相似,但是此例在立體顯示區域中為多視角的實施例,立體顯示區域中的遮蔽區域比例增加,因此可藉由使背光模組410中對應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的第二亮度B2低於背光模組410中對應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的第一亮度B1,來平衡顯示裝置600G中使平面影像的顯示亮度與立體影像的顯示亮度趨於一致。
此外,圖7G之顯示裝置600H與圖7E之顯示裝置600F類似,惟,圖7G之顯示裝置600H中,線偏振光L的第一偏振方向D1f與水平之間的夾角為63.43度,第一配向方向R1與水平之間的夾角為108.43度,在此配置下,通過穿透模態MT的區域為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通過配向模態MA的區域為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具有第一偏振方向D1f(63.43度)的線偏振光L在經過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及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時的偏振方向變化如圖7G中所示,在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中,由於具有第一偏振方向D1f的線偏振光L與相位延遲圖案250A的拉伸方向R3a夾45度角,因此通過相位延遲圖案250A的線偏振光L之偏振方向會旋轉90度而變成與水平方向夾153.43度角的第四偏振方向D4f。在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中,由於第二偏振方向D2e的線偏振光L與相位延遲圖案250A的拉伸方向R3a垂直,因此具有第二偏振方向D2e的線偏振光L通過相位延遲圖案250A後,其偏振方向會旋轉180度,等同於沒有旋轉,故具有第二偏振方向D2e的線偏振光L通過相位延遲圖案250A後會變成沒有改變偏振方向的第三偏振方向D3e。簡言之,在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中,通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的線偏振光L的一部分偏振方向D4f與偏光膜230的穿透軸A2垂直而呈視差模態,而在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中,通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的線偏振光L的偏振方向D2e、D3e與偏光膜230的穿透軸A2傾斜而呈分光模態。同樣地,經由光分量的運算得知,預知通過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的顯示亮度將與通過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的顯示亮度相似,但是此例在立體顯示區域中為多視角的實施例,立體顯示區域中的遮蔽區域比例增加,因此可藉由使背光模組410中對應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的第一亮度B1低於背光模組410中對應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的第二亮度B2,來平衡顯示裝置600H中使平面影像的顯示亮度與立體影像的顯示亮度趨於一致。
另一方面,圖7H之顯示裝置600I與圖7F之顯示裝置600G類似,惟,圖7H之顯示裝置600I中,線偏振光L的第一偏振方向D1g與水平之間的夾角為153.43度,第一配向方向R1與水平之間的夾角為18.43度,在此配置下,通過穿透模態MT的區域為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通過配向模態MA的區域為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具有第一偏振方向D1g的線偏振光L在經過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及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時的偏振方向變化如圖7H中所示,在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中,由於具有第一偏振方向D1g的線偏振光L與相位延遲圖案250A的拉伸方向R3a夾135度角,因此通過相位延遲圖案250A的線偏振光L之偏振方向會旋轉270度而變成與水平方向夾63.43度角的第四偏振方向D4g。在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中,由於第二偏振方向D2f的線偏振光L與相位延遲圖案250A的拉伸方向R3a夾零度角,因此具有第二偏振方向D2e的線偏振光L通過相位延遲圖案250A後,其偏振方向不會旋轉,故具有第二偏振方向D2f的線偏振光L通過相位延遲圖案250A後會變成沒有改變偏振方向的第三偏振方向D3f。簡言之,在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中,通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的線偏振光L的一部分偏振方向D4g與偏光膜230的穿透軸A3垂直而呈視差模態,而在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中,通過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的線偏振光L的偏振方向D2f、D3f與偏光膜230的穿透軸A3傾斜而呈分光模態。
第二實施例
圖8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中一種顯示裝置同時呈現立體影像及平面影像的示意圖,其中顯示裝置800具有一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以及一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
如圖8所示,不同於第一實施例中之顯示裝置800,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800中並不具有繪示於圖2~圖7中的圖案化微位相差膜250,而是僅藉由於可切換光柵模組220中設置多個彼此分離的條狀電極228來使對應之液晶層226形成彼此交錯的配向模態MA與穿透模態MT,以作為呈現立體影像時的視差光柵。
詳細而言,在本實施例之可切換光柵模組220除了包括前述圖3A之外,進一步包括多個條狀電極228。如圖8所示,第二配向膜224位於可切換光柵模組220的入光側S1,液晶層226位於第一配向膜222與第二配向膜224之間,多個條狀電極228位於第二配向膜224上,當然,在本實施例之第一配向膜222上可設置有整面電極(未繪示),藉由控制電壓於液晶層226兩側的條狀電極228以及整面電極而使液晶層226呈現穿透模態MT,而未配置條狀電極228處的液晶層226則呈現配向膜態。
具體來說,在顯示裝置800之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中,可以在液晶層226兩側的第一配向膜222與第二配向膜224上分別設置整面電極,在呈現平面影像時,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中的液晶層226呈現配向模態MA。簡言之,如圖8所示,線偏振光L的第一偏振方向D1經由呈現配向模態MA的液晶層226後被扭轉成平行第一配向方向R1的第二偏振方向D2。之後,自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出射的線偏振光L具有第二偏振方向D2。接著,由於具有第二偏振方向D2的線偏振光L具有平行穿透軸A4的分量,因此在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中的線偏振光L可以通過偏光膜230,而呈現出平面影像。
另一方面,在顯示裝置800之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中,由於多個條狀電極228是間隔地排列於第二配向膜224上(在其他實施例中,多個條狀電極228亦可以是間隔地排列於第一配向膜222上),因此可藉由條狀電極228的設置位置來使液晶層226呈現穿透模態MT與配向模態MA的圖案化。詳言之,在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之設置有條狀電極228的區域中,藉由施加電壓於液晶層226兩側之條狀電極228及整面電極,可使液晶層226呈現穿透模態MT,亦即設置條狀電極228處可視為零延遲圖案250B。另一方面,在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之未設置條狀電極228的區域中,液晶層226兩側的液晶分子將分別依照第一配向方向R1與第二配向方向R2而排列,呈現出配向模態MA而貢獻液晶自然扭轉時的相位延遲量,亦即未設置條狀電極228處可視為相位延遲圖案250A。如此一來,藉由可切換光柵模組220中條狀電極228的設置位置即可形成光線遮蔽區以及光線穿透區,以作為立體影像的視差光柵。
簡言之,如圖8所示,一部分的線偏振光L經由未設置條狀電極228的部分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後,線偏振光L的第一偏振方向D1經由呈現配向模態MA的液晶層226後被扭轉成平行第一配向方向R1的第二偏振方向D2。另一方面,另一部分的線偏振光L經由設置有條狀電極228的部分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後,線偏振光L的第一偏振方向D1經由呈現穿透模態MT的液晶層226後維持原有的第一偏振方向D1。藉此,背光模組210所提供之線偏振光L在通過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後,其偏振方向在沿可切換光柵模組220的平面方向上被轉變成彼此交替之第一偏振方向D1以及第二偏振方向D2。之後,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一偏振方向D1垂直於偏光膜230的穿透軸A4,因此具有第一偏振方向D1的線偏振光L並無法通過偏光膜230,而構成了光線遮蔽區。另一方面,由於第二偏振方向D2具有平行於偏光膜230之穿透軸A4的分量,因此具有第二偏振方向D2的線偏振光L可以通過偏光膜230,而構成了光線穿透區。因此,背光模組210所提供之線偏振光L在通過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後,藉由在設置有條狀電極228處呈現光線遮蔽區並於未設置條狀電極228處呈現光線穿透區,而讓觀賞者20之左右眼分別觀察到顯示面板240所提供之立體影像。
以下簡要說明圖8之顯示裝置800的控制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驟。判斷影像資訊為文字、平面影像或立體影像。當影像資訊為文字或平面影像時,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全面切換成配向模態MA。當影像資訊為立體影像時,可切換光柵模組220中配置條狀電極228的切換成穿透模態MT。
同樣地,在本實施例中,亦可如第一實施例般,更包括控制單元(未繪示)以及具有局部調變亮度功能的背光模組210。詳言之,控制單元310電性連接背光模組210、可切換光柵模組220與顯示面板240,控制單元310依據顯示面板240的影像資訊來控制可切換光柵模組220的局部或全部切換成配向模態MA或穿透模態MT的其中之一,並控制背光模組210在對應配向模態MA的區塊與對應穿透模態MT的區塊呈現不同的亮度,例如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處具有第一亮度B1,而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處具有第二亮度B2。
另一方面,藉由使背光模組210進一步具有局部調變亮度的功能,以因應多重觀看角度(multi-view)之立體影像的視區數來調變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以及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之間的亮度差異,不再贅述。此時,當顯示裝置800包括控制單元310以及具局部調變亮度功能之背光模組210時,此時顯示裝置800的控制方法例如可包括下列步驟。當影像資訊為文字或平面影像時,控制單元310控制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全面切換成配向模態MA,並控制背光模組210作亮度平衡。當影像資訊為立體影像時,控制單元310控制可切換光柵模組220中的條狀電極228,使可切換光柵模組220中配置條狀電極228的區域切換成穿透模態MT。控制單元310調變背光模組210的局部亮度。
第三實施例
圖9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中一種顯示裝置同時呈現立體影像及平面影像的示意圖,其中顯示裝置900具有一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以及一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
如圖9所示,不同於第一實施例中之顯示裝置900,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900是將前述之顯示面板240與背光模組410先整合後(或具有主動發光的顯示面板240A)再一起發出具有影像資訊的線偏振光L至可切換光柵模組220中,此外,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900同第一實施、第二實施例般,是直接利用可切換光柵模組220作為視差光柵。
詳言之,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900包括主動發光的顯示面板240A(或整合顯示面板240與背光模組410之裝置)、可切換光柵模組220以及偏光膜230。主動發光的顯示面板240A適於提供一具有影像資訊的線偏振光L,且線偏振光L具有第一偏振方向D1。可切換光柵模組220位於主動發光的顯示面板240A上,可切換光柵模組220於出光側S2具有第一配向膜222,且第一配向膜222具有第一配向方向R1。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具有配向模態MA以及穿透模態MT,其中線偏振光L穿過穿透模態MT的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後維持第一偏振方向D1,而線偏振光L穿過配向模態MA的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後,其偏振方向轉變成第二偏振方向D2b,其中第二偏振方向D2b平行第一配向方向R1。偏光膜230位於第一配向膜222上,偏光膜230具有穿透軸A4,其中第一配向膜222的配向方向不平行於穿透軸A4,可切換光柵模組220依據影像資訊而選擇切換成配向模態MA或穿透模態MT的其中之一。
詳言之,在本實施例中,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包括第一配向膜222、第二配向膜224、液晶層226以及多個條狀電極228(未繪示)。第二配向膜224位於可切換光柵模組220的入光側S1。液晶層226位於第一配向膜222與第二配向膜224之間。多個條狀電極228位於第一配向膜222或第二配向膜224的其中之一上,因此本實施例之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如圖8之可切換光柵模組220般,可切換光柵模組220中配置有條狀電極228的局部呈現穿透模態MT,而可切換光柵模組220中未配置條狀電極228的另一部分呈現配向模態MA。
簡言之,圖9之顯示裝置900的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中,可以在液晶層226兩側的第一配向膜222與第二配向膜224上分別設置整面電極。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中的液晶層226呈現配向模態MA,線偏振光L的第一偏振方向D1經由呈現配向模態MA的液晶層226後被扭轉成第二偏振方向D2b。之後,由於具有第二偏振方向D2b的線偏振光L具有平行穿透軸A4的分量,因此在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中的線偏振光L可以通過偏光膜230,而呈現出平面影像。
另一方面,圖9之顯示裝置900的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中,藉由施加電壓於液晶層226兩側之條狀電極228及整面電極,可使該處的液晶層226呈現穿透模態MT,因此設置條狀電極228處可視為零延遲圖案250B。另一方面,在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之未設置條狀電極228的區域中,液晶層226呈現出配向模態MA而貢獻液晶自然扭轉時的相位延遲量,因此未設置條狀電極228處可視為相位延遲圖案250A。如此一來,藉由可切換光柵模組220中條狀電極228的設置位置即可形成光線遮蔽區以及光線穿透區,以作為立體影像的視差光柵。簡言之,主動發光的顯示面板240A所提供之具有影像資訊的線偏振光L在通過可切換光柵模組220後,藉由在設置有條狀電極228處呈現光線遮蔽區並於未設置條狀電極228處呈現光線穿透區,而讓觀賞者20之左右眼分別觀察到主動發光的顯示面板240A所提供之立體影像。
當然,在本實施例中,亦可以進一步賦予主動發光的顯示面板240A具有局部調變亮度的功能。如圖9所示,可對應地調整主動發光的顯示面板240A中對應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的局部亮度,以因應多重觀看角度(multi-view)之立體影像的視區數來調變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以及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之間的亮度差異。例如使主動發光的顯示面板240A中對應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處具有第一亮度B1,而主動發光的顯示面板240A對應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A處具有第二亮度B2。當通過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ZA的顯示亮度高於通過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ZB的顯示亮度,可藉由主動發光的顯示面板240A的第一亮度B1高於第二亮度B2來平衡顯示裝置900的顯示亮度,使平面影像的顯示亮度與立體影像的顯示亮度趨於一致。反之亦然,不再贅述。
當然,在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900中更包括一控制單元(未繪示),其電性連接可切換光柵模組220、主動發光的顯示面板240A(或整合顯示面板240與背光模組410的裝置),控制單元310依據線偏振光L中的影像資訊來控制可切換光柵模組220的局部或全部切換成配向模態MA或穿透模態MT的其中之一,並控制背光模組410在對應配向模態MA的區塊與對應穿透模態MT的區塊呈現不同的亮度。
基於上述,本發明之顯示裝置及其控制方法可依顯示面板所欲顯示之影像資訊來控制可切換光柵模組,使可切換光柵模組對應地切換成配向模態或穿透模態,且由於可切換光柵模組之配向膜具有其中一配向方向傾斜於偏光膜之穿透軸的一配向膜,藉此,可使顯示裝置在顯示平面影像時的亮度與顯示立體影像時的亮度趨於一致,即使在顯示裝置中同時呈現平面影像與立體影像,能提供顯示亮度較為一致的平面影像與立體影像。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0...觀賞者
110、210、410...背光模組
120、240...顯示面板
130...視差光柵
100、200、200A-200D、300、400、500、600A-600I、700、800、900...顯示裝置
220...可切換光柵模組
222...第一配向膜
224...第二配向膜
226...液晶層
228...條狀電極
230...偏光膜
250...圖案化微位相差膜
250A...相位延遲圖案
250B...零延遲圖案
310...控制單元
A、A1、A2、A3、A4...穿透軸
B1...第一亮度
B2...第二亮度
D1、D1a、D1b、D1c、D1d、D1e、D1f、D1g...第一偏振方向
D2、D2a、D2b、D2c、D2d、D2e、D2f...第二偏振方向
D3、D3a、D3b、D3c、D3d、D3e、D3f...第三偏振方向
D4、D4a、D4b、D4c、D4d、D4e、D4f、D4g...第四偏振方向
L...線偏振光
MA...配向模態
MT...穿透模態
R1、R1a...第一配向方向
R2...第二配向方向
R3...位相差膜拉伸方向
S1...入光側
S2...出光側
ZA...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
ZB...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
θ...偏振方向與穿透軸之間的夾角
圖1A為習知一種可顯示出立體影像之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1B為圖1A之顯示裝置同時呈現立體影像以及平面影像時的示意圖。
圖2A至2C分別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一種應用示意圖。
圖3A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一種顯示裝置同時呈現立體影像及平面影像的示意圖。
圖3B為本發明之另一種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4A為圖3A之顯示裝置全面切換成立體影像的一種顯示狀態的示意圖。
圖4B為圖3A之顯示裝置全面切換成平面影像的一種顯示狀態的示意圖。
圖5A為圖3A之顯示裝置全面切換成平面影像的一種顯示狀態的示意圖。
圖5B為圖3A之顯示裝置全面切換成立體影像的另一種顯示狀態的示意圖。
圖6A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一種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6B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另一種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7A~圖7D與圖7E至圖7H分別為第一偏振方向(0,45,90,135)與微位相差膜穿透軸之間的夾角為零度以及特定角度時的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中一種顯示裝置同時呈現立體影像及平面影像的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中一種顯示裝置同時呈現立體影像及平面影像的示意圖。
20...觀賞者
200A...顯示裝置
210...背光模組
220...可切換光柵模組
222...第一配向膜
224...第二配向膜
226...液晶層
230...偏光膜
240...顯示面板
250...圖案化微位相差膜
250A...相位延遲圖案
250B...零延遲圖案
A...穿透軸
D1...第一偏振方向
D2...第二偏振方向
D3...第三偏振方向
D4...第四偏振方向
L...線偏振光
MA...配向模態
MT...穿透模態
R1...第一配向方向
R2...第二配向方向
S1...入光側
S2...出光側
ZA...平面影像預定顯示區
ZB...立體影像預定顯示區
θ...第一配向方向與穿透軸之間的夾角

Claims (21)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背光模組,適於提供一線偏振光,該線偏振光具有第一偏振方向;一可切換光柵模組,位於該背光模組上,該可切換光柵模組具有一配向模態以及一穿透模態,其中該可切換光柵模組於出光側以及入光側分別具有一第一配向膜以及一第二配向膜,該第一配向膜具有一第一配向方向,該線偏振光穿過該穿透模態的該可切換光柵模組後維持該第一偏振方向,而該線偏振光穿過該配向模態的該可切換光柵模組後,其偏振方向轉變成一第二偏振方向,其中該第二偏振方向平行該第一配向方向;以及一偏光膜,位於該第一配向膜上,該偏光膜具有一穿透軸,其中該穿透軸傾斜於該第一偏振方向與第二偏振方向其中之一;一顯示面板,提供一影像資訊,其中該可切換光柵模組依據該影像資訊而選擇切換成該配向模態或該穿透模態的其中之一。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括一圖案化微位相差膜,位於該可切換光柵模組與該偏光膜之間,其中該圖案化微位相差膜具有多條相位延遲圖案以及多條零延遲圖案,該些相位延遲圖案與該些零延遲圖案彼此交替排列,且各該相位延遲圖案的相位延遲量為λ/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當該線偏振光穿過該配向模態的該可切換光柵模組後,該線偏振光的一部分通過該些相位延遲圖案後,該偏振方向轉變為一與該偏光膜的穿透軸垂直的偏振方向,而該線偏振光的另一部分通過該些零延遲圖案後維持該偏振方向,通過該圖案化微位相差膜的該線偏振光的一部分偏振方向與該偏光膜的該穿透軸垂直而無法透過呈視差模態,該偏光膜的該穿透軸與該第一偏振方向或該第二偏振方向的其中之一垂直,該影像資訊為立體影像。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當該線偏振光穿過該穿透模態的該可切換光柵模組後,該線偏振光的一部分通過該些相位延遲圖案後,該第一偏振方向轉變為一與該第一偏振方向垂直的第三偏振方向,而該線偏振光的另一部分通過該些零延遲圖案後維持該第一偏振方向,通過該圖案化微位相差膜的該線偏振光的一部分偏振方向與該偏光膜的該穿透軸垂直而呈視差模態,該偏光膜的該穿透軸與該第一偏振方向或該第三偏振方向的其中之一垂直,該影像資訊為立體影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當該線偏振光穿過該些相位延遲圖案後,該些相位延遲圖案將該線偏振光的該偏振方向轉變成一平行該未通過該些相位延遲圖案之前的偏振方向,而該線偏振光的另一部分通過該些零延遲圖案後維持該偏振方向,通過與未通過該圖案化微位相差膜的該線偏振光的偏振方向與該偏光膜的該穿透軸傾斜而呈平衡分光模態,通過與未通過該圖案化微位相差膜的該線偏振光均具有平行該穿透軸的分量,而全面通過該偏光片,該影像資訊為平面影像。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偏振方向或第二偏振方向其中之一與穿透軸之間的夾角為45度、135度、或225度。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可切換光柵模組更包括一液晶層,其中該液晶層位於該第一配向膜與該第二配向膜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液晶層之材質為扭轉向列液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括一控制單元,電性連接該可切換光柵模組與該顯示面板,該控制單元依據該顯示面板的該影像資訊來控制該可切換光柵模組的局部或全部切換成該配向模態或該穿透模態的其中之一。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可切換光柵模組的局部切換成該配向模態,而該可切換光柵模組的其他部分切換成該穿透模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背光模組對應該配向模態的該可切換光柵模組處具有一第一亮度,該背光模組對應該穿透模態的該可切換光柵模組處具有一第二亮度,且該第一亮度不同於該第二亮度。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括一控制單元,電性連接該可切換光柵模組與該顯示面板,該控制單元依據該顯示面板的該影像資訊來控制該可切換光柵模組的局部或全部切換成該配向模態或該穿透模態的其中之一,並控制該背光模組在對應該配向模態的區塊與對應該穿透模態的區塊呈現不同的亮度。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可切換光柵模組更包括一第二配向膜、一液晶層以及多個條狀電極,其中該第二配向膜位於該可切換光柵模組的入光側,該液晶層位於該第一配向膜與該第二配向膜之間,該些條狀電極位於該第二配向膜上,該可切換光柵模組中配置該些條狀電極的局部呈現該穿透模態,而該可切換光柵模組中未配置該些條狀電極的另一部分呈現該配向模態。
  14.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面板,適於提供一具有影像資訊的線偏振光,且該線偏振光具有第一偏振方向;一可切換光柵模組,位於該顯示面板上,該可切換光柵模組具有一配向模態以及一穿透模態,其中該可切換光柵模組於出光側與入光側分別具有一第一配向膜以及一第二配向膜,且該第一配向膜具有一第一配向方向,該線偏振光穿過該穿透模態的該可切換光柵模組後維持該第一偏振方向,而該線偏振光穿過該配向模態的該可切換光柵模組後,其偏振方向轉變成一第二偏振方向,其中該第二偏振方向平行該第一配向方向;以及一偏光膜,位於該第一配向膜上,該偏光膜具有一穿透軸,其中該第一配向膜的第一配向方向或第二配向膜的第二配向方向傾斜於該穿透軸,該可切換光柵模組依據該影像資訊而選擇切換成該配向模態或該穿透模態的其中之一。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可切換光柵模組更包括:一液晶層,位於該第一配向膜與該第二配向膜之間;以及多個條狀電極,位於該第一配向膜或該第二配向膜的其中之一上,該可切換光柵模組中配置該些條狀電極的局部呈現該穿透模態,而該可切換光柵模組中未配置該些條狀電極的另一部分呈現該配向模態。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括一背光模組,其中該背光模組對應該配向模態的該可切換光柵模組區塊具有一第一亮度,該背光模組對應該穿透模態的該可切換光柵模組區塊具有一第二亮度,且該第一亮度不同於該第二亮度。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括一控制單元,電性連接該可切換光柵模組、該顯示面板與該背光模組,該控制單元依據該線偏振光中的影像資訊來控制該可切換光柵模組的局部或全部切換成該配向模態或該穿透模態的其中之一,並控制該背光模組在對應該配向模態的區塊與對應該穿透模態的區塊呈現不同的亮度。
  18.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的控制方法,其包括:判斷該影像資訊為文字、平面影像或立體影像;當該影像資訊為文字或平面影像時,該可切換光柵模組全面切換成該配向模態;當該影像資訊為立體影像時,該可切換光柵模組全面切換成該穿透模態;以及當該影像資訊中同時具有平面影像與立體影像時,該可切換光柵模組局部切換成該配向模態以及另一部分切換成該穿透模態。
  19.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顯示裝置的控制方法,其中該顯示裝置更包括一控制單元,電性連接該可切換光柵模組與該顯示面板,該顯示裝置的控制方法更包括:當該影像資訊為文字或平面影像時,該控制單元控制該可切換光柵模組全面切換成該配向模態,並控制該背光模組作亮度調整;當該影像資訊為立體影像時,該控制單元控制該可切換光柵模組全面切換成該穿透模態,並控制該背光模組作亮度調整;以及當該影像資訊中全面為平面影像或全面立體影像時,該控制單元控制該背光模組作亮度調整;當該影像資訊中同時具有平面影像與立體影像時,該控制單元控制該可切換光柵模組局部切換成該配向模態以及另一部分切換成該穿透模態,並控制該背光模組在對應該配向模態的區塊與對應該穿透模態的區塊作亮度平衡。
  20.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顯示裝置的控制方法,其包括:判斷該影像資訊為文字、平面影像或立體影像;當該影像資訊為文字或平面影像時,該可切換光柵模組全面切換成該配向模態;以及當該影像資訊為立體影像時,該可切換光柵模組中配置該些條狀電極的切換成該穿透模態。
  21.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顯示裝置的控制方法,更包括一控制單元,電性連接該可切換光柵模組、該顯示面板與該背光模組,該顯示裝置的控制方法更包括:當該影像資訊為文字或平面影像時,該控制單元控制該可切換光柵模組全面切換成該配向模態,並控制該背光模組作亮度調整;當該影像資訊為立體影像時,該控制單元控制該可切換光柵模組中的該些條狀電極,使該可切換光柵模組中配置該些條狀電極的區域切換成該穿透模態;以及該控制單元調變該背光模組的局部亮度。
TW101115785A 2012-05-03 2012-05-03 顯示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TW2013463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15785A TW201346341A (zh) 2012-05-03 2012-05-03 顯示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1210227897.2A CN103383493B (zh) 2012-05-03 2012-07-02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3/569,185 US20130293793A1 (en) 2012-05-03 2012-08-08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15785A TW201346341A (zh) 2012-05-03 2012-05-03 顯示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6341A true TW201346341A (zh) 2013-11-16

Family

ID=49491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5785A TW201346341A (zh) 2012-05-03 2012-05-03 顯示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93793A1 (zh)
CN (1) CN103383493B (zh)
TW (1) TW20134634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84713A (en) 2010-10-21 2012-04-25 Optovate Lt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JP6057647B2 (ja) 2012-09-27 2017-01-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03424924B (zh) * 2013-08-09 2015-1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切换二维与三维显示模式的显示装置
US9716879B2 (en) * 2014-07-15 2017-07-25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device for multi-view stereoscopic display
CN104503095A (zh) * 2014-12-30 2015-04-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11468639B2 (en) * 2015-02-20 2022-10-1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elective occlusion system for augmented reality devices
EP3369034B1 (en) 2015-10-26 2023-07-05 RealD Spark, LLC Intelligent privacy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CN105467604B (zh) * 2016-02-16 2018-01-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6291957A (zh) * 2016-08-30 2017-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差挡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101855937B1 (ko) 2016-08-30 2018-05-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6851256A (zh) * 2017-03-30 2017-06-13 宁波万维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2d3d共融显示的方法、装置及2d3d显示系统
GB201705364D0 (en) 2017-04-03 2017-05-17 Optovate Lt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GB201705365D0 (en) 2017-04-03 2017-05-17 Optovate Lt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WO2018208619A1 (en) 2017-05-08 2018-11-15 Reald Spark, Llc Optical stack for directional display
TW201921060A (zh) 2017-09-15 2019-06-01 美商瑞爾D斯帕克有限責任公司 用於可切換定向顯示器的光學堆疊結構
WO2019090246A1 (en) 2017-11-06 2019-05-09 Reald Spark, Llc Privacy display apparatus
GB201800574D0 (en) 2018-01-14 2018-02-28 Optovate Lt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JP7291444B2 (ja) 2018-01-25 2023-06-15 リアルディー スパーク エルエルシー 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および視野角制御光学素子
EP3743766A4 (en) 2018-01-25 2021-12-22 RealD Spark, LLC TOUCH SCREEN FOR CONFIDENTIALITY DISPLAY
GB201803767D0 (en) 2018-03-09 2018-04-25 Optovate Lt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CN112075076B (zh) 2018-03-22 2023-05-02 瑞尔D斯帕克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定向背光的光波导
GB201807747D0 (en) 2018-05-13 2018-06-27 Optovate Ltd Colour micro-LED display apparatus
US11079645B2 (en) 2018-06-29 2021-08-03 Reald Spark, Llc Stabilization for privacy display
US11073735B2 (en) 2018-07-18 2021-07-27 Reald Spark, Llc Optical stack for switchable directional display
JP7100523B2 (ja) * 2018-07-27 2022-07-13 京セラ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体
US11106103B2 (en) 2018-10-03 2021-08-31 Reald Spark, Llc Privacy display apparatus controlled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 of apparatus
CN115776561A (zh) * 2018-10-31 2023-03-10 京瓷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系统以及移动体
CN117311038A (zh) 2018-11-07 2023-12-29 瑞尔D斯帕克有限责任公司 定向显示设备
US11042019B2 (en) * 2018-12-17 2021-06-22 Purdue Research Found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aging a sample
CN113508334A (zh) 2019-01-07 2021-10-15 瑞尔D斯帕克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防窥显示器的光学叠堆
CN113646695A (zh) 2019-02-12 2021-11-12 瑞尔D斯帕克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防窥显示器的漫射器
TW202102883A (zh) 2019-07-02 2021-01-16 美商瑞爾D斯帕克有限責任公司 定向顯示設備
US11099447B2 (en) 2019-08-02 2021-08-24 Reald Spark, Llc Optical stack for privacy display
EP4018236A4 (en) 2019-08-23 2023-09-13 RealD Spark, LLC DEVICE FOR DIRECTIONAL LIGHTING AND VISIBILITY DISPLAY
EP4028805A4 (en) 2019-09-11 2023-10-18 RealD Spark, LLC SWITCHABLE LIGHTING DEVICE AND VISION DISPLAY
CN114730549A (zh) 2019-10-02 2022-07-08 瑞尔D斯帕克有限责任公司 隐私显示设备
JP2022550540A (ja) 2019-10-03 2022-12-02 リアルディー スパーク エルエルシー 受動光学ナノ構造を備える照明装置
KR20220077914A (ko) 2019-10-03 2022-06-09 리얼디 스파크, 엘엘씨 수동형 광학 나노구조를 포함하는 조명 장치
US11733578B2 (en) 2019-11-13 2023-08-22 ReaID Spark, LLC Display device with uniform off-axis luminance reduction
WO2021118936A1 (en) 2019-12-10 2021-06-17 Reald Spark, Llc Control of reflections of a display device
WO2021126707A1 (en) 2019-12-18 2021-06-24 Reald Spark, Llc Control of ambient light for a privacy display
WO2021168090A1 (en) 2020-02-20 2021-08-26 Reald Spark, Llc Illumination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5997146A (zh) 2020-04-30 2023-04-21 瑞尔D斯帕克有限责任公司 定向显示设备
EP4143041A1 (en) 2020-04-30 2023-03-08 RealD Spark, LLC Directional display apparatus
US11506939B2 (en) 2020-04-30 2022-11-22 Reald Spark, Llc Directional display apparatus
TW202204818A (zh) 2020-07-29 2022-02-01 美商瑞爾D斯帕克有限責任公司 光瞳照明裝置
EP4189285A1 (en) 2020-07-29 2023-06-07 RealD Spark, LLC Backlight for switchable directional display
CN114384721A (zh) * 2020-10-20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模组、背光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US11892717B2 (en) 2021-09-30 2024-02-06 Reald Spark, Llc Marks for privacy display
WO2023196440A1 (en) 2022-04-07 2023-10-12 Reald Spark, Llc Directional display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91445A (ja) * 2003-09-12 2005-04-07 Sharp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JP4528333B2 (ja) * 2008-01-25 2010-08-18 株式会社有沢製作所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328714B (en) * 2008-10-09 2010-08-11 Au Optronics Corp Switchable two and three dimensional display
CN201740951U (zh) * 2010-06-10 2011-02-09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 一种可切换显像模式的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3493B (zh) 2016-09-14
US20130293793A1 (en) 2013-11-07
CN103383493A (zh) 2013-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346341A (zh) 顯示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KR100677637B1 (ko) 고해상도 오토스테레오스코픽 디스플레이
KR100728204B1 (ko) 2차원 영상과 3차원 영상 겸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7382425B2 (en) 2D and 3D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particular light control device
KR101277223B1 (ko)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
JP5285160B2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JP5420665B2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TWI312634B (en)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US7602466B2 (en) 2-dimensional and 3-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1002832A (ja) 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方法
WO2012096032A1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TWI431341B (zh) 微相位差膜
CN102799024A (zh) 可切换二维/三维影像的液晶显示器
JP2012226161A (ja) 表示装置
KR20120018280A (ko) 광 배리어 소자 및 표시 장치
KR20110103182A (ko)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JP2012226104A (ja) 表示装置
TWI417584B (zh) 微相位差膜之製造方法
KR20130064325A (ko) 입체 영상 표시용 패럴랙스 배리어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
JP2012037746A (ja) 立体視用メガネ及び立体視用電子機器
JP4111206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KR20130025761A (ko) 편광안경방식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
JP5040100B2 (ja) 電気光学装置
JP2007108521A (ja) 画像表示装置
KR20140050897A (ko)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