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5257A - 用於網路協定的系統 - Google Patents

用於網路協定的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45257A
TW201345257A TW101137914A TW101137914A TW201345257A TW 201345257 A TW201345257 A TW 201345257A TW 101137914 A TW101137914 A TW 101137914A TW 101137914 A TW101137914 A TW 101137914A TW 201345257 A TW201345257 A TW 20134525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node
mode
dual channel
networ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7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38517B (zh
Inventor
Avi Kliger
Yitshak Ohana
Original Assignee
Broadco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adcom Corp filed Critical Broadco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45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52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8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851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38Distribution of signals with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e.g. involving splitting/multiplexing signals to/from different pat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4Multichannel or multilink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2012/284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medium us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了用於結合通道的雙通道操作模式。其中,用於家庭娛樂網路的雙通道操作模式可提供與通道結合關聯的結合吞吐量,不要求網路中的每個裝置都能進行通道結合。

Description

用於網路協定的系統
本發明涉及網路協定。本發明還涉及用於通過同軸電纜進行音訊和視訊流通訊的協定。
家庭聯網產業正經歷網路技術的快速增長。家庭娛樂運營商和網路裝置製造商尋找要在家庭網路中實現的新型解決方案,用以提供更寬頻寬、更好品質和新的服務,例如,多房數位視訊錄影機(multi-room DVR)、個人和網際網路電視內容共用,以及網際網路協定電視應用。例如,同軸電纜多媒體聯盟(MoCA)認可的網路標準可視為提供家庭網路的一個有前景的解決方案。針對通過同軸電纜進行家庭聯網的MoCA 2.0規範至少可支援達400 Mbit/s的資料傳送速率、通道結合和點對點應用。
(1)一種系統,包括:網路節點,被配置為針對網路提供雙通道操作模式,其中,所述雙通道操作模式提供與用於利用單個通道節點進行通訊的通道結合相關的吞吐量。
(2)根據(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網路節點進一步被配置為通過軟體或軔體來更新不能進行通道結合的裝置,使不能進行通道結合的所述裝置能進行通道結合。
(3)根據(2)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網路為能進行通道結合的MoCA網路,所述網路裝置包括MoCA裝置,曾不能進行通道結合的所述MoCA裝置由於所述更新而能進行通道結合。
(4)根據(3)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雙通道模式包括MoCA雙通道模式。
(5)根據(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雙通道模式包括所述網路的至少三個不同節點都同時與一個或兩個發送節點和一個或兩個接收節點進行通訊的操作模式,其中,所述至少三個不同節點的每個能夠被配置為所述發送節點之一或所述接收節點之一。
(6)根據(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雙通道模式包括兩個結合通道上的同時傳輸,其中,所述兩個結合通道上的同時傳輸包括在結合通道使能的節點與兩個單通道節點之間的傳輸。
(7)根據(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雙通道模式包括兩個結合通道上的同時傳輸,其中,所述兩個結合通道上的同時傳輸包括兩對單通道節點之間的傳輸。
(8)根據(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雙通道模式包括在兩個通道上發送的單發送節點和在所述兩個通道上接收的單接收節點,其中,所述單發送節點和所述單接收節點包括所述網路的一個或多個節點。
(9)一種系統,包括:網路節點,被配置為針對網路提供雙通道操作模式,其中,所述雙通道操作模式提供用於利用單個通道節點進行通訊的通道結合相關的吞吐量,其中,所述雙通道模式通過探測第二通道的信號雜訊比(SNR)而對由於所述第二通道的傳輸對於第一通道的傳輸的干擾進行補償,其中,所述信號雜訊比基於先前在所述雙通道模式下在所述第二通道上發生的傳輸。
(10)根據(9)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雙通道模式 包括安全邊際,以對所述信號雜訊比的不準確探測進行補償,其中,所述安全邊際包括相鄰通道干擾安全邊際(Adjacent Channel Interfere Margin,ACIM)、反射損耗模糊安全邊際(Return Loss Ambiguity Margin,RLAM)或其組合。
(11)根據(10)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雙通道模式包括將所述相鄰通道干擾安全邊際設為以分貝為單位的額外信號雜訊比安全邊際,作為干擾電平的函數。
(12)根據(1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雙通道模式包括從包含對於在非干擾情況下的所述信號雜訊比的相鄰通道干擾安全邊際的相鄰通道干擾安全邊際表中選擇相鄰通道干擾安全邊際。
(13)根據(10)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反射損耗模糊安全邊際添加到所述額外信號雜訊比安全邊際中,以適應網路節點的實際反射損耗相對於由其中一個所述探測測量的反射損耗的差。
(14)根據(10)所述的系統,其中,根據先驗或適應性地添加所述反射損耗模糊安全邊際。
(15)一種系統,包括:網路節點,被配置為針對網路提供雙通道操作模式,其中,所述雙通道操作模式提供與用於利用單個通道節點進行通訊的通道結合相關的吞吐量,其中,所述雙通道模式包括針對期望信號設置位元載入配置檔的接收節點,所述位元載入配置檔包括:針對當存在來自干擾通道的第一預定干擾量時的位元載入資訊、針對當所述干擾通道和期望通道來自同一節點時的位元載入資訊、或其任何組合。
(16)根據(15)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雙通道模式包括性能驅動子操作子模式和低功耗操作子模式,其中,這兩個操作子模式的不同之處在於空閒節點的類比前級電路(Analog Front End,AFE)的狀態的處理,其中,所述性能驅動操作子模式啟動所述空閒節點的所述類比前級電路,其中,所述低功耗操作子模式停用所述空閒節點的所述類比前級電路。
(17)根據(16)所述的系統,其中,在所述低功耗操作子模式期間,所述雙通道模式通過探測第二通道的信號雜訊比而對所述第二通道的傳輸對第一通道的傳輸的干擾進行補償,其中,所述信號雜訊比基於在所述雙通道模式下在所述第二通道上發生的先前的傳輸,其中,所述雙通道模式將反射損耗模糊安全邊際與所述信號雜訊比組合,以對所述信號雜訊比的不準確探測進行補償。
(18)根據(15)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網路節點進一步被配置為經由軟體或軔體更新不能進行通道結合的裝置,使不能進行通道結合的所述裝置能進行通道結合,其中,所述網路為能進行通道結合的MoCA網路,所述網路包括MoCA裝置,曾不能進行通道結合的所述MoCA裝置由於所述更新而能進行通道結合。
(19)根據(18)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雙通道模式包括MoCA雙通道模式。
(20)根據(15)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雙通道模式包括所述網路的至少三個不同節點都同時與一個或兩個發送節點和一個或兩個接收節點進行通訊的操作模式,其中,所述至少三個不同節點的每個能夠被配置為所述發送 節點之一或所述接收節點之一。
下文提供了一種用於家庭娛樂網路的雙通道操作模式,可提供與通道結合關聯的結合吞吐量,而不需要網路中的每個裝置都能進行通道結合。但是,在裝置不能進行通道結合的情況下,該裝置可隨時經由能實現雙通道模式的軟體或軔體更新。因此,一旦用支援雙通道模式的這種軟體或軔體更新這種網路中的節點,該網路就可提供與網路關聯的結合吞吐量,其中,所有節點都能進行通道結合。然而在其他通道結合環境或操作模式下,不能進行通道結合的節點會降低結合吞吐量。進一步,在這種其他環境或操作模式下,不能進行通道結合的節點不能容易地被更新以彌補其不足,因此,可將其更換或保留其而限制網路的結合吞吐量。
例如,實現雙通道模式的支持通道結合的MoCA網路的當前版本,例如,MoCA 2.0,可提供與通道結合相關的結合吞吐量,而不需要網路中的裝置都是能進行通道結合的MoCA裝置,只要該網路中存在能進行通道結合的一些裝置即可。因此,不能進行通道結合的MoCA裝置的先前版本,例如,MoCA 1.1裝置或MoCA 2.0單通道裝置(不能進行通道結合的MoCA2.0裝置)可容易地通過軟體或軔體進行更新,從而能以雙通道模式進行通道結合。因此,一旦用這種軟體或軔體更新實現雙通道模式的這種網路中的先前版本的MoCA裝置時,該MoCA網路可提供結合吞吐量,該結合吞吐量與其中的用戶端是能進行通道結合的現有MoCA裝置的網路關聯。然而,在不執行雙通道模式 的其他MoCA網路中,與現行版本的裝置相比,先前版本的MoCA裝置會降低結合吞吐量,因為其無法進行通道結合。進一步,在這種其他MoCA網路中,先前版本的MoCA用戶端不易於更新以彌補其不足,因此,可將其更換或保留其從而限制現行版本的MoCA網路的結合吞吐量。
圖1顯示了相對於能進行通道結合的MoCA用戶端數量的結合TCP網路吞吐量的示意圖。該示意圖代表具有能進行通道結合的單個MoCA伺服器和不能進行通道結合的多個用戶端(例如,圖2所示的五個用戶端)的網路拓撲結構。在該示意圖中,結合TCP網路吞吐量隨著現行版本MoCA用戶端的數量的增加而降低。然而在以下情況下卻並非如此:即,這種網路利用雙通道模式,並且曾經不能進行通道結合的MoCA用戶端已經由能實現雙通道模式的軟體或軔體進行了更新。
一般來說,可為MoCA雙通道模式(例如,MoCA 2.0雙通道模式)的雙通道模式是以下操作模式:至少三個不同節點同時與一個或兩個發送節點和一個或兩個接收節點通訊。該雙通道模式提供在兩個通道(例如,MoCA雙通道模式主通道和次通道)上的同時發送。該雙通道模式可提供兩個通道之間的同時發送,例如,提供兩個MoCA結合通道之間的同時發送。另外,雙通道模式可提供使能結合通道的節點與使用兩個通道的兩個單通道節點之間的同時發送,例如,一對MoCA單通道節點與MoCA結合節點之間的通訊。進一步,雙通道模式可提供兩對單通道節點(例如,兩對MoCA單通道節點)之間的同時發送。該雙通道模式還可提供單發送節點在兩個通道上發送( DCMB-TX)或單個接收節點在兩個通道上接收(DCMB-RX)的雙通道操作模式。該雙通道模式還可提供兩個不同的發送節點和兩個不同的接收節點從而同時在兩個通道上通訊(DCMS)。
為了使網路利用這些特徵,網路控制器為雙通道模式使能的網路節點(DCM enabled network node);但其他節點不必是雙通道模式使能。例如,在雙通道模式使能的MoCA網路中,不支援雙通道模式的MoCA 1.1和MoCA2.0可在雙通道模式使能的MoCA網路中共存,不會削弱性能。說的更清楚一點,具有雙通道模式功能的節點(capable DCM node)包括能在雙通道模式模式下運行的節點,作為能進行結合通道通訊的節點或能進行單通道通訊的節點。
圖3為在雙通道模式下運行的範例網路300的方塊圖,其中,單個雙通道模式使能接收節點302同時在兩個通道上接收來自兩個發送節點304和306的發送(DCMB-RX)。在某些實施方式中,網路300可為MoCA網路,單個接收節點302可為MoCA增強型結合伺服器,兩個發送節點304和306可為兩個MoCA單通道裝置、兩個MoCA多通道裝置或其組合。例如,雙通道模式使能的機上盒(set to box)可從兩個不同伺服器接收多媒體發送,或雙通道模式使能的伺服器可同時從兩個不同用戶端接收發送。在其他實現方式中,可使用多於兩個的通道。
圖4為在雙通道模式下運行的範例網路400的方塊圖,其中,單個雙通道模式使能的發送節點402同時在兩個通道上將發送內容發送給兩個接收節點404和406(DCMB-TX)。在某些實施方式中,網路400可為MoCA網 路,單個接收節點402可為MoCA增強型結合伺服器,兩個接收節點404和406可為兩個MoCA單通道裝置、兩個MoCA多通道裝置或其組合。例如,雙通道模式使能的機上盒可將多媒體發送內容發送給兩個不同機上盒,或雙通道模式使能的伺服器可同時將這種發送內容發送給兩個不同用戶端。另外,雙通道模式使能的多媒體伺服器可將多媒體流同時發佈給兩個不同機上盒。
圖5為在雙通道模式下運行的範例網路500的方塊圖,其中,兩個相應的發送節點502和504和兩個相應的接收節點506和508同時在兩個相應的通道上進行發送和接收(DCMS)。在DCMS下,發送節點502和504或接收節點506和508為雙通道模式使能。與DCMB-RX和DCMB-TX模式相似,DCMS增加了網路吞吐量。
雖然雙通道模式增加了網路吞吐量,但有關結合通道上的通訊可能會折衷。這些折衷的其中之一可為次通道對於主通道的干擾。從這個角度看,主通道通訊期望信號(例如,要由接收雙通道模式節點接收的雙通道模式信號)。次通道通訊干擾信號,該干擾信號為在相鄰通道上與期望信號並行發送的信號。另外,該干擾信號可來自與發送期望信號的節點相同的發送雙通道模式節點。為了補償干擾信號對期望信號造成的失真,雙通道模式測量來自先前的探測發送的信號雜訊比。但是,由於該信號雜訊比基於歷史資料,其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準確性,因為不同節點和媒體介面的狀態可能在實際資料發送期間變化,並且可能不同於其在探測發送期間的狀態。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雙通道模式具有用於對不準確的 信號雜訊比測量進行補償的工具。這些工具包括對信號雜訊比測量應用信號雜訊比安全邊際,例如,將相鄰通道干擾安全邊際和/或反射損耗模糊安全邊際(RLAM)結合到該測量中。
該相鄰通道干擾安全邊際為用於適應相鄰通道干擾而添加的額外信號雜訊比安全邊際。在某些實施方式中,雙通道模式將相鄰通道干擾安全邊際設為以分貝(dB)為單位的額外信號雜訊比安全邊際,作為干擾電平的函數。在這些實施方式中,雙通道模式可使用相鄰通道干擾安全邊際對干擾信號的不準確測量進行補償。相鄰通道干擾安全邊際表可提供對於非干擾情況下的信號雜訊比的所需的額外信號雜訊比安全邊際,以針對發送節點所發送的干擾信號進行補償。
另外,接收節點可針對期望信號設置位元載入配置檔(配置檔),該位元載入配置檔可包括:針對當存在來自干擾通道的第一預定干擾量時的位元載入資訊、針對當干擾通道和期望通道來自同一節點時的位元載入資訊、或其任何組合。例如,配置檔可包括在存在著來自次通道的明顯干擾時的位元載入資訊,以及干擾信號來自與期望信號相同的發送節點時的位元載入資訊。
另外,作為探測報告的一部分,接收節點可發佈相鄰通道干擾安全邊際表。另外,配置檔還可儲存信號雜訊比測量值和添加的安全邊際。對於相鄰通道干擾安全邊際表的生成,所述雙通道模式可使用當存在干擾信號時每個通道上的當前信號雜訊比。該干擾節點(interferer)可為在相鄰通道上與期望信號同時發送的、網路中的任何節點。相 鄰通道干擾安全邊際可根據比較每個通道上的當前信號雜訊比與探測期間確定的相應信號雜訊比而計算。
對於反射損耗模糊安全邊際,可添加額外信號雜訊比安全邊際以適應與測量探測時的不同節點各自的反射損耗相比的它們實際反射損耗的變化。反射損耗模糊安全邊際可用於限制主通道或次通道的響應變化而產生的影響。例如,干擾節點的類比前級電路(AFE)的狀態與其在發送探測信號時的狀態不同時,該雙通道模式可使用反射損耗模糊安全邊際。
另外,在某些實施方式中,雙通道模式可使用反射損耗模糊安全邊際從而向位元載入添加安全邊際。此外,雙通道模式可根據先驗來設置反射損耗模糊安全邊際,例如,在最差情況下添加反射損耗模糊安全邊際,或適應性地添加反射損耗模糊安全邊際。
另外,在某些實施方式中,雙通道模式可以最佳性能模式或低功耗模式運行。在很大程度上,這些模式的區別在於雙通道模式如何處理非接收和非發送節點(空閒節點)的類比前級電路。在最佳性能模式下,雙通道模式啟動所有空閒節點的類比前級電路。最佳性能模式的優點在於,雙通道模式對實際通道回應進行的測量更加精確,並且有效通訊不需要相鄰通道干擾安全邊際和反射損耗模糊安全邊際。對於低功耗模式,雙通道模式停用所有空閒節點的類比前級電路。該模式的優點在於,能節省空閒節點的電力。但是,在低功耗模式下,雙通道模式應使用反射損耗模糊安全邊際對探測器進行信號雜訊比測量時其他節點的類比前級電路狀態變化導致的通道回應差異進行補償。 另外,相鄰通道干擾安全邊際還可用於改善低功耗模式下的通訊。
圖6顯示了在DCMB-RX下運行的範例MoCA網路的範例操作方法600的流程圖。該方法從步驟S601開始,其中,接收節點從主通道上的第一發送節點和次通道上的第二發送節點接收兩個相應信號,其中,第一和第二節點可為結合通道使能的節點或兩個單通道節點。接下來,在步驟S602中,雙通道模式確定要運行的節點。
在步驟S604中,雙通道模式確定是要以步驟S608處的最佳性能模式還是以運行步驟S606處的低功耗模式來運行其他節點。另外,在步驟S608中,雙通道模式將其他各個節點的類比前級電路發送增益設為在對每個接收節點施加了最佳發送功率(DCM UC TX功率)時在雙通道模式下進行發送的節點所應用的發送增益。
在雙通道模式節點選擇在第一發送節點和第二發送節點上運行的情況下,在步驟S612和步驟S613中,雙通道模式將每個通道的相應發送功率設為DCM UC TX功率。DCM UC TX功率可為在每個RX節點具有最佳發送功率的雙通道模式下運行的雙通道模式TX節點所施加的發送功率。接下來,在步驟S614和步驟S615中,雙通道模式讀取針對DCMB_RX的主通道和次通道的每個的相應配置檔,以分別發送給每個通道上的接收節點。在接收節點獲取各個配置檔時,在步驟S616和步驟S617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發送節點根據各個配置檔中包括的各個調度表來發送信號。
在雙通道模式節點選擇在接收節點上運行時,在步驟 S622和步驟S623中,雙通道模式設置類比前級電路,以分別從主通道上的第一發送節點接收信號,並從次通道上的第二發送節點接收信號。接下來,在步驟S624和步驟S625中,雙通道模式分別讀取針對DCMB_RX的主通道和次通道的每個的相應配置檔。在接收節點讀取了各個配置檔之後,在步驟S626和步驟S627中,接收節點分別根據各個配置檔中包含的各個調度表接收信號。
圖7顯示了在DCMB-TX下運行的範例MoCA網路的範例操作方法700的流程圖。
該方法從步驟S701開始,其中,發送節點將兩個相應信號發送給主通道上的第一接收節點和次通道上的第二接收節點,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節點可為一個結合通道使能的節點或兩個單通道節點。接下來,在步驟S702中,所述雙通道模式確定要運行的節點。
在雙通道模式節點選擇在除接收節點和發送節點之外的其他節點(例如,空閒節點)上運行時,雙通道模式然後在步驟S704中確定是在步驟S708中以最佳性能模式運行其他節點還是在步驟S706中以低功耗模式運行其他節點。另外,在步驟S708中,雙通道模式設置其他節點的每個的類比前級電路的接收增益,以接收發送節點的DCM UC TX功率。
在雙通道模式節點選擇在接收節點上運行時,在步驟S712和步驟S713中,雙通道模式針對第一接收節點和第二接收節點設置各個類比前級電路,以分別從主通道和次通道上的節點接收信號。接下來,在步驟S714和步驟S715中,雙通道模式讀取針對DCMB_TX的主通道和次通道的 每個的相應配置檔,以分別從每個通道上的發送節點進行接收。在接收節點獲取了相應配置檔之後,在步驟S716和步驟S717中,第一和第二接收節點分別根據各個配置檔中包括的各個調度表接收信號。
在雙通道模式節點選擇在發送節點上運行時,在步驟S722和步驟S723中,雙通道模式將針對每個通道的相應發送功率設為DCM UC TX功率。接下來,在步驟S724和步驟S725中,雙通道模式分別讀取針對雙通道模式B_TX的主通道和次通道的每個的各個配置檔。在收發節點讀取了相應配置檔之後,在步驟S726和步驟S727中,發送節點分別根據各個配置檔中包括的各個調度表發送信號。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雙通道模式、DCMB-TX、DCMB-RX和DCMS可使用不同類型的位元載入配置檔。配置檔類型的其中之一,第一類配置檔是指特定干擾信號的位元載入。另一種類型,第二類配置檔,指公共、平均或任何干擾信號的位元載入。另一種類型,第三類配置檔,包括信號雜訊比配置檔並且指公共/任何/平均干擾信號的位元載入(也可單獨為信號雜訊比配置檔)。第一類配置檔提供最佳性能,並且在其創建時不需要額外安全邊際。第二類配置檔通過計算相對於根據一組公共干擾信號或所有可能干擾信號測量的信號雜訊比的位元載入而創建。第三類配置檔通過測量不存在來自干擾信號的干擾時的信號雜訊比並根據相鄰通道干擾安全邊際表調整給定干擾信號而創建。另外,反射損耗模糊安全邊際可添加到所有配置檔類型中,以說明由於反射損耗而產生的通道脈衝響應變化。反射損耗模糊安全邊際的添加取決於操作模式,例如, 在低功耗模式下應添加反射損耗模糊安全邊際。進一步,針對每個配置檔類型都有各自的探測類型。
圖8顯示了範例雙通道模式誤差向量振幅第一探測類型(DPT-1)的範例操作方法800的流程圖。如方法800所示,DPT-1可通過主通道、次通道或同時在主通道和次通道上的鏈路維護操作(LMO)節點而發送。LMO節點可為能夠與其他雙通道模式實現節點通訊的具有雙通道模式功能的節點(雙通道模式LMO節點)。DPT-1與通道上具有根據雙通道模式配置而設置的發送功率的特定干擾信號對應。另外,在最佳性能模式下,所有其他雙通道模式節點(例如,空閒節點)設置其各自的類比前級電路,以在這兩個通道上接收DPT-1。在低功耗模式下,所有其他雙通道模式節點對兩個通道停用其各自的類比前級電路。
方法800從步驟S801開始,在步驟S802中,確定DTP-1是否與LMO節點關聯。在雙通道模式確定DTP-1不與LMO節點關聯時,隨後在步驟S803中確定雙通道模式是在低功耗模式還是在最佳性能模式下運行。在雙通道模式確定為第一種情況時,在步驟S831中停用節點的一個或多個類比前級電路,在雙通道模式確定為後一種情況時,雙通道模式在步驟S832中設置一個或多個類比前級電路以從LMO節點接收信號。在這兩種情況下,在步驟S833中,節點在這兩個通道上接收DPT-1,在步驟S834中計算位元載入,在步驟S835中更新與LMO節點關聯的相應的位元載入配置檔,並在步驟S836中將報告發送給LMO節點。
在雙通道模式確定DTP-1與LMO節點關聯時,接下來在步驟S804中確定雙通道模式是在低功耗模式還是在最 佳性能模式下運行。在雙通道模式確定為第一種情況時,在步驟S841中,將節點的發送功率設為在雙通道模式下發送並且在公共發送功率用於發送至任何雙通道模式發送節點時由雙通道模式發送節點所施加的發送功率,(DCM GCD TX功率)。在雙通道模式確定為後者時,在步驟S842中,雙通道模式將節點的發送功率設為DCM GCD TX功率。在這兩種情況下,在步驟S843中,LMO節點在這兩個通道上將DPT-1發送給所有其他節點,在步驟S844中從所有其他節點接收探測報告,在步驟S845中更新針對所有其他節點的相應位元載入配置檔,並在步驟S846中計算相對於DCM GCD TX功率的位元載入配置檔。
圖9顯示了範例雙通道模式誤差向量振幅第二探測類型(DPT-2)的範例操作方法900的流程圖,其中,DPT-2可在主通道上發送給LMO節點,並由次通道上的干擾節點發送。干擾節點可為LMO節點之外的任何其他節點。方法900中未顯示的是,DPT-2可由主通道上的LMO節點、次通道上的干擾節點,或次通道上LMO節點和主通道上的干擾節點進行發送。為了圖解DPT-2,方法900僅顯示了DPT-2由主通道上的LMO進行發送,以及DPT-2由次通道上的干擾節點進行發送的情況。針對DPT-2的發送功率根據雙通道模式配置而設置,並且對於每個雙通道模式接收節點,針對所有干擾信號或一組最常用干擾信號重複該探測。另外,在最佳性能模式下,無論發送與否,所有其他雙通道模式節點(例如,空閒節點)設置其各個類比前級電路,以進行發送。在低功耗模式下,所有其他雙通道模式節點停用其各自類比前級電路。此外,每個LMO發送的DPT-2 的數量為(N-1)×(N-2)×2,其中,N為網路中具有雙通道模式功能的節點的數量。
方法900從步驟S901開始,其中雙通道模式處理DPT-2,在步驟S902中確定DPT-2是否與LMO節點、接收節點、干擾節點或其他節點(例如,空閒節點)關聯。在雙通道模式確定DPT-2與LMO節點關聯時,在步驟S910中,雙通道模式將LMO節點的發送功率設為DCM UC TX功率。隨後,在步驟S912中,LMO節點經由主通道將DPT-2發送給所有其他節點,隨後在步驟S914中從所有其他節點接收探測報告。接下來,在步驟S916中,LMO節點更新針對任何接收節點、干擾節點和通道(主通道或次通道)的位元載入配置檔。
在雙通道模式確定DPT-2與接收節點關聯時,在步驟S920中,接收節點經由主通道接收DPT-2。隨後,在步驟S922中,接收節點或雙通道模式計算位元載入,在步驟S924中利用LMO節點更新各個位元載入配置檔,並在步驟S926中將報告發送給LMO節點。
在雙通道模式確定DPT-2與干擾節點關聯時,在930中,雙通道模式將干擾節點的發送功率設為與接收節點相關的DCM UC TX功率,隨後在步驟S932中,干擾節點經由次通道發送DPT-2。另外,在雙通道模式確定DPT-2與另一類型的節點(例如,空閒節點)關聯時,在步驟S904中,雙通道模式確定是在步驟S908中以最佳性能模式運行其他類型的節點,還是在步驟S906中以低功耗模式運行其他類型的節點。另外,在步驟S908中,雙通道模式將類比前級電路的發送增益設為與接收節點關聯的DCM UC TX 功率。
圖10顯示了範例雙通道模式誤差向量振幅第三探測類型(DPT-3)的範例操作方法1000的流程圖,其中,DPT-3可由LMO節點在主通道或次通道上發送給RX節點。方法1000中未顯示的是,DPT-3可由主通道或次通道上的LMO節點進行發送。DPT-3的發送功率根據不存在干擾信號的雙通道模式配置而設置。另外,在最佳性能模式下,無論發送與否,所有其他雙通道模式節點(例如,空閒節點)將其各自的類比前級電路設置為與接收節點關聯的發送增益。在低功耗模式下,所有其他雙通道模式節點停用其各個類比前級電路。此外,每個LMO發送的DPT-3的數量為(N-1)×2N,其中,N為網路中具有雙通道模式功能的節點的數量。
方法1000從1001開始,其中,雙通道模式處理DPT-3,在1002中確定DPT-3是否與LMO節點、接收節點或其他節點(例如,空閒節點)關聯。在雙通道模式確定DPT-3與LMO節點關聯時,在1010中,DCM將LMO節點的發送功率設為與接收節點關聯的DCM UC TX功率。隨後,在1012中,LMO節點經由主通道將DPT-2發送給所有其他節點,隨後在1014中從所有其他節點接收探測報告。接下來,在1016中,LMO節點對任何接收節點和通道更新位元載入配置檔。另外,在雙通道模式確定DPT-3與接收節點關聯時,在1020中,接收節點經由主通道接收DPT-3。隨後,在1022中,接收節點或雙通道模式計算位元載入,在1024中用LMO節點更新各自的位元載入配置檔,並在1026中將報告發送給LMO節點。此外,在雙通道模式 確定DPT-3與另一類型的節點(例如,空閒節點)關聯時,在1004中,雙通道模式確定是在1008中以最佳性能模式運行其他類型的節點還是在1006中以低功耗模式運行其他類型的節點。另外,在1008中,雙通道模式將類比前級電路的發送增益設為與接收節點關聯的DCM UC TX功率。
本文所述的方法、裝置和邏輯可以多種不同方式在硬體、軟體或硬體和軟體的多種不同組合中實施。例如,在雙通道模式下運行的上述網路的所有節點可包括控制器、微處理器或專用積體電路(ASIC)中的電路,或可設有分立邏輯或部件,或其他類型的電路的組合。所有或部分邏輯可實施為由處理器、控制器或其他處理裝置執行的指令,並可儲存在機器可讀或電腦可讀介質中,例如,快閃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RAM)或唯讀記憶體(ROM)、快閃記憶體、可消除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PROM)或其他機器可讀介質,例如,唯讀儲存光碟(CDROM),或磁片或光碟。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本文的方法、裝置和邏輯可在修改了軔體的現有MoCA 2.0核心上實施。
儘管已經對本發明的各個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顯而易見的是,只要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可採用多種其他實施方式和實施方式。由此,本發明並不具有限制性,但應滿足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同物。
300、400‧‧‧網路
302、402、506、508‧‧‧接收節點
304、306、404、406、502、504‧‧‧發送節點
600、700、800、900、1000‧‧‧操作方法
S601~S627、S701~S727、S801~S846、S901~S926、S1001~S1026‧‧‧步驟
圖1為顯示了相對於MoCA節點數量的範例結合TCP網路吞吐量的示意圖。
圖2為範例MoCA網路的方塊圖。
圖3是以雙通道模式運行的範例MoCA網路的方塊圖,在該模式中,單個接收節點在兩個通道上進行接收。
圖4是以雙通道模式運行的範例MoCA網路的方塊圖,在該模式中,單個發送節點在兩個通道上進行發送。
圖5是以雙通道模式運行的範例MoCA網路的方塊圖,在該模式中,兩個相應的發送節點和兩個相應的接收節點同時在兩個相應的通道上進行發送和接收。
圖6是顯示了對於以DCMB-RX運行的範例MoCA網路的範例操作方法的流程圖。
圖7是顯示了對於以DCMB-TX運行的範例MoCA網路的範例操作方法的流程圖。
圖8是顯示了範例雙通道模式誤差向量振幅第一探測類型的範例操作方法的流程圖。
圖9是顯示了範例雙通道模式誤差向量振幅第二探測類型的範例操作方法的流程圖。
圖10是顯示了雙通道模式誤差向量振幅第三探測類型的範例操作方法的流程圖。
302‧‧‧接收節點
304、306‧‧‧發送節點

Claims (10)

  1. 一種系統,包括:網路節點,被配置為針對網路提供雙通道操作模式,其中,所述雙通道操作模式提供與用於利用單個通道節點進行通訊的通道結合相關的吞吐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網路節點進一步被配置為通過軟體或軔體來更新不能進行通道結合的裝置,使不能進行通道結合的所述裝置能進行通道結合。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雙通道模式包括所述網路的至少三個不同節點都同時與一個或兩個發送節點和一個或兩個接收節點進行通訊的操作模式,其中,所述至少三個不同節點的每個能夠被配置為所述發送節點之一或所述接收節點之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雙通道模式包括以下各項中的至少一項:(1)在兩個結合通道上的同時傳輸,其中,所述兩個結合通道上的同時傳輸包括在結合通道使能的節點與兩個單通道節點之間的傳輸;(2)在兩個結合通道上的同時傳輸,其中,所述兩個結合通道上的同時傳輸包括兩對單通道節點之間的傳輸;(3)在兩個通道上發送的單發送節點和在所述兩個通道上接收的單接收節點,其中,所述單發送節點和所述單接收節點包括所述網路的一個或多個節點。
  5. 一種系統,包括:網路節點,被配置為針對網路提供雙通道操作模式,其中,所述雙通道操作模式提供用於利用單個通道節點進行通訊的通道結合相關的吞吐量,其中,所述雙通道模式通過探測第二通道的信號雜訊比而對由於所述第二通道的傳輸對於第一通道的傳輸的干擾進行補償,其中,所 述信號雜訊比基於先前在所述雙通道模式下在所述第二通道上發生的傳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雙通道模式包括安全邊際,以對所述信號雜訊比的不準確探測進行補償,其中,所述安全邊際包括相鄰通道干擾安全邊際、反射損耗模糊安全邊際或其組合。
  7. 一種系統,包括:網路節點,被配置為針對網路提供雙通道操作模式,其中,所述雙通道操作模式提供與用於利用單個通道節點進行通訊的通道結合相關的吞吐量,其中,所述雙通道模式包括針對期望信號設置位元載入配置檔的接收節點,所述位元載入配置檔包括:針對當存在來自干擾通道的第一預定干擾量時的位元載入資訊、針對當所述干擾通道和期望通道來自同一節點時的位元載入資訊、或其任何組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雙通道模式包括性能驅動子操作子模式和低功耗操作子模式,其中,這兩個操作子模式的不同之處在於空閒節點的類比前級電路的狀態的處理,其中,所述性能驅動操作子模式啟動所述空閒節點的所述類比前級電路,其中,所述低功耗操作子模式停用所述空閒節點的所述類比前級電路。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系統,其中,在所述低功耗操作子模式期間,所述雙通道模式通過探測第二通道的信號雜訊比而對所述第二通道的傳輸對第一通道的傳輸的干擾進行補償,其中,所述信號雜訊比基於在所述雙通道模式下在所述第二通道上發生的先前的傳輸,其中,所述雙通道模式將反射損耗模糊安全邊際與所述信號雜訊比組合,以對所述信號雜訊比的不準確探測進行補償。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網路節點進一步被配置為經由軟體或軔體更新不能進行通道結合的裝置,使不能進行通道結合的所述裝置能進行通道結合,其中,所述網路為能進行通道結合的MoCA網路,所述網路包括MoCA裝置,曾不能進行通道結合的所述MoCA裝置由於所述更新而能進行通道結合。
TW101137914A 2012-04-27 2012-10-15 用於網路協定的系統 TWI5385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458,433 US8848733B2 (en) 2012-04-27 2012-04-27 Dual channel mode of operation for bonded channel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5257A true TW201345257A (zh) 2013-11-01
TWI538517B TWI538517B (zh) 2016-06-11

Family

ID=49463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7914A TWI538517B (zh) 2012-04-27 2012-10-15 用於網路協定的系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48733B2 (zh)
KR (1) KR101454366B1 (zh)
CN (1) CN103379117B (zh)
TW (1) TWI5385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50467B2 (en) * 2008-12-12 2012-04-03 At&T Mobility Ii, Ll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symmetrical multicarrie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US10142985B2 (en) * 2015-04-21 2018-11-27 Apple Inc. Opportunistic secondary channel access
CA3088319A1 (en) * 2018-01-16 2019-07-25 Ppc Broadband, Inc. Entry adapter for a cable television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20028B2 (en) * 2003-11-06 2009-11-17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Multi-channel binding in data transmission
US8027326B2 (en) * 2004-01-12 2011-09-27 Xocyst Transfer Ag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high data rate multi-channel WLAN architecture
EP1807951B1 (en) * 2004-10-29 2019-04-10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Hierarchical flow-level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US8705567B2 (en) * 2004-12-10 2014-04-22 Broadcom Corporation Upstream channel bonding using legacy maps in a cab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A2569750A1 (en) * 2005-12-27 2007-06-27 Solana Networks Inc. Real-time network analyzer
US8619953B2 (en) * 2006-03-15 2013-12-31 Polycom, Inc. Home videoconferencing system
US20080212591A1 (en) 2007-02-14 2008-09-04 Entropic Communications Inc. Parameterized quality of service in a network
US7664190B1 (en) * 2008-08-04 2010-02-16 Mediatek Inc. Multi-carrier receiver with dynamic power adjustment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a multi-carrier receiver
KR101188998B1 (ko) 2008-12-19 2012-10-1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디지털 업컨버터를 이용하여 채널 본딩을 수행하는 케이블 모뎀 및 그 방법
US8249005B2 (en) * 2009-02-11 2012-08-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using a variable constraint length convolutional encoder
US9100085B2 (en) * 2011-09-21 2015-08-04 Spatial Digital Systems, Inc. High speed multi-mode fiber transmissions via orthogonal wavefron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9117A (zh) 2013-10-30
US20130287042A1 (en) 2013-10-31
KR101454366B1 (ko) 2014-10-23
CN103379117B (zh) 2017-03-01
US8848733B2 (en) 2014-09-30
TWI538517B (zh) 2016-06-11
KR20130121652A (ko) 2013-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18469B2 (en) Reduc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in a received signal
US10200245B2 (en) Adjustable data rates
KR101498005B1 (ko) 크로스토크 추정을 위한 디바이스 및 연관된 방법
EP2184862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combined signal detection for physical layer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856510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thernet switching, conversion, and PHY optimization based on link length in audio/video systems
US951584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ink adaptive Ethernet communications
US861136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ining an ethernet channel based on an active channel to support energy efficient ethernet networks
JP5474824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のi/q不均衡推定と補正
TWI538517B (zh) 用於網路協定的系統
US8537728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th echo cancellation and method thereof
US8831114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signals based on twisted pair
WO2009139027A1 (ja) 通信方式および電力線通信端末
WO2008032878A1 (en)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675108B1 (en) Physical layer device auto-adjustment based on power over ethernet magnetic heating
US2008025335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power reduction scheme for ethernet phys
US8285772B2 (en) Order adaptive finite impulse response filter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EP2856704A1 (en) Relaying messages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WO2013163798A1 (en) Cable length determination using variable-width pulses
US20140195637A1 (en) Adapted physical-layer transmission properties based on packet stream
JP2014532334A (ja) L2/erb正規化エラーサンプルの診断プリミティブ
US7079717B2 (en) Control circuit for IEEE 1394b optical transmission protocol
TWI374609B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adjustment of length of finite impulse response filter
TWI677198B (zh) 可依據信號干擾比決定是否捨棄同相/正交相不匹配補償參數的接收電路
CN107615682B (zh) 一种相位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WO2020199040A1 (zh)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