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4490A - 一種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方法及其系統 - Google Patents

一種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方法及其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44490A
TW201344490A TW101115051A TW101115051A TW201344490A TW 201344490 A TW201344490 A TW 201344490A TW 101115051 A TW101115051 A TW 101115051A TW 101115051 A TW101115051 A TW 101115051A TW 201344490 A TW201344490 A TW 20134449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computer
image capturing
face
sens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5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en-Fu Chen
Shih-Feng Sun
Chia-Fang Chai
Original Assignee
Chung Shan Inst Of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g Shan Inst Of Science filed Critical Chung Shan Inst Of Science
Priority to TW1011150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344490A/zh
Publication of TW201344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4490A/zh

Links

Landscapes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一種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方法及其系統,其包括:一感應裝置,內建一判斷軟體,其中,該感應裝置係用以感應使用者所提供的識別條碼,並利用一判斷軟體進行該識別條碼辨識,若辨識成功,該感應裝置透過網路線發出一訊號;一電腦裝置,係利用網路線連接一感應裝置,至少包含一螢幕、一主機與內建的一臉部辨識程式,其中,該電腦裝置接收一訊號後將啟動一臉部辨識程式,該臉部辨識程式會在該螢幕上建立一取像視窗;該臉部辨識程式判斷該取像視窗中有人臉影像後,該取像裝置進行取像而得一人臉影像資料;該臉部辨識程式根據該人臉影像資料辨識該人臉影像資料提供者是否為合法使用者,最後該電腦裝置完成開機作業。藉此,以達到製備出可針對一種共同身分使用者的辨識開機系統,致使一使用群組需經辨識系統確認後方能完成該電腦裝置開機及使用該電腦裝置。

Description

一種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方法及其系統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電腦開機方法及其裝置,特別是關於一種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方法及其系統。
隨著電腦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資訊安全的議題也隨著被重視起來,例如,如何預防網路上資料的不當竊取、避免電腦病毒的破壞、防止加密資訊的惡意破解等,皆是近年來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其中,應用於桌上型電腦、手機、筆記型電腦等電子產品的保護科技,則是包含許多辨識科技的應用,例如利用指紋、聲紋、視網膜、掌紋等方式手段,將這些生物特徵作為一個裝置的鑰匙來使用,以徹底防範相關電子產品遭受他人竊取而造成資料的洩密。
上述利用生物特徵的辨識系統,通常係藉由安裝於電腦硬碟之作業系統軟體來執行,需藉由作業軟體開啟後,中央處理器或其他電腦內部晶片模組來做感應這些生物特徵以及控制電腦電源之供應等動作,而為達此功能除了需要進一步設計相關晶片控制模組,另外還需與電腦內部電源模組進行整合,此外,有些方法為達到某種程度的安全性,晶片上還須另加複雜的加密方式或演算法等設計,因此,若一般使用者想要擁有辨識能力的電腦,勢必只能將現有沒有辨識系統的電腦設備汰換掉。
如前所述,目前仍有許多公司行號擁有的電腦裝置屬於隨開隨用的機台,若是每一台電腦都需利用感應辨識生物特徵等方式來管控開關電腦,勢必要將原有電腦設備都加以淘汰換新,這將造成資源的浪費及公司的成本增加,因此,目前業界極需發展出一種裝置搭配原有電腦設備即可進行電腦資安管控,同時,還要考慮到公司可能有眾多員工共同使用一台電腦裝置的情形,所以,本發明提出一種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系統,如此一來,可以同時兼具成本與時效,達到符合節省成本、管控資安及滿足多人共用一台電腦裝置的需求。
鑒於上述習知技術之缺點,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方法及其系統,整合一感應裝置、一電腦裝置、一臉部辨識系統、一辨識條碼等,以製備出節省成本、多人使用、管控資安,且具有自動開機之電腦開機方法及其系統。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所提出之一方案,提供一種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方法,其步驟包括:(A)首先提供一識別證件及一感應裝置,該感應裝置讀取該識別證件之一識別條碼;(B)該感應裝置判斷該識別條碼是否為共同識別條碼,若是,進行步驟(C);(C)該感應裝置發出一訊號,該訊號通過網路線通知一電腦裝置進行一初始開機作業;(D)該初始開機作業執行一臉部辨識程式,並在該電腦裝置中一螢幕裝置裡出現一取像視窗;(E)該臉部辨識程式判斷該取像視窗中是否有人臉影像,若是,一取像裝置進行取像而得一人臉影像資料,且該電腦裝置完成開機作業。
步驟(A)中的識別證件係用來辨識人員身分的證件,特別是針對發給某一群組的共同識別證件,例如該共同識別證件可是一個公司的員工識別證件、或是學校學生使用的學生證、或是某一活動的所有參與人員,亦可用於開放區域的人員管理(如網路咖啡廳、圖書館等),藉由識別證件的發放可用來管制公共電腦的使用。上述之識別證件上存在一共同識別條碼,當某一使用者將識別證件放至於感應裝置上或附近時,該感應裝置可透過無線射頻辨識技術(RFID)使感應裝置感測到識別證件靠近,並立即讀取識別證件之識別條碼;該感應裝置同時存在一判斷識別條碼的能力,例如,該感應裝置可識別該識別條碼的格式是否為正確,或是比對該識別條碼數字或文字符號是否正確。
當使用者將識別證件放於感應裝置上時,該感應裝置即進行識別證號之驗證,若該識別證號為合法規格者,則該感應裝置發出一訊號,並利用一網路線將該訊號通知一電腦裝置,利用網路喚醒技術(Wake on Lan)通知電腦進行一初始開機作業。
所謂共同識別條碼指的是發給某一群組的共同識別證件包含的識別號碼,具有相同的格式,例如,只要上述該辨識條碼具有8位數,該辨識條碼即為一共同識別條碼,或是該辨識條碼中某一位置的數字或文字為某一設定值,該辨識條碼即為一共同識別條碼,而不需做大量比對的動作。
本發明中,更包含一步驟(F),其中,該步驟(F)係儲存複數人臉比對資料於一資料庫中,該電腦裝置比對該人臉影像資料與複數人臉比對資料以辨識該人臉影像資料提供者身分,若無法辨識,該電腦裝置發出非法使用資訊。
在本發明中的步驟流程中,在任何一流程中當該感應裝置感應不到合法之識別證件時(例如證件被移走),該電腦開機作業可以立刻停止。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所提出之另一方案,提供一種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方法,其步驟包括:(i)首先提供一識別證件及一感應裝置,該感應裝置讀取該識別證件之一識別條碼;(ii)該感應裝置判斷該識別條碼是否為一共同識別條碼,若是,進行步驟(iii);(iii)該感應裝置發出一訊號,該訊號通過網路線通知一電腦裝置進行一初始開機作業;(iv)該初始開機作業執行一臉部辨識程式,並在該電腦裝置中一螢幕裝置裡出現一取像視窗;(v)該臉部辨識程式判斷該取像視窗中是否有人臉影像,若是,一取像裝置進行取像而得一人臉影像資料;(vi)該電腦裝置比對該人臉影像資料以識別該人臉影像資料提供者是否為合法使用者身分,若是,該電腦裝置完成開機作業。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所提出之另一方案,提供一種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系統,包括:一感應裝置,其係用以感應使用者所提供的識別條碼,並進行該識別條碼辨識,若辨識成功,該感應裝置透過網路線發出一訊號;一取像裝置,其係用以取得人臉影像;一電腦裝置,其係利用網路線連接該感應裝置並利用一USB連接線連接該取像裝置,至少包含一螢幕、一主機與內建一臉部辨識程式,其中,該電腦裝置接收該訊號後啟動該臉部辨識程式,並在該螢幕上建立一取像視窗;該臉部辨識程式判斷該取像視窗中有人臉影像後,該取像裝置進行取像而得一人臉影像資料;該臉部辨識程式根據該人臉影像資料辨識該人臉影像資料提供者是否為合法使用者,若是,該電腦裝置完成開機作業。
以上之概述與接下來的詳細說明及附圖,皆是為了能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目的所採取的方式、手段及功效。而有關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及優點,將在後續的說明及圖示中加以闡述。
以下係藉由特定的具體實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藝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瞭解本發明之其他優點與功效。
請參考第一圖,為一種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系統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系統,包括:一外掛裝置110,主要由一感應裝置111及取像裝置112組成,該外掛裝置110可利用一網路線113及一USB連接線114與一電腦裝置120做聯結。當某一位使用者將其識別證件放於感應裝置111上或靠近感應裝置111時,感應裝置111可利用無線射頻辨識技術(RFID)讀取該識別證件上的一識別條碼,該識別條碼的辨識可由程式編輯而成;當感應裝置111讀取識別條碼後,感應裝置111內部預存之辨識程式將對識別條碼進行判斷,若為合法的共同識別條碼,感應裝置111將利用網路線113將一訊號送給電腦裝置120以進行初始開機作業。
所謂共同識別條碼指的是發給某一群組的共同識別證件包含的識別號碼,具有相同的格式,例如,只要上述該辨識條碼具有8位數,該辨識條碼即為一共同識別條碼,或是該辨識條碼中某一位置的數字或文字為某一設定值,該辨識條碼即為一共同識別條碼,而不需做大量比對的動作。
電腦裝置120至少由一主機121及一螢幕122所構成,其中該主機121內建一臉部辨識程式,當感應裝置111發出的訊號,通過一網路線113送達電腦裝置120後,電腦裝置120將透過bios的設定將主機板上Wake-on-Lan之功能開啟而進行一初始開機作業,所謂的初始開機作業是指電腦已啟動電源,並可執行預設的程式,但其他的電腦的作業系統(例如微軟window作業系統、網路系統)仍屬於不可使用之狀態;當電腦裝置120進行初始開機作業時,電腦裝置120啟動臉部辨識程式,臉部辨識程式啟動一取像視窗畫面出現在螢幕122上,此時使用者需做適度移動,讓取像裝置112能將人臉影像移動置於該取像視窗上,並透過一USB連接線114將影像傳送至電腦裝置120,其中,該取像裝置112可是相機、攝影機等取像裝置112,藉此,可將使用者人臉影像資料置入該電腦裝置中120;當臉部辨識程式啟動後,將進行判斷是否有一人臉特徵出現在該取像視窗內,若無,該電腦裝置將處於初始開機狀態,使用者將無法使用該電腦裝置120。相反地,當臉部辨識程式判斷到有一人臉特徵出現在該取像視窗時,該取像裝置112進行使用者取像作業,替使用者拍照或攝影而取得一人臉影像資料儲存於該電腦裝置120中。
上述取像流程完後,該臉部辨識程式將對該人臉影像資料進行辨識,例如臉部辨識程式將該人臉影像資料與儲存在該電腦裝置120資料庫中的其他複數人臉比對影像資料做比對,若該人臉影像資料提供者為合法使用者,則該電腦裝置120完成開機作業,所謂完成開機作業是指該電腦已開機完畢而讓該使用者可以開始使用所有該電腦裝置的所有資源,例如,可使用微軟window作業系統、網路系統及一般軟體執行等。
請參考第二圖,為一種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方法流程圖。如圖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方法,其步驟如下:(i)提供一識別證件及一感應裝置,該感應裝置讀取該識別證件之一識別條碼S201,其中,識別證件係用來辨識人員身分的證件,特別是針對發給某一群組的共同識別證件,例如該共同識別證件可是一個公司的員工識別證件、或是學校學生使用的學生證、或是某一活動的所有參與人員,亦可用於開放區域的人員管理(如網路咖啡廳、圖書館等),藉由識別證件的發放可來管制公共電腦的使用;而上述之識別證件上存在一共同識別條碼,當某一使用者將識別證件放至於感應裝置上或附近時,該感應裝置可透過RFID的方式由感應裝置感測到識別證件靠近,並立即讀取識別證件之識別條碼。
步驟(ii)該感應裝置判斷該識別條碼是否為共同識別條碼,若是,進行步驟(C)S202;上述該感應裝置同時存在一判斷識別條碼的能力,判斷該識別條碼是否為一共同識別條碼,例如,該感應裝置可識別該識別條碼的格式是否為正確,或是比對該識別條碼某一數字或文字符號是否正確,若是,則該識別條碼為共同識別條碼,而不需將該識別條碼與其它資料做比對,將可大幅減少辨證的時間,同時減少感應裝置的成本。
步驟(iii)該感應裝置發出一訊號,該訊號通過網路線通知一電腦裝置進行一初始開機作業S203;當該辨識條碼通過辨識後,該感應裝置會發出一訊號通過網路線傳輸的模式,將該訊號通知依電腦裝置,電腦裝置接獲訊號後將透過bios的設定將主機板上Wake-on-Lan之功能開啟而進行一初始開機作業流程。
步驟(iv)該初始開機作業執行一臉部辨識程式,該臉部辨識程式在該電腦裝置中一螢幕裝置裡顯現一取像視窗S204;上述初始開機作業是指電腦已啟動電源,並可執行預設的程式,但其他的電腦的作業系統(例如微軟window作業系統、網路系統)仍屬於不可使用之狀態,並且初始開機作業包含啟動一臉部辨識程式,臉部辨識程式會啟動一取像視窗畫面出現在一螢幕上,此時使用者需做適度移動,讓取像裝置能將人臉影像置於該取像視窗裡。
步驟(v)該臉部辨識程式判斷該取像視窗中是否有人臉影像,若是,一取像裝置進行取像而得一人臉影像資料,並進行步驟(vi)S205;當臉部辨識程式啟動後,將進行判斷是否有一人臉特徵出現在該取像視窗內,當臉部辨識程式判斷到有一人臉特徵出現在該取像視窗時,該取像裝置進行使用者取像作業,替使用者拍照或攝影而取得一人臉影像資料儲存於該電腦裝置中,其中,取像裝置可是相機、網路相機、攝影機等取像裝置。
步驟(vi)該電腦裝置比對該人臉影像資料以識別該人臉影像資料提供者是否為合法使用者身分,若是,該電腦裝置完成開機作業S206;當電腦裝置將上述擷取的人臉影像進行比對後,若該人臉影像與資料庫核可的人臉影像資料不符合時,該電腦裝置將不會完成開機作業,致使該電腦呈現無法使用之狀態,唯有通過人臉影像比對的使用者,方能完成開機作業,讓使用者能使用該電腦裝置。
上述步驟(vi)也可做適度修正,當電腦裝置中一取像裝置進行取像而得一人臉影像資料後,該電腦裝置先完成開機作業,讓使用者可使用該電腦裝置;同時該電腦裝置進行該人臉影像資訊比對,若為非法使用者,將通知網管人員作處置。
在上述的步驟流程中,任何一流程中當該感應裝置感應不到合法之識別證件時(例如證件被移走),該電腦開機作業可以立刻停止。
如前所述,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系統,可以滿足目前業界極需發展出一種裝置搭配原有電腦設備即可進行電腦資安管控,同時,還可考慮到公司可能有眾多員工共同使用一台電腦裝置的情形,所以,本發明所提出一種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系統,可以同時兼具成本與時效,達到符合節省成本、管控資安及滿足多人共用一台電腦裝置的需求。
上述之實施例僅為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特點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之實質技術內容的範圍。任何熟習此技藝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與變化。因此,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110...外掛裝置
111...感應裝置
112...取像裝置
113...網路線
114...USB連接線
120...電腦裝置
121...主機
122...螢幕
S201-S206...步驟
第一圖係為本發明一種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系統示意圖;
第二圖係為本發明一種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方法流程圖。
S201-S206...步驟

Claims (10)

  1. 一種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方法,其步驟包括:(A)提供一識別證件及一感應裝置,該感應裝置讀取該識別證件之一識別條碼;(B)該感應裝置判斷該識別條碼是否為共同識別條碼,若是,進行步驟(C);(C)該感應裝置發出一訊號,該訊號通過網路線通知一電腦裝置進行一初始開機作業;(D)該初始開機作業執行一臉部辨識程式,並在該電腦裝置中一螢幕裝置裡出現一取像視窗;(E)該臉部辨識程式判斷該取像視窗中是否有人臉影像,若是,一取像裝置進行取像而得一人臉影像資料,且該電腦裝置完成開機作業。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方法,其中,該感應裝置係利用無線射頻辨識技術(RFID)讀取該識別條碼。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方法,其中,該訊號係透過BIOS設定將該電腦裝置中主機板上Wake-on-Lan之功能開啟而進行該初始開機作業。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方法,更包含一步驟(F),其中,該步驟(F)係儲存複數人臉比對資料於一資料庫中,該電腦裝置比對該人臉影像資料與該複數人臉比對資料以辨識該人臉影像資料提供者身分,若無法辨識,該電腦裝置發出非法使用資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方法,其中,該資料庫係設置於該電腦裝置中。
  6. 一種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方法,其步驟包括:(i)提供一識別證件及一感應裝置,該感應裝置讀取該識別證件之一識別條碼;(ii)該感應裝置判斷該識別條碼是否為共同識別條碼,若是,進行步驟(iii);(iii)該感應裝置發出一訊號,該訊號通過網路線通知一電腦裝置進行一初始開機作業;(iv)該初始開機作業執行一臉部辨識程式,並在該電腦裝置中一螢幕裝置裡顯現一取像視窗;(v)該臉部辨識程式判斷該取像視窗中是否有人臉影像,若是,一取像裝置進行取像而得一人臉影像資料;(vi)該電腦裝置比對該人臉影像資料以識別該人臉影像資料提供者是否為合法使用者身分,若是,該電腦裝置完成開機作業。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方法,其中,該感應裝置係利用無線射頻辨識技術(RFID)讀取該識別條碼。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方法,其中,該訊號係透過BIOS設定將該電腦裝置中主機板上Wake-on-Lan之功能開啟而進行該初始作業開機。
  9. 一種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系統,包括:一感應裝置,其係用以感應一識別條碼,並進行該識別條碼辨識,若辨識成功,該感應裝置透過網路線發出一訊號;一取像裝置,其係用以取得人臉影像;一電腦裝置,其係利用網路線連接該感應裝置並利用USB連接線連接該取像裝置,至少包含一螢幕、一主機與內建一臉部辨識程式,其中,該電腦裝置接收該訊號後啟動該臉部辨識程式,並在該螢幕上建立一取像視窗;該臉部辨識程式判斷該取像視窗中有人臉影像後,該取像裝置進行取像而得一人臉影像資料;該臉部辨識程式根據該人臉影像資料辨識該人臉影像資料提供者是否為合法使用者,若是,該電腦裝置完成開機作業。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系統,其中,該感應裝置係利用無線射頻辨識技術(RFID)讀取該識別條碼。
TW101115051A 2012-04-27 2012-04-27 一種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方法及其系統 TW2013444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15051A TW201344490A (zh) 2012-04-27 2012-04-27 一種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方法及其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15051A TW201344490A (zh) 2012-04-27 2012-04-27 一種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方法及其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4490A true TW201344490A (zh) 2013-11-01

Family

ID=49990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5051A TW201344490A (zh) 2012-04-27 2012-04-27 一種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方法及其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34449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51665A1 (zh) * 2017-09-13 2019-03-21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的启动控制方法及启动控制系统
TWI672640B (zh) * 2018-01-08 2019-09-2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基於資料融合的物體辨識系統及用於物體辨識的自我學習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51665A1 (zh) * 2017-09-13 2019-03-21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的启动控制方法及启动控制系统
CN111344701A (zh) * 2017-09-13 2020-06-26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的启动控制方法及启动控制系统
TWI672640B (zh) * 2018-01-08 2019-09-2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基於資料融合的物體辨識系統及用於物體辨識的自我學習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31070B2 (en)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system
TW200306499A (en)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ng system for carrying out a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by using a small fingerprint sensor
JP6667802B2 (ja) セグメントブロックベース手書き署名認証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WO2011126515A1 (en) Authenticating a person's identity using rfid card, biometric signature recognition and facial recognition
CN104008321A (zh) 移动终端的基于指纹识别用户权限的判别方法和判断系统
CN101436247A (zh) 一种基于uefi的生物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5320867B (zh) 电子装置和指纹辨识方法
WO2016078429A1 (zh) 一种身份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CN205507772U (zh) 一种计算机信息防泄漏系统
JP5282477B2 (ja) 認証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認証装置
CN107808082B (zh) 电子装置、数据访问验证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TW201426394A (zh) 文檔保護系統及方法
TW201344490A (zh) 一種具有共同身分辨識之電腦開機方法及其系統
JP2007199860A (ja) 個人認証システム
JP6584855B2 (ja) 入力支援装置、入力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729795A (zh) 一种运用面部识别的信息处理方式
US20220172537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security card
US1120500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KR20150029251A (ko) 전자 장치 내의 객체를 보안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Hasan et al. Reliable identity management system using Raspberry Pi
TWI430133B (zh) 生物感測啟動裝置、生物特徵感測控制之啟動管理系統及其方法
US20230012914A1 (en)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output control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24002039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access control of one or more serial ports of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CN110766842B (zh) 通行设备控制方法、装置、机器可读介质及设备
US11113376B2 (en) Detection system, fingerprint sensor, and method of finger touch authentication ther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