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0634A - 媒體物件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媒體物件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40634A
TW201340634A TW101109513A TW101109513A TW201340634A TW 201340634 A TW201340634 A TW 201340634A TW 101109513 A TW101109513 A TW 101109513A TW 101109513 A TW101109513 A TW 101109513A TW 201340634 A TW201340634 A TW 20134063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module
media object
near field
field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9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48098B (zh
Inventor
Chih-Lin Hu
Cheng-Lun Lin
Chia-Chih Lin
Original Assignee
Univ Nat Centr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Nat Central filed Critical Univ Nat Central
Priority to TW1011095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4809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40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0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80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8098B/zh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一種媒體物件控制系統,包含:第一、第二電子裝置以及可攜式電子裝置。第一電子裝置包含顯示媒體物件之第一顯示模組、第一近場通訊模組及第一外部傳輸模組,第二電子裝置包含第二顯示模組、第二近場通訊模組及第二外部傳輸模組。可攜式電子裝置包含:近場通訊感應模組、控制模組以及網路傳輸模組。近場通訊感應模組與第一及第二近場通訊模組感應,以擷取相關資料。控制模組根據相關資料產生控制指令並由網路傳輸模組傳送至第二電子裝置,以使第二外部傳輸模組根據控制指令透過網路擷取媒體物件之資料,以於第二顯示模組顯示。

Description

媒體物件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本揭示內容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媒體物件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科技在大多數人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電子裝置如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液晶電視、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充斥在人們身邊,提供資料的交流與溝通,以及各種形形色色的娛樂。
在電子裝置愈來愈普及的情形下,同時操作兩三台電子裝置是常見的狀況。然而在數台電子裝置間欲使其中一者所顯示的媒體物件換置於另一者時,往往需要手動在各台電子裝置間進行繁雜的設定。然而在各台電子裝置間不斷切換工作環境與設定,不但耗費使用者的時間,亦容易讓對電子裝置的操作並不熟悉的使用者混淆而設定錯誤,帶來諸多不便。
因此,如何設計一個媒體物件控制系統及其方法,以解決上述的問題,使媒體物件能在不同的電子裝置間快速地切換,乃為此一業界亟待解決的問題。
因此,本揭示內容之一態樣是在提供一種媒體物件控制系統,包含:第一電子裝置、可攜式電子裝置以及第二電子裝置。第一電子裝置包含:第一顯示模組、第一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模組以及第一外部傳輸模組。第一顯示模組用以顯示媒體物件。可攜式電子裝置包含近場通訊感應模組,用以與第一近場通訊模組進行感應,以擷取第一電子裝置之相關資料。第二電子裝置包含:第二顯示模組、第二近場通訊模組以及第二外部傳輸模組。第二近場通訊模組與可攜式電子裝置之近場通訊感應模組進行感應,以擷取第一電子裝置之相關資料。第二外部傳輸模組根據第一電子裝置之相關資料透過網路,由第一電子裝置之第一外部傳輸模組擷取媒體物件之資料,以於第二顯示模組顯示。
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其中第一外部傳輸模組以及第二外部傳輸模組為藍芽傳輸裝置、WiFi傳輸裝置或有線網路傳輸裝置。相關資料包含第一電子裝置之辨識標籤以及媒體物件之位置參照。其中辨識標籤為第一電子裝置之網路位址。
本揭示內容之另一態樣是在提供一種媒體物件控制方法,包含:顯示媒體物件於第一電子裝置之第一顯示模組上;使可攜式電子裝置藉由近場通訊感應模組與第一電子裝置之第一近場通訊模組進行感應,以擷取第一電子裝置之相關資料;使可攜式電子裝置藉由近場通訊感應模組與第二電子裝置之第二近場通訊模組進行感應,以使第二電子裝置擷取第一電子裝置之相關資料;使第二電子裝置根據第一電子裝置之相關資料透過網路擷取媒體物件之資料;以及顯示媒體物件於第二電子裝置之第二顯示模組上。
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相關資料包含第一電子裝置之辨識標籤以及媒體物件之位置參照。其中辨識標籤為第一電子裝置之網路位址。
本揭示內容之又一態樣是在提供一種媒體物件控制系統,包含:第一電子裝置、第二電子裝置以及可攜式電子裝置。第一電子裝置包含第一顯示模組、第一近場通訊模組以及第一外部傳輸模組,其中第一顯示模組用以顯示媒體物件。第二電子裝置包含第二顯示模組、第二近場通訊模組以及第二外部傳輸模組。可攜式電子裝置包含:近場通訊感應模組、控制模組以及網路傳輸模組。近場通訊感應模組用以與第一近場通訊模組及第二近場通訊模組進行感應,以擷取第一電子裝置及第二電子裝置之相關資料。控制模組用以根據第一電子裝置及第二電子裝置之相關資料產生控制指令。網路傳輸模組傳送控制指令至第二電子裝置,以使第二電子裝置之第二外部傳輸模組,根據控制指令透過網路,由第一電子裝置之第一外部傳輸模組擷取媒體物件之資料,以於第二顯示模組顯示。
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其中第一外部傳輸模組以及第二外部傳輸模組為藍芽傳輸裝置、WiFi傳輸裝置或有線網路傳輸裝置。相關資料包含第一電子裝置之第一辨識標籤以及媒體物件之位置參照以及第二電子裝置之第二辨識標籤。其中第一及第二辨識標籤為第一及第二電子裝置之網路位址。
依據本揭示內容另一實施例,網路傳輸模組為藍芽網路傳輸模組或WiFi網路傳輸模組。
依據本揭示內容又一實施例,其中可攜式電子裝置更包含:儲存模組以及觸控顯示模組。儲存模組用以儲存第一及第二電子裝置間之實質位置關係。觸控顯示模組用以顯示包含實質位置關係之圖形介面,觸控顯示模組更用以於圖形介面上接收對應於實質位置關係之觸控輸入,以使控制模組根據觸控輸入及相關資料產生控制指令。
依據本揭示內容再一實施例,其中可攜式電子裝置更包含:儲存模組以及重力加速感測器。儲存模組用以儲存第一及第二電子裝置間之實質位置關係。重力加速感測器用以接收對應於實質位置關係之晃動輸入,以使控制模組根據晃動輸入及相關資料產生控制指令。
本揭示內容之再一態樣是在提供一種媒體物件控制方法,包含:顯示媒體物件於第一電子裝置之第一顯示模組上;使可攜式電子裝置藉由近場通訊感應模組與第一電子裝置之第一近場通訊模組以及第二電子裝置之第二近場通訊模組進行感應,以擷取第一電子裝置及第二電子裝置之相關資料;使可攜式電子裝置根據相關資料產生控制指令;傳送控制指令至第二電子裝置;使第二電子裝置根據控制指令透過網路擷取媒體物件之資料;以及顯示媒體物件於第二電子裝置之第二顯示模組上。
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其中相關資料包含第一電子裝置之第一辨識標籤以及媒體物件之位置參照以及第二電子裝置之第二辨識標籤。第一及第二辨識標籤為第一及第二電子裝置之網路位址。
依據本揭示內容另一實施例,媒體物件控制方法更包含:使可攜式電子裝置儲存第一及第二電子裝置間之實質位置關係;於可攜式電子裝置之觸控顯示模組顯示包含實質位置關係之圖形介面;以及於圖形介面上接收對應於實質位置關係之觸控輸入,以根據觸控輸入及相關資料產生控制指令。
依據本揭示內容又一實施例,媒體物件控制方法更包含:使可攜式電子裝置儲存第一及第二電子裝置間之實質位置關係;以及使可攜式電子裝置之重力加速感測器接收對應於實質位置關係之晃動輸入,以根據晃動輸入及相關資料產生控制指令。
應用本揭示內容之優點係在於藉由利用可攜式電子裝置的近場通訊模組使第一及第二電子裝置間可迅速交換資訊,進而使第一及第二電子裝置其中一者所顯示的媒體物件可顯示於另一者上,而輕易地達到上述之目的。
請參照第1圖。第1圖為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中,一種媒體物件控制系統1之示意圖。媒體物件控制系統1包含:第一電子裝置10、第二電子裝置12以及可攜式電子裝置14。
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電子裝置10以及第二電子裝置12可分別為一顯示器如液晶電腦螢幕、液晶電視或其他類型的顯示器。可攜式電子裝置14於本實施例中,為一智慧型手機。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電子裝置10、第二電子裝置12以及可攜式電子裝置14亦可能為其他類型之電子裝置。其中,第一電子裝置10以及第二電子裝置12間,可透過經過有線或是無線的網路集線器16進行溝通。
請同時參照第2A圖、第2B圖以及第2C圖。第2A圖為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中,第一電子裝置10之方塊圖。第2B圖為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中,第二電子裝置12之方塊圖。第2C圖為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中,可攜式電子裝置14之方塊圖。
如第2A圖所示,第一電子裝置10包含:第一顯示模組100、第一近場通訊模組102以及第一外部傳輸模組104。其中,第一顯示模組100用以顯示媒體物件。媒體物件可由顯示資料產生。於一實施例中,第一電子裝置10可更包含第一儲存模組106,媒體物件係由第一儲存模組106中的顯示資料產生。於另一實施例中,第一電子裝置10亦可由來自網路的顯示資料以顯示對應的媒體物件。
第一近場通訊模組102為可利用近場通訊技術進行資料傳輸的技術。近場通訊技術又稱近距離無線通訊,是一種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訊技術,允許電子設備之間進行非接觸式點對點資料傳輸,在較短的距離內,迅速地達到交換資料的目的。第一外部傳輸模組104於一實施例中可為藍芽或WiFi等無線網路的傳輸模組,亦可能於其他實施例中為有線網路的傳輸模組,以透過如第1圖所示的網路集線器16進行資料傳輸。
如第2B圖所示,第二電子裝置12包含:第二顯示模組120、第二近場通訊模組122以及第二外部傳輸模組124。第二顯示模組120、第二近場通訊模組122以及第二外部傳輸模組124與第一電子裝置10中的第一顯示模組100、第一近場通訊模組102以及第一外部傳輸模組104之功能大同小異,因此不再贅述。第二電子裝置12於一實施例中亦包含第二儲存模組126,以儲存顯示資料使第二顯示模組120進行顯示。
如第2C圖所示,可攜式電子裝置14於本實施例中包含近場通訊感應模組140與儲存裝置142。其中,近場通訊感應模組140用以與第一近場通訊模組102進行感應,以擷取第一電子裝置10之相關資料。於本實施例中,相關資料可包含第一電子裝置10之辨識標籤如網路位址或是第一外部傳輸模組104的媒體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位址,以及媒體物件之位置參照。可攜式電子裝置14在獲得第一電子裝置10之相關資料後,可儲存於儲存裝置142中。
可攜式電子裝置14可進一步使其近場通訊感應模組140與第二電子裝置12的第二近場通訊模組122進行感應,以使第二電子裝置12得以擷取第一電子裝置10之相關資料。第二電子裝置12中的第二外部傳輸模組124可根據第一電子裝置10之相關資料透過無線或有線的網路,由第一電子裝置10之第一外部傳輸模組104擷取媒體物件之資料,以於第二顯示模組120顯示。於一實施例中,媒體物件之資料可為影像或影片檔案,或是連接至影像或影片檔案的路徑。
因此,本實施例之媒體物件控制系統1可利用可攜式電子裝置14的近場通訊感應模組140,迅速地取得第一電子裝置10之相關資料並傳送至第二電子裝置12,使第二電子裝置12即時地據以擷取媒體物件之資料並予以顯示,達到快速媒體物件在不同電子裝置中迅速換置顯示之目的。
請參照第3圖。第3圖為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中,一種媒體物件控制方法300之流程圖。媒體物件控制方法300可應用於如第1圖所示之媒體物件控制系統1及第2A圖、第2B圖以及第2C圖所示之第一電子裝置10、第二電子裝置12及可攜式電子裝置14。媒體物件控制方法300包含下列步驟(應瞭解到,在本實施方式中所提及的步驟,除特別敘明其順序者外,均可依實際需要調整其前後順序,甚至可同時或部分同時執行)。
於步驟301,顯示媒體物件於第一電子裝置10之第一顯示模組100上。於步驟302,使可攜式電子裝置14藉由近場通訊感應模組140與第一電子裝置10之第一近場通訊模組102進行感應,以擷取第一電子裝置10之相關資料。於步驟303,使可攜式電子裝置14藉由近場通訊感應模組140與第二電子裝置12之第二近場通訊模組122進行感應,以使第二電子裝置12擷取第一電子裝置10之相關資料。於一實施例中,此相關資料包含第一電子裝置10之辨識標籤以及媒體物件之位置參照。
於步驟304,使第二電子裝置12根據第一電子裝置10之相關資料透過網路擷取媒體物件之資料。於步驟305,顯示媒體物件於第二電子裝置12之第二顯示模組120上。
請參照第4圖。第4圖為本揭示內容另一實施例中,可攜式電子裝置14之方塊圖。於本實施例中,可攜式電子裝置14包含:近場通訊感應模組40、儲存模組42、控制模組44、觸控顯示模組46以及網路傳輸模組48。
於本實施例中,近場通訊感應模組40可用以與第2A圖所示之第一電子裝置10的第一近場通訊模組102及第2B圖所示之第二電子裝置12的第二近場通訊模組124分別進行感應,以擷取第一電子裝置10及第二電子裝置12之相關資料。於一實施例中,相關資料包含第一電子裝置10之第一辨識標籤以及媒體物件之位置參照以及第二電子裝置12之第二辨識標籤。其中第一及第二辨識標籤可為第一及第二電子裝置之網路位址或是第一近場通訊模組102及第二近場通訊模組122之媒體存取控制位址。
儲存模組42可將第一電子裝置10及第二電子裝置12之相關資料儲存。於一實施例中,儲存模組42更可用以儲存第一電子裝置10及第二電子裝置12間的實質位置關係。此實質位置關係可藉由使用者透過可攜式電子裝置14的輸入模組(未繪示)進行設定,並進一步由觸控顯示模組46顯示包含此實質位置關係之圖形介面。觸控顯示模組46更用以於圖形介面上接收對應於實質位置關係之觸控輸入,以使控制模組44產生控制指令。舉例來說,當第一電子裝置10位於左邊且第二電子裝置12位於右邊時,其於觸控顯示模組46上亦將以圖形方式顯示位於左右,對應第一電子裝置10及第二電子裝置12的圖樣。使用者可藉由在觸控顯示模組46上觸壓第一電子裝置10的圖樣並移至第二電子裝置12的圖樣進行輸入。
控制模組44根據觸控輸入以及第一電子裝置10及第二電子裝置12之相關資料產生控制指令。網路傳輸模組48於一實施例中,為藍芽網路傳輸模組或WiFi網路傳輸模組等可遠距離進行資料傳輸的模組,以進一步將控制指令傳送至第二電子裝置12。因此,第二電子裝置12之第二外部傳輸模組122可根據控制指令透過網路,由第一電子裝置100之第一外部傳輸模組102擷取媒體物件之資料,以於第二顯示模組120顯示。
請參照第5圖。第5圖為本揭示內容又一實施例中,可攜式電子裝置14之方塊圖。於本實施例中,可攜式電子裝置14包含:近場通訊感應模組50、儲存模組52、控制模組54、重力加速感測器56以及網路傳輸模組58。
與前一實施例類似,儲存模組52可儲存第一電子裝置10及第二電子裝置12之相關資料及二者間的實質位置關係。於本實施例中,重力加速感測器56可用以接收對應於實質位置關係之晃動輸入,以使控制模組54產生控制指令。舉例來說,當第一電子裝置10位於左邊且第二電子裝置12位於右邊時,使用者可藉由將可攜式電子裝置14指向第一電子裝置10後往第二電子裝置12的方向晃動,以使重力加速感測器56感應到此晃動輸入,進而使控制模組54根據晃動輸入與相關資料產生控制指令。
在網路傳輸模組58進一步傳送控制指令至第二電子裝置12後,第二電子裝置12之第二外部傳輸模組122可根據控制指令透過網路,由第一電子裝置100之第一外部傳輸模組102擷取媒體物件之資料,以於第二顯示模組120顯示。
因此,上述二實施例中的媒體物件控制系統1不但可利用可攜式電子裝置14的近場通訊感應模組140,迅速地取得第一電子裝置10及第二電子裝置12之相關資料,更可利用直覺式的輸入方式,使第二電子裝置12受控以即時地據以擷取媒體物件之資料並予以顯示,達到快速媒體物件在不同電子裝置中迅速換置顯示之目的。
需注意的是,上述實施例中雖以兩個電子裝置為例進行說明,然而於可攜式電子裝置14亦可儲存數個電子裝置的實質位置關係,並由使用者藉由觸控輸入對其中二者進行選擇或是以對其中二者間進行晃動輸入,達到媒體物件在不同電子裝置中迅速換置顯示之目的。
請參照第6圖。第6圖為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中,一種媒體物件控制方法600之流程圖。媒體物件控制方法600可應用於如第1圖所繪示之媒體物件控制系統1及第2A圖、第2B圖以及第4圖或第5圖所示之第一電子裝置10、第二電子裝置12及可攜式電子裝置14。媒體物件控制方法600包含下列步驟(應瞭解到,在本實施方式中所提及的步驟,除特別敘明其順序者外,均可依實際需要調整其前後順序,甚至可同時或部分同時執行)。
於步驟601,顯示媒體物件於第一電子裝置10之第一顯示模組100上。於步驟602,使可攜式電子裝置14藉由近場通訊感應模組40或50與第一電子裝置10之第一近場通訊模組102以及第二電子裝置12之第二近場通訊模組122進行感應,以擷取第一電子裝置10及第二電子裝置12之相關資料。於步驟603,使可攜式電子裝置14根據相關資料產生控制指令。於步驟604,傳送控制指令至第二電子裝置12。於步驟605,使第二電子裝置12根據控制指令透過網路擷取媒體物件之資料並於步驟606顯示媒體物件於第二電子裝置12之第二顯示模組120上。
雖然本揭示內容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示內容,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揭示內容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揭示內容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媒體物件控制系統
10...第一電子裝置
100...第一顯示模組
102...第一近場通訊模組
104...第一外部傳輸模組
106...第一儲存模組
12...第二電子裝置
120...第二顯示模組
122...第二近場通訊模組
124...第二外部傳輸模組
126...第二儲存模組
14...可攜式電子裝置
140...近場通訊感應模組
142...儲存裝置
16...網路集線器
301-305...步驟
300...媒體物件控制方法
42、52...儲存模組
40、50...近場通訊感應模組
46...觸控顯示模組
44、54...控制模組
56...重力加速感測器
48、58...網路傳輸模組
601-606...步驟
600...媒體物件控制方法
為讓本揭示內容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
第1圖為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中,一種媒體物件控制系統之示意圖;
第2A圖為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中,第一電子裝置之方塊圖;
第2B圖為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中,第二電子裝置之方塊圖;
第2C圖為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中,可攜式電子裝置之方塊圖;
第3圖為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中,一種媒體物件控制方法之流程圖;
第4圖為本揭示內容另一實施例中,可攜式電子裝置之方塊圖;
第5圖為本揭示內容又一實施例中,可攜式電子裝置之方塊圖;以及
第6圖為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中,一種媒體物件控制方法之流程圖。
14...可攜式電子裝置
40...近場通訊感應模組
42...儲存模組
44...控制模組
46...觸控顯示模組
48...網路傳輸模組

Claims (19)

  1. 一種媒體物件控制系統,包含:一第一電子裝置,包含:一第一顯示模組,用以顯示一媒體物件;一第一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模組;以及一第一外部傳輸模組;一可攜式電子裝置,包含一近場通訊感應模組,用以與該第一近場通訊模組進行感應,以擷取該第一電子裝置之一相關資料;一第二電子裝置,包含:一第二顯示模組;一第二近場通訊模組,俾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該近場通訊感應模組進行感應,以擷取該第一電子裝置之該相關資料;以及一第二外部傳輸模組,根據該第一電子裝置之該相關資料透過一網路,由該第一電子裝置之該第一外部傳輸模組擷取該媒體物件之資料,以於該第二顯示模組顯示。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媒體物件控制系統,其中該第一外部傳輸模組以及該第二外部傳輸模組為一藍芽傳輸裝置、一WiFi傳輸裝置或一有線網路傳輸裝置。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媒體物件控制系統,該相關資料包含該第一電子裝置之一辨識標籤以及該媒體物件之一位置參照。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媒體物件控制系統,其中該辨識標籤為該第一電子裝置之一網路位址或一媒體存取控制位址。
  5. 一種媒體物件控制方法,包含:顯示一媒體物件於一第一電子裝置之一第一顯示模組上;使一可攜式電子裝置藉由一近場通訊感應模組與該第一電子裝置之一第一近場通訊模組進行感應,以擷取該第一電子裝置之一相關資料;使該可攜式電子裝置藉由該近場通訊感應模組與一第二電子裝置之一第二近場通訊模組進行感應,以使該第二電子裝置擷取該第一電子裝置之該相關資料;使該第二電子裝置根據該第一電子裝置之該相關資料透過一網路擷取該媒體物件之資料;以及顯示該媒體物件於該第二電子裝置之一第二顯示模組上。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媒體物件控制方法,該相關資料包含該第一電子裝置之一辨識標籤以及該媒體物件之一位置參照。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媒體物件控制方法,其中該辨識標籤為該第一電子裝置之一網路位址或一媒體存取控制位址。
  8. 一種媒體物件控制系統,包含:一第一電子裝置,包含一第一顯示模組、一第一近場通訊模組以及一第一外部傳輸模組,其中該第一顯示模組用以顯示一媒體物件;一第二電子裝置,包含一第二顯示模組、一第二近場通訊模組以及一第二外部傳輸模組;一可攜式電子裝置,包含:一近場通訊感應模組,用以與該第一近場通訊模組及該第二近場通訊模組進行感應,以擷取該第一電子裝置及該第二電子裝置之一相關資料;一控制模組,用以根據該第一電子裝置及該第二電子裝置之該相關資料產生一控制指令;以及一網路傳輸模組,用以傳送該控制指令至該第二電子裝置,以使該第二電子裝置之該第二外部傳輸模組,根據該控制指令透過一網路,由該第一電子裝置之該第一外部傳輸模組擷取該媒體物件之資料,以於該第二顯示模組顯示。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媒體物件控制系統,其中該第一外部傳輸模組以及該第二外部傳輸模組為一藍芽傳輸裝置、一WiFi傳輸裝置或一有線網路傳輸裝置。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媒體物件控制系統,其中該網路傳輸模組為一藍芽網路傳輸模組或一WiFi網路傳輸模組。
  11. 如請求項8所述之媒體物件控制系統,其中該相關資料包含該第一電子裝置之一第一辨識標籤以及該媒體物件之一位置參照以及該第二電子裝置之一第二辨識標籤。
  12. 如請求項9所述之媒體物件控制系統,其中該第一及該第二辨識標籤為該第一及該第二電子裝置之一網路位址或一媒體存取控制位址。
  13. 如請求項8所述之媒體物件控制系統,其中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更包含:一儲存模組,用以儲存該第一及該第二電子裝置間之一實質位置關係;以及一觸控顯示模組,用以顯示包含該實質位置關係之一圖形介面,該觸控顯示模組更用以於該圖形介面上接收對應於該實質位置關係之一觸控輸入,以使該控制模組根據該觸控輸入及該相關資料產生該控制指令。
  14. 如請求項8所述之媒體物件控制系統,其中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更包含:一儲存模組,用以儲存該第一及該第二電子裝置間之一實質位置關係;以及一重力加速感測器,用以接收對應於該實質位置關係之一晃動輸入,以使該控制模組根據該晃動輸入及該相關資料產生該控制指令。
  15. 一種媒體物件控制方法,包含:顯示一媒體物件於一第一電子裝置之一第一顯示模組上;使一可攜式電子裝置藉由一近場通訊感應模組與該第一電子裝置之一第一近場通訊模組以及一第二電子裝置之一第二近場通訊模組進行感應,以擷取該第一電子裝置及該第二電子裝置之一相關資料;使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根據該相關資料產生一控制指令;傳送該控制指令至該第二電子裝置;使該第二電子裝置根據該控制指令透過一網路擷取該媒體物件之資料;以及顯示該媒體物件於該第二電子裝置之一第二顯示模組上。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媒體物件控制方法,其中該相關資料包含該第一電子裝置之一第一辨識標籤以及該媒體物件之一位置參照以及該第二電子裝置之一第二辨識標籤。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媒體物件控制方法,其中該第一及該第二辨識標籤為該第一及該第二電子裝置之一網路位址或一媒體存取控制位址。
  18.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媒體物件控制方法,更包含:使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儲存該第一及該第二電子裝置間之一實質位置關係;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觸控顯示模組顯示包含該實質位置關係之一圖形介面;以及於該圖形介面上接收對應於該實質位置關係之一觸控輸入,以根據該觸控輸入及該相關資料產生該控制指令。
  19.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媒體物件控制方法,更包含:使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儲存該第一及該第二電子裝置間之一實質位置關係;以及使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重力加速感測器接收對應於該實質位置關係之一晃動輸入,以根據該晃動輸入及該相關資料產生該控制指令。
TW101109513A 2012-03-20 2012-03-20 媒體物件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TWI4480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9513A TWI448098B (zh) 2012-03-20 2012-03-20 媒體物件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9513A TWI448098B (zh) 2012-03-20 2012-03-20 媒體物件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0634A true TW201340634A (zh) 2013-10-01
TWI448098B TWI448098B (zh) 2014-08-01

Family

ID=49771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9513A TWI448098B (zh) 2012-03-20 2012-03-20 媒體物件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4809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8869A (zh) * 2016-08-11 2018-02-23 洪荣昭 传送虚拟物体的方法及电子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69612B2 (en) * 2008-08-14 2014-07-01 Microsoft Corporation Portable device association
US8731583B2 (en) * 2010-01-04 2014-05-20 Alcatel Lucent Interactive ID system using mobile devices
US8260247B2 (en) * 2010-07-21 2012-09-0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WI521995B (zh) * 2010-09-10 2016-02-11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硬體資源共用系統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8869A (zh) * 2016-08-11 2018-02-23 洪荣昭 传送虚拟物体的方法及电子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48098B (zh) 2014-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83539B1 (en) Smart watch,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refor
US2021011705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based on context,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thereof
US9377854B2 (en) Technologies for remotely controlling a computing device via a wearable computing device
US9817475B2 (en) Method for tracking a user's eye to control an indicator on a touch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US20160357221A1 (en) User terminal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EP275275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ouse function using touch device
US9535595B2 (en) Accessed location of user interface
US20170249070A1 (en) Folder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US20170199662A1 (en) Touch ope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rminal
KR102162828B1 (ko) 베젤에 프로그램 가능한 버튼을 갖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운용 방법
CN105518624A (zh) 用于在用户设备中互通应用的方法和装置
US1027505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input using display
KR20150099324A (ko) 전자 장치간 원격 제어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시스템
US10936184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JP6027694B2 (ja) スライド操作応答方法、スライド操作応答装置、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20160124599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ulti displ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13396378A (zh) 针对用于二维和三维环境的多用途输入装置的系统和方法
WO2020238496A1 (zh) 图标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EP3238170B1 (en) Digital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refor
CN107885450B (zh) 实现鼠标操作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9683764A (zh) 一种图标管理方法及终端
CN107852425A (zh)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7710147B (zh) 能够控制其亮度的便携式终端及其亮度控制方法
TWI448098B (zh) 媒體物件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TW202016694A (zh) 資料處理方法、裝置和機器可讀媒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