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39949A - 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39949A
TW201339949A TW101110794A TW101110794A TW201339949A TW 201339949 A TW201339949 A TW 201339949A TW 101110794 A TW101110794 A TW 101110794A TW 101110794 A TW101110794 A TW 101110794A TW 201339949 A TW201339949 A TW 20133994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applic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 interface
ty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0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en-wei Pan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TW1011107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339949A/zh
Publication of TW201339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9949A/zh

Links

Abstract

一種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此電子裝置包括觸控裝置與顯示裝置,觸控裝置係配置於電子裝置的機體表面,且觸控裝置的觸控表面與機體表面之間具有高度差。此方法包括根據高度差定義觸控裝置的邊緣區域,並沿特定方向將觸控裝置劃分為至少兩個辨識區域。判斷施於觸控裝置之觸碰的起點是否位於邊緣區域。若是,則根據觸碰的起點、移動速度以及移動方向控制電子裝置執行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功能面板操作,或滑鼠滾動操作。若否,則控制電子裝置執行對應觸碰的滑鼠操作。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的觸控操作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利用不具顯示功能之觸控裝置來進行操作的方法與實行此方法的電子裝置。
隨著電腦科技的發展,電腦系統的操作介面也由早期的命令列介面(Command Line Interface,CLI)演變為圖形使用者介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在支援圖形使用者介面的操作環境下,使用者能透過如滑鼠及觸控墊(touch pad)等指向裝置來操作各種圖形化元件,進而更便利地使用電腦系統。以著重可攜性的筆記型電腦為例,其大多配置有觸控墊來取代滑鼠的功能。
而觸控技術的精進更使觸控螢幕(touch screen)越來越受到電子裝置製造商的青睞。與觸控墊不同的是,觸控螢幕不僅能接受來自使用者的觸碰操作,更能直接以顯示面板呈現操作的結果,這也使得許多的電子裝置製造商紛紛選擇以觸控螢幕來作為其產品的輸入及輸出裝置。順應這股潮流,也已有作業系統的開發商提出專門配合觸控螢幕的作業系統操作介面。由於觸控螢幕能直接提供視覺回饋,因此多半能讓使用者在操作時感到更為便利。但基於產品定位與成本等考量,市面上大多數的筆記型電腦仍未配置觸控螢幕,因此即便使用者在這類筆記型電腦上安裝支援觸控螢幕操作的作業系統,也無法享受其帶來的便利。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可透過觸控裝置讓使用者感受到似以觸控螢幕對電子裝置進行手勢操作的效果。
本發明提出一種電子裝置之操作方法,其中電子裝置包括觸控裝置與顯示裝置,觸控裝置係配置於電子裝置的機體表面,且觸控裝置的觸控表面與機體表面之間具有高度差。此方法包括根據高度差定義觸控裝置的邊緣區域,並沿特定方向將觸控裝置劃分為至少兩個辨識區域。判斷施於觸控裝置之觸碰的起點是否位於邊緣區域。若位於邊緣區域,則根據觸碰的起點、移動速度以及移動方向控制電子裝置執行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功能面板操作,或是滑鼠滾動操作。若不位於邊緣區域,則控制電子裝置執行對應觸碰的滑鼠操作。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中邊緣區域更包括一滾動操作區域,而根據觸碰的起點、移動速度以及移動方向控制電子裝置執行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功能面板操作,或滑鼠滾動操作的步驟包括判斷移動方向與預設滾動操作方向之間的角度是否大於角度閾值。若角度小於或等於角度閾值,則在起點位於滾動操作區域時控制電子裝置執行滑鼠滾動操作,並且在起點不位於滾動操作區域時控制電子裝置執行對應移動方向的功能面板操作。若角度大於角度閾值,則判斷移動方向是否符合預設面板操作方向。若移動方向符合預設面板操作方向,則控制電子裝置執行對應移動方向的功能面板操作。若移動方向不符合預設面板操作方向,則根據移動速度控制電子裝置執行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或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中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為應用程式並排顯示操作,且在電子裝置執行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之前,顯示裝置係顯示第一應用程式介面,而控制電子裝置執行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的步驟包括從顯示裝置的邊緣開始,朝向移動方向拖曳出第二應用程式介面,使第一應用程式介面與第二應用程式介面同時顯示於顯示裝置。當觸碰的移動速度趨近於零時,在所有辨識區域中識別出觸碰之終點所位於的辨識區域,並根據終點所位於的辨識區域調整第一應用程式介面與第二應用程式介面個別的顯示比例,以將第一應用程式介面與第二應用程式介面並排顯示於顯示裝置。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中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為應用程式置換操作,且在電子裝置執行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之前,顯示裝置係顯示第一應用程式介面,而控制電子裝置執行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的步驟包括從顯示裝置的邊緣開始,朝向移動方向拖曳出第二應用程式介面,使第一應用程式介面與第二應用程式介面同時顯示於顯示裝置。當觸碰的移動速度趨近於零時,持續縮小第一應用程式介面並放大第二應用程式介面,直到顯示裝置僅顯示第二應用程式介面為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中邊緣區域的寬度與高度差符合下列不等式:
<i,其中h表示高度差,i表示寬度,而θ小於或等於45度。
從另一觀點來看,本發明提出一種電子裝置,其包括顯示模組、觸控模組、主記憶體、晶片組以及處理器。其中,顯示模組包括顯示裝置。觸控模組包括觸控裝置與觸控控制器。此觸控裝置係配置於電子裝置的機體表面,且觸控裝置的觸控表面與機體表面之間具有高度差,而觸控控制器根據高度差定義觸控裝置的邊緣區域,並沿特定方向將觸控裝置劃分為至少兩個辨識區域。晶片組耦接顯示模組、觸控模組與主記憶體。處理器耦接晶片組,處理器執行被載入至主記憶體的作業系統。其中,當觸控裝置偵測到觸碰時,觸控控制器判斷觸碰的起點是否位於邊緣區域。若是,觸控控制器根據觸碰的起點、移動速度以及移動方向通知作業系統執行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功能面板操作,以及滑鼠滾動操作其中之一。若否,觸控控制器通知作業系統執行對應觸碰的滑鼠操作。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中觸控控制器在邊緣區域內定義滾動操作區域,且觸控控制器判斷移動方向與預設滾動操作方向之間的角度是否大於角度閾值。若角度小於或等於角度閾值,觸控控制器則在起點位於滾動操作區域時通知作業系統執行滑鼠滾動操作,並在起點不位於滾動操作區域時通知作業系統執行對應移動方向的功能面板操作。若角度大於角度閾值,觸控控制器判斷移動方向是否符合預設面板操作方向。若移動方向符合預設面板操作方向,觸控控制器通知作業系統執行對應移動方向的功能面板操作。若移動方向不符合預設面板操作方向,觸控控制器根據移動速度通知作業系統執行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或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中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為應用程式並排顯示操作,且在作業系統執行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之前,顯示裝置係顯示第一應用程式介面。而作業系統在執行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時,是從顯示裝置的邊緣開始,朝向移動方向拖曳出第二應用程式介面,使第一應用程式介面與第二應用程式介面同時顯示於顯示裝置。當觸碰的移動速度趨近於零時,觸控控制器在所有辨識區域中識別出觸碰之終點所位於的辨識區域,並通知作業系統根據終點所位於的辨識區域調整第一應用程式介面與第二應用程式介面個別的顯示比例,以將第一應用程式介面與第二應用程式介面並排顯示於顯示裝置。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中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為應用程式置換操作,且在電子裝置執行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之前,顯示裝置係顯示第一應用程式介面。作業系統在執行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時,從顯示裝置的邊緣開始朝向移動方向拖曳出第二應用程式介面,使第一應用程式介面與第二應用程式介面同時顯示於顯示裝置。當觸碰的移動速度趨近於零時,作業系統持續縮小第一應用程式介面並放大第二應用程式介面,直到顯示裝置僅顯示第二應用程式介面為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中邊緣區域的寬度與高度差符合下列不等式:
<i,其中h表示高度差,i表示寬度,而θ小於或等於45度。
基於上述,本發明是在電子裝置的觸控裝置上定義邊緣區域,據以區別使用者施於觸控裝置上的動作種類,以控制電子裝置執行切換應用程式、並排顯示應用程式、顯示功能面板、滾動滑鼠滾輪以及一般的滑鼠操作。如此一來,即便電子裝置並未配置觸控螢幕,使用者依然可藉由不具有顯示功能的觸控裝置來體驗類似使用觸控螢幕的操作感受。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一般來說,如觸控墊(touch pad)等僅具有觸碰偵測功能的觸控裝置不僅在尺寸上遠小於螢幕,且形狀及比例也不一定與螢幕相符,因此使用者在操作這類觸控裝置時經常無法獲得直觀的操作感受。基此,若能進一步識別使用者施於觸控裝置的觸碰型態,並控制螢幕顯示對應的視覺回饋效果,勢必能增加使用電子裝置的便利性。本發明便是基於上述觀點所提出的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為了使本發明之內容更為明瞭,以下特舉實施例做為本發明確實能夠據以實施的範例。
圖1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電子裝置的方塊圖。請參閱圖1,電子裝置100包括顯示模組110、觸控模組120、主記憶體130、晶片組140,以及處理器150。其中,電子裝置100可以是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或其他種類的電子裝置,在此並不限制其類型。
顯示模組110包括顯示裝置115以及圖形控制器(graphic controller,未繪示)。其中,顯示裝置115例如是液晶螢幕(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其為電子裝置100的輸出裝置,用以顯示電子裝置100的各式操作畫面。
觸控模組120包括觸控裝置125以及觸控控制器127。觸控裝置125可以是觸控墊(touch pad),用以偵測來自使用者的觸碰,然而本發明並不對觸控裝置125的種類及外型加以限制。在本實施例中,觸控裝置125係配置於電子裝置100的一機體表面,且觸控裝置125的觸控表面與機體表面之間具有一高度差。觸控控制器127則會根據觸碰的起點、移動速度以及移動方向等資訊識別使用者的操作意圖,進而使電子裝置100呈現對應的操作結果。
主記憶體130可以是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或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等,在此並不限制主記憶體130的種類。
晶片組140分別耦接顯示模組110、觸控模組120與主記憶體130。晶片組140主要負責電子裝置100中各種硬體元件溝通。舉例來說,晶片組140包括南橋晶片與北橋晶片,其中南橋晶片用以連接如觸控模組120、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未繪示),以及速度較慢的週邊設備,而北橋晶片則連接如顯示模組110、主記憶體130和處理器150等速度較快的元件。
處理器150可以是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負責控管電子裝置100的整體運作。具體而言,處理器150將執行載入至主記憶體130的作業系統135,讓使用者能透過作業系統135與電子裝置100互動。特別是,在本實施例中作業系統135會接收來自觸控控制器127的資訊而控制電子裝置100執行各種操作。
以下將以另一實施例配合圖1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操作方法的詳細流程。圖2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電子裝置之操作方法的流程圖,請同時參閱圖1與圖2。
首先如步驟S210所示,觸控控制器127根據觸控裝置125之觸控表面與電子裝置100之機體表面之間的高度差來定義觸控裝置125的邊緣區域,並沿特定方向將觸控裝置125劃分為至少兩個辨識區域。舉例來說,請參閱圖3,觸控控制器127將觸控裝置125內接近上邊緣125_UE、下邊緣125_DE、左邊緣125_LE、右邊緣125_RE之處定義為邊緣區域30(在圖3中係以斜線標示)。其中,邊緣區域30和上邊緣125_UE、下邊緣125_DE、左邊緣125_LE、右邊緣125_RE之間的距離(即,邊緣區域30的寬度i)與上述高度差必須符合下列不等式(1):
其中h表示高度差,而θ小於或等於45度。
進一步來說,請參閱圖4,在電子裝置100之機體表面bs與觸控裝置125之觸控表面125_S之間具有高度差h的情況下,當使用者的手指40之接觸面靜止地斜跨在觸控裝置125之邊緣e的頂端至觸控表面125_S時,θ為45度,此時即等於高度差h。然而當手指40有橫向移動速度時,將導致θ小於45度。舉例來說,當θ為30度時,為2倍的高度差h。基此,在一實施例中,觸控控制器127將邊緣區域30的寬度i定義為大於3倍之高度差h的數值(即,i>3×h),以確保能有效地識別觸碰是否位於邊緣區域30。然而倘若高度差h趨近於0,觸控控制器127則會以其它方式定義邊緣區域30的最小合理寬度,在此並不加以限制。
請回到圖3,假設觸控裝置125的寬度為W,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控制器127沿垂直方向將觸控裝置125等分為三個辨識區域31、33、35。其中辨識區域31、33、35的寬度各為W/3。並且,觸控控制器127將邊緣區域30內最靠近觸控裝置125之右邊緣125_RE的矩型區域定義為滾動操作區域37,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觸控控制器127亦可將邊緣區域30內靠近觸控裝置125之上邊緣125_UE、下邊緣125_DE或左邊緣125_LE的區域定義為滾動操作區域,亦可定義兩個以上的滾動操作區域。此外,觸控控制器127也可以沿水平方向將觸控裝置125劃分為數個辨識區域。
倘若觸控裝置125偵測到觸碰,接著如步驟S220所示,觸控控制器127判斷施於觸控裝置125之觸碰的起點是否位於邊緣區域。
若觸碰的起點並不位於邊緣區域,則如步驟S230所示,觸控控制器127通知作業系統135執行對應觸碰的滑鼠操作。滑鼠操作可以是移動游標的位置、點選或移動顯示在顯示裝置115上的圖形化物件,或建立選取範圍等等。
然而倘若觸碰的起點位於邊緣區域,則如步驟S240所示,觸控控制器127根據觸碰的起點、移動速度以及移動方向等資訊來通知作業系統135控制電子裝置100執行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功能面板操作,或滑鼠滾動操作。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是將原顯示於顯示裝置115的應用程式介面置換為其他應用程式介面。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則是除了以拖曳的方式來顯示新應用程式介面之外,亦將新舊兩個應用程式介面並排顯示於顯示裝置115。功能面板操作例如是從顯示裝置115的上邊緣或右邊緣拖曳出功能面板,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兩個邊緣。滑鼠滾動操作則是模擬滑鼠滾輪鍵被滾動所帶來的效果(例如,捲動畫面)。然而必須特別說明的是,上述操作僅是為了說明而舉出的範例,在其他實施例中還可包括其他類型的操作。
以下將以圖5來說明當觸碰的起點位於邊緣區域時,觸控控制器127如何判斷使用者的操作意圖並通知作業系統135執行相應的操作。
請參閱圖5,首先如步驟S510所示,觸控控制器127判斷移動方向與預設滾動操作方向之間的角度是否大於角度閾值。以圖3所示之滾動操作區域37為例,預設滾動操作方向是與觸控裝置125之上下邊緣125_UE、125_DE垂直的方向。
若角度小於或等於角度閾值,表示使用者所施之觸碰的移動方向與預設滾動操作方向大致相符。為了進一步區別使用者的操作意圖,如步驟S520所示,觸控控制器127判斷觸碰的起點是否位於滾動操作區域。
若觸碰的起點位於滾動操作區域,則如步驟S530所示,觸控控制器127通知作業系統135執行滑鼠滾動操作。舉例來說,在觸碰持續存在的情況下,作業系統135將隨著觸碰位置的改變來上下滾動顯示在顯示裝置115的畫面。
若觸碰的起點不位於滾動操作區域,則如步驟S540所示,觸控控制器127通知作業系統135執行對應移動方向的功能面板操作。在本實施例中,作業系統135會從顯示裝置115的上邊緣開始向下拖曳出功能面板。舉例來說,功能面板可包括所有執行中之應用程式的介面縮圖,使用者可在功能面板被顯示於顯示裝置115後,經由觸控裝置125或其他輸入裝置點選縮圖來使用對應的應用程式。
請回到步驟S510,若步驟S510的判斷結果為是(即,角度大於角度閾值),表示使用者所施之觸碰的移動方向與預設滾動操作方向差異較大,接著如步驟S550所示,觸控控制器127判斷觸碰的移動方向是否符合預設面板操作方向。
若觸碰的移動方向符合預設面板操作方向,則如步驟S540所示,觸控控制器127通知作業系統135執行對應移動方向的功能面板操作。延續前述實施例,由於功能面板操作包括從顯示裝置115的右邊緣拖曳出功能面板,因此預設面板操作方向為向左。當觸碰的移動方向是大致朝向左方時,作業系統135會從顯示裝置115的右邊緣開始向左拖曳出功能面板。本發明並不對功能面板的內容加以限制。
若觸碰的移動方向不符合預設面板操作方向,接著在步驟S560中,觸控控制器127判斷觸碰的移動速度是否大於速度閾值。換言之,在本實施例中是以觸碰的移動速度來判斷使用者要進行第一或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
倘若觸碰的移動速度大於速度閾值,表示使用者是以較快的速度在觸控裝置125上滑動手指,則如步驟S570所示,觸控控制器127通知作業系統135執行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本實施例之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為應用程式置換操作,為了方便說明,在此將作業系統135執行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之前便已顯示在顯示裝置115的應用程式介面稱之為第一應用程式介面。作業系統135在執行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時,係從顯示裝置115的邊緣開始,朝向移動方向拖曳出第二應用程式介面,進而使第一應用程式介面與第二應用程式介面同時顯示於顯示裝置115。當觸碰的移動速度趨近於零時,作業系統135持續縮小第一應用程式介面並放大第二應用程式介面,直到顯示裝置115僅顯示第二應用程式介面為止。據此便完成應用程式介面的置換。圖6A-6C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作業系統執行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的示意圖。首先如圖6A所示,在作業系統135執行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之前,顯示裝置115係顯示第一應用程式介面610。若觸控裝置125持續接收觸碰,又觸控控制器127判斷觸碰的起點是位於邊緣區域,且經過圖5之步驟S510、S550以及S560的判斷後,觸控控制器127通知作業系統135執行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則如圖6B所示,隨著使用者以手指630在觸控裝置125上持續向右滑動手指630(即,觸碰的移動方向640為向右),作業系統135從顯示裝置115的左邊緣115_LE將應用程式介面620拖曳顯示出來,並令應用程式介面620朝移動方向640(即,右方)移動。在拖曳顯示應用程式介面620的過程中,尚能同時看到第一應用程式介面610與第二應用程式介面620。然而一旦當觸碰的移動速度趨近於零時(即,使用者逐漸停止滑動手指630),第一應用程式介面610會逐漸縮小且第二應用程式介面620將逐漸放大,直到如圖6C所示,第二應用程式介面620取代第一應用程式介面610而被完整顯示於顯示裝置115。
然而倘若觸碰的移動速度小於或等於速度閾值,則如步驟S580所示,觸控控制器127通知作業系統135執行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假設作業系統135在執行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之前,顯示裝置115已顯示第一應用程式介面。作業系統135在執行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時,是從顯示裝置115的邊緣開始,朝向移動方向拖曳出第二應用程式介面,使第一應用程式介面與第二應用程式介面同時顯示於顯示裝置。當觸碰的移動速度趨近於零時,觸控控制器127在所有辨識區域中識別出觸碰之終點所位於的辨識區域,並通知作業系統135根據終點所位於的辨識區域來調整第一應用程式介面與第二應用程式介面個別的顯示比例,以將第一應用程式介面與第二應用程式介面並排顯示於顯示裝置115。圖7A-7B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作業系統調整第一與第二應用程式介面個別的顯示比例,以並排顯示第一與第二應用程式介面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假設觸控控制器127將觸控裝置等分為三個辨識區域31、33、35。假設使用者觸碰貼近觸控裝置125之左邊緣的邊緣區域,並向右以較慢的速度移動手指。在觸控控制器127執行如圖5之步驟S510、S550以及S560的判斷後,作業系統135所執行的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是從顯示裝置115的左邊緣開始,依照觸碰的移動方向(即,向右)拖曳出第二應用程式介面。如圖7A所示,假設在觸碰的移動速度趨近於零時,若觸控控制器127判定觸碰的終點75係位於辨識區域31,由於辨識區域31是三個辨識區域中最接近觸碰之起點的辨識區域,這表示使用者並未將手指移動過遠,因此作業系統135在將第一應用程式介面710與第二應用程式介面720並排顯示於顯示裝置115時,會令原本就顯示在顯示裝置115的第一應用程式介面710具有較大的顯示比例,而後來被拖曳出的第二應用程式介面720具有較小的顯示比例。然而如圖7B所示,倘若在觸碰的移動速度趨近於零時,觸碰的終點77係位於辨識區域35,由於辨識區域35是在三個辨識區域中離觸碰之起點最遠的辨識區域,表示使用者已將手指移動較長的距離。基此,作業系統135在將第一應用程式介面710與第二應用程式介面720並排顯示於顯示裝置115時,會令原本就顯示在顯示裝置115的第一應用程式介面710具有較小的顯示比例,而令後來被拖曳出的第二應用程式介面720具有較大的顯示比例。然而必須說明的是,上述辨識區域的數量,以及觸碰之終點位置與應用程式介面之顯示比例的對應關係僅是為了說明而舉出的範例,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透過圖5所示之各步驟,便能在使用者之觸碰是起於觸控裝置125之邊緣區域的情況下,進一步判斷要在電子裝置100上執行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功能面板操作,或滑鼠滾動操作。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述之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係在不具有顯示功能的觸控裝置上定義邊緣區域及辨識區域,據以在偵測到使用者的觸碰時,將觸碰的起訖點與所定義之區域進行比較,再佐以移動速度和移動方向的判斷來識別使用者的操作意圖,進而在顯示裝置上呈現對應的操作結果。如此一來,即便電子裝置並未配置觸控螢幕,使用者仍舊能藉由電子裝置上既有的觸控裝置與顯示裝置來體驗宛若以觸控螢幕對電子裝置進行直覺操作的感受,從而增加使用電子裝置的便利性。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電子裝置
110...顯示模組
115...顯示裝置
120...觸控模組
125...觸控裝置
127...觸控控制器
130...主記憶體
135...作業系統
140...晶片組
150...處理器
S210~S240...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之電子裝置之操作方法的各步驟
30...邊緣區域
31、33、35...辨識區域
37...滾動操作區域
W...觸控裝置之寬度
i...邊緣區域之寬度
125_RE...觸控裝置之右邊緣
125_UE...觸控裝置之上邊緣
125_DE...觸控裝置之下邊緣
125_LE...觸控裝置之左邊緣
bs...機體表面
125_S...觸控表面
h...高度差
e...邊緣
40、630...手指
S510~S580...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之根據觸碰的起點、移動速度以及移動方向控制電子裝置執行操作的各步驟
610、710...第一應用程式介面
620、720...第二應用程式介面
640...移動方向
115_LE...顯示裝置之左邊緣
75、77...終點
圖1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電子裝置的方塊圖。
圖2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電子裝置之操作方法的流程圖。
圖3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觸控裝置的示意圖。
圖4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觸控裝置與電子裝置的側視圖。
圖5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根據觸碰的起點、移動速度以及移動方向控制電子裝置執行操作的流程圖。
圖6A-6C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作業系統執行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的示意圖。
圖7A-7B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作業系統調整第一與第二應用程式介面個別的顯示比例以並排顯示第一與第二應用程式介面的示意圖。
S210~S240...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之電子裝置之操作方法的各步驟

Claims (10)

  1. 一種電子裝置之操作方法,其中該電子裝置包括一觸控裝置與一顯示裝置,該觸控裝置係配置於該電子裝置的一機體表面,且該觸控裝置的一觸控表面與該機體表面之間具有一高度差,該方法包括:根據該高度差定義該觸控裝置的一邊緣區域,並沿一特定方向將該觸控裝置劃分為至少兩個辨識區域;判斷施於該觸控裝置之一觸碰的一起點是否位於該邊緣區域;若是,則根據該觸碰的該起點、一移動速度以及一移動方向控制該電子裝置執行一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一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一功能面板操作,以及一滑鼠滾動操作其中之一;以及若否,則控制該電子裝置執行對應該觸碰的一滑鼠操作。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邊緣區域包括一滾動操作區域,而根據該觸碰的該起點、該移動速度以及該移動方向控制該電子裝置執行該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該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該功能面板操作,以及該滑鼠滾動操作其中之一的步驟包括:判斷該移動方向與一預設滾動操作方向之間的一角度是否大於一角度閾值;若該角度小於或等於該角度閾值,則在該起點位於該滾動操作區域時控制該電子裝置執行該滑鼠滾動操作,並在該起點不位於該滾動操作區域時控制該電子裝置執行對應該移動方向的該功能面板操作;以及若該角度大於該角度閾值,則判斷該移動方向是否符合一預設面板操作方向,其中若該移動方向符合該預設面板操作方向,則控制該電子裝置執行對應該移動方向的該功能面板操作,若該移動方向不符合該預設面板操作方向,則根據該移動速度控制該電子裝置執行該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或該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為一應用程式並排顯示操作,且在該電子裝置執行該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之前,該顯示裝置係顯示一第一應用程式介面,而控制該電子裝置執行該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的步驟包括:從該顯示裝置的一邊緣開始,朝向該移動方向拖曳出一第二應用程式介面,使該第一應用程式介面與該第二應用程式介面同時顯示於該顯示裝置;當該移動速度趨近於零時,在該至少兩個辨識區域中識別出該觸碰之一終點所位於的辨識區域;以及根據該終點所位於的辨識區域調整該第一應用程式介面與該第二應用程式介面個別的一顯示比例,以將該第一應用程式介面與該第二應用程式介面並排顯示於該顯示裝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為一應用程式置換操作,且在該電子裝置執行該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之前,該顯示裝置係顯示一第一應用程式介面,而控制該電子裝置執行該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的步驟包括:從該顯示裝置的一邊緣開始,朝向該移動方向拖曳出一第二應用程式介面,使該第一應用程式介面與該第二應用程式介面同時顯示於該顯示裝置;以及當該移動速度趨近於零時,持續縮小該第一應用程式介面並放大該第二應用程式介面,直到該顯示裝置僅顯示該第二應用程式介面為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邊緣區域的一寬度與該高度差符合不等式(1): 其中h表示該高度差,i表示該寬度,而θ小於或等於45度。
  6.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顯示模組,包括一顯示裝置;一觸控模組,包括:一觸控裝置,其中該觸控裝置係配置於該電子裝置的一機體表面,且該觸控裝置的一觸控表面與該機體表面之間具有一高度差;以及一觸控控制器,耦接該觸控裝置,該觸控控制器根據該高度差定義該觸控裝置的一邊緣區域,並沿一特定方向將該觸控裝置劃分為至少兩個辨識區域;一主記憶體;一晶片組,耦接該顯示模組、該觸控模組與該主記憶體;以及一處理器,耦接該晶片組,該處理器執行被載入至該主記憶體的一作業系統,其中當該觸控裝置偵測到一觸碰時,該觸控控制器判斷該觸碰的一起點是否位於該邊緣區域,若是,該觸控控制器根據該觸碰的該起點、一移動速度以及一移動方向通知該作業系統執行一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一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一功能面板操作,以及一滑鼠滾動操作其中之一,若否,該觸控控制器通知該作業系統執行對應該觸碰的一滑鼠操作。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觸控控制器在該邊緣區域內定義一滾動操作區域,且該觸控控制器判斷該移動方向與一預設滾動操作方向之間的一角度是否大於一角度閾值,若該角度小於或等於該角度閾值,該觸控控制器在該起點位於該滾動操作區域時通知該作業系統執行該滑鼠滾動操作,並在該起點不位於該滾動操作區域時通知該作業系統執行對應該移動方向的該功能面板操作;若該角度大於該角度閾值,該觸控控制器判斷該移動方向是否符合一預設面板操作方向,若該移動方向符合該預設面板操作方向,該觸控控制器通知該作業系統執行對應該移動方向的該功能面板操作;若該移動方向不符合該預設面板操作方向,則該觸控控制器根據該移動速度通知該作業系統執行該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或該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為一應用程式並排顯示操作,且在該作業系統執行該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之前,該顯示裝置係顯示一第一應用程式介面,該作業系統在執行該第二類應用程式操作時,是從該顯示裝置的一邊緣開始,朝向該移動方向拖曳出一第二應用程式介面,使該第一應用程式介面與該第二應用程式介面同時顯示於該顯示裝置,當該移動速度趨近於零時,該觸控控制器在該至少兩個辨識區域中識別出該觸碰之一終點所位於的辨識區域,並通知該作業系統根據該終點所位於的辨識區域調整該第一應用程式介面與該第二應用程式介面個別的一顯示比例,以將該第一應用程式介面與該第二應用程式介面並排顯示於該顯示裝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為一應用程式置換操作,且在該電子裝置執行該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之前,該顯示裝置係顯示一第一應用程式介面,該作業系統在執行該第一類應用程式操作時,從該顯示裝置的一邊緣開始,朝向該移動方向拖曳出一第二應用程式介面,使該第一應用程式介面與該第二應用程式介面同時顯示於該顯示裝置,當該移動速度趨近於零時,該作業系統持續縮小該第一應用程式介面並放大該第二應用程式介面,直到該顯示裝置僅顯示該第二應用程式介面為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邊緣區域的一寬度與該高度差符合不等式(1): 其中h表示該高度差,i表示該寬度,而θ小於或等於45度。
TW101110794A 2012-03-28 2012-03-28 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TW2013399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10794A TW201339949A (zh) 2012-03-28 2012-03-28 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10794A TW201339949A (zh) 2012-03-28 2012-03-28 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9949A true TW201339949A (zh) 2013-10-01

Family

ID=49770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0794A TW201339949A (zh) 2012-03-28 2012-03-28 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33994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2444B (zh) * 2013-09-27 2015-10-01 Shih Hua Technology Ltd 通過觸控板控制滑鼠的方法
TWI502481B (zh) * 2014-03-05 2015-10-01 Acer Inc 電子裝置以及使用者介面控制方法
CN110471723A (zh) * 2018-05-09 2019-11-19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系统及其界面操作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2444B (zh) * 2013-09-27 2015-10-01 Shih Hua Technology Ltd 通過觸控板控制滑鼠的方法
TWI502481B (zh) * 2014-03-05 2015-10-01 Acer Inc 電子裝置以及使用者介面控制方法
US9535593B2 (en) 2014-03-05 2017-01-03 Acer Incorporated Electronic device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ser interface with function-enabled area and cursor
CN110471723A (zh) * 2018-05-09 2019-11-19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系统及其界面操作方法
TWI678656B (zh) * 2018-05-09 2019-12-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腦系統及其介面操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7202901B2 (en) Informatio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at least two touch screens and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thereof
EP2715491B1 (en) Edge gesture
US9804761B2 (en) Gesture-based touch screen magnification
US20120304131A1 (en) Edge gesture
US20120304133A1 (en) Edge gesture
US20120044164A1 (en) Interfac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tting a control area on a touch screen
KR102199356B1 (ko) 멀티-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제어하는 방법
US11366579B2 (en) Controlling window using touch-sensitive edge
KR20150014084A (ko) 터치 스크린 기반의 디바이스 및 그의 오브젝트 제어 방법
US9304650B2 (en) Automatic cursor rotation
KR102135947B1 (ko) 윈도우 영역 조정 방법 및 그에 따른 전자 장치
US950120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TW201339949A (zh) 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KR20200087742A (ko) 윈도우 영역 조정 방법 및 그에 따른 전자 장치
TW201504885A (zh) 電子裝置及人機交互方法
US20140380188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KR20150122021A (ko) 디스플레이 대상의 이동 방향 조절 방법 및 단말기
US10915240B2 (en) Method of selection and manipulation of graphical objects
US11221754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display device at the edge of an information element to be displayed
TWI442308B (zh) 依據軌跡屬性顯示目標資料之系統及其方法
CN103376924A (zh) 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KR20160057363A (ko) 디스플레이 대상의 이동 방향 조절 방법 및 단말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