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37577A - 資料傳輸方法、系統及使用該方法的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資料傳輸方法、系統及使用該方法的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37577A
TW201337577A TW102103002A TW102103002A TW201337577A TW 201337577 A TW201337577 A TW 201337577A TW 102103002 A TW102103002 A TW 102103002A TW 102103002 A TW102103002 A TW 102103002A TW 201337577 A TW201337577 A TW 20133757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xternal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transmission path
state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3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ih-Cheng Chou
Shun-Lee Chang
Pi-Feng Shih
Yung-Liang Miao
Original Assignee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pal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337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757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0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 G06F13/102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where the programme performs an interfacing function, e.g. device dr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Abstract

一種資料傳輸方法、系統及使用該方法的電子裝置。電子裝置可拆卸地與外部裝置進行耦接。當電子裝置透過第一傳輸路徑與外部裝置進行資料傳輸時,檢查是否產生狀態改變訊號。當產生狀態改變訊號後,將後續所要傳送至外部裝置的資料暫存於虛擬儲存介面。並且,在電子裝置與外部裝置之間建立第二傳輸路徑之後,透過第二傳輸路徑,將暫存於虛擬儲存介面的資料傳送至外部裝置,並持續與外部裝置進行資料傳輸。

Description

資料傳輸方法、系統及使用該方法的電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資料傳輸機制,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避免資料在傳輸的過程中發生損毀的資料傳輸方法、系統及使用該方法的電子裝置。
為配合現代人繁忙的生活節奏,各種不佔空間且攜帶方便的行動裝置也推陳出新。行動裝置的外觀不僅日趨輕薄,整合在其中的功能種類也越來越多。由於行動裝置是以便於攜帶為訴求,因此產品的尺寸及重量也十分受到消費者的重視。也就是說,目前行動裝置的發展趨勢為輕薄短小及省電。
而為了讓諸如平板電腦、手機、或筆記型電腦等行動裝置更輕薄,因此將行動裝置的儲存設備移除,而使用外接的底座(docking)來作為儲存設備。當行動裝置與底座結合並正在傳送資料時,一旦行動裝置與底座脫離,則正在傳輸的資料將會發生中斷,並在顯示端上顯示錯誤訊息。當行動裝置與底座再度結合且使用者想要進行前次未傳輸成功的資料時,使用者必須重新再 傳輸一次,進而造成時間的浪費。
本發明提供一種資料傳輸方法,使得電子裝置與外部設備進行資料傳輸時,在發生分離或結合行為時,資料傳輸並不會因此而中斷或遺失。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可提前預知電子裝置準備要與外部裝置分開,而提早進行傳輸路徑的切換。
本發明提供一種資料傳輸系統,可避免資料在傳輸的過程中發生損毀。
本發明的一種資料傳輸方法,適用於電子裝置,此電子裝置可拆卸地與外部裝置進行耦接。在本方法中,透過第一傳輸路徑與外部裝置進行資料傳輸,並且,檢查是否產生狀態改變訊號,藉以得知電子裝置與外部裝置之間的連結狀態是否即將改變。當產生狀態改變訊號後,將後續所要傳送至外部裝置的資料暫存於虛擬儲存介面並中斷第一傳輸路徑。並且,改變電子裝置與外部裝置之間的連結狀態。建立電子裝置與外部裝置間的第二傳輸路徑,且在建立第二傳輸路徑之後,透過第二傳輸路徑,將暫存於虛擬儲存介面的資料傳送至外部裝置,並持續與外部裝置進行資料傳輸。
本發明的另一種資料傳輸方法,適用於電子裝置,此電子裝置可拆卸地與外部裝置進行耦接。本方法包括:透過無線傳 輸路徑與外部裝置進行資料傳輸;檢查是否產生狀態改變訊號,藉以得知電子裝置與外部裝置之間的連結狀態是否即將改變;當產生狀態改變訊號後,改變電子裝置與外部裝置之間的連結狀態;建立電子裝置與外部裝置間的有線傳輸路徑;中斷無線傳輸路徑並將後續所要傳送至外部裝置的資料暫存於虛擬儲存介面;及利用有線傳輸路徑,將暫存於虛擬儲存介面的資料傳送至外部裝置,並持續與外部裝置進行資料傳輸。
本發明的一種電子裝置,包括連結部、偵測模組、虛擬儲存介面以及處理單元。連結部可拆卸地與外部裝置進行耦接。偵測模組依據觸發構件的致能與否產生對應的狀態改變訊號,藉以偵測電子裝置與外部裝置的連結狀態是否發生改變。虛擬儲存介面暫存欲傳送至外部裝置的資料。處理單元耦接至偵測模組與虛擬儲存介面。處理單元透過第一傳輸路徑與外部裝置進行資料傳輸,當偵測到產生狀態改變訊號,處理單元將後續所要傳送至外部裝置的資料暫存於虛擬儲存介面;並且在與外部裝置建立第二傳輸路徑之後,透過第二傳輸路徑,處理單元將暫存於虛擬儲存介面的資料傳送至外部裝置,並持續與外部裝置進行資料傳輸。
本發明的一種資料傳輸系統,包括電子裝置以及外部裝置。上述電子裝置為可拆卸地與外部裝置耦接。電子裝置包括第一連結部、偵測模組、虛擬儲存介面以及處理單元。偵測模組依據觸發構件的致能與否產生對應的狀態改變訊號,藉以偵測電子裝置與外部裝置的連結狀態是否發生改變。虛擬儲存介面用以暫 存欲傳送至外部裝置的資料。處理單元耦接至偵測模組與虛擬儲存介面其中,處理單元透過第一傳輸路徑與外部裝置進行資料傳輸,當偵測到產生狀態改變訊號,處理單元將後續所要傳送至外部裝置的資料暫存於虛擬儲存介面;並且在與外部裝置建立第二傳輸路徑之後,透過第二傳輸路徑,處理單元將暫存於虛擬儲存介面的資料傳送至外部裝置,並持續與該部裝置進行資料傳輸。上述外部裝置包括第二連結部與儲存單元。第二連結部與第一連結部可拆卸地進行耦接。儲存單元用以儲存自電子裝置所接收的資料。
基於上述,本發明在電子裝置中設置一虛擬儲存介面,此虛擬儲存介面可在電子裝置與外部裝置中斷連線時,暫存所要傳輸的資料且當電子裝置與外部裝置恢復連線時,即可將暫存的資料傳遞至外部裝置中,避免使用者需要重新傳輸所浪費的時間。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資料傳輸系統
110‧‧‧電子裝置
111、914‧‧‧第一連結部
121、924‧‧‧第二連結部
112、923‧‧‧偵測模組
113‧‧‧虛擬儲存介面
114‧‧‧處理單元
115‧‧‧觸發構件
116‧‧‧第一有線傳輸單元
123‧‧‧第二有線傳輸單元
117‧‧‧第一無線通訊單元
124‧‧‧第二無線通訊單元
120‧‧‧外部裝置
122、701‧‧‧儲存單元
401、801、911‧‧‧檔案系統
403、421、702、805‧‧‧虛擬磁碟驅動器
405‧‧‧網路磁碟驅動器
407‧‧‧實體磁碟驅動器
409‧‧‧應用常式
411‧‧‧偵測模組驅動器
700‧‧‧雲端伺服器
711‧‧‧子檔案系統
803‧‧‧磁碟驅動器
807‧‧‧端口驅動器
809‧‧‧事件管理器
811‧‧‧虛擬裝置驅動器
821‧‧‧硬碟
823‧‧‧底座控制器
831‧‧‧註冊儲存體
833‧‧‧儲存體服務
835‧‧‧控制台
837‧‧‧工具列
913、922‧‧‧無線轉接器
931‧‧‧匯流排
941‧‧‧網路線
S205~S225‧‧‧資料傳輸方法各步驟
S505~S535‧‧‧產生狀態改變訊號時電子裝置內部運作的各步驟
S605~S650‧‧‧電子裝置要求存取外部裝置的各步驟
圖1A、圖1B是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資料傳輸系統的方塊圖。
圖2是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流程圖。
圖3是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傳輸路徑切換關係的示意 圖。
圖4A、圖4B是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資料傳輸系統的示意圖。
圖5是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產生狀態改變訊號時電子裝置內部運作的流程圖。
圖6是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電子裝置要求存取外部裝置的方法流程圖。
圖7是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電子裝置與雲端伺服器的示意圖。
圖8A是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資料傳輸系統的示意圖。
圖8B是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以使用者觀點而言的電子裝置結構的示意圖。
圖9A、圖9B是依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資料傳輸系統的示意圖。
第一實施例
圖1A、圖1B是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資料傳輸系統的方塊圖。請參照圖1A,資料傳輸系統100包括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10例如為平板電腦、手機、智慧型手機等行動電子裝置。外部裝置120例如為具有儲存單元122的底座或者為另一電子裝置,在此並不限制。在此,電 子裝置110至少包括第一連結部111、偵測模組112、虛擬儲存介面113、處理單元114以及觸發構件115。外部裝置120至少包括第二連結部121以及儲存單元122。
在電子裝置110中,透過第一連結部111與第二連結部121可拆卸地與外部裝置120進行耦接。即,電子裝置110可與外部裝置120結合或分離。並且,偵測模組112依據觸發構件115的致能與否產生對應的狀態改變訊號,藉以偵測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的連結狀態是否即將產生改變,其中連結狀態可為為耦接狀態或拆卸狀態。
舉例來說,於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結合的情況下,在使第一連結部111與第二連結部121分離之前,先致能觸發構件115才能夠將電子裝置110自外部裝置120卸除。在本實施例中,假設觸發構件115為一彈簧構件。當觸發構件115被按下、拉開或推動(可不需要推到底),即代表電子裝置110準備自外部裝置120拆卸或結合,此時偵測模組112便會產生狀態改變訊號。
在其他實施例中,還可在偵測模組112中設置一根偵測接腳,當觸發構件115被推到底時便會接觸到此偵測接腳,藉以使偵測模組112產生狀態改變訊號。或者,觸發構件115可以為電阻式構件或是電容式構件且耦接於偵測模組112,在此情況下只要致能觸發構件115,偵測模組112便會產生狀態改變訊號。在此,並不限制觸發構件115的實施型式。隨著產品設計之不同,觸發 構件115也可為一感測器用來感測使用者是否接近或是接觸此感測器。其中,感測器可為一電容式感測器或是一接近感測器(Proximity Sensor)。當觸發構件115為感測器時,則偵測模組112將會偵測感測器訊號所發生的變化,並將此變化所產生的訊號(即底下所述的狀態改變訊號)傳遞至處理單元114進行後續的處理。
在本實施例中,在觸發構件115被致能時,偵測模組112會產生狀態改變訊號並傳送至處理單元114。處理單元114接收到狀態改變訊號,即將第一傳輸路徑關閉,並開始建立第二傳輸路徑。並且,在電子裝置110中設置虛擬儲存介面113,藉以暫存欲傳送至外部裝置120的資料。例如,在電子裝置110的作業系統及外部裝置120之間建立虛擬儲存介面113,使得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中斷目前的連線時,能夠將所要傳輸的資料暫存在虛擬儲存介面113,並在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恢復連線時,將暫存的資料傳遞至外部裝置120。其中,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可利用有線或是無線的方式進行連線。在此,虛擬儲存介面113是由實體儲存區塊所分割而出的暫存區塊。
處理單元114耦接至偵測模組112以及虛擬儲存介面113。在處理單元114透過第一傳輸路徑與外部裝置120進行資料傳輸的情況下,當偵測模組112產生狀態改變訊號後,處理單元114將後續所要傳送至外部裝置120的資料暫存於虛擬儲存介面113,並且在與外部裝置120建立第二傳輸路徑之後,透過第二傳輸路徑,處理單元114將暫存於虛擬儲存介面113的資料傳送至 外部裝置120,並持續與外部裝置120進行資料傳輸。
其中,上述第一傳輸路徑與第二傳輸路徑其中之一為有線傳輸路徑(wired transmission path),其中另一為無線傳輸路徑(wireless transmission path)。如圖1B所示,電子裝置110更包括第一有線傳輸單元116及第一無線通訊單元117,其分別耦接至處理單元114。而外部裝置120同樣更包括第二有線傳輸單元123及第二無線通訊單元124。藉此,在第一有線傳輸單元116與第二有線傳輸單元123之間建立有線傳輸路徑,在第一無線通訊單元117與第二無線通訊單元124之間建立無線傳輸路徑。
上述第一有線傳輸單元116及第二有線傳輸單元123其中之一例如為資料匯流排的公頭,其中另一例如為資料匯流排的母頭。上述資料匯流排包括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IEEE 1394等。而無線通訊單元117與無線通訊單元124例如為紅外線(infra-red)電路、藍芽(Bluetooth)、無線保真(WiFi)電路、近場通訊(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電路等。上述僅為舉例說明,並不以此為限。
而處理單元114可以是具備運算處理能力的硬體(例如晶片組、處理器等)、軟體元件(例如作業系統、應用程式等),或硬體及軟體元件的組合。處理單元114例如是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可程式化之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可程式化控制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可程式化邏輯裝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他類似裝置。
另一方面,在外部裝置120中具有儲存單元122,以儲存自電子裝置110所接收的資料。即,外部裝置120提供儲存空間給電子裝置110。儲存單元122例如為硬碟、光碟、固態硬碟、快閃記憶體等可儲存資料的元件。
而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在外部裝置120設置另一觸發構件,此觸發構件與上述觸發構件115原理相似,在此不再贅述。或者,將觸發構件115設置於外部裝置120。並且,還可進一步在外部裝置120中設置另一偵測模組,藉以實現與電子裝置110的偵測模組112相同的功能。
底下即搭配上述資料傳輸系統100來進一步說明資料傳輸方法的流程。圖2是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流程圖。在本實施例中,資料傳輸方法為實施於電子裝置110中。
請同時參照圖1A及圖2,在步驟S205中,在電子裝置110中,電子裝置110透過第一傳輸路徑與外部裝置120進行資料傳輸。其中,第一傳輸路徑可以是有線傳輸路徑亦可以是無線傳輸路徑。例如,當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連結(耦接狀態)時,處理單元114便是透過有線傳輸路徑與外部裝置120進行資料傳輸。另外,當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為分離(拆卸狀態)時,處理單元114便利用無線傳輸路徑與外部裝置120進行資料傳輸。
接著,在步驟S210中,電子裝置110檢查是否產生狀態改變訊號,藉以得知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之間的連結狀態是否即將改變(如:切換至耦接狀態或拆卸狀態)。例如,假設電子裝置110當前與外部裝置120的連結狀態處於耦接狀態時,可藉由偵測模組112來偵測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之間的連結狀態是否欲切換至拆卸狀態。另一方面,假設電子裝置110當前與外部裝置120的連結狀態處於拆卸狀態時,可藉由偵測模組112來偵測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之間的連結狀態是否即將切換至耦接狀態。而偵測模組112在偵測到連結狀態即將改變時,即產生一狀態改變訊號,並將狀態改變訊號傳送至處理單元114。隨著產品設計之不同,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之間的連結狀態可以藉由兩者間的固定元件進行改變,其中固定元件可為使用馬達進行驅動的卡勾、設計在外部裝置的頂出元件(ejection element)、及使用彈性元件的卡勾等,但是並不限制本發明之範圍。
當產生狀態改變訊號後,在步驟S215中,電子裝置110將後續所要傳送至外部裝置120的資料暫存於虛擬儲存介面113,並中斷第一傳輸路徑。在此,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尚未分離。例如,使用者在結合或分離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時,會先致能觸發構件115,此時,偵測模組112便會產生狀態改變訊號,之後使用者才會將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完全結合或完全分離,以使得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的連結狀態 發生改變。
並且,在步驟S220中,處理單元114改變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之間的連結狀態。然後,於步驟S225中,處理單元114會去驅動相關的元件來建立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間的第二傳輸路徑,且在建立第二傳輸路徑之後,透過第二傳輸路徑,將暫存於虛擬儲存介面113的資料傳送至外部裝置120,並持續與該外部裝置進行該資料傳輸。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10中設置有一虛擬儲存介面113,藉以在產生狀態改變訊號時,暫時將要傳送至外部裝置120的資料儲存在虛擬儲存介面113。這是為了要在第二傳輸路徑建立之前,使得處理單元114先將資料暫存於虛擬儲存介面113,藉以能夠保持資料傳送處於不斷線狀態,在第二傳輸路徑建立之後,處理單元114便能夠立即將儲存在虛擬儲存介面113中的資料傳送至外部裝置120。
據此,透過上述方法,當電子裝置110原先為插設在外部裝置120上,且電子裝置110正在傳輸資料至外部裝置120的情況下,在將電子裝置110準備自外部裝置120卸除,且尚未完全分離時,電子裝置110會先將資料先暫存起來。例如,發送中斷(interrupt)訊息給正在傳輸資料的有線傳輸路徑,藉以關閉有線傳輸路徑,資料就會暫時被保存在虛擬儲存介面113。等到無線傳輸路徑建立以後,再自動將暫存的資料傳至外部裝置120,進而資料在傳輸上便不會中斷。
搭配上述方法,並且在硬體上進行特別的設計,即,觸 發構件115與偵測模組112的搭配使用,使得電子裝置110在即將自外部裝置120卸除時(但並未分離)可以事先被偵測,藉此能夠在分離之前即開始建立無線傳輸路徑的程序並避免資料傳輸路徑突然中斷而造成資料的損毀。
舉例來說,假設第一連結部111與第二連結部121為相對應的連接器,並且假設偵測模組112包括偵測接腳(pin)。在觸發構件115被驅動且電子裝置110即將自外部裝置120要被拔起來時,處理單元114透過偵測接腳就可以預先知道兩個裝置可能即將要分離,便可預先開始驅動第一無線通訊單元117來與第二無線通訊單元142建立無線傳輸路徑,以爭取建立無線傳輸路徑的時效。
另外,透過偵測模組112還可以偵測在電子裝置110準備自外部裝置120卸除,但尚未分離之前,又將電子裝置110設置於外部裝置120上的情況。
底下即舉一實施例來說明在產生插拔時的有線傳輸路徑與無線傳輸路徑之間切換關係。圖3是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傳輸路徑切換關係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A及圖3,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初始的連結狀態為耦接狀態。即,一開始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之間是透過有線傳輸路徑來進行資料傳輸。
在時間t1時,電子裝置110準備自外部裝置120中卸除,故,觸發構件115被致能,偵測模組112產生狀態改變訊號。而 在時間t3時,電子裝置110已完全自外部裝置120中卸除。其中,在時間t1至時間t2之間,電子裝置110開始建立與外部裝置120之間的無線傳輸路徑。
當經過時間t4,電子裝置110準備再度嵌合至外部裝置120中時,觸發構件115再度被致能,偵測模組112再度產生狀態改變訊號。在時間t5時,表示電子裝置110已完全嵌合於外部裝置120中。其中,在時間t4至時間t5之間,同樣是透過無線傳輸路徑來進行資料傳輸,直到電子裝置110已完全嵌合於外部裝置120時,表示有線傳輸路徑已建立,則在時間t5之後即可開始透過有線傳輸路徑進行資料傳輸。隨著產品設計之不同,當電子裝置110準備再度嵌合至外部裝置120中時,電子裝置110可直接嵌合至外部裝置120而使偵測模組112產生狀態改變訊號且不需致能觸發構件115,但是並不限制本發明之範圍。
經過實驗,時間t1至時間t3小於或等於500毫秒。另外,依據微軟視窗作業系統8的規格,無線傳輸路徑的建立時間約在120毫秒以內,即時間t1至時間t2小於或等於120毫秒。故,在完全拔除之後,無線傳輸路徑已經建立,而可開始傳輸資料。
另外,在時間t1之前或在時間t5之後,無線傳輸路徑可選擇性地處於待命狀態,以便於能夠快速重新啟用。即,當時間t1之前的無線傳輸路徑處於待命狀態,則在偵測到連結狀態欲由耦接狀態切換至拆卸狀態(時間t1)時,便可快速重新啟用無線傳輸路徑。
此外,上述傳輸的資料可以為檔案、文件、圖片、聲音、視訊等等。舉例來說,假設原先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相連結,並且電子裝置110正在傳輸圖片至外部裝置120。當電子裝置110自外部裝置120拔除之後,在致能觸發構件115至已經拔起的階段,圖片會暫時儲存在電子裝置110的虛擬儲存介面113。在已經拔起之後,便將虛擬儲存介面113的圖片透過無線傳輸路徑傳送至外部裝置120,並繼續傳送後續的圖片。
另外,假設外部裝置120為揚聲器,而在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相連結時,電子裝置110透過有線傳輸路徑將聲音傳送至外部裝置120。在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分離時,電子裝置110則透過無線傳輸路徑將聲音傳送至外部裝置120。
以此類推,在其他實施例中,外部裝置120亦可執行與上述相同的方法。
隨著產品設計之不同,當電子裝置110正在與外部裝置120正在進行無線資料傳輸且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連結且欲使用有線傳輸路徑時,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可先產生連結狀態的改變後才改變資料的傳輸路徑。當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之間正透過無線傳輸路徑進行資料傳輸時,電子裝置110會檢查是否產生一狀態改變訊號,藉以得知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之間的一連結狀態是否即將改變。當電子裝置110偵測到狀態改變訊號已產生後,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之間的連結狀態將被改變。接下來電子裝置110將會開始建立與外部 裝置120間的有線傳輸路徑。當有線傳輸路徑建立完成之後,電子裝置110將中斷無線傳輸路徑並將後續所要傳送至外部裝置的資料暫存於虛擬儲存介面113。最後,電子裝置110利用有線傳輸路徑,將暫存於虛擬儲存介面113的資料傳送至外部裝置120,並持續與外部裝置120進行資料傳輸。當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進行有線傳輸時,無線傳輸路徑將被關閉。也就是電子裝置110及外部裝置120上的無線訊號發射元件(如:第一無線通訊單元117與第二無線通訊單元124)將被關閉以節省電力。
基於上述,當電子裝置110想要存取外部裝置120的資料時,在發生分離或結合行為時,存取的動作與內容資料並不會因此而遺失或損毀。
第二實施例
本實施例為第一實施例的其中一種應用方式。
圖4A、圖4B是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資料傳輸系統的示意圖。請參照圖4A及圖4B,電子裝置110內部的軟體結構包括檔案系統(file system)401(於作業系統下)、虛擬磁碟驅動器403、網路磁碟驅動器405、實體磁碟驅動器407以及具有應用常式409的偵測模組驅動器411。上述應用常式409例如為中斷常式(interrupt handler)或是輪詢常式(polling routine)。
在圖4A中,外部裝置120包括儲存單元122。在圖4B中,外部裝置120包括儲存單元122以及虛擬磁碟驅動器421。底下搭配上述結構來進一步說明產生狀態改變訊號時電子裝置110 內部的運作以及電子裝置110要求存取外部裝置120的步驟。
圖5是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產生狀態改變訊號時電子裝置內部運作的流程圖。請同時參照圖1A、圖4A以及圖5,當觸發構件115被致能時,如步驟S505所示,偵測模組112產生狀態改變訊號。接著,在步驟S510中,判斷偵測模組驅動器411是否具有中斷機制。
即,倘若偵測模組驅動器411的應用常式409為中斷常式,執行步驟S515;倘若偵測模組驅動器411的應用常式409為輪詢常式,執行步驟S520。
在步驟S515中,作業系統會利用中斷常式(應用常式409)將產生狀態改變訊號的訊息通知給偵測模組驅動器411。即,檔案系統401透過中斷常式來產生中斷訊號,據以告知偵測模組驅動器411。
另外,在步驟S520中,偵測模組驅動器411利用輪詢常式(應用常式409)定期去檢查是否產生狀態改變訊號。即,輪詢常式會每隔一段時間輪詢檔案系統401中是否已記錄有狀態改變訊號。
然後,在步驟S515或步驟S520之後,執行步驟S525,判斷電子裝置110是否與外部裝置120結合。在此,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之間結合或分離的判斷可參照第一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
若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的連結狀態為耦接狀 態,在步驟S530中,在虛擬磁碟驅動器403與實體磁碟驅動器407之間建立磁碟存取路徑。藉此,透過實體磁碟驅動器407來存取外部裝置120的儲存單元122。
若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的連結狀態為拆卸狀態,在步驟S535中,在虛擬磁碟驅動器403與網路磁碟驅動器409之間建立磁碟存取路徑。藉此,透過網路磁碟驅動器409來存取外部裝置120的儲存單元122。並且,倘若連結狀態由耦接狀態切換至拆卸狀態時,透過虛擬磁碟驅動器403將後續所要傳送至外部裝置120的資料暫存於虛擬儲存介面113。
另,如圖4B所示,外部裝置120中亦可設置一虛擬磁碟驅動器421,以在由外部裝置120傳送資料至電子裝置110(或其他裝置),而連結狀態由耦接狀態變為拆卸狀態時,透過虛擬磁碟驅動器421先將資料暫存於外部裝置120中的另一虛擬儲存介面,待無線傳輸路徑建立之後再將暫存的資料傳送出去。在此,外部裝置120中的另一虛擬儲存介面同樣是由實體儲存區塊(例如儲存單元122)所分割而出。
圖6是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電子裝置要求存取外部裝置的方法流程圖。請同時參照圖1A、圖4A以及圖6,在步驟S605中,作業系統要求存取外部裝置120,即,由檔案系統401發送存取要求至虛擬磁碟驅動器403。
接著,在步驟S610中,判斷電子裝置110是否與外部裝置120結合。在此,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之間結合或分 離的判斷可參照第一實施例,不再贅述。
若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結合,在步驟S615中,虛擬磁碟驅動器403傳遞存取要求至實體磁碟驅動器407,而透過實體磁碟驅動器407來存取外部裝置120的儲存單元122。
若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分離,在步驟S625中,虛擬磁碟驅動器403要求網路磁碟驅動器405在網路設備(未繪示)與電子裝置110之間,建立無線傳輸路徑。網路設備例如為存取點(Access Point,AP)。
之後,在步驟S630中,虛擬磁碟驅動器403傳遞存取要求至網路磁碟驅動器405。並且,在步驟S635中,網路磁碟驅動器405封裝存取要求為網路封包。在步驟S640中,網路磁碟驅動器405傳送網路封包至網路,並等待回應封包。
然後,在步驟S645中,網路磁碟驅動器405將回應封包重組為存取回應,並傳送至虛擬磁碟驅動器403。之後,在步驟S650中,虛擬磁碟驅動器403將存取回應傳送回作業系統的檔案系統401。
圖7是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電子裝置與雲端伺服器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上述外部裝置120例如可以雲端伺服器700進行替換。另外,電子裝置110更包括子檔案系統711,用以與雲端伺服器700的虛擬磁碟驅動器702進行溝通,進而存取雲端伺服器700的儲存單元701。
第三實施例
本實施例為第一實施例的其中一種應用方式。
圖8A是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資料傳輸系統的示意圖。圖8B是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以使用者觀點而言的電子裝置結構的示意圖。
請參照圖8A,外部裝置120例如為底座,包括硬碟821(第一實施例的儲存單元122的實施方式之一)以及底座控制器823。電子裝置110包括檔案系統801、磁碟驅動器803、虛擬磁碟驅動器805、端口驅動器807、事件管理器809以及虛擬裝置驅動器811。
其中,磁碟驅動器803是系統核心檔,例如為Disk.sys,用以負責硬碟120的讀取。端口驅動器807為第二實施例的實體磁碟驅動器407的實施方式之一,例如為ATAPI.sys。虛擬裝置驅動器811例如為先進組態與電力介面(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ACPI)虛擬裝置驅動器。另外,上述虛擬磁碟驅動器805與第二實施例的虛擬磁碟驅動器403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在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結合時,虛擬裝置驅動器811會接收到目前連結狀態為耦接狀態的訊息,會在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BIOS)中建立一個對應外部裝置120的虛擬裝置。並且,虛擬裝置驅動器811會傳送一個通知的訊息給事件管理器809。另外,虛擬裝置驅動器811亦負責傳送命令(例如為ACPI命令)至外部裝置120的底座控制器823。
事件管理器809在接收到虛擬裝置驅動器811所傳送的通知時,會依據上述通知傳送對應的事件(例如已連接底座事件)至虛擬磁碟驅動器805。
在此,由虛擬磁碟驅動器805來與端口驅動器807進行溝通,並且,透過虛擬磁碟驅動器805來與虛擬儲存介面(如第一實施例的虛擬儲存介面113)進行溝通。而虛擬磁碟驅動器805與端口驅動器807之間的溝通可參照第二實施例中關於虛擬磁碟驅動器403與實體磁碟驅動器407的說明。
而圖8B以使用者觀點出發舉例說明電子裝置110的軟體結構。在圖8B中,電子裝置110包括虛擬磁碟驅動器805、事件管理器809、註冊儲存體(register)831、儲存體服務(service)833、控制台835以及工具列(tray bar)837。
上述註冊儲存體831中儲存了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之間的連結狀態。事件管理器809接收到例如為第一實施例的偵測模組112所發出的狀態改變訊號(例如分離通知或結合通知)時,事件管理器809會分別傳送分離事件或結合事件至虛擬磁碟驅動器805以及儲存體服務833。即,透過儲存體服務833去監視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之間的連結狀態。當儲存體服務833自事件管理器809接收到狀態改變訊號時,便對應地更新註冊儲存體831所儲存的連結狀態,並通知控制台835,使得控制台835在工具列837中依據註冊儲存體831所儲存的連結狀態來進行更新。
舉例來說,在工具列837中會顯示對應連結狀態的圖像(icon)。儲存體服務833會依據事件管理器809所發送的事件去更改註冊儲存體831中的資料,使得控制台835控制顯示於工具列837上關於連結狀態的圖像。
另外,關於虛擬磁碟驅動器805的敘述可參照圖5以及圖6的步驟,在此省略不提。
第四實施例
本實施例為第一實施例的其中一種應用方式。
圖9A、圖9B是依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資料傳輸系統的示意圖。請參照圖9A及圖9B,電子裝置110包括檔案系統911(於作業系統中)、偵測模組112、無線轉接器(wireless adapter)913以及第一連結部914。外部裝置120包括儲存單元122、無線轉接器922、偵測模組924以及第二連結部924。在此,偵測模組924與偵測模組112的功能相似,可參照第一實施例的敘述。而無線轉接器913、922分別為第一實施例的無線通訊單元117、124的其中一種實施方式。連結部914、924分別為第一實施例的連結部111、121的其中一種實施方式。
在圖9A中,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透過匯流排931進行有線傳輸。在圖9B中,電子裝置110與外部裝置120透過網路線941進行有線傳輸。
當透過偵測模組112偵測到連結狀態由耦接狀態切換為拆卸狀態的狀況下,若無線轉接器913處於待命狀態,則重新啟 動無線轉接器913。接著,等待無線轉接器913連線至無線轉接器922。倘若無線轉接器913連線至無線轉接器922成功,檔案系統911利用無線方式將無線傳輸路徑重新連結至外部裝置120。並且,檔案系統911將有線傳輸路徑關閉。
承上,倘若無線轉接器913連線至無線轉接器922失敗,則偵測模組112判斷是否電子裝置110是否已完全自外部裝置120卸除。若尚未完全卸除,則繼續等待無線轉接器913連線至無線轉接器922。若電子裝置110已完全自外部裝置120卸除,而無線轉接器913仍然未連線至無線轉接器922時,檔案系統911先將有線傳輸路徑關閉,再繼續等待無線轉接器913連線至無線轉接器922。待連線至無線轉接器922成功,檔案系統911才利用無線方式將無線傳輸路徑重新連結至外部裝置120。
當透過偵測模組112偵測到連結狀態由拆卸狀態切換為耦接狀態的狀況下,等待有線的匯流排931重新連結。接著,在匯流排931重新連結之後,檔案系統911重新建立有線傳輸路徑至外部裝置120。並且,檔案系統911會暫停(suspend)或關閉(shutdown)無線傳輸路徑。之後,無線轉接器913進入待命狀態,無線轉接器922亦進入待命狀態。
底下再舉數個例子來說明不同的資料傳輸系統的實施方式。
方式1,資料傳輸系統例如為具有可拆卸螢幕的電子產品。例如,電子裝置110為顯示器,外部裝置120為具有鍵盤的 主機端。方式2,電子裝置110例如為行動裝置,外部裝置120例如為作為外部儲存裝置的底座。方式3,電子裝置110例如為行動裝置,外部裝置120例如為網路電腦。方式4,電子裝置110例如為行動裝置,外部裝置120例如為網路電腦,且電子裝置110是透過例如為無線存取點(wireless access point)的網路設備與外部裝置120溝通。方式5,電子裝置110例如為行動裝置,外部裝置120例如為網路電腦,電子裝置110是透過網路提供者(例如網路供應商)與外部裝置120溝通。方式6,電子裝置110例如為行動裝置,外部裝置120例如為底座,並且外部裝置120還可與網路電腦進行溝通。上述方式僅為部分實施方式,然,並不以此來侷限實施範圍。
綜上所述,當電子裝置想要存取外部裝置的資料時,在發生分離或結合行為時,存取的動作與內容資料並不會因此而遺失或損毀。即,透過設置虛擬儲存介面的方式,可以在存取資料中發生插拔的行為時,可以將正在傳輸的資料暫時儲存至虛擬儲存介面,待有線傳輸路徑或無線傳輸路徑連線之後,再繼續傳輸。藉此,可避免資料傳輸到一半因為電子裝置與外部裝置之間發生分離或結合而迫使使用者必須再次重新開始傳輸資料。另外,透過偵測模組與觸發構件的搭配可以事先可以偵測到電子裝置與外部裝置是否準備要執行結合或拔開的動作,進而提早進行傳輸路徑的切換。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 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S205~S225‧‧‧資料傳輸方法各步驟

Claims (21)

  1. 一種資料傳輸方法,適用於一電子裝置,其中該電子裝置可拆卸地與一外部裝置進行耦接,該方法包括:透過一第一傳輸路徑與該外部裝置進行一資料傳輸;檢查是否產生一狀態改變訊號,藉以得知該電子裝置與該外部裝置之間的一連結狀態是否即將改變;當產生該狀態改變訊號後,將後續所要傳送至該外部裝置的資料暫存於一虛擬儲存介面並中斷該第一傳輸路徑;改變該電子裝置與該外部裝置之間的該連結狀態;以及建立該電子裝置與該外部裝置間的一第二傳輸路徑,且在建立該第二傳輸路徑之後,透過該第二傳輸路徑,將暫存於該虛擬儲存介面的資料傳送至該外部裝置,並持續與該外部裝置進行該資料傳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該方法更包括:當一觸發構件被致能時,透過一偵測模組產生該狀態改變訊號;以及依據該狀態改變訊號,判斷該連結狀態是否發生改變,其中該連結狀態的改變為由一耦接狀態切換至一拆卸狀態或由該拆卸狀態切換至該耦接狀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方法,該方法更包括:當該觸發構件被致能時且該偵測模組產生該狀態改變訊號後,該電子裝置即驅動建立該第二傳輸路徑的元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傳輸路徑與該第二傳輸路徑其中之一為一有線傳輸路徑,其中另一為一無線傳輸路徑,該方法更包括:當該連結狀態為一耦接狀態時,建立該有線傳輸路徑,使得該電子裝置透過該有線傳輸路徑與該外部裝置進行該資料傳輸;以及當該連結狀態為一拆卸狀態時,建立該無線傳輸路徑,使得該電子裝置透過該無線傳輸路徑與該外部裝置進行該資料傳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當該連結狀態為該耦接狀態時,更包括:使得該無線傳輸路徑處於一待命狀態;以及當偵測到該連結狀態欲由該耦接狀態切換至該拆卸狀態時,重新啟用該無線傳輸路徑。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當產生該狀態改變訊號,透過一虛擬磁碟驅動器將後續所要傳送至該外部裝置的資料暫存於該虛擬儲存介面,其中該虛擬儲存介面是由一實體儲存區塊所分割而出。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於一顯示介面中提示該連結狀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利用一固定元件改變該電子裝置與該外部裝置之間的該連結狀態。
  9. 一種資料傳輸方法,適用於一電子裝置,其中該電子裝置 可拆卸地與一外部裝置進行耦接,該方法包括:透過一無線傳輸路徑與該外部裝置進行一資料傳輸;檢查是否產生一狀態改變訊號,藉以得知該電子裝置與該外部裝置之間的一連結狀態是否即將改變;當產生該狀態改變訊號後,改變該電子裝置與該外部裝置之間的該連結狀態;建立該電子裝置與該外部裝置間的一有線傳輸路徑;中斷該無線傳輸路徑並將後續所要傳送至該外部裝置的資料暫存於一虛擬儲存介面;以及利用該有線傳輸路徑,將暫存於該虛擬儲存介面的資料傳送至該外部裝置,並持續與該外部裝置進行該資料傳輸。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當產生該狀態改變訊號,透過一虛擬磁碟驅動器將後續所要傳送至該外部裝置的資料暫存於該虛擬儲存介面,其中該虛擬儲存介面是由一實體儲存區塊所分割而出。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於一顯示介面中提示該連結狀態。
  12.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連結部,可拆卸地與一外部裝置進行耦接;一偵測模組,依據一觸發構件的致能與否產生對應的一狀態改變訊號,藉以偵測該電子裝置與該外部裝置的連結狀態是否發生改變; 一虛擬儲存介面,暫存欲傳送至該外部裝置的資料;以及一處理單元,耦接至該偵測模組與該虛擬儲存介面;其中,該處理單元透過一第一傳輸路徑與該外部裝置進行一資料傳輸,當偵測到產生該狀態改變訊號,該處理單元將後續所要傳送至該外部裝置的資料暫存於該虛擬儲存介面;並且在與該外部裝置建立一第二傳輸路徑之後,透過該第二傳輸路徑,該處理單元將暫存於該虛擬儲存介面的資料傳送至該外部裝置,並持續與該外部裝置進行該資料傳輸。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更包括:一有線傳輸單元,耦接至該處理單元,當該連結狀態為一耦接狀態時,透過該第一通訊單元建立一有線傳輸路徑;以及一無線通訊單元,耦接至該處理單元,當該連結狀態為一拆卸狀態時,建立一無線傳輸路徑;其中,該第一傳輸路徑與該第二傳輸路徑其中之一為該有線傳輸路徑,其中另一為該無線傳輸路徑。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在偵測到該連結狀態為該耦接狀態時,該處理單元使得該無線傳輸路徑處於一待命狀態;並且在偵測到該連結狀態欲由該耦接狀態切換至該拆卸狀態時,該處理單元重新啟用該無線傳輸路徑。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在該偵測模組產生該狀態改變訊號時,該處理單元透過一虛擬磁碟驅動器將後續所要傳送至該外部裝置的資料暫存於該虛擬儲存介面,其 中該虛擬儲存介面是由一實體儲存區塊所分割而出。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在該偵測模組產生該狀態改變訊號時,該處理單元禁能該第一傳輸路徑。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連結部為一連接器,該偵測模組包括一偵測接腳。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子裝置為平板電腦、手機以及智慧型手機其中之一,該外部裝置為具有儲存單元的底座。
  19. 一種資料傳輸系統,包括:一電子裝置以及一外部裝置,其中該電子裝置為可拆卸地與該外部裝置耦接;該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連結部;一偵測模組,依據一觸發構件的致能與否產生對應的一狀態改變訊號,藉以偵測該電子裝置與該外部裝置的連結狀態是否發生改變;一虛擬儲存介面,暫存欲傳送至該外部裝置的資料;以及一處理單元,耦接至該偵測模組與該虛擬儲存介面其中,該處理單元透過一第一傳輸路徑與該外部裝置進行一資料傳輸,當偵測到產生該狀態改變訊號,該處理單元將後續所要傳送至該外部裝置的資料暫存於該虛擬儲存介面;並且在與該外部裝置建立一第二傳輸路徑之後,透過該第二傳輸路徑,該處理單元 將暫存於該虛擬儲存介面的資料傳送至該外部裝置,並持續與該外部裝置進行該資料傳輸;該外部裝置包括:一第二連結部,與該第一連結部可拆卸地進行耦接;以及一儲存單元,儲存自該電子裝置所接收的資料。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資料傳輸系統,其中該電子裝置為一主機,該外部裝置為一底座,該第一連結部與該第二連結部為連接器,該偵測模組為一偵測接腳。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資料傳輸系統,其中該外部裝置更包含一虛擬磁碟驅動器用以暫存欲傳送至該電子裝置的資料。
TW102103002A 2012-02-20 2013-01-25 資料傳輸方法、系統及使用該方法的電子裝置 TW2013375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01003P 2012-02-20 2012-02-20
US201261662898P 2012-06-21 2012-06-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7577A true TW201337577A (zh) 2013-09-16

Family

ID=48982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3002A TW201337577A (zh) 2012-02-20 2013-01-25 資料傳輸方法、系統及使用該方法的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17434A1 (zh)
CN (1) CN103294627A (zh)
TW (1) TW20133757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4576B (zh) * 2015-04-30 2021-01-01 美商基薩系統公司 用於強化其他裝置之機能的轉接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57190B2 (ja) * 2013-04-17 2017-07-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20150241912A1 (en) * 2014-02-21 2015-08-27 Farshad Farjami Wristband Accessories For A Wearable Computer
CN106708277A (zh) * 2015-11-18 2017-05-24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分享输入装置的电子设备及其方法
CN109766299A (zh) * 2019-02-21 2019-05-17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72845B2 (ja) * 2001-05-25 2005-07-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ンターフェース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通信機器並びに通信方法
US7042515B2 (en) * 2002-07-23 2006-05-09 Abocom Systems, Inc. Wireless monitor cradle having a TV tuner
KR20040067665A (ko) * 2003-01-24 2004-07-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컴퓨터의 도킹 스테이션
FI20065108A0 (fi) * 2006-02-13 2006-02-13 Nokia Corp Tiedonsiirtomenetelmä, lähetinvastaanotin ja tietoliikennejärjestelmä
US8324585B2 (en) * 2009-05-11 2012-12-0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igital image detector
MX2011000947A (es) * 2009-05-19 2011-03-02 Panasonic Corp Medio de grabacion, dispositivo de reproduccion, dispositivo de codificacion, circuito integrado, y dispositivo de salida de reproduccion.
CN102253911B (zh) * 2010-05-21 2015-03-11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接口、数据传输方法以及使用此数据传输接口的电子装置
US9436220B2 (en) * 2012-05-04 2016-09-06 Jpmorgan Chase Bank, N.A.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device docking statio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4576B (zh) * 2015-04-30 2021-01-01 美商基薩系統公司 用於強化其他裝置之機能的轉接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17434A1 (en) 2013-08-22
CN103294627A (zh) 2013-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7994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and switching between components in a hybrid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9274988B2 (en) Mode switching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associated electronic device
US2005026799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TW201337577A (zh) 資料傳輸方法、系統及使用該方法的電子裝置
US8589597B2 (en) Computer having removable input/output device
US2016006569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virtual desktop environment
US900292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between components in a hybrid environment
WO2013127071A1 (zh) 计算机装置及其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工作模式转换方法
KR101554599B1 (ko) 외부 디바이스와 도킹 연결되는 휴대 단말 및 어플리케이션 실행 방법
WO2017206161A1 (zh) 一种接口检测方法及装置
US10405282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KR101504654B1 (ko) 외부 디바이스와 이에 도킹되는 휴대 단말 사이의 연결 수립 방법
TWI434184B (zh) 電腦裝置及其通用序列匯流排連接器的工作模式轉換方法
TW201248416A (en) Computer integral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KR101522401B1 (ko) 외부 디바이스와 도킹 연결되는 휴대 단말 및 화면 변경 방법
KR101485156B1 (ko) 외부 디바이스와 도킹되는 휴대 단말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1485154B1 (ko) 외부 디바이스와 이에 도킹되는 휴대 단말의 웨이크 업 모드 전환 방법
JP2013050873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KR101262539B1 (ko) Usb 단말의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장치
KR20120106480A (ko) 외부 디바이스와 결합하는 휴대 단말 및 그 구동 방법
JP2004348662A (ja) 電子機器、電源制御装置および電源制御方法
KR20140045966A (ko) 외부 디바이스와 도킹 연결되는 휴대 단말 및 화면 변경 방법
KR20130071092A (ko) 휴대 단말과 연결되는 도킹 디바이스 및 소프트웨어 설치 방법
WO2018086288A1 (zh) 屏幕安装方法、设备主体和屏幕
JP2004282475A (ja) 電子会議システム